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校本研修内容

2024-06-20

教师校本研修内容(共9篇)

篇1:教师校本研修内容

佳县中小学校本研修所包含内容

目录

1、校本研修计划、研修主题;

2、集体研修,一学年四份;

3、自主研修,一学年四份;

4、听课记录,一学年40节;

5、教学设计,一学年4篇;

6、发表论文、校级以上获奖材料复印件;

7、专题讲座一次,需有讲稿或讲义;

8、示范教学,提供学校安排表;

9、课题研究,提供相关文件及证书;

10、业务学习笔记,一学年不少于10000字;

11、大家访记录,一学年不少于20次;

12、班主任工作材料,如班务工作计划、班工作日志等;

13、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要有教材,且安排进课程表;

14、指导青年教师工作;

15、远程培训(国培)或集中培训,提供学习笔记或相关证书复印件;

16、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17、校本研修学分认定申请表。

注:17项内容并非缺一不可,能及格即满分,能准备好的尽量准备充分,今年不参与评职称的学分由县教研室认定,今年参与评职称的学分由市教研室认定。以上内容按顺序装订成册于6月24日前完成。

篇2:教师校本研修内容

(一)地点:兰江中学主持人:张松良时间2009。11。27

学习评价设计

有与目标相配的检测。如:

1、设计音乐杯与纸人跳舞实验,检测学生对声音产生的理解。

2、通过对科幻电影中太空激战场景的思考,检测学生对声音传播的认识。

3、通过对回声现象的思考,检测课外自学声波反射的效果。

篇3:借助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转型

一、师徒结对,帮助成长

在新进教师实习期间,我校都会为其配备教育师傅和教学师傅。在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期内,新进教师跟一个班级,教育师傅负责在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方面给予具体指导。教学师傅则亲自示范上课,使新进教师在不断听课与试讲中学习教学技能。入职后,学校为新进教师配备的教学师傅,会定期去听新进教师的课,为其诊断课堂。这种师徒结对的方式较好帮助了新进教师成长。

二、搭建舞台,拓展校本研修的渠道

我校努力为新进教师搭建学习、交流、互动、共享、展示的舞台,改变以往教研旁观者、目击者的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消费教育理论为建构教育理论,变个体奋斗为团队合作,让教师参与其中,真正体会到“主人翁意识”,获得提升和被肯定的愉悦感。我校为不同时期的新进教师度身定制了三次沙龙活动:憧憬、困惑、收获。活动中,每位新进教师畅所欲言,交流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困惑、心得和收获。为了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能力,我校还开展了“比、学、赶、帮、超”活动,以研究低年级组织教学为话题,以课堂教学为新进教师成长的起点,开展教学评比。新进教师在紧张地备课、说课、上课、反思、总结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中,锻炼了解读教材的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依托科研项目,发挥新进教师优势

篇4:乡镇学校校本教研的研修内容

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广大一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校本教研的内涵、内容、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研究的方式等问题没有明确的认识。最关键的是对为什么要搞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应搞些什么内容,还没弄清楚,因此搞起校本教研工作总是觉得没劲,总是不知从何做起,无从着手,无事可做。

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校本教研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师素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效保障,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实施新课程。校本教研的方式是多样的,不拘一格,应根据校内的实际情况和教研的内容而定,校本教研内容的选择对校本教研的效益起决定性作用。那么校本教研的内容是什么呢?不仅仅是听课、评课、确立一些课题、发表论文等形式化的东西。因为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正如邓小平曾经指出“赢得教师,才能赢得21世纪的教育”,所以校本教研内容选取原则是有利于本校教师的发展。我认为校本教研的内容应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对思想性著作的研修

思想是行动的灵魂,一个人的思想直接影响着他的举止行为、处世为人与思维方式,没有先进的思想素质就等于没有智慧。因此,我们的校本教研应对一些哲学理论,如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鲁迅思想、孔子思想等进行研修。事实上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无论你讲授什么课程,你的一言一行,总是你的思想境界和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并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思想。所以说对思想性著作的研究是从本质上从使教师发展,是立足于校本教研的长远目标,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必修内容。我们应认识到,教研此内容不是让教师喊一句名言就完事,而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前进步伐。

