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王维阅读答案

2024-05-11

山居秋暝王维阅读答案(精选9篇)

篇1:山居秋暝王维阅读答案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当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

【诗词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篇2:山居秋暝王维阅读答案

空山 新雨 明月 松林 自然美

清泉 竹林 莲 石 诗中画

篇3:从《山居秋暝》解读王维晚年生活

“空”字由来已久, 佛教中讲空, 道教中讲无, 两者虽所指不同, 但也有不少相同之处。王维作为一个士大夫, 他从小就浸染在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生活环境之中, 加之家庭信佛的缘故, 他对佛家思想亦十分精通。像王维这样精通儒释道思想的文人学者在历代中国比比皆是, 如李白, 如苏轼。所以, 我们不能单从佛教的角度来理解王维诗中的“空”字。

那么, 王维诗中的“空”字传达出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呢?王维在诗的首句写道:空山新雨后。其实, 从整首诗来看, 这座山并不空, 有明月、松树、清泉、石头、竹林、浣女、莲塘、渔舟等。但为何还叫“空”呢?那是因为作者并不固求, 不会因为春天的美景的消失而伤感, 也不会因为秋天的美景而想强留。作者仅仅是感受着它们的存在状态:明月隔着松叶照在山间, 清泉从石头上缓缓流过, 大自然物与物之间相处是那样的和谐;少女们洗完衣服聊着天快乐地回家, 渔夫们撑着小船从莲叶中穿过, 山村之中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的和谐!难怪作者发出感叹: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随意”二字便是“空”字的注解, 所有的这一切都顺其自然地存在着。这就是王维眼中的空。

一个隐士, 他追求的决不是山野荒凉与孤独寂寞, 而是宁静和谐与喜悦活力。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采菊之时亦在感受与南山相遇之喜悦。王维的“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展现的也是成熟的喜悦与生命之活力。作者从超然的角度, 俯瞰群山, 因而感受到群山的空, 感受到秋意的凉爽, 感受到大自然的寂静祥和;从参与的角度, 作者置身于“明月、松间、清泉、山石、竹林、浣女、莲塘、渔舟”之间, 感受到世界的生命与活力。

是否王维真的这么逍遥自得呢?答曰:非也。王维出身名门, 从小接受良好教育, 早期受张九龄赏识, 对政治有积极有报负, 但随着张九龄的罢相, 王维亦受到李林甫一党的排挤和打击。王维才华横溢, 难免有“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的郁闷。面对这个尴尬的的处境, 王维一方面身心疲倦, 需要喘口气;一方面, 通过信佛, 也可以转移政敌视线。于是在夹缝中生存的王维从此就走上了“半官半隐”的道路:仕是为了维系一家的生计与安全, 隐是为了维系自我本性, 寄存天才的情怀。他的做法其实是很典型的儒家“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思想。《山居秋暝》正是写于40岁以后, 面对官场的腐败与人生之艰难, 他并没有真正地遁入空门。试想, 如果王维真的万念俱灰, 超离人世, 那么他还会写出如此有生命力的作品吗?历代追求隐逸的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 都是仕途不得意或是厌恶官场而放心于山水田园, 非是厌世, 实在是不得已。故王维在《叹白发》一诗中表达自己的无奈: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

当一个人面临信仰上的危机时, 他必经历一个焦虑的阶段, 如果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出口, 他必自我毁灭, 如李贺、秦观等都是郁郁而亡。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出口, 就能够从容地存在下去, 如杜甫在贫病之际咏出“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他找到了存在的理由。苏轼在迷茫之际想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当他告诉自己人生“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他的执着与追求与天地的永恒与瞬变相比, 实在不值一提时, 于是他内心一片坦然。同样, 王维把自己的眼光转向山水, 转向无忧无虑的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时, 他可以感受到“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的宁谧, 他的人生信仰再一次重建。虽然有时这些焦虑还沉渣泛起, 但王维借着“安禅制毒龙”的修炼, 最终还是功德圆满。苏轼和王维同为天才, 苏轼晚期作品频繁出现“梦”字, 王维晚期作品频繁出现“空”字, 这不是一种巧合, 两位天才都是要找到一个继续存在下去的精神理由去逃离人生的黑暗。

