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2024-06-09

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通用8篇)

篇1: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定向运动发展历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7-045-02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归纳了1983年-2017年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旨在通过对中国定向运动30余年发展情况的研究,发现其演变轨迹和变化规律,为中国定向运动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定向运动 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指出:必须根据过去,为着未来,研究现在。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城市定向赛如异军突起,以迅雷之势席卷国内一线城市。2017年,国内GDP排名前10(2016)的城市中,有8个城市举办了城市定向赛,直接参赛人数近5万人。城市定向赛的风起云涌之势,昭示着中国定向运动已经进入多元化、快速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回顾并研究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对于中国定向运动未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983年-2017年间,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历程(不含中国港澳台地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参赛文献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获取“定向运动”、“发展历程”相关文献;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官方网站;定向运动相关专著;政府部门相关方针政策等。

2.专家访谈法

通过实地走访及电话沟通方式,先后访谈了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副秘书长许涓,中国定向运动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栗维安,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地图委员会主任张新安,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2017-2020)总裁判长尹昊,就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演变,同上述专家深入交换看法,获得了实践经验和建议。

3.田野调查法

自2010年以来,该文作者曾多次作为裁判员参与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冠军赛、中国定向公开赛、“中国杯”国际定向越野巡回赛、世界定向排位赛等赛事的执裁工作;曾作为主要技术团队参与第一、二、三届河南坐标城市定向赛的线路设计和执裁工作;作为定向运动课程教师参与体育教育专业定向运动专项班的教学工作。期间,作者深入定向运动普及推广、赛事运作、教学训练等工作的第一线,较为全面地定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二、结果与分析

(一)本文定向运动的概念界定

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Federation,简称IOF)是定向运动在国际上最高的管理机构,1961年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IOF官方网站关于定向运动的解释为:定向运动是一项兼具体力和智力的运动项目,其基本思路是在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按照预定的顺序,快速到访若干个检查点。为了选择最佳的线路,运动员需要仔细判断地形特征,并以最快速度完成所在线路才可获胜。定向运动的独特性在于运动员必须在高速奔跑的情况下,辨别方向并快速做出决定。

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以上关于定向运动的解释,更多是从专业的角度进行的表述。但是,本文对中国定向运动功能的研究,涉及到定向运动发展的各个层面,不局限于专业领域和竞技领域。因此,本文所研究的是广泛意义上的定向运动,是“大定向”的范畴,即凡是借助地图导航的运动皆可称为定向运动。同时,此处的地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定向地图,既可是定向地图,又可是任何一种其它地图,例如行政图、交通图、旅游图;可以是二维平面图,也可以是卫星图、三维图;既可以是有形的实体地图,也可以是存在大脑中无形地图。

(二)中国定向运动发展历程研究

1983年3月,在张晓威的组织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广州)参照国际定向运动竞赛办法,在广州白云山进行了一场“定向越野实验比赛”。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大陆定向运动的开端。根据社会发展的背景、体育政策、定向运动的普及程度等特征,可将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起步、上升、快速发展等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及特征

1983年至1991年为中国定向运动的起步阶段。同世界定向运动的发展相似,中国的定向运动起源于军队系统,军队院校成为推动定向运动发展的先行机构。

本阶段内,全国性的定向组织和指导机构还未成立,定向运动的赛事活动、培训班、研讨会多为地方自发组织,尚无统一的计划和管理。原国家体委开始以举办赛事及培训班的形式推广定向运动,并同国际定向联合会接触,1991年12月成立中国定向运动委员会最终成立。起步阶段的特征表现为:

(1)各级各类定向赛事的涌现成为发展主线

军队院校、各级测绘协会、各级体委及定向协会纷纷举办定向赛事,成三足鼎立之势。军队院校方面仅198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在广州;5月,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在重庆;5月,解放军测绘学院在郑州分别举行定向越野比赛。北京测绘学会、广东省?y绘学会、西藏测绘学会、湖南省测绘学会、中国测绘学会、甘肃省测绘学会、南京市测绘学会等各级测绘学会纷纷举办定向赛事。自1985年开始,原国家体委不定期组织区域性、全国性定向运动赛事。

(2)地方性定向运动协会组织开始成立

1985年9月,深圳市定向运动协会成立;1987年2月,桂林市定向运动委员会成立;1990年12月,株洲定向越野运动联合会成立;1991年3月,北京定向运动联合会成立。

(3)定向运动培训班及研讨会初见端倪

1987年4月,由中国测绘学会主导,湖南省测绘学会参与的“全国定向运动骨干培训班”在长沙举行。1991年6月,中国测绘学会组织的“全国定向运动教练员培训班”在长沙举行。

2.上升阶段及特征

1992年至2007年为中国定向运动的上升阶段。1992年7月,中国作为正式会员国,加入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OF),这一事件为中国定向运动由起始阶段发展至上升阶段的转折点,中国定向运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始走向常规化和制度化。上升阶段,中国定向运动发展特征表现为:

(1)定向运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的逐渐增多

1996年、2000年、2002年、2004年,中国定向协会先后派代表参加了国际定联代表大会;“世界公园定向巡回赛”先后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举办;2004年,组建中国国家定向队和中国青年定向队,首次参加“世界定向锦标赛”。全国性定向运动管理机构成立,国内定向运动赛事活动、培训班、研讨会数量大幅上升,形成常规化和制度化。

1993年,原家体委成立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下设无线电定向运动部,管理全国定向运动项目,此后,1994年9月开始举办“全国定向锦标赛”(北京怀柔),2004年5月开始举办的“全国定向冠军赛”,这两项国家级赛事已成为常规,每年一次。2002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从2002年起实施定向运动裁判员等级制度。

