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反思

2024-06-20

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反思(共16篇)

篇1: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反思

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我在第一课时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这样安排:先出示自学提纲:⑴叶圣陶先生对我作文的评语是怎样写的?⑵看了叶圣陶先生的评语,“我”非常激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我”为什么那么激动?⑶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读自学提纲,接着要求学生读第一部分的内容,采用自学法,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提纲。在解决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问题时,我以读讲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教学任务。

二、利用重点的词语体会字句中含着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这个句子,体会叶老的人品、作品,体会从叶老身上得到的启示和教育,品味并体验作者的感受。

为了解决“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什么三十年来肖复兴都忘不了”这个问题,我利用过渡语言设疑导入:作者的感受这么深的`原因是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习作,感受叶老不仅仅是为“我”改了一篇习作,并且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我采用自学法让学生通过读读划划来完成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归纳出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评评议议,教师采用读讲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扫除障碍。

三、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新知。

课堂的修改练习是对掌握新知的延续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转化为技能。因此,我讲读课文之后,根据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习作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写写自己在第一课时里的收获,并进行全班交流,有目的地让学生更把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总结,促进学生对叶老修改作文的发法有更深刻的掌握。

四、用名人名言鼓励学生写作及建立写作的自信

学生学习写作也已有一个年头了,在这一年中,学生有的收获了自信,有的在学习写作过程遇到了不少困难和困惑,但通过这课学习一定有懂得了写作一定要一丝不苟,坚持不懈地写,这样才会有进步,所以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引用写作名家的名言鼓励学生坚持写作,相信他们一定也会写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篇2: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反思

2、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学习叶圣陶优秀的做人品质。

3、从文中学习修改作文以及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给课文划分段落。

3、自学生字新词。

4、找出不懂的问题。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点

1、划出有关叶老修改作文的语句。

2、叶老是用什么方法,从哪些方面进行修改作文的?

3、归纳总结出叶老修改作文的方法。

4、引导学生体会出叶老的良好品质。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受

1、学生自读叶老的话。

2、利用重点的词语体会字句中含着的思想感情。

3、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这个句子,体会叶老的人品、作品,体会从叶老身上得到的启示和教育。

4、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品味并体验作者的感受。

四、整体升华,学习方法

篇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实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堪称楷模的作品与人品。

3.利用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等方法,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在事件与感受中整体感知

(多媒体出示: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肖复兴)

师:一起轻轻地读——

(生轻轻读)

师:轻声读的好处是能够边读边想。“偶”“遇”改变“终生”,你们相信吗?

(生有的摇头,有的点头。)

师:写这句话的人是——

生:肖复兴。

师:他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走进他成长中的“偶”“遇”——

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初读题,文章似乎是写景状物的。那课文到底写了什么呢?来,拿出预习单,四人一组,完成“活动一”。

(出示:推荐删掉余晖黄昏融洽眼帘动词楷模摇曳曲线)

师:哪个组把你们认为难读或难理解的词语指出来,给同学们提个醒?

生:我们提醒融洽的“融”字,写的时候左下部分不要加横。

生:我们组提醒曲线的“曲”读一声。

师:“曲”还有一个读音是“qǔ”,用三声组个词。

生:歌曲、乐曲。

师:一齐字字咬准地读,注意把字形读到你的眼里、心里。

(生齐读词语)

师:作者围绕“偶”“遇”,写了“我”和叶圣陶爷爷之间的哪几件事?每一件事分别有什么感受?

生:第一件事写叶老给“我”批改作业。

师:用四字词就是——(批改作业)。把这个词批注在第1~5自然段旁。

生:第二件事是写叶老请“我”到他家做客。

师:在第6~9自然段旁批注上。

师:每一件事“我”有什么感受呢?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

生:叶老为“我”批改作业,“我”的感受是“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把这个长句读成一个四字词语,就叫做——

生:春风拂面。

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春风拂面”吗?

生:春天的风吹到脸上。

师:这个“拂”,指的是轻轻地擦过。春天来了,柔柔的春风轻轻吹过脸庞,有什么感觉?用上一个词。

生:柔和,清爽,温暖。

师:吹面不寒杨柳风,清爽、舒适。第二件事的感受呢?

生:叶老邀“我”做客,“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师:也把这句话读成一个四字词,就是——

生:堪称楷模。

师:给“楷模”找一个近义词。

生:榜样。

师:观察这两个字的偏旁,猜猜“楷模”和什么有关?

生:“楷”和“模”最早指的都是树。

师:楷树刚直挺拔,自古是尊师重教的象征,孔子的弟子就曾经从卫国把楷树移到孔子墓前。

生:相传模树树叶色泽纯正,是各种树的榜样。

师:后人把这两个字放到一起,把具有高风亮节、有表率作用的人叫做——

生:楷模。

师:下面我们就联系事情,体会感受。

[教学意图:本文若把“感受”看作闪亮的珍珠,事件就是串起珍珠的红线。从事件入手,聚焦于感受,注重语言因素,兼得人文内涵。]

在深入的体会中品读

师:拿出我们的预习单,完成“活动二”。

(生读书、交流,师巡视。)

师:先走进批改作文部分。

生:(读)“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师:这是作者拿到作文本,打开本子的一刹那看到的。自由地读读,读到哪个词会让你感到心头暖暖的?

生1:“密密麻麻”,说明很认真。

师:这就是对词语的感觉,送进去读读。

(生1读句子)

师:每个人关注的词语不一样,还有哪些?

生2:“到处”,从这个词可以看出批改的地方非常多。

师:那就带着你的感受去读。

(生2读句子)

师:“密密麻麻”,联系上文,指的是——

生: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

师:联系下文,指的是——

生: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师:同学们,这就是叶老批改的文章,共有160多处修改呢。(生诧异状)平时哪些同学修改过自己的作文?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随机采访一下,你每一处是随便圈画的吗?

