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2024-06-29

文化与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共10篇)

篇1:文化与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宜川中学高2016届历史必修二学案审核:审批: 课题:文化与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第周第课时班组姓名:组评:师评: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历程,分析两次繁荣出现的原因。

2.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掌握“文革”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学案中的要求和注意问题;

2.结合要求和注意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后完成学案的填写;

3.勾画出自己有疑惑和不确定的部分,在课前请教老师或其他同学帮助解决;或通过课堂上小组探究来解决。

基础知识——了解历史

【导学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材料导入: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双百”方针的实施,我国的文艺事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文革”期间一度遭受打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指导下,开始复苏并再次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思考: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你能概括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历程吗?

1.简述“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意义及文化繁荣的表现。

2.简述“二为”方向提出的背景、意义及文化繁荣的表现。

【导学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材料导入:建国后,我国的教育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建国初政府对旧教育进行彻底改造,并积极推行“两种教育制度”,使得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文革”时期,教育遭受巨大摧残;粉碎“四人帮”以后,人民教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思考:认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不同阶段各自出现了什么结果?

1.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思维点拨:认真阅读教材P87-P90页,可以从“文革”前、“文革”期间、“文革”后三个阶段归纳其原因

能力提升——理解历史

要求:

1、先独立思考,整理答案,2、答案要点整理好后进行小组讨论,统一认识。

3、统一认识后,小组可将答案在多媒体或黑板上展示,其他组可以补充、质疑。但要杜绝重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56年5月26日,陆定一同志向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系统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在自然科学方面,他指出:“在某一医学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上,贴什么‘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签……是错误的。”在文学艺术方面,他指出:限制创作的题材,“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闻人物等等,这种限制是不对的”。

材料三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双百”方针的具体含义。

(2)简述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文艺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由此得出什么经验?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双百”方针后来在执行中遭遇挫折的原因。

(4)21世纪的今天,“双百”方针有何意义?

迁移提高——运用历史

要求:结合本课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完成下列习题。

1.“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不包括()

A.《共同纲领》提出发展人民的文艺事业B.“文革”的爆发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

2.在“双百”方针的影响下,文学创作出现繁荣的局面,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的是()

A.《红岩》B.《龙须沟》C.《红旗谱》D.《谁是最可爱的人》

3.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中,文化事业有过一段曲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受到干扰,主要表现为()

A.一些文艺作品思想艺术性不高B.部分著作的学术观点不对一

C.在文学艺术界进行了错误过火的政治批判D.资本主义性质的文化有所发展

4.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是()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洋为中用,古为今用”D.培养“四有”公民

5.中国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是在A.1956年B.1965年C.1978年D.1990年

6.1998年对3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心中曾为中国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选择邓小平的占89%,究其原因()

①“文革”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恢复高考

②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④邓小平提出“教育大革命”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7.× ×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A.“教育大革命”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答案

一、材料题:

1.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允许文艺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提倡学术上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

2.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 经验:我们应该坚持文艺工作根植于人民生活,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继续坚持“双百”方针,才利于文化事业的繁荣;

3.由于反右倾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来批判,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也被错误批判,严重妨碍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4.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二、选择题:

B B C A B D B

篇2:文化与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通史概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余年历史,是一部急速变革,艰难创业和曲折发展的历史。作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共和国的文化事业也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及十年文革,不仅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挫折,对教育,科学等文化事业也造成了极大地破坏。但在新中国初期十几年中,在“双百”方针指导下,文化事业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科学技术也有了可喜的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开始逐步复苏,在“双百”与“双为”方针的共同指导下,新时期文学艺术工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科学与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课标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需遵循客观规律;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2)、过程与方法:在掌握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我国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出现的挫折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各个领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用这些成就激励青年学生发奋学习,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双百”方针;“双为”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及体育运动的成就。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教学建议:(1)“‘双百’方针的提出”一目,采用学生讨论法,教师适当指导。给出几个讨论问题:为什么要提出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是如何提出的?它的提出有何意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自主解决问题。(2)“‘十年**’与文化凋零”一目,主要阐述了“文革”期间文学艺术遭到了沉重地摧残。教材阐述地非常详细,教师依据课本讲述即可,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准备一些图片、影片和文字资料,增强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性认识。(3)“文体育事业的繁荣”一目,主要阐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只需要将教材讲清即可,无需拓展。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谈谈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育事业方面有哪些发展,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篇3:文化与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哈萨克族自治州。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 哈萨克族人口数为1250458人。哈萨克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 在游牧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上, 吸收周围民族的文化内容, 特别是中亚和新疆南部地区的绿洲农业文化、来自西北方向的俄罗斯文化、乌克兰文化、塔塔尔文化以及相当重要的中原汉文化和中国满———通古斯文化, 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哈萨克民族文化。传统上, 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这种游牧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哈萨克物质民俗文化, 主要包括哈萨克族建筑、哈萨克族服饰、哈萨克族民俗手工艺和器具、哈萨克族饮食等。

二、哈萨克族民俗建筑及其旅游开发

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 为了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 他们的先祖创造了一种造型别致, 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毡房。毡房是哈萨克族民间建筑, 适宜于春、夏、秋季转场搬迁的一种简易住房。毡房由围墙、房杆、顶圈、房毡、门组合而成, 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柱形, 上部为穹形。下部圆柱形四周是用横竖交错相连而成的红柳木栅栏构成的围墙。顶部有天窗, 覆以活动的毡子, 用以通风。进入毡房中间对着天窗处是做饭的地方。毡房上半部铺有一块大地毯, 地毯上面的撑杆上挂有帷帘, 地毯上白天是吃饭和接人待客的地方, 晚上用帷幕分开, 作为卧室。冬牧场的房屋一般建在避风雪的河谷或山谷中。这种房屋结构结实耐用, 形状是圆顶式样, 多用木料或石料制成。房屋外形是四方平顶, 屋内有铁皮炉子或土砌炉灶。围墙用石块或土坯砌成, 上面有许多撑杆式的细木椽, 椽子下端固定在围墙顶上, 上端则连接在房子的顶圈, 然后放上编织好的苇席或树枝条, 上面再抹上一层草泥。

目前, 哈萨克族建筑在伊犁旅游业中的开发主要集中于在旅游景点集中修建的各式毡房。冬窝子因主要在冬天修建, 受伊犁地区季节性旅游的影响, 在旅游业中基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主要的问题是, 哈萨克族建筑的毡房, 在旅游景点之内乱搭乱建较多, 毡房的样式、建筑工艺、材料、水平等参差不齐, 有些是外面的样式是毡房, 里面的家具、用具等完全不具有哈萨克族风格, 这些都影响哈萨克族建筑在伊犁旅游业中的开发。在今后的工作中, 应当对此有明确的规定, 制定相关的建筑标准, 避免出现乱搭乱建, 影响景区整体形象, 也会带来环境破坏和安全隐患。毡房内的陈设要能够显现哈萨克族居室特色, 也要适当给游客讲解在毡房中居住和生活的礼仪, 如座位的次序、相关的禁忌、起居常识等, 让游客能够体验到民族文化的感染力, 不至于乘兴而来, 败兴而归。此外, 还应当注意毡房内的卫生问题。因为游客的吃喝睡娱乐等活动均在毡房内进行, 所以大多毡房都存在有异味和杂物的现象, 应注意经常打扫和清洁, 力求符合客人的卫生要求和习惯。