(2)定向运动与旅游行业的显现融合发展,定向赛事的商业化价值受到关注

2002年开始,在四川、广东、湖南、江苏等地举办的“全国城市定向系列赛”。

3.快速发展阶段及特征

2008年至今为中国定向运动的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4月27日,中国定向运动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旅游城市全能定向越野赛“楠溪江”站,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开幕。全能定向这个全新概念开始进入定向领域,它融合徒步定向、山地车定向、游泳定向、溯溪定向等多种定向形式为一体。国家级全能定向赛事的出现,成为中国定向运动多元化、快速化发展的开端。此阶段的发展特征表现如下。

(1)专业性与大众性定向运动发展并驾齐驱

以中国定向运动协会为例,其主办的全国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冠军赛、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3项专业性定向运动赛事形成常规性赛事,每年举办;其主办的中国定向公开赛、“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中国杯国际定向越野巡回赛等大众性定向赛事同样举办的如火如荼。

(2)定向运动功能逐步多元化

2008年以前,定向运动因其体智结合的项目特点,为教育系统所青睐,促进了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国人更多地关注其健康功能和教育功能。2008年以后,全能定向、亲子定向、情侣定向纷纷出现,特别是2011年以来,城市定向赛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各大城市的举办,定向运动的休闲娱乐功能、经济功能得以凸显。2016年,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定向活动,在北京、上海、广东、河南、山西、湖南、云南等省市遍地开花,其政治功能也受到关注。

(3)社会力量成为普及推广定向运动的生力军

定向运动公司及俱乐部在定向赛事及活动策划组织、运动员训练、定向技术培训、定向公园及基地建设、定向进校园、定向器材研发与生产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定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篇2: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仅供教师参考)

研究性教学的有效开展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系统研究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及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研究性教学是中外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逐步探索形成的,以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当代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通过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个性的教学方式。

随着心理学理论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转变,人们发现建立在条件反射学说基础上的仅关注行为改变的联结学习理论和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上的只强调知识获得和加工的认知学习理论对于解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而逐渐产生了关注个体情感和人格的健康成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主动建构的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当代学习理论。这些理论的特点就是注重发挥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研究问题,而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和发展个性。这些理论的发展促进了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产生和发展。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它认为人是自然的实体,人的成长来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能够影响个体的知识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教育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性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潜能自动地实现。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学生学习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去探索、发现而吸收的他自觉有趣和需要的知识。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它认为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知识在各种情景下,并不能简单地套用,而需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通过自主建构来完成的,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是在特定学习情景下,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从而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构的过程。

当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以心理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经验的获得、积累和重构的过程。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不断构建心理结构而实现的,同化和顺应是其两种基本形式。心理结构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同化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到自己已有的心理结构中,从而丰富和加强原有的心理活动结构。顺应是改变原有的心理结构以适应环境因素。知识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在头脑中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影响知识掌握的因素包括学生的主动性、有关知识的准备和心智技能的掌握三个方面。知识学习包括领会、巩固和应用三个基本环节。领会包括教材的直观和教材的概括两个环节。教材的 直观是学生对感性的教材做出的能动反映。包括实物、模像和言语直观三种形式。教材的概括包括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两种类型。它是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在知识的领会过程中需要启发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和思维活动,主动发现和讨论,获得知识。在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环节更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应用和创新性的专题训练。

二、研究性教学的特征及形式

研究性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科学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等不同类型的研究过程,通过主动研究问题来获取知识,发展科学研究能力。

它的基本特征包括教学内容的问题性、教学方法的探究性、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

它主要包括学生自主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学科课程中的研究性教学和单独设臵的研究性教学课程三种类型。包括问题探讨法和课题研究法两种方式。问题探讨法包括多种形式的问题讨论和探究。课题研究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课题的研究。

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不同性质的课程内容和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形式、探究的方法、学生主体性和教师引导性的发挥都是各不相同的。比如问题可以是已经发现的基本原理,也可以是科学原理的实际应用课题。探究方法可以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创设科学家发现定理的原始情景,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想象和思维活动分析解决问题,发现科学定理。也可以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后在课外文献收集、科学实验、专家访谈等调研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课堂研讨,解决问题。

三、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研究性教学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构建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教师通过研究性教学实践,在指导学生进行课程相关基础和应用问题研究的过程中,也能够从学生活跃的思维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目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要求高校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育部在2005年1号文件和2007年2号文件中都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

在高等教育领域,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已成为一种传统,吸引学生参与科研,在讲授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将自己的科研心得和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研究和解决等也是高校教师普遍自觉探讨的教学方法。同时高校课程体系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每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体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专业理论课较容易与实践应用问题相结合。这些都为研究性教学的广泛实施打下了基础。因此,在高校开展系统的研究性教学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四、研究性教学的产生和发展现状

研究性教学是在古代教育家对心理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近现代哲学、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和发展的。早期的研究性教学主要包括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教学法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学法等。

在基础教育领域,20世纪初在经验哲学和本能心理学基础上产生了实用主义教学思想,主张以“儿童、活动和经验”为中心,代替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和教材”三中心。20世纪5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上产生了结构主义教学思想,强调“学习结构、早期教育和发现式教学法”。这两种思想都对美国乃至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它们实行发现教学法,以学生主动发现和研究问题为中心,学生难以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从而导致了教学质量下滑,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随着20世纪60、70年代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发展,8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人们对创新和个性发展的倡导,研究性教学在90年代以来又成了世界教学改革的主流。

在我国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首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从小学到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的一个模块之一。并针对传统课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参与、研究和动手。从此,研究性学习不仅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还作为学科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全面开展。针对研究性教学方式存在的“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学生不能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对课程体系安排、每门课程结构设计、课程内容与研究性教学方式的配合、研究性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配合、独立设臵的研究性课程体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较完善的改革办法。

