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交通安全的几点思考

2024-06-26

关于农村交通安全的几点思考(精选8篇)

篇1:关于农村交通安全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交通安全的几点思考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道路交通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交通工具由原来的非机动车被现在的机动车所取代,农民出行由七十年代的步行,发展到最近几年的摩托车、小轿车代步,买拖拉机、汽车、农用车搞运输也是许多群众营生的一种方式。这些在给广大群众的出行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给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从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人群中大多数来自农村,给许多农村家庭造成了不可抚平的伤害。因此,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摆在各级交通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和紧迫的任务。笔者从2015年我县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中分析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特点和存在隐患,并提出粗浅的建议和对策。

一、事故数据分析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部,全县总面积3505平方公里,县境大部分海拔1400~1900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于多雾县之一,全年平均雾日159天,占全年日数的43.6%,冬季凝冻灾害严重。

目前我县辖区通车公路总里程数4073公里,其中国道274公里,省道72公里,县道369公里,乡(村)道3323公里,城市道路35公里。2015年,辖区内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862起,其中简易交通事故4368起,一般以上交通事故494起,死亡事故99起,死亡104人,受伤697人。全年发生的4862起交通事故中按营运性车辆和非营运性车辆分类:营运性车辆交通事故起数占了总数9.2%(其中营运性客运车辆交通事故起数占总数0.7%),非营运性车辆交通事故发生起数占总数90.8%。按车型分类:摩托车交通事故起数占总数68.2%,小型汽车交通事故起数占总数23.7%,大型汽车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占总体8.1%。按道路类型分类:国、省道发生交通事故起数占总数的30.5%,县、乡道路发生交通事故起数占总数的41.2%,乡村公路及便道发生交通事故起数占总数的28.3%。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受地理因素的影响,我县大多乡(村)道路呈现出路面窄、弯道急、坡度大的特点,外加恶劣天气的影响,导致交通事故多发于农村,占了全部事故总数的近70%,且由摩托车引发的事故所占比例重大。

二、事故原因分析

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说是由人、车、路、环境要素失去平衡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的成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是人的原因,主要是驾驶员、行人等交通参与者行为的不安全行为;客观原因是车辆技术状况、道路状况及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从2015年全县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分析得出,各种因素造成交通事故的比率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约占总事故的95.3%,其中因机动车驾驶员无证驾驶、酒后驾车,违法超员、超速、转向、调头等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占87.5%,非机动车驾驶员占4.7%;因行人横穿马路、闯红灯,乘客未系“安全带”等引起的事故占3.1%。而因车辆制动、灯光和轮胎等技术状况,道路交通标志、安全设施等状况,雨、雪、雾等天气环境等交通管理上的不安全状态引发的事故占4.7%。因此,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是提高交通安全的决定性因素。

三、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隐患

从事故发生地、机动车、驾驶人、交通事特征等基础数据分析来看,目前我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形势任较为严峻,全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着以下隐患:

(一)道路交通环境差,安全设施建设滞后

近年来,我县实施“村村通”工程后,道路增长比较迅速,使交通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原来的泥巴路、砂子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但是,这仅仅是对路面进行了简单的硬化,道路的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变,道路安全设施未能配套,交通标志标线不齐等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二)机动车驾驶人整体素质不高

一是驾驶技术比较“毛糙”。在农村,因受文化程度的影响,很多驾驶员无法通过严格的驾照考试,所以无证驾驶的情况较多,由于缺乏正规的学习和系统的培训,对交通法规、安全知识及具体的操作技能知之甚少,导致遇到险情时不能正确处置,从而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二是守法意识及安全意识不强。哪怕有驾驶执照的人,由于很少参加交法知识的学习活动,导致平时守法观念差,开车只顾自己前行,丝毫不顾别人的安全,随意超速行驶、酒后驾驶、人货混装等严重影响安全的现象比比皆是。从农村发生的交通事故来看,绝大多数就是因为违法驾车造成的。

(三)机动车缺乏维护保养,车况安全性能差

近年来,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长,机动车除了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外,还被用作生产工具,许多车辆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车辆磨损较大,导致车辆的操控、制动等性能大幅下降,在偏远的农村缺少相应的汽车维修保养4S店,导致车辆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养维护。同时由于受利益驱使,一些性能、质量达不到国家强制标准的机动车流入乡村,加上繁杂的手续、费用等,使得农村大多数机动车无牌无证或假牌假证或非法拼装,甚至是报废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给道路交通埋下了安全隐患。

(四)道路管控不到位。

目前,由于警力不足,农村交警中队设置不够,而每个派出所只有一名民警负责交通安全,他们本来应付治安案件的任务已相当繁重,很难再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帮忙“打理”交通,这就导致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力量仍然十分薄弱,交通执法未能保持长期严管态势。同时,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也不够,往往觉得交通管理工作是公安部门的事,缺乏必要的协调,以至于整体防控体系不能有效地形成。凡此种种,导致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未能有很大的、明显的改观。

四、农村道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不强,基础工作不扎实。

一些乡镇对对交通安全工作不够重视,对工作的安排部署落实不到位,存在变相执行或执行打折扣等问题。工作只停留在会议传达上,没有根据辖区自身工作情况采取相应的工作措施;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对本辖区内“黑人(无驾驶证)、黑车(无牌)”底数不清,情况不准,尤其是对摩托车、农用车等的监管仍然是传统的突击整治,没有做到长效保持,导致在农村地区道路上交通违法行为普遍存在,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道路安全隐患随处可见。

(二)隐患排查力度不够,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有关部门对农村道路未定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于险桥险段和事故频发的路段,未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未加强和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对辖区临水、临崖、陡坡、急弯等危险路段,未进行及时排查和上报。一站、一点、一队的建设形同虚设,几乎所有的乡镇都没有真正发挥一站、一点、一队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甚至有些乡镇没有成立乡镇交管站、劝导点及执法小分队,导致各乡镇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没有对客车、校车、货车、危险品运输车、农村面包车、摩托车等“六类车”进行重点管理。

