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上语文灰雀

2024-06-23

部编三年级上语文灰雀(共6篇)

篇1:部编三年级上语文灰雀

部编三年级语文《灰雀》练习答案

一、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提示:列宁的话要读出对灰雀的喜爱和担心以及灰雀回来后高兴的语气,小男孩的话要读出他的不安和惭愧。

(1)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见到他着急、担心、惋惜的样子,内心受到了感染,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2)男孩肯定地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第二天,灰雀果然飞回来了。表明男孩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是个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3)送回灰雀以后,“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表明他仍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

(4)从列宁和男孩的全部对话中可以看出,列宁没有一点责怪男孩的话语,这体现了他耐心、巧妙的教育方法和尊重、爱护男孩的崇高品质。

二、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列宁说:“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男孩想:他是不是知道我把灰雀捉走了。)

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男孩想:他是多么喜欢灰雀啊,我应该放了它。)

列宁说:“会飞回来?”(男孩想:我决定改正错误,一定放了它。)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列宁想:说话吞吞吐吐,难道是他捉了灰雀?)

男孩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想:真是你捉了它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列宁想:看来孩子知道自己错了,真是个好孩子啊!)

三、从哪里能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然后和同学交流。

答案:

1、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每次”“都要”“经常”体现了列宁对三只灰雀却喜爱的程度很深。列宁不仅欣赏灰雀的歌唱,还给它们带来食物,进一步写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2、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找遍”一词表现出列宁对灰雀的担心。)

3、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 ,它怕冷。” (“它怕冷”更流露出列宁对灰雀的关心之情。)

4、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5、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语文学习的要求

运用想象和联想

想象和联想伴随着语文学习的始终,听说读写都离不开想象和联想。比如:再看课文《春》的过程中可以联想到以前学过的描写春的古诗词,再现课文的内容和情景。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的把语言文字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结合起来。这样的锻炼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把它运用到写作中,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在课堂上老师对课文的理解是老师的理解,融入了老师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而同学们也许会有自己的理解,是站在一个未成年人的角度来理解课文,也许学生的理解会更好,所以学生要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都种能力。所以,同学们应该多思考,多提问,多研讨,使课堂活动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养成自控式的良好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要用心听讲、作业书写规范、独立完成作业、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多读、多背、多思考、经常练笔、看报等。这些都会帮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文水平。

篇2:部编三年级上语文灰雀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炎寒

平息

B.掌声

文净

C.热列

持久

D.郊外

轮流

2.下列关于“看”的词语有误的是()

A.向下看——俯视

仔细地看-端详

B.向四周看——环视

聚精会神地看——凝视

C.向远处看——仰望

恭敬地看一瞻仰

D.偷偷的看——偷窥

浏览——表示粗略的看

3.下列描写的几种事物,都是课文的作者留心观察到的,有一项与其他三项使用的观察方法不一样,请选出来。()

A.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B.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C.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

D.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4.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列宁“微笑”是因为()

A.列宁看到灰雀回来了,与男孩无关。

B.列宁既为灰雀回来而高兴,也为男孩的诚实而高兴。

5.给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A.(说话)温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

B.(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C.以委婉的方式拒绝。

D.对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可惜。

二、填空题

6.看拼音,写词语。

jiāo

wài

huò

zhě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kěn

dìnɡ

chénɡ

shí

lěng

dòn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品读课文,我能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1)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惹人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欢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换一换,给下列字换一个偏旁组成另外一个字,并组词。

——(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

校——(______)(________)

碗——(_____)(________)

9.我能拼得准,还能写得棒。

chéng

shí

tóu

gǎn

jiāo

wài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灰雀(节选)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竟然

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虽然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老实

诚实)的。

10.用“√”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

11.男孩“低着头”,说明男孩________,也说明他是个________的孩子。

12.把灰雀的叫声比作“歌唱”,不仅说明灰雀叫声好听,而且可以看出列宁________的心情。

13.列宁不问小男孩,却问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是因为()

A.列宁喜欢小动物,也喜欢和小动物说话。

B.列宁心情很好。

C.列宁见到灰雀之后十分惊喜,怕伤害到小男孩,所以就没有直接问他。

课内阅读。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14.给加点词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A.深奥

B.表示颜色深

(1)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______)

(2)李四光提出的问题很深。(______)

15.文中“找遍”一词,可以看出列宁______________。

16.从小男孩话语中的“……”可以体会到他说话时的语气是:_________。小男孩当时可能在想:__________。

17.“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表现列宁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8.根据《灰雀》课文内容,想一想男孩与列宁交谈后,回到家是怎么做的,把故事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B

6.郊外

或者

可惜

肯定

诚实

冷冻

7.让人觉得十分喜欢。

欢乐、高兴。

8.诚

诚实

叽叽喳喳

郊外

婉转

9.诚实

低头

不敢

可惜

郊外

10.果然√

当然√

诚实√

11.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

诚实

12.喜悦

13.C

14.B

A

15.十分担心灰雀

16.吞吞吐吐

我应该告诉列宁是我捉走了灰雀,做个诚实的孩子,但列宁会不会批评我呢?

