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联网直报平台证书

2024-05-28

统计联网直报平台证书(精选7篇)

篇1:统计联网直报平台证书

统计联网直报平台证书申请说明

企业上报网址:218.75.126.155,用户名密码均为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申请步骤: 1.点击申请证书

2.点击根证书及配置工具,下载根证书至本地

3双击刚下载的证书

4.配置好后把页面关了,重新进申请证书的页面,重发证书 注意,这步必须要做,必须要重新打开页面再重发证书

在红框内输入组织机构代码,默认密码也是组织机构代码,点确定。

点确定即可。

5.重发证书完成后,回到首页输入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后,选择选择与企业代码相匹配的证书即可登陆。

篇2:统计联网直报平台证书

各企业:

按照国家统计局和省统计局的统一要求,企业联网直报用户登录系统时,需使用CA数字身份认证技术进行安全认证,以保护企业上报数据的安全。为确保证书发放工作顺利完成,特制定统计联网直报证书下载操作流程,请各企业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下载,务必于2月3日前将证书下载到数据上报的电脑上并保存好,密码暂不要修改:

统计联网直报证书下载操作流程

1、网址: 或者百度搜索:“山东统计信息网”,点击左侧左上角“数据报送平台”。进入如下页面:

2、点击“申请证书”进入如下页面:

3、输入用户名,口令。用户名、口令为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点击确定。进入如下页面:

4、点击证书下载,保存在电脑上。

5、双击下载的证书文件,安装时直接选择默认的设置,点击下一步就可以。输

入密码:123456,最后提示,导入成功。

6、登陆联网直报网址,输入用户名、密码、验证码,登陆系统。

7、数据上报等县统计局审核无误反馈后再上报。

联系人:孙文东 电话:678***3876

为方便交流,特建立一无棣规模以上工业QQ群,群号为145835537,各位可加入,及时交流信息,反馈意见,方便操作。

无棣县统计局

篇3:统计联网直报平台证书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置三项问题。其中, 前两项问题为封闭式选择题, 由企业选择其关心的行业信息和综合指标, 并对目前统计服务满足企业需求情况进行判断和勾选。问题一为“Q1.您需要哪些行业信息?目前能否得到?”, 下设18个行业信息选项。问题二为“Q2.您需要哪些统计数据?目前能否得到?”, 下设19个综合指标选项;统计服务满足需求情况分为4种类型, 分别是“非常需要, 目前可以得到所需的全部数据”、“非常需要, 但目前只能得到部分数据”、“非常需要, 但目前得到数据的时间较晚”和“非常需要, 但目前无法得到数据”。问题三为开放性问题“Q3.您对政府统计信息服务工作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总体情况

2013年2月份月报期间, 企业一套表在库调查单位 (企业) 79.10万家, 包括工业企业34.37万家、建筑业企业8.73万家、批发零售业企业13.70万家、住宿餐饮业企业4.01万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8.68万家和重点服务业企业9.61万家。

本次调查由企业通过一套表联网直报平台自愿填报, 共收回报表61.56万份, 占所有在库调查单位的77.82%。其中, 工业企业28.74万家, 占全部工业企业的83.63%;建筑业企业3.44万家, 占全部建筑业企业的39.39%;批发零售业企业11.44万家, 占全部批发零售业企业的83.50%;住宿餐饮业企业3.22万家, 占全部住宿餐饮业企业的80.34%;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6.90万家, 占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的79.48%;重点服务业企业7.82万家, 占全部重点服务业企业的81.32%。

同时, 从各行业企业在名录库中的比重和在自愿填报企业的比重对比可以看出:建筑业受访企业占全部受访企业的比例为5%, 低于名录库的比重 (11%) ;工业受访企业占比47%, 略高于名录库比重 (44%) ;其他行业受访企业占比基本与名录库比重相当。

因此, 大部分行业参与此次调查的企业占该行业全部企业的比重均在80%左右, 除建筑业行业参与调查企业占比较低、代表性稍差外, 其他行业的调查结果基本能反映企业对统计信息服务的需求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 (1)

(一) 企业最关心所在行业的综合统计数据

从行业数据需求情况看, 对于全部受访企业, 需求最集中的前5项行业信息依次是:制造业30.27万家, 占全部受访企业的49.17%;批发和零售业26.01万家, 占42.24%;房地产开发经营业24.87万家, 占40.40%;建筑业24.31万家, 占39.4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3.74万家, 占38.56%。

分行业看 (见表1) , 工业企业最关心的前5项行业数据中包括了组成工业的三个行业门类, 分别是制造业19.31万家, 占受访工业企业的67.1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2.47万家, 占43.37%;采矿业10.09万家, 占35.11%。而建筑业企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房地产企业选择关注排名第一位的均为本行业信息。重点服务业企业最关注的前5项行业中有4项是重点服务业行业范围, 分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72万家, 占受访重点服务业企业的50.1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44万家, 占44.0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29万家, 占42.14%;居民服务、修理和重点服务业3.25万家, 占41.58%。

从表1可以看出, 需求次序反映了不同行业的相关程度。例如, 农、林、牧、渔业和金融业受到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的重点关注;建筑业企业对于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对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关注排名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二) 企业更关心与生产经营关联度高的统计指标

从指标数据需求情况看, 全部受访企业认为最需要的前5项指标数据依次是:从业人员及工资数据35.62万家, 占全部受访企业的57.85%;营业收入数据30.41万家, 占49.40%;营业成本数据29.69万家, 占48.22%;营业利润数据29.54万家, 占47.99%;资产负债数据28.03万家, 占45.52%。这些都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直接相关的指标。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企业对于与生产经营不直接相关的指标需求排名较为靠后。排名前10的指标中, 此类指标只有GDP数据排名第8 (26.49万家, 占43.03%) 。其他指标, 如人口数据、能源消费数据、财政收支数据、城乡居民收支数据、企业单位数、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进出口数据、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数据等排在最后8位。

