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的收获作文

2024-06-22

玩游戏的收获作文(精选14篇)

篇1:玩游戏的收获作文

生活中有很多种游戏,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模型游戏了。 我拼装过的模型可不少,有汽车、鬼屋、机器人、变形金刚等等,我最喜欢的就是机器人了。因为机器人很帅,有很多武器。我在拼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比如说:不知道是哪个零件安装在哪里或者是不知到怎么安上去。不过,告诉大家:我的技术可不赖,爸爸妈妈、哥哥和姨夫都比不过我。有一次,姨夫给我和哥哥各买了一个模型,给我的是一个“鬼屋”的模型,给哥哥的是一艘军舰的模型。

我一个人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拼好了,可哥哥和姨夫两个人一起拼了半天还没拼装好,两个人一起还没有我一个人速度快,唉,真差劲! 通过这个游戏,我发现一个个小小的零件,通过我的智慧和巧手,居然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模型,真是太神奇了! 有志者事竟成!

篇2:玩游戏的收获作文

记得看人家骑自行车的时候,我特别想骑,但是又怕摔倒,就总让爸爸扶着骑自行车。过来好几天,我还是不会骑,我不耐烦地说:“不骑了!”这时,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好孩子,如果你不骑,那你是永远不会骑的,学本领要靠自己,学中才能找到技巧。”从此以后,我跌倒了继续骑,跌倒了继续骑....慢慢的我终于找到平衡的技巧,学会了骑自行车。

从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什么,都要靠自己去努力完成,不退缩,这样才能学好每样东西。

篇3:作文教学的几点收获

一.以语文阅读教学为契机,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通过阅读课文, 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文章的内容、文章的深刻含义以及写作技巧, 而这些都可以为学生写作奠定基础。可是现在的语文教学却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分开来授课, 语文教师往往在学完一个单元后布置作文作业, 使得语文课堂上所学的写作技巧得不到及时的运用, 学生每周都写作文, 可是作文水平始终不见长进。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作文教学应与阅读教学融为一体。

在学习《听听那冷雨》时, 我们首先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来探究冷雨的含义, 然后分析作者写作技巧, 经过学生讨论, 得出作者是从视觉、听觉、味觉描写冷雨, 让学生知道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来描写景物。随后立即布置作业,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 描写学校后面的麦田。学生充分利用本节所学, 展开想象, 写出了一些优秀的作文。如:高一 (9) 的王娟的作业:在我们学校的后面, 有一块方形的麦田, 它成了我们的朋友。当我学习累的时候, 俯视后面绿油油的麦田, 我仿佛听到他们在悄悄的说话, 一股绿色的清香扑鼻而来, 此时, 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学完一篇课文后, 针对课堂所学的写作技巧, 立即进行写作练习, 描写一个场景或一个人物, 让学生课堂所学得到及时的训练, 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稳步提高。

二.以课外阅读为主线, 拓展学生知识面

“最是书香能致远”, 一篇篇文章, 一部部好书,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沟通心理、解悟人生。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良好的阅读能力息息相关。

语文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引导学生多读书。在语文教学中, 我经常提醒学生:“你们一定抽点时间阅读课外的报刊杂志, 如《扬子晚报》、《徐州日报》、《读者》等。”我们在课堂经常讨论一些热点事件,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样可以激励学生阅读报刊杂志, 让学生喜欢阅读, 逐步养成阅读课外书报的习惯。

学生不仅要阅读报刊杂志, 还要阅读文学名著。文学名著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阅读名著可以拓宽知识面, 陶冶情操, 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因此, 我一直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把需要阅读的名著写在黑板右上角, 对他们起一种提示的作用。一般名著内容较多, 学生需要充足的时间, 不能急于求成。学生阅读完文学名著之后, 我及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在查看学生的读书笔记时, 我看到学生有一些新的收获。如:高一 (9) 班朱俐瑶在阅读鲁迅的名著《朝花夕拾》时, 了解了鲁迅的童年经历, 她把自己的童年生活的趣事写在读书笔记的后面。

通过阅读报刊杂志和名著, 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 写出的作文内容充实, 思想深刻。在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 以读书为主线,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以周末生活为素材,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现在高中的学生, 压力特别大, 生活单调乏味, 上课、考试、做作业成了他们主要的生活, 他们在学校基本没有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 甚至连周末, 教师必会发一些试卷, 让学生带回家做。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周末还把学生送到辅导班。可怜的学生仅有的周末时间也被学习侵占。如今学生没有体验生活的经历, 哪能写出内容鲜活、感情真挚的作文呢?

我们要把周末的时间还给学生, 给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 学生才能写出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作文。在语文教学中, 我始终以周末生活为素材,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周末, 我给学生留体验生活的作业。如:农村的学生周末帮父母做点农活, 描写做农活的经过及感悟;城里的学生帮助父母做点家务, 描写做家务的的经过和感受。周末作文批改完之后, 我发现他们的作文比以前的作文内容真实、感情真挚。如王腊梅的《收玉米的感悟》, 作文描写周末的时候帮助父母收玉米的经历:周末, 我跟着父母去掰玉米, 掰玉米时, 玉米秆上掉下一种黄色的粉末, 粘在皮肤上痒痒的。自己的胳膊被玉米叶子划过, 留下一条浅红色的印迹, 又痛又痒。经过收玉米, 我感悟到父母赚钱不容易, 以后在学校一定认真学习, 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韩露的《洗碗》, 作文描写周末吃过午饭以后, 帮助父母洗碗的经过, 洗碗时, 不小心摔坏了一个。从洗碗感悟到:在将来人生的路上, 不管做任何事, 都必须小心谨慎。

学生被封闭在学校里面永远写不出有真实体验的作文,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让他们做点农活, 做点家务, 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 他们会有新的感悟。这样的活动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甚至对他们的人生有所启发。

四.以假期生活为依托, 丰富学生的阅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 参与社会生活, 激发写作欲望。”假期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语文教师能有效的利用假期的时间, 丰富学生的阅历, 对他们写作文的积极性有促进作用。寒暑假时间充足, 语文教师可以布置外出游览的活动, 增添假期生活的趣味, 学生也喜欢这样的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 我有效的利用假期的时间, 依据我们周边的自然资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布置切实可行的作业。如:岠山在我们县内, 同学们可以到古邳岠山去游玩, 回来描写游览的经过。学生通过这次活动, 写出一些有真实体验的作文。如彭辉的《游岠山的感想》:暑假中的一天, 我去岠山游玩, 我选择一条崎岖不平的路, 到处是野草, 每前进一步, 都十分艰难。当到达山顶时, 观看远处的景色, 心胸开阔, 很久没有这种轻松的感觉了。从今天的登山我感悟到, 人生的路也如登山, 前进一步也很艰难。朱思金的《岠山的山枣》:今年的国庆节, 我去岠山, 上山的路上, 我看到很多山枣树, 上面挂满小枣, 顺手摘小山枣, 手被枣树的针划破了, 幸运的是不太严重。以前, 我只是听说过岠山, 今天, 我到岠山游玩, 看到山枣、荆棘等。人只有亲身到某地游览, 才会有新的体验。

