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发展规划

2024-06-24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发展规划(精选6篇)

篇1: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发展规划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指导性意见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是中职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决定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依托,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专业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效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中职学校自身改革的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势在必行。

一、专业建设目标

1.培养目标

面向电子及相关行业,培养具备胜任相关岗位需求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能力:

1、素质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实践科学发展观,确立实现中华民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

(2)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

(3)具备良好的诚信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协作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4)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

(5)能够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一定的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

(2)掌握电子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3)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中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识;

(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中的具体应用;

(5)掌握典型电子产品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电子产品生产中的各种技术和工艺;

(6)掌握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电子产品市场营销知识。

3、能力

(1)具有操作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2)具有阅读电子线路图和工艺文件的能力;

(3)具有操作、使用与维护复杂的电子设备的能力;

(4)具有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与维修的能力;

(5)具有电子产品生产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6)具有电子系统的安装、调试及使用维护能力,具有一定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

(7)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8)具有准确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一定的英语交流与英文专业资料阅读能力。

2.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了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基础性、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优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岗位需要什么,专业就教授什么”,以培养学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中心进行专业教学内容设计和人才培养。

针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领域的发展状况,制定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对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

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和进程进行简单的计划和安排,而且围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从社会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着力识别和分解出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的核心能力及相关的专项能力,然后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规划,确定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然后,选择教学内容,确定课程科目,设计教学模块。实现学校学习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形成了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

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符合中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3.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建设的总体目标:以专科教育为主,积极探索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大专业核心理论和技术课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根据专业的特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拟重点建设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和电器设备维护两个专业方向,基本形成与办学规模、人才培养、教研科研和社会服务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使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管理水

平、办学效益、全系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显著提高,达到省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专业建设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我校办学为指导思想,以五年制专业设置目录为依据,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突出本专业特色,实现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紧跟时代要求,切实注重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建立与自身定位目标相吻合,具有时代和社会特征的质量观及质量标准。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使本专业特色突出,成为优势明显的品牌专业。

三、专业课程及教材建设规划

1.课程体系建设

(1)现有课程体系及其特点(主要根据现行专业教学计划,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

为了适应专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以基础性、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优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本位进行整合课程(详见本专业教学计划),不断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及其学时量,从而改变了过去理论学时偏重的局面。

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教学规律,明确新形势下的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基本思路: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思维模式,树立以人为本,以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具有中职特色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符合中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完善教材建设,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力争三年内建成校级精品课程4~6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

2.教学内容改革及教学大纲建设

(1)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计划

为了适应专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以基础性、综合性强、专业宽口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优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本位进行整合课程,逐年不

断加大实用的实践教学内容及其学时量。

(2)教学大纲建设

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法,将教学内容研究与改革的成果及时地反映到教学大纲中来,作到每学期、每对教学大纲做出必要的和合理的修订。大纲的修订工作由担任本课程的负责人组织修订。

3.教材建设

(1)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做法

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本专业结合电子技术相关领域对应用型一线人才需求的特点,由专业负责人、带头人牵头,组成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对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制订教材的建设规划,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一定量的本专业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使用中职教材编写任务。经过几年教材建设后,本专业教师编写出版的中职教材应达到一定规模。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制订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制度。根据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本专业的所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材,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育部推荐的优秀中职专科教材。

为加强试点专业建设,满足专业教学需要,投入资金用于购置专业图书资料。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部分反映最新知识、最新技术的专业课程(含选修课程)需要及时更新教学教材。

(2)专业课程教材使用计划

根据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本专业的所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材,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优先选用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和中职专科优秀教材。

四、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1.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和地域优势,重点引进中职称、高学历的学术带头人,确保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实践工作经验和教学工作水平能够充分满足专业教学及实训室建设的需要。

专业教师在认真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科研课题。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教师师德师风的表现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首要内容,作为职务职称聘任、晋升、奖惩以及部门和个人评优的重要依据。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精神境界,形成了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专业重点通过师资培训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教学质量。组织教师参加各类

短期专题培训班、学术研讨班。

认真落实学校制订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领导干部听课、师生交流会、优秀教师奖励、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一系列制度,保证专业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教书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鼓励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

经过几年努力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五、实践教学建设规划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一方面,要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整体考虑,以学科建设来带动专业建设,依托相关专业的教学条件进行扩展补充,此外,加强软硬件投入,与相关专业搭建平台,最大限度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率。另一方面,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广泛的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构建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三性”实验项目。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既要重视基地的教学功能,又要考虑基地的科研功能,以基地为基础,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

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要求、方式和途径

1、在目前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验建设发展基础上,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层次和质量,构建适应专业发展的师资队伍,形成一支能较好保证完成实验教学,能承担实验科学研究、敬业爱岗、团结协作、业务优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相对稳定的实验室工作队伍。逐步改革不利于教学科研的管理方式,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

2、在实验室的建设中,按照基础实验、技术基础实验和专业方向实验三级平台,构建我系新的实践教学科研系统。加大投资力度,充分发挥现有实验实训和中心的作用,建设和提高专业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层次和影响力。在专业方向上形成特色和优势。

3、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认真完善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质量

保障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开展实验教学内容、理论和技术方法、手段研究,逐步修订完善体现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的开出率;把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项目开出率、实验室开放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加强课程设计与综合性实验实训教学,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改革实践性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

2、进一步加强校外实验、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

(二)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1.现有实习基地的软件、硬件建设和使用情况

现有实习基地由包括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以实验实训中心为主,校外与多家企业联合进行实习。

2.实习基地建设计划(包括地点选择、基地名称、实习内容、建设方式等)在校内进一步拓展实习内容,加强自建规模,确保实习质量。

篇2: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发展规划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一、专业名称、学制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学制三年。

二、招生对象与毕业生就业方面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

三、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热爱劳动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电子实践能力,直接在电子整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从事一般电子电器和设备的装配、调试和维修的应用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规格: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及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掌握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专业技能。

3、具有相当于高中的文化基础知识。

4、熟练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

5、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

6、具备应用分析、调试、装配、维修的能力。

7、了解电子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和电子产品营销知识。

8、学会初步生产管理及初步市场营销。

9、掌握电子信息、计算机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10、具有专业外语水平,能借助字典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

11、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初级证书。

12、取得家用视频设备维修工、家电维修、无线电调试、维修电工等工种中,一项以上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13、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四、学时结构与比例

类别 学时数 学时比例

总学时 讲课 实践技能训练

必修课 2276 1890 386 72.3% 限选课 342 210 132 10.9% 任选课 288 180 108 9.2%

技能考核 3周 1周 2周 2.9% 实习5周 5周 4.8% 总计 3146 2310 836

五、主干课程

电路基础、电子线路、电子测量及仪器、音响设备原理及维修、电视机原理及维修、电话机原理及维修、移动通信原理及维修、程控交换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微机原理、单片机、电子制作、家用电器原理及维修。电工/电子技能(158课时)