分行业看 (见表2) , 与行业数据需求相对分散的情况不同, 各行业企业对于统计指标需求最关注的前5项较为集中。尤其是从业人员及工资数据和营业收入数据, 各行业关注次序与全部受访企业次序一致, 分列一、二位。

另外, 从表2也可以看出, 需求次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特点。例如, 工业企业对产品产量、产值数据, 批发零售业企业对于产品 (商品) 销售量、销售额数据和产品 (商品) 库存量、库存额数据, 房地产企业对于GDP数据、人口数据和城乡居民收支数据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三) 企业对统计数据的整体需求度 (1) 和满意度 (2) 还不高

从需求类型来看, 一方面, 企业对于数据的整体需求度还不高。对于行业信息, 仅有35.44%的企业认为行业信息“非常需要”;对于指标数据, 有43.01%的企业认为指标数据“非常重要”。另一方面, 企业对于数据的整体满意度也不高。对于行业信息, 选择“非常需要, 目前可以得到全部数据”的企业占关注行业信息企业的19.90%;对于指标数据, 选择“非常需要, 目前可以得到全部数据”的企业占关注指标数据企业的31.22%。

(四) 企业对指标数据的满意度略好于行业信息

一方面, 从前述需求类型的占比可以侧面反映出指标数据的满意度高于行业信息。关注指标数据并认为该指标数据“非常需要, 目前可以得到所需的全部数据”的企业占比为31.22%, 高于选择关注行业数据并认为该行业数据“非常需要, 目前可以得到所需的全部数据”的企业占比 (19.90%) 。

另一方面, 从需求类型的峰值来看, 指标数据的满意度好于行业信息。对于行业信息, 需求类型最集中的是“非常需要, 但目前只能得到部分数据”, 占比为34.36%。除采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选择最集中的是“非常需要, 但目前无法得到数据”之外, 其他16项行业指标最集中的需求类型均为“非常需要, 但目前只能得到部分数据”;而对于主要指标数据, 需求类型最集中的是“非常需要, 目前可以得到所需的全部数据”, 占比为31.22%。包括从业人员及工资数据在内有11项指标最集中的需求类型为“非常需要, 目前可以得到所需的全部数据”, 价格数据等8项指标最集中的需求类型为“非常需要, 但目前只能得到部分数据”。

(五) 企业对政府统计信息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对开放性问题的汇总, 企业对政府统计信息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一是培训与宣传方面。希望能增加对企业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 同时通过大力宣传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普及统计法制意识, 提高统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形象与地位。二是沟通与服务方面。希望统计部门能及时反馈有关信息, 更加公开透明,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实地调研了解情况。三是报送时间方面。希望能与会计、税务等有关部门的报送时间进行更好的衔接。四是数据提供方面。希望能有明确统一的数据发布和查询平台, 数据可以更全面、更细致、更快捷的提供给企业。五是网络平台方面。希望能改进平台提高网速, 完善系统功能使之更加人性化。六是统计工作量方面。希望建立统一的政府统计数据平台, 减轻企业对不同政府部门重复报数的负担。与此同时, 不少企业表达了对基层统计人员的感谢, 对他们耐心细致的服务表示肯定, 并愿意继续支持配合统计工作。这也充分说明, 基层统计人员的态度、水平、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对统计部门的满意度。

四、对策建议

全国统计工作会议指出, 必须加快建设面向统计用户、面向统计基层、面向调查对象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因此, 应内外兼修, 整体推进统计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提升。内在, 要不断提高统计能力和数据质量, 依托现有资源和网络平台, 优先满足全体企业的基本和共性需求, 同时积极研究探索进一步满足单个行业甚至单个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外在, 要切实提高各级统计人员的服务意识, 改进统计服务态度和作风, 完善统计服务手段和方法, 促成政府统计公信力和满意度双提升。根据此次问卷调查反映出的企业需求特点和意见诉求, 结合当前统计改革实际,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定期组织需求调查, 探索建立沟通机制

建议定期组织需求调查, 使之常态化。进一步扩大问卷调查范围, 为更全面了解调查对象需求、更全方位改进统计工作, 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是适度丰富问题设置。此次调查仅限于行业信息和指标数据, 未包括对统计制度和业务工作流程等方面的需求情况调查。二是逐步拓宽调查范围。从一套表联网直报企业逐步扩大到平台上的各级统计机构和工作人员, 以及非联网直报企业和其他调查单位、社会公众等。

通过定期的需求调查, 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调查对象的需求情况和满意程度, 及时调整工作侧重点;另一方面, 可以跟踪调查对象需求的变化, 既可以挖掘企业的新需求, 以需求为导向推进统计改革, 又可以作为系统评估统计各项改革成效的有益补充。尤其是在重大统计改革、制度方法创新的实施前后, 用来评估和检验改革的效果。实施前, 征求意见;实施中, 询问效果;实施后, 收集建议。例如近期开展的统计指标和报表可行性测试, 可以考虑借助企业问卷调查的形式, 询问企业的意见与配合度。

(二) 继续完善平台功能, 打造数据交流门户

建议进一步完善在直报系统中为企业提供国际国内相关宏观经济信息、行业运行信息和统计咨询服务的功能。一是统计信息的集中展示。包括发布行业数据和主要统计指标, 提供相关统计分析、公共数据库的链接等。二是统计信息的定向推送。可以考虑利用平台信息等方式, 针对不同行业企业需求的特点和侧重点, 开展基于用户定制的定期或不定期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推送。三是统计信息的咨询服务。加强对企业填报工作的指导, 充分发挥联网直报呼叫中心的作用, 完善网站Q&A, 增加在线咨询功能, 准确、快速、有效解决企业在联网直报、数据搜集和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四是统计信息的快速采集。探索利用平台进行快速调查的可行性, 尤其是意向性、预估性的倾向调查等。