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 让学生到附近的风景区游览, 拓宽学生的生活空间, 丰富学生的阅历。学生在去游览之前, 带着记录本, 准备记录风景区的特点和名人事迹, 回来后, 整理成一篇游记作文, 写出游览的感受。

篇4:餐桌游戏,收获季的收获

做菱角哨子

秋天,农贸市场开始有菱角卖啦,青绿色的菱角水灵灵地散发着水生植物的气息,煮熟后是褐红色的,有近似于栗子的甘甜和香味。菱角有两角菱和四角菱之分,前者活像一只元宝,后者的角尖尖翘翘,吃起来爱嚼劲,但煮熟后肉质更硬香有咬嚼。做菱角哨子很显然要用两角菱。做法是这样的:煮熟后挑出外壳坚硬的老菱,菱角的肚子下面有个蒂,蒂部特别软,在这里钻个小洞,用耳挖子把菱角肉小心挖空,挖空后,将下嘴唇贴在洞口吹气,就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啦。

收获:让孩子爱上“水八仙”之一菱角的特别口感和香气。做这样简易的吹奏乐器,很有赤子情怀;锻炼孩子的耐心,并培养他对音高的敏感。

打造“小橘灯”

冰心奶奶60多年前写过一篇名叫《小橘灯》的散文,很有名。橘子红了,让我们一起来做小橘灯。用小刀在橘子上方割开直径2厘米左右的小洞,再用锋利的不锈钢小勺,小心把橘瓤挖出来,最好不要把橘瓤弄烂,不然橘子里面太湿,很容易让蜡烛熄灭;把相对硬一点的蜡烛安置在掏空的橘皮里,铁丝从底部穿过,固定住蜡烛;在洞口周围穿进长短一样的四根绳子,方便提着,点着蜡烛,橘皮里透出温柔的红光,小橘灯就做好了。

收获:在挖橘瓤的过程中锻炼耐心,还能提高嗅觉上的敏锐性——很多粗心的孩子没有留心过橘皮的香气,但蜡烛将橘皮烘暖后,其香气会很醉人。

做冻柿子冰激凌

如果孩子爱吃冰激凌,你又担心吃多了冰激凌里的乳化剂不好,可跟孩子一起来做纯天然的“冻柿子冰激凌”。洗净的柿子放在保鲜盒里,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一夜。吃前取出柿子,往保鲜盒里注入冷开水,没过柿子表面,静置10分钟左右,让柿子“缓性”,倒掉冷水后,洗干净手,把柿子皮剥掉、柿子的果蒂摘掉;将剥掉外皮的柿子果肉放在玻璃杯里,淋入少许蓝莓或草莓果酱做点缀即可。

收获:可让孩子比较鲜柿子和冻柿子冰激凌不同的口感,感受结冰过程对水果内部结构的改变,培养深入细致的味觉感受;同时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胡萝卜雕花

你的孩子也不爱吃胡萝卜,但每次下饭店,厨师放在盘边做点缀的胡萝卜花他都拿过来嚼得津津有味?那就学一学胡萝卜雕花吧!如一朵月季花这样雕:胡萝卜1根横切4至5段(可雕刻4至5朵),每段削成三角梯型,用雕刻刀(或小尖刀)刻出最外面的第一层花瓣;用旋刻的方法将第二层和第一层之间的空隙去掉(注意第二层的花瓣之间要依次交错在一起);再朝里刻第三层花瓣,刀要垂直着去掉余料,最后用同样的方法刻出最里面的花芯直瓣。

收获: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基本的美学修养;让他细心观察不同的花朵如月季花、丁香花或雏菊花的不同形态,并研究不同的雕法。雕刻所剩余的边角料可以榨汁做蔬菜面,或熬汤,让孩子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

编蒜辫子

又到鲜蒜大量上市的季节,妈妈们不但可以加工糖醋蒜,还可将暂时不吃的编成蒜辫子,挂起来晾干,这样不容易发霉。蒜辫子就像一挂挂鞭炮一样,挂在家里还可以驱虫呢!编法是这样的:双手先抓起两株蒜,蒜头朝上并拢,茎叶十字交叉斜搭,再拿起第三株蒜,将蒜头卡进并紧的两蒜头之间,将其茎叶交叉点缠绕固定,编蒜辫“起头”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像编麻花辫一样,三股交错,相互压搭,盘拧编织,轮番不停地在每股上“续料”(蒜头),蒜辫子越编越长。编满百头,在辫梢最后绾扣打结、系成疙瘩。蒜头并排整齐地排列在蒜辫子侧上方,看上去很爽眼。编得好的,选用蒜头大小要均匀,每续一头蒜,都要把茎叶抽紧,让蒜头排列紧凑不松动。

收获: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基本的美学修养;使之对味道比较冲鼻的调味料不再避之不及——吃生蒜可预防肠道细菌感染。

做火龙果杨桃西米露

艳美的火龙果其实是一种仙人掌的果实。挑一个胖胖的、果皮像鳞一样片片外翻的火龙果,对半切开,用挖勺挖出果肉,保持果皮完整,然后将挖出来的果肉切粒;新鲜杨桃一只,洗净后横切成一片片的五角星状,与火龙果果肉一同放回果皮中(不要装得太满),加入煮透晾凉、晶莹剔透的西米露,再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收获:培养孩子对热带水果的观察力,如可以让他观察杨桃横切与纵切后的形态有何不同,培养孩子的基本美学修养,让他学会欣赏果皮、果壳做成的美丽餐器,学会物尽其用。

雕刻南瓜灯

要是会雕南瓜灯,就可以在万圣节狂欢上大显身手了!清洗南瓜后在南瓜顶部挖一个五边形的盖子。然后先把手伸进去挖出“瓜瓤”,去除南瓜籽。当所有的南瓜籽都去掉以后,用一个大勺或南瓜刮刀来将南瓜的底部和侧面挖薄,使其厚度缩小到2厘米。事先在纸上将南瓜灯上的图案剪出来,贴在南瓜上,用图钉通过纸在南瓜表面戳孔来描出图样的轮廓。将小尖刀或带有把柄的小锯条用力下压,插入南瓜,小心地上下移动尖刀或锯条,沿着图样的轮廓把图案“割绘”出来。完成一部分后,不要立即去掉废料,而应该等到整个图案雕刻结束后,再用手指从南瓜里面向外推动图案块,去掉废料部分。这是为了让南瓜雕刻的施力点更均匀,不会因镂空产生重心的偏移。可在切割的边缘擦上一些凡士林,以防变干。最后在南瓜灯的内部点亮蜡烛,透过橙黄色的南瓜壳,暖色的光焰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

