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手机现象分析

2024-06-03

中学校园手机现象分析(通用8篇)

篇1:中学校园手机现象分析

中学校园手机现象分析

魏万兴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已经逐渐从一种奢侈品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通的通讯工具,手机的消费群越来越广,校园也正在成为手机消费的巨大城市,中学生中的“手机一族”也越来越多。对此我们对校园手机问题作了如下分析。

一、校园使用手机的现象及调查分析。

在能不能用手机这个问题上,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成年人手机已经普及了,孩子们用手机是一种趋势,孩子有了手机,就相当于家长放出去的风筝,给孩子身上绑了一根线,可以控制孩子的行踪,如果给孩子买张电话卡,给家长打电话的主动权就掌握在孩子手里,有时孩子回家晚了,家长不放心,又无法取得联系,只能干着急。而孩子多数贪玩,玩起来就忘了给家长打电话,因此,有些家长宁肯自己生活上节俭一些,也要给孩子花这个钱,而在学校,学生大部分时间是用于娱乐玩耍的,都普通存在上课期间发短消息的情况,手机在学校真实的使用状况可见一斑。

二、校园使用手机的危害分析。

第一、它滋长了学生间盲目追求时尚的虚荣心理,造成学生间的攀比。第二、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往往会被各种不良手机信息所迷惑。第三、加重家长经济负担,第四、手机用多了,会产生手机依赖症,具体表现在手机没带在身边就心烦意乱,无法正常学习。

第五、中学生玩手机还会中毒;

第六、产生不安全因素。

第七、可能会诱使学生犯罪。

三、应对校园手机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1、校园禁机令。

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进入校园后出现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暴露了学生规则意识,缺乏学校德育的老问题,学校一纸禁令虽然只能在表面上解决问题,但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更好的处理办法前,还 1

是十分需要这一纸禁令的,毕竟学校老师面对的还是一群没有多少自制度力的学生。

2、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提升学生思想素质。

如果要彻底解决手机问题,我觉得最根本的是要整体提升学校德育水平,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公德意识和自律意识,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不然,科技越发展,科技数码产品应越多越新颖。

总之,这是一个十分棘手而又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们要学会自律,学校要加强引导,而家长们也要极力配合,我想只要三方合力,手机不再成为学校大害,也不会影响课堂学习状况,而是成为学生辅助学习方便生活的好工具。

篇2:中学校园手机现象分析

一、校园使用手机的现象及调查分析。

在能不能用手机这个问题上,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成年人手机已经普及了,孩子们用手机是一种趋势,孩子有了手机,就相当于家长放出去的风筝,给孩子身上绑了一根线,可以控制孩子的行踪,如果给孩子买张电话卡,给家长打电话的主动权就掌握在孩子手里,有时孩子回家晚了,家长不放心,又无法取得联系,只能干着急。而孩子多数贪玩,玩起来就忘了给家长打电话,因此,有些家长宁肯自己生活上节俭一些,也要给孩子花这个钱,而在学校,学生大部分时间是用于娱乐玩耍的,都普通存在上课期间发短消息的情况,手机在学校真实的使用状况可见一斑。

二、校园使用手机的危害分析。

第一、它滋长了学生间盲目追求时尚的虚荣心理,造成学生间的攀比。

第二、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往往会被各种不良手机信息所迷惑。

第三、加重家长经济负担,第四、手机用多了,会产生手机依赖症,具体表现在手机没带在身边就心烦意乱,无法正常学习。

第五、中学生玩手机还会中毒;

第六、产生不安全因素。

第七、可能会诱使学生犯罪。

三、应对校园手机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1、校园禁机令。

我认为,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进入校园后出现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暴露了学生规则意识,缺乏学校德育的老问题,学校一纸禁令虽然只能在表面上解决问题,但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更好的处理办法前,还是十分需要这一纸禁令的,毕竟学校老师面对的还是一群没有多少自制度力的学生。

2、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提升学生思想素质。

如果要彻底解决手机问题,我觉得最根本的是要整体提升学校德育水平,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公德意识和自律意识,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不然,科技越发展,科技数码产品应越多越新颖。

篇3:手机镜头光晕现象分析

目前带数码摄像机功能的手机越来越多, 而关注手机镜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数码相机则是将CCD接收到的照射参数通过线路传给运算器, 并由处理系统在存储器内生成影像。从影像信息所经过的路径来看, 影响成像的主要因素包括:镜头、CCD、传输/运算线路、存储器。本文只针对手机镜头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分析, 及寻求最佳的改善对策。

1 不良现象的说明

手机镜头由下座、底座、玻璃镜片、塑胶镜片及垫片垫圈五部分组成。镜头成像不良主要有flare、红晕、斑点、暗角、水雾等现象。

flare在光学镜头行业中是指镜头拍出的图片有闪光区, 导致图片有一片白色的盲区, 图片不清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镜头的通光孔偏大, 或者是镜头下座内壁太光滑, 造成光线反射形成flare。见图1。

2 flare的实验分析及改善方法

针对镜头出现光晕的现象, 进行实验分析:

2.1 取50个GS-8239A库存品镜头作为分析样品。2.2把50个样品放在检测群光的检测PC板上对着天花板进行实拍, 实拍结果有以下三种程度 (见图2) 。2.3针对以上不良现象做如下实验:2.3.1取严重与轻微不良的镜头各2个交换底座后进行检测结果还是与原来一样;这说明底座不是引起不良的原因。2.3.2在测试镜头时把底座的剪口位置改变 (剪口朝人、左、右、里) 测试结果也还是与原来一样, 且杂散光的位置在同一位置。2.3.3测试同一镜头时把测试板的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横向、纵向变化, 测试出来的结果还是一样, 但杂散光的位置会发生变化。2.3.4取严重与轻微不良镜头各1个并在下座上做好记号, 把这两个镜头的每一个镜片都进行对调组立且组立一次测试一次 (用MTF检测机测试) , 从每次测试的结果来看:杂散光严重的那个下座始终会出现一样严重的不良现象, 杂散光轻微的那颗下座始终是轻微的不良现象。2.3.5把上一步骤的各镜片还是组回原来的下座然后进行检测, 结果与原来一样。从以上分析综合结果来看引起杂散光不良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下座的不同而引起。2.3.6再取2个杂散光比较严重的镜头把内部的镜片与垫圈取出, 并装配到同一铜下座内且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测试对比结果见图3。从上面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使用铜的下座组立后都没有出现杂散光现象, 此现象说明塑胶下座一定有与铜下座不同之处。2.3.7取GS-8239A同模不同穴的下座 (A2、A3、A4) 各10个作为样品。2.3.8取步骤三的下座样品各穴取2个去组立镜片后拿去检测, 结果还是出现与原来库存品镜头一样的杂散光不良现象;可是装到铜的下座上依然没有不良现象。说明仓库的下座也与已生产过的镜头下座存在一样的问题。2.3.9测量铜下座与库存品下座通光孔的直径大小并进行对比, 结果见表1。从表1测试结果来看:样品塑胶下座的通光孔直径都在工程规格之外, 最大的大于工程规格上限0.061mm, 而铜下座相对比较稳定, 都在规格范围之内。2.3.10为了使塑胶下座的通光孔变小一点, 在1号镜头的S面用黑色油墨涂黑结果如图4。2.3.11取5个杂散光严重不良的镜头:取下1号镜头按上一步骤的方式涂黑, 然后还是装回原来的下座并组立成镜头再拿去实拍。2.3.12把步骤七实拍后的镜头还是取下1号镜头用洒精把黑色油墨擦拭干净;然后还是装回原来的下座组立成镜头再拿去实拍。2.3.13因5个镜头按试验步骤七与八进行测试结果都一样;所以只取1个镜头试验前后实拍图来做参考结果如图5。从上面实拍对比图片可以很明显的看到:1号镜头涂油墨后没有出现flare不良, 而涂油墨前与擦掉油墨都有很明显的flare不良;从中可以说明在1号镜头的S面涂黑色油墨可以消除flare不良现象, 从而可以看出塑胶下座通光孔偏大是引起GS-8239A镜头实拍出现flare不良的主要原因。2.3.14取5个GS-8239A同模不同穴的下座, 将其内壁用细磨砂纸轻微摩擦一下, 在将各镜片组立成镜头, 再实拍可以发现flare不良现象消失。2.4分析总结:从上面分析过程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引起flare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下座通光孔径偏大而造成。可以通过改善通光孔径的大小来改变flare现象。另一个原因:下座的内壁过于光滑, 使通入的光线产生漫反射而出现杂散光在像面上形成杂散光背景。因为通光孔径的大小控制较难, 偏大会引起flare现象, 较小又会引起暗角现象, 目前发现改变下座内壁光滑度可以改善flare现象, 而不引起其他不良现象, 故建议在下座模具上改变其内壁光滑度即可。

3 实验小结

从以上的实验结果, 可以知道flare的产生与光学系统光能量的损失有关, 光经过光学系统, 其能量受各种因素影响要有较大的损耗, 损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3.1 光在经折射面折射时, 在其表面伴着反射损失。3.2光学材质对光能的吸收损失。3.3反射面的损失。3.4光学材质内部气泡, 杂质, 局部混浊, 导致光的散射。3.5光学零件表面磨光不良和病造成光的漫反射和漫折射, 损失光能, 形成杂散光, 严重影响光学系统。因此, 必须对光学材料和光学表面提出严格要求。光的反射损失公式 (在折射面) :

p—反射损失 (%) , —像方材质折射率, n—物方材质折射率。

例如:当=1.5时, p=4%;当=1.7时, p=6.7%。如果取10个面, 每面平均5%的损失, 则整个系统的光能损失可达40%以上。由于在光学表面的反射会造成光能损失和出现杂散光在像面上形成杂散光背景形成“鬼像”, 即我所要解决的flare现象。