二、对专业理论的研修

目前,乡镇级的学校有很多教师是非师范专业人员,他们没有深入学并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如果让没有教育专业理论水平的人搞教育教学工作,那不等于盲人摸象?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程理念包括师范专业的教师也应研修。其实,不管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教师,都长时间不读教育专业理论性书籍,他们对专业理论了解得不是很透彻,更不用说能更好地运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因此对专业理论的研修很有必要。

三、对计算机操作技术的研修

据报到,一些发达地区,有部分教师在停电的时候就无法上课。然而对于落后的乡镇级学校来讲,计算机的应用还处于尝试阶段;甚至有些学校把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仍当作摆设;有部分学校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电教,其实对真正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起不了多大作用,只是把它当作一种门面而已。至于熟练运用电脑技术制作课件,进行高效益的教学活动,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教育教学交流和研究,可谓少之又少。因此校本教研应把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作为研修的内容,促进乡村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四、对教育教学工作技巧和方法的研修

关于教育教学工作技巧和方法的研修,是为实现校本教研的近期目标,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益。不仅要研修《教材教法》、《班主任工作指南》、《新课程教学指南》等理论,更注重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即管理班级的方法、能力;备课、授课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批改、评价的方法能力;如何合理、科学地利用电教设备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技巧和方法。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修此项内容是非常必要的。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研修此项内容的过程中,应把理论学习慢与工作实践密切联系起来,不能仅囿于盲目地进行经验总结、反思、交流。

五、对专业知识的储备和基本技能的研修

现在上岗的教师,有很大一部分可以说是合格的,但绝对不能说是优秀的。例如:普通话并没有达到高标准,表达能力并非很强。教师应有“一凤入林,百鸟压声”的本领。“三笔字”的基本功都不是很达标,教师应适时适当地对“三笔字”进行研修。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和文本之间是一种充满活力的交互过程。文本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学生陷入思维盲区不能自拔时,教师应凭借自己深厚渊博的专业文化知识,填补文本所应填补的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应灵活地、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应对专业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研修。

六、对时事内容的研修

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过于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努力反映出时代特点,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性世界相脱节的现状,使学生成为社会性的学生。时事内容也是知识储备的内容之一。例如:开展一周读报座谈会,或者对最近社会热点话题答辩会等活动,对时事内容有所了解,为进一步搞好现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而服务。

七、对本乡的本土文化的研修

新课程要求开设校本课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相结合。基础教育的这一环节是落在了一线教师的身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本土文化有所了解。大部分教师是本地区的人,但是要提起本地区的地理特点、人文、风俗、民情等内容,大部分教师不能答清楚。因此乡村教师应对本土文化进行搜集、整理,了解本土文化,开展校本课程,通过传播本土文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篇5:校本研修的目标内容 实践可行性

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我校根据自身情况,把校本培训工作和教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校本培训工作和新教师培养、骨干力量的巩固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校本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教师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抓实抓好,充分发挥了我校校本培训工作促进新教师成长、放大骨干教师潜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应有作用。现将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转变观念,深刻认识

工作实践使我们切身感到,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与形式,又是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的有效载体。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之本,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之基,基于问题进行学习是教师能力发展之源。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为此,在学校发展和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校本研修作为一个崭新的亮点,越来越显示其巨大的作用,成为学校有特色发展的一个恰当的突破点。校本研修的提出是国家进一步推进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我们针对实践需要变革研修制度的一种必然选择。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成为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因此,从本校出发,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活动,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无疑会在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中产生重要的作用,更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平台。

二、立体培训,求实重效

在校本研修过程中,我们强化措施,创新方法,丰富内容,务求实效。我们从师德、师能、师风三大方面全方位入手,开展立体式校本培训,做到了校本培训不走形式和过场。

(一)多途径夯实教学基本功

1.推行“六个一”工程

教师每学期向学校提交一个典型教学案例、一份评课稿、一份教学设计、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一份教学反思性总结、一个教学课件。学校为每位老师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把“六个一”管理内容整理到个人档案中,并做好检查记录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我们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益。我校分专业教师和文化课教师的周五集体备课组,由学校教务处、专业部统一领导。教研组、备课组长都由校内教学能力强、教学成绩突出、工作作风过硬的教师担任,为集体备课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集体备课的主要做法可概括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坚持备课和平时交流的活动,做好示范课、研讨课,做到教学进度和考试的统一。集体备课要通研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尤其是研究学法,研究过程中,全面渗透了课堂教学改革,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为现实目标,以体现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

