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进政策

2024-06-25

人才引进政策(共8篇)

篇1:人才引进政策

青岛户口新政策:落户条件

一、购房落户——在青岛七区一次性购置满100平新房、无贷款,并且在青岛有工作单位缴纳社保,可以落户青岛。

二、高级技工(技师)引进落户

这种落户是针对青岛市2007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符合青岛市引进的58个紧缺工种的高级技术人员可以落户青岛(必须是由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这种落户方式要求具有高级技工证(技师证),年龄小于40周岁以下,并且在青岛市区用工单位签满三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青岛市社保一年以上可以落户青岛。

三、人才引进落户

1.刚毕业的本科应届生在青岛有工作单位的,并且工作单位具有自己的集体户,可落户青岛。

2.毕业多年的本科生具有“干部身份”可通过人才引进落户青岛;毕业多年的专科生与青岛市用工单位签约2年并交纳社保满2年可以通过人才引进落户青岛。

四、投靠落户

1.夫妻投靠是指夫妻一方是青岛市户口,另一方可以到户口所属派出所申请夫妻投靠落户;

2.子女投靠是指父母有一方是青岛市户口,并且子女未婚(无婚姻史),子女即可投靠到父母名下;

3.父母投靠是指子女属于青岛市户口,并且父母户口所在地县级以内无其他子女户口的,父亲满60周岁,母亲满55周岁,父母即可投靠到子女名下。

五、其它形式的落户——投资纳税落户,复员、退伍军人、部队转业士官落户,收养子女落户,留学回国人员落户等,这些情况相对稀少,程序繁琐,周期较长。青岛户口新政策:

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和青岛市积分落户办法。从2015年起要推进市区户口自由迁移,控制城区落户,放宽新区落户,并创新了居住证持有者落户办法,放开县域城镇落户等政策,同时指出积分落户要满足持本市有效的山东省居住证满3年等5个条件。

据了解,意见中的市区指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城区指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不含青岛红岛经济区)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指黄岛区(不含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青岛红岛经济区。城区户籍人口在市区范围内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可将户口迁移至合法固定住所地。本意见施行后迁入新区的人员登记常住户口满5年以上、在城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可迁入城区,其中以城区专业人员、创业人员、外来企业等落户条件标准落户新区且符合迁移规定的,迁入城区不受5年限制。

这次的户籍制度改革意见还特别提到了“积分落户”办法。积分落户是指通过市政府确定的积分指标体系,对申请落户人员的条件进行指标量化,并对每项指标赋分,累计积分达到规定分值,可申请落户。积分体系分为基本分、导向分、附加分和负积分,总积分为各项指标的累计得分,申请人积满100分,可在固定住所所在地申请落户。申请将户口迁入本市市区的居住证持有人员,可按本办法参加积分落户。

申请积分落户人员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在本市有合法固定住所;持本市有效的山东省居住证满3年;在本市就业或创业并缴纳社会保险满3年;无犯罪记录。申请人应登录网上申请平台,按规定流程办理相关手续后,到各积分落户受理窗口递交纸质申请材料。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根据积分落户指标总量和申请人积分排名,确定拟落户人员名单。积分相同者,按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时间长短排名。公示拟落户人员名单后,发放落户卡,申请人凭落户卡及相关证明材料到市公安局办理落户手续。通过积分落户市区的人员,准予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或成年未婚子女随迁。

申请人应对其所提供申请材料的真实性作出书面承诺,凡申请中有故意隐瞒、欺骗或提供虚假证明材料行为的,一经查实,5年内不再受理其申请。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篇2:人才引进政策

外地人员调入苏州主要指: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

2.具有中级职称或本科学历,且年龄男性40周岁以下、女性35周岁以下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3.在国外、境外取得学位的留学人员;

4.因家庭实际困难需要照顾父母、配偶而调动的在职干部及符合随迁条件的配偶和未成年或待业未婚子女。

《苏州市户籍准入登记暂行办法(修订)》苏府[2007]124号文件规定的允许其配偶及未成年或待业未婚子女随迁。

办理程序:

1.调入单位填写《人事代理承办单》和《苏州高新区外地人才引进申请表》,向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心提出申请。

2.调入单位将拟调人员全部材料报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心会审。

3.审定通过后,开出调令,办理调动手续。调动人员进行人事关系、户口、养老保险等转移。

注意:调入单位必须提供调动人员的身份证号码、调出和调入详细地址及辖区派出所全称。户口迁移时,调动人员必须先持《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到辖区公安局或行政服务中心签发《准予迁入证明》,然后凭《准迁证》迁出地派出所办理户籍迁出。

呈报材料:

1.拟调人员的人事档案。

2.《拟调干部呈批表》一式三份(正反面打印)。(要求接收单位如实填写表格,调出单位、调出主管部门盖章;如已在苏州高新区工作一年以上,档案已办理人事代理,则由接收单位提供工作期间的《劳动合同》原件和复印件,同时段缴纳社保证明的原件和公积金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

