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政德明责任促发展

2024-05-29

讲政德明责任促发展(精选8篇)

篇1:讲政德明责任促发展

严纪律 明责任 促发展 心得体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执政者无规矩无以聚民心。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论断和要求。其中,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大亮点,是对规矩尤其是政治规矩的强调。正所谓“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立规矩、严纪律、明责任,说到底就是要凝聚民心,就是要促发展。

古之有言,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规矩原是成事的工具,后指人们言行举止当依据的标准法度。无规矩,则乱方寸,依规矩,则能立信立威。对于党的干部来说,规矩是什么?就是党纪国法。

回顾历史,在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颁发了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为革命队伍立下了铁的纪律,从党的最高领导人到普通的战士,他们都严格恪守,始终坚持。正是因为这样的“铁纪律”,共产党凝聚起亿万群众的力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筑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

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等民众期盼的相关举措,完善各项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同时重点查处了一批贪污腐化、失职渎职、滥用职权、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案件,全社会正在形成“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大环境。同时,国家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大大增强,党风政风正在发生着积极变化,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不断展现出新常态。

紧紧围绕《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重要党规党纪。实践“严纪律、明责任、促发展”。

一、提高认识是前提。认识不到位、作风难持久。如果把“严纪律、明责任、促发展”仅仅当作上级要求,并未触及思想深处,转化为自觉行动,就会一阵风,其结果是“改过来又改回去”.因此,要切实提高认识,将转作风内化为一种养成、一种习惯,经常“照镜子、正衣冠”,真正完成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必须彻底转变以前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基层群众,我们要真心诚意地对待他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首先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去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和所遇到的困难,切切实实地为他们着想。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困难,满腔热情地为基层群众服好务,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勤奋学习,熟悉和掌握本岗位的操作规范,管理制度,技术发展方向,切实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践行宗旨是关键。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切切实实办实事、办好事,来展示公司作风,促进公司作风建设。做到平时工作、生活、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各项工作的落实中,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要发扬党员的表率作用和示范作用,个人生活做到克勤克俭,勤俭节约,遵纪守法,接受监督。

三、促发展是目的。开展“严纪律、明责任、促发展”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发展。无论做什么工作,不能仅仅是“过得去”,而必须是“过得硬”.切实把党员作风体现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模范地遵守公司管理规定,还要提高素质,提升履职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更应该严于律已,严格执纪,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切实做到讲实话、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工作的落实上去,在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发挥表率作用。

保持清醒意识,把握做人底线,珍惜工作环境,维护好的工作格局;要重视对政治纪律、生活纪律、工作纪律的遵守,不当“昏官”,不做“懒惰人”;要加强对工作的谋划,做到有目标、有落实、有成效、有总结。

要落实“严纪律、明责任、促发展”。就是,一要准确把握党风廉政建设最新要求,真正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二要立足岗位讲奉献,认真履职尽责;三要严格要求、挺纪于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做人做事的底线、红线;四要强化学习意识,不断加强学习,充实提升。

篇2:讲政德明责任促发展

责任文化心得体会

今年以来,通过管理提升活动,解决制约管理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方法,公司责任文化贯穿的越来越全面、渗透的越来越深入,公司、干部和职工的责任得到了有效发挥,公司发展有了活力和动力。因此,大力加强公司责任文化培育,是提升公司团队凝聚力、助推公司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干部职工基本素质和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圆满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需要。结合自身,就责任文化强落实和管理提升促发展两个方面对责任文化有如下心得体会现汇报如下:

一、责任文化强落实方面

首先深化责任理念宣传,构建核心价值观。行之有效的责任文化宣传,是提高干部职工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针对公司各个时期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公司网络、内部刊物、电子屏幕、展示标牌等宣传工具作用,营造勇于承担责任氛围,让干部职工明白公司的责任,清楚自身承担的责任,形成责任共担、责无旁贷、不找借口、不打折扣的干事创业风气,增强公司发展的动力。职工的责任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和其他任何美好品格的形成一样,教育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必须结合公司实际需要,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主人翁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发展意识教育等一系列的教育培训。使干部职工认识到“工作就是责任”、“责任胜于能力”、“责任保证绩效”、“责任激发潜能”、“责任成就卓越”等,从而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成就更辉煌的自我。榜样的力量无穷的,在公司的经营生产中总会涌现出落实责任的先进集体和典型个人,也会出现因不负责任而造成责任事故。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这些责任案例,通过干部职工身边的人和事广泛开展责任意识教育,让干部职工学有榜样、比有事例,从而把责任转化为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全身心地履行职责,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氛围。

其次建立完善责任体系,强化管理规范行为。

构筑责任文化首先要明确责任,公司作为一个组织有其必须的责任使命,要根据公司组织的责任结构、部门岗位,为每一个岗位确立明确、清晰和有限的岗位责任,并以完整有序、纵横交错的公司组织“责任链”,确保每个岗位责任都能落实到相应的员工头上,让每一位员工都清楚自己应该在本职岗位上“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同时,更要抓住一个关键点,就是各级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不但要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还要熟悉管理范围内每项工作的流程,以及各岗位每位员工的岗位职责,确保每项工作严格按照其应有的流程进行,避免因工作分配上的随意性,而造成下属员工间工作产生矛盾,出现问题时又推萎扯皮等情况的发生。

