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创新

2024-06-08

广东科技创新(精选6篇)

篇1:广东科技创新

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日期:2015年03月10日 来源:科技部网站

2月27日,广东省召开科技创新大会,249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奖,其中“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学研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建设”和格力电器的“新型高效磁阻电机的研发及其应用”获得特等奖。另据了解,广东省还有46个科技项目获得2014国家科技奖,创历史新高。

这批成果更加突出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及其效益,近3年创造新增销售额共7697亿元,新增利润461亿元,新增税收247亿元。例如,特等奖项目“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机制体制创新,形成汇聚高端人才和项目、促进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新机制,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在获奖单位中,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完成的占46.6%,这更加突出了全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一批以企业为主体取得的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例如,格力电器公司的特等奖项目“新型高效磁阻电机的研发及其在变频压缩机和空调中的应用”,在国际上首次研发了这种技术,解决了变频空调对稀土资源的依赖问题,显著提升了我国空调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广东省近年大力增强源头创新的强大后劲。获奖项目形成的自主知识产权有1785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68项,获得一批覆盖该省支柱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抢占了行业制高点。例如,一等奖项目“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发展了多个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合成方法学,设计合成了两类具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抗病毒小分子抑制剂,对于提高我国药物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广东省科技创新把促进社会民生事业进步作为出发点。2014的获奖项目中,涉及农业科技、疾病防治、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网络安全等领域占奖项的53%。广东省是水果生产大省,而加工却是产业发展的瓶颈。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祯州集团等企业合作,攻克荔枝、柚桔、木瓜等水果从剥壳削皮去核的前处理加工到浓缩、酿造等环节的关键技术,获得发明专利44件。本项目在国内外115家企业得到应用,近3年新增销售额40亿元,特别是大力推动了该省荔枝等产业的发展。

这一批获奖项目更加突出青年人才的生力军作用,47%为40岁以下的科技人员。例如,一等奖项目“iPS细胞诱导中的间质-上皮转化过程研究”,该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3岁,在干细胞基础学科与应用技术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胡春华:深圳是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

2015-02-27 20:04:33 来源:深圳新闻网

2月27日讯(记者 刘梦婷 张钊 通讯员 徐林 岳宗 符信)2月27日,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要求,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表彰获得2014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省委书记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提出,全省动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更加扎实的成效。

省长朱小丹,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出席, 省委副书记马兴瑞主持会议。

出席会议的代表参观考察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三诺集团、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南山智园、阿波罗未来产业园、深圳大运软件小镇、天安云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有关科技创新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器;听取了深圳市市长许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发展的高地》的大会发言。

会上颁发了2014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宣读《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2014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通报》。副省长陈云贤代表省政府分别与珠三角9市和汕头、韶关、湛江市分管科技的副市长签订《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责任书》。胡春华、朱小丹为特等奖获奖者颁奖。

胡春华指出,这次会议之所以选择在深圳召开,是因为深圳是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有许多经验值得全省学习。深圳始终把创新作为立市之本,发挥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善于扬长补短,发挥市场化国际化的优势,弥补科技资源不足的短板;把创新落实到了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上,有效破解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形成了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全省各地尤其是珠三角各市,要认真学习借鉴深圳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努力方向,脚踏实地推动创新发展。

胡春华指出,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核心是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根本途径是要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我们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推动广东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这是党中央对广东发展的殷切期望,是新阶段广东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广东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关系广东长远发展的关键一仗,是我们必须打赢的关键一仗。要下定决心、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务求必胜,坚定不移地推动创新立省、创新兴省,以创新驱动发展开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胡春华强调,要通过扎实的举措使创新驱动发展落地生根。坚持从实际出发,扬长补短,脚踏实地,抓住一些现在看得准、实在管用的抓手,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要着力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科研能力,把科研院所和重大科技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积极推进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攻关,大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解决科技从哪里来的问题。二要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扶持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大型骨干企业,培育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新业态。要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力争经过几年努力,使我省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机器人制造业重要基地。三要下大力气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用3年左右时间,使全省50%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四要扎实推动区域创新建设。重点抓好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搞好规划布局,加大统筹力度,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合作、自由流动、共建共享, 推动各市从实际出发,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找准创新驱动发展的定位。广东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胡春华朱小丹黄龙云王荣出席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5-02-28 摘要:昨日,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要求,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表彰获得2014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省委书记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2月27日,胡春华、朱小丹、王荣等出席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南山智园考察入园企业。南方日报供图

南都讯 昨日,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要求,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表彰获得2014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省委书记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提出,全省动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更加扎实的成效。

省长朱小丹,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出席,省委副书记马兴瑞主持会议。

出席会议的代表参观考察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三诺集团、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南山智园、阿波罗未来产业园、深圳大运软件小镇、天安云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有关科技创新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器;听取了深圳市市长许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发展的高地》的大会发言。

