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分析

2024-04-25

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分析(共6篇)

篇1: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分析

巴赫复调钢琴作品演奏风格的浅议论文

【摘 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也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时也被誉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乐祖、乐圣。巴赫的音乐作品也被后人认为具有永恒的价值。巴赫的音乐作品体现了巴洛克音乐时期复调最高超、最成熟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是巴赫使复调音乐达到了顶峰,其音乐作品形式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哲理性,表现出庄重富有内涵的乐思。正是巴赫这些与众不同的创作特征,使他的音乐作品与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在演奏上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巴赫作品的演奏风格,力度,指触,指法,踏板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巴赫 复调 逻辑性 哲理性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巴赫带给人们的却是上帝的语言,华丽高雅而不做作,繁复的曲调之中蕴含的作曲技巧几乎在他后来的任何作曲家身上都找得到他的影子。

一、演奏风格

巴赫音乐的演奏风格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由于年代的限制,那个时代的音乐家们的演奏风格并没有录音可考,现代的人们只能从一些史料的记载中去间接地了解到巴赫音乐作品的演奏风格。从流传下来的当时的乐器——羽管键琴和古钢琴,可以推断出巴赫的键盘作品大致是发出淡雅、清澈的声音。1750年巴赫去世,由于它的音乐过于复杂,以至于在他死后的一段时间里被人们淡忘。直至19世纪中叶,两位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和舒曼极力地挖掘和推广巴赫的作品,使得巴赫的作品又流传于世。20世纪中叶又引起了源自西欧的一场“真实性”的运动。让巴赫的真实声音通过用巴赫时代的乐器演奏和展现出来。这种真实性运动的思潮也反映在了现代钢琴家的演奏上,他们在演奏钢琴时刻意地去模仿羽管键琴的声音,把声音弹得很干,幅度很小。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巴赫本人在创作及演奏自己的作品时,对声音介质的要求是很随便的。这足以说明巴赫在作曲时考虑到的是音乐结构本身,而不是表现音乐的音响介质。因此巴赫作品的演奏风格应该是要能够充分体现作品的简约、质朴和结构的完美。巴赫音乐作品的艺术真谛应该是存在于他音乐本身的建构中,存在于旋律、节奏、和声、音型等音乐元素完美的横向与纵向的对位组合之中。巴赫音乐作品演奏风格的真谛应该是用现代钢琴的声音变化去表现巴赫作品的结构意图,用简约质朴的音乐语言去打动每一位听众。

二、力度

1。在演奏时要注意巴赫音乐的对位性。巴赫的音乐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不同声部的乐句在不同的时间开始、呼吸与结束。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奏时对力度的处理也应该相应的在不同的时间变化。比如这首乐曲第17至27小节,每个声部都根据各自的分句,有各自的力度变化时间,而不是泛泛的渐强和渐弱。再则,巴赫的音乐中不但有横向的力度变化,还有纵向的及斜向的力度变化,不但存在于两个声部的作品里,还存在于三个、四个或五个声部的作品里。

2。由于巴赫的音乐结构思维与建筑结构思维相近,巴赫音乐的力度变化也以阶梯式为主,而不是古典主义后出现的渐强或渐弱,第25至27小节模进的渐弱,我们把它处理成f到mf到mp,而不是逐渐的渐弱。这更符合巴赫及巴洛克音乐的结构性,而不是浪漫派音乐的语言性。

3。巴赫音乐作品的力度变化更多的是存在于声部间与乐句间的。因此,在处理巴赫音乐的力度应避免在一个乐句里做过多的力度变化与起伏,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晰的表现巴赫音乐的对位性和构建思维,反之就会破坏巴赫音乐的结构感。

4。根据乐曲中织体不同的布局,音色的选择应遵循如下的规则:A当高音部与其他音部有较大间距时,往往可让该声部以飘柔的声音歌唱。B当织体中的各声部有较大间距时,中声部可以坚实突出。C当低音逐步下行,尤其在上方声部为长音时,低音声部可以浓厚些,即便时瞬间的变化也时值得的。D当两个声部音区交错时一定要让主要声部清楚。特别时两个线条纠缠在一起时,通常会让以较小时值构成的`流动作为背景而淡化。

三、触键

鉴于巴洛克时代的乐器条件和当时审美风范的要求,钢琴上的各种触键方法与近代的要求不同。A轻巧(Leggiero):手指只须轻击键至较浅的程度。B断奏(Staccto):手指以更快速的动作击键与放键。一般不用手掌的跳动。通常占时值的标记的1/2。C非连奏(non legato)比“断奏”的放键时间略长些,通常占时值标记的3/4。D顿音(portato)四分音符或二分音符,常以整个前臂动作完成,八分音符则以手指控制,使放键时间略长于“非连奏”音。E连音(legato):巴洛克时代的连奏中无须抹去每个音的起奏点,音色应当集中。

四、指法

在巴赫的音乐作品中有这样几种特殊的指法:

1垫指:为了达到“较连奏”的效果而采取的一个手指越过另一个手指的演奏方法个手指的演奏方法。如三指经过四指,四指经过三指等。弹奏时要注意手腕的灵活,当一个手指尚未取代前一个手指时,前一个手指不应该离开琴键。

2无声换指:为了保持某音同时又方便弹奏其他声部而采取无声的同音换指。

3同音换指:弹奏重复音连奏时,为了使弹奏清晰流畅,可采取同音换指。

4滑指:为了获得连奏的效果,同一手指从一个键滑到另一个键。如白键滑到白键,黑键滑到黑键,黑键滑到白键和白键滑到黑键均可。滑指时要找到最好的手指倾斜度。

在演奏时为了能够达到一定的演奏效果,还要注意指法的选择和运用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则:

(1)模进的片段大多用相同指法演奏。

(2)尽量运用顺指弹奏,大拇指尽量避免上黑键。在较难演奏或装饰音处,要多用较强的二指和三指。

(3)曲子的速度不同,指法也就不同。慢速度的指法不一定适合快速度,所以应以该曲适合的速度来确定指法,并且固定下来在关键处作上标记。

(4)由于演奏者手的大小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个人手的特点来选择指法。

五、踏板

巴赫的音乐作品中有着很强的结构性与逻辑性,我们在演奏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展现出音乐的这种特性,在踏板的使用上就不能用踏板来造成“和声的交织”和“织体的模糊”。这也要求我们在使用踏板时要十分小心,谨慎,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踏板:

1我们的手指难以达到连奏时,可以巧妙的使用右踏板。但是这时的踏板要踩得很短,要用踏板捉住一个声音的音尾与下一个声音的音头从而使其连接。

2当我们需要一种丰满和歌唱的声音时,也可以使用右踏板。右踏板是可以用于美化音质的,当我们演奏长时值的音或者是旋律性较强的句子是,巧妙的运用右踏板就可以使声音更加的歌唱,细腻。在巴赫的音乐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用弱音踏板。弱音踏板不但能做力度变化,而且更能表现出音色的变化。踏板的运用在巴赫音乐的演奏中是不同于其他作品的。因此我们在踏板的运用上一定要慎重。要先把音乐中要求的句法、奏法弹好,然后在根据需要使用踏板。不能滥用,以免影响各声部间线条的进行,破坏了音乐的整体结构。

综上所述,巴赫是位伟大的哲学家,因为他的作品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巴赫的作品像大海,宽广而深邃。他一生中所写的任何作品,都表现出他在旋律和节奏方面的创造性以及和声方面的大胆及丰富的想象。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因此,巴赫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篇2: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分析

[论文关键词]巴赫复调钢琴风格

[论文摘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人类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生活于巴洛克时期的巴赫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尤其是他的钢琴复调作品,是我们学习钢琴中始终都要研究的课题。“巴赫是这样的伟大,他使人感到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强大的创作实验室,其中锻炼着当时所有音乐上的创作技能、风格、倾向和尝试”。本文着重分析了弹好巴赫复调作品的八个方面,即速度、节奏、线条、声部、触键、力度变化、装饰音、踏板。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人类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出生于巴洛克时期,这一时期所创作的几乎所有键盘音乐作品,都是为钢琴的前身――“古钢琴”或“羽管键琴”所作。巴洛克原指一种建筑风格,特点是细致的雕琢,精心的装饰。音乐上也反映这一特点,作品有讲究的装饰音,复杂的声部。我们在演奏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作品时,要把握好纵横两方面的关系。横向的要点是声部清晰、连贯、特征鲜明与自然歌唱。纵向的要点是不协和与协和之间的矛盾、对比和解决。

巴赫无疑是这一时期的佼佼者,他的音乐艺术是世界文化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苏联的音乐学家阿萨菲耶夫说:“巴赫是这样的伟大,他使人感到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强大的创作实验室,其中锻炼着当时所有音乐上的创作技能、风格、倾向和尝试。”由于他卓有成效的继承和概括了十七世纪以前欧洲各国的音乐体裁形式、具体写作技巧和各国音乐风格等音乐现象,所以创造了永恒的音乐艺术。而巴赫也被人成为“欧洲音乐大师”、“古典大师”。

巴赫的钢琴复调作品非常多,对于他的复调作品,评论家们这样评论:“谁要是不研究巴赫,那么对他的音乐中蕴涵着的那种用来表达我们最深思想和情感的巨大可能性,是不可能理解透彻的。”“没有研究过巴赫,就不能理解欧洲音乐,没有深入的研究过巴赫的复调作品,一个严谨的作曲家、钢琴家就不可能精通他的专业”。

若想演奏好巴赫的作品,关键是掌握好巴赫的作品风格。具体的说,有以下八个方面:

1.巴洛克的速度,相对的缓慢:它是决定风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弹奏平均律中速度应当和当时乐器(古钢琴等)相吻合,与当时的时期(巴洛克时期)想吻合。十八世纪属于节奏较缓慢的时代,如果我们在钢琴上把这套曲目弹的`很快,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平均律的弹奏应当是相对较缓慢的。

2.严谨的节奏,适当的自由:巴赫作品以节奏严谨平稳而著称。由于作品属于巴洛克时期音乐范畴,所以不能允许有类似浪漫派演奏手法常用的自由地、时慢时快的节奏。巴赫作品从开始到结束,都应处于一个基本节奏之中。但严格的说,在巴赫的作品中有严格节拍与自由节拍的两种不同形态。严格的节拍需要自始自终的统一律动。不能忽快忽慢。另一种则是自由而即兴性的部分,这部分音乐因突出其炫技的性质,因此需要适当的自由速度。

3.存在的线条,自然的流动:这是巴赫作品中又一极为重要的特点。在弹奏巴赫的复调作品前,我们应该对线条在脑中有一个初步的设计,使其自然而流动。当然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线条起伏不能像浪漫主义音乐中的线条起伏那么大,但它一定是存在的。正确的使用渐快与渐慢往往会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但滥用则会另人厌烦。