(三)交通安全监管措施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近几年来,农村机动车辆急剧攀升,而且种类繁杂、质量参差不齐,与交通安全法相配套的法规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如对低速载货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车类在安全技术标准、行驶规则、违规处罚方面很难界定,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具体的交通安全管理日常执勤执法工作中,难以做到执法规范,在安全监管上也很难取得实效。

五、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在农村道路管控方面要以“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触角到组”的管理模式,落实好“五在乡镇”(管理主体在乡镇、隐患整治在乡镇、宣传教育在乡镇、矛盾化解在乡镇、便民利民在乡镇)的农村道路交通社会化管理新路子,有效破解农村道路“基础薄弱、职责模糊、秩序混乱、监管不够、事故频发、保障乏力”的难题。抓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范体系建设,落实好乡镇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做到定期上报本辖区交通安全形势,定期调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二、要进一步加强“一站、一点、一队”的规范化建设,规范工作标准,落实工作经费保障,解决办公场地,配齐相关标识标牌和安全防护装备,加强协管人员的培训,让他们熟悉、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规范开展;规范乡镇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建设,充分发挥指挥协调作用,共同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最大限度减小管理的盲区死角。

三、严格落实赶集天“跟场”及“红白喜事打招呼”制度,集中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夯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四、各乡镇要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切实掌握人、车隐患底数,健全管理基础信息台账,使管理台账规范、详实、鲜活,做到对本辖区的各类机动车、驾驶人、道路隐患等底数清、情况明;加大对无牌无证、酒后驾驶、摩托车、面包车违法载人、货运车辆及拖拉机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加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五、各乡镇要切实强化贵州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云平台数据的录入工作,确保将辖区所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数据全部规范录入系统。

六、各乡镇交通协管中队要采取定点与巡逻相结合,错时与延时相结合的工作措施,增加巡逻的密度和广度,切实提高农村道路的见警率和管事率,突出对事故多发地段、雨、雪、雾等特殊天气及农村车辆出行集中的早、晚时段的管理,重点查纠面包车、农用车、三轮汽车、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违法载人、无牌无证驾驶、酒后驾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强力震慑农村地区交通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查处一起,切实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总之,要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单靠公安机关的努力显得捉襟见肘,只有在农村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交通管理者与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博取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才能彻底消除农村目前存在的诸多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让交通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和安全,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篇2:关于农村交通安全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农村成为我国当前重点建设的对象之一,其饮用水的安全管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这关系到农村人民的身体健康。本文围绕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其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希望能给相关部门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成为了农村人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人民的利益。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从而有效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从而将“三农政策”落实到位。

1.农村饮水安全情况现状

安全饮水工程属于基本的惠民工程,能够有效解决广大农民人民的饮水需求,推动农村区域的发展。落实好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能够维护农村人民的利益,而且属于城市化进程的内容。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区域分布面积较广,很多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各不相同。例如某些农村区域,属于典型的农业区县,地处盆地边缘,常常出现自然灾害现象,包括旱灾,及其缺乏水资源。当地政府通过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解决当地的饮水安全问题,从而稳定当地的社会发展[1]。

2.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特殊区域问题 首先,某些农村地区较为特殊,增加了农村饮水安全的管理难度。相比于城市,农村与其最大的区别为住宅区间距离不同,不同于城市小区,很多农村地区存在地广人稀的问题,村民与村民间,房子相隔较远,农村人民居住较为分散。较低的人口密度虽然给农民带来了更广泛的土地资源,但是给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问题带来了更多的难度。农民居住地区较为分散,彻底解决农村安全用水问题是项较为繁杂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很多政府采用的管理方式为分区域,导致无法顾及到个别农村人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2.2特殊水情问题

其次,农村区域的水情存在特殊性,增加了农村饮水管理的难度。在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过程中,首要问题为寻找充足的水源。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农村地区水源、气候存在特殊性,使地区缺乏水资源。某些农村区域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不利于农村饮水的安全管理。某些农村气候条件好,水源充足。但是当地浪费水源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很多水资源浪费,出现供水矛盾问题,加大了相关部门管理农村饮水问题的难度。

2.3农村管护主体保护作用的缺失问题

农村缺乏管护主体保护制度,不利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问题。通常情况下,很多农村区域的供水工作为农村村委会负责,农村村委会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管理意识欠缺、资金不足等问题,导致农村饮水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常常出现很多消极情况,直接降低了供水设施的效率,降低了供水工程的综合质量,浪费了很多资源,给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隐患。供水工程的运行成本高,维修保养费用高。而某些农村地区的供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供水量小,运行成本高于水费缴纳费用,导致很多农村地区人民不节约用水,出现了浪费水源的现象,不重视保护供水设施,降低了供水设施的使用期限。

2.4应急机制问题

应急机制不完善,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难度。某些农村地区会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给农村带来损失。农村村委会的处理能力不佳,导致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农村区域应尽快完善应急方案。另外,工程建设难度大、缺乏工程建设资金,都成为了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某些农村地区特殊的地形特征、资金缺乏,导致工程建设存在较大的困难。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农村地势较高,坡度起伏很大,增加了工程建设的难度。政府提供的资金不够,农村地区也不能提供充足的硬件设施,导致某些农村地区供水工程建设配置低或缺乏供水工程的建设。政府提供的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农村区域的供水工程建设,不利于农村的饮水安全管理工作运行[2]。

3.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解决措施 3.1加强农村供水管理力度

相关部门在管理农村饮水工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相关部门应通过相应措施进行解决,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加强农村地区关于农村供水管理力度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区域的主体对象没有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导致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因此,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引导农村地区加强农村供水的力度。相关部门通过与农村主要负责人进行管理书签订,实行责任追求制,有效解决某些工作人员逃避责任的现象,提高了部门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政府应定期对农村管理水局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工作人员们的饮水管理专业知识,丰富工作人员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发展。

3.2节约水资源

通过加强对农民用水情况监管力度,能够有效控制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农村地区可以派出相应的工作人员监督农村人民的用水情况,对于故意浪费水资源的人进行物质惩罚与金钱惩罚,有效解决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当地政府应加强节约用水理念的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农村人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3.3完善农村应急供水方案