如在国外、境外取得学位的留学人员,填写《苏州市留学回国人员落户登记表》一份。

3.《户籍证明》原件。(由调出地派出所出具)

如在国外、境外取得学位的留学人员还需提供出国护照原件和复印件。

4.《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原件和复印件。(经本中心审核后原件退还)

5.《学历查询报告》原件和复印件。(由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普通高校学历查询报告)

如在国外、境外取得学位的留学人员需提供留学所在国大使馆教育处提供的“留学人员证明”及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6.《政审报告》原件且盖有接收单位及主管部门公章。(由接收单位考核出具,必须确认引进人员在政治、刑事及经济方面无不良情况,报告必须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有无参加国家禁止的非法组织行为、有无违法犯罪记录、有无重大经济纠纷等问题)

7.个人婚育证明材料(《婚姻状况》证明由民政部门出具,《生育状况》证明由计划生育部门出具):

1)未婚人员须提供户口所在地民政部门的未婚证明;

2)已婚或离异人员提供民政部门法定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

3)已婚已育人员需提供独生子女证及孩子出生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4)已婚未育人员需提供《全国流动人员婚育证明》或《苏州市非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卡》的原件和复印件;

允许配偶及未成年或待业未婚子女随迁,还需要补充以下材料:

1)配偶随迁提供配偶的《户籍证明》和失业证明(户籍地)。配偶不随迁的,提供不随迁声明,其工作单位盖章核实。

2)未成年子女提供家庭关系证明及子女《户籍证明》。

3)待业未婚子女的待业证明。

8.拟调人员提供苏州市居住地派出所证明或苏州市区房屋产权证、土地证、产权共有权证原件及复印件。苏州接收单位有集体户口,则提供集体户口登记卡片并加盖所在地派出所公章。

9.属夫妻分居调动的,还需提供:

1)《结婚证书》原件;

2)配偶的《苏州市居民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集体户口则提供集体户口登记卡片并加 盖所在地派出所公章;

3)配偶所在苏州工作单位的证明。

10.属父母身边无子女照顾引进的,还需提供:

1)父母亲《苏州市居民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

2)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街道、居委会和父母工作单位提供的证明。

单位必须确保以上材料的真实性,同时按要求备齐后一并呈报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中心受理,所有复印件均需加盖单位公章。

受理部门: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心 人事代理窗口

受理时间:每月15日之前受理材料,次月10日之前回复。

篇3:福建:出台人才兴企政策

日前, 《福建省人才兴企促进计划》《福建省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支持暂行办法》《2016年度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福建省特殊支持高层次人才管理暂行办法》《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推介奖励实施细则 (试行) 》等五份政策日前出台。

这些政策梳理汇总了企业人才政策目录、重要项目及责任单位, 同时, 就支持省内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开展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兑现引进高层次人才推介奖励等工作, 制定了实施办法、细则, 就操作层面的具体细节作出规范, 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单位、任务分工等, 以确保政策落地见成效。五份政策符合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强调市场导向, 健全完善引才用才机制, 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一是从政府层面, 研究出台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 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推进党政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二是从人才和用人主体层面, 研究出台人才兴企促进计划, 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使用和服务管理办法, 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 努力形成政企协力、惠才惠企的工作格局;三是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方面, 出台引进高层次人才推介奖励办法。

篇4:美国:成功的人才引进政策

移民法:吸引人才

的政策保障

美国建国早期实行的是自由移民政策,移民为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大批移民涌入后,20世纪20年代美国推出以限制移民人数和选择民族来源为原则的移民限额制。从那时至今,美国移民法虽然又经历了几次修订,但是其精髓依旧。目前的移民政策已经成了美国吸引全球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的重要保障。

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接纳的移民主要分两大类,他们分别是亲属移民和職业移民。在职业移民对象中,第一优先者为具有特优、特殊或特异技能的外国人、著名教授或杰出研究人员、跨国企业的经理或管理级人员;第二优先者为具有高学位、特殊专长且其专长能为美国带来实质利益的专业人士,或在科技、艺术、商业等方面有出众的特殊能力的人;第三优先者为具有两年以上职业训练或两年工作经验的技术劳工、初级专业人员、非技术劳工。

此外,美国法律还规定,获得H-1B非移民签证来美国就业的外国人可以申请移民。H-1B签证允许美国雇主雇用短缺的高技术人才到美国进行短暂的工作。初期停留时间为3年,并可以延期3年。H-1B非移民签证计划设立于1952年,起初该签证的发放并没有数量限定,但是1990年美国国会修改后的法案中规定每年该签证的限量为6.5万个。这其中也出现过例外,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高技术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美国急缺高技术人才,于是2004年前的几年中美国H-1B签证年发放量上限增至19.5万个。