篇4:再读王维的《山居秋暝》

在颔联、颈联中,诗人选取了初秋雨后终南山中有代表性的一系列景物:明月、青松、清泉、翠竹、浣女、青莲、渔舟,这些景物有天上的(如明月),地下的(如青松、翠竹等);有动态的(如浣女、渔舟),静态的(如青松);有喧闹的(如浣女),安谧的(如青松)。作者把景物和谐、完美地配置在一幅画面上,描绘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和理想中的纯洁美好的社会生活美。如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中,作者描绘了这样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暇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图画啊!在“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中,诗人描绘了这样一幅世外桃源式的动人的生活图景: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欢声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好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

《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诗,一方面这首诗用“赋”的方式模山范水,描绘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纯洁美好的社会生活美。另一方面,在对明月、青松、清泉、翠竹、青莲等一系列优美景物的描绘中,寄寓着诗人心志高洁的人格美。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诗人、作家、画家用月、松、竹、莲等自然景物来比兴寄托、抒情言志的传统,有的还以描写(绘)某一景物而著称。如郑板桥以画竹而著称,周敦颐以写莲而闻名。这些景物在他们的作品中频频出现,且形神兼备,又和他们的性格、品质密切相关,因而成了他们人格的化身。不少带有松、竹、莲等景物的书画作品还常常出现在寻常人家的客厅、书房里,成了主人人格的象征物或主人追求的一种人格美。王维继承了民族文化的这一传统,在《山居秋暝》中通过月、松、泉、竹、莲等自然景物表现自己心志高洁的人格。

在“明月松间照”中,诗人选取明月、青松来暗指自己的心高志洁:青松,在秋冬时节万物凋碧时,却依然青翠挺拔,焕发出勃勃生机,它象征着诗人的超凡脱俗: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官职可谓不小。但是,由于政局的变化反复,官场的黑暗污浊,他看到了仕途的艰险,因此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在辋川别墅过半官半隐的生活。在终南山那貌似“空山”之中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世外桃源后,便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中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却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一般人愿意作官,且官做得越大越好,王维却放着高官不愿意去做,由半官半隐进而完全归隐;一般人觉得官场生活比隐居生活好,王维却认为“山中”比“朝中”好。由此可见,王维确实有心高志洁,超凡脱俗的一面,他把这一人格特征寄托在明月、青松中,通过景物的描写曲折地反映了出来。

在“清泉石上流”中,诗人的人格在“清泉”这一景物中也有寄托。王维在《济上四贤咏》中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他曾对自己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由此可见,清泉不仅仅是作者所描绘的终南山的自然美景,更是诗人心志高洁的人格美的写照!在“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翠竹、青莲也暗含诗人的人格特征:翠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象征诗人高风亮节的人格美;青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象征诗人峻洁高雅的人格。

明月、青松、清泉、翠竹、青莲,五种自然景物有着共同的特征:洁身自好,清高脱俗。这些景物所具有的共同品质与诗人对污浊的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宁静纯朴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完全一致,因而蕴含着诗人洁身自好、清高脱俗的人格美。

总之,在《山居秋暝》中,诗人选取了终南山初秋雨后的一系列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描绘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纯洁美好的社会生活美,寄寓了诗人心志高洁的人格美。

篇5:王维的《山居秋暝》赏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他的诗有两种倾向:首先,他的诗歌反映了盛唐时代的积极进取精神,或歌颂边塞将士的英勇,或抨击朝廷权贵的奸邪,或描写祖国山川的壮丽,都给人以奋发图强的激励。其次,在他的隐逸诗中,诗人描绘的山水田园风光,总带有虚无寂静超凡出世的情调。王维精通音乐和绘画,对自然美有着特殊的敏感,诗作多轻盈淡远之音,缥缈空灵之境,色彩丰富,节奏和谐,充溢着诗情画意之美,被誉为“诗中有画”。他的有些诗还渗透着佛禅机。

