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书籍简介

2024-05-27

绿野仙踪书籍简介(精选9篇)

篇1:绿野仙踪书籍简介

绿野仙踪书籍简介

内容简介

《绿野仙踪》,原名《奥兹的奇特男巫》 ,素有“美国*童话故事”之称。

小说讲述了堪萨斯女孩儿多萝茜及小狗托托被一阵龙卷风吹到奥兹国,为回到家乡,而展开的一场关于爱、勇气与梦想的奇幻冒险。在冒险途中,多萝茜与稻草人(渴望拥有聪明的大脑)、铁皮伐木人(渴望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狮子(渴望获得勇气)组成了寻梦探险小分队,他们患难与共,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如愿。

奇幻的冒险画面,扣人心弦的童话故事,被誉为美国版的《西游记》 。

作者简介

莱曼・弗兰克・鲍姆(Lyman Frank Baum,1856―1919),美国具有开创意义的童话作家,曾自封“奥兹国皇家历史学家”。

18,开始儿童文学创作。一生共创作55部小说、83个短篇故事以及200余首诗歌。其中《绿野仙踪》最为成功,曾连续两年位居美国畅销童书榜首,是美国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受到普遍赞赏的童话。 此后,他又陆续创作了13部“奥兹”童话续集,被称为“奥兹的作家”, 更被誉为美国“童话之父”。

媒体评论

可爱、美好的童话里,既有知识和智慧,又有道德和良知,有我们所想的一切!……阅读童话、相信童话,童话就会变成生活,童话不再只是想象,而会成为真实。

――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儿童文学教授 梅子涵

我们喜欢童话,因为它给我们一份安静、一种境界。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却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可以无限延长。也许这些文字的背后沉淀着什么──沉淀着人类永恒的精神、永恒的希望和永不改悔的一番痴心与浪漫……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哪一天小说与戏剧等都会消亡的话,童话却会一如从前地存在着。

――北大教授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 曹文轩

篇2:绿野仙踪书籍简介

每一本书都蕴涵着它吸引人的地方,书是人类进步的阶级。《绿野仙踪》的作者是莱曼·弗兰克·鲍姆。莱曼·弗兰克·鲍姆是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写作。鲍姆是在1889年开如文学创作,一生共创作了60多部作品。鲍姆在1990年创作的《绿野仙踪》一问世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绿野仙踪》影响孩子的一生的世界,同时令我受益非浅,令我这个无知少年深深地体会到了朋友之间那种肝胆相照、患难与共、悲难同享的可贵友谊。

文章主要讲述了在堪萨斯州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叫多罗茜的小姑娘、她的亨利叔叔、艾姆婶婶和一只可爱的小狗——托托。他们一直生活得十分愉快,可是好景不长,一阵低沉可怕的龙卷风直逼草原,然后在四周盘旋,房子被龙卷风卷到芒奇金人的国度。多罗茵的房子正在砸死了东方女巫,莫名其妙地受到大家的爱戴。多罗茵为了寻找拥有巨大魔法的奥芝,沿路历险,救助一心想得大脑的稻草人,搭救想要得到一颗心,坠到爱河的铁皮人和胆小如鼠的狮子王。他们为实现愿望,不顾安危,踏上惊险的旅程,经过一番波折,到达翡翠城,奥芝帮他们实现了各自的愿望。

他们患难与共,悲难同享,一起经历了不可思议的奇特旅程,终于实现了各自的心愿,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可贵的友谊,及为了梦想不畏艰辛的那份执着。

篇3:古代中国青铜器鉴赏书籍简介

说起用以鉴赏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书籍,首先要提到的是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青铜器全集》(以下简称《全集》)。这套大书是《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的一种,马承源先生任主编,李学勤先生任顾问,汇集中国大陆研究青铜器水平最高的一批专家,自1991年至1998年,历时7年编纂而成。全书共有16本,以夏、商、西周、东周、秦汉、巴蜀、滇及昆明、北方民族、铜镜等主题分卷,大体上以先按时代再分地域的顺序编排,如商代各卷再分为“殷墟”与“殷墟以外地区”两部分,西周各卷再分为“岐周、宗周、成周”与“诸侯方国”两部分等等。全书收录3044器,以考古发掘材料为主,还有少量中外单位收藏的传世精品。

从青铜器鉴赏角度看,《全集》有诸多优点:一是照片质量很好,若干器物还有局部照片,器形、纹饰显示得立体逼真。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一是有赖于中外收藏单位的大力协助;二是除发表李学勤先生序、马承源先生总论外,各分卷之前还刊有各位专家撰写的介绍各时期、各地区青铜器的专门论文,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演变、空间分布及艺术特色等情况;三是各卷之后列有青铜器出土地点分布图及相关历史地图,直观地向读者展示青铜器的出土位置及其历史背景。《全集》除了这些主要优点外,还有其他一些长处,如器物说明基本由收藏单位撰写,数据可靠,又如有些器物的时代精确标注到王年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全集》按编辑体例的要求,侧重器物的艺术性及造型,故兵器、车马器收得较少;出于同样的考虑,铜器铭文未作为著录重点,统一置于书后或跟随说明文字排版,且未写出释文。当然,由于编纂时间较早,《全集》未收入近年发现的重要青铜器,如殷墟54号墓出土铜器,陕西眉县杨家村西周铜器窖藏出土逨盘、逨鼎,陕西扶风五郡西村出土的琱生尊,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等等。总之,《全集》是一部图文并茂、便于鉴赏的青铜器图录巨著,虽然在将来还可能编辑其他大型青铜器及其铭文的图录,但目前《全集》仍称得上是无可取代。

三种通论性著作

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通论性著作,一般也附有自成一卷或一分册的器物图版,且相关介绍系统深入,故这类通论性著作也颇有助于读者从事鉴赏。以下选介三种。