外国留学生成为人才后备军

美国深知外来文化精英和人才对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历来重视人才和美国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美国全国外国学生顾问协会(NAFSA)在2006年3月份的一项声明中表示,如何确保美国移民体制与全球经济发展步伐相符是移民体制的中心问题,并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美国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能力。声明强调,为成功地吸引世界的知识、革新和技能,美国必须通过自己的移民法和签证政策,在美国营造和支持鼓励外国人才贡献能力的氛围。

美国除利用移民法和包括H-1B等在内的工作签证引进外国人才外,还将外国留学生作为人才的后备力量。据悉,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开始实施用奖学金接受外国学生来美学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曾有统计显示,25%的外国留学生在学成后留下来在美国定居,进入美国国家人才库。此外,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外来人才占22%;美国获诺贝尔奖者有35%在外国出生。

据美国电子协会劳动力政策副总裁汤姆·斯托乐介绍,获得H-1B非移民签证来美国工作的专业人才中,近一半具有研究生学历,而美国公民具有研究生学历者仅占5%。此外,不少美国雇主表示,他们难以在美国公民中寻找到合适的人才上岗。以工程领域为例,目前美国大学43%的硕士学位和54%的博士学位授予了外国出生的学生。这表明美国公民在这个领域出现断层,也解释了公司招募不到当地人的原因。

外来人才功不可没

作为依靠外来移民以及其后裔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国家,外来人才对当今美国在全球所拥有的地位的获取可谓功不可没。仅以高技术人才为例,有研究报告指出,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利用他们的才干直接提高了众多公司的运行效率。此外,外来人才不但没有夺走美国公民的饭碗,反而为美国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调查发现,每位引进的人才能为硅谷创造大约4个工作位置。

美国Cato研究所史蒂芬·摩尔曾表示,研究所和国家移民论坛完成的研究发现,每增加一名外来的高技术人才相当于给美国带来大约11万美元的人力资本,每增加5万个H-1B签证则相当于将外国公民的55亿美元财富转移到美国公民的手中。比尔·盖茨认为,美国具有的从全球招募创新思维人才的能力是美国在全球高技术市场中的最大优势。在美国,政策引来了人才,人才为美国创造了财富。

美国人才逆流现象开始显现

2007年底,哈佛大学、杜克大学联合发布了《知识产权、移民积压与人才逆流:美国的新移民创业者》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很多外国人才已经考虑放弃美国梦,寻觅其他发展途径,美国正面临历史上第一次人才逆流。2006年,有100万的外国人等待绿卡,其中有50万是高科技移民。目前美国每年所发放的90万张绿卡中,其中只有14万张是发给高科技人才的。美国大约有1/5的外国人才已经考虑放弃美国梦回国发展。金融危机爆发后,这种人才逆流现象更加严重。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个美国的就业市场萎缩,美国本土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都不太容易,那些曾经高枕无忧的热门专业毕业生也开始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

篇5:高新人才引进政策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在国内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引进人才所需材料

1、单位“关于申请×××调京工作的报告”。主要内容:企业基本情况、引进人才理由、被调人基本情况、突出业绩、作用等。

2、引进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的聘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一份);

3、《引进人才审批表》(一式二份)及《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一式三份); 4、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一份);

5、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批准证书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研究开发机构的认定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一份);6、引进人员及随调人员的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身份证等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一份);7、引进人员取得研究成果的有关材料; 8、引进人员及随调人员单位接收函。由集体、民营、私营等企业接收的需由人才服务中心或上级人事部门盖章,由中央或市属单位接收的需局级以上人事部门盖章,经办人签字、注明联系电话;9、随迁子女超大型过16周岁的,需学校出具在校证明。无工作的需当地劳动部门出具待业证明。

答案补充

符合以上条件之一,45周岁以下且身体健康者,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手续 答案补充

一)办理程序:

办理人才引进和《工作寄住证》手续,一般应由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研究开发机构向其所在区、县人事局提出申请,由区、县人事局审核后报市人事局审批;市属高新技术企业由其主管人事部门审核后报市人事局审批。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内的企业也可由市试验区管委会审核后报送市人事局审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研究开发机构也可由市对外经贸委审核后报市人事局审批。

篇6: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围绕服务外籍高层次人才

●设立中关村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办理永久居留“直通车”。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中央提出,要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制定更加积极的国际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更多海外创新人才到我国工作,并提出中关村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此次推出对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经中关村管委会推荐,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开辟“直通车”,就是要着重解决制约吸引和聚集外籍人才的政策瓶颈,并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为进一步优化政策提供借鉴。

●畅通外籍高层次人才从就业居留向永久居留资格转换机制。此次出台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既紧密围绕服务中关村建设,又兼顾北京打造全国科创中心普遍需求。对经北京人才主管部门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或者经北京市科委认可企业聘雇并担保的行业高级专业人才(不受60周岁年龄限制),可以申请签发5年有效期的工作类居留许可(加注“人才”)。连续工作满3年的外国人,经工作单位推荐,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审批期限由180日缩短为90日。