17.对灰雀的担心和惋惜

篇3:部编三年级上语文灰雀

师:讲课前, 请大家欣赏一幅中国古画。 (师在黑板上画图, 牧童骑黄牛, 头上顶荷叶, 柳条倾斜) 这幅画有一米八高, 除了下部画着这些内容, 上面是一片空白。这是中国古代的一幅名画。你们能根据画面内容, 给这幅画取一个恰当的名字吗?

生:牧童。

师:古画的名字都有一个特点, 后面加一个“图”字, 比如“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 那么, 你取的名字应该叫“牧童图”。

生:牧童骑牛图。

生:牧童柳下骑牛图!

师: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 下一个名字就该叫“牧童头顶荷叶柳下骑牛图”啦!取出这样的名字来, 只能说大家有一双眼睛, 看到了画家已经画出来的内容, 但还没有眼力, 看不到画家没画出来的东西。

生:我看到了, 柳条倾斜得很严重, 正在刮风!

师:好, 这才叫有“眼力”呢!风是无形的, 于是, 聪明的画家用柳条的姿态告诉你风来了。

生:我还看到雨啦!牧童头顶荷叶, 是用来挡雨的。

师:哈哈, 这才叫与画家心灵相通了呢!这幅画的名字叫做“风雨牧归图”。外国的油画要用油彩把画布全都涂满, 不留一点空隙;中国的水墨画只是在雪白的宣纸上稍加点染, 就能创造出奇妙的意境, 这种方法叫做“留白”——留出空白让观众去联想。好画有留白, 好文章也有留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灰雀》, 就是一篇有着精彩留白的好文章, 它正等待我们展开联想, 填补空白呢!

第一课时:透过对话, 领略爱心的魅力

师:这篇课文的主角是列宁。列宁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 杰出的政治家。他口才好, 还是著名的演讲家。但是, 今天我们学习《灰雀》这篇文章, 大家会知道, 列宁不仅是政治家、演讲家, 还是……还是什么家呢?老师也给大家留个白, 读完了课文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师范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里有很多话都没说透, 等着我们为它补白。比如列宁问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文中没有直接回答, 现在, 我请大家来回答, 灰雀到底去哪里了?

生: (思考) 被小男孩抓走了吧?

师:对呀!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文章的倒数第三自然段:“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 低着头。”

师:你找得对。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因为他低着头, 他不好意思了。

师:不好意思就说明他抓走了灰雀吗?一个大人面对重回枝头、获得自由的灰雀都能那么开心, 何况是一个孩子呢!但小男孩却不看灰雀, 只是低着头, 这因为他……

生: (恍然大悟) 惭愧!

师:为什么男孩会惭愧?

生:男孩喜欢灰雀, 他把灰雀抓走了, 灰雀失去了自由, 他对不起可爱的灰雀。

师:你怎么看出男孩喜欢鸟呀?

生:他选了一只胸脯是深红色的鸟, 是最漂亮的。他抓走灰雀, 并没有伤害它。

师:你可真细心!另外两只灰雀的胸脯是粉红色的, 只有这一只的胸脯是深红色的, 颜色越深越艳丽。小男孩喜欢灰雀, 把它抓走了, 列宁也喜欢灰雀, 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 (纷纷回答) 列宁每天都来观赏灰雀;列宁给灰雀带来面包渣和谷粒;丢失了一只灰雀时, 列宁特别着急, 找遍了整个树林。

师:列宁这么喜爱灰雀, 却没有抓走它, 而是让它在大自然里歌唱, 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的美丽。可是, 同样喜欢灰雀的小男孩却把它抓回自己家, 当成自己的宠物了, 这个小男孩多么——

生: (纷纷回答) 淘气!不爱护动物!自私!……

师:“自私”一词更准确。小男孩站在白桦树旁, 低着头, 心中很惭愧, 他不仅愧对灰雀, 也愧对像列宁这样喜爱灰雀的所有人。

师: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也是写得最精彩的部分, 通过对话, 我们也可以看出是小男孩抓走了灰雀, 你们发现了吗?

生:我发现了!先说自己没看见鸟, 又说鸟还活着。

师:这叫“自相矛盾”, 能看出小男孩慌张的心理。课文里, 对小男孩抓灰雀的事一字未提, 但我们却能看出是小男孩抓走的。在读书时, 要学会思考。我通过读这篇课文, 发现列宁好厉害, 他在和小男孩说话时, 充分展现了他的智慧。下面, 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充满智慧的列宁是怎么设下“圈套”, 让小男孩认识了错误, 并且改正错误的。请同学们看列宁与男孩的第一句对话。当列宁第一次对小男孩提问时, 他知道灰雀是被小男孩抓走了吗?

