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人才座谈会议程

2024-05-24

引进人才座谈会议程(精选6篇)

篇1:引进人才座谈会议程

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侯部长的指示和省委组织部的工作安排,我们把2004年以来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引进、在市州和省直部门行政管理岗位任职的博士们请来,利用一天的时间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通过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进一步了解大家的工作、学习和思想状况;二是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请省直部门的三位领导同志作专题辅导讲座,帮助大家掌握领导艺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前面,三位引进的博士作了重点发言,张广智、周多明、武文斌同志作了精彩的辅导,与会的博士汇报了各自的体会和建议。今天的会议开得很成功,收获很大。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省委省政府对引进高层次人才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对同志们寄予厚望

甘肃是一个欠发达省份,缺项目、缺资金、缺资源,但最重要的是缺乏高层次人才。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2004年以来连续几年,克服观念、体制、保障等方面的诸多困难,以大气魄、大手笔面向国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智力支持不足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几年来,省内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不断加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使甘肃成为国内外许多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和抱负的重要选择。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从为全省未来发展培养和储备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战略高度,把今天与会的30多名既有较高专业素养,又有一定领导潜力的博士人才,安排到省直和市州担任领导职务,更是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眼光;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高层次人才为重要引领和重大支撑,为全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积蓄后劲的殷切期望。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持续关注,高度重视,放手使用,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尽最大努力为大家营造尽快融入环境、潜心干事创业、不断成长进步的良好氛围。省委组织部按照省委的要求,采取理论培训、实地考察、交流学习等方式,帮助大家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把引进高层次人才直接纳入省管干部后备人才库,作为重点对象加强培养。对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同志及时提拔重用,树立了良好的导向。竭尽全力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配偶和子女安置等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为大家解除后顾之忧。与大家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掌握思想、工作、生活动态,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各用人单位对引进高层次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把大家安排到最能发挥专业特长、最能利于成长进步的实职领导岗位上;各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在努力开展传、帮、带,帮助引进高层次人才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适应工作的同时,放手、放心、放权,给引进高层次人才交任务、压担子,使大家真正有职、有权、有责;此外,各单位还从高层次人才的专业背景出发,对大家继续参与科研工作、进修学习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给予鼓励和支持。通过全方位的努力,给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了较为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人际环境,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成长进步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

二、引进高层次人才立足岗位,勇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

目前,引进高层次人才到甘肃工作时间最长的已经超过5年,短的也近3年了。总的看来,绝大多数同志都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专长。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绝大多数来自中央国家机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东部发达地区,都在各自专业领域有较高造诣,有的还是专业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大家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专长,将新科技、新知识运用于当地生产和科研实践,针对本地本单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与本单位同志一道,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理念,采取了一些新举措和好办法,破解了一些技术难题、发展难题,为所在地方和单位的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摆正角色定位,充分履行职责。引进高层次人才中的许多同志以前都是从事专业工作的,对行政工作特别是领导工作不甚熟悉。但绝大多数同志都能扑下身子,勤奋好学,调查研究,通过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认真思考,努力摸索,积极实践,熟悉了工作环境,把握了工作规律,明确了工作定位,较好地完成了角色转变,团结协作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组织落实能力得到了明显锻炼和提升,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认可。一些同志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重大任务,无论是协作配合还是独当一面,都能准确把握定位,完成好职责任务,成为一个比较合格的行政领导者。有7位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同志,已经提拔到上一级领导岗位。

三是深入研究思考,积极建言献策。站位高、思想活、信息广、思路新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共有优势,许多同志在发挥这些优势,为所在单位领导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建言献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些同志发挥熟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势,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出谋划策。一些掌握科技及产业发展前沿动态的同志,结合所在单位的优势和特点,直接参与制定了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操作性的发展规划。有的同志将新理念、新规则、新流程引进到当地工作规划、招商引资、对外经贸合作等工作中,提升了部门的工作水平和地方的竞争力。

四是积极牵线搭桥,促进交流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发挥人脉资源丰富、信息渠道通畅的优势,争做“博士红娘”,积极在原工作单位与现工作单位之间搭建桥梁纽带,构筑合作渠道,促进了我省与中央有关部门、东部发达省市的交流合作,促进了思想观念、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了“双赢”。