完善工作机制,长期保持和不断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正激励的作用,引导每一个职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提倡和鼓励职工在履行职责中,不但要有魄力创出新成绩,还要有勇气承担工作中的失误和过错。因此,在引导和鼓励员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就要进一步完善激励奖惩制度,借助强制力促使干部职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严格按照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以坚韧不拔的信心和勇气攻坚克难,努力完成任务。反之,如果不尽责,就会造成失责、失职、渎职行为,将受到责任追究。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思想,营造舒畅和谐氛围

责任文化培育应当摒弃居高临下的工作方式,不应以强迫、教训的姿态出现,要从尊重干部职工的立场出发,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激励干部职工的潜能,营造人人负责的文化氛围。责任文化的执行和实施要从公司的高层做起,力戒只要求基层和职工无条件服从,这样干部职工就会产生厌恶心里,从而失去信心,难以形成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优秀团队。

责任文化培育不是空泛的口号,要结合公司发展的实际,将大道理分解、将大目标分解,转化成员工能够切实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事,转化成可以实现的小目标。以贴近干部职工的具体工作为切入点,让干部职工感受责任文化的氛围,让责任成为干部职工自觉的行为。

在公司内部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和主动承担责任的氛围,让干部职工心情舒畅,乐于奉献。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每个干部职工才能自发地形成对公司的忠诚感和责任感,发自内心地认同并接受公司倡导的价值观念,使公司目标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最终实现员工自我控制,充分发挥其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

培育责任文化要兼顾各个方面,对社会要勇于承担捐助、救助、扶助责任,不断塑造公司信誉度、美誉度,激发干部职工的自豪感、幸福感。对公司之间的密切合作,不能站在本公司的立场上权衡得失,忽视责任风险共担,难以形成诚信经营、战略合作的局面,从而削弱抗风险能力。对职工要坚持发展成果共享,力求创造更好的业绩满足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力求创造更好的环境满足职工自我发展的需求,这样职工能在公司实现自我价值,则会更加关心公司的发展,因为这时公司的前途已经和个人的前途相联系起来了。

二、管理提升促发展方面

首先是管理提升是为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强化基础管理,确立了规范的制度、流程和工作标准,提升管理程序执行力,将标准化管理理念和行为融入工作的全过程,推动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注重风险控制,作为神经中枢,面对职能范围广、工作头绪杂以及日益繁重的经营发展任务,要提高对日常工作中风险点的认识,致力从源头上梳理、从制度上规范、从流程上固化、从执行上管控,对业务风险实行预控管理,实现了业务从事中、事后弥补转变为事前管控的闭环管理,坚决按制度办事、按规范操作培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防止由于不良的工作习惯引发各类风险事件,杜绝风险点演变为风险事故。

体现监督保障,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保增长压力凸显的形势下,要深刻把握、积极应对一系列新变化,自觉把工作放在大的背景下来思考和谋划,履行好监督保障职能,使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全局性和前瞻性,提升公司的软实力和外在形象。一是建立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建立起科学的考核、监督、激励机制,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问题。二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工作无失误、细节无缺陷、服务无缝隙”的要求,在细节、细心、细致上下功夫,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实行责任倒查问责。三是抓住中心、优化流程,摸索并固化做好本职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通过强化辅政能力,当好参谋部和智囊团;通过增强统筹力,优化内外部关系;通过增强执行力,践行“全面、有力、有效”的督办理念;通过坚持“四个面向”(面向领导、面向部门、面向基层、面向员工),追求服务工作的高标准。以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为己任,加强纵向、横向的工作联系和紧密协作,集中整体优势,提高了公司美誉度与和谐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经营业绩优良、管理水平优秀”的公司形象。

其次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今年伊始,公司系统梳理完善了核心制度、流程、标准,确保相关工作规则、基础标准、关键流程与上级公司要求保持总体一致。

第一发挥会议服务的职能。建立会议议事规则及管理细则,全面理清“决策类、分析类”会议界面,重在高效优质,突出决策参谋、督查落实、统筹协调作用,在深入调研、出主意上下功夫,在做好保障、提高效率上下功夫,使会议真正为基层服务,为员工服务,为业务发展服务。

二是把督办工作作为参谋辅政的重要手段。建立完善有效的督办管理体系,明确督办对象、督办流程、督办形式、督办要求,及时分解重点工作任务,定期跟踪反馈完成情况。按照“项目化”管理的要求,加大领导批示、交办事项的查办力度,把上级要求、领导关心、员工关注的重要工作和事项督导督办到位,在推进工作落实的同时,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三是加快核心业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借助信息化管控技术提高运营效益,通过建立决策目标体系、执行责任体系和考核监督体系,把为业务服务、为一线服务的理念贯彻到位,促进了管理理念、决策组织等方面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

最后是强化队伍建设,为管理提升提供坚强保障。

实现管理提升,科学方法是手段,人员素质是根本,即提升是目标,团队是保障,通过精心实践,一支作风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三优团队”正在新的发展时期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和重任。

积极鼓励员工通过持续加强学习提升业务技能,注重经验的积累和运用,用新知识、新方法来处理问题。以主动性、前瞻性、科学性为主导,对工作实施科学决策、科学安排、科学评估,增强关注大局、融入大局、把握大局、服务大局、推动大局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持续培育员工吃苦耐劳的精神境界、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怀,将工作绩效与公司经营发展、社会形象结合起来,以优质服务赢得上级信任和员工支持,实现工作质量上台阶。

发挥、保护好员工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在管理提升目标激励下,自觉做到谦虚谨慎,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是否有利于公司决策部署的落实、有利于和谐公司建设、有利于总体工作的开展、有利于重点工作的推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全局意识和战略思维,实现个人价值与办企宗旨的统一。

