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的读后感

2024-06-26

思维导图的读后感(精选9篇)

篇1:思维导图的读后感

思维导图的读后感(精选6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思维导图的读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思维导图的读后感1

这本书由号称“大脑先生”的有名学习办法研讨专家东尼·博赞编写。《思维导图》借助一些简略的事例,从零开端教你如何绘制思维导图,你会发现思维导图能够应运于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生涯的得力助手!书中所发明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跟方式,它的中心价值在于能帮你像局外人一样看见你脑筋里“思维的舆图”!将你的思维过程通过图画的方式再现出来。它不仅将底本庞杂的逻辑思维用简单的线条和丹青来表现,让你在大批信息中迅速控制重点、明白档次。而且能加强你的思维能力,晋升注意力与记忆力,更主要的是,它可以启示我们的联想力与创造力。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这条学习规语恐怕是再熟习不外了。事实中,也有不少人是依照这句话的教诲来做的。然而咱们会发明,有时无论你如许勤恳,多么耐劳,却总是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学习的压力是越来越大、要学的货色是越来越难,精神老是不够用,熬夜的成果是上课昏昏欲睡,导致课堂听讲留神力不能集中……学习似乎成为了一件十分艰苦的事件!例如上课听讲个别都须要记笔记,以往我们往往采用诸如1、2、3、4这样的直线型方法,因为不能及时将课堂所将及时的进行演绎总结,课堂上的笔记仅仅是对老师讲授内容的机械复制,而且经常是不完全的,彼此之间没有关系、没有重点。等到课后再想总结,因为世易时移,对授课内容记忆已经不再完整,课堂笔记便成为残缺不全的、不体系的常识记载,对今后温习的价值已经不大。而假如采取“思维导图”为工具记录笔记,那么将老师讲解的一些可托内容记下来,并且将这些核心内容之间的接洽用线条衔接起来。

此时,思维重点、思维过程以及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就可以清楚的浮现在图中。这样的课堂笔记不仅可能敏捷帮你进行归纳总结,而且整堂课的授课进程也形象的被记载在图中,当前复习时,只要将这副图从头到尾再过一遍,那么当时的授课情景就会在你的脑海里重现一遍,这对于今后的复习无疑也是极大的赞助。

当然,我还不应用过思维导图,对它的本质内容还须多懂得,以便能进步我的思维才能。我想,应用思维导图辅助学习是一件能使学习变快活的事。

思维导图的读后感2

这个假期除了阅读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外,还读了学校假前赠送的一本励志书——《思维导图》。说心里话,励志方面的书籍有点不适合我这个年龄段的人读了,为什么呢?人到中年,经历过太多的波折,虽说不上近乎麻木,却也斗志渐退。我不是乐天派,更不是悲观者,只想尽力活好当下,如何让当下的生活更有意义是我不断思考并践行之的。读完这本《思维导图》,发觉它与以往的励志书稍有不同,有些章节能给我们很大启发。下面,对阅读之感触做以简单梳理。

《思维导图》是英国的东尼.博赞所写,整本书紧密围绕“思维”展开论述,共有八个章节。第一章揭开“思维导图”的神秘面纱,讲了如何绘制;第二章与认识大脑有关,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章节;第三章关注了记忆力;第四章、第五章都与发散思维有关;第六章、第八章重点讲了思维的导图的妙用;第七章谈及阅读。全书除了语言平实外,配有多幅思维导图,方便阅读者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我最感兴趣的是与大脑有关的部分,即第二章。虽然题目是《由思维导图引发的思维风暴》,但此章主要围绕“大脑”的结构、功用及保养展开,所谈及的脑科学知识极少。一直想买一套脑科学系列的丛书,即《脑科学与教育译丛(共9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但始终没有买到,无奈,阅读了其中一本电子版的《脑与学习》,很受启发。

在这本《思维导图》中,著者提出的几个问题很有思考价值,即“你了解自己的大脑吗?”、“你认为自己的大脑潜力都发挥出来了吗?”、“你常常认为自己很笨吗?”。其实,深入地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觉人活于世上认识自己最重要,而认识自己应该有必要了解大脑,作为教师,了解了大脑的构造和机能更有利于科学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书中关于脑的组成,绘制了思维导图,只觉看起来很有趣吧,在作者的论述中,我们能够明显觉察到他对“右脑”偏爱,如“右脑具有创造性活动的本领”,“发挥右脑记忆功能的最好工具便是思维导图”等。其实,关于大脑的功用,在脑科学丛书中一定能找打更科学的答案。作者谈大脑的保护与保养时图文结合,详细且全面,我们可以参考和借鉴。

读完此书,恰值女儿的二胡要考十级了,于是,和小家伙一起尝试绘制脑图,闭上眼睛,脑海中就呈现出一幅骨骼清晰的框架,思维导图的确能让人对各个目标把握更全面、更具体,因为色彩斑斓,所以便于记忆,但是,运用彩笔绘制脑图也需要一番工夫,凡事皆需练习才能得心应手!