在高等教育领域,1810年德国洪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20世纪60年代,国外逐渐兴起了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和让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之风。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在哈佛大学做了《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的报告,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探究式学习方法”。90年代末,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全国委员会在《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蓝图》报告中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性教学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实施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标准,本科生的每一门课程都应提供给学生一种运用发现为本的方法而获得成功的机会;建立以探索为本的新生年;将交流与沟通技能和课程学习结合起来;最后一个学期要集中在一个专业项目上,充分利用前几年学到的研究与交流技能。当前,国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性教学活动开展形式多样。主要包括让学生参与科研实践、设臵独立的研讨式课程、学科课程中的研究性教学等形式。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领域开展了普遍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和素质教育改革研究。同时广泛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了基础课程的比例,加强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科技创新教育等环节。改革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设计专题让学生自主研究,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部分高校积极开展了在理论课程中系统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比如清华大学 在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强调“少、精、宽、新”,教学方法方面要求一般课程都配套设臵讨论课或者项目课程等。

高校广大教师在研究性教学方面积极研究和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在理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方面,在2005年北京市高校获得的124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中,有53项是关于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其中有47项是基于研究性教学的单门课程或者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6项是基于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重组。这些成果中有些出版了以问题为主线的教材或者配套的研究性专题训练教材,有些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分类,配合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实施。比如,清华大学的《有机化学》提炼课程基础性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设计深化和延升内容以典型实例分析和专题讲解方式进行,拓展内容由学生自主研究学习,新近前沿知识以典型文献讲解方式进行。

五、我国高校研究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研究性教学虽然一直在教育思想和实践发展史中占居重要地位,但在基础教育中,历史上几次兴起的以研究性教学为主体的教育改革运动却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是因为研究性教学方式存在“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学生不能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的问题。目前中小学在广泛实施研究性教学时已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较科学的对策。而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目前研究性教学的开展中也在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1)在高校,合理处理课程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方式与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关系问题。如何科学设计专业课程结构,使课程体系既能保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又具有综合性、问题性和实践性;如何在单门课程中,在保持科学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基础整合教学内容,使学生既能够通过问题研究性学习发展研究能力,又能够掌握较系统的学科知识是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中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2)在高校,独立设臵的研究性教学课程体系(新生研讨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科技创新等)还不够完善,不能系统加强学生基本研究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如何与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相配合,科学设计研究性教学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进行各类基础学科研究和较深层次的综合性专业研究,系统培养基本研究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篇3:中国歌剧发展历程研究

关键词:中国歌剧,萌芽期,发展阶段

20世纪初, 西洋歌剧传入中国, 中国的音乐家们渐渐开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需求、又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艺术道路。他们在题材上反映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 从中国的地方戏曲和民间小调中汲取音乐元素, 发展成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中国歌剧。

一、中国歌剧创作的萌芽期 (1920年~1942年)

20世纪初, 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黎锦晖, 作为中国歌剧的开拓人, 于1920年创作了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 在之后的七八年间先后创作了《月明之夜》《小小画家》《葡萄仙子》等12部作品。这些歌舞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有布景, 用独唱、对唱等歌唱的形式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特征, 虽然不能完整的诠释歌剧的意义, 却已经具备了中国歌剧的雏形。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虎视眈眈,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 出现了一批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歌剧。如1934年的歌剧《扬子江暴风雨》, 1938年的《农村曲》, 1938年的《军民进行曲》, 1940年的《洪波曲》和《台儿庄》等。这些歌剧的内容大多是宣扬抗日救亡的思想, 能够激起人民反对压迫、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精神, 来配合抗日救亡的战争。用“话剧加唱”的模式进行歌剧的创作, 这种形式能够直接的表达情感, 通俗易懂, 适于流传, 是中国歌剧的探索道路初期出现的一种形式。

同时还有一些歌剧作品较多的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模式, 如1935年的《西施》、1937年的《荆轲》、1938年的《桃花源》、1939年的《上海之歌》等,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42年黄源洛作曲的歌剧《秋子》。这些歌剧有序曲、间奏, 有宣叙调、咏叹调, 有重唱、合唱, 都是借鉴西洋歌剧的模式对中国歌剧的创新。

二、中国歌剧创作的第一次高潮 (1942年~1950年)

1942年,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中指出“文艺要深入民间, 以工农兵喜闻见乐的文艺形式进行创作”。在这一方针的指示下, 作曲家们有了新的创作方向, 展开了一场“秧歌剧运动”。秧歌剧的大量创作到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的产生, 形成了中国歌剧创作的第一次高潮。秧歌剧是话剧、戏曲、秧歌的结合体, 它的结构短小精悍, 表达主题鲜明, 故事情节贴近人民生活, 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在音乐素材方面选自民间小调和地方戏曲, 符合老百姓的审美习惯, 因此秧歌剧在整个解放区迅速的发展起来。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秧歌剧有1943年的《兄妹开荒》《一朵红花》、1944年的《夫妻识字》《周子山》等。秧歌剧的发展为新歌剧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5年, 中国歌剧的第一个里程碑《白毛女》诞生。《白毛女》的创作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模式, 广泛的吸收中国多种戏曲的音乐素材, 比如甩腔、悲腔的运用, 戏曲板腔体的运用, 更细腻的刻画了人物的心理, 大大的丰富了音乐织体, 促进矛盾的激发, 使音乐更具表现力。《白毛女》诞生对中国歌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中国歌剧的道路开创了新局面, 使中国民族歌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解放后的几年里, 许多作曲家按照《白毛女》的模式创作了大量的歌剧, 比如1947的大型歌剧《赤叶河》、1948年的《刘胡兰》等, 虽有一定的成就, 但都没有突破《白毛女》的水平。

三、中国歌剧创作的第二次高潮 (1950年~1966年)