三、哈萨克族服饰及其旅游开发

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男女各异。男子的服饰宽大结实, 便于骑马和放牧;妇女服饰色彩艳丽, 样式繁多。哈萨克族主要游牧于气候寒冷的新疆北部, 牧民的服饰、特别是男子服装的面料以毛皮为主, 也有布和丝绸。冬季, 哈萨克族男子放牧时下穿大裆皮裤, 腰系宽皮带, 带尖顶白毡帽, 脚穿筒长至膝盖的皮靴。夏季, 男子喜穿布面布里, 内夹驼毛的大衣“库普”。妇女穿花色连衣裙和坎肩, 衣服多用花色的绸缎、绒、棉布缝制。姑娘和少妇一般穿袖子上绣花, 下摆带有多褶的连衣裙, 颜色多为红、绿、和淡蓝大花。冬季, 穿条绒棉大衣, 或者穿带布面的毛皮制作的衣服;夏季, 裙子外套坎肩或外套。哈萨克儿童的衣服多缀满银或纽扣, 有的缀以银元装饰, 极为美观。

哈萨克传统民族服饰极具游牧生活特色, 又美观大方。当前对哈萨克族服饰的开发, 主要集中于在旅游景点让游客穿上民族服饰照相等一些简单的项目, 缺乏深层次开发, 应有的经济效应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在今后的旅游工作中应当着重于民族传统服饰的展示和民族传统与现代人日常服饰的结合开发。如举办民族传统服饰的服装展览和模特展示, 让游客深刻感受哈萨克族服饰的美感和特殊游牧文化。对传统服饰进行与现代服饰相结合的改造, 使其能够成为现代人日常穿着的服饰, 便于游客购买和使用。这个过程中, 要注意民族传统服饰风格、质地、装饰、图案风格的保护, 在民族服饰的展示上要保持原汁原味, 但用于产品开发和游客购买的服饰要力求既体现民族特征又要能够符合时代要求。这样, 一方面保护了传统服饰文化, 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游客的要求。

四、哈萨克族民族手工艺品与器具及其旅游开发

哈萨克族民族手工艺品与器具丰富多彩。在工艺品方面最突出的有雕刻、刺绣和图案艺术。哈萨克族的手工业工匠中不少人擅长雕刻, 在木制器皿、家具、乐器、猎枪、马具、兽骨上雕刻出各种精美的花纹、图案, 并用金、银、铜、宝石在首饰、马具上镶嵌, 构制出各种镶嵌艺术品。哈萨克族妇女一般都会刺绣和编织, 主要有挑花、刺花、落花、补花、嵌花、锻花、贴边花等多种方法。日常生活用品, 如挂毯、箱套、衣服袖口、前襟和下摆、手巾、挂帘、帷帐、窗帘、门帘、被褥的罩单、枕套、帽子等都绣有美丽的图案。哈萨克族的图案艺术十分精巧, 题材多样, 有日月星辰、动植物树木花卉图案及各色几何图案, 反映着草原生活的内容, 富于象征性, 给人一种浓郁的草原民族气息。

哈萨克族民族手工艺品与器具的开发, 现在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已开发的产品主要集中于各式的挂毯、地毯、毡, 以及马鞍、小刀等少数几个品种。但缺陷是物品太大, 不宜游客长途携带, 且价格较高, 质量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且还有很多手工艺品没有得到开发。所以, 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下列类型的手工艺品:小型的、益于携带的手工艺品;富于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 如木制、皮质、毛质的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要做到特色鲜明、货真价实, 使游客称心满意。

五、哈萨克族饮食及其旅游开发

哈萨克族的饮食与其畜牧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们善于用马、牛、羊、驼的肉和奶制作各种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哈萨克族的饮食主要有奶类、肉类、面类食品等。奶类食品主要有奶茶、奶油、酥油、奶皮子、奶酪、奶疙瘩、奶豆腐、奶糕、马奶酒、酸奶子等, 做法各不相同。肉食主要是羊肉、牛肉和马肉, 平时一般多吃羊肉。肉分鲜肉和熏肉。鲜肉是指牲畜刚宰时, 血水未干的肉。鲜肉常见的吃法有炒、煮、烤三种, 有特色的是手抓羊肉。熏肉是为了长时期保存而制作的, 用来贮备过冬的食物, 其中又以熏马肠和熏马肉最具特色。烤制类的以烤肉和烤全羊最为吸引人。哈萨克族面类食品主要有:馕、油果子、油饼子、奶子面条、小麦饭、抓饭、炒小麦等。

哈萨克族饮食文化非常有民族和地域特色, 也是当前伊犁旅游中占主要方面的项目, 大多数旅游收入来自民族餐饮。目前对哈萨克族饮食开发主要集中于民族餐饮部门提供的民族特色餐饮服务。存在的问题是菜品比较单一、卫生条件大多不能保证、服务水品较低, 口味不适合内地人的饮食习惯。因此, 在保持传统饮食的同时, 应当多开发新菜品。培训专门的饮食服务人员, 提高卫生条件和服务水平。在旅游接待的餐饮部门也应当提供一定的内地各大菜系菜品, 游客在品尝到哈萨克族特色饮食的同时, 也能够品尝到自己习惯的饮食。这样特色与习惯相结合, 游客既有新鲜感又有归属感。在开发哈萨克族饮食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哈萨克族独特的饮食礼仪文化, 增强饮食的文化内涵。要进一步加强哈萨克族饮食的深加工和便携式饮食产品开发。目前开发的伊犁熏马肠、熏马肉等产品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但品牌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强。要加大品牌宣传, 多开发新品种, 如各式干果、肉品制品、特色饮品、地方土特产等等。

篇4:文化与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一、深入思考,正确认识教育行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所谓教育行业文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教育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并由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倡导的教育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人才品质、行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是一定区域内学校文化的总领和概括。与其他行业文化相对应,可以简称为教育文化。

作为一种行业文化,教育文化与学校文化、校园文化联系十分紧密,互为表里;同时三者又层次分明,特征明显。众所周知,校园文化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根本的指向是为培养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学生服务。学校文化则是将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单位,为使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最快最好的发展而精心构建的,其核心是塑造良好的学校品牌,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使学校团队,包括师生员工都获得最好的发展。而教育文化则是站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从统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的协调发展的角度,精心营造的一种行业文化,根本目的是实现本地区教育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在长期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建水县不断探索并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家治教,内涵发展”的发展之路,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了教育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创造了许多工作特色,在省内外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客观分析建水教育事业发展的发展模式,归根到底,还是文化的力量使然。“专家”就是有思想、有文化的各类教育工作人才,而“内涵”说到底就是教育文化的底蕴,这才是建水教育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因素。