●给予外籍高层次人才入境和长期居留便利。对经北京人才主管部门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或者经北京市科委认可企业聘雇并担保的行业高级专业人才(不受60周岁年龄限制),未持签证来华的,可以向抵达口岸签证机关申请人才签证,入境后可按规定办理居留许可;持其他签证来华的,入境后可以申请变更为人才签证或者按规定办理居留许可。

围绕服务创新创业外籍华人

●给予在中关村创新创业外籍华人申请永久居留突破性便利。创新发展对国外创新技术和投资具有强烈的引进需求,而外籍华人是这些因素的重要载体。给予中关村创新创业外籍华人申请永久居留突破性的便利,有助于吸引和推动外籍华人回国创新创业。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且持工作类居留许可在中关村企业工作的外籍华人,持工作类居留许可在中关村企业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外籍华人,提交本人曾经拥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户籍、身份证等可证实曾经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材料(或提交北京市侨务办公室出具的外籍华人证明函件),可以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给予在中关村创新创业外籍华人长期居留突破性便利。在中关村创新创业的外籍华人(不受60周岁年龄限制),提交本人曾经拥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户籍、身份证等可证实曾经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材料(或提交北京市侨务办公室出具的外籍华人证明函件),可凭工作许可和聘雇单位的担保函件,申请有效期不超过5年的工作类居留许可;未办理工作许可的,也可凭中关村管委会或中关村分园管委会出具的在中关村创业的证明函件,本人的创业计划或创办企业证明,申请有效期不超过5年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

围绕服务创业团队外籍成员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人才引进评价机制。为有利于整建制吸引外籍创新研发团队,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外籍技术人才,从而带动和促进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在全国率先实施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积分评估制度。中关村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中关村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根据中关村外籍人才积分评估标准进行评分,达到一定分值以上的,可凭中关村管委会出具的推荐函和积分评估证明等材料,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给予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入境和居留突破性便利。符合中关村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中关村企业选聘外籍技术人才认定标准的外籍人员(不受60周岁年龄限制),凭工作许可和聘雇单位的邀请或担保函件,可在首都机场口岸签证机关申请工作签证入境;入境后可以申请有效期不超过5年的工作类居留许可。未办理工作许可的,凭中关村管委会或中关村分园管委会出具的证明函件,以及聘雇单位的邀请或担保函件,可在首都机场口岸签证机关申请人才签证入境;入境后可以申请有效期不超过5年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

围绕服务外籍青年学生

●支持在京外国留学生到中关村创新创业。为激发外籍青年学生来中关村创新创业的热情,发挥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促进产学链的发展,推出支持政策。在京高校外国学生有在中关村兼职创业需求的,提交中关村管委会或分园管委会出具的创业意向证明,所在高校留学生管理部门同意并出具推荐函后,可以申请在学习类居留许可上加注“创业”,在中关村实施兼职创业活动。

●扶持外籍青年人才到中关村进行实习活动。境外高校外国学生凭中关村企业邀请函件、中关村管委会或中关村分园管委会出具的证明函件,以及在境外高校在读证明,可在首都机场口岸签证机关申请短期私人事务签证(加注“实习”)入境;持其他种类签证入境的,也可凭上述材料,在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接待大厅或出入境管理局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申请变更为短期私人事务签证(加注“实习”),进行实习活动。

●鼓励外国留学生来京创新创业。具有在北京创新创业意愿,并在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的外国留学生,凭高等院校毕业证书,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创新创业相关证明等材料,可以申请有效期不超过5年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在京创新创业期间,被有关单位聘雇的,应当按规定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

围绕服务港澳居民特殊人才

●首次实现港澳居民特殊人才及家属可来京定居。港澳居民特殊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和重要力量。此次经公安部授权,突破以往的政策规定,首次实现了港澳居民特殊人才及家属来京定居并落户。经北京市人才主管部门认定的港澳居民特殊人才,可凭人才认定证明及其他材料,到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2号)办理手续。此外,港澳居民特殊人才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亦可随同办理,旨在解决港澳居民特殊人才的后顾之忧。

第二、政策放宽

●建立由市场主导、透明简洁的就业外国人申请永久居留渠道。根据实际需求,取消在京就业外国人申请永久居留对单位类别和职务级别的限制,放宽居住时限要求。对在北京已连续工作满4年,且4年内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连续4年工资性年收入(税前)50万元人民币以上;每年缴纳个人所得税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外国人,经现工作单位推荐,可以申请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

●允许外籍和港澳高层次人才聘雇外籍家政服务人员。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对于已获得在华永久居留资格或持有工作类居留许可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港澳高层次人才,提供个人经济担保、雇佣合同和办理保险证明,可以为其聘雇的外籍家政服务人员申请相应期限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家政服务”。

