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方法控制程序试卷

2024-06-20

检测方法控制程序试卷(精选6篇)

篇1:检测方法控制程序试卷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检出限:指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试样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重复性:是用同一方法在正常和正确操作情况下,由同一操作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内,使用同一仪器,并在短期内,对相同试样所获得的一系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加标回收率:指在测定试样的同时,在同一试样的子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并将其测定结果扣除试样的测定值,以此来计算回收率。

保留时间:样品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峰极大值所需的时间。相当于样品到达柱末端检测器所需要的时间,保留时间是色谱定性的基本依据。

外标法:是所有定量分析中最通用的一种方法,即所谓的校准曲线法。将含有已知质量的各纯样配成不同含量的标准样品,通过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进相同体积的不同浓度样品绘制各组分响应值(一般选择峰面积)与其含量的校正曲线,然后进相同量的待测样品,从色谱图上的峰面积即可测得组分的含量。1.5 将下列数据修约为两位有效小数。

10.502%;5.001;0.0000150;2.50×10-10 答:10.50%5.000.002.50×10-10 将下列数据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

4.32750;15.4546;4.50150;6.35054 4.32815.464.5026.351 2.1 简述YC 263的判定规则。

答:测定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苯含量≥0.01 mg/m2;

——测定结果不符合式(1)要求:

(xi/yi1)<15.0(1)

式中:

i——代表不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序号,i=1,2,3,„„,15 xi——测定值,“未检出”时取值为0; yi——指标值;

xi /yi-1——超标比值,当其<0取值为0。2.2 简述静态顶空分析原理。

答:静态顶空分析法是指对液体或固体中挥发性成分的蒸气相进行分析的一种简洁测定方法,它是在热力平衡的蒸气相与被分析样品共存于同一密闭系统中进行的。顶空分析法是通过分析样品基质上方的气体组分(称作顶空)来测定这些组分在样品中的含量。在密闭容器中以及一定温度下,样品中的挥发性组分在气相和样品基质(液相或固相)之间存在分配平衡,气相的组成能够反映出样品中相同组分的原有组成。达到两项平衡时,将气相部分导入气相色谱进行分离和分析,经基质校正后就可以测定出各个挥发性组分在样品中的原有含量。

2.1 简述烟用纸张(条盒、小盒、内衬纸、接装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制样方法。

答:取一张条盒或者硬盒包装纸样品,裁取面积为22.0 cm*5.5 cm(121.0 cm2)的试样,取一张软盒包装纸,裁取面积为15.5 cm×10.0 cm,快速准确裁切内衬纸面积为170 cm2(即相当于普通卷烟软盒包装所采用的内衬纸面积),快速准确裁切烟用接装纸长200 mm、宽40 mm的试样(应包含一个单边),试样应包含主包装面,将所裁试样印刷面朝里卷成筒状,立即放入顶空瓶中,加入1000 μL基质校正剂,密封后待测。

2.2 简述VOCs的GC-MS分析方法中定性分析要点。

答:GC/MS仪器上SIM模式有检出成分的定性确证需要同时满足三方面要求:

保留时间:试样待测液和标准品的色谱峰在相同保留时间处(±0.2 min)出现;(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的时间)。特征离子个数:试样待测液对应特征离子个数与标准品一致;

特征离子丰度:试样待测液对应特征离子丰度比与标准品相比应符合:相对丰度>50%时,允许±10%偏差;相对丰度20%~50%时,允许±15%偏差;相对丰度10%~20%时,允许±20%偏差;相对丰度≤

10%时,允许有±50%偏差,此时可定性确证目标分析物。2.4 烟用纸张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的指标(20种)有哪些? 答:5种苯及苯系物:苯、甲苯、乙苯、(邻、间、对)二甲苯、苯乙烯

5种醇: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 4种酮:丙酮、丁酮、4-甲基-2-戊酮、环己酮

4种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丙酯 2种醚:1-甲氧基-2-丙醇和1-乙氧基-2-丙醇

2.4 测定不同基质的商标纸为什么用相应的基质制作工作曲线?

