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几点思考

2024-05-27

西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几点思考(共10篇)

篇1:西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西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几点思考

当前,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农业资金的短缺,解决这一问题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都需要农村金融这一经脉的.畅通.因此,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西北地区是我国“三农”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农村金融问题的典型地区.研究西北地区的农村金融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 者:党锐锋 曾辰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宁夏银川,750021刊 名: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PKU英文刊名:FUJIAN TRIBUNE(A ECONOMICS & SOCIOLOGY MONTHLY)年,卷(期):4(10)分类号:G443关键词:西北地区 农村金融 发展

篇2:西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优化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的结构

企业追求的目标就是效益最大化,调整结构、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是市场机制作用的必然结果。当前,农村邮政尤其要优化赖以吃饭的邮政金融业务的结构,努力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随着国家对储蓄存款利率的几次下调,邮储收益率持续走低,发展代理保险等邮政金融中间业务已成为农村邮政的必然选择。在调整邮政金融业务结构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两个关系:一方面要正确处理代理保险等中间业务与邮储的关系。开办代理保险等中间业务可以整合邮政金融业务,把业务做大做强。农村邮政有少数同志认为开办诸如代理保险等中间业务会影响邮储的发展。事实上,中间业务的开

办,有利于邮储凝聚人脉,增强社会渗透力和影响力,从而实现邮政金融业务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在调整结构、发展中间业务的起步阶段,为了占领市场,把所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业务发展,从短期看效益并不明显。但是,只要长期坚持下去,最终得到的是中间业务的长期效益,其一旦形成规模,就会发展成为“第二邮储业务”,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当然,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原则,不断提高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的效益。

二、拓展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的品种

农村邮政金融业务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经营品种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日益丰富,但同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相比,同人们多元化的需求相比,邮储产品发展的步伐仍显滞后。就农村邮政的现状来说,中间业务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中间业务成为邮政部门利用自身优势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的有效途径,是改善邮储业务结构,降低经营风险,实施“主动调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拓展服务功能,实施多元化经营,提高自身经营效益的合法渠道。在中间业务的开发上,应突出三大类业务:一是代理类。即代理保险和国债等。二是代发类。即代发工资、代发养老金等。三是代收付类。即代收电话费、水电费、学费以及新开办的POS业务等,努力为农村城乡居民提供快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使邮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拓展中间业务的过程中,要重点突破代理保险业务。农村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趋于保守,对保险个性化服务要求不高,大部分是标

准保单,这样的模式适合邮政渠道销售,加之邮政独一无二的品牌,容易培养用户的信任度,发展代理保险业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代理险种的选择上我们要坚持寿险与产险并重,以柜面险种为主、营销险种为辅,储蓄分红型险种具有条款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尤其适合邮政柜面销售,应大力发展。

三、创新市场营销的方式

全员营销与专业营销是现代营销中两种较为有效的营销方法。分营以来,农村邮政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开展全员营销发展邮政金融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全员营销也有其缺点,即时日一长容易引起职工心理上的反感,尤其是在发展滞后的局,工作的压力越大,这种逆反心理越强。而“专业营销”的难点和重点是对营销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还要防止多头营销和违规营销的问题。因此,在农村邮政实现扭亏并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市场营销应逐步过渡为全员营销与专业营销相结合的方式,即以专业营销为龙头,以全员营销为支撑,以期收到1+1>2的营销效果。代理保险业务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要先通过全员营销的“广播”发展效应来迅速启动市场,待其进入规模经营阶段,就转向以专业营销为主,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3:西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几点思考

1 西部贫困地区首批建设村落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1 个别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滞后于“村容整治”, 农民增收不明显, 农村经济发展慢

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体现了五个方面的协调统一:“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条件, “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落实, “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 “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 “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五个方面相互融通、相辅相成, 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重点是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

针对“二十字要求”, 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在江苏、湖南、河北和甘肃4地调查研究发现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目标最重要的依次是:生产发展46%、生活宽裕34%、管理民主8%、村容整洁6.3%、乡风文明4.7%;农民最关注的生活问题依次是:收入增加、教育条件的改善、就医条件的改善, 然而才是居住环境的改善。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农民理想中的新农村。

对于西部贫困地区来说, 由于政府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有限, 加之当地村民的文化水平低、思想意识落后, 本该最先落实的“生产发展”落实不了。一方面, 农村生产发展需要的周期较长, 另一方面, 经济发展属于软问题, 执行起来有相当难度。于是,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进度, 往往只好将工作重点落实到见效快的“村容整治”上, 具体体现为支持人民盖房、修路。而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这几项目标重视力度偏弱, 于是“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1.2 建完安居房后村民不同程度负债, 导致抗风险能力降低及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许多村民都需要借钱才能建成安居房, 而如果近年家中有人得大病或孩子上大学, 家庭根本无力承担;如果想扩大种植、养殖规模, 连前期投入的资金都有很大困难;如果想从事经营活动, 连本钱也无力投入。事实上, 这种状况的出现与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及宗旨相违背。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要举措, 但如果农民为建房而欠下一大笔外债, 相对以前反而会更加贫困, 如此, 会形成农民健康和教育无保障、农业减产的恶性循环。