讲授安全用电、照明电路、变压器、无线电基础知识和电子元器 件标号、识别、检测、仪器仪表使用及电动机等内容,使学生注重节约用电,安全用电,掌握常见元器件测试,熟练使用万用表,掌握焊接技术,培养学生质量意识和努力降低生产损耗的思想。

2、电路基础(108课时)

讲授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等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分析、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具有基本的实践技能。

3、电子线路(216课时)讲授模拟、数字电路、高频电路等主要内容,使学生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结构、特点,掌握基本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掌握电路调试,并能正确规范地使用电子测量仪器,提高动手能力,促进理论教学。

4、电子测量仪器(72课时)

讲授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电参数的测量技术,非电量测量的基本要领和方法,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测量误差分析和测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学会对仪器正确操作和保养能力。

5、计算机基础(134课时)

讲授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掌握各类数制的转换,了解微机硬件一些基本知识。掌握磁盘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英文输入和五笔字型中文录入,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与排版方法、Excel知识与网页网络知识,熟练掌握文本文件的编辑和输出打印。

6、音响设备原理与维修(108课时)

讲授典型的家用音响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其安装检测和调试方法,使学生能对典型电路进行分析,能排除常见故障,达到音频设备维修初级水平。

7、黑白电视机原理与维修(140课时)

讲授黑白电视机原理,电路结构、各单元电路工作,整机分析和各部分电路测试,整机调试以及主要元器件对整机性能影响等。使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调试和维修方法,达到视频设备维修工中级水平。

8、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90课时)

讲授彩色电视机原理、电路结构、单元电路工作,整机电路分析和各部分电路测试,整机调试等主要内容,结合当代科技发展,介绍遥控、多制式、画中画、大屏幕、背投、数字化等产品彩电机种,使学生理解彩电工作原理及发展动向,掌握检修方法,具有较强的维修能力,达到视频设备维修工中级水平。

9、电话机原理与维修(108课时)

讲授电话机结构,振铃电路,拨号编码原理,送话和受话电路,典型故障演示等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电话机工作过程,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和检修一般方法,具有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

10、微机原理及应用(72课时)

使学生初步了解微机系统组成原理,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微处理器的构造及工作过程,存储器及寻址方式,熟悉微机指令系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紧密结合微机市场状况,简明地介绍高档微机的结构特点和扩展指令。

1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72课时)

讲授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面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单片机结构、指令系统、应用系统(定时器、串行接口、中断系统、扩展系统、程序设计)和各种实验。

12、电力拖动控制线路(64课时)

以讲授单相、三相电机结构和工作原理,△—Y连接方法,常见正、反转控制电路,常见调速控制电路等主要内容。学习它们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际绕制电机和制作控制电路,掌握电机原理和控制电路安装调试方法。

13、无线寻呼原理

了解无线电寻呼的发展。理解无线电寻呼系统及系统联网概念,了解国际号码和中文消息格式,了解编码方式和特点,了解无线电寻呼设备系统组成及其工作过程。学习无线电寻呼机的电路工作原理,初步掌握其选用测试和维修。

14、现代移动通信系统(96课时)

简述移动通信发展简史,了解其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无线对讲机通信、无绳电话、蜂窝网电话系统等现代移动系统。主要讲授“概述与基础”、“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数字移动通信”,重点掌握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基础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5、制冷原理及电冰箱维修(80课时)以讲授制冷基本理论知识,制冷及空调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及电冰箱和空调机拆装、检修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制冷和空调工作过程,熟悉家用电冰箱和空调机结构,掌握抽真空、充注制冷剂和气焊工艺维修技术,具有初步独立操作维修的能力,结合本课特点,注意培养学生操作和安全第一的观念。

16、空调器原理及维修(48课时)

本门专业课学习内容包括各种空调器结构与原理及常见故障排除,空调器典型机械控制电路及微电脑控制电路。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家用空调器结构原理,初步掌握判定故障及排除故障能力。

六、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能突出职教特色,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实验主要安排在相关课程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学实习主要包括电子电器产品的组装和调试、计算机、单片机实际操作,教学实习根据实际分散或集中,实习有计划、有内容和时间安排,保证达到本专业的技能标准。

学期 学时 形式 内容

一 96 小制作、实训 电子/电工技能

实验 物理

二 36 上机 计算机基础实验 电路基础 实际操作 电子测量及仪量实验 模拟电路

三 36 上机 计算机基础实验 数字电路装配调试 收音机

四 12 实验 高频电子线路

上机 计算机组装 音响设备组装 电话机

五 36 实训 电力拖动

上机、实训 微机、单片机

组装 黑白电视机故障维修 彩色电视机

故障维修 手机、传呼机 24 操作 程控技术

维修 制冷、空调设备实训 维修电工

六 5周 实习实习

七、实习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

实习内容:彩色电视机维修、通讯设备(传呼机、手机)维修、家电维修等。

职业资格认证:安排在第6学期实习结束,应取得家用视频设备维修工中级证书,或无线电调试、家电维修、维修电工等工种的中级证书,扎实推行“双证书”制度。

八、教学计划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类别 序号 课

程 学 时 数 周 时

数 学 分 分 布 学分累计 合计

论 实验

实践技能训练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6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6周

必修课(宽 基 础 模 块)德育文化模块 1 德

育 176 2 2 2 2 52 138 2 语

文 280 4 4 4 3 数

学 280 4 4 4 4 体

育 176 2 2 2 2

工具类模块 5 英

语 280 4 4 4 43 6 计算机基础 108 108 4 4 7 电子技能训练 32 64 6 8 电工技能训练 32 32 4 9 技能考核

专业基础模块 10 物

理 64 32 6 40 11 电路基础 84 24 模拟电子线路 60 12 13 数字电子线路 60 12 14 高频电子线路 60 12 15 微机原理及应用 54 18 16 电子测量及仪器 54 18 17 电力拖动基础 36 36 18 单片机 54 18

实践课模块 19 社会实践

8周 3 8 20 毕业实习

5周 5 选修课(活 模 块)

限选课 模 块 21 音响设备原理及维修 72 36 2 21 20 22 黑白电视机原理及维修 72 72 4 23 彩色电视机原理及维修 66 24 24 VCD原理 36 模 块 25 电话机原理及维修 72 36 2 20 26 移动通信原理及维修 72 72 4 27 程控交换技术 66 24 模 块 28 家用电器 72 36 2 20 制冷、空调设备原理及维修 72 72 4 30 维修电工 66 24