答:在测定不同基质的商标纸,“基质效应”较为明显,定量时必须进行基质校正,必须考虑样品基质的影响,否则,误差将会很大,失去定量分析的意义;为保证测定不同基质的商标纸与标准工作曲线的一致性,减少标准曲线数据处理的误差,需要使用相应的基质制作标准曲线。

2.5 简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工作曲线绘制的步骤及要点。

答:步骤:以相应原纸为样品基质,按“试样制备”制取试样,分别加入1000μL第1-5级标准溶液,进行分析。每级标准溶液重复测定2次,取平均值。

根据目标化合物的峰面积及其浓度(已换算为单位面积包装纸中所含化合物的质量数,mg/m2),建立相应工作曲线,工作曲线强制过原点。

要点:

1、在烟用接装纸VOCs测试中,“基质效应”较为明显,定量时必须进行基质校正,必须考虑样品基质的影响,即不同基质的商标纸应选用相应的基质制作工作曲线;

2、进行基质校正所用的原纸必须不含有相关的VOCs成分;

3、移取每级标准溶液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应快速、准确。

2.6 简述为什么在顶空气相色谱分析过程中样品环、传输线温度是逐渐升高的。

答:当顶空样品瓶的平衡温度高于环温度、传输线温度时,样品会被冷凝在样品环和传输线内,造成系统的污染。所以,样品瓶温度范围指标高,而其他部件温度指标低的设计,在用户操作时无实际意义。因此,样品平衡温度、环温度、传输线温度应逐步升高。

2.5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的数据结果判定规则是什么? 答:

当样品所分析的色谱图中出现了检测方法规定的VOCs指标之外的新的色谱峰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答:首先用全扫描得到的是化合物的全谱,可以用来进行谱库检索,已知纯物质与未知样品对照比较进行定性分析,看能不能确认是什么东西。然后选择离子监测,用于目标化合物检测和复杂混合物中杂质的定量分析。最后根据分析判断新的色谱峰是由何物引起的,该物质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若不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要检查其毒性。若在10mg以内,可忽略;若远大于10mg,则属违规。

浅谈在进行烟用纸张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定时,应从哪些方面着手以提高检测准确性避免实验误差?

答:人---操作者。人员的能力、意识、操作,可以经过培训有限提高。

机---机器设备。应考虑:仪器检定、设备保养、及时维修维护。料----物料。应使用合格的或经过处理后能够满足产品要求的原料,避免因原料问题造成产品不合格。

法----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严格按照规程作业,是保证数据质量一个条件。

环----操作环境。通过对环境的监控,可以避免交叉污染。

篇2:检测方法控制程序试卷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几年来,我国检测实验室的建设越来越接近于国际水平,实验室操作的设备大部分是从国外引入的前沿设备,检测的结果愈加具有权威性。检测实验室作为一个专业的检测结构,提供的检测结果一定要准确可靠,不然可能会影响客户的决策工作。因此,检测实验室在管理质量上必须得到加强,以此提高检测结果的权威性。鉴于此,本文将主要从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研究影响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的因素,得出加强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方法,从而使检测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更加具有权威性。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主要检测的范围涉及到不锈钢类、塑料类、玻璃类器皿等产品,为了能够得到更加可靠的检测结果,对检测实验室管理质量控制工作不断加强有着实质性意义。实验室质量检测通常是指检测实验室的检测人员要尝试利用多种的检验方法和不同的检测设备对所给的测量结果来检测其检验数据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是否一直处于给定的数据区间内。因此,试验的方法和检测设备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质量。同时由于质量控制依赖于现代的科学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所以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理统计学术研究的进步也将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一、实验室质量工作控制的重要性。

1、可以提升实验室检测人员的素质。

在进行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时,可以对实验室检测分析人员组织在岗培训,这样可以使员工对于自身的检测水平有清晰的认识,发现自身能力不足时从而加强自身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并且在这过程中实验室能够对现代的检测实验室的分析方法和动态发展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有利于自身实验室的发展研究。

同时,实验室还应该有相关的制度规定管理,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加强对员工的监管力度,合理规范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因此,检测实验室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实验检测技能能力、分析监测理论知识,还有对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要求有清晰的认识,合理规范自身的行为过程,从而提高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

2、有助于提高实验室人员检测水平的不断进步。

质量控制工作在检测实验室中的进行,在通过有效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对检测实验室的检测水平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改进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实施措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检测水平。质量控制是提高检测实验室检测水平的重要途径,它促使了检测实验室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下检测水平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因此,加强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可以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的检测水平,对于检测实验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是确保检验数据精确性的基础。