会上颁发了2014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宣读《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20 14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通报》。副省长陈云贤代表省政府分别与珠三角9市和汕头、韶关、湛江市分管科技的副市长签订《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责任书》。胡春华、朱小丹为特等奖获奖者颁奖。

胡春华指出,这次会议之所以选择在深圳召开,是因为深圳是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有许多经验值得全省学习。他指出,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核心是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根本途径是要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我们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推动广东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这是党中央对广东发展的殷切期望,是新阶段广东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广东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关系广东长远发展的关键一仗,是我们必须打赢的关键一仗。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创新立省、创新兴省,以创新驱动发展开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朱小丹强调,全省要抓住和用好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力争到2017年初步建成创新型广东。

省领导林木声、任学锋,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出席会议。

观点

要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胡春华昨日强调,要通过扎实的举措使创新驱动发展落地生根。坚持从实际出发,扬长补短,脚踏实地,抓住一些现在看得准、实在管用的抓手,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要着力提高创新能力。二要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要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力争经过几年努力,使我省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机器人制造业重要基地。三要下大力气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用3年左右时间,使全省50%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四要扎实推动区域创新建设。

在开放合作中提高创新水平

胡春华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障碍,推动经济社会领域相关改革同步发力,把创新驱动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让全社会创新能量充分迸发,使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一要强化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组织科研的体制机制,为创新驱动提供有力支撑。二要创新科技投入机制,把各方面力量聚集到创新驱动发展上来。三要把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解放科技生产力。四要加强开放合作,积极推进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加强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创新合作,在开放合作中提高创新水平。

使创新型经济成为广东经济的主体

胡春华强调,要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力争通过若干年努力,使创新驱动成为广东发展的主动力,使创新型经济成为广东经济的主体,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成效,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率先”,支撑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两个率先”。要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一把手要亲自抓。

科技创新大会颁发省科技奖249项

清华研究院和格力项目获特等奖

昨日科技创新大会上,249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奖,其中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学研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建设”和格力电器的“新型高效磁阻电机的研发及其应用”获得特等奖。另据了解,我省还有46个科技项目获得2014国家科技奖,创历史新高。

省科技厅厅长黄宁生介绍获奖成果特点时说:这批成果更加突出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及其效益,近三年创造新增销售额共7697亿元,新增利润461亿元,新增税收247亿元。获奖项目形成的自主知识产权有1785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68项。1 格力“无稀土压缩机”技术节约大量稀土 “稀土是不可再生资源,业内人士一直在思考,假如有一天稀土资源用完了,空调还怎么做?”珠海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说。

格力的“无稀土压缩机”技术昨日荣获广东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一通过技术创新在国际上首次研发出1-6H P采用新型高效磁阻电机的变频压缩机及房间空调器,解决了变频空调对稀土资源的依赖问题。

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该技术“利用了磁阻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的两个电机原理,合成的电机叫做永磁辅助磁阻同步电机,应用此技术的空调产品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 PF可提高达7.3%,噪声总值下降1-3分贝,压缩机成本下降22%以上”。

经省科技厅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产品属国际首创,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建议该技术在其他领域推广应用。

目前,该项目取得了18项发明专利授权、2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截至2013年12月,格力应用该项目技术的空调产品累计销售2400多万套,节省稀土永磁体约3000吨。若我国2013年生产的1.12亿台空调器全部应用“无稀土压缩机”,可节省稀土永磁体13500吨,约占全国稀土年开采量的13%。

此前,变频压缩机大都采用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稀土消耗量巨大。2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培育上市公司18家

另一个特等奖项目“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机制体制创新,形成汇聚高端人才和项目、促进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新机制。

“我们是一家‘四不像’单位,既是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既是科研机构又不完全像科研院所,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说。

研究院成立不到20年,但实现研发平台、投资孵化、科技金融、园区基地、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的六大板块互动发展模式,可控资产超过70亿元,创办和投资180多家高科技企业,目前控股及参股企业达145家。累计孵化企业1508家,在孵企业807家,培育上市公司18家。

经过十几年探索,逐步形成“科技创新孵化器”经营发展模式,打造产学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融合的立体孵化体系,全方位孵化成果、项目、企业。

研究院突破“事业单位”的体制障碍,先后成立了两家创业投资公司。这些创投公司不谋求对创业期的高科技公司绝对控股,而是始终保持小股东角色,让研发团队分享技术股权,用股权激励激发创新活力。而股权收割的第一桶金,又能反哺科研,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创投、孵化、收益,一桶金变成多桶金。