任 选 课 31 数控技术

选修16学分

32 Protel 33 专业外语

34 可编程控制

35 传感技术

36 企业管理

周 学

34 34 31

计 2310 836

数 3146

计算机应用专业

《计算机应用》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的入门课程。本课程教材中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共有八章,学好了这门课程,会给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发展简史、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领域。掌握进位计数制及存储单位。掌握ASCII码和汉字编码。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掌握五笔字型输入法。

教学重点:进位计数制,存储单位,ASCII码,五笔字型输入法。

教学难点:进位计数制

教学内容:

1、计算机概述(简史、特点、应用、分类)

2、计算机中的数制与存储单位

3、计算机中的数据编码

4、多媒体概述

5、五笔字型输入法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掌握软件系统。掌握计算机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系统配置及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组成,软件分类,计算机工作原理。教学难点:计算机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1.计算机系统概述 2.计算机硬件系统 3.计算机软件系统 4.计算机工作原理

5.计算机系统配置及主要性能指标 第三章Windows XP操作系统

教学要求:掌握Windows XP的启动、退出。掌握桌面的组成、窗口的操作。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方法。掌握控制面板的应用。掌握Windows XP的几个自带的应用程序(写字板、记事本、画图)。

教学重点:窗口操作,Windows XP对文件、文件夹的管理,控制面板的应用 教学难点:Windows XP对文件、文件夹的管理 教学内容:

1.Windows XP概述

2.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启动、退出、桌面、窗口、菜单)3.文件系统(资源管理器,新建、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4.Windows XP的系统设置(控制面板)5.Windows XP的附件程序 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 教学要求:掌握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掌握字符、段落、页面格式的设置。掌握表格的制作。掌握图文混排。掌握Word的高级应用(目录、邮件合并等)。教学重点:字符、段落、页面格式的设置,制作表格,图文混排 教学难点:目录、邮件合并 教学内容:

1.Microsoft Office 2003中文版简介

2.Word2003概述(启动、退出、窗口)3.Word2003的基本操作(文档操作)

4.文档的排版(字符、段落、页面格式设置)

5.表格制作(插入规则表和不规则表、表格格式化、表格排序与计算)6.图文混排(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绘制自选图形,文字环绕)7.Word2003的高级应用(目录、邮件合并)第五章电子表格制作软件Excel2003 1.Excel2003的基础知识(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

2.Excel2003的基本操作(工作簿的操作,工作表的操作,输入与编辑数据)3.Excel2003的公式与函数

4.Excel2003工作表的格式化(单元格格式,行、列操作,条件格式化)5.Excel2003的图表

6.Excel2003的数据处理(排序、分类汇总、筛选、数据透视表)7.Excel2003关于保护数据 8.打印工作表 第六章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 1.Powerpoint2003概述(视图方式)

2.演示文稿的创建与编辑(插入各种对象)

3.演示文稿的外观设计(母版、设计模版、配色方案、背景)

4.演示文稿的动画设置(切换效果、自定义动画效果、超链接与动作按钮)5.演示文稿的放映和打印 6.演示文稿的其他应用 第七章Internet基础知识

1.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 2.Internet的组成 3.IP地址与域名 4.Internet接入技术

5.Internet提供的信息服务 6.Internet的基本操作知识 第八章常用工具软件

1.压缩与解压缩工具 2.音频视频工具

3.ACDSee图片浏览与处理工具 4.文件下载工具 5.系统优化工具 6.反病毒软件

三、教学环节及其基本要求

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应用演示、讲解、实践练习、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切实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方法,不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为学习其它计算机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入门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其它计算机软件的基础。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学生成绩由三部分构成:课堂表现(出勤、回答问题)10%、平时作业(课后练习、上机实践)30%、期末考试60%。学生的成绩采用百分制。

《Windows XP基础与应用》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Windows XP操作系统是目前在微型计算机上用得最广泛的操作系统,而学会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是我们学习和使用其它计算机软件的前提。《Windows XP基础与应用》教材共有十二章,内容丰富、全面,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讲解了Windows XP的操作法,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Windows XP基础与应用》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术,全面掌握Windows XP、熟练应用Windows XP,为学习其它计算机软件和很好使用计算机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

第一章Windows XP基本操作

教学要求:掌握启动与退出Windows XP的方法。掌握桌面和任务栏的组成,掌握任务栏属性的设置。掌握窗口的组成和操作法。掌握菜单的约定和操作。

教学重点:桌面和任务栏的组成,任务栏属性的设置,窗口的组成和操作,菜单的约定和操作。

教学难点:任务栏属性的设置

教学内容:

1、启动和退出Windows XP

2、桌面的组成

3、任务栏及任务栏属性的设置

4、窗口组成及窗口的基本操作

5、菜单的约定和菜单操作

第二章 “开始”菜单的使用

教学要求:掌握开始菜单的打开方法、开始菜单的组成,掌握开始菜单的设置。

教学重点:开始菜单的打开方法、开始菜单的组成,开始菜单的设置。

教学难点:开始菜单的设置

教学内容:

1、开始菜单概述

2、自定义开始菜单(默认开始菜单、经典开始菜单)

3、开始菜单中的“启动”文件夹

第三章 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教学要求:掌握选定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掌握创建文件夹的方法,掌握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掌握复制文件和文件夹、移动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掌握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掌握管理回收站的方法,掌握更改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的方法,掌握设置文件或文件夹的快捷方式的方法,掌握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特点,掌握格式化磁盘的方法,掌握“文件夹选项”功能。

教学重点:选定文件和文件夹,创建文件夹,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删除文件和文件夹,回收站,更改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设置文件或文件夹的快捷方式,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特点,格式化磁盘,“文件夹选项”功能。

教学难点: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回收站,“文件夹选项”

教学内容:

1、选定文件和文件夹

2、创建文件夹

3、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4、复制文件和文件夹

5、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6、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7、管理回收站

8、更改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

9、设置文件或文件夹的快捷方式

10、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特点

11、格式化磁盘

12、“文件夹选项”

第四章 搜索信息

教学要求:全面掌握开始菜单中提供的“搜索”功能

教学重点:搜索文件或文件夹,搜索文档,搜索图片、音乐或视频,搜索人、计算机和Internet。

教学难点:搜索人、计算机和Internet,“改变首选项”

教学内容:

1、搜索文件或文件夹

2、搜索文档

3、搜索图片、音乐或视频

4、搜索人、计算机和Internet

第五章 附件的使用

教学要求:掌握附件中写字板、记事本、画图、计算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在写字板中设置字符、段落格式,插入特殊字符,文本查找与替换,插入对象,文档的新建、打开、保存、关闭的方法;掌握记事本的功能及新建和编辑文本文件的方法;掌握在画图程序中编辑修改图片的方法及保存类型;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写字板应用程序