4.清晰的声部,条理的展现:平均律属于复调作品,也就是多声部的音乐作品。我们要通过这些曲目的训练使手指控制声部和耳朵辨别声部的能力得到大的提高。在学习中,要强调保持声部层次的清晰,主题声部要尤为突出,而其他各声部要让位于主题声部,手指要做适当的控制。

5.不同的触键,相同的典雅:钢琴的触键方法有许多不同,但在弹奏平均律时,触键应和巴赫作品的风格相一致。一般来说,在快速乐曲中,用非连奏法或手指断奏来模仿古钢琴上的清脆效果比较合适。而在缓慢的抒情歌唱性乐曲中,则要把力量由肩部传送到指尖,手腕平稳,音与音的连贯要均匀,贴键出声,保持音色的圆润饱满,这样才能获得古朴典雅的音响效果。

6.分层次的力度,细致的变化:总的来说,巴赫作品的力度变化幅度较小,基本趋于平稳。但是这并不排除某些段落里的强弱力度的变化。另外,巴赫作品的力度应在按照乐曲的内容、结构来改变的同时,也要把力度总体放轻。著名德国钢琴家吉泽金说:“所有的巴赫作品的力度记号都要按比例降低一级,绝不要超过中强,因为当时的乐器与现在是大不相同的……”无论如何,强弱分明的格式决不能用到所有的前奏曲与赋格曲上去。

7.柔和的装饰,自由的表现:巴赫的装饰音种类繁多,有回音、逆回音、颤音、下波音、上波音等等,他们各有自己特殊的弹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判断,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每种装饰音往往可以用好几种方法来弹,而且都是正确的,可以被接受的。巴洛克时期演奏家们在弹奏所标出的装饰音时必须有一定的自由来发挥想象。今天我们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时,也可以根据前人总结出的规则在一定范围有所变化,这取决于我们对特定时期的演奏风格和装饰音运用方面的知识,以及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因为适合于古钢琴轻巧、柔和音色的装饰音,并不一定适合现代钢琴上较厚实的声音,所以,巴赫的装饰音切不可弹的太急、太强、太断和太华丽。

8.节约的踏板,恰当的使用:一般来说,巴赫的作品中很少用踏板,所以有不少人都认为踏板在巴赫的作品中似乎是不重要的,但事实上极为重要而且极难把握的,由于踏板没用好而导致演奏失败的例子随处可见。在巴赫的作品中,踏板用的多了,会使声音含糊不清,用少了又会使声音干涩无味,这两个极端都有损于巴赫的风格。我认识踏板的运用应当根据乐曲的不同来决定。著名前苏联钢琴家捏高兹就认为:“弹奏巴赫音乐时应该运用踏板,但要用得恰当、小心、极其节约,当然有很多地方是不适宜用踏板的。但是,如果再我们现在钢琴上弹奏巴赫的作品而完全不用踏板,那么比起羽管键琴来,钢琴在声音方面多么贫乏啊!”所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在弹奏中遇到手难以连接或慢乐曲中需要延长的地方等,是可以使用踏板的,但我们要用耳朵仔细的倾听,然后小心的进行。

掌握好以上八点,我想,对我们弹好巴赫作品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之,在我们学习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过程中,无论在速度、节奏还是触键等各个方面都要严格按照巴赫的风格来学习,在每一首曲子中都要通过刻苦、严谨、细致的训练。一定可以演奏出好的作品。对于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理解与学习,我所知甚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深入的研究,定会有更准确的理解和更先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晓生.时空重组.上海音乐出版社.

[2]林华.我爱巴赫.上海音乐出版社.

[3]图雷克.巴赫演奏指南.人民音乐出版社.

[4]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5]周广仁,吴斌.钢琴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6]张式谷.钢琴艺术史.中央音乐学院.

篇3:巴赫复调作品教学之我见

复调, 是由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 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地, 这些声部各自独立, 却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彼此形成和声关系, 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技法。钢琴复调作品因其综合性、多样性、独特性等特征, 在音乐专业院校被广泛地运用到演奏与教学中, 是专业教学的范本和途径。复调作品虽被广泛应用于教学,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却还是比较吃力和迷茫,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是显得无所适从, 有些往往采取回避的方式。然而, 如果学生能深入地对巴赫复调作品进行学习, 他们将能更快地提高手指的独立性, 达到练习曲训练都无法达到的高度。如何教好巴赫复调作品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 巴赫的教学需要抓住以下四点:

一、触键

在巴洛克时期, 现代钢琴还未出现。那个时期的钢琴作品不是为古钢琴所作, 就是为羽管键琴所作。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两种乐器, 了解其与现代钢琴的不同。因为在构造与发声方面的局限, 在弹奏巴赫复调作品时应该尽量按当时的乐器奏法来演奏。当时的古钢琴与羽管键琴不能保持很长的持续音, 所以在弹奏这类音型时跳音不可太短促, 弹成断奏即可。而歌唱性的乐曲则需要手指弹出饱满而富有颗粒感的声音, 每个音都均匀干净。在力度上并没有过多的要求, 基本都是mp-mf之间, 很少弹到f以上。

二、风格与速度

巴赫的复调作品创作于巴洛克时期晚期, 以节奏严谨、规整、平稳著称。因为巴赫本人信奉路德新教, 长期在教堂任职, 受周遭宗教环境与音乐的影响, 他接触到了很多民间音乐, 并将这些音乐元素运用到了当时的创作中。在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 了解这些舞曲之间的区别, 带着这些问题,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舞曲的不同风格与速度, 使学生通过这些作品的学习, 掌握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征, 进而在演奏中准确表达其风格特点。