研究院还利用海外校友的国际资源,搭建起以技术和产业转移为核心的全球资源网络。在国内,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国际合作部作为大本营,发起成立深圳清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两者一体化运作,作为海外合作的国内支撑点。在海外,分别设立了北美中心、欧洲中心、俄罗斯中心和德国中心,以此形成了“一部四中心”的国际合作网络,伸向了世界创新中心的最前沿。

统筹:南都记者 黄怡

采写:南都记者 阳广霞 林燕德 庄树雄 陈相利 陈文才 南方日报记者 林亚茗 邓翔 雷雨 通讯员 叶青

篇2:广东科技创新

二○○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粤发〔2008〕5号)精神,着力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特制定本行动纲要。

一、指导思想、行动准则和发展目标

建设创新型广东,就是把自主创新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核心,将广东建设成为创新环境优越、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机制健全、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成果众多、创新效益显著、自主创新支撑引领能力强大的创新型省份。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世界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为标杆,把自主创新作为全省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中心环节,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争当全国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排头兵,为把我省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提供科技支撑。

(二)行动准则。

坚持创新先行。培育创新精神,强化创新意识,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广东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积极探索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坚持系统推进。加强统筹规划,注重整体设计,实行分类指导,强化政府引导,遵循市场规律,推动全省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形成合力,系统有序地实施各项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创新型广东的建设。

坚持重点突破。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具有相对优势的关键领域争取重大突破,在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开放整合。树立世界眼光,建立开放型的自主创新模式,完善对外科技合作、省部联合会商、产学研合作和“招科引智”等机制,提升全省跨区域、跨国界配置整合创新资源的能力。

坚持支撑引领。牢固树立科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依靠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解决重大民生科技问题,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三)发展目标。

今后5-10年,要按照“一个先行”、“两个突破”、“三个提升”、“四个大幅增长”的发展目标,加快创新型广东建设步伐,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省主要创新指标接近或基本达到世界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使广东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

“一个先行”,就是要按照我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要求,先行开展自主创新综合试验,探索自主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率先把广东建成创新型省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益经验。

“两个突破”,就是要在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上实现新突破,为建设创新型广东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保障。

“三个提升”,就是要广泛聚集国内外的创新资源,有效提升全省创新资源的总量和质量;要重点攻克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有效提升全省技术自给率;要加快形成创新驱动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有效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四个大幅增长”:

一是科技投入大幅度增长。到2012年,财政科技投入显著增加,全省科技活动经费比2007年增长一倍左右;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向技术创新,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R&D/GDP)达到2,0%左右。

二是创新人才大幅度增长。到2012年,全省研发(R&D)人员总量达到30万人左右,总体规模居全国前列,人才素质显著提高,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物。

三是发明专利申请量大幅度增长。到2012年,全省发明专利年申请量达到3万件以上,专利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国(境)外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保持全国第一。

四是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大幅度增长。到2012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3,8万亿元左右,力争比2007年增长一倍,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保持全国第一;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度增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重点行动计划

(一)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重点突破行动计划。

1.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占领产业竞争的技术制高点,大幅度提高我省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紧跟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前沿,重点发展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海洋等新兴产业,培育广东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

2.攻克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制订重点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依托产学研战略联盟,实施“节能减排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药物的筛选与评价”等重大科技专项,获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

3.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制造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引导制造业企业推广应用节能、环保、资源节约型技术和产品。

4,建立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现代服务业创新平台环境和条件建设,建立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开展现代服务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建设现代服务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工业设计、软件、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大力发展技术评估、科技信息咨询、创业投资等现代科技服务业,建立和完善华南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开展规范的科技型企业股权转让试点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开发应用智能交通、远程教育、数字社区、便民服务等信息系统。

(二)实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行动计划。

5,培育科技型企业梯队。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扶持计划,选择一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加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重新认定工作,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扶持一批科技型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6,促进企业研发机构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带动人才集聚和创新投入,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技术中心的扶持力度,推动大中型企业建立研究院,探索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新模式。

7,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国有企业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投入、创新成效等纳入业绩考核范围。以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为重点,引导加工贸易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机制和体制创新为着力点,引导科技型企业加强合作,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形成开放式的创新网络和创新模式。

(三)实施深化产学研合作行动计划。

8,建立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选择若干行业与全国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围绕产业链、技术链中的重要节点,组织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到2012年,重点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节能与新能源、生物医药、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组建100个左右的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

9,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从2008年起,每年从省内外高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选派一批科技骨干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进驻广东科技型企业,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研发和生产中的问题,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设立企业科技特派员专项计划,择优支持企业科技特派员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

10,加快省部产学研结合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扶持一批全国重点建设大学、国家级科研院所在广东设立大型研究机构,建立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分支机构。鼓励广东企业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联合研发基地。加快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与基地内的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四)实施创新资源集聚行动计划。

