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中心检验报告

2024-06-24

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共9篇)

篇1:检测中心检验报告

叉车检验检测报告

使用单位 : 制造单位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CPCD20 车牌号 驱动 检验依据: 1.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程

2.《机动工业车辆 安全规范》(GB10827—1999)] 3.《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GB/T16178—1996)4.工艺文件

序项项目检验结结论、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号类编号果 1 11.1* 车辆牌照、证件、技术资料外观检查、查阅档案并整及档案 查验牌照

车2 1.2 发动机、底盘的编号 外观检查 检3 1.3 车容、车貌及各部件完整性 外观检查

查 4 1.4 车辆后视镜、雨刷器 外观检查 5 1.5 车轮的防护装置 外观检查 6 1.6 车辆的各种仪表 外观检查与操作试验 7 1.7* 装载运输危险品的车辆或外观检查与查验相关

行驶于危险场所的车辆,特合格证件 殊安全要求 1.8 车辆污染物排放。车辆的车按照GB1496、GB3845 外噪声 或GB3846规定测量 9 22.1 发动机的安装及连接部位外观检查 动状况 力10 2.2* 发动机运转情况 操作试验与观察 系

检11 2.3 发动机各系统运转情况 操作试验与外观检查 验 33.1 车辆灯光的配置 查对说明书并查验实 灯物

光13 3.2* 车辆设置转向灯、制动灯设外观检查 电置

气14 3.3 车辆喇叭 观察、验证与测量 检15 3.4 车辆灯具灯泡防护装置及观察与检查 验 开关 3.5 车辆电源开关 观察与检查 17 3.6 蓄电池车辆的蓄电池安装 用直尺测量与观察 18 3.7 蓄电池车辆总电源紧急断外观检查与测试

电装置及电机控制电路电 流保护装置 3.8 电动机运转 测试检查

序项项目检验结结论 检 验 项 目 检验方法 号 类 编号 果 20 44.1 离合器性能 操作试验与观察

传21 4.2 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 直尺测并对照查验 动22 4.3 变速器变速杆的位置、自锁操作试验 系互锁可靠性

检23 4.4 传动系统运转情况 操作试验与观察 验 24 4.5* 液传动车辆启动发动机时操作试验 的档位 25 4.6 静压传动车辆启动发动机操作试验 时的制动状态 55.1* 车架及前后桥的检验 外观检查,必要时测量 行或使用仪器探伤

使27 5.2 同一桥上的车轮轮胎的一外观检查与查验 系致性

检28 5.3 轮胎中心花纹、胎面和胎壁 外观检查,必要时测量

验 29 5.4 轮辋完整性及安装 外观检查 30 5.5 钢板弹簧片的完整性及安外观检查

5.6 减震器性能 外观检查

66.1 方向盘位置 使用转向参数测试仪 转等仪器检测

向33 6.2 转向性能 操作试验 系

检6.3 方向盘转向力 使用转向参数测试仪 验 检测

6.4* 转向机构状况 观察检验 36 6.5 侧滑量 使用测滑仪检测 37 6.6 转向轮定位 使用转向轮定位测试

仪等仪器检测 38 77.1* 车辆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观察检测 制装置性能及方式

动39 7.2* 制动装置制动效能 新增车辆使用制动性 系能测试仪等仪器检测;检在用车辆按拖痕法用

验 直尺检测 40 7.3 行车制动器制动踏板的自用测量工具测量 由行程

7.4 脚踏式制动器踏板力 使用液压踏板力计等

仪器检测 42 7.5 液压制动器制动系统状况 观察检测 43 7.6 电动车的制动联锁装置安操作试验与观察

装及制动时联锁开关作用

7.7* 点制动跑偏现象 操作检测与观察 45 7.8* 手柄操纵的制动器施加力 使用仪器检测

序项项目检验结结论 检 验 项 目 检验方法 号 类 编号 果 46 88.1 叉车门架限位装置 观察检测

工47 8.2 货叉在叉架上的固定 观察检测,作48 8.3 属具在叉架上的固定 观察检测 装49 8.4 货叉架下降速度 在标准载荷下,测量最 置大下降速度。

检50 8.5 货叉的自然下滑量和门架叉车呈标准状态,拉紧 验 倾角叉车的自然变化量 手制动,将载荷升到离 地2米高度位置,关闭 液压分配阀,发动机或 电动机停止运转,静止 5分钟后,作好标记,再经过10分钟,分别 测量货叉下降量和门

架倾斜角的变化量。51 8.6* 货叉外观质量 目测检查,必要时使用 仪器探伤。52 8.7 货叉两叉尖高度差 使用器具测量 53 8.8 货叉磨损 测量检查 54 99.1 升降倾斜油缸密封及外观 外观检查

