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队管理的论文

2024-06-28

关于军队管理的论文(共6篇)

篇1:关于军队管理的论文

总政印发《关于军队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办法》

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批准,总政治部近日印发《关于军队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办法》。这是我军第一部系统规范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专门法规,是推进军队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又一重要举措。

《办法》贯彻中组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精神,根据军队工资制度改革后的工资构成,明确了军队中有工资收入的党员交纳党费的计算基数:军资、军龄工资、军人职业津贴、工作性津贴和地区津贴(含边远艰苦地区津贴和地区附加津贴);士官为军衔级别工资、军龄工资、军人职业津贴、工作性津贴和地区津贴;职工和文职人员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绩效工资和地区津贴;非现役公勤人员为按月领取的劳动报酬。上述党员交纳党费的档次和比例,由过去的五个档次五个比例调整为四个档次四个比例,即计算基数(税后)每月3000元(含)以下的按0.5%、3000-5000元(含)的按1%、5000-10000元(含)的按1.5%、10000元以上的按2%的比例交纳党费。

《办法》对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由过去参照在职人员党员交纳党费办法执行,调整为每月以基本离退休费、军人

职业津贴和地区津贴为计算基数,5000元(含)以下的按0.5%、5000元以上的按1%交纳党费。《办法》施行后,党员交纳党费的数额有所降低,特别是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交纳党费的数额下降幅度较大。义务兵(含供给制学员)党员仍按每月0.5元的标准交纳党费。

《办法》明确了党费使用的原则、范围和党费管理的具体规定,要求党费使用向作战部队和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党组织倾斜,选派党性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同志负责党费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把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情况作为党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检查监督。《办法》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篇2:关于军队管理的论文

政组„2010‟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各军区、各军兵种、各总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武警部队政治部:

近年来特别是士宫制度改革后,军队人员婚姻管理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军队人员婚姻管理工作,现就几个具体问题通知如下:

一、根据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士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政联I 2008]4号)规定,回原籍择偶确有困难,男士官年龄超过二十八周岁,女士官年龄超过二十六周岁,经师旅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可在部队驻地或部队内部找对象结婚。

二、军人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应出具下列证明和证件:

1、所在单位团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军人婚姻登记证明》(样式附后);

2、《军官证》或《文职干部证》、《学员证》、《士兵证》、《离休证》、《退休证》等军人身份证件;

3、《居民身份证》。政治机关出具的证明与军人持有证件填写项目如有出入,不予办理。政治机关出具证明必须符合关于出证单位级别、驻地等问题的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以部队出具的证明为准。军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填写《申请结(离)婚登记声明书》时,“身份证件号”填写公民身份号码和军人身份证件号,“常住户口所在地”填写部队出具证明的政治机关名称及其所在地行政区域。婚姻登记机关在填写《结(离)婚登记审查处理表》及《结(离)婚证》时,“身份证件号”填写公民身份号码,同时在《结(离)婚登记审查处理表》“备注”中注明军人身份证件号,并将出具的军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和证明存档。

军人补办《结(离)婚证》,应由本人提交书面申请,所在单位政治机关出具《军人婚姻登记证明》,本人持证明、军人身份证件和居民身份证到婚姻登记机关补领。

三、聘用到军队工作的非现役文职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申请结婚,依照《婚姻登记条例》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并到所在单位政治机关备案。

总政治部颁发的《军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01]政组字第84号)中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篇3:关于加强军队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一、目前军队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钱轻物思想严重

从近几年军队开展的清产核资、财产清查和实物资产价格核算工作来看, 一些单位和部门受传统思想束缚, 对“钱”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物”的重视程度, 管理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念也往往随着“钱”向“物”的转化而弱化。加之宣传力度和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把资产管理真正纳入议事日程、作为经常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造成资产购建的主观性、管理的放任性、使用的无序性和处置的随意性等问题时有发生。

2、管理职责模糊不清

随着各级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在各项实践工作的推动下不断得以强化,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的深层次矛盾, 诸如资产所有者缺乏决策权、管理者缺乏监督权、使用者享有分配权等各级资产主体责权利不统一,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脱节, 权利主体之间的层次约束软化, 权益上位主体对下位主体监督功能弱化等问题一一暴露, 多头管理与分散控制的现象十分普遍。“谁投资谁受益, 谁决策谁负责”的权责机制无法形成, 资产所有者缺位、管理者失位、使用者越位的问题严重。