生: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要认真想。

师:你呢?

生:都是经过仔细琢磨的。

师:难怪作者透过这160多处经过仔细琢磨的圈圈画画,感受到——

生:(齐)“我虽然未见……如春风拂面。”

[教学意图:此环节抓住“密密麻麻”一词,从理解到品鉴,从感受到朗读,力求真实、扎实、落实。]

师:当我回到家,仔细看了几遍叶老的修改——

生:(读)“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师:就一个字,一个词,好像也说得过去呀,叶老有必要这样改吗?

生:改了就更准确了。

生:句子更干净了。

师:一个字都不能马虎啊,这让我想起叶老的一句话——(出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生齐读)

师:叶老认为读文章一个字都不能放过,对要发表的作文,他也用这个要求一字一词地批改。

师:不仅如此,作文后面还有一则评语呢。

(一生读评语)

师:不对呀,叶老不是修改了160多处吗?他的评语应当是:用字不够准确,句子不够干净。把文中的一些长句子变成短句子,意思更明确。

生:叶老为了保护“我”的自信心。

生:叶老为了激励“我”。

师:短短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带给“我”暖暖的感觉。所以,“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生接读句子:“我虽然未见……如春风拂面。”)

师:同学们,这就是为肖复兴批改作文的叶圣陶老爷爷。当时,他已经69岁了,担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是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作家。白天,他日复一日有做不完的工作;晚上,他拿起20篇作文,一篇一篇、一字一句地批改。看到这样的画面,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很感动。

生:叶圣陶老爷爷很辛苦。

师:这春风哪里仅仅是吹到了脸上,它还吹到了我们的——

生:心里。

师:所以,我,你,在座的每一个同学,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

(指名读:“我虽然未见……如春风拂面。”)

师:吹到心里,满心都是暖暖的,谁再读?

(指名读:“我虽然未见……如春风拂面。”)

(生齐读)

[教学意图:品析是慢慢浸入、渐入情境的过程。此处联系事情,体会感受,回环往复,凿其一“感”,直到全身都是暖暖的感觉。]

师:刚才,我们在联系事情的基础上,借助叶老的资料,深入体会了感受,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继续用这种方法,交流“我”第一次见到叶老先生的感受,你们找到哪些语句?

生:(读)“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师:(出示句子)交谈中有两个带“融”字的词语,(“融洽”和“融化”变红)读读这两个词,“融洽”的“融”是哪个解释?

(出示“融”字含义:①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②调和,和谐。)

生:调和,和谐。

师:那“融洽”的意思就是:——

生:感情和谐,关系亲密。

师:那“融化”的“融”应该选哪个解释?

生:选第1个,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

师:我们常说冰雪融化,而文中“我”小小的心融化了,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叶老的关爱把“我”感动了。

生:“我”的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师:请你通过读把感动传达出来。

(生读)

师:(出示插图)你们看,这是叶老和肖复兴。一位是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作家,一个是普普通通的中学生;一个是69岁的老人,一个是15岁的少年。他们才第一次见面,交谈却是那么融洽,透过这个“融洽”,你感受到叶爷爷的什么?

生:我感受到他很和蔼。

生:非常平易近人。

生:很真诚地对待“我”。

师:是呀,所以作者第一次见作家就有这样的感受——

(生读:“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师:想知道他们当时谈了些什么吗?来看看肖复兴在原文中写的。(出示《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原文,指名朗读)瞧,在那次交谈中,叶老告诉他——

生:(读)“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师:这是叶老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他鼓励作者——

生:(读)“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师:这是叶老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呀!

师:在看课文插图的时候,你们关注到书房挂着的对联了吗?(出示插图,对联放大。)

生: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

师:叶老从不把个人得失放在心上,像孺子牛那样勤恳、踏实、胸襟广阔。这副对联不就是叶老人品的真实写照吗?所以“我”非常庆幸——

(生读:“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师:联系事件,联系资料,我们的感受更深刻了。

[教学意图:对前面学习方法的再次运用,从而让学生真正“得法”。]

师:有人说学习语文要长两只眼睛,一只关注着写什么,一只关注着怎么写。让我们一起来发现事情与感受的位置。第一次是感受放在事情的中间,第二次是事情在前,感受——

生:在后。

师:其实还有一种顺序,叫感受在前——

生:事情在后。

(课件出示:小组讨论:你们组最欣赏哪一种顺序,为什么?

1.感受在前,事情在后。

2.事情在前,感受在后。

3.感受在事情叙述的中间。

我们组选择第______种写法。理由是______。)

[教学意图:在“写什么”与“怎么写”中走一个来回,关注语言的形式,关注段的表达。“言”“意”兼得。]

在表达的赏析中美读

师:学到这里再读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师:让我们读读三处写爬山虎的句子,第一处——

生:(读)“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师:“我”第一次见大作家,心情怎样呢?

生:紧张。

师:看到绿葱葱的爬山虎,心情怎么样?

生:好多了。

师:这爬山虎仅仅写的是爬山虎吗?

生:还写出了作者的心情。

师:第二处写爬山虎的句子,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的?

生:交谈得很融洽。

师:屋内人和人很融洽,屋外的爬山虎也与我们的谈话很融洽,我们分角色读一读。老师读屋内,你们推荐一位同学读屋外。

(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屋内、屋外,融为一体。

师:第三处呢?一起读。

生:(齐读)“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师:有了前两句的基础,你们觉得总是那么绿着的仅仅是爬山虎吗?