积极组织开展交流活动,促进管理文化的融合与提高。创造条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汲取先进经验和理念,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通过专项培训、岗位交流、挂职锻炼等多种渠道,提高队伍整体合力。在管理提升活动中整合资源,协调各方,联合职能部门形成“管理提升”活动良好氛围,促进工作的有序开展。

篇3:讲政德明责任促发展

学校概况

乌镇二省三市乡古镇的阁、桥梁“以和为南水乡古走进和仍居住长的石板新锦城四中于2003年建成使用, 学校北临苕溪, 南靠天目高级中学, 交通便利, 位置优越。学校占地73亩, 建筑面积23913平方米, 校园环境清幽, 建筑精美, 布局合理, 生活区与教学区隔河相望, 是目前临安市投资较大、设备齐全的现代化花园式初级中学。学校现有34个教学班, 总学生数约1500人, 教职工110人。学校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创特色、创品位、创示范”为办学思路, 坚持“倡导健康氛围、倾注人文关怀、实行民主管理、探究科学教学、发展学校内涵、提升办学水平”的管理方法, 坚持“智慧育人”的教风和“有效学习”的学风。近几年来, 学校坚持“培养有责任心的四中人”为特色育人目标, 以培养“负责任、有良知、富理性、善学习、会健体”的四中学子为主要指向, 积极实施责任教育。

学校集聚了来自市内外的一大批名师能师, 形成了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学校总共有教师106人, 其中高级教师20人, 中级教师83人, 高学历教师达地处桐乡市北端, 京杭大运河西侧, 西交界之处。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 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 街桥相连, 依96%。其中有浙江省教坛新秀1名, 杭州市教坛新秀15名, 临安市教坛新秀25名;浙江省名师培养对象1名, 杭州市名师培养对象7名;浙江省学科带头人1名, 杭州市学科带头人7名, 浙江省领雁工程骨干教师4名, 临安市领雁工程骨干教师7名;临安市首批名校长1名, 名师2名, 星级教师10名;临安市812人才2名。办学以来, 学校教风严谨, 学风朴实;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德育工作富有特色;中考成绩引人瞩目, 学科竞赛捷报频传;科研工作扎实有效, 科研成果初显成效。学校呈现出勃勃生机, 社会评价越来越高, 已成为一个区域性品牌学校。在新四中近十年的办学过程中, 学校硕果累累, 先后荣获了浙江省一类标准化学校、浙江省示范学校等30余项荣誉称号。

学校特色理念

一、顶层规划, 专业引航

根据当前教育实际, 学校确立“培养有责任心的四中人”为学生培养目标, 努力锻造学生成为“负责任、有良知、富理性、善学习、会健体”的四中学子, 促进每一位师生的和谐发展。为此, 学校着手进行了责任教育课题研究, 被列为浙江省规划课题。通过课题研究, 引领着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尝试, 已基本形成学校特有的教育载体和路径。

二、美丽校园, 活力课堂

“促进每一位师生的和谐发展”这是新锦城四中建校十余年来的办学理念。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建设高品位的学生活动课程文化, 提高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幸福指数, 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直是学校努力的方向。在学校中, 和谐发展的富有责任心的学生, 才是美丽学生;学生感到快乐幸福的校园, 才是美丽学校。

三、以生为本, 实践促长

临湖州市, 北界江苏吴江县, 为完整地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水河筑屋, 水镇一体, 组织起水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任何教育必须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这是教育的本质。学校把责任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教育环节中进行。学校的文化展厅、宣传橱窗、宣传标语等营造一个“责任感”教育环境;人手一册的《学生自我发展规划手册》《假期社会实践手册》《学生手册》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引导、学习、实践的教育机会;每年的爱心义卖活动、校园吉尼斯活动、社团活动等为学生搭建一个个实践体验的平台。

因素, 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四、科研助力, 齐创共享

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 呈现江上, 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感觉。漫步于古镇绵延一里多音。学校坚持走“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 把教科研工作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建设的主要手段, 作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学校积极营造科研氛围, 有计划地开展学科组、备课组研讨活动, 以组员之间互相协作为主要方式, 以组员间的有效智慧共享为主要内容, 以最优化教学方案为主要落脚点的团队合作模式, 逐步形成并储备了富有学校特色的学科校本资源。

篇4:尽企业责任,促职教发展

温岭市潭国镇牧屿人,杭州台州商会副会长,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天煌教仪)创建于1992年,正式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教学仪器研发、生产、销售的股份制高新枝术企业。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既有一定文化知识,又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对于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非常重要。”在前不久结束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年会上,天煌科技董事长黄华圣题为“职教装备如何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为深入了解教学仪器设备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探讨教学仪器设备应如何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教育与职业》杂志记者在会后采访了黄华圣。

《教育与职业》:近年来,职教仪器装备对培养学生动手技能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同,同时也对职教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对此是怎样看待的?

黄华圣:进人21世纪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无论是政策扶持,资金投入,还是在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上,都可以明显地看出,职业教育已步入了历史上的最好发展时期。在2008年中国职业教育高峰论坛上,教育部职成司黄尧司长提出了要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工作重点的要求,在2008年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论坛上,姜太源教授作了“关于课程开发的哲学思考”的主题报告,针对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提出精心设计实训情境,开发具有情景性的一流、高水平职教实训装备,才能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教育与职业》:针对提高职教质量这一新要求,您认为应该参照什么样的实训理念来研发职教装备呢?