3、管理行为不规范

目前资产管理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 日常管理不够经常、规范, 没有按照资产购入 (调拨) -挂账 (入库) -出账 (调拨出库-清查核对-报废、毁损处理-年底盘存核对) 的资产运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主要表现在“四重四轻”, 即:重规定清查时点的资产挂账, 轻新增资产的核算管理;重固定资产挂账, 轻库存物资管理;重自购资产管理, 轻上级调拨、配发资产的管理;重会计账务计价核算, 轻资产的总分类和明细核算。造成一些单位库存物资挂账后就没有变动过、固定资产挂账后就没有同业务部门核对过, 相当一部分单位资产计价挂账后, 后续管理工作跟不上, 造成固定资产大量流失。

4、监督检查不到位

日常的预决算审计、经费收支审计、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各项专业清理检查等, 往往重查会计资料, 轻实物盘点, 重查错纠弊, 轻真实情况了解。没有把资产的管理使用列为重点内容。对各级资产购置和使用, 是否纳入单位年度预算统一安排;是否定期组织资产清查;固定设施是否健全档案, 保全责任是否落实到主管部门;可动设施、设备是否实行明细核算, 保管责任是否落实到人;在用贵重物品是否登记入账, 使用责任是否落实到人等, 检查不彻底。

二、完善军队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1、党委切实重视, 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

各级党委和首长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 始终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 坚决纠正和克服"重钱轻物、重用轻管"的思想。要利用多种形式, 组织部队和机关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文件指示精神, 对资产管理的目的意义、政策规定、工作内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引导, 广泛深入地进行思想发动, 支持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并实施坚强有力的领导。

2、强化协调意识, 理顺国有资产管理关系

为保证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序地开展,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资产占有使用单位三方要积极协作, 相互支持, 齐抓共管, 及时沟通, 形成国有资产管理的合力。一是管理部门要积极沟通。财务部门作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要充分发挥在清查登记、价值确认等方面的专业作用, 经常向首长汇报资产管理情况。注重与事业部门及资产占有单位的沟通协调, 加强对他们的指导, 对工作中出现的难点, 要进行认真研究, 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要进行认真地剖析, 拿出具体解决办法。二是业务部门要主动配合。各业务部门要做好国有资产的分配使用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指定专人按照资产管理的统一要求, 登记、统计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的资产增减变化情况, 接受资产管理部门监督指导, 定期向资产管理部门报送本部门的资产变化情况, 确保所登记的数据真实准确。三是占有使用单位要做好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占有使用单位作为资产管理的最末端落实者, 要严格按照国有资产使用管理的法规制度, 做好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 自觉接受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程序

要使国有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就要围绕“钱变物”和“物变钱”这两条主线, 在现有资产管理法规制度的基础上,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 拟制资产增加、处置和管理等操作性强的制度, 以便更好地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程序。一是执行集中采购制度。通过货比三家, 既可以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 又可以使取得的资产价格最低, 质量最好。驻城市部队可以积极探索实行定点采购、刷卡结算的方法, 挑选信誉度高、价格合理的大型商场作为定点厂商, 签订集中采购优惠协议, 消费时刷卡结算, 既确保了资产取得的真实性, 又能够享受优惠待遇, 为部队建设节省资金。二是落实实物验收制度。对各种自购物资, 财务部门在根据原始发票登记入账的同时, 要对所购物资进行实地验收和市场调查, 防止虚假发票带来的"空实物"。要抓住年终总结、完成大项任务、军民共建等几个重要时节, 对奖励、无偿捐赠的物资, 实行跟踪检查, 督促接受单位参照市场同类物品价格入账, 避免有物无账, 无据可查。三是严格交接制度。各

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及国有资产保管人员在提升、调动、转业时, 财务人员要像交接经费账一样对其资产管理情况进行监交, 主要是审查各项资产是否账账、账实、账卡相符, 报损手续是否齐全及符合规定。对交接不清的人员, 财务部门不予办理供给关系或不予结算退役费, 防止物随人走, 确保人走账清。

4、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手段, 完善资产管理监督机制

应紧密结合各种监督手段相结合, 形成监督合力, 以查促管, 提高军队国有资产管理质量和保障效益。一是深化业务监督。各级财务部门要通过对经费运行的监督, 随时掌握资产的变量与存量, 整合存量资产, 关注变量资产。二是落实部门内部监督。各级军队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随时掌握资产的购置、运行、维护、调剂、出售、报废等各方面情况, 并根据资产的特点和要求, 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科学的监督和预警, 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同级国有资产主管部门。三是强化审计监督。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监督主要采取定期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方式, 把资产管理作为对单位财务管理、主管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之一, 利用审阅监督法、查询监督法、分析监督法等方法审查被审计者“家底”是否真实准确、账实是否相符、财经秩序是否严格正规。四是重视动态监督。各级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审计部门要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 并定期分析与考核, 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 使监督关口前移, 防患于未然, 并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 增强监督时效;变静态监督为动态监督, 形成由点延伸到线, 最后拓展到面的全方位监督体系, 使监督正常化、程序化, 消除监督盲点, 提高监督实效。

三、结论

从本质上讲, 军队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它是军队财务管理的一部分, 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它要解决的核心的问题是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完善的问题。随着军队正规化建设的不断加深, 军队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必将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晶晶:浅谈完善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想[J].当代经济 (下半月) , 2008 (1) .

