公路养护市场分析

2024-06-20

公路养护市场分析(共8篇)

篇1:公路养护市场分析

一、前旗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1、基本情况

我旗境内国道2条120.722公里(省际通道、**至**)、省道3条319.372公里(**、**至**、**-**)、县道10条347.661公里、乡道30条722.156公里(2008年新增通乡公路38.1公里)、村道140条1278.411公

里,分别占全旗公路总里程的 4.3%、11.5%、12.4%、25.8%、和45.8%。

截止2008年底,全旗21个**乡镇(办事处)已通油路(水泥路)的20个,占全旗的95.2%;全旗**乡镇(办事处)通公路率达100%;全旗263个建制村(嘎查)和国营农牧场连队,其中已通公路的达252个,占全旗村行政村(嘎查)的96%。全旗532个自然屯,已通公路的413个,占全旗自然屯的78%。

2、存在问题

(1)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大,配套资金额度大,由于我旗属区级贫困旗,财政收入十分有限,致使地区政府无力投入建设资金,资金瓶颈问题无法及时有效解决,影响工程进度。

(2)**农村公路建设标准相对较低(多以砂土路为主),并且桥涵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缺桥少涵现象十分普遍,公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断头路十有发生,加之近年车辆超载超限现象愈加严重,对原本承载能力较差的农村公路的破坏作用不断增大,因此公路网整体上呈现农村公路比重大、等级低、硬化里程少,桥涵设施不配套,路网等级较低的现象。

(3)由于原材料价格逐年提高,征占用永久性用地和临时性用地费用较大,致使公路建设成本提高。另外,部分农牧民对公路用地不支持,拒绝征用承包土地,给公路建设带来极大障碍。

(4)配套资金比例较大,地方财政困难无力投入建设资金。

(5)办理征占土地和林地手续繁琐,费用较大,困难较多。

(6)由于近年来前旗各项工程建设规模加大,致使天然筑路材料(中砂、砂砾等)相对紧缺,外加,前旗境内砂砾等料场数量和储量有限,开采材料的质量也呈下降趋势,已无法满足现有工程建设质量要求,急需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代替原有筑路材料。

二、2009年公路建设情况

1、计划

**2009年计划新建通乡水泥路80公里,其中**至**牧场22公里,**至**33公里,**至**25公里。

2、存在问题

(1)国家投资部分不足50%,地方配套资金压力较大。

(2)征占公路用地受到村民阻拦,困难较多,需要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和给予政策支持。

(3)筑路材料缺乏,个别项目或路段需购买,而且需要远距离运输,额外增加了施工难度和造价。

三、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建议

1、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提高做好征占房屋和土地工作,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2、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严把施工设计质量关。

3、通过招投标选聘实际经验丰富,施工人员和设备配备齐全,资金力量雄厚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四、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资金问题

1、养护资金少。养护资金缺口非常大,小额养路费自国家燃油税费改革后被取消,日常养护工作只能依靠上级单位拨付的少量养护资金维持,无法进行正常养护。

2、基础条件差。我旗现有养路设备少,机构陈旧,无法适应沥青等高级路面的养护要求。此外,养路道班配备不够,按照公路里程、养路定员、机械化程度等多方面考虑,全旗仅县级公路就需要设立养路道班18-20处,到目前为止只有三个养路道班,根本无法满足养路工作需求,更无法保障养路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3、养路取料难。目前,各乡、镇(**)、办事处的荒山大部份已经由集体或个人承包,导致养路取料困难,为养护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和争议。

五、执行国家各项制度方面

严格执行公路建设“四项基本制度”对提高公路建设质量、完善管理机制、规范施工管理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个别单位或企业借资质投标的现象。

2、招投标工作虽然按程序、按要求进行,但其结果不能完全达到标准要求,大多数中标单位承诺进场的人员和设备与实际不相符。为了制约和杜绝类似现象发生,先后推行了履约保证金制度、从业单位信誉登记制度和工程进度、质量末位淘汰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对完善招投标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新农村建设环境下通村公路建设机制的探讨

1、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跟据国家和地区公路建设规划,各**乡镇(办事处)、国营农牧场等对本辖区的通村公路建设做出可行实施规划。

2、由村民“一事一议”确定

篇2:公路养护市场分析

一、前旗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1、基本情况

我旗境内国道2条120.722公里、省道3条319.372公里、县道10条347.661公里、乡道30条722.156公里、村道140条1278.411公里,分别占全旗公路总里程的 4.3%、11.5%、12.4%、25.8%、和45.8%。

截止XX年底,全旗21个**乡镇已通油路的20个,占全旗的95.2%;全旗**乡镇通公路率达100%;全旗263个建制村和国营农牧场连队,其中已通公路的达252个,占全旗村行政村的96%。全旗532个自然屯,已通公路的413个,占全旗自然屯的78%。

2、存在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大,配套资金额度大,由于我旗属区级贫困旗,财政收入十分有限,致使地区政府无力投入建设资金,资金瓶颈问题无法及时有效解决,影响工程进度。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相对较低,并且桥涵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缺桥少涵现象十分普遍,公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断头路十有发生,加之近年车辆超载超限现象愈加严重,对原本承载能力较差的农村公路的破坏作用不断增大,因此公路网整体上呈现农村公路比重大、等级低、硬化里程少,桥 涵设施不配套,路网等级较低的现象。

由于原材料价格逐年提高,征占用永久性用地和临时性用地费用较大,致使公路建设成本提高。另外,部分农牧民对公路用地不支持,拒绝征用承包土地,给公路建设带来极大障碍。

配套资金比例较大,地方财政困难无力投入建设资金。

办理征占土地和林地手续繁琐,费用较大,困难较多。

由于近年来前旗各项工程建设规模加大,致使天然筑路材料相对紧缺,外加,前旗境内砂砾等料场数量和储量有限,开采材料的质量也呈下降趋势,已无法满足现有工程建设质量要求,急需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代替原有筑路材料。