生:不知道, 就是随口一问。

师:列宁是什么时候察觉到灰雀是被男孩抓走的?

生:在男孩回答列宁的问题时, 男孩说, “没……我没看见”。

师:为什么列宁通过这句话就知道是男孩抓走了灰雀呢?

生:因为他说话不自然, “没”的后面有个省略号。

师:这个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呢?

生:他害怕了, 说话有点儿结巴。

师:一般人回答这样的问题, 只会说三个字:“没看见。”可小男孩说完“没”, 有些犹豫, 又特意强调了“我”。这句话之间, 虽然只有省略号, 却隐藏着丰富的内容, 省略号的每一个“点”, 都是小男孩冒出的冷汗。你们觉得用什么语气来读这句话最恰当呢?谁来试试?

生:没……没看见, 我……我……我没看见。

师:哈哈, 你的语气是对的, 可是你不能给文章随便加字呀!

生:没……我没看见。

师:读得很好, 男孩在说这句话时, 一定是用一种很慌张的语气。小男孩这样一说, 列宁立刻就会猜到是小男孩抓走了灰雀。要是一般人看到孩子这么慌张, 肯定会立刻责问孩子, 列宁是怎么做的呢?

生:列宁说:“灰雀一定是飞走了, 或者冻死了。天气严寒, 它怕冷。”

师:这就是列宁的智慧, 他怕吓着本来已经很慌张的小男孩, 所以假装没看出破绽, 而是猜测起灰雀的命运来了。这叫“装傻”。装傻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让小男孩别害怕。

师:那你们说, 列宁在说这句话时, 眼睛是看着小男孩, 还是看着树上的灰雀呢?

生:看着灰雀。如果看着小男孩说话, 他会紧张的。

师:对。列宁说这句话时, 为了让小男孩确定自己没有怀疑他, 他用了一个很重要的词。有了这个词, 小男孩对列宁的戒备心就会消除。你们知道是哪个词吗?

生: (争先恐后) 是“一定”。

师:你们真有眼力, 就是这个词!列宁这样肯定地说, 都让男孩着急了, 几乎要把真相告诉列宁了, 可是他还是不敢。列宁见男孩没有说话, 就自言自语起来。这句自言自语的话很富有情感, 你们知道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吗?

生: (纷纷回答) 惋惜、遗憾, 失落, 沉重……

师:你们说的都对。那谁来读一读?

生: (有感情地) 多好的灰雀呀, 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师:我认为这句话还应该在一个词之间点个逗号, 你们能读出来吗?

生: (有感情地) 多好的灰雀呀, 可惜, 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师:你真聪明!有了“可惜”后面的停顿, 就增强了心情沉重的感觉。我想, 列宁在说这句话时, 一定是眼里含着泪水。因为, 小男孩马上安慰起列宁来了:“会飞回来的, 一定会飞回来的。”说完这句话, 男孩还补充道, “它还活着”。男孩说的这句话里, 也有一个关键词, 你们能找到吗?

生: (毫不犹豫) 是“一定”!

师:对, 男孩如此肯定地回答, 说明他已经下定决心, 改正错误, 放回灰雀。男孩这样说完, 列宁又追问了一句:“会飞回来?”结果呀, 男孩彻底掉入了列宁的“圈套”, 再一次肯定地回答:“一定会飞回来的!”第二天, 灰雀果然回来了, 看来真是男孩抓走了灰雀。

师:我们分析完这段对话后, 我想请同学们说一说, 列宁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 (纷纷回答) 他很聪明, 喜爱灰雀, 有爱心!……

师:有爱心?你怎么知道呢?

生:他经常给灰雀带来面包渣和谷粒;他尊重小男孩, 没有拆穿他的谎言。

师:那你说一说, 列宁这么好的人, 除了是伟大的领袖, 是政治家、思想家, 还是什么家?