专55 9.2 油缸性能 观察检查 用56 9.3 锁止机件 观察检查

机57 9.4* 各类自行式专用机械的专目油检查,必要时使用 械用机具及结构件外观、磨仪器探伤 检损、连接及动作

验 58 9.5 液压系统性能、密封 观察检查 59 9.6 液压分配器铭牌和功能指外观与观察检查

示牌

9.7 操作手柄(杆)外观检查与操作 61 9.8 安全阀 外观检查与操作 62 9.9 系统中的工作部件在额定观察检查

速度范围内性能 10 其 它

注:“*”项为重要项目 叉车检验必备仪器设备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精度 备注 1 转向参数测试仪 0.1N.m;0.1? 2 0.1m/km 侧滑仪 转向轮定位测试仪 0.1? 4 0.01m 制动性能测试仪 5 0.1N 液压踏板力计 6 0.1dB(A)声级计 7 秒表、塞尺等常用计 量器具和检测工具 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 水平,1%;垂直,选用 5% 9 便携式磁粉探伤仪 A1试片 选用 10 烟度计、尾气分析仪选用 等其它检测仪器 附表

各类厂内机动车辆的制动距离、稳定减速度、偏离量测试表))12项目 初速度 制动距离偏离量稳定减速)3装载 点制动2车类(km/h)(m)(mm)度(m/s)2.0 空 ?4.4 ?80 ?5.5 大型汽车 不跑偏 总质量,12t 3.0 重 ?9.5 ?200 ?4.8 空 2.0 ?3.8 ?80 ?6.4 大型汽车 不跑偏 4.5t?总质量?12t 重 3.0 ?8.0 ?200 ?6.0 空 ?6.5 ?6.9 小型汽车 3.0 ?80 不跑偏 总质量,4.5t 重 ?7.0 ?6.4 ?4.0 空 大型轮式自行专用4)2.0 ?80 ?4.0 不跑偏 机械总质量?5.0t 重 ?9.5 ?3.5 空 小型轮式自行专用3.0 4)?80 ?4.0 不跑偏 机械总质量,5.0t 重 ?8.0 空 ?5.4 ?5.0 方向盘轮式拖拉机2.0 ?80 /(带挂车)重 ?6.0 ?4.0 1.0 / 电瓶车 空 ?2.5 ?5.0.不跑偏

/ 2.0 / / 二、三轮摩托车 ?4.0 ?40 注:1)气压制动系:气压表指示气压?590kPa;液压制动系:踏板力?700N。

2)在规定的初速度下紧急制动的稳定性要求。3)点制动时对车辆的稳定性要求。4)额定起重量小于10吨内燃平衡重式叉车空载制动距离为6m,额定重量10—42吨内燃平衡重式叉车空载制动距离为7m,侧面式叉车空载制动距离为8m。

篇2:检测中心检验报告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臧锦红,江苏深水水务有限公司水质检验中心主任,主要负责水源水的监测,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检验,出水过程中的工艺检测,矾耗、药剂消耗等监控,密切联系生产,指导生产,并完成领导安排其他任务。

在自来水公司工作已经是第四年了,从象牙塔的大学毕业,到变化万千的社会工作,这期间我们都经历了很多。在自来水的四年来,太多人帮助我、指导我,引我方向,助我成长!回顾四年来的工作情况,自认为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为水质检验中心的各项任务和指标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自己这几年来的主要工作述职如下:

一、水质各项指标检测

水质指标检测是水质检验中心工作的重点,也是水质检验中心的灵魂所在。依照省厅标准,每日检测出厂水、水源水11项指标(共22*365=8030次/年),每半月检测10个管网末梢水7项指标(共10*7*52/2=1820次/年)(以52周每年计),每月检测出厂水(一厂、二厂)、管网水(抽检2个点)、水源水分别为34项、34项和29项指标

(共34*12*2*2+29*12=816+816+348=1980次/年),全年合计检测水质各项指标共11830次。

另外,因为班组化验室尚未设立,中心还代为检测浊度(1次/H)、余氯(1次/H)、耗氧量(4次/H)以及工艺水(沉淀池、滤池等)(1次/d)。

中心以科学的态度工作,真实反映检验数据。质量管理和关键岗位人员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进行质量控制,检验人员按照规定和标准方法进行检验,并如实记录检验结果。公正客观的出具检验报告,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同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二、石英砂、聚铝等工艺检测,矾耗,药剂消耗等监控

中心依据国家标准对采购药品进行复核检测,并不定期的对药剂质量进行抽检,若发现数据异常,查明原因,及时上报,协调处理。

对原水进行矾耗实验,并多次重复实验以提高数据的准确度,进行数据积累,提高指导生产的灵活度,并增强对矾耗进行监控的有效性、合理性。

收集资料,全面了解二氧化氯发生仪原理,对盐酸和氯酸钠反应进行实验,给以适合的条件以达到最高的反应速率,并对盐酸和氯酸钠进行投加配比,使其在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达到平衡状态,并配合水流量、水压等,使反应完全有效,尽可能的降低损耗和不必要的浪费。

三、接受领导和上级安排的其他任务

中心四年来稳定发展,最大的成就就是2012年06月进行的三级实验室建设验收,在公司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人员齐心协力,达到了省厅的三级实验室标准,水质检验项目和工艺检验项目全面开展,检验水平得到大步的提高,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四年来,化验室的点点变化,一步一步的历程,我都感同身受,并随着化验室的不断完善,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离领导的要求与企业的发展以及本人心中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未来的日子里,我要继续努力,沉下心来,带领中心同仁,努力提高化验室的形象,提高自我水平,提高中心人员技术水平,为中心的发展,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衷心希望得到领导和各位同仁的建议、帮助和支持!谢谢!