二、XX年公路建设情况

1、计划

**XX年计划新建通乡水泥路80公里,其中**至**牧场22公里,**至**33公里,**至**25公里。

2、存在问题

国家投资部分不足50%,地方配套资金压力较大。

征占公路用地受到村民阻拦,困难较多,需要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和给予政策支持。

筑路材料缺乏,个别项目或路段需购买,而且需要远距离运输,额外增加了施工难度和造价。

三、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建议

1、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提高做好征占房屋和土地工作,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2、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严把施工设计质量关。

3、通过招投标选聘实际经验丰富,施工人员和设备配备齐全,资金力量雄厚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四、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资金问题

1、养护资金少。养护资金缺口非常大,小额养路费自国家燃油税费改革后被取消,日常养护工作只能依靠上级单位拨付的少量养护资金维持,无法进行正常养护。

2、基础条件差。我旗现有养路设备少,机构陈旧,无法适应沥青等高级路面的养护要求。此外,养路道班配备不够,按照公路里程、养路定员、机械化程度等多方面考虑,全旗仅县级公路就需要设立养路道班18-20处,到目前为止只有三个养路道班,根本无法满足养路工作需求,更无法保障养路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3、养路取料难。目前,各乡、镇、办事处的荒山大部份已经由集体或个人承包,导致养路取料困难,为养护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和争议。

五、执行国家各项制度方面

严格执行公路建设“四项基本制度”对提高公路建设质量、完善管理机制、规范施工管理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存在 的主要问题有:

1、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个别单位或企业借资质投标的现象。

2、招投标工作虽然按程序、按要求进行,但其结果不能完全达到标准要求,大多数中标单位承诺进场的人员和设备与实际不相符。为了制约和杜绝类似现象发生,先后推行了履约保证金制度、从业单位信誉登记制度和工程进度、质量末位淘汰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对完善招投标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新农村建设环境下通村公路建设机制的探讨

1、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跟据国家和地区公路建设规划,各**乡镇、国营农牧场等对本辖区的通村公路建设做出可行实施规划。

2、由村民“一事一议”确定实施计划,筹集配套资金,解决征用公路用地等问题。

3、计划、配套资金和用地问题落实后,将计划上报交通主管部门按公路建设基本程序实施。

七、农村公路养护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旗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农村公路路况总体水平较低,区域间差异较大;农村公路养护治理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地方政府重建轻养现象比较突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养护资金缺少来源,资金筹措缺乏相应 的保障机制,正常养护无法维持等实际困难。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尽快深入推进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成立专业化养护机构,对全旗农村公路实行规范化、专业化养护。

二是继续推广“一事一议”有偿养护农村公路新方法,根据公路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养护任务,切实提高公路养护水平。

三是加大养护资金筹集力度,制定明确的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办法,从而保障养护资金有可靠的来源。

四、前旗路政大队仅有4个路政人员编制,远远不能满足路政工作的实际需求,为更有效的维护路产路权,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局文件〔1995〕77号《关于下发“内蒙古自治区专职路政员配备标准及着装规定”的通过》精神,需增设25-30名路政编制。

五、由于没有超载卸载点,所以对超载超限车辆无法治理,需在重点路段增设卸载点,以更好的完善前旗路政工作。

篇3:公路养护市场分析

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系统的全面应用, 可以有效地减少路面的损坏, 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 减少开支, 满足社会公众对公路的需求, 还可以提高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 降低成本, 实现路面的保值目标, 促进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顺应勤俭办交通的时代要求, 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2 预防性公路养护的基本概述

对公路采取些预防性的养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公路建设单位在公路养护中不断应用和推广预防性养护技术, 不但推动了此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还能够提高公路使用寿命, 减少公路在使用后的维修费用, 大大地节省了成本的投入。公路预防性养护内容较多、范围较广, 一般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方面:路面养护、路基养护、路面周边养护等。公路预防性养护是确保公路达到最佳使用效果的基础性作业, 主要针对经常出现问题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测。公路养护单位必须要有制度保证, 通过对施工人员的约束与监督, 提高他们的责任心, 在进行公路养护中, 坚持“治早治小, 主动治理”的原则, 使公路交通不出事或者少出事。在对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时, 养护人员需要不断采集整理数据, 通过对基础性数据的分析, 编排出养护路段、时间、问题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 节省养护时间, 明确养护技术, 通过对路面出现的不同问题成因治疗, 形成合理科学的彻底解决措施, 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只有对公路实时进行预防性养护, 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公路使用状态良好, 延长公路使用年限。

3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3.1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应用条件

公路养护人员只有认真负责, 才能全面发挥出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作用, 在日常养护中, 要提高认识, 对所养护的路段进行全面了解, 掌握当地地质、环境、气候等情况, 通过对公路路段发生问题的成因分析, 对公路基本情况有一个正确的把握。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应用较为普遍, 在进行养护时, 要确定是否符合施工条件:养护人员要不断加强对周围环境的认知, 通过详细的认识了解, 掌握公路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变化情况, 特别需要对风沙、泥石流做好预见评估, 分析主些因素是否对公路有影响, 影响的程度如何。按路段灾害不同, 工作强度不同, 合理分配养护人员, 对病害大的区域增加公路养护人员的数量, 对较小的地区适当减少公路养护人员的数量, 通过对人力物力的合理分配, 达到精准的养护目标。在日常养护工作中, 公路养护人员要全面具体, 对公路排水系统做好检查, 如果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 则会出现更大的事故, 埋下交通安全隐患。