五是有效示范带动,引领人才队伍。引进高层次人才在自身不断成长进步的同时,还充分发挥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注重对身边的人传、帮、带,采取办讲座、办培训班、带学生等方式,为所在地方和单位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和本土人才。有的同志利用自身资源引进人才,有的同志通过自己在甘肃干事业的成功范例,吸引和积聚人才,为甘肃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融入甘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引进高层次人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方方面面的关注支持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以扎实的工作业绩较好地树立了高层次人才的形象,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引进人员的表现都非常满意。但是,也有少数同志不适应、不安心,工作业绩平平,单位和群众有一定反映,干得不是那么好。主要原因一是不适应行政工作;二是太着急;三是过于计较个人得失。大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引进高层次人才是一个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的比较特殊的群体,同志们又分别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施展才华的空间很大,但责任也很大,同志们的所作所为,能否对得起群众对大家寄予的期望,能否对得起组织给大家的干事舞台,既事关个人的成长进步,也事关甘肃的人才导向、对外形象和发展进步。如何进一步摆正角色定位,更好地履行职责,很值得大家深刻地思考。在这里,我代表部务会对大家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要有健康的人生追求。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始终坚持“四个追求”,这是李源潮同志对中青年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在这里,我把源潮同志关于健康人生追求的相关要求梳理出来,与大家共勉。源潮同志关于健康人生追求的要求包括四个方面,即:追求理想的实现,追求认知水平的提升,追求人格道德的完善,追求心灵的平衡和谐。追求理想的实现,就是要为党和人民干事,而不能追逐个人名利。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名利,追到了不会满足,追不到会失望痛苦。李源潮同志勉励大家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要时刻想着为党和人民贡献的多少,而不是计较个人权力的大小。要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升华人生。追求认知水平的提升,就是要比领导水平的高低,而不能比个人权威的高低。要把威信建立在领导素质与认知水平的提升上。领导者认知水平高,威信就会高;认知水平低,威信就会低。同志们作为高层次人才,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深厚的专业素养,但是,做领导工作,做群众工作的许多经验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必须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打磨。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身边的同志学习,以学习为立身之本,以学习为成事之基。追求人格道德的完善,就是要按照“修身正己”的古训,加强人格修养,靠人格完美,用人格力量赢得别人的尊重。中青年干部为人从政的路都还很长,要坚持做人与做官、修身与立德相统一,加强学习,努力工作,提升精神境界,培养高尚情操,不攀比钱财,不贪图享受,以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追求心灵的平衡和谐,就是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升迁,以豁达的胸怀处理得失,以奉献的精神服务社会,不为浮名所累、不为短利所缚、不为权欲所惑。在一个干部的成长历程中,不可能遇到的都是顺境,不可能总遇到伯乐,能否在逆境中保持心灵上的平和,是很现实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谦虚谨慎、脚踏实地,注意防止和克服“高人一等、眼高手低、心浮气燥、急于求成”等不良倾向,坚持从实际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一项项工作做起,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只有这样,就能无欲则刚,就能宁静致远,就能保持心灵的平衡与和谐,就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是要有强烈的事业追求。有强烈的事业追求,从大处来说,体现在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度。一个人才能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的大小,除了其工作能力以外,那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忠诚度。忠诚度是一种信念,是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为广大人民忠心服务的信念。忠诚度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积极向上,要有所为的态度。忠诚度是一种职责,是一种干事业、促发展、谋民利的职责。有强烈的事业追求,从小处来说,体现在个人的敬业程度,在其位,要谋其政,在其岗,要干好事。敬业就是要肯干,要有目标、有追求、有行动,能吃苦耐劳,不计个人得失和名利,具有奉献精神等。敬业程度的深浅,直接影响到人才取得成绩或成就的大小。有强烈的事业追求,还体现在能干、善干、恒干和敢干。能干就是要不断提高干成事、干好事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善干就是干事要有好的思路、方法和措施,善于把学习思考的成果和本地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善于把出思路、出想法与抓落实、出成果结合起来;恒干就是要做到与时俱进,长期地、坚持不懈地干,不能凭一时的兴趣和热情;敢干就是要敢于挑重担,不怕失败,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凤凰择高枝而栖,人才奔事业而来。大家既然选择来到甘肃,就应树立融入甘肃、扎根甘肃、建设甘肃的志向和决心。基层的艰苦环境是最能锻炼人、培养人、成就人的地方,大家又有活跃的思维和高端知识,组织上也为你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干事创业平台,大家只要把这几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带着一股强烈的破解难题的激情,带着一股冲劲和闯劲,带着一股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脚踏实地、求实创新,就能不断融入甘肃的发展氛围,就能迅速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在甘肃这片热土上成就一番事业。

