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高考九大热点问题

2024-06-28

专家详解高考九大热点问题(精选5篇)

篇1:专家详解高考九大热点问题

4、我的孩子总在考试结果出来前焦虑不安,非常没有自信,我该怎么帮助他?

答:对于学生考前焦虑,家长要有正确认识,不要“谈虎色变”。其实出现焦虑是正常的,只是要把握好度。如果学生对高考一点都不焦虑、不担心,也不是好现象。适度的焦虑有助于学生认清自我,明确目标,形成动力。家长应该给 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创造沟通的机会,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声。家长要做一个倾听者,弄清原因后再给予适当建议,而不要妄加评判,帮孩子打消顾虑,树立信心。

5、孩子成绩出现退步,情绪低落,我该怎么帮他树立信心?

答:家长首先要明白:高考前的任何一次考试都是老师为孩子迎接高考安排的工作计划,也是一种策略。考试是孩子必须参加的,是一种经验的积累,而各种考试的试题是教育专家根据多年高考经验总结出来的,就是要检验学生在某一阶段哪些知识还存在疏漏。当孩子成绩不好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清楚考试的意义和退步的原因,成绩下滑是由于情绪紧张,还是由于复习计划有偏差,分散他对分数的注意力,并从中发现不足,制订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

6、孩子最近情绪很不好,经常发脾气,我想问他原因,又怕影响他的学习,该怎么办?

答:高考就像爬山,最后冲刺阶段就像爬山就要到山顶,这时孩子有可能会出现逃避、烦躁的情绪。家长感到为难的时候,更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坐下来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或者给孩子写封信、写个字条,让孩子了解遇到困难时父母是自己的后盾。也可以带孩子到户外踢踢球,跑跑步,放风筝,大喊两声,都可以释放情绪。家长尽量“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在孩子冷静下来之后,再沟通解决。

篇2:专家详解高考九大热点问题

1、为了让孩子努力学习,我们每天都盯着他完成作业,为什么成绩还是上不去?

答:很多家长觉得有责任监督孩子学习,不盯着就是自己的失职,总害怕孩子有所放松,影响成绩。其实,这种想法只是家长一厢情愿。学习的过程是孩子对知识从认知到运用,并形成自己学习策略、思维的过程,这不是靠家长盯着就能完成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些温馨的关照,给孩子创造独立的学习活动空间。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让孩子开着门,在家长的视野范围内活动,让孩子感觉到家里有人关心就可以了,千万不要紧迫盯人。

2、孩子平时学习很累,我就照顾好他的生活,连家务都不让他做,为什么孩子成绩没有长进?

答:有些家长不明白,让孩子所有的活动都集中到学习上其实没有好处。学习不仅仅是看书,休息也不仅仅就是睡觉。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比如扫扫地、洗洗碗,不仅可以让他的大脑得到适当的缓解放松,而且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好处。

3、孩子每次考试的成绩出来后,我比他还紧张,没考好就特别着急,甚至睡不着,怎么办?

篇3:高考力学中的STS热点问题

一、体育活动

体育是高中生的必修课, 体育与国民体质息息相关, 与物理知识紧密相连.以体育活动作为载体, 考查相关知识, 是高考命题热点.

【例1】 (2015浙江四校期中联考)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是一项有极大观赏性的运动, 其场地由①出发区、②助滑坡、③过渡区 (由两段不同半径的圆弧平滑相连, 其中CDE弧的半径为3m, DE弧的圆心角60°) 、④跳台 (高度可选) 组成, 如图1所示.比赛时运动员由A点进入助滑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经过渡区后沿跳台的斜坡匀减速滑至跳台F处飞出, 运动员的空中动作一般在54km/h到68km/h的速度下才能成功完成, 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 取g=10m/s2.

(1) 某运动员选择由A点无初速滑下, 测得他在②④两段运动时间之比为t1∶t2=3∶1, 且已知, 则运动员在这两坡段运动平均速度之比及加速度之比各为多少?