2.教学评比和教学观摩

学校内部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形成制度。

3.外出培训学习

与此同时,为了使教师开阔视野,尽快适应课改的要求,我们把握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把我校的骨干教师派到外省、外市,甚至是出国参观、考察、学习。待这些教师培训学习后,学校组织这些参与外出学习的教师及时地在校内做专题汇报展示。让这些教师回到学校在各处课改、教研活动中起着引领作用。

4.推行课堂分层次教学

我校针对学生文化基础差、个性差异大的特点,依据多元智能和素质教育理论,采取了“分层次教学”的方法,积极创设使学生想学、乐学、善学的教学情境,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学副校长就如何开展分层次教学为全体教师开展专题讲座,使教师明确了如何实施班级分组管理、课程内容分层设置、教学目标分层确定、教材使用分层取舍、学习考核分层评价。经过几年来从理论到实践的反复,分层次的教学取得了明显效果。全国职高委曾在我校召开了文化课分层次目标教学研讨会,会上展示了我校英语学科分层次教学的初步成果;我校曾在青岛分层教学研讨会上的经验介绍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

5.推行名师指导

学校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立了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师发展队伍,加快了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迄今为止,我校共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6名,市级专业带头人2名;省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34名,区级骨干教师44名;省级教学能手32名,市级教学能手1名;省级操作能手23名;双师型教师94名。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操作能手团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他们不仅成为全校教师学习的楷模,他们也在全国、全省的教师培训和大赛中成为讲师和领路人。学校为这些教育教学领域的领军人开设了“百家讲坛”,组织他们做校内引领课,让他们现身说法,让他们传经讲道。让他们用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能力、专业教学水平、教研教改能力去感染更多的教师。马玉贵老师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和高尚的师德感动着学生,吸引着学生,他严谨的备课、授课、反思课的工作态度使得他所从教的面点专业的新生逐年增多。他把自己的创新创意凝结在他的校本教材中,凝聚在与学生共享的网络空间中。李小梅老师用自己的执着、坚持和钻研创办了校办工厂——“艺濛服饰”,为学校服装专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前景。她用拼搏和奉献把自己的学生带进了全国大赛,并取得全国二、三等奖的好成绩。他们成为学校教师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成为了学校闪亮社会的标志。

6.以考促教。以考试为依托,帮助教师查找自身存在的业务问题,及时查缺补漏,有的放矢地研修自己的专业基本功。

(二)多形式开展教师培训

1.校集中研修。构建师培与教科研一体化的会议模式,即把每周的教师例会变成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的阵地,及时、准确地解决教师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用三分之一时间安排工作,三分之二的时间学习研修,或专题讲座,或教研沙龙,或学科组研讨。

2.业务理论学习研修。培养教师的学习意识,让教师认识到,一次充电终身发光的教师观必须向终身学习型教师观转化。教师必须不断读书、学习、思考才能生存发展。教师在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后,学会消化理解和吸收,并最终融合到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有价值的教育随笔、教学反思、和教学工作总结。

3.专家引领研修。一是学校建立名师工作室,聘请校外专家式教师到我校指导开展教学指导。二是积极提供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通过汲取外面先进的教学理念经验,提升专业水平。

4.上课听课研修。一是教研组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分享经验教训,提升教学智慧,二是针对教师上的某一堂课组内进行说课、评课以提升实践智慧。三是开展同课擂台赛,一课多讲,达到互相供鉴,实现个体实践反思与同伴互动的结合。

5.临床诊断式研修。主抓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教学督导、教务主任、培训主任、专业部主任和教研组长一起对教学较弱的教师进行跟踪听课指导,通过剖析诊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突破点,达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

6.网络论坛研修。学校在网络上提出一个培训专题,教师跟踪发帖,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并在叙述过程中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与同伴讨论,各抒己见,见仁见智,达到共同提高。

7.课题研究式研修。各专业部、教研组结合课堂教学的疑难问题,建立课题研究项目,并吸引组内教师合作参与,在课题引领下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有机达到教科研一体化。对能力强的教师,鼓励其独立承担课题研究,开展自主研修。