经调查研究, 我们发现造成这样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经济底子薄。正如我们接触的村民所说, 政府免农业税, 给水泥、给砖并帮助设计和指导建房的惠民政策历朝历代没有过, 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也不愿错过。于是, 他们想尽办法四处筹钱, 以致日后的生活捉襟见肘、步履维艰。

1.3 软、硬件建设不协调, 思想文化意识的提升落后于硬件建设

经调查发现, 在西部贫困地区, 除少数村庄是因为自然条件差、人多地少和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贫困外, 还有大部分贫困村贫困的直接原因是因懒致贫, 而且越穷的村庄村民越对致富无动于衷。正如俗话说的“穷欢乐”, 表现为得过且过、“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忧患意识和紧迫感。

经分析, 这部分因懒致贫的村民实质是文化素质低, 思想观念落后。

1.4 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 妇女、儿童、老人留守家园现象严重

因为农村缺乏产业, 农民仅靠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和自然经济生存, 根本无法致富, 于是出现大量的外出打工者, 如此便形成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家园的现象 (即人们常说的“386199”现象) 。

对农村而言, “386199”现象会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缺管、致富带头人缺乏、致富产业缺乏的三缺现象, 最终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对城市而言, “386199”现象会导致大量农民向城市积聚、城市物价上涨、住房紧张的局面。当前的城市住房价格飞涨与之也密切相关。

对整个社会和国家而言, “386199”现象会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这将有碍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

2 对策研究

2.1 各级政府严格把好新农村建设步骤关

尤其是在西部贫困地区, 要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结合中国国情, 借鉴韩国的经验, 发展经济先于村容治理, 扶贫与开发相结合, 扶贫政策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使之达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的目标后再进行村容整治。

我国有后发优势, 有经验可循, 因此更应避免由政府主导造成农户负债更加严重的现象。其实, 新农村建设发展经济是关键, “仓廪实而知礼节”, 有了钱农民自然会有建房的欲望和需求, 再加上政府的支持援助, 届时建完房也不存在后续发展能力不足的尴尬。

2.2 政府提供与新农村建设相配套的小额信贷支持后续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 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发展相对滞后, 金融服务能力有弱化趋势:一方面资金外流严重, 存款不断转移到大城市, 另一方面农民缺乏融资渠道, 普遍患有资金“饥渴症”。针对这些困难, 央行正在建立新机构, 用引入竞争机制的方法来解决需求矛盾。另外, 对于农村信贷来说, 缺少实物担保或担保人是信贷的一个瓶颈。针对这一难题, 银行可以采用农户联保贷款、加强监管和建立农户经济档案等措施来降低贷款风险。

2.3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为

新农村建设提供长久的智力支持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显示, 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每增加一年, GDP就会增加9%。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对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的重大作用, 都很重视提高农民素质, 将农村劳动力培训作为基本国策并用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证。

文化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 对口部门应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村民专业知识, 提升思想文化意识, 最终提高生产力, 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村小组拥有了自己的科技活动室, 相关部门可以结合村民特点和实际条件, 利用科技活动室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 内容主要包括种/养殖业知识、卫生医疗常识、经营基本技能和理念等, 也可播放一些农民致富的专题片和故事片。有条件的地区政府还可以组织村干部和积极性高的村民到示范村参观学习, 之后再给他们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 待这些人先富起来, 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4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农村生态产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更希望吃到生态食物。面对这一庞大的市场, 农村经济大有可为:

(1) 种植经济作物。如:烤烟、大米、水果、蔬菜等。可依据地质、水文、交通等自然条件来决定具体种植什么经济作物。

(2) 养牛、养羊、养鸭、养鸡、养猪等。如草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养牛羊, 田地多、粮食多的地区可养鸡、养猪, 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养鱼、养鸭或其他水产。

(3) 地方特产。农民致富最具前景和竞争力的莫过于地方特产。顾名思义, 特产就是地方特有的或从此地发源或兴起的, 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特色, 通常能反映出民俗民风的特殊产品。这种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因此建议鼓励支持农民更多地靠发展特色产业来致富。

2.5 根据地方民俗文化和自然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业

调查发现靠近旅游区的村庄一般都比较富裕, 而且村民思想意识较为进步。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发展会间接带动思想的进步, 另一方面, 村民的思想意识会受到游客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扶持自然资源好、有民俗特色的地区和村落开发旅游产业是解决农村致富、实现农民间接教育的良好途径。有民俗特色或绿色食品丰富且交通便利的村庄开发农家乐。

2.6 鼓励劳力输出与吸引人才回乡相结合

篇4:西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几点思考

大家知道今年年初,我们银监会进行了一次内部生产机构的调整,为了强化普惠金融方面的政策引领和监管工作,专门设了普惠金融,现在又新充实了网络借贷监管和小贷公司的监管职能,这是我们普惠金融部的主要监管职能,新设了这么一个监管部门。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从普惠金融发展成效,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主要是以P2P为例,介绍一些情况,和大家做一个分享交流。

一、普惠金融的发展成效

普惠金融是指能有效全范围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实际上就是让所有老百姓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这是头一回,咱们中央主要政策文件里面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我们理解普惠金融主要就是小微、“三农”和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