(2) 另一质量60kg的运动员, 选择高h=4m的跳台, 他要成功完成动作, 在过渡区最低点D处至少要承受多大的支持力?

【解析】 (1) ②④两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

设滑到B点速度大小为v1,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滑到E点速度大小也为v1, 又设滑到F点速度大小为v2.

则由, 得:v1=2v2.

由, 得:a1∶a2=2∶3.

(2) 从D点到F点, 根据动能定理有:

其中取v2=54km/h=15m/s

联立解得运动员在D点承受的支持力:FN=7300N.

【点评】此题以自由式滑雪为情景, 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动能定理、牛顿运动定律及其相关知识.

二、魔术与游戏

游戏可促进身心健康, 魔术可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与魔术、游戏相关的试题进入高考,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 (2015·杭州期中) 如图2所示, 在投球游戏中, 小明坐在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椅子上, 停在不同高度处将小球水平抛出落入固定的球框中.已知球框距地面的高度为h0, 小球的质量为m, 抛出点与球框的水平距离始终为L, 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空气阻力.

(1) 若小球距地面高为H0处水平抛出落入球框, 求此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2) 若小球从不同高度处水平抛出后都落入了球框中, 试推导小球水平抛出的速度v与抛出点高度H之间满足的函数关系.

(3) 为防止球入框时弹出, 小明认为球落入球框时的动能越小越好.那么, 它应该从多高处将球水平抛出, 可以使小球入框时的动能最小?并求该球动能的最小值.

【解析】 (1) 小球距地面高为H0处水平抛出落入球框, 此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ΔEp=mg (H0-h0) .

(2) 设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则:

联立解得:.

或.

(3) 由动能定理:,

将v2代入上式得:.

即当H=h0+L/2时, Ek有极小值.

解得:Ekmin=mgL.

【点评】此题引导学生把游戏与科学思维相联系, 把游戏与物理知识的运用相联系, 综合考查了重力势能、平抛运动、动能定理及极值问题, 能力要求较高.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对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命题者对物理极值问题也比较青睐, 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三、与电视节目相关

【例3】 (2016温州十校联考) 某电视台“快乐向前冲”节目的场地设施如图3所示, AB为水平直轨道, 上面安装有电动悬挂器, 可以载人运动, 水面上漂浮着一个半径为R, 角速度为ω, 铺有海绵垫的转盘, 转盘的轴心离平台的水平距离为L, 平台边缘与转盘平面的高度差为H.选手抓住悬挂器可以在电动机的带动下, 从A点下方的平台边缘处沿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 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选手必须作好判断, 在合适的位置释放, 才能顺利落在转盘上.设人的质量为m (不计身高) , 人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 重力加速度为g.

(1) 假设选手落到转盘上瞬间相对转盘速度立即变为零, 为保证他落在任何位置都不会被甩下转盘, 转盘的角速度 ω 应限制在什么范围?

(2) 若已知H=5m, L=8m, a=2m/s2, g=10m/s2, 且选手从某处C点释放能恰好落到转盘的圆心上, 则他是从平台出发后多长时间释放悬挂器的?

(3) 若开动悬挂器恒定功率600 W运行, 选手从静止运动2s后到第 (2) 题中所述位置C点释放恰好也能落到转盘的圆心上, 选手质量为50kg, 悬挂器在轨道上存在恒定阻力, 求阻力的大小?

【解析】 (1) 设人落在转盘边缘也不被甩下, 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则有μmg≥mω2R,

即转盘转动角速度应满足.

(2) 设水平加速段位移为x1, 时间为t1;平抛时水平位移为x2, 时间为t2.

则水平加速段加速时有, v=at1;

平抛运动阶段x2=vt2, ;

全程水平方向位移满足x1+x2=L;

代入已知量数值,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t1=2s.

(3) 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f=200N.

【点评】此题以电视台“快乐向前冲”节目的场地为情景, 意在考查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及其相关知识.