当地政府应不断完善农村区域的应急供水机制,当地政府应不断加强用水机制的可行性。当地政府应建立物质储备方案,某些农村区域会出现自然灾害事故,紧急运送物质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存在较大的风险性,不利于提高救援质量。当地政府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较多的物质资源。另外,当地政府还应加强水质监测的硬件设施建设,定期检测农村饮用水质,保障水质参数能够符合国家规范,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水质区域,应当立即联系技术人员进行处理,报告上级管理部门。

3.4提高供水工程质量 为了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质量,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督农村水质主要负责人,对供水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某些供水工程属于面子工程,存在质量差、工作效率低等特点,容易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浪费了资源。因此,当地政府必须对供水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监管,从而促进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发展。另外,当地政府应加大投入资金投入,例如: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方式。当农村地区缺乏一定的资金时,难以展开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因此,当地政府应定期提供资金,对农村饮水设施进行有效维修与保养。

4.注意事项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广大农村人民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农村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农村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府通过加强农村饮水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方式之一,能够树立政府威信,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问题能够有效维护广大农村人民的人身基本权利。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管理问题,我国通过实行了相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大量的农村工程项目在不断建设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饮水安全管理问题不仅受到了农村人民的高度关注,而且受到了广大农村人民与政府的期待[3]。

5.结语

综上所述,及时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管理问题,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地政府与国家的责任与义务。本文围绕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问题进行阐述,希望能为当地政府提供借鉴意义,从而为城市化的进程出一份力。【参考文献】

篇3:关于农村供水发展的几点思考

我国农村供水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

(1) 20世纪50~60年代, 国家和地方政府结合蓄、引、提等灌溉工程建设, 解决了一些地方农民的饮水难问题。

(2) 20世纪70~80年代, 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正式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 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和在小型农田水利补助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等措施支持农村解决饮水困难。

(3) 20世纪90年代, 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正式纳入国家规划。1991年国家制定了《全国农村人畜饮水、乡镇供水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 1994年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纳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进一步通过财政资金和以工代赈渠道增加投入。到1999年底, 全国累计解决了约2.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

(4) 2000-2005年, 国家加大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力度。2000年, 编制了《全国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十五”规划》, 提出了分阶段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目标, 第一阶段解决《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遗留的饮水困难问题;第二阶段解决新出现的饮水困难问题, 力争到“十五”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现存的饮水困难问题。2001-2004年, 中央共安排国债资金97亿元, 地方和群众筹资85.5亿元, 解决了5 61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 基本结束了我国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

(5) 2005年以来, 农村饮水工作进入了以保障饮水安全为中心的新的历史阶段。2005年3月, 国务院批准了《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 规划解决2 12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重点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工程, 总投资77.9亿元, 其中中央投资38.4亿元。

2006年, 国务院批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规划解决1.6亿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一五”期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家共下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计划1 009亿元, 其中中央补助资金590亿元, 计划解决2.15亿农村人口 (含627万农村学校师生) 的饮水安全问题;实际完成总投资1 053亿元, 其中中央补助资金590亿元, 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439亿元, 社会融资24亿元, 实际受益人数达2.18亿 (含631万农村学校师生) 。共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22万处, 新增集中供水能力2 628万m3/d, 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由2005年底的40%提高到2010年底的58%;建设分散式供水工程66万处。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村供水保障程度不高。

一是由于农村水源变化、水污染和饮用水水质标准提高等原因导致新增饮水不安全人口。个别地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出现反复。有些地区因采煤漏水、地下水位下降、水污染、工程老化等原因使原来饮水安全的地方又出现了饮水不安全问题。还有一些农村饮水解困期间解决过的村庄, 因投资少, 工程建设标准低, 缺乏必要的维修养护资金, 造成工程老化失修, 出现新的饮水不安全情况。二是分散式供水人口比例仍然较高。截至2010年底, 我国还有4亿多农村人口采用分散式供水, 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42%, 其中8 572万人无供水设施, 直接从河、溪、坑塘取水。

(2) 部分地区现行人均投资标准偏低。

由于近年来工程材料、人工费等价格不断上涨和工程建设难度加大等原因, 造成工程建设成本攀升。以2010年为例, 全国下达人均投资计划平均为511元, 各省分解项目实际平均已达536元。特别是高寒、高海拔、偏远山丘区、牧区等, 由于地广人稀、居住分散, 施工难度大, 部分地区剩下的工程难度越来越大, 造成人均投资高。由于现行补助标准偏低, 有的工程由于投资缺口大, 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3) 工程长效运行机制尚不完善。

截至2010年底, 全国共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52万处, 其中90%是单村供水工程。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 供水工程规模小, 供水成本高, 农民经济承受能力有限, 大多数单村供水工程运行困难。一是部分工程运行维护费用严重不足。农村供水实际执行水价普遍低于供水成本, 平均不足成本的2/3, 大部分工程无法计提折旧费和大修费。二是因电价偏高等因素增大了运行成本。据调查, 许多农村供水工程用电执行非普通工业用电价格, 高于城乡生活用电电价, 电费占运行成本的1/3~2/3, 扬程较高的工程甚至高达70%以上。

(4) 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工作薄弱。

虽然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1989年7月) , 各地出台了实施细则, 但实施差异较大。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小型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 水源保护措施大多难以落实。近年来,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污染日益严重, 直接威胁到农村饮用水水源, 甚至在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 也出现了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难以找到合格水源的现象。此外, 部分单村供水工程, 因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和经费, 日常水质检测达不到规范要求, 水质卫生监督也不能全面覆盖, 供水水质难以保证。