11,完善集聚创新资源的机制。建立和完善广东省、教育部和科技部的自主创新会商制度,争取更多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强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合作,吸引全国优秀科学家参与广东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引导全国著名高校与广东产业界合作开展自主创新。全面加强广东与中国科学院的战略合作。

12,推动粤港澳联合创新。扩大粤港澳科技合作的规模和范围,实施粤港澳联合资助科技创新计划。建设“粤港澳联合创新区”、深港创新圈和粤港澳科技产业园,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创新中心等,促进粤港澳三地创新资源的共享。

13,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拓宽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科技合作的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鼓励跨国公司在粤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探索国际合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新模式。鼓励广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与国外科研机构或企业开展多形式的创新合作。

14,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组织编制广东技术引进指南,建立技术引进分类目录管理制度,支持企业加大二次开发投入,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建立重大装备和重大工程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制度。鼓励企业建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实施一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大项目,切实提高我省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五)实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行动计划。

15,进一步深化省属科研机构改革。按照国家和我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原则,对现有科研机构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分类实施改革。根据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在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组建三大创新板块,为经济发展、行业技术进步提供强大支撑。推动公益类科研机构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推动转制科研机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6,推动高校科研体制改革。以科研创新平台、科研创新团队为载体,重点推进高校科技创新、重点学科、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加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建立以获取知识产权为重要指标的考核评价体系。

17,大力发展民办科研机构。鼓励科技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创办科研机构,引导民办科研机构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集团等进行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

18,推进科技管理创新。转变政府职能,简化科技计划项目审批程序,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实施项目全过程管理,建立高效运作的科技管理模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公开招标制度、项目网上申报评审制度和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制度。

(六)实施创新载体建设行动计划。

19,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建设特色鲜明、机制灵活、开放共享、创新高效的各类创新载体。加强重点实验室、公共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建设。建设华南新药创制中心,完善计量基准标准共享服务平台。

20,建设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推进专业镇科技创新示范点建设,鼓励和支持专业镇采取多种形式建立技术创新平台,为产业集群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平台发展机制体制,提高平台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

21,加强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高新区、民营科技园、大学科技园和农业科技园实施“二次创业”,提高科技园区集聚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建立产业转移园区技术服务体系,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术人才培训。建设一批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

(七)实施民生科技行动计划。

22,实施健康科技工程。针对恶性肿瘤、心血管等重大疾病和重大传染疾病,开展发病机理、风险预测、早期诊断及治疗药物等研究。针对社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开展远程医疗、低成本医疗等技术服务。

23,实施食品安全科技工程。加强食品安全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食品原料安全生产技术,推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加强农产品、食品安全加工和检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建立健全从种养到消费的食品安全溯源保障体系以及食品安全标准与评估体系。

24,实施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工程。重点推进“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和“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建设,加强新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优势与特色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强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确保农业生态安全;推进农业生产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合作,推进农业科技平台与星火技术产业带建设。

25,实施绿色生态科技工程。开展社区资源综合利用,解决居住区生活污水、废水外排的二次污染,开展绿色建筑、居住区微气候调节等研究和应用。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集成与推广应用,提高产业污染综合预防治理水平,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26,实施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科技工程。围绕信息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防灾减灾等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需求,规划建设一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构建和完善我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保障体系,开发和储备一批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及产品,提高我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应急能力。实施科技强警计划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

(八)实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27,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把握不同领域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改革和完善人才评价方法,探索人才资本产权激励办法,鼓励创新型人才以专利、发明、技术、资金等要素投资入股并参与分配,完善重实绩、重贡献的薪酬激励机制。制订职务成果转让实施细则,建立促进职务成果转化和有偿转移的新机制。继续加大各类政府项目对创新人才的扶持力度,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28,加强引才引智工作。实施创新人才和科研团队引进专项计划,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担任省级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工程的首席专家。吸引全国高校博士进驻广东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鼓励博士后出站后继续留在我省工作。进一步办好中国广州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交易会和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以及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完善外来人才“居住证制度”,实施引导海外人才为粤服务计划,建立稳定的海外人才引进渠道和工作机制。

29,大力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实施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培养一批年轻科技帅才。继续发挥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作用,加强研究团队和优势学科高级科技人才的培养。打造“珠江学者”品牌工程,把“珠江学者”的培养对象延伸到科技等领域。实施著名企业家培育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对科技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培养一大批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家。

30,加快培训高技能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主阵地作用。推行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发挥企业培训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力争到2012年底,全省培养250万名左右的高技能人才250万人左右。

(九)实施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战略行动计划。

31,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面实施《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7-2020年)》,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与管理制度,构建产学研知识产权联合体。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服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建立省部知识产权高层次战略合作机制。到2012年,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达到450家左右,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全省知识产权示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达到20家左右。