四、现代科技

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物理学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以现代科技为载体, 考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 是高考命题热点.

【例4】 (2016北京海淀区期中练习) 一球形人造卫星, 其最大横截面积为A、质量为m, 在轨道半径为R的高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于受到稀薄空气阻力的作用, 导致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逐渐变小.卫星在绕地球运转很多圈之后, 其轨道的高度下降了 ΔH, 由于 ΔH<R, 所以可以将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每一圈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可看成质量为M的均匀球体, 万有引力常量为G.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点, 当卫星的运行轨道半径为r时, 卫星与地球组成的系统具有的势能可表示为.

(1) 求人造卫星在轨道半径为R的高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2) 某同学为估算稀薄空气对卫星的阻力大小, 做出了如下假设:卫星运行轨道范围内稀薄空气的密度为ρ, 且为恒量;稀薄空气可看成是由彼此不发生相互作用的颗粒组成的, 所有的颗粒原来都静止, 它们与人造卫星在很短时间内发生碰撞后都具有与卫星相同的速度, 在与这些颗粒碰撞的前后, 卫星的速度可认为保持不变.在满足上述假设的条件下, 请推导:

①估算空气颗粒对卫星在半径为R轨道上运行时, 所受阻力F大小的表达式;

②估算人造卫星由半径为R的轨道降低到半径为R-ΔH的轨道的过程中, 卫星绕地球运动圈数n的表达式.

【解析】 (1) 设卫星在R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2) ①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卫星运动的速度:.

如图4 所示, 最大横截面积为A的卫星, 经过时间 Δt从图中的实线位置运动到了图中的虚线位置, 该空间区域的稀薄空气颗粒的质量为 Δm=ρAvΔt.

以这部分稀薄空气颗粒为研究对象, 碰撞后它们都获得了速度v, 则在碰撞的 Δ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为a=v/Δt, 设飞船对这部分稀薄空气颗粒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F=Δma

联立解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卫星所受的阻力大小

②设卫星在半径为R的轨道运行时的速度为v1、动能为Ek1、势能为Ep1、机械能为E1,

根据牛顿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有:,

卫星的动能, 势能

机械能:E1=Ep1+Ek1

解得:

卫星高度下降 ΔH, 在半径为 (R-ΔH) 轨道上运行, 同理可知,

其机械能:

卫星轨道高度下降ΔH, 其机械能的改变量:.

卫星机械能减少是因为克服空气阻力做了功.设卫星在沿半径为R的轨道运行一周过程中稀薄空气颗粒作用于卫星的阻力做的功为W0,

利用小量累积的方法可知:.

上式表明卫星在绕不同轨道运行一周, 稀薄空气颗粒所施加的阻力做的功是一恒量, 与轨道半径无关.

由功能关系, ΔE=nW0

【点评】卫星绕地球运行做匀速圆周运动, 所受空气阻力为变力.对于类似空气阻力的变力做功, 由于二者方向一直是相同或相反, 可采用微元法, 把位移分割为微元, 计算每段微元力做功, 然后累积得出整个过程该力做的功.

五、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与运动学、动力学、功和能都密切相关, 以交通运输为载体, 设置情景, 可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5】 (2016洛阳期中测试) 某高速公路的一个出口路段如图5所示, 情景简化为:从此处驶出的汽车 (图中未画出) 先进入长度为150m、落差为5m的斜坡AB, 后通过一段路面水平的圆弧路段BC, 最后经过一段长度为180m的平直路面CD至收费口.现有一辆总质量为5 000kg的汽车, 以6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斜坡道路AB和圆弧路段BC, 重力加速度g=10m/s2.

(1) 若汽车在斜坡AB上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4倍, 试求汽车驶过斜坡AB过程中发动机所做的功.

(2)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由车轮与路面间的横向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设横向最大静摩擦力为车重的5/9, 为保证行车安全, 圆弧路段BC的半径应满足什么条件?