解决的办法:a.在光学表面镀增透膜, 厚度为1/4λ, 单层膜反射损失可降低到1.5%, 多层膜可降到0.4~0.5%。增加透过率, 提高成像的清晰度, 改善反差, 消除杂光, 色彩还原更准确[2]。b.采用非球面校正像差, 减少, 镜片数量, 降低成本, 减轻重量。c.镜头应为复消色差 (APO) (ED) 采用莹石材质 (Ca F2) 和超低色散材质。d.采用内聚焦 (IF) 或后聚焦 (RF) 镜头在聚焦时保持镜头长度不变, 镜头前体不旋转。对偏振镜摄影极为有利, 对镜头小型化成为可能。另外还有内变焦镜头, 在变焦时保持镜头长度不变。

4 结论

针对手机镜头出现flare这个不良现象, 研究分析了flare产生的原因, 设计出改善其不良的方案, 并投入实验, 经验证, 可以改善flare不良现象。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手机镜头光晕 (flare) 这个不良现象作研究, 从镜头的结构、光路分析不良现象的产生原因, 并结合生产线上的实际操作来改善这些不良状况。

关键词:手机镜头,光晕现象,改善方案

参考文献

[1]崔庆丰.混合复消色差透镜组的设计原理[J].光学学报, 1994, 5 (2) :17-18.

篇4:校园“手机控”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一、调查显示近六成学生有手机

手机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的沟通工具,越来越智能化的手机也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本次调查的我校六年级300名学生中,96.5%的家庭为学生配备了电脑,58.5%的学生有手机,近七成的学生接触过iPad之类的平板电脑,八成的学生每天都会上网。

二、美好的初衷:方便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90%的家长为孩子配备手机,为的是方便联系孩子,尤其是工作繁忙、家离学校较远的家庭。不但可以随时联系孩子,还可以及时地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等信息。

60%的家长为孩子配备手机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开通网络的手机,可以随时“百度”到自己想查的资料,希望手机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帮手。

三、校园“手机控”现象的思考

1.小学生本能的好奇心理造成的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逐步进入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变化特别激烈,“长大”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并逐渐地开始否定家长,否定家长的观点,否定家长的做法,希望能够独立。他们越来越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交流,转而喜欢和同龄人交流,他们还对家庭和学校以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而手机、网络恰恰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尤其是不擅长面对面交流的孩子。网络给了他们需要的空间,让他们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满足感。

2.小学生缺乏自制力造成的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是有限的,日复一日枯燥的学习让他们产生了厌倦心理,而丰富奇特的网络世界会带给他们全新的感受。试想,学习和一款多功能手机哪个更能吸引学生?显然是后者,事实上很多大学生甚至工作人士都对手机的各种功能产生各种依赖,对于小学生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如果有一个手机在他身上放着,他也许会上课的时候拿出来偷偷看看自己的菜有没有被人偷,也许会在本该休息的时间拿出手机偷偷玩游戏,也许会在课间选择不出去活动而是选择一起讨论大家手机上添了什么新歌。

3.畸形的攀比心理造成的

很多学生要求家长配备手机是出于方便学习和联系的理由,但实际更多的还是因为攀比心理在作怪。看到别的同学有了自己没有好像就落后了,甚至还有一些家长也有这样的攀比心理,觉得别人的父母能给予孩子的自己也能。这样的攀比心理实际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4.学习受挫自信不足造成的

对于一部分学习能力不如同学的孩子,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在家经常受到家长的责怪,长此以往造成自信缺失、交往受挫,而手机和网络这让他和这些挫败隔绝开来。

心理学家肯纳斯·乔恩把“控”手机的青少年称为“活在气泡里的世代”。他认为,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这一层气泡隔绝了“自我”和外界的关联,让人变得更加孤独,甚至对生活失去兴趣,懒散、消沉。

五、孩子“手机控”应当予以“控制”

无可否认,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媒体、一种载体、一个虚拟世界。不管用什么方式上网,互联网是属于全人类的,同样也是属于少年儿童的。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有使用媒介的权利,有闲暇和休息的权利。上网是儿童青少年的权利,老师、家长,甚至全社会要做的是怎样帮助孩子正确利用互联网,而不是拒绝甚至放弃。

1.让孩子充分认识沉迷手机的危害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只有自己认可的行为,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产生改变的愿望,这是戒除任何成瘾行为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对于沉迷手机的孩子,需要让他认识到“控”的危害。家长和学校要通过身边的事例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平和的沟通交流,努力让孩子达成共识,不要情绪过激,也不可危言耸听,否则会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而造成反效果。

2.对孩子使用手机给予科学的引导

作为学校,不能硬性禁止,况且禁止也没有适用的法规。学校应该从理解学生、体谅家长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理性对待手机、合理文明地使用手机。

比如,规定什么时候可以使用,什么时候不该使用,或者可以考虑,当学生进入学校后,学校能否暂时帮助管理手机,学生放学后再归还。虽然这样麻烦一点,但学校管理手机对学生却是有利的,尤其是可以避免上课时玩游戏等。