思维导图的读后感3

《思维导图》是著名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东尼·博赞编写借助一些简单的事例,从零开始教你如何绘制思维导图,你会发现思维导图可以应运于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生活的得力助手。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这条学习箴言恐怕是再熟悉不过了。现实中,也有不少人是按照这句话的教导来做的。然而我们会发现,有时无论你多么勤奋,多么刻苦,却总是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学习的压力是越来越大、要学的东西是越来越难,精力总是不够用,熬夜的结果是上课昏昏欲睡,导致课堂听讲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好像成为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例如上课听讲一般都需要记笔记,以往我们往往采取诸如1、2、3、4这样的直线型方式,由于不能及时将课堂所将及时的进行归纳总结,课堂上的笔记仅仅是对老师讲解内容的机械复制,而且常常是不完全的,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没有重点。等到课后再想总结,由于事过境迁,对授课内容记忆已经不再完全,课堂笔记便成为残缺不全的、不系统的知识记录,对于今后复习的价值已经不大。

而如果采用“思维导图”为工具记录笔记,那么将老师讲解的一些可信内容记下来,并且将这些核心内容之间的联系用线条连接起来。此时,思维重点、思维过程以及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就可以清晰的呈现在图中。这样的课堂笔记不仅能够迅速帮你进行归纳总结,而且整堂课的授课过程也形象的被记录在图中,以后复习时,只需将这副图从头到尾再过一遍,那么当时的授课情景就会在你的脑海里重现一遍,这对于今后的复习无疑也是极大的帮助。

当然,我还没有使用过思维导图,对它的实质内容还须多了解,以便能提高我的思维能力。我想,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习是一件能使学习变快乐的事。

思维导图的读后感4

看了学校下发的《思维导图》一书,觉得很惊讶,原来真的不知道人类才仅仅用了大脑不到百分之十的脑力,还有那么多的空间可以开发。而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所发明的思维导图正是可以开发人的大脑的,是人类对大脑潜能开发的一个新的革齤命。真是一本好书,我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然后又反复翻阅,仔细品味。书中有具体的思维导图的图例,有细致的制作步骤以及对我们制作的鼓励和启发,利用大量的实例,生动有趣地介绍思维导图的作用。

说实话看这本书只是对思维导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想要独立绘制思维导图还很困难,但是我的心里很期待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系统地学习思维导图,利用它来进行学习和的工作,效果会有多明显,很想体验它的神奇。

通过学习《思维导图》这本书,我知道了很多不良的生活因素和不良的用脑习惯对大脑智力和思维有着很不利的影响。比如:我害怕孩子学习落后,有时候孩子不舒服或生病时也商量孩子学习,总是以为学点总比不学的好,却不知道原来生病或不舒服时用脑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同时还会对大脑造成损害,甚至于身体不爱恢复。在这个问题上我从没有深入地想过。今后我一定会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用脑,同时也建议家长们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以免影响孩子们的大脑健康。另外我们还能通过阅读了解到哪些食物是大脑所需的,通过调整饮食来及时供给大脑营养,保证大脑的正常运转。

前几天女儿背诵老师布置的诗词作业,她每天都很认真地背诵,等我考的时候有好多地方就又忘了。孩子很烦,有点害怕和厌恶学习了。我突然间想到了前几天读《思维导图》的时候,书中讲述的“不可回避的遗忘规律了”。抢在遗忘的高峰之前复习记忆的内容,那么就会达到强化记忆、加深印象的效果。以免在忘了以后再重新学习,导致浪费了。通过这样及时加以复习的方法,孩子明显比之前背诵的效率高了,效果好了。孩子说:“妈妈,按你说的方法背真的好背多了,这怎么回事?”我给她看了看书中讲述的,她很开心。其实我也是现学现卖,把我看此书的收获学以致用罢了。

书中细致地为我们讲述了学习应该融入群体,高效记忆;通过《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等小故事让我们打破常规去思考,让思维飞起来;怎样抓住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查漏补缺来提高学习成绩;通过高尔基和黄晓庆同学的感人故事告诉我们对付挫折的最好方法就是敢于面对。

总之,这本书似一眼甘甜的泉水滋润我的心灵,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并学以致用。我不仅建议了我的女儿看这本书,我还要再一次的建议家长们也认真看看这本书,从而掌握并交给孩子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也非常期待能有专业人士给我们讲解思维导图,如果能像有些国家一样也开这门课程那就再好不过了,让思维导图给我们及我们的孩子们带来全新的生活。