三是要增强团结协作意识。中央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进一步完善了后备干部的使用制度,提出了“重在培养,同等使用”的原则,这对大家搞好团结、融入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团结还能出干部。我国高层次知识分子队伍历来有着善于包容,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同志们现在所承担的领导职责更要求我们必须把团结协作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只有搞好团结,才能融入环境,凡是那些得到组织和群众认可的同志,一定都是在本地、本单位团结搞得好的同志。这就要求我们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真正沉到基层,真正理解甘肃深厚的文化底蕴,真正理解甘肃改革发展的艰辛,真正与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周围的同志以及基层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甘肃的改革发展谋实招、出实劲。同时,还要高度珍视、自觉维护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团队形象和集体荣誉,在立足本职岗位,施展聪明才智的同时,要不断加强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协同攻关,优势互补。这样,人才的聚合效应就会呈几何级数增长,所发挥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高层次人才对整个人才队伍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培养和使用好高层次人才,可以带动整个人才群体,带来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各地各单位一定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强烈的人才意识,认真兑现落实人才引进的各项优惠政策,主动热情地为人才搞好服务,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要坚持使用为本,珍惜和用好高层次人才这一宝贵资源,进一步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进一步做到政治上高度信任、学习上热情指导、工作上细心帮助、生活上关怀备至,让他们多出成果。要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凡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一般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所以,工作中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只要是有利于工件,有利于成才,要在不迁就、不放任的前提下,尽量争取科学合理的使用和管理,做到在人才培养上扬长补短,在人才使用上扬长避短,在人才管理上扬长容短,努力创造良好条件,使高层次人才在甘肃干事有舞台、创业有机会、贡献有褒奖。

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同志们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可以向各级组织部门反映,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也欢迎随时提出来。最后,祝愿同志们在为甘肃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大的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和价值。

篇2:引进人才座谈会议程

践行初心使命 勇担时代责任(1)

20xx年x月,我响应党中央、交通银行党委号召,暂别家人,从XX来到xx县挂职副县长,开展扶贫工作。到岗以来,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县委和交行党委脱贫攻坚战略部署要求,推动定点帮扶项目落地落实。两年间我下乡调研x余次,走遍x个乡镇,深入x个贫困村、x多户贫困户开展走访调研。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拓宽xx农副产品外销渠道,为xx脱贫攻坚注入了重要的交行力量。

在xx挂职扶贫这两年,有辛苦也有磨砺,但更多给我的是收获和感动。XX镇野狐湾村王奶奶家由于儿子车祸丧生后媳妇改嫁,两个上小学的孙子,全靠她一人拉扯,生活十分困难。我始终将王奶奶的情况默默地放在心上,并组织分行的同事们一起专程到野狐湾村,对王奶奶这样的四户家庭进行了爱心捐赠。老人家拉着我的手,噙着眼泪说“我们是真没想到,你一个挂职的县长,能把我们的生活这么放在心上”,那一刻,我深切的体会到,只要把贫困户放在心里,贫困户也就把我们的工作放在眼里。在xx镇打xx村脱贫验收时,农户xx始终不同意帮扶队将其家庭收入按照实际收入计算,脱不了贫。我明白xx的顾虑,立即组织乡镇干部召开现场会,会开到一半xx就笑了,愉快地在验收表上签了字。在入户过程中,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这让我内心的群众路线更为坚定,我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升。

这两年市县和交行的领导同事对我工作给予了大量的关怀和支持,也特别感谢组织部对我们挂职干部的深深关怀与殷殷关切,让我在xx、在xx的工作生活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能够代表交行到xx扶贫挂职,我感到很荣幸。下一步我将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向全国脱贫攻坚先进楷模和先进个人看齐,把“四不摘”要求落到工作实处,站牢站稳站好最后一班岗!

不负韶华 砥砺前行 争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对党忠诚,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执着追求,既胸怀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厚度”、理论“高度”和工作“力度”。总书记曾提醒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你们虽然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能把水分挤掉,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作为年轻干部要甘当小学生,拜人民为师,要向群众学、向基层学、向实践学,不断提高做农村工作、群众工作的本领和干事创业的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有较高理论知识和政策水平的“领头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敢于担当,在攻坚克难中增长胆识和才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作为年轻干部要做到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火热的基层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好的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和使命。

严于律己,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年轻干部要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主动扣好“第一颗扣子”,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以“检身若不及”的自觉,主动查找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为权所动,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以忠诚作为永葆一生的政治本色,以担当作为终身恪守的使命坚守,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学思践悟增干劲 担当作为走在前(3)