三、教材的选择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材的选择上应该循序渐进。我们可以根据从易到难、由简入深的线条去选择教学作品。比如:《巴赫初级钢琴教程》《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巴赫创意曲》《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德国组曲》《十二平均律》等等。《巴赫初级钢琴教程》可用于初次接触复调作品的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针对每个小曲主要训练的技术重难点来进行训练, 使学生通过对初级作品的学习, 对复调音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获得初级技巧;《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相对《巴赫初级钢琴教程》会难一些。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 学起来也会有一些方法和眉目。学习小前奏曲与赋格是为后期学习复杂的多声部打基础的;《巴赫创意曲集》中包括了二部创意曲和三部创意曲, 首先要要求学生学习二部创意曲, 帮助学生学会单声部弹奏, 划分主题、答题、对题等内容。三部创意曲是在二声部基础上多了一个声部, 这对训练学生的手指独立性以及手指的控制力很有帮助;《十二平均律》是巴赫复调作品的巅峰之作, 分为前奏曲与赋格。从巴赫的前奏曲中可以看出, 其中装饰音的运用较为频繁, 曲式也较自由和随性, 有些更是为了炫技而作。

四、练习方法

根据学生技术层次不同, 练习的方法也可有区别。初级程度的学生, 教师可要求其加强分手练习, 将分手练习贯彻到实处, 再慢慢进入双手练习;对于中级程度的学生仍要求多进行分手练习, 可以要求学生一只手弹一个声部, 嘴巴唱另一个声部, 这样能训练学生的歌唱性及横向的线条感;对于高级程度的学生, 则要求分声部逐一练习, 找出各声部如何交错, 如何重叠, 又如何平行进行等元素, 使思路清晰, 培养其横向思维能力、手指的独立和协作能力, 进一步提高手指的控制力。

巴赫的复调作品在钢琴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巴赫复调作品从曲式、创作手法上较其他类型的作品复杂很多,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深入研究, 勤于思考, 找出适合学生学习复调作品的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复调作品的积极性, 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从而在钢琴演奏的技术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高扬.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及其教学策略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 (6) .

[2]高君.浅谈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1.

篇4: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分析

巴赫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可想而知他对音乐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其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魏玛时期(1708~1717),主要的作品是管风琴;第二阶段,柯登时期(1717~1723),是器乐曲创作最旺盛的阶段;第三阶段,莱比锡时期(1723~1750),主要创作合唱曲。他的复调键盘音乐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段,除六首圣经奏鸣曲外其余都是无标题音乐,有《小步舞曲》、《二部创意曲》、《三部创意曲》、《十二平均律》、《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哥德堡变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意大利协奏曲》等一系列协奏曲。下面以巴赫的作品为例,谈谈复调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价值。

一、学习复调键盘音乐的重要性

在我们日常的钢琴教学中,一般要进行练习曲、复调、奏鸣曲、乐曲四大板块的学习,而接触最多的复调作品就是巴赫的键盘音乐,它既是我们了解巴洛克音乐风格的桥梁,也是日常练习、业余考级、升学考试及音乐会的必弹曲目。复调音乐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旋律线的声部同时进行的音乐。或者说是由不同旋律线组成的一个纵向层次或者横向立体结构的手部运动。学习复调音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还能增强学生对音色的辨别能力和乐感的培养,可见其重要性。

二、巴赫复调音乐学习的总体安排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学生进行复调音乐的学习大致是这样安排的。

1、初级阶段:在程度较浅的时候一般会给学生弹奏一些巴赫的舞曲、《小前奏曲与赋格》。巴赫一生写过很多首舞曲,这些作品既没有编号,也没有注明创作时间。比如说巴赫最出名的一首小步舞曲《G大调小步舞曲》,由于演奏技巧简单、曲调动听,成为了巴赫最通俗的名曲之一。多年来这首曲子不仅成为钢琴初学者必练习的曲目,而且还编入了竖琴、吉它以及电子琴等学习的教程。推荐给大家一本教材《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其中收录了28首巴赫各类型的舞曲作品,包括有小步舞曲、布列舞曲、波罗涅兹舞曲等,是初学者最好的复调教材,有助于学生掌握双手的基本协调和培养最基础的复调多旋律概念。

2、中级阶段:手指具有一定跑动能力后可以加深难度,弹奏一些创意曲、《法国组曲》。如巴赫的《二部创意曲》、《三部创意曲》,可作为弹奏平均律的准备,同时也是非常好的钢琴教材。这两部创意曲分别由15首乐曲组成,其调性次序为C(大-小)、D(大-小)、bE(大)、F(大-小)、G(大-小)、A(大-小)、bB(大)、B(大)。二部创意曲都不难理解,而且非常生动,可能因为它是巴赫为儿子创作的,所以注意到浅显易懂。它在钢琴教学中的价值非常高,而且没有其他教材可以替代,应该尽量多弹,甚至每首都要弹,学生会受益不浅。《三部创意曲》较之二部而言,要难弹得多,用两只手解决三个声部,是比较困难的,它也不像二部那样生动明快,有些曲子甚至情调凝重、沉闷。而《法国组曲》是巴赫作于1720~1724年间的古组曲体裁,共六组,基本由速度和节拍不同的四首舞曲组成,分别是阿列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和基格。他们的调性统一,每一组前三首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而在萨拉班德和基格之间可插入小步舞曲、旋律、加伏特舞曲等形式,由于由舞曲组成,所以曲调较为动听。