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受到各级各类学校广泛重视的形势下,作为一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只有认真遵循教育规律,正确把握文化建设的内涵,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构建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才能真正引领本地区教育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因此,建设优秀的教育文化,事关教育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二、科学总结,构建特色鲜明的优秀教育文化

教育是一项具有特殊规律的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承担着传承文化、创新知识的社会重任,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职责,是文化形成、发展和创新的重要环节。教育事业自身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教育文化的构建与支持,教育发展的背后是教育理念、教育體制的转化、改变。教育文化建设也必须认真研究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不断增强教育文化发展的内驱力,切实促进教育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一)教育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优秀的教育文化一般要具有传承性、时代性、前瞻性及创新性的特征。作为在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灵魂,教育文化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突出自身特色的原则。没有特色的文化是没有生命的,教育文化建设必须立足自身实际,遵循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植根于业已形成的传统文化积淀,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要求结合起来,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2.实事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原则。促进教育发展是教育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将根牢牢地扎在教育事业发展上,着眼于教育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才能使教育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促进教育文化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特征的原则。教育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对促进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不断充实教育文化的内容,不断吸收其他先进文化的营养,才能保持教育文化的先进性,为教育事业发展输出源源不断的动力。

4.适度超前,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则。文化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战略地位,作为引领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教育文化,必须比一般的学校文化先一步、快一拍、高一级,这样才能在教育事业发展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教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教育文化是一种总领性的文化,是植根于教育行政管理基础之上的,因此,教育文化建设要加强“软文化”建设,突出文化建设中“活”的部分。一般来说,教育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教育文化的核心,有什么样的精神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教育行业,如果没有积极、稳定、向上的精神文化,就不可能履行最基本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职能,更不用说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精神文化包括发展理念、指导思想、领导作风、教育品牌、团队精神等一系列观念形态的东西。

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就是指在一个地区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具有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包括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等制度在制定和执行中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以及教育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师生的价值观、行为理念在内的精神成果和行政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及管理模式的凝结形式。

3.活动文化。活动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形式和重要载体,是传播教育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活动文化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以及特色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取向。通过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教育活动,构建起教育文化的形态和气韵,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充分体现教育的活力与文化的魅力。

4.践行文化。践行文化是教育文化得以落实、充实和发展,检验教育文化是否合乎规律的必由之路。是教育文化得到真正体现的重要形式。主要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干部队伍的整体精神风貌、领导作风、行为准则,以及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同时,随着教育文化的发展,新的教育文化会不断充实进入我们的传统教育文化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将新的教育文化与行动结合起来,不断发展丰富教育文化内容,创造不断创新的教育文化。

(三)教育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认真研究教育历史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教育文化遗产。教育文化是一个地区教育发展历史过程中积淀的文化底蕴的概括与总和,是由所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创造的。在建设教育文化的工作中,要特别注意继承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只有植根于厚重的历史文化土壤,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教育文化的大树才能长得越来越茂盛。当然,传统文化总是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态度,合理扬弃,为建设优秀的教育文化服务。

2.虚心学习各种先进文化,吸收和借鉴各种先进文化中有益于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营养成分。“兼收并蓄,和而不同”是教育文化的本质特征。构建教育文化要尊重文化差异,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在吸收借鉴各种先进文化的基础上达到多样和谐,要允许和鼓励不同文化形态存在。近代倡导的民主主义和科学精神,是教育文化的重要理论支撑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相继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为教育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认真把握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不断实现教育文化建设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承担着传承文化、创新知识的社会重任,必须认真研究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增强教育文化发展的内驱力。从另一个方面讲,教育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文化在引领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好地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这样才能保持教育文化的活力。

4.认真把握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强教育文化建设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教育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根本。教育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现阶段,教育文化建设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基础,防止避开或者离开核心价值体系去谈“文化”的倾向,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思想或者鼓吹多元化的指导思想的教育文化是不可能成为先进教育文化的。

三、勇于探索,推动教育事业和谐快速健康发展

(一)充实精神文化内涵,凝心聚力谋发展

精神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只有精神文化才能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建水县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认真把握自己“硬件不硬,软件不软”的实际,不断加强教育精神文化建设,用精神的力量来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郾结合建水深厚的文化底蕴,总结提炼出“团结干事,创优争先”的建水教育精神,并用它来统一全县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队伍的思想,协调教育工作的步调。

2?郾结合阶段性工作的特点,适时更新精神文化建设内容。近年来,针对不同年度的工作重点变化,建水县在教育系统广泛开展“提神补气”活动,提倡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补充为人处事的正气、干好工作的才气、团结协作的大气,使师生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二)创新制度文化机制,以人为本铸团队

人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全部目的,这是一个无可改变的前提。因此,教育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实际工作中,建水县从自身情况出发,以铸造团结奋进的教育团队为目的,不断创新制度文化建设机制,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促进教育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首先是建立民主决策制度。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凡涉及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都要采取听证和调研的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第二是建立专家视导制度。教育事业是一项具有特殊规律的社会事业,各级各类专家是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对教育事业发展的丰富实践和探索,建水县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专家视导为主的“专家治教,内涵发展”之路。

第三是建立并完善目标管理体系制度。建水县从自己工作的实际出发,开始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目标管理,教育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质量三大目标管理,动活教育工作一盘棋,极大地节约了行政成本,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拓新的工作领域。

(三)丰富活动文化内容,张弛有度增活力

活动是教育文化生命的体现,在教育发展中,教育局通过认真反复思考和积极实践,科学认识各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不断丰富活动文化内涵,保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活力。

1?郾正確对待活动与常规工作的关系,以“自行车运动稳定原理”作为设计、开展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积极策划、组织开展各种有特色的活动。

2?郾坚持把教育活动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育活动实效性。在广泛开展的“云岭先锋”工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延安精神进校园、廉洁文化进校园等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处理好这些活动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做到开展一次活动,办一批实事,提升一级发展水平,活动与发展两促进。

3?郾不断充实教育活动的文化内涵,用活动来促进各类人才的涌现。为充实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文化内涵,增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教育局于2002年创办了教育局机关内部刊物——《建水教育》,为全县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才华的平台。这个平台在全县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方面发挥了舆论阵地的作用。其次编辑出版了一系列教育书籍:《心之露》、《师爱无价》、《杏坛新韵》、《建水中学生县情教育读本》、《世纪之光——建水县教育事业“十五”发展回眸》、《建水县教育志》。这些教育书籍整合和优化了校园文化建设资源,充实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文化内涵,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引领和促进了全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四)务求践行文化实效,引领发展大方向

知与行是一对哲学命题,从教育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说,要构建一个科学完整的文化体系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如果不付诸实践,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文化也是没有价值的。在教育工作中,建水县高度重视践行文化建设,以实干和苦干的精神不断追求教育文化实效性,营造了教育事业团结向上的发展氛围。

领导率先垂范,以自身人格力量激励和示范。在建水教育点多面广,投入不足,困难重重的形势下,教育局确立了一个理念:越穷越革命,越难越拼命,局领导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在教育系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群众积极效仿,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建水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倡导和积极示范下,全县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服务、奉献的意识得到强化,发展合力基本形成,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总之,建水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工作,不断加强教育文化建设,有效地引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使文化建设的浓郁氛围基本形成,教育发展内涵不断充实,教育自身的发展内驱力逐渐加强,教育事业得以沿着和谐健康的轨道发展。