此致

敬礼!

篇3:检测中心检验报告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能力,绩效评估

为了解清远市所辖县(市)级疾控中心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4]108号)[1](简称《指导意见》)开展实验室检验能力体系建设工作的效果,分析、评价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为政府决策和各疾控中心持续改善实验室建设,全面提高检验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根据国家对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编制专用

调查表格发放至辖区县(市)级疾控中心填报并收集整理,再调查核实。

1.2 将2008年、2010年两次调查资料进行核实统计,并确认

两次调查资料具有连贯性且与2010年绩效评估资料吻合、无逻辑错误,以最后核实确认的资料作为统计评价的数据。

1.3 将2010年最后核实确认的资料,对照《指导意见》及其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主要仪器装备标准》[1](简称《设备装备标准》)、《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能力标准》[1](简称《检验能力标准》)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编制规定》(讨论稿)[2](简称《编制规定》)及《广东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3](简称《绩效评估标准》)并与2006年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实验室面积占中心总面积的比例2010年7个县(市)级

疾控中心实验室面积占中心总面积平均比例为32.8%,比2006年增幅47.1%。按照《指导意见》不少于35%的标准[1],达标的仅3个机构(表1)。

2.2 检验工作项目开展按“必须开展的工作项目”(简称“A类

标准项目”)的开展率2010年7个县(市)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按“A类标准项目”的平均开展率74.9%,且各单位很不平衡,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的意义(χ2=80.58,P<<0.005);比2006年增幅56.7%;对照《绩效评估标准》开展率≥85%的要求,仅有3个单位达标(表2)。

2.3 仪器设备装备按“完成常规工作所需仪器设备”(简称“设备标准A”)的装备率

2010年7个县(市)级疾控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按“设备标准A”的平均装备率为73.1%。各单位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7.47,P<0.05),比2006年增幅91.4%;按《绩效评估标准》平均装备率为74.5%。对照《绩效评估标准》装备率≥90%要求,仅有1个单位达标(表3)。

*()内的数为按《绩效评估标准》计算方法求得的统计量。

对照“设备标准A”截止至2010年,全市7个县(市)级疾控中心共少装备115台/套,超标准装备43台/套(表4)。

2.4

2010年全市县(市)级疾控中心按“设备标准A”装备的装备率与“A类标准项目”的开展率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r=0.5407,P>0.05)(表3,表2)。

2.5 疾控中心实验室人员占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及其内部构成

至2010年,7个县(市)级疾控中心实验室人员占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比例为14.9%。未达到《编制规定》15%~25%的要求。其中高级、中级、初级和未定级职称的构成比分别为3.6%、49.8%、45.2%及1.4%,中级职称居多;本科、大专、中专和技校(含普高及以下)学历构成比分别为29.2%、47.3%、20.0%和3.6%,大专、本科学历居多共占76.5;<30岁、30~39岁、40~49岁和50~59岁年龄构成比分别为23.9%、50.4%、15.0%和10.7%,<30岁和30~39岁者居多共占74.3%(表5,表6)。

2.6 建设资金来源与使用

2004年以来,各级政府财政共拨款3662.6万元用于清远市7个县(市)级疾控中心的新址建设和旧址的扩(改)建及添置仪器设备,各单位也自筹资金共834.6万元,资金支出合计4967.5万元,其中41.5%用于新址新建,21.4%用于扩(改)建,37.1%用于添置仪器设备(表7)。

3 讨论

自成功控制“非典”疫情后,国家、省、市、县政府高度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也从财力上加大了对疾控中心基本建设投入,从7个县(市)级疾控中心总体来看,2004年以来各级政府对每个疾控中心平均投入523.2万元,平均每个疾控中心自筹资金119.2万元。虽然各疾控中心根据具体情况在资金使用比例上有所不同,平均41.5%用于新建办公场所,21.4%用于原办公场所的扩(改)建,37.1%用于购置仪器设备。直观显示,各疾控中心办公场所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观,实验室设施和环境得到改善。凡此,说明各县(市)级政府和疾控中心的确都在贯彻实施《指导意见》。但视其效果,对照相关标准、规定,实验室建设工作有喜有忧,大部分工作都在长进,有些工作欲达现有的标准、规定要求,则非下大力不可。至2010年,全市7个县(市)级疾控中心中4个实验室面积占所在中心总面积的比例未达到《指导意见》≥35%的要求,其中有的还是新址新建的。仪器设备按《绩效评估标准》≥90%的要求,只有一个单位达到,却普遍存在多装备和少装备情况,这无疑给本来就窘迫的财力造成浪费,应装备的仪器设备又无力按种类数量装备齐全。