《山居秋暝》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写终南山居处的清幽,抒发了诗人恬静、喜悦的心情。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出秋天的傍晚,刚下过一阵细雨,空气清新、幽静,山居住所笼罩在一片烟雨迷离的氛围中。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紧承首联,抓住了典型环境中的景物作照像式的放大描写。清亮的月光透过密密的松枝直射下来,稀疏地点缀林间,泉水无声无息地冲刷着石头。而“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打破了这一片宁静安谧的气氛,出现了浣女,响起了拨水行舟的声音。这四句写景,将高下、远近、动静、景色与声响等交织一处,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艺术画面。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化用典故,《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和“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诗句。这里反用其意,抒发了作者希望回避世间纷扰,过隐居生活的情怀。

篇6:王维《山居秋暝》读后感

全诗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主要体现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一素描的手法,铺出了整个画面的基调。从整体着眼,领起全诗,用极其精练的语言交代了地点和时间、季节和天气,点明了状态和题意,大笔勾勒出画面的轮廓,框定了全诗的意境。

出句展现雨后山村,对句显示傍晚秋暝。既写出了客观环境的清丽空远,又蕴涵着诗人主观意识的恬淡闲逸,给人以临其境,神清气爽之感。诗人以山居空寂的感受来暗喻归隐心境的,尽管诗人借景抒发他的安适的情绪,却看不出诗人那种伤悲、哀怨的孤寂苍凉之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领联写景,用了反衬的手法,一静一动,动静结合,静中有动,景色如画;一见一听,错落有致,幽趣盎然:上句写仰视,镜头由远而近。

下句写俯视,镜头由近而远。“照”和“流”用在句末,还隐映出隐居之情态。在这里,清幽的环境与诗人恬淡的心情实现了高度和谐统一,即景与情高度和谐统一,意与境高度和谐统一。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颈联转向动态描写,侧重写人,以动衬静,愈见其静:上句写岸上,镜头由远而近。下句写水中,镜头由近而远。上句闻“竹喧”,下句见“莲动”,展现出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衬托出诗人白身超尘脱俗的心理状态,也蕴涵着他内心对污浊官场的极度厌恶。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尾联诗人直抒情怀:诗人志向高洁,远离官场,来到这个清幽雅致的佳境,必定触景生情,流连忘返。“随意”,任凭、照例的意思;“王孙”本指贵族公子,这里指诗人自己。这两句诗,一方面表露了诗人对山中秋色的喜爱;一方面巧用前人之典,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的意愿。

这首诗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首先,诗人讲究炼字,清雅到极致的一系列用词用字。这首诗中,作者能准确地调动每一个字,使得各尽其职,尽其妙用,如:“空山”、“晚秋”、“明月”、“清泉”、“竹喧”、“松”、“石”、“莲动”、“随意”以及“烷女”、“渔舟”等等,全都表达得干干净净、真真纯纯、一尘不染。其次,对仗工整,物象清雅,是本诗音韵和谐的显著特点。颈联和颔联,不仅对仗工致、格律精严,而且音韵优美,节奏和谐。明月对清泉、竹喧对莲动,清雅工整而韵味十足,琅琅上口而流动性强。再次,语言充满诗情画意。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这首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以清新澄澈的语言描绘出幽美恬静的意境,令人悠然神往,引人无限遐思。

王维《山居秋暝》读后感二

这首山水名篇,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清幽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欢歌笑语,那是一些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追求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青松、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发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在有书画风格的唐代诗人中,王维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其代表作《山居秋限》,又是王维现存三百多首诗作中最富有代表的一部广为流传的作品。因本人也喜好此类作品,所以就有了反复诵读,反复琢磨的习惯,最近有机会听得某学校在教读该诗作,教学者花费大量时间于字词的翻译,而翻译结果丢失了作者在诗作中想要表达的心意,本人似有块垒在胸,于是就有了我的解读。原诗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请看第一句。“空山新雨后”中的“空山”,从自然的观点来看,山本不应为空,能把山看空的,是诗人的心空,只有空明的心,才能够把古人看来高深莫测的山看成是空的,这是作者一上来就把空的心作一交代的开首。“空山”的可能。和陶渊明的“南山”是不一样的,“南山”是禅的意境中一种带有神明驻守的方界,而“空山”则不然,那是一种禅的意境下对待实然之物的一种境界,那是望遍周遭皆空的一种心性写照。“新雨”带有一种暗示,那是归隐之人历经某种启示之后,把可以看空的境界的获得作为一种“新雨”,整句相连,便可以理解为:“新雨”在前,而经过“新雨”之后,也便有了“空山”的境界。第二句。“天气晚来秋”呢,那是作者当时年龄和经历的真实写照,对应于“空山新雨后”,等到作者有了这么一种境界之后,人已到了“晚来秋”的时节,那是一种醒悟,也是一种感叹,但对于到了这么一种境界的人来说,“秋”并不包含着真实世界中的没落,也不代表一般现实中“秋”的衰落,反而倒有一种归于平静和成熟的感受。