[2]黄如安、张年德:军队国有资产管理方法的选择与应用[J].国有资产管理, 2003 (4) .

[3]吕洪泉:浅谈国有资产产权制度及其改革[J].经济师, 2003 (8) .

篇4:关于军队管理的论文

【摘 要】军队财力不仅是整个军队后勤保障的关键内容,相应的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对军队经费的使用效益带来巨大影响,关系到整个军队在各项事业上的完善与发展。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军队财务的管理状况普遍较好,但不能否认的是其中依旧存在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在法制化建设上,明显有待完善。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军队财务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次以法制化建设的原则为出发点,对当前我国军队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军队;财务管理;法制化建设;问题;措施

所谓法制化管理,是指通过立法、执法以及对法制监督的实施等来调整军队财务关系、规范军队财务活动秩序的一种管理方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进入到了一个饱和阶段。然而,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军队的建设与发展,俨然都需要更加优质的财务管理体系。对军队来说,“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精神务必贯穿于财务工作的全过程。在这样的时代需求下,实现并完善法制化建设无疑就成为了军队财务管理工作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然,要使财务管理法制化的工作落到实处,首先就必须深入了解财务管理法制化建设的相关内涵以及对军队整体发展所起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军队财力资源配置的效率与使用效益才会得到根本上的提升,最终确保军队的长久发展。

一、军队财务管理法制化的必要性

1.是确保军队人员待遇水平的有效途径

艰苦性、流动性、风险性以及奉献性是军人职业的重要特征。要想让军人职业富有更强的吸引力,打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就必须对军人待遇水平的维护与提高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军人待遇普遍较低,这就直接导致军人劳动与补偿出现了一定的失衡,这无疑将直接影响到军队高素质人才的保留以及部队的稳定。加强财务管理法制化建设,能够加快完善军人待遇立法,逐渐消除军人待遇中的随意性,实现军人待遇的法制化,有益于军人待遇水平的维护与提高。

2.是提高军队财务管理效率的根本方法

对于军队财务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而言,财务法规的引入有利于军队财务管理制度与措施的条令化、规范化与稳定化,从而让军队各级各部门以及军人个体能够在军队财务活动中有章可循。与此同时,军队财务管理系统要想正常有序的运转,也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军队财务法规,这不仅让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了充分保证,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各层次管理主体的时间与精力。

3.是维护军队资财安全完整的具体措施

无论是程序性法规还是实体性法规,从现行军队财务法规体系中可以发现,很多内容都间接或直接的涉及到了军队资财完整性与安全性的保护问题,并且对此类问题作出了明确、具体的相关规定。然而,法制化建设通过对财务法规体系的不断健全以及对财务法规的严格执行,各种财务违法行为(如军资挪用、贪占、侵吞等)都将得到有效遏制,最终让军队资财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得到保障。

二、军队财务管理法制化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统筹兼顾

显而易见,财务管理法制化建设并不是一个能够一蹴而就的任务,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建设、统筹规划、全面提高。基于军队后勤财务管理的实际特征,由于其掌管经费的总量大、来源渠道多、构成复杂、管理要求与标准高等,所以在法制化建设中就必须重视实用性与针对性,必须根据军队的实际情况,以可操作的制度来统筹牵引军队理财水平以及保障能力的不断提升,并通过合理的设计与规划以及对军队财务资源的统筹安排,将财务能力有效转变为军队的战斗能力,最终确保军队的持续稳定发展。

2.有法必依

在整个军队财务管理法制化建设过程中,财务法规无疑起到了关键性的基础作用,其能够确保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及精细化。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军队内部财务法规体系的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效能发挥日益明显。但在当前这个法制社会下,要想持续保持财务法规体系的效能与作用,就必须引入更加先进的理念、机制及手段,在保障后勤基础建设的前提下利用财务法规来继承与发扬传统财务管理的优点,确保财务管理的延续性,实现有法可依。当然,针对那些已经形成法规的财务管理制度而言,必须做到严格落实,有法必依。

3.注重实效

在法制化建设过程中,军队必须以实效性为基本原则,不能流于形式,要有针对性的面对财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提升制度的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军队财务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必须从内外部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建立健全相关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不仅要保证制度牢固把握了相应宏观要求,同时也要确保其能够适应军队财务管理的具体操作程序。只有这样,财务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才能够真正服务于整个军队的建设与发展。