检测实验室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会发现错误的检验数据比没有检验数据更加可怕,这种情况不仅是对实验室的人力才力的浪费,更有可能由于不够准确的检测结果而使客户产生重大的决定错误,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料的重大损失。同时这也会影响自身实验室的一个信誉问题,其他客户也将会对检测实验室的检测水平产生质疑,不利于实验室发展。因此,有效准确的检验数据是检验实验室提供精确权威性的检测报告的基础。

实验室在进行检测时必须要保证检验数据的正确,从而客观的反应出本质。而为了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检测实验室就一定要加强对于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有效的质量控制工作,可以使样品的整个检测过程更加程序化,对于各个检测环节进行有效控制,能及时发现检测过程中的不符环节并及时的找出错误原因加以改正,从而可以确保检验数据的有效性。而如果在缺少了样品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可能将导致“环节失控”现象的出现,检验数据将出现问题失去其有效性,而且我们对于错误的发生原因将会无处查询。所以,检测实验室必须要加强质量控制工作中措施和程序的有效性的控制,从而确保能够获取得到精确的检验数据。

二、影响检测结果质量的原因。

1、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态度。

在对样品的检测过程中,除了检测分析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会对检测结果质量产生影响外,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也是影响因素。前者是客观上的因素,后者是主观上的因素。检测工作是一项繁琐的任务,工作量较大。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以及对工作的耐心程度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不同的检测人员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由于自身水平的不一致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检测结果,而急于求成的检测人员对于检测过程不够细致甚至会遗漏检验步骤,这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偏差。

2、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对样品的检测工作的进行是不能够脱离仪器设备的使用的,而实验室中的不同的设备都有不同的作用和使用的方法。如果检测分析人员对于这些设备的相关信息不够了解,可能会由于操作不当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同时,使用实验室中落后老旧的仪器设备,也有可能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偏差。

3、检验材料和检测方法。

检测样品主要有两种,待检测材料和检测所需试剂和药品。待测样品的代表性程度、待测样本的处理方法以及试剂和药品的标准都对检测结果的质量有所影响。同时不同的检测项目对于待测样品的检测方法是不同的,检测人员对于检测方法的了解,关系着他们对于检测方法的选择情况,并且由于现代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检测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因此,检测人员对于检测方法的有效性选择对检测结果也有影响。

三、加强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方法。

1、建立完善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科学有效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可以确保检测工作的高效性,同时也加强了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的人事管理,规范了他们的自身行为,能使员工对于检测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从而提高了检测的质量。

2、质量控制工作要有全面的计划。

实验室在进行质量控制工作时,要制定出全面的工作计划安排。要囊括检测工作的各方面的内容。比如在制定质量监控计划时,首先要明确监控的项目以及方式,选择合适的执行人员。同时在新员工上岗时要对他们的监控工作实时进行,以确保他们能尽快的掌握检测工作的要求,对于检测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也要多加监控。还有实验室的设备,尤其是高精度的设备,由于其购买成本较高,也要将他们纳入监控的范围内,关注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定期维修检查,对于落后老旧的仪器设备也要进行淘汰。

3、加强对于实验室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实验室还需要注重员工方面的培训,使员工对于新发展的检测方法,检测的发展动态,以及检测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都要有所掌握,以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此外,除了培训学习新的检测相关知识,加强培训也有利于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探讨,员工能及时的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正,提升了实验室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持续不断的考核方便了实验室管理者对员工工作的了解,能更加合理的安排员工的工作,而且考核机制能够形成一个奖惩竞争体系,员工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以求上进,从而促进实验室员工的自身发展。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科技的进步,实验室检测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加强检测实验室的质控工作对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权威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质控工作不仅要关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而且还要注重外部质量控制,加强员工的培训,引入先进的设备以及学习新的知识等,使检测实验室的发展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的新变化。

参考文献:

[1]杨文凤,张慧文,李薇。食品药品能力验证可疑或不满意结果风险点分析与对策[J]。中国药事,2018,32(04):480—484。

[2]章璐幸,林燕,吴惠芳,马铭研。依据ISO/IEC17025初步建立高校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09):26—27+30。

[3]邓强,敬媛,蔡彦虹,朱玉龙,王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工作流程中的输入与输出风险点探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11):4421—4426。