黄华圣:我们走访了许多职技校,向许多领导及专家请教,深入研究了各专业、各类教材及各职业工种等,根据实训考核设备特点,经过摸索,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当前职业教育实训装备研发虚该遵循的理念。

比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训考核设备,为开展“技能、任务、项目、岗位”一体化实训教学服务。以数控技术专业中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为例,该类实训装备应该由计算机、数控实训台、数控车床实物组成,在数控车床电气故障维修完成后,又可进行实际加工,不但能进行技能训练,而且还构建了一个真实化工作任务情景,更能进行任务分析、计划制定、计划实施和工作评价等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配套数控车床智能考核系统,可方便对学生技能进行鉴定。

再如以工作需求为基础,开发“项目”实训设备。一般情况,职业岗位的工作分两类,一类是由一个人单独完成,另一类是需和其他人一起合作才能完成。在和其他人合作完成的工作中,有的是比较复杂的,需要组成团队,在有效地协调、沟通和配合下,才能完成。那么对于这样的工作,应设立实训项目。以楼字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中楼宇自动化工程技能实训系统为例,该类实训项目在结构上以智能建筑模型为基础(包含了大楼、小区、楼道和中控室),涵盖了对讲门禁、安防、视频监控、消防和综合布线五个系统,可以开展智能楼宇系统设计、设备安装、布线和调试等工程技能训练。在这个工程训练环境中,学生可以完成项目组的建立,项目计划制定、项目计划实施、项目计划评价外,还能进行沟通以及协调、合作能力的培养,将知识、技能、态度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三是以工作岗位为依托,开发“岗位”实训项目。岗位实训的区分最为方便,专业面向几个职业岗位,就需要设计几个实训岗位,但因职业岗位的工作环境、使用的设施设备、工作程序均不尽相同,一般采用学校岗位模拟实训,再到企业顶岗实习。当然,上述三种职业教育实训装备的研发都重在技能,实训设备为广大师生熟练掌握的前提下再予以深度开展。

《教育与职业》: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必然要求职教装备也要不断创新。您认为职教装备应如何创新?

黄华圣:企业界的技术改造与产品升级是工业领域永恒的主题,从中浓缩和提炼,开发体现工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流实训装备对促进职教大有益处。

我认为应针对不同行业来创新不同专业的职教装备,职业教育本身面向各种行业,面向不同的岗位群,而石油、钢铁、化工、煤炭、铁路运输都是一些关系国际民生的行业,这一类员工的在职培训和学生技能训练都或多或少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职业院校一直苦于没有该类实训设备,如何开发满足这一类职业院校的实训设备,如何将行业工程化对象模型引入实训教学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以汽车焊装生产车间轿车生产线为例:该类生产线涵盖了变频器、传感器、步进电机、交流异步电机、人机界面和组态软件等多种技术,因此在开展该类产品研发中,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浓缩和提炼,总结经验和规律,根据现场生产线生产顺序与节拍控制要求,研发汽车仿真生产线,学生通过对汽车生产线设备安装、接线、调试,网络通讯总线连接、诊断,PLC编程、组态软件和触摸屏编程、调试以及设备整体运行调试任务,较好地满足了汽车行业职校实训的需求。因此很有必要对其他行业,如钢铁、石油、煤炭、铁路运输、化工等行业需要进行大量的考察、调研,开发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具有行业特色的职教实训装备。

《教育与职业》:目前,每一位职校学生在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前都要经过技术考核,这些考核当然也需要专门的装备,您认为这些考核装备的研发应遵循什么原则?

黄华圣:必须充分研究职业工种考工培训考核大纲要求,按照知识点和考核点,研发模块化培训考核装备,比如:维修电工技能实训设备、家电音视频维修技能实训考核设备、制冷技术实训系列设备、数控机床综合技能实训考核设备、电机装配工、电机检修工等实训考工设备。这些设备应该紧密结合劳动部考工知识点和考核点,按知识块进行模块化结构设计,同时配有智能化设故排故系统,才能较好地满足实操和考工一体化的需求。

《教育与职业》: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在研发高性能的各专业大赛设备,为技能高考服务这方面,您是怎么看的?

黄华圣:2008年天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从各省选拔赛到全国大赛,吸引了几十万学生参加比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技能实训水平,进一步探索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项目,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们认为开展技能竞赛新项目设计,应该紧密结合相关专业知识点、技能点、考核点的要求,使其具有明显的动手拆装功能,可以拆分到最小单元知识块,这样才能便于重组,适合多角度出题,便于对技能进行鉴定,同时项目也考虑了学员分工合作,进行团队技能训练,适合团队比赛。

目前我们对楼宇自动化技术、数控维修技术、现代制冷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及网络、现代物流等专业技能竞赛新项目正在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在各位领导、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下,能更好地为技能大赛服务。

《教育与职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应从哪些方面来发展职教装备,继续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黄华圣:职业教育根在行业、魂在技术,职业教育装备是教育领域和近代工业发展的结晶,必须深入对中国工业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及时跟踪现代技术最新发展潮流和趋势,满足日益苛刻的安全、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可以预见未来工厂自动化的发展将是把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器人技术、仿真技术等高度集成在一起的复杂系统,因此会一改传统工业的现状。例如:在实际建设厂房之前,可通过数字化仿真技术制造出设计好的生产设备和厂房,用数码生产技术在初期阶段可确保模拟器中的设备和工艺安全性与现实相接近,并使工艺、设备、工具、机器人设计及位置最佳化,用模拟器制造并测试的机器人程序可移到机器人控制装置。在模拟现实中验证工程师在实际设计、制作、安装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可减少执行错误、缩短项目日程、提高质量并可降低生产成本。目前,这种现代化“数字工厂”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使用,因此针对职业教育装备的研发,开展对数字化实训工厂和技术的探索是一件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工作。

