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浅析论文

2024-06-20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浅析论文(通用9篇)

篇1: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浅析论文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浅析论文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过程生活化对提高课堂效率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 又从三个方面具体探讨了如何将化学课堂生活化, 包括教学方式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与生活相互融合;实验教学与生活高度结合。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活化教学; 实验教学;

很多学生觉得化学难学, 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处。但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身影, 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有所关联。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生活化教学, 就是拉近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学生的距离, 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教学方式与生活紧密相连

一门学科, 教师是否能教好、学生是否能学好, 与教学方式有很重要的关系。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也有助于教师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传统、陈旧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 不断探索新型的化学教学方式, 让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化学知识。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当中要做的不仅是传授学生化学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 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 并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学习化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化学服务于生活。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可以此为切入点, 运用生活区情境进行教学,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化学教师要寻找合适的生活情境, 并借助生活化的语言、现实生活当中的具体事物、多媒体等合理手段为学生营造出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教学氛围。如进行“磷”这一课教学时,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鬼火产生的环境, 让学生观察鬼火产生的.地方, 燃烧时的颜色、燃点等, 再向学生介绍人体的元素构成。让学生根据这些情况来考虑产生鬼火的条件环境因素, 然后教师引出磷的概念[1]。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 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学习内容, 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相互融合

课本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 要想真正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就需要将课本内容与生活紧密连接起来, 让学生不再有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感觉。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内容, 将空泛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事物相融合, 用有形的事物来支撑化学理论。

实际生活当中有很多化学现象容易被学生忽略, 学生从课堂内容中找不到共鸣, 这样就很难将化学学好。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多让学生分享生活经验, 引导他们发现生活当中发现的化学现象。比如, 在学习“化学反应速度”这节课时, 教师会让学生去回忆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有哪些化学反应现象是特别快的, 哪些化学反应现象是特别慢的, 这样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让抽象的化学知识具体化, 也使课堂环节更具可操作性, 更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将化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融合, 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 学生能够感受到实物, 也就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乏味, 并且还会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也有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实验教学与生活高度结合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拉近化学与实际生活距离的桥梁。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化的素材或元素融入课堂, 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学实验有了生活化的气息。与此同时, 生活气息浓郁的化学实验能够有效缓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 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在教学铁元素的相关知识点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如是实验:首先, 拿出榨汁机将一个青绿色的苹果榨成果汁, 这时苹果汁是浅绿色的;其次, 将苹果汁倒在烧杯中静置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原本呈浅绿色的果汁变成了黄色;最后, 往已经变色的果汁中加入几片维生素C, 并进行搅拌, 果汁又慢慢地由黄色逐渐变回了原来的浅绿色。在完成这一实验操作之后, 学生根据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做出了解答:“苹果汁由浅绿色变成黄色是因为苹果汁中的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成了三价铁离子, 而由黄色变成浅绿色是因为维生素C将氧化生成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了二价铁离子。”显然,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添加了苹果汁颜色变化这一生活现象使得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铁元素的相关知识点, 并提高了化学实验的探索乐趣。

除此之外, 课后化学小实验、调查研究等活动都能够很好地将生活与化学内容相结合[2]。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也能够从生活中了解更多的化学知识, 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

四、结语

高中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抽象的化学知识能够从生活当中找到具体的实例。在教学过程中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让学生从生活当中寻找素材, 将生活当作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课堂,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运用, 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展君梅.试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32) :107.

[2]郭儒.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初探[J].现代交际, (2) :225.

篇2: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浅析论文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就是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为指导,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课堂就在身边,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思想政治课的魅力。本论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依据及途径。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甚至包括选修模块部分,无不彰显着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散发着生活的气息。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只有满足生活的需求才有意义。将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有助于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深奥的教学理论通化,抽象教学原理具体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生与发展的现实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对真理的把握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的过程。因此,教学应从学生身边的实际出发,从生活的直观感性入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感悟与提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1]马克思的认识论为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主张学习应以经验为中心,重视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知识和技能,[2]“生活教育”是政治教学生活中必须坚持的现代教育理念。

(二)现实依据

首先,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其次,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在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过度关注理论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等教育因素。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学生的生活经历成了教育的起点,学生的生活成了教育的背景,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的经验是我们实施的教育基础,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动力。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一)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生活化

“经历是一种财富。”学生亲历亲为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因此,应挖掘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挖掘学生的生活感悟,突出教学生活化。构建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把书本知识与自己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为此,思想政治教学要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在具体知识的呈现中充分做到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一方面,借助学生所熟悉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事例、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所学的理论观点。

例如,在教学“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时,引用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在《说句心里话》这首歌中唱的“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说明这一义务的重要性。正是这种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产生活生生的真实感受,激发了学习的动机,学生不仅乐于探究,学会自主建构知识,而且能深刻地感知生活,在实实在在的事实中理解并接受理论。

(二)、改革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生活化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实践性等新的教学观念,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式的诞生,并促使诸如“探究式”、“体验式”、“合作式”、“谈话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的兴起。以人为本,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惊醒了沉闷的课堂,这些新的教学方式为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提供了保证。