8.个体反思性研修。引导教师每天、每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反思评价,并坚持写反思笔记,以达到“实践+反思=成长”的效果。

9.校本教材。鼓励教师研究切实可行的本专业校本教材,现已编辑出版了50多本校本教材,被很多中职学校作为教材使用。烹饪专业受省教育厅委托录制了200多节远程教育示范课,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烹饪教学提供了前沿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10.青年教师培训班。青年教师培训班吸纳了工作近五年的青年教师。鼓励一些骨干教师、有经验老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帮扶对子,让他们在相互沟通和指导中共同进步。期末要求青年教师上交相应的软件材料(课件、个人发展规划、电子教案、教学设计、网络学习心得、做课、听课、评课等等)。指导青年教师如何以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面对崭新的工作。指导青年教师如何备课、上课,如何写好教学设计,如何进行说课等等。在新教师的创新教育中挖掘和发现问题,组织新教师运用崭新的看问题的角度揭示教学研究课题。先后开展了岗位礼仪、硬笔书法、课前准备、课后反思、心态调整、师德教育等培训。

11.教师“清心斋”。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我们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一些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师们的身体健康,还有可能会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了教师们的身心健康,更未来积极健康地开展有效教学,我校在心理老师张鹤的带领下,以讲座、网聊、面对面等形式展开了清理教师心理垃圾和毒素的行动。这也是为营造教师健康心理而展开的各种形式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收到了不小的成效。教师们也亲切地称这间心里驿站为“清心斋”。

12.德育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1)班主任“论坛”。为了资源共享,为了更好地互动和互进,德育校长和政教主任组织班主任展开论坛式经验交流。如“如何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如何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生态体验下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如果做好一个班主任”、“全国班主任培训心得交流”、“校园十佳班主任心得谈”、“班会课设计十大注意”、“有效班级管理现身说法”、“美文朗读比赛组织指导讲座”、“讲义《弟子规》”、“批评的技巧”、“突发事件的处理”、“自身素质修养”、“如何说班会课”等讲座、畅谈式培训活动。

(2)校内外培训的有机结合。让老师们在体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方法。

(3)展示。为了促使班主任的快速成长,为让更多好的方法和经验得以推广,学校政教处多次组织了德育案例宣讲、综合实践课说课展示、班会课汇报课、特色班级管理展示等。

三、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校本研修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之中,教学研究的问题是要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因此,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变教室为研究室,变教师为研究者,发挥集体智慧,促进每位教师自我反思创新,将学校建成具有浓郁研究氛围的学习型组织。

在校本培训中,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是首要的,但没有制度的管理和约束,没有激励机制,校本培训活动将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会变得松散无力。学校把校本培训与学校的发展实际相结合,建章立制,先后制定了《专业部管理制度》、《校本研修制度》、《校本研修激励机制》、《教研工作管理制度》、《备课制度》、《课堂教学常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校本研修学分管理制度》、《青年教师培训考核方案》、《课后教学反思制度》。

经过不懈努力,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取得预期成效:一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很快,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无违法、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家长和学生评价高,社会声誉好。二是调动了年轻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了教师的创新性,全校形成了团结、奋进、拼搏的良好局面,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是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上升,招生人数逐年上升,学校呈现可喜的发展势头。

篇6:教师校本研修研修总结

一晃培训马上就要结束了,让我们一起盘点收获、细数成长。

盘点收获一:通过观摩必修课程“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义务的法律界定与履行”、“从电影人物形象看学生最喜欢的十种教师”、“生命与安全教育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践应用”等系列专家讲座,对参加培训的老师意义重大,老师纷纷表示,通过观看讲座,的确解决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对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师个人的合法权益都有极大的帮助。

盘点收获二:通过观摩选修课程“初中生物教学内容处理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及其教学思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的确定”、“他山之石――初中生物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比较”、“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教学思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与实施”等模块的系列讲座,让我们老师知道了多种学生更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争取在自己的教学中,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最大可能的寻找更好的有利于学生学生的方式,最大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深受启发,为我们以后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思路;老师们在交流中纷纷表示,要争取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在培训中学到的内容。