篇3:检测方法控制程序试卷

1 标准控制的内容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均规定,“实验室应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在引入检测或校准之前,实验室应证实能够正确地应用这些标准方法。如果标准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进行证实[4,5]”可见,标准控制应包括标准有效版本的控制和标准正确应用的控制。

2 建立相关程序文件和规章制度

在医疗器械检测工作中,实验室需使用到的各种标准有上百种。这些标准的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和更新日期大都不一致,保证新标准的正确应用和在用标准版本的最新有效,避免使用作废或无效版本标准,是实验室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实验室应首先建立相关程序文件及管理制度,对影响标准有效性及正确应用的环节,如标准收集、登记归档、发放、作废回收、查新、证实和使用等进行系统规范。同时明确科室及人员专门负责各环节的相关控制工作,使其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这样,从程序和制度上确保实验室正确应用最新有效版本标准。

3 标准有效版本的控制

标准收集、登记归档、发放、作废回收、查新和使用等任一环节的疏忽,均可能导致标准有效性的失控,应对这些环节运用不同方法加以控制。

3.1 标准的收集与订购

标准的收集原则是:“现行有效、来源可靠、内容完整”。以前标准信息的收集与购买只能通过标准化管理部门或标准发行机构,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标准信息的查询及购买可非常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甚至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下载标准,但标准的有效性可能得不到保障。实验室可通过登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官网查询,保障购买的标准现行有效。对于检测工作中需要使用的标准,统一由负责标准管理的部门或人员购买。在购买标准前,须再次核实所购买的标准版本是否为最新有效版本。购买标准(包括电子版标准)时,只能购买来源于正规渠道(标准发行机构或授权电子标准销售机构)的标准,应避免购买标准汇编(不易进行有效性控制)。复印标准时,应保证原始标准来源可靠并完整复印。

3.2 标准的登记与编号

标准登记与编号的原则是:“快速查找、有效识别”。分类编号方法可根据实验室使用标准的特点自行规定,目前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将标准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注册产品标准进行分类,并规定各类标准的编号规则,保证标准能快速便捷查找。标准购买后,应及时按编号规则分类编号、登记,加盖“受控”章后,分类集中存放管理。购买的电子版标准,在打印出纸质版后在封面注明电子版,以表明来源。对来源于非标准发行机构或非授权电子标准销售机构的标准只能作参考,不编号也不录入标准目录库。

3.3 标准的分发与回收

标准的分发、回收原则是:“完全可控、防止误用”。对常用标准,应由标准管理部门完整复印,盖“受控”章并注明分发号后登记发放,要分发至检测科室或检测人员以方便使用。发放表应包括标准名称、标准号及年代号,同时领用人员应签字。标准作废后,标准管理部门应及时按发放表收回以前发出的相应标准。标准有修改时,及时将修改单发放到位,避免作废或失效版本的误用。收回的作废或失效标准,除保留作参考的外,由标准管理部门统一销毁。作为保留参考使用的失效或作废标准应加盖“作废”和“存档”章进行标识,并单独存放,避免与现行有效标准混淆。

3.4 标准的使用

标准使用应坚持来源可控的原则。工作中,检验人员为方便,有时可能会私自复印标准或在网上下载标准,容易造成标准管理失控。实验室应规定检验人员在工作中需使用标准时,只能从标准管理部门签字领取盖有“受控”章并注明分发号的标准,从标准来源上加以控制。同时要加强对检验人员使用标准的监督检查,方能避免在使用环节误用作废或失效标准。