3、高级阶段:随着学生手指技巧的不断提高,对曲子也具有一定层次的理解能力后,可弹奏巴赫的《英国组曲》、《十二平均律》、《帕蒂塔》及各类协奏曲等。《英国组曲》和《法国组曲》大致相同,最大区别是在它的开头都有一首篇幅较大的前奏曲,而且在组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称为“带前奏的组曲”,且较之《法国组曲》要难。《帕蒂塔》与英国、法国组曲一样,是巴赫复调的精品,且更加成熟,具有典型的意大利风格。不同的是它没有那么固定,较自由。《十二平均律》共两卷,每卷24首,分别建立在24个大小调上,都由前奏曲和赋格组成。它包含了无限的音乐知识、全面的演奏技巧,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来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巴赫复调作品的经典之作。

三、巴赫复调音乐的风格把握

掌握巴赫的风格比较复杂,不仅因为年代久远、作品形式古老,还因为巴赫的全部作品都不是为钢琴而作。管风琴、古钢琴是当时主要的键盘乐器,除键盘相同外与钢琴的发声原理是有所不同的。由于管风琴、古钢琴乐曲的基本构成因素是旋律、复调和和声,那时乐曲的构思、立意、趣味、情绪等等的核心,都可以在钢琴上表现出来,所失掉的仅仅是巴洛克乐器的特殊音色而已。但同时,钢琴上又能够得到在巴洛克键盘乐器上所得不到的东西。所以当时的大量键盘乐器作品都被后人泛称为钢琴曲,无所顾虑地用现代钢琴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键盘乐曲。例如,古钢琴上不能渐强渐弱,但这不等于那时的曲调完全不需要渐强渐弱,这在钢琴上就可以弥补古乐器的不足。不过这种弥补切忌过分。所以钢琴教师在传授巴洛克时代的作品时应时刻提醒学生,渐强渐弱、音乐处理不能过于夸张,夸张了,就会走味。同时由于当时乐器的音色限制,不像现代钢琴音色那么干净,所以复调音乐音的时值都不能弹得过于短促而且弹奏要严谨、节奏要统一。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装饰音运用广泛,尤其需要注意不同版本不同装饰音的弹奏效果。

四、巴赫的复调音乐能提高学生全面的演奏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

(1)弹奏复调音乐需要严谨的学习态度,对待每一个音、连线、分句都要相当精确,不像浪漫主义或者现代音乐一样,比较自由,能培养学生耐心和细心的素质修养;(2)由于复调作品较之主调音乐具有多层次旋律线条,要求学生必须更加仔细地聆听各条旋律,能锻炼学生对旋律走向的把握;(3)复调音乐通常是一只手要担负几个声部的弹奏,能加强学生各手指同时对各声部音色不同力度的控制能力,对手指技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4)复调音乐较为工整,节奏速度一般都比较统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和乐感。

篇5: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分析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深感本科阶段音乐表演学生对复调作品的认知有所局限, 引导学生辨识主题材料在各个声部的运用是理解作品的重要方式, 多听、多唱、多分析是培养复调感的有效途径。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 以宗教音乐的形式抒写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细节。他的作品影响着后人的创作思维和艺术高度。巴赫一生创作许多作品, 其中最为知名和对后人影响最大的便是二三部创意曲集和平均律曲集。这部二部创意曲集完成于1790年左右, 在当时, 这些作品是作为古钢琴的练习教材而创作的, 在对演奏者的复调思维训练方面有极大的帮助。二部创意曲第三首巴赫二部创意曲是两个声部的对位写法, 这部复调作品有着浓郁的风格特点, 主题动机、调性音响以及材料安排上, 无不展现了作曲家的丰富娴熟的复调作曲技术手法, 是复调钢琴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首先对作品作一个详细的技术分析。

这首创意曲为D大调, 乐曲一开始弱起奏出主题。主题长度为两小节, 以下行四音列为主要织体形态, 一下的乐曲内容在材

却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 唱出了时代的心声, 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更能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纵观古今中外的声乐作品, 人们都在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 追求爱情的完满和幸福,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欲望和追求越来越强烈, 乃至于不择手段,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猜忌不断发生碰撞。社会给婚姻自由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给道德沦丧者的惩罚却微不足道, 传统道德观念形成的家庭凝聚力也逐步削弱, 若干家庭面临着解体的危机, 无辜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断增加, 人们除了望洋兴叹, 又能如何?而在歌声中能听到传统道德的呼唤, 能听到漫漫人生的警示, 也能听到抹平心灵创伤的慰藉。专心投入到歌曲的情感中, 感受歌中的意境, 聆听歌中的故事, 在歌声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快乐……生命如歌, 歌如海, 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 在歌的天空中翱翔!