●放宽在京就业外国人办理居留许可时限。立足为在京全心创业发展的外国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此次政策推出在京工作的外国人,如已连续两次申请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且无违法违规问题的,第三次申请工作类居留许可,可以申请有效期不超过5年的工作类居留许可。

第三、程序简化

●大幅缩短中关村外籍高层次人申请永久居留的审批时限。针对中关村外籍高层次人申请永久居留的迫切需求,公安部在中关村设立专门的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窗口(位于海淀区双榆树北里甲22号院的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负责受理、审核永久居留申请,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对申请永久居留的中关村外籍高层次人才,审批期限由180日缩短为50个工作日。

●为就业类外国人办理入境和居留提供便利。已办理并持有人社、外专部门签发的工作许可证明来京工作,来不及办理就业手续的外国人,可以直接凭工作许可证明以及雇佣单位出具的证明函件,入境后申请有效期1年以内的工作类居留许可;也可以向首都机场口岸签证机关申请工作签证,入境后按规定办理相应期限的工作类居留许可。

●相关委办局制定细化标准和办理流程。市公安局、中关村管委会、市科委、市侨办、市人社局等相关单位,按照“条件明、材料少、程序简、效率高”的要求,逐条制定了每一项政策措施的办理须知。其中,中关村管委会制定了《中关村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中关村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中关村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认定标准》,具体办理部门为中关村管委会或中关村分园管委会。市侨办制定了《中关村创新创业外籍华人服务工作规范》,具体办理部门为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服务窗口)。市科委制定了《北京市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和北京科技创新主管部门认可企业标准》,北京市外籍高层次人才可到市人社局服务窗口提出申请,北京科技创新主管部门认可企业名单可到市科委和市人社局网站进行浏览和查询。申请人可根据对外发布的办理须知,到相应部门办理业务。

第四、服务提升

为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取得实效,全力为中关村创造优质高效的出入境服务环境,切实增强中关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在海淀区双榆树北里甲22号院设立了公安部中关村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大厅暨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负责为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就业和创新创业的外国人,受理、审核涉及有关出入境政策措施的永久居留、居留许可和签证的申请,发放证件,提供咨询服务。该服务大厅将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

篇7:杭州人才引进落户政策(定稿)

2015-12-15 11:34:21来源:网络作者:惠玲分享到:

文章《2016年杭州的落户政策 杭州人才引进落户政策》由作者惠玲投稿、户口政策栏目编辑于2015-12-15 11:34:21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2016年杭州的落户政策

1、凡符合市政府杭政[2000]1号文件规定的引进人才条件的人员【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上学历、全日制专科紧缺专业毕业生、具有地市级以上人事部门颁发的中级职称及以上、拥有发明专利等】,均可凭学历或技术职称证书到市公安局申请办理正式户籍进杭手续,由市公安局负责把关审批(注:落户地在滨江的由滨江公安分局审批,落户地在下沙的由下沙公安分局审批,其他区由杭州市公安局审批)。

2、具有全日制高校大专非紧缺专业学历的人员,先到市人才引进办办理确认手续,凭市人才引进办的确认件到市公安局办理进杭落户手续(注:该办法的受理部门一般为各区的人才交流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受理材料后汇报至杭州市人才引进办公室确认,同样落户地的审批问题与第一条一样)。

3、具有非全日制高校大专以上(含大专)紧缺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超龄的人才,先到市人才引进办办理确认手续,凭市人才引进办的确认件到市公安局办理进杭落户手续(同上)。

4、无高等学历但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先到市人才引进办办理确认手续,凭市人才引进办的确认件到市公安局办理进杭落户手续(同上)。

5、购房入户

2016杭州户口新政策:

购房入户政策实施区域范围:杭州市区(萧山区、余杭区除外)范围。购房入户时间:杭州经济开发区(下沙)、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钱江新城的购房入户办理以2006年4月12日起购房为准;新扩大区域的购房入户办理以2008年10月14日起购房为准。

购房金额要求:上城区、钱江新城购房单套总价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经济开发区(下沙)购房单套总价60万元以上(含60万元);其它地区购房单套总价80万元以上(含80万元),同时需付清房款。申报条件

申请人年龄在18周岁以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传染疾病;随迁未成年子女户口的,需符合计划生育政策;①申请人未被劳动教养或追究刑事责任;

②申请人在购房地实际居住且人户一致,有稳定生活来源;③购置二手房的,房内原户籍人员户口已迁出。

2016杭州户口新政策:

这条要注意一点:如果夫妻双方有一方已经是杭州户口,那么另一方就不能通过购房落户政策落户了,只能通过人才引进或者夫妻投靠的方式落户。

6、萧山余杭户籍人员办理杭州主城区落户 申报条件

萧山区、余杭区户籍人员,本人在老城区有合法固定住所(持房屋产权证的商品房、房改房、经济适用房,有效承租的直管公房、单位自管房,集体土地上未办理房屋产权证的除外),人户一致的,允许1户(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户口迁杭。对房屋产权证上有多个产权人的,由共有产权人商定1户户口迁杭,其他人员作放弃。(2013年已经取消居住5年的限制)