盘点收获三:本次培训的作业设计形式新颖,作业一“图文结合的教学故事征集”,老师通过完成作业,不仅相互进行了展示交流,而且通过甄选照片、编辑配图文字、上传照片等一系列过程,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作业二“优化后的课堂教学设计”,让老师们审视、反思自己的课堂后,重新设计、优化自己的课堂,从而引发在以后的教学中反思、优化的意识;作业三“聚焦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促使老师们积极发现问题,通过交流研讨,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真正的进步和超越。

盘点收获四:在我们焦作市初中生物工作坊内,我们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习,是最早实现上线率100%的工作坊之一;到目前为止我们工作坊内老师共完成必修作业146份,发表评论734次,研修社区交流数755次,提交总结49份。我想,每一次参与,都会有一份收获,都是一次提高。从目前平台上统计的培训成绩看:培训成绩为100分的学员有15位,分别是:尚向前、王五星、蒋喜明、葛艳茹、任蒙蒙、秦艳玲、张小调、王随河、董学文、薛艳杰、韩春霞、张虹琳、杨艳玲、薛爱玲、吴军平。培训成绩为90分以上的有26人,80分以上的老师5人,70分以上的老师2人。

目前培训还没有最终结束,我相信:在培训最后结束时,我们焦作市初中生物工作坊全体老师都会以更好的成绩圆满结束培训。

篇7:教师校本研修计划

4、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强化课堂应用、教学信息化整合的教师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为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环境。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力倡导教师人人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形成有思想、有品味、有影响的博客群落。

5、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本期继续以“有效研究”为切入点,做到教学即研究,让老师不畏惧科研,使老师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教育叙事中,提升总结中,借鉴学习提炼中……。

四、研修方式与活动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写好校本研修报告册。切实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各教研组在每月要安排一次专题讲座,专题讲座资料及时交教科室存档。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教研组长要时时关注新的教育动态。本期着重学科教学的“互动生成”方式的理解与尝试教学。

4、教学观摩:利用教研课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扎实做好好评课活动,教研组做好详实记录;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要开展听“家常课”活动;各教研组在教研活动时间要组织教师观看名师录象。

5、参观考察: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研修活动与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促进与优秀学校的合作交流,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五、考核方法:

教师研修的考核参照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案实施。采取周评估、月评估和学期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把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内容按学时计算,完成研修任务与月奖联系,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并与年末考核挂钩。

教师校本研修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关注学校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为了学校研究,在学校中研究,基于学校研究,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一)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解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改变教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脱节,不能指向学校自身问题解决的倾向;

(二)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让教师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三)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改善我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则和过程

(一)基本原则

1、“为了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

2、“在教学中”:是指校本教学研究主要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教室里发生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理论假设。

3、“通过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一边,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二)基本过程

结合我校现状,初步设定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时经历以下几个基本过程。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总结和反思……

按照“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模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和提出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把它转化为研究的课题,设计操作办法,并在实践中实施操作。同时加强教学中的反思,要更加清醒的认识自身教学行为的当与不当,进一步清理自身教学行为变革的方向。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经常有意识地问一问自己,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预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在课上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区别的,处理是否得当?这次课自己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什么问题最突出?在下次课中打算如何克服这次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和障碍才能做到?这次课上学生的参与状态如何?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等等。

上述所设定的四个基本过程构成了我校校本教学研究相对完整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可以以一个学段、一个学年为单位,也可以以一个单元、一节课为单位。

四、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和管理,成立校本教研指导小组。

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以骨干教师为龙头成立教研组,按计划深入年级组、班级组听课、评课,力求做到融教研、科研、调研为一体。逐步成为校本教研的主力军。指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徐继艳(校 长)

副组长:石丹(教学校长)

成 员:葛淑娟、申玉梅、王志华(教导主任)

赵涤阳 王静、裴彩虹、管春英、郭娜、张春雨、张静、杨楠、孙丽杰、王勃、腾小丽。

(二)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素质。

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全力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考察活动,从先进或发达地区吸取教学智慧,获得灵感,解决我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学年,组织教师通过先进的媒体收听收看专家讲座、讲学,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究会议、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2、继续挖掘自身资源,开展各类学术讲座或学术沙龙活动。

3、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狠抓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4、创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全体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撰写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并作为教师年度教研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构建“合作备课+相互观课+反思型说课+参与式议课课+领导评课”的合作发展型教研模式从而增强校本教研的时效性,提高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