3 关于农村供水发展的几点思考

农村供水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 深化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工程运行管护机制, 加强水源保护和供水水质保障, 构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 充分认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阶段性,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长期工作。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2000-2005年实施的农村饮水解困项目, 解决了农村居民“有水喝”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解决的是“喝安全水”的问题。考虑到新增不安全人口, “十二五”还要解决约3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即使在“十二五”规划实施后, 全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也还需要对已建供水工程进行改造、配套、联网、升级, 提高农村供水质量和管理水平, 进一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我们应充分认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阶段性, 不能盲目追求发展速度, 更重要的是建一处成一处, 长久发挥效益。

(2) 高度重视县级农村供水规划, 优先建设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 为工程长效运行创造条件。部分地区县级农村供水总体规划工作仍然薄弱。一是有的地方没有编制全县农村供水总体规划, 造成工程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存在, 供水水质难以得到保证, 工程良性运行也难于实现;有的地方虽然也编制了全县农村供水工程总体规划, 但与建设部门、扶贫、卫生等部门的专项规划缺乏衔接。有的水厂就因为村庄搬迁而被迫废弃;还有的工程水源可靠性论证不充分, 导致工程建后水源不能保证、工程不能正常运行。农村供水工程规模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应科学制县级农村供水工程总体规划, 激励和引导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规模化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 结合区域水资源分布特性, 通过区域内合理布局供水设施, 提高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 为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创造条件。

高氟水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建设管理也要高度关注。在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有些高氟水一些地区, 有的虽然修建了供水工程,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水处理设施, 或是虽然上了水处理设备, 但管理不善或是运行成本高农民不用, 农民饮用的仍是高氟水。这些地区应结合长距离调水工程的实施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其规划工作尤其重要。此外, 从目前的项目实施情况看, 高氟水地区在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利用方面严重滞后, 亟须水利部组织开展一批成熟技术设备的应用示范并研究解决关键技术和建后管理问题。

(3)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中西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东部地区率先推进农村供水现代化。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加快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国有农林场、农村学校等饮水不安全问题。东部地区应加快城乡供水统筹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 有条件地区推进农村供水现代化。农村供水现代化应具备以下特征:水量有保证;供水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供水生产安全、可靠、高效;工程管理科学;用水户满意。推进农村供水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一是观念的现代化, 强调以人为本, 注重服务意识。二是应注重应用推广节水节能技术、信息技术和成熟先进的水处理技术等全面提升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4) 建立和完善农民参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机制, 推进项目决策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传统的农村水利工程一般是由地方政府及其水行业等有关部门“自上而下”地进行规划与实施, 一些受益社区的参与和投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群众在项目建设中始终处于被动位置, 受益区群众对工程没有拥有感和责任感。在目前我国农村体制面临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 如何建立农民参与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新机制, 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自愿投入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中, 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管理应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应在村级建立和完善农村供水参与式管理机制, 给农民用水户协会赋权, 创新村级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决策程序, 实现决策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吸收农民用水户代表参与, 并赋予用水户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各级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指导, 加大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能力建设的扶持。

(5) 加快立法建设, 制定和落实优惠扶持政策, 为农村供水行业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安全供水立法工作, 强调通过立法明确各利益相关方职责。政府部门职能主要是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 特别是在饮用水水源分配、水源地保护、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资金扶持等方面提供服务。相比较而言, 我国农村供水立法工作严重滞后, 建议加快农村供水相关立法工作。关于用电优惠政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于2011年5月27日下发了《关于适当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改价格[2011]1101号) , 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目前各地正在制定细则, 积极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惠用电政策。截至6月初, 全国已有山西、江苏、重庆等20多个省 (区、市)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执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建议开展相关研究, 出台工程建设占地、税费等方面优惠政策, 为农村供水工程的良性运行营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

(6) 尽快启动农村生活排水工程建设和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 保障农村供水安全。我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 250多万个自然村, 居住着2亿多农户。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生活污水、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 农村水环境状况日益恶化。随着供水条件的改善, 由于缺乏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 农村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成为影响农村水环境和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此外, 量大面广的小型供水工程, 水源保护措施多数难以落实。有的工程由于水源枯竭和水质变化而导致工程不能正常运行。因此, 在抓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同时, 应通过开展农村生活排水工程建设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保障农村供水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4 结 语

农村供水工程是民生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农村供水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将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落实到农村供水工作中, 创新工程建设管理,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 加强水源保护和供水水质保障, 促进农村供水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农村供水工程是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存条件和身体健康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0年以来, 国家大规模建设农村供水工程, 分别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农村供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来看, 我国农村供水设施依然薄弱, 工程建设管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农村供水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审视, 总结经验和教训, 分析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促进农村供水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供水,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 水利部, 卫生部.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R].2005.

篇4:关于农村供水安全措施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农村 供水工程;水质

1 前言

水为生命之源。关注“三农”问题,加强农村供水设旌建设和管理,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保障农民群众饮水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实现“三个代表”的实际体现。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国务院把自来水普及率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拟用10年的时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2我县农村饮用水目前存在问题

2.1 供水设施老化、水量浪费严重

目前全县大量农村使用的自来水地下管网基本上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当时使用的镀锌管有的腐蚀断裂,漏水严重:有的内壁生锈堵塞,管径缩小,流水不畅。大面积的跑、冒、滴、漏导致水量供应不足。

2.2 用水管理滞后、自我发展困难

目前农村自来水绝大部分是无偿使用,这当中一是农村缺乏有偿用水的观念:二是没有设置安装水表,无法计量:三是有的供水保证率不高,采用定时供水,收取水费难度较大;四是部分村民三、五户我十来户自发联合建造搞的自流水,自成体系,无法做到以水养水 导致一个时期自来水设施阶段性投入滞后,缺少后续维护管理和改造提升保障,出现十几年一个轮回,大面积改造时依赖政府的现象。

2.3 水质质量较低、影响饮水安全

目前我县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和原有自来水管网质量差、管网二次污染严重,水质难以提高。

2.4 资金严重短缺、改水进展缓慢

由于社会集资困难,县财政扶持力度不大,标准化水厂市场化运作又缺少投资人,因资金严重短缺,大水厂建设力不从心,小水厂修修补补难以为继,部分农村居民眼前只能为喝上“方便水”而努力,难以达到喝上“放心水”的要求。