感恩要深,做一个有梦想的人。组织之于干部,犹如阳光、雨露、沃土之于草木。就我个人而言,任职县区从基层历练,参加培训从点滴储备,多岗位锻炼积累经验,这期间若没有组织的着力培养,就没有我的茁壮成长;离开了单位,个人什么都不是。因此,我们年轻干部要将感恩组织当作一种人生态度、当作一种生活境界、当作一种政治责任,在感恩中增强“四个意识”。

信念要坚,做一个有定力的人。在厦门大学学习期间,从毛泽东办公室到红四军阅兵场,从《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古田会议精神无不闪烁着中国共产党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熠熠光辉,从而深刻感悟百年大党的思想伟力。怎样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探索理论学习的方法和路径,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是我们每一位年轻干部需要长思长修的课程。

格局要大,做一个有抱负的人。从70周年县庆工作的筹备实施、媒体深度融合的有序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督促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扎实开展,我没有错过任何一个锻炼的机会,练就“硬肩膀”,煅出“铁意志”,完成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实践证明,作为年轻干部,要敢于到一线、到基层、到条件艰苦、困难较多的地方去,完成工作任务,让群众认可、让组织认可。

工作要实,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去年县庆活动宣传工作中,我们用好用足媒体融合发展成果,通过客观数据、典型案例、群众感受,生动展示自治县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每一份工作都是收获的源泉,从工作中体验快乐,实现价值要比研判工作自身难易与否、繁复与否重要的多。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年轻干部无论做什么,都要勇于担当,扎实准备,增加成功概率。

为政要廉,做一个有底线的人。廉洁自律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更要扎稳“自律”之根,严格要求自己。我时刻谨记教诲,主动接受监督,给自己常打“预防针”,抓早抓细抓具体,时刻拧紧“螺丝钉”,坚决守住“警戒线”,干净做事清白做人。

在服务人民中增长知识才干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4)

加强学习,提升能力素质,练就干事创业的真本领。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做认真学习实践的表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并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虚心向身边的老同事、土专家、田秀才学习宝贵的经验方法,带着问题学,把先进的理论和实用的技术结合起来用于田间生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不忘初心,立足岗位,在服务市委战略部署中发光发热。“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近年来全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统揽,以群众长远可持续增收为目标,农业特色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一直激励着我要在xx这片热土,坚决贯彻市委正确决策部署,立足岗位服务投身到xx的经济建设,以农民的每一个现实需求为工作切入点,第一时间为农户解决实际的问题。

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全力破解技术难题。“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作为植物保护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坚持从每一个具体灾害现场找出作物虫害发生的规律和防治办法,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解决生产难题、促进农民增收。从攻克设施蔬菜发展所需关键技术出发,实施了省科技厅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省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区域创新中心重点科技项目(课题)等科研项目,并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被评为X省科技专家库专家、X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等。

扎根基层,厚植为民情怀,在服务群众中实现自身价值。农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就是“半个农民”,只有坚持不懈到大棚中去、农田地里去,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更重要的是要有服务“三农”的热心和真情。工作以来,累计培训农民和基层技术人员x人(次),发放技术资料x余份。2020年被评为“xx市科技特派员先进个人”,2021年获得“xx青年五四奖章”表彰,更加增强我扎根基层、心系群众,“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决心和信心。

让青春在基层的厚重中生根发芽(5)

“最美的青春在一线,最美的青春是奉献”,我的基层笔记里有过迷茫和退缩,但更有蜕变后的真心、真情和勇敢、奋斗。

调整心态扎根基层。工作之前一直认为机关工作就是朝九晚五和清茶报纸,但事实却是周内不能回家,周末时常加班,让刚上班的我有了辞职的念头。但我不服输,扪心自问,为什么同样的工作条件,其他同事却没有抱怨?和同事们谈心后才发现,自己把姿态摆的太高,对工作认知出现了偏差。作为年轻一辈,刚参加工作肯定会有点不适应,但我们要正视自己的不足,耐得住寂寞,适应基层,扎根基层。

用心用情真心为民。工作伊始,不敢独自进群众家门,不敢在群众会上开口,做群众工作常常依赖领导。调整到党政办后,我开始转变,耐心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工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很多时候,年轻干部因经验缺乏,干事畏首畏尾,不敢担当,但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职责,只有真心对待群众、热心服务群众,一切工作才能落到实处,不负群众和组织的信任。

勤于学习提升能力。镇党政办工作时觉得琐事太多、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后来到县委组织部跟班学习时,组工干部们牺牲节假日、通宵加班,依然能紧抓学习的工作精神让我深受教育。作为年轻干部要积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学干结合,努力提升干事创业水平,达到思想上与时俱进,工作上得心应手。