32,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深入实施《广东省技术标准战略“十一五”规划》,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提高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推动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技术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融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鼓励企业和行业组织建立国际标准跟踪机制,力争落户广东的国家或国际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超过150个。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标准体系。

33,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按照“培育、做大、拓宽”的思路,制定名牌产品培育发展中长期规划,大力培育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核心技术的名牌产品,发挥名牌带动作用,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继续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自主品牌创建工作,培育扶持中国世界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名称冠省名或免冠行政区划名称,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依托专业镇和产业集群,开展创建区域国际品牌的试点工作,培育知名集体商标和区域品牌。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策扶持和激励。

34,完善自主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加快自主创新立法,推动制定《广东省促进自主创新条例》;研究制订具有广东特色的自主创新政策,重点出台深化科研机构改革、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促进科技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结合、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等政策措施。

35,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有关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及其相关配套文件,在政府科技投入、税收优惠和抵扣、政府采购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加快执行落实。

(二)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

36,稳步增加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强化各级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投入责任,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达到法定增长要求并明显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建立完善提高创新资金集成度的机制。建立适应自主创新要求的科技经费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估体系,提高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

37,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自主创新。整合财政科技资金,设立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配套资金和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争取更多国家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我省。促进社会资金和境外资金进入创业投资业,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自主创新种子期项目、初创期企业的投资。引导社会资金设立总额20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筹集使用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建设。

38,推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紧密结合。落实广东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分行的科技贷款合作协议。探索提供适应科技创新需求的金融创新产品,建立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新模式,鼓励科研单位与商业银行开展买方信贷、金融租赁等新的合作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争取建立专业化的科技银行,为科技创新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大力发展科技保险,吸引保险金投向高新技术企业。

(三)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39,营造创新文化环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岭南特色文化,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创新文化理念,增强社会公众创新创业意识,积极营造鼓励创新、激励探索、包容个性、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丰富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广东文化精神内涵。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社区建设,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激发全社会创新潜力。

40,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全面落实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坚持举办“科技进步活动月”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工作。加强科普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广东科学中心的科普教育功能。加强科普立法,推动制定《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规定》,促进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大力宣传我省自主创新的典型地区、单位和个人,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41,建立实施本行动纲要的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省自主创新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决策指导和监督管理功能,确保各项行动任务得到认真落实。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上下联动机制。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参照本行动纲要,制订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形成建设创新型广东的合力。各地要把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落实工作责任,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政策保障。根据我省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的有关要求,加强市、县级党政领导推动科技进步实绩考核工作。

42,建立促进自主创新的决策咨询机制。完善省政府科学技术咨询机制,建立新型的自主创新咨询机构。充分整合我省科技情报研究资源,依托现有科研机构组建广东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机构,跟踪研究国内外自主创新战略及相关政策,为政府重大决策和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篇3:广东科技创新现状、成因及对策

科技创新, 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开发生产新产品, 提高产品质量, 提供新的服务的过程。从微观上讲, 科技创新有助于企业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乃至区域竞争力;从宏观上讲, 能推动技术的创新发展, 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满足社会需求, 解决社会问题。

广东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 对自主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广东从1985年至今, 经济总量已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 主要经济指标也长期排在前列。2006年广东省实现GDP25968.55亿元, 人均GDP28077元, 按现行汇率折算达3509美元。国际经验表明, 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 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递减的趋势, 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明显上升, 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前, 广东省正处于这一历史性的关键阶段, 要实现科学发展, 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推动广东由制造大省向创造大省转变。

二、广东自主科技创新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广东自主创新的现状

1.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偏低。

与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的地位相比, 与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要求相比, 广东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差距还不小。2004年, 广东在全国科技综合排名中位居上海、北京、天津之后, 名列第四, 其中科技活动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均排名第四。科技创新对广东经济发展的贡献, 2005年以前不到30%, 2007年达到50%, 而按国际标准, 创新型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70%以上。

2. 专利申请总量大, 但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根据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统计, 从1984年至2007年10月底, 广东省累计专利申请总量已经突破50万件, 占全国申请总数的16%。至此, 广东已经连续13年是全国专利申请的冠军。广东省科技厅2006年的统计材料显示, 10年来, 全国授权发明专利21万件, 但广东只有5395件, 只占全国的2.5%。

3.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结构不均衡。

主要表现在创新主体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创新区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创新领域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 而其他地区和领域以及多数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

(二) 广东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 思想上不重视, 资金投入不足。

广东由于毗邻港澳, 25年间实际利用外资1800多亿美元 (约70%为港资) , 但是引资的便利恰恰让广东人片面地强调这种比较优势, 而忽视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国际衡量知识创新能力指标的R&D/GDP, 广东只有1.34%, 远低于美国的2.60%, 德国的2.50%, 韩国的12.64%, 日本的3.12%, 甚至低于全国平均值1.35%。