3.2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具体应用

所谓的“公路养护”主要就是指对公路进行必要的保养与维护, 保养是公路建成后, 从始至终一直进行的工作, 侧重于从建成通车开始全过程养护;公路维护主要是出现问题进行修复, 重点放在了被破坏的部分。而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是综合了养护与修复的优点, 全面彻底通过预见性分析检查, 发现问题, 解决及时解决, 是一种全面养护的科学管理措施。具体的确定最佳预养护时间步骤见图1。常用的几种预防性养护技术如下所述:

3.2.1 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公路在建成后, 虽然经过一定的路面测试, 可以投入使用, 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和阳光的曝晒, 都会导致的公路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 给人们的交通出行带来不便, 严重的还会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公路病害一般表现为水裂缝、龟裂等。路面积水裂缝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公路破损现象, 究其根本在于于路面积水处沿着裂缝流入沥青路面表层以下, 经过一段时间后, 再加上路面压力加大, 就会不断腐蚀沥青, 路面受损较为严重, 积水较多的区域路面路基也会受损, 基于此, 就需要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 并能在最短时间内对其进行修复。通常会采用灌缝方法, 对加热沥青沿裂缝浇注进行裂缝的修复。此方法简便易行, 能有效节省施工成本。龟裂、松散等破损, 要利用红外线设备对损坏的沥青路面进行加热式修补施工, 此方式不但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时间, 避免材料浪费, 而且还不会对原有的路面沥青造成损坏。经不断地研究表明, 现代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已经被广泛应用, 且技术层面上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 技术更加成熟, 可供人们选择的方法也在增多, 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稀浆封层里加入适当的骨料、填料、乳化沥青、水、添加剂等几种原材料混合, 形成混合材料, 通过机械操作按照路面宽度、厚度做好均匀摊铺, 不但能够保证路面平整、光滑, 还具有很强的防水、抗滑和耐磨性。不同的技术应用产生不同的实际效果, 只能通过对路面问题的分析研究, 才能确保施工工艺的精确以及施工的效果。

3.2.2 针对边坡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边坡养护作为公路养护的重要内容以及主要的部位, 一旦边坡出现坍塌则会对路面造成损坏。进行公路边坡施工是, 主要利用了浆砌片石边坡和土工格植被两种方式, 一般对于表层防护网进行检测和养护时则可以使用浆砌片石边坡预防性养护方式,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一旦发现有生锈或者腐蚀断裂的防护网要及时的更好, 确保地表水不会流入到片石的下层, 形成冲坡。而对于部分绿化植被遭到破坏的公路养护则可以利用土工格植被边坡预防性养护技术或者进行药物撒播的方式, 减少植物病虫害, 定期检查已坏死的植物, 并对其进行修复和补种。其中土工格植被护坡的主要机理见图2。

3.2.3 针对路基排水工程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对路基排水工程进行预防主要是指对公路两侧的排水渠进行防护, 主要需要将公路两边多余的积水排除, 才能够达到路基排水的目的。进行路基排水工程预防养护时, 主要需要控制好排水渠的排水量并做好排水渠的疏通工作。定期的清理水渠里的落叶, 保持水渠内部的清洁, 无落叶堆积。此外, 对排水渠进行铺砌加固以及修复破损处也十分的有必要, 要按照具体情况来扩宽排水渠, 进一步提高排水量。

4 加强公路预防性养护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不但要熟练掌握公路预防性技术, 还要增加对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宣传和知识传播, 进一步提高公路养护人员的预防养护意识,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4.1 全方位多层次推进预防性养护

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不断完善公路预防性养护体系, 并在实际养护中及时的检测道路的路况, 根据路况实情及时维护, 不定期的对路况的数据进行更新, 制定合理全面的养护计划。成立专门的预防性养护小组, 加强养护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并对其进行绩效考核。确保养护人员能够树立预防性养护的观念, 做好养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使得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更为合理规范, 促进公路养护资金和路况质量协调发展。

4.2 加大对预防性养护的技术支持

为做好此项工作,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建立预防性养护的数据收集、分析、评价机制。在现有养护信息收集基础上, 制定预防性养护信息收集办法, 与检测单位、信息部门合作, 建立信息收集的日常制度。在信息分析基础上建立预防性养护决策机制, 对采用预防性养护的路段要动态监控和分析, 对预防性养护的效果定期予以评估。 (2) 陆续形成系列预防性养护的指南性文件。结合外地及国内外在预防性养护方面的经验, 组织专门的人员按照“边实践、边起草、边总结”的思路起草制定系列预防性养护的指南性地方规范和标准。成熟一项印发一项, 以便指导和推动工作进展。 (3) 逐步形成标准化的预防性养护的科学决策机制。对预防性养护通过几年的实施, 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 对路况的评价、拟采用的养护技术、投入的资金和计划以及后评估, 逐步形成标准化的决策机制, 使预防性养护技术逐步走入良性的循环轨道。 (4) 形成定期的技术交流和培训制度,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5 结语

总之, 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是现代公路养护的重要手段, 只有不断提升公路养护水平和能力, 才能有效降低公路破损程度, 大大提高现代公路通行安全。实际应用中, 要不断创新, 强化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探索层面, 提高公路养护工作效率, 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蓉, 焦庆宁.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管理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 2014 (35) :40~41.

[2]钱国辉.论现代公路养护中的预防性养护技术[J].科技展望, 2014 (13) :45.