在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探讨中,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更强的交互功能,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等模式。这样就能打破原来单一的文本式线性顺序结构,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从网页上的任意一点进入学习,还可以方便地到达其它相关站点,看到更多、更新、更贴近生活的资料,促进教学生活化。学生的视野因此大大开阔,教学也因此打破了教室、课堂、教材的限制,学习容量大大增加,学生在眼、耳、口、手、脑的开动中提高了能力,大大促进教学的实效性及生活性。

(三)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生活化

传统教学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相分离,难以体现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不再完全是静听、静思的学习,而是倡导在活动亲历中体验式地学习,学生只有体验了干渴,才知道水的重要性和节水的必要性;体验了污染,方知环保的重要;聆听了企业家的创业报告,才能体验到创业的艰辛„„在这样的感受和体验中,学生的认知才得以升华,情感才得以激发。思想政治教学要重视生命过程的体验性,就必须充分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观点,升华情感、提高觉悟。

例如,教学“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这一框题时,我让学生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听证会的主题是“中学生穿校服问题”,这一主题的选取是针对学生活设计的,我要求学生确定听证会的代表(校方、学生、家长、教师、专家等),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方面的代表,各小组分别准备材料,确定听证会的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然后,听证会主持人进行总结。通过此次听证会,学生提高认识,知道“中学生穿校服利大于弊”。

设计有趣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课本,更要关注生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和需要,并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出发点,同时,使学生的学习从单纯的书本和封闭的教室走向充实而丰盈的生活,使学生更关注新颖而变化的时代,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真实而复杂的生活,在生活中应用、拓展和深化知识,真正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四)投身社会实践,回归生活

政治课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广阔的社会背景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学习思想政治的天空,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走进社会,把政治课置于社会生活中,为学生打开一扇扇了解社会的窗户,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思想政治,生活中时时有思想政治。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反思

在努力推进和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意识到教学生活化并不是意味着教学内容就是个体日常生活经验的重现,也要避免生活化过于发散而导致思想政治教学主题的迷失。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生活化教学只有紧扣各个模块固有的主题与各个学时特定的主题,才能真正做到行散而神不散。[3]在教学过程中既联系个体的生活经验,又不能忽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那种把思想政治教学只停留在生活琐事层面的做法,实际是把思想政治课堂引向“庸俗化”,应进行严格的区分,极力避免对“生活化”理解的误读。

注释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邹群,王琦,《教育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篇3:浅析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地理知识很多都比较抽象,学生很难通过书本知识来对地理知识做一个全面的了解,更别说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实践中来。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找到其中的规律,在地理教学中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和学习。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就是对问题做好情境设置工作,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问题。例如,针对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这样一个生活情境: 桉树在澳洲沿海地区生长极好,能够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引入我国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之后却引发了周围花草树木枯死的现象,在这样一个情境中设置了一些悬念,学生积极地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是没有遵循植物生长的规律,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索澳洲沿海地区的土壤、空气、水分、气候条件与我国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作比较,学生会发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特别有意思,从而继续对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下的植物进行分析推理,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了。

二、教材结合生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高中地理教材在新课程标准下出现了较大的改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高中的地理教材资源并不是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供的有些案例虽然学生都很熟悉,但是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活教材内容,是新课程标准教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正是因为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中的案例可以与生活中的案例结合起来,对教材进行有效处理,教学会变得更加有效。例如,在学习地震成因及预防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在2012年日本海底发生大地震的时候,给周围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结合地震在日常生活、交通供水、供电、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震灾成因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在学习洋流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喊暖流交汇带来的丰富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位置出发,分析此处的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渔场等,这样一来,学生结合实际,在遇到其他洋流流经处也能够结合具体位置分析原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了。

三、生活解释教材,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地理学科的学习是枯燥的,再加上高中地理知识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词语、谚语、歇后语、生活例子等来对地理教材中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传统工业区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伦敦这个例子为学生讲解工业区地理位置的选址因素,让学生尝试着分析伦敦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中很多抽象的术语就能够具体起来,学生能够对工业区知识更加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懂得地理知识,也能够学以致用起来。再如,在学习气候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早穿棉袄晚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这一谚语来为学生分析西北气候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此外还有“春城昆明”“避暑之都贵阳”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再带领学生利用专业的地理知识分析谚语中的科学合理性,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也提高了。

四、借助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生活在地理环境中,环境时刻影响着生活,人们看待地理知识的视角和在生活中形成的知识也在不断地改变和更新中,也就是说,生活经验来源于生活,又被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生活化可以充分借助生活经验的作用,用生活经验来突破学习内容,实现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深化。例如,在学习三大岩石成因知识的时候,变质岩是教学的一大难点,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如泥土加热会变成坚硬的砖和瓷,地壳中的岩浆岩、沉积岩遇到高温的岩浆也会变化,这样一来,学生加强了对变质岩的理解,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就加强了。再如,在学习人文地理中的工厂、居民区、商业区选址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工厂选址的时候要注重与居民区的风向关系等,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得到提高了,学生更能理解学习的有效性了。

生活与地理教学的关系就是,生活决定教学,教学服务于生活,从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起来,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知识的存在,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类不断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作为中学地理的高级阶段,高中地理教学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在生活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强化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几点策略。