篇5:游戏中的收获作文

做作业的时候,看到玩磁铁这个题目,我的手就控制不住了,我飞快地找来几块吸铁石,有长方形的、圆形的……各种各样。

我把一块圆形的磁铁拿在手中,另一个放在桌上,然后慢慢地靠拢,不到3厘米的时候,只听“啪”的一声,两个吸铁石像两个好久未见的好朋友,一下子就拥抱在一起,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们分开,分开以后马上就又吸在一块了。这时,我把其中的一块翻过来,再把它们放得很近,前面的一块磁铁就像是遇到自己的仇人,躲开了。爸爸告诉我:“每块吸铁石都有磁极,一头指向南叫南极,一头指向北叫北极,两块吸铁石之所以有时会抱在一起,有时会互不理睬是因为”异极相吸,同级相斥“的原理。

接着,我换了一种玩法,我先把一块吸铁石放在桌子上方,再把另一块吸铁石放在桌子的下方随意移动,我以为这样就能让磁铁吸不住了,出乎意料的是:桌子上方的吸铁石跟着我的指令也在”溜冰“。最后磁铁又奇迹般地吸在一块了。看到这,我想:”两个吸铁石为什么能粘在一起呢?“我心里涌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在网上查了才知道:原来是磁化物和点场产生了力的作用。看到这,我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篇6:收获的作文:收获感恩

亲爱的朋友:

你好吗?静谧的秋天来临了,柔风忙着欣赏枫叶的火红,细雨清洗着秋天的金黄衣裳。我呢?当然是收获感恩啊!

听小河旁的草儿,花儿正在为谁唱赞美的歌啊!“谢谢你,小河。你给我们带来清水,滋润我们,愿者歌声化作一双温柔的手,为你抚去奔波的`辛劳;谢谢你,小河。你演奏的高山流水让我们惊叹,祝你能奔腾长流,愿者祝福化作一位知心朋友,常伴你左右。谢谢……”一曲高歌,草儿花儿舞动着身躯,激动的唱着……

这边浓浓的情谊散发着,那边我的心也充满着温暖。

爸妈打电话询问学习情况时,已经15岁的我,总不忘说上一句让他们注意身体、注意安全的话。一句简单的话不仅代表着我终于懂事了,更多的是说明我懂得了怎样去铭记父母对我爱,怎样去回应他们的爱。我想,这就是感恩吧。

一阵风掠过,几片枫叶随风而舞,我抬起手,他们便落入掌心。看着枫叶那光亮的红,记忆中的一条红围巾映入脑海。那年冬天,天冷的很早,老妈看着我纤细的脖子还露在外面,就去买了一条白围巾给我。其实,那时老妈还不知道我已经准备了一条红围巾想送给她。为此,我特地去了几家店,才选到中意的。不为别的,只为老妈看见红围巾时脸上笑开花的模样,然后说着:“女儿真懂事啊!”听着这些,发现自己原来是可以让家人开心的,心里的哪一点成就感也多了。一片枫叶滑落,我回过神来呢喃着:“没想到,自己那时就已经在感恩了,却没发现,没体会到。到现在,才发现感恩能让人快乐,让人幸福,让人变得很美很纯洁!”

柔风细雨工作着,被我采摘感恩的响声吸引了。于是他俩前来问我:“请问,你的口袋里装了什么呀?”我会心一笑,道:“这不就是我满满的感恩之果啊!你们的呢?”

此致

篇7:我的收获-收获的作文500字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学校的阶梯教室早已坐着黑压压的人,他们都是来自各个学校的特级教师,我和我的同班同学被班主任选中跟着六(8)班的全班同学来参加姜树华教师的讲座,我们在万众瞩目下开始了我终身难忘的一次课。

尽管作为一名小学六年的学生经验丰富、身经百战,但在几百多人的眼下一起上课的场面我还是第一次遇见。开始时就像抱着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在胸口,心里紧张极了。想到父母殷切的叮嘱与老师的期盼的目光,我知道自己一定要迅速的适应这样的上课环境,五分钟后,姜老师生动地讲课内容和妙趣横生的讲评方式让我紧张的心情飞到九宵云外去了,我渐渐开始放松,举手的次数也变得越来越多,发言也愈变愈精彩。但是,还是出了个意料之外的意外。一次,老师点我回答时,我站起来,愣了一下,突然脑子里一片空白,支支吾吾,说话声音变得颤抖,但老师不断投来赞许的眼神鼓励我,最后,我终于签完了问题。虽然我这次上课没有往日那么精彩,但是,我的勇气却提升了!

篇8:尝试创新作文,收获累累硕果

一、创新作文的前提是理念的更新

(一) 更新教师自身观念

以前, 中学的许多老师一味地瞄准考试、迎合考试, 在作文教学中, 进行纯技法的讲授和考试作文的反复演练, 导致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发表自己看法的冲动, 书写自我的真诚都受到抑制。这种以应考为目的而产生的作文, 重形式不重内容, 重技巧不重作文的功用和内涵, 重应付而不重素质。其结果无疑是砍断树根而求其枝茂叶繁, 舍本而逐末, 这如何能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因此, 只有打破这一现状, 才能使作文教学走上正轨。而要打破这一现状, 要更新的首先是教师的观念, 教师应从应试作文的观念中走出来, 解放思想, 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作文的形式, 敢于创新, 敢于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和风格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 更新学生的作文观念

创新作文的前提是真心做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绝不仅是作文教学本身所能解决的, 还需要健全的人格做支撑。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行。”这“气”的含义就是指良好的个人修养、胸襟气度、见识情趣。作文, 其实就是做人的回归, 而做人又是作文的指向。因此, 在教学中, 我始终贯穿爱的教育, 引导学生爱生活、爱自然、爱科学, 让学生明白:只有自身有健全的人格, 有良好的素养, 对生活有丰富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才会写出形实兼美的好作文。

二、创新作文在教学中的实现途径

更新了师生的作文观念, 我们得到了走上创新作文的根本保障。那么什么是创新的作文?如何引导学生写创新作文?我觉得创新作文除了文章的形式、语言新颖以外, 还应着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切入话题的角度新、选择运用的材料新、观点新。

(一) 如何实现角度新

对待同样的话题, 选取不一样的切入点, 灵活多变。传统的作文要求规规矩矩、四平八稳, 因而写出来的作品千人一面, 笔下的人物“假、大、空”, 没有棱角和个性, 更无从谈“新”。而在创新作文中, 首先就应体现一种新的思维:角度力求新颖、别致。选取不一样的切入点, 文章就会千姿百态、意趣盎然。可以从话题的本意上去切入, 更要从话题的比喻意、象征意义上去挖掘;可从主要事件切入, 也可以从次要事件着手;可以评主要人物, 也可以论次要角色;可以遵从正常思维习惯, 还可以逆向思考种种情况, 不一而足, 只要切合题意, 只要想得出来。比如“考试”这一话题, 学生可以写本质意义上的文化课测试, 也可以写生活对自己意志、品质的考验;可以谈考试的益处, 也可以抨击当今考试的弊端……通常情况下, 学生一看这话题马上想到学习中的文化课测试, 会想到考场遇到难题如何对待, 若选这一角度就很难写出新意, 应该另辟新径, 考虑社会对自己人格品质的考验这一角度, 这一大角度中又是哪个方面是别人笔下很少涉及的……经过这样层层选择, 最终才会选取一个较新的角度。我想创新作文就应该这样, 要善于动脑, 丢掉脑子里固有的条条框框, 从多角度思考, 不拘一格地写出文章来。