容庚先生《商周彝器通考》二册(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又台湾大通书局1973年重印本,以下简称《通考》)是现代第一本全面研究商周青铜器的巨著,在冲破金石学传统、建立新的研究体系方面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该书图文并茂,也极便于鉴赏之用。(02---04)

《通考》上册分上、下二编。上编为通论,分十五章论述如下专题:传世文献所载夏商周秦铸造铜器之事迹,自汉宋清诸代至民国时期青铜器之发现,青铜器的分类与定名、前人定名之误及定名之难,青铜器所属时代之考定及前人断代研究之得失,青铜器铭文内容、行款、文例文法之特点及铭文中各种须留心之处,诸种纹饰及其与时代之关系,青铜器铸造、去锈、拓墨、仿造、辨伪方法,青铜器的价值、历代销毁及器、铭的著录、收藏情况;下编为分论,分四章详细考辨、论述各种食器、酒器、水器及杂器、乐器的用途、名称、形状、花纹。《通考》下册为上册上、下二编所附器物的单色照片,共991器之多,其中绝大部分为上册下编附图,图版精美。

朱凤瀚先生《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9页评价《通考》说:“其写作特点是收集资料极详备,论述亦详尽透彻,并附有精美的附图与图版,图文并茂。此书虽由于时代和材料的限制,亦有不足之处,但直到今日专讲青铜器的书中,在系统性和规模上尚没有可以超过此书者,故仍不失为学习与研究中国青铜器最重要的参考书。”此论虽多赞扬,却绝非溢美。容庚先生具有收藏家与学者的双重身份,终日沉浸于青铜器鉴赏与研究之中,孜孜以求,费时八载方著成《通考》,故所论往往能搔得痒处,多点睛之笔,如指出“从铭文上可窥见制器之种类及器数”、“周代以日为名”(《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公布的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号墓“应公鼎”,其铭文中有“武帝日辛”,进一步证明周人亦用日名)、“商器最长铭文之二器”、铭文重文、添字、夺字、衍文、颠倒、误字等种种现象,皆可启迪后学;又如详述拓墨之法、辨伪之经验、历代之藏家,如数家珍,并感慨无百年不败之藏家,更是非此中之人所能道也。容庚先生收集、梳理资料,以穷搜、整斥、有序为特点,故《通考》下册图版以食器、酒器、水器与杂器、乐器为次,编排得有条不紊,可使读者抚卷时体味到大师的匠心。

《通考》一书虽佳,但早已绝版,一般读者较难看到。台湾重印本下册图版部分之效果则与原书相差较大,但易寻觅。1958年,容庚先生与张维持合作撰写的《殷周青铜器通论》(科学出版社)一书是在《通考》基础上择要著成,篇幅及图版数量均有较大缩减(选304器),但可供读者了解青铜器的一般知识。在看不到《通考》的情况下,读者也可选择阅读《通论》。

日本学者林巳奈夫的《殷周时代青铜器の研究》(即“殷周青铜器综览一”,以下简称《综览》)是第二部需要特别介绍的大部头专著。该书作者供职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综览》乃其研究报告,由作者积30年之力完成,1984年由东京吉川弘文馆出版。(05----06)

《综览》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又分为两编:第一编为“总论”,论及青铜器的“发现、搜集与研究史”、“器种的命名”、“殷、西周时代礼器的类别与用法”;第二编讨论殷至春秋前期的青铜器,重点在于考察器形、纹饰、铭文在不同时代的变迁情况。该书下册为器物图版,收录4600余器的照片(据陈公柔先生的统计),每器都注明编号、时代、型式、尺寸、出土地或收藏单位,若器有铭文,则将拓本置于器物照片右侧,以便同时阅览。《综览》图版中有相当多的新出土材料和国内难以见到的国外藏品(有不少器物照片为林氏前辈樋口隆康氏拍摄),非常适合青铜器的鉴赏与研究。《综览》上册第202页后有林氏精心编排制作的“器种别各型之时代的型式变迁图”,以图表的形式向读者直观展示出各类器物随时代演变之轨迹,图中排列的器物均为实物照片,对于学者判断新出铜器的型式归属及其时代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林氏在青铜器的分类、命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除以铜器自名、器形和传统称呼为依据外,还考虑到礼书所载礼器的用途。此外,他还提出各类器物之“地方型”的概念,推进了相关领域的研究。需要说明的是,林氏的分类工作以器物型式为主,有时并不考虑其自名,如他列为杂器的第11号器自名为、第13号自名为壶,另一方面他有时也未顾及学界基本达成共识的称呼,如杂器第18号一般称为兕觥、杂器第22至25号一般称为调色器等等。

总之,《综览》的特点是体大思精、资料丰富、图版清晰、制作精良,不但可供鉴赏,还是青铜器研究的必读书。读者若想进一步了解该书,可读陈公柔先生《评介林巳奈夫〈殷周时代青铜器之研究〉——殷周青铜器综览(一)》一文(载《考古》1986年第3期)及朱凤瀚先生《古代中国青铜器》第48页相关介绍。林氏还撰写了《殷周时代青铜器纹样の研究》(殷周青铜器综览二,吉川弘文馆1986年)、《春秋战国时代青铜器の研究》(殷周青铜器综览三,吉川弘文馆1986年)两部巨著,读者也可参看。