新中国成立后, 各项事业百废待兴, 在这和平的年代下, 中国歌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歌剧的题材转向了对英雄的赞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如1950年的《王贵与李香香》、1953年的《小二黑结婚》、1954年的《刘胡兰》、1955年的《草原之歌》、1957年的《红霞》和《窦娥冤》, 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1957年2月15日, 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召开了“新歌剧讨论会”, 为新歌剧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并且提供了一系列行政措施来支持, 中国的歌剧事业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这一时期优秀的作品有1959年《洪湖赤卫队》、1959年的《春雷》、1959年的《柯山红日》、1960年的《刘三姐》、1960年的《红珊瑚》、1964年的《江姐》、1965年的《阿依古丽》。其中《洪湖赤卫队》和《江姐》的创作达到了我国当代歌剧创作的顶峰。

这一时期的歌剧有以下的特点:1.借鉴西洋歌剧主题贯穿的手法, 运用主题音乐贯穿整个歌剧的形式, 使整个歌剧的音乐更为完整, 剧情的联系更为紧密。比如《江姐》用《红梅赞》作为它的主题音乐贯穿全剧, 在它的基础上进行剧情的发展。2.改革“话剧加唱”的形式, 将西洋歌剧的“宣叙调”和民族戏曲中的朗诵语调式手法相结合, 用朗诵式的语调来代替纯对话, 使音乐的连接更紧密、更贴合。3.借鉴中国戏曲中的一字拖腔、悲腔、散板、快板等板腔体形式, 使音乐更具表现力, 人物形象更加丰满。4.女性角色的音乐创作。这个时期的中国歌剧舞台上都是女英雄的经典形象, 如《刘三姐》中的刘三姐、《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红珊瑚》中的珊妹、《江姐》中的江竹筠、《阿依古丽》中的阿依古丽等等, 都是对女主角勇敢、坚强、不怕牺牲的伟大英雄形象的刻画。

四、结语

中国歌剧是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它的发展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 传承着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笔者通过对中国歌剧发展的了解和研究, 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歌剧, 发扬我们的民族歌剧艺术和传统文化, 为中国民族歌剧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2]王蓓.中国歌剧的历史发展概述与现状反思[D].厦门大学, 2009

篇4:我国组织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

组织传播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然而,在传播学逐步成为显学的今天,我国的组织传播研究仍然处于低迷阶段。以传播学经典的四大分支学科为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和维普期刊网,可以发现,组织传播的研究文献远远少于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见表1)。

回顾我国20多年组织传播的研究历程,我们大致经历了引进、形成和初步发展等三个不同阶段。

1988年至1999年为我国组织传播的引进期。以林瑞基在《深圳大学学报》发表的《组织传播及其效果》(1988)为标志,我国大陆第一次出现了“组织传播”这一研究概念。在这之前,组织传播仅在我国台湾地区传播学界产生影响。第一本组织传播著作是林瑞基于1991年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组织传播》。可惜的是,在此之后就很少看到林瑞基组织传播的研究文献发表。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论文还有彭凤仪的《论组织与组织传播》(1996),魏永征的《关于组织传播》(1997)等。与西方发展脉络相似的是,我国最早关注组织传播的并非传播学界的专家,而是管理学科、新闻学科的学者,他们发表的基本上是一些学科介绍性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的转述,阐述了组织传播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此时的组织传播研究尚处于学术启蒙阶段。

2000年至2004年为我国组织传播的初步形成期。这阶段的重要成果是,华夏出版社出版了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凯瑟琳·米勒的《组织传播》(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丹尼斯·K·姆贝的《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2000),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教军章与刘双合著的《组织传播》(2000),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国才的《组织传播理论与实务》(2002),这些著作的出版对组织传播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这一阶段的研究文献主要有:《组织传播的研究模式及思考》(黄孝俊,2001),《组织传播中的“事件驱动”开发》(舒咏平,2003),《论组织传播的意义》(顾孝华,2003),《组织传播学的界定及其意义》(胡河宁,2004)《组织传播学的发展状况与体系构建》(胡河宁,2004),《诚信:组织管理与传播的伦理智慧》(胡河宁,2004),《组织传播两岸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胡河宁,2004)等等。

这个阶段除了文献发表数量上升之外,还表现在学者们的研究旨趣大多集中在对“组织传播”学术领域的界定、研究模式的探究、研究意义的深入思考、学科体系模式构建方面。学者们基本摆脱了早期对国外组织传播研究成果的简单转述,期望通过界定组织传播与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和组织行为学之间既联系又区别的关系,厘清组织传播在我国发展的脉络和方向,实现组织传播研究领域的一种突破。

2005年至今为我国组织传播的初步发展期。这期间论文发表数量增长趋势明显,共有35篇文献。这些论文试图在强调本土化意识的同时,也开始考虑研究范式的创新,以及体现学者个人的研究旨趣。如胡河宁的《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2005)和《组织传播符号的伦理意蕴》(2006),从哲学、符号学视角出发,运用文化阐释的研究范式,诠释组织中隐喻和符号对组织经验的共享与意义建构,透过对组织传播本质的诠释,深入探讨了传播对于组织的不可或缺性。《组织传播研究的方法与视角》(2007)和《组织传播研究的学术路径》(2007)这两篇文章则通过对组织传播国内发展的深度思考,在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组织传播研究的建议。曾耀农、肖乃涛的《组织传播的审美特征》(2006)、刘京林的《论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中介作用-兼介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2007)等论文,通过言说分析的研究方法,为组织传播注入了活力。

这阶段的著作有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组织传播》(胡河宁,2006),这是我国第一部研究生使用的组织传播教材,作者在构建组织传播理论新体系的途径中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的《组织传播论》(顾孝华,2007),探讨了组织传播的若干理论问题,回顾了组织传播思想的演变过程,重点讨论了组织内部的下行、上行和非正式传播的特点。

组织传播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研究领域。因此,2005年之后应用型论文的大幅增长亦是此种趋势的有力佐证。一些学者从技术层面入手,探讨新科技影响下的组织传播建设。如顾伟泉的《网络环境下高校组织传播系统的构建》(2005)、《基于网络推拉技术模式的图书馆组织传播系统》(2005),程士安课题组的《数字化时代组织传播的新特征》(2007),王晨的《组织传播的新媒介技术运行分析》(2006)等都是结合了最新的数字科技,研究技术构建对组织传播的影响和促进。