生:慈善家。

师:它爱灰雀, 爱孩子, 爱大自然, 的确是一位慈善家。

生:教育家。他让小男孩改正了错误, 不再自私了。

生:我觉得列宁还是心理学家, 他把小男孩的内心看得一清二楚。

师:你们总结得太好了!一位教育家, 首先应该是慈善家, 是心理学家, 这样才能把孩子教育好。如果老师或家长在教育我们的时候, 也能像列宁这样温和, 这样有智慧, 一定要比厉声呵斥有效果。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中国的一个很有名气的教育家——陶行知。教育家陶行知在当校长时, 有一天看到一个男孩欺负同学, 他上前制止, 并让男孩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 男孩来到校长室, 等待着一顿严厉的训斥, 可是, 陶行知却递给他一块糖, 说:“这是奖给你的, 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 你是个信守诺言的好孩子。”男孩忐忑不安地接过了糖。随后, 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塞进他手里, 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 因为我不让你欺负同学, 你立即住手了, 你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男孩一脸羞愧。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 说:“我调查过了, 你和同学打架, 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 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正直善良, 只是采取的方法不当。”男孩听到这里, 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保证以后再也不犯这种错误了。你们说, 列宁和陶行知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他们都不批评犯错误的孩子。

师:但是, 却能让孩子——

生:让孩子认识到错误。

师: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爱。有了爱, 才会有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 是在土里埋下一颗种子, 精心呵护, 让它长成绚丽的花朵。

第二课时:通过书信, 填补课文的留白

师:刚才, 我们在分析《灰雀》这篇课文时, 我提到这篇文章里有很多留白, 我认为, 最大的留白, 就是小男孩的心里话。现在, 就请大家把小男孩想说又不敢当面说的话写出来吧。 (板书:致列宁的信) 你可以写小男孩致列宁的信, 也可以写灰雀致列宁的信。如果是小男孩写的信, 你们知道这是一封什么信吗?

生:小男孩致列宁的道歉信。

师:因为他把灰雀占为己有, 又没有当着列宁的面承认错误, 所以他要道歉。

生:他夺走了灰雀的自由, 破坏了大自然的美好, 这封信也可以叫做忏悔信。

师:如果是灰雀给列宁写信, 是一封什么样的信?

生:感谢信。

师:对。既然这是一封书信, 就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板书:师在黑板上写清书信的格式并讲解) 第一行写称呼, 小男孩应该怎样称呼列宁呢?

生:尊敬的列宁爷爷。

师:列宁是国家领袖, 在郊外养病是秘密的, 当时又没有电视, 小男孩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位老人是列宁, 所以, 称列宁为“尊敬的老爷爷”更恰当。如果是灰雀写信, 也这样称呼列宁可以吗? (生争论) 灰雀应该管谁叫老爷爷呀? (生答:老灰雀) 不是同类, 称呼也是不同的。列宁是灰雀的救命恩人, 所以, 它应该称列宁为“尊敬的好心人”。

师:你们知道结尾处的时间应该写什么时候吗?

生:随便写, 哪天都行。

师:哈哈, 随便写是没问题, 可是在月份安排上, 是不是要注意呀?文章的一开头就说是冬季的一天, 你安排在七月份, 是不是太热了呀?所以, 同学们一定要细心, 要围绕这篇文章来思考。下面就请同学们从这两种信中任选其一, 开始为课文补白吧。

(生写作, 师巡视、指导, 三十分钟后)

师:先请写忏悔信的同学来读一读吧。

王靖元:尊敬的老爷爷, 我是那天您在公园遇到的小男孩。我真诚地向您说一声:对不起。自从那次遇到您后, 我觉得我真的很自私, 我的心里充满了愧疚。我很喜欢这只灰雀, 听着它的歌声, 我很愉快。所以, 我趁它休息时, 用布网一把捉住了灰雀, 塞进阳台的一个笼子里。但自从这只灰雀来到我家后, 它不吃不喝, 一声也不叫。从那时起, 我已经有一些后悔了。当我看到您因为找不到灰雀而着急时, 我更是后悔不已。我知道, 您才是真正地爱它们, 您给它们带可口的食物, 常来看它们, 却从不曾抓走它们, 而我却剥夺了这个小生灵的自由, 也让您受到了伤害。看着您失望的眼神, 我才知道自己犯下一个多么大的错误。灰雀, 它爱的是大自然, 爱的是蓝天。我放走灰雀后, 您幽默地问灰雀去了哪里, 我听到这句话, 脸上一阵阵发热, 原来您早就知道是我抓走了灰雀。老爷爷, 真的很抱歉, 谢谢您没有当面拆穿我的谎言, 谢谢您给我了我一次承认错误的机会。请让我再说一声:对不起!祝您天天来看鸟, 天天听鸟歌唱。

师:你写出了男孩的忏悔之心, 写得很好。尤其是结尾的祝福, 很特别呀!小男孩知道列宁喜爱灰雀, 所以送这个祝福,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想, 当列宁看到灰雀重返大自然的时候, 就已经原谅了小男孩, 他要是再读到这封信, 一定会更喜欢这个小男孩的。 (其他书信略)

师:今天, 我们通过对《灰雀》这篇课文的学习, 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作家笔下的文章, 不会只是我们表面看到的浅显内容而已, 我们要认真思考, 想一想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我们要把作者没说的话, 把文章里的留白, 运用自己的联想补充出来, 这样做, 才是真正的读书, 才会把一篇短短的文章读成长长的文章, 把一本薄薄的书读成厚厚的书。有了这个本领, 你也会成为像列宁一样充满智慧的人。