篇4:公路路面养护工艺分析

本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的地质情况,就如何增加省级公路使用寿命、提高公路建设质量、保证交通安全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研究了省级公路路面养护的工艺及方法。

一、省级公路路面养护的重要性

省级公路的养护工作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首先,在省级公路养护工作中,人们对公路的实际运营情况以及服务水平等要充分地了解,优化行车环境。其次,养护省级公路可以延长使用寿命,使大修周期延长,降低成本,可以有效预防道路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降低安全隐患。此外,省级公路的养护是保证交通正常运行以及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交通安全事故产生的相应人事纠纷问题。为提高对省级公路养护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应树立正确观念,提高思想意识,提高对省级公路路面的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研发先进科学技术并投入省级公路养护工艺中,提高省级公路的质量,保证交通正常运行。

二、省级公路存在的问题

1.施工组织问题

在实际省级公路养护工作中,应做到施工材料的准备、人员进场、基础设施布置和交通维护等工序科学合理,保证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效果。此外,应注意及时清理养护工作竣工后的工业垃圾,加快交通运输服务恢复工作进度,施工过程中每一项施工内容施工单位都应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去完成,做到公路养护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程序化,同时应注重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安全问题,避免出现事故,减少安全隐患。

2.材料问题

沥青混凝土是省级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使用主要材料,其容易受到日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受到阳光的照射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当日照量过大时,公路表面温度与省级公路底部温度存在差异,导致公路收缩变形,混合料之间的抗拉强度产生变化,承受重力降低,使得省级公路里面的横向裂缝。此外,昼夜温差以及温度的持续重复作用会导致省级公路路面沥青混土材料产生温度疲劳,进而导致省级公路路面裂缝的产生。

3.路基问题

水泥稳定类的半刚性结构是省级公路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的主要结构。在强度到达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收缩裂缝,此外,省级公路地方路基和桥、涵等构物,如果在后期的沉降过程中,沉降不均匀,也是产生横向裂缝的重要原因,省级公路路面横向裂缝的产生,在后期的时候,会严重影响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以及降低省级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在一定程度增加了省级公路路面养护工作的难度。

4.纵向裂缝

在省级公路使用的过程中,路面产生纵向裂缝的具体表现为:在沿轮轨迹带出开始纵向开裂,然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陷和开裂情况。其中路面上的地基层和基层质量无法达到规定的省级公路施工标准,强度不够,承载力无法保证等是省级公路路面产生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在省级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填筑的左右幅材料不同,导致省级公路的路基沉降不均匀,出现纵向裂缝;如果省级公路的路基处于半填半挖的状况,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控制施工方法,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标准发生不均匀沉降,也会造成省级公路的路面产生纵向裂缝。

5.网状裂缝

汽车超载是我国交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超负荷状态会导致省级公路的路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进而导致裂缝的产生。省级公路路面的裂缝,除了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以外,还包括网状裂缝。而省级公路路面中使用的沥青混合料,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老化是网状裂缝的主要原因。由于气候因素,省级公路路面会发生粘结力不强的情况,加上车辆荷载,会导致荷载型的网状裂缝。通常网状裂缝形成的原因相对明确单一,在省级公路路面养护工作中处理相对轻松。

三、省级公路路面养护工艺及方法

1.微表施工工艺

在对省级公路进行使用时,所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属于对省级公路微表的破坏。例如,常见的微表问题包括渗水、出现轻微裂缝、路面土质松散以及泛油等。为解决相应问题,制定针对性的特殊的养护工艺是重要手段之一。微表施工工艺与以往传统普通的省级公路养护工艺不同,首先在施工所用材料上就有了很大的创新。改性沥青是微表工艺使用的主要材料,其主要一定比例的骨料乳液、水以及填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专业设备混合而成。将改性后的沥青铺设在路面上,10℃以上是微表施工工艺在厚度为5~10mm时最适合的施工温度。然而省级公路的施工条件具有多变性,对于这些问题微表施工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恶劣的作业环境需要通过某些措施已达到适应的效果,例如,养护工作在在雨天或者是雨后进行时,在一定程度上道路养护就会对早期强度进行提高,保证省级公路路面能够快速的成型,再加上更加完善的早期阶段的养护工作,可以顺利完成道路养护工作。除了以上两点,微表施工工艺在机械使用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在以往的省级公路养护工作中,通常采用多种机械设备轮番作业,这样大量机械设备的使用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一定程度上对交通有所阻碍,而微表施工新工艺的整个工作流程中设备要求简单。它作业所使用的材料不需要强力的搅拌,既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以较快的使路面凝固。通过微表施工工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省级公路路面养护工作的难度。

2.纵向裂缝的养护处理

纵向裂缝是省级公路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裂缝。在省级公路的路面养护处理过程中,如果发现省级公路地方路面出现纵向裂缝,对于裂缝中存在的杂质一定要及时地清理,然后再应用开槽灌注的养护处理施工技术,在省级公路路面的裂缝中注入封胶,完成处理。在省级公路路面裂缝的养护处理过程中,可以使用挖补的施工方式,实现对省级公路路面纵向裂缝的处理和解决以保证省级公路路面结构的基本构造以及质量安全。在省级公路路面的挖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逐层地进行铣刨到位。

3.其他路面养护工艺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省级公路路面养护工艺越来越多,在养护工作中新型材料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我们以GTM沥青混合料的使用为例,其设计方法充分结合了公路行车荷载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的沥青混合料强度较高,粘附性好。关于GTM沥青混合料在施工中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混合料搅拌,科学合理的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混合料的优势。其中沥青加热温度、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的控制可由沥青加热170℃~185℃、矿料加热180℃~195℃,沥青混合料出厂170℃~185℃,摊铺大于等于165℃开始,碾压大于等于155℃,终压大于等于100℃,沥青混合料废弃大于205℃。

四、结语

篇5:现代公路养护机械现状分析范文

一、我国公路养护机械的概况

回顾我国公路的发展,50-60年代是砂石路面时代,以后逐渐发展渣油路面、沥青路面到今天的高速公路,公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至今公路工程基本上已实现了机械化施工,但公路的养护特别是普通公路的养护仍是以人力为主的养护作业方式。在公路发展过程中,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不利于公路养护机械化,目前机械的配置也重于大中修用工程机械,真正用于日常养护者实为少数,因而形成公路养护设备不配套、产品质量差、技术水平低,从而阻碍了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发展。我国自行开发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外也引进了不少公路建设技术与机械设备,促进了我国养护机械的发展。到了80年代以后公路养护机械才有较快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发展,公路技术等级不断提高,交通量日益增加,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其养护机械化问题普遍较重视,国外的多用底盘、清扫车、清障车、铣刨机、修路王等养护机已在各地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得到应用,国内民营养护机械制造企业也逐渐在增加,总之我国公路养护机械的发展已出现了好的势头,但与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相比,公路养护机械的发展严重迟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机械类型陈旧,设备规划落后