首先我介绍一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的成效。我国引入普惠金融概念比较晚,这是一个外来词。但是党中央国务院越来越重视,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发展,注重发展民生金融,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我国金融业政策措施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健全,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多元化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初步形成。这方面,大家都从事这个行业,体会比较深,从传统银行机构到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村镇银行、小贷公司、P2P,这样的新业态,大型的、小型的,线上的、线下的金融组织,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除了银行,包括证券、保险业等金融组织机构分类经营、相互协作的金融体系逐步完善。此外,还有金融租赁公司、融资担保机构。一直以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有新业态互联网金融组织等迅速发展,在“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开展有利的探索。初步构建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供给体系。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我们国家农村地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洼地,农村金融一直以来都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所以普惠金融发展的主战场必然是在农村,在积极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方面,近年来通过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组织体制得以初步建立。一是持续推进深化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从2008年开展试点以来,到今年4月份印发《关于全面推开“三农”事业部改革的通知》,明确要求农行的三农事业部改革扩大到全部县域机构。二是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功能定位。经过国务院进一步明确政策性银行有了清晰的定位。三是引导国开行创新服务“三农”融资模式,国开行过去也有设想,要定位为商业银行,股改上市,现在也进一步明确它是开发型金融。它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加强融资模式创新,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走出去的领域,加大了投资的力度。四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坚持服务“三农”方向里面,稳定现任法人定位不变,保持体系完整性不变,不会把“农”字去掉。截至今年6月已组建农商行791家,其中安徽、湖北两省已全面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全部县域的法人机构、农信社等,已经重组成农村商业银行了。五是鼓励邮储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督促邮储银行坚持扎根农村、服务农业,持续加大,它也是在农村地区投放小额贷款,成为资金回流的一个新渠道。六是有序推进村镇银行机构培育工作,坚持主发起行,引导集中连片发起村镇银行,从原来的一些信用联社也可以成为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现在这种情况没有了,现在一般都是银行机构,而且是监管要二级以上的,要报村镇银行的发展规划,所谓集中连片就是不能东一个西一个。村镇银行县域覆盖面稳步提高,到6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270家,县域覆盖面达到57%,民间资本持股比例72.2%。村镇银行农户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占比达到93%,这样咱们村镇银行是地地道道践行普惠金融的新兴农村金融组织。户均贷款约50万元,据统计,开业两年以上的村镇银行盈利面在80%左右。此外,我们还稳妥引导开展农民合作社的内部资金互助,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小贷、网贷新渠道、新业态蓬勃发展,这是从机构体系而言。

(二)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大幅提升。这里面有一些数据,截至去年末,全国银行网点数量21.6万个,ATM等自助设备总量124.7万个,POSS机数量1593.5万个,和其他国家横着比较,我们国家在银行网点,ATM机密度,以及银行开户率等处于国际中游水平。近年来,偏远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工作持续推进,我们有一个提法,“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户户有账户”这样的目标,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提升,这里面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2009年以来,持续开展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当时是在2009年10月,在贵阳银监会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这项工作开展以来,累计解决了1375个乡镇金融机构空白的问题,原来这些乡镇没有机构网点,现在新设的机构网点。还有708个服务空白问题,没有服务的,现在通过延伸服务,解决了服务问题。另外,2014年,又专门印发《关于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的指导意见》,引导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用3—5年时间,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有些地方说这些村要实现“四通”,在这样的村我们要实现基础金融服务的村村通,打通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到去年末,全国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6%,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点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2%,保险服务乡镇覆盖率达到了93%。

篇5: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几点思考

摘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其对长期经济平均增长的总体贡献,农村经济要实现长期的、平稳的发展也同样要依靠农村金融的发展,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将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及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系、如何建设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金融;金融生态

Consider On the Rural Financial Ecologic Environment’s Construction

Abstract: As one saying: the finance is the center of economics.And the rural economics development also depends on it’s financial development.Therefore, the latter’s development must belong to a well financial ecologic environment.So how to better the rural financial ecologic environ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This paper will research on this point.Key-words: Rural Economics;Rural Finance;Financial Ecologic

周小川(2004)首次提出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金融发展的依赖路径研究提出了新的指引方向。徐诺金(2005)在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后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化,指出金融生态即“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农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发展中的特别弱势部位,对其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将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本文所指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的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相关联的所有因素及其他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动态的、均衡的系统。

一、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系

农村经济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大问题。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难以融合导致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以及科技化等难以实现导致农业抵御风险能力低下;农民增收缓慢等,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被合称为“三农问题”。由于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以及农民增收缓慢引致的农村市场无法开拓进而导致的消费需求不足,城乡“二元化”日益明显导致的社会发展严重不均衡及其他社会问题等,都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滞缓引起的,因此如何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这三个方面问题,是挡在我国社会发展道路上的核心问题。

在近年我国经济实现飞速发展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时城市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及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非常缓慢,除个别经济发达地方外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由于城市在人才占有、科技技术领先、金融发达、生活便利、资源占有占优、商品流通速度快等方面的优势,城乡间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

我国城市资本尚处于资本积累阶段,不能直接用城市的资金来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否则城

市科技产业将再次落后于其他国家,从而不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和长远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只能依靠农村金融的发展,通过农村金融的发展,增强农村资金的流转效率、使用效率,使其最终成为能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大动脉。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如何迅速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笔者认为,首要的应该完善和提升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通过生态环境的提升促使农村金融能从内部实现质的飞跃发展。

《金融时报》社评文章《金融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指出“金融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区域的软环境和文明程度,而且也直接影响到该经济体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金融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 雷和平、林之诠(2005)通过对陕西周至县和澄城县的调研,并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指出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金融、经济的发展程度。