在研究对象方面,不少文献将组织传播研究放到了具体的组织中,通过对各类社会组织传播行为实践活动的诠释,表现出组织传播的研究有了更多的针对性和应用价值。如刘海波、陈晓霞的《试论学校教育的组织传播属性》(2006)、涂刚的《组织传播与班级管理》(2006)、周云倩的《组织传播视阈下的企业内刊现象》(2007)等等。复旦大学的谢静在《今传媒》杂志连续发表了《组织的决策过程与信息的传播和解释》(2007)、《组织传播与危机的预防和应对》(2007)等四篇文献,刘京林发表了《开放系统、负熵与界限沟通者》(2006)等论文,都是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解读,探讨在组织管理中信息沟通与传递,决策制定与修正等组织信息传播方式、方法、途径等,这些应用性研究文献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更加贴近了鲜活的组织传播实际。

通过对组织传播研究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到,随着各类组织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影响日益深刻,学者们对组织传播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作为20世纪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探索的一个特殊领域,组织传播理论经历了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等不同研究范式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发展到了21世纪信息社会的传播人范式阶段。组织传播也越来越为我国学者们所认识和关注,其学科发展脉络已渐然成形。然而,从总体上说,组织传播研究在我国仍然处于落后与徘徊状态。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我国组织传播研究还缺少能够致力于组织传播研究的专业力量,研究者普遍受到非专业背景与多学科知识结构等问题的困扰,学科建设目前还存在的许多空白导致众多理论问题模糊不清。与西方国家的组织传播研究相比较,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组织传播研究仍然是块有待耕耘的处女地,发展之途任重而道远。

展望未来,我国组织传播研究不仅需要量的增长,更需要在研究中注重中国经验、创建本土意识的理论视角,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组织传播研究在与实践结合中长足发展。值得庆贺的是,《今传媒》杂志率先在国内期刊界开辟了“组织传播研究”专栏,展现了杂志主办者的务实远见和学术敏感,我们期待着有更多杂志关心组织传播领域的研究,也期待有更多学者加入到组织传播的研究行列。

篇5: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嵘领国际医学研究院前身为全国营养师俱乐部培训处,1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营养健康职业资格培训、深度培训、企业内训等。其中营养健康实验室、讲师团、撰稿团、创业邦都是学院为优秀学员搭建的实践平台。在教研总监王旭峰的带领下,以做中国营养和健康事业推动者为使命,竭诚为广大健康管理师和营养师以及健康营养爱好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和服务,致力于打造中国健康营养界常青藤。

健康管理师培训网是在公共营养师取消后,由原营养师培训团队赛福凯瑞和嵘领国际联合推出,专注健康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和营养师高端训练。目前,在全国范围已形成了以健康管理师培训网为主导,各地分院、合作机构为联盟的健康营养教育网络体系。主营业务有职业培训认证,包括健康管理师培训认证班;《实战型营养师1+4成长计划》深度培训,包括健康讲师训练营、健康管理师自媒体营销班、健康配餐技能提升班、健康管理实操技能提升班;其中,核心业务健康管理师认证培训和健康营养讲师训练营培训项目,居于行业领先水平。

2010年《健康管理师培训网》前身是全国营养师俱乐部,由王旭峰等营养师共同发起成立,宗旨是为广大营养师建立沟通、交流和成长的平台,帮助更多热爱营养、有志于从事营养工作的新人尽快成长,更好地将健康知识传播给大众。

2011年全国营养师俱乐部创办营养讲师训练营,通过专家授课及多方式的特训环节对学员进行全方位培养,旨在打造一批优秀的健康营养讲师。目前,在各大健康报刊媒体、电台、电视台都能看到营养师俱乐部营养师的身影。

2012年全国营养师俱乐部继续为市民做公益健康讲座近两百场,在甘肃为百姓和留守儿童做公益健康讲座一百余场;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成立,《健康管理师培训网》母公司赛福凯瑞研究院院长王旭峰出任副会长。

2013嵘领国际战略合作伙伴赛福凯瑞与中国网、顺丰优选在北京发起了“关注白领营养健康公益活动”,计划在北京向广大白领做健康讲座一百场;与中国网、MSN、中国食品安全保、健康时报共同发起了“关注留守儿童健康”大型公益活动。

2014年健康管理师培训网由嵘领国际战略合作公司赛福凯瑞研究院独立注册,专注培训,主营业务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培训、健康营养讲师训练营、实战型健康营养师三大黄金技能特训班、营养科普写作班以及为营养健康企业量身定制的各种企业内训等。

2015年为了积极响应《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健康中国2020》伟大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更好的传播科学规范的健康知识,“2015中国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总论坛在京盛大开幕。

嵘领国际教育总监王旭峰在“2015中国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上为大家做了《营养师学院》app3.0版本上线的专题报告。营养师学院APP是国内首款为营养师量身打造的智能应用,集基础课程、模拟考试、拓展课程、健康资讯、数据查询、工具使用为一体。

2017年健康管理师培训网改版上线,赛福凯瑞与嵘领国际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专注健康营养人才培训,采用更灵活的碎片化学习模式,融合在线职业培训及线下深度集训的双线模式,打破地域限制,满足更多有志于进入健康营养领域的人才的学习需求。

社会责任

一、中国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

该论坛是营养健康专家、健康管理师、营养师、企业、媒体搭建深度交流的优质平台。2014年论坛由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百度联合主办,赛福凯瑞医学研究院承办,并先后在山东、陕西、甘肃、安徽、湖南、辽宁、深圳7个地区组织分论坛,12月初组织为期两天的总论坛。总论坛除了营养专家解读国家政策、前沿报告的主论坛外,还包括营养社团组织的分论坛、餐饮企业的分论坛和媒体、企业的分论坛。2014年全国参加论坛的人数达2000多人,高峰论坛经过2013、2014两年的积累,已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营养健康行业的高峰论坛。