通过完善平台功能, 使企业在为政府提供资料的同时, 能够及时获得更好的信息服务;转变企业对联网直报平台的认识, 由单向被动的数据填报工具, 转变为双向主动的数据交流平台;实现统计机构与调查对象之间, 由单向的数据收集与发布, 转变为双向的数据交流, 真正建立起新型互惠伙伴关系。

(三) 不断创新理念方式, 拓展服务深度广度

一方面, 从生产角度, 要不断变革统计生产方式。探索广泛利用行政记录、企业财务会计资料和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来采集数据, 在努力减轻调查对象负担的前提下, 丰富统计信息的范围, 开拓统计调查研究的领域, 补充和部分替代传统工作方式。

另一方面, 从服务角度, 要不断创新统计服务理念。一是充分利用可视化、微信、微博、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等新手段, 改进统计数据的发布方式和呈现效果, 由单一的文字分析和表格展示, 拓展为可视化程度更高的视频、动态图集等;二是提高统计知识、统计理念、统计法制的普及程度, 培育公众和企业配合统计的意识, 努力为调查对象独立真实报送数据营造良好氛围;三是积极探索利用《中国统计摘要》、公报、年鉴等多重响应速度的刊物、书籍、材料, 满足不同对象对统计数据的时间要求;四是要进一步增加细项、分组指标和中位数等数据的发布, 尤其是分行业数据和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直接关联的指标数据, 以此满足不同对象、不同行业的个性化需求。

(四) 加强统计制度方法诠释, 推进统计公开透明

从尊重调查对象角度看, 要切实尊重调查对象独立填报的权利, 同时也应认识到, 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调查制度的内容和变更情况是调查对象的权利;从数据质量角度看, 数据来源于调查对象, 对指标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统计数据质量;从数据利用角度看, 只有掌握指标的含义, 调查对象才能合理利用统计机构公布的数据;从填报意愿角度看, 只有了解统计数据的来源和基本计算方法, 调查对象才能深刻领悟依法提供统计数据的重要意义, 实现责任感和实用性的双重提升;从消除误解的效果和可控性看, 主动公开优于被动解释。

因此, 既要走出去, 也要请进来, 使统计数据和统计工作对于公众和调查对象不再“神秘”。一要紧紧围绕中央确定的重点工作, 结合调查对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 继续做好对经济运行重点、热点问题的跟踪监测, 不断提高分析深度, 着力把握经济运行的新变化, 努力反映经济发展的新规律。二要继续深入推进统计公开透明, 使统计产品更好地服务全社会。不断加大统计新闻宣传, 认真做好统计开放日活动, 进一步加大统计指标诠释、统计数据解读以及统计制度公开力度。还要继续在有关报刊、媒体开辟经济指标诠释专栏, 适时邀请记者、社会公众实地了解统计数据生产情况, 组织专家对统计指标进行深度解读。

(五) 加快元数据库建设, 提升统计服务规范

全国统计工作会议指出, 要强化元数据发布。加快建设统计元数据库, 既是改进数据生产的内在需要, 也是提升统计服务的外在要求。越是丰富多样的呈现方式和发布方法, 越需要统一规范的元数据库为支撑。底层的元数据库越科学、规范、通用、可比, 支撑就越牢固, 表层的可视化、大数据处理等工作就可以更快、更好地得到实现。

目前, 我国许多统计数据在发布的同时已增发元数据, 这就要求所公布的元数据和指标口径、制度方法一定要经得起国内外公众、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推敲和质疑。因此, 要研究利用国际成熟的元数据标准, 充分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加快建设规范统一的统计元数据库, 提高统计服务的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成福, 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邱东.谁是政府统计的最后东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

[3]国家统计局“.十二五”时期统计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 2011.

篇4:统计联网直报平台证书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

(按姓氏笔画排序)

重大项目

立项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

负责人

所在单位

LD01

基于图模型的大数据方法及应用

马双鸽

太原理工大学

2016LD02

高维线性及非线性时间序列的统计推断及应用

王辉

中央财经大学

2016LD03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理论与分析技术创新研究

田茂再

中国人民大学

2016LD04

国家统计局主要专业领域核心指标变迁研究

郑京平

国家统计局

2016LD05

新经济统计测度研究

姜澍

统计科学研究所

重点项目

立项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

负责人

所在单位

2016LZ01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长度统计指标研究

马风涛

山东科技大学

2016LZ02

数据驱动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构建

马继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LZ03

中国“新经济”统计测度体系的构建

马蓉

兰州财经大学

2016LZ04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出口贸易增加值核算及其潜力分析

尹伟华

国家信息中心

2016LZ05

复杂数据下线性及部分线性CQR模型的研究

王江峰

浙江工商大学

2016LZ06

复杂高维数据模型的统计推断

田瑞琴

浙江农林大学

2016LZ07

能源消费结构对雾霾污染影响的统计测度与预测研究

任毅

重庆工商大学

2016LZ08

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谣言传播机制及大数据统计建模分析研究

刘万平

重庆理工大学

2016LZ09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研究

刘利

西南民族大学

2016LZ10

非正规经济社会核算矩阵编制及在居民收入分配分析中应用

刘波

浙江财经大学

2016LZ11

大数据视角下区域金融信心指数构建与应用研究

刘喜华

青岛大学

2016LZ12

基于云计算的高精度空间插值方法与应用

闫长青

山东科技大学

2016LZ13

长三角地区重污染城市能源消费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关系研究

何凌云

中国矿业大学

2016LZ14

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预测方法研究

何强

统计科学研究所

2016LZ15

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测度与评价研究

吴翌琳

中国人民大学

2016LZ16

时空经济系统半参数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张元庆

上海师范大学

2016LZ17

排序集抽样下随机删失数据的非参数估计及应用

张良勇

河北经贸大学

2016LZ18

中国公共数据库质量控制的多粒度优化方法研究

张振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LZ19

新常态下环境规制政策对资源配置影响的测算及评价

张彩云

南开大学

2016LZ20

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形成与社会风险防控的大数据统计研究

张耀峰

湖北经济学院

2016LZ21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减贫效应测度与提升对策研究

李勇刚

安徽财经大学

2016LZ22

基于大数据背景的半参数建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李睿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6LZ23