因此,我们要发展农村经济,在不可能实行规模性直接政策倾斜的今天,我们唯一可以走的路就是要发展农村金融,通过农村金融的发展,实现农村存量资金的盘活,加速资金流转,进而实现资金总量放大,推动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又必须依赖于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因此,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提升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缺陷分析

农村经济的欠发达状态,尽管不是完全由于农村金融不发达的现实引起的,但是,如果农村金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则一定可以极大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农村金融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章政远、祁斌昌(2005)指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在四个方面存在欠缺:法制环境欠缺而导致的金融债权难以受到保护、征信体系欠缺导致贷款人道德风险加剧、信息披露失实而导致银企关系扭曲、经济金融错位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等。《金融时报》的系列评论员文章也从法制、信息、会计制度、征信体系建设等角度对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弱势部位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笔者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总结如下。

第一,农村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农村资金外溢现象严重。农业的利润率从来就是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因此农业如果没有一些适当的措施进行补贴,其回报率的低下必然将导致该行业的资金外溢。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是回报率极低,农村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土壤如此贫瘠,如何让农村金融健康的成长?此外,由于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中,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及邮政储蓄占有相当的份额,前者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必然将资金从农村通过其上级行贷放,而后者作为政策性银行运营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其在农村吸纳的资金也大部分流出于农村经济循环体系外。资金流动的必然规律作用并且有外流的渠道,导致了我国农村资金外溢现象比较严重,农村金融运行的整体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第二,法制环境缺失,征信体系建设滞后。法制建设方面的缺失从理论上讲包括立法、司法和执法三个方面,具体到农村的现实,我们在后两个方面才是真正的缺失,已经有的法律规范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农村法制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顽疾。这样的法制环境必然是对债权人利益的一种忽视。诚信环境的缺失则是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的更为直接的原因,诚信缺失导致的道德风险由于不可预见性和对后续贷款行为的有力影响,将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不利的冲击。雷和平、林之诠(2005)在其调查报告中列举的这些数据是值得深思的:周至县2004年底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7.6亿元,不良贷款

1.7亿元,不良贷款率近25%,而其中的十三类突出的不良贷款余额为4608万元,党政干部和政府的贷款(或担保贷款)就有1656万元,占比近36%,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能不讲信用,不还贷款,并且得不到任何的惩戒,这就是我国农村金融生态中的一个不容否认的现

实——征信体系建设滞后,贷款人诚信缺失。

第三,对农村金融的监管难以深入,农村金融业务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不利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由于农业贷款的分散性和农村私人放贷的隐蔽性,对其监管难以深入进行,因而不能很好的引导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并同时打击那些不利于正规金融事业发展的地下贷款行为;同时由于私人贷款手续简单,贷款期限较短等优势,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不能实现金融业务创新的现实情形下,不能满足市场上的部分资金需要,因而也加剧了非正规金融业务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市场份额不断被侵蚀,外部竞争环境较差。第四,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滞后。作为农村金融的主要机构,信用合作社由于历史原因定位一直比较低,参与市场竞争较少,因而导致其管理体制建设、人力资源建设、市场竞争意识建设等都比较欠缺。尤其由于业务涉及范围较窄,致使其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不仅不能对业务创新进行预见性的控制引导,就是对传统业务也不能很好的进行控制。内控制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财务会计制度、人事及岗位管理制度、风险稽核制度、问责制度等方面。这些内部制度的缺失,是农村金融机构不能实现主动性、创新性发展的内部原因。因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生态环境是失衡的。

第五,农村行政力量的介入较为普遍,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在第二点中笔者引用的数据已经从一个事实的层面上说明了农村行政力量的介入——不仅是间接的(打招呼贷款、提供政府担保等),更有直接强行与金融机构发生借贷关系,占用大量贷款资金进行非财政性运作,使得原本有限的农村资金创造出现断层。农村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低,不能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市场的准确引导,交易环境较差。

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若干思考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建设农村竞争性金融市场,而竞争性金融市场的培育需要有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笔者针对前面提出的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欠缺点,拟提出以下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一)加大法制建设力度,营造宽紧适度的农村法制环境

第一,加强针对农村经济金融建设特殊需要的立法工作。农村经济金融基础薄弱,需要不同于一般经济环境下的特殊法律保护,尤其在如何保障农民以及相关农村经济体的既得利益、预期利益等方面要加大立法力度,只有用法律来确保农村各经济体的正常经济利益获得,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否则各经济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将很难得到解决,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将缺失有效的法律屏障。

第二,加大执法、司法力度。在处理和协调农村经济金融事务中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已有法律框架的约束下的所有领域都要做到这一点;同时在农村经济金融活动中司法的力度应该加强,不能等上诉,应该强化主动监督功能。

第三,加强对农村金融犯罪的打击。鉴于农村金融案件一般都多而小,如果按照常规法律程序,打击农村金融犯罪的成本将大为增加。因此,笔者认为建立一种处理农村金融案件的特别简易程序,以期加大打击农村金融犯罪的力度,为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造一个宽紧适度的法制环境。