篇4: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浅析

关键词: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一、化学生活化教学概述

传统的化学课过于追求科学化与理论化,课堂的交流探究环节容易陷入形式化的深渊,课堂缺乏互动与交流,教学效果不显著。高中化学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课程,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而教学的时空就不能局限于学校时间及教室,而是要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化学教学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实践活动,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学生活化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容易使学生产生概念理解规律的生活背景,利用生活经验所能够提供的素材,指导学生对新的问题情境做出描述、解释和探究,并尝试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用生活经验理解化学概念

在化学教学中,为了克服学生在理解化学概念时的困难,可先引导学生解决一些有针对性的生活问题,作为“先行组织者”,然后再将其中的思想方法横向迁移到所学习的化学概念的研究中,为化学概念的学习提供认知支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理解周围世界的相关概念,不一定与科学概念一致,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可能起阻碍作用。如物体越重,下落越快;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等。当代教学理论指出,对于错误前概念的教学,首先要做好“引蛇出洞”,充分暴露学生错误的前概念,然后设计矛盾性实验予以冲击和破除。最后建构对科学的正确理解。因此,“联系生活”的有效化学教学,必须充分估计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生活经验。

三、拓展课外内容加强生活体验

课堂教学时高中化学的主阵地,然而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课外教学内容作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提高学生的高中化学知识水平,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高中化学探究性学习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教学理念的变革,现代教学更为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更为注重学生知识的延伸能力,这一点从近年来的化学高考试卷中便能看出。现代教学更为注重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更为注重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时除了要以教材知识为基础进行知识的讲解外,还应当适当地拓展课外内容,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多结合生活实际,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课外知识拓展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锻炼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在课下制作水果电池。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生生活体验,从而引入探究性问题“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哪些?最近比较热门的太阳能电池其具体原理是什么?”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水平

在先前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知道了相关化学分子的特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牢牢地把握住这一点,将生活与化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知识与生活的有效联系,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举例来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笔者在教育学生学习若干种化学物质的特殊性之后,在一节课堂上,专门引导学生做了一次比一比、猜一猜的化学物质竞猜活动。笔者首先拿出某种物质,放在溴水中,发现溴水褪色情况十分明显,便提问学生这个物质中含有什么元素,学生纷纷表示疑惑,笔者便写出了答案:碳碳双键、三键或醛基。并用多媒体将这些物质的特点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学生看到这些知识自己并没有接触过,个别学生便丧气了,笔者便说,那么我们再猜一下使I2水变蓝的物质是什么呢?这个知识学生已经学过,因此他们很轻易便推出物质就是淀粉。笔者鼓励学生,化学物质多种多样,我们在生活当中会接触到很多,只要细心观察,便很容易发现这些小秘密,大家一定要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揭开世界的神秘面纱。整节课生动、有趣,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了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回顾。

五、树立化学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且最终被运用于生活,研究化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可以说是要通过化学这个渠道,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然,改造世界。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于这个星球的过分索取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恶果,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表现比比皆是,其中尤其环境方面的恶果最为严重。对于天然資源如煤、石油的过度开发与使用,不但动摇了地球基本物质的组成比例,而且还通过对于这些物质的使用进一步恶化了空气,污染了我们的环境.在农业种植方面,过度地使用化肥,导致农作物,无论是粮食,还是蔬菜都存在严重的农药残留,给我们的健康状况带来隐忧,并使得我们的土地过分硬化,使得土地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化学作为联系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门学科,不仅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更让他们懂得了化学对于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怎样重要的意义。把生活贯彻到化学的学习中不仅是化学教学的要求,更是创造以化学为基础的良好生活的要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把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运用到学生的学习中。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更离不开化学,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努力学好化学,把化学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吉晓青.让化学教学徜徉在“生活”的河里[J].学周刊,2013.(2)

篇5: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浅析论文

摘要:化学知识是在我们日常活动中发现的, 而得到的化学理论知识也要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普遍, 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高中化学知识是当前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对实际生活有着明显的影响。基于此, 本文将高中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化学知识相关内容的介绍, 进而对其应用展开分析, 最后对两者结合能力的提升提出了两点措施, 旨在能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更好地融合, 进而服务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际生活; 化学教学;

化学作为一门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 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化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 任何物质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构成的, 对于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 化学这门科学也被进一步细分, 其在衣食住行以及生产医疗等方面都实现了有机融合。而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既能够掌握化学理论知识, 应对考试, 同时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化学中, 将课堂中的知识与生活中的一些方面联系起来, 为实际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1 化学知识的相关介绍

化学是自然科学学科的其中一个学科, 其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化学知识可以从宏观以及微观两个角度展开研究, 从宏观角度来说, 通过对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中的物质颜色、澄清度、热量以及存在状态等角度对相关的科学内容展开研究;从微观角度来讲, 化学知识主要包括夸克、分子、原子、量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等内容的科学研究[1]。化学知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发展历史悠久, 是人们对世界进行重新认识与改造的重要方式之一。