目前,公路部门的大部份养护机械均购置于80年代中期,压路机、摊铺机等机型落后,按照使用年限均已达到或接近报废年限,难以适应大中修养护工程施工要求。基层道班配备的洒水车、铲草机、沥青洒布机、小型拖拉机等机械大部份是工程施工机械的淘汰产品或半淘汰产品,类型陈旧,操作复杂,维护保养与操作使用脱节,实际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长期以来,公路部门忽视养护机械设备规划,机械设备配置不合理,运输机械和工程机械居中占多数,养护机械却严重短缺。养护机械类型又集中在大中修改建施工和路面维修保养上,路基、构造物、排水系统等公路设施养护缺乏相应的养护机械,公路绿化整枝、割草、喷洒农药等养护作业也缺少合适的机械。管理方式落后,系统协调不力

各地养护机械一般由基层养护工区使用管理。由于基层养护点多、线长、面广、量大,作业流动分散,机务管理部门难以及时掌握养护机械的运行状况及分布动态,对机械维修、保养、使用、核算、管理等各个环节难于形成一体化管理,只得听任于基层养护部门自行维护,使操作与管理脱节,不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机械的系统性和相互协调性。如近年来国外出现的就地再生沥青混凝土工艺机械就需要沥青加热机、旧沥青混凝土破除机、加热造型机、四组加热整修机等系列养护机械,才能完成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修补工艺。目前,公

路养护部门对养护机械的分散管理,很不适应机械化、系列化的需要。人员素质偏低,操作水平不高

公路养护机械操作手原先一般是拖拉机驾驶员,大部份道工对现代化养护机械设备操作知识掌握很少,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忽视机械性能、专用功能等技术要求,一昧只追求速度快,数量多,不具备科学操作的能力和资格。据不完全统计,如皋市公路养护部门中高级工仅占养护职工总人数45%,而这部份技术工人在岗位技能培训中基本上没有学习养护机械设备的有关知识,养护机械专兼职人员65%以上没有参加过系统的岗位培训,仅凭借长期实践经验和片面的机械设备理论进行驾驶、操作、维修、管理,使一些养护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都较低,影响了机械使用性能的发挥。

二、公路养护机械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强化养护机械管理,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加大养护机械投入力度

科学的设备规划是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前提。养护机械装备的具体种类、规格和数量取决于管养道路的里程、等级、路基和路面结构、道路服务期限和磨损程度、气候条件、交通量、作业方式等不同因素。应按照装备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功率装备和动力装备标准。养护机械功率装备由养护机械每公里装备值乘以养护里程数可得;动力装备则以中、小型柴油机为主,适当配备60kW以上大型动力设备;运输机械装备一般50km以上运距考虑货自卸汽车,50km以下运距则考虑中小吨位载货汽车或拖挂汽车,短距离运输一般采取机动翻斗车或农用运输车。

基层养护大道班目前基本以100km左右公路里程作为最佳经济里程,在大道班养护机械装备上则应体现经济性和系统性。养护里程为100km左右的大道班应配备4~7座巡路车、2~5T载货汽车、4T洒水车,0.3~0.5m3小型装载机、路面清扫车、小型压路机(<4t)、除雪机、小型或中型带斗拖拉机、挖坑机、整枝台、割草机、铺砂器、刮平器等设备。如系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还应装备水泥混凝土拌和机、卷扬机、发电动、空压机、刻纹机、清缝机、切割机、砂浆喷射机等;沥青混凝土路面则应装备沥青洒布车、小型油车、油包烘热机等机械。国外每个养护站机械设备价值达300~400万美元。国内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养护机械,推动技术升级,使之能适应实际应用的需要。改进组织,强化管理,大胆引入新的管理手段

近年来,南通地区各公路站均实行事企分离性质改革。养护机械组织管理形式也必须适应整体改革的需要,从效益和质量第一的原则出发,合理设置机械组织管理机构,充分引入市场竞争的机制。各公路站养护公司可单独设立养护机械租赁经营处,把所有养护机械实行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租赁使用、经费承包、配备精通机械、善于管理、能合理组织应用机械的人员,实行有计划的调用、维修和管理。各基层养护部门根据施工和养护实际需要上报机械使用计划,办理租赁调拨手续,向公司交纳费用,以便于集中资金,加快更新,并避免盲目配置机械。

养护机械设备管理工程包括规划决策、造型采型、安装调试、使用、维修、保养、报废处理、改造更新等众多环节。应在建立健全机械管理制度的同时,狠抓过程管理的系统性,特别应注意使用上技术和经济的合理性,严格按照机械技术性能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机械,科学调配机械,充分发挥机械效能,严格控制消耗材料(如燃润料、动力、能源、配件等)和替换部件(如轮胎、蓄电池、钢丝绳等)的管理,加强经济核算,不断降低运行成本。应积极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快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步伐,完善数据库功能,并逐步向动态管理体系方向发展,建立有效的动态评价体系,开展有效和及时服务。3 加快开发,更新技术,积极提高职工技术水平

目前,大部份养护机械使用年限为10~16年,使用周期为3~4年。随着养护机械的更

新换代和技术升级,应加快开

加快开发,更新技术,积极提高职工技术水平目前,大部份养护机械使用年限为10~16年,使用周期为3~4年。随着养护机械的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应加快开发一机多挂、一机多用的养护机械,例如用于公路绿化的药粉喷洒机、整枝台、除草机应向多功能绿化专用机型发展;铺砂器、加匀砂器、刮平器也应加快研究多功能机型。