勇于尽责锤炼意志。被提拔为副镇长后,责任更大了,工作任务更重了,半年里,走访入户、处理纠纷、产业谋划……这些工作都极大考验着我。作为年轻干部,欠缺还很多,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勇于在乡村振兴等一线工作中担当尽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意志,不断充实自己、磨炼自己、完善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一个人的理想抱负只有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只有同社会需要和人民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我们年轻干部要敢于打破惯例和传统,善于思考谋划,怀忠诚之心,立奋进之志,到最能发挥自身作用的地方去,把奋斗作为最靓丽的青春底色,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坚定理想理念 坚持真抓实干 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6)

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始终在加强学习中坚定信念、提升能力。要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事业根基,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思考研究并付诸实践,做到知其事、究其道、用其法;要把握最新发展趋势和政策要求,全面提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努力成为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俯下身子接地气,在与群众交心谈心中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在服务群众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始终在服务群众中凝聚合力、引领发展。无论是产业扶贫、城镇建设,还是环境卫生整治,每一项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乡镇工作千头万绪,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和方法的广阔平台。要积极在乡镇工作中锤炼自己、提升自己,在基层一线服务群众、建功立业。

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始终在踏实工作中收获成长、实现价值。不论是在重点工作中,还是在日常事务中,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件一件“抓落实”,一砖一瓦“垒高楼”。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政法工作任务艰巨,同时,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向我们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这就需要以更强的决心、勇气和韧劲主动投身到维护稳定的第一线、队伍建设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推动平安凉州、法治凉州和政法队伍建设。

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始终在严格自律中增加底气、保持锐气。要把严格自律作为人生的第一信条,全面把握严以律己“干成事、不出事”的精髓要义,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要正确对待“得”与“失”,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正确看待“快”与“慢”,在默默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正确认识“大”与“小”,牢固树立集体意识,以过硬的作风让组织放心、使群众信服。

篇3:高校人才引进研究

一、高校引进人才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才市场的逐步完善, 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归部门、地区和单位终身所有的用人制度, 人才资源以市场配置为主, 可以自由流动。另外, 我国加入WTO也为国内人才市场与国际人才市场的接轨打开了方便之门, 人才活动空间亦呈现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人才的自由流动性是高校引进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1.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高校作为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 是否有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学术带头人作后盾, 将决定高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中去的高智能的创新人才。

2. 高校提高科研水平的需要。

高校作为国家科研工作的主战场, 要想具备高水平研究能力, 就必须拥有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效果和科研创新能力。

3. 促进新兴学科发展的需要。

引进人才, 能够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可以使高校迅速组建或带动一批国内外前沿学科, 有利于开展与国际接轨的教学和研究活动, 促进各学科的交叉融合, 以及新兴学科的发展。要使交叉学科迅速兴起和发展, 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 改善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的传、帮、带作用, 促进本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知识更新及科研水平迅速提高。另外, 通过引进人才可以给高校现有人才带来压力和竞争, 促进学术上的良性竞争。

4. 增强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为国家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知识和人才保证的任务。作为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 高层次人才的拥有量决定高校综合竞争力的大小, 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成为一所大学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

5. 可以为高校人才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动力。

二、目前高校引进人才的主要途径

当前, 我国高校人才引进的主要途径是招聘应届毕业博士生、博士后出站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和从外单位调入。很多高校为争创一流大学纷纷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吸引了不少优秀人才。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 实施特聘教授岗位制度。

教育部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制度, 首先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特聘教授岗位制度所包括的“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和“以岗定薪、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 成为高校人事改革的方向。许多学校探索出很多好的做法, 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众多高校推行的岗位聘任和关键岗位津贴制度, 合理地拉开分配差距, 较好地贯彻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充分调动了优秀拔尖人才和骨干教师的积极性。

2. 创新用人机制。

许多高校在人才资源配置方面, 建立人才“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用人机制。例如,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实行“讲席教授”或“讲座教授”制度, 吸引国际著名教授来校讲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采取柔性引进方式, 构建开放的人才管理模式, 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共享;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纷纷聘请外校院士兼职来校短期讲学和指导工作;还有一些高校实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制度, 充分利用在校博士生、博士后资源补充师资力量。

三、高校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引进人才对高校来说作用重大, 但高校在人才引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影响了人才作用的发挥, 给高校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 人才引进缺乏长远的战略性规划, 存在一定盲目性。