(二)以农村信用社竞争意识提升为突破口,营建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

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按照建立此类金融机构的本意——作为农民等农村经济主体自己的银行,或者按照其设立与管理的模式——社员自治,都应该成为促进社员利益的金融机构。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固有的封建残余思想,乡镇、村甚至县级政府都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行政干预,致使信用社的经营行为不能很好的代表广大农民等农村经济体的利益。因此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一步就是要将信用社的官办色彩剔除,体现民治思想,还信用社经营权于民,促使信用社按照市场规律经营,从而为农村金融市场增添一个有力的竞争性主体,进而促使其他各

类农村金融机构也能主动由行政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最终建立一个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三)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

信息不对称是社会的普遍现实,交易双方对自己的状况比交易对手有更多的了解,于是双方可能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进行博弈,一般的结果是社会效率出现损失。因此,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交易从整个社会资源利用方面看不是最优的交易行为。

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交易行为,一个重要的风险来源于交易主体尤其贷款方的信用引起的违约问题。如果贷款方或者金融服务的提供方不讲诚信,则可能会导致交易对方的利益在道德风险发生的情况下蒙受损失,但是交易对方可能不会等到损失发生才进行事后追偿,其可能通过增加其他附加条款增加可能违约方的交易成本,以弥补可能的预期损失。这样的交易将进一步抑制农村金融市场资金的充分及时利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包括征信数据库、诚信奖励与惩罚体系、追偿制度等完整的征信体系。

(四)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提升农村各类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风险控制的能力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必要的细分,对农村各经济体的金融服务需求进行挖掘,因此,金融创新就是一种必要的和急迫的工作。但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现有的人员和制度下,不仅金融产品创新不能实现,就是通过跟随创新实现了金融业务的创新,创新产品的风险也不能在现有的风险约束机制下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加大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力度,尤其在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岗位责任制度建设、风险监督与稽核制度建设等方面;此外,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更加注重引入高素质的金融专门人才,加大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风险意识、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业务创新意识及业务创新能力。为繁荣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内部制度和人员保障,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五)建立农村贷款保险制度,促进支农贷款发放,提升农村资金自我创造能力

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比一般都只有30%甚至更低,货币创造能力较弱,加上农村商品市场交易通常都是通过现金交易完成,货币流通速度慢,因此,农村资金总量供应不足便不可避免。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贷款保险制度可以确保农村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趋向最大。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社会条件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贷款保险模式。其一,行业协会模式——农村金融机构自主设立行业性、区域性保险基金。如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联合其他各类农村金融机构,通过类似上缴存款准备金方式强制各机构缴纳一定比例的贷款准备金,形成资金池,并通过招标方式确立区域性的基金管理公司,在资金的运作上采取以安全性为主、以盈利性为辅的方式,当被保险机构发生保险范围内贷款无法收回或其他既定损失情况下按损失金额的一定比例或全额直接从资金池拨付予以补偿;其二,政府机构主导模式——以市级人行中心支行和银监局为核心,通过强制上缴贷款准备金的方式设立资金池。具体资金运作上与前一种方式基本一致,只是在资金管理上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或者招标管理,或者自行运作,或者通过指定机构运作等。相对而言,笔者认为第二种模式在当前更为可能,在运作效率上、资金安全性及盈利性等方面都更有保障一些。

此外,科学高效的贷款保险制度还需要建立一个公正、有效的损失评价、损失确认、监督体系,以防止部分贷款机构的道德风险发生。在这样的一种制度保障下,贷款的发放必然加速,从而降低了农村资金的沉淀,提升了农村货币创造能力。

(六)限制农村金融机构成为资金外溢的渠道,以培育相对独立的、具有完整金融创造功能的区域金融市场

农村资金外溢,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的所有金融机构的发展其实也是不利的。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含义上理解,在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的情况下形成的金融生态环境绝对是不能支撑当地金融的正常发展。因此,应该从制度层面直接规定各金融机构的资金吸纳与运用方式,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激励约束制度,以确保资金外溢状况得到抑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能有质的提升。

(七)提升对农村金融监管宽度和深度

农村各金融机构为了达到盈利或者其他目标必然与其他机构发生交易,尤其在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时,有可能做出违规行为,进而威胁到整个农村金融生态的平衡。因此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抵抗风险能力薄弱的情况下,应该加强监管,包括两个方面的升华。其一,拓展监管范围即监管宽度。不仅要将农村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活动纳入,同时也要把非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纳入,以减少其可能产生的对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及农村经济的冲击;其二,提升监管水平即监管深度。不仅要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常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同时也要对产品创新行为、制度建设等进行引导,以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

(八)加快农村经济体发展,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根本支撑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提升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正如前文所分析的,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线性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一种映射。只有农村经济体发展壮大,才能促使农村资金在供应量上放大,同时也会促使农村资金在需求量上放大,从而增强货币创造能力和农村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实现农村经济体系内资金的稳定、健康、自主、有序的乘数循环流转,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篇6:西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几点思考

我来自磐安,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县之一,因此,在这里我想仅对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谈三点粗浅认识。