第三、四句。“明月松间照”和“清泉石上流”,这是对自然景的描写,那是一幅山水类的自然景观的写意画、但推测作者的原意,更可以看作是借自然景象来叙述心境中的“静”。如果仅仅是静,那还不足以和作者前两句的“空”相配合,所以,对内然景观的“静”描写的背后,还表达了作者看出“自然而然”的一种顺应。是一种复而不变的自然思想的回归,“明月”可以永恒地照在自然生长的松林里,对人世者来说,可以说今天的月光和昨天的不一样,明天的月光和今天又不一样,而一旦循世,那就没什么两样了。“清泉石上流”是“明月松间照”的补充和深入,在作者那里,“清泉”汩汩的流动,可以是一种原始的自然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荡涤一切污垢,可以表达人的原始心灵的纯净,因为有了“在山水自清”,所以也就有了“清泉”的不懈的流动。借着景物的描写,作者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心的境界,那是到达这一境界的心,对自然存在的一种富有禅意的观照。

第五、第六句。“竹喧归浣女”和“莲动下渔舟”两句中,从字面上读者可以感到作者在写人了,写出了人因生活活动而给自然景物添加上的热闹,这里的热闹,从实际上来看,也很富有当时生活中的乡野味道,乡野生活本身就带给人以平静的感觉,和熙熙攘攘的城市繁华是一种对比。不过,乡野白有乡野的热闹,“竹喧”中的竹子本不会喧哗起来,而妙就妙在“竹”的“喧哗”上。一个“喧”字,让人就产生了对生活场景的勾联。而这里的闹热,也足以表达作者当时所能见到,感受到人世间自然所处的应有之有了。这两句所表达的热闹,还是回应本诗归隐“山居”的特定处所,也是为了突出“山居”特征的一种真实场景,这是作者用意表达人生热闹的最妙的方法。因为这是一种适度的“人间”,用以平衡前面的“出世”,“出世”、“人世”不执两边,那才是真正的禅意。

第七、第八句。是作者最直接表达当时心境的真实表露。“随意春芳歇”所突出的是一个“随”字,何渭“随”呢?这里的“随”好像可以是“顺”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观照”。作为“顺”来说,那是作者想要说明人生以顺天命,不可与天命相抗衡的实际境地,那是叫人不要醉心于现实、为现实而烦恼的一种过来之人的感悟;作为“观照”来说,那是叫人观察世事的一种态度,是要让人能够从现实中跳出来。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有一个“烦恼神”,说“烦恼”是人活着的时候,由于烦恼神占据人的一生,所以烦恼是活着的人的一种自然显现,而在王维这里,烦恼是因为人的追逐“春芳”所带来的,如果想要摆脱“烦恼”,那就需有一种“看歇”的心态,在人处于“春芳”之中的时候,当会有歇息的时候。至于“王孙白可留”一句,可以是透过“随意春芳歇”之后,哪怕曾经有过“春芳”般生活的人,也自会有了“可留”的生活了。该诗作通篇中突出的是一个“秋”字,作者在“秋”所给予人的性情上做文章,这里的秋意,并不是通常人们心理中带有悲观意义的秋,而是一个人大彻大悟后,对于美好人生境界获得的一种秋,因为只有获得大彻大悟的人,才会把繁复的诗文化,演绎为用简朴的语言,简练的文字,表达来自自然意义上的对人生的简洁回答。好一个透明的王维。

这也只是我个人的读后感而己,个别的地方未能读通。教师如何教,自然可以自出心抒,但对禅诗大家王维,联系他的实际作品,在“禅”上略加生发,也是应该的吧。有些课文是要用心体会的,否则就会闹出朱自清的《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之类的笑话来。