二、健康中国•名家讲堂

该讲堂是由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赛福凯瑞医学研究院、健康时报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讲堂。每月邀请一名业内知名专家为大家解读贴近百姓生活的健康知识,旨在提高百姓营养健康和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自2013年开讲以来,已邀请到范志红、赵之心、赵立平、董克平、张思莱、孙树侠等知名专家授课,累计举办25场名家讲堂,得到众多营养爱好者和广大市民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关注留守儿童公益活动

该公益活动由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联合多家媒体共同发起,自2013年起,每年都选派经过专业培训的营养师深入到甘肃、青海、河南、河北等山区农村的学校,先后共组织了600余场健康课,惠及万名学生及群众。该活动通过健康课的形式,由专业的营养师把健康的营养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孩子、老师和家长们直观而系统的了解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更合理的摄取营养和改善饮食结构。

四、《关注白领亚健康》百场讲座公益活动

该公益讲座是由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赛福凯瑞医学研究院联合企业发起,每年走进100家企业开展公益营养健康讲座,通过讲座传播营养健康知识,指导和改善企业职工的膳食生活方式,受到企业领导及职工的广泛好评。

五、《关注老年人健康》公益讲座

2014年市民政局利用福彩公益金资助社会团体服务项目83个,面向1500家社团公开招标,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成功申请到“关注老年人健康”公益讲座50场。该项目的优秀营师均来自赛福凯瑞医学研究院。他们走进50个社区,为1500多名老年人进行了健康营养知识讲座,普及和宣传了营养知识,赢得的老人们的广泛好评。

六、坚持锻炼一百天

为了强制自己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嵘领国际教研总监王旭峰于2013年7月25日发起个人“坚持锻炼一百天”活动,希望通过公众承诺,借助新浪微博平台督促自己。居然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地分部纷纷参与其中,微博粉丝超10万,评论近1亿。活动愿景是:“坚持锻炼一百天,带动中国一亿人。”

七、健康中国——营养讲师大赛

为了提高我国健康管理的整体科普水平,搭建一个健康营养人才以赛促学的平台,由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中国网、生命时报联合主办,赛福凯瑞医学研究院联合全国近20家营养健康类设团组织承办,自2013年首届大赛成功举办,此赛事已成为营养届的最高规模的赛事。

八、营养师专场招聘会

篇6: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内容提要】文章指出当前情报学研究所呈现出来的“经济学化”研究趋势是经济学向情报学扩张与渗透的“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又一具体表象,并对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摘要题】理论探索

【关键词】情报学/经济学化/情报经济/情报经济学/信息经济/信息经济学

1 “经济学帝国主义”与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

近数十年来,经济学不断地向其他社会科学扩张与渗透,形成了许多以经济学方法作为分析方法或体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学科。经济学界称这种现象为“经济学帝国主义”[1]。情报学究竟是不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界一直都存在着争议。文献[2]明确提出情报学就是一门社会科学;文献[3]则认为情报学是介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这种观点在国内情报学界一度影响较大;而文献[4]则针对这种分歧,就国外的最新进展情况,对上述情报学的学科性质问题作了综述研究,予以了有关问题以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指出国外情报学界目前依然有许多研究者把情报科学视作一门社会科学。尽管情报学的社会科学的学科性质定位至今在理论界仍未完全取得一致,但是不管怎样,情报学与社会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情报学本身就具有着社会科学的属性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学已经渗透、侵入到情报学领域已是不争的事实,情报经济学的产生如同法律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家庭经济学等学科一样已经成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又一具体表象。

“经济学帝国主义”对情报学的这种侵入与扩散换一个角度而言实际上也就是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趋势。情报学具有跨学科领域的本质。国外有研究者将情报学研究划分为三大领域:管理问题(如工作表现测评、个人技能、个人隐私)、核心活动(如数字图书馆、智能代理、交互性、情报检索、知识管理)、应用性(如工作流、文献管理、互联网与内部网),情报学这三大领域的发展涉及并依赖于多个学科领域: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范畴的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5]。可见,情报学研究所呈现出的经济学化特征就是作为其来源与支柱的经济学范畴的工商管理领域对上述三大领域的情报学研究发展施以影响与作用的必然结果。情报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与情报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正是这种影响与作用的具体表象,它的向前发展则表明情报学研究的经济学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情报学是为了解决情报需求与情报服务而产生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情报工作的开展、情报事业的发展必然要涉及到现实经济问题,必然要认真地考虑其经济效益。尤其当处在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这个大背景下,情报工作更加强化经济核算与管理,突出经济效率与效益这一目标;整个情报事业开始市场化;情报产品不再作为一种福利品而是成为一种商品;出现情报产业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与情报经济这种新的经济现象已成为必然。纵览情报事业的整个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情报事业的发展历程也就是一部情报事业的经济化演进历程,情报产业与情报经济现象的出现是其最终必然结果,我们可以将它的整个发展历程简约地归纳成以下演进路线:情报工作的诞生、情报机构的建立与情报事业、数据库事业的形成和发展、情报事业的产业化、情报产业[6],直至情报经济的出现。当然有研究者为了突出情报检索在情报工作与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如下的演进路向:情报(的产生)、情报检索(的出现)、情报检索技术及系统(的出现)、数据库(的产生)、数据库服务产生(情报服务产业)的兴起[7],直至情报经济的出现。与

篇7: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研究

摘要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大学生“村官”的定义入手,以时间为轴线,对建国后我国城市知识青年支援农村的两大主要举措(即20世纪中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历程展开了深入且全面的研究,并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和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了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村官”的定义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认为大学生“村官”是指在政策指导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基层工作者。建国后,我国城市知识青年支援农村的两大主要举措