思维导图的读后感5

朋友推荐的一套书,按他介绍的顺序看了第一本《思维导图》。开始以为我会很短时间搞定它,没想到边看边实践,用了我两个礼拜,算是80%掌握,当然我已经把这本书归为以后要反覆看的书列。

简单感受就是,尽最大能力去开发我们的大脑,不要让我们大脑沉睡,书说我们其实一直只用了大脑的皮层就渡过了这个人生,听起来相当可怜,因为常常我们会觉得脑汁都耗尽了,怎么才用了这么点呢,还是一辈子。

原来是我们有很多未开发的潜能,回想起来,也有道理,试想小时候是否我们的思维会更敏捷些呢?然后在这样那样的环境,教育,工作等等因素下,总有一种想开发但使不出来的感觉。通俗点就是便秘的feel。

于是我开始一边读一边试着跟著书去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当然,并不是可怕的全部重来,只是更新,因为其实每个人我们在这么多年的阅历里,或多或少都有从其他,自己总结出一个思路,而在这本书里是有碰撞的,看到碰撞时,我还会偷偷乐着得瑟,相信其他读者也是如此,没想到自己的那套竟然也是属于有名有姓的系统规划呢。只是我们知道的只是只字片语,不成系统。感谢这本书,可以让我更完善我的.一个思考过程,更规律,更效率。

书中主要是提倡人们想事情有个中心骨,然后由这个中心骨散开很多经脉,通俗点有点像树状图,只是树状是由根部向上延伸,而这里强调的是一个中心,不是一个方向,是四面八方。朋友们,可以试着去划一张图,中心是自己最最想的那件事,然后就多方面去延伸它,各种各样,变态,神经都可以,只要你敢想,这样,会有一种丝丝思路源源不绝涌入的感觉,厉害的人会嫌弃纸太小,最牛的一个人将飞机设计的思路画了足足25英尺的纸上,试想我们的思维有多神,有时候我怀疑每个人的大脑就是一个宇宙,无法探索够清底。你可以一直挖掘,挖掘,然后一直发现深不可测。

而且很有趣的是,这样的思维并不分年纪大小,并不像我们平时抱怨的那样说“哎呀,我老了,脑子不灵光了”等等,其实我们一样可以飞速灵活的转动我们的大脑就想小时候一样,简单例子就是老顽童,或者总是被我们拿出来宣传的某些名人们,总有那么一段是写他们年纪大后还是一样厉害什么什么的。那时我们是否以羡慕的态度去读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

推荐大家有空看看这本书,其实我在这本书过程有点枯燥,一是怀疑是否有用;二是毕竟我是在更新,很多实践不上手,感觉自己很笨,其实这些都是正常。但多试着画了几次后,就发现,确实记忆上会更效率点。

现在的我正在积极的去适应这样的思维,很享受,在未完全修成正果之时,推荐给你们,希望大家一起进步。

思维导图的读后感6

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将脑中的智慧以清晰的脉络呈现出来的图像化思维。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突破思维的自我限制,并且通过多方面的思考,增加思想的的广度和深度,在纸上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无限延伸。

本书书名是《思维导图笔记整理术》。因此在文章中,作者不仅仅介绍了一些概念性,理论性的东西,还介绍了许多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及注意事项。经过整理,我认为,最重要的几点分别是色彩、关键词和方法。

首先便是色彩,在书中,作者强调画思维导图一定不能只有黑白两色,必须要有色彩的运用。她强调,这样可以调动我们的左右脑,促进记忆,同时还可以缩短我们82%的信息搜寻时间。

其次,就是精简。一张思维导图,如果其中的关键词能让我们快速回忆出大致内容,那它就是成功的。为体现出关键词的重要性,作者还类比了学渣备考的一个例子:全部死背与从他人笔记里找重点的同学,成绩相差无几……最后,掌握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作者提到了很多细节,比如一个部分就用一个颜色的画笔、每个层次或分支只能有一个节点,或者说一些不用的思维导图该怎么去处理等。

思维导图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实际上,这篇读后感也是基于思维导图的结构写出来的。在这一篇作文中,有三个重点:通过描述思维导图的作用,引出我与思维导图的“爱恨情仇”,最后总结出列思维导图的注意事项,对启发各位同学画思维导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这本书让我对思维导图有了很大改观,打开了我的思考僵局,也解决了不少难题。“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好书,该读。