另外, 据广东省科技厅统计, 广东省的R&D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 占总资金的80%, 政府资金只占9.5%, 政府资金投入比例远低于法国 (44%) 、德国 (32%) 、韩国 (25.38%) 、日本 (18.2%) 等国家。政府投入不足制约了广东创新能力的提升。

广东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在全国的地位也处于“两极分化”的处境:在全国的测评中, 总体上广东省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得分高于全国平均分数, 其中华为等12家公司高于全国平均值, 除华为外, 中兴、广东无线电、广东风华、TCL等一批企业名列前50名, 除此之外, 近半企业都排在百名之后, 更多企业则在全国平均值以下;在全国技术开发额支出前100企业中, 广东省仅有3家, 其技术开发支出额总和为8亿元, 只占海尔集团支出额的39.81%。研发投入强度过低已成为制约广东企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的重要因素。

2. 自主创新未形成强劲的集聚效应。

首先, 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不够。目前, 广东省已经形成15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15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159个专业镇。这些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促进了产业的特色化、集中化、网络化和区域化, 提升了产业的竞争优势, 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地区品牌的形成。但是, 目前广东产业集群发展总体上仍然处在低级阶段, 大多数都是一些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的动力不足, 企业创新网络发挥作用不够, 缺少集群学习机制。

其次, 产学研结合机制不紧密。理想的创新体系应该是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产学研三位一体, 而不是彼此孤立, 各自为战。而目前广东产学研组织松散, 大部分产学合作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广东许多企业只好北上寻找合作伙伴, 如深圳中兴将研发中心设在上海而非广东。广东高校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持续快速增长, 但是企业资金所占比例较小, 不能形成产学研良性互动的态势。另外, 产学研各方价值取向不协调也是合作不畅的重要原因。某些高校与科研院所至今仍抱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 爱搞自成体系的“小而全”项目, 使技术创新的有效供给和集成供给能力有所减弱。在企业方面, 一是普遍存在短期行为, 只愿意搞短、平、快的项目, 不愿接受风险较高、周期较长的高科技项目。另外, 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缺乏认识和思想准备, 不愿或不敢承担责任和风险。

3. 科技服务业不发达, 科技成果难以转化。

近年来, 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已取得长足的进步, 目前广东省经认定的科技服务机构就达6000多家, 从业人员15万余人, 但是与广东省在全国科技、经济的地位仍极为不适应。广东省科技成果产出数量多和质量高, 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获国家科技奖励数量不断递增, 2007年度广东省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共28项, 名列全国前茅;同时, 广东对高新技术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省份,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出口额, 多年位于全国第一;而且广东企业在国内的其他省份的技术交易额高。以全国技术市场交易额首位的北京市为例, 2006年广东在北京的技术转让交易额排在该市流向外省市交易额的第一位, 达到42.7亿元, 高于第二、三位浙江和上海之和。但是广东本省交易低, 在广东省内的技术市场交易额2006年为107亿元, 仅是北京的1/6、上海的1/3。

4. 知识产权保护风险高, 维权成本大。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在对广东民营企业调研中发现, 企业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反映最强烈的首先就是维权难。目前, 广东只有广州、深圳、汕头、佛山、珠海等5市设有专利审判庭, 其他地区的民营企业只能在上述地区提出控诉或应诉。企业人员因专利诉讼来回奔波, 花费精力、财力很多。即使胜诉, 损失与获得的赔偿也不成正比, 挫伤了企业申报专利、创自主品牌的积极性。知识产权保护风险已成为推进企业专利工作的重大制约因素。

三、建设广东创新体系,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 创新激励系统的制度建设

创新激励系统建设重在形成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和人力资源潜力发挥的制度环境。创新激励系统建设的重点是形成使人才、资金、技术和创意都能自由流动的激励机制。创新激励系统激励的对象包括两个方面, 即企业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员。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是产业经济的基础和社会财富的源泉, 也是创新激励系统激活的重点。因此, 结合广东科技创新的实际情况, 广东科技创新激励系统的制度建设主要是建立和完善以下制度:1.建立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的制度;2.建立优先采购区内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制度, 统计显示, 广东省政府采购规模应有1500亿元以上, 而2007年广东省采购规模不足700亿元, 广东省政府采购领域蕴藏巨大的发展空间;3.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二) 创新支持系统的制度建设

创新支持系统包括支撑创新活动发生所必需的硬件环境系统和软件环境系统。硬件环境系统建设的价值目标是提高区域对创新活动的硬件支撑能力。软件环境系统建设的价值目标是形成能够高度激发人的创新精神的氛围和促进创新要素高度协同与互动的机制。具体来讲, 广东应从以下方面推进创新支持系统的建设:1.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或以产业公共技术为目标的公共创新平台, 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等提供技术支撑。2.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与孵化器创新体系建设。3.继续建设国家和省级各类实验室。鼓励和支持企业、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采取产学研合作方式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进一步加大对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 鼓励和推动省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家级实验室。4.加快推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5.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共享机制。6.打造创新环境系统, 致力于构建区域创新创业文化环境, 区域创新政策环境, 区域信用环境。