7、“三投靠”、农迁农、农转非的户籍迁入以及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由市公安局直接受理审批办理。

8、在杭各大中专院校新生入学户籍迁杭,由学校直接到市公安局审批办理。

篇8:人才引进政策

1 当前兰州高新区引才面临的困难及原因

如何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无论对企业还是政府都是一本难念的经。经调查,高新区企业普遍反映,企业招聘人才很难,留住人才更难。仔细分析,造成这一客观事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本身的、有政府宣传不到位的、有投资环境的(企业所处地域因素)、也有人才自身的原因等等。

1.1 从企业角度看

高新区现有企业2 2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34家,年营业收入在1 000万元以上的有197家。内资企业中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且大部分都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和依赖相对较低;而那些资本实力比较雄厚、正处在发展壮大期的部分企业,在人才招聘、使用上也存在一些误区,认为走掉一些人才无所谓,所以在人才福利待遇、人才后顾之忧的解决、企业文化的营造、企业凝聚力的培养等方面不舍得投入,不肯下功夫。特别是有些企业,包括一些外资企业到高新区来投资,首先关心的是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果人才连最基本的要求都没有满足,更不用谈其他“奢侈”的要求了,这势必顺应“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频频跳槽了。另外,由于有些企业管理不规范,不符合劳动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加班时间过长、加班频率过高而又不付给相应的报酬,人才往往愿意到投资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企业工作。在人才使用上,小才大用是激励机制、信任和重用,可以激发人的热情,做出成绩;而大材小用,如果不是在完全情愿的条件下,人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出工不出力,这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2]。

1.2 从人才自身的角度看

随着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的区外、境外企业在兰州落户,人才重新选择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多,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人才合同期满、正常辞职等合理、有序流动既合情又合法。但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才,特别是刚毕业不久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工作干起,待遇要与广州、上海比,在合同期内,只要物色到另一家薪水比现在公司稍高的单位就随意违约、提前解约或不打招呼就离开原企业的情况屡屡发生,这种现象在软件企业尤为突出。使得企业处于既想培养骨干人才又怕培养了骨干人才留不住的尴尬境地。

人才培养需要的时间、精力、物力、财力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非常高的,没有稳定的回报,很多企业并不太愿意投入时间金钱去培养那些不够稳定的人才,这样的情况导致很多企业对人才培养都处在观望的阶段,一方面觉得人才缺失现象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想培养人才,又怕保不住人才,持续观望。

1.3 从社会环境看

兰州高新区与近邻陕西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很多人才流失与区域差距有关,已是不争的事实。高新区内虽然已完成了“五通一平”,但交通不便和配套设施不完善成为吸引不了和留不住人才的重要因素,这包括文化娱乐和生活配套设施。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投资环境的问题,不是几通几平,修几条宽阔的马路就是良好的投资环境,真正好的投资环境应是适合人生存、发展的综合环境。

2 兰州高新区引才政策现状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各高新区早已各显神通,实施各种特殊的引才政策,吸引和凝聚更多优秀的人才推动高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兰州高新区针对引才面临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当前实施的引才政策主要包括4个方面。

2.1 利用自身优势,展示区域魅力

吸引人才的绝对优势,并非所有高新区都能具备,只能为少数高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新区)所拥有。而相对优势,则是各高新区通过各自的特点进行比较而获得,正如美国的经济学家波特.米歇尔所说的“利用比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3]”。例如,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有一流的国内和国际政、商界人物,在此发展容易找到中外结合点,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优秀人才在发展创新性中小企业中有很大发展空间;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不仅是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而且还是商业机会最多、交易成本最低的国际性中心城市,企业之间联系方便,交往的界面很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广州、深圳、宁波、青岛等发达沿海城市的高新区则同样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等等。兰州高新区位于中国大西北进出通道的甘肃首府兰州,除了地理位置的优势之外,随着西部大开发、甘肃大发展的不断深入使兰州由一个省会城市上升为吸引国内外目光的西部重镇。

2.2 打造人才创业平台发展高科技,营造一流的创新和创业环境,培育高成长企业十分重要

兰州高新区以提供一流的创新和创业环境为主旨,坚持“以人为本”,以技术创新为灵魂,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培育高成长企业,打造人才创业平台。从1992年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以来,兰州高新区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孵化能力和质量,加快孵化项目的产业化进程。一是对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创业园、软件园分别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和孵化优惠政策,使孵化项目尽快毕业成长;二是引导和帮助企业申请国家、甘肃省、兰州市的各项扶持资金,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鼓励更多企业投入资金建立研发中心,增强企业研发能力;三是抓紧产业基地和一批标准厂房建设,尽快形成高新区特色形象并投入使用;四是采取财政贴息的办法,鼓励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能力,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有竞争能力的地方特色产品。通过制订和完善一系列扶持企业的优惠政策,引进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报、技术咨询、培训等服务,兰州高新区千方百计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充分体现“以环境聚集产业,以产业带动企业,以企业汇集人才”的指导思想。