一、没有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就没有全国的新农村

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设》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为什么如此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因为“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然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比较注重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两化”领域取得相当可喜成绩的同时也间接造成了城乡的巨大反差,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存在巨大反差、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反差、城乡基础设施和面貌存在巨大反差等等方面,这些反差已经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十分严重。而这些反差在欠发达地显得尤为尖锐。从我省情况看,发达地区的农村,发展势头也比较好,基本上享受到了城市所具有的现代文明,甚至一些城郊农民的住房条件、经济收入等方面已超过了城市居民,而在广大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农民增收困难、农村上学难、看病难、保障低、行路难,看不上电视、打不通电话、喝不上干净水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农民难以享受现代社会应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水平也明显跟不上时代步伐。因此,我觉得在新农村建设问题上,不仅要有统筹城乡的理念,更要树立统筹区域的理念,要把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放在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上,要把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作为整体新农村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二、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惑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两难选择,一方面,就建设的紧迫性而言,比发达地区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方面,从加快推进的基础和现实可能而言,又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央作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据是“两个趋向”的论断,以城带乡城不大。因为欠发达地区之所以落后就因为工业发展滞后,因此,欠发达地区面临了双重任务:一是要补先发地区已完成的工业化的课,二是又要和先发地区一起抓新农村建设。欠发达地区也不能按部就班先补工业化的课,再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因为这样就要拖全国的后脚。

三、如何正确对待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综上所述,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任务也最艰巨。那么如何更快更好地推进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呢?我在这里提四点建议:

1、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欠发达地区不能因为难度大就一味地等待观望,等上级来要求,靠上级来推动,指望别人搞出经验供自己照搬照套,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它人之长的同时,因地制宜走适合自己特征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2、把握好建设方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方向,否则,推进力度越大造成损失也越大。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要以规划为龙头。在规划问题上,欠发达地区要有跨越式理念,在规划的档次上要适度超前,尽量避免重复走发达地区已走的并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老路。追求短时间、低成本效果,就是通过科学规划减少追赶发达地区的时间,降低追赶成本。在规划的实施上则可以分步进行,条件成熟的先实验,条件不成熟先预留。具体可采用“四个一批”的办法:一是设施配套一批。根据“农民最直接、最需求”的原则,在避免重复投资的基础上,优先考虑解决饮水工程、移动网络工程、有线电视工程等最基本的配套设施,在对现代基本文明的享受上缩小与发达地区农村的差别。二是旧村改造一批。对在公路沿线并且农民经济收入相对比较高的村,实施以拆旧建新为主的规划和改造,力争培养几个示范点,对其它村起到一种激励、引导作用,也作为对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高要求的响应。三是村容整治一批。对大多数地处偏僻、农民收入也较低的村,村容整治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载体,通过对垃圾和污水的整治,使农民的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四是整合转移一批。对一些配套设施无法覆盖的规模较小的自然村,动员农民实现下山移民,走梯度转移之路,条件好的可直接鼓励进城进镇,条件较差的鼓励和帮助向中心村转移,让年轻的农民大多数脱离高山远山的生活环境,使这些自然村最终实现自我“矮缩”,把山还给野兽,把生态重新恢复。

3、破解“钱从何处来”的难题。投资问题是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最“瓶颈”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要“两条腿”走路:一是作为上级政府,对欠发达地区要实现政策倾斜,加强推动。因为:一方面,这是体现党和政府对欠发达地关怀的最直接的载体,是欠发达地区人民最能感受到的手段。另一方面,这也是政府对欠发达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补偿方式。欠发达地区多数处于生态敏感区,许多工业产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错过了一些发展机会。譬如我们磐安,地处四江之源,我们有为下游数百万人民送去“四江清水”的义务,如果上级政府不通过相应的渠道加以补偿,权利和义务就会不对等,这对欠发达地区人民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二是欠发达地区自身要主动有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牢固树立“发展不能破坏”的理念,利用生态优势,力争在发展产业上实现跨越。在农业上,要从传统农业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跨越,向休闲、观光农业跨越;在工业上,要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清洁工业,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要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发展再生农、林产品资源加工型产业;在三产上,要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结合特色村建设,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山区旅居业。通过三次产业发展联动,努力使欠发达地区实现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双赢”,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条件。

篇7:西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对落后农村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是在农村,相对落后农村地区要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那么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要在9%以上,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因此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改革必须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本文就相对落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新理念、突破口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作 者:夏水龙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财务处,江西,宜春,336000刊 名:宜春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CHUN UNIVERSITY年,卷(期):26(1)分类号:F303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 农村 现状 新理念 突破口

篇8:对农村地区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当前农村学校教育现状

首先,西北农村小学教育中教学设备等硬件资源依然不足。学校教育停留在黑板粉笔阶段。虽说近年来随着“千百亿工程”的实施,学校校舍等危房问题有所解决,但作为现代教学手段的多媒体、 语音室等各种媒介和各种教学器材依然不足,致使小学教育还是停留在相对落后的阶段。与此相关的技能也难以推广,辅助设施更难得一见。客观条件的不足,严重制约农村地区教育走向全面发展。

其次,师资总体缺编,学科师资配置单一,无法引导学生走向全面发展。由于农村整体环境落后,人才流失是长期以来关注的话题之一。主要表现在整体缺编, 学科比例失调,中青年教师少,由于缺少新鲜血液,教学观念相对僵化。所以整体上教学水平相对较低。

再次,西北农村文化环境差是导致学生从进校的那一刻起就输在“起跑线上” 的重要因素之一。西北农村生活相对闭塞,现代文化的渗透进展缓慢,其家长本身的文化素质也相对低下,对学生的内在文化影响淡薄。同时,由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农村“读书无用论”再次盛行,“能识字,早打工”是农村家长的普遍想法。