碳排放峰值约束下的区域分配机制研究

杨芳

厦门大学

2016LZ24

新常态下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及动力转换研究

肖宏伟

国家信息中心

2016LZ25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三新”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辛金国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6LZ26

湖北省各市州“双创”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陈战波

湖北经济学院

2016LZ27

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常态经济预测方法及应用

陈梦根

北京师范大学

2016LZ28

“一带一路”区域创新效率及空间效应研究

林少萍

暨南大学

2016LZ29

我国户籍登记系统覆盖评估研究

胡桂华

重庆工商大学

2016LZ30

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布局环境风险识别及评价研究

赵宏

天津工业大学

2016LZ31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海量数据随机处理与联网交互技术研究

赵峰

山东科技大学

2016LZ32

大数据驱动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统计测度及预测方法创新研究

徐铖铖

东南大学

2016LZ33

“中等收入陷阱”跨越背景下收入水平与工业化特征量化指标互动关系国际比较

徐强

商务部

2016LZ34

基于非参数信息扩散模型的粮食作物生产风险度量

晁娜娜

中国农业大学

2016LZ35

异质性大数据下广义线性模型的MAXIMIN似然估计及其应用

秦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LZ36

能源品阶视角下我国能源统计核算及其资产负债表编制

郭文

南京财经大学

2016LZ37

高维宏观经济时间序列图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高伟

西安财经学院

2016LZ38

众创空间运行指数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

崔祥民

江苏科技大学

2016LZ39

区域产业转移进程中生态补偿的测算方法研究

曹蕾

淮阴师范学院

2016LZ40

战略新兴产业人力资本统计测度及应用研究

梁俊平

常州工学院

2016LZ41

大气污染环境危害及其经济社会损失定量分析——基于长三角的研究

隗斌贤

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

2016LZ42

灾害预防的极值统计时空模型研究

龚敏庆

贵州大学

2016LZ43

基于混合评价信息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曾守桢

宁波大学

2016LZ44

我国城镇化速度综合评价及预测研究

谢天成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2016LZ45

基于大数据条件下的抽样学习理论研究

谢笑盈

浙江师范大学

2016LZ46

省际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与比较研究

廖中举

浙江理工大学

2016LZ47

大数据背景下关于社交网络舆情监测的研究

蔡佳

广东财经大学

一般项目

立项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

负责人

所在单位

2016LY01

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波动特征与宏观效应研究:统计测度与数值模拟

丁志帆

河南大学

2016LY02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测评体系与贸易潜力研究

于璐瑶

西安财经学院

2016LY03

宏观金融运行异常的统计监测

马守荣

湖南大学

2016LY04

新经济背景下传统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统计建模及实证研究

孔凡柱

淮阴工学院

2016LY05

社会资本视阈下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王宇新

合肥工业大学

2016LY06

大数据背景下行政记录与居民收支调查数据整合研究

王守琪

国家统计局

北京调查总队

2016LY07

中国工业部门产能过剩监测及预警系统研究

王韧

重庆工商大学

2016LY08

耗散结构视角下碳市场减排效率:测度指标及提升策略

王健

江苏大学

2016LY09

利用大数据进行互联网消费统计研究

王凌志

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局

2016LY10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评价、测度及控制研究

王艳伟

云南农业大学

2016LY11

新常态下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及其区域差异统计评价研究

王铁山

西安工程大学

2016LY12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的中国——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王颂吉

西北大学

2016LY13

函数型数据自适应聚类分析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王德青

中国矿业大学

2016LY1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丛日玉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6LY15

“新常态”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性、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包耀东

南通理工学院

2016LY16

诚信文化对企业创新效率影响评价研究

左锐

西安财经学院

2016LY17

统计云中基于MapReduce的分布式递进分类挖掘算法研究

申彦

江苏大学

2016LY18

贫困地区人口动态变化对易地扶贫搬迁的影响机制与应对策略

申鹏

贵州大学

2016LY19

贝叶斯网络数据分析与因果推断的应用研究

刘一

绥化学院

2016LY20

大数据统计学融合的理论框架与实践逻辑研究

刘军华

西安财经学院

2016LY21

基于SEEA-E的能源核算分析及实证研究

刘妍琼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2016LY22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研究

刘佳骏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6LY23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西北省区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刘明