2 高中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1 高中化学知识在衣食住行上的应用

2.1.1 清洗衣物

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在日常衣物的清洗上就包含了大量的化学知识, 从衣物的制作到衣物的清洗、保养, 整个流程都包含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大多数的衣物制作纺织厂都是利用各种有机物和金属化合物来漂染衣物布料, 对衣物进行不同颜色的着色, 以满足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不同颜色衣物的需求。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衣物面料在各种化学制剂以及材料的开发背景下, 实现了更新换代, 从麻布、丝绸等布料到今天的涤纶、呢子、聚酯纤维等布料, 衣物用料种类逐渐增多, 而越优质的布料越需要好好保养, 这就需要各种化学制剂帮助布料做好保养与维护, 以维持布料的耐用性[2]。同时, 在清洗衣物的时候, 大多数的顽固污渍单纯依靠洗洁剂无法完全去除, 若是浅色衣服碰触到沾满铁锈的物质, 会在衣服上留下一些红色的印记, 针对这种现象可以通过酸性物质将铁锈溶解, 这是源于化学知识中的金属铁与草酸、醋酸等酸性物质会产生反应, 生成氢气以及溶于水的盐, 进而很好地去除衣物上的铁锈痕迹。此外, 若是白色的衣物沾染上各种颜色的污渍, 那么可以利用漂白剂以及84消毒液浸泡去除, 之后再用洗衣液进行清洗, 就能够将衣物中的颜色去除, 还原本来的白色, 这是源于化学知识中漂白剂或是消毒液中的氯化钠与次氯化钠能够通过缓慢的化学反应, 生成次氯酸, 这种物质的氧化性较强, 能够达到漂白衣物的作用。

2.1.2 发酵馒头

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食物, 馒头、包子等面食类食品在食用的时候, 人们普遍会觉得其松软可口, 内部也有明显的大量气泡。这是由于馒头在发酵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CO2以及乙酸, 原理是在制作馒头、包子等面食的时候, 人们会在面团中加入食用碱, 也就是俗称小苏打的碳酸氢钠 (NaHCO3) , 用小苏打中的碱将面粉中的酸中和, 进而使面团更加具有柔韧性以及口感度, 也就是遵循化学知识中的2CH3COOH+Na2CO3=H2O+CO2↑+2CH3COONa这一化学方程式, 而这一化学反应式在高温作用下反应速度更快, CO2的生产效率以及速度都明显提升, 这是由于热胀冷缩而导致面团内部逐渐蓬松, 并出现大量的小气泡, 而这种小气泡也是馒头以及包子等面食更有食欲、更美味的原因[3]。

2.1.3 清除水垢

水是生命之源, 其在我们生产生活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我们使用的大多数水都来自于地下, 地下水受到地下各种金属元素的影响而产生水垢, 尤其是在烧水的时候, 自来水中的各种钙、镁、铁等金属离子在水壶烧水的时候会挂在水壶内壁与底座上, 尽管自来水已经经过了多道程序的过滤, 但是在长期的烧水过程中, 水壶内壁及底座仍然会受到金属元素的影响而出现大量的白色物质, 这不仅会对水壶美观造成影响, 而且会产生使用隐患。因此, 对于水垢现象一般会选择中和处理[4]。利用化学知识, 对水垢进行分析得知水壶中的水垢构成基本为碳酸钙、碳酸镁等金属化合物的沉淀物质, 主要表现的化学性质就是碱性, 而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的中和反应能够生成溶于水的盐, 进而达到清除水垢的目的`, 可以选择食醋等称为乙酸的可食用酸性物质将其导入到水壶中, 其能够与水垢中的碳酸化合物产生反应进而生成溶于水的盐和水, 也就是CaCO3+2CH3COOH=CO2+Ca (CH3COO) 2H2O, 食醋中的乙酸能够与水垢中的碳酸金属产生溶于水的盐进而溶解水垢, 清除水壶中的水垢, 在反复几次作业之后就能够使沉淀在水壶中的水垢彻底去除, 水壶就会焕然一新。

2.1.4 提炼乙醇汽油

自从20世纪发现并使用石油开始, 石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在交通运输上使用的汽油就是由石油提炼而成的。汽油中含有的大量铅金属, 在燃烧的时候会产生大量含铅化合物, 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 全球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与能源资源节约相关政策, 我国也开始逐渐推行无铅汽油。这种汽油主要包括各种混合烃类气体, 与传统含铅燃料汽油相比较而言, 这种具有有机性质的汽油能够实现保护环境、提高空气质量的目的[5]。但是, 这种烃类汽油的开发和利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汽车尾气排放而导致的大气污染现象, 这是由于汽油在燃烧的时候同样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 乃至大量的粉尘固体类气体并排放到空气中, 这加剧了温室效应现象, 若是这些物质被吸入到人体中, 会造成呼吸道的破坏。伴随着化学知识的不断发展, 我国自开始推行乙醇汽油, 这种汽油顾名思义主要成分就是乙醇, 也就是酒精, 酒精主要是由粮食发酵而产生的一种物质, 其在燃烧的时候会产生较少的二氧化碳气体以及粉尘, 同时, 乙醇汽油也会随着创新而逐渐提升含氧量, 使汽油能够得到更充分燃烧, 减少环境污染。