作为家长,更应该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告诉孩子购买手机的目的是为了有利学习方便联系,而不是影响学习导致成瘾,让孩子了解手机辐射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发育和成长,告诉孩子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影响视力等等。要适当规定孩子什么时候使用手机,使用哪些功能,限制手机流量等等,不能因为过分疼爱而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3.培养其他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人往往越是空虚枯燥的时候,对一种事物的依赖性就越大。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比如阅读、运动等。家长要舍得抽出时间,利用周末带孩子走到户外去,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让孩子充分地感受亲情,接触世界。要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可以和同龄人互动的团体活动,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慢慢地,孩子自然会对手机的依赖有所降低。

4.利用同伴的力量分散注意力

家长要留意孩子的交友情况,不要认为孩子和朋友交往会影响学习而限制孩子交友,应当鼓励孩子和朋友面对面的交流,少用手机短信和QQ,当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时,手机就不那么重要了。

家长还可以请孩子和朋友相互监督、提醒,在孩子违规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提醒,甚至可以联合好友的家长,共同参与到戒除手机成瘾的“活动”中来。

学校和家长要对校园“手机控”现象能够有清醒的认识,理性地对待,正确地引导;老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努力让网络真正成为孩子开阔视野、学习知识的好帮手。

篇5:禁止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手机已是“旧时富人手中机,飞入寻常学生中”,已悄然走进我们生活中,成为我们联络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大部分的中学生,也开始拥有了手机,在学校里,这种情况已越来越普遍。学生从佩带小灵通,到带摄像头的手机,各种款式纷纷亮相校园,成为校园另一道“风景线”。

中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也多了起来.中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带来了许多很多新问题;这边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同学们也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忽然手机铃声大作,全班同学...学生上课不听课,而是埋头专注地在发短信,考试手机成了作弊工具,中学生也学会了从考场外发送ABCD,学生下课在校园内用手机呼朋唤友,大出风头那么中学生到底能不能中学校使用手机呢?

持支持意见的家长与同学会有如下的理由

①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同学把手机当成了‘游戏机’。上课的时候,手机还成为某些同学聊天的工具。甚至整堂课都埋头用短信息聊天。话费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影响学习,你说只顾发短信了,一会儿“嘟”一声,孩子哪还有心思学习?我们本次只要是选择了高一年级,从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使用手机用于紧急联系用途的为5%,上网聊天的为21%,通话聊天的为48%,玩游戏的为11%,下载图片铃声的为12%,拍数码照片的为3%。由此看来,中学生们对手机的用途并不是用来紧急联系,而是趋向于娱乐和休闲。有很多家长给孩子购买手机的初衷是方便同孩子联系,但手机的很多附加功能,例如游戏、上网、短信等,并不一定都适合中学生,因此家长不能提倡学生用手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手机并不是必备的学习工具,完全没有必要。

②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首先,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中学生们一天上七八节课,再加上早晚自习,学习时间被排得满满的,学生是没有多少机会拨打或接听手机的。再说,在这些时间段内,他们的同学,朋友也大多在上课,又有多少“业务”需要联系呢?若家长有什么紧急事情需要联系孩子,把电话打到老师办公室,请老师代为转达一下,也是完全可以的。而孩子若想和外界联系,住宿生的宿舍里、校园内、甚至挂在教室门口的磁卡电话,就方便得很,费用也低。

③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有手机的孩子又有多少自制力较强的呢?他们已不局限于和家里联系;更多的是利用手机做些无聊的事。大人给他们配备手机是奔着他们在学校时和家里联系方便去的。可实际家里有事既不能等他(她)放学再说也无法用其他方式解决的特殊情况是很少的,如果没手机就会有没手机的办法。中学生在学校学习是很辛苦的,容不得分散注意力。且不说现代手机的多功能,只说通讯功能:上课关手机是否都做到?如果打在振动位置,收到一个短信总会看一下吧?也许还影响到旁边人。再说了学生要手机通讯有什么大作用?如果真有事情,可以用公用电话跟家长联系的。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弊的方面:

1.玩游戏,很多手机都有游戏的功能,随着新机型的不断推出,手机的游戏功能也越来越多,有的手机还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游戏功能。这就大大方便了一些喜欢上网玩游戏的同学,可以通过手机在课堂上游戏,虽然不如网吧里尽兴,但足可以让自制力差的同学乐不思蜀,课间玩、上课也玩。影响听课质量。

2、发短信,学生在课堂上偷发短信、玩游戏,根本无心听讲,学习质量大打折扣。很多网站都开通了短信业务,分辨能力不高的同学很容易就可以从网上下载各种各样的短信,互

相发送。那些内容不健康的短信势必影响他们的成长。

3、考试作弊,上次月考我校有一个班七八个班用手机集体作弊,虽然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在考场上作弊在社会上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出现在高中考场上老师还是有些吃惊,立刻进行制止。由于手机发短信简单、隐蔽,成了学生作弊的又一理想工具。我还发现这些家长基本上都一味的溺爱孩子,没有人说带手机不好,有一家长教育孩子说带手机作弊就好像大人大麻将偷牌一样,让人无话可说。

4、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5、额外增加父母负担。在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是给家长增添了新的负担。

6、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机未关机,突然来电话,影响全体同学听课。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本人初三月考时曾因为前座突然来电话而受影响。