2.3 出台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

吸引高层次人才除了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之外,同样离不开其他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专心致志于创业。这一点,兰州高新区一直都比较重视和关注。一方面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高层次专业人才享受待遇的暂行规定》和《关于鼓励留学人员创业的若干规定》等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并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为吸引高新技术人才创业,出台了为高新技术人才提供专项高级人才公寓和配套服务措施;为高新技术人才到高新区创业提供协助入户、工作寄住、协助解决随迁配偶子女工作读书问题等服务;为高新技术人才提供专业化、全过程的人才人事代理服务;为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业绩突出的技术创新人才和创业经营人才提供代理申报破格评定相应职称的服务等举措。另一方面实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人才政策,并根据人才的行业特点,“突破两大障碍”,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方式:一是实行柔性引进,突破人才流动体制障碍。针对难以引进的两院院士、旅居国外科学家等高级人才的问题,兰州高新区采取柔性引进办法,以多种方式引进智力资源。二是坚持市场创新,突破人才资源配置障碍。兰州高新区在实行产、学、研有效结合、畅通人才市场化配置渠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通过实行重大项目技术委托开发、与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开发、重大技术项目向社会公开招标等方式,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借鸡生蛋。

此外,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档案户口管理的有关政策,兰州高新区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法则的人才流动机制,初步构建“绿色人才通道”,全方位开展人才人事代理工作,并为到高新区企业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和户籍托管。

2.4 打造人才小高地,搭建吸引人才的平台

兰州高新区全力推动根据支柱产业和行业需求确定吸引人才的重点。特别关注具有影响性、带动性、扩散性顶尖人才的引进,并根据对重点行业的需求预期分析,有计划地培训一大批企业亟需的专才和技术队伍群体。

3 当前兰州高新区引才政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兰州高新区在引进人才的政策上不断创新形式,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引进人才。这些举措都大大增强了优秀人才投身到兰州高新区创业的吸引力。但是高新区在引才政策上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以后在制定政策时加以完善和解决。

3.1 引才的政策配套不到位,导致优惠政策无法弥补地域魅力的差距

尽管兰州高新区陆续出台了各种优惠的引才政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就业理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从“重人才的价值”,到“重物质利益”,再到“以重实现人才的价值为主,物质条件为辅”。优惠政策是吸引人才的有效措施,但是其出台这并不意味着人才就一定会大量流向缺少人才的地方,因为人才是一种市场资源,人才流动必须要遵循市场规律,政策制定的理念必须符合现实的需要。而且调查显示,对于现代社会的精英人才来说,真正吸引他们的并非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待遇,而是要看是否让他有施展能力的机会,能不能体现出他们的价值,所以引才政策的理念必须随之改变。毕竟,目前的事实已经很显然的说明问题,即现有的引才政策理念仍然无法彻底改变区域魅力的差距:“发达地区是人才在窄窄的小路上拥挤着走,偏远贫困地区却是宽阔的大路上没有人才去走[4]”。即使偏远落后地区采取更为优惠的政策,如果没有树立科学的引才理念,其吸引人才的魅力仍然不足,这一点已经为实践所证明[5]。

3.2 引才政策的落实兑现不到位,导致人才来了留不住

兰州高新区陆续出台了各种优惠的引才政策,但大多数只在管委会这个层面得以实施,而无法落实到企业。例如,对到管委会机关、直属企事业单位的硕士和博士分别给予发给一次性安家费3万元和6万元等多方面的优惠待遇,在企业则没有得以体现。又如,“对获得学士学位以上的软件开发管理人员,返还3年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在具体操作中难以实现。这些引才政策的落实兑现不到位,导致了一些企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来了留不住。

3.3 引才政策的制定欠缺连贯性

近年来,兰州高新区根据需要,出台了各种更为优惠的引才政策,但在引才政策的制定上欠缺连贯性,容易导致引来了女婿气走了儿子。例如,2005年,管委会修订了《关于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享受待遇的暂行规定》,对当年引进的硕士和博士分别给予享受科级和副处级待遇,因而出现了同一个部门,新毕业硕士生比有工作经验的老硕士生享受更高的待遇,造成了一定的不平衡影响。