教学内容:

1、写字板应用程序及基本的文字处理方法(文本输入与选定、设置字符、段落格式,插入特殊字符,文本查找与替换,插入对象,文档的新建、打开、保存、关闭的方法)

2、记事本应用程序及使用

3、画图应用程序及使用

4、计算机器的应用

第六章 控制面板的使用

教学要求:掌握控制面板的功能及打开方法,掌握设置日期和时间、设置桌面属性、设置鼠标属性、设置输入法、设置声音、设置用户帐户、添加/删除程序、电话和调制解器选项等。

教学重点:控制面板的功能,日期/时间图标、显示图标、鼠标图标、区域和语言选项图标、声音和音频设备图标、用户帐户图标、添加/删除程序图标、电话和调制解调器选项图标。

教学难点:区域和语言选项、用户帐户、添加/删除程序、电话和调制解调器选项

教学内容:

1、控制面板的功能和打开方法

2、日期/时间的设置

3、桌面属性的设置

4、鼠标属性的设置

5、区域和语言选项的设置(输入法设置)

6、声音和音频设备设置

7、用户帐户的设置

8、添加删除程序

9、电话和调制解调器选项设置

第七章 打印机的使用

教学要求:掌握打印机的安装方法,掌握设置默认打印机的方法,掌握设置打印机的属性,掌握删除打印机的方法

教学重点:打印机的安装、设置默认打印机、打印机的属性、删除打印机

教学难点:设置打印机属性

教学内容:

1、安装打印机

2、设置默认打印机

3、删除打印机

4、设置打印机的属性

第八章 Outlook Express

教学要求:掌握Outlook Express的功能,掌握建立邮件帐号的步骤,掌握使用Outlook Express接收和阅读邮件的方法,掌握使用Outlook Express编写和发送邮件的方法,掌握删除电子邮件的方法、防范垃圾邮件的办法,掌握Outlook Express通讯簿的应用,掌握订阅新闻组的方法

教学重点:Outlook Express的功能,建立邮件帐号的步骤,接收和阅读邮件的方法,编写和发送邮件的方法,删除电子邮件的方法,通讯簿的应用。

教学难点:建立邮件帐号的步骤,防范垃圾邮件的办法,订阅新闻组的方法

教学内容:

1、建立邮件帐号

2、接收和阅读邮件

3、编写和发送邮件

4、删除电子邮件

5、垃圾邮件的防范

6、通讯簿

7、订阅新闻组

第九章 Windows Media Player

教学要求:掌握Windows Media Player的功能及能播放的文件类型,掌握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视频或音频的方法,掌握播放器外观改变的方法,掌握可视化外观的选择方法。

教学重点:Windows Media Player的功能及能播放的文件类型,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视频或音频的方法。

教学难点: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视频或音频的方法

教学内容:

1、Windows Media Player简介

2、在Internet上查找视频、音乐和电影文件

3、收听Internet电台

4、播放CD音乐

5、播放MP3和WMA音频文件

6、播放视频文件

7、复制CD音乐到媒体库

8、媒体库的组织与管理

9、更改播放器的外观

10、选择可视化效果

第十章 系统的维护

教学要求:掌握“系统信息”程序,掌握磁盘的维护和管理的多种方法,管理电源,设置任务计划,系统还原。

教学重点:系统信息、磁盘清理、磁盘碎片整理、检查磁盘、任务计划、系统还原。

教学难点:系统信息、系统还原

教学内容:

1、查看系统信息

2、清理磁盘

3、整理磁盘碎片

4、检查磁盘

5、管理电源

6、任务计划

7、系统还原

第十一章 注册表的使用

教学要求:掌握注册表的几个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注册表的备份与恢复

教学难点:几个注册表设置方法

教学内容:

1、注表册简介

2、注册表的备份与恢复

3、设置用户对注册表的访问权限

4、隐藏指定的驱动器

5、禁用控制面板

6、隐藏快捷方式图标中的小箭头

7、关闭桌面图标的提示信息

8、去掉“添加/删除程序”中的残留信息

9、重排输入法顺序

10、清除“运行”对话框中的信息

第十二章 家庭和小型办公网络

教学要求:掌握小型局域网的组成,掌握创建自己的小型局域网的步骤,掌握设置共享打印机的方法,掌握设置共享文件夹的方法,掌握访问共享信息的方法。

教学重点:小型局域网的组成,创建自己的小型局域网的步骤,设置共享打印机,设置共享文件夹。

教学难点:创建自己的小型局域网的步骤

教学内容:

1、创建自己的计算机网络

2、设置共享打印机

3、设置共享文件夹

4、访问共享信息

三、教学环节及其基本要求

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应用演示、讲解、实践练习、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切实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方法,不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为学习其它计算机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其它计算机软件的基础。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学生成绩由三部分构成:课堂表现(出勤、回答问题)10%、平时作业(课后练习、上机实践)30%、期末考试60%。学生的成绩采用百分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介绍计算机硬件组成、选购、组装和维护的一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工作原理,CPU,内存,主板,硬盘,其它部件,装机,系统调试和常见故障等。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的组装和基本设置,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 计算机工作原理

[基本内容]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计算机基础知识。

[基本要求] 掌握:计算机的五个组成部分。

熟悉:计算机各个硬件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 CPU

[基本内容] CPU的发展历程、主要产品、性能指标、超频技术和选购。[基本要求] 掌握:CPU的发展历程和超频原理。熟悉:CPU的性能指标和基本选购方法。

第三章 内存

[基本内容] 内存的分类,常见的主流内存、内存的性能指标、技术规范和选购方法。[基本要求] 掌握:常见内存的分类和内存的发展历程,内存的性能指标。熟悉:内存的选购方法。

第四章 主板

[基本内容]

主板的结构、基本构成、技术指标和选购方法。[基本要求] 掌握:常见的主板类型和主要技术指标。熟悉:主板的选购方法。

第五章 硬盘

[基本内容] 硬盘的发展历程、原理、结构、主要技术指标、接口方式和选购方法。[基本要求] 掌握:硬盘的原理、结构和主要技术指标。熟悉:硬盘的选购方法。

第六章 其它部件

[基本内容] 显卡、显示器的技术指标和选购原则。声卡、音箱的技术指标和选购原则。VCD、DVD光驱和刻录机的技术指标和选购原则。机箱、电源的的技术指标和选购原则。[基本要求] 掌握:各个计算机组成部件的技术指标。熟悉:各个计算机组成部件的选购原则。

第七章 装机

[基本内容]

计算机各个硬件的组装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基本要求] 掌握:计算机各个硬件的组装流程和基本方法。

第八章

系统调试

[基本内容]

BIOS的基本设定和硬盘的基本配置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各种驱动的安装方法。[基本要求]