7、手机对人有辐射。许多广告只说手机有多少多少先进功能,却从未提对人体伤害。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如果因为手机而对身体伤害,岂不追悔莫及。而且有专家表示,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因此为健康着想,青少年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父母也应使子女尽可能远离这项高科技。

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

人大附中、4中、首师大附中等京城名校纷纷作出口头和书面要求,不提倡中学生进校带手机。北京名校不提倡中学生带手机的理由主要有三:

一是不安全。首师大校长石彦伦认为,手机是贵重物品,孩子带手机上学很惹事。上体育课或搞其他活动时容易丢失,给老师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一些不法分子见手机起意,专抢中学生手机,有的还伤了孩子。孩子之间因打手机和发短信息不当,也引起了不少纠纷。

二是影响学习。人大附中在给家长的通知中明确写上上学不许带手机的字样。许多学校的任课老师反映,有的学生上课接手机,影响自己也影响老师和同学。有的学生偷偷发短信,压根儿不注意听讲。已经发现多名学生因迷恋发手机短信成绩下降。

三是引发攀比心理。刚刚考上某名校的高一新生,非让妈妈掏4000多元买了一个彩屏手机,这已是他上中学以来换的第五个手机了。只要手机新款一出来,总有许多中学生缠着父母买。给孩子买吧,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不给孩子买吧,怕同学瞧不起孩子,难为了家长,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京城名校校长和教师普遍认为,校园可用IC卡电话,同学有急事告诉家人还是很方便的。目前中学生应该对手机说“不”,希望家长配合。等手机像笔那样普遍用起来时,再让手机不迟。

杭州一中:不准带手机进校

龙岩一中:带手机进考场,无论是否用于作弊,该科成绩一律以0分论处。

浙江台州一中:学生用手机需先与学校签合同

宁波:禁止学生带手机违者扣分

国外的做法:

芬兰:禁止向青少年推销手机

芬兰市场法院近日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

美国:为校园手机立法

大约在10年前,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定规则(有些是州议会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

德国:欲禁止手机在学校使用

篇6: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好处

1. 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2. 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3. 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4. 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5. 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6. 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7. 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教育应当是开放的,是塑造人才的,学校是树人的,而不是过多的追求一些细枝末节。学校没有权力不让学生带手机。

8. 手机是一种便利、快捷的交通工具。它的普及是必然的。

9. 给学生配用手机,方便了家长与孩子的联系,沟通了两代人之间的感情。

10.有些学生贪玩,经常出去玩,有了手机,家长可以很方便了解到孩子在干什么,万一孩子遇到什么难事可以很快与家长取得联系,以免家长担心。

篇7:中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弊大于利

节选自长沙市金海中学辩论会反方(弊大于利)发言稿

一、立论:

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立论,对方列举手机的很多好处,仿佛让我置身于一个手机卖场,正感受着一位口才一流的销售人员高超的销售技巧,也让自制力不强、判断能力尚未成熟的作为初中生的我有些动心。但静下心来一想,不对呀?对方辩友讲的是制造商赋予手机本身的利处,还是手机被初中生使用之后产生的利处呢?概念似乎不一样呀。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今天的辩题:初中生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利与弊。通过对此辩题的分析,我们得到,首先今天需要辩论的手机使用主体是初中生,而非其他成年人。其次,手机使用的地点为初中生校园,而非校园以外的地方。再次,我们是比较利弊,而非它不相关的事件。三点之外的东西将不是我们辩论的问题。

基于此,我们来看看使用手机的主体——初中生的特性,第一,他不成熟, 自我控制能力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第二不理智,很容易有攀比心理,因为这些本性导致原本无错的手机在被自制力不强的初中生使用后,造成了远远大于对方辩友所认为的利处。主要危害如下:首先:短信闲聊,贻误学业。2010年6月12日长沙晚报道,北京市教育部门对9所中学学生手机持有者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上网占21%,短息聊天的占48%,而其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下载图铃的占12%,拍照片的占3%,而用于紧急联系的仅占5%。本是方便联系的工具,在某些中学生手中却沦为了步入歧途的钥匙。其次,不良信息,污染心灵。上海市社科院对中学生持手机用途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显示:在学生发送接收的手机短消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这些污浊不堪的消息侵蚀了孩子的心灵,玷污了孩子的思想,使孩子们的成绩直线下降。再次:中学生使用手机助长了攀比之风。某市教育局关于学生持手机的动机调查显示,有19%的学生认为,手机只是为了个人虚荣心的需求,证明自己的家庭实力,作为相互攀比的依据之一。原本有所压制的攀比之风在手机诱导下又燃气了熊熊烈火。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严重不平衡。除此之外,手机给中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还有很多,如手机辐射影响身体发育,手机带来的安全隐患,手机所引发的依赖症等数不胜数。手机,使我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手机,使我们纯洁的心灵布满污秽;手机,使我们难以在阳光大道上健康成长。因此,我方坚持认为初中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弊大于利。谢谢!