(三) 创新保障系统的制度建设

首先是加强法制建设, 明确创新者的法律地位、基本权利和义务, 明确创新活动主体、客体及其他相互关系的权益界定, 为创新活动提供法律保障。其次是建立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自主创新成果只有通过法律保护程序, 才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成果在技术上表现为进步, 在市场上表现为独有, 在法律上表现为一种权利。自主研发不等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必须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 将新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 经审查授权后, 才能获得法律意义上的知识产权, 才能称得上是自主知识产权。

篇4: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关键词:高校;指标体系;科技创新

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笔者在研究了已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为本研究建立了一个以创新效能和创新潜能作为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创新效能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四个三级指标;创新潜能包括学科基础、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和科技网络四个三级指标。该体系将动态和静态相结合,从结果和过程两个维度来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具体构成如表1所示。

2. 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homas I. Sat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它能够有效地处理难以完全用定量分析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其整个过程体现了人的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与综合,便于决策者之间彼此沟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系统分析方法。[1] 本文采用九标度法来设计问卷,对有关专家进行调查问卷分析。经过AHP统计分析,最终所建立的专家意见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证明专家们的判断倾向是一致的,得到的权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各指标权重确定如表1所示。

二、数据采集与结果分析

1. 数据来源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笔者选取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山东、湖北、陕西、四川共10个省市作为比较对象,将广东高校2004-2006年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其他9省市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比较,所选比较省份均为优秀高校多的省份,对广东省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为便于测算及分析,笔者采取《高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4-2006年)中的原始数据;学科基础和师资队伍中指标数据采用了权威网站的统计数据。计算时将2004-2006年三年的数据进行算术平均,以北京各项指标数据得分为标准分,其他省份依据此标准计算分值。如科技拨入经费,北京2004-2006年三年平均值为5580611.33千元,广东为1502946千元。根据体系权重,则北京此项指标数值为3.6分,广东为1.0分。其他指标以此类推,加总得出各省份最后分数。

2. 结果分析

(1)创新效能比较

创新效能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4个三级指标来评价。比较多采用相对指标以便反映高校的创新效率。从表2可以看出,广东高校在创新效能上排名中游,展现了良好的创新成果,但同时应看到其部分指标与先进省份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知识创新与其他省份的差距较大,在排名中居于末位。

在知识创新方面,各省的差距较为明显。江苏位列第一,北京、上海居中,四川、天津和广东排名靠后。知识创新方面的比较是以相对指标来计量的,其中包含了论文、专著和省级以上的科技成果奖项的比较。观察各省份科技成果的绝对数值(如表3),可见广东省的论文总量在十省市比较中处于中等水平。这就说明广东省高校在论文产出总量上在全国还是处于中上水平,但在知识创新效率上就落后于先进水平了。专著和科技成果奖项方面也存在相似的状况。这反映了知识创新上的差距造成是造成广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差距的原因之一。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必要加大对知识创新的关注,提高人均产出效率。

在社会服务中,广东高校排名第五,体现了广东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可以发现其在社会服务方面的成绩还不足以与广东省傲人的经济表现相匹配。纵观广东高校从2004年到2006年的数据显示,技术转让实际收入呈现下降趋势,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虽有所上涨,但在横向上和兄弟省份作比较就看到了不足。这说明,广东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面的进步还不够快,与广东省是经济强省的地位不相称。广东高校为社会服务所作的贡献还有待提高,可进一步发展高校的科技实力,利用高校独特优势促进广东经济发展。

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广东高校位于中等水平,领先于浙江、四川等省份,但相对于北京、上海仍有上升的空间。

从创新效能的结果角度来评价,北京排名第一,这和北京的实际状况相符。北京是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高校数目多,优秀高校集中,科研院所林立,拥有先进的科研条件,产生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其科研能力明显高于其他省市。排名前列的天津、上海和江苏都呈现出经济实力强,重视促进高校科技发展的特点。广东高校在创新效能的比较中排名第五,处于中等水平。这说明广东省高校在创新效率上与先进省份存在差距。高校应对科技成果方面的效能表现引起重视,促进其多出成果、提高产出效率,进一步增強科技创新意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创新潜能比较