作者单位

云南省建水县教育局

篇5: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一、发展农村教育

(一)现阶段发展农村教育的意义

发展农村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为每个社会成员,创造平等进入市场的机会。基础教育就是创造这样的机会,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并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给予农村困难学生以必要的资助,才有助于弱化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富裕程度不同的家庭之间,造成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差距。在以后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就不会有心理上的不平衡。

2、发展农村教育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所必须的基础工作。科技兴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必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没有现代化的农民,就不会有现代化的农业,这就必须发展农村教育。

3、发展农村教育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农村教育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长期落后于城市,国家有责任,现在也有能力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的农村人才,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4、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对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也必须发展教育,包括农村教育。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各国纷纷把发展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举措。能否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力,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二)我国教育发展概况

我国有2.6亿在校学生,还有上亿人在接受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有1400多万名教职员工,62万多所各种类型的学校。我国教育获得了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点加强和发展农村教育

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推动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2、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3、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4、加强德育教育、素质教育。

5、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

6、加强教育信息化。

7、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的教育政策。

(三)如何发展农村教育

1、总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3、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4、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5、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

6、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

7、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和科技水平。

8、改善高校课程设置。

9、鼓励人才到农村一线工作。

10、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训制度。

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一)文化及其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它是价值、信念、知识、思想等多种要素的综合。文化又是一个层次体系,它包括各种外显和内隐,多层次要素并构成层次构架,属于表层文化的叫外观文化,外观形象。规章制度属于中层文化。价值观念就属于深层次的文化。一种文化是一种通则,它通过一套的理念体系,指导和影响人的行为。文化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文化的一般功能:协调、综合、激励的功能。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融入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与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格局,要达到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要完备。

(三)繁荣农村文化要做好以下工作

1、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农村的党员,教育农民群众,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2、广泛开展文明集市、文明户、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3、倡导农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遵守公民基本的道德,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

4、推广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5、扶持农村体裁文化产品创造生产,开展农民乐于参与,便于

篇6:白河文化事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蒲大林

白河地处秦头楚尾,秦楚文化交汇,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元素,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独特的韵味,笔者对如何发展白河县文化事业进行了调查,形成粗浅意见供参阅。

一、发展现状

(一)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在白河的历史文化中,秦的制度文化和楚的老庄无为思辨哲学浸润至深,造就了独特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存,这里的民俗民情纷繁多样,县内古遗址、古建筑近百处,被列为省、县文物保护单位有20多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白河三点水”宴席制作工艺、“采莲船”民间文艺等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市级保护名录。“月儿潭的传说”、“白河清浆”食品制作工艺等18项文化遗产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成效明显。

(三)文化基础建设项目有序推进。通过财政拨款、项目投资和部门帮建等形式加强了县、乡、村三级文化阵地建设。投资68万元的县级文化资源共享中心项目已被省文化厅同意立项。投资98万元的宋家镇等4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投资101万元的大双、城关、桃元、双河等乡镇文化站已陆续动工建设。冷水、中厂、卡子、构扒、仓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建设已由省市统一组织安装并交付使用。

(四)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卡子张氏民宅、黄氏民宅等省保单位,已于2009年申报国家级保护单位,2009年县政府请省古建院

为两民宅做了修缮保护规划。加大了田野文物的征集力度,对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成果进行进一步挖掘,多方筹措资金进行田野文物征集。

(五)文化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创新开展白河县文艺精品奖,制定了《白河县文艺精品奖励制度》等。新人新作不断涌现,郑国义的作品《面试》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柴龙鼎、王克昌、孙传泽、王海波、胡黎明等出版个人文艺专著8部。2009年在市级以上参展并收藏、收录作品超过前5年之和。每年通过春节、“三八”、“五一”等节日开展节庆活动,以及“文化三下乡”广场健身舞等活动,有效的带动了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发展。“白河水色”文化品牌已初步确立,大型陕南风情歌舞《白河水色》全面展现了白河地方文化神韵,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文化基础薄弱,特色不够明显。白河历来少有文化名人。近现代稍有成就的如谢馨(著有海月楼诗文杂抄六卷,字画名噪一时)、黄弼臣,黄统、黄正甫等,县内对其作品又缺乏整理收藏,多散失在民间或外地。从民间文化来看,由于移民较多,民风民俗多与湖北等地相近,沿袭外地东西较多,缺乏自身特色。

二是文化发展意识不强,氛围不浓。白河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受客观经济条件制约,文化发展长期处于次要发展位置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一方面是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存在乡镇文化阵地建设落后、活动组织不力、内容不够丰富的巨大反差。

三是文化队伍薄弱,人才匮乏。目前现有的文艺和文学创作者都很年轻,大部分人还是刚刚起步,尤其是在文艺节目创作、编导方面人才十分匮乏、缺乏领军人物;文学创作在全市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人屈指可数。

三、对策与建议

(一)理顺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阵地作用。乡镇文化站是基层群众最直接的文化活动阵地。乡镇应充分发挥好阵地作用,努力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一是需要乡镇领导转变观念,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地方的文化建设。明确乡镇文化站的产权,确保不转移用途,阵地不流失。二是要在本乡镇内选择懂文化、有专长干部上文化岗。从人力财力上支持乡镇文化活动的开展,并积极配合县上大型文艺活动的开展。三是乡镇文化站实行县文化主管部门和乡镇双重管理。县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指导各乡镇文化站制定工作制度,发挥群众活动场地、图书阅览室、信息资源共享室的功能作用。赋予县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工作检查、考核和安排相关工作任务的权利。

(二)完善奖励和学习培训制度,打造一支高素质文艺队伍。一是要认真执行《白河县文艺创作精品奖励办法》,坚持每年评选一次,奖励在文艺文学创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新人,充分调动创作积极性和文艺工作热情。二是要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将文艺工作者的学习培训纳入全县人才工作教育培训计划,培训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定期开展培训。并灵活培训方式,除由县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对乡镇、村(社区)文化工作者和文艺骨干进行培训外,采取选送县级文艺骨干到省市文化单位上挂学习、选派文艺骨干到高校进修学习、组织文艺工作者外出参观、组织县文化部门文艺骨干包片指导乡村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艺队伍。并通过提高文艺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县文艺创作和文艺演出的水平。

篇7:文化与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一、现状:忧大于喜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站在文化强县的战略高度,于1997年提