一些高校由于没有科学的学科发展长期规划或师资队伍建设的人才战略目标及详细的政策规划, 在人才引进时, 短期行为较为突出, 忽视了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有些高校脱离学校自身学科、专业发展实际, 片面追求高层次人才数量, 使引进人才的研究领域与高校学科发展存在较大偏差。这一方面导致师资队伍发展新的不平衡, 另一方面又缺乏具有相应学科根基的专业队伍, 使引进的人才无法达到引进时的期望值, 其结果必然使人才闲置或造成引进人才的流动, 给高校造成大量的投资浪费。

2. 缺少科学评价机制, 导致重引进、轻使用, 重学历、轻素质, 重校外、轻校内。

(1) 重引进、轻使用, 使高校引进人才的作用发挥不充分。高校在人才引进方面作了大量的投入, 这些投入有的是显性的, 比如时间、经历、资金和住房, 有些是隐性的, 比如校内师生长期奋斗铸就的学校声誉和地位。从目前一些高校的情况看, 高层次人才引进后的待遇大多兑现了, 作用却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人才资源闲置或潜在价值难以有效发挥的现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

(2) 重学历、轻素质, 导致引进人才综合素质不高。目前, 很多高校对引进人才的考察和评价往往注重科研成果、学历、职称等表面的定性因素, 把人才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列为重要考核标准进行严格考核, 而对其综合素质缺乏必要的考核和调查, 导致高校引进人才中有些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集体意识、组织纪律等方面素质不高。这些问题小则限制个人的提高和发展, 大则会诱发其所在团体、单位的矛盾和问题, 导致引进人才工作不顺、人际关系不畅, 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没有从学校总体效益出发, 建立有效的评价和考核机制, 就无法保证引进人才的质量和效果, 不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 也不利于学术的长远发展和进步, 违背了人才引进的初衷。

(3) 重校外、轻校内, 不利于调动校内人才的积极性。高校在引进人才过程中, 在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之间没有制定科学、公正的人才政策, 或制定政策时带有偏见, 致使校外人才与校内人才享有的待遇和机会不均等, 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校内人才的心理失衡, 挫伤其积极性和归属感。

四、高校人才引进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高校在引进人才的使用和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结合工作实践,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发展观, 完善引进制度, 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战略规划。

高校人才的引进要从学校的定位出发, 立足学校自身实际, 制定合理、可行的人才引进战略规划。通过人才引进的战略规划指导人才引进的年度计划和工作, 避免出现人才重复引进、因人设岗、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2. 要建设科研梯队和团队支撑体系, 重视团队引进。

在注重团队协作攻关的今天, 人才作用的发挥需要其带领科研梯队的共同努力。高校在引进人才时, 如能争取团队引进, 争取引进一个学科带头人拉动一个学术队伍, 那么, 人才引进工程所产生的效果会更加显著。此外, 科学研究除了要有拔尖人才统领项目外, 还需要一支得力的服务支援队伍来维持研究团队的高效运作。辅助性人员队伍的建设能够使引进人才专心致志治学治教, 不至于造成人才的隐性流失。

3. 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人才引进源的交融性, 坚持引进与稳定兼顾、引进与培养并举、激励和约束相配合。

创新人才管理政策, 杜绝“近亲繁殖”, 可以避免师生、师兄妹关系存在和“一言堂”式的思想垄断, 利于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同时要处理好“内才”、“外才”之间的关系。人才管理政策要公平, 要做到公正一致、不偏不倚, 不能厚此薄彼。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是解决高校高层次人才短缺的有效途径。在引进人才的同时, 高校要建立科技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 发挥学术梯队成员的传、帮、带作用, 培养校内教师, 努力做到“靠事业发展吸引人才, 靠科学管理激励人才, 靠感情投入留住人才”。

4. 完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 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潜力。

篇4:外籍人才的引进与管理

当今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说到底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国际人才竞争呈全球化特点,而世界各国都面临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因而当今世界主要国家都为国际人才竞争不遗余力,我国也不例外。

现阶段外国专家的管理

我国对外籍人才引进工作十分重视。新中国成立之初,大批的苏联东欧专家根据国家间协议来中国帮助工作,作为当时的“外籍人才”,“外国专家”这个称谓应运而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所需专家的层次也有所提高,现在外国专家主要指以下人员:(1)为执行政府间、国际组织间协议、协定和中外经贸合同,应聘在中国工作的外国籍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2)应聘在中国从事教育、科研、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工作的外国籍专业人员;(3)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中担任副总经理以上职务,或享受同等待遇的外国籍高级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4)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的境外专家组织或人才中介机构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的外国籍代表;(5)应聘在中国从事经济、技术、工程、贸易、金融、财会、税务、旅游等领域工作,具有特殊专长、中国紧缺的外国籍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第(2)、(3)类外国专家应具有大学学士以上学位和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其中语言教师应具有大学学士以上学位和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由上可见外国专家管理的内涵是与时俱进的,但大的原则没有变,仍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现行外国专家管理主要通过“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专家证”、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年检等手段实施。外国专家受聘在中国境内工作,在入境前应取得“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然后到我国驻外领事馆办理职业签证。只有符合外国专家条件的人员才能得到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专家入境后15天内,可以到各地方外专局办理外国专家证,再凭外国专家证到公安部门办理居留许可。