2.1.5 酒精测试仪

随着汽车等公路交通工具使用数量的逐渐增多, 我国每年有大量的驾驶人员以及行人由于酒后驾驶而受到伤害, 酒后驾驶问题日渐严重, 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触目惊心, 而国家对这种现象的日渐重视使得酒后驾驶查处力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酒精测试仪等针对酒后驾驶的仪器使用频率逐渐提升。根据分析得知在酒类饮品中, 对我们大脑产生强烈刺激性的物质就是乙醇, 过量的乙醇摄入会使人脑呈现迟钝、混乱的现象, 这种状态下的驾驶对驾驶者本身以及周边行人、车辆都产生了安全隐患[6]。而人体对乙醇的吸收、分解以及排放需要8个小时才能够完成, 酒后驾驶者在此期间只要进行酒精测试就会受到惩罚, 酒精检测就是通过酒精测试仪完成的, 这种仪器通过对乙醇的还原性进行充分考虑, 进而在硫酸现象下将乙醇和重铬酸钾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在酸性状态下, 重铬酸钾表现为橙红色, 其在同乙醇接触的时候会产生蓝绿色的硫酸铬, 也就是形成3CH3CH2OH+2K2Cr2O7+8H2SO4=3CH3C0OH+2Cr2 (SO4) 3+2K2SO4+11H2O化学反应式, 按照这一反应式通过酒精测试仪中对驾驶者乙醇反应变色情况来判断其酒后驾驶状态。

2.2 高中化学知识在生产上的应用

2.2.1 化肥农药

农业生产中的化学知识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农作物生长需要农药和化肥的支持。传统的化肥是将人畜排泄物作为基础, 而当前的化肥主要是以化学合成物为主, 例如尿素和复合型磷钾化合物。土壤内的氮磷钾等化学元素含量与大量农作物生长需求不相符, 对此需要施加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肥料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 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农药主要成分是含磷、硫、钾的有机物, 用于杀死害虫, 实现杀菌灭虫, 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2.2.2 金属合金

矿石中含有大量的金属材料, 利用化学方式能够从中提炼出大量的金属合金物质, 而合金物质更加稳定和实用。例如铜合金能够制作大型器皿, 司母戊鼎就是由铜合金制作的, 其中含有84%的铜, 11%的锡以及铅, 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 以及韧性和强度, 有利于加工制作。而当前社会上广泛应用的合金就是钢材, 其也被称为碳素钢, 其中含有低于0.6%的低碳钢以及高于0.6%的高碳钢, 随着含碳量的提升硬度加强, 铝合金能够形成氧化膜防止生锈。

2.2.3 高中化学知识在医学上的应用

以蜜蜂为例, 被蜜蜂伤后的伤口呈现红肿、疼痛状态, 这是由于蜜蜂蜇人时的分泌物含有一种叫作甲酸的化学物质, 也被称为蚁酸, 主要源自蜂类、蚁类等昆虫的分泌物,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对皮肤的伤害比较大。

3 提升高中生化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能力的措施

首先, 学生要熟练掌握并运用高中化学知识, 根据长期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经验和积累, 在学习新的化学知识之前先进行预习。课堂上对预习中不懂或是难懂的重点知识点仔细听和理解, 课后再进行复习。遇到不明白的知识点要及时地请教老师和同学, 真正弄懂化学知识, 为其实际运用建立基础[7]。同时要开展化学实验操作, 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与理论知识、实际情况相结合。其次, 学生要培养自身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动将化学理论知识与生活现象结合起来观察学习, 例如pH试纸可以检查皮肤酸碱性, 这样可以对我们日常使用的爽肤水进行酸碱程度检查, 为我们日常购买化妆品培养辨认真假的能力, 通过学习乙醇乙酯了解酒随着存放时间加长而越香的原理。

4 结语

高中生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本研究通过对化学知识相关内容的介绍了解了化学概念、组成等内容, 进而从衣食住行、生产以及医学3个方面对高中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 最后熟练掌握并运用高中化学知识培养自身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化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高中生提升化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的结合能力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成垒.高中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 , 11 (3) :42.

[2]陆蔚华.论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数理化学习(高三版) , 2014, 2 (12) :83.

[3]朱佳雯.高中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 2017, 27 (7) :215.

[4]李玉南.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J].数理化解题研究, , 16 (12) :87.

[5]张华.试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J].教育科学 (全文版) , , 9 (12) :60.

[6]刘晓云.论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探究[J].新课程 (中学) , 2015, 22 (6) :5.

篇6: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浅析论文

一、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改善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成绩上,从而造成课堂教学趣味性降低、教学实用性不高等一系列教学问题的出现。比如,一部分教师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就会采用“机械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学生是否理解。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会在无形中增大学习任务量,而且十分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懈怠心理,进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造成不利影响。

(二)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

教育来源于生活,教学成果又作用于生活。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如果教师能够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就能极大地降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为高效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鉴于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最终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意识等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现实意义,使教育更好地应用于生活,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

将生活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是我国在教学工作中取得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一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化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逐渐成为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我国化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快慢。教育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其办学目标就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实现对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增添动力。

二、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虽然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开展生活化教学重要性,但是在对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仍然存在着不足,从而极大地影响了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进度。现针对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应对策略。

(一)情境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即由教师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并引导学生在情境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进行思考,从而达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皂化反应”这一小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就肥皂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回想,然后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肥皂是怎样制成的?它在生活中的.应用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对肥皂的应用原理进行分析。这时,基于学生对肥皂的了解,再对皂化反应进行学习,就会大大降低学习难度。除此以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逐渐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理论知识的生活化教学

