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人类环境的分类及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2024-07-01

概述人类环境的分类及人类同环境的关系(精选5篇)

篇1:概述人类环境的分类及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概述人类环境的分类及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刘成江

人类环境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复杂的体系,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在环境科学上,一般是按照环境的形成、环境的功能、环境的范围、环境的要素等做不同的分类。

(一)按照环境的形成,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类。自然环境是指对人类的生存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如大气、水、土壤、日光辐射、生物等。这些环境要素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自然环境体系。

人工环境也叫人为环境或经人工改造过的环境,是人类为了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劳动的改造或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如城市、居民点、水库、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等。

(二)按照环境的功能,可以把环境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我国宪法采用了这种分类方法。

(三)按照环境范围的大小,可以把环境分为居室环境、车间环境、村镇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等。

(四)按照环境的不同要素,可以把环境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包括海洋环境、湖泊环境、河流环境等)、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如森林环境、草原环境)、地质环境等。

在环境科学中最常有的分类法是第一种,即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揭示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是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人类同环境的关系可以作两个方面的最基本的概括:第一,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第二,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通过社会生产活动来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一)人类是环境的产物

自然界在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亿年就已经存在了。地球上最早本无生命,经过漫长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才形成了使生物能够产生、延续和进化的地表环境,如水、阳光、土壤、氧气、适宜的温度,等等。海洋是生命产生的温床,而生物圈的出现为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生物界的发展,经过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演化过程,而人类则是生命演化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人类不能自以为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主宰一切、支配一切,而应该强烈地树立另一种科学的意识: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整个生物界一样,要完全依赖于地表的环境条件。

我们可以举几个明显例子说明生物和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1、地表大气中氧的形成。一切动物高开氧气便不能生存。地球表面最早同金星一样,只有二氧化碳,氧是地球大量覆盖了绿色植物(主要是森林)以后制造的。大气中的氧大约有四分之三是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用来供给地球上所有生命的需要。这说明氧是次生的,有了氧气,才有动物和人类。氧的形成是生物向高级阶段演化的必要条件。

2、臭氧层的形成。距地面12至40仅是高空的平流层和中间层之间有一层薄薄的臭氧层。臭氧层有一种奇特的功能,它可以阻挡和吸收对使我有强大杀伤力的太阳紫外线。臭氧层的形成也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先决条件之一。它是生物和人类的“保护伞”和“宇宙服”,如果地球表面没有臭氧层,也许生物只能停留在非常原始的阶段,而不可能有动物和人类的出现。

3、对人体血液成分所作的科学测定表明:人体血液含有六十多种化学元素,而且其平均含量同地壳各种元素的含量在比例上惊人的.近似。这说明人是环境产物的最明显的例证。人生活于环境之中并通过呼吸、饮食等新陈代谢活动一刻不停地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样就使人体的物质组成同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如果人和环境的物质平衡遭到破坏,譬如说,环境里加入了一些新的物质而被人体所摄取,或是环境里缺少了某些原有的物质,使人体得不到吸收,就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环境污染导致的“公害”病,虽然致病机理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因为环境里增加了一些新的有害物质,或一些原有物质的浓度增大或减少而使人体物质组成失去平衡造成的。

上述几例都充分说明,人类本身就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

人类出现以后,不像一般动物那样完全被动地依赖和适应自然环境而生存,()人类能通过劳动,通过社会性的生产活动,使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大规模地改造自然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以后,就使自然界进入了在人类干预、改造下发展的新阶段。

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完全的原生环境了。除了某些原始森林、人迹罕至的荒漠、冰川地区外,地球表面绝大部分都经过了人类的加工、改造,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环境的面貌。这正体现了人类与日俱增地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和水平。

人类在依赖自然环境生存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十分复杂的关系――环境系统互相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体现着两种规律――社会经济规律、自然生态规律交织、融合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发挥作用。