2.1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20世纪50年代,我国出现严重的粮食短缺现象,因此,毛泽东深感“粮食问题是我国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1955年4月,毛泽东通过团中央代表团上报的访苏报告《关于组织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农业劳动和进行自学的报告》,同意了“从城市中动员年轻力壮、有文化的青年去参加垦荒工作是有好处的,也是今后解决城市中不能升学和无职业青年就业问题的一个办法”这个建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于是,我国最早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便开始于1955年8月。然而,真正有组织、有规模的城镇青年支援农村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文革后期。

196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以后,中央成立了“知识青年下乡指导小组”和安置办。在此之前,已经有1961和1963年两届人数比较集中的毕业生奔赴农场农村。1966年到1968年文化大革命的**使中共领导机构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因高考停止而出现的大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

1968年12月11日,毛泽东下达了著名的“12.11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收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的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指示标志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的展开。“文革”期间,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总人数达到1600余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上山下乡的目的地很多,包括云南、贵州、湖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进入7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考试、病退、顶职、独生子女等众多名义逐步返回城市。1978年10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1979年后,绝大部分知青陆续返回了城市,也有部分人在农村结婚“落户”,永留农村。到1981年底,国务院知识青年办公室并入国家劳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也仿照办理。至此,历时20余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宣告结束。

2.2 我国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历程

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必然要求,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农村基层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三农”问题的出现,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从部分县市的摸索实践到全国大范围的快速发展,概括起来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年―2004年,自发探索阶段。1995年,江苏省推出“雏鹰工程”人才培育计划,13名应届大学毕业生选聘到徐州市丰县农村担任基层干部,拉开了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序幕。1999年,海南省定安、临高、东方等县市先后组织招聘大学生“村官”。同年,浙江省海宁市采用公开招考方式,成为全国率先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2000年3月,广州市天河区从来自全国各地3000多名求职大学生中公开招聘了52名大学生“村官”。2002年,河南省鹤壁市招聘205名大学生“村官”,拉开了河南省大学生“村官”工程序幕。2003年10月,平顶山市委下发《关于选拔大专以上学历优秀青年到农村任职的意见》并启动建设,同年,河北省邢台市在广宗、清河两县开展大学生“村官”工程试点工作,2004年又将经验推广到全市,并决定每年选派1000名,5年内实现全市5200个行政村都有大学生“村官”目标。2004年四川省广元市、宜宾市、云南省广南市、湖北省谷城县也推出了较完善的一系列大学生“村官”政策方案,而且实施规模较大。到2004年底,全国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省市区发展到10个,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

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尚处在一个初步摸索阶段,运行机制很不完善,实施范围很狭小,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力很小,不具有规模效应,但却为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全面实施和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阶段:2005年―2007年,全面试验阶段。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发办[2005] 18号)。《意见》规定“从2006年开始,省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考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包括报考特种专业岗位)的比例不得低于1/3,以后逐年提高。”随后2006年,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

从2005年起,各地纷纷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5年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贵州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6年陕西、山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也相继启动,全国23个省级单位发展大学生“村官”21127人;2007年宁夏、内蒙、云南加入其中,全国24个省级单位发展大学生“村官”41645人。

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城市反哺农村的一个重要举措,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效应,运行机制相对完善,实施范围不断扩大,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在解决农村人才匮乏、拓宽基层后备干部来源、优化基层后备干部队伍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三阶段:2008年开始,全国发展阶段。2008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组通字[2008] 18号),《意见》对选聘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意见》中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计划从2008年开始,连续选聘5年。选聘数量为10万名,每年选聘2万名。

2008年4月1日,中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召开了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代表座谈会,与此同时,大学生村官网http://应运而生。自此开始,我国大学生“村官”计划正式纳入国家重要战略层面,进入国家推广阶段。2009年5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12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组通字[2009]21号),《意见》从定期选聘、岗位培训、配套保障、跟踪培养、正常流动、齐抓共管等八大方面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长效机制进行了设计。

2008年大学生“村官”计划一跃而推广到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31个省级单位,当年新发展大学生“村官”66856人,总数达13万人以上,其中2008年发展人数占总数的50%以上。截止到2008年底为止,每100个村民委员会拥有20名大学生“村官”的省级单位有12个,拥有30名以上的有10个,拥有50名以上的有7个。达到万名以上大学生“村官”的省级单位有河南省、山西省、四川省。

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已上升到国家重要战略层面。首先,规模空前扩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2月全国共有28个省、市、自治区正在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共有57876名大学生村官。其次,运行机制比较完善,主要体现在《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最后,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力持续升温,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认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对比

虽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和大学生“村官”计划都是我国城市支援农村的重大举措,但是,二者之间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以下“前者”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后者”指大学生“村官”计划)

(1)在实施背景上,前者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广大农村长期落后,经济不景气,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基础薄弱等原因,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现象而提出的。后者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三农”问题的出现,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培养基层党政干部后备人才而提出的。

(2)在文化层次上,前者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生。后者是高校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

(3)在工作年限上,前者倡导终身扎根农村,工作年限短则2-3年,长则十几年,甚至一辈子。后者属于自愿性质,其聘期一般只有2-3年,期满后部分省市可以续聘,部分省市经过考试合格,可以转为正式编制的公务员等等。

(4)在身份角色上,知识青年是接受教育的对象,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大学生“村官” 是带领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村官”,他们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人才,他们可以参与农村基层工作决策的领导层。

(5)在选拔数量上,前者规模宏大,数量巨大,国家采用“一锅端”的方式,一视同仁。后者是经过严格的考核选拔程序,数量上比较精干。

(6)在经济待遇上,前者是和社员一样靠挣工分生存。后者则是享受国家财政津贴。

(7)在工作内容和发展前景上,前者主要从事体力劳动,信息闭塞,在农村没有创业的空间和机会,返城又遥遥无期,前途一片茫然。大学生“村官”主要从事文字处理、培训村民、参谋调解、学习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增加基层工作经历,在考公务员、考研时享受加分等优惠政策,在创业时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带动群众,利人利己。同时,国家也为大学生“村官”设计了良好的退出机制,为他们开辟了一片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篇8:安徽民营企业发展历程研究