兰州财经大学

2016LY24

我国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及实证研究

刘春艳

黑龙江大学

2016LY25

高维纵向单调缺失数据下半参数模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刘娟芳

河南师范大学

2016LY26

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研究

孙欣

安徽财经大学

2016LY27

跨界与融合——“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

孙春

贵阳学院

2016LY28

基于人口大数据的弹性退休制下社会养老保险精算模型与应用研究

孙荣

重庆工商大学

2016LY29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研究

孙致陆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LY30

新常态下高校在校大学生创业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

朱永跃

江苏大学

2016LY31

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过程中职工家庭福利的动态变化及政策效应

朱洪革

东北林业大学

2016LY32

基于层次贝叶斯的多源遥感数据时空统计建模与分析

朱瑜馨

淮阴师范学院

2016LY33

系统耦合推动下中原经济区碳排达峰的情景统计研究

许广月

河南大学

2016LY34

五大发展理念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标体系构建、测评及金融支持路径

邢苗

山东科技大学

2016LY35

大数据金融背景下信用风险评估的统计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邬文帅

华东交通大学

2016LY36

基于大数据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研究

闫庆武

中国矿业大学

2016LY37

“一带一路”实施效果评估——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何庆光

广西财经学院

2016LY38

地方政府政务诚信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宋长青

西安财经学院

2016LY39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上市公司资金效率问题研究

张先敏

青岛科技大学

2016LY40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评价、预警及其监管研究

张兴旺

西安财经学院

2016LY41

大数据条件下道路运输量抽样调查方法的改进研究

张志俊

长安大学

2016LY42

国际比较项目规格品国家平均价格推算方法研究

张迎春

青岛大学

2016LY43

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创新能力的互动机制与对策研究

张建伟

安阳师范学院

2016LY44

改进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联动作用研究

张倩

西安财经学院

2016LY45

基于大数据和复杂网络的城市交通系统建模研究及应用

张培俭

青岛大学

2016LY46

中国新经济崛起与国民经济核算的改进研究

张彩琴

山西省统计局

晋中市调查监测中心

2016LY47

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景气指数体系研究

李伟

浙江财经大学

2016LY48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筹资水平测算研究

李华业

滨州医学院

2016LY49

基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组合评价研究

李旭辉

安徽财经大学

2016LY50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资源—环境耦合作用的时空差异研究

李芳林

江苏大学

2016LY51

基于多源大数据融合的洪涝灾害预警研究

李涛

西安财经学院

2016LY52

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测度方法与实证研究

李敏

淮阴工学院

2016LY53

基于投入—过程—产出框架的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新运

山东财经大学

2016LY54

并行计算技术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汪茂

中国地质大学

2016LY55

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的综合评价及风险监控研究

苏卫东

齐鲁工业大学

2016LY56

基于知识图谱的城镇化发展主题分布与演变趋势研究

邱立新

青岛科技大学

2016LY57

基于空间统计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标测度及时空分异研究

邵汉华

南昌大学

2016LY58

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发展评价与实现路径研究

邹德玲

浙江万里学院

2016LY59

面向大数据分析的新型聚类算法研究

陆伟

西安财经学院

2016LY60

我国新经济发展指数构建及其应用价值研究

陈月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6LY61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量化指标统计核算建模及实证研究

陈兆明

淮阴工学院

2016LY62

新经济视角的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陈昕

山东科技大学

2016LY63

东盟国家统计体制研究

陈新华

广西财经学院

2016LY64

大数据分层抽样对深度网络泛化误差的影响研究

陈蔼祥

广东财经大学

2016LY65

基于手机大数据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统计研究

周天绮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2016LY66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OFDI行为的产能化解动因研究

周瑞辉

南昌工程学院

2016LY67

我国实时经济景气指数编制及应用研究

周德才

南昌大学

2016LY68

大数据下的贫困人口识别与可视化研究

易莹莹

南京邮电大学

2016LY69

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及其改革方案研究

罗刚飞

浙江工商大学

2016LY70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的农户意愿研究

范乔希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6LY71

大数据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的数据整合与信息化——以陕西省为例

郑丽

西安财经学院

2016LY72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研究

金福子

燕山大学

2016LY73

基于DEA的技术转移服务效率统计测度与评价:山东省的实证

姜铭

青岛科技大学

2016LY74

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服务业发展规律研究

施美程

清华大学

2016LY75

产业结构同构化测度指标的构建、评价及其应用:基于成分数据统计

胡玉琴

浙江财经大学

2016LY76

利用大数据预测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赵晓燕

山东科技大学

2016LY77

我国碳市场发展背景下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优化统计研究

赵慧卿

天津商业大学

2016LY78

生态文明背景下绿色金融统计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钟雄

广州大学

2016LY7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经济效应研究

饶华

南昌工程学院

2016LY80

不完全数据下非参数回归模型的检验及其应用

徐红霞

安徽工程大学

2016LY81

城市无线网络中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模型研究

徐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16LY82

基于Hadoop的城市交通流量统计分析平台设计与研究

袁芬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2016LY83

北京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钱岩

北京市统计局

2016LY84

异质性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下我国开征碳税的可行性研究

铁卫

西安财经学院

2016LY85

新型城镇化中城镇建设用地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及其统计属性

崔玮

江苏大学

2016LY86

我国公共文化投入绩效评价统计研究

章迪平

浙江科技学院

2016LY87

“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统计建模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谌楠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6LY88

供给侧改革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低碳潜力研究

黄宜

云南省统计局

2016LY89

服务消费对产业结构诱导效应的机理与政策研究

黄容

南昌工程学院

2016LY90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律与模式研究

曾丽君

山东科技大学

2016LY91

中国产业政策的定量评估及其经济效应研究

韩永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LY92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贸易合作研究

韩景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6LY93

高维数据降维技术的逐次投影寻踪建模与实证研究

楼文高

上海商学院

2016LY94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熊健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6LY95

新型城镇化与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协同效应的统计测度研究

谭訚

齐鲁工业大学

2016LY96

社会化媒体信息可信度统计评价研究

樊茗玥

江苏大学

2016LY97

我国收入再分配政策公平效应的测度评价与成因分析

潘文轩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16LY98

“互联网+”环境下电商评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

薛云

华南师范大学

2016LY99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物流能力测度与评价研究

薛颖

西安财经学院

2016LY100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

魏浩

篇5: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

在百度中搜“联网直报”--选“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 用户名:55134247X

密码:55134247X 进入首页后选择“报表报送”,将显示需要填报的报表,第月12日报上月数据,25日前必须完成,25日后网络关闭。

篇6:法律法规-浙江统计联网直报门户

Ⅰ.企业联网直报平台报表报送流程图

Ⅱ.建 筑 业 主 要 指 标 填 写 规 则

一、签订的合同额

(一)指标定义: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直接同建设单位签订合同的总价款和以前同建设单位签定合同的未完工程跨入本继续施工工程合同的总价款余额。