(三)改进和完善集体教研制度,提升集体教研的质量。

1、确保校本教研的时间。继续坚持每周二下午为集体教研时间。

2、拓宽校本教研的内容。采取同伴互助,结合课例开展合作研究办法,将“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融为一体。

3、改进校本教研的形式。采取“多人上一课”与“一课多人上”等课例研究的形式,充分发挥教师个体、教研组集体的作用。

(四)加强校本教研的宏观指导,不断提高管理指导能力。

每学期各教研组根据教学研究的需要,确定一个主题,各教研组按组开展小组专题教学活动。围绕专题全组共同研究,人人做课,相互观摩,随时研讨,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相互交流的研究氛围。

(五)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1、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学校纳入年终考核积分。

2、立足实效,建立保障机制确保落实到位

(1)组织到位。学校形成校长亲自抓、教导主任负责抓、教研处具体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网络。

(2)制度到位。学校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评价与奖惩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3)人员到位。实施教研活动组长负责制,同时学科指导组成员要深入课堂、研究教学,全面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

篇8: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提高认识, 健全体系

1. 更新观念

新课程培训与研修, 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建设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是保证新课程实施与推进的新策略, 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重要支柱。在学校领导的积极倡导下, 全校教师打破了以往“一朝学习, 终身受益”的旧观念, 认识到了培训与研修的重要性。确立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是迎接时代挑战的有力武器的新观念。

2. 建全机制

学校实行了培训与研修的三级管理负责制。一级是以校长为组长的培训与研修领导小组, 负责全面规划、安排布置、宏观管理;二级是以教科室主任、教务主任为组长的培训与研修指导小组, 负责计划、方案、考核细则的拟订与实施;三级以教研组为责任单位, 负责培训与研修的实际操作。

3. 建立档案

学校为每位教师设立了继续教育培训与个人成长档案, 档案中详细地记录了教师的学年自培计划, 参加各级教研、校本培训的内容与学时情况, 还将教师的各种材料如笔记、反思、案例、论文、说课、评课等存档, 一人一档, 学年末进行考核评比。

二、集中培训, 实践探究

1. 以教务为主线,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 集中培训, 分散自学。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材料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培训学习。集中学习时, 学校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分学科组开展讨论解决;分散自学时, 发给教师学习教材,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或个人自学, 写出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各类教育教学书刊, 组成一个学习资源库, 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精读一本教育专著, 每学期写好一篇读书笔记, 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各种教师培训活动, 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提升教师的文化底蕴, 使之在学习中反思, 在反思中学习, 让学习成为教师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2) 集体备课, 推门听课。有效的集体备课是融合集体智慧、提高备课质量、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学校每学期初统一安排各学科组的集体备课内容, 在自身认真备课的基础上, 学科教研组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使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性、有针对性、有实效性。采取集体备课课堂验证, 然后再对备课进行集体修改, 最后将认同的备课材料置于学科办公群中分享。同时坚持推门听课制度, 要求每位教学管理人员每周对本组教师至少随堂听课2节, 教师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每次听课结束, 听课教师都要对听的课进行及时的分析反馈, 填写“听课反馈表”, 交教务处后将反馈表统一交给任课教师进行反思, 以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和教师的听课、评课能力。

(3) 科学管理, 规范教学。校本研修做到了组织到位、制度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激励到位。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 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加强教学常规检查, 狠抓落实, 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师资、有教案, 并做到每天每节课都有行政人员查课, 确保课程计划的落实;每月都有教学常规检查, 当月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实行绩效奖惩, 以保证教学常规的落实;每月都要对教师的“校本研修手册”进行检查, 对教师在研修方面的内容进行小结, 每学年按照月检情况评出校本研修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2. 以活动为载体, 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1) 举办专题讲座。学校定期邀请校外各学科专家来校为教师作报告, 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指导教师行动。

(2) 搭建研讨平台。学校建起了校园QQ群, 强化了教师运用信息、资源共享、宣传自我的意识。如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教师论坛、教育科研等, 同时部分教师也建立了相应的博客, 适时发送相应信息, 收到了资源共享的效果。