3 饮用水水质超标的原因

(1)饮用水工程建设前期阶段设计规划指标较低。对水源水质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有的工程没有实施水质化验分析就开始施工,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净化设施等要素,导致工程从开始建设时就已经是不安全的工程。

(2)因为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没有实现达标排放,生活垃圾没有得到规范处理,农药与化肥用水持续增多,很多饮用水源被污染,尤其是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污染问题非常严重。

(3)水质的检测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农村的供水设施一般都没有创建水质检测体系,工程的施工标准较低,相关的检测设施不够完备。有的水利单位没有水质分析化验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只强调了水量的解决,而没有重视水质的有效分析。

(4)农民对于饮用水的安全观念比较淡漠。农村因为经济条件长期落后,农民有时会觉得有水可用就可以了,而对水的饮用安全没有产生足够的认识。

4 农村饮水问题和安全保障举措

现在农村饮用水安全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可利用的水资源匮乏,水质污染问题严重,遭受与水有关的传染病的危害,以及农村供水工程的施工标准较低,缺少相应的水处理设备,饮用水量与水质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因为受到资金条件的约束,饮用水的标准长期得不到改善。此外,居民点离取水处的空间距离过大,以往所建设的饮水工程大部分都是水井、自然沟水或者水池等小型工程,供水可靠性较低,遇到持续的干旱就会重新发生饮水困難。有很多农民直接从江河、水库、溪沟或者水塘里取水饮用,而这些水源的水质大多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这些年来,尽管农村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农民基本已经实现温饱,配套的交通、电力与居住设施都有很大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可是农村饮用水工程设施建设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准,明显落后于其它的基础工程设施建设。很多饮水工程缺少相应的水处理设备,水质难以到达国家的卫生标准。饮用水不安全会给人民群众的带来很大的生理与心理危害。为了促使农村供水安全可以得到保障,农村供水的水质标准一定要符合国家现行的卫生标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完成下面几项工作:

(1)科学地设计规划供水水源。水源的分布不但要考虑现实的状况,也要考虑到长远的发展;不仅要考虑供水的水量,也要考虑供水的水质。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开工上马一些标准较高的水源工程,以蓄为主,确保农民群众可以在旱灾之年有水可吃。应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如果一定要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资源,必须要保证采补平衡,保证水资源可以长期持续的利用。

(2)供水工程的实用功能与多样性。依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与农民的可承受度来设计规划供水工程的规模与标准,投入的资金要确保充足,工程的质量必须合格。在选定供水工程方案的时候要全面征求群众的意见,蓄、引、提并举,确定科学合理的工程形式与建设方式。

(3)实施统筹规划,要防治结合,对于水质与水量的要求要并重,工程举措跟非工程举措要相互结合使用。一是强化对于饮用水源的保护,设置水源保护区,设计、强化保护措施,尤其要强化对于水源地周围排污管道、垃圾堆放处理的管理,有效限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防止垃圾与有害物质的随意堆放,避免供水水源遭到污染;二是强化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对于那种居住集中,有集中供水的条件,可是现在的供水设施较为简单而且饮水安全又得不到保障的地方,可以投建自来水工程项目;对于那种受污染影响比较严重而且复原又比较困难的饮水工程,可以直接踩点、更换采用新的水源;对于那种缺少必需的水处理设施的供水工程,要加装水处理设施。而对于居住在山丘地区的农民,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来建造适宜的供水设施,例如标准化水窖。

(4)积极推进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增强集中供水工程经营管理活力把集中供水工程交给乡(镇)政府或行政村管理,由政府直接包办集中供水工程.容易使农民产生依赖心理和“吃大锅水”思想,往往造成有人使用、没有管理现象,工程老化、损坏及设施丢失严重。而把集中供水工程拍卖、租赁、承包给个人去经营.又显然不行. 因为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多,

固定资产一般不下几十万元,不管是承包、租赁、拍卖的工程,其目的是要赢利:一旦不能取得预想利润.经营者就会提高水价或掠夺式地开发工程设施:工程损坏后还得让政府和群众重新出资投劳。因此,应参照股份合作制办法组建企业法人实体,让企业内部劳动者平等持股、合作经营,实行股本和劳动共同分红的办法。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产权清晰,权、责、利明确,有较强的内在经营活力。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大工程力度,团结协作、精心组织,确保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实办好,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5结语

篇5:关于完善农村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明显增加。但是政府的投入与农村教育欠帐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要树立城乡整体教育观念,在教育政策上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教育发展速度,规范农村教育体制。同时,还要通过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将所筹得的资金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此外,要建立农村教育经费的监督保障机制,实行农村教育经费财务公开制度。在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各级政府也要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使其能够健康发展。认真解决中小学危房改造问题,各级领导要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设立专项资金,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所有危房都能及时得到改造。

二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教育队伍整体素质。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力量。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要使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整体素质提高,必须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增加农村教师的补贴额。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农村教师扎根农村,解决农村教师队伍流失严重的问题。

三是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面对当前城乡教育情况,要积极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办学标准,改变农村教育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厄运!在公共教育资源上要统一协调分配,增强区域内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增强城乡教育者之间的流动性,让城市教师有义务在农村教学,这样能够保证各校之间师资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促进硬件资源的共享,实现图书资源、教学设备等的协调分配。

篇6: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合乡并村工作中过激、过快。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必须在搞好统筹规划、政策研究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向心力。)

一、农村社区规划要合理

确定农村社区的规模和范围,是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提。在社区建设中,各级各部门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充分考虑各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针对农村居民的实际需要制订合理的规划图,包括村庄规划图、村庄给排水图和村庄绿化图等。要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点之一,增加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改善乡村道路、供水、供电和通讯等基础设施。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编制行政村规模调整规划,稳妥慎重推进,避免大拆大建模式和低档次重复建设,有力地促进区域一体化建设进程。

一要坚持规模适度原则。原则上不再保留1000人以下的行政村。要本着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方便管理和服务群众的原则,适度确定规模。通过调整,加速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心村,发

