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施工人员管理规定

2024-07-03

外来施工人员管理规定(通用9篇)

篇1:外来施工人员管理规定

外来施工人员管理规定

1、外来施工人员来店施工前,必须由用工部门审核后到保安部办理《施工证》,3天以下在北门岗办理《临时施工证》。

2、办理《临时出入证》时每证需缴20元押金;完成施工后到北门岗办理退证手续,退还押金。如损坏押金不退,上交财务部。

3、使用《临时出入证》不得超过所限时间。如施工工作没完成。还需继续使用时,应及时办理续用手续。否则予以作废,不办理退证手续。

4、施工人员在店期间,需佩戴《临时出入证》,在指定区域工作,不得随便进入与之无关的区域,要服从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无故不戴证或持伪证者,视情节,批评教育或处50-100元的罚款,情节严重者上报总经办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处理。

5、外来施工人员在店施工期间,禁止流动吸烟,不得酗酒闹事、打架斗殴、乱拉电源、偷盗酒店物品等。如有发现,视情节轻重给予一定处罚(50-500元的罚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6、外来施工人员在店施工期间要严格执行酒店的各项安全制度和规定。用工部门必须派专人监督管理。

7、用工部门应承担外来施工人员的管理责任,如因用工部门管理不善,给俱乐部造成财产损失或责任事故的,追究用工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8、凡外来施工人员带入酒店的工具、材料等物品,在离店时用工部门需开具《出门证》,相关部门第一负责人签字,经北门岗值班员检查后方可放行,北门岗做好登记,并保存《出门证》以备查验。

篇2:外来施工人员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小区内部治安安全管理,保证内部工作正常运行及各施工装修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外来施工人员管理规定如下:

一、内部管理

1、物业客服中心负责办理进场施工手续,必须确保《进场施工审批单》通过秩序部、工程部及项目经理(助理)审批完成、签订《进场施工协议》或《装修协议》后,方可办理出入证;

2、物业工程部主管负责核实施工作业是否符合小区设施设备安全、是否影响小区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在公共区域施工作业时,每日需安排至少一名工程维保人员跟进,主要负责巡视作业安全、公区设施破坏与恢复情况、现场施工环境状况、验收施工结果等,对违规情况立即进行制止,情况严重者应立即要求停工,损坏公共设施应立即要求赔偿或恢复;

3、物业秩序部巡逻人员每日重点对施工区域进行巡视,检查外来施工人员是否佩戴出入证、是否在小区非施工区域闲逛、是否违规操作等,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上报。施工人员进入小区时门岗人员负责查验《出入证》,离开小区时门岗核实《物品放行条》。

二、外部管理

1、施工单位进场前须到物业客服中心办理进场手续(签订施工协议、办理出入证等),并交纳相应的押金,退场时需到物业客服中心退还出入证及开具《物品放行条》;

2、装修施工申请进场,需交纳500-2000元施工押金,待施工队完工清场、验收合格后,按规定退还;

3、施工人员出入小区或在施工区内必须随身携带有效证件及出入证,违者发现一次支付违约金20元,经常未带者从重处理或清除出场;

4、施工人员施工不准带违禁品(易燃易爆物)进入楼层,特殊情况经秩序部、工程部同意后方可进入,做到一日一清,并必须设专人管理;

5、施工人员须文明施工,不得赤背、着短裤、穿拖鞋在小区公共区域行走;

6、施工人员在公共区域施工作业时,需放置警示标识(如:施工作业中,请注意安全。);

7、施工人员严禁在物业服务中心允许施工范围外闲逛;

8、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时,需严格遵守作业安全,不得违规操作;

9、严禁施工人员破坏公共设施,如需在楼层管道井接线、穿管时,必须通过物业工程维保人员现场查验;;

10、各施工现场有火灾隐患的应及时排除,如未及时排除而造成事故的,由施工单位(装修队)或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11、明火作业(电、气焊、无齿锯、喷灯、电炉等)施工现场须提前申请,凡未经物业中心审批同意,随意在楼层内使用明火作业的施工单位和人员承担违约金200元,造成严重后果者追究刑事责任;

12、项目内部的消防设备、器材未经秩序部同意,任何人、任何部门(包括内部工作人员)不能随意动用(发生火情时除外);

篇3:外来施工人员管理规定

作为外来从业人员密集、对外来劳动力依存度较高的大型城市, 上海于2002年推出《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 规定凡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办理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 该综合保险包括工伤 (或者意外伤害) 、住院医疗和老年补贴等三项保险待遇。据上海市统计局统计, 自2003—2008年, 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1 294.67万。参保人数的不断上升, 使综合保险费的征缴数也在逐年大幅增长, 长宁区仅2008年征缴的综合保险费就达3亿多元。综合保险给外来从业人员的工伤、医疗、养老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一、综合保险费的现有管理模式及其弊端

(一) 现有管理模式及存在问题

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 (以下简称综合保险) 由用人单位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属外地劳动力管理所开设综合保险账户, 缴纳外地从业人员的综合保险费。外劳所收到综合保险费后, 出具相应的发票, 然后把收到的综合保险费缴纳到保险公司, 由保险公司出具保单。这样, 综合保险合同正式成立。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中, 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职权分配不合理。