创新潜能由学科基础、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和科技网络4个三级指标来评价。

由表5可以看出,广东省高校在先进省市的创新潜能比较中位于第六,这说明广东省高校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潜力。师资队伍得分较高证明了高校拥有一支数量稳定、结构合理的创新队伍,会在将来通过科学研究活动为经济社会作出贡献。广东高校经费投入排名在分指标中排名靠后,仅列于第八位,与排名第一的北京有很大差距。由表6可知,广东高校在科技拨入经费总量上与北京、上海和江苏差距较大,与其他省份相比没有明显优势;研究与发展经费和企事业委托经费额仅仅高于天津和山东,低于其他各省份。科研经费的不足制约着高校的科技能力发挥。企事业委托经费的差距意味着广东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不够紧密,这说明广东高校今后需要加强经费投入,注重和企业的合作关系,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学科基础和科技网络方面,广东高校的得分在十省份中属于中等水平。这说明广东高校在科研设施和交流环境方面拥有较好的条件。

3. 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由表7可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由大到小的总体排序依次是:北京、上海、江苏、天津、湖北、广东、陕西、山东、浙江和四川。

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广东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先进省市中排名第六,位于中游,展现了其创新的成果、效率和发展潜力,但与排名前列的北京、上海和江苏还有不可忽视的差距。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效能中,广东高校在知识创新方面无法与第一层次高校的综合水平相比,在总量和效率上都存在差距。广东高校在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上急需采取措施,应重点建设高水平研究高校,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产出,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和人力使用效率,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广东高校的创新潜能排名说明了其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学科基础和师资队伍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基础,广东地理位置的优势可以促进本地高校和港澳高校的交流合作,科技网络的顺畅构建是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但经费投入方面的欠缺不容忽视,继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和实现经费来源途径的多元化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提升广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综观评价体系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造成广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有科技资源整合难、效率低,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联系不紧密等。面对广东的新形势和要求,要进一步增强广东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使高校作出应有的贡献。

1. 重视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实现科技资源合理配置

广东高校的科技成果总量位于全国中等水平,但知识创新指标与其他省市存在的差距说明广东高校的创新效率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知识创新总量和效率发展不均衡。其原因之一是在现行体制下,不同高校、不同学院和专业之间,科技资源相互封闭,科研整合程度不高。广东省拥有数量众多的教学科研人员,这是广东省的科技创新人才优势,但要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就要将以人为本的观念融入到科技管理工作之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重视发展中老年杰出人才的同时,鼓励年轻的科学研究人员进行独立研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多产出优秀论文和申请专利;鼓励各高校之间的合作,形成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发展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集中优势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2. 继续增加经费投入,解决科技发展瓶颈

科研经费紧张是制约高校科技发展的原因之一。2000年以来,美国、日本、西欧等国的科研经费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而我国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6%。由于经费紧张,我国的科技条件和科研人员待遇都落后于国外。[2]广东省科技经费拨入总量和研究发展经费的不足也很明显。解决经费问题,一方面要让政府继续加大对高校科技研发的资金扶持力度,解决制约高校科技发展的瓶颈,设立专项高校科技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事业单位在高校科技经费投入中的地位,鼓励企业与省内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增加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在高校科技经费中所占的比重。

3. 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建设

2004年到2006年,广东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三,而这些业绩的取得与广东高校的关系并不大。[3]广东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目共睹,但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的要求相比,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廣东高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首先应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建立科学、规范、秩序的科研机制。这方面可以借鉴先进高校的经验,比如上海交通大学为更好地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将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纳入该系考评范围,发明专利可代替核心期刊论文。其次,要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高校应努力推动创造高质量和易于转化的科技成果,积极引进和培养科技成果推广和科技服务人才,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新增一批省级大学科技园,发挥孵化器的功能,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孵化。再者,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机构或者技术管理机构与高校建立紧密的联系,甚至可以参与到高校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以高校为依托的合作研发机构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谢承华.AHP及其应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2).

[2]赵佩华,张卫国.广东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作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12).

篇5:广东科技学院专业排名

广东重点建设学科

校级重点学科:软件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电气自动化技术、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

篇6:广东科技创新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于2012年2月1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0500字,共分六个部分23条,包括: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文件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

文件提出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等。

广州青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成为首批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示范点以来,一直把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摆在公司发展首位。

青怡作为以创新运营模式运作原生态农业的新型公司,青怡以满足客户的健康环保需求为核心,全面颠覆了既往农产品流通与销售模式,不仅致力于为饱受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的都市人群提供不受化肥化学农药等污染的蔬菜禽蛋等各类高品质天然农品,且依托严格的国际标准品质控制体系、专业的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先进的电子商务及语音营销平台,为会员提供从田间至餐桌全程无忧、细致入微的个性化健康服务。

青怡亦是业界少见的高起点运营的公司,因对人文与环保理念的共同信仰,公司云集了众多管理、研发、品牌、市场、物流及IT精英,正在通力打造快速成长且有责任感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品牌。

上一篇:湖北省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下一篇:跑操比赛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