掌握:BIOS中各个设定选项的含义;系统安装的准备工作;各种硬件的驱动安装方法。第九章 常见故障

[基本内容] 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基本要求] 掌握:识别故障的原则和常用排除方法。熟悉:常见基本故障的处理方法。

三、课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数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工作原理 10 2 CPU 4 3 内存 4 4 主板 6 5 硬盘 6 其它部件 10 7 装机 10 8 系统调试 10 9 常见故障 36 总计

四、教学环节及其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应用演示、讲授、实践、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在切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方法的同时还掌握一些基本的案例,让他们的知识系统化,让他们在以后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应用上。

五、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应用性很强,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

六、考核及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学生成绩由三部分构成:课堂表现(出勤、回答问题)10%、平时作业(课后练习、实践操作)30%、期末考试60%。学生的成绩采用百分制。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是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必然方向,是信息时代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在全面介绍基础理论的前提下,介绍了实际应用技术。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价值,提高自身社会竞争力。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教学要求:了解远程终端访问、ARPANET、局域网技术、标准化网络、网络互连、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各阶段的特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特点和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组成和物理组成,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各拓扑结构的特点,掌握数据交换方式的分类及各种常见数据交换方式的特点,掌握数据传输方式与方向。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特点和目标,计算机网络分类,计算机网络和组成,网络拓扑结构,常见数据交换方式的特点,数据传输方式与方向。教学难点:数据交换方式及特点 教学内容:

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特点 3.计算机网络分类 4.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5.网络拓扑结构及特点 6.数据交换技术 7.数据传输方式 8.数据传输方向

第二章 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要求:掌握网络通信协议的概念、组成要素,网络分层结构模型、OSI层次模型各层的功能。了解常现阶段常用的协议。

教学重点:网络体系结构的组成,协议的概念、组成要素,OSI层次模型及各层次的功能。教学难点:OSI层次模型及各层次的功能。教学内容:

1.网络体系结构的组成 2.协议的概念、组成要素

3.分层结构的好处及OSI层次模型的构成 5.物理层的功能和特点

6.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特点 7.网络层的功能和特点 8.传输层的功能和特点 9.会话层的功能和特点 10.表示层的功能和特点 11.应用层的功能和特点 12.常用协议举例 第三章 局域网 教学要求:掌握局域网的概念、局域网硬件的基本组成、局域网软件的基本组成、局域网技术要求、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及局域网标准IEEE802与局域网等知识。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比较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NT网络操作系统及Unix网络操作系统知识。比较和掌握各种以太网的特点。了解无线局域网的特点。掌握局域网组建实例。

教学重点:局域网硬件的基本组成,局域网软件的基本组成,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及局域网标准IEEE802,各种以太网的特点,局域网组建实例。教学难点: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及局域网标准IEEE802 教学内容:

1.局域网概述(发展、特点、分类)2.局域网的组成(硬件组成、软件组成)3.局域网各组成硬件的功能和特点 4.局域网各软件的功能 5.局域网体系结构

6.局域网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7.局域网标准IEEE802 8.以太网的特点 9.无线局域网

10.局域网组建实例 第四章 TCP/IP协议

教学要求:掌握TCP/IP协议的重要性及TCP/IP的层次模型。掌握TCP/IP协议簇中各协议所在的层次用重要协议的功能。掌握TCP/IP层次模型中各层的功能。掌握IP地址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TCP/IP的层次模型及各层的功能,TCP/IP协议簇中各协议所在的层次用重要协议的功能,IP地址的相关知识。教学难点:IP地址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

1.TCP/IP协议概述(重要性、层次结构)

2.TCP/IPTCP/IP协议簇(各层协议及协议功能)3.IP地址

4.下一代IP协议IPV6 第五章 互联网

教学要求:掌握互联网的起源、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互联网的基本结构等内容。掌握互联网提供的主要服务,如:EMAIL、TELNET、FTP、BBS、WWW等。掌握Internet接入方式。了解我国的四大互联网络等。

教学重点:互联网的起源,掌握互联网常用功能,Internet接入方式。教学难点:Internet接入方式 教学内容:

1.互联网Internet的起源 2.我国的四大互联网络 3.互联网提供的主要服务 4.Internet 接入方式

第六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教学要求:掌握网络管理的概念、网络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记账管理。掌握SNMP的概念和基本组成。掌握防火墙技术。掌握防病毒技术。了解代理服务器技术。

教学重点:网络管理SNMP,防火墙技术,防病毒技术。教学难点:网络管理SNMP

教学内容: 1.网络管理SNMP 2.防火墙技术 3.防病毒技术 4.代理服务器技术

三、教学环节及其基本要求

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应用启发式、探究式、任务前导式等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切实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理论,并加强与以前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的联系,不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与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渗透到了各相关学科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了。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学生成绩由三部分构成:课堂表现(出勤、回答问题)10%、平时作业(课后练习、上机实践)30%、期末考试60%。学生的成绩采用百分制。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本教材采用学生较容易理解的“案例教学法”来逐渐深入讲解C语言的知识,让学生能深刻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能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教学要求: 掌握C语言的程序结构,掌握Turbo C for 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重点:C语言的程序结构,Turbo C for 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C语言的程序结构 教学内容:

1、案例1.1分析、延伸、思考

2、C语言的程序结构

3、Turbo C for 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 第二章 C语言简单程序设计 教学要求:

掌握数据类型、转义字符,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及使用,掌握运算符、函数、表达式的使用方法,掌握输入输出语句格式,掌握选择结构中常用的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掌握IF语句分支结构,掌握switch语句构造多分支程序,掌握for、while语句构造循环程序,掌握continue、break语句的使用方法,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培养算法的基本思想。教学重点:数据类型、转义字符,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及使用,运算符、函数、表达式,输入输出语句格式,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IF语句分支结构,switch语句构造多分支程序,for、while语句,continue、break语句。

教学难点:for、while语句,continue、break语句 教学内容:

1、数据类型、转义字符,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及使用,输入、输出语句的格式及使用方法

2、运算符、函数、表达式的使用,赋值语句的使用方法

3、条件表达式,IF语句的格式及使用方法

4、switch语句,break语句

5、循环语句的基本结构,for语句,while语句,do while语句 第三章 模块化程序设计 教学要求:

掌握函数的格式、功能和应用,掌握变量的存储属性 教学重点:函数的格式、功能和应用,变量的存储属性 教学难点:函数的格式、功能和应用,变量的存储属性 教学内容:

1、函数的格式、功能和应用

2、变量的存储属性 第四章 数组 教学要求:

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及其输入输出方法,掌握字符串的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的字符串处理函数,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及输入输出方法。教学重点:,一维数组的定义及其输入输出方法,字符串的使用方法,常用的字符串处理函数,二维数组的定义及输入输出方法。教学难点:二维数组的定义及输入输出方法 教学内容:

1、一维数组的定义及输入输出方法

2、字符串的存储和使用方法

3、常用符串处理函数

4、二维数组的定义及输入输出方法

第五章 结构体和共用体 教学要求:

掌握结构体类型的定义方法,掌握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方法、初始化和引用方法,掌握结构体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方法,了解共用体的概念、共用体类型的定义方法,了解共用体变量的定义和引用方法,了解枚举类型和使用typedef定义类型的方法。

教学重点:结构体类型的定义方法,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方法、初始化和引用方法,结构体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方法。

教学难点:结构体类型的定义方法,掌握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方法、初始化和引用方法,掌握结构体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方法 教学内容:

1、结构体类型定义

2、结构体变量的输入和输出方法

3、结构体变量的引用方法

4、结构体数组

5、共用体的概念,共用体类型的定义

6、共用体变量的定义和引用方法

7、枚举类型的定义,枚举类型变量的定义和引用方法 第六章 链表

教学要求: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引用方法,了解数组的指针表示法,了解应用链表操作实现学生信息动态存储和管理的办法,掌握链表的建立、查找、输出、输入和删除方法。教学重点: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引用方法,链表的建立、查找、输出、输入和删除方法。教学难点: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引用方法,链表的建立、查找、输出、输入和删除方法。教学内容:

1.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引用方法

2、数组的指针表示法

3、链表的建立、查找、输出、输入和删除方法

4、用链表实现学生信息动态存储的方法

5、了解结构体指针作参数、形参的方法 第七章 文件

教学要求:掌握文件的类型,掌握建立文件的方法,掌握文件的写入和关闭的方法,掌握从文件中读取数据的方法。

教学重点:文件的类型,建立文件的方法,文件的写入和关闭的方法,从文件中读取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文件的写入和关闭,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教学内容:

1、建立文件

2、文件的写入和关闭

3、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4、文件读操作函数

5、顺序读取和随机读取文件的方法 第八章 位运算

教学要求:了解位运算的概念,了解位运算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位运算的概念和位运算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位运算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

1、位运算的概念

2、位运算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环节及其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应用演示、讲授、实践、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在切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方法的同时还掌握一些基本的案例,让他们的知识系统化,让他们在以后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应用上。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语言的基础。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学生成绩由三部分构成:课堂表现(出勤、回答问题)10%、平时作业(课后练习、上机实践)30%、期末考试60%。学生的成绩采用百分制。

《FLASH动画制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Flash动画制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之一,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采用的是Flash 8版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如下知识:Flash 8的基本操作和图像处理功能、对象的操作和位图的应用、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使用动作脚本制作交互式动画、Flash动画的导出和发布。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Flash 8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

2、理解Flash 8动画原理

3、熟练掌握动作渐变、形变、遮罩等技术的使用

4、掌握声音和位图的使用

5、理解并且熟练的使用符号和库

6、制作简单的交互

三、教学内容

第1章 Flash 8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 掌握:掌握Flash 8的基础知识,熟悉Flash 8的工作环境。内容要点: 1.1 初识Flash 1.2 认识Flash 8的工作环境 第2章

使用8的绘图工具箱 教学要求: 掌握:掌握绘制图形和设置绘图环境的方法。包括绘图基础、使用工具箱绘图、使用放大镜和平移工具、使用调色板、对图形形状的特殊编辑及设置绘图环境。内容要点: 2.1 绘图基础

2.2使用手形工具和缩放工具 2.3使用调色板

2.4对Flash中图形形状的特殊编辑 2.5设置绘图环境

第3章

创建文本对象 教学要求: 掌握:掌握文本的创建、编辑和应用方法。包括创建文本、设置文本属性、编辑文本等。内容要点: 3.1Flash动画中的文字应用 3.2创建文本 3.3设置文本属性 3.4编辑文本

第4章

对象操作和位图应用 教学要求: 掌握:掌握对象的基本编辑操作方法和位图的应用。内容要点: 4.1对象的基本操作 4.2对齐对象

4.3调整对象的叠放顺序 4.4组合/分离对象 4.5应用位图

第5章

使用元件、实例和库资源 教学要求: 掌握:掌握使用元件、实例和库资源的方法。包括元件、实例和库资源的基本知识介绍、如何创建和编辑元件及实例,以及使用共享库资源的方法。内容要点: 5.1 关于元件、实例和库资源 5.2 创建和编辑元件 5.3 创建和编辑实例 5.4 使用共享资源库

第6章

动画制作基础知识和操作 教学要求: 掌握:掌握Flash动画的类型及帧、图层和场景的使用方法。内容要点: 6.1 Flash动画概述 6.2 使用帧 6.3 使用图层 6.4 使用场景

第7章

动画制作与编辑

教学要求: 掌握制作各种Flash动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内容要点: 7.1使用时间轴特效 7.2制作逐帧动画 7.3制作补间动画 7.4编辑动画

第8章

鼠标动画制作 教学要求: 掌握:掌握鼠标拖动的Action Script语句, 学会鼠标事件的应用,学会鼠标动画的制作。内容要点: 鼠标事件的常用语句。

第9章

声音与MTV的制作 教学要求: 掌握:掌握在动画中添加声音的操作方法以及设置动画声音的各种属性。掌握Flash 8交互中的事件与动作的概念,熟悉Flash 8的常用的事件和动作。熟悉Flash 8动作面板得打开、关闭以及使用方法,能够在Flash 8中创建具有简单控制功能(如停止、播放、暂停、关闭或打开声音等)的动画作品。学会MTV制作。内容要点: 9.1 音频基本知识:可支持的音频格式、音频同步类型(事件、开始、数据流、停止)。

9.2 声音的导入。

9.3 有关声音的Action Script语句。9.4 声音的编辑 9.5 实例:用按钮控制声音、背景音乐的制作、带动画按钮的背景音乐、使用声音对象控制背景音乐。

9.6 MTV的制作:创意阶段、音乐的准备与编辑、音乐的导入与设置、加入歌词、画面制作、矢量图的生成。9.7 MTV制作实例。第10章

综合实例

教学要求: 通过制作几个Flash的实例,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点,提高Flash动画制作的能力。

四、教学环节及其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应用演示、讲授、实践、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在切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方法的同时还掌握一些基本的案例,让他们的知识系统化,让他们在以后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应用上。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学生成绩由三部分构成:课堂表现(出勤、回答问题)10%、平时作业(课后练习、上机实践)30%、期末考试60%。学生的成绩采用百分制。