聆听岁月的飘落, 感怀季节的匆匆, 追问生命的意义。生活在这个喧哗的尘世, 我们不约而同地追求着一份心底的宁静和无料与织体形态上都遵循了主题的这一特点。第二小节第三拍, 主题下方八度重复演奏主题, 构成答题, 其调音记号、重音记号以及连线位置同主题一样。答题上方, 相对应有两小节的对题。从音符时值上讲, 与答题形成对比, 时值较长, 这样的安排更加突出主题内容。答题与对题呈十度对位, 这样的复调手法保证了上下声部三、六度的好音响效果, 其中在二级音上, 运用装饰音加强了向二级音的倾向, 突出强调了这个音。之后, 在第四小节最后一拍又出现主题内容, 这次是将原主题移高八度进行, 不止音高发生变化, 同时也不是完全静止再现, 其中下行四音列由原来的二度变成三度下行, 并出现升四级音, 这样的和声变化为重属和弦, 促使向D大调的属调A大调转调。同时, 下声部出现属持续音, 并且呈八度大跳的织体形态, 使音域加宽, 使律动加厚, 进行了五个小节。第十小节开始转换上下行的音型, 同前面材料一样, 其对位成十度, 上声部经过两个三连音式的装饰音, 更加突出A大调的二级音。并且通过一个附点的先现音进行到这一连串音的结束主音, 即A大调的主音。这是一个属七和弦到主和弦的完满终止, 低声部也是属和弦到主和弦的根音跳进, 原位接原位, 结束了这首二部创意曲的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从第12小节开始, 主题先在低声部出现, 这次的主题与第一部分的主题并不完全相同, 在原主题的弱起前面加了三个音。第二部分的主题的长度没有第一部分主题长, 因此, 对题和答题的规模和长度也较小, 并且上声部也是只在音型的选择运用上参照了第一部分主题, 进行对其的模仿。在上下声部的相互模仿中, 和声也发展的较为复杂。调性在这里也发生变化, 进行到b旋律小调, 从16小节到23小节, 这期间的连续下行运动, 变得复杂繁琐, 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这样的创作手法, 是为了让24小节的主题出现更加突出, 这里运用强记号标明, 突出这样激烈矛盾的心情。这里运用的材料仍为第二部分的材料。接下来的八个小节是上下声部的交替模仿, 两个小节的长音更加突出了另一个声部的主题内容, 而在调性上很不稳定, 动荡不安, 并且在这些长音的位置上都标有“fz”的表情力度记号。表明这里的音乐材料在第二部分中非常重要。乐曲发展到这里, 调性的发展依次为b旋律小调、e和声小调、A大调和d小调, 并且这里作曲家也很重视外声部三、六度音响效果。另外, 从第二部分主题出现开始, 主题本身虽然只有两小节, 且主题中运用连线, 但这样短小

私的奉献。有人说人生是一种命运, 人生就像一条奔腾向前、永不停歇的河, 像一首写满了悲欢离合、却挥不走哀愁忧伤的诗, 像一首跌宕起伏的旋律。在人生的道路上, 我们会遇到很多无法预料的事情, 不管岁月如何, 不管是苦, 是乐, 不管是幸福, 还是忧伤, 都要保持微笑, 微笑着面对一切, 学会笑看风云。心累了, 就休息一下, 切切不能倒下去, 只要坚定信心, 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 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可爱和幸福!

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爱情究竟是什么味道?有人说是甜蜜的, 有人说是苦涩的, 无论是甜蜜, 还是苦涩, 爱情依然是声乐作品中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沈月池, 女, (1979-) , 江苏泰州人, 汉族, 硕士, 现就职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音乐系, 助教。

的主题仍具有第一部分主题的素材, 那就是小节线前弱起那一拍的两个十六分音符的跳音, 这是原主题的材料的继承, 这样的主题在第二部分中时常出现, 且严格运用这样的跳音形态, 同原主题保持一致。从32小节至38小节, 两个声部依次模仿, 这里的写法类似主题的主题、答题和对题的写法, 只是将这样的写法进行反复变化, 其材料运用保持主题片段, 其中上声部的装饰音同第一部分第4小节的装饰音相同, 同原主题保持一致。这里的力度延续了前面的“fz”, 将乐曲推向高潮。第38小节, 运用渐弱, 引出再现乐段。

再现段位弱再现, 与中段的激动、急促形成鲜明对比, 这样的对比更加使主题突出。39小节回到主调D大调, 由低声部先陈述主题。39小节至42小节是个连接, 真正再现是在第42小节的第三拍上, 这里的力度转变为强, 同前面形成对比。这里的写法同第一乐段很相近, 同时在材料运用上也相当简练, 只是在调性上, 由原来的属持续音改为D大调主持续音, 没有了转调意味。规模上也同前面相同为12小节, 只是在末尾添加了四个小节的尾声作为乐曲的补充, 尾声的低声部材料是第二部分主题的倒影, 之后, 完满终止到D大调主音上。

通过以上技术分析我们认识了各个音的纵向和声作用与横向声部作用, 对作品复调感的认知还要依靠精确视唱来逐步建立。在技术分析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段落终止式、主题材料进行单声部视唱与多声部视唱, 在反复视唱过程中体会声部层次、主题动机发展变化的魅力。精确视唱后才能在演奏中更好的把握作品声部的均衡与细腻的力度对比, 逐步加深复调感的印象。

巴赫二部创意曲的创作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 这首二部创意曲由富于创意的主题动机, 以对位、模仿以及展开手法写成, 作品曲式结构精简, 材料对比度也较小, 作曲家在写作时控制材料的对比度, 新材料运用较少, 整体风格保持一致。且主题动机极富歌唱性, 每一首都可以作为教会音乐的合唱歌曲来演奏。如这首创意曲, 弱起起奏, 大调音阶式的旋律, 以及两组下行四音列的进行, 使乐曲流畅, 适于歌唱, 对于演奏者来讲, 乐曲的歌唱性也极为重要, 要在钢琴上弹奏出优美的歌唱性, 在演奏技巧和美学培养方面对于演奏者的要求也是极高的。

其次, 对位Counterpoint, 广义说来是指把不同的东西同时并置。counter-是“对比、对立、相反”的意思, point是放到一点、同时出现的意思。不同的东西相继出现, 构成“对比”;不同的东西同时出现, 构成“对位”。它们的原则都是:相反相成。对位法与和声学, 本身也是相反相成的, 所有的对位都要考虑和声问题, 而最基本的古典和声学也要考虑对位问题。巴赫二声部创意曲中的对位写法很是精湛, 两旋律之间的对比显著, 同时在纵向的关系上两声部之间形成和声音程的结合, 增强了立体感, 同时在协和与不协和音程的处理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二声部的关系自然、清晰, 既有对比, 又有统一, 可以说巴赫的二部创意曲集中体现了一个对位写作的基本原则, 那就是声部间的对比与统一。