要介绍的另一本通论性著作是朱凤瀚先生花费6年时间写成的《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该书结构与《通考》类似,亦分上编“通论”和下编“分论”两部分。上编八章,分别论述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青铜时代、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史、分类与定名、纹饰、铭文、铸造与加工、仿造、伪造及辨别。其中分类与定名一部分,除将青铜容器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及量器外,还讨论了青铜乐器、兵器、车马器和工具的分类,较《通考》有所扩充。青铜器的铸造与加工一部分,充分利用考古出土材料,深入考察冶铜原料的来源与铜矿的开采,并详细分析各时期铜器的合金成分。下编六章,广泛搜集、仔细梳理考古材料,论述商代、西周、春秋、战国时代各阶段、各地区(遗址)青铜器出土情况及其特色,并辟专章讨论东周时期边远地区青铜器,涉及北方地区、巴蜀青铜器、滇文化青铜器、湘广古越族青铜器。与《通考》、《综览》不同的是,该书仅在卷首安排16页青铜器照片的图版,在书中各章之后则附有大量青铜器线图,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作者手绘,此外还有丰富的随文插图,也基本为线图。线图虽没有直观的立体视觉效果,但却更加清晰明白。目前,朱凤瀚先生正在增订该书,除增加大量近出考古资料外(原书材料截止到1995年),还将各章后的附图改为随文放置,将使阅读更为方便,预计增订本将于2009年出版。

其他的青铜器鉴赏书籍

除了上面介绍的大型青铜器图录、通论著作外,笔者还想选介其他一些青铜器鉴赏书籍。它们大致可分为近出资料汇编、博物馆藏品图录、海外藏品图录、各地区(包括各重要遗址)出土器物图录等几大类,限于篇幅,以下只作提纲挈领式的简述。

近出资料汇编类中最重要的一部书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钟柏生、陈昭容、黄铭崇、袁国华等先生编著的《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台北艺文印书馆2006年,以下简称《新收》)。这部书收录了《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84~1994)出版后(约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至2005年间公布的2005件有铭商周青铜器。《新收》虽未收无铭器物,但尽可能搜集各种考古简报、报告、著录书及拍卖行图录,基本将20世80年代至今新发现、新公布的重要商周青铜器囊括在内,著录时铭文、器物图像并重,并附有铭文释文,可看出编者力图弥补《集成》没有器影的努力。该书共三册,分上、下编与附录三部分,上编先以省分、再以出土单位和器类为序编排出土地点明确的铜器,下编以现藏地(拍卖行)为序编排出土地不详者,也改变了《集成》先以器类再以铭文字数多少为序的做法。附录为包括“收录资料总览”及人名、地名、官名等多种索引,检索方便。《新收》所收铭文、器影皆从他处复制,全为黑白图像,间或有不太清晰者,但瑕不掩瑜,且定价适中,若要了解近30年来公布之重要商周青铜器,该书无疑是首选的参考书。

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中国古代青铜器精品极多,故翻阅博物馆藏品图录及海外藏品图录也是较为理想的鉴赏青铜器的途径。中国大陆博物馆中,青铜器藏品丰富的有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另外陕西、河南、江西、四川等省各博物馆也因藏有周原、丰镐、殷墟、成周、新干大洋洲、广汉三星堆等遗址出土的青铜器而闻名;台湾故宫博物院、中研院史语所历史文物陈列馆也以收藏传世铜器及殷墟出土铜器珍品著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先秦青铜器达一万余件(其中有铭器约1600余件),居全国之冠,《故宫青铜器》(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精选发表373器的彩色照片、铭文拓片和若干器物纹饰图像,铭文附有释文及译文。上博收藏夏商周青铜器约5000件,1964年马承源先生曾主编《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但今天已难见到,2004年陈佩芬先生又出版《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上海博物馆藏品》(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下简称《研究》)选择发表641器。《研究》一书基本按先时代后器类的顺序编排,器物照片增色为彩版,铭文及纹饰拓本为黑白图版,均十分精良。国家博物馆编辑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青铜器卷》亦收录馆藏精品,即将出版。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4000多件青铜容器及兵器,精品有毛公鼎、散氏盘等,陈芳妹编著《故宫商代青铜礼器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98年)选择发表100件馆藏商代铜器,该书特点是着眼于青铜铸造工艺史,故其图版中还有器物X光照片及360度旋转照片,书前附有作者《商代青铜艺术的发展——工艺与身分》一文,从形制、纹饰、铭文与铸造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角度探讨青铜艺术的进化轨迹,值得参考。(07、08)

近现代以来,中国青铜器大量流失海外,故有不少中国学者致力于编纂海外青铜器藏品图录。首先谈谈中国科学院考古所编《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青铜器集录》(科学出版社1962年,简称《劫掠》)。众所周知,这部书其实是陈梦家先生据他1944至1947年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讲学期间所搜集之资料编成。《劫掠》以器类为序著录845器,发表器物照片1000余幅及500余器的拓本,并附有说明文字。该书特点是器物照片清晰,拓本基本为原大;“说明”部分除记录器物尺寸、铭文(字数及释文)、著录流传情况外,还考订年代并做简略考释,其中凝聚着作者的研究思路与心得。流散于欧洲的中国青铜器,李学勤先生与艾兰教授所编《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文物出版社1995年)择二里头文化至汉代精品210件予以发表(另附录7件),该书大致先按时代后按器类的顺序编排,器物照片基本为单色,在卷首选录18器的彩色照片,图版后说明考释部分指出器物的学术价值及可与其联系的相关材料,对鉴赏与研究均有裨益。该书第40号巴黎色努施奇博物馆藏虎食人卣,与日本泉屋博古馆所藏一件相同,惜未提供彩色照片。近年,刘雨、汪涛先生又编辑出版《流散欧美殷周有铭青铜器集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一书,该书从拍卖行档案中选取商至战国时代350器,以器类、铭文字数为序编排发表,受限于资料来源,若干器物图像不清晰,铭文间采照片、拓本及摹本(均非原大)。外国人所编青铜器图录,主要有《赛克勒藏中国古代青铜器》三卷,包括W. Bagley《赛克勒藏商代铜礼器》(哈佛大学出版社1987年)一册,Jessica Rawson《赛克勒藏西周铜礼器》(哈佛大学出版社1990年)两册,苏芳淑(Jenny F. So)《赛克勒藏东周铜礼器》,如朱凤瀚先生所说,这套书代表了西方学者研究青铜器形态、年代、工艺、艺术的最新成果。此外,张光裕、巴纳博士曾编纂《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78年),也有助于了解海外所藏中国青铜器的情况。(09、10)