篇2:思维导图的读后感

(一)有意义的学习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usubel)认为,教学就是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所谓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和本质性的联系,即非任意的、非字面的联系。奥苏贝尔极力强调,学习者必须自己发现知识的意义,并将之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加以统合、融会贯通,这才是有意义学习。为了促进有意义学习的产生,奥苏贝尔强调在教学中应积极运用以下两个组织原则:其一,应用先行组织者/前导构架,即对所要学习的高度抽象与概括化的教材,作简要的提示。其二,统合/综合贯通。所教的观念必须与以前所学的观念相融贯起来,产生有意义的联系。

(二)关于记忆系统的研究

现代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记忆不是一个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记忆系统构成的复杂装置。人的记忆系统由3个存储器组成:感觉登录器,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当接收新知识时,若要形成大的知识体,必须在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进行有序的反复。思维导图之所以能强有力地促进有意义学习,乃是因为它可以作为一种模板,去帮助组织知识并使之结构化,哪怕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有了这种模板,就可以用较小的彼此相关的概念及命题框架单元把这些知识组成结构。

(三)关于知识的本质研究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的本质在于概念和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概念是用以组织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建构人类知识的细胞或基本要素。在知识的系统中,概念是构成和联结知识的“节点”。命题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

篇3:初中数学复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关键词:数学复习,思维导图,自主学习能力,系统化

思维导图 (Mind Mapping) 是“世界大脑先生”托尼·巴赞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到世界的。思维导图是运用符号、颜色、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达和传递信息, 是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的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 促使你更深入地思考, 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然而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 他们的数学知识是零散的、琐碎的, 即使老师们在复习课中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真正转化为学生自身认知结构中数学知识成系统的, 却不多。知识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动脑思考、动手整理才能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分析、整理、总结, 将已掌握的抽象数学知识可视化, 自己动手制作思维导图, 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系统化,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数学思维导图的制作工具

思维导图的练习通常是从手绘开始的, 学生普通的笔记本再加上一些彩色笔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制作。其特点是:美观, 富有创造性, 易形成个人风格但不易保存和传播。绘制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Mind Mapper, MindManager等在电脑上进行, 其特点是易修改、保存, 方便传播, 但相对手绘可能缺少些创造性和创新。

二、数学思维导图的几点建议

1. 制作中先确定主题中心, 再围绕主题去发散联想, 是由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的。

2. 色彩的运用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 建议使用3种或3种以上的色彩绘图。

3. 运用数字和标记可使思路更清晰, 层次分明。

4. 手绘过程中不要过度注重形式的完美, 而应放在理清知识要点及其相互关系。

5. 不要只是单纯的知识点罗列, 注意整理知识的同时分析知识关系、进行归纳和总结。

6. 使用思维导图要经历了解、应用、收益的过程, 所以运用时从绘制技巧、内容到创造力的发挥等方面来逐步提高。

三、数学思维导图的制作

1. 每日复习的思维导图。

每日的数学复习, 大部分是当天一节数学课知识的复习总结。可对当天数学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 也可补充在练习运用中遇到的问题、错题及对难理解知识点的强调。制作中通常以当天所学课的标题或知识点做中心主题, 然后找关键词向外做主分支, 然后再对每一个分支做发散小分支。例如, 复习整式这一节, 以整式为中心主题画在笔记中央, 然后分别以单项式、多项式、运用等做关键词为三条主分支, 再以单项式为一个小中心主题, 以概念、注意问题、举例为小分支, 再以概念为小主题做分支, 以此类推, 可结合下图做参考。绘制中可用颜色或符号等做知识重难点的标记。其他的思维导图的制作流程可利用此方法去得到。

运用思维导图来复习当天知识, 加强对未掌握知识的再次学习和记忆, 帮助学生明确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 理清思路, 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单元知识的掌握及以后的学习做铺垫。

2. 每周复习的思维导图。

一周数学知识的复习, 是几节数学课的整理和总结。可以把这几节的课题作为主分支来呈现, 也可将课题归类出关键词做主分支, 然后再以主分支做小主题来做细分支, 以此类推。让学生理清数学概念及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性质、知识运用, 区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清楚一周所学的知识脉络, 也可相应配合着错题和典型题来做复习巩固。

3. 单元复习的思维导图。

学生独立将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总结整理, 会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以单元名为中心主题, 利用课本章节目录中的课题来做思维导图的主分支, 再以每课题为小主题再做分支。在单元思维导图做好后, 以先前的课时思维导图为参考做补充和修改完善。

学生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明确本单元的概念及相关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找准相关知识的关键词做主分支, 然后再对相应知识做分支。部分学生也可将本单元的知识与先前掌握的知识建立联系, 将新旧知识融合, 形成知识网络。此思维导图更加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归纳整理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系统性的理解。

单元复习的思维导图可以呈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加强本单元知识内容的整体认识, 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有效的知识网络, 培养数学思维, 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4. 期末总复习的思维导图。