人类的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自然再生产过程是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基础,经济再生产过程是影响自然再生产过程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人类改造自然的规模不断扩大,向环境大规模地“取出”和“投入”,其结果,一方面是通过对环境的改造使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破坏环境系统的动态平衡,出现环境问题。

篇2: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研究

人地关系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抗衡。

1 自然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文化发展、社会组织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人类文明初期,某一地理环境对成长于其中的那个人类共同体的物质生产活动情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进而决定那个人类文明的类型及其发展进程。这种影响主要是地理环境因素通过作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要素之一的劳动对象而实现的。作为劳动对象,地理环境因素决定着物质生产活动的类型、方式等,并通过决定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此,世界各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就使不同地区的人类文明产生了许多差异,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文明,在其具体的、特定的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推动下,基本上是各自循着自己独特的道路发展,这就不能不带有其文明初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具有各自特征的社会生活所打上的深刻烙印。如生活在高原、草原地带的人们主要从事畜牧业,生活于大河流域的民族多过着农耕生活。当前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平原地区,而高纬、高山的寒冷地区,沙漠、半沙漠的干燥地区以及冰封的南极大陆内部至今人烟稀少或无人定居,就是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分布的明显例证。

2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该目的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人类经过了对自然顶礼膜拜、唯唯诺诺的漫长历史阶段之后,通过工业革命,铸就了驾驭和征服自然的现代科学技术之剑,从而一跃成为大自然的主宰。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加速了世界文明的演化进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酸雨蔓延、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出现空洞、土壤侵蚀、森林锐减、沙漠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正是由于人类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采取了不公允、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的结果[1]。而环境与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正通过上述种种问题对人类进行着报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正遭受着严重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这种威胁和危害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种种始料不及的环境问题击破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美好神话,固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受到强大冲击,传统的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历史把人类推到了必须从工业文明走向现代新文明的发展阶段。

3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经验教训促进了人类的严肃思考:环境问题既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不正确态度所造成,也就只能依靠改变人类对环境的态度来解决。20世纪的历史必然会记录下6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其中最突出的是联合国召开的两次大会: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两次大会的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保护环境必须成为全人类的一致行动,保护环境主要应改变发展的模式,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协调。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条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必须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如果经济决策中能够将环境影响全面系统地考虑进去,这一目的是能够达到的。但如果处理不当,环境退化和资源破坏的成本就非常巨大,甚至会抵消经济增长的成果而适得其反。

当前人地关系观念已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协调论”风靡全球,生态伦理学也迅速崛起,反对人类随心所欲地对待地理环境,强调人类要主动地尊重地理环境。从更宏观的观点看,地理环境本身受地球制约的,而地球只是太阳系一员,宇宙的沧海一粟。所以人类更不能妄自尊大,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建立生态文明[2]。新的生态文明最大特点是要求人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何其多.西南旱灾的原因分析[J].价值工程,2011,2:304-306.

篇3:概述人类环境的分类及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胡炳清:环境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两大问题。环境和发展密不可分,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以至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国的环境问题是全球环境问题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均等因素,使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颇为严峻。

在当今人们所严重关切的现代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壤遭到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生物的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淡水资源的枯竭与污染;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海洋的过渡开发和海岸地带污染;空气污染;酸雨,极地臭氧层空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大规模生态破坏。

《语文世界》:既然现在环境问题如此严峻,胡教授,您能否给我们一些建议,中学生应该从那些方面去做才能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力?