王维《山居秋暝》读后感三

王维的诗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古代文大多为悲秋之人,但这一首却不同,没有悲歌、凄婉,满是随意,闲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正是潺潺的溪流声才让你觉得寂静,空旷。静动结合,视听结合,使得画意盎然,令人陶醉其中,完美地诠释了秋天的月夜。

诗中景物层次鲜明,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雨图。整首诗的意境就在一幅山水图中缓缓展开。从构图结构上看远景是空山新雨,天气晚秋,近景高处是明月照松,清泉流石,近处是浣女与渔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读王维的诗常常让我有一种在春风中散步的感觉,十分的清新,自然。

王维的诗因为他本身的性格,显得空旷,静谧。他的诗就是诗人心灵的物化。就像置身于香烟袅绕的寺宇之间,可以达到忘却尘事,净化心灵的境界。

诗句的描写仿佛将人带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到处充满了安详恬静的景象。

这首诗不单单对山野中秋天的景象进行了描写,更抒发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秋天是一年最美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秋没有春的稚嫩,没有夏的酷热,更没有冬的严寒。秋天是沉稳的、内敛的、金黄的、沉甸甸的,值得细细品味的。如同诗中所写,春天的美好景致已不再,但秋景别有一番风味,生活也同样如此,酸甜苦辣,每一刻都有值得体味的内涵。

篇7:王维《山居秋暝》读后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清幽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欢歌笑语,那是一些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追求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青松、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发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在有书画风格的唐代诗人中,王维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其代表作《山居秋限》,又是王维现存三百多首诗作中最富有代表的一部广为流传的作品。因本人也喜好此类作品,所以就有了反复诵读,反复琢磨的习惯,最近有机会听得某学校在教读该诗作,教学者花费大量时间于字词的翻译,而翻译结果丢失了作者在诗作中想要表达的心意,本人似有块垒在胸,于是就有了我的解读。原诗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请看第一句。“空山新雨后”中的“空山”,从自然的观点来看,山本不应为空,能把山看空的,是诗人的心空,只有空明的心,才能够把古人看来高深莫测的山看成是空的,这是作者一上来就把空的心作一交代的开首。“空山”的可能.和陶渊明的“南山”是不一样的,“南山”是禅的意境中一种带有神明驻守的方界,而“空山”则不然,那是一种禅的意境下对待实然之物的一种境界,那是望遍周遭皆空的一种心性写照。“新雨”带有一种暗示,那是归隐之人历经某种启示之后,把可以看空的境界的获得作为一种“新雨”,整句相连,便可以理解为:“新雨”在前,而经过“新雨”之后,也便有了“空山”的境界。第二句。“天气晚来秋”呢,那是作者当时年龄和经历的真实写照,对应于“空山新雨后”,等到作者有了这么一种境界之后,人已到了“晚来秋”的时节,那是一种醒悟,也是一种感叹,但对于到了这么一种境界的人来说,“秋”并不包含着真实世界中的没落,也不代表一般现实中“秋”的衰落,反而倒有一种归于平静和成熟的感受。

第三、四句。“明月松间照”和“清泉石上流”,这是对自然景的描写,那是一幅山水类的自然景观的写意画、但推测作者的原意,更可以看作是借自然景象来叙述心境中的“静”。如果仅仅是静,那还不足以和作者前两句的“空”相配合,所以,对内然景观的“静”描写的背后,还表达了作者看出“自然而然”的一种顺应。是一种复而不变的自然思想的.回归,“明月”可以永恒地照在自然生长的松林里,对人世者来说,可以说今天的月光和昨天的不一样,明天的月光和今天又不一样,而一旦循世,那就没什么两样了。“清泉石上流”是“明月松间照”的补充和深入,在作者那里,“清泉”汩汩的流动,可以是一种原始的自然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荡涤一切污垢,可以表达人的原始心灵的纯净,因为有了“在山水自清”,所以也就有了“清泉”的不懈的流动。借着景物的描写,作者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心的境界,那是到达这一境界的心,对自然存在的一种富有禅意的观照。