三、我国军队财务管理法制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财务法制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一方面,针对立法队伍来说,偏低的整体素质很有可能就会造成法规的效率损失、无效;另一方面,针对执法队伍来说,偏低的整体素质、淡薄的职业道德意识等,都有可能导致执法不作为问题的出现,甚至出现各种违法行为。再者,针对法制监督队伍来说,思想素质的高低必将直接决定履行监督职责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业务素质的高低也将关系到履行职责的成效。

2.财务法规制度执行效率偏低

财务法规制度执行效率偏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法不依,很多军队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办理财务业务的过程中往往都会根据自身的习惯或喜好来对财务法规进行擅自的变通执行;二是执法不严,军队财务部门的执法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军队财务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同时,军队的财务部门在财务执法过程中还存在盲目性“宽以待人”的现象,这无疑助长了执法对象藐视法规的心态;三是违法不究。对于财务违法行为的惩处流于形式,并没有落到实处,这直接造成军队内部财务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3.财务各项法规制度有待完善

军队现行的财务法规内容明显滞后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国家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以及新军事变革的不断牵引下,财务活动的广度与深度都将随之得到不断的拓展。但是,目前我国军队部分财务法规的维护与修订并没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这直接导致很多财务活动以及相关的经济关系缺乏相应的规范。与此同时,有些财务法规制度还缺乏可操作性,部分财务法规存在要素不全、条款表述不清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法的尺度,造成执法尺度不统一,严重损害了法制的统一性、公平性以及公正性。

四、完善军队财务管理法制化的具体措施

1.加强军队财务法制队伍建设

首先,应该制定一套具有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管理队伍培养完善计划,充分结合军队人员的实际情况来确立财务管理部门的规模,以此来实现对财务法制队伍的优化。在此基础上,再制定一套机构层次分明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体系,并将其落到实处,以此来让军队财务管理工作在实施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都有据可循。其次,应构建针对财务管理队伍建设的科学培训系统,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相应的专业培训,以此来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与专业水平。再则,应加大全程性动态管理模式的实施力度,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严格实行“优胜劣汰”的审核标准,以此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警惕性。另外,高度重视人才的选聘工作。大力精选工作思想积极、专业素质良好的优秀人才到军队财务管理部门之中,以此来提升财务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

2.完善军队财务法规执法机制

第一,实现军队财务执法体制的变革。一方面,要正确认识财务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军队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相对独立的执法地位,以此来减少行政权力对执法活动的不当干预,从而保证执法的严格性与公正性;另一方面,要对财务执法权限进行科学的划分,正确认识军队财务执法的权限,促使军队财务当中的各个执法主体能够各司其职,从而有效避免执法活动中出现“权力真空”以及“权力交叉”的现象。第二,进一步增强军队财务执法效力。不仅要赋予财务执法职能机构依法处置违犯财务法规行为的各项权力,同时还要进一步健全财务行政奖励与处罚以及行政强制等制度,以此来让财务执法职能机构责权的对称性、一致性得到保障。第三,进一步规范军队财务执法活动。具体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快财务执法程序制度的建设,以此来为财务执法主体的有序、严格、高效执法提供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健全军队财务执法的责任制度,不断增强财务执法主体的责任意识,确保执法的有效性、公正性。第四,健全军队财务执法激励制度,确保制度的明确性与可行性,以此来充分调动财务执法主体的执法积极性,严格防范与抵制个别执法主体的乱执法或执法不作为现象。当然,针对这些乱执法、执法不作为现象的惩罚,理应将过程与结果予以公开,以此来将执法激励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健全军队财务法制监督体系

首先,打造“立体式”财务法制监督模式。立体式财务法制监督模式的构建,其重点就在于对监督关系的正确认识,要理顺监督关系,确保相关职能机构财务法制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有效避免行政权力对监督活动的干预。与此同时,应该将群众监督纳入到军队财务法制监督的体系当中,并且赋予广大官兵参与财务法制监督的权利。当然,为了进一步提升军队财务法制监督的效率,军队应该不断加强与国家行政(权力)机关监督体系的紧密联系,以此来为法制监督效率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除此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完善财务法制监督制度,根据军队实际的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综合性、统领性且覆盖面广的财务法制监督法规,以此来为财务法制监督工作的有序性、规范性、统一性提供法律依据。最后,还应该不断加强与其他监督制度(如群众监督、党内监督等)的配合,形成监督合力,以此来不断规范军队财务管理法制化建设中的具体环节,并通过财务法制监督方式的不断改进来为财务法制监督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五、结语

总之,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对于我国军队建设的前进发展而言,自身管理体系的不断革新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内容,而财务管理工作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显而易见,只有达到了法制化标准,财务管理水平才能够得到切实提升,军队所消费的每一笔钱才能真正用在部队建设的“刀刃”上。

参考文献:

[1]胡鹏坤.军队财务管理法制化建设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20):205-206.