用人单位为外来劳动力缴纳综合保险费, 往往到所在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外地劳动力管理所进行登记, 开设综合保险缴费账户, 这些工作由区外劳力所专管员负责。也就是说, 用人单位从登记、开户到收费、出具发票, 都由专管员一人负责。如果专管员要侵吞用人单位缴纳的综合保险费, 就非常容易。例如, 外地劳力管理所专管员顾某在检查时发现不少公司应补缴综合保险费, 顾某以减免综合保险费为诱饵, 先要求这些公司与其个人的亿巍公司签订虚假人事代理服务合同, 再指示他们将应补缴的综合保险费和管理费划到亿巍公司账上。后顾某采用缩短用工期限等方法, 从电脑记录上减少这些公司应补缴的费用, 余下的钱款就被其吞入囊中。从2005—2007年, 顾某利用专管员职权, 贪污受贿20余万元。

2. 劳动监察大队监管不力。

为了防止用人单位少缴或者不缴综合保险费,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又要求劳动保障监察协管服务社协助进行劳动保障监管, 责令用人单位严格按照规定缴纳综合保险费。这本是一项监督机制, 却给协管员受贿打开了方便之门。原劳动保障监察协管服务社仙霞协管队队长葛某和专管员顾某勾结, 在办理外地劳动力综合保险、工伤理赔过程中, 共同收受贿赂12万元。

3. 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面临困境。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和劳动监管人员相勾结, 以违法减免综合保险费为代价, 上演了一幕幕钱权交易的丑剧, 使为保障外来从业人员而设置的综合保险面临被违法减免、非法侵吞的困境。这些案件的发生, 直接损害了外来劳动者的医疗、养老等基本权益保障, 完全背离了政府制定综合保险暂行办法的初衷。

(二) 产生原因

1. 缺乏监督制约机制。

根据外劳所操作流程, 专管员不可以直接收取钱款, 但实际操作并非如此。为了提高收缴率, 外劳所允许专管员直接到用人单位收取综合保险费, 导致专管员权力过大。外劳所专管员顾某从2005—2007年, 独自一人拥有核算应缴综合保险费和管理费金额、通知用人单位缴纳、开具管理费收据等职权。他不仅可以将相关数据输入上海市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 而且可以随时修改, 无须授权。监督制约机制的严重缺乏, 为专管员侵吞、违规减征综合保险费创造了便利条件。

2. 人员素质不高。

协管员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他们的录用条件不高, 往往由下岗人员、社会富余劳动力组成, 人员素质难以保证。协管队队长葛某原本是一名纺织厂下岗工人, 学历较低。进入协管员队伍后大肆向辖区内餐饮店索要有价券卡, 担任队长后更是肆无忌惮收受贿赂。这些非正规编制人员本是政府临时设置的, 人员录用相对草率, 导致一些素质低下的人员掌握了一定的行政权力之后, 利用职权为非作歹, 贪污腐败。

3. 失衡心理。

塞谬尔·P.亨延顿说过, 现代法孕育着稳定, 而现代化过程则滋生着动乱。市场经济使一部分人挖到了“第一桶金”, 过着舒适甚至奢华的生活, 这使许多官员产生“相对贫困”的感觉。拥有一定行政权力的人员对这种不平等待遇感到不满, 面对财物的巨大诱惑难以平衡心中的欲望, 不免走向违法犯罪。顾某是一个典型的“80后”, 面对上海节节攀升的房价, 面对灯红酒绿的生活, 顾某的职业精神和道德体系在权力和利益面前迅速崩溃。

二、加强管理的几点措施

1.从严惩处贪污腐败分子。综合保险是关系到千千万万外来劳动者的医疗、工伤、养老等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险, 利用外劳力专管权所进行的职务犯罪, 受害的不仅是国家, 更是无数为上海建设流血流汗的农民工。对于这些为了一己之私而置中央的民生工程于不义的腐败分子, 尤其应该从严惩处。在判处自由刑的同时应科处较重的罚金刑, 不仅破灭犯罪分子出狱后享受生活的美梦, 而且起到很好的预防警示作用。另外, 对于那些在综合保险领域有利用职务便利收受钱财行为但数额尚不够刑事立案标准的, 也应清除出队伍。日本、美国等国家, 公务员一经被查实有腐败行为, 即使不构成犯罪, 也要勒令辞职。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 对掌握公权力的人员有严格的廉政要求, 只要有证据证明确实贪污受贿, 不管数额多少, 不管职位高低, 不管成绩大小, 一律要开除出去。而且应建立黑名单, 防止这些人再从事涉及公权力的工作, 彻底断绝其再次进行职务犯罪的可能。

2.加强行政职权的分配和监督。孟德斯鸠曾经说过,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权力过分集中, 缺乏监督体系, 是贪污贿赂现象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西方一位哲人曾说过,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笔者不讨论人性善恶问题, 但是绝大多数人一旦掌握了可供支配的权力, 聚敛财富占有金钱的内在冲动就被大大强化。如葛某在没有担任劳动监察大队长的时候, 是一名下岗工人, 只求一份安稳的工作。一旦手中有了劳动监察职权, 并且这个职权缺乏监督制约, 私欲就无法遏制地膨胀起来。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我们不能仅仅依靠焦裕禄式的优秀干部, 更应该依靠良好的分权监督机制, 以制度制约权力,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贪污腐败。在综合保险费的管理方面, 首先, 应规范操作。对综合保险的核算、收缴及信息输入、修改等过程, 应有明确的工作流程, 严格规范办理。明确规定专管员不得直接收缴钱款, 由缴纳单位直接汇入外劳所的银行账户。其次, 要借助科技手段增设授权。综合保险的信息输入后应立即备案并加密, 修改和删除需要密码和授权, 并及时制作备份, 以便跟踪监督。最后, 严格对发票的管理。外劳所出具的是电子发票, 通常由专管员自行打印, 没有备案也无法检查, 这样就给专管员贪污留下空间。应把外劳所出具的综合保险费电子发票进行联号登记, 定期检查, 彻底断绝违法犯罪途径。