在养护机械开发中,应重点开发一些养护作业强度大、安全系数小的工序应用机械,如植树 挖坑的专用挖土机、清理涵洞边沟的挖掘装置,处理拥包的红外线烤热器等养护机械。所有 养护机械都应向小型化、标准化、配套化方向开发,适应不同地理位置和自然因素的需求。

篇6:高速公路养护方法及其对策分析

高速公路养护方法及其对策分析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方兴未艾”.文章通对国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研究现状的分析,并指出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在公路养护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从体制改革、技术管理、养护机械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作 者:董善勤 作者单位:南京鸿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江宁区,211100刊 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年,卷(期):“”(11)分类号:U418关键词:高速公路 养护 管理

篇7:公路路面养护技术适用性分析

一、前言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日显繁重,公路养护技术的适应性问题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年来,各省市结合路面养护需要,在路面养护技术方面开展了适应性研究和工程实践,取得了一些应用经验,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和路面特点,引进和消化吸收了国外相关养护技术。交通运输部也立专项开展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水泥路面再生利用、路面预防性养护等相关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中国公路学会每年都组织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设备厂商、材料供应单位、各级公路主管部门、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等进行技术交流与技术展示,推动相关技术的应用。本文将从沥青、水泥路面适应性检测评价入手,介绍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与矫正性养护技术方法,包括:微表处、同步碎石封层、雾封层、薄层罩面等预防性养护技术;就地式、厂拌式冷、热再生利用;半柔性路面、聚合物水泥路面等抗车辙、降噪音路面修筑技术,以及各养护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指标、常用材料、主要设备、施工条件等技术要求。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适应性

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绝大部分是建于半刚性基层上,根据不同道路等级和规范设计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寿命通常应在15年左右。由于我国货运交通运输车辆载重量的特殊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早期损害较为严重,大量路段因路面或路基的损坏而提前进入维修期。因此,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近年得以广泛地引进、推广和应用,在各地的推广应用中,由于对相关的技术要求了解不足,或相关的技术配套考虑不周,或对部分养护技术的适应特性不知情,导致部分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出现一些质量问题,造成了部分地区对一些养护新技术的质疑或拒绝。本文将从沥青路面使用质量的影响因素、预防性养护新技术、矫正性养护新技术、以及其各自的适应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使各级公路养护部门和技术单位

更好的了解和技术推广应用。

(一)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适用性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是近年来国内逐渐认同的一门新技术,是指在公路寿命期内,为了保证路况良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将养护成本降到最低而采用的一系列预防性养护措施。路面预防性养护是针对公路路面使用特性而提前采纳的一种养护方式,要求用户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态、仅表面出现一些缺陷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的养护措施,即把病害的发展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延长道路的良好使用状态。预防性养护是缓解路面养护资金短缺、提高路面养护质量、预防病害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适应性分析中,影响路面质量的评价体系、路面交通组成、地域条件、天气环境、投资预算等因素,都将影响养护技术的选择。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评价体系分为预防性养护评价模型和矫正性养护评价模型,其中:矫正性养护评价对策模型采用“公路路面评价系统CPMS”进行评价分析;预防性养护评价对策模型将根据:⑴ 路面状况指数(除去车辙和裂缝)PCI;⑵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⑶ 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⑷ 裂缝率指数(CRI);⑸ 车辙深度指数(RDI);⑹ 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等6项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模型,该模型以PQI值为评价指标代表,PQI的数值范围为0~100,其值越大,采用的预防性养护造价就越低。

(二)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择

本文将影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对策模型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方案层4层。

各地市公路路面合理的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后,针对不同路面的病害类型筛选不同的对策方案。选择养护对策方案时应本着效益优先的原则,EAC的计算公式为:等效费用(EAC)= 单位成本/期望寿命。目前,国内外在预防性养护领域应用较为成熟的技术概括起来主要有:填封类、加铺类和活性剂类3种类型,约7种养护措施,包括:灌缝、封缝、稀浆封层、微表处、碎石封层、薄层罩面、雾封层。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项目实施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的正确与否,因此有必要对各种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措施进行适用性分析。

(三)沥青路面矫正性养护技术措施适用性

在路面产生明显病害或者病害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采用矫正性的养护措施加以解决,矫正性养护措施包括:直接加铺、翻修重建、旧路再生利用等。

沥青混凝土路面矫正性养护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中规定,沥青路面采用路面破坏、道路平整度、路面车辙、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五项技术指标,所有指标通过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来综合表示路面的整体使用性能,其计算公式见式(1-2)。式中:WPCI —— 路面损坏PCI在PQI中的权重;

WRQI —— 道路平整度(行驶质量,RQI)在PQI中的权重;WRDI —— 路面车辙RDI在PQI中的权重;

WSRI —— 路面抗滑性能SRI在PQI中的权重;

WPSSI —— 路面结构强度PSSI在PQI中的权重。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适应性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寿命通常应在30年左右,但我国在役水泥混凝土路面因货运环境的影响,路面早期损害严重,平均寿命约在10年左右。因此,我国在役水泥混凝土路面大部分已进入维修期,水泥路面的养护维修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近年得以广泛地引进、推广和应用。本文将从水泥路面使用质量的影响因素、预防性养护新技术、再生利用技术等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使各级公路养护部门和技术应用单位更好的了解和技术推广。

(一)水泥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适用性

水泥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包括:压浆、灌缝、断板修复、微表处、同步碎石封层、应力吸收层罩面等。在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适应