篇5:讲政德明责任促发展

—在督导检查中合力打造绿色特色学校

【案例背景】

大通三小位于风景秀丽的舜耕山下,始建于1953年。学校拥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50人,其中获得国家级先进课改个人1人,省、市级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0人,安徽省优秀辅导员、安徽省优秀班主任2人。

2004年,学校以环境教育为抓手,以创建“绿色学校”为目标,提出了“阳光 绿色 生命”的办学口号。2006年5月学校被命名为“淮南市特色小学”,2008年11月,被命名为“安徽省绿色学校”,2010年10月,在省专家小组的考察下,被命名为“安徽省优秀绿色学校”。

【案例描述】

大通三小的特色创建从2004年开始,迄今已走过14年。14年中,该校师生团结合作,在理论、技术上寻求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支持,并与该校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效果颇丰。如何将绿色教育渗透到学校管理、教学、活动中,将特色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渗透、融为一体,是该校管理者近年来不断思考的问题。这所学校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十几年前特色创建的一幕幕经常在脑海中浮现。出于督导的责任、出于对学校的感情,在工作中我不敢有半点马虎,多次到学校督导,与学校领导和老师共同寻找特色创建与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切入点,把绿色教育真正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促进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次次的督学,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积极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绿色教育的内涵,落实完善绿色教育的各项机制。

一、绿色理念。在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学校认为,绿色学校就是一所环境清洁优美的学校;一所环境教育成果丰硕的学校;一所对环境负责任的学

校;一所倡导先进环境文化的学校;一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学校。这种绿色,不仅仅是环境上的绿色,它还包涵了思想上、行为上、语言上、生活和学习中方方面面的绿色。

为了让绿色走入每个学生的心里,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学校站在省级绿色学校的舞台上,不断倡导“绿色理念”,打造“绿色课堂”,开展“绿色活动”。师资队伍“绿色化”,学生个性“绿色化”,学校教育“绿色化”,逐步形成校园环境、德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全面“绿化”,整个校园焕发出绿色灵动的生命活力。

二、绿色校园。校园环境的建设是整个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大通三小,校园的每一个橱窗、每一面墙壁、每一块绿地都是一支默默无语,又无时无刻不在感化人的教育力量。花池、白墙、小径、疏林、希望之星雕像,绿意飘远,书香袭人,无不显示着独具匠心的园林之美和浓重的书卷味,充满着追求文明、追求崇高、追求知识的蓬勃向上的现代气息。植物园、教室、活动室、办公室,无不向人传达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悠远意境,在潜移默化中陶冶着优良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

学校认为,要构建一个“养德冶性、好学求知”的“精神家园”,就必须有一种和谐、自由的校园氛围。这里不仅有绿化美化的自然环境,诗情画意的文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歧视、没有体罚、没有过重的课业负担,在思想上体现进步与创新,行为上体现文明与儒雅,心理上体现健康与愉悦,竞争中体现智慧与合作,评价上体现公正与科学,这样人心思进的校园氛围体现着绿色校园的气韵和风采。

三、绿色德育。大通三小把“绿色德育”落实到位、管理到位,形成了“学校总体管理,班级内部管理,学生自我管理”三位一体的格局。一位位教师,用绿色浇灌着孩子们的心灵。他们努力挖掘教育教学中的绿色信息,引领绿色追求。在老师的的细心浇灌下,绿色种子生根发芽了,看:环保画廊,环保宣传栏前渴求的目光;环保讲座时专著的神情;环保知识竞赛时跃跃欲试的小手。环保主题班会、环保征文、环保手抄报、环保故事会、环保时装秀上,孩子们为绿色添彩。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还成立了“环保科

技兴趣小组”,定期开展“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比赛”,开展“小发明、小创作知识讲座”、“我是小小发明家交流会”等等。在六一科技活动周里,同学们开展了“我创意、我设计、我发明”主题活动、并进行了科普版面展示、科普文艺汇演、创新成果互动展示等的科普活动。关注现在,放眼未来,孩子们不仅在校园里捧出了绿的天空,还走出了校园。环保小卫士、环保小新星们顶着烈日派发一份份宣传资料,传达一个个绿色的追求;小手拉大手保护家园活动中,孩子们献上了最殷切的期盼。环保—绿色,绿色—环保不再是口号,它们已在师生心中烙下了深深印痕。

四、绿色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 “绿色学校 ”的主阵地,为课堂教学注入 “绿色 ”理念是创建 “绿色学校 ”的关键。大通三小坚持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努力形成“人人都是环境教育工作者”的氛围。学校要求全校教师结合学科教材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选准切入点和结合点,适时适当地渗透环境教育。同时,学校认为,绿色教学不紧紧局限于对学生的环境教育,绿色教学还应该是充满人文情怀的教学,洋溢成长气息的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体现绿色理念的关键。在“ 绿色教学 ”中,学校强调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接受实际的和谐,通过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努力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地位。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学校要求广大教师多学习、多探讨,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取长补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努力寻求一套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案例反思】

生命因阳光而美丽,阳光因绿色而灿烂,绿色因教育而蓬勃。在我督导的这一年多内,大通三小始终把绿色意识和行为贯穿在管理、德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学校修建了厕所、重新规划了校园道路、花坛、草坪,校容校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绿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积极创建安徽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淮南市首届文明校园,均顺利通过验收。