二、攻辩小结(选其中几点讲)

第一,对方辩友又说可以加大监管力度来限制手机的弊端,不正是已经承认了手机带来的弊端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所以,才要加大监管力度呀!手机作为通讯工具,进入中学生群体,在最开始是怀着最美好的愿景,校方、社会并未持反对意见,然而,事实怎么样呢?现在,在中学生这个群体中,手机已经变成了手雷,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成为教育者头痛的难题,不正是手机在初中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造成的弊远远超过对方所想象的利所引起的吗?

第二,对方辩友说辐射不会对人造成很大的影响。不正是也承认了有影响吗?一部手机尚且对人有影响,更何况人口非常密集的校园?比如我校,有两千四百多学生,如果每人一部手机,而且学生每天处于这个充满辐射的环境中,对我们身体还未发育成熟,免疫系统还不够强大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威胁。那么在家里我们已经受到了电器的辐射,在学校我们还要遭受更大的辐射,我们的成长环境怎么得到保障?

第三,对方辩友又说手机如果弊大于利,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带手机进校?我想这很好解释。首先,作为管理者的校方是不允许带入手机的。手机上众多的游戏、娱乐功能引诱着初中生沉溺于手机的大量弊端,使他们无法自拔,所以他们才不顾校方、老师、家长的反对,执意在手机弊端的泥沼中越陷越深。这也反映了初中生这一特殊群体自制力不强的特点。也正印证了即使加大了监管力度也无从解决这个问题呀。

第四,对方辩友说攀比心理,自制能力不强早在手机产生之前就有了。这并不是手机引起的。确实如此,对方辩友不正是也看到初中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劣根性吗,这个本性早在几千年甚至于人类产生之初可能就有了,这么多年的教化仍不见有所减弱,甚至越来越盛,这是加大监管、德育教育能彻底解决的吗?对方辩友对所谓的监控、德育似乎抱的希望也未免太大了些吧。

(对方可能会说,那么对方这么说,是不是学校老师的德育就没什么必要了呢? 回答:当然不是,德育一定要加强,虽然不能杜绝,但仍然可以缓解,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拯救一些人,但是、并不是全

部呀,那些通不过考验的人我们就得将他抛弃在沙滩上吗?)

我们来看一看今天我们辩论的主体人群,初中生!初中生有什么特点呢:

不成熟, 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2不理智,很容易有攀比心理。这些就是初中生的特点,连这些都没有了就不是中学生了。对方辩友可以在这里高呼手机无错,手机本身确实无错,还有很多的利处,但被自控能力不强的初中生使用就弊远远超过利了。鸦片可以医用,有利,但能给除医院以为的人使用吗?如果给了自制能力不强的人使用就能导致国破家亡。武器有保卫国家安全的功能,但如果被心术不正的人使用,就会酿成重大社会危机。所以我们今天谈的不正是自制能力不强的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而非成年人使用手机的利弊呀。对方辩友滔滔不绝的畅想手机(可能)给中学生带来的好处,却不能站在事实角度上看看手机(已经)给中学生造成的巨大危害,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怎能让人信服。按对方辩友所说,我们就要为你们所谓的可能好处,就要冒险去牺牲一代甚至几代人吗?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初中生带手机利大于弊。

三、总结陈词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

下面,我总结我方观点:

第一、只有认识到中学生带手机的诸多弊端,我们才能够还校园一片净土。看看那些地下网吧,看看那些中学生浏览的网页界面,真可谓“色情与垃圾齐飞,虚假与暴力一色“。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校园也成为公开的“网吧”,桩桩事实告诉我们,中学生带手机不加以控制,就会直接冲击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从而败坏校风校纪。

第二、只有认识到中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才能正视现实和问题,难道每一个带手机的中学生都会在对方所说的理想状态下去使用手机,都会正视手机对于中学生的一系列问题,都会正确利用好手机的利处么?从他律走向自律,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哇!老师不可能是上帝一样,派出无数的天使下凡对每一个带手机的中学生说:嘿,伙计,此物非礼勿视。可事实又告诉我们中学生往往会出于自制力差、好奇或冲动,刻意去寻找一些不健康信息进而影响到自身的学习。此时此刻对方辩友猜猜上帝会怎么想?他只会说:Sorry!不是我心太软,只是我也很无奈。

第三、只有认识到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才能调动社会的各方面力量和各种手段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而不是用你们理想中的空中楼阁演一出毫无剧本的戏剧。我们是五月的花朵,但花朵有被害虫侵蚀的时候,只有摆脱手机的诱惑才能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但太阳也有被乌云蒙敝的时候,只有该放手时就放手,才能用生命点燃未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有一个梦想:在新世纪的一个清晨,当我,向度尽劫波的人类精神家园投去最后一瞥时,我们广大中学生正以新面貌新状态,迎接新挑战!谢谢!

四、提问

1、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市教育局就手机是否影响中学生学习的问题进行抽样调查,其中53%的学生说影响学习,80%的家长说影响学习,而100%的老师也表示影响学习。学生,家长,老师三方都认为手机影响学习了,对方还觉得利大于弊吗?