再次, 从艺术风格上来看, 巴赫的复调作品是充满活力、热情如火的艺术, 他强调情绪的表现力和充满戏剧性的对比, 重视作品的无穷动的风格, 这也正是巴洛克音乐的特征。这种作品中的对比表现在许多方面, 第一方面, 便是材料的对比变化, 虽说这首作品的材料变化不是很复杂, 但巴赫的复调作品强调的是不变中的万变, 也就是说看似整首乐曲看起来材料统一, 没有明显的对比变化, 但在创作时作曲家在每一次主题材料陈述时, 都会加以雕琢, 更重视细节的变化, 这样的作曲技术手法也极为重要。第二方面, 调性的对比, 二三部创意曲都很短小简练, 基本上都为三部式, 但是在调性安排上, 作曲家不愿拘泥于主调, 乐曲一开始确定主调后, 便组织材料为转调做准备, 特别是进行到中部, 乐曲更加动荡, 调性也频繁游离。在转调的安排中也都集中在属调、关系大小调、下属调等, 构成丰富的调性语言。第三方面, 音响上的对比变化。虽然乐曲短小, 但其中的力度变化有pp, 也有fz, 使整首乐曲张力扩大, 一首短小的乐曲甚至可以有交响乐的创作思维, 使听者被其激昂的情绪和跌宕起伏的音乐所深深感染。

J·S巴赫在音乐发展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他创作的音乐作品为当时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顶峰, 对之后的古典主义以及浪漫主义音乐的作曲家们的创作有较深的影响, 通过对巴赫的复调作品进行技术分析、反复视唱、演奏, 逐渐理解其复调作品的严密的构思, 细腻的情感和极富逻辑性乐思发展手法, 进而逐步建立良好的复调感。

参考文献

[1]布索尼版《巴赫二部创意曲集》.湖南文艺出版社.

[2]张洪岛.《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4]吴式锴.《和声艺术发展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5]段平泰.《复调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

[6]陈铭志.《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

[7]陈铭志.《赋格曲写作》.上海文艺出版社.

篇6: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分析

关键词:巴洛克 复调 管风琴 键盘乐器演奏 声部 指法 演唱

一、巴洛克时期及复调音乐

1.巴洛克(Baroque)是继文艺复兴后,于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典型艺术风格。以气势雄伟、大气磅礴、豪华壮观、大手笔等特点著称。流行范围涉及建筑、音乐、文学、美术等各个方面。

音乐上的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是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时期。创作特点以动力充沛、气势宏伟、细节雕饰、情感夸张、崇尚理性为主。此时期的器乐作品多以复调音乐为主,在和声、曲式方面也与其他时期的主调作品大相径庭。

2.复调音乐:通俗地说,一部作品含有两个以上的旋律,而各旋律之间的地位是平等而不是从属关系,这种织体的音乐就是复调音乐。

二、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年—1750年)是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因其在音乐史上的伟大成就被后人称为“音乐之父”。 巴赫的作品体裁多种多样,比如,键盘乐器就包括:舞曲、前奏曲、赋格曲、创意曲等。巴赫的作品浩如烟海,意在赞颂上帝,比较深沉、内在、广阔、悲壮。他的作品完全超越了音乐感性的阶段,其严谨程度完全体现着一个作曲家伟大的哲学思维和数学思维。

三、双排键电子琴

双排键电子琴学名电子管风琴,演奏方式与管风琴相似。两排手键盘和一排脚键盘的同时应用提高了这件多声部乐器的表现力,对于乐手演奏三个以上声部的作品,其手指应该具备的技术程度来说,并不是人们通常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双排键在保留了管风琴的演奏方式之外,成功应用了电子琴及合成器制作方面的电子技术,大大强大了乐器的功能。如果编曲者能将乐器功能应用得恰到好处,那么双排键这件神奇的乐器完全可以模拟出各种意想不到复杂的声响。比如:交响乐、流行乐、电声乐、爵士乐、影视作品等等,当然都是演奏者一人完成。

在那么多眼花缭乱的双排键作品中,比较基础和重要、能大大提高手指技术的,那就是复调。目前双排键的大部分复调作品均来自巴赫。

四、双排键电子琴演奏巴赫复调品应遵循的原则

1.分声部练习

拿到一首复调作品,准备练习之前,应该快速确定乐曲的声部问题。包括乐曲有几声部构成,作曲家将每个声部的旋律走向是如何安排的。

三声部均匀分布于上、下、脚键盘的作品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做出准确的判断,这里举一个稍微复杂点的例子。如巴赫作品BWV629第9-10小节:

不难看出,这是一首四声部作品。但是各个声部的旋律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呢?比较简单的第一和第四声部除外,重点分析第二、三声部。我的结论是:下键盘(即第二行乐谱)附干向下的音符的旋律是第三声部;而上键盘(即第一行乐谱)附干向下以及下键盘附干向上的音符的旋律是第二声部。

由于第二声部是左右手交替完成的,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演奏这两小节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左右手衔接自如,还要不破坏第一、三声部的独立性。这个技术在下面的第3、4、6点会得到解决。