期末总复习可以用单元复习思维导图做参考来进行制作。需要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的联系有所掌握,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理, 理清数学知识的脉络, 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在绘制的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 可以抓住重点章节或某些重要知识展开绘制, 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对未掌握的知识或难理解的知识来展开绘制。让学生对整本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

5. 数学专题的思维导图。

专题复习将数学相同类型的知识归类整理, 并在整理过程中发掘其相通的研究方法, 利用举一反三的形式更容易将知识系统理解并掌握, 甚至以前模糊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变得清晰。例如研究三角形时, 从三角形的概念要素出发, 研究边、角、内部的线段, 并研究其特点, 然后再研究特殊的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来类比总结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将所学的知识连成知识网络, 使数学知识系统化, 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发散思维。

运用思维导图复习数学,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让学生学会将数学知识系统化。同时绘制的过程也是创作的过程, 让学生自己绘制杰作的同时, 体验数学的乐趣, 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提高学习能力, 开发个人潜能。

参考文献

[1]李林英.思维导图与学习——学习科学与技术新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9.

[2]托尼·巴赞, 巴利·巴赞.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4.

篇4:思维导图的读后感

【关键词】思维导图 地理空间思维 培养 案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98-02

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差异、空间联系以及空间运动和空间变化的规律等的判断、分析、概括及评价的思维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既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地理学习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

思维导图(Mind Map)是运用线条、符号、色彩、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复杂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直观的、有条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地图,以此促进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自组织,强化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完成新旧知识的有效链接。

一、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优势

地理学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地球表层系统进行研究的科学。生成和提高地理空间思维是学生独立掌握地理知识的前提和基础。空间思维是抽象且不易养成的思维,需要借助有力的、与之相适应的工具。

思维导图,特别是手绘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形成有结构感和层次感的类似神经元组织的图形,不仅促进中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也激发了他们联想旧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地理知识;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需要对事物进行联系,明确层次关系,用线条、色彩表达出事物间的关系,此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空间思维;学生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具有个性色彩,也有利于自身理解、记忆。

二、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地理空间思维的方法

为实现有效培养中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需要在掌握一般性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合理恰当地运用思维导图。

(一)地理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

1.遵循地理逻辑性

地理逻辑性原则指在绘制或阅读讲解地理思维导图时,应依据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过程、空间分布次序等地理逻辑顺序依次绘制。该原则要求准确概括和提炼内容,准确使用图形表达等科学绘制思维导图,否则很难正确获取、理解思维导图中的信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着重剖析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过程、空间次序,引导学生形成严密的地理逻辑思维; 另一方面,要从授课整体内容出发,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树立整体意识,从整体上掌握学习内容。

2.图文结合原则

地理学科的空间性和时间性,注重运用图表表达信息。学习地理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将地理图表与文字表达相互转换的过程。把思维导图与地理学科结合,在绘图时可以多用图表表达,地理示意图、区域图和地理图表比文字概括更有表现力,也更有利于地理空间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文图转换”,即绘制“图”的整体布局、图片选择及分支都应考虑与“文”的相关性;另一方面要考虑“图文转换”,即如何从地理逻辑性出发,将课本文字描述的内容转换为布局合理、分支清晰的“图”。

3.坚持长期训练

思维导图是锻炼思维的工具,思维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把思维导图引入地理教学中,长期运用思维导图于教学实践中,逐步影响、引导、教会学生习惯绘制思维导图;其次,在课堂的预习、课堂学习、总结、复习等阶段都可以要求学生把学习内容绘制成思维地图,促进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合理构建学习框架,完成具有个性特征的思维地图;第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思维导图,比如制作学习计划、购物及面对复杂问题时,与头脑风暴相结合做出最佳判断与决策等。

4.探索高效的地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绘制地理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实现图文转换、掌握单个知识点、理解知识结构、整理知识、设计、绘制、修改思维导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空间思维能力训练时,对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根本性的改革要求,教师应不断探索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该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首先,课堂时间问题。地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必须考虑的是把绘制思维导图考虑到课堂时间安排中,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影响教学进度。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应注意合理安排,避免因负担过重引起学生反感或者影响其他科目的时间安排。

其次,学生个体绘画能力差异。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思维导图绘画能力主要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只能、空间只能和自然认知智能决定。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绘画能力,但是有的学生绘画能力不具有优势,因此如何保证所有学生都受益是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必须要考虑的。

第三,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应与时俱进,但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是该模式要考虑的。

(二)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案例

本案例以人教版教材《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的第一分支“降水的概念”相关内容为例,教学前学生已经对思维导图有一定的认识,并能独立绘制。