总体来看,全市县(市)级疾控中心按“A类标准项目”的开展率逐年提高到2010年的74.9%,比罗力、孙梅、王颖等报道[4]全国县级平均开展率52.6%高出42.4%;按“设备标准A”的装备率也逐年提高到2010年的73.1%,由于装备率与开展率不呈相关关系的分析结果,我们对影响检验能力开展率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受目前疾控中心监督监测职能的调整、财力薄弱、检品资源稀少、人员业务素质相对低等因素影响,如食品、化妆品等常规监督监测项目已不归属于疾控机构监测职能,一些感染性疾病检验项目还受到当前生物安全等级管理规定的限制有些项目难以在县级疾控机构开展,一些项目虽然具备技术人员和设备可以开展,但皆因检验关键的标准物质或试剂(如微生物菌种与标准诊断血清、免疫诊断血清等)价格昂贵且难以采购到或长期以来需求少,开展频次低,加上现在交通网络发达,干脆把检品送上一级疾控中心检验工作成本还要低等考虑,最终权宜放弃开展。一些单位实验室人员占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既未达到《编制规定》要求,却因有的实验室业务骨干晋升到中心领导层,一些调离单位,一些退休等,可能受到编制限制迟迟未能得到及时补充。目前实验室人员职称构成参照《编制规定》中心人员职称构成[2]较接近。

鉴于上述调查发现的一些情况,感同于苌凤水、郑余焕、朱立国等的建议“提示没有配置这种设备的机构注意此设备的价值;配置率较低的实验室设备,同样提示政策制定部门,是否有必要将此设备列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设备配置标准”[5]。本文认为,检验能力受多因素制约,各县(市)级疾控中心应纠正思维,克服困难,著力提高实验室人员素质,根据相关标准继续把实验室建设工作做到达标,因标准毕竟是卫生部等制定的。同时提供标准制定部门注意,面对目前疾控中心职能调整和社会发展,交通网络发达,上下级疾控中心的距离缩短及县级疾控中心的种种困难等考虑对相关标准作适度调整,如将消耗品、试剂昂贵的一些项目、设备的配置规划给其上一级疾控机构,减少县级工作项目、设备指标。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Z].广东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文件资料汇编,广东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规划财务处.2004:1-29.

[2]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讨会会议材料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编制规定(讨论稿)[Z].广东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文件资料汇编,2004,68.

[3]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Z].广东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10:48-166.

[4]罗力,孙梅,王颖,等.三年建设前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检验能力的比较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3):222.

篇4:检测中心检验报告

关键词: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检验证书报告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76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4-0035-02

质量检验是指借助于某种手段或方法来测定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性能参数,然后把测定的结果同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以证书报告显示最终合格与不合格的判断。由此可见,检验证书报告在整个检验环节中是最终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对检验证书报告的探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研究检验证书报告的重要性

质量监督技术检验机构依据法律法规、采用科学的朔源手段、先进的方法和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对测量设备和产品质量的各种参数进行测试,得出真实的数据,然后通过比较得出准确的结论,最终以证书报告为载体,客观、公正地评价被测对象。即就是向服务对象出具检验证书报告,该报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最终“产品”,它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服务对象的贴身利益、自身的形象、信誉和社会责任等因素。

2 加强检验证书报告的质量控制是检测工作的首要控制因素

检测检验机构的最终产品是证书报告,加强证书报告的规范性是检测检验机构的首要任务。检测检验机构以证书报告的形式对外表现其检测结果。被检测对象或者社会服务对象都是以了解证书报告的形式对检测数据进行评价,然后服务于服务对象。由此可见,检测检验机构如何质控证书报告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规范性是表达其职能的首要任务,只有保障证书报告的质量,才能准确体现检测机构的智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质量监督技术机构检验证书报告的质量对树立的良好行业形象和声誉显得相当重要,她是检测检验机构的首要任务。

(1)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检验证书报告的准确是衡量检验机构水平的标志。作为检测检验机构,有效地控制其内部程序文件和检测检验方法、检验检周期、环境条件、检测标准可行性及科学性、人员素质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检测结果的数据处理,以及對这些过程的管理是否严密等诸因素是衡量检测检验机构水平的重要环节。其中任何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检验证书报告的质量。因此,要提高检验证书报告质量就必须加强对整个机构的全面管理。由此可见,提高检测检验证书报告质量就等于全面提高整个技术机构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体现其职能。

(2)检测检验机构的证书报告是行政执法的重要依据。质量技术监督的行政执法职能,是建立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下,在进行产品质量评价时,必须借助于检测报告,而执法职能中所说的检测机构是指法律规定实权的检测检验机构。在实施具体违法行为时,需要以技术机构的检验证书报告作为主要依据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该检验证书报告质量低劣、数据不准、结论错误,就导致执法机关做出不够客观公正的裁定,具体的执法行为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产品。