备课笔记

万花筒的启示

老式万花筒, 里面装着五颜六色的玻璃碎片, 利用三棱镜的折射作用, 让我们看到了千变万化的景象。童年的我, 第一次举起万花筒, 激动的小手轻轻转动, 伴随着“哗啦”“哗啦”的响声, 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就出现在眼前了。

眼睛与画面的距离, 只有一个巴掌那么远, 这个小小世界里的奇幻景象就已经足以让一个孩子心醉神迷了。

最近, 我又在玩具店里见到了新式万花筒。镜头上安装的不是涂了水银的镜子, 而是一个透明的多棱的凸透镜, 你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了。即使是一只普通的手伸到镜头前, 也会变成各式各样的花朵, 而且那花朵的样式是你在生活中绝对未曾见过的。我把它瞄准吸顶灯, 眼前立刻繁星满天;轻轻地转动它, 繁星组成了各式奇妙的图案。哦, 这简直是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魔法万花筒。我毫不犹豫地买下它, 回到家就瞄准我的书架, 花花绿绿的书脊立刻绽放出千万朵鲜花。

由此, 我想到一则小故事。一位富人去看哲学家, 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 对他说:“向外看, 告诉我你看见了什么?”“许多人。”有钱人说。然后, 哲学家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 问道:“现在你看见了什么?”“我自己。”他回答。“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 分别只在于一层薄薄的银子。”哲学家说, “但是这一点银子就叫你只看到自己而见不到别人了。”

金钱能够蒙蔽人们的双眼, 读书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 只不过蒙蔽我们双眼的不是金钱, 而是文章表层的内容。我们常说“要把文章读透”, 可是, 怎样才算读“透”了呢?当然是不能满足于眼睛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那只是一个巴掌远的距离, 是老式万花筒所能提供的有限空间。我们要引导学生剔除涂在镜子上的那层水银, 把它变成透明的凸透镜, 看到镜头之外的广阔世界。

这种把文章读透的能力,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拥有的, 它需要在阅读实践中历练。我刚刚读到三年级的课文《灰雀》时, 只把它当成了普通的名人故事, 但是, 当我读到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时, 语言的简洁触动了我的敏感神经。简洁不是简单。简洁是一块透明的玻璃, 它越是洁净, 你越能看见更多的风景;简单是一面呆板的镜子, 你把什么摆在它面前, 它就映出什么画面。小男孩面对列宁的询问与感叹, 他本来有很多话要说, 但他不敢说, 所以他的语言是极其节俭的。透过寥寥数语, 我隐约看到他翻江倒海一般的内心世界;透过低垂的头, 我分明看到他羞于启齿的惭愧和改过自新的决心。充满智慧、怀揣爱心的列宁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孩子的自尊心, 始终没有直白地揭开灰雀失踪的谜底, 然而, 一切尽在不言中。

篇4:“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简析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使用这套教材,应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做到“有机渗透”又“润物无声”,减少说教,切忌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把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总结,让“课改”的经验,包括这些年提出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材中沉淀下来。注重了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因此本套教材更具科学性。

(四)课文选编更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注重适用性与实效性。

二、课文选编注重传统又与时俱进,特点鲜明

(一)课文选编四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

(二)课文选编与内容较以前版本和其他版本的变化:1.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课文数量的减少并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2.降低了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新教材一开始就是识字教学(5-6课),然后才学拼音,体现了识字的目的性,拼音的工具性特点。3.很多经典课文又恢复了,“时文”相对少了,教师的教学就更有了适从感,更容易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人文气息更加浓厚。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占有较大比重,大力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一条线是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便于教师教学内容的拓展,也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文本内涵挖掘空间。另一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表面看起来这些“点”有点细碎,但实际上是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避免了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堆积”,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教材的体系结构

教材注重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册6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不同单元穿插安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栏目。部编教材的鲜明特色和全新的体系构建,对一线教师在备课、上课、教材研究、教法选用及学生辅导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重新学习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掌握新的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内容目标的要求,特别是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这样,更容易准确把握住教材,有效使用教材为教学服务。

2.参考教师用书所建议的小学和初中的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系列,可以把这个系列和课标的要求对照,互为补充,力求充实。教学过程力求简化,落到实处。

3.研究这些“要点”,包括知识点、训练点等,也就是讲课的重点,是如何分布到各个单元、每一课的,注意传授的时机,合理安排时间。要有梯度,螺旋式提升,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一盘散沙,以致毫无重点,要形成体系。

4.目前的教学中,普遍不太重视阅读技能的学习和指导。比如,精读、快读、浏览、朗读、默读,都有技巧,教材中又体现不够。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方案时,就要想办法去细化这些方面,落实到方案中并分阶段性有效地实施。