(3) 如果汽车到达C处司机关闭发动机, 驶入平直路面CD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 而后继续前行到适当位置时开始踩刹车, 阻力变为车重的0.55 倍, 直至收费口D刚好停下, 试求:司机应在距离收费口多远处开始踩刹车?

【解析】 (1) 汽车在下坡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阻力f=kmg=0.04 mg及牵引力的作用, 动能的变化量为零;

由动能定理可得:mgh+WF-fL=0;

代入数据解得:WF=kmgL-mgh=0.04×5 000×10×150J-5 000×10×5J=50 000J=5×104J;

(2) 汽车在圆弧路面上做圆周运动, 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最大静摩擦力为, 为保证安全, 则有:,

解得:.

即圆弧路段BC的半径应不小于50m;

(3) 汽车在平直路面CD上行驶受到的阻力为f1=k1mg=0.05 mg, 刹车后阻力为f2=k2mg=0.55 mg,

刹车前车的加速度a1=f1/m =k1g=0.5m/s2;刹车后加速度a2=f2/m =k2g=5.5m/s2;

设司机在离D点x米处刹车, 刹车时速度为v,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则有:

联立解得:x=9.8m.

【点评】此题以高速公路的一个出口路段为情景, 意在考查匀速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 动能定理、直线运动规律及其相关知识.

六、日常实际生活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物理, 以日常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装置编写能力题, 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例6】人们平常上下楼乘坐的电梯基本结构如图6所示, 它主要有轿厢、曳引机和对重组成, 钢缆缠绕在一个转轮上, 曳引电动机的主轴带动转轮转动, 电动机可以顺时针方向转动, 也可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 在电动机带动下, 轿厢可以上升, 也可以下降.如果在电梯的轿厢地板上、牵引钢丝与轿厢和对重连接处分别装有力传感器A、B、C, 某时刻电梯由低层从静止开始上升时, 轿厢内只有一个乘客, 乘客脚下的传感器A示数为660N, 牵引钢丝与轿厢连接处传感器B示数为13 200N, 牵引钢丝与对重连接处传感器C示数为9 000N, 已知乘客质量为60kg, 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 轿厢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 电动机转轮与牵引钢丝之间的摩擦力.

(3) 轿厢的质量和对重的质量.

【解析】 (1) 根据题述传感器A示数为660N, 可知轿厢地板对乘客支持力为F=660N, 对乘客, 由牛顿第二定律, F-mg=ma, 解得轿厢上升的加速度:a=1m/s2.方向竖直向上.

(2) 设F1、F2分别为牵引钢丝对轿厢和对重的拉力, 根据题述,

F1=13 200N, F2=9 000N,

电动机转轮与牵引钢丝之间的摩擦力f=F1-F2=4 200N.

(3) 设轿厢质量为M, 对轿厢和乘客整体,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M=1 140kg

设对重质量为m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0g-F2=m0a

解得:m0=1 000kg

【点评】解答此题容易陷入的误区是把电动机转轮看作定滑轮, 错认为两端牵引钢丝中拉力相等.

七、与工业生产相关

工业生产中很多设备都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 以工业生产的设备为载体, 编写新颖试题, 可激发兴趣, 考查能力.

【例7】 (2016北京海淀区期中练习) 如图7甲所示, 水平传送带以5.0m/s恒定的速率运转, 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l=6.0m, 皮带轮的半径大小可忽略不计.沿水平传送带的上表面建立xOy坐标系, 坐标原点O在传送带的最左端.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ABC的最低点A点与C点原来相连, 位于竖直平面内 (如图18乙所示) , 现把它从最低点处切开, 并使C端沿y轴负方向错开少许, 把它置于水平传送带的最右端, A点位于x轴上且与传送带的最右端之间的距离可忽略不计, 轨道的A、C两端均位于最低点, C端与一水平直轨道平滑连接.由于A、C两点间沿y轴方向错开的距离很小, 可把ABC仍看作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圆轨道.将一质量m=1.0kg的小物块P (可视为质点) 沿x轴轻放在传送带上某处, 小物块随传送带运动到A点进入光滑圆轨道, 恰好能够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B, 并沿竖直圆轨道ABC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后由C点经水平直轨道滑出.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 圆轨道的半径R=0.50m,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 求物块通过圆轨道最低点A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2) 轻放小物块位置的x坐标应满足什么条件, 才能完成上述运动?