生:不是。

师:这个绿着的也许是深刻的感受,也许是叶老的教导……请以“在我的脑海里,总是绿着的是______,也是______”的句式把你想到的表达出来。

(配乐,生练笔。)

生:总是绿着的是叶老为“我”修改作文的情景,也是邀请“我”到他家做客的情景。

师:成长途中的两件事,铭刻在心。

……

师:是啊,在“我”眼前绿着的,不仅是那虎虎生机的爬山虎,还有叶老那堪称楷模的人品和作品。爬山虎已不单单是景,还凝聚着浓浓的情。所以,课题叫做——

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怎样的爬山虎?

生:绿绿的、茂盛的。

师:印在心里,清晰、深刻的。和“那”相对的字是——

生:“这”。

师:如果爬山虎就在你的眼前,可以说——

生:这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读到“那片”,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爬山虎不在眼前,离得很远。

师:爬山虎距离作者很远,时间相隔很久,暗示浓浓的回忆,原文还有一个副标题,叫——

生:“怀念叶圣陶先生”。

师:每当作者眼前展现出爬山虎的时候,他就会深情地怀念起——

生:叶圣陶先生。

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作者眼前总会展现出——

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理解每一处爬山虎是在什么情况下看见的,心情怎样,进而理解爬山虎与事情之间细细密密的关系。第三处在前两处的基础上融合、提升,通过读写结合,把“绿着”的含义推波助澜地阐释,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了题目丰富的意蕴。]

在情感的升华中延读

师:肖复兴遇到了叶老先生,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了著名的主编。肖复兴也常常帮别人修改作文,知道吗?我们学的课文,很多就是经他的手修改后,编进语文书的。(出示课文题目)

生:(读)《去年的树》《卡罗纳》《白鹅》《触摸春天》《巨人的花园》。

师:在修改这些作家的文章时,他写下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想!

(师出示)

生:(读)①把每一个句子写好;②要避免重复;③语言的规范和生动;④注意细微的地方;⑤去掉多余的连词……

师:这些话熟悉吗?像是谁说的?

生:叶圣陶。

师:叶老先生对他的影响太大了,所以肖复兴会这样深情地说——(课件出示: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这一回,请把感受送进去,大声地读——

(生读)

师:这句话就是肖复兴原文中的第一句话,也是他写此文的目的。

师:据说,叶圣陶家的小院里还有芳香的桂树、火红的枫叶,为什么肖复兴只见到爬山虎,偏偏用爬山虎来怀念叶老呢?那绿绿的爬山虎中到底还藏着多少需要探究的秘密呢?如果你也有这些问题,甚至还有更多的问题,请课后阅读《肖复兴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本书,到书中去找答案吧。

篇4: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反思

引言

同学们,本学期初我们学习了叶圣陶先生描写植物爬山虎特点的文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与爬山虎相关的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讲的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和作者“我”之间的感人故事。作家叶圣陶和“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感人故事呢?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片段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本文讲了著名作家叶圣陶和肖复兴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下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主要讲了叶圣陶和肖复兴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

接下来,通过个别提问、学生补充,归纳出本课主要讲了叶圣陶和“我”发生的两件感人故事:一是叶圣陶帮助“我”修改作文;二是叶圣陶邀请“我”去他家做客。

设计意图:叶圣陶、肖复兴两位作家,学生都较陌生,课前可以布置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和作品,对他们进行了解。对作者而言,他记录的是自己和叶圣陶先生一次难忘的经历,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做事仔细认真、对人平和温暖的人品,懂得学作文应先学会做人的道理。在上课时应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脉络,然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后再回到整体,升华认识。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写了哪两件事,知道这两件事既有联系,也存在着独立性,然后引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在理清思路中整体把握。各类文章,总是根据作者的思想来结构的。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阅读,才能准确把握作品主旨,领悟构思文章的匠心和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功力。思路是无形的,常通过线索和脉络来表现。

教学反思:从学生回答问题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说出两件事,达到整体感知的教学目的。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当时担任国家教育部部长,而此时,肖复兴还是一名15岁的初中生。在这种情况下,肖复兴的作文能得到叶圣陶先生字斟句酌的修改,是非常感人的事。特别是第二件事中,叶圣陶先生邀请“我”去他家做客,他平易近人的品质给小小的“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对作者而言,他记录的是自己和叶圣陶先生的一次难忘经历;对读者而言,读到的应该是一个能触动心弦的感人故事,通过学习课文,能感受叶老做事仔细认真、对人平和温暖的人品,懂得学作文应先学会做人的道理。

二、积累运用,夯实基础

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

1.会认生字:荐    删    洽    昏     晖    楷    篇   帘   燥    握    厅     糊

2.检查词语:推荐    眼帘   愣住   增添    删掉   简短    燥热   跳跃   闪烁    融洽   蕴含   余晖    窗棂   沉郁    摇曳   绿葱葱   堪称楷模  模模糊糊  莫名其妙   密密麻麻   春风拂面

3.辨一辨,再组词:

篇(      )洽(    )燥(    )噪(     )

遍(      )恰(    )澡(    )躁(     )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三维目标的达成往往十分困难,首先对所教教材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进行突破,既要进行思维和情感的训练和陶冶,又要扎实训练语文基础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在走入语文课堂之前,一定要对教什么心中有数,把握住重点字、词、句、段,贯穿全篇,否则是浪费学生时间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教学反思:指导学生学习字、词、句、篇等这些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是现在语文教学当前乃至永远的任务。当然,时代发展了,语文学科会赋予“双基”新的内涵。语文教师只有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上好语文课。

三、品位细节,回归本真

学习第一件事:“修改作文”。

预设(一)

“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的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1)抓住“密密麻麻、到处”等词语;(2)看资料袋,体会叶老修改作文是那样细致。

预设(二)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1)春风拂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你体会到了什么?(2)如春风拂面地朗读这句话。