3.严格进人制度, 逐步取消协管员制度。要建立一支廉政高效的公职人员队伍, 首先, 要严格把好进人关。只要是涉及公权力的人员, 无论是否是公务员, 都必须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录用, 这样对保证人员素质、减少腐败和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文官考试制度, 通过严格的考试筛选有才能、有理想、有热情的人员充实公职人员队伍, 使公权力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其次, 应逐步削减直至取消协管员制度。“协管员”出现于本世纪初, 最初是为了解决下岗工人就业问题和政府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近两年协管员队伍迅速增长, 据粗略统计, 目前有各类协管员二十余种。有的机构协管员人数远远超过正式人员, 如广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员满编133人, 协管员多达949人。协管员制度有两大弊端:第一, 协管员招聘的对象大部分是下岗工人, 一些素质较低的协管员掌握了部分公共权力之后, 就肆意违法乱纪。第二, 协管员的存在助长公务员的“懒惰”。协管员在一线, 公务员则成天躲在空调房里养尊处优, 变成公职“贵族”, 严重伤害了广大群众的感情。协管员制度不仅背离了政府设立该制度的初衷, 而且严重透支了政府公信力。应逐步取消协管员制度, 使公务员走到管理一线, 贴近群众, 真正成为服务人民的公仆。

摘要: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主要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属外地劳动力管理所管理, 并由劳动监察大队进行监管。但是, 由于职权分配不合理等诸多因素导致现有管理模式滋生腐败。加强和改进对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费的管理应从严惩罚贪污腐败分子、加强行政职权的分配和监督、严格进人制度等方面进行。

篇4:城市管理应尊重外来人员

近年来,“逃离北上广”成为社会热点现象,引发各界关注。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大量外来从业人员撤离,到二三线城市落脚寻找发展机会,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生活压力,二是工作压力,三是城市排斥。在这样的背景下,逃离北上广现象,事实上传递的是外来从业人员在中国一线城市生活工作不堪重负和遭遇城市管理歧视的问题,这使得他们缺乏归属与安全感,也看不到未来和希望。

逃离北上广为什么会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现象?这主要与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特征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发展滞后,与人口流动相配套的社会管理体制没有及时建立起来,使得经济发展起来了,人口也流动起来了,但是城市管理还是堡垒式的封闭,忽视了对外来从业人员的接纳。同时,发达的一线城市是人口流向的洼地,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大量人口流进,而现有的城市管理准备不足,认识不够,只能采取简单的限制措施,以前是限制落户,现在是限制购房购车,很具有计划经济时代城市管理的特征。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来市场化入侵民生领域,导致住房、教育和医疗费等大幅上升。

但是,因在一线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导致大量的外来人员撤离北上广到外地寻求发展机会,无论是从客观还是主观因素来看,这样的结论都不成立。

一方面,北上广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其发展机会与空间也是最多的,这对外来从业人员有巨大的吸引力。只要有发展机会与空间,外来从业人员就会不断流进,这一趋势不会因生活工作压力大而改变。

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向城市集中尤其是中心城市集中,是客观规律。北上广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辐射全国,必然会涌入大量的外来人口,这一现象不会因为政策控制而改变。事实上,一直以来一线城市就制定了控制人口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都以失败告终,城市人口并没有被控制住,而是不断突破。所以,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出现外来人口撤离,不符合规律。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中心城市的生活与就业面临的压力都会远远大于其他地区,但是没有因此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撤离现象。

所以,逃离北上广现象,更多是一种社会心理的渲染,表达了外来从业人员对现实不满的情绪。这种不满一是工作压力,二是生活压力,核心则是对未来的危机与不安全感。这些问题的核心则是城市管理与社会体制的滞后与不畅。

事实上,虽然面临生活与工作的压力,但是多数外来从业人员依然选择继续留在北上广。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管理继续排斥他们,意味着对于那些期望留在北上广生活工作的外来从业人员而言,梦想与现实存在着鸿沟。

经济发展追求效率,社会建设侧重公平。一直以来,北上广引领中国发展方向,在城市接纳方面,更接纳的是与城市定位相关的少数外来高端人才,而对于大多数外来人员而言,则处于城市管理的边缘。但是,不可回避的是,今天城市管理面临诸多矛盾与问题,主要是集中在这些弱势群体身上。所以,解决外来人员的同城待遇,不能仅仅算成本账,亦要算算收益和公平问题。外来从业人员为北上广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城市离不开他们,则必须考虑如何尊重他们、接纳他们。因此,在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的背景下,一线城市如何对待外来人员是创新人口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篇5:外来施工人员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外来施工人员'指本公司的承包商及外来施工人员。

第三条本办法由行政部负责监督,保安室负责具体执行。

第四条施工单位进入我公司施工前必须提前申请,经行政部批准后方可安排进厂施工事宜。

第五条被授权的访客(承包商/外来施工人员)在经过保安/接待处的身份核实之后,进行来访登记。发《访客证》给施工人员配戴,以识别。

第六条保安对外来施工人员进行公司安全与环境保护政策的培训,施工负责在《外来施工人员安全与环境承诺书》上签名,并做好培训相关记录。

第七条所有进入厂区的访客都必须由有关部门/指定人员全程陪送。属于装修施工的人员,则会由维修部专责人员从旁全程监察陪同。

第八条为落实执行防火措施,所有人员在厂区范围内作业一律禁止吸烟。

第九条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行业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确保施工人员自身安全和公司员工人身及财产安全不受影响。