看到大通三小的可喜变化,作为一名曾经在这里耕耘过的责任督学,我也经历了迷茫到豁然开朗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在每次进校督查中,我认真地从四个方面着手,努力提高自身督导水平和能力。

一、准备充分。进校督导前,必须先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根据督导工作重点安排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督导计划,把握督导流程,规范操作,有的放矢。其次要加强学习,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教育和管理的前沿理论,做到督而有据、查而有序、为而有度、责而有规。

二、讲究方法。现场督查与反馈、定期例会与通报、专题调研与交流、每月至少深入学校一次,参加听评课活动、与教师、学生谈心、撰写督导报告、跟踪整改等等。这些都是进校做好督导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明确导向。在督导工作中,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避免给校长、教师的工作造成误读、误导、误解。言行不夸张、不联想、不以偏概全,评判要具有激励性,能激活教职工的积极性,让优秀的更优秀,落后的有迎头赶上的信心和勇气。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有高度,让学校心悦诚服,干劲倍增,达到推进工作的目的。

四、评价客观。工作中要摆正心态和位置,以谦虚的态度赢得学校师生的信任。在发现亮点、肯定优点的同时,也诚恳地指出学校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更协助学校诊断问题,理性地分析薄弱点,提出改进建议及措施,确立学校今后新的生长点。

篇6:讲政德明责任促发展

为进一步创造英山畈小学的教育环境,切实转变教育工作作风,推进效能建设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根据教育局和中心学校安排,现将我校“强责任、转作风、促发展”活动安排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强责任、转作风、促发展”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为曾万春校长,副组长为鄢水文主任。鄢水文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实。

二、主要内容

(一)召开一次动员会

利用教师例会时间,学校召开“吸取课桌事件教训,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暨“强责任、转作风、促发展”动员大会,宣读实施方案,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

(二)组织一次系统理论学习。

(10月8日至10月20日)学习内容包括毛泽东同志关于党的宗旨观念的理论文章、各级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具体内容

1、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反对自由主义》《整顿党的作风》《改造我们的学习》《纪念白求恩》、2、全国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先进事迹、3、最美乡村教师邓丽先进事迹、4、全市“我喜欢的好老师”先进事迹、5、《市教育局关于教育系统近年来重大事故情况的通报》、6、关于“课桌事件”的相关报道。

(三)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文章。

(10月20日至10月31日)学校班子成员要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文章,校长不少于3000字,副职不少于2500字,教师不少于2000字。

(四)开展一场反思讨论交流。

(11月1日至11月20日)根据学习内容,剖析典型案例,结合个人岗位实际,开展一场大反思、大讨论。讨论主题:

(一)如何强化宗旨观念,贯彻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

(二)如何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群众观念,提升服务

基层工作水平?

(三)如何用先进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科学发展?

(四)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如何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人人发言,反思工作上的失误和不足,查找原因。学校教师先分组讨论交流,再分别推荐若干人选进行学校集中讨论交流,最后推荐1人参加中心学校集中讨论交流。

(五)提出一个工作整改方案。

(11月21日至11月30日)学校班子成员、结合岗位实际,就如何解决教育民生突出问题、创办人民满意学校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报中心学校备案。

(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12月1日至12月31日)学校根据整改方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校车安全、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和干部教师工作作风等问题)逐一排查登记,确定完成期限和责任人,逐一销号化解落实。

(七)形成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制度。

(10月8日至12月31日)学校借此次大讨论活动契机,制订和完善一批服务教育民生、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的制度,并逐步形成体制机制。

三、活动要求

(一)统一认识。开展“强责任、转作风、促发展”暨“吸取课桌事件教训,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大讨论活动是提升广大教师认识教育形势良好达契机,是推动我镇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举措有效抓手,是巩固扩大干部教师作风整顿成果的关键举措。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性,抓好学习动员,深化思想认识,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篇7:讲政德明责任促发展

作者:魏薇 杨晓梅来源:云南电力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点击:1260

刘卫,男,汉族,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自2005年6月起担任现云南电力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是一位从一位普通工人成长为卓越的企业家。他以其长远的眼光,勇于开拓的魄力,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高超的领导能力,使云电监理公司从2005年年产值3000多万元发展成为2008年年产值7400多万元,从2006年全国电力监理企业排行72位攀升至2007年全国排名65位,成为2008年云南省监理企业排名首位的优秀企业。2009年云电监理公司被选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监理分会”副会长单位。

刘卫同志在担任云南电力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的近五年工作中,努力开拓市场,适时抓住发展机遇,夯实管理基础,合理规划和制定公司的战略定位和市场定位:狠抓安全生产,全面贯彻履行监理工程必须监理安全的指导思想,及时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安全生产要求,认真抓好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思想,确保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近年来,分别多次获得云南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开拓者”等荣誉称号;获得了2008年度“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家”和2008年度“全国电力建设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且企业有多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行业的各种荣誉。

公司近年承担监理的获奖项目主要有:

大唐开远电厂工程荣获2006年“鲁班奖”和电力行业“优质工程”;500kV大宝输变电工程、500kV墨江变电站、500kV大理变电所工程、500千伏砚山输变电4项工程均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云电送粤500kV“三变五线”电网工程建设创优立功竞赛二等功臣单位;

220千伏对越送电工程被云南电网公司授予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

宣威电厂六期扩建工程获云南省建设厅“优质工程一等奖”;