(二)计算和填写方法

1.有施工合同管理台账的企业,根据《工程合同统计台账》,将表中合计项的首次合同额和追加合同额汇总后,减去减少合同额后的汇总数即可得到签订的合同额;

2.无施工合同管理台账的企业,可根据企业与建设单位(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等文本,将本年新签订的各合同价款,以及上年签订,结转到本年继续施工的各合同价款余额汇总,按“千元”计量单位,四舍五入取整数填写。

(三)注意事项

1.签订的合同额包括公开投标、暗标、甲方指定、口头协议等,不管企业用什么方式,也不管合同的形式,只要是从建设单位直接承包的工程项目都应统计;

2.签订的合同额只含直包合同和建造合同,不含境外合同。

二、建筑业总产值

(一)指标定义:建筑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建筑业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建筑业总产值包括建筑工程产值、安装工程产值和其他产值三部分内容。

劳务分包企业建筑业总产值指劳务分包企业与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签定劳务分包合同后,从事建筑安装工程取得的所有劳务收入。

(二)计算和填写方法

1.有施工合同管理台账的企业,依据施工合同管理台账填报。根据《建筑业总产值完成情况对比分析统计台账》,建筑业总产值取自表中自年初累计至报告期业主(监理)确认批复量。

也可根据《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统计台账》,建筑业总产值取自表中自年初累计至报告期实际完成产值数。

2.没有施工合同管理台账的企业,要通过计算后填报。建筑业总产值是价值指标,而建筑产品的价值即工程造价是通过工程预算来确定的。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产值是根据已完成的工程量乘预算单价为基数,再乘以一定的间接费率来确定的。

由于建筑工程承包方式的多样化,预算定额单价的基价包含内容不尽相同,因此,在计算建筑业总产值时,可按工程实际进度,与工程承包价相结合进行计算。主要有工料单价法、综合单价法、部位进度法、工序比重法和直接费率法等五种方法。

(三)注意事项

1.没有签订施工合同文本的建设项目,其完成的产值也应计算到建筑业总产值中。

2.在施工现场预制的构建和金属结构件,制作完成后即可计算构件制作部分的价值,待安装构成工程实体后,再计算安装费用。由外单位购入的构件(如2 混凝土构件、金属结构件、门窗等)必须待安装完毕后,构成了工程实体时才能计算构件本身价值和安装费用。

3.因施工造成的返工,其返工价值不应计入实际完成产值;设计方案修改应按变更后的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产值;施工过程中发生问题,并修改设计,需经业主或设计单位同意变更和作出经济签证后方可计算产值。

4.建筑业总产值一般按完成形象进度计算价值量,不等同于工程结算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指标,企业在填报建筑业总产值时不能用工程结算收入替代。

5.未列入施工图预算的地区差价、材料差价、机械进出场费差价等,按双方合同约定的结算方式计算产值。

三、竣工产值

(一)指标定义:一般是以单位工程为对象,当该工程按照设计所规定的工程内容全部完成,达到了设计规定的交工条件,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鉴定合格的单位工程价值,即为竣工产值。

(二)计算方法

竣工产值可依据《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将报告期内所有工程验收报告整理后,汇总其中的“工程造价”数得出。

也可依据《审核决算定案表》,将报告期内所有工程验收报告整理后,汇总其中的“审定工程总造价”数得出。

对于一些没有工程竣工结算(或决算)报告的中小企业,竣工产值还可依据《建设工程中标通知书》,将报告期内所有已竣工,并已交付使用的工程中标通知中的“中标基本情况表”整理后,汇总其中的“中标价”数值得出。

(三)注意事项

企业承包的工程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计算竣工产值:

1.承包合同中规定的单位工程内容全部完成,达到设计规定的交工条件; 2.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签定合格。

四、房屋施工面积

(一)指标定义:指报告期内施过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积,它包括本期新开工的面积、上期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上期停缓建在本期恢复施工的房屋面积、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以及本期施工后又停缓建的房屋面积。

(二)填报依据:工程承包合同、工程开工报告、工程结算(或决算)文本、竣工验收签定合格证书等资料。

(三)注意事项

1.施工面积以房屋建筑单位工程为对象进行统计,一栋房屋已施工,即以整栋房屋的建筑面积计算施工面积;

2.多层房屋不论哪一层施工,都以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施工面积; 3.施工面积一般泛指自年初累计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企业内部也可根据自身要求增设不同报告期的施工面积指标;

4.一栋房屋如业主按分部工程发包,为避免重复计算,应由承担主体结构施工的企业统计施工面积;

5.旧房加层或改造,只计算增加的建筑面积; 6.旧房拆除重建,计算其全部面积; 7.临时房屋不计算建筑面积。

五、房屋新开工面积

(一)指标定义:指在报告期内新开工的各个房屋单位工程的建筑面积之 和。

(二)填报依据:工程承包合同、工程开工报告等资料。

(三)注意事项

1. 土建工程在单位工程正式开始施工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平整场地、放线、旧有建筑物的清理、打试验桩等,均不算正式开工。

2.新开工面积,不包括在上期开工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和上期停缓建而在本期复工的建筑面积。

3.单位工程开工时,按施工图计算建筑面积。如开工时图纸未到齐,可按合同或协议书填报开工工程的建筑面积。

4.有桩基的单位工程,以正式打桩为开工日期,不包括深基打桩,工程试验桩。

5.没有桩基的单位工程,以正式破土为开工日期,并进行新开工面积统计。

六、年末自有施工机械设备情况

(一)指标定义

1.年末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净值:指年末本企业(或单位)自有施工机械设备经过使用、磨损后实际存在的价值,即原值减去折旧后的净额。计算公式:

机械设备净值=报告期内机械设备原值-机械设备折旧额

2.年末自有施工机械设备总台数:指年末本企业(或单位)自有的直接用于工程施工的各种机械设备的台数。但不包括附属辅助生产机械设备、运输机械设备、生产试验机械设备的台数。

3.年末自有施工机械设备总功率:指年末本企业(或单位)自有的直接用于工程施工的各种机械设备年末总功率,按设定能力或查定能力计算。

(二)计算方法:年末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净值等三项指标,一般根据企业编制的《企业机械设备汇总表》计算,首先将不符合指标定义的机械设备剔出,然后分别汇总表中设备价值、台数和总功率指标栏的数值,注意计量单位换算,填写整数即可。

(三)注意事项

1.必须是建筑业企业在册的、全部的、自有的机械设备(包含融资性租赁的设备);

2.建筑业企业作为固定资产已验收入账的全部机械设备; 3.机械设备统计的各项指标均按企业所有权进行统计;

4.机械设备数量的统计范围:不论是自用、出租和借给外单位的,也不论是在用、在修、在途或在库的都应统计,并且包括封存的、不配套的,以及待报废的机械设备在内;

5.不包括从外单位租入或借来使用的机械设备。6.电焊机、变压器、锅炉不计算动力。

7.计量单位用千瓦,动力换算可按1马力=0.735千瓦折合成千瓦数。8.年末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净值必须小于等于财务表中的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

七、从事主营业务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一)指标定义:指建筑业企业(或单位)报告期实际拥有的、与建筑施工活动有关的人员的平均人数,包括参加本企业(或单位)建筑施工活动的非本企业(或单位)人员,但不包括企业内部社会服务性机构的人员以及由本企业支付工资但所从事的工作与本企业生产基本无关的人员。

(二)填报依据:依据企业建筑生产活动统计台账、用工记录或派工单等。从事主营业务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与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原则一致,即自行完成施工产值计算到哪里,从事主营业务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就计算到那里。

(三)注意事项

1.如果企业自行完成施工产值中,包括分包给非独立核算经济实体完成的那部分产值,如:分包给一些非独立核算的零散的建筑业包工队(组)等,为了保持相关数据的一致性,包工队(组)参与施工的人数也应统计在总包企业从事主营业务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内。

2.从事主营业务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是以人员在哪里干活就在哪里统计为原则,不是以支付工资(即谁发工资谁统计)为原则。

3.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劳动生产率是按“产品法”计算,因此确定从事主营业务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必须遵循可比性原则,即生产的产品与劳动消耗在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上必须一致。

4.计算月平均人数应注意两点:(1)公休日和节假日的人数应按前一天的人数计算;(2)新成立企业(月中或月末成立),在计算成立当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实有人数之和除以日历天数求得。

5.从事主营业务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是一个时期指标。

八、主要建筑材料消耗量

(一)指标定义

钢材、木材、水泥、平板玻璃、铝材(略)

(二)填报依据:依据企业材料消耗统计台帐、或企业建筑施工活动中的用料记录。建筑业企业建筑材料消耗的核算与建筑业施工产值的统计范围及口径必须保持一致,即采取谁消耗谁统计的原则。

(三)注意事项

1.建筑业企业原材料消耗核算是从建筑材料进入第一道生产工序,改变了原来的形态或性能,或者已经实际投入使用开始,即作材料消耗统计。包括因施工错误、技术指导错误或甲方变更设计而造成的返工、报废工程所耗用的材料,但不包括已领取但未投入使用的材料。因此,企业在做材料消耗统计时,不能以领代耗、也不能以进代耗。

2.主要材料的总价值必须小于建筑业总产值

其中:主要材料的总价值=(各种主要材料×当地的材料均价)

九、主营业务收入(工程结算收入)

(一)指标定义:指本企业承包工程实现的工程价款结算收入以及向发包单位收取的除工程价款以外按规定列作营业收入的各种款项,如临时设施费、劳动保险费、施工机构调迁费等以及向发包单位收取的各种索赔款。

(二)填报依据:根据企业会计“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

(三)填报方法

1.执行2006年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以营业收入发生额代替填列;

2.未执行2006年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利润表”(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本年累计数填报;

十、利润总额

(一)指标定义: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各 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亏盈总额。

(二)填报依据: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利润总额”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

(三)填报方法

1.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利润总额为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2.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利润总额为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再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十一、应付职工薪酬

(一)指标定义: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二)填报方法

1.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科目“应付职工薪酬”的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填报。

2.未执行2006年会计准则的建筑业企业,应将本年上述职工薪酬包含的科目归并填报。

篇7:统计联网直报平台证书

一、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的优越性

随着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的逐步推进, 通过计算机网络和联网直报平台数据系统实现统计报表网上直报的新型填报方式在基层统计工作中逐渐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运行方式快捷高效

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改革意味着统计报表已进入网络化操作时代, 在报表报送、数据审核、查询反馈等各项统计工作中有纸质报表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企业可以通过同一个平台系统完成各项报表的报送工作, 不仅报送数据更为方便, 而且查询往期上报数据更加快捷, 一套表联网直报运行系统既方便了操作又提升了效率, 强有力地推进了统计报表工作高效运行。

2.数据质量显著提升

企业直接通过联网直报平台报送数据, 避免了以往数据采集的一系列中间环节, 由企业一次性上报即进入数据系统, 保证了源头数据不受干扰, 而且在报表报送过程中系统会自动进行审核, 企业可以根据审核情况, 复查填报的数据, 极大地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并纠正错报数据, 数据质量大幅提升。

3.分工协作科学有序

联网直报避免了传统报表方式调查单位定期向基层统计部门报送纸质表过程中精力物力的消耗, 企业统计人员在数据填报上更有效地集中精力, 利于保证初始数据的准确度。而县区统计部门不再需要耗费时间去收集纸质报表, 也不再需要从事传统的纸质报表录入工作, 而是着重进行数据审核、查询反馈、汇总分析等工作, 统计工作更加顺畅。