本次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1)学生能准确说出降水的形式,区分降水于降雨;(2)学生能够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是:(1)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准确说出降水的变化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1)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地理空间思维;(2)学生通过学习降水的变化,加深对大自然的了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至此,第一条分支已经完成,通过分享展示,不仅有利于学生把知识点进行连结,还有利于老师及时纠正错误和其他同学借鉴学习。按此过程完成“降水的变化”及“降水的空间分布”两个部分的教学。图1是本节课绘制的思维导图。

教师的板书可以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与学生同时绘制,或者稍靠后,或者在点评学生的思维导图时进行,让学生有所借鉴,也要避免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答案。

三、结语

以上教学设计采用逐步引导的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清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生成地理空间思维。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分小结引导学生把刚学习的知识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整理,并且采用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讨论和绘图时,需要把刚学习的内容进行概括、整理、联系,形成形象、生动的知识网,利于学生对所学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差异、空间联系以及空间运动和空间变化规律等的判断、分析、概括即评价。

思维导图可以把知识非常清晰地提取出来,形成骨架式的结构,方便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知识做出联系、判断和分析,利于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形成。但是地理有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宋建军,边鹏翥.高中地理思维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4)

[2]卢万合.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及其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5

[3]吴敬生.思维导图与学习[J].教育文化论坛,2012(3)

[4]程闽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6)

【基金项目】本文系钦州学院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6QYJGB09)

【作者简介】陈慧蓉(1988— ),女,汉族,四川雅安人,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地理学科教学、环境教育。

篇5:思维导图的故事

乱状态,我开始讨厌和学习有关的一切事情,特别是记笔记。我开始注意到那些似是而非尤其是自相矛盾

的论点,使得我的笔记记得越多,我的学习越糟糕,我的记忆力也越差。为了使事情变得好一点儿,我开

始在关键的词汇和观点下面划上红线,并把重要的东西放在一起。我的记忆力奇迹般地提高了。

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仍在做斗争。就在那时,我渐渐被希腊迷住了,因为我获悉他们曾经发展出一

套记忆体系,使他们能够精确地回忆起成百上千的事情。希腊记忆体系是基于想象和联想的,这使我注意

到我的快乐心情以及我的注意力都是从我的笔记本上消失的!

随后我开始注意到我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在记那种和我一样的挤成一团的、单一色彩的、索然无味的单

调笔记。在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使用了想象和联想原则——我们都在同一艘下沉的船中!

我突然意识到,在我的头脑以及大家的“大脑”里,存在一个巨大的障碍,需要用新的记笔记方法、

新的思维工具来清除它。

我开始寻找一种思维工具,它将给予我们思维的自由,让我们能够按照我们构思的思维方式去自由地

思考。

我开始学习我所能学习一切,尤其是心理学。我发现心理学中有两件与大脑学习过程有关的重要事情

:联想与想象。和希腊人一样!到现在,我对我们的大脑越来越着迷,我认识到了它的力量和潜能。大脑

的力量和潜能要比我以前所认识到的大得多。我开始关注记忆,笔记,以及创造力,我的问题的答案似乎

就潜藏在其中。

很快,我发现最伟大的思想家,尤其是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在他的笔记中使用图画,代号

和连线。他们“涂鸦”,因而使他们的笔记变得生动活泼。

在发现这些的过程当中,我会经常徜徉于大自然之中,我发现在那里我更易于思考,想象,和梦想。

我渐渐理解了,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思维和笔记一定与自然相联系,一定要反映自然;我们一定

要在我们自己的活动中反映出自然世界的规律!

对于我的艰难选择只能有一个解决方法。这种思维工具必须能够应用于人类日常活动的各个领域,而

且必须基于大脑天然的工作方式。我需要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能够反映出自然的过程,以及我们的大脑在

自然状态下是如何工作的,而不是那些迫使我们违反自然天性、把我们放进精神封套里的东西。浮现出来

的是一个像星辰般闪烁的,简单的,美丽的工具,它的确反映出了自然的创造力,反映出了我们的思维过

程所散发的光辉。

第一幅思维导图问世了!

英国广播公司(BBC)听说了这个新发现以及它在儿童身上产生的非凡效应,因此邀请我制作了一个有

关思维导图的一个半小时的电视节目。

在讨论节目内容的会议上,我画出了头脑风暴式会议的思维导图。看着渐渐完整的图形,BBC继续教

育部门的领导说:“看上去不只是能制作一个节目。至少能制作10个!”一年之内,“使用你的头脑”这

个由10部分内容组成的电视系列节目以及与之相关的图书问世了。思维导图自己创造了它自己的未来!