要达到这一目的, 教师最忌讳的一点是讲得太多。“会教的老师不教。”这话很有道理。以前, 每堂作文课, 老师煞费苦心, 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大讲特讲如何构想, 从什么地方入手, 应该写什么, 不应该写什么。其实说得越多, 越限制学生的思维, 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 结果学生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 如出一辙。

(二) 如何实现材料新

作文中所用的材料应该新鲜、新颖, 人人心中有, 个个笔下无。以前批阅学生的作文, 总感觉到枯燥无味。一写到亲情, 就写爸爸给我送雨伞, 妈妈陪我去输液;一写到友情, 就写同学在考场上送我钢笔用, 同学帮我补习新课;一写到诚实, 就写路上捡来10元钱, 还还是不还?一写到助人为乐, 就写公交车上看到人让座……内容贫乏, 陈旧俗套, 甚至无病呻吟。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1. 学生对身边生活缺少观察、缺少感悟。

作文的内容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 但是很多学生对身边生活熟视无睹, 或者见到了也觉得无所谓, 不假思索感悟。在很多同学身上总会出现这样一种实际情况:母亲、父亲、老师就生活在自己身边, 却总体会不到母爱、父爱、老师的呵护、同学的关心, 写这样题材的文章, 总是落笔无文, 不知从何处下笔。

作家老舍说:“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将观察到的生活随时记下来, 这样日积月累, 脑子里的东西就会多起来。”为此, 我们大力倡导督促学生注意生活里的感性积累, 鼓励他们留心身边的人、事、物, 选择自己感受较深的写成观察日记, 如:课堂上一个学生没交作业, 老师怎样帮助他?他今天的地面卫生很不好, 班委干部如何处理?对这些事物, 学生可以做简短而细致的描绘, 也可以简单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写作空间过于窄小。

学生在写作实践中, 仅囿于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上, 写出的文章缺少必要的生活体验, 何谈创新?因此, 拓宽学生的写作空间就尤为必要。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 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关注社会活动, 让学生走近社会, 用心去感受社会的每一次律动;有目的、有计划地领着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去, 与自然对话, 和自然默契, 在心灵感应后写创新作文。如在写话题为“关注生活, 保护环境”的作文时, 我带学生来到纵贯城市南北的现河, 让学生亲眼目睹河里的污水排放现象;带学生到郊外, 亲眼目睹农村植树造林情况, 等等。

“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我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中深切感悟和体验, 获得了写作的源头活水, 自然有物可抒, 有感而发, 使自己的文章内容打上生活的烙印, 写出个性, 别出心裁。

(三) 如何实现观点新

篇9:收获的游戏:自然物产与自然偷盗

这其中,自然环境的恶化是其中一个原由,但更重要的是,农村自生的人文美学,在功利十足的城市化浪潮里,不断地衰弱和自卑。

大院子弟回忆童年,总是要讲一些逼格很高的事情。比如说王朔,“你知道我们那时候看什么吗?总参作训地图!”普通市民回忆童年,则免不了老城区,大杂院……像我这样的农村子弟回忆童年,勉强能提一提的便是那些年,在山河麦田里玩过的种种游戏。

这种游戏不是学校里规规矩矩的小把戏,而是发生在旷野里的胡作非为。

游戏是分季节的。因为每种游戏都需要季节里的物产和风景相配合。

对孩子而言,春天不是特别好玩的季节,尤其是早春,大地一无所有,只有阵阵黄风掠过孤寂的村庄。

这种平静的萧索需要一种特别的游戏来打破,那就是“放火”。

那时,冬雪早已消融,小河里的水量降到了最低点,岸边全是大片大片枯黄的野草。带上一盒火柴,你能看着火烧到很远的地方。

如果放火是在夜晚,那简直会产生一种打渔杀家、火烧连营的历史幻觉:星星之火映衬漫天星辰,而水面又像镜子一样将这一切截取下来……

当然,即便是在农村,这种行为也是不被鼓励的。老人们这样谆谆教导:小孩子不能玩火,玩火会尿炕……

一场春雨过后,大地开始渐渐温柔。或许记忆总是选取一些美好的东西存储,在我印象中,每年春雨到来的时刻,总是会在夜晚听到植物生长的声音。

极风雅的时刻到来了。一夜之间,柳条舒展,桃花开遍了河岸。在春天的暖阳下,半大的孩子便会去河里摸鱼。也没有什么钓具,只用一个罐头瓶子泡上几粒馒头渣,扔到水草茂盛的地方,不一会儿,便会有一些小鱼钻进来。

鱼都不大,一上午最多也就只能钓一小碗,裹上面糊炸了吃,很香。

一天的时间,只有这点收获自然是浪费大好春光,所以我们在岸边搜寻茅草芽,它类似于一个极小号的带皮青玉米,里面是白白的芯,吃起来略带清甜,诸城土话叫它为“扎银”。

当然,一些摸鱼高手是不屑这些小打小闹的。他们赤脚下河,空手便能掐出近半尺长的“大鱼”来,用柳条一串,举在半空中,晃晃悠悠,在天光下过街穿巷,骄傲地如同战胜归乡的将军。

他们是孩子中的英雄,能下河摸鱼,能从很高的树上折下挂满榆钱的树枝,能从看似一无所有的土地中寻出地瓜和胡萝卜,还能在冬日的雪地里,带上黄狗撵野兔。

他们的骄傲源于收获。收获是一种最古老的人类仪式,从中生发的笑容则是最古老的人类表情。如今,我们已很少看到这种表情,因为我们失去了某种来自远古的技能,这种技能拒绝投机,是我们肢体最初的荣誉和骄傲。

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收获,那就是偷。我相信,几乎所有的农村少年,都有着偷瓜摸枣的经历,在讲起这些行为的时候,心中也不会有太多的愧疚感。

盗亦有道,孩子们的偷只限于土地上的物产,它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不过是在游玩的时候,看到田里翠绿的西瓜,便去偷一个来解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更像是一场学习生存的自然偷盗,是在未知土地上的一场冒险。