挥其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二要坚持地域相邻原则。行政村规模调整一般在相邻村之间进行,合村并居后的地域结构、交通结构和管理体系等,要能体现方便快捷的效果、坚持尊重历史、兼顾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考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生活习俗,从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着眼发展出发,统一规划,就近就便的原则进行规划。三要坚持优势互补原则。选择确定拟合并村,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筛选,重点选择产业关联度大、具有优势互补条件的为重点推进对象,力求通过合村并居,使农村资源配置趋于合理、资产组合更为优化,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二、农村社区设施要配套

农村基础设施配置的最大问题是居民点规模小、人口密度小、无法满足高门槛基础设施的配置需求,许多设施如供暖、供气等因不经济、使用效率低而无法配置。而要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配置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社区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规模,应根据经济条件、人口规模和乡风民俗等因素合理确定。

一是行政办公设施。要通过整合、调剂、利用现有公共设施或新建、改建、共建等多种形式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行政服务,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内部配置综合服务厅、社会保障站、纠纷调解站、计划生育站、公益服务站、综治服务站等。二是商业服务设施。结合各地实际,社区中心村庄或较大村庄,可设置集市等商业形式满足居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农资服务超市、日用百货超市、洗浴室等可结合现有资源进行改扩建或在社区服务中心内部设置。三是教育服务设

施。学校的设置需要根据社区规模合理设置,原则上 设置一处中学,设置一处小学。在扩建或改建学校设施中可以合理利用学校资源,以学校为基础扩展兼具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农村继续教育功能的新型农村学校。四是卫生服务设施。在社区建设中积极开展卫生服务站的设置,构建安全卫生医疗服务体系,结合中心村选址,规划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中心按照居民出行10分钟可到达的要求,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 并实行一体化管理。五是文体娱乐设施。在社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对文娱设施进行改扩建或新建,设置图书阅览室、远程教育室、文体活动室、残疾人康复室、文教服务站、志愿者服务站等。六是节能环保设施。农村社区将农村茅草土屋移到宽敞楼房,由零散村落到标准社区,既要改变小、散、旧状态,也要清除脏、乱、差局面,使农村转变为经济发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齐备、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城镇。

三、农村社区宣传要到位

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着干群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干部思想认识有偏差。有的干部对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有的干部存在畏难心理,怕资金难筹而导致举债建设或“乱尾工程”,怕征地拆迁的难度大、影响干群关系。另一方面,有的农民存在模糊认识。有些农民虽有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但对社区建设了解不多、认识不足,影响了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的农民认为这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等、要、靠”思想严

重。有的农民担心合村并居只是“一阵风”,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日后难以兑现。有的农民受宗族观念影响,担心搬到新社区后,难以被异性群众接纳。

针对当前部分干部群众中存在的思想误区,有关部门要改进工作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策划一系列多形式、多层次、高质量的宣传活动,开展大规模的再宣传、再动员、再鼓劲。积极组织宣传人员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大会为村民讲解社区建设的宗旨意义和政策内容。采取定点展览和流动展览相结合的方式,发动干群参观社区规划蓝图,组织群众到外地或试点社区实地参观,以优美的生活环境、功能配套的基础设施、健全完善的服务体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社区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建设社区的积极性。

四、农村社区机制要完善

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人员组织到位,配套政策优惠,管理机制协调,强力引导推动。同时,要加强对推动情况的检查、监督和考核。二是完善村民自治机制。要严格依照《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 进一步深化村民自治, 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委会直接选举制度, 规范村民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 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切实维护好社区居

民的合法权益。三是推动社会参与机制。可通过“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等活动的开展,争取社区建设资金。从农民群众最关注的实际问题入手,把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作为着力点,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保障村民的利益,从而调动社区居民的极性,争取最广泛的群众参与,为农村新社区规划和建设打好群众基础。

五、农村社区法制要健全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独立的社区法律,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法律更是一片空白,能够作为社区建设的规范性起指导作用的只有国务院、民政部出台的政策性文件和个地方政府自行制定的规章制度。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社区建设的依据仅仅是当地市政府或县政府制定的一些对于置换土地的实施办法,有的地方根本没有关于合村并居规定,社区建设仅仅是模仿其他地区,照搬模式,这严重制约了社区的建设。社区的管理也存在较大的问题,社区委员会的性质尚未明确,管理模式仍采用传统的村民自治方式,居民权利义务不清,管理关系混乱,严重影响社区的进一步发展。

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完善社区管理模式。各项法规政策是社区建设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为避免合村并居走弯路或走错路,国家及其各地方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社区建设,确定社区委员会的性质和管理职能。国务院和各部委应当制定引导性的政策文件,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因素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合村并居实施方案,规范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应明确社区居民在新社区中享有的权利和担负的义务,按照社区

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完善社区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各种农民团体和农民组织,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促进社区的良性运转。

篇7: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几点思考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副市长 王家文

(2009年3月25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了解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库尔勒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从3月10日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调查研究工作,调研工作覆盖全市59个行政村17098户农户。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二轮土地承包基本情况

1998年二轮土地承包实行家庭承包的行政村有57个,共202个村民小组,实行家庭承包土地面积28.19万亩,实行家庭承包的农户15585户,共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5456本。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调研涉及库尔勒市11个乡(镇)、60个行政村、196个村民小组,农户总数17098户,家庭人口71263人,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298414.44亩,其中:耕地165002.44亩,果园123540.21亩,其他(蔬菜大棚等)9871.79亩。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全市共流转土地面积43162.31亩,占农户家庭总承包面积的14.46%,其中:流出4882户,流出面积43162.31亩;流入3778户,流入面积35413.27亩。按照流转形式划分,转让3840户,占流转农户的78.66%;转包78户,占流转农户的1.6%;出租679户,占流转农户的13.9%;互换110户,占流转农户的2.25%;其他方式(主要为分户)168户,占流转农户的3.44%。转让期限均为10年以上,转包和出租期限为3至5年。签订流转合同的4276户,占流转农户的87.6%;未签订合同606户,其中包括分户方式流转的农户,占流转农户的12.4%。