3.5 标准查新与结果处理

标准查新应遵循定期跟踪、重点关注、处理及时的原则。实验室大多能保证在认证认可换证评审或扩项评审前进行标准查新工作,在平时却容易忽略。因此,在程序文件或制度中应明确规定标准管理部门查询标准有效性的频次,对在用标准应重点查询并缩短查询时间;同时定期跟踪标准批准发布公告,及时了解新标准的发布情况,提前做好新标准使用的相关准备工作。一般可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官网进行查询。为保证查询结果的有效性,可同时在多个官网查询。应将查询的网站、查询到的内容、新发布或修订的标准是否涉及标准目录库中的标准等情况予以记录,避免遗漏。当有新标准发布或标准修订时,标准管理人员应填写查询结果处理记录,包括标准标识、购买、登记、发放、收回、证实、申报等工作完成情况,以保证新版标准实施前,实验室能正确运用新版标准。新版标准发布日期一般和实施日期会有一段时间,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0年12月27日发布“关于发布实施YY 0054-2010《血液透析设备》等96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公告”,其实施日期为2012年6月1日,从标准发布到实施期间长达一年半。如果没有一定的措施,即使查询到新标准的发布,也可能因各种原因遗忘标准购买、标准证实、向认证认可管理机构申报变更等工作,严重时可能会发生继续使用作废标准的情况。标准标识工作作为措施之一,可有效地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标准标识工作是对标准的所有文本(包括标准汇编中的该标准、存档的所有原件及复印件、发放到检测人员手中的所有复印件)及标准目录库中登记的该标准的信息全部进行醒目标识,其目的是提醒检验人员,在使用标准时应注意其有效时限,也提醒标准管理人员,在新标准实施前及时购买并通知相关科室开展标准证实及标准变更的申报工作。标识内容包括失效日期、新标准号及版本号和实施日期等。

4 标准正确应用的控制

检测实验室应在开展新检测工作前,对引入的新标准需进行证实。证实的目的是确定实验室能否正确应用新标准。在标准发生变化后,对新版标准同样需要进行证实[4,5]。因此,标准正确应用的控制,是通过对标准证实工作的控制实现的。如果新标准(包括变更后的标准)未经证实直接使用,则有可能因标准理解有误、人员操作错误或环境条件设备条件等不符合检测标准要求,发生检测数据和结果偏离,严重时可能影响到检验结论。根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4.4.1条注2的内容[4],可将需要证实的环节归纳为:人员的知识与技能、设施和环境条件、设备、材料和结果等验证。各环节具体控制方法应包括以下内容。

4.1 人员的知识

证实检验员能否正确理解和掌握方法的原理、试验步骤和结果处理。在新标准使用前,应组织检验员对标准和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学习。证实材料包括新标准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记录。

4.2 人员的技能

证实检验员试验操作是否熟练,包括对检验设备的操作、样品的处置以及对试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判断。应组织检验员按新标准要求进行试验操作培训、练习,必要时还应进行上岗考核。证实材料包括,操作学习与培训记录、上岗考核记录、上岗证明或设备操作授权证明等。

4.3 设施和环境条件

此证实包括样品存放、预处理、样品检验、检测设备运行所需设施和环境条件能否满足要求,并得到有效控制。对新标准要求的设施及环境条件与现有条件一一核对,必要时还应通过测试来验证现有设施及环境条件能否满足要求,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改造至符合要求,否则需对涉及检测项目进行限制。证实材料包括:设施和环境条件符合性检查相关记录;温湿度、洁净度等环境条件监控记录。

4.4 设备

证实检测设备和环境监控设备是否符合标准方法规定的要求,包括量程、精确度等级等;测量设备是否经检定/校准并符合要求,包括涉及的所有量值是否均能溯源、检定/校准的量值是否涵盖使用的示值范围等[4]。当现有设备不能满足新标准方法规定的要求时,应更新设备,暂停涉及项目的检测;当原有检测设备的量程、精确度等级都符合新标准要求,但如果关键量值溯源不完全或溯源未涵盖新标准要求的使用示值范围时,应按新标准要求对涉及量值或示值范围进行校准/检定后,才能投入新标准的检测使用。证实材料包括:设备与标准方法规定要求的符合性检查相关记录、校准计划、校准证书及验收记录等。

4.5 材料

证实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试剂(含标准物质)、耗材质量等级是否符合标准方法规定要求。必要时应进行技术验收。证实材料包括:试剂(含标准物质)、耗材符合性检查相关记录。

4.6 文件

证实原始记录、报告模板、各类作业指导书(检验方法细则、设备操作规程、数据处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应对原有文件进行审核,制订或修订相应文件,统一规范检验人员的理解和操作。证实材料包括:文件和记录起草、修订的批准和发放等记录。

4.7 结果验证

证实检验结果是否可靠,重复性是否满足要求。在标准证实工作中,结果验证工作是核心。只有通过结果验证,才可能及时发现应用新标准进行检测时可能存在的、而实验室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错误,才能真实反映出实验室的人员、设施及环境、设备等条件已满足标准方法要求,能正确应用新标准。结果验证可以通过选择人员比对、测试值与已知值(标准值或公认值)比较、与其它方法或设备所得结果比较、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等方式之一或组合进行。选择有效的验证方式,可增加实验室正确运用新标准进行检测,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有效。证实材料包括:测试原始记录、比对数据、结果评价等。