预设(三)

“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叶老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又自然。”endprint

(1)如果你是当年的肖复兴,读着这样的评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2)肖复兴读了这则评语树立了写作的信心,你读了又有何感想呢?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整体把握更要于字字句句处读书。一篇文章不论何种体裁与风格,总是围绕重点词、句布局谋篇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捕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品味作者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在指导学生学习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时,都要求学生读文时要“字字入目,句句入心”,不要放过一个字,一边读一边感受,你会发现,这一段话中突然有几个词进入你的眼帘,抓住它,细细体味一番,不放过重点词句积累运用的机会。如今的语文课堂,琅琅读书声代替了往日的问答分析,语文教学正在返璞归真,呈现出勃勃生机。语言学习除了要积累,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并且有所创造。每篇优美的文章教师都精确地抓住重点词句去品味,这是在积累扩展语言,去品味感悟其情韵;这是培养语文素质,去实实在在地说话;这是学以致用、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扎扎实实地进行说与写的训练。

教学反思:这一部分主要讲了叶老修改作文的事,总共有五段话,特别是第三、四、五段,具体说叶老先生怎么修改的。在教学时,我抓住重点句进行预设,通过关键词语,让学生仔细体会。这样写体现出叶老先生做事仔细,并通过修改作文反映出叶老做人方面“认真、平和、温暖”的高尚品质。

4.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结合课文第一部分中叶老帮我修改作文的方法,师生总结出平时写好作文的方法:

(1)事例加感受的写法

(2)用词准确,语句规范

(3)事例要具体真实

(4)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

设计意图:上一部分主要讲了叶老先生帮“我”修改作文,从字、词的修改,到用语的准确、表达的规范。学生查阅资料袋就知道,叶老先生非常认真,进行了反复修改。尤其是简短的评语,如“具体事实”“深受感动”“亲切又自然”等词语,切中要害,又很有鼓励性,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这时候,让学生总结出写好作文的方法,水到渠成。

篇5:《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叶圣陶老先生堪称楷模的人品与作品。

2、学习阅读课文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设定此教学目标是为了体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一节语文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才能体现出“实效性”?课前我一直在思考。也想在这节课上有所体现。语文教学,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就是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在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发展上面,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课堂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鉴于此,最终呈现给大家的是这样一堂课。我个人认为这堂课的40分钟是有效的,教学目标总体来说得到了落实:学生能够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品词析句,畅谈感受;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角色置换等阅读方法学生也得到了运用;并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是课堂教学民主化的具体体现。

传统的教育教学,课堂上老师一统天下,主动权掌握在老师手里,老师是“告诉”者,学生是“理解”者;老师是信息的输出者,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下“聆听”老师的教导。而对话则是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个学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两个要素:第一,在对文本的解读上,师生是平等的;第二,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文本提供师生对话的资源,学生和教师通过对话,相互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方法,相互交流解读文本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

反观我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成了课堂的主流,生生互动还有待加强。此问题表现最突出的是学生回答问题的模式,比如:学生回答问题时都说:“老师,我对……深有感触”。在这里,我忽视了听众不应只有我一个,而更应该是全体学生。这样才有助于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适时进行补充。课堂是学生的舞台,他们才是学习、交流的主角!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尽量地退居幕后,在学生交流时,时时辅以组织、点拨、引导、提升、归结,以一种新型的教师角色和学生一起学习。

其次,教师的评价应能迅速捕捉学生语言表达的正误,并有效指引学生去感悟。每一位老师都应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这样才能游刃于万变的课堂之中。这种能力,首先需要教师具有应变的思维意识,还要有应变的语言储备。

篇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学习过程中,同学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教师要和时引导同学提出。它是同学迫切需要解决的,极有利于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如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同学提出:

1、课文主要写的并不是爬山虎,为何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

2、让我十五岁那个夏天富有生命和活力,仿佛夏天变长了。是什么意思?

3、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是什么意思

4、作者为何两次描写满墙的爬山虎?

b 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沛调动同学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计了下面各个环节开展教学

1、设置悬念,激发同学求知欲:

为实现同学的主体地位发明条件,为激发同学对新课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引入新课时,我以同学置疑为线索,改变了以往谈话导入的做法。利用“叶圣陶先生是怎样评肖复兴的习作的”这个问题作为引入新课。目的是通过这个问题来完成这一段的教学内容,进而引出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的。

2、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

为了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在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这样布置:先出示自学提纲:

⑴ 叶圣陶先生对我作文的评语是怎样写的?

⑵ 看了叶圣陶先生的评语,“我”非常激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我”为什么那么激动?

⑶ 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同学读自学提纲,接着要求同学读第一局部的内容,采用自学法,让同学独立完成自学提纲。在解决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问题时,我以读讲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教学任务。

为了解决“叶老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这个问题,我利用过渡语言设疑导入:作者的感受这么深的原因是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习作,那叶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修改习作的?我采用自学法让同学通过读读划划来完成这个问题。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小结、归纳出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同学评评议议,教师采用读讲结合的方法,促进同学深入地理解知识,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扫除障碍。

3、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新知:

篇7:《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1、朗读感悟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分层次读,让学生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感悟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的文品及平易近人的人品。

2、情感体验法:在本节课中,充分利用绿叶书签,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及“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的理解。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整合学习法:根据课程标准提出“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选择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本组略读课文《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进行对比阅读,通过阅读从不同角度讲述的成长故事,获得成长的启迪,深化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使整组教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以达到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一)复习引入,指导学法。

在引入新课时,我以“交流上节课收获”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内容,以及如何修改作文的方法,并相机奖励写有修改方法的绿叶书签,为突破难点埋下伏笔。再小结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方法:“读、划、议、品”,为学生学习新知做铺垫。