(二)定居农牧民承包地流转情况

流转的受让方为本村农民的3111户,占流转农户的63.7%;外村农民709户,占流转农户的14.5%;企事业单位44户,占流转农户的0.9%;其他345户,占流转农户的7.06%;合作社2个,转包和出租面积1428.7亩,占流出总面积的3.3%。流转的土地基本未改变农业用途,转入后种粮的47户,占流转农户的1%;种植经济作物的1941户,占流转农户的39.8%;定植果园的1997户,占流转农户的40.9%;从事设施农业的698户,占流转农户的14.3%;其他用途的199户,占流转农户的4.1%。

(三)土地流转的方式和特点

土地流转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

1、初步流转期。这一时期是1999年二轮土地承包到2002 年,流转形式以农户间不同地块的互换为主。根据2007年土地清查数据显示有30%的农户土地面积变化不大,但地块数量减少,农户实行互换的形式,将地块划零为整,农户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默许下自行搭配组合进行互换,且地块变动频繁。

2、土地流转稳定期。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后,流转形式从互换开始转为转让及家庭成员间的分户。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程序,农户的流转行为逐步规范。从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6年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2676户,占总流转农户的54.8%,其中:实行转让形式流转的农户2104户,其他形式(主要是分户)的168户,转让和分户形式占流转农户的84.9%。同时,农户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显著增强,合同签订率不断提高。这一时期的土地流转为一部分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

3、大规模流转时期。2006年以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进入大规模流转时期,近两年流转的农户达到1386户,占二轮土地承包以来总流转农户的28.3%。通过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的管理,流转农户的合同签订率提高到90%以上。二轮土地承包至今,基本农户中的主要劳动力年 龄偏大,大部分子女在外学习和就业,缺少青壮年劳动力,并且大部分农户不想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流转的形式从转让开始向转包和出租转变。这两种流转形式在不改变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又能使农户有基本的生活收入来源,成为大部分农户比较容易接受的流转方式。

(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的经营情况

1、农户土地转出后的效益。农户转出土地后,收入减少的1262户,占转出农户的25.85%;收入相对变化不大的2313户,占转出农户的47.38%;收入增加的1307户,占转出农户的26.77%。流转后从事二、三产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户207户,占流出农户的4.24%,84%的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农业。

2、农户土地转入后的效益。有3778户农户转入土地,转入面积35413.27亩,平均每户转入9.37亩,转入土地面积占库尔勒市农户家庭承包面积的11.87%。农户土地转入后,收入增加的3051户,占转入农户数的80.7%,收入相对变化不大的573户,占15.2%。统计数据表明,农户转入土地后利用自身劳动力多、懂经营会管理的优势,从事香梨和棉花等特色、优势产业的种植和生产,一定程度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五)土地流转后规模经营情况。

家庭经营土地面积超过人均耕地面积10倍以上的专业大户(即土地面积达到50亩以上、100亩以下的农户)341 户,家庭承包面积25420亩;家庭经营土地面积超过我市人均耕地面积20倍以上(100亩以上)的农户245户,家庭承包面积29626.7亩。其中:开荒面积16284.2亩,占专业大户家庭承包面积的29.6%;以转包或转让等方式转入7995亩,占专业大户家庭承包面积的14.5%。专业大户的家庭人均收入平均达到9000元以上。农业生产大户一般是当地的农民经纪人,对农民的带动作用非常大。

全市共有673户土地转包或出租给合作社,流转面积1428.7亩,占全市15个合作社种植规模的1.6%。每亩流转收入1300元至1500元不等,流出的土地主要用于发展设施农业。

三、土地流转中发现的问题

1、部分农民对土地承包法律法规的认知度较低。大部分农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知之甚少,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高,一些农户盲目进行土地流转,致使利益受损,形成了潜在的土地流转纠纷。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流转合同不规范,统一规范的流转合同使用率不高。

3、农民因病、因灾流转土地的情况较多,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尚需进一步健全。4、98年二轮土地承包时发放的《土地经营权证》(绿色)设计不完善,内容不完整、不祥实,没有防伪标志,存 在证内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等问题,影响了土地流转的管理和登记备案工作。

5、存在一部分国有土地颁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书的现象。

6、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化建设较缓慢。乡(镇)土地流转、经营权证管理和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制度相对滞后。

7、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调处机制不健全。虽然库尔勒市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机构和各乡(镇)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都已建立,但由于人员经费等具体问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1、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机制,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结合库尔勒市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程序,从维护农民权益出发,修订完善《库尔勒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规则》,并对土地流转的原则和前提条件、流转程序、流转管理、法律责任等做出详细规定,使库尔勒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2、加强农村土地纠纷调处和土地纠纷仲裁工作。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纠纷,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纠纷调处机制,积极开展土地纠纷仲裁试点工作,制定实施《库尔勒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方案》,成立农村土地纠纷仲裁工作领导小组和仲裁委员会,制定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业务人员的培训,有效地维护土地流转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农村的社会稳定。

3、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清理和补换发工作。为全面解决因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从今年起,用1至2年时间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证工作。新的经营权证统一打印、内容完善、有防伪功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涂改、证地不符、假证、一地两证等问题。

篇8: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农村,教育问题,原因,对策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党和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村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采取了许多倾斜政策,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大幅度增长了,广大农村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初步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也有了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情况的变化,我国的农村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

一、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生源少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广大农村办学点较多,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每个乡都有一所初中。但近些年来,由于我国长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农村的学龄儿童逐年减少。同时,许多农村父母把子女送到城市上学,造成了农村学校生源急剧减少,导致了农村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和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农村教师力量薄弱,待遇偏低。