4.8 标准证实中易忽视的工作

检测实验室在标准证实中容易忽视的工作是证实不全面,如设备证实时,检测实验室往往遗漏关键量值或示值范围的证实,使检测数据的溯源性得不到保证;对结果验证认识有误,如在引进新标准或标准变更时,认为做了模拟检测就完成了标准证实工作;结果验证方法缺乏有效性,如只进行内部试验,未主动采取实验室间比对等结果验证方式;忽视标准变化后的证实等。无论哪方面的工作被忽视,都可能造成检测数据、结果偏离,甚至无效,影响检验结论。因此,必须认真、全面、及时地进行新标准的证实工作,保证其正确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令,2002第31号《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试行)[M].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医疗器械标准目录查询[EB/OL].[2012-04-15].http://www.cmde.org.cn/CL0001/

[3]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S].

[4]CNAS-CL01:2006(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S].

[5]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认实函[2006]141号.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S].

篇4:检测方法控制程序试卷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显著增多,而市政道路质量则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市政道路路基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市政道路路基质量控制检测方法提出完善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检测;质量控制;压实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重要成就,特别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市政道路路基质量对于市政道路整体质量至关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市政道路路基质量的控制和检测。因而必须对市政道路路基质量标准有深刻认识,并不断健全和完善市政道路路基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确保市政道路路基质量。

1 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要求

1.1 要有足够的强度

足够的强度是保持市政道路路基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市政道路只有确保了足够的强度,才能使市政道路路基在受到外力作用时,道路的变形不会超出相应的范围,即在道路路基遭受超重载物或者自然灾害时,确保道路路基能够最大程度的抵御外界对路基的破坏,降低路基变形或破坏的可能性,使道路路基能够正常的使用,不至于因为路况变差等原因影响到道路的整体质量。

1.2 路基结构必须稳定

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由于需要长时间的承受自然因素和行车负荷的反作用,要想保持道路路基在整体上的稳定性,就必须确保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路基结构上的稳定性。路基结构的稳定可以使市政道路承受自然灾害的侵害和行车的荷载,避免路基的变形或变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1.3 具备水温稳定性

由于在地下水和路面积水的影响下,路基的强度会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有时会产生路基变形或强度下降等问题,影响到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尤其是在季节分明的北方地区,天气的变化比较频繁,容易带来水温的变化,会使路基产生反复融冻现象,水温的变化有时会导致路基结构的改变,加上汽车的荷载作用,容易引起路基的变形。因此,市政道路的路基必须具备水温稳定性,这样才能确保恶劣天气状况下水温状况的稳定,保持道路路基的强度。

2 市政道路路基检测方法

2.1 视觉观察检测

视觉观察检测是一种主观性比较强的检测方法,它主要是根据调查者的经验对道路路基的离析现象进行调查,由于该方法具有主观上的局限性,因此对于细级配的路基砾石并不适用,主要是应用于粗极配的路基砾石填筑。由于视觉观察法并没有定量的评价标准,因此在针对理性程度的检测,有时会因为检测者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2.2 贝克曼梁法弯沉试验检测

贝克曼梁法(Benkleman Beam,简称BB)是目前在我国市政道路检测中使用比较多的一种弯沉检测方法,而且具有很多成熟的使用经验,可以对路面弯沉值进行有效的检测。该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是由于容易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可能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测定道路弯沉值的标准车为双轴、后轴每侧为双轮胎的载重汽车,其轮胎尺寸、标准轴载、轮胎间隙及轮胎气压等技术参数如表 1 所示:

表 1 测定弯沉用的标准车参数

2.3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指的是通过粒径 0.30~0.60mm 或0.25~0.50mm 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计算公式:试样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

灌砂法主要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基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2.4 核子密度仪检测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核子密度仪,对道路路基的填土密度进行检测,根据密度检测的变化范围对市政道路的离析程度进行判断。核子密度仪检测具有快速、便捷、不破坏路面等特点,因此是当前对市政道路路基进行无破损检测的重要手段。

3 市政道路路基质量控制方法

3.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市政道路的路基施工,在施工前需要根据道路工程的性质和项目设计的实际,在施工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在路基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施工方在项目设计时应当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按照施工图纸的相关要求,对施工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进行提前的分配和安排,做好施工前的统一规划等工作。此外,施工方还应当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在施工队伍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前制定完善施工质量的控制制度。