(二)自主学习,寻求新知。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在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这样安排:先出示自学提纲:课文中那些语句表现了叶老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我”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采用“读、划、议、品”的学法,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在汇报环节中,用写有文中出现的人物优秀品质的词语的绿叶书签作为奖励,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

(三)以读促思,加深理解。

在教学中要巧设问题,引导思考,同时要体现一个“读”字,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整节课里,我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初读、细读、赏读中,在形式多变的个人读、分组读、齐读中,品读课文重点词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引导学生理解:“融化”一词,一般指什么?(固体遇热变为液体的过程。)在文中又是指什么呢?(作者心情从紧张到轻松的变化。)再指导学生朗读:“你能读出这种心情的变化吗?”这样,使学生在细细品味中读得有滋有味,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以问启思,突破难点。

教学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各抒己见,听、说、读、思的能力提高了,语文学习就更有趣了。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上质疑,如: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定题呢?通过读、思、议,学生明白了作者正是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表达自己对叶老的无限怀念之情,感悟课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总结全文的环节中,我邀请得到写有修改作文方法、文中体现叶老先生优秀品质的词语的绿叶书签的同学站起来,把叶片上老师写的话读给大家听。引导学生体会老师今天送给大家的仅仅是这一枚枚绿叶书签吗?借这一枚小小的绿叶书签,不仅解决了教学重点难点,叶片中所包含的期待也许还将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

(五)拓展阅读,深化体验。

为进一步深化体验,结合本课教学内容,精心挑选本组略读课文《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及拓展资源文章进行相关对比阅读,通过阅读从不同角度讲述的成长故事(名人与孩子、老师与学生、父子或同龄人之间),获得成长的启迪,深化思维,为第三课时的打写做好充分的情感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

(六)课外延伸,强化目标。

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请你运用学到的修改方法精心修改自己的一篇习作,作为礼物送给成长的道路上给我们以帮助、启迪的良师益友,表达我们的谢意。希望凭借这一课外学习活动,进一步强化本课知识、情感目标。

篇8: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反思

一、“这一篇”的语用价值解析

这是一篇情文兼美的写人记事类文章。文中作者三次提及院子里满墙绿绿的爬山虎。一是下午刚进院子时看到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二是黄昏时分落日余晖映照下的爬山虎。两番景色都给人以不同的美感享受,表面是写景色之美,实则把作者的心情暗藏在文字的背后,让人回味悠长,可谓心随景动,景随情动。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第三次是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脑海中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三处景致的语用价值教师如何去挖掘呢?

1. 关注文体特征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咏怀为内容的一种文体。这篇文章与学生此前教材中所见的一般叙事类文章最大的不同是在叙事中穿插了景物描写。三处写景的句子正是引导学生感悟肖复兴对叶老先生的怀念和感恩之情的语用教学价值之所在。

2. 品读关键词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种方法理解词语”“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是第二学段重要的教学内容与目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四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必须从文本阅读中来,移情体验、品读关键词句,理解文中这些看似写景,实则含义深刻的句子,自然成了第二学段语用教学价值的要求。

3. 学习写作方法

文中第二件事采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是文本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在叙事中穿插写景这种写作方法是四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首次接触到的写作方法。课前请学生质疑问难,他们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这几方面:这是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为什么要写爬山虎?文章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写爬山虎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们的疑问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以爬山虎的景物描写作为切入点,学习并领悟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这就是发挥文本自身的“这一篇”的语用功能,把写作之根深深扎在阅读的土壤中。

二、“这一篇”的语用价值实践

1. 亲历阅读过程,夯实语用基础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邀请做客这件事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以“我”为线,通过写叶圣陶先生邀“我”做客的事,从中感受到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品;一条以“爬山虎”为线,三次对爬山虎的描写语句含义深刻,实际上是暗示叶老的风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叶老的教导一直激励着我前进。两条线相互交融在一起,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这俨然成为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只有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才能真正走进事情,才能对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有更深的认识。教学中,我抓住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展开教学。

第一步,紧扣第6自然段中的“意外、居然”以及“大作家”这几个关键词,体会一个中学生去大人物家里做客时的惊喜、惊讶、兴奋、激动,甚至还有一点小小的紧张与不安。这些意想不到就蕴含在文字中,甚至标点符号中,需要学生们沉入语言文字中细细体会。

第二步,当肖复兴与叶老先生见面时,引导学生紧扣第8、9自然段中的细节:“叶老先生像会见大人一样跟我握了握手,我们的交谈十分融洽。”握手、交谈看似简单,实则饱含着叶老先生对我深深的关怀和期望,以至于把我小小的心都融化了。一位蜚声文坛的大作家不仅约见了一个中学生,还跟他进行了其乐融融的、平等的交谈。此时,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已深深印刻在肖复兴心中了。因为“融化”是一个陌生化的词语,特殊的表达背后一定蕴含着特殊的情感。所以,教学中可以从“融化”的本义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究竟是什么融化了我小小的心。学生通过品读可以感悟到:是叶圣陶先生的亲切、认真、质朴、期待、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等将“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从而将文字和情感无缝对接。情感的感悟是建立在词句的品读之上的。

2. 开展阅读交流,积累语用经验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限于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水平,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往往不够准确、不够全面。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不断深化阅读理解,丰富阅读感受,提升阅读品质。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选择合宜的阅读交流话题,使学生回顾自己的阅读过程,总结语用经验。教学中我从两个维度设计了和学生对话和交流的话题。

第一个维度紧扣肖复兴内心的体验和感受,设计关于阅读能力提升的话题。教学中共设计了三次移情体验:第一次让学生充分换位体验得知被叶老先生约见时,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感受?第二次则让学生说说见到叶老先生后,又有什么感受?第三次是让学生说说,肖复兴满怀深情地回忆往事,最想对叶老先生表达自己怎样的感受?三次换位思考,三次移情体验,逐步引导学生们走进肖复兴的内心世界,逐步达成心与心之间的碰撞与认同。