[2]袁鑫.试论完善军队财务管理法制化的思考[J].中国科技投资,2013,(24):43.

[3]吴君军,李延坤.财务管理法制化的具体措施[J].法制博览,2015,(35):315.

[4]商可华.试论军队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15):54.

篇5:关于军队管理的论文

自1958年建立军队干部退休制度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军队各级组织的领导下,经过军地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国家、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化,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进一步做好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和服务管理工作,完善相关政策,健全工作机制,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安置去向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的范围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规定执行。对符合移交政府安置条件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根据个人不同情况,一般可以在部队驻地、本人原籍或入伍地、配偶原籍或配偶、子女、父母居住地安置。安置去向已审定的不再改变。

独生子女是现役军官或现役文职干部的,或者子女都是现役军官或现役文职干部且家庭生活基础在当地的,可以到子女所在地安置。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满10年且在该地区离休退休的,或者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年的,或者因战因公被评为二等乙级以上伤残的,师级的可以到安置地所在省的省会城市安置,团级以下的可以到安置地地级市安置。

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作,离休退休时自愿留在该省、自治区安置的,师、团级的可以在省会(首府)城市安置,营级以下的可以在本地地级市安置。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到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安置:

(一)本人家庭生活基础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配偶(含现役军官和现役文职干部,下同)在北京市有、常住户口(含服役时间,下同)4年以上,在天津市、上海市有常住户口,只身到该市安置的;

(二)本人原籍或户籍在该市并从该市入伍的;

(三)配偶在天津市或上海市原有常住户口、从天津市或上海市迁出随军的,配偶随军前或结婚时在北京市有常住户口的;

(四)独生子女在该市工作并有常住户口的,或者独生子女为部队营级以上现役军官或相当职级的现役文职干部且家庭生活基础在该市(其配偶在北京市有常住户口4年以上)的,或者子女都在该市有常住户口(在北京市的其中一名有常住户口4年以上)的;

(五)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满10年且在该地区离休退休,或者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年,父母在该市有常住户口的;或者本人无配偶、无子女,父母在该市有常住户口的。

二、住房保障

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住房保障原则上执行军队统一的住房制度,由国家和个人合理负担,实行住房补贴、货币补差相结合的办法,稳妥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管理社会化。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住房补贴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第五批(不含)以后纳入安置规划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为主,可以购买或承租符合出售条件的现住房,也可以自理住房(包括自购、自建住房,维修私房或者购买配偶所在单位的住房)。房源由军队协助离休退休干部本人落实。军队离休退休干部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时,按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享受有关税费减免政策。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住房逐步由社会供应,需到地方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各地政府要将其住房优先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开发计划,有关单位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保证供应。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住房建设按照国家规定减免有关税费;建设用地主要采取向政府申请划拨的方式解决。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配偶在地方单位工作或者退休的,所在单位在实行住房货币化补贴时,同等条件下应当按照规定优先向其发放住房补贴。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住房原则上实行物业管理,所需经费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落实。

三、政治待遇 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按照安置地国家机关同职级离休退休干部的规定执行。当组织建设按照中央有关规定执行。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发至地、县级有关文件,应当发给政府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按照国家和安置地政府的规定享受社会待遇。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参加重大庆典和重大政治活动时,可以按照军队规定着离休退休时的军装,佩带军衔、文职符号和勋章、立功奖章。

地方政府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军区系统每年可以采取不同形式慰问军队离休退休干部。

四、生活待遇

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社会待遇按照军队统一的项目和标准执行。

中央军委及总部有关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生活待遇的文件,由民政部、财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转发执行;有关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生活待遇的文件,由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商民政部、财政部共同发文执行。所需经费,当年剩余月份的由军费开支(武警部队的由武警部队和公安部开支);从第二年1月起,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开支。军队离休干部随军遗属和建国前入伍、1955年前后复员现仍为随军家属且无固定收入的女同志的生活待遇,执行军队统一的项目和标准。

五、医疗保障军队离休干部享受安置地国家机关离休干部同等医疗待遇,医疗费按照规定实报实销。实行离休干部医疗费单独统筹的地区,按照当地标准统一筹集、统一管理;未实行统筹的地区,按照当地国家机关离休干部保障办法由安置管理单位管理。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无经济收入的家属、遗属纳入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医疗管理体系统一管理,医疗费按照有关规定报销。