出了创建“文化先进县”的目标,出台了《关于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活动的意见》(桃发〔1997〕4号);2001年,县委、县政府提高创建标准,出台了《关于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活动的补充意见》(桃发〔2001〕10号),明确提出了县城“六有”、乡镇“五有”、村“三有”等具体目标,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切实做好文化“五纳入”工作,并将创建工作作为考核内容纳入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2003年,县委又提出了“一园一节三基地”的“一三一”工程(文艺园、桃花江美人窝风情文化节、竹文化基地、举重培训基地、民俗文化基地)。“文化先进县”及“一三一”工程为全县文化工作规划了发展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不断努力,目前,全县文化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规划蓝图部分实现。县城“六有”已具备“四有”,即文化馆、图书馆、剧院、电影院(尚无博物馆与民间职业剧团),乡镇“五有”在灰山港镇、松木塘镇基本实现。在“一三一”工程中,竹文化基地以桃花江竹海为基础,已基本建成;举重培训基地于去年通过验收合格(但该项验收是一年一次);文化节定于今年9月举行,目前正在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可望能顺利举办;文艺园建设处于前期准备阶段。二是文化活动开展较为频繁。2001年,文化部门围绕“县庆”等中心工作共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文艺招待演出、文化下乡等大中型文化活动8次,各乡镇组织开展活动100多次;2002年文化部门组织开展元旦广场文艺演出、九运会文艺招待会等大中型文化活动32次,各乡镇组织活动108次;2003年尽管受到“非典”等因素的影响,文化部门仍然组织了元宵文艺晚会、“红艺之光”金秋音乐晚会等文化活动13次,各乡镇组织开展活动91次。尤其是2003年10月初组织的“心连心”杯精英歌手挑战赛有120名歌手参加,参赛及观看人数之多为历史上罕见。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三是文艺事业走向繁荣。《桃花江报》(现更名为《桃花江通讯》)自开办以来广受各界好评,至今已出版69期;全县广大文艺爱好者从2001年至2003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800多件;桃花江艺术团等5个较大的民办剧团及一些小型民间剧团,长期活跃在广大农村,每年演出在1000场以上,每年创收60万元,2002年文化局曾给予奖励4万多元;2002年,由文化馆组织参加湖南省第二届“三湘蒲公英奖”大奖赛,获金奖1个、铜奖4个,居全市之首。四是文化市场整治初见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全县文化市场近年快速发展,形成了网络文化、音像、印刷、歌舞、娱乐、文物等10大市场,但经营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从2002年开始,文化部门加大了“扫黄打非”力度,对十大市场的500多家文化经营单位(户)进行了多次集中整治,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120多次,有效地净化和规范了文化市场。五是文化系统内部的产业化初露曙光。2003年下半年,投入近200万元的电影院服装超市开业,除安排10个职工就业外,电影公司每年可收取场租17万多元;投入上百万元的灰山港电影院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其建成不仅能提高灰山港镇的文化品位,还将成为全县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影剧院“南大门”以200万元整体出让,门面楼综合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县电影公司与影剧院联姻,开展电影放映合作,可实现资源共享与捆绑发展,将对解决两家内部困难、维护内部稳定发挥出积极作用。对上述成绩,上级有关部门给予了充分肯定,从2001年开始,我县连续3年被评为全市文化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从2002年开始连续2年被评为全省文化市场专项治理和“扫黄打非”先进集体,2003年列为全省县域文化建设基地县、“湖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网点。从总体上看,全县文化工作在近几年之内已取得长足进步,但要把县委、县政府规划的美好蓝图全部变成现实,要把桃江建成一个事业繁荣、产业发展的文化强县尚任重而道远。那么,到底是一些什么问题在阻碍着文化工作目标的实现呢?

篇8:文化与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制度前提。中共八大认识到了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并给予了高度重视, 刘少奇指出, “二五”期间, 为了实现我国的文化革命, 必须用极大的努力逐步扫除文盲, 并且在财政力量许可的范围内, 逐步地扩大小学教育, 以求在12年内分区分期地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同时, 对于职工的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 对于一部分文化程度很低的机关工作人员的文化教育, 也必须继续加强。要完成文化教育工作各方面的任务, 必须进一步扩大和加强知识分子的队伍。必须经过学校教育和在职干部的业余教育, 大量培养新的知识分子, 特别是从劳动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我们要用社会主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去武装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 对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思想进行批判。但对于旧时代有益于人民的文化遗产, 必须谨慎地加以继承。周恩来认为, 为国家培养各项建设人才, 首先是工业技术人才和科学研究人才, 是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针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他指出, 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应该实事求是地而不是主观主义地调整科系和设置专业, 切合实际地改进教育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 以便使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加适应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具体要求。在“二五”期间,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于文化要求的增长, 应该继续努力扫除文盲, 发展小学教育, 开展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 逐步推行文字改革。同时, 还应该进一步开展群众的文化工作, 发展新闻、出版、广播、文学、艺术、电影等事业。在举办这些事业的时候, 应该特别注意质量的提高。并强调, 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行文化教育工作, 必须根据需要和可能, 实事求是地开展文化教育工作。

八大代表就教育问题也作了发言, 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发言说,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 提高质量的问题更加值得我们重视。他提出要提高高等学校入学学生的质量, 切实解决高等学校的师资问题, 建立充足的物质设备, 为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 把学生培养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邓颖超在发言中指出, 为了使广大妇女能够安心从事社会劳动, 应当尽可能地帮助她们取得更多的学习的机会和便利的条件, 以便她们能够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提高文化水平。所以在发展教育事业的规划中, 要注意有计划地扫除妇女文盲;在中等、高等学校中, 要适当增加女学生的比例, 吸收大量女青年入学。这是改变妇女文化落后状态的重要步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在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 整理和出版古典文艺作品, 整理和研究民间文艺, 推广各少数民族艺术, 特别是在改革和发展戏曲上, 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 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刘少奇强调, 为了繁荣我国的科学和艺术, 党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科学上的真理是愈辩愈明的, 艺术上的风格是必须兼容并包的, 要提倡自由讨论和自由竞赛来推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在发言中说, 文学艺术是整个文化战线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影响人民精神生活的一种有力工具。今天它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需要把文化艺术界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动起来, 把作家、艺术家的创造热情进一步地鼓舞起来, 把我国的文化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繁荣的时代。

此外, 八大还特别强调要加强科学研究的发展, 以便积极掌握世界各国的最新科学成就。并提出, 应当坚决支持各个科学研究机关和高等学校同心协力地实现我国的科学家们初步拟定的1956年至1967年的科学发展规划规定的在12年左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愿望。

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总结了革命、改造和建设的经验教训, 在阐述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历程时指出, 经过几年的努力, 高等学校的学生数从11.6万人增加到38万人, 中等学校的学生数从126.8万人增加到586万人, 小学生数从2439万人增加到5770多万人。其中, 首都北京在教育方面发展更快, 高等学校学生1956年比1949年增加了4.6倍, 普通中学学生增加了2.8倍, 小学学生增加了1.6倍。此外, 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也有了显著发展。新疆的高等、中等和小学学生在1956年共达54万多名, 比1949年增长150%。内蒙古在学校教育方面发展较快, 1955年全区小学在校学生比解放前增加2倍, 80%以上的学龄儿童都入了学。在校的中学生比解放前增加6倍。解放前根本没有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 现在已有高等学校3所, 正在建设中的1所, 并有工业、农牧业、林业、商业、卫生等7所中等专业学校。普遍开展了社会教育, 开展了扫除文盲运动。西藏过去没有小学, 现在全区有小学31所。图书出版数已经由解放初期的1亿多册增加到1956年的16亿册。考虑到汉字的难学、难记、难写、难读成为克服我国文化落后状态的主要障碍, 还进行了文字改革, 推广普通话工作, 并保障各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的文字语言权利。预计到1957年, 除了个别的以外, 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科学研究、新闻、出版、广播、文学、艺术和电影等事业, 都有可能超额完成原定的计划。为了保证科学、艺术事业的繁荣, 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将得更大提高。

中共八大站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高度, 结合中国实际, 认识到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更是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同时注意到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人民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在认真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中共八大提出, 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必须大力地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特别是科学事业、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事业, 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并强调, 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情况相应地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我们要彻底完成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事业, 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一五”计划, 并且积极准备实现“二五”计划, 使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和人民生活状况达到新的水平。

摘要: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总结了革命、改造和建设的经验教训, 阐述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文化教育发展的积极措施, 不仅对推动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而且对当今中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共八大,文化,教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5卷) [M].人民出版社, 1977.[1]毛泽东选集 (第5卷) [M].人民出版社, 1977.