胡炳清: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尤为重要。一旦自身环保意识提高了,还能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们。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人们去关心环保。在这里,我想给我们的中学生读者提三点建议,与大家共勉。

首先,主动接受环保教育,学习环保知识。

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环境卫士,就必须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保。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上更深层次的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和参与保护环境的意义,激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其次,从我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保护环境并不是单纯的喊口号。关键是自我参与,从生活点滴做起。譬如: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节约用电用水;使用环保纸张;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废旧电池;参与学校组织的拣拾垃圾活动等等。参与保护环境,贵在坚持。我们要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做到终生参与环保。

最后,宣传环保,影响和带动大家,扩大环保的影响面。

环境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存在于社会。因此,环保是公益性的,它有很强的社会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中学生朋友不仅要学习环保,参与环保,还要宣传环保,积极倡导绿色、节约型消费方式。使每个人确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激励广大群众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增强在发展中保护环境的信心。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只有这样,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天才会更蓝,水才会更绿。

《语文世界》:胡教授,您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请您介绍一下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及其具体内容,好吗?

胡炳清: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Rachel Carson)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就呼吁注重环境保护,并一时成为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4个国家参加的“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目前普遍认为斯德哥尔摩会议是可持续发展时代的起点。但是“可持续发展”一词第一次作为当代的科学术语,明确地提出并给与系统的阐述是在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

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另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大事,是1983年11月成立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Brundtland)。该组织于1987年7月向联合国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和内涵,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各国取得合法性并形成全球共识的标志是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这次会议要人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科学思想的形成。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100多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或内涵解释。布伦特兰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界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的发展的声明》。其文指出: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决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涵义。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与鼓励。

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贫穷不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在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增长的同时,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不断改善。

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对立是指工业化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由于在经济发展中没有重视生态和环境问题,社会经济活动违背客观规律,经济增长的粗放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加之过快的人口增长和消费,对经济建设和资源、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恶化,反过来又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破坏了经济建设和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统一是指,经济建设与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类生活过的幸福和舒适。经济建设离不开人以及资源、环境的支持,高素质的人和资源、环境是经济建设的前提条件。而人的生活水平和素质的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又都依赖于经济建设。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我们作为新一代中学生,更是责无旁贷。

《语文世界》:您觉得语文基础对您从事科学研究有怎样的帮助?

胡炳清:语文基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科研的过程中,从最初的查阅大量资料到具体研究直至最后研究成果展示,无时无刻不是以文字为基本载体的。

具体来说,查阅资料需要的是基本的语文阅读与理解能力;书写科研论文表面上看只是一种文字写作与表达,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语文素质的体现。这种素质是在我们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一点一滴的逐步积累得到的,也许大部分人并没有觉察出语文学习对自己有多大的帮助,而正是在这种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个人素质提高了。

语文是各个学科的基础,语文基础的重要地位是不容怀疑的。坚实的语文基本功是我们从事科研及各行各业的基础。

《语文世界》:请您对初中生读者朋友提点学习语文的建议,好吗?

篇4:浅谈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人既依赖自然而生存, 又是改变自然的力量;人类要改造自然又受自然的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依存、适应、冲突与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 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 主要为依赖和适应。人类是自然的奴隶, 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农业时代, 人类生产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客体, 它的规模小、强度低, 其负面影响较小, 人类与自然保持融合的非对立关系。在工业化阶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提高, 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增强, 又存在着过分强调人类能动作用的思想, “人定胜天”的思潮以及“人类中心论”等占主导。人类以自然的主人自居, 由于片面地按照人类的主观意志或需求去改造自然, 往往违背客观规律, 酿成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苦果。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 不断得到回应和报复。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在工业化后期全球环境问题突出, 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潜在性, 许多全球环境问题在20世纪初还未能被人们所普遍认识和关注。20世纪下半叶, 全球环境问题开始凸现。针对气候变化、臭氧层减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荒漠化等问题, 已制订有关国际公约, 开展合作。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严重影响生态安全, 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酷的现实要求人们冷静地反省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总结传统发展模式的经验与教训;寻求发展的新模式, 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协调及人类世代间的责任感。