2、美国,德国,日本,芬兰等国家纷纷制定相应规定限制手机在中学生中使用,教育界权威也纷纷倡议中学生不要带手机进入校园,今年两会中人大代表也提出初中教育阶段不提倡带手机进入校园,那么请问对方辩友这些倡议的背后所隐藏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

3、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中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利弊问题,说明中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有利有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干脆依据具体数据及客观事实来进行判定吧,在立论环节我方一辩以陈述了大量的事实以及具体的数据,这显示了手机给大部分中学生是带来的巨大危害的,而只有极少数学生享受到了手机的利端,那么我倒要问问对方辩友了,如果按您方所说的利大于弊的话,那怎么解释大量事实呢?你们是否可以举出事实及数据来论证你们的观点呢?提示对方我们想听到的不又是制造商给与手机自身的利,而是初中生真正的使用用途。

4、请问对方辩友,手机自身的功能与手机被中学生使用之后产生作用是一个概念吗?

5、初中生确实需要教师,家长,老师的关心,但是不是关心了、教育了,那些误入歧途的学生都能迷途知返呢?

6、加大监管力度到底是可以解决全部的问题,还是只是一部分问题呢?

篇8: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探析

一、五花八门的中学校园教师绰号

汕头某中学共有2000多名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该中学的学生也与其他学校一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给老师起绰号的文化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类。

1. 姓名演绎类

有很多中学教师的绰号与自己的姓名有关。这是由于学生在给老师起绰号时主要根据其名字的谐音,即利用语言中字与字、词与词音同、音近的现象,表达出语言运用者意欲传递的信息[3],或选择姓名中的某个字进行联想扩展,从而选择了一个较为通俗的词语代替,时间一长,就成了该教师的绰号。如姓“袁”的老师就成了“猿猴”;有位老师叫“胡锋”,有的学生就叫他“蜜蜂”,或者干脆叫他“bee”。有个学生还编了顺口溜“葫芦蜂,蜂葫芦,葫芦里面小蜜蜂,看到大头蜂,叮了一口红通通。”有一女老师叫“崔尚金”,学生想到了不知哪部韩剧中的人物“崔尚宫”,因而得号“娘娘”。

2. 个性特征类

教师的外貌特征、姿势、语言、声调、行为习惯、工作、生活作风都会受到学生的注意,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就会从中选出最具典型意义、为其他学生所能接受的特征作为教师的绰号。所以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绰号是学生根据某一最能代表该教师的典型特征起的。有根据所教学科起的,如:“地理卢”(地理老师姓卢)、“数学林”(数学老师姓林)等等;有根据教师外貌特征起的,如:“苏联猪”(体型胖且矮)、“86”(身高1.86米)、“狼眼”(白眼珠多、黑眼珠少)、“大公鸡”(经常大声叫)等等;有根据教师习惯性语言起的,如:“这个这个”、“研究”等等;有根据教师工作作风起的,如“冰山老妖”(教龄长,不拘言笑且对学生要求严格)、“孙大炮”(喜欢吹牛)等等;有根据其生活习惯起的,如:“夜猫儿”(喜欢熬夜)、“油条”(喜欢吃油条)等等。

3. 灵感顿悟类

灵感顿悟是一种带有突破性的创造性思维认识活动[41。中学生的思维跳跃性强,创意大胆新奇,往往能够采用出乎意料和超乎正常语法规则的方法,自由组合,另类搭配,创造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绰号,它往往带有较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这种类型的绰号在中学校园中比较少见,它很难与某位老师的个人特征联系上。例如课间同学们在一起说笑玩耍,当说到某位老师时,个别学生灵感突然爆发,将交谈的内容与某位老师联系起来,在得到在场同学的认可时,一个毫不相干的绰号便莫名其妙地落到了某位老师的头上。

4. 潮汕方言类

语言在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性特点,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是打开人们心灵深处奥秘的钥匙[5]。方言则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潮汕方言是指流行于粤东一带的闽方言,旧时称潮州话或潮州方言,也称为汕头话或汕头方言[6]。汕头该中学的学生全部来自潮汕地区,学生在给老师起绰号时也不乏有许多以潮汕方言所起的绰号。如“虾虾”(动作举止缓慢柔弱)、“侯秋”(大胡子)、“姿娘型”(身体单薄或女性化严重的男老师)、“眯目”(小眼睛)、“鲤姑”(身胖眼大的女人)、“白仁”(过于老实)、“尖嘴”(长相不雅,嘴有点凸)、“老咸”(为人吝啬)、“臭嘴”(经常批评学生)等等。

二、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中学生受不同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给老师起绰号的原因也不尽相同,这是由中学生的生长、发展的心理和环境特点等因素决定的。细究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确规定“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正常交往,真诚相待,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同学,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7]。但其中并没有涉及学生不给老师起绰号的相关规定,再加上学校教育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相对较少,各个中学的管理层对这一问题大多是以漠视态度对待,包括班主任在内的管理人员,也很少有采取措施和行动来正确处理教师绰号文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思想意识的发展。