我国各地区、各大型遗址出土青铜器图录,历年来也编辑了不少,以下也做一选择和简介。陕西省关中、陕南、陕北均出土过商周青铜器,陕西文博考古单位曾合作编辑《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四册(文物出版社1979至1984年),该书出版较早,基本按出土单位著录同出器物,拓本为原大且附释文,弥补了考古简报图片不清、材料不全的缺撼,较有力地促进了学术研究工作。最近,曹玮先生又主编出版了《周原出土青铜器》十册(巴蜀书社2005年12月)、《汉中出土商代青铜器》三册(巴蜀书社2006年9月),并准备出版《陕北出土青铜器》。《周原出土青铜器》主要以窖藏、墓葬等考古单位成组发表材料,且器物照片、线图、局部及纹饰照片及拓本、铭文照片及拓本、铭文释文一应俱全,堪称近处来最完备的青铜器著录书。但该书收录青铜器地点以“小周原”为界,未收眉县青铜器窖藏出土的逨钟、逨盘、逨鼎等器,也是个不小的缺憾。《汉中出土商代青铜器》大致按器类编排,发表资料也称完备,并附有中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论文。(11、12)

河南省除有二里头、殷墟、成周遗址外,还有虢国、应国、息国等众多商周诸侯国墓地遗址,出土青铜器甚多。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曾编辑《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一)》(文物出版社1981年,该书原计划按时代地区编辑商代、西周春秋、战国三册),收录殷墟及其以外地区出土的377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也编辑出版了《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先以考古单位再以器类为序发表245器,并附有器物测绘图(线图)和铭文拓本,这部图录因同时发表考古学家的研究论文,更便于读者欣赏商代后期青铜器艺术所达到的高度。

山西省近30年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是曲沃天马曲村晋国贵族墓地和北赵晋侯墓地,后者因发现晋侯及其夫人的青铜器而闻名(其中一些重要铜器被盗流散,后由上海博物馆购回)。上海博物馆编辑的《晋国奇珍——山西晋侯墓群出土文物精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是目前除发掘简报外,以墓葬为序集中发表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彩色照片及纹饰、铭文拓片的图录。(13)

巴蜀青铜器、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器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受到世人瞩目,其鉴赏图录可看如下两种:四川博物馆编《巴蜀青铜器》(成都出版社1993年)收录其馆藏精品和三星堆遗址出土铜器261件;国家博物馆编《商代江南: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辑粹》(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汇辑了在国博展出的大洋洲青铜器,印刷精美。

此外,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青铜器卷》(北京出版社2002)收录从商代到明代273件青铜器精品,其中包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房山琉璃河西周墓葬、延庆玉皇庙春秋墓地出土的诸多重要文物,发表时全部采用清晰彩色照片,图版质量远好于过相关发掘简报、考古报告。又,陕西省文物局与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合编的《盛世吉金——陕西宝鸡眉县青铜器窖藏》(北京出版社2003)收录该窖藏出土的27件西周青铜器及其铭文拓本;甘肃礼县博物馆编《秦西垂墓地》(文物出版社2004年)发表20世纪90年代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圆顶山秦贵族墓出土及流散的秦公鼎、簋、镈等器;山东省枣庄市政协编《小邾国遗珍》(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发表2002年东江村小邾国墓地出土及流散的青铜器。这些都是近年来先秦青铜器的重要发现,值得关注。

以上选择介绍了一些各地区及重要遗址出土青铜器图录,并不全面,但读者便于寻觅。目前,网络资讯发达,上网也可找到很多青铜器图像及相关资料,读者有兴趣的话,亦不妨一试。

总之,对于古代中国青铜器的鉴赏来说,《中国青铜器全集》仍是最适合的权威图录,此外《殷周彝器通考》等图文并茂的通论性专著给读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青铜器知识及按科学体系编排的图版,各地区及各遗址出土青铜器图录又能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青铜器出土分布及器群组合的情况。当然,时常翻阅《文物》、《考古》、《考古与文物》、《华夏考古》、《中原文物》、《中国历史文物》等学术刊物,也有助于掌握青铜器最近的发现和研究情况。

最后,再介绍一本青铜器鉴定图书,即杜迺松先生著《青铜器鉴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此书为《中国文物鉴定丛书》之一种,是作者多年来研究、鉴定青铜器的经验之谈。读者阅读此书后,就会认识到,辨伪只是青铜器鉴定工作的一部分,其他方面如青铜器时代的鉴定、国别与地方特点的鉴定、铭文的学习与研究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鉴赏与鉴定往往合二而一,读者若悉心阅读以上提及的图录及通论著作,也会增加鉴定的修养和能力。(14)

篇4:绿野仙踪书籍简介

大庆市绿野畜牧有限公司(笨嘴)位于林源镇六井子村二村屯北,该场是我镇引进畜牧业生产“三进三退”项目。

该猪场于2013年6月8日 破土动工,全部工程计划投资6000万元,分三期建设完成。全部工程结束(2015年)达产达效年可出栏生猪10万头,利润千万元以上。

一期工程投资4000万元,计划在2013年11月末完工。该期辟建项目:猪舍8栋35000平方米,环保站一栋,饲料站一栋,办公室、工人宿舍及生活区一栋。

篇5:核电书籍简介

一、900 MW压水堆核电站系统与设备(上下):2005年,611页,岭澳培训教材

二、大亚湾核电站系统及运行(上中下):1994年,2381页,大亚湾核电站工程全面介绍 四

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经验汇编01: 1992年,489页,可以参考.五

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经验汇编02: 1994年,546页,可以参考.六

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经验汇编05: 1992年,559页,可以参考.七

秦山三期水堆核电站建设经验汇编01 综合管理 2003,589.八

秦山三期水堆核电站建设经验汇编03 工程建造 2003,615.九

庆祝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全面建成学术报告会论文集 2003,249.十

篇6:最美的时光书籍简介

内容简介

《最美的时光》,桐华继《步步惊心》《大漠谣》之后,全新演绎最唯美浪漫、纠结虐心的都市爱情小说,无悔青春付出,写给每个人爱的时光书

大概每个女孩,都曾在少女的年纪将目光停留在那样一个男生身上,他是学校里的王子,成绩优秀,性格开朗,有着阳光的笑容,打一手漂亮的篮球……女孩们总是默默地注视着他,却羞于上前打个招呼,止于单纯的欣赏。