(3) 开展学习交流。学校与重庆市名校建立正常联系, 互相学习, 互相交流, 取长补短。学校拿出专项资金, 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支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拓展思路。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 “走出去, 请进来”努力开拓广大教师的知识视野。学校每年选派教师外出学习, 参加市、区组织的教研会议和听课、培训活动。每次学习后, 都要在学科组进行交流学习, 一人学习, 全员受益。学校尤其重视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改进课堂教学的专题研讨, 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 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提升。

(4) 提高课堂教学技能。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定期开展校内的研讨课、练兵课活动。根据万州区“变革课堂教学”模式, 要求骨干教师按照模式上好示范课, 其余教师上好合格课。

三、分层研修, 实现共赢

1. 年轻教师研修

年轻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 他们在工作中有热情和信心, 但是缺乏教育实践经验。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确立了以年轻教师研修为重点的研修体系。制订青蓝工程实施计划, 每周进行一次讲座, 学校领导带头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细节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以老带新”“以优带新”“以学促新”等方式从师德、师能、师艺等方面来塑造教坛新秀, 使年轻教师干有方向、学有榜样。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听互评来找差距, 促提高, 博采众长, 扬长避短, 使之成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的后备力量。

2. 骨干教师研修

骨干教师是教学研究的排头兵, 是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学校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 以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要求骨干教师每学期每人上两节示范课, 供全体教师学习、借鉴, 提高全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培养骨干教师对信息的综合运用能力;不断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 为全面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搭建平台;每学年对骨干教师进行全面考核, 实行绩效奖励, 每五年接受区教育委员会的考核, 确定新一任骨干教师人选。

3. 班主任研修

班主任是学校的中坚力量, 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纽带和桥梁。学校坚持隔周进行一次班主任研修交流, 由德育主任或优秀班主任作报告, 全面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协调能力。学习教育管理理论, 进行班主任管理研修, 使之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论, 会设计主题班会, 会组织召开主题班会, 会做学困生转化工作, 会与学生沟通, 会培养学生干部, 会运用班主任工作理论进行班级管理, 会协调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等等, 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4. 教研组组长研修

教研组组长在研究教法、更新教育观念、了解课程改革动态、掌握教育课题的实施方面起着把握方向的作用。学校要求每一位教研组组长做到专业引领、率先垂范。学校开展了教研组组长“五个一”活动, 即每学期每位教研组组长组织一次集体备课观摩, 评讲一节公开课, 组织一次教研活动, 承担一个小型课题研究, 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在教研组内兴起学习研究热潮, 提升了各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篇9:中职学校校本研修内容与方法初探

关键词:中职学校 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G715.1

一、中职学校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30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国家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投入越来越多,国家领导人也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习近平主席指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出彩机会”。1986年以来,国家共召开了七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又联合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都凸显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也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

然而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还远远达不到国家要求,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职学校从诞生起就带有“硬伤”。教师专业知识不够系统完善;而教学模式、教学管理不能适应职业学校的办学规律。(2)实训场地和设备匮乏落后。(3)学校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行政干预过多,学校缺乏选课的自主权。(4)专业课教材版本落后,内容跟不上时代要求。(5)学校没有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导致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比较低。(6)教师队伍结构“老龄化”。

以上诸多问题就成了中职学校发展的瓶颈。由于各个中职学校开设专业不同,内部情况也有很多差异,各学校间既有共性的问题,又有许多自身的问题;那么如何抓住主要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校本研修就成了中职学校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校本研修的内涵特征及作用

综合起来,“校本研修”就是指学校成员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在学校特定教育资源、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目标下采取的教育研究活动。既可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又可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它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甚至学校的全面发展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校本研修,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提高教师学习知识、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中职学校校本研修现状

几十年来,校本研修在基础教育学校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开展,获得相当多的经验并取得良好效果,也形成了较成熟的模式。但在中职学校中,校本研修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中国知网中以 “校本研修”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搜到3969条结果,而以“中职学校、校本研修”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是0条结果。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中职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情况还很差强人意。从中职学校的特点和现状可以看出,在中职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刻不容缓,很有必要,其内容和形式也应更加丰富。

四、中职学校校本研修的内容

(一)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层面的校本研修内容

1.教学方法

要教师们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教材,又要敢于打破常规,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找出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这些都需通过校本研修来实现。

2.教育理论的学习

由于中职学校教育方法需要改进,教师们就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并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研讨、研修。