(3)检测报告准确与否,是检验工作效能的体现。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对相关企业生产的产品实施监督,要需出具检验报告给被检企业,如果该检验报告的数据不正确,结论不够客观,企业将会使用检验报告中错误的数据信息,做出不够准确的判断和决策,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因此,作为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检验机构来说,检验证书报告的质量是该机构的重中之重,提高检验证书报告的质量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3 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检验证书报告质量的保证方法

检测检验报告的质量是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机构全部工作的最终表达,我们要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检验工作计划、时间、记录、数据、报告、批准、核验、报告打印到正式报告的出具,设计到人员素质、设备情况、管理等每个环节,提高检验证书报告质量的手段必须全面、系统、有效。

(1)检验检测人员的管理。人员是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机构进行各项活动的主体,无论抽样还是检验检测,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对人员除了业务、技术方面的培训外,还应制定思想素质培训计划,严格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

(2)系统考虑影响检验证书报告质量的各个因素。加强对检验检测的准确性、有效性的控制,实验的测量环境、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管理都必须进行认真检查、核对核实。检验检测必须在符合规定的环境条件进行,必须按检验检测规程实施,相应的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保养必须处于正常状态,计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的现行有效性。

(3)检测检验证书报告形成的全过程需要监管到位。首先,保证检验样品质量状态不发生变化,检测数据不丢失、不出差错;其次,保证环境条件、仪器设备符合要求;第三,检测人员操作符合规范,符合《质量管理手册》。

(4)检验人员在编制检验证书报告时,还应注意检验报告的规范性。检测原始数据必须真实、客观,数据处理必须准确无误,原始数据需要记录于规范的记录档案中。证书报告各信息需要全面,准确。原始记录中出现错误的修改,应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修改方法。计量单位的使用,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参考文献

[1]师邱毅.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8月.

[2]李京东.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化学工业出版,2011年6月.

[3]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站.检测基础知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4月.

[4]韩毅.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司长韩毅在全国计量工作会上的工作报告.2008年10月.

篇5:药品检验检测人员述职报告

我始终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追求和生活方式,在学习思考中增强思想政治素养、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水平。卫生部门重要会议精神及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把握工作的能力。根据工作需要,学习了中药理论和药剂调配方面的知识,在中药饮片的识别、药理、药性、质量保管、正确服用等专业知识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二、忠于职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工作中,我能认真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严以律己,忠于职守,生活中勤俭节朴,宽以待人,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以安全有效用药作为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礼待人。

热情服务,耐心解答问题,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廉价的药物,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性味、功效、用途、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和副作用,让患者能够放心的使用,为患者提供一些用药的保健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让患者能够用到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而不断努力。

三、服从领导,团结同事,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工作中服从领导、尊重领导、尊重老同志,团结新同志,严格遵守工作纪律,遵守职业道德,服从工作安排,节假日积极值班,热情为患者服务,坚持从自身做起,营造良好的科室工作氛围,为创建文明窗口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篇6:检验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

检验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07-12-09 17:41:55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检验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检验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文章标题:检验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

上午好!区委区政府试行改革组建的检验中心已成立两年了,现在,我把两年多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及中心的发展状况作一汇报,请予审议。

一、履行职责情况

2003年10月检验中心成立后,我受命从油田调至区里负责筹建检验中心,担任中心主任。检验中心是全省第一家整合单位,成立这样一个集医学卫生、动物疫病检验、理化分析等多种学科、多种检测类别为一体的综合检验机构,这

在我省是一个独特的创新和大胆的尝试。我深知责任重大,担子的沉重,两年多来我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全身心的投入了这份深爱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没有辜负区委区政府的重托,将中心建成了一个队伍团结向上,业务精益求精,充满活力且奋发向上,探索进取的有战斗力的集体。回顾总结两年多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重视人才,跨入标准实验室 检验工作是我的本行,但领导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检验机构对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深知“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中心的起步十分重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是保证这个新单位向前发展的根本。因此,在筹建时我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通过参观及理论学习,酝酿构建了一套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及中心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首先将中心按专业划分为理化室、微生物室、动检室和办公室四个科室,将原各单位重复的检验项目合而为一,将原有闲置设备修缮后充实到新的分析项目中,避免了一些大型、较贵重的先进仪器重复购买,使人力、物力资源达到优化配置,资源高效利用。在近200个检验项目中为确保岗位协调有度,我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去年吸收了七名大学生,为中心专业分析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将人员合理分工,为每位员工都分配几个检验项目,每个检验项目也有几个人共同负责,充分发挥了每位员工的能力。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便完成了这个从无到有的建设。

在管理上我采用CNAL/AC01:200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准则》的标准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中心顺利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国家实验室认可和辽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级计量认证,并于次年即2005年11月通过包括食品、水、健康体检等七类113个扩充项目,为检验中心的壮大

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搭起了长远的构架。认可后我中心的检测技术均执行国家或行内标准,数据真实、科学、准确,具有了法律效力,检测报告在国内、国际市场都通行有效。而中心动检室更成为目前辽宁省唯一一家通过认可、拥有双证的动物疫病检验实验室。