第十条承包商/外来施工人员工作时,除了本身不应作出不安全的行为外,亦有责任提醒其它工人。

以下不安全的行为应绝对禁止:

(一)不正确的使用机器,不安全的支撑方法及不正确的搬运方法。

(二)在没有通知其它人的情形下作出一些危险动作,如突然开动一些机器、车辆等。

(三)错误选择所需之机器,使用不合规格或已破坏之机器。

(四)在操作机器期间离开工作地方,将机器或物料放在不安全的地方。

(五)拒绝使用指定的工具工作。

(六)拒绝使用或错误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如穿着不合适之工作服。

第十一条若需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必须报行政部批准后方可存放,存放必须在安全地带。

第十二条施工其间所需要临时接驳电源、气源、水源接口,必须提前向我厂行政部申请。经批准后,由我厂机修组电工对所需接驳的电气元件进行技术安全检查,确认没有问题才能进行指导完成接驳工作。严禁施工单位自行擅自接驳,否则带来的一切后果(人身安全、经济损失)均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

第十三条若工作需要明火作业,(例如钻墙孔、焊接)必须持有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并填写《临时明火申请书》,经安全主任审核、备案后才可施工。施工动火前必须采取切实防

火措施并由专人负责,动火完毕必须立即清理现场,并通知保安部进行检查,确认无火险隐患后,方可离开现场。

第十四条所有外来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我厂劳动纪律。除施工场所外,不得随便进入其他区域,严禁触摸产品,严禁靠近设备,严禁在车间内摄像和照相。

第十五条保安人员、总务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施工区域的单位也有义务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发现违反规定的行为,应及时向施工方负责人和我厂行政部反映,予以制止。

第十六条附件、记录

《外来施工人员安全与环境承诺书》

篇6:外来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协议

甲方:淄博鸿烨上勤塑胶有限公司

乙方: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签订本协议,双方认真履行,各负其责。

一、甲方责任

1、甲方要求乙方必须持安全生产资格证书及相关资(特种作业证等),做到持证上岗。

2、甲方要求乙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制定安全管理措施,促使乙方安全文明生产。

3、甲方必须对乙方作业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对乙方作业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对不安全因素和隐患提出整改意见,督促乙方整改,并有权停止其作业,必要时可以采取经济处罚。

4、要求乙方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等事项。

5、协调交叉作业期间的安全工作。

二、乙方责任

1、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施工期间

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必须持相关资质及营业执照合法经营,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杜绝违章操作。

3、服从甲方安全管理人员的检查、审核。

4、为本单位从业人员提供必须的安全教育,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按规定正确使用和配戴。

5、对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负总责,如发生安全事故,承担一切责任和费用。

6、为本单位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伤社会保险。

7、施工期间遵守甲方既定的厂规厂法,照章办事。

三、未尽事宜按照《安全生产法》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此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

篇7:关于外来施工单位人员管理制度

目的:为加强对外来施工单位人员的管理,使外来施工人员遵守酒店相关操作规范,避免影响酒店对客服务形象,保证酒店服务品质,特制定本制度。适用范围:酒店各施工区域

一、施工纪律规范

1、进入酒店的外来施工人员一律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

2、各施工区域人员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吸烟需在指定地点,施工现场不得带进任何火种。

3、各施工单位人员如需进入各相关营业场所,特别是机房重地,必须知会相关部门人员协助跟进。

4、各施工单位人员在酒店内施工应讲究文明礼貌,注意环境卫生,不得乱扔施工废物,不得使用客用服务设施。

5、各施工单位人员不准私自动用酒店、客人及员工物品,一经发现将按盗窃论处,严重者将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6、各施工单位人员严禁在各区域捡拾(偷拿)酒店客用物品,违者将对当事人及施工单位进行处罚。

二、施工前手续办理

1、外来施工人员因工程施工、设备检修、消杀送不草等原因需进入酒店内部区域活动,超过1天以上,必须由施工单位负责人代表全体外来作业人员到雇请部门开具证明,到保安部办理“临时施工出入证”。

2、办理临时施工出入证需提供全体人员有效身份证或担保人出具有效的身份证明担保,技术工种或特殊工种还需出具相关的岗位资格证书原件,复印件无效。高空作业还需出具保险合同等有效证件;

3、保安部核查施工单位填报人数、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无误后按办理临时出入证程序登记办理。

4、各施工区域现场负责人,须向施工人员告知酒店施工管理规定,对施工人员严格按规定在酒店内活动。

三、施工现场要求

1、外来施工人员进入酒店内必须佩带“临时施工出入证”,从指定路线道进出,未经批准不得从酒店正门进入。在酒店内活动严格按酒店员工行走路线行走,只能在工作场地内活动,不得无故进入大堂、餐厅、楼层、客房及与工作无关的场所,不得乘搭客用电梯和使用客用服务设施。

2、各相关施工的部门需配合在施工现场放置维修提示牌,并做好对客解释工作,避免影响服务质量。

3、施工时如需动火作业,须按酒店施工规定办理《临时动火作业许可证》和相关审批手续,施工动火部位的灭火器材原则上由施工队自备,如需借用,可到保安部办理有关手续。同时,动火时须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如动火作业不办理审批手续,或者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导致事故,给酒店造成损失的,须追究事故责任人和施工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并赔偿酒店的经济损失,如造成严重事故的需承担法律责任。