3.教学基本功

中职学校教师尤其是文化课教师,对本学科知识的深度可能没有普通中学那么高,但广度却要求更宽,基本功要更扎实,这样面对各种类别学生才能轻松驾驭课堂。

4.专业技能提高

学校内部教师间相互研讨或通过校内培训,以老带新,甚至“师傅”带“徒弟”等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成了中职学校的一种重要选择。

(二)利于学校内涵发展层面的校本研修内容

1.教材内容的选用

中职学校教师若能根据学生需要大胆选用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可能更能取得一些实效,那么选用哪些内容就需要中职学校教师共同讨论决定。

2.校本教材的研发

既然现行教材很多内容不太切合学生实际,那么能根据本校学生特点编写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就显得很有必要;而编写教材只靠某一个教师显然很难完成,这就需要通过校本研修的方法,多位教师共同参与,互助协作来完成。

3.教学模式的选择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性。通過多年的实践,在中职学校提出了几种新的教学模式,但具体选用还需通过校本研修研讨后才会更有效。

4.评价方式

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管理就需要评价。中职学校的学生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弱者,到了中职学校后如果仍由单一的考试分数去评价学生,结果可想而知。因此,评价方式也是校本研修的一项重要内容。

5.社团活动

多搞一些社团活动,不仅可以使他们把精力用在学习上,还可慢慢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增强他们身上的正能量,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健康发展,使他们踏入社会后能真正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6.学生管理

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一直都是令人头疼的一件事,如何找出一种有效的管理学生的方法也是校本研修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困扰学校的其他问题

目前,专业设置、招生问题、学生就业问题等仍是各个中职学校很困扰的问题,尤其是招生问题,每年都要上演一场招生大战,如果能通过校本研修探讨一些方法意见提供给校领导决策时参考,相信也会给学校发展起到一些推动作用。endprint

五、中职学校校本研修的方法

(一)适宜教师个人进行的校本研修方法

1.教师自修

教师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基本功及理论素养,可以通过自修学习的方式。

2.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在写作上的表现。撰写教学论文,既可提高自身对某一教学问题的认识,又可相互探讨,相互促进,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讀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写作。

4.教学反思

中职学校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时,既要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又要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同时,更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表现,反思教学效果,反思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适合教师团队协作的研修方法

1.观摩课——课例研讨

在中职学校通过观摩课进行课例研讨更有必要,因为中职学校专业课较多,而专业课教师水平差异较大,专业课相对较能引起学生重视,教师们通过课例研讨,如果能找到一种较合适的上课模式,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都是很有益处的。

2.教研组教研

组内教研尽管是一种较传统的教师研讨模式,但由于同一教研组内教师从事的教学工作相同或相近,因此可进行的研讨内容更多。

3.课题研究

中职学校存在问题较多,而好多问题往往不是靠一位教师就能解决的,因此通过课题组的形式,针对学校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进行攻关,是中职学校进行校本研修的一种重要形式。

4.网络平台

利用网络优势,学校建立一个学习讨论平台,教师在线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大家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它的优势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参与更灵活。

5.教师论坛

学校定期举办教师论坛,可以就学校发展中的某一问题,也可就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可以达到教师之间学术上的互相交流,理念上的相互碰撞,进而促进教育教法的改进以及教学技能的提升。

6.技能竞赛

中职学校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还需要较高的实际操作技能。学校通过进行技能竞赛,可激励教师们钻研业务,提升技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专家参与模式的校本研修方法

1.专题讲座

学校聘请专家学者或优秀教师做专题讲座,使教师及时了解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反思教学方法,进而进行教学改革。

2.校本培训

学校组织教师在学校内通过专家讲座或网络课程、视频课件等形式对全体教师或部分教师进行培训以便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是校本研修另一种很好形式。

3.专家指导

聘请专家对校本研修的某一进程或某一方面进行指导,对研究过程的某些重要阶段进行指导把关,上观摩课、优质课时也可请专家指导评议。

五.中职学校校本研修内容与方法选择的策略

总之,校本研修是中职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只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评价方式,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目的有计划统筹安排研修的内容与方法,校本研修就会取得应有的成果,就可以在学校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1-14

[2]尹祥.中小学校本研修研究综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第10卷

上一篇:中医药健康服务宣教活动小结下一篇:生产系统五大体系建设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