当然,有时候也会被看瓜人抓住,狠一点儿的,便扒光这些七八岁孩子的衣服,然后通知家长来领这些“光腚猴子”。家长到了后,通常都是怒不可遏,劈头盖脸一顿打,看瓜的人便会劝住家长,如此这般地讲一番,最后又硬让孩子带上几个西瓜走,当然,家长一定会满面羞愧地放下钱,看瓜人又一定会追出来把钱再塞回去……

这是一种乡邻式的惩治程序,有一点儿滑稽,但程序完备,仪式十足。

作死的游戏:英雄荣誉以及孩子群中的角色选择

除了这些关于收获的游戏,我们还会玩一些“作死感”十足的游戏。

比如夏天去河里洗澡,从很高的拦河坝上一跃而下,跳进下面十几米深的水中。姿势掌握好的话,水花较小,自然会迎来一阵掌声,反之,肚皮或者脊背就会平拍在水上,甚至会有被拍晕的可能。

那时,我们还玩过一种更“作死”的跳水游戏:十几米深的大机井,抱着分量很重的石头跳下去,为的就是能够潜到最低处,然后抓一把井泥上来。

这些行径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跳烟筒的行为有些相似,有一种歇斯底里的情绪,把叛逆视为英雄壮举,把“作死”当成荣誉勋章,可惜并没有女孩旁观。

几乎是每一年,我都会听到有小孩淹死在河里的消息,学校和家长对下河洗澡一事严防死守。每次游玩回家,爸妈都会用指甲在我手臂上划一下,如果显出白色印记,那肯定是又去洗澡了,于是便免不了一顿打。

每个游戏都会聚集起一大帮孩子。这其中,必然有一个孩子王,他精通所有的技艺,除了念书,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通,每一天都能想出一个新的玩法。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圈子中,学习好并不是一件让人自豪的事情,它无助于增长你在圈子里的威信,只意味着一种柔弱胆怯和面对自然的无能。

那时候,我学习成绩还不错,于是便在伙伴中有些自卑,这让我不得不去做一些更危险的事情来证明自己。

有一年夏天,我们正在潍河里洗澡(我一直不用游泳这个词,游泳是在池子里,是城市孩子们戴着救生圈玩的把戏。),忽然听到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声音,抬眼一看,黄色的水浪连着天际,席卷而来。河堤上的人大呼:墙夼水库放水了,大家快跑啊!

我跟着队伍跑了几步,不知怎地就觉得有些羞愧,于是便停了下来,双手叉腰,看着即将到来的水浪。

水声越来越大,伙伴们已经跑上了堤坝,他们在喊什么已听不太清,但我向他们大喊一句:操!你们不行!

为了这种“作死”式的装逼,我还背诵了一段高尔基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些都做完后,才装作不紧不慢的样子向岸边走去。

nlc202309030910

那时候,我怕的要死,感觉整个世界只剩下铺天盖地的水。上了堤坝之后,大家看我的眼神完全不一样了,带我出来玩的堂哥先是揍了我一顿,然后又把此事告诉了我爸妈。结果可想而知,又是一通胖揍之后,我还迎来了将近半年的禁足期。

作死之后,我也迎来了一个对孩子而言极其重要的收获:从那以后,我不再是堂哥的小跟班,而是孩子群中名副其实的“三巨头”之一。

他们像姑娘一样安静

狭义上的童年游戏有很多,比如撞拐、弹玻璃球、“打元宝”、过家家,这些游戏至今仍在延续着,但我所讲述的那些关于收获、关于“作死”的游戏却几乎消失不见了。

即便是我们这些生于八五前的一代,在十六七岁的时候,也开始不自觉的淡化身上的野性。

从那时起,孩子们开始分流。街机、网吧的兴起让一帮孩子沉迷其中,升学的压力又让另一帮孩子足不出户。而我的堂哥,彼时名震乡村的孩子王,在这种潮流面前,孤独寂寞,无人诉说。

从初三开始,他就辍学了,而我则不得不去实现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这是我父亲的梦想,起码在最初时候,它不属于我。

我们之间开始变得陌生。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到他在一棵榆树上摘榆钱,树下围着一群小他很多岁的孩子。他向我打招呼:哎!上来玩啊!

“不玩了,一会儿还得去上课。”

他笑了笑,挥手让我走。没走多远,一株挂满榆钱的树枝丢到我身前。我不知道,这是一种召唤还是一种告别,我只是捡起树枝,向他挥了挥手,继续走开。他吹了一句口哨,旋律大概是《真心英雄》。

或许从那时起,我们就走入了不同的世界。从此,我的世界逐渐通往城市,而他的世界在某种不可抗力之下,也变得面目全非。

如今再回到农村,我发现,不论是街道上,还是田野间,成群结队的孩子几乎不见了。他们大都规规矩矩,无论对人还是对田野,都带着一种不属于他们年龄的冷漠。

“其实孩子们聚到一块儿挺有好处的,这对他性格的发展,以及未来在团队中的角色选择都挺有好处的。”我对堂哥说。

“……现在住在村里的年轻人本来就少,都去县城买房子了,小孩自然就少,聚不成堆了。”堂哥这样跟我说,他的儿子坐在一旁玩着电脑,安静的像一个姑娘。

“就是想出去玩也没什么可玩的。小河早就断流了,苇子地也没了,大树也都被砍了,潍河全是挖沙炸鱼的,到处都是险窟窿,还有什么好玩的。”

那个世界已经消失了,所以,孩子们只能安安稳稳地呆在家里。此时,电脑已经普及到了农村,他们熟练地打开网页,但当你注意到他们时,他们又赶紧关掉,盯着XP系统那张经典的蓝天草地图片,那是他们父辈们曾肆意玩耍过的场景,而他们视若无睹,装作发呆。

(丁爱波,《齐鲁周刊》首席记者)

篇10:玩游戏的收获作文

十三年成长岁月历程,匆匆而逝,这十三年,我们,付出了多少,而又收获了多少;可能,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但却必须知道:我们只有付出过,才会有所收获。

付出意味着什么?收获又意味着什么?付出可理解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某事,收获可理解为自己所得到的、用自己努力的汗水付出而得到的。正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说的一样,又是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却是甜蜜。

上帝是公平的,只有你付出过,他才会让你有所收获。一颗小种子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也曾折断过自己的根,可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付出、努力,正是这样,才会有后来那棵茂盛的植物啊!植物是如此,人亦如此。

有这样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确,世上并没有什么可以难倒一个人的,就要看你是否会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了。要是努力过,付出过,就算没有成功,也不要灰心丧气,因为你并不是一无所获,至少你获得了一次宝贵的经历了,这样也是向成功迈进了一步。想收获,必须是要先付出的。

有人说,付出和收获是等价的,是一种人们情感的储蓄,一味的索取,只会等来失去;而我想说﹕付出和收获是双向的,只有一方的主动是得不到回报的,我们需要彼此心灵真诚的付出。

或许,付出与收获不一定会像速度与路程一样成正比,但也绝不会成反比。我一直坚信:“没有付出过的人就注定会一无所得!”