由于城市和农村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差距较大,农村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偏低,造成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和城市教师都不愿到农村任教和工作。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任教的主要人员是,民办教师转正而来的公办教师、代课教师、部分中师和师专毕业生。因此,农村教师的平均学历也比较低,知识结构相对老化。农村教师的专业结构也不均衡,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短缺。农村教师的地域分布也很不均衡。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教师数量相对较多,但在经济落后的农村教师非常短缺,有的农村学校往往一位教师教几个年级或几个学科,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与城市学校相比仍很落后。许多农村学校还没有图书室、实验室、音乐美术室、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由于教学条件较差和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等原因,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比较低,城乡差距比较大。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偏低,差生比例大,升学率低,素质教育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许多农民父母对农村教育失望,把子女送到城市学校读书。

(四)农村的幼儿教育很落后

城市和农村儿童相比较,就会发现在个性表现、才艺表演等各方面农村儿童逊色于城市儿童。其主要原因在于城乡幼儿教育的条件和重视程度不同。城市儿童从胎教开始,到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一路走来已被培养成了“小大人”。而农村儿童却没有这样的条件,因为在我国大部分农村还没有托儿所和幼儿园,许多农村儿童从出生后到入学前,没有人教他们唱歌、跳舞、画画、识字、讲故事。因此,农村孩子在同城市孩子的竞争中,已输在起跑线上,拉下的距离可能终生都难赶上。

(五)各种杂费和书费使学生家长难以承受

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民相对较贫困。政府在财政支出吃紧,教师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就通过增加学杂费,从中提取一部分发放给教师,以弥补财政亏空。有的学校为拿到出版社的回扣,把出版社的一些“辅导材料”强行要学生购买。一些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如美术、音乐等因没有师资和条件完成教学如同虚设,但这些书还得学生购买,增加他们的负担。农村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摊派多,修路筑桥建戏台等,都要农民出钱,农民靠种几亩地很难承受沉重的负担。

二、农村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国农村教育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落后是农村教育存在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

我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长期以来工农业之间的“剪刀差”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富裕的主要制度性因素。由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农村教育也处于落后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大量有知识和能力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去城市和国外打工,农村剩下的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和文化素质较低的村民,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和工农业之间的差距。

(二)农村教育目标错位,升学和离农教育占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目标的错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教育的模式。在全国实行高校统一考试和招生的制度下,由于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和教师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农村学生的大学入学率很低,只占城市学生的十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许多农村学生没有考上大学,毕业后只能回家从事农业生产,但因为缺乏农业知识和生活技能,不能很快参加农村或农业生产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同时,在农村教育支出是农民的沉重负担,许多农民为此负债累累。因此,只要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不正确,教育目标错位,这种现象就不能改变。

(三)财政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造成农村教育经费不足

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只负担城市义务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农村和农民自己负担。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后,县级财政无力保证义务教育支出,农民的教育负担仍然很重。同时,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大大减少。教育经费占县财政经费的半壁江山,县财政因负担重经常克扣教育经费来维持正常运转,造成了农村教师的工资和津贴不能及时发放,城乡教师之间工资差距越来越大,不少农村教师不得不离开教师岗位,好教师和骨干教师流向城市,造成了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陷入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恶性循环。

(四)农村教育发展减缓的教育内部原因

教育投入在我国居民家庭收入中占很大的比重,成为我国居民最为感到负担的一笔支出,这种担忧在我国农民家庭中表现的最为突出。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很多设施无法达到和城市同样的发展水平,从而制约了农村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教育的发展。我国农民由于家庭收入来源的单一性,每年的收入基本来源于土地。因此一年收入基本来自“一亩三分地”,数量甚微。尽管义务教育经费的改革对于负担很重的农民来说是雪中送炭,但是依然改变不了教育投入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的高中、大学教育负担已经让农民及早意识到目前必须抓紧赚钱,为孩子准备以后受更高教育的机会。因此,很多农民选择了外出打工,到城市去从事各种工作,希望赚到更多的钱。目前在农村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占很大的比例。这些孩子一般是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照看,更有甚者是孩子一个人在家自己照顾自己。可以说,教育投入的负担造成了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不断攀高。这些留守儿童在心理、学习、交友等方面也因此会产生很多问题,这也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

根据农村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教育的发展水平、规模、速度和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有钱了,他们才会投入更多的钱到孩子的教育中去,农村的教育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要完善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让农民有其利、有其权、有其教。第二,要建立和健全支持三农的政策和法律,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富,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第三,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和农民的社会地位,清除各种障碍,培养农民维权、用权的权力观。第四,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民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

(二)深化农村教育改革

要改革农村教育,改变农村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农村基础教育要紧密联系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农村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成人教育以技能培训为主,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培养能为农村和农业需要的各种人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和教育手段,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第二,要深化农村办学体制改革。在我国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同广大农民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积极发展农村公办教育,同时要鼓励和支持民间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形成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的办学格局。第三,要深化农村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办好农村学校的关键是要有好领导和好教师。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大学毕业生和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并通过定向招生等方式积极培养农村教师,努力解决农村学校合格教师少和教师不稳定等问题。第四,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综合改革。要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和教育的合作机制,合理配置各种资源,逐步构建农科教协调发展的网络,努力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较大发展。

(三)要建立城市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的体制

目前农村经济还不发达,农村教育比较落后,这就需要用优势的城市教育资源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第一,要充分发挥城市教育的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农村教育服务,要向农村教育培养和输送大批的合格教师。城市职业学校要面向农村扩大招生,对进城农民工加强职业培训。第二,要加强城市对农村教育的对口支援工作。高校要通过培养农村需要的各类教师和农业技术人员,大力支持农村职业教育。

(四)要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农村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农村学生才会学到更专业,更全面,更精确的知识。第一,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在职称评定和离退休年龄等问题上农村教师要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第二,对于农村学校的正式教师,乡镇为他们兴建教师公寓,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第三,对现有农村教师适当分流。现有农村中小学合并集中后,有一些教师成为剩余人员,对这部分教师要妥善安置。第四,要鼓励和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成为农村教师的骨干,从而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能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要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使他们互相学习和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惠萍,张积家,李充信.大学生人性观发展的研究[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1.

[2]马云献,扈岩.大学生感戴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5.

[3]马骊,李酷.大学生感戴状况及其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2012,3.

上一篇:毕业生自荐信格式下一篇:幼儿园月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