第五、第六句。“竹喧归浣女”和“莲动下渔舟”两句中,从字面上读者可以感到作者在写人了,写出了人因生活活动而给自然景物添加上的热闹,这里的热闹,从实际上来看,也很富有当时生活中的乡野味道,乡野生活本身就带给人以平静的感觉,和熙熙攘攘的城市繁华是一种对比。不过,乡野白有乡野的热闹,“竹喧”中的竹子本不会喧哗起来,而妙就妙在“竹”的“喧哗”上。一个“喧”字,让人就产生了对生活场景的勾联。而这里的闹热,也足以表达作者当时所能见到,感受到人世间自然所处的应有之有了。这两句所表达的热闹,还是回应本诗归隐“山居”的特定处所,也是为了突出“山居”特征的一种真实场景,这是作者用意表达人生热闹的最妙的方法。因为这是一种适度的“人间”,用以平衡前面的“出世”,“出世”、“人世”不执两边,那才是真正的禅意。

第七、第八句。是作者最直接表达当时心境的真实表露。“随意春芳歇”所突出的是一个“随”字,何渭“随”呢?这里的“随”好像可以是“顺”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观照”。作为“顺”来说,那是作者想要说明人生以顺天命,不可与天命相抗衡的实际境地,那是叫人不要醉心于现实、为现实而烦恼的一种过来之人的感悟;作为“观照”来说,那是叫人观察世事的一种态度,是要让人能够从现实中跳出来。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有一个“烦恼神”,说“烦恼”是人活着的时候,由于烦恼神占据人的一生,所以烦恼是活着的人的一种自然显现,而在王维这里,烦恼是因为人的追逐“春芳”所带来的,如果想要摆脱“烦恼”,那就需有一种“看歇”的心态,在人处于“春芳”之中的时候,当会有歇息的时候。至于“王孙白可留”一句,可以是透过“随意春芳歇”之后,哪怕曾经有过“春芳”般生活的人,也自会有了“可留”的生活了。该诗作通篇中突出的是一个“秋”字,作者在“秋”所给予人的性情上做文章,这里的秋意,并不是通常人们心理中带有悲观意义的秋,而是一个人大彻大悟后,对于美好人生境界获得的一种秋,因为只有获得大彻大悟的人,才会把繁复的诗文化,演绎为用简朴的语言,简练的文字,表达来自自然意义上的对人生的简洁回答。好一个透明的王维。

篇8:山居秋暝王维阅读答案

王维生活在盛唐时代, 受到当时灿烂的文化艺术的熏陶, 有很高的美术和音乐修养, 因此, 当他创作诗歌时, 就势必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细致地把握住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 并将之表现出来, 更会用辞设色, 更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 这样, 就无形中形成了他独特的“诗中有画, 有音乐”的诗歌艺术风格。

王维诗风的形成, 与其思想有关。王维的思想以四十岁左右为限。早年的王维曾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 二十一岁举进士, 作大东丞, 后由于张九龄罢相等原因, 意志逐渐消沉下来, 吃斋奉佛。四十几岁的时候, 他特地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川营造别墅, 陶醉于美丽的辋川山水, 与友人泛舟往来, 弹琴赋诗, 啸咏终日。过着半官半隐, “万事不关心”的生活。《山居秋暝》就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同时它也是最能代表王维诗歌中“诗画结合”的一首典范之作。

诗歌的题目是“山居秋瞑”, “瞑”是傍晚之意, 交代了时间是秋天的傍晚, 地点是山中的处所。这是整幅画面的一个大致勾勒。

首联:“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照应诗题, 交代环境。十个字, 再次点明季节是“秋”, 时间是“傍晚”, 地点是“空山”, 天气是“新雨后”。写足诗题, 描画背景, 传达出一种清新、宁静的环境气氛。以“空”状“山”, 意在表明山的寂静。“空”字并非空寂无人, 而是空寂之中含有幽静之意, 这是诗人以“空静”的心境观照客观事物的体现, 表现了他的审美情趣。诗人不得志后开始吃斋奉佛, 这个“空”字, 可以说是诗人诗歌中禅味的一种体现, 是“心空欲灭, 物我两忘”境界的体现。这种幽深静谧之美是心灵快乐、自由的表达。在这空旷寂静的山林里, 一切刚刚经过一场大雨清洗, 秋光明净。这是一个人的世界, 自由, 毫无羁绊, 随心所欲, 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快乐只有自己知道。独处在这静谧的空山, 尽情体味着宇宙生命的内在律动和心灵深处的空寂之乐。傍晚时分, 小鸟回巢, “鸟鸣山更幽”,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 深呼吸, 似乎可以闻到山中花草树木的味道。这样一幅充满禅宗味道的画面, 我想是任何丹青妙笔都难以与之相比的, 因为诗人是在用心灵在作画。