目前我国国际人才竞争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的国际人才竞争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不但在全球人才市场上无力大规模吸引外籍人才,而且自身人才培养也严重滞后于国家发展,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人才外流国。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承认: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居于首位。

人才流失严重。中国是美国最大外国人才库,美国35%的科学与工程博士来自外国,而这些外国科学与工程博士中22%来自大陆,4%来自台湾,远高于第二名印度的14%。同时,我国还为德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英国输送着这些国家最大比例并且学而不归比例很高的外国留学生,因此,有多个国家表示要把我国留学生当做吸引国际人才的重点对象。

国际人才竞争力弱。我国在全球人才竞争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不具备全面竞争力。截至2007年,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累计引进外国专家约281万人次,2006年1年为25万人次,由于人才不入籍,因此基本上是短期引进。而美国从1990年到2000年10年间就接纳了受过高等教育的移民415万,2000年1年发出的HIBT作签证数就超过20万,可见我国在全球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我国国际地位与综合国力相比是非常滞后的。

整体而言,全球人才还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这也是世界上“穷者更穷,富者更富”两极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不过,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不是不可以打破。那些有移民传统的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早期的美国,因为从人文环境到政策环境都有开放兼容、多元国际化的特点而能够吸引更发达国家的人才,还有一些国家如以色列庞大的海外族裔人才也可能因为非经济因素而流入。

一个国家在国际人才竞争当中能否成为赢家,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经济因素以及科研投入等只是“硬实力”,政府的政策与机制、社会人文环境等软实力也同样重要。一般来说,包括如下因素:1政治因素:国家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公共管理与安全、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政府的政治体制、外交战略、教育制度等;2政策因素:政府关于人才评估、引进、使用、激励的机制,留学与侨务的方针,移民、国籍、出入境的政策,以及官员的作风与办事效率等;3经济因素:工作环境、就业选择、发展机遇、薪酬收入等;4人文因素:社会对移民、留学生等群体的认知与评价,人文环境能否多元兼容等;5服务因素:相关的服务平台与人才市场能否提供充足的机会与帮助,相关的协会、社团、机构能否提供“上通下达”的渠道,以及保障他们正当的权益;6生活因素: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服务设施、户籍制度、迁徙自由、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以及配偶与父母的态度等;7学术因素:科研支持、学术基础、创新氛围、经费保障、专利或科研成果的生产转化等。

一个国家人才竞争与使用有两个主体:政府和企业。一个国家的国际人才竞争一般是政府主导、政策保障、市场配置资源。从经济角度来说,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就会决定国际人才竞争的规律必然是:人才总是流向那些能带来更高收入或机遇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形式是人才的流入还是回流,提供高收入的是政府还是企业,高收入是因为该国人均收入高还是因为政府通过重视人才的机制提供了特殊的待遇。因此,一方面发展是硬道理,经济要加快发展,使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较好的待遇;另一方面,在政策、服务等方面,政府社会大有可为。

如何有效引进外籍人才

目前中国的国际人才远远供不应求,但是,我国的国情很明显:在全球人才市场上因为人均收入、意识形态差异等问题无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全面竞争外籍人才,只能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同时,我国又拥有着全世界只有犹太人、印度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海外人才资源,这些人才比外籍人才更适应中国,与本土人才有国际化的互补优势。

我国目前国际人才竞争战略的重点应该是利用经济高速增长的机遇与开放有力的机制、政策,挽留住自身需要的本土人才不流失,促使高层次留学人才以及海外的本族裔人才大量回归与环流。当达到一定国际化程度,产业结构升级完成,对外籍人才也具有吸引力时,再把重点转移到通过人才移民、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等方式,在全球人才市场争夺全世界的人才为我所用,成为世界人才大国。

设立境外人才流入归口管理机构。拥有庞大海外人才资源的以色列,甚至专门设立一个移民吸收部,地位与国防部、司法部并列。移民吸收部下设科学吸收中心,甚至可以向本国高科技人才使用单位提供工资补助。其经验可以研究借鉴。