坚信,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后记

作者:梁欢

指导老师:蒋红霞

篇11:作文暑假中的收获:暑假收获多多

三年级作文暑假中的收获:暑假收获多多

丰富多采的暑假生活快要结束了。暑假中的趣事让我数不胜数,暑假中的收获更是多多。

暑假中作文上我的收获也不少。妈妈为了让我适应转变,给我买了一本“辅导班”书。就是一本名字叫做《魔法作文学校》的书,在书里老师我:“作文一点也不难,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就看谁留心了,谁认真

小学生作文大全

第二天,老师开始教我写一些笔画的写法,再继续描字练习。

开始,我是兴致勃勃的学习,可后来,这样连续了几天,我写得有些不耐烦了,想打退堂鼓,这几天的字都没认真写,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后,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写字可不是一学就会,要慢慢地学,要用心去学,现在首先是要把一些基本笔画写纯熟些,再多加练习,以后写字就会事半功倍了。”我听了老师的话后,受到了鼓舞,又认认真真的写起字来。没过几天,我发现我作业的字写得比以前工整的许多,作业上有老师的98分,还写着:有进步!后来,老师教我开始写字了,我果然觉得轻松不少,就这样,我的字一天比一天进步。补习班的日子结束了,我拿以前的字和现在比较,字的变化确实很大,我欣喜若狂,虽然谈不上漂亮,但变工整了。在这暑假的收获还真不小。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你推荐的五年级暑假收获500字作文,祝大家阅读愉快!

相关推荐:

篇12:玩游戏的收获作文

在学习方面:语文基础有进步,生字多认识了好几个,训练的错题大大减少,最重要的是学会了看图写话。数学思维有了飞跃的提高,加减进退位更是学会了用列坚式计算。

在生活方面:我会帮妈妈扫地、拖地板、擦桌子、洗碗;我会自己洗澡换衣、叠被子、整理自己的房间……

在课余生活方面:我学会了溜冰;打羽毛球;下象棋;还会弹好几首电子琴曲子……

篇13:浅论儿童作文的游戏性

一、首先是想象性的游戏

儿童是属于梦想的,因为梦想给了儿童诗意,也给了他们自由,在想象的世界中,儿童生活在比现实更为宏大的世界里。五岁的牛牛编了一个关于《小老虎的故事》:

一只快乐的小老虎,在路上散步,他不吃老虎,也不吃人,他只吃毛毛虫。他爬啊爬啊,虽然他的腿很短,他还是一拐一拐地爬着。在他的前面出现了一只大老虎,向他走来。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他的妈妈。

哎呀不好,在妈妈的背后跟着一只大狼,大狼张着大嘴正要咬妈妈的腿呢。小老虎一下子就扑了过去,抓住了大狼,然后转圈圈,将大狼甩了出去。

妈妈惊呆了,小老虎叫道:“妈妈!妈妈!”大老虎回过神来,问:“你怎么到外面来了,不是让你好好呆在家里吗?”小老虎回答:“我是出来散步的。”“那为什么这么久还不回去?”“我想在路上等等你的。”小老虎说。大老虎说:“你在家里也一样可以等我啊。”小老虎说:“因为我做了个噩梦,我就出来散步了,看看路上有没有人。我想交个朋友。”大老虎说:“交朋友是很难的,还是和妈妈回家吧,妈妈和你做朋友。”“好啊。”他们一起回家了。

回到家里,看到锅里有一条毛毛虫,妈妈不舍得吃,给小老虎吃了。吃完后才发现汤里还有一条毛毛虫,小老虎不舍得吃,给大老虎吃。妈妈吃完毛毛虫,原来的感冒也痊愈了。他们就开开心心地在家里等爸爸回来。

儿童任由自己的想象进入了一个现实以外的真实世界。首先是心理的真实:小老虎不吃人是孩子善良的愿望。又有现实的写照:妈妈把毛毛虫留给小老虎,小老虎留给妈妈吃。儿童用想象创造了一个生机盎然、充满人情人性的世界。这样一则小小童话,还有什么特别的意味呢? 牛牛妈妈以她对儿子的熟知经验进行了分析:

小老虎没有放弃走路,牛牛欣赏这种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他现在还不能做到。作为一个男孩应该奋不顾身地 保护自己 的妈妈。而将狼甩出去,是因为牛牛也想做一个这样本领高强的人。这两天早上,牛牛抱着我不让我上班,所以小老虎也到路上来接妈妈了。至于做噩梦不敢一个人呆家里完全也是他自己的写照。最刺痛我的心的还是那 句“交朋 友很难的”,这个学期 ,换了个新 环境,他还没能融入新集体,他肯定觉得非常孤单。和妈妈交朋友,妈妈的爱使他得到了安慰。捉了毛毛虫,妈妈舍不得吃,小老虎舍不得吃,就如同我和牛牛一般亲密。

在牛牛妈妈的眼里,小老虎是牛牛的化身,现实中不能达到的愿望,儿童在想象的世界里得到慰藉和补偿。这样的想象性游戏在儿童的成长阶段起到重要作用,它帮助儿童解决情感上的冲突,悄悄帮助儿童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成人编写的童话都是“幼稚”的,只有经历儿童身体的童话才是真正的童话,而经历儿童的身体,书写显然比讲述来得更为深刻。

想象性游戏对于儿童是重要的。现行的许多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关于想象性的作文内容,如苏教版教材的《心愿节》《根据声音编故事》《卡通故事新编》等。所要注意的是,牛牛的童话让儿童的潜意识在想象的世界中得以实现,而儿童作文中的想象性游戏,是教者把握了儿童精神结构和文章故事结构这两个世界的关系后在教学中的自觉运用。比如《卡通故事新编》这样的想象性故事情节如何展开?有一种最简单的游戏方式———给卡通人物制造点麻烦,然后解决麻烦。这些麻烦是存留在儿童体内的原始的野性,如贪吃、恐惧、懒惰、妒忌、恋母或者恋父的情节等等。如何帮助儿童对抗这些恶的倾向呢?“制造麻烦”是儿童最拿手的游戏,学生任由自己想象制造:水怪、巫婆、黑洞……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麻烦”,或者求助别的卡通人物,或者借着超能量,或者借助新的发明……这虽是想象的世界,然而儿童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了智慧、获得了力量,也就学会了控制,意味着儿童的生长。从另一个角度看,遇到麻烦、英雄出现、麻烦解决,这乃是一般文学故事最基本的叙事结构。在《卡通故事新编》的作文教学中,教者看似和儿童在玩想象的游戏,伴随着想象的却是儿童语言、思维、创造能力的增长,以及心理的满足、精神的丰腴。