2.学习教育,抓管理建章立制

为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迅速提升整体的专业技能,在中心成立时便一手抓建设,一手抓人员的技术培训。一是积极为他们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两年来共计60余人次2000多学时到北京、沈阳、大连、青岛等地接受培训;二是聘请专家讲学,介绍经验。中心多次聘请大连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大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辽宁省动物防疫站等地专家来我中心讲解实验室认可基本知识、质量体系文件、动物防疫及实验室操作等内容;三是组织内部业务学习,将周五定为“中心学习日”,采用职工轮流主讲、其他员工发问的形式,充分调

动了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新机制;四是实施定期考核制度,检验员工对实验原理、检测标准的理解及操作手法的准确与否。我很欣喜的看到,全体员工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在实际操作上都较两年前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抓好职工业务水平的同时,我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及工作作风也高度重视。规定严格执行上下班签到制度,制订了请销假制度和迟到早退上班时间违规处罚条例,有效防止了迟到早退,上班溜号,不假自走以及上班时间进行娱乐活动等不良现象,为中心成为有活力,奋发进取的集体做好了制度上铺垫,使全中心干部职工精神焕发,人心思干,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005年2月,中心被区政府评为区“先进集体”。前些天,我中心又被评为市“先进集体”。

3.严谨认真,为兴区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在要求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我特别强调员工们要注重检验结果的准确。我带动全体检验及质控负责人员从接样、处理、实验、判定到最终报告的出具,层层都经严格的把关,杜绝不当操作,绝不让小失误酿成大祸端,树立中心对外形象和拓展中心声誉,坚持以中心质量手册为核心,坚决贯彻“科学管理、认真检验、公正正确、服务至上”的方针,两年来成绩斐然,多次高效的完成我区各职能部门以及企业委托的任务。2005年,我中心总计开展分析测试项目113项,共出具检验报告2346份,但从未接到一份质疑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的投诉。

2004年4月,我带领中心有经验、业务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对紫园小区直接饮用水重新制定了

篇7:检测中心检验报告

在过去的2015年里,我公司在检测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一、安检机构基本情况

我公司自2014年接任以来,主要承担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工作,现占地面积20余亩,其中检测车间平方米,拥有国内先进的全自动汽车检测设备台套;公司现有职工人,其中有人取得了检测员证,有人参加了内审员培训,全部员工均为高中(中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人;年检验能力为辆次;现有条件全部符合《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86号)的要求。我公司严格按照《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01和《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2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机动车检测工作。

二、机动车年检验车型及其数量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开展情况

针对我县的机动车现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测工作,2015年1月1日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已检测汽车辆,营业收入。未发生不检验出报告、纂改检验结果、漏检检验项目、出具虚假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在用检测设备的变更情况和计量器具检定或校准情况

根据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2015计划和相关法律法规,公司现有的检验设备全部由安徽省计量院进行检定和校准,证书见设备档案。

四、检验人员培训、考核及变更情况

根据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计划和省质监局等部门的要求,我公司在今年的下半年选派2名优秀员工参加省质监局的内审员培训。按照培训计划,加强对检测员的业务培训,并在6月份、9月份分别对全体检测员进行了考核,全部合格。应《山东省机动车维修检测人员从业资格培训考试管理工作方案》(鲁运〔2012〕4号)文件精神,特派两名人员参加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车辆技术评估)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五、投诉、异议处理情况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事项

在2015暂未发现有投诉情况。

篇8:检测中心检验报告

关键词: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发展迅猛,而国办发〔2014〕8号文件的发布,又将国有检验检测机构的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如何推动检验机构的改革,促进省级质检机构建设、加强服务功能、助力产业创新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面对大数据浪潮,如何实现互联网和检验检测行业的结合,达到整合现有的检验检测资源,提升服务能力的目标,无疑是一个经济可行的方式。

1背景

目前,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正超速发展。数据显示,2013年检验检测市场规模为1678亿元,2014年达到2105亿元,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随着国办发〔2014〕8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的下发,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推向市场,转制企业已经箭在弦上。一场深刻的变革即将来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国务院在结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上强调要有序开放检验检测认证市场,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认证业务,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营造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预示着第三方检测市场将迎来重大发展机会。

目前贵州省的检验检测机构存在“规模普遍偏小,布局结构分散,重复建设严重,体制机制僵化,行业壁垒较多,条块分割明显,服务品牌匮乏,国际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等问题,既不能满足政府监管部门对检验检测的要求,又不能为企业、市场提供良好的服务。

作为处于变革大潮中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更应当大胆创新,打破旧的思想束缚,当一个鸡蛋从外部被打破就是食物,从内部打破却是新的生命,与其坐等变革的到来不如迎难而上,积极投身于变革之中,变被动为主动转变观念面向市场,顺应变革的潮流顺势而为。

以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为依托,建立一个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全省的检测资源,以服务为导向,更好的为政府与客户服务,同时又可保持各检测机构的相对独立,保持适度竞争性和灵活性。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无疑又是顺应“大数据”的潮流。