篇5: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学生在二年级学习基础上,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字词的自学能力较强,并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孩子们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在说话方面,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语句较连贯。片段写作已经没有太大困难,为下一步的完整习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教学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4、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四、教材分简析: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xx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 “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2、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不拘一格,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

3、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1、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或课文中的文字复述课文。

4、把课文读的自然、流畅,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5、掌握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比较辨析、搭配运用、褒贬范围等方法理解词语,学习用联系上下文、比较句子、抓住句中关键词语等方法理解有关句子。

六、工作中的具体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降低或拔高。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

篇6: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题

崇 (崇高) 乏 (缺乏) 减 (减少) 奏 (奏乐)

宗 (宗旨) 泛 (广泛) 喊 (呼喊) 凑 (凑合)

拂 (吹拂) 聚 (聚会) 形 (形状) 掠 (掠过)

佛(仿佛) 骤 (骤然) 型(题型) 凉(冰凉)

偶(偶尔) 沾 (沾水) 卷(试卷) 瓣(花瓣)

遇 (遇到) 站 (站立) 倦(疲倦) 辫(辫子)

蓬 (莲蓬) 资 (资本) 仿(仿照) 矩(规矩)

篷 (篷车) 姿 (姿态) 访(访问) 距(距离)

绸 (丝绸) 害 (害怕) 约 (大约) 斑 (斑马)

稠 (稠密) 瞎 (瞎说) 药 (吃药) 班 (班级)

劲(使劲)珠(珍珠)熬(熬粥)

颈(颈椎)株(株连)傲(骄傲)

袋(口袋)糯(糯米)娇(娇气)

代(古代)懦(懦弱)骄(骄傲)

糖(糖块)至(至今)师(老师)

塘(池塘)致(精致)狮(狮子)

崖(悬崖)尊(尊敬)录(目录)

涯(天涯)遵(遵守)碌(忙忙碌碌)

浴(洗浴) 魂(灵魂) 借(借书) 洒(洒水)

欲(欲望) 魄(气魄) 错(错误) 酒(喝酒)

独(独自) 异(异乡) 佳(佳节) 欧(欧洲)

烛(烛光) 导(开导) 住(住房) 鸥(海鸥)

验(经验) 县(县城) 史(历史) 历(日历)

险(危险) 具(具体) 吏(官吏) 厉(厉害)

芳(芬芳)密(秘密)纷(纷飞)

方(方正)蜜(蜜蜂)吩(吩咐)

辫(辫子)涂(涂色)组(组长)

辩(争辩)途(路途)阻(阻力)

捡(捡东西)博(博学) 锋(锋利)

检(检查)搏(搏斗)蜂(蜜蜂)

幅(一幅画)腹(腹部)校(校正)

副(一副手套)复(复习)校(校正)

床(床头)间(时间)奇(好奇)

麻(麻烦)闲(清闲)椅(椅子)

炮(炮)末(末尾)水(大水)

泡(水泡)沫(泡沫)冰(冰块)

棱(棱角)题(题目)奉(奉献)

凌(冰凌)提(提出)棒(木棒)

壮(强壮)孤(孤独)理(有理)

状(告状)狐(狐狸)狸(狸猫)

雾(大雾)扬(飘扬)断(断开)

零(丁零)肠(肠子)继(继承)

读(读书)治(治病)必(必须)

续(继续)抬(抬头)秘(秘书)

默(沉默)狼(恶狼)贱(卑贱)

墨(墨水)浪(浪花)溅(溅出)

胡(胡说)贯(贯穿)里(里面)

葫(葫芦)惯(习惯)厘(厘米)

朗(晴朗)樱(樱花)腕(手腕)

廊(走廊)婴(婴儿)碗(饭碗)

谦(谦虚)纪(纪律)喉(喉咙)

歉(道歉)记(忘记)候(等候)

程(方程)腊(腊月)透(透明)

呈(呈现)蜡(蜡烛)诱(诱人)

乘(乘法)幼(幼小)讯(通讯)

乖(乖巧)幻(幻想)迅(迅速)

旺(旺盛)险(危险)谁(谁的)

汪(汪汪)脸(笑脸)推(推动)

腿(长腿)仙(神仙)抄(抄写)

退(后退)灿(灿烂)秒(秒针)

脆(脆弱)汹(汹涌)真(认真)

跪(跪着)凶(凶猛)镇(镇定)

性(性格)偎(依偎)朗(晴朗)

姓(姓名)喂(喂养)狼(婪)

厉(厉害)沾(沾水)梨(鸭梨)

历(日历)粘(粘贴)犁(犁地)

生(学生)俯(俯视)

牲(牲口)府(政府)

多音字组词

似sì(似乎)shì(似的) 纤qiān(光纤)xiān(纤细)