颈联:“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紧承上联, 写秋山晚景。“明月”属“秋暝”, “松”、“泉”、“石”则属“山”。把秋夜山中的特征性景色, 融入工整流畅的对句里, 并通过“照”、“流”两个动词, 勾勒画面, 酿造意境。仰观俯察, 错落有致, 有形有色有声, 情景如画。以“清”字状“泉”, 本属平常, 而此处却可耐寻味。山泉本来就“清”, “新雨后”的山泉更“清”, 又处在明月照临之下, 则此泉尤为“清”了。两句诗语言平易自然, 毫无雕琢, 看似信手拈来, 随意挥洒, 其实是精心提炼的结果, 显示了很深的功力。这是一幅声色俱全的画面:天色渐渐暗下, 一弯秋月从树梢慢慢爬上天空, 一片银灰, 洒遍了苍翠的松林, 腾起一片朦胧的濛濛雾气, 如烟似梦。山涧涨溢, 小路石阶淌过清澈的山泉, 响起一串淙淙悦耳的声音, 叮叮咚咚, 敲打着寂寞的心门。掬一捧入口, 当沁人心脾。

颔联“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变换了角度, 由山中之景写到山中之人。句法奇特, 应该是“竹喧浣女归, 莲动渔舟下”。因“浣女归”, 故而“竹喧”, 因“渔舟下”故而“莲动”。句式倒置后, 适应了声律、对账的要求, 且使行为主导因素“浣女”、“渔舟”移到了画面中心, 增强了形象性。上句为山路所闻:竹林里喧闹起来, 原来是浣衣女子回来了。下句为水面所见:溪水中莲花摇动, 原来是渔舟沿流而下。一个“喧”字, 刻画浣衣少女的声音笑貌活灵活现;一个“动”字, 使莲花与渔舟的形象呼之欲出。两句诗由景及人, 人藏景中, 动静交错, 以动衬静, 视听结合, 声形并出, 写出了恬静之中所发生的一片活泼的生机。这幅画一定要浓墨重彩, 浣女身上的衣服一定要有大红色的牡丹花, 头上是粗黑的辫子, 竹叶是翠绿色的, 欲滴的那种, 远处的莲花莲叶是娇羞的粉色与深沉的绿色相间。翠绿的竹林深处, 传来银铃般的欢声笑语, 原来是浣衣女子结伴归来, 她们应该是打着赤脚的, 在她们纤细白皙的脚腕上加上串叮当作响的铃铛, 那就太完美了。叽叽喳喳, 说着那遥远的青春梦想。两腮绯红, 是不是被同伴猜中了那小小心房里藏着的那些酸酸甜甜的秘密。远处的莲叶不停地颤动着, 哦!原来是渔人荡舟水上。

尾联:“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抒写情志, 揭示题旨。随意, 任凭。歇是凋零, 王孙, 作者自指。《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 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 说的是春天的花草凋零, 而山中的秋色也很好, 自可留居山中, 可以不回来了。抒发了安居山林的情怀。以“自可留”三字收束全篇, 主旨全出。诗人被雨后秋山诗情画意的风物深深陶醉了, 于是情不自禁地叹道:芳菲的春天过去了, 就随它去吧, 眼前这秋天的山野, 不是一样的美好吗?

《山居秋暝》, 诗人用传神的笔, 把秋山、明月、青松、清泉、山石、竹林、莲塘、渔舟、以及晚归的浣女、摇船的渔夫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构成情景浑融无间, 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它好像一首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 又似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 尽显王维诗画结合得特点。

摘要:王维是唐诗中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 由于他精通音乐, 书画, 所以在他的诗歌中音律讲究, 画面感较强, 他把诗歌与绘画完美的结合起来, 这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通过对他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的解读, 来突出他诗画结合的诗歌特点。

关键词:王维,《山居秋暝》,诗画结合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篇9:浅析王维《山居秋暝》的艺术美