对当时17岁的苏蔓来说,宋翊就是这样的存在。

只是她没想到,一切就在那个夏日的午后发生了变化。白桦林里,苏蔓捡起了滚到脚边的篮球,却失落了一颗少女的心。平凡的女孩苏蔓第一次觉得,自己也可以在青春的阳光下自信飞扬。

我在清华等你多年后这句话已被宋翊遗忘在时间的角落,不复记得。而那个捡篮球的女孩却一直牢记在心里,无数次在挫折后想起他说这句话的笑容,擦去眼泪,重新出发。她追随着他的脚步,出现在他出现的每一个地方,却始终没有勇气走到他的面前告诉他:“宋翊你好,我叫苏蔓,我喜欢你。”

直到后,一次意外的重逢,苏蔓不再是当年那个平凡自卑的少女,而宋翊,也不再是笑容阳光的少年。飞扬的苏蔓大胆地追求着她的爱情,并不知另一个人正如她一般,怀着一份深沉的爱恋……

在这个故事中,每个人都曾为了心中的那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计付出,甚至不求那个人知道,然而那段曾不顾一切为一个人付出的岁月,对她们而言,已是人生最美的时光。

作者简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从小惯看的景色。向往着“小桥流水人家”,工作后索性跑到南方,领略一番芭蕉夜雨,薄暮昏冥。现定居美国。一直觉得人生不管是“大江东去,浪淘尽”,还是“杨柳岸,晓风残月”都该体会经历。

● 已出版作品:

《步步惊心》/《大漠谣》/《云中歌》/《被时光掩埋的秘密》/《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终场》/《曾许诺》/《曾许诺?殇》

目录

Chapter 1 邂逅

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

Chapter 2 距离

阳光下你的身影,如此真实,却又如此遥不可及,如同你我的距离。

Chapter 3 快乐

令人最快乐的瞬间,就是在两个人诉说着任何人都听不懂的话,

任何人均不知道的秘密与乐趣时。

Chapter4 刺痛

我会一直爱你,直到四海枯竭,直到太阳把岩石熔化,只要我一息尚存。

Chapter 5 温暖

有一种希望太似绝望,你的同情无比珍贵,胜过一切的慰藉。

Chapter 6 骄傲

把宇宙缩减到唯一的一个人,把唯一的一个人扩张到上帝,这才是爱。

Chapter 7 秘密

我爱你,已爱了一世之久,而你是我唯一想吐露心事的人。

Chapter 8 勇气

真正的爱,是不顾一切,是无言不听,把整个心、肝、灵都交由你主宰。

Chapter 9 飘雪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温和,平静,又脉脉含情,她的心充溢着真纯的爱情。

Chapter 10 牵手

与你牵手,如同饮下最甘甜的美酒,直到时光尽头,也不愿放手。

Chapter 11 幸福

美丽开在你脸上,爱情开在你心中,爱情所在,一切俱足。

Chapter 12 夜色

不愿成为一种阻挡,不愿让泪水沾上脸庞,于是,在这无尽的夜色中,我将悄然隐去。

Chapter 13 谎言

我的爱情已经失落,我已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爱你,那便让我坚守这不爱的谎言。

Chapter 14 梦醒

即便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你曾给我的梦想,依然是最美的时光。

Chapter 15 思念

本以为消逝的一切都已死去,不曾想它们还凝聚在你的心间,

那里留存着爱,和爱的一切。

Chapter 16 烟花

爱情难以遮掩,它秘藏在心头,却容易从眼睛里泄露。

Chapter 17 不测

在漫天风雪的路上,我遍寻不到熟悉的容颜,请不要,不要就此离开。

Chapter 18 相依

是你牵着我的手,从昨天走到现在,只愿依偎在你身旁,永不分离。

Chapter 19 往事

往事已随岁月尘封,却在心上留下永不能抹去的苦痛,不知何去何从。

Chapter 20 不离

这样的爱,没有分离,没有欺骗,没有变迁,没有年老,没有死亡。

Chapter 21 心伤

岁月已撒下天罗地网,无法逃脱的,是我的痛苦,和你的心伤。

Chapter 22 谜底

谜底已在眼前,一切就这样水落石出,我们无法逃避黑暗,却可以选择拥抱光明。

Chapter 23 别离

请让我从容面对这别离之后的别离,微笑着继续等待,那个流浪归来的你。

番外一 记忆

一定有些什么,是我所不了解的,细细追索才发觉,我的记忆中你早已来过。

番外二 缘聚

不能确定的答案终于揭晓,而你我,终于在花阴之中重逢。

番外三 缘散

篇7:中国古代文学书籍简介

明代专记北京名胜风土人情笔记,刘侗撰。刘侗、于奕正同撰。刘侗(约1593~约1636),明代散文家。字同人,号格庵。湖广省麻城县(今属湖北麻城市)人。在当员生时,因“文奇”被人奏参,同谭元春、何闳中一起受到降等的处分。他因此颇有名。崇祯七年(1634)进士。后选任吴县知县,赴任途中逝于扬州。于奕正(1597—1636),原名繼魯,字司直,宛平县(今北京市)人。明代嘉靖年问宛平人,崇祯中诸生。喜好山水金石,著有《天下金石志》于奕正曾写过一篇《钓鱼台记》,堪称明代游记中的上乘之作。《帝京景物略》为刘侗和于奕正合撰。其中于奕正负责收集材料,刘侗承担撰写。两人还曾打算合撰《南京景物略》,但两人先后辞世,连《帝京景物略》也未能完成,最后是由周埙完成的。周损字远害,号迂收,刘侗同乡兼同学,两人曾共砚席十余年。刘侗赴京入太学,周损相伴而游。《帝京景物略》中采选诗歌,亦皆出其手。