3.4 人才合作程度不够,不能合理利用人才区域优势

从国内大环境来看,自2003年4月,上海、江苏、浙江3省市及所辖19个城市人事部门在上海签署了《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拉开了长三角人才合作的序幕以来,全国各地的人才合作全面展开[6]。合作才能出成效,才能方便用人单位和广大人才,最终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兰州高新区要在新形势下要继续保持人才区域优势,不仅应逐步加强同其他地区的人才合作,还应进一步加强高新区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就目前现状来看,兰州高新区尽管随着各地区域合作的加强,多少参与其中或因此而受惠,但是仅就高新区自身来看,还基本只停留在互相考察、学习层面上,却很少有人才方面的直接合作,致使兰州高新区不能借助全国高新区已有人才的区域优势,最终无法发挥自身的人才、人力资源优势。

4 兰州高新区解决引才政策问题的思路——制定开放式科学引才政策

实践已经表明,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显著,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兰州高新区制定的开放式科学引才政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4.1 优化引才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高新区要进一步优化引才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高新区引进人才的最终归宿在于能发挥人才的智力优势,实实在在促进、带动高新区经济发展。因此,关键在于讲究引才实效,大力引进适用人才,把引才与引项目、引资金、引智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拓宽引才渠道,积极探索有效载体纳才、项目带才、信息联才等方式,不断创新引才政策,并注重政策的连贯性和可操作性,形成引才、聚才和用才的正确导向,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4.2 创新引才机制,确立科学的引才模式

高新区应根据实际的需要,逐步创新、完善合理、科学的引进人才机制,确立刚柔并济的引才模式,即一方面通过制定优惠的措施、建立激励机制、优化人才环境、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创业环境等直接吸引高新区需要的人才(包括高层次国际人才),甚至扎下根来;另一方面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人才、智力、成果、资源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进一步加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前者为高新区提供了牢固的人才资源保障,后者则可以充分发挥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拥有雄厚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在人才争夺激烈的今天,这一“柔性引才”策略尤其对欠发达地区的兰州高新区来说是引才上策,也是弥补先天不足的最有效途径。

4.3 简化引才程序,建立规范的激励机制

人才引进程序是引进人才所无法回避的过程,它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流向。进一步简化人才引进程序,设立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机制”以及高层次国际人才共享机制,是科学引才、聚才有效的一环。对于高新区亟需的人才应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及时的引进,大大缩短中间不必要环节占据的时问。与简化引才程序不同,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则对于引才具有实质的影响。因为它将最终影响到引进人才的工作成绩回报。对于人才应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建立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利益作用,以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科学才智。

4.4 转化引才理念,构建和谐的人才环境

在一个“人才跟着环境走,资本跟着人才走”的新时代,转化引才的理念,构建和谐的人才环境十分重要。首先,兰州高新区应不断创新引才理念,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时代要求的新人才观,进而打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引才理念基础。其次,完善人才使用机制,为人才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奠定基础。能否留住人才关键是看引才的环境。既要舍得花本钱引进人才、聚集智力,更要善于挖掘和发挥人才的智力潜能,为他们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创业环境与施展才华的舞台,避免人才重聚集、轻使用现象的出现。同时从改善人才服务的环境着手,做好人才环境的“水土保持”工作,否则,即便一时能够引进人才,也不可能长期留住人才。

4.5 突破人才合作壁垒,发挥人才的最大潜能

与市场的地域性一样,人才同样有其地域性的特征(尽管随着信息和交通的发展人才流动的地域性的特征在减弱,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或综合的原因,人才优势的地域性却始终无法消除),高新区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各高新区克服困难,突破人才合作的壁垒,将人才区域合作经常化。从社会大势看,加强兰州高新区与各高新区之间的人才合作,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最大潜能是大势所趋。具体而言,就是兰州高新区与其他高新区都建立自己的人才信息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共享的人才资源信息平台,将各地的人才资源应各高新区的实际需要实现共享。同时各高新区人事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方便人才合理流动,促进人才交流与合作,使人才结构的调整与高新区经济发展相协调、相统一[7]。

在新时期,兰州高新区要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环境中突破经济发展的极限,做好“二次创业”工作,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闻鼙鼓而思良将”,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引才工作,并使兰州高新区真正成为人才荟萃和人才向往的地方。

高新区人才的发展也代表了甘肃省人才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窘境,解决人才引进所面临的问题。

把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人才使用良性的结合起来,最大程度的发挥人才的作用,使甘肃省个别发展领域成为人才高地,集聚人才资源[8],引领甘肃省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人才政策只有向着更积极,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才能使甘肃省经济发展在人才资源的持续稳定支撑下,大跨步的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邢燕芬.柔性引才的启示[M].

[2]许松盛.企业如何留住人才[M].

[3]波特.米歇尔.竞争优势-创造和持续优异业绩[M].

[4]孙忠法.关键在优化人才环境[M].

[5]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Z].

[6]文金海.人才合作打破地区壁垒[M].

[7]林泽炎.提升人才竞争力的四大举措[J].人才资源开发,2005(11).

上一篇:新春感谢客户的祝福语下一篇:幼儿园圣诞节开放日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