《山居秋暝》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作家王维的著名山水诗,它成功地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景色,表現了诗人乐于归隐的生活情趣。诗人笔下的秋景,一扫前人诗文中常见的感伤情调和灰暗色彩,显得清新而富有生气,给人以多种美的享受。现摘录全诗并作以简要分析。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月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山水诗,它描写了秋日傍晚一场新雨过后的山间景色,以简约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优美而恬静的图画。诗人笔下的秋景,一扫前人诗文中常见的感伤情调和灰暗色彩,显得清新而富有生气,给人以美的享受。它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清新秀丽的画面美。《山居秋暝》的显著特点是诗中有画。一场秋雨过后,那湿润、宁静的青山,那松林间柔和、静谧的月光,那山涧里澄澈见底的清泉,那山坡下亭亭玉立的翠竹,那随波摇晃的绿荷,那嬉戏喧闹的姑娘,那打鱼归来的轻舟……在诗人笔下都历历在目,清新可见,如同一幅清秀的山水画。王维多才多艺,不仅善于写诗,也长于绘画。他开创的水墨渲染画法,笔致简约而风格淡雅,深为后世推崇。此诗就深受其画风的影响,描写景物不捕异猎奇,不用重彩繁笔作工细刻划,也不用瑰丽的词藻进行涂饰,而只以简约疏淡的笔触粗粗勾勒,以形写意。即使有绘饰,也只是以“空”饰“山”,以“明”饰“月”,以“清”饰“泉”等,略加点染,意到即止。整首诗的景物描写,如同是一幅极其简淡朴素的白描,轻描淡写,但着笔成绘,画意盎然,清新秀美。

其次是安谧恬静的意境美。作者笔下的山间秋色,虽无春日之花卉烂漫、鸟舌啼啭,然而它的安谧气氛,却使作者感到心平气和、神宁思清。身居其中,可以洗涤乃至忘却尘世的一切烦扰,求得心灵的安宁。他不仅在尾联明确表示:“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而且还把自己由山间秋景得到的心理感受,把自己陶然其中的怡悦之情含蓄在笔下的景物描绘之中,使诗呈现出一种安谧恬静的意境。诗的首联,写秋雨过后的山景,不写山形之奇异秀美,也不描绘山色之青碧苍翠,而是以貌取神,突出它的静——万籁俱寂,如同无物,因为静而显得“空”。作者正是以“空”的感觉来突出山的宁静,表现自己的欣喜,表现自己清悠静默的情怀。中间两联所描绘的默默屹立在山坡的松林,静静投射在林间的月光,缓缓流淌的清澈山泉,安然偃卧泉底的山石鹅卵,无不安闲静谧、悄然恬然。写竹林中浣纱姑娘的喧笑和塘湖中荷叶的晃动,也是为了衬托山间宁静。因为静,山坡河畔的喧笑才能透过竹林的包裹、山峦的遮挡悠悠飘来,入人耳膜;因为静,远在塘湖中央的荷叶轻微晃动才那么显眼,引人入目。五、六两句,以声息、动态衬托宁静,不仅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秋夜的静谧,而且还使画面显得生机活泼,表现出作者侧耳倾听、凝目注视,陶醉其中的乐趣,从而形成安谧恬静而又不落沉寂冷清的美的意境。

第三是错落有致的笔法美。诗的中间四句,两句写所见,两句写所闻。颔联上句“明月松间照”写所见,下句“清泉石上流”写所闻;颈联上句“竹喧归浣女”写所闻,下句“莲动下渔舟”写所见。颔联上句写无声静态,下句写无声动态;颈联上句写有声动态,下句写无声动态。颔联上句写月光,目光由远而近;下句写清泉,目光由近而远。颈联上句写岸上,由喧笑而寻竹林,也是由远而近,且由隐而显;下句写水中,因莲动而见渔舟,又是由近而远,因显而隐。作者用二十字却交叉转换,穷极变化,而且声、色、光、态,无所不容;天、地、远、近,互为交叉;动、静、显、隐,不时变化,使整个画面富于层次感和立体感,真可谓变化灵活,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当然,《山居秋暝》在艺术上还有不少美质,此文不再论及。

上一篇:科技数据管理下一篇:事业单位优秀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