从那以后,我的时间都投入了有关思维导图的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演讲和教学工作之中。由于我有过

学生时期那些体验,我决心让每一个人从这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上受益。

让每一个人都能接受思维导图是我目标的一部分,因此,我写了这本书。它将向你介绍什么是思维导

图,思维导图是如何工作的,思维导图将通过哪些途径帮助你,以及你如何使用它们。

本书将指导你从零开始,通过简单的方法制作思维导图。你将很快被自己的成就、你的创造力所鼓舞

,思维导图会对你的日常生活产生实际的帮助。

思维导图奇妙地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了。我知道,它对你也会产生同样的影响。

准备感到惊奇吧——对你自己!

篇6:思维导图的规则

1 突出重点

● 一定要用中央图象

● 整个思维导图中都要用图形

● 中央图象上要用三种或更多的颜色

● 图形要有层次感

● 要用通感(人的多种生理感觉共生)

● 字体、线条和图象的大小尽量的多样化,丰富的多样性

● 间隔要有序

● 间隔要合理

2 发挥联想

● 要在分支模式内外作连接时,可以使用箭头

● 使用各种颜色

● 使用代码

3 清淅明白

● 每条线上只定一个关键词

● 所有字体都要统一标准化的字体写

● 关键词都要写在线条上

● 线条的长度与词本身的长度尽量要一致

● 线条与线条之间要连接上

● 中央线条要加粗

● 边界线条能“拥抱”分支轮廓

● 图形画得尽量清楚

● 词语要横着写

4 形成个人风格

● 突出层次

● 使用数字顺序

篇7:思维导图的学习策略

1、首先拿到课本例如《电磁现象》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作一整体的了解。根据书本的目录做一张思维导图。

2、根据课本的目录、自己对课本内容的难易度了解,把自己准备投入的时间分配到书的各个章节。并把它标注到我们刚刚完成的思维导图上。时间5分钟。

3、选取书中的第一章,浏览《电磁现象》课本的内容,并用彩色铅笔,把书中看到的关键词、概念、名词解释,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看完第一边后,再顺着我们刚才标注的关键词,再一次的进行快速的阅读。如果有遗漏的内容,及时作出标注。时间大约10分钟至30分钟。

4、根据自己标注的关键词制作思维导图,如有不清楚的内容,可以作出标记,继续阅读下面的内容。直至整个本章的思维导图做完。如果本章的内容分节太多或内容量太大,可以分成几张思维导图来制作。时间大约10分钟。

注:思维导图制作应该从比较简单的内容开始做起,这样对于学习者本身来说,一方面可以快速的掌握所要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帮助自己建立自信和成就感。

5、学完本章后,需要检测自己的对本章的知识掌握情况如何。可以拿出一张空白纸,合上书本,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画出思维导图。画完后,把它与自己通过看课本做的思维导图,进行比较和对照,看看哪些知识和内容自己已经掌握,然后对相应的内容进行强化学习。

6、依次按照上面的2到5,分别作出其他章节的思维导图的学习和复习。

7、最后把所有的章节完成的思维导图汇总成一张大的思维导图,对这张图进行复制。并做本书的总的知识的掌握。

篇8:高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 综合了左、右脑概念的思维理念, 将人类左脑的词汇、逻辑、数字、次序、分析等功能以及右脑的节奏、空间知觉、维度、想象、色彩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 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更好地记忆, 更高效、快速地学习;有利于学生看到“全景”并对思想进行梳理并使之逐渐淸晰;更有利于优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也成为心智图, 由英国的东尼·博赞先生提出的一种创造性的和有效的记录的方法。思维导图呈现出的是一种图像和网络般的立体可视化的思维结构, 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 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 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 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形。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课堂导入环节。英语教学中, 每个单元的学习都需要一定的导入来保证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在导入环节中, 教师应该在思维导图的制作上体现其衔接性, 温故而知新, 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完成过渡, 激活学生的思维, 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 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Unit3 Computers课程内容的学习中, 教师如果依然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方式进行教学, 传递出本节课的中心思想内容, 对于熟悉现代网络媒体、追求创新独特的学生而言, 就会显得索然无趣, 因而丧失学习兴致。此时, 教师可以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 点亮课程的导入环节。在课程开始时, 教师可以这样的方式开场:“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有关电脑的知识内容, 大家对电脑已然相当熟悉, 可是对电脑的发展历程又了解多少呢?”进而, 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讨论小组, 把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与正确率作为每个小组的得分依据。教师在黑板中间位置写下computers, 然后, 向学生询问由此可以联想到哪些内容。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以computers为中心, 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回答, 画出思维导图。由于学生对电脑技术较为熟悉, 经过短时间的讨论, 黑板上就会出现如下图形: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导入,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效增加课堂教学的色彩性和活跃性, 同时还有助于增强师生间的互动, 它以生动的思维图形代替了机械性记忆, 在提升学生记忆效果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有利于教学下一环节的顺利进行。