曲靖电厂二期新建工程(2×300MW)组通过“基建移交生产达标投产机组”考评。

一、班组队伍建设为首要

按照建设“四好”领导班子的要求,认真抓好公司班组建设,使公司上下形成了讲原则、重感情,讲大局、干事业,工作上既分工又合作、尽职尽责,相互拾遗补缺,生活上互相关心、团结和谐的坚强团队。

二、战略选择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自2005年任职以来,坚决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过程中,制定了有效的战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和监理咨询为核心业务的经营型、管理型、服务型,省内一流、国内著名的公司”。在经济多元化的今天,面对企业经营项目单一,发展空间日趋狭窄。刘卫同志凭借其多年企业管理的丰富经验,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时捕捉市场信息,调整经营思路,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06年2月,公司成立了工程项目管理部,这标志着公司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的开始。在此基础上,公司承接了几个对外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将项目管理工作做到老挝等国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三、倡导在监理工作中应用现代技术

为创建国内一流监理公司,倡导并要求公司在监理工作中着力应用现代技术,以计算机的应用为重点。公司实现了网络OA自动化办公、项目监理部实现了计算机远程办公,现场监理资料做到了日上传、日归档,实现了工地与公司的有机联系。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建立规

程规范数据库、工程监理资料数据库、相关文件数据库等各种数据库,加快了工程管理软件的应用。公司创建的“监理信息日归档软件”获得了电网公司2008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注重公司健康发展,为顾客提供更可靠的质量保证和优质服务

2006年2月,公司取得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标准体系认证,使公司的管理与国际接轨。2006年,刘卫总经理组织安全技术部,经过近一年的筹化,编写完成了近90万字的监理标准化文件---《变电所工程监理工作手册》、《送电线路工程监理工作手册》。并于2006年12月25日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已出版,后续的《电网工程安全监理工作手册》、《电网工程监理工程监理工作案例分析》等也将陆续出版。以“电网工程标准化工作手册”和《监理工程文件编号管理办法》为主的制度文件引导了现场监理工作的开展以及现场档案收集、整理、编制、归档工作的规范。

五、规范公司员工培训制度,全面提高企业队伍素质

水是生命之源,人为企业之本,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人力资源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现有员工600余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和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多渠道地培训员工。2008年始,公司全员培训率为100%。培训的方式主要是“集中授课和现场培训”两种,通过严格考试获取内部培训结业证书,并积极参加建设厅监理上岗证的取证培训及电力行业的总监和监理工程师取证培训。同时,率领人力资源部建立了一套加强教育培训,鼓励员工学习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管理体系。组织了具有丰富监理经验的同志,对公司的工程监理文件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形成标准化的监理培训大纲。制订员工教育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推行全员考试上岗和持证上岗制,为员工提高业务技能、工作水平提供条件,使其知识和技能更新,努力提高员工素质,提升履职能力,使员工自身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六、重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

刘总亲自主持和举办了公司总监论坛会,搭建专业技术学习交流平台;开展“师带徒、星带星”等活动,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带头人的骨干作用。同时为保持企业可持继发展,优化人员配置,实现企业规范化管理。为提高公司资质,他以身作则,带领并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加注册执业考试,其本人通过考试取得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注册设备监理师执业资格证、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从而增加了全员学习取证的热情和动力。为了帮助大家能顺利通过执业资格考试,积极协调各个工程项目,提供给每位参加考试的员工每次不少于20天的考前封闭培训,并加大了对注册执业资格的奖励。这一举措,不仅让很多员工通过了考试,取得了执业资格证书,也让企业的资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公司采取了与昆明理工大学联合办学(高起专、专升本)的形式提升学历的学习方式,以满足公司不断发展的需要。2008年,共有75人参加提升学历学习考试。

作为一名企业高层领导决策者,刘卫同志始终保持“低调与高标相统一,平凡与不俗相结合”的做事准则。在人事任用方面,大胆改革用人制度,实行管理人员淘汰制、技术人员竞争制,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克服重重困难,摒弃了人事上的过多人情因素,确保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他还倡导做学习型领导,创建学习型组织,使公司上下呈现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员工们敢想、敢说、敢做,与领导沟通渠道顺畅。通过鼓励员工深造,奖励积极进步的员工等一系列举措,使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七、实现企业规范化管理,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公司在刘总的带领下实行了一级管理,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根据公司业务开展和管理需要,设置了精干的管理部门和监理业务管理部门。为增强企业活力,增强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建立并健全了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内部竞争机制和效益机制共计一百一十三项。在人事、劳动、岗位职责、分配上制定了相应的《员工薪酬管理办法》、《年终奖考核管理办法》、《员工上岗条件和竞聘管理办法》、《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实现了全员劳动合同的签订,为全体员工购买了五保和住房公积金,稳定了员工队伍。在财务管理上,狠抓管理薄弱环节,强化了成本管理和控制。并依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遵循的原则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办法》等管理制度,实行一级核算管理体系,提高了对成本管理的思想意识,转变观念,一切以收益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核算依据的理念。在资料管理上,依据国家《档案法》和公司制定的《工程资料编号管理办法》、《人事档案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对公司相应的资料进行分类归档管理。

八、深入生产一线,关心一线员工

按照 云南电网公司“一线工作法”和班组建设工作的要求,刘总带领公司生产部门创新编制了适合本企业的“两级内审”实施计划。生产部门成立了四个内审组,主任带队对项目监理部实施一级内审,公司也成立了四个内审组,由四个公司领导分别带队,各管理部门主任参加,对已实施一级内审的项目监理部开展二级内审,每个内审组每月审查三个项目监理部。通过“两级内审”,加强了公司和部门对现场监理工作的综合检查和指导。