二、其次是体验性的游戏

一般的写作是一种回忆性写作。回忆的本质就是发现、纯化、拓展、重塑。儿童的记忆是以无意记忆、机械记忆为主,记忆材料的外在形象的具体鲜活更能吸引儿童,而对材料内在的本质却缺乏关注。如此,要让儿童对记忆中的材料进行加工就成了无米之炊。回忆性写作,对于儿童来说是个难题,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呢?回到儿童本身。加德纳曾这样描述儿童:“一个听音乐和听故事的儿童,他是用自己的身体在听。他也许入迷地、倾心地在听;他也许摇晃着身体,或行进着,保持节拍地在听;或者,这两种心态交替着出现。但不管是哪种情况,他对这种对象的反应都是一种身体的反应,这种反应也许弥漫着身体感觉。”这段话道出了儿童是用整个身体来感知世界的。由此,我们思考,儿童的书写更多的是一种身体的书写。体验性的游戏,身体亲身经历游戏带来作文的现场性。体验性游戏,可以作为作文的材料参与书写的过程,参与评价分享。以折纸飞机的游戏为例:(1)围绕折纸游戏的四项作文内容,首先把体验性游戏作为了写的内容,即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体验,将作文的过程变成文字模拟生活的过程。如介绍作品产生过程,儿童甚至可以边折边演说,就在“做”的过程中比较这个词语妥帖还是那个词语妥帖,而获得一种用文字画画的功夫。(2)体验性游戏参与写的过程。写不是直接的目的,表达是游戏的需要。如给自己的折纸作品写推介词,写得漂亮是竞赛入选展览的需要。为了更加好玩,“我”折的马和“你”折的鸽子之间会发生怎样的事情,把这些作品组合起来变成一个好玩的故事。(3) 体验性游戏还可以参与评价分享写的意义。制作画册,画册上不仅仅粘贴自己的作品,还要配上游戏过程中精彩的片段。充满现场感的情景游戏给儿童带来清晰的记忆,充满动感的游戏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和生活积累,用文字把游戏中的体验、认知、快乐变为一种滋养儿童身体的养料,通过写而深刻化,并化为永恒。如此,思想、情绪、语言经由了身体,形成了一股合力,为学生的言语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可能。

三、再次是形式化的游戏

人的情感、志向、思想需要借助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而每一种艺术形式背后都暗含着创造者的生理心理结构。探索创造主体儿童的心理结构与形式深层精神结构相通之处,用形式化的游戏将人的情思和艺术的形式统一起来。

形式化的游戏首先在于作为手法 的形式。 技巧、修辞、文体等我们都可以把这些视为手法形式,每一种形式背后都有其认知意义、精神意义。如“拟声”是一种修辞手法,多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得文章变得生动形象。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也有《根据声音编故事》习作安排。如何利用声响给学生习作打开思维呢?模拟思维是儿童最基本的思维,让学生模仿大自然界各种声音,高兴的老鼠、伤心的猫咪、潺潺的流水、呼啸而过的列车……儿童的体内本就具有对声音的偏好,自然中的任何声响都能刺激他们的神经,加上一些创造,声音便有了心情和表情。另外,对于儿童而言,匀称和节奏是契合他们心灵的一种乐音。诸如:小汽车嘟嘟嘟 ,大轮船(),骑上马儿();风儿吹来(),雨点奔来(),雷公赶路();羊儿找妈(),公鸡打鸣(),老鼠着急();得儿驾驾,稀里哗啦,嘭嘭嚓嚓,吱吱喳喳,一起唱歌,多热闹啊。把这些拟声词置于一定的意境中,连起来就组成了一首童谣,整体上形成了独立自足的音乐形象。学生可以填写,可以按照样子自己创作。在表演唱的时候可以带上动作,做着表情,可以轮唱,还可以把每一行的最后一个拟声词进行反复,以达到叠唱、增加韵味和节奏感的效果。动作化的语言、音乐的节奏、声音的形象,这一切聚合起来,语言的使用也就具有了游戏的性质。从儿童的身心出发,遵循美的规律,我们才能和学生一起玩转这样的形式游戏,抵达自由的王国。

形式化的游戏在于有意义的组织结构。索绪尔把语言看成是横向的组合关系和纵向聚合关系的合成。聚合关系是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我们便产生一种新的语言游戏的方式,把能够替换的符号进行替换或者适当补充,使语言获得全新的意义。比如《小红帽的故事》,借着想象的帮助,儿童置换故事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等。学生把外婆想象成会魔力的外婆,把外婆家的地点改成小河边、大山里,大灰狼可以变 成水怪和 巫婆 ,猎人可以是奥特曼、孙悟空。因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任意组合,故事的要素之间就充满了张力,因而变得新奇有趣、充满了想象的空间。结构没变,故事还是那个故事,100个学生却有了100种小红帽。结构是重要的。在人类的文学史上,有不计其数精彩纷呈的故事,格雷夫斯却说“神死而复生的故事包含了一切 文学故事 ”, 这个“死而复生”就直指故事的结构,于是,“有一个故事,也只有一个故事值得去叙述”。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的游戏对于儿童的作文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其实,不仅仅是故事的创造,这样的游戏,我们可以用在词语的创造、句子的创造、语篇的创造中。

形式化的游戏还在于形式化的内容。张继的《枫桥夜泊》,夜晚有那么多的景物可写,为何诗人选取了落月、啼乌、白霜、江枫、渔火这些景物?因为每一个景物反复传递着同一的信息,意象的叠加营造出孤苦惆怅的意境,每一个景物的选择都是有意味的内容。苏教版第七册课文《九色鹿》,九色鹿的美不仅仅在其外形,还在其居住环境、语言、行动的美,反反复复地叙说,一个至善至美的九色鹿就凸显在眼 前。无论 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所有作品中的内容都是形式化的内容。如果说前面结构的游戏是在用不变的结构承载变化的内容,而内容的形式化最重要的手段就在意义的聚焦和反复。如作文《夸夸我自己》:要夸自己“认真”,凭什么人家相信你呢?用事实证明:表情里有认真、动作里有认真、声音里有认真。仅仅这样就行了吗?跟周围的人比,你显得认真。你总是自己夸自己,让人家怎么信服呢?你父母说你认真,同学说你认真,甚至陌生人也说你认真,接着花草树木、日月星辰都被 你的认真 打动了。这样反复地说、不断地说、变着花样说,一个认真的“我”就凸显出来了。在这个例子里我们看到作文就是这样的一个用语言文字进行证明的游戏。不仅仅是儿童的写作,细看整个人类的书写史就是“结构”和“内容”的“重复”,人们在重复中实现、改变和创造自己。

四、最后是精神性的游戏

一方面,研究儿童的哲学家给予儿 童许多荣 誉的称号:儿童是哲学家、诗人、艺术家、梦想家、游戏者、探索者、思想家等等;另一方面,儿童尚未发育成熟,意识尚未发达,在成人看来,儿童的精神世界存在着梦幻、野蛮、神秘、荒唐等等。精神性的游戏尊重儿童的精神世界,用书写让儿童的精神得到伸展。