理论知识教学作为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既包括对相关化学发展史的学习,又包括对基础化学知识的学习。但就当前化学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更注重对学生答题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下,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对教学实用性的提高,相应教材内容也会更多地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因此,加强对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

(三)实验教学的生活化开展

将实验教学与生活化教学巧妙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的高效开展,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技巧,而且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各物质的基本性质。通过实验教学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对物质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对于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十分有益。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就会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增大教学难度。因此,必须要重视生活化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比如,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使用学校提供的标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然后再为学生提供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成分与实验材料类似的物质进行探究实验,并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最后让学生对两次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写出实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

三、结语

实现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基于学生对已知事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降低教学难度。总的来说,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对教师专业素质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必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不断总结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为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郭儒.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初探[J].现代交际,(2):224-225.

篇7:对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探讨论文

(一)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

高中化学是不少学生眼中较难的学科, 知识点繁杂难懂, 化学方程式变化多样, 难以捉摸, 要背诵要记忆的内容也较多, 题型更是多种多样, 千头万绪, 不知从何下手, 很多学生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 不免使他们渐渐对化学学科失去兴趣, 甚至产生畏惧厌学心理, 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1]我们应该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改变现状,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此时, 生活化教学的产生为我们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生活化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将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 同时广泛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加以解释说明, 学生只要有相关的生活经验, 在教师的带领下发挥自己联想类比的能力, 便能很好地理解难懂的知识点, 这样一来, 不需要很长时间学生便能重拾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化学的信心。

(二)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讲解知识

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的过程, 需要教师与学生通力合作, 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如果有一方没有准备充分或者状态不佳, 就无法使课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2]以往教学过程中, 教师过于注重对知识点本身的讲解, 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理解程度, 导致很多情况下教师自认为讲解得很清楚很明白, 也很通俗易懂, 但是学生却没有完全理解, 甚至从一开始就没有跟上教师的节奏。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 是很难使学生有所收获的。生活化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全新的教学模式, 同时也是有力的教学武器, 借助这一教学模式, 教师能够将知识具体化, 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和谐, 从而取得最好的课堂效果。

二、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一)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 从生活现象入手

化学源自生活, 服务于生活, 很多化学现象可以从生活中得到答案, 同样, 很多生活经验也有化学依据。化学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把相关的、相似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点联系起来, 放大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 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3]教师应细心观察生活, 留心身边的一切, 留意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现象, 积极将生活现象带到课堂中,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他们产生共鸣, 从而能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例如, 在学习混合物的基本分离方法———萃取时, 学生对这一分离方法比较陌生, 难以在短时间内充分体会和了解, 教师不妨在正式讲解之前先引入生活中做西红柿汤的小事例, 作为新课内容的铺垫。做好的西红柿汤表面有些许油星, 且显红色, 若制作时放更多的油便可看到汤上面漂着一层红油, 这是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溶于油的结果, 而将表面的油撇去, 下面的汤又没有一点红色, 这是什么原因呢?另外, 还有什么地方也有类似的现象呢?教师可以提出很多相关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带领他们寻找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提出问题, 引发他们思考。在生活事例的铺垫下再进行萃取相关知识的学习, 学生会更加容易理解, 并且有了具体事例作为载体, 记忆起来也更牢固。[4]相似地, 在学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时, 教师可以先介绍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我们会发现二者相互转化时吸收或者放出的能量相差不多, 那么为什么石墨那么廉价而金刚石却那么昂贵呢?教师适时提出问题, 让大家思考讨论, 进而进行正式的学习。相信这个有着浓厚生活气息的例子会让学生记忆深刻, 在整个章节的学习中都会时不时想起, 对后面相关课程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二) 将化学原理与生活常识联系

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高中化学课本中也涉及了很多, 而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拆分、重组的过程, 正常情况下无法用肉眼观察到, 需要依靠自己的想象去体会微观世界, 理解化学反应。因此, 化学学科给人的感觉难免是抽象难懂的, 这也是课堂授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到使化学知识点具体易懂, 让学生更好接受, 成了教师们需要突破的.难题。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能够使化学与生活常识联系, 通过类比的方式, 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点与简单的生活常识对比记忆, 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学习核外电子排布时, 教师应意识到这是一个微观的结构, 仅仅通过口头表达不足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和理解, 因此应将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5]教师不妨在讲解完相关原理之后, 针对其中“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具有越高的能量”这个小知识点进行生活化教学, 将我们每个人比作原子核外面的电子, 将原子核比作我们的家。生活常识告诉我们, 当一个人成长到足够强大时, 他便会离开家, 靠自己的能力打拼, 不再依靠父母;相反, 当一个人离家较远时, 他必然拥有很强的能力。这个生活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似, 电子的能量越高便会离原子核越远。通过这番讲解, 相信学生会对这个知识点有更加感性的认识, 学习起来便不是难事。