二等乙级以上伤残的军队退休干部医疗待遇不变,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军队退休干部比按照安置地国家机关退休公务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实行公务员医疗补助,享受同职级退休公务员的医疗待遇。所需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参照安置地上退休公务员平均医疗费开支水平筹集,统一管理。军队退休干部在部队参加退役医疗保险的个人帐户资金,转入本人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军队退休干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公务员医疗补助待遇内个人自付医疗费较多的,由安置管理单位给予适当补助。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及离休干部无经济 收入的家属、遗属的医疗经费,由中央财政按定额拨付,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对接收安置任务重、财政困难的市(地)、县(市),由省级财政适当补助。

六、安置管理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实行五年规划和计划相结合的办法。五年安置规划由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与民政部、财政部共同编制,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民政部、财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的有关部门根据五年安置规划和部门分工,编制和下达安置计划,安排所需安置管理经费。各地政府和各部队负责组织实施。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要从维护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合法权益出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要求,结合社区建设改进服务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服务用车实行货币化保障,给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发放交通费。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由民政部制定。

七、组织机构

各级党政、政府要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管理工作机构。安置管理任务重的地方,可以适当增加行政编制,所需编制由各地在中央核定的行政编制总额内调剂解决。

各地民政部门根据安置管理工作实际,设置、调整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服务管理机构是直接服务和管理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专设机构,为财政补助事业单位,执行国家有关事业单位的各项政策。原有服务管理机构根据服务用车实行货币化保障的实际情况,逐步消化富余人员。新增工作人员按照接收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人数1:10的比例配备,工作用车按照接收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人数1:50的比例配备。服务管理机构用房按照集中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购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的10%安排,由安置地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调剂解决,其建设用地和税费减免按照国家有关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住房建设的规定执行。工作人员住房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住房补助办法。

服务管理机构用房、服务管理工作和工作人员等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给予补助,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

各级党委、政府和军队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认真履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管理工作职责。中央军委有关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政策,提出安置规划,审核安置去向,落实住房,组织移交安置工作;民政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政策,审定安置去向,编制经费预算,组织接收安置和指导服务管理工作;组织部门负责指导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和政治待遇的落实;财政部门负责经费的审核和保障;公安部门负责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和随迁家属的落户;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医疗保障管理;卫生部门负责医疗服务;编制部门负责核定下达服务管理机构人员编制;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办理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随迁配偶、子女的工作调动手续及各项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随迁子女的入学、转学工作;发展改革、建设、国土资源、税务等部门负责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住房及服务管理机构用房建设用地、规划审批、税费减免、住房产权办理等工作。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是政府和军队的共同责任。各级党政、政府和军队各级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社会发展计划,作为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和评选“双拥模范城(县)”的重要内容。要建立责任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渎职失职造成严重影响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军地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圆满完成安置管理工作任务,确保军队离休退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广大军队离休退休干部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自觉服从国家和军队建设大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军队退休士官移交政府安置管理工作参照军队退休干部有关规定执行。武警部队离休退休干部、退休士官移交政府安置管理工作按照本意见执行。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执行。贯彻执行的具体办法,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部门研究制定。

篇6:关于军队士官人才素质现状的调查

——空军93966部队90分队 林荣开

【摘要】:士官是军队新兴的一支队伍。对士官作用、地位及长远发展的认识还在探索中。新军事变革及士官队伍的现状要求加强士官的人才素质教育,这是士官“不变质”的基础保证,是其实现理性判断的有效措施,也是士官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的有力辅助。在士官教育体系中要赋予人才教育以独立的学科地位,科学地设置人才教育的课程体系,加强教育对象主体的人才实践,培养全面发展的士官人才。【关键词】:士官 人才素质 现状 对策

一、在总部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的指示精神下,经过十多年的教学探索,士官教育在军事基础、职业技能、政治思想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士官教育中,有一个一直没有深入、系统探讨的问题,即士官的人才素质教育。这个问题的存在,源于以往观念对士官作用的定位偏颇。传统观点认为认为士官就是搞技术的,顶多再当个班长,只要技术过硬、稍懂一点管理知识就行了。这种观点缺乏对士官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对人文素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的支配作用和价值导向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从军队全面、长远、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出发,笔者提出加强士官人才素质教育这个课题。

一、加强士官人才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在 21 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中,人才素质是最根本、最基础的。加强人才素质是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

(一)新军事变革的客观现实要求加强士官的人才素质教育。高技术武器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需要超越器物层面而关注作为战争主体的军人的江泽民指出,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绝不能忽略人的因素,不能忽视精神的因素。士官人才并不是操纵武器的机器,他们是战争的主体,并且战斗在军事活动第一线。当战争成为更高层次上知识、能力、智慧、意志的较量的时候,它要求我们的士官将人文知识内化,升华为信仰、忠诚、荣誉、责任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和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在交战双方物质力量均等的情况下,以优秀的人才素质凝聚而成的精神力量战胜对方。尤其是在心理战、舆论战、信息战等新型战争形态中,对其软杀伤的有效的防御就是建立起内心的铜墙铁壁——坚不可摧的意志。所以,人才素质教育是提高部队战斗精神的有效途径。