4、施工现场用电须向酒店工程部申请,电气设备须有正式电工安装,不得随意私拉临时线,必要时临时线要用双护套电线。

5、施工中需用易燃、爆物品时,必须符合《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易燃品不得存放在施工现场,应按用多少多少的原则,配备专人保管。

5、工作时需尽量减小噪音,以免影响客人,外来作业人员如果需在现场打磨、重击物品,而发出巨大的声响时,应该避开客流高峰期,并且在上午10点之后予以动工,晚上21点前结束,如酒店有重要接待时,再视情况而定。

6、每天施工完毕后,须对现场进行清理,将杂物堆放好,关闭电源和门、窗,如有违反者,由保安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理。酒店施工监督人员要做好复查工作,确保没有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

7、外来施工人员每天施工完毕离开酒店时,须自觉接受各岗位保安人员对所携带离开的工具进行检查。

8、临时出入证如有丢失、被盗等现象时,施工单位须及时到保安部登记并重新办理,保安部通知各岗位原出入证作废。

9、外来施工人员在工作期间不得肆意干扰酒店的服务人员及扰乱酒店运营正常秩 序,以免影响对客服务形象。

10、所有外来施工人员进入酒店后应严格服从酒店相关规定,违反规定者,将视情

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扣除相应工程款,如情节严重的取消进酒店施工资格并通

知有关单位对其做出处理。

11、施工期间应注意卫生,不准随地吐痰、大小便,不得随地倒废油、脏水、碎木、烂纸等杂物。

12、因施工人员施工期间不慎造成酒店物资损坏,应该按照原价给予赔偿。

13、施工堆料及垃圾不得圈占消防设备及通道,不得堵塞楼梯、疏散通道及走廊。

14、施工人员不得使用酒店客用物资,一经发现将试情况给予相应处罚。

15、施工人员必须注重个人卫生,这着装文明,不得敞胸露怀等不文明现象。

16、凡是涉及到处罚的,保安部就出具扣款项目经总经理批示、施工现场人员确认后,上交到财务部,款项将在工程款中扣除。

四、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1.凡需要到酒店区域施工的单位,必须由本单位填写酒店统一的《施工单》。施工人员不得超出《施工单》所注明的施工区域,不得制造噪音,影响客人休息。2.施工人员施工结束,离开施工区域时,应清理好现场卫生,并主动接受保安人员的检查。

3.如果在一日内不能完成,而需较长一段时间施工的单位,必须按规定与保安部签订《施工安全责任书》,并严格按《施工安全责任书》的条款执行。凡未按规定签订《施工安全责任书》的单位一律不允许进入施工区。

4.施工人员如需往酒店区域外运物品,则需填写酒店统一的物品“出门证”。

5.施工人员进入酒店施工,必须在保安部办理酒店统一的“出入证”,并按照酒店的办证程序交纳押金及填写有关表格。

6.施工人员进入酒店区域后,需自始至终佩带酒店“出入证”,若保安员在检查施工区时发现有未佩带酒店“出入证”的施工人员,将会没收其“出入证”并给予相应处罚。7.施工区需要接电或动用明火施工时,需严格执行酒店《用电用火管理规定》。8.施工人员只被允许在其施工现场出现,不得乱窜,不得到施工以外的区域,不允许到客区,不允许使用客用设施。

9.施工人员只被允许在施工区域施工及喝水,不得在施工区吃饭、睡觉、随地大小便、娱乐等,一经发现有以上行为,将被没收“出入证”并清理出酒店。

10.“吸烟如同防火”,施工人员不得在施工区及酒店任何一个区域吸烟,一经发现,将会被没收“出入证”并带至保安部做处理。

施工防火安全责任书 为了保障施工安全,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广东省有关防火安全责任条例的管理规定,按照“谁失火、谁负责”的原则,特签订以下防火责任书:

1、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施工方的安全保卫工作由负责人负责,并与建设方方在安全工作上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批评,把安全保卫工作贯彻施工始终。

2、施工方制定的“安全防火制度”,由建设方负责人负责监督及现场监理人员执行,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和问题应立即解决,解决不了的应立即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并上报建设方。

3、施工时,必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动用明火事先得到施工负责人的批准并登记备案,作业时配备足够的消防沙,并有专人负责看管,作业后认真清理现场,不留火险隐患。

4、施工现场的灭火器材必须摆放明显位置,不得挪做它用。

5、保证施工用电安全,各种电器的安装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严禁乱拉电线和超负荷用电,下班时对作业部位进行安全检查,拉闸断电。

严禁使用电炉、电取暖具,室内照明禁用碘钨灯,各种照明灯必须与易燃物有0.5米的距离。

7、凡施工所需的各种用电设备及动用明火,须在使用前做好防范措施。施工人员须随带携带各种特殊工种的上岗证、许可证,以备检查。

9、对在施工中有违反本责任书者,将做出必要的经济处罚,对情况严重触犯法律者,送公安机关处理,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10、本责任书一式四份,签订后施工人员、施工负责人、监理方、建设方各执一份,施工单位安全部存档一份。项目负责人签字: 监理人员签字:

施工负责人签字:

施工人员签字:

签订日期:

篇8:外来施工人员管理规定

1 外来人员频繁发生事故的原因总结

1.1 技能水平较低, 安全意识差

在电力检修及施工作业中, 由于环境艰苦, 劳动力消耗巨大, 以致于电力施工单位与外来施工单位, 往往过分注重员工的身体素质, 要求其能够吃苦耐劳, 而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文化素养, 要求较低, 以致于经常出现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的情况, 久而久之成为了行业中的固定的模式, 极易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1.2 外来人员在高难度作业中比例较高

在电站建设或新架空线的作业中, 外来人员占据了大量的比例, 如在架空线的作业中, 难以保证每个施工点都由正式职工进行带领指导, 进而埋下了事故隐患。

1.3 其他事故原因

一些外来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性能较差, 甚至出现老化设备持续使用的情况, 导致了外来人员在施工时安全受到危害;外来人员缺少专业的安检人员, 对工作进行监督, 使违章操作无人制止, 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一些分包单位在进行电力企业工程招标时属于一级施工单位, 而在中标后派遣的施工单位是三级施工单位, 有的甚至是普通的包工队, 这些层层转包的现象使电力企业工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同时极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 降低事故发生的措施

电力企业在电站或电网的建设过程中, 应构建以电力建设单位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管。将安全责任进行落实;加强外来人员的安全监督力度, 发包方对于分包单位有着监督安全和指导工作的责任, 应对外来人员的施工组织及技术、安全措施进行有效的监督;电力工程事故属于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工期的流失, 相关因素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因此应对工程中可能遇见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和控制;在施工现场应加强检查, 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是否制定相关作业指导书, 是否及时对外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且注意交底内容与实际是否一致, 外来施工组织是否合理, 外来施工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施工;作业分工是否明确, 安全责任落实是否到位;相关规定中需要进行监护的作业, 监护人员是否安排到位;外来人员是否遵守相关安全纪律, 相关设备是否合格;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安装规定架设;危险施工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防护;外来人员是否在正式员工的带领下作业等。

外来人员及所属分包单位都根据相关规定构建健全的管理制度及台账。分包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 并结合工程进度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 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3 致力于制度化、规范化及法制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的建立

3.1 采取合理的手段, 依法对外包工程进行管理

主要可通过对外来人员的工作资质的审查;对外来人员实行考核试用期制度;将外来人员的施工进行动态监管;采用优质作业奖励制度, 惩处违规作业。

3.2 总结经验, 加强制度化的管理

在多次的建设工作中, 对电力工程施工进行总结, 不断累积相关经验, 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将工程项目的负责人的责任强化,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并制定相关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管理。制定以人为本的外包工程管理。加强在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生产管理, 防范于未然, 杜绝事故的发生。

在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中, 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应在工作现场进行, 且应保证双方交底清楚, 杜绝走过场的不负责现象;二是对外来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 若外来人员素质较差, 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行为盲目随意, 使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加大, 应对其进行教育和再培训之后方能上岗;三是将外部项目的工作时间及外来人员的流动情况进行控制, 若外来人员在工作中作业时间随意调整, 使相关的安全监控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四是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 特别对于风险较大的项目应做好全程监控, 及时将相关问题进行处理, 消除安全隐患;五是制定严格的安全考核制度, 安全考核是保证相关制度的落实与查处违章的工作, 也是有效对外包工程及外来人员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因此, 安全考核不仅要对外来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 也应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和激励效果, 使电力企业外来人员的管理体系跟为完善, 为管理环节的顺畅提供扎实的工作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电力企业外来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难以彻底实施工作。从目前来看, 外来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一些不足, 电力企业的安全监督的力度是有限的, 因此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外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对电力事故的案例进行分析, 对其中的事故发生原因采取对策, 合理使用相关的监督手段进行工程的监督, 并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及法制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孙爱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09, 20:72+68.

篇9:外来施工人员管理规定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管理;融入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9-0119-03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起步,经济迅猛发展,逐渐拉开了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这使得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大量涌入这些地区。上海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城市,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选择地区。他们流入上海,其中很大一部分集聚于城郊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既为上海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外来务工人员的积极作用,消除负面影响,探索有效的治理方式极为重要,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一、上海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

1.外来人口比重

1983年上海的流动人口只有50万人,1984年70万人,1985年134万人,1993年242万人,1997年282万人,2000年383万人,2007年660.30万人,2010年人口普查为2 220.83万人。其中外地流动人口829.82万,占上海总人口的37.73%。2011年底,本市常住人口已达到2301.9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达900万,且向郊区流动趋势加剧。在全市外来人口中,有600万在郊区,占全市外来人口比例接近80%。

嘉定区全区常住人口现为147万,其中外省市来沪人口近90万人,外来人口是本地的1.4倍,已远超户籍人口,主要集中在江桥、马陆、安亭、南翔等流动人口大镇。

以江桥镇为例,江桥镇常住人口为26万人,其中外来人口20万,占77%。江桥镇太平村户籍人口1 305人,外地人口达4 000多人,本地人口和外地人口比例是1∶3以上。江桥镇幸福村户籍人口1 863人,外来人员近15 000人,本地人口和外地人口比例更是高达1∶8以上。

外冈镇2003年外来务工人员15 799名。至2011年增至53 878名,每年平均以20%的速度递增。

2.外来人口结构

嘉定区的外来人口主要来自于安徽、江苏、河南、江西、浙江、四川,占总数86%,其中安徽占38%。

年龄结构以劳动适龄人口为主,其中16-45岁的占85%左右。年女比例差距较大,为2:1左右。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的占80%左右,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9%,务工、经商人员占90%左右。