此书首先应当作历史地理类著作来读。它详细记载了明代北京城的风景名胜、风俗民情,是不可多得的都市资料;其次应当作文化类著作来读,它对当时北京的园林文化、民俗、外国宗教在中国京城的传播等,都有较为具体的描述;再次应当作文学著作来读,它是竟陵派幽雅隽洁文风在地理游记著作中的具体运用,因此,可把它作为晚清小品文的典范来阅读、欣赏。北京名胜景观的记录,是本书的重点。书中详细介绍了当时北京各地的寺庙祠堂、山川风物、名胜古迹、园林景观,甚至河流桥梁,许多今天脍炙人口的历史古迹和山川名胜,诸如卢沟桥、白塔寺、天主堂、碧云寺、潭柘寺、鹫峰寺、卧佛寺、戒坛、十刹海、海淀、玉泉山、西山等等,我们都能从本书探寻到它们的渊源所自、本来状貌、风格特征和历史变迁。提及金元时期,元夕“三日放偷,偷至,笑遣之,虽窃至妻女不加罪”的民俗,不仅偷物还偷人,且妻女为人所窃都不以为。缺点是考证不精,著文以竟陵派为旨归,“其文皆么弦侧调,惟以纤诡相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王士祯《池北偶谈》,朱彝尊《日下旧闻》对此皆多有批评,其中像割裂“艺”、“元”二字为塑工姓名一条,更为荒.唐。

《帝京景物略》初刊于崇祯八年(1635)。今有:《帝京景物略》北京古籍出版社《北京古籍丛书》,1963年第1版,年、第3次印刷;《帝京景物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帝京景物略》孙小力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陶庵梦忆》

明代出色的历史琐闻类掌故笔记,八卷,张岱撰。张岱简介见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二)诗文别集《琅环文集》。

《陶庵梦忆》是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该书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94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尤其可以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绝妙的《清明上河图》。其中虽有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是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同时本书中含有大量关于明代典制尤其是日常生活、娱乐、戏曲、古董等的纪录,如卷二的孔庙桧孔林燕子矶鲁藩烟火朱云崃女戏绍兴琴派花石纲遗石;卷四记兖州直指阅武,以骑兵、步兵演习布阵、设伏至擒敌、献俘的情形;卷五的姚简叔画柳敬亭说书金山竞渡扬州清明上墓刘晖吉女戏;卷六的彭天锡串戏目连戏甘文台炉绍兴灯景水浒牌等;卷七述西湖香市的兴废皆是研究明代社会、军事、文化的重要文献。其中还记有明末政治的腐败。作者在西湖,亲眼看到“城中饿殍舁出,扛挽相属”,而杭州刘太守却还在那里纳贿贪污,以至时人讽刺为“暖风吹得死人臭,还把杭州送汴州”。

《陶庵梦忆》中的《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也是出色的文学散文,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今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中华书局,明清笔记丛刊,版;《陶庵梦忆》华夏出版社年版;《陶庵梦忆》于学周,田刚点校,青岛出版社年版。

《四友斋丛说》

明代较为出色的考据辩证兼琐闻故事综合性笔记,三十四卷。何良俊撰。何良俊,字元朗,松江华亭(今江苏省松江县)人。嘉靖中以岁贡生入国学,特授南京翰林院孔目。弃官归家后,適值倭寇侵扰,复移居苏州,与张之象、文徵明诸人交遊。明史称其“少笃学,二十学不下数楼”。《四友斋丛说》自序亦云:“藏书四万卷,涉猎殆遍”,在明代学者中,其博学多闻,仅在杨慎、胡应麟、王世贞诸人之亚。

《四友斋丛说》全书包括经、史、杂记、释道、诗文、书画等十七类,三十八卷。其中史十三卷,杂记一卷,子二卷,释道二卷,文一卷,诗三卷,书一卷,画二卷,求志一卷,崇训一卷,尊生一卷,娱老一卷,正俗二卷,考文一卷,词曲一卷,续史一卷。有考证和评论,也有明代史实、苏州、松江等处地方掌故和士大夫轶闻。一般说来,考证较平常,而议论多可取。如谓《史记·游侠列传》序论为司马迁愤激之言,并非庄语。其文章之抑扬变化,不是《汉书·游侠传序》所能比(“史”一);又谓明成祖修《五经四书大全》之后,不用汉儒之说,专重程朱传注,学者但据以略加敷演,凑成八股,便取科第(“经”三)等,皆为切中时弊之论。其中记南京各衙门摆酒席的陋习(“史”八);正德十年后松江征收钱粮的情况(“史”九);记隆庆时纂修“实录”的草率(“史”四);松江百姓以歌谣、对联对县府官员的讽刺(“杂记”)均能反映明代中叶以后政治面貌。

明朝的学者,大都矜尚广博而忽略了专精的一面,所写笔记一类的书,总是兼收並蓄,细大不捐,四友齐叢说也不能例外。此书搜採既广,间有传闻失实之处,且沾染明末文士习气,书中掺杂一些无聊之语。

《四友斋丛说》初刻於隆庆三年(1569),仅三十卷,后又续撰八卷,合并为三十八卷,重刻於万历七年(1579)。后来沈节甫摘钞其中的明代掌故,编为六卷,刻入《纪录汇编》中。邓秋枚又摘取其论曲之语,刻入《古学汇刊》二集中。现在流传的《四友斋丛说》,都是这两家的删节本,很难看到全貌。中华书局根据万历刊刻的足本,加以断句,作为“元明史料笔记丛刊”一种于1959年出版,再版。