第二个维度则从揭示写作秘妙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形式需要有心人才能得知。这篇课文“借景抒情”的写作秘妙大部分人都能解读到位,但是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真正明白其中的奥秘,真正让借景抒情“这一点”成为本课学习最有收获的“这一得”,我觉得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为实践此处语用价值,我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准确定位情感基调。浙江外国语学院汪潮教授发表过这样一个观点:小学语文首先姓小,面对的是小学生。所以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名家名篇立意很高很深,但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我们是否不要“微言大义”。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真真切切对文本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教学中,我将情感基调进行了这样的定位:第一处的爬山虎仿佛是作者心情的见证,借此道出了作者要见叶老先生时心中的意外与激动。第二处我认为可以定位在借爬山虎含蓄表达我被叶老先生的真诚质朴、平易近人深深感动这个层次。第三次是对文章的总结,虚写爬山虎,表达的是一种感激、敬仰与怀念之情。在教学过程中不刻意拔高叶老先生的形象,让学生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慈祥的、可亲可敬的老人形象,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另一方面,有效体验情感价值。“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语如何含情?在本课的学习中要读出、悟出两处景和两件事的巧妙联系是个难点,怎样将爬山虎与自我的情感有机地融合起来,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也是我教学设计的多元教学价值之所在。

教学中采用的主要策略就是“以读为本”。通过换位读深入体验,移情读多元解读,表情读引发共鸣。体验—移情—共鸣,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也就是说,学生的朗读必须经历一个“读进去”再到“读出来”的过程。“读进去”就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感情。“读出来”就是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通过恰当的语气、语调转化为有声的朗读。学生只有真正体会到作者的强烈感情,他的感情才能与作品发生和谐共鸣,这样的感情朗读才是有效的。

3. 拓展课文语境,实践语用魅力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有鲜明的表达特点。因此,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发现和体悟课文独特的语言魅力,还要安排相应的写话训练,鼓励学生从读到写,尝试运用。这是阅读教学指向“语言文字运用”的独当之任和重要价值所在。

在揭示了文章“借景抒情”的秘妙之后,我设置了一个迁移写话的场景:“夜色渐渐暗了下来,一个下午的交谈结束了,肖复兴满怀着激动、满怀着希望要回家了。当他走出叶老先生的书房时,微风徐徐,一抬头又看到了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让学生们试着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写写肖复兴当时充满激动、充满希望的心情。学生感同身受,不仅领悟到作者对叶老的怀念和感激之情,也进一步明白表达心情可以用“借景抒情”的方法。

篇9: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反思

1.通过联系上下文、叶老修改的原文,理解重点词语,感受叶老治学的一丝不苟。

2.归纳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习后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学习叶老为作者修改作文的部分,抓住句子及关键词,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突出重点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师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学生齐读课题。读得真美啊!请给题目提一个问题。

师:问题提得多好呀!为什么说那片爬山虎是绿绿的?

师:课文结尾写道:“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为什么呢?根据课前预习,带着这个问题回忆课文写了那两件事?

师:对极了!写了修改作文和他家做客两件事。

师:好的作文是作者精心修改出来的。本文第一件事写叶老为作者修改作文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叶老是如何修改作文的?

师:学习课文我们要对照自己看一看在修改作文中有哪些不足?我相信大家,学了叶老的修改作文,你们会受益匪浅的,你们今后的写作会“如鱼得水”的。

二、预设问题,合作学习

师:看到叶老先生帮助自己修改的作文,作者用了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一大段,把那句话找出来。开始!已经有四个同学……哎呀,越来越多同学都找到了。你来说?说的好极了!就是这一句话(出示句子)。

师:课文中的那一句话写出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师:对极了!(出示句子)就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师:找出这句话中表达作者心情的词,从这些词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找的很准吆!“密密麻麻”和“到处”这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的心情,让我们看到叶老修改作文的极其认真。

(板书:极其认真。)

师:作者的感受都来自叶老认真的修改作文。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三段话。(出示句子)看叶老是如何修改作文的?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三段话,合作交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句话你学到了什么?第二句话写了写作文时遣词造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第三句话写了写作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的“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且“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三、重点深究,概括内容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交流得很热烈。现在我们一起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师:叶老把作文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你学到了什么?

师:说得好极了。写作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讲究准确。

师:第二句话写了写作文时遣词造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你说。

师:你说的对极了,写作文要有规有矩,也就是句中说的“规范”。

师:(手指第二句话)我们再齐读。

师:第三句话写了写作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师:(手指第三句话)请全班男生读。

师:谁知道这句话写了什么?

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写作要具体,写出具体的事实。

四、总结课文,提高升华

师:同学们,学习了叶老修改作文你有何收获呢?