《Photoshop图像处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Photoshop是Adobe公司推出的图像处理软件,是世界上一流的图形设计与制作工具,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图像艺术的敏感和独立思考能力。本课程的培训任务是:了解和掌握Photoshop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熟练使用Photoshop的操作界面和功能;熟练掌握Photoshop的使用技巧;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讲解,体会到一种全新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手法。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Photoshop软件基础包括了8个部分的内容: 第1部分

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概念

1、理解位图与矢量图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2、理解图像分辩率的概念

3、能够根据后端输出的需要正确地设置图像分辨率

4、了解Photoshop中常用的图像存储格式 第2部分

图像的选取移动与变形

1、掌握创建选区的基本方法

2、熟悉选区加减、移动、修改、变换等选区的编辑操作

3、掌握选区的移动与图像的移动

4、掌握如何对图层、图像、路径、选区及Alpha通道等进行缩放、旋转、斜切和透视操作 第3部分

图像的绘制与修复

1、熟练掌握各种基本绘图工具的用法以及属性栏内的参数设置

2、掌握在【画笔】面板中进行画笔设置

3、掌握应用图像修复工具来修复图像中的污点、划痕、破损以及多余的部分

4、掌握应用图像修饰工具来调整图像局部的亮度、暗度、色彩饱和度及清晰模糊程度等

5、熟练掌握颜色的填充与描边 第4部分 矢量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1、能够灵活地运用钢笔工具创建各种路径形状

2、能够在路径面板中进行路径的各种编辑

3、掌握文字的输入与编辑

4、掌握字符面板与段落面板的用法 第5部分

图层

1、了解图层的创建及基本功能

2、了解图层蒙版的概念,能通过图层蒙版控制图像的合成效果

3、掌握填充图层与调整图层

4、能够应用图层样式来添加特殊效果

5、了解常用的图层混合模式原理并能控制图层间的融合效果 第6部分

通道与蒙版

1、理解通道与蒙版的概念

2、掌握Alpha通道与选区之间的关系

3、理解通道的编辑与运算

4、掌握蒙版的编辑与应用 第7部分 图像色彩的调整

1、了解图像的色彩模式及特点

2、掌握图像阶调层次的调整方法

3、掌握常用的色相及饱和度的调节方法,纠正色偏

4、能够利用一些特殊色彩处理的命令来制作戏剧化的图像色彩效果 第8部分 滤镜特效

1、了解滤镜功能的使用常识

2、熟悉各种不同类型滤镜的功能特色

3、能够在图像设计中灵活地运用各种滤镜特效

三、教学环节及其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应用演示、讲授、实践、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在切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方法的同时还掌握一些基本的案例,让他们的知识系统化,让他们在以后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应用上。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学生成绩由三部分构成:课堂表现(出勤、回答问题)10%、平时作业(课后练习、上机实践)30%、期末考试60%。学生的成绩采用百分制。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网页设计与制作》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习网页设计与制作的一门重要课程。

主要任务:向学生全面介绍与网页设计制作有关的知识,向学生阐明Web基本工作机制,并使学生具有解决一般网页制作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对Web页制作技术和制作工具的学习,使学生对于网页设计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通过HTML语言、FrontPage软件设计制作网页的方法与技巧。基本要求:

1、了解Internet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及有关WWW、HTTP、HTML的定义,概念和作用;理解服务器、客户端、浏览器的概念和作用。

2、了解图像的几种格式:GIF、JPEG、PNG和矢量图格式,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差别。

3、掌握FrontPage2003的启动,创建网站和网页的方法。

4、掌握在FrontPage2003编辑环境插入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的方法。

5、掌握超级链接的类型及插入超级链接的方法。

6、掌握在网页编辑环境插入表格,并应用表格进行页面布局的方法,表格的格式化操作。

7、掌握导航栏的制作。

8、掌握在FrontPage2003编辑环境插入表单的方法。

9、掌握制作框架网页的方法。

10、掌握插入WEB组件的方法。

二、课时分配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72学时,具体分配见课时分配表。课时分配表

序号 课题 教学时数

一 第一章 网页设计与制作概论 3 二 第二章 FrontPage 2003简介 6 三 第三章 设计一个简单的网页 10 四 第四章 设计网页布局 6 五 第五章 网页装饰设计 4 六 第六章 创建超链接 10 七 第七章 巧用表格 10 八 第八章 表单设计 10 九 第九章 框架网页 8

十 第十章 插入Web组件 5 总计 72

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 网页设计与制作概论

本章介绍了与网页设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名词,这些名词对网站与网页设计非常重要,在设计过程中要加以理解。此外,还对目前常用的网页制作工具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第二章 FrontPage 2003简介

本章主要向大家介绍了FrontPage 2003的基本情况,包括它的整体面貌、全新特色、4种网页视图方式、6种网站管理视图方式、多种工具栏、4种操作方式、菜单和快捷菜单以及启动和退出FrontPage 2003的方法等。

第三章 设计一个简单的网页

本章主要介绍了网页文件的创建、打开、保存等基本操作,同时还介绍了输入网页内容、编辑网页内容、预览网页、查看编辑HTML源代码、使用模板制作网页等基本内容。第四章 设计网页布局

本章介绍了设计网页布局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方法,主要包括输入标题,设置文本字体、字形、字号、颜色和效果,设置边框与底纹,改变段落式样,使用项目列表、编号列表、定义列表、嵌套列表等内容,并根据所介绍的内容完成了网站实例中的“班级简介”页面。第五章 使用图像

WEB页图像格式;在网页中插入图像;使用GIF动画;插入视频;使用网页图像的要点。第六章 使用超链接

超链接的组成;超链接的类型;创建超链接的的方法。第七章 使用表格

创建表格;表格的属性;使用表格设计网页布局。第八章 使用框架

框架的基本概念;创建框架网页的方法;框架的初始化;指定超链接的目标框架;框架的属性。

第九章 使用表单

表单概述;创建表单网页的方法;插入表单域的方法;表单域的属性;表单的提交与处理。第十章插入WEB组件

掌握在网页中插入WEB组件的方法。

四、课程实践环节教学安排

篇3: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发展规划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课程改革科研实力

(一)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实施课程改革, 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观念问题, 转变教师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念, 这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为此, 学校专门开展一系列专题学习会, 深入学习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和研究论文, 并邀请区内重点中职学校的专家来校讲座。通过这些工作, 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了全新的认识, 都愿意参加课程改革。

(二) 教师专业能力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

教师更新了中职教育教学观念, 有了课程改革的需求, 但课程改革的成功还需要教师专业能力的大力提高。为此学校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培训。

1. 教师技能培训

职业学校的部分教师没有接受教育学理论和教学技能训练。为此学校通过举办关于教学理论的专题讲座, 让新老教师结对子, 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 教师职业岗位实践技能培训