《焦氏笔乘》

明代辑录琐屑考证和议论中较为出色的笔记,,十二卷(正集、续集各六卷)。焦竑撰。焦竑(1540—1620),字弱侯,号漪园,澹园,谥文端,江苏南京人,原籍山东日照。为人博学多才,是明代中后期的一位大学者、文学家。二十五岁时中举人,第二年,会试落第,此后屡次会试失败,直到五十岁,才以第一名考取进士。任职翰林院修撰,负责修国史,后来修史事中途荒废。焦竑在为修国史而收集大量资料基础上编成了《国朝献征录》一百二十卷和《国史经籍志》六卷。因为资料丰富,论述精当,而深为后世学者推崇。焦竑在理论上富有批判和创新精神,是陆王心学的后起之秀。其学识之通达与杨慎齐名。焦竑三十多岁时,同李贽结识,从此友谊始终不渝。李贽冤死狱中,焦竑作《追荐疏》,并为他编印《李氏遗书》,晚年还为他作《藏书序》。李贽叛经离道、手搏龙蛇的狂放影响着焦竑。四十多岁时,问学于罗汝芳。罗汝芳强调思想自由,人情顺适,这种狂傲与通达,深深感染了焦竑,从此表现出更多的异端思想。焦竑为人耿直,敢于直言,得罪了相臣张位等上司,而又因为他文名极重,颇受同僚的嫉妒。万历二十五年,他五十八岁,被任命为顺天府乡试副主考,却因为科场事受到诬蔑弹劾。次年在官吏考核中他又被降级。他愤然辞官归家,与朋友讲论学问,著书立说度日,直到去世。他一生著述丰富,主要有:《焦氏笔乘》、《焦氏类林》、《玉堂丛语》、《澹园集》等。

《焦氏笔乘》是焦竑读书、讲学、做学问的学术笔记,反映了他的考据学的内容、方法和成就,是嘉靖、万历年间考据学成就的代表作之一。本书正集六卷,续集八卷,点校者又将焦氏《老子翼》和《庄子翼》中有关《焦氏笔乘》的文字辑录出来作为别集。本书内容极其丰富,有对文字字音、字义的分析研究,有对书目文献的搜集整理,有经史诗文文字的考订、校正,有对其注释的讨论,有对历代诗文作品的评述议论,有对古代名物制度的讨论,有对人物思想事迹及学术言论的记载、是非得失的评述,有对王学学者事迹和讲学活动的记录,有对儒学及老庄、佛典的讨论,有对金陵乡邦文献、医文医案的辑录等,内中不乏有力的考证、精彩的议论、独到的见解以及有价值的资料。书中对明代史事、人物、诗文的记载,为后世研究明代人物、明代历史或思想史提供了珍贵的材料。由于作者思想开明,反对因循守旧,不受时俗约束,该书在清代被禁毁。

《焦氏笔乘》也有明代笔记大都矜尚广博而忽略专精的通病,所谈范围较广,不免芜杂,且多抄袭唐宋人笔记,又不注明出处。

今有:《焦氏笔乘》李剑雄点校,中华书局20版;《焦氏笔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少室山房笔丛》

明代考据辩证兼琐闻故事综合性笔记,四十八卷。胡应麟撰。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更字明瑞,号石羊生,又号少室山人,兰溪(今属浙江)人。万历四年举人。诗文宗李攀龙、王世贞等前后七子,但有所变化,甚得王世贞欣赏。家藏书42384卷,筑室少室山中,专事著述。

《少室山房笔丛》是一部以考据为主的笔记。全书共48卷,分为12类:《经籍会通》四卷论古来藏书存亡聚散之迹;《丹铅新录》专门驳斥杨慎考据的谬误;《史书占毕》六卷是对史书及史事的评论;《艺林学山》品评文学遗产的优劣;《九流绪论》三卷考论诸子百家的源流;《四部正讹》四卷考证古籍伪书;《三坟补逸》二卷,专论《竹书纪年》、《逸周书》、《穆天子传》所谓“三坟”之阙;《二酉缀遗》三卷采掇古籍中奇闻怪事,《华阳博议》二卷杂述古人博闻强志之事,《庄岳委谭》二卷广泛论及社会杂事包括戏曲、小说等项,《玉壶遐览》四卷论《道经》和方士之言;《双树幻钞》则论佛经和释氏之说。《丹铅新录》和《艺林学山》各八卷,则专门驳斥杨慎考据的谬误。

胡应麟在明中叶以博学著称,与杨慎、陈耀文、焦竑同负盛名。本书征引丰富,议论亦多高明,为研究古籍提供不少宝贵的资料和见解。其《四部正讹》中把古籍的伪书析为若干种,各加辨订,相当详尽。后人谈及伪书,常用此说。书中论述小说、传奇、杂剧部分,尤有参考价值。如《九流绪论》(下)将小说分为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六类,据此可了解当时人们的小说观,对认识小说的历史演变颇有帮助。作者论述《世说新语》的特色是“以玄韵为宗”,认为“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较有见地。卷三十四里关于《逸周书》、《穆天子传》的介绍,为追溯小说的滥觞提供了资料。卷三十六和卷三十七里有关魏晋志怪小说、唐宋传奇及笔记的论述,其中分析六朝笔记小说与唐代传奇的不同,“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常为后世学人引用。卷四十一里有关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的评述。另外,《丹铅新录》、《艺林学山》两部分对考辨诗文典故、词曲名称的来源、作家籍里等均有助益。书中征引典籍,极其宏富。但同样也有不少舛伪疏误之处。