二、对农村学校教育的几点思考

1. 抓好内部管理,从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中求质量。首先,营造相对宽松的管理氛围,使教育教学者既不碌碌无为,也不为所欲为。由于农村整体发展滞后,农村教师队伍当前普遍存在流失严重,学科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留住人才是学校教育得以稳健成长的首要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对民主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在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下学习和工作。既能发挥自我特长, 又能在自我约束中历练和完善。尊重教师主要是尊重教师的人格、成就、工作以及合理的需求。学校管理者应该既要给教师一定的空间,又要创造紧张的竞争氛围。在掌好舵的同时,必须信任老师,放手让教师大胆地在班级集体建设、 学科教研组建设中发挥特长、充分激发和发掘教师个体的主动性,在相对宽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为学校做好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人才的去留还要看是否有其成长的空间和希望,由此对于有能力和魄力的青年教师要大力培养和提拔,使其不会因为看不到上升的希望而碌碌无为。

其次,抓好教师自我学习和整体交流工作,促进整体水平提高。教师的职业特点对教师本身要求更高。所以在不断自我充电的同时,要坚持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能力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育技能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体学习相结合,短期培训与内外交流相结合。在学习和交流中, 增强竞争意识。在交流中促进整体教学水平和技能的提高。 比如,学校内部经常组织系统化的观摩教学课、单项技能和竞赛、一体化的技能培训课等。让大家互相启发、借鉴、取长补短,在提高个体单项技能的同时促进整体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再次,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对教师以制度为基础均等化管理。这样做的目的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力求避免一事多议,制度管理尽可能具体而明确,对教师的权、责、利有据可依。只有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才能激发校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增强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才能从整体上创建一个思想上团结、工作中紧张、对待工作严肃而又认真的局面。

2. 整合农村教育机制,促进农村整体教育素质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城乡孩子的差距首先在于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教育的影响上。如果在西北农村教育中,通过与基层农民教育组织的合作,在学校开设村民图书馆、农民农业知识培训班,开展特定劳务输出再培训等活动,使家长和孩子相互影响,必能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得以加强,客观上提高家庭对孩子求学的正面影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本身的再教育素质,形成双赢的局面。

整合农村教育机制,使小学教育承担村民家长及学生的文化启蒙的双重作用。文化启蒙是教育的永恒使命,学校教育不仅仅限于承担知识传授的任务上,而更在于开化思想、 发挥个体潜能方面。启蒙教育与传授知识不矛盾。教育的好坏不仅仅在于教师教得好,还在于学生如何在发挥主动性的基础上自觉地学的程度。只有营造出浓厚的文化环境和气氛,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因此,针对农村教育环境差,学生学习气氛不浓厚,村民有待再培训等现状,理应建立学生家长一体化的启蒙教育模式,为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

篇9: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制;建议

1.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不足与缺陷

我國的农村金融体制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经历了漫长的改变时期。如图1所示,次为目前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从早期的金融合作社到这些合作社的停办,又到2003年,农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大批的回归与农村,起到振兴农村的作用,这个过程反应了国家对于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的一个决策过程,是一个从试探道走向成熟的过程。但是,不可忽略的是现代的农村发展仍然需要着数量极为庞大的资金,如何能够处理这些资金的来源于去向的问题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需要作出长久的努力。

1.1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资金供给数量不足

我国农村的地域广阔,人口数量极为庞大,农村的发展的稳定与繁荣是提升我国社会稳定、人民富裕的重要部分。但是,我国的主要金融机构由于利润率的问题对于农村的资金总量的支持仍显不足。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有许多,农业是一个受到自然环境与不可抗力影响较大的产业,因此,农业贷款所产生的不良数据令银行拒绝向农业提供大量的贷款;另一方面银行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收益率更大,收益周期短并且法人资产明确的大型工业企业上来,这使得农村的资金供给力严重不足,制约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1.2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劣

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地区的人对于金融知识的了解相当匮乏,并且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抵触心理。这从目标层面上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一方面,从人的角度来讲,农村人口的收入有限,并且其收入的稳定性也难以保证,这就使得其承担还款行为的能力不足,极易造成房贷风险。其次,由于农村人口的法律意识淡薄,人们对于债务的概念并不清晰深刻,造成了严重的逃贷,甚至是犯罪等严重后果。第三,由于农村人口个人家庭环境的不同,如表2所示,贷款的流向不明,贷款的用途不能及时准确的运用到约定的领域,造成了极大的信贷资金资源浪费。

表2

1.3农村金融行业普遍缺少竞争力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尤其特殊的历史因素也有合作机构自身的原因,农村金融合作社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兴起发展的,当时是为了支持一些乡镇的中小企业和农民的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为了充分的利用农民手里的闲余资金进行资本运转,农村的金融合作机构正式建立。但是由于合作机构建立之初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之下,中国经济并没有走出框架式的阴影,当时的农业金融合作社仍谈需要严重时受到政府机关的直接领导,另一方面这些机构还要受到中央农业合作社的人物摊派,这直接导致了银行业务部门为了达到相应的业绩需求,而忽视了信贷的风险因素,大量发展了信贷业务,却在没有审核严谨的条件下发放了贷款,造成了巨大的坏账代账。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合作机构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经营仍然存在巨大风险,由于长久以来的稳定与轻微垄断式的经营,这些农村金融合作机构的竞争力普遍不强,服务意识差,严重阻碍了机构的长远发展。同时,由于金融机构长期在体制下运行,自身的思想僵化创新能力不强。