3.2 加强对施工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施工质量,因此质量检测和控制人员一定要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与控制。首先,要加强对原材料供货厂家的认证工作,尽量选择有资质、有信誉的知名厂家,在进货前要做好原材料的检测工作,杜绝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其次,在原材料的储存环节,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管理,避免原材料出现雨淋、被盗或过度日晒等在问题;再次,对于原材料的级配以及合理应用要给予严格管理,确保路基原材料的数量、品种、规格、外观等符合相应的施工规范和标准。

3.3 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在市政道路的路基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一方面要按照岗位责任制的相关要求,明确划分路基质量控制的责任与义务,制定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制度,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施工工序、施工进度、施工技术、施工原材料、施工检测等相关工作管理,实现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的有效结合,逐步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3.4 重视路基竣工后的质量检验与维护

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竣工前和投入后的这段时间,相关人员还必须有效检测路基的质量安全状况,确定路基能够顺利投入使用。对此,相关人员要充分重视路基竣工后的质量检验与维护,尤其是要考虑到下雨天路面积水和地下水对路基强度产生的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在道路投入使用前,应当对道路路基进行整体上的质量检查,确定道路地基的牢固,经过精细的质量检测来确保工程质量的万无一失。

4 结语

市政道路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路基是市政道路的基础,必须确保其施工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质检人员一定要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的实际,规范施工工序和质量管理措施,选择科学的路基质量检测方法,为路基施工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更多的保障,促进城市经济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阳. 城市道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与控制[J]. 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 2012(5): 272-272

[2] 胡一峰, 李怒放. 动力连续同步检测技术(CCC)在无砟轨道路基填筑质量控制、验收中的应用[J]. 铁路标准设计,2009(4): 1-8

[3] 文光鑫. 关于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J]. 科技风, 2010(12).

篇5:检测方法控制程序试卷

(4)《更新标准审批表》(5)《标准变更确认记录》 1 目的

为确保本中心在检测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地扩大检测服务范围,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制订本程序。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确认。3 职责

3.1 常规检测项目由综合业务室负责接待客户,协商选择适用检测方法。

3.2 新项目由综合业务室主任和检验室主任共同负责接待客户,所选择的检测方法,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委托方书面确认后,由检验室主任编制检测实施细则并实施检测。3.3检验室主任负责对非标准方法和本中心制定方法进行验证及负责审核。3.4 技术负责人负责对自制定方法的立项、管理和审批。4 程序

4.1认可范围内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程序如下:

4.1.1认可范围的标准,由检验室负责跟踪,检测主任应向检验室提供有关标准的编制和修订信息。

4.1.2 认可范围的标准更新后,检验室主任应及时收集并发至技术负责人和相关检测负责人。4.1.3根据标准的变化对环境条件和检验设备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可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论证,并填写《标准一般变更备案表》,报省质监局认证处备案; 4.1.4标准发生重大变化,使现有环境条件或检验设备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实验室需填写《标准重大变更审批表》,由省局认证处指派评审员进行现场或书面确认后,予以批准。4.2 新增项目的选择和确认程序如下:

4.2.1当本中心管理层根据市场需要决定增加检测项目,或产品标准修订增加了新的检测项目,或客户提出认可范围以外的检测项目时按新增项目进行选择和确认。4.2.2检验室主任填写“新增检测项目审批表”,并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2.3 新增检测项目获批准后,由检验室主任安排专人研究有关技术标准,编制检测细则、设计原始记录格式;检验室负责编制检测报告格式。

4.2.4检验室主任负责配置所需要的设备、环境设施,并对检测人员按《人员培训程序》进行培训。

4.2.5 技术负责人对检测细则、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格式进行审批。4.2.6 在完成全部准备工作后,由主任负责组织资质认定的扩项工作。5 相关文件

(1)《设备使用程序》

篇6:检测方法控制程序试卷

介绍了公路常用材料检测的必要性及检测项目、频率和主要质量控制项目等,并阐述了如何采取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原材料质量的目的.

作 者:郭文魁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3)分类号:U4关键词:高速公路 常用材料 检测 质量控制

上一篇:感恩妈妈的经典话语下一篇:201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参展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