篇9:文化与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先进文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与此同时,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对一定的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谁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造和发展了先进文化,谁就赢得了历史的主动权,赢得了历史和进步。

在改造中国社会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对于建设先进文化的认识和实践,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政党都更加自觉、更加深广。进入21世纪以后,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愈益突出,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党倡导的先进文化,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不仅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教育事业与先进文化的关系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教育事业无论是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途径,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要从维护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加深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认识,在实践中自觉地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工作者作为知识分子队伍中肩负“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促进者,坚持、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教育工作者实践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不可动摇的原则。

用先进文化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1.用先进文化观点武装教育工作者

今天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青少年,将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生力军,他们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我国的未来社会发展,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用“先进文化”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固地确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进一步加深对党的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原则、政策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就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用先进文化观点指导教育理论研究

在教育理论研究上,要以先进文化观点为指导,探索和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立足于中国教育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不断研究和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

3.在教育改革中,坚持先进文化观点的科学指导

篇10:文化与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1。1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天府新区建设提供了体育文化发展难得的机遇和大环境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问题被高度概括为稳增长、调结构。从国家系统层面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既有产业链的纵向举措,例如,国务院 20xx(46 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用第三产业来带动,也有产业带的横向举措,例如,“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举措。而纵向与横向举措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产业带的横向转移和提升与产业链的纵向转移和提升是密切相关的。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势必会影响到国家系统整体的实力,“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天府新区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理应承担起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其制造能力和服务能力的责任。

近些年全国范围新建的新区较多,从发展模式上看,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天府新区如何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背景,通过体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天府新区服务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目前的规划看,天府新区与已经发展起来的新区相比,有其自身特点:

第一,它是联结省际发展的纽带。

第二,从经济增长周期看具有后发优势,既可以借鉴已有开发区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尽量避免已有开发区的失误。

第三,规划由所谓“摊大饼”模式改变为“组团”模式。

第四,绿色产业特征突出,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

第五,城乡统筹的新试验区。金融危机后的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和提升,以及天府新区的这些特点为其产生强大的服务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体育文化具有社会性、服务性的基本特点,体育产业体制驱动的体育文化发展极易且必然要受到社会、经济等外部环境的广泛制约和影响,研究体育产业发展既需要供求分析、体育组织经营管理水平、体育企业绩效改进等微观领域视角,还要加入环境分析这个影响极大的宏观视角。实证研究[1]表明: 体育产业开发程度与当地社会经济条件水平相关度高。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部区域,体育产业文化发展也较好,主要分布于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带。而四川省和重庆市的体育产业区位商分别为 0.224、0.121,远小于 1,体育产业受制较多; 体育产业相对集中在各省(市)区域的大城市或都市; 中国重现了国外实践经验: 市场化程度越高,体育文化产业越发达。三大都市圈在全国位于前列,都市圈区域内各省(市)市场化程度较之内陆要高; 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体育人口的休闲时间呈正相关。

1。2 体育文化同步发展能促进实现天府新区区域发展整体最优

成都市区现有体育文化供给现状的不足、发展空间的受限远远无法满足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向大众体育的转型、大成都区域体育人口休闲时间的增多和固有的休闲文化传统及较高的消费能力,从而使得天府新区的体育文化发展既有极大的必要性,也有很大的可行性,体育文化的发展对天府新区的社会发展、整体优势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知道,一个水桶的容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因此,所谓协调发展,不是让长板更长,而是加长短板。只有作为组成部分的各子系统协调发展,系统整体才能实现目标最优,体育文化发展可以说是天府新区的短板之一。

由于天府新区正处于规划实施初步展开阶段,正是规划设计可先行主导有所作为的时机,把国外和国内其它区域发展的经验与天府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天府新区规划实施初期,不失时机地做好顶层设计,因此,也是理论研究有所作为的时机,建设有特色的体育文化来突出天府新区从而突出成都特色是有可为的。

一方面,天府新区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产业规划不可避免地与其它城市大同而小异,克服中国城市发展存在趋同化的不足。

另一方面,经验表明,不论体育产业体制驱动的体育文化还是体育事业体制驱动的体育文化,都是城市内部、城乡之间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社会亲和力、文化传播力的粘合剂。缺了这个粘合剂,社会整体目标的实现将是不完整的。因此,只有天府新区的经济与包括体育文化在内的文化同步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发展整体最优目标。体育文化在一个城市的形成中影响到这个城市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个城市形成的体育文化实质上展现的是这个城市文化形象中的一个重要层面。

可以说,体育文化是一种极具活力的文化因素,是城市品位的重要文化构成体,对于提升城市文化个性有着非凡的意义[2]。欧美发达国家体育文化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本文所指的体育文化是广义的体育文化,既包括作为核心层的体育精神,也包括外层的、物质层面的体育用品、服务。既有精神属性,也有物质属性。

由于传统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不同,中国与欧美国家的体育发展体制不同,相应地也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特点的体育文化形态: 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基于体育事业体制驱动的体育文化,而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基于体育产业体制驱动的体育文化。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体育事业体制的体育文化向体育产业体制的体育文化转型的并行期。因此,在体育文化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上,欧美发达国家一些有益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2。1 成熟的、垄断性的高端体育赛事是欧美体育文化的引领者

以美国为例。美国体育产业总值达到 4 850 亿美元,从总体看,健身娱乐业占了差不多整个体育产业的一半,而从单体看,2014 年耐克公司的营业收入达 258 亿美元[3],占美国体育产业总值的5。3%。美国橄榄球联盟(NFL)、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美国冰球联盟(NHL)、美国职业棒球联盟(MLB)四大联盟的年收入共 230 亿美元,占美国体育产业总值的 4。7%[4]。耐克公司与四大联盟的收入约占美国体育产业的 10%,按市场结构划分的统计经验看,美国体育产业具有非常强的垄断性。从美国四大联盟各队的情况看,大部分队所在城市都是州府城市或该州的最大城市,表现出城市高端赛事带动用品制造业的鲜明特点。