从宇宙进化的角度看, 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 地球的历史既是自然史, 同时又是人类的历史。人类有自然属性, 又有社会属性。人类是有社会意识的存在物, 具有高级的思维活动, 与一般存在物有本质区别, 因而在自然界占有特殊的席位。人类是自然历史演化的产物, 人类属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包括发生学关系、实践价值关系、心理适应关系、情感道德关系、美学欣赏关系以及反映认识关系等。在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有客观存在的价值,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是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们想要估价出大自然的价值, 结果表明, 人类只是这个大自然中微不足道的部分。可见, 价值不仅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中, 而是掌握在大自然手中。人们在评价大自然时应当遵循大自然, 大自然的价值确定了人对大自然的义务。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由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强化的“人类中心论”, 忽视生态系统生存发展的需要及其对人类的长远价值。“人类中心论”漠视自然客体, 过分强调人类的价值主体地位, 已渐失去社会思维主体地位;“生物中心论”淡化人类价值主体地位, 过于激进, 难以让人接受。因此, 构建适合当今时代的环境伦理体系是很必要的。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作为人类实践的终极价值尺度的弱化“人类中心论”, 基本上是合理的, 人们应当走出强化的“人类中心论”。应当用相对的、可变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界的有效维护, 不是放弃人的主观能动性。开放的环境伦理学应能包容人类中心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人类是地球自然界的一部分, 只有以全球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的环境保护, 才有较大的安全性和包容性。应当以尊重自然规律及其内在价值的基础来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 构建新时代的文明发展模式。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差异, 地区及国家利益的不同,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影响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协调发展。从全球角度出发,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人与人关系的正确处理,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篇5:国外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概述

关键词:自由贸易与环境管制;库兹涅茨曲线;“污染避难所”假说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352-02

近几年,许多环境经济学家开始讨论贸易自由化的利益问题,他们认为自由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使得收入提高的同时会导致环境的恶化。而自由自由贸易的拥护者则认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简单的归咎为自由贸易。自由贸易会提高真实收入,而真实收入的提高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支持环境管制,进而对环境的改善起到推进作用。本文正是对以上两种观点的简单汇总。

一、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

(一)理论渊源

Grossman and Kruger(1993)通过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发现,开始空气质量会随着收入的上升而恶化,而一旦出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美元,空气质量与收入的增长呈现同向变动的关系,这种倒U型的关系就是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EKC)。该篇文献同时也把国际贸易对于环境影响的效应分析分为三个方面即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从而建立了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1994年OECD组织将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界定为产品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与规模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Grossman和Kruger的理论。Grossman和Kruger(1993)引起了大量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

(二)经验检验上的发展

EKC经验检验的结论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定论。

Hilton和Levison(1998)在利用48个国家的汽车尾气排放量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时发现,环境与人均收入的倒U形关系只对特定的函数形式成立。Panayotou(1999)以CO2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函数,验证了CO2排放量与人均收入间的倒U形关系存在。Taskin(2000)、Bradford et al(2000)等在采用对不同污染物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同时,还存在一些经验检验证实EKC并不存在。例如Bruyn(1998)运用新西兰、西德、英国和美国1960-1993年数据进行估计时就发现污染物排放量随人均收入量递增。Hannes Egl(2001)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对德国的数据进行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EKC在长期是成立的,但这个结论也不是针对所有的污染物都成立,所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仍旧值得怀疑。

(三)对于EKC理论的质疑

探索EKC的本质,我们可以发现,EKC主要是研究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并非简单而具体的,经济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复杂性。经济发展在破坏环境的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思和环保技术的提高也会改善环境,并且不同地区的状况也会不一样。DeBruyn(1998)等学者就批评EKC研究由于忽略了众多因素而存在模型设定的不准确性。Torras和Boyce(1998)指出,对收入较低的国家而言,制度对环境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会产生重大影响。另外,一国的民主程度及腐败程度也是在研究环境与人均收入关系时不可忽略的因素