(三) 将化学知识点记忆与常用熟语结合

许多化合物除了有系统命名法下的名称之外, 还拥有自己的俗名, 例如“氯化钠”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盐”, “碳酸氢钠”就是常见的“小苏打”, “碳酸钠”就是“苏打”等,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 也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物质, 它们的俗名记忆起来自然容易, 但很多物质的俗名记忆起来就有困难了。例如, “生石膏”的化学式是“CaSO4·2H2O”, 含两个结晶水, 而“熟石膏”的化学式是“2CaSO4·H2O”, 只含一个结晶水, 二者化学式相似, 俗名也相似, 很多学生无法准确分辨, 给化学学习带来困扰。教师可带领学生仔细观察二者的区别, 结合熟语“一回生二回熟”, 帮助记忆。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 化合物的俗语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并不是凭空而来, 因此只要用心揣摩, 便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再与生活相结合, 便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6]

(四) 将化学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

化学是有用的学科, 是实用的学科, 学好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 避免生活中的危险。例如, 洁厕灵和84消毒液都是家中常备的清洁物品, 但是二者不可以一起使用, 因为洁厕灵含有盐酸, 而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这两种化合物相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 产生有剧毒的氯气, 危及生命。如果学了化学, 便会知道这一点, 有时可以避免一场灾难。这便是化学原理在生活中运用的实际例子,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生活化教学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 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 从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激发学习的热情。

(五) 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传统教学模式中, 以教师讲课为主, 学生做好聆听者的角色即可, 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 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课堂中,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7]生活化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内容的呈现上, 还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上。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糟粕成分, 保留精华部分, 勇于转变思想, 突破思维的局限, 大胆创新, 营造一个高效的课堂。

总之, 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能力, 使知识运用于生活, 改善生活, 我们不能单纯地将知识当作考试的工具, 当作检测能力的手段, 而应尽力使知识融入生活, 使二者融为一体, 互不分离。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老师通过结合学生生活经验, 从生活现象入手、将化学原理与生活常识联系、将化学知识点记忆与常用熟语结合、将化学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以及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等方式, 有效使教学方式生活化, 使课堂生活化, 使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对课程充满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福玲。浅谈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36) :113。

[2]程亚丽, 胡凤荣。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 (下旬) , (12) :196—197。

[3]姚少祥。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 (下旬) , (04) :181。

[4]黄亚伟。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 2015 (01) :50。

[5]翟玉龙。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 2016 (58) :134。

[6]宋伟。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少年, 2013 (23) :110。

篇8: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浅析论文

因此, 作为化学启蒙教师,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提炼素材, 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 感受化学的亲切性和真实性, 缩短与化学的心理距离, 进一步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以及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 通过教学过程来充分体现化学教学的“生活化”呢?

一、创设生活情景, 激发求知欲望

化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也充满着化学。化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连结点, 架起桥梁, 将化学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 唤起学生兴趣, 不知不觉中展开对化学问题的探索。如教学“水的净化”时, 让学生参观自来水厂的净化情景, 把化学知识生活情境化, 让学生乐于感知接受, 易于理解内化。接着, 在自来水厂让学生就着各个车间的净化过程说出各步骤的要点。生动真实的情境, 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在情趣与理论的交融中, 让课堂焕发了活力。生活是化学的宝库, 生活中无数的化学问题等待开发利用, 作为活动设计者的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 把有限的化学知识源于无穷的生活情境中, 体会化学的乐趣与价值。

二、研究生活事例, 开展化学探究

化学新教材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强调“从生活走进化学, 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 从化学走向应用”。而现在的初中生普遍存在着缺乏生活实践、学习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问题, 生活化探究教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归于生活”, 强调在化学课教学中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让教师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 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比如, 教师在讲解爱护水资源时, 将生活中不使用无磷洗衣粉的知识充分阐述, 即它会污染水体。磷尽管对生物体十分重要, 但水体中的磷作为营养性物质, 含量较高时会形成富营养化, 造成藻类迅速繁殖。近年来, 我国很多地方如渤海等地区连续发生的赤潮现象, 与水中的磷等营养性物质含量较高有直接关系。因此, 教师应指导学生更好地运用书本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化学, 体会到化学大课堂就在我们身边, 感受到化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化学的真正魅力。

三、设计生活习题, 巩固化学知识

在设计化学习题时, 尽可能再现实际情景, 可以增强习题的针对性, 有利于发挥情感在习题教学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学习更为有效。在设计试题的情境时, 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例如, 在编制有关化合价的知识时, 采用如下习题: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 (K2Cr2O7) 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 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绿色的硫酸铬[Cr2 (SO4) 3]。下列有关重铬酸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B.它是一种氧化物

C.它是一种盐

D.它由橙红色变为绿色是物理变化

本题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情境, 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使学生感到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化学知识, 增强学习动机。本题考查了化合价、物质的分类和变化等基础知识, 同时也考查了信息处理和知识迁移能力。

四、联系生活健康, 体验化学价值

初中化学教材介绍了人类所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生命必需元素。人类所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在这部分的教学中, 我先问了学生们今天的早餐吃了什么, 在学生回答完以后, 我为学生分析这早餐是否营养均衡, 应该再加个什么菜会更好。这时学生们很奇怪我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这时我才开始引入新课:你们也想像我一样判断自己每一餐的营养是否均衡吗?那就来和我一起学习新课吧。这时同学们就会积极地参与到这节课的学习中。另外,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为学生介绍一些与人健康有关的物质, 如:煤气, 即一氧化碳, 吸入过多会使人中毒;甲醇, 工业酒精中的杂质, 饮用后轻则失明, 严重会导致死亡;甲醛, 室内空气污染物;亚硝酸钠, 常用的防腐剂, 过量有毒。这样既在教学中联系了生活健康, 又体验了化学的价值。