师:为什么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叶老的作品为何家喻户晓?让人爱不释手?这些都来自叶老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我们在学习和写作时都要学习叶老做事(手指板书)极其认真的精神,用“准确、规范、具体”为要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质疑解难

师:课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预习课文第二部分,看看作者在叶老家中做客后有何感受?理解为什么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篇10: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我们常说学习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过程,评价一节好课的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看学生从这节课里学会了什么从本节课看,教师教会学生的是品词析句,积累语言的好办法,带给学生的是阅读和言语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获得都是在愉悦的情境中,在教师与学生“零距离”的对话中完成和实现的。

1,揭题激兴:让学生从以前学过的叶老的作品《爬山虎的脚》引入,欣赏其中精彩的片断,不仅让学生感受叶老细致的观察能力和驾驭语言的高超水平,还能唤起学生的感情积累,然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课题对本文内容进行推测,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为新授课作出良好的铺垫。

2,初读晓意。这块环节我还安排了生字新词的教学,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词语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会读会认,还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地理解词语意思的习惯。其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常用的手法。在本课,我重点抓住“推荐”一词的理解,从而体现词不离句的思想。

3,细读明理:将课文分为“修改作文”和“邀请做客”两个部分来学习,体会作文修改之道,感受叶老先生的人品。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品味叶老对肖复兴文章的批改,再通过谈感想,朗读等方式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叶老不仅是文学的大师,其人品更是堪称楷模。

4,质疑课题,小结激趣,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很好的铺垫。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教学中我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体会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从而明白写作和做人的道理。

篇11: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反思

在明确学习的重点之后,我指导学生在课后资料袋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修改作文的方法,语句上的修改,这些都对学生的习作很有启迪,因而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锁定在了这一部分的学习上。

我先让学生找一找叶老先生用了哪些方法来修改“我”的作文,再和学生一起来归纳一下方法,简化为四个字,分别是“改”、“断”、“删”、“补”,从而体会叶老先生修改作文的认真态度。

接下来,我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于课文的朗读,特别是几句长句子,比较拗口。我采用抽读形式,发现学生积极性很高。在这么久的语文教学中,自己忽视了这一点,认为每天给时间孩子们去预习,应该读课文问题不大,所以在教学中,很少花时间请学生一段一段地读。但是检查下来,很欣喜地发现学生预习工作还是做的不错。当学生读完后我让学生自己去评,发现孩子们听的很认真,而且在评时能及时地发现优缺点。其次检查,你读懂了什么,作适当的批注。这样在教学时就能有的放矢,引导学生预习时,提出问题。学生的感悟和问题,表达了他们的理解和疑问。其中的几个问题抓住了文章的难点,体现出了学生在预习时的思维火花。如能长此以往的做好预习工作,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样,在课堂上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这也是,我以后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一种习惯。

篇12:那片绿绿的爬山教学反思1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以爬山虎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文章感情真挚、语言含蓄,特别是文章结尾“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更是言虽尽而意未了,虽言尽而意无穷。对作者而言,他记录的是自己的一段难忘的经历,对读者而言,他们读到的应该是一个能触动心弦的感人故事。

篇13:那绿绿的爬山虎(外一章)

盛夏,如火的骄阳炙烧着大地。我常坐在门口想:它不觉得渴吗?它忍受得了吗?岩石上缺水少土,它的叶片咋还苍翠欲滴?

严冬,刺骨的寒风袭来,我也曾为它担心,担心它的藤蔓被冻枯,根被冻伤。可一到来年春天,一场春雨过后,藤上又泛起了新绿,不几天又长出片片嫩叶。

有好几次,我想攀上山岩,细细观赏一番,但都被妈妈一次次阻拦。

一天,我背着妈妈,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山岩。分开绿叶一看,我惊讶了——原来,它的根已深深地扎进了窄窄的岩缝里,叶柄上长出一只只“小手”,已紧紧地扒在了岩石上。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一年又一年,它就这样生长着,茂盛着。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呀!

从山岩上回来,虽然我的腿被岩石蹭破了,手指也渗出了一粒粒血珠,但我不后悔。那绿绿的爬山虎将永远荡漾在我的心海上。

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应该怎么办呢?有人说,那还不简单,查查词典就是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比如说,“(水虿的下唇)顶端有钳,变成了捕捉食饵的工具”中的“食饵”是什么意思呢?词典上的解释是 :“捕捉鱼虾等时用作诱饵的食物。”用这个解释来理解句子中的“食饵”,根本就说不通。事实上,这儿的“食饵”就是食物的意思,即指水虿经常捕食的蜉蝣、摇蚊等的幼虫。

读书时,理解词语是有一定技巧的。这技巧就是一“猜”,二“查”,三“体会”。举例来说,“点水蜻蜓款款飞”这句诗,“款款”是什么意思呢?你不妨先联系上下文猜一猜。蜻蜓点水大家都见过,这时它飞得很慢,很悠闲。那么“款款”是不是慢的意思呢?我们拿不准,就来查词典。词典上“款”解作“缓 ;慢”,而且还列举了“款步”“清风徐来,柳丝款摆”等用例。然后我们再把“款款”放到“点水蜻蜓款款飞”这句诗中来体会,这句诗就活了,我们仿佛看到了蜻蜓缓缓地、悠然地在水面上一点一点的样子。当然,理解词语最根本的技巧还是要联系上下文来细细体味。因为任何一个词语,词典里的解释都是它通常的、一般的意思,当将这个词语组织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时,它就具有了特定的情境意义。这就好比“画龙点睛”,画家若是把“睛”点在别处,它只是孤立的一个黑点,若是点在眼睛的部位,这条龙立刻就活啦。

篇14: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反思

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为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引入新课时,我以学生置疑为线索,改变了以往谈话导入的做法。利用“叶圣陶先生是怎样评肖复兴的习作的”这个问题作为引入新课。目的是通过这个问题来完成这一段的教学内容,进而引出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的。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

篇15: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后反思

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以“我”为线,写“我”的获奖、感动、做客;一条以“爬山虎”为线,写爬山虎的色彩、特点。课文从第七自然段才开始直接写第二条线。教学时,要着重考虑围绕爬山虎设计问题并将第一条线的内容全部提挈起来,课文“预习”中的两个问题极其精要。

1.作者怎么会看到那片爬山虎的?这个问题涵盖了前面一至四自然段的内容,(五、六自然段为过渡段)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逆推:“我”作文“亲切自然”(叶老要“请”“我”)。→叶老亲自改过“我”的作文(知道“我”的作文水平)→叶老通过“增、删、改”,运用了“圈、钩、直线、曲线”等各种符号并写了评语(对“我”注重“事实”表示赞赏)。→“我”看了改文后,“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树立了“写作的信心”)。“获奖——修改——学习——激动”构成了“我”见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原因。