外国人、港澳台人员就业和留学生归国创业,关键问题

是评估、吸引、准入,而目前管理、服务机构,涉及外事、统战、侨务、科技、公安、教育、人事、民政、工商、海关、税务、商务、金融等各个部门。这三类人员实质都是境外人才流入的问题,无论管理、服务,还是制定相关政策,无疑有一个部门统筹是最佳的,因此,我国急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管理境外人员入境就业的政府机构或部门,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国际人才猎头机构。海外高层次人才分布广泛,通常需要事先掌握情况和联络感情。而且,高层次人才并不是看广告就能招来的,需要做大量细致、深入的交流工作,需要懂得高级人才的运作规律和国际惯例。由于我国政府部门、国资委大型企业和国内各类机构及大学所需国际人才日益增多,需要设立在全球负责搜索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国家猎头部门或特别工作组,专为我国高层次国际人才引进工作服务,这样将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

借鉴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泰国、以色列等建立国家猎头部门的经验,猎头部门可以建立在体制之外,并由熟悉海外人才分布情况的人来开展工作。

全球国际人才研究中心。市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因此在发挥人才资源配置作用时,常常会造成人才引进重复浪费、科学研究人才遭到冷遇等问题。因此,我国还需要加大对国际人才的需求、使用、特点等各方面的研究,才能在引进人才时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有必要建立及资助以全球国际人才以及中国海外高层次人才或全球华裔人才及留学人才为主题的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国际人才市场和相关的竞争规律与发展趋势,我国对境外人才的需求等,发布专业的研究报告以及人才蓝皮书,为国家的高级人才战略和决策提供更好的依据和参考。

海外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如果没有人才数据库,就算政府或企业想聘用人才,也只能刊登广告。这样大张旗鼓地去海外招聘,其实只能进行泛泛的接触与交流,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也不佳。许多国家为了主次分明、目标明确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都会建立各类海外人才信息库。

我国应该加强集信息储存、沟通联络、信息发布为一体并与网络相结合的海外人才数据库建设,要掌握海外人才在国外的科研、工作情况,发表文章以及获奖情况,甚至掌握哪些技术属于我国急需的领域,本人的意愿以及困难。管理人才则要掌握在国外公司或企业的任职情况、研究开发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是否掌握关键技术等。资料更新可以通过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各种国际会议、专业学术文章发表、人才与技术交流、驻外机构的推荐等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只有建立留学人才数据库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政府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一旦急需,可以立刻锁定目标开展引进工作。值得欣慰的是,国家外国专家局信息中心已着手建立这类数据库。

篇5:座谈会议程

一、时间

2011年10月30日上午10:00-11:30

二、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201会议室

三、议程: 主持人:郑州市会展工作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亚平

第一项:郑州市会展工作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彦讲话

第二项:会展高校代表发言(7家)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副院长吕连琴发言;

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主任陈爱国发言;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工程系办公室主任郝彦杰发言;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文化传播系主任李国英发言;

河南牧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河南牧业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系主任徐新林发言(?;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会展策划专业教研室主任孙凌云发言;

中州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第三项:郑州市会展企业发言(7家)

郑州国际会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揭开宇发言;

中原国际博览中心(待定);

郑州欧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民发言。

郑州好博展览公司办公室主任李永立发言;

郑州宏达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孝文发言;

千秋展览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闫玉强发言;

篇6:教师座谈会议程

-------稽主席就初三最后冲刺阶段如何提示质量调研

一、时间:2014年5月

二、地点:小会议室

三、出席人员:

校长室、初三分管领导、初三班主任、初三备课组长

四、主 持 人:刘春磊

五、议程:

1、校长纪成银作会议致词。

2、分管教学的刘春磊副校长分析我校教学现状及初三面临的形势。

3、分管初三的罗春林副校长对初三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最后冲刺阶段的工作思路与打算。

4、班主任分别作交流发言,并表态。

5、备课组长分别作交流发言,并表态。

6、稽主席就初三最后冲刺阶段如何提示质量作指示。

7、纪成银校长作会议总结,对初三的以后工作提出要求与希望。

校 长 室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引进人才座谈会议程】相关文章:

引进人才座谈会发言09-04

人才战略及人才引进04-08

如何人才引进05-23

引进人才典型事迹05-24

人才的引进机制05-24

企业如何引进人才07-12

引进人才买房协议07-24

人才引进激励04-09

企业如何引进人才05-03

人才引进政策06-25

上一篇:作文 环保提议书下一篇:三峡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