(二)士官队伍的主观现状要求加强士官的人才素质教育。士官队伍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第一,缺乏明确的士官职业意识。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在对周边部队的调查中了解到,在士官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士官对自己的角色意义、作用、地位的认识存在误区和偏差,认为“士官就是领工资的超期服役的兵”。模糊的认识导致其服役心态的多样化,工作中能表现出很高积极性的士官不足三分之一,其余的士官或处于观望状态,或处于拟退出状态。第二,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价值天平向自我倾斜,片面强调和过分追求个人价值。许多士官入伍动机不端正,考虑个人因素的居多,如跳农门、学技术、入党、提干、考学等,缺乏习武精武的军人意识。在部队工作中,考虑个人退路的也比较多,绝大多数士官把前途问题列为生活中最令自己烦恼的事,而且普遍对今后的前途不够乐观。第三,缺乏科学的理性判断。表现在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上,不够成熟,甚至出现扭曲化的现象。如不切实际的择偶观,把住城市、长相好、挣钱多放在首位,忽略了德才人品的标准;庸俗的同事观,把同志关系低俗化,热衷于搞感情投资、金钱铺路,在入学考试、入党进步、毕业分配等敏感时期到处找关系、挖门子;不良的消费观,一些士官受拜金主义影响,滋生了贪图享受的想法,生活奢侈浪费,甚至出现工资不够借钱也要潇洒的畸形消费现象;负面的心理状态,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压力、挫折,不能保持积极的心态,而是处于焦虑、忧郁、抱怨、后悔等负面心态中,久而久之,导致士官心理的不健康。士官的这些现状,看似孤立,其实有一个核心性、根本性的症结,那就是士官人才素养的缺失:士官职业意识的模糊是背离了人文精神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原则,直接导致了士官扎根军营、爱军习武观念淡薄;人生价值的偏颇是因没有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个人的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自私自利、假公济私现象增多,导致团队精神、集体意识淡薄,直接影响了部队的凝聚力;理性判断的不成熟是对人文精神中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违背,它会导致士官善恶美丑观念的扭曲。一个没有正确判断的人,是很难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对于这些现状,单纯地依靠表面化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会起到治标的效果,而未必能治本。要想彻底地根除这些症结,就要抱着长远打算,从医其“本”入手:即加强士官学员人才素质的培养。

二、人才素质对士官培养的作用人才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士官人才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使受教育者具备人文科学素质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

(一)人才素质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是士官人才“不变质”的基础保证人文教育就是要树立士官的民族意识,继承并弘扬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使他们自觉地认识并实践军人应具有的良好人文品质:以深厚的爱国主义为基础,以对党的绝对忠诚为信念,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为核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承担起祖国、军队赋予士官的基本责任。这是部队战斗精神的主要体现。但目前笔者发现,在士官中有流行过洋节,排斥民族习俗的现象;有热衷进口大片,不自觉认同西方价值理念的人;有动辄以外国为标榜,崇洋媚外的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却反映了民族文化、民族观念、民族精神在士官心目中的流失。士官丢掉了本民族的人文精神,当他们的文化心理取向偏离了民族之根的时候,士官的性质 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就无法保证“枪杆子”的正确方向。

(二)人才素质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士官人才实现理性判断的有效措施人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士官做人。它引导士官去思考和领悟人生的价值、意义、目的,指导士官去追求高品位的生活,达到人性和人格的完善。人文是提高道德感、责任感的基础。道德感、责任感的提高主要依靠文化的积淀,高层次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精神基础上的。军人的职责要求其必须具备高于他人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如此才能肩负起国家安全的重任。人文是陶冶情感、升华精神的基础。人文具有体验性、教化性和评价性相统一的特点,对人的精神有陶冶和激励作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之中,中国人民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等人格理想就是文化传承的结果,现代中国军人可从中体悟到流淌在中国人民血液中的人文精神。

(三)人才素质是创新意识的基础,是士官人才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的有力辅助士官技术创新、管理方法的创新都来自于士官观念的创新,而创新取之不竭的动力就是厚重的人才素质。人文素质教给士官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赋予其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敏于观察、勇于实践、积极进取、标新立异的良好的个性特征。这些创新的基础条件,是科学教育和军事教育不能完全给予的。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他在对音乐的欣赏中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式,“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可见,人文背景越宽,视野也就越宽,融会贯通的能力也就越强,进而创造能力也会增强,也越有可能进入军事领域的前沿。因此,在士官教育的宏观决策中,应把全面完善和发展教育对象的人格作为教育旨归,处理好科学教育、军事专业教育、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克服传统教育中忽视人文教育的弊端。