性分析中,影响路面评价质量的面板断板率DBL、板底脱空率TKL、路面行

驶质量指数和路面状况指标进行评价。

(二)水泥路面再生利用养护技术措施适用性水泥混凝土板块出现较大面积的损坏,对旧混凝土选用再生利用方式进行维修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包括:就地破碎再生利用和工厂式集料再生利用。目前国内外较为普遍采用的破碎技术有:多锤头碎石化技术、板式打裂压稳技术、冲击压实技术等。

四、抗车辙、降噪音路面修筑技术适应性

(一)半柔性路面修筑技术措施适用性

半柔性路面是一种在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填充水泥胶浆而形成的兼具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特点的复合路面。该路面结构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耐疲劳性能和耐油蚀性能,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在普通的水泥胶浆中掺加聚合物树脂, 可明显改善半柔性路面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随着我国货运车辆大型化的发展趋势,路面抗车辙性能提到了更高要求。本文提出的半柔性路面结构具有特殊的用途,可用于道路的交叉口、停车场、收费站,港口等易产生车辙、拥包等高温变形地段。同时,通过对水泥胶浆的色彩化,可以修筑彩色路面,用以交通管理、交通区划、交通诱导等,因此该路面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半柔性复合路面的配合比设计为油石比为:2.5%?3.0%。水泥胶浆配合比为1:0.27:0.21:0.03:0.86(水泥:河沙:矿粉:外掺剂:水),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

(二)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技术措施适用性

采用聚合物对水泥混凝土进行改性,并利用聚合物水泥混凝土(PCC)优良的路用性能铺设复合式路面,是对传统水泥路面的改善。聚合物掺入水泥混凝土后,不但可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更重要的是聚合物通过成膜、填充和减水等效应,能够改变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截断渗水通道,从而提高其耐久性能,此外,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还有降噪音、阻燃、排水等

功效。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1:1.59:2.16:0.92:0.36:0.05(水泥:水:大石:小石:高分子聚合物:消泡剂)。

五、小结

1.本文所阐述的公路路面养护技术的技术指标,来自于交通部西部课题和省市课题研究成果,部分成果以形成相关的技术规范或技术指南;

2.文中所列的部分数据属于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对一些地区需要作一定的适应性修订;

篇8:浅析公路养护技术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养护技术,分析

1 路肩

路肩是公路两侧由路面边缘到路基边缘的部分。它与行车道连接在一起, 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承, 可供堆放养路材料或紧急情况下停车用, 并为设置安全护栏提供侧向净空, 还使行车有安全感。因此, 路肩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一定的横坡, 以利排除行车道路面的积水。

(1) 路肩横坡要平整顺适。硬路肩的横坡应与路面横坡相同, 土路肩应比路面横坡大1%~2%以利排水。横坡度过大时, 宜用与原路肩相同的土或良好的砂土及其它合适的材料填补压实 (不得用清沟挖出的淤泥或含有腐植质的土填补) 。填补前要清除杂草, 刨松表面, 使之结合牢固。若填补厚度大于15厘米时, 应当分层夯压密实。当路肩出现反坡妨碍排水时, 应及时铲削整平, 这项工作宜在雨后土质潮湿的状态下, 结合清理边沟与修理边坡一并进行。路肩与路面衔接要顺适, 这样既可避免渗水, 又能减少冲刷。

(2) 土路肩常因雨天会车、停车而造成车辙、坑洼, 因此要及时清除积水杂物, 填平夯实恢复原状。路肩外侧边缘易被水冲缺或因牛羊牲畜踩陷蹄坑, 要随时注意填补;有条件时, 可用石块、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草皮铺砌成宽20厘米的护肩带, 既保护路肩, 又美化路容。

(3) 在高级、次高级路面的路段上, 如铺筑硬路肩有困难, 也可种植草皮加固路肩, 其它路面的路段上, 路肩上生长 (或种植) 的草也可保存, 但容易翻浆的路段除外。种植草皮应迦择适宜当地土质的种籽, 成活后要注意管理, 草高超过10厘米时宜剪割整齐。当路肩草中淤积砂土过多妨碍排水时, 必须及时清除。

(4) 公路平面交叉的路口, 特别是公路与乡村道交叉处, 路肩最容易损坏, 要经常加以养护, 最好是有计划地利用当地材料将士路肩加固, 或用沥青材料改造成硬路肩。

2 路面

路面不仅要保证汽车在道路上能全天候地行驶, 而且要保证汽车在这个结构层的表面上能平稳、安全、舒适而经济地运行。路面直接承受交通荷载和车轮磨损, 经常受到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路面材料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老化衰变。倘若不及时进行养护维修, 其使用性能就会逐渐降低, 并很快影响到行车的安全、舒适和快速。往往微小的欠缺会发展成严重的破坏。因此, 不论哪一种路面都需要及时地养护维修。

(1) 裂缝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 它反映了沥青路内部的缺陷。应根据各种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症状对症处治。对于较小的裂缝 (缝宽小于6mm) , 先把路面扫净, 剔除缝内的尘土杂物并吹净, 用保温壶将热油灌缝, 用胶皮刮子刮平缝口, 最后在上面撒铺养护细料, 经行车碾压即能结合牢固。

对于较宽的裂缝 (缝宽大于6mm) , 在把裂缝内处理干净后, 把拌好的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人裂缝, 用工具捣实, 烙平封口, 最后在上面撒铺养护细料, 再用手夯夯实。对于一般不严重的、路面无变形的裂纹、裂缝, 在路面干燥的条件下, 先清除缝内尘土, 在缝刷一层粘度较低的沥青, 用刮板 (低温时可用烙铁) 将沥青料挤进缝内, 烙平封, 再撒砂扫匀。对于基层、土基破坏或排水不良引起的路面裂缝、反射裂缝、严重龟裂等, 就要分析原因, 先消除基层或土基的缺陷, 采取挖补方法, 才能根治奏效。一般不严重的龟裂或局部龟裂, 可先挖掉面层, 晾数日直到基层干燥后, 再用修补坑槽的办法处理。