2.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对策建议

2.1加大政策对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业务的扶持力

首先,政府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其次,继续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防止政策效果弱化现象的发生。再次,根据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完善农业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提高农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对农业保障水平。

2.2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商业性金融是非常具有活力的,商业性金融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产物,同时,商业性金融对于农村这个市场是非常匹配的,由于农村的金融市场并没有商业性金融项目的试水,因此,商业性金融在农村会有良好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的农商银行发展迅速,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我国的农商银行以及十分普及,各个城市乡镇都已经相继或正在筹建区域性的农商银行,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也是对农村商业性金融的伟大尝试,目前我国已经有农商银行超过400家,这些银行为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农村的金融市场及基层的金融市场也是关乎到国家发展大略的金融市场,因此国家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十分重视,这是一个良好的机遇。现有的农村的银行网点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部分农村的银行营业网点存在着服务差效率低的不良现象,这不能满足农村对金融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农村需要最基层的村镇式的银行,因为这类银行能够最直接地提供给农民切实的金融服务。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有着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农商银行是重点的发展对象,可以极大的提升农村的经济活力。

2.3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首先,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村地区信用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农民及农业企业的信用认知程度和风险防范意识,培育农村信用文化,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其次,加快推进农村征信体系及农村地区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户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进一步降低农村金融的借贷风险。再次,不断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将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纳入到农业担保体系中,建立农业担保机构,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既为农户贷款提供了便利,又进一步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孙旸旸.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缺陷分析与优化方略[J]. 统计与决策. 2009(12)

[2]吕秀萍,杨兆廷. 农村保险拓展农村信贷抵押物研究[J]. 农村金融研究. 2009(06)

[3]周健. 保险市场与农村信贷市场的对接模式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09(05)

[4]杨思思,郝志军,张增显. 我国农村保险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 西南金融. 2009(05)

篇10:西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几点思考

xx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国家扶贫重点县之一,农业人口占93%以上,由于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偏低、基础设施落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格外艰巨。因此,要在像xx县这样的西部贫困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要从当地农村实际、农民现状出发,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好一切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机遇,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有序、稳步推进。

一、切实把握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这一要求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贫困地区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要紧紧围绕这一要求,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要求的科学内涵,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农村经济建设,又注重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做到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相融合。就通渭来说,实现这一要求,一是要抓住“生产发展”这个核心,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立足全县农业和农村发展实际,围绕马铃薯、草畜、小杂粮等优势产业,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要抓住“生活

宽裕”这个根本,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劳务经济等综合性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从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使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改善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三是要抓住“乡风文明”这个重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眼于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破除封建迷信、赌博、不讲卫生等不健康文化与不良习气,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和道德水平。四是要抓住“村容整洁”这个关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路、电网、通讯、广播电视、教育、医疗卫生和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农村面貌。五是要抓住“管理民主”这个保障,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和主体地位。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教育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保障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参与权、监督权,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二、切实发挥好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不强,一直是西部贫困地区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西部贫困地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

须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和文化事业,加强农民劳动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参与发展决策的能力、对农村公共品需求的表达能力和争取相对有利的政策地位的能力,调动和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要加大宣传和投入力度,认真制定实施农民教育培训计划。要加大农民教育培训的宣传力度,使农民认识其重要性,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培训。要把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致富的希望工程,纳入结构调整的内容之中,争取并加大经费投入,制定培训计划,整合党校、农广校、职校等教育资源,采取基地培训、政府资助、企业订单、市场运作等方式,认真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是要着力巩固和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培养农村未来新型农民。要抢抓国家在扶贫重点县率先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的机遇,努力整合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为农村孩子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从而不断提高农村适龄孩子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使农村未来农民都能够接受基础教育。三是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对农村现有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要把农村现有劳动力的培训作为一件大事、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训机制,提高综合培训效果。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现代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切实把农业发展转

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围绕农村劳动力组织输出和转移就业,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规模,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就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同时,要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发展壮大劳务经济,积极利用农民工流动和进城就业对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农民在打工挣钱的过程中学习先进性技术、增强劳动技能。四是要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和推动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引导、鼓励和扶持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组织,为广大农民提供有关农业政策、科技知识、市场信息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增强农民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发挥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主观能动性。

三、切实利用好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西部贫困地区要抓住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各类建设项目和资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一是要着眼于解决农村坡耕地多、生态环境

差等问题,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继续加大梯田建设力度,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田产出率。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作业,改善农业技术装备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优质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切实抓好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集雨节灌、淤泥坝等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封山禁牧,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二是要着眼于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切实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取得的成果,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特别大力争取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加快普及农村沼气,以沼气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大力争取实施通乡油路、通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等道路建设项目,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继续完善农村电网,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远程教育信息工程,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三是要着眼于解决看病难、文化生活欠缺等问题,切实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积极争取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项目,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贫困地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典型示范、分步推进的原则,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要结合当地农村实际,从基础条件、产业发展、村班子建设等多方面考虑,选好新农村试点,把新农村试点放在那些发展条件好的村和那些已经建设的小康示范村。

上一篇:搅拌站机械安全交底下一篇:地下管网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