3.外来人口生活状况

外来务工人员多数从事收入较低的工种,2012年2月27日公布自4月1日起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 450元/月,,增加170元/月。使得外来务工人员的平均工资有明显提高,但他们工资70%以上仍在2 000元左右,相对于上海职工月平均工资4 331元是明显偏低的。这种收入水平在上海也就是属于维持温饱型。

外来务工人员在上海多数举目无亲,由于地区文化差异,他们很难融入本地人生活,从而使他们感到被边缘和歧视,缺少归属感和安全感。碰到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难以找到帮助。

4.外来人口急剧增加带来的现实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对于上海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上海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也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一是治安问题突出。由于外来人口流入,违法犯罪现象迅速增加,据统计约占各类违法犯罪案件总数的80%以上,而其中青少年犯罪占89%以上;二是违章搭建难以控制。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也引发了村域范围内违章搭建问题的大量出现。据2010年的统计,上海农村违法搭建面积96万平米之多,造成各种安全隐患,给村域治理带来从未有过的新难题;三是社会公共资源难以承受。许多城郊村水电严重超负荷,医院、卫生应对难度加大,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孩子入学难的问题面临新的挑战。以嘉定区为例,至2011年底,全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外来人口子女33 617人,占总数的52.99%,学前教育阶段外来人口子女21 532人,占学生总数的63.3%。尽管新建一些公办学校校舍,但仍然难以满足需要。已有的民工子弟学校资金不足和师资力量奇缺。要完全解决,区财政也难以承受。四是管理难度加大。由于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管理难度增强。各村(居)委及相关部门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增加了政府管理成本,但在人员流入控制、外来人口管理方面还缺少有效的管理方式。

二、一个成功的外来务工人员自治管理实践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特点,如何发挥他们对于地区建设的积极作用,消除或减少负面影响,是各级政府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的问题。特别是处于上海近郊的村镇,如何进行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更是一个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他们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从江桥镇太平村这几年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管理的积极探索和所取得的成效,来展示一个外来务工人员自治管理的成功范例。

1.太平村现状

太平村是个典型的上海城郊村。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西端,紧临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历来为南北通衢要道,距上海市区半小时车程,属标准的城郊结合部地区。全村行政地域为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 683亩。全村365户,有8个村民小组,本村户籍人员1 305人,外来流动人员近4 407人,是本地人口的3倍多。2011年村工业总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16%,工业利润2 600万元,同比增长15%,第三产业产值4.2亿,同比增长20%。入库税收5 369万,同比增长5.9%,村可支配财力1 118万元,村级经济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得到递增,净资产2928万,人均收入达到22 504元。太平村曾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平安家庭示范村”、“全国民主管理指数第一村”、“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全国幸福村”、“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村容整洁示范村”等100多项荣誉称号。

2.自治管理从尊重开始

随着太平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来沪人员流入,3倍多于户籍人员的外来务工人员,给太平村带来了基层党建和日常管理两方面的巨大挑战。太平村以其敏锐的政治眼光,认识到外来务工人员问题关系到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地位应该得到尊重,其困难应该得到关注,其利益应该得到重视,回避是解決不了的,必须积极地应对。外来人员绝大多数租用原住民的房子,由于居住在一起,与原住民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外地人”、“乡下人”的称呼,带有较明显的歧视倾向,外来人员对此非常反感,常常成为口角的起因。为消除外来人员的隔阂,促使他们实现流入到融入的转变,太平村首先从尊重开始。2003年太平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并进行表决通过决议,今后在太平村的来沪人员一律称为“新村民”,并将这一内容写进《新村民自治管理章程》。这不仅是一个称谓的改变,而且是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观念的转变。是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平等地位的逐渐确认。太平村以此为突破口,开始推进新村民自治。

3.推进新村民自治,实行外来人员自我管理

太平村是全国村民自治的典范,长期以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主政治管理模式。村两委把太平村比较成熟的民主管理模式向新村民管理拓展,在太平村党总支的领导下逐渐实行新村民自治。

2003年太平村就开始让新村民代表列席太平村村民代表大会,让新村民逐渐参与太平村村务。2005年5月成立上海市郊首个新村民党支部,在太平村党总支的支持和引导下,新村民党支部逐渐推进新村民自治,实行了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太平村给予一定的管理经费的支持。2006年9月,太平村又成立新村民团支部。党员、团员的带头作用,在服务新村民和带动新村民自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随着自治条件的成熟,2011年,太平村又在上海率先成立了新村民管理委员会,提出组团式走访和精细化管理,继续深化对新村民的服务与管理,着力在本村村民和新村民之间营造平等相待的民主和谐氛围。

外来务工人员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举目无亲,最怕自己的事没人管,自己的困难没人帮,实行新村民自治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娘家,他们的困难有人帮助解决,比如就业的问题、孩子上学的问题、邻里纠纷的问题、平时生活娱乐的问题,新村民管理委员会都可以会同太平村两委给以解决和帮助,使他们有了家的感觉,产生了对太平村的归属感,觉得太平村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珍惜这种家的感觉,因此关心太平村的发展,关心与新老村民的相处,由此构建起和谐融洽的基础。