(2) 沥青路面早期出现的磨损、老化、网裂, 光滑、松散等病害可采用乳化沥青进行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比沥青单层表处的优点多, 它可以提高路面的防水、抗滑、平整、耐磨等性能。

(3) 沉陷和坑槽是路面的一种局部性破坏。挖补方法是:先测定破坏部分的深度和范围, 划出使之成正规形状的修补的轮廓线, 其纵横边线应与路中线平行或垂直;开槽的槽壁要垂直, 要开凿到稳定部分, 并将槽底、槽壁清除干净;根据条件采用冷拌法 (热油拌和冷料) 或炒拌法, 视坑槽深度采用单层或双层拌铺;在开好的槽底和槽壁均匀地刷一层粘结油, 而后填铺备好的混凝土, 整平压实。新补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 (高出量根据坑槽深浅、用料粗细而定) , 使压实后保持与原路面相平, 并在接缝处灌油、烫平。如路基基层破坏, 须先将基层修补好, 压实后再补面层。严重啃边要根据修补范围挖出破损边缘, 切成纵横正规的断面, 并适当深挖进行清底, 然后用修补坑槽的办法进行处治。

(4) 对轻微的小块拥包, 可在高温时直接铲平;属于基层不平引起的较严重拥包, 可用挖补法先处理基层, 然后再做面层;属于路面原因引起的大块严重拥包, 则宜进行面层挖补。

(5) 泛油是沥青路面用油量不当、油石比过大形成的一种病害。处治方法:对轻度泛油, 可撒2~5mm的石屑或粗砂, 通过行车碾压至不粘车轮为度;对较重的泛油, 根据情况先撒5~8mm的矿料, 稳定后再撒2~5mm的石屑或粗砂, 引导行车碾压成型;对严重泛油地段, 先撒一层10~15mm或更粗的矿屑, 用压路机强行压入。达到基本稳定后, 再撒5~10mm的石屑或粗砂, 引导行车碾压成型。

(6) 砂石路面养护应以提高平整度为重点:定期采用砂砾石做骨料, 配入适量粘土, 实施砾料级配封层, 以提高路面的抗磨耗能力。整修前对拱度不适路段必须及时调拱, 以保证路面横向排水畅通。路面封层要抓住雨季的有利时机施工, 变水害为水利。干旱季节实行多水滚浆法养护———清扫废砂粉、洒水、撒3~5mm粘土、车轮滚浆碾压、撒铺级配料、整平、控制行车自然碾压。利用多水滚浆法养护, 不用封闭交通, 施工速度快, 成本低, 平整度好, 路面坚实耐磨。砾料封层后要勤撒砂, 勤回砂;勤疏砂, 勤清除粉料。

(7) 易翻浆路段疏干路基至关重要, 可采取深挖边沟、挖渗水井、设盲沟, 打砂柱和打石灰针等方法。减轻地下水对路基的危害并加固路基。若路基低, 地下水位高, 靠日常养护难以解决翻浆的路段, 可利用土工织物处理, 也可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加高路基或作砂砾垫层

3 公路养护

做好公路路面的日常养护工作是每个养路工人的职责, 怎样才能做好公路路面的日常养护工作?

必须了解公路路面病害及病害产生的原因。公路路面在车辆行驶的作用下和自然因素影响下, 会发生很多公路病害, 最常见的有:坑槽、松散、翻浆、沉陷、拥包、车辙等几种。路面坑槽和车辙是各个季节中路面时常出现的现象, 原因是除平时养护不够, 或路面铺筑时操作质量不好, 经过行车碾压发生变形。这两种情况出现时, 应及时按工序处理。路面松散是在天气干旱时发生, 主要是由于铺筑路面时粘结料含量少, 塑性指数低, 材料拌和与分布不均匀, 碾压不实, 或平时养护工作做的不够造成的。此外, 由于冰冻翻浆, 经行车碾压, 路面隆起开裂也将形成松散。沉陷是路面变形中最普遍的一种, 特点是面积大, 设计的结构层次深, 主要出现在挖方段和填挖交界处, 是由路基本身强度不足引起的。拥包是路面出现局部隆起, 主要是施工质量导致路面上下粘结层不好, 沥青混合料摊铺不匀, 局部细料集中, 基层或下面层未经压实, 强度不足, 发生变形位移, 或在陡坡和平整度较差路段, 沥青面层混合料易在行车作用下向低处积聚形成拥包。

4 车辆超载对车辙的作用

目前, 公路路面结构多为柔性路面, 而沥青路面具有高温软化特性, 尽管在设计和施工中尽可能地考虑了路面高温稳定性, 但在超载车辆作用下, 加之高等级公路的渠化作用, 将会大大加快车辙的形成, 严重时会出现推移和拥包现象。

5车辆超载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忽视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 环境保护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超载车辆特别是拉煤、拉矿的超载车辆, 超重又超高, 行驶途中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 严重的抛洒现象造成大气污染和水资源污染, 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现有的交通量观测点所提供的观测资料, 仅是一个量的概念, 对超载问题无法测定, 使设计时得不到准确轴载, 造成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轴出现与事实不相符的情况。

另外, 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规定, 交通量换算公式仅适用于轴载小于130kn的各种车型的轴载换算, 事实上黄河车超载大于50%时, 公式将不再适用。这样, 在设计时就降低了累计标准轴的数量, 使得设计弯沉值偏大, 基层、底基层的拉应力偏小, 造成路面整体强度和刚度不足, 导致路面提前破坏。

参考文献

[1]张凤亭, 武春山.公路养护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

[2]任振生.公路养护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

上一篇:职工医院工会工作的自我总结下一篇:写给人类的一封信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