“两级内审”主要针对项目监理部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公司制度情况和现场对“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实施情况开展检查。在每月工作计划会后第二天,安排各内审组就内审情况向全体员工通报,并将通报内容刊登在《云电监理》月刊上。通过交流,使员工素质和公司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在公司“两级内审”工作中对不合格项还按公司的“工作质量考核管理办法”进行考核,同时,按照PDCA循环过程进行整改封闭,强化了公司制度执行,完善了公司相关管理制度。

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了大范围的冰冻灾害,造成供电电网大量受损,在抗冰抢险保供电工作中,刘总积极向上级请战,主动参与了抢险工作。在抢险期间,公司成立了抗冰抢险领导小组,成立了昭通、曲靖、贵州和广西四个片区的指挥部,刘总和员工们一起奋战在抗冰抢险的第一线,公司共投入104人参与抗冰抢险,为抢险工作安全、按时、保质地完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九、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刘总坚持倡导“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回馈社会”的精神,时刻关注、支持公益事业,帮助弱势群体。在他的带领下,2006年以来,公司积极参与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多次捐款捐物;对“春蕾”行动、见义勇为协会“扶贫济困送温暖”捐赠、省红十字会“5·8”的爱心周活动、“爱心圆梦大学”助学捐款等社会公益事业给予大力支持。2008年年初面对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的冰雪凝冻灾害,要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迅速做出反应,主动参与到电网抗冰抢险、恢复重建的战斗中。公司被评为南方电网公司和云南电网公司的先进集体,有1人被评为南方电网公司的先进,有11人被评为云南电网公司的先进,有10名优秀员工火线入党。2008年在我国汶川大地震救灾工作中,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先后向“地震灾区人民献爱心”捐款96797元,公司党委还组织召开全体共产党员过了一次特殊的民主生活会,每位领导班子成员及党员干部积极踊跃的发言,并表示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公司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积极的带头缴纳特殊党费,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向“希望工程”、“扶贫济困工程”、“助残事业”等活动捐款捐物,献出了监理人一份爱心;同年,组织开展

“爱心圆梦南网情深”一对一主题爱心助学活动;向宜良县竹山乡麦地山小学捐献了生活用床50余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捐资助学,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奉献着监理人员的一片爱心。

十、先进的体制焕发无穷的力量

2008年,为应对市场要求,提高员工竞争力,刘卫总经理组织并带领人力资源部制定了《组织机构、岗位设置及竞聘上岗管理办法》、《员工薪酬管理办法》等制度。按照对员工的实际工作测评、工作业绩、培训成绩、执业资格、学历、职称等六个方面对员工进行综合评价和竞聘上岗,员工实现公平竞争。并实施的岗位动态管理,员工岗位变动均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程序执行。培育员工“高素质获得高岗位”,“高岗位获得高收入”的竞争理念。

刘卫同志任职以来,企业经济效益显著,在其带领下公司被评为云南电力系统“质量效益型”和云南省“重合同、守信用”的先进企业,被省建设厅授予“先进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并连续八年荣获省级“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2005年度荣获云南省建设厅“2005年建筑业百强企业工程监理企业13强(第3强)”;2005-2007年连续荣获云南省“文明单位” 称号和昆明市“文明单位”称号;2007年荣获“全国电力建设优秀监理企业”和“全国政府放心、用户满意十佳优秀工程监理单位”称号,获南方电网“抗冰救灾贡献奖”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抗灾抢修复电先进集体奖,且在当年度全国监理企业收入前100名中排名第65位,省内排第1位。2008年,公司获“中国建设监理创新发展20年工程监理先进企业”称号,同时获云南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2009年度获得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云南省建筑业发展突出贡献企业”和云南省建设监理协会颁发的“云南省建设监理事业创新发展15年突出贡献”荣誉称号。公司组织编写的“电网工程监理业务工作手册”和 “监理企业任职资格管理体系的创建”分别获得2008年度中国电力建设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及2009年度全国电力行业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

篇8:讲政德明责任促发展

为加强农村分散五保资金监管力度,防范单位及个人侵占、挪用农村分散五保资金行为发生,镇坪县财政在对2013年五保资金跟踪检查过程中,立足“三个核查”,用“责任归位”促“责任到位”,力求2014年实现农村分散五保户“应保尽保”、“按标施保”。一是核查五保资金申报虚实。对2013年下拨到各镇的五保资金、申报五保人数等方面逐一进行核实,力纠各镇申报审核补助对象不实、补助标准不准,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要求各镇落实五保资金申报、兑付领导责任人和经办人责任,严格按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制定的条件和程序做好申报,规范申报流程;二是核查五保资金发放真假。县财政会同各镇分管领导及经办人深入到各镇村组,按照各镇发放名单进行全面跟踪核对发放情况,以“三人当面”的做法查纠违纪违规案件,进一步规范各镇五保资金兑付管理;三是核查五保资金管理是否规范。在查看各镇五保资金收支管理上,重点突出规范各镇五保供养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办法,特别是在会计账目管理、财务收支审核审批程序、内部控制制度、会计科目的使用及其具体核算内容方面作出统一的规范,确保各镇五保供养资金专款专用。

上一篇:谈谈你对食品安全与卫生的认识下一篇:时光带走的不是记忆,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