散 sàn(散步)sǎn(闲散) 挨 āi(挨挨挤挤) ái(挨打)

骨 gū(花骨朵儿) gǔ(骨头)

为wéi(作为)wèi(为什么)折shé(折本)zhé(折断)

朝zhāo(朝霞)cháo(王朝)盛shèng(盛开)chéng(盛东西)

倒dǎo(跌倒)dào(倒茶)禁jìn(禁止)jīn(不禁)

撒sǎ(撒落)sā(撒手)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

称chēng(称号)chèn(匀称)划huà(划分)huá(划船)

难nàn(苦难)nán(难过) 应yīng(应该)yìng(应答)

累lěi(积累)lèi(劳累) 鲜xiān(新鲜)xiǎn(朝鲜)

爪zhǎo(前爪)zhuǎ(爪子) 济jǐ(济南)jì(同舟共济)

便pián(便宜)biàn(便利)种zhǒng(种子)zhòng(种花)

号háo(号叫)hào(记号)闷mèn(愁闷)mēn(闷热)

都dū(首都)dōu(都是)背bēi(背东西)bèi(背部)

长chánɡ(长短)zhǎng(长大)系jì(系鞋带)xì(关系)

担dàn(挑担子)dān(担心)背bēi(背包)bèi(后背)

撒sā(撒手)sǎ(撒化肥)

扇shàn(扇子)shān(扇风)钻zuàn(电钻)zuān(钻洞)

斗dǒu(一斗)dòu(战斗)处chù(好处)chǔ(处置)

差chà(差劲)cī(参差不齐)和huò(和弄)huó(和面)

薄bò(薄荷)bó(厚此薄彼)散sàn(散步)sǎn(散文)

弹tán(弹琴)dàn(子弹)教jiào(教室)jiāo(教书)

模mú(模样)mó(模型)降xiáng(投降)jiàng(降落)

宁nìng(宁愿)níng(宁静) 参cēn (参差)shēn(人参)

似shì(似的)sì(相似)

卷juàn (卷子)juǎn(卷住)藏zànɡ(宝藏)cánɡ(收藏)

嚷rǎnɡ(叫嚷)rānɡ(嚷嚷)旋xuán(旋涡)xuàn(旋风)

涨zhǎnɡ(涨潮)zhànɡ(头昏脑涨)折shé (折了)zhé(折断)

按课文内容填空

一、古诗三首:

1. 《 绝 句 》作者( )( )代,( )( )江 山 丽,( )( )花草香。泥融( )燕子,沙暖( )鸳鸯。

2.《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 )( )代,竹外桃花( )( )枝,春江水暖( )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 )( )欲上时。

3.《三衢道中》作者( )( )代,( )( )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 )山行。绿阴不( )来时路,添得( )( )四五声。

二、燕子:

1.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似的尾巴,凑成了( ) 的 小 燕 子 。

2.( )的草,( )的叶,( )的花,都像( )似的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小燕子从( )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 )。在( )中,在( )中,燕子( )身子在天空中( ),唧唧地( ),有的由这边的( )( ),飞到了那边的( )下边;有的( )过湖面,尾尖偶尔( )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 )地荡漾开去。

3.几对燕子( )了,( )在电线上。( )的天空,( )之间连着( ),多么像( )!停着的燕子成了( ),( )了一支正待。

4.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 )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 ),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 )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 )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5.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kuà ng)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 )上,飞到那边的( )下了。

三、荷花:

1、荷叶( )的,像一个个碧绿的(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出来。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 )。有的还是( ),看起来( )得马上要( )似的。

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 ),雪白的的衣裳(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 )。

风过了,我停止( ),( )站在那儿。( )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 )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的好梦......

四、语文园地一:

《 忆江南 》作者( )( )代江南好,风景旧曾( )。日出江花红胜( ),春来江( )如蓝,能不( )江南?

五、《守株待兔》作者( )( )代,宋人有( )( )。田中有株。( )走触株,( )。因释(shì)其未(l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 )笑。

六、陶罐和铁罐:这篇( )故事讲的竖王御厨里的( )自恃( ),瞧不起(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 ),铁罐却( ),不复存在。表现铁罐的( )、( )和陶罐的( )、( )、( )的品格。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 ),要善于( ),正视( ),( ),( ) 。

七、鹿腿和鹿角:

1. 一头狮子正( )地向自己逼近。

2.( )的长腿在灌木丛中( )。

3. 两只( )的角差点送了我的命,可四条( )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语文园地二

1、一棵高大的橡树像( ),挺立在路旁。

2、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 ),可以张开、合上。

3、万壑树参天,( )。(王维)

4、( ),阴阴夏木啭 黄 鹂。(王维)

5、雨里鸡鸣一两家,( )。(王建)