2。2 排他性的体育用品制造业是欧美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支持者

体育赞助是高端赛事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而作为大同行的体育用品制造业是主要的赞助商。耐克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唯一进入全球 500 强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2013 年在《财富》公布的全球500 强首次入围后,2014 年又上升到第 462 名[5]。耐克公司向很多知名的 NBA 球星都提供过赞助。

近日,美国历史上合同数额最大,合作年份最久的赞助合同诞生了,耐克公司与美国田径运动协会(USA Track and Field)续签了一份从2017 年生效到2040 年长达 23 年的赞助合同,价值估计在 4。5 亿美元到 5 亿美元之间的赞助合同[6]。

2。3 广泛开展的群众体育是高端体育赛事的主要市场和体育产业的基础

以美国为例。美国四大联盟的现场观众分别达到 1 712 万、7 486 万、2 125 万、2 150 万,总计1。35 亿人次,而美国总人口近3 亿人,就是说,不论成年未成年人,每两个美国人中,平均就有一个在一年当中去现场观看比赛。这还不包括电视观众。以 NBA 为例,常规赛 1 230 场,平均每场现场观众达到 1。8 万人,平均票价是 50 美元左右,以美国观众的收入是个人消费能够承受的。以欧洲五大足球甲级联赛中经营状况最好的德甲为例。德甲 18 支球队 2011 —2012 赛季总收入达到 21 亿欧元,平均每场的上座人数 45 179,总现场观众数达到 1 381 万[7]。德甲最为豪门的球队拜仁慕尼黑球迷协会有 23 万人之多,上座率每场现场买票观看比赛的观众 71 000 人,这就保证了比赛的市场。德乙联赛也在持续着其惊人的增长。除了创造了新的上座率以外(有的球队上座率甚至高于意甲和法甲球队),德乙联赛还在收入方面刷新了纪录。德乙上赛季收入达到 3 亿 8 450 万欧元,增长比率(7。4%)甚至高于德甲(7。2%)。收入增长的很大一部分要归功门票收入方面的增加(同比增长 45%)[8]。

2013 年全国(美国)俱乐部总收入 218 亿美元,其中包含了 5020 万的会员占美国六分之一的人口。会费的部分比较平稳,增长 4。1%。在 5020 万的会员里,其中 40% 一年健身超过 100 天; 性别比例51% 是女性,49% 是男性; 会员年收入情况,50% 健身会员,年收入高于 7。5 万美金[9]。2013 年底,美国最大的健身俱乐部 LA Fitness 拥有 619 家健身房,收入达到 17 亿美元,与四大联盟中同属一个数量级[10]。

2。4 体育文化的发展能够成功带动城市转型

体育文化既受城市经济的制约,也能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成为主业。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印第安纳州首府城市印第安纳波利斯较为典型。该城在经历了传统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后,随着郊区化大量利用土地,种族关系迅速恶化,遭遇了十分严重的内城衰退。此时,该城确立了一个基于体育的城市再生计划,通过兴建大批现代化的体育设施,促进赛事和职业体育的发展,实现了优化城市商业环境,吸引投资人才,活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打造吸引全美白领阶层的运动休闲目的地的战略目标[11]。目前,美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总部就设在美国印第安纳州首府城市印第安纳波利斯。

在美国,NCAA 是仅次于四大联盟的业余赛事联盟。它由美国全国各大学约 1 200 个体育协会或个人自发组成,1 000 多所美国和加拿大的四年制大学分成三个等级数 10 个联盟,共设 23 个比赛项目,其中球类运动 13 项,非球类运动 10 项,球类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橄榄球等球类联赛,非球类包括田径,体操,摔跤等其他项目比赛,相当多的职业球员,就是由 NCAA 输送的,如林书豪就是在就读哈佛大学时加入 NCAA 而进一步进入 NBA 的[12]。

此外,以 20 多年前英国的谢菲尔德市政府、美国的休斯顿政府为代表,在后工业化时代的欧美发达国家,体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欧美城市作为带动城市转型的载体和催化剂。

为了举办 1992 年奥运会,巴塞罗那非常成功地利用大型赛事这样的大事件带动城市规划转型,也为后来用赛事发展完善城市产业结构创造条件,成功实现了体育文化与城市协调发展。例如,在 1980年代“把城市向大海开放”的理念基础上,把滨水地带的开发作为改变城市结构的重要战略,再如,坐落于蒙锥克山的奥林匹克主体育场俯瞰巴萨罗那城和地中海,原建于 1929 年,当年是为举办国际博览会建成,为举办 1936 年奥运会进行过重建,可容纳 6。5 万人,为迎接 1992 年奥运会,又做了翻修,达到容纳 8 万人的新标准。旧城渐进实施了更多的整治工程。对旧城区的兰布拉斯大道改造成极具历史文化气质的步行空间,改造了 100 多个小广场和小公园,构成了体系化的景观与步行空间。更新了基础设施,与奥运会相关的投资高达 80 亿美元,改扩建了机场、35 km 长的地下走廊建设等[13]。奥运会给了巴塞罗那市政府改建城市的机会[14],巴塞罗那的体育事业不仅是该城显著的特征,也是最有活力的经济部门之一,为巴塞罗那的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带来了商业机遇。如,巴塞罗那球队是世界上最强的足球队之一,该市经常举办重要的国际赛事,如极限运动会(X — Games)或世界游泳锦标赛[15]。天府新区体育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天府新区体育文化与其他行业相比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在现有天府新区的规划中,有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为代表; 有空港高技术产业功能区,以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为代表; 有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以汽车、航天航空、工程机械等为代表; 有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企业创新总部、科技成果转化等知识生产功能; 有南部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区,有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主导功能包括休闲度假、会议展览、文化交往、高端居住等。但是缺少明确而清楚的体育产业规划实施方案。虽然对体育用地做了规划,如规划中的市级体育中心,保留了现代五项体育中心,并完善周边设施,规划用地面积 1。6平方公里,设置了大型综合体育场、综合体育馆、健身馆等设施,满足承担国际专项体育赛事的需求。规划中的片区级体育中心,根据各片区内组团划分和人口分布,规划 7 处片区级体育中心,按大城市标准配置各类体育设施。其中天府新城的南北组团各 1 处,其余功能区各 1 处。单处用地规模 20 公顷,规划用地面积共 1。4平方公里。规划中的社区级体育中心,按服务人口 8 —15 万人/处的标准,结合社区布置 45 —80 处社区体育中心,单处规模 1。25 —2。5 公顷,共 2平方公里[16]。引导体育休闲设施向位于产业区的公共中心集中,就近为就业人员提供休闲运动场所。但如何通过体育产业体制和体育事业体制驱动来发展体育运动还处于很粗略的设想。

3。2 体育文化建设与其他产业相比,建设周期长,效益回收缓慢

在社会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各行各业之间的发展势必存在资源占有量上的此消彼涨,在天府新区的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农业,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尽管体育文化产业可以归属于新兴的服务业,但在产业属性上看,它有普通服务业之外的特征,它具有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性双重属性,与其他产业提供的产品存在本质的区别,它提供的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产品。这样的双重特性决定了体育文化建设与其他产业相比,投资周期较长,效益回收比较缓慢。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来自经济发展和产业环境及相关行业发展的影响,在充分利用好现有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如何坚持体育文化产业健康茁壮的成长和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难题。