2.英文写作。英语写作可以说是词汇、语句和语法的综合运用, 而且对于写作条理性有较高的要求, 文章脉络清晰。写作的思维导图在整理要点和理清思路方面具有引导作用。对于不同写作题材, 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如何开头、过渡、结尾。有思维导图的引导, 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有大幅提升。

比如, 在高中英语写作中有这样一个写作话题, “学校是否应该对老师进行民主测评, 经过讨论后, 大约有60%的人认为不应该测评, 有40%的人赞同测评, 双方各执己见, 请你思考过后, 针对此问题, 给报社写一封信, 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作文题目, 尽管已经给出了写作思路, 但是对于部分学生而言, 还是存在一定难度, 学生需要构思出意见双方的各自理由, 而且要使用对比的手法。针对这正反两面的写作难点, 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相关信息罗列出来, 构建写作框架。

通过思维导图中列出的关键信息, 学生能够理清写作思路, 丰富材料内容, 进而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3.话题讨论。高中英语教学中, 话题讨论的应用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和知识应用。能力均得以提升。在讨论中灵活的应用思维导图教学, 将英语的听说读写有机融入思维导图结构中, 能够使学生在听和读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具体的应用中, 教师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等对思维导图的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使其更多地体现学生的想法, 从而实现最佳的输出效果。

篇9:英语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开展词汇教学

词汇是建起英语学习大厦的砖瓦。小学阶段,学生要接触并记忆一定量的词汇,教师这时就可以尝试一下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新单词、新词组的教学。在五年级《英语》(凤凰传媒新译林出版社)Unit4 Hobbies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这样呈现draw, read stories, dance, play the piano, watch films(如图所示)

教学形式的变化让学生耳目一新,让好奇好动的学生兴奋不已,瞬间提起学习兴趣。图画迎合了小学生的思维特征,让处于形象记忆的他们能在最短时间内记住所学单词,教学效果明显。进行单词初步记忆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单词隐去,只留下图片让学生猜测单词,对学生的记忆效果进行检验。图画色彩的冲击让学生摆脱了机械记忆的束缚,能有效进行联想提取,快速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也是一种激发后进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二、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口语教学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交际,但现在中国式哑巴英语现象普遍存在。在新课标的推动下,英语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对学生说:“Open your mouth,dont be shy! ”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先理出表达大纲,然后在纸上画出想表达的脉络即思维导图。比如教小学《英语》(译林出版社)Unit 5 What do they do,教师设置了一个free talk环节,画出思维导图(如图所示),让学生围绕“What do your family do”讲述,并以My family为题进行口语表达。

有了family tree 这个思维导图,学生不仅了解了家庭人员的辈分关系,还从思维导图上看出每一个环节的推进,口语表达变得畅通无阻。

三、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其英语能力的提升,但阅读理解一直是英语学习者的难点。这当中尤其是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本就懒于思考,理解能力也比较差,做起阅读题来阻碍不少,因此一碰到阅读内容便故意躲避。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降低阅读难度。先通读全文,找出全文中心点并置于思维导图中间;然后泛读全文,寻找分支置于中心点周围;最后精读材料,提取细节,并在适当位置进行彩色勾画填写,可以用上各样的图形符号。这样一来,阅读起来自然思路明晰,理解透彻。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对一篇阅读材料彻底透彻理解。

四、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写作教学

英语写作是提升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语言综合运用的关键环节。许多学生提笔艰难,脑中空白,写的东西不知所云。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逻辑思维不清晰、语言组织能力差,教师此时要做的是点拨学生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方向,指导学生明白应从哪方面、到哪里去收集素材,这样再提起笔写时就有把握多了。例如学习六年级《英语》上册(凤凰传媒新译林出版社)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由于学生对童话故事一直热爱有加,教师便可设置一篇这样的作文,让学生随意发挥想象,编写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尽量使用学过的词汇。教师先利用Little Red Riding Hood来进行示范,然后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写作前首先绘制思维导图,教师的思维导图是这样的:

学生看到思维导图后顿时兴趣高涨,下课后就到教室的图书角寻找灵感,放学后兴致勃勃地讨论故事情节,等回到家就开始动笔了。这次作文学生完成得都很好,有的思维导图虽然没有达到准确精练的标准,但对于六年级孩子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这种点拨式的思维导图,需要循序渐进地渗入英语教学,切记不可急功近利。对于后进生的努力,教师更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汪群小学)

上一篇:加油站职业卫生管理下一篇:环境工程专业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