6、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

7、( ),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九、古诗三首:

1.《元 日》 作者( )( )代,( )( )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 )( )。千门万户( )( )日,总把( )( )换旧符。

2.《清明》 作者( )( )代,( )( )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 )( )何处有,牧童遥指( )( )村。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 )( )代,独在( )( )为异客,每逢( )( )倍思亲。遥知( )( )登高处,遍插( )( )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 )的千古绝唱,作者是( )代诗人( ),当时诗人在长安恰逢( )佳节倍感( ),非常( ),写出了“( , )”。

十、纸的发明:

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原因是当时的书用竹简制作,重量太___,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可以用__________这个成语形容。

造纸术发明以前,我们的祖先用刀把文字刻在________________上,或者铸刻在____________上。后来,又刻在____________上。再后来,在________________上写字。西汉时代,人们用______来造纸。东汉时代,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现在纸的家族里有书写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赵州桥

《赵州桥》是篇( )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 )、(

)和( ),赞美了(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起着( )的作用。赵州桥的设计特点是( )和( )。

栏板上雕刻着____________图案:有的刻着__________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刻着__________________,前爪相互抵着,各自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刻着________________。

十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画的是____(南 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____________,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三

1.文学常识:

文 房 四 宝 :笔 墨 ( )

雅 (yǎ) 人 四 好 :琴 棋 ( )

花 中 君 子 :梅 兰 ( )

中 医 四 诊 :望 闻 ( )

第十三课《花钟》

鲜花朵朵,( ),芬芳(fēnfāng)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qiángwēi)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 ):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mù)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tán)花却在九点左右( )…

第十四课 蜜蜂

《蜜蜂》作者是( )国生物学家( ),以( )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 ),体现了作者( )。

听说蜜蜂有____________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____________。通过实验,“我”知道了它靠的不是________________,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________。

语文园地四

1.独怜幽草________,________深树鸣。________晚来急,野渡无人________。

2.要是我们________,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____________是不同的。

第十七课 我变成了一课树

《我变成了一棵树》中“我”变成了一棵树,长满了____________的树,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_______________。“我”还请小__________们住进来,妈妈给它们分____________。这时,“我”的肚子发出了________的声音,妈妈叫出了“我”的名字。还是妈妈最了解“我”。

2.《一支铅笔的梦想》中写了铅笔的________个梦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觉得铅笔的梦想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分)

3.“尾巴它有一只猫”是一种新鲜有趣的说法,你还想到了哪些类似的说法?想一想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八课《童年的水墨画》

《童年的水墨画》是张继楼的一组诗,表现了____________的快乐。其中,《溪边》描述孩子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江上》描述了孩子在水里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林中》写孩子____________的事。

溪边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 )山溪像( )一样平静。( ) 给 溪 水 染 绿 了,钓竿上立着一只(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suì)了,草 地 上 蹦 跳 着 ( ) 和 ( )。

第十九课《剃头大师》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沙 ,刚开始是 给他剃头,由于 ,所以小沙 ,后来写“我” ,结果 。

第二十课《肥皂泡》

这时,大家都( )心,( )头,( )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 )了。肥皂水( )下来,( )眼睛里,使大家都忽然( ),( )了眼泪。

第二十一课《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为了__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表现了她______________的品格。我还知道有关诚信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能失信》写的是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____________小时候的故事,表现了她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格。

语文园地六

(1)见善则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谓过矣。

(3)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语交际。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乐的,六一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这一天,学校会开展什么活动?你喜欢参加什么活动?用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二课《我们奇妙的世界》

《我们奇妙的世界》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奇妙景象,其中描写天空时是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方面来写的。

第二十三课《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描写了海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说明海底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

第二十四课《火烧云》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________的,一会儿________的,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这句话选自__________,全文写了火烧云______到________的过程,表现了火烧云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____________之情。

一会儿,天空出现____________,马头________,马尾________……忽然又来了____________。那条狗十分______________,在向前跑……接着又来了______________,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____________。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 ),马尾向

( )。马黍(gui)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miào)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 )很( )地蹲着。可是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语文园地7

兵来______________,水来______________。

不入虎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见为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朱者____________,近墨者____________。

第二十五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学习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我知道了在生活中,我们既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七课《漏》

《漏》中,老虎和贼都以为对方是“______”,最后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有意思!

第二十八课《枣核》

《枣核》中的枣核不光__________还__________,他机智地把______从县衙救回来,还惩治了县官。

语文园地八

大林寺桃花

( )芳菲尽,山寺( )始盛开。

长恨春归( ), 不知转入( )。

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

轻 诺 必 ( )。《 老 子 》

失 信 ( )。《 左 传 》

诚者,( );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小 信 成 则 ( )。一 一 《 韩 非 子 》

古诗大全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上一篇: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下一篇:政法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