二、“污染避难所”假说

近几年,研究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又一重要分支就是“污染避难所”假说。该假说认为,在自由贸易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的环保意识的加强,对于环境污染行业的管制增加,从而使其在污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削弱,与此相反,发展中国家为了争取自身在国际市场的一席之地,不但不会增加对环境的管制增加其产品的成本,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放松自身对于国内环境污染的制约。由此可知,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会使得发达国家专业化分工生产清洁型产品,而发中国家则专业化生产污染型产品,自由贸易会促使环境污染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一)自由贸易对于污染转移的影响

贸易是否促使环境污染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不同的研究学者利用不同实证研究方法和数据,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方面,Esty and Garadin(1997)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可能成为它国的污染的避难所,主要原因是,松的环境管制监管可以提高一国污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得该国专业化生产污染密集型产品。使得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在“污染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出口也多为污染与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而发达国家则多为清洁型产品。例如南美洲地区在为世界市场提供产品的同时,其森林也遭到严重破坏,另外一些出口导向型的亚洲国家,例如韩国,环境也一度恶化,来自这些地区的统计数据均可证明“污染避难所”假说可以反映世界范围的产业分布的变化。与此类似的还有Ratnayake(1998)、Mani and Wheeler(1999)等文献。

与上述不同的是,Eskeland and Harrison(2003)专门对象牙海岸、摩洛哥、墨西哥、委内瑞拉四国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在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都没有产生污染的集聚。Antweilereta1(2001)和 Coleeta1(2005)也指出“不管是正是负,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还有部分研究是得出了与“污染避难所”假说相反的结论:一国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环境状况反而可以改善。主要文献有:Sharifk and Bandyopadhyay(1992),这篇文献认为一个国家的越进行自由贸易,所使用的生产技术就越清洁。Grehter和Melo(2003)对1981-1998年52个国家的5个重污染行业,发现污染型行业通常有着较高的贸易壁垒,有关计量分析也并不支持发达国家的污染行业会迁移到欠发达国家的论断,并指出“污染避难所”的假说是令人怀疑的。此外,Beghin和Potier(1997)、Eliste和Fredriksson(1998)等也表达了类似看法。

(二)污染管制对于贸易流动的影响

环境管制是否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流动问题最终会归咎于环境管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上,如果一国在某一行业上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则很有可能会专业化生产该种产品,或者说污染型产品会从环境管制较严格的国家向环境管制较少的国家转移。在这个问题在整个理论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传统学派认为由于环境管制会额外增加国内厂商的生产成本,从而削弱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甚至可能会将本国市场都让给国外竞争者,由此所产生的损失可能远大于环境管制所带来的环境收益,因此采用较高的环境标准可能在传统学派看来是得不偿失的。

修正学派则主张采取较为严格的环境管制,因为较高的环境标准会为一个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活动,由此带来的生产成本的下降足以弥补由于环境管制所带来的损失,相反会提升一国的国际竞争力。

在实证检验来说方面,Tobey(1990)对环境管制对23个OECD国家污染最严重产品的净出口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产品的出口量与环境管制的关系并不明确。Jaffeeta1(1995)和Janickeeta1(1997)等研究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一国污染行业产品的贸易量与一国环境管制强度相关。而Quiroga等人(2007)以2000年72个国家的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时发现,环境管制较松的国家在污染产业上确实具有比较优势。Akbostanci等人(2007)在以土耳其为的数据为研究对象时,也得出了与上述类似的结论。今年来,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在急剧的恶化,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学术界,环境与贸易的关系的研究也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中国学者对环境与贸易的关系的研究大多都借鉴国外学者的做法,而在结论方面也与国外的研究类似,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

结束语:纵览现存文献发现,国际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现实性难题,同时也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属于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就一国而言, 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追求贸易自由化收益的时候,会不会陷入国内生态环境恶化的泥潭呢?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 是否又会失去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削弱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呢?这都有待近一步研究,可见,贸易和环境关系领域的研究空间巨大。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上一篇: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下一篇:假如我变成了纳米医生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