3。3 民营经济进入体育文化领域存在较大障碍,政策体系不健全

社会力量在体育产业中所占份额呈逐步提高的趋势,以体育健身项目为例,民间资本在创造营业收入和提供就业岗位方面均占有绝对份额。尤其随着成都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的提高,广大群众对体育健身服务的需求也将逐步增加,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必将迈上新的台阶。然而,我省的体育产业乃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吸引民营经济进入体育产业领域从而为体育文化建设服好务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障碍:

一是税收政策不利于社会力量发展壮大;

二是行政收费政策减少体育企业利润;

三是财政资金缺乏难以促进社会力量大规模投入体育领域。在天府新区的建设过程中,如何构建完善合理的政策体系引导民营资本全方位进入体育文化产业是我们面临的基本任务。产业与事业并重的天府新区体育文化发展路径

4。1 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政策的顶层设计的指导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表述不仅明确了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所在,更对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位。在天府新区经济与体育文化同步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顶层设计要求做到顶层决定性、整体关联性及实际可操作性,强调总体规划的具体化,如果光有规划,而缺乏具体的实现手段,则在总体规划之下很可能造成资源难以共享,信息难以互联互通的后果。在天府新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和发挥宏观政策的功能,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充分考虑天府新区经济发展与体育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避免盲目性和政策真空。

4。2 把产业化的城市赛事联盟作为天府新区体育文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从前述欧美经验看,推动城市赛事联盟重点是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选择何种体育项目作为抓手,二是如何解决赛事资本来源,也就是办什么和谁来办。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国家体育总局对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划分,可以说除了第一产业之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多数子产业都与体育文化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天府新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与这些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协调发展,理应成为天府新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体育产业的划分与体育运动项目密不可分。

合理选择体育运动项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天府新区体育文化发展能否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又取决于其驱动体制。欧美高端赛事之所以能推动这些国家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的开展,在于这些赛事的产业驱动体制,而这些赛事的产业特征是垄断性,表现在对杰出和高水平运动员的垄断,这样才能保证赛事的世界水平,才可能吸引观众消费。按此标准,目前国内体育项目中乒乓球和羽毛球是比较符合条件的,乒乓球和羽毛球世界冠军基本上都在中国和中国周边国家、地区。目前乒乓球和羽毛球虽然也有城市联赛,但还没有真正面向市场。当然,仅仅靠成都一座城市难以组织起联赛,因此,可以由天府新区的有关机构倡议并牵头,把不同城市的队伍组织起来成立联盟。而对目前一些还不具备世界水平的体育运动项目,暂时还不成熟、不具备产业化条件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先组织青少年业余赛事培养市场,如足球项目。

目前天府新区对各级体育场馆做了一定的规划,但是规划还很粗略,而大中型体育场馆的建设、运营一直是一个难题。欧美经验表明,只有经常性的大型体育赛事才能较好地充分利用大型场馆,防止场馆闲置。因此选择产业化的城市赛事联盟作为中长期规划,也有助于未来天府新区场馆建设、开发和运营。

赛事联盟前期需要相当的投资,中国目前社会资本投资在体育产业中所占的份额呈逐步提高的趋势,因此,资本来源可以考虑国有企业,也可以是社会力量,联盟的产权可以是混合所有制。以欧洲五大足球甲级联赛为例,战绩好的豪门球队背后常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如,德甲豪门球队拜仁慕尼黑的股东就有阿迪达斯、德国最大的金融集团安联,意甲成绩最好的球队尤文图斯队的股东是生产法拉利等豪车的菲亚特汽车公司。美国连锁店性质的健身俱乐部均是私人投资为主,在中国同样不大可能由政府来投资,因此,发展此类体育文化只能依靠社会资本。

4。3 积极推动和鼓励自组织的全民健身活动

人是体育文化的载体,也是包括体育产业在内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主体、活的动因。一项体育运动参与的群众越多,从中就越容易产生高水平和杰出运动员转为职业球员,而把这项运动作为商业赛事的观众市场就越有保证。但是全民健身的群众体育活动应当由群众自己来选择,例如,目前较为普遍的广场舞,初期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不能主观和人为地设定,而在形成一定规模后,才有可能以产业化的方式驱动。再如,2015 年 5 月被总理点赞的北京高登麦德科技有限公司 CEO 赵川的创业公司“约个球”项目平台上已拥有几万支业余足球队,各球队会在“约个球”上约球,平台会给球队评价,比如球队水平、能力和风格等。在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过程之中,体育产业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赵川的这种自组织的全民健身体育活动项目有效地将移动互联网与深化足球改革、体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探索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对于天府新区整体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创新性道路,无疑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而自组织的全民健身活动也理应成为天府新区体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4。4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天府新区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中国国情特点,体育事业体制驱动的体育文化发展仍大有可为。这主要体现在各级学校体育上。无论是体育产业还是体育事业驱动的体育运动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由于体育运动的生产和消费主体是人,体育运动提供的是服务性产品,它不同于机器工业那样的生产。在一定意义上说,体育运动的经管管理人才比资本更重要。而体育运动的经管管理人才往往来源于高校,如耐克公司的两个创始人均来自俄勒冈大学,体育运动与工商管理专业的复合管理结构是耐克公司成立的重要原因之一。同理,天府新区的体育文化发展也需要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高校,相对其它产业发展,才能涌出具有比较优势的经管管理人才。

此外,普通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及高等院校已经建设和提供了不少的体育场馆,这部分资源的管理权主要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一方面,出于各种考虑,相当部分的学校场馆资源没有对社会开放,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形成场馆资源供给的相对过剩。另一方面,相当部分的群众体育活动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政府居间协调供求双方有关利益主体,才有可能实现学校场馆资源的供求基本平衡。可以考虑把高校和中小学生的业余体育赛事以及体育运动项目培训,作为学校场馆的主要需求来开发,这样可以与前述的高端赛事的中长期规划相衔接,形成天府新区体育文化发展的有机整体。结语

天府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同为中国经济格局中的“第四极”———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并建成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的国际化新城区,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新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成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新区,需要做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融合,在全民健身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背景下,体育文化建设在帮助天府新区发展模式呈现新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天府新区建设之初期,只有做到体育文化与天府新区经济同步发展,天府新区整体实力才能实现最优化,在后续的新区建设过程中,体育文化也才能取得应有的一席之地,而不是等到各行各业都已经各就各位的时候生硬的插入,无法实现自然的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1] 陈安琪,俞琳。国内三大都市圈体育产业协同竞合发展范式研究[J]。体育科研,2007,28(1): 15 —18。

[2] 陈新华。体育文化与城市发展关系之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2,4(12): 1 —3。

[3] 财富中文网。2014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排行榜[EB/OL]。[2014— 07 — 07]。

[4] 网易体育。斯特恩任期内 NBA 收入暴涨年收入55 亿全因他运作[EB/OL]。[2014 — 02 — 01]。

上一篇:国际贸易法复习题下一篇:高中立体几何教案第一章直线和平面第一章复习(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