二、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执行中的问题

一套表联网直报制度执行以来, 经过不断努力, 统计调查单位计算机和网络等硬件方面的问题已得到较好地解决, 业务培训也在逐渐深入,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联网直报的快速推进。

1.调查单位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是企业负责人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由于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招商引资工作, 对企业尽可能地给予优惠政策, 有些地方政府领导对重点企业特别关照, 致使某些企业负责人自认为是招商引资企业, 与当地政府领导关系比较好, 对直属各部门包括统计部门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为县区统计部门工作的开展形成潜在的障碍。

二是企业会计对统计工作配合积极性不高。有些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的会计多属兼职会计, 一个会计兼任多家企业的财务工作。在单独某家企业获取薪酬较少, 以增加兼任企业个数来提高收入水平, 这就导致会计对单独某一家企业的依赖性和重视度大大降低, 加上会计本身为多家企业作帐、报税等工作较为繁杂, 对企业统计报表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甚至有厌烦情绪。

三是企业统计人员自身地位和业务水平均有待提高。有些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统计人员较为稳定, 经过多年的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 统计业务水平较高, 但在企业中的地位较会计低, 有的甚至是充当会计的助理角色, 在向会计取数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做到及时高效, 在核查财务数据进行审核说明反馈工作上较为滞后, 导致统计报表工作受到制约。有些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多数是会计兼统计, 会计有的还不直接负责报表工作, 而是把统计工作交给出纳或者临时聘用的人员。这部分人员不仅变动较为频繁, 而且统计业务水平低, 报表效率低, 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快速推行。

2.统计部门自身的制约因素

一是统计部门负责人压力较大。尽管“以GDP论英雄”的局面在逐渐转变, 但经济发展数据与领导业绩考核仍保持着密切关系, 领导非常关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排名, “四上”企业统计数据越来越受重视。为此, 统计部门在每月联网直报结束后会将数据情况进行认真的汇总分析, 然后向主管领导汇报。在数据不乐观、区域经济排名靠后的情况下, 统计部门负责人由于担心领导不满意而有一定的为难情绪, 工作压力较大。

二是统计部门工作较为被动。在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过程中, 国家明确了报表报送时间, 地方为确保报表工作不延误, 在催报过程中要求企业提前进行报送, 而县区统计部门作为一线催报单位责任重大, 为防止最后一天网络或报表系统发生意外故障无法上报而影响地区上报率, 县区统计部门工作人员在给辖区企业统计员打电话催报的过程中耐心商量企业尽可能提前报表, 逐步由“催报”向“求报”方向发展, 使基层统计工作逐渐处于被动局面。

三、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的建议

在一套表联网直报的推进过程中, 为确保及时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基层统计部门采取某些权宜之计引发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而类似企业对统计工作不重视、报表不积极等看似不重要的问题也应提上处理日程。

1.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

加强统计法宣传, 使企业进一步明确统计工作是有法可依的, 企业有义务配合统计报表工作, 迟报、瞒报、漏报、拒报等行为均是统计违法行为, 增强企业统计法制观念, 使企业对统计工作更加重视。同时加强统计工作制度宣传, 不仅对统计员、会计进行宣传, 还要对企业负责人、财务主管等进行宣传, 使企业人员明确统计工作的意义, 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 争取企业各层面人员对统计工作的支持, 推进统计工作顺利进行。

2.优化统计人员队伍建设

严格统计人员队伍准入, 统计人员应具备统计从业资格, 做到持证上岗。明确要求企业在统计人员更换时, 新更换人员也应具备统计从业资格, 同时做好统计工作的衔接。县区统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对新更换统计人员的“一对一”时时业务培训, 使其充分了解和掌握统计报表制度和具体操作流程, 保证统计人员队伍的基本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3.科学运用统计执法职权

准确把握执法时间, 在平台开网时间、上报时间、关网时间、验收时间等各项时期中准确把握执法期限, 做到既能有效开展执法, 又能保证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巧妙把握执法尺度,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同时做到以人为本。在行政执法的同时兼顾思想政治工作, 做到刚柔并济, 该教育的教育、该处罚的处罚, 为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稳健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有力支援基层部门工作

面对县区统计部门在执行一套表联网直报过程中受到的压力, 上级主管部门除了在业务上给予充分指导外, 在统计行政执法工作上也能给予帮助和支持。在统计“四大工程”建设、坚守“四条红线”等方针政策上主管部门能成为基层统计部门强有力的后盾, 帮助县区统计部门走出被动局面。

5.适当给予调查单位补助

随着一套表联网直报制度的推进, 企业需要报送的报表种类越来越多。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 2014 年年报每家企业有10 套表需要报送, 新兴产业调查企业需再多报一套表, 审核公式更加严谨, 需要企业填写的审核说明也越来越多, 统计报表任务越来越重, 企业在报表的过程中确实也很辛苦。希望能出台相关政策, 针对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能给企业一定的经费补助, 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积极性。

摘要: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改革是统计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作为一线具体执行的县区统计部门已切身体会到其强大优越性和广阔发展空间, 数据采集、审核、查询、汇总等工作较传统方式更有效率。但有些看似不重要、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正悄无声息地产生和蔓延, 逐渐成为统计工作快速推进的制约,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助推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快速向前发展。

关键词:一套表,联网直报,快捷

参考文献

[1]许超.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 (Z3) .

[2]贾志让.关于实施企业一套表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中国统计, 2012, (04) .

[3]孙立中.浅析“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统计与咨询, 2013, (04) .

[4]蒋玲珠, 李烽炜.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现状及对策[J].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 (07) .

上一篇:通风队队长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口语交际课题阶段性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