4.新村民自治,新村民当家做主

新村民对于新村民的事说得上话,做得了主。新村民管理委员会是在4 000多名新村民的基础上通过层层选举而产生的。为了实现新村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目的,新村民以50人为单位推荐产生新村民代表1名,正、副组长各1名,由他们负责管理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新村民的日常生活。新村民代表是实行新村民自我民主管理的基本力量,是新村民代表会议的组成者。在新村民代表会议常务工作组的统一组织下开展工作,履行代表职责和义务。每月20日前,新村民代表通过表格汇报本人所做工作、参加各项活动及组织各项活动情况。新村民代表必须密切联系新村民,对于新村民的提议、建议、要求、反映、需解决什么问题,及时向新村民管理委员会汇报,作为新村民管理委员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和参考。新村民代表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如有必要,可以增加会议次数。听取新村民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进行评议,提出评议意见,纠正新村民管理委员会在工作中的不当和偏差;讨论、提出要求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予以关心、帮助或协调解决的涉及新村民切身利益、权益等事项的意见、建议和要求;选举新村民代表会议常务工作组成员及成员的罢免、补选;选举新村民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新村民管理委员会职数及成员的罢免、补选。村里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新村民代表及正、副组长会议,一方面向他们传达村的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听取他们在新村民中了解到的意见和建议,为村党总支工作的顺利开展出谋划策。另外,村里还邀请新村民党员参与村民组的例会和村民大会,希望他们为村务、组务管理献计献策。村党总支同时根据新村民反映的一些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新村民管理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五至七人组成。每届任期三年,届满按照本章程规定进行换届选举,新村民管理委员会成员职数由新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新村民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各项新村民管理工作和新村民活动,保障新村民的合法权益;开展教育、培训、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公益活动;联系、服务新村民;配合村党总支开展工作等等。

5.以服务为理念,构建“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为实现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太平村十分重视现在居住、工作在本村的4000多名新村民的人性化管理。为此,太平村构建了“党建引领+属地管理+多元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村民管理新格局。

新村民管理委员会围绕村党总支工作思路,建立了新村民信息管理服务中心,并且以“中心”为枢纽,在各村民组和企业先后建立了管理分站。对于外口管理中存在房东长期居住在村外,宅前宅后脏乱差,新村民管理难的特点,新村民管理委员会在村民组积极推广私房出租托管模式,通过村老协组织、组务会、新村民正副组长等进行广泛宣传,由分站负责人统一进行协调,安排符合规定的新村民入住,这样既是服务新村民,又为加强新村民管理创设了有利条件。新村民管理委员会还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从人性化管理角度出发,先后推出了就业推荐、法律咨询、子女入学等12项服务项目,旨在通过服务达到以服务推进管理,以管理促进服务的“两促进”工作目标。

凡在太平村里居住满两年以上,有固定工作或营业场所,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村规民约,能积极参加村民组或所在企业开展的各类活动,主动配合和支持村里的工作,并且表现突出的来沪人员,均有资格当选为新村民代表。新村民代表通过选举产生,对本村重大问题享有讨论和建议权,对村干部和新村民管理人员享有批评权等等。

新村民自己管理自己,就有了“当家”的感觉,他们不再是“外来人”而是主动关心村里的事情。在太平村8个村民组和新村民家园,只要天气好,每晚都会有广场舞会,跳的人多,看的人更多。这种活动不仅丰富了新村民的文化生活,还增加了新村民与本地村民之间的互动和了解。而为了服务好舞会,不少新村民代表自发承担音乐播放、现场秩序和安全的维护工作,一名新村民党员还将自家2万多元买的一套音响拿出来给大家使用。晚会结束后,很多人都主动留下来捡垃圾清洁场地,根本没有人要求这样做。最近为太平村安装大联勤监控设备的某公司老总说:“我在嘉定跑过那么多村,太平村最‘神奇’,无论何时来这里都是干干净净的。”他以为的“神奇”,其实是新村民自治的结果。

太平村是太平的,新老村民和谐相处,在外来务工人员8年增加了13倍的情况下,依然没有一起重大刑事案件,没有一起群众上访,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三、启示与思考

多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也取得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但许多客观的、制度性的瓶颈依然难以突破,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关注和探索。虽然,太平村在外口管理等方面建立了许多工作制度,既调动了新村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在太平村形成了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为当前做好农村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对一些敏感和现实的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但这些问题远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在新形势下,仍有需要进一步深入商讨,有些还需要政策层面的创新。

第一,如何确保新村民录入信息的正确。这是源头上加强管理的重要举措,但由于来沪人员准入制度不健全,租房政策和制度不规范、缺乏制约性办法,来沪人员流动性较大,入住、信息采集、办证、签约、变更等各环节的程序、办法不规范等原因,新村民基本信息的完整、准确掌握还有一定困难。

第二,如何提高新村民代表的议政能力和素质。由于新村民数量庞大,而教育培训资源不足,缺少平台和载体;新村民还没有纳入本地区社区和终身教育体系;新村民没有规范、完整的组织体系,组织开展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力量薄弱;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活动经费缺乏,代表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新村民代表的議政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基层民主政治的质量。

第三,如何确保新村民参政的可持续性。虽然太平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已进行多年,新村民参与的制度也已实施多年,并且卓有成效,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领导的理念和民主意识,而且由于现行法律、政策制度的规定和村级财力限制,新村民民生保障的提高还有一定困难,因此,新村民参政的长期性、持续性无法保证。

第四,新村民自治的完善,社会福利的提高,生活环境的稳定和谐,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前来居住,外来人口的增加和居住空间的有限、社会资源配套的紧缺的矛盾如何解决,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关注。

第五,随着外来务工人员逐渐融入当地生活,原籍村民与“新村民”之间政治、经济待遇的差异将显现,“新村民”对于这些方面的诉求如何解决,需要在制度政策方面加以探讨和解决。

上一篇:小学英语节活动总结下一篇:《工程管理生产实习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