(3) 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 其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 不计轮轴处的摩擦.若将小物块轻放在传送带上O点, 求为将小物块从O点运送至A点过程中电动机多做的功W .

【解析】 (1) 设物块恰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B时的速率为v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设物块通过圆轨道最低点A的速率为vA, 对于物块由A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vA=5.0m/s.

设物块通过圆轨道最低点A时, 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为F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FN=60N.

据牛顿第三定律, 物块通过圆轨道最低点A对轨道的压力F′N=FN=60N.

(2) 物块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

根据 (1) 可知物块运动至A点的速度满足vA=5.0m/s, 可使其恰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B.传送带的速率v0=5.0m/s, 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的位移为.

故轻放小物块的位置坐标需满足

(3) 设为将小物块从O点运送到A点传送带电动机做的功为W ,

小物块加速运动时间:,

小物块加速运动的位移

根据功能关系有:

【点评】此题将传送带与竖直面内圆周运动模型组合, 意在考查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及其相关知识.

八、抢险救灾

抢险救灾, 离不开物理知识的运用.充分利用科学知识, 尽可能避免险情发生, 减少灾害损失.

【例8】 (2015 四川资阳三模) 为了解决高楼救险中云梯高度不够高的问题, 可在消防云梯上再伸出轻便的滑杆.被困人员使用安全带上的挂钩挂在滑杆上、沿滑杆下滑到消防云梯上逃生.如图8 所示, 通常滑杆由AO、OB两段直杆通过光滑转轴在O处连接, 滑杆A端用挂钩钩在高楼的固定物上, 且可绕固定物自由转动, B端用铰链固定在云梯上端, 且可绕铰链自由转动, 以便调节被困人员滑到云梯顶端的速度大小.设被困人员在调整好后的滑杆上下滑时滑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 被困人员可看作质点、不计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已知AO长L1=6m、OB长L2=12m.某次消防演练中测得A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 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53°, 被困人员安全带上的挂钩与滑杆AO、OB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为了安全, 被困人6员到达云梯顶端B点速度不能超过vm=6m/s.已知sin 37°=0.6, cos 37°=0.8, 取g=10m/s2.求:

(1) 被困人员滑到B点时是否安全.

(2) 若云梯顶端B点与竖直墙间的水平距离d=13.2m保持不变, 能够被安全营救的被困人员与云梯顶端B的最大竖直距离H (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

【解析】 (1) 设被困人员滑到B点时速度为v, 由动能定理有:

-解①代入数据得:②

因为v<vm=6m/s, 所以被困人员滑到B点时是安全的.③

(2) 设滑杆两端点AB的最大竖直距离为h, 被困人员滑到B点时速度为v′, 对被困人员下滑全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联立④⑤⑥代入数据解得:h≤12.8m

设两杆伸直时AB间的竖直高度为h′, 则:.

所以能够被安全营救的被困人员与云梯顶端B的最大竖直距离应为.

【点评】此题以消防云梯为情景, 意在考查动能定理及其相关知识.

九、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与力学知识关系密切, 充分利用物理知识, 预测训练可能发生的事故, 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 事半功倍.