2优势

建立网络服务平台,以质检院的检测力量为依托,在线上提供全省检验检测服务信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分析测试、培训咨询、信息发布、查询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在线下以联合体的形式,参加政府部门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的招投标活动,充分发挥各专业检测机构的技术优势,为政府提供优质服务。

例如,某监管部门需要对全省的塑料管材进行一次质量抽检,但是目前全省没有一家检验机构能够全面覆盖所有塑料管材的全部检测指标,如果由服务平台以联合体的形式进行投标,则可以全面覆盖所有的产品的全部指标,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检测资源,满足政府机构的有关要求。另一方面,由服务平台把检验任务分解到各专业检测机构,还可以解决各专业检测机构设备、人力等资源不足的问题,保证政府监管工作的时效性。

3作用

一件普通的消费品,从工厂生产出来后会经过中间流通环节,最后送到消费者的手中。而在检验市场,各检验检测机构就如同一家家生产工厂,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就是一个中间环节,一头联着各个技术机构,一头面向市场需求,将能更好推动我省检验检测的产业化发展,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促进检验检测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强化线上线下检验检测信息共享,进一步拓展检验检测认证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检验检测服务。传统的检验检测机构运作方式,如图1所示。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实验的建设总是滞后于市场的需要,同时为满足市场的需求,政府必须不断的进行投入,随着热点的变化,又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沉淀和浪费。

当有一个中间机构作为联系检测机构与市场需求的纽带后,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各检测技术机构专注于检验能力的提升,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公共服务平台则面向市场,以提供全面服务为目标,将服务做到极致,使贵州省的检验检测机构形成一个松散的联合体,即有竟争又有协作,同时作为面向市场的公共服务平台又因为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环境,也同样具备充分竟争的条件,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推动该省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业做强做大。

采用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运作方式,如图2所示。

4建设基础

目前电商线上支付、电子签名、电子认证、在线交易条件均已成熟,同时中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加上事业单位改革、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政府服务外包、检验检测业务逐渐延伸至企业前端,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及中小企业对于平台模式的接受度以及积极参与的程度较高等多重因素影响,现阶段探索在线检验检测的条件初步具备。另检验检测服务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产业,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并有相应政策支撑,这些都对平台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基于在诸多领域的多年服务经验,通过对各方资源的全面整合,以实现检测认证机构专业技术优势与中小企业检测认证需求的无缝对接。

5模式

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运作模式如图3所示。

这样一来,各机构专注于自己专业的发展,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则更多的关注需求与服务。

6效果

一个生产企业从产品检测到认证,质管体系的建设以及检验人员的培训等需求在服务平台都可以得到解决。企业办理委托检验费用对比见表1。

一个中等规模的检验机构每年约办理1万件委托检验业务,可以为委托方节约350万元的办理费用。

7结论

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大数据的发展紧密相联,立足于本地,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对促进本省的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依托的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支撑,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助力检验检测机构进一步拓展检验检测认证业务,每能够带来持续稳定的检验收入。通过运用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检验资源,线上线下的紧密结合,最大限度的实现检验检测资源共享,以服务为核心,以客户为根本,实现一站式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同时通过这样的整合,完成各检验机构跨行业的大整合任务,顺应改革大局,为全省全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王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汪正兵,徐湛.检验检测与认证信息化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应用研究[J].杭州:第12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2015.

篇9:检测中心检验报告

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超前战略部署,质检系统作为主要责任单位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近期,东山检验检疫局全面梳理了检验检疫部门整合地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政策依据,总结分析目前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提出了基层检验检疫部门整合地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思路和建议。

一、整合工作背景和意义

(一)政策理论依据

在中央层面。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整合一批业务相同或相近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

在总局层面。在部署重点任务中提出“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整合。按照同一个县(市)设立一个经营类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的原则,推动县级政府整合分属于不同部门的检验检测资源,组建县级经营类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

在各级政府层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下,各级地方政府大力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做出了有益探索。2015年5月8日,甘肃省政府第78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正式印发“甘肃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及其3个配套方案。这是全国省级层面出台的第一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指导意见,随后,陕西等多地出台全省范围内的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还有部分省份在特定行业开展整合工作,福建省率先开展食品安全检验检疫资源整合试点工作,山东省开展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

(二)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家认监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近3万2千家,检验检测认真服务业产值达1700余亿元,全行业共有从业人员约90万人。但我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多重问题:一是以事业单位为主题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布局结构分散,规模普遍偏小,检测品种单一、重复建设严重,不少机构结果不互认,“小散乱”现象明显;二是行政色彩浓厚,体制机制僵化,存在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问题十分突出,难以适应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三是服务品牌匮乏,整体实力不强、创新活力不足,缺乏国际公认的第三方检验检认证机构品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不足。

(三)基层检验检疫部门整合地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意义

一是为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做出有益探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推动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把属于市场的职能还给市场,从而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而基层检验检疫部门与地方政府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可以为打破条块体制限制,为进一步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官办分离做出有益探索。二是有助于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行业整体水平与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检验检疫部门与地方政府开展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可以优势互补,最大程度激活各项资源要素,改善目前的“小、散、乱”局面,提升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结合地方产业特色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促进地方深化改革开发、产业转型升级。