三、加强士官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赋予人文教育独立的学科地位人才教育既是整个士官教育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又以其文化因素分布于士官教育的全过程、全部学科和终极培养目标之中。人才教育具有和科

学文化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军事基础教育、专业业务教育、身体心理教育同等的教育功能,应取得相同的学科地位。第一,明确人文教育在士官整体教育中的目的。人才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积淀,具备中华民族优秀人文精神,人格高尚、心志健康的现代化的革命军人。不能将人才教育误解为“人才教育”,其教育目的不是培养舞文弄墨的军中文人。第二,精选人才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人文内容博大精深,笔者认为在教学中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1.较为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能独立认识和分析人文社会现象;3.自觉、巩固的人文观念,能从人文视角考察战争问题和社会问题。第三,确立人才教育在士官教育中的实施原则。人文文化富有体验性,文化内容有发展性和较大的涵盖性,这就要求人文教育要走开放教育的道路。开放的含义是:在教育内容上,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兼顾外国的优秀文化;在教育方式上,以课堂教育为主体,人文社会实践为内化手段,强化人文素质的自我培养意识;对教育对象,尊重其文化个性,使其个性向高层次发展。

(二)建立人才教育的课程体系人才教育实施的主体形式是人文学科的课程教育。

目前,在现有课程中虽然有几门诸如语文基础、哲学、历史等具有一定人文色彩的课程,但这几门课程并没有明确的、共同的人文教育指向,其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因此,还不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人才教育。建立人才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建立稳定的、系统的人文教育学科群,冠之以“人才教育”的名称。可以将士官人才培养的五个分目标:政治思想、科学文化、军事基础、专业业务、身体心理重新整合为政治思想(突出军人的政治素质)、军事基础(突出军人的军事技能和军队管理能力)、专业业务(突出本职工作的业务素质)以及人文素质(突出作为人本体及未来发展的个体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及方法)四个模块,将原“科学文化”这一笼统的表达用“人文素质”涵盖,将原“身体心理”中的“身体”部分纳入“军事基础”中的身体素质要求将原“心理 ”部分纳入“人文素质”模块之中。这样的重新界定,虽不算绝对科学,但它可以更清晰地体现士官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操作性,进而使教育的目的更加突出和明晰。第二,精选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学科作为基本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范围大,学科繁多,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所以不能过泛过杂。一般来说,传统的学科,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应放在人文教育的整体学科体系中,并将之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此外,也可根据士官人才培养的特点开设相关的讲座课。如:艺术欣赏、军人美育、中国文化讲解、民风民俗讲座、军人心理、名人解读、曲艺创作与表演、史书导读等。

(三)加强教育对象主体的人文实践人文知识并不等于人文精神。学员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识,但缺乏精神的内化过程,知识还是不能升华为精神,而这个内化的过程主要依靠教育对象主体的人文实践。第一,引导学员树立自我培养的意识。人文素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隐性的过程,学员在学校的两三年时间里,很难完成。对此,应树立人才培养的长远理念,甚至是终身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要依托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员具备人文素质的自我培养意识。如艺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不是欣赏大量的艺术作品,而是教给学员欣赏的理论知识和常用的欣赏方法,使学员能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在良莠不齐的艺术世界里,能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下,学会遴选、学会批判,能够紧贴时代、紧贴军营,随时为自己补充的艺术养分。第二,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目的明确的人文活动。人文素质的培养除了采用以教员为主导的讲座形式外,更多的是依靠学员主体的人文实践,这是将人文素质内化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也可以丰富学员的业余生活。笔者初步设计了“四百三会二团一定”的实践模型,“四百”即百首军旅诗词背诵、百篇军旅小说阅读、百首军旅歌曲演唱、百部军事影片欣赏;“三会”即成立“影视评论协会”“心理咨询协会”“文化研究协会”;“二团”即组建“文学社团”“曲艺社团”;“一定”即定期开展文艺演出,展示一定时段的人文培养成果。第三,营造校园人文环境。校园人文环境主要指人们创造的能体现人文精神,具有情操陶冶,道德提升、心智启迪作用的软、硬环境。软环境指健康和谐的官兵关系、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等人际关系。它包括了校园文化、人文景观、校风、学风和学术气氛的建设等。硬环境指体现优秀人文精神的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化设施建设,比如美化校园、建造军事名人或民族英雄塑像等。校园的人文环境对受教育者具有最直接、最强烈的熏陶作用。缺乏人才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缺乏人文精神的人是不完全的人。士官教育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审视人才素质教育在士官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发挥人才素质教育在士官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参考文献:

上一篇:信用社(银行)会计辅导员委派制实施细则下一篇:初中作文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