形象的诞生为精神找到寓所。以一个学生的作文《小铃铛》为例进行分析:“小铃铛是一头羊,是一头不怎么爱说话的羊。他的算术不怎么好,山羊老师教他,他怎么也学不会,可是他不灰心,他相信自己 一定能把 成绩考好。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去数山坡上的树有几棵,可他总是要数错,小铃铛的爸爸经常揍他。小铃铛就这样天天数呀数呀,突然一天发现自己数对了树的棵数。他高兴地跑到 山羊老师 那儿 ,山羊老师告诉他,最近的进步很大。”首先是心灵的显现。班级刚进行测试,他的数学考不及格,他被爸爸狠狠揍了一顿。接着是情感的宣泄。“不怎么爱说话”“不灰心”是儿童内心真实的情感,不说出来是要被憋坏的。最后是愿望的实现。进步、被夸奖就是这位学生小小的愿望,学生在创造的世界中获得一种快感。

词语的推敲伴随着精神的伸展。澳大利亚著名的作家杰拉尔德·墨南在《我为何写我之所写》中写道:“这些形象和情感萦绕于心,直到我找到句 子将它们 产生出来。”这个“找到句子将它们产生出来”的过程对于儿童而言 不仅仅是 语言能力 ,更是儿童的认识、思想、思维、情感、精神的生长。一个学生在习作中这样写道:“今天,老师打我了。”我回忆跟学生交往的过程,并无粗鲁的动作。原来,今天的课堂上,小家伙读书读漏一个字,我用书敲了敲 他的头 , 笑着说 :“可不能漏哦,这样和原来的意思完全不一样了。”显然,学生没有找到一个妥帖的词语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于是 我引领学 生还原“打”“敲”的语境,对词语进行推敲。 最终学生 认识到“敲”的过程中饱含着老师对学生浓浓的爱意,“敲”字的更换也使得学生对爱的感受更为深刻,在他后来改写过的作文中,多了老师敲时的情态,以及被敲后自己的心理感受描写。在这样的“敲打”过程中,人文的内容也由此带出,并且表现得更为准确、合理、深刻。书写意义还在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心灵的住所,其核心在于人要认识自己,寻找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伽达默尔说:“人的活动玩味着某种东西。”这“某种东西”就是人的精神所在。

个体叙事实现了精神的自我超越。儿童的成长存在心灵世界的冲突,写作是自我调节的方式,通过写实现心灵的对话。一个四年级学生围绕着《瓷杯坏了》这个故事写了一系列日记。起因是,妈妈的瓷杯坏了,为了袒护弟弟委屈地承认是自己打坏了杯子。接着写怕弟弟以后做错事不承担责任,进行了调查。然后写被妈妈委屈后内心的不满和痛苦。最后给妈妈写一封信和妈妈进行沟通。这一系列日记中有学生心理的斗争、内心的挣扎,学生通过自我对话说服自己做一个好姐姐,做一个好女儿的过程。儿童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对话,用文字不断重塑自身,实现精神的自我超越。

篇14: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收获

关键词:高中;作文;兴趣;能力

高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考中,作文占的分值也比较高。但是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为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严重问题,学生不愿意写作文,不愿意上作文课,语文教师绞尽脑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但是都收效甚微。本人从事高中语文教育多年,作文教学方面有过一定的成绩。下面就搞好作文教学谈一下我个人几点收货:

一、语文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无疑是强调一个“乐”字,“趣浓劳轻,乐此不疲”,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能使学生较快进入角色,克服作文“恐惧症”。①作文命题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宁可低一点,不搞一刀切,题目最好围绕着中等偏下的学生,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写下去。②作文讲评课力求生动、新奇、多样,可以避免学生因单调重复产生厌烦情绪。作文讲评要注重综合讲评、重点讲评、个别讲评的差异性,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对象,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讲评,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弱点和兴奋点。例如可以让本班作文优秀的同学在全班朗诵自己的作文,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学习;也可以让本班同学在自愿的基础上相互评判对方作文,指出对方的优缺点。③作文批语不要一个尺度,要努力做到有的放矢。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程度、性格特点来下批语;批语要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尽量多用激励性语言,充分调动学生作文学习的积极性。 ④可以将优秀学生的范文在讲台前展示。

教学生搜集素材的方法,以备写时之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亦是如此,要想写好文章,搜集好素材是先决条件。教给学生几种方法:一是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在好书中搜集,记名人名言,摘好词好句;二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调动学生眼、耳、口、鼻等感官,把大千世界中自己所接触到的有意义的人和事,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有趣的动植物;三是让学生自己“开掘”自己的思维,尽可能地捕捉自己的奇思妙想,灵感闪现,感情浪花等,并及時地记录下来。

二、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累能力、创新能力、感悟能力

好的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更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能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要多开展实践活动,要让学生通过亲自经历直接丰富生活感受,即我们常说的“行万里路”;也可以用间接的方式增加生活阅历,如学生对长辈、师长的访读或是现象的调查等等。

在习作中,不少学生缺乏活力,存在着思路狭窄,结构雷同,只会模仿的弊病。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努力从语言、形式、内容、结构上通过各样的训练,培养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并使之贯穿于写作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常常鼓励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原意写的内容,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自己头脑中想象的事物。同时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摒弃固定的模式,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鼓励学生将新的感悟,独到的见解融入文章中,在作文中彰显个性,真正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文章。

教师要要求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教师要结合实际,不断对学生进行点拨,同时鼓励学生将平时的点滴感悟写成一个个小作文(一定要用笔写下来),这样日积月累,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只有这样,学生的感受力才会增强,才能写出独特的感受和细腻的体验,那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

三、语文教师要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阅读与写作犹如人体的呼吸吐纳一样,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部分,剥离了阅读谈写作,无异于纸上谈兵,缺乏足够的阅读储备垫底,是无法写出内涵丰富的文章。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读写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从范文中学习作文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对课内、课外精品文的评析、鉴赏,精心点拨各篇制胜之法,让学生在讨论、练习中悟出写作的技巧。这样,既能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汲取写作知识的精华,从范文中探索到成功的奥秘,从而悟出“怎样写”的真谛来;还可以避免学生阅读中的盲目性,使优秀范文发挥“以一当十”的作用。当为两全其美之法。比如在学习完《祝福》、《荷花淀》、《装在套子里的人》等文章后,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他们针对自己的作文,讨论学这几篇课文对写作技法有哪些新的认识?“人物的肖像描写要抓住身份、性格”“要让人物自己来表演,而不是作者在叙述”“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要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要以小见大,从生活的一朵浪花中来展现生活”等等,学生谈了很多。我及时点拨他们悟出的写作技巧,给以充分肯定。并趁热打铁,让他们观察课间十分钟同学活动的一角,用学到的方法去表现,结果,写出了不少精彩的文章。

上一篇:“2009学下期六年级班主任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下一篇:集装箱酒店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