2.分析主题与简单的作曲发展手法

这个问题虽然重要,但多数从事键盘演奏的人没有经过专业的作曲知识的学习,所以这里不打算说的过于细致和深奥,但应该了解几种旋律发展的方法从而对作品有一个简单的分析是有必要的。比如:能判断作品的主题、对题、旋律写作的模拟、倒影手法等。在通常情况下,出现主题(包括根据主题发展过来的旋律)的那个声部比其他声部重要,演奏时应给与强调。另外,根据笔者多年键盘演奏经验证明:充分分析乐曲会给背奏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3.分声部弹唱练习及呼吸、线条问题

众所周知,键盘乐器演奏的三个黄金原则:分手练、慢练、重点练。此外,我认为复调作品更重要的就是分声部练习。还是以BWV629为例:四个声部都要进行单独练习,且要才能达到要求。第一、四声部相对简单可以少做练习之外,第二声部的独立性是最难的,按照谱例上的要求左右手如果做不到衔接自如,可以偶尔先自由支配左右手先来感受独立出来的第二声部旋律走向,然后尽快做到按乐谱指示正确替换左右手。

呼吸也就是乐句的正确划分问题。虽然复调作品通常句子冗长、句子划分的标志不如主调音乐明显。但是呼吸问题仍然重要。通常版本好一点的乐谱会在音符上方偶尔看到“,”,那就是很好的划分乐句或是段落的标志,此处要抬手断开。

强调一下:分声部练习绝不能省略演唱的过程,为的是更好地感受声部的横向线条和为演奏的自然、歌唱及人性化做基础。

4.排列组合练习及声部对比统一问题

所谓排练组合练习就是双排键三排键盘分别两两组合。比如:上键盘+下键盘练习;上键盘+脚键盘练习和下键盘+脚键盘练习。这个步骤一定要分声部演奏演唱熟练之后进行。任何一组组合的练习要求不言而喻:就是要保持各个声部的独立性以及声部之间的平衡。其中包括节奏、语气、力度、层次等准确无误。

在这个阶段的练习过程中,演唱要求还要加入一种形式:就是演奏一个声部的同时演唱的则是另外一个声部。以此类推,排列组合。

这个阶段过后,可以尝试所有声部一起练习。

5.演奏与演唱的关系

前面已经两次写演唱,再次强调足以证明演唱对于演奏的重要性。练习过程中,演唱一定要做到将乐句唱满,中途不要换气,保证演奏与演唱的真正结合。

当所有声部一起演奏的同时,四个声部的演唱应分别进行练习。

当演唱与演奏真正做到独立自如,相互影响。那么,这时的演奏应该完全展现了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精髓:精致与内在、华丽与理性。

6.指法

键盘演奏至关重要的技术就是指法。笔者认为:好的指法一定是科学、简单、符合人的自然生理特点、为更好地表达音乐服务的。如果一直用正确的指法演奏,经过日积月累会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为演奏提供极大的方便。反之,会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障碍,演奏出来的音乐毫无音乐可言。当然这都是不好的习惯所致。

可以罗列一些常用的指法原则。比如:五指原位或者叫顺指、演奏音阶用的转指(也叫藏指)和跨指、演奏柱式和弦及三和弦七和弦琶音的1245和1235不能混淆等等。但是双排键演奏复调乐曲时,为了保证声部间独立与平衡,要刻苦练习和运用导指。顾名思义,保持音符时值的过程中,而手指进行转移。这种指法多声部的长音用得比较多。建议不要直接在多声部中进行导指,单独用长音声部体验此指法,之后再进行多声部练习是提高效率的最好途径。

7.脚法

合理的脚法会使脚键盘的音符连接更自如。复调音乐的脚法用得相对多的就是左右脚的合理安排。演奏中,正确区分左右脚和脚尖脚跟的标识即可。其中,在上面谱例BWV629第二小节脚键盘第一个音上方符号代表脚尖,而类似“)”这个符号代表脚跟;将符号写在音符上方代表右脚,反之写在下方代表左脚。由此推断,谱例的那个音代表用右脚脚尖演奏。

强调一下,无论是左右脚还是脚尖脚跟交替,在使用过程中,依据乐曲风格采用连奏还是断奏,不能应付了事。复调作品的脚键盘旋律是连奏,这个早在脚键盘单声部练习时就该做到了。

8.装饰音

复调音乐的装饰音有着自己的特点,很多相关钢琴演奏的理论书籍都写得很细致,完全可以作为参照,这里不作赘述。只是强一下复调音乐的装饰音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即可。

9.换音色的注意事项

双排键电子琴换音色的技术不容忽视。看似简单,实则换音色失误完全导致全局瘫痪,有演奏经验的乐手一定知道,这绝非危言耸听。建议从分声部练习开始就直接进行换音色。换音色的精髓是“及时”,不能早也不能晚。如果做不到及时,慢练则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再补充一下:如果特殊场合,比如考试、演出、比赛背谱演奏的话,音色序列号也要背下来。根据笔者多年演出经验证明:背音色是弥补临场失误的很好措施。

10.速度问题

11.表情术语的理解

以上两方面简要概括就是要让自己从作曲家的角度出发宏观地理解乐曲。包括速度要恰当、情绪要吻合、奏法要准确、时值要严谨等等……

复调音乐是专业学习键盘乐器演奏的同学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演奏技术之难也是其他体裁的作品不可同日而语的。以上完全是笔者多年的演奏经验及教学心得。鉴于双排键这种新兴的乐器、理论材料不多,希望此文能为从事双排键演奏的同学提供正确的理论帮助,如能在双排键教学领域奉献一点点绵薄之力笔者将感到万幸之幸。

作者单位: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

上一篇:思品第一单元测试题下一篇:于奋斗的名人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