2. 家庭管教的不当

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重要的模范,对中学生性格和行为的塑造起了关键性作用。但由于有些中学生家庭教育不当,出现放任型、专制型、溺爱型的管教方式,过于关心身体健康而未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和健康心理的塑造,以及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养成中学生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从而导致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的泛滥。

3. 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

当今社会变化迅速,人生观和价值观多样化,使中学生产生疑惑和焦虑,并引发了各种情感障碍行为。由于中学生的鉴别和筛选能力不强,影视和网络等传播媒体的负面文化的影响也被中学生大量接纳和吸收,扭曲了他们的道德观,混淆了他们的价值判断,并模仿其中,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这种情感特征便流露在他们给老师起的绰号中。

4.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

中学生的情感发展稳定性、成熟度仍较低,易感性高而承受力弱,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很少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甚至对是非、美丑观念辨别不清,为人处世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道德上的缺失。学生们给教师起号,特别是起一些带有贬义的绰号,嘲笑、挖苦、捉弄教师的行为,正是他们天真幼稚、单纯、不成熟的表现。他们只是一味地为了好奇、取乐,根本考虑不到由此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体会不到起绰号给老师带来的痛苦及不良情绪。

三、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应对的措施

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已成为中学校园里的“牛皮癣”。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既是一个中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层面问题,也是一个关系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

1. 家长应加强孩子的道德修养,培养文明用语的习惯

给老师取绰号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学生的教养、心理素质、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是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标志之一,也反映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勒文森指出:“对人的尊敬只有通过采用以示尊敬的语言形式来表达。”[81而恶意绰号、低俗绰号则折射出当今一些中学生的道德水平低下、文明素养不足等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感,提高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教导孩子理解他人的感情,体谅他人的困难,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和利益,与老师友好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在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家长必须先从自己做起,时刻给他们做出榜样,从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指出:“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孩子谈话,或教导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我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孩子。你们怎么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孩子都有很大的意义。”[9]所以,家长应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榜样。中学生受社会时尚潮流的影响很大,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他们往往将使用流行语作为衡量自己紧跟时代步伐的水平和增添语言活力的方式。但新生事物中也不乏未经筛选的糟粕,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鉴别文明用词、剔除脏污语言,并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文明言行,及时给予批评纠正,使他们逐步养成语言的文明意识和习惯,这是消除中学生给老师起恶意、低俗绰号的关键一步。

2. 教师应正确对待绰号现象,把握机会教育学生

学生给教师起绰号,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心理需求的饥渴,反映出他们迫切要求与教师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绰号代表了教师给予学生印象最深刻的一面,代表了教师最典型的特征。它是映射师生关系的现状,蕴涵许多教育与心理活动信息的学生心理作品,透射出我们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教师绰号文化现象是一种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的教育资源。正确、理智、冷静、积极的态度不仅符合宽厚仁慈、豁达大度的教师形象,而且体现出教师高超的教育智慧。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把自己担当的教育责任和祖国的美好前景联系起来,要以高尚的情操和师德去影响和塑造中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用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引导、善待中学生,对中学生保持同情、友善、信任和尊重。发现学生给教师起不文明的绰号后,教师可以专门抽出时间与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教师要以轻松、宽容、和蔼的态度在班上对绰号进行仔细分析,公开而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失误,使学生认识到:即使是教师,都有发展不完备、不成熟的地方,大家都需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同时,教师也应该坦率地告诉学生教师对自己绰号的心理感受,帮助学生分析绰号给教师带来的种种影响,特别是那些贬义的绰号给教师带来的各种消极的影响,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与尊严,学会人际沟通,不能逞一时之乐,不经意间做出伤害老师感情的事,否则后十分严重。

3. 学校应加强监管力度,提倡语言文明

学生给老师起绰号或喊绰号经常发生的场所依次是教室、操场和走廊等地,时间多集中于课间休息,学校应该加强对这些常发场合的监督,如注意课间学生的活动,设立专职的课间活动监察员等,避免出现监管盲区。要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室行为守则,学校的管理层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给老师起绰号这一文化现象,要对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文明言行,及时给予批评纠正,使他们逐步养成语言的文明意识和习惯。同时,学校可以通过主题活动周、板报、校报、家长会、专题演出等形式,宣传文明用语的规定,促进安全、文明校园气氛的形成,优化学校软环境。一般认为,受过多年教育的人应比同龄人有更高的道德水平。但中学生给老师起绰号的调查结果表明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净化中学生言语,注重对中学生言语艺术的培养十分必要。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应忽视中学生的言语培养,一个出口成“脏”的学生,很难说他有较高素质。

参考文献

[1]季羡林,等.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2]赵翼.陔馀丛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3]力量.乳名、学名与语言及传统文化.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2)..

[4]张浩.直觉、灵感或顿悟与创造性思维.重庆社会科学,2010(5).

[5]何小薇.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2).

[6]林伦伦,吴勤生.潮汕文化大观.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7]甘霖,主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8]高慧芬.称呼形式与社交距离.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上一篇:党总支审查审批意见下一篇:三年级寓言故事作文:太阳公公喝板蓝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