二、东山检验检疫局整合地方检验检测机构分析

(一)整合工作基础

一是产业基础雄厚。东山检验检疫局辖区有东山、诏安、云霄三县和正处级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均以食品农产品为产业支柱,外向型经济占据优势。二是地方检验检测机构发展遇到瓶颈。辖区县级政府涉及食品农产品管理职能的部门有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局、海洋渔业局、卫计局等多个部门,上述部门一般下设至少一个检验检测机构。三是东山检验检疫局所属检验检测机构具有明显优势。东山检验检疫局所属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是辖区实力最强的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机构,拥有4个常规实验室和一个国家质检总局区域性中心实验室,20名技术人员,硕士、博士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3人,共有10大类300余个经认证的检测项目,涵盖微生物、农兽药残留、毒素、有害元素、食品添加剂、污染物、动植物检疫、医学检测等业务领域。年检测业务样品數约11万个。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辖区内遥遥领先。

(二)整合工作进展

一是与市县两级政府达成共识。2016年,漳州市被国家确定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全国仅有12个城市和区域入选,福建省仅有一个,东山检验检疫局牵头整合县级检测资源被列入漳州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任务清单,成为漳州市贯彻国家战略的重要创新举措。今年来分别与诏安县、云霄县达成共识,签订合作协议、形成会议纪要。二是明确整合路径。在诏安县设置富硒产品检测中心、在云霄县设置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并逐步建设成为国家质检总局区域性中心实验室。诏安县、云霄县在土地、用房、资金上面给予大力支持,明确将分属于市场监管局、卫计局、农业局等多个部门的、涉及农产品及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职能整合到上述实验室,并逐步实现相关机构和人员的整合,实行“一个机构、一套人马、多个牌子”。

(三)存在的困难

一是缺乏明确政策支持。国务院办公厅和质检总局下发的两个指导意见鼓励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层级整合,明确开展同城整合、做到“同城同检”,但主要是对地方政府和质监系统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检验检疫部门所属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参与系统外的整合没有提出明确方案。二是地方政府参与整合力度不一。以县级政府为例,市场监督管理、农业、海洋渔业等多个部门拥有事业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但这些机构行政色彩浓厚,人员大多被行政单位借用,兼有公益属性和行政属性。这些行政部门往往视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为“自家财产”,有的依赖事业收入补充行政经费的不足,这些机构多不愿意走出“事业性质”的围墙,等待观望的情绪浓厚,固有的体制束缚和利益藩篱难以突破。三是受制于条块分割体制。检验检疫部门为中央垂直管理,与地方所属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开展整合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如人员编制整合后如何管理、设备和资产归属、转企改制后主管部门如何确定,产生的收益如何分配等均存在争议。

三、下一步思路及建议

(一)转变观念,争取各级支持

从全球看,检验检测认证领域的收购兼并重组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趋缓而放慢脚步,相关的业务职能还在不断扩展,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多依赖检验检测认证手段。检验检疫部门要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传达一个理念,即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不仅仅为满足行政管理需要的技术支撑,更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产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随着跨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快速进入我国市场,其份额不断提升,他们实力强、效率高、效益好,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如不尽快优化整合,不仅难以适应国内外发展趋势,还有被“洋检测”冲跨的危险,迫切需要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二)大胆探索,打破体制机制障碍

一方面要有序推进管办分离,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行政部门管政策、管规划、管标准、管监督的职责,推动检验检测机构逐步与主管部门脱钩,进一步促进各级政府突破固有的体制束缚和利益藩篱,把检验检测认证作为一个整体产业来规划。另一方面要稳步推进转企改制,推动股份制改革,可以由地方国资部门和检验检疫部门共同履行出资人职责,共同入股成立新的机构,打破条块分割的体制机制限制,做到资源整合、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再逐步将符合转企改制的事业单位并入该机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法人制度,建立专业化检验检测集团。

(三)著力“三化”,提升整体实力

开展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机构规模化。国际上实力较强、历史底蕴深厚或政府背景突出的机构都向综合性、规模化、全能型机构发展的趋势。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检验检疫部门所属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在开展整合中要加快业务整合和资产兼并步伐,由单一市场向复合市场扩展,不断提升机构规模化、集中化程度。二是业务市场化。随着市场体系的日益成熟、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或认可第三方机构的市场行为将成为常态。检验检疫部门在参与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仅要维护好原有政府客户,更要主动出击拓展市场业务,从而带动技术、管理、服务和品牌的全面升级,逐步走向产业化、市场化。三是标准国际化。随着检验检测认证标准的国际化与多边互认不断扩大,区域统一或者国际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将不断强化。检验检疫部门在参与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中,要不断提升学习运用国际标准的能力,争取获得国际上相关领域的认证认可,注重专业化研发团队能力建设,开展科研创新,在重要检测领域的标准、方法等方面赢得国际话语权,逐步形成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要素。

上一篇:云梦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下一篇:濉溪县新城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