【例9】2015年10月中央电视台8套热播的《第一伞兵队》引起了同学们对跳伞的兴趣.假设某伞兵做跳伞训练, 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由静止跳下, 跳离直升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做减速下落.当他离地面约为100m时迅速打开降落伞, 他打开降落伞后的速度图线如图甲所示.降落伞用8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 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37°, 如图乙所示.已知人的质量为60kg, 降落伞质量为10kg, 不计打开降落伞前伞兵下落所受的阻力, 打开伞后降落伞所受阻力Ff与速度v成正比, 即Ff=kv (g取10m/s2, sin 53°=0.8, cos 53°=0.6) , k为阻力系数.求:

(1) 打开降落伞瞬间伞兵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

(2) 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最小值.

(3) 伞兵下落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

【解析】 (1) 设匀速下落时速度为v, 由图甲可知:v=5m/s,

由kv= (m+M) g, 得k=140N·s/m.

设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为v0, 所受空气阻力为kv0,

对整体, 由牛顿第二定律:kv0- (m+M) g= (m+M) a,

方向竖直向上.

(2) 设每根绳拉力为FT, 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有: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悬绳能承受的拉力至少为312.5N.

(3) 打开降落伞前下落高度为h, 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距离地面的高度H=h+100m=120m.

伞兵此时的机械能为 (m+M) gH, 落地时速度为v=5m/s, 机械能为, 由功能关系可得, 伞兵下落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

篇4:国家发改委详解经济热点问题

物价上涨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对目前市场物价状况曹玉书认为:现在市场物价基本是稳定的,物价上涨还是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而且,物价变动也是居民可以承受的,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物价上涨幅度,基本上可以说相当于两倍。他同时指出,今后几个月我国还将面临物价上涨的压力。三季度物价的涨幅还将继续走高,三季度以后涨幅慢慢地就会减小,出现低涨幅。对于我国是否会出现通货膨胀,曹玉书表示,从我国目前的情况和今后几个月来看,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还不能成立。

房地产市场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国于1993年进行的宏观调控曾经留下了烂尾楼工程、通货紧缩等后遗症,因此对此次宏观调控是否会带来类似问题,曹玉书说:"此次宏观调控的突出特点就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只要是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和开发商,在经济办法所允许的范围内还可以发展。这次我们区别对待,松紧适度。在楼市上,对于居民住宅特别是中低档商品房我们还是鼓励的,所以在这些领域只要有能力能够保证资金等各方面的供给,符合各方面法律法规的要求,还是可以发展的。目前房地产市场发展是健康的,供求情况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不提倡各地盲目建设电厂

篇5:专家详解高考九大热点问题

2017年11月07日

来源:跨考教育

2018考研的学子们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紧张的复习中,而今年一整年的时事政治中,占据绝对主要地位的十九大也已经落下帷幕。不难预测,在总书记长达三个小时的报告中,集合了今年考研政治中绝大多数重要考点。在这篇30000多字的报告中,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吴坤宇老师为大家摘录出了最核心、最关键,也是需要大家掌握的部分报告内容。

1、大会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解读】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它的内涵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个知识点作为分析题出现的可能性不高,可以按照时政部分的选择题考点来记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读】

该部分是十九大的一个最大的变动。自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过三次重大的变化:

①1956 年中共八大:当前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③2017年中共十九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用了很大的篇幅阐述了目前我们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方面还存在着六大主要问题、矛盾,包括经济、民生、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在不同时段、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深入研究深层次原因,及时提出应对之策和解决方案,通过认真组织实施逐一加以解决。

同时,关于主要矛盾的变化,还要注意两个没有变:

①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②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两个阶段”的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解读】“两个阶段”的安排主要是建立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二者来掌握。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全面坚持小康社会 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从2020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②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⑤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解读】十九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表明中国整个经济发展方式将从高速但粗放的增长向高质量、高效益增长过渡。这个经济体系是配合我们主要矛盾的变化出现的,所以在内容上是非常重要的。跨考教育吴坤宇老师提醒大家内容虽然重要,但是我们不难看出这里面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是我们之前的旧知识点,所以相对来说不需要大家过于担心,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家重点关注一下就可以了。

5、保障和改善民生 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⑤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上一篇:煤矿应急工作总结下一篇:塔吊等安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