《少室山房笔丛》初刊于明万历年间,通行本为清末广雅书局刻本。

篇8:感恩的心书籍简介

内容简介

《感恩的心大全集》是一部让你时时感动、感悟、感恩的心灵读本!人生天地间,万般恩泽惠及一身,时时保有一颗感恩的心最珍贵。

感恩,是一种回馈生活的方式,它源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它是我们的力量之源、爱心之根,是我们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获得幸福生活的源泉。感恩父母的养育呵护,让我们体验了生命的精彩;感恩师长的传道授业,让我们开化了蒙昧;感恩朋友的风雨同舟,让我们渡过了难关;感恩爱人的相濡以沫,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感恩生命的存在,让我们得以感受人间的关爱;感恩生活的慷慨赠予,让我们在岁月流转中体会生命的美丽;感恩自然的多姿多彩,让我们拥有了生机勃勃的世界……感恩让大爱在人们中间传递,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灿烂阳光。心中有爱,世界才有色彩;心中有感恩,生活才有希望。懂得了感恩,学会了感恩,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拥有幸福的人生。

《感恩的心大全集》是一本能让人生变得更美好的心灵之书,它语言生动优美,故事真挚动人,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能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学会修一颗感恩的心,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并且能够用自己纯真、无私的爱,去回报那些曾经给予我们爱和帮助的人,从而忘记生活里的烦恼,实现快乐的生命旅程,找到最真的幸福。

感恩能带来更多值得感恩的事情,这是一条永恒的法则。所以我们要用加法去爱人,用减法去怨恨,用乘法去感恩。感激生活的种种赐予,怀着一颗感恩、宽容的心在生活中行走,我们必将处处收获善意、和睦,与幸福共赢共生。本书由杨英编著。

在线试读

西方有一个感恩节,那一天,要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那一天,无论天南地北,再远的孩子,也要赶回家。

总有一种遗憾,我们国家的节日很多,唯独缺少一个感恩节,我们也可以东施效颦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我们也可以千里万里赶回家,但那一切并不是为了感恩,团聚的热闹总是多于感恩。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蜜蜂从花丛中采完蜜,还知道嗡嗡地唱着道谢;树叶被清风吹得凉爽,还知道飒飒地响着道谢。但是,我们还不如蜜蜂和树叶,有时候,我们容易忘记了需要感恩。

没错,感恩的敌人,是忘恩负义。但是,真正忘恩负义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们常常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情谊、恩惠和德泽以为是理所当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记,有意无意地站在了感恩的对立面。难道不是吗?我们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不仅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而且还觉得他们人老话多,树老根多,嫌烦呢。

而我们自己呢,哪怕是同学或是情人的生日,都不会错过他们的party(聚会),偏偏记不清父母的生日,就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纵使我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总是被那种神情所感动。

恨多于爱的人,一般容易缺乏感恩之情。心里被怨恨涨满的人,便容易像是被雨水淹没的田园,很难再吸收进新的水分,便很难再长出感恩的花朵或禾苗。

篇9:平凡的世界作者及书籍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小说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小说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全书共三部。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本书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而书中最引人感动的,还是孙氏兄弟不甘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自强不息的命运主旋律。

《平凡的世界》中的部分经典语录

1、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象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

2、钱当然很重要,这我不是不知道;我一天何尝不为钱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觉得,人活这一辈子,还应该有些另外的什么才对……

3、连伟人的一生都充满了那么大的艰辛,一个平凡的人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4、喜欢海,不管湛蓝或是光灿,不管平静或是波涛汹涌,那起伏荡漾的,那丝丝的波动;喜欢听海的声音,不管是浪击礁石,或是浪涛翻滚,那轻柔的,那澎湃的;喜欢看海,不管心情是舒畅的或是沉闷的,不管天气是晴朗的或是阴沉的,那舒心的.,那松弛的……

5、既不懈的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报酬和宠爱,而是理智而清醒的面对着现实。

6、一个经历了爱情创伤的青年,如果没有因这创伤而倒下,那就可能更坚强地在生活中站起来。

7、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你会被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沦!!

8、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9、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10、生活中有那么一种人,你藐视甚至侮辱他,他不仅视为正常,还对你挺佩服;你要是在人格上对他平等相待,他反而小看你!

11、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12、人和人之间的友爱,并不在于是否是亲戚。

13、从古到今,人世间有过多少这样的阴差阳错!这类生活悲剧的演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人的命运,而常常是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所造成的。

14、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

15、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

16、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

17、男子汉应该是一种内在的品质,而不是靠化妆和表演就能显现出来的!

18、一个安静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有些空虚,有些凄凉。坐在星空下,抬头仰望美丽天空,感觉真实却由虚幻,闪闪烁烁,似乎看来还有些跳动。美的一切总在瞬间,如同“海市蜃楼”般,也只是刹那间的一闪而过,当天空变得明亮,而这星星也早已一同退去……

19、你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20、一个中学生要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这样才能开阔眼界;一个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国家和世界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这是可悲的!

21、人和社会,一切斗争的总结局也许都是中庸而已。与其认真,不如随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钱就寻一醉,无钱就寻一睡,与过无争,随遇而安。

22、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条件去寻找终生伴侣。

23、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24、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

25、通过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尽千辛万苦而酿造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哪来的更有滋味!

26、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27、无论精神多么独立的人,感情却总是在寻找一种依附,寻找一种归宿。

28、一个人的命运不是自己想改变就能改变了的,至于理想,只不过是职业好坏的代名词罢了

29、命运总使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

30、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历史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31、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

32、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

33、真正的爱情不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

34、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绿野仙踪书籍简介】相关文章:

绿野仙踪简介范文05-29

绿野仙踪人物简介07-09

读绿野仙踪04-20

绿野仙踪读书05-30

绿野仙踪电影台词05-27

绿野仙踪答案范文05-29

绿野仙踪免费范文05-29

绿野仙踪解析范文05-29

绿野仙踪阅读范文05-29

绿野仙踪推荐范文05-29

上一篇:珠江新城博物馆下一篇:初中代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