总之,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 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享受到热烈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初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在继续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 将逐步走向深入和完善。

摘要:教师要让化学教学“生活化”, 可以创设生活情景, 激发求知欲;研究生活事例, 开展化学探究;设计生活习题, 巩固化学知识;联系生活健康, 体验化学价值。

篇9:浅析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化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果联系现实生活进行理论讲解和分析,可以使教学效果更佳。笔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这样的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有了一些体会,现不揣浅陋,在此分享。

一、从生活经验引入新课教学

以往的教学中,化学教师普遍喜欢从知识引入知识,学科特色十分明显,但显得十分抽象,使学生颇有距离感,无法直接感知到化学知识的有用性和趣味性。实际上,高中学生已经有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而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化学知识的参与,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可以从这些生活经验中引导学生提取出化学专题,引领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化学。特别是新课导入时,联系生活实际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抽象的理论与有趣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也使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有效地与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容易形成一个灵活的知识结构网。

二、引导学生借生活知识理解化学概念

化学中有很多概念其实比较抽象,就概念谈概念难免让人觉得生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让他们先行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在生活问题处理过程中建立对化学概念的认识。

当然,生活中的一些概念不一定是科学规范的,借生活知识理解化学概念,有时可能会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引领。比如,关于氢氧化钙,农村学生在生活中一般都有接触,但在生活中的名称叫“石灰”。联系“石灰”来学习氢氧化钙,学生必然觉得有一种熟悉感,从而学习起来会少很多概念上的障碍。

三、从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入手深化化学知识理解

知识本来是融于生活实践中的,但随着科学技术文明的发展,知识逐步被从生活中剥离出来,而单独形成一个抽象的体系,由相关的概念符号来表示,进而与生活便有了距离。课堂作为传播知识的主阵地,往往遵循着知识体系的理性逻辑,从概念到概念,从抽象到抽象,时日一长,很多知识便脱离了生活实践,成了纯理性的逻辑推演,传统的许多化学题目就如此,题目内容与生活说不上关系,只是让学生运用化学理论知识来推演。这样一来,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化学知识往往被排挤在课堂知识体系之外,学生的生活与课堂学习仿佛根本就是两个世界,而且是两个毫不相关的世界。如此下去,学生面对化学题目,倍感枯燥乏味,学习劲头大打折扣。虽然考分可能不低,但所有的学习似乎不是靠理解,而是靠强制的记忆和推理。而且所有的辛苦都指向一个目标:高考考出好成绩。也即这种脱离生活实际的化学知識教学最终演变为应试性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这种现象必须得到控制,教师要注意转变观念,不能再仅仅引导学生停留在抽象的知识记忆和公式推演上,而要引导学生进入生活,在生活中解决实际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从解决生活问题入手,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为此,教科书上的习题有必要作适当的改造,使之与生活相联系。除此之外,还应从生活实践中搜集一些实际的问题,拿到课堂上供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共同解决。如此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很多问题可能就是学生身边的,比如为什么吃水果多了会感觉肚子胀?为啥羊喝人尿多了会胀死?等等,类似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宜用化学知识予以分析和解决。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做一些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必然使学生对化学生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脑,让他们学会在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靠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比如民间盛传“味精和糖精混着吃要中毒”,教师可引导学生做实验来验证此说是否正确。在实验中,分别弄清味精和糖精的化学成分,验证两者是否会起化学反应,反应后又生成什么样的物质,新生成的物质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产生影响等。类似的问题很多,只要教师善加引导,学生也会乐意为之。反复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必然得到提升。

五、在生活实验环境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生活中学习化学,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和设备来做实验,加强化学知识的生活感,消除化学的神秘感。为此,教师应给学生较为宽松的实验环境,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压力,也不要指导过多,要适当留给他们创造的空间,让他们在实验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注意引导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引导学生学会开发利用生活资源,搞好丰富的课外科技制作

为了充分发挥生活资源的这些独特功能,可适当组织学生课外开展科技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应用于今后的课堂教学,进一步发挥生活资源的教育功能。通过我们的实践来看,科技制作主要是进行模仿创新,是一种以教育为目的的科技设计、制作的训练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训练教育中也会有少数学生在老师的辅导和协助下,能有一些小发明、小创造。这种高中阶段的科技活动为学生今后深造和走向社会后从事创新、原始创新和高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材中所学习的化学理论和知识,可以说隐藏于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高中化学教师要注意联系实践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实现化学教学的生活化,借此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化学学习效率更高更好。参考文献:

[1]贾俊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3(26).

[2]彭进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1).

[3]丁勇.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24)

[4]张弘强.论多元智力理论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0)

[5]闫婧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课外延伸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1

[6]李建周.多元智力理论对高中化学课程学生评价的启示[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4)

上一篇:基坑沟槽土方开挖施工合同下一篇:婚前检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