2.几十年过去了,为什么在作者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问题应一分为二,先引导学生对叶老家的“那片爬山虎”加以理解,了解其特点。课文四次写到“爬山虎”,教学时分三个层次进行。(1)弄清顺序。部分→整体,具体—抽象。(2)理解词句。画出时间词:“下午”、“黄昏”。找出关键词:“小精灵”、“沉郁”、“永远”。(3)感情朗读。叶老家的“那片爬山虎”好像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学生们已初步感知叶老院中爬山虎的“虎虎”生气。

篇1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杂谈

“变换说法”也是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重组再造的一种训练形式。这种形式对培养学生求异求新的创新意识,具有其它形式无可比拟的吸引力。《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三节中有这么一句话:“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这句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教学中让学生变一个说法,但不改变意思。有学生说:“要成大气候,就要下大力气,要一丝不苟。”除此之外,学生说不出别的句子,老师轻轻地说了三个字“关联词”。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用上了“只有…… 才”、“要想……就要”、“不仅……而且……才“如果……就”、“虽然……但是……还”等关联词,把句子换了多种说法。这样既把句子意思理解得明白透彻,又锻炼了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润生】

〖根据课文特点,化隐为显〗

课文特点,一是指文体特点,二是指有别于同文体其他课文的表达特点。

把课文的知识能力的训练点化隐为显,既要根据文体特点,也要根据课文的具体的表达特点。如四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成长的故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写人的记叙文,阅读时,都要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品质,但又各有特点,从感悟理解来说,主要是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从语言积累来说,积累描写优美的语段或抒发情感的语句,从朗读来说,朗读抒发情感的语句。

【广东省佛山市第六小学 刘智红】

〖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它是由外界引起的一种情感状态。好奇心总是通过新奇、疑问等心理活动引导人们有选择地、主动地、频繁地接触产生新奇感的客观事物进行观察,使认识不断深化。为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要打破学生定势思维,鼓励学生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如语文教学中对词句的理解,对课文内容、中心的领会、归纳,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去思考、表达。如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初读课文后学生发现,本文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为什么课题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呢?教师抓住这一疑问,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思考、讨论,最后学生明白了作者是在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表达对叶老的深切怀念之情,课题点明了文章中心。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湖北省黄石市沈家营小学 王 芳】

〖鼓励、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有一个创新学习的空间〗

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刹那间闪现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给学生留下创新的空间。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导入新课以后,我直接切入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学生齐读之后,知道“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指的就是叶老家院中种植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不失时机的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很多学生提出“这篇文章是以事写人的,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目呢?”我用赞赏的神态肯定了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表扬了这位善于动脑筋的同学。在我的诱导下,通过进一步读书,学生开展了激烈的讨论。同学们或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各抒己见,讨论激烈,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作者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课题,既是对人品与作品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的赞美,也是对具有高尚品格与情操的作家的赞美。愿他们青春常在,活力永存。同时,也隐含着作者的决心,要像爬山虎那样,朝气蓬勃,不断攀登。

创新不是天方夜谭,它是在实践中的发现与探求。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能有这样的发现是多么可贵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扶持、鼓励、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恰当地利用这种状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课堂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要有幽默感、有笑声、有争议、有讨论。教师要善于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积极的状态之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投入进去,动脑思考问题,动口表达观点,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所在,体验到创新学习的乐趣。

【河南省许昌市实验小学 张淑珍】

〖从写作手法上质疑〗

课文是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上质疑,找出课文的写法和自己作文的写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初读后学生发现,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定题呢?通过读、思、议,学生明白了作者正是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表达自己对叶老的无限怀念之情,课题点明了文章中心,这样就学到了一种含蓄的、新颖的定题方法。

【江苏省金坛市建昌中心小学 李荣铭】

〖表层研究,感知内容〗

表层研究就是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课题、课文的来龙去脉、时代背景及字、词、句等一些表层问题进行研究。以对课文内容在整体上有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好充分准备。

以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例。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便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研究。即:哪几个词你不懂?主要写了谁?共写了哪几个内容?你能初步体会出他的品质吗?学生边读边思考,发现了课文主要写了叶圣陶,了解到他给“我”改作文和“我”到他家作客两件事。初步体会出他具有关心下一代,写作认真的品质。提出了“推荐、隔岸观火、蜚声、典雅”等不懂的词。我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理解词语。在小组讨论中,通过相互启发,学生自主地理解了词语。

表层研究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才能为进一步探究打下扎实的基础。否则,学生是很难有所发现的,必将使教学陷入尴尬的冷场。

〖深层研究,领悟主题〗

深层研究就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时,对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精妙语言、修辞手法等深层问题进行研究。使学生独立的发现并体会文章的内在思想,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我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进行研究。即:

1、你认为哪些句子含义深刻?

2、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学生在朗读中发现并提出:让我十五岁那个夏天富有生命和活力,仿佛夏天变长了。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等含义深刻。叶圣陶修改作文的方法,作者两次描写爬山虎的方法等值得学习。接着组织学生在小组讨论式学习中进一步研究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讨论后,纷纷阐述自己的见解:富有生命和活力是指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有了创作的信心和勇气。变长了是指短时间内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是以前很长时间都未学到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是指叶圣陶的人品、文品永远记在我的脑海中。从修改作文中学到修改的方法有用字准确,长句断成短句,使句子干净规范等。从两次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中学到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抓住事物的特点写。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使文章更生动。

上一篇: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员大会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讲话稿下一篇:红船精神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