一、安徽民营企业发展历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 在传统体制的缝隙中, 孕育萌生了一种有别于公有制经济的新的经济形式, 即“民营经济”, 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安徽省开始出现由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演变为专业户, 出现了个体生产和经营, 其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的加工和城镇小手工业, 而且这些企业大多规模小, 相对分散, 所以往往被称为“个体工商户”。1978年, 安徽省个体工商户仅7049人, 民营企业创造的经济增加值不足亿元, 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更是看不见。经过近10年的发展, 安徽省民营企业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突破个人、家庭的范畴, 出现了雇工超过8人的组织形式。个别私营企业通过承包国营企业积累了资产, 逐渐改变了企业的所有权。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 截至1998底, 全省个体工商户达133.5万户, 从业人员304.42万人, 自有资金达85.6亿元, 分别比1997底增长10.8%、14.5%、20.1%, 私营企业达到2.87万户, 从业人员42.6万人, 注册资本金122.1亿元, 分别比1997底增长37.6%、43.4%、52.6%。全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6亿元,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4.2%, 比1979年增加了5.49倍;实现总产值193.7亿元, 是1991年的8.4倍;向国家纳税由1991年的4.10亿元增加到23.83亿元, 增长5.8倍, 占全省工商税收的16.2%。民营经济已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安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十五大以来, 安徽省在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 先后出台了一些列的政策措施, 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全省民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截止到2002年, 全省民营企业发展到6.01万家, 从业人员达到89.58万人, 注册资本总额340.79亿元, 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6%、27.2%和23.1%, 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44.3万户, 从业人员达到333万人, 户均注册资本达到0.85万元。“十五”期间, 安徽省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截至2005年, 全省民营企业达10.06万户, 从业人员165.69万人, 注册资本1144.99亿元, 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民营经济的45.3%,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突破2000亿, 达到2196.8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9%,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依次为318.3亿元、917.0亿元和961.5亿元, 占全身民营经济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4.5%、41.7%和43.8%。2005年安徽省民营企业纳税109亿元, 是2000年的1.9倍, 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 由2000年的17.5%上升到2005年的20.6%。

“十一五”期间, 安徽省政府加快发展民营企业的要求, 坚定不移的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安徽崛起的“富民经济”来抓, 以促进民营企业的大发展和大提高。截至2007年底, 全省共注册个体工商户139.95万家, 实有资金201亿元;私营企业16.03万家, 注册资金1858.5亿元, 同时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非公有制企业和企业集团脱颖而出。2008年, 安徽省民营企业为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 为全省成产总值比2007年增长12%以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8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995.8亿元, 占全省GDP比重达56.3%。截至2008年, 全省新登记私营企业3.34万户, 私营企业已达17.4万户, 分别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15.1%和20%。“十一五”期间, 安徽省将对100个民营企业进行上市辅导, 争取实现十几个民营企业在境外上市, 不仅如此安徽省还将推荐相关企业发行债券, 以激发民间经济活力, 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

三、安徽民营企业发展未来

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展, 安徽省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已经渡过了创业期, 进入了重要转型期, 民营企业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安徽省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克服其在发展中的种种缺陷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安徽省一直被冠以资源大省, 传统产业在安徽省经济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落后的产业结构导致了安徽省民营企业实力短缺, 此外安徽省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加工业也是企业发展受制约的主要原因。首先, 安徽省民营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需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必要的调整, 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必须要向产业链的两端拓展, 产业链的两端分别代表着研发创新和品牌营销, 而安徽省民营企业则一直所处的加工环节是整个产业链中地位最被动、利润最为微薄的环节。其次, 民营之间应加强分工合作, 延伸拓展产业链, 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服务的规模效应, 进一步壮大产业群, 增强产业集群影响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把握产业集群发展规律, 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按照“布局合理化、产业特色化、建设标准化”的原则, 以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为依托, 以资金、技术和产品为纽带, 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的资本转移和产业转移, 主动参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体系, 形成与长三角地区纵横交错的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在孕育和发展我身民营企业中的重大作用。再次, 安徽省民企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 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努力开发拥有自主产权的主导产品、关键技术, 通过加强高新技术和拥有自主创新技术产品的开发, 形成关键技术、核心技术, 进而强化品牌建设, 加快实现从创业到创新、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

经过30多年的积累, 安徽省民营企业业已获得了巨大发展, 从原来的拾遗补缺到如今无论从财富积累上, 还是管理经验、人才储备上, 民营企业都已经开始初步具备问鼎相关行业的实力。多年来, 安徽省各级政府把发展民营企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优化发展环境, 营造浓厚氛围, 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全省民营企业呈现出发展逐步加快、对国民经济贡献越来越大、整体素质日益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增长点。未来的几年是安徽省民企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安徽省经济结构加快调整, 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 此外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都将带动安徽产业不断升级, 政府将充分利用自己的城市群和优势产业, 因势利导, 促进经济不断转型和产业不断升级, 把一大批本土优势的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同时借用政策去吸引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落户安徽省与安徽省民企形成互补, 从而促进安徽省民营民营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初期至今, 安徽省民营企业已经走过三十多年, 从原来的拾遗补缺到如今, 无论是财富积累, 还是管理经验、人才储备, 民营企业都已经开始初步具备问鼎相关行业的实力。民营经济已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来的五年是安徽省民企发展的重要时期, 政府将充分利用自己的城市群和优势产业因势利导, 从而促进安徽省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安徽,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和.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黄孟复.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状况调查[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公司给客户的道歉信下一篇:心爱之物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