在三年级学生实习期间, 学校也派出专业教师作为带队教师参加学生的实习活动, 实习期间也聘请企业员工对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每年暑假期间都派出多名专业教师参加全国和区级中职教师技能培训。

3. 教师科研能力培训

教师科研能力的高低决定课程改革的质量, 乃至课程改革的成败。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学校除了出台一系列建立方案外, 还邀请高校专家来校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 指导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如何撰写论文。专业课程改革方案出台后, 学校专门组织全体本专业教师认真学习课题申请、评审书, 给每个教师分配了具体的研究课题, 对课题研究的方向、内容、形式都作出了具体的要求。

二、广泛开展社会调研, 确定课程改革方向

为了使专业课程改革更具有针对性, 学校在改革方案出台之前先开展了一系列社会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学生、实习生、已毕业学生、学生家长、企业管理人员、企业普通职员、社区居民等。调查问卷结果表明要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必须使专业课程更贴近工作过程, 并与职业标准对接, 为此必须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调整课程结构, 创新教学方式, 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例如, 在调查已毕业的学生时, 90%的学生反映找工作最好有电工证。因此, 我们在制订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方案时把电工原理和电工实训列为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研究, 学校逐步明确了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改革思路和方向。

三、深入开展科研活动, 促进课程体系建设

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 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 对接职业标准, 更新课程内容, 调整课程结构, 创新教学方式, 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和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这是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一) 对接职业标准, 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制订专业课程计划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有日用家电维修、电子产品维修、办公设备维修、维修电工, 可以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工种有电工、制冷设备维修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维修电工等, 而这些工种都有详细的职业标准或者说是工作任务。达到这个职业标准, 或者是完成这些岗位工作任务, 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就是我们需要确定的课程设置。

(二) 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

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具体的职业能力要求, 教学内容必须符合专业对应岗位员工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确定课程内容,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三) 尝试校本教材建设,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我校每年都承担各种职业群体 (农民工、退伍士兵、下岗工人) 的就业培训。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自行编制了一些教材。这些自编教材有些可以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称为简单的校本教材。

(四) 规范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结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 确定相应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 前后衔接原则

2. 定向选择原则

3. 有机整合原则

4. 合理排序原则

四、课程改革阶段性成果

1.明确了课程改革路线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 学校通过对企业实际产品的加工过程进行分析, 对企业员工进行调研, 掌握了企业员工职业成长规律, 进行教学论、方法论处理后, 创设学习情境, 进行教学设计, 指导学生进行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

2.锻炼了师资队伍, 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我们坚持在改革中促进教师成长, 在教师成长中促进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改革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能力、运用教学载体的能力以及把握课堂的能力。课改同时还提高了教师综合评价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今年有一批教师陆续发表了专业研究论文和课题研究论文。

3.提高了教学效率

经过两个学期以来的教学实践,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每个学习任务目标比较明确,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学生职业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强化了校企合作, 促进人才培养社会化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就业就是企业的就业。职业教育不能没有企业的参与。在课程改革中, 我们始终坚持从企业中来, 到企业中去。学校定期派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 再实施教学。同时, 学校请企业管理人员、师傅到学校指导教学。这些做法使得学校培养的学生很快就能适应企业要求, 成为合格员工。

参考文献

[1]邢晖.中国职业教育,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9.

篇4: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发展规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中的七大重点任务,其中“改革培养模式”指出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作为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立项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化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确保职业教育更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使学生真正融入到社会和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零距离”对接。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多元化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几年来,本专业与梅州市五洲电路板有限公司、冠锋电子科技(梅州)有限公司、梅州市博敏电子有限公司、梅州市国威电子有限公司、梅州市科捷电路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形成了教学、育人、实习、就业“四位一体”的合作机制。

二、主要目标

深化校企合作,紧密联系梅州电子电器行业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以教学改革为核心,把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成为“办学理念超前、培养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师资队伍精良、设备设施先进,办学效益一流”的精品专业,为梅州电子电器行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

(1)进一步确立“与企业接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宗旨,完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2)在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从职业分析入手,对于岗位和岗位群进行详细分析,对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要求进行再定位。

(3)以梅州电子电器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改革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大力开发校本教材,经过3—5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4)坚持教育的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紧密结合的原则,在进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和实施,提高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信息化水平。

(5)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专业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与素质的提高,重点是突出教师的技能提高,形成一支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6)搞好实习实训设备与实习基地建设。在校内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快实习实训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开展服务性实训与生产性实训;在校外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更多企业成为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

(7)加强企业培训,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职业培训站,努力使本专业成为电子电器企业的人才培训基地,使学校成为梅州电子电器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中心。

三、工作过程

从2010年至今,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一直与梅州市国威电子有限公司长期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先后派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2011级、2012(春)级、2012级的学生先后4批共计312人到梅州市国威电子有限公司进行校外实践。在前两级的工作基础上,本学期学校与梅州市国威电子有限公司就深化校企合作培人才进行了多次商讨,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实现三赢为指导思想,在定期派遣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校外实践的良好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有效的校企合作途径与方式,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既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行动和组织过程,需要有一整套完整的流程,具体流程如下:

(1)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制订有关学生校外实践计划;

(2)联系企业,确认企业对专业学生校外实践的需求;

(3)教务科、校企合作办公室等相关部门确认、审核、计划、批准;

(4)专业组班主任、专业教师统一认识;安排白天带队老师和晚上上课老师;

(5)致信学生家长,让学生家长统一认识;

(6)专业学生动员;

(7)带专业学生参观企业现场;

(8)企业安排学生入职,确定岗位,领取厂服;

(9)学生正式校外实践;

(10)见习结束时,填写学生见习鉴定表。

四、主要成果

1. 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由企业领导、行业协会、学校领导、就业办公室、专业教师等骨干人员组成。该小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一是校企双方及时沟通技能人才供求信息;二是协助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课程、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确保所教、所学、所用三者不仅对接,而且必须体现高技能;三是在企业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四是合作实施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前的上岗实习;五是共同促学生高质量就业。

2. 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现工学结合和学生零距离就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机电专业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一方面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在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努力实践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工作思路,对接校企合作之间的三嬴热点,综合运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教学资源,梅州国威电子有限公司已成为学校稳固的校外顶岗实习实训基地。

3.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商教学模式

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避免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相脱离。双方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的岗位技能需求为核心进行校企合作研讨,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堂教学与实训场所”、“实训场所与生产车间”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4. 为合作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为合作企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已与梅州国威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通过双向选择,合作企业可优先录用学校的优先毕业生。近几年来,该专业的优质就业率达到80%以上。

5. 企业参与特色课程的建设

校企共建《电子技术工艺技能与实训》特色课程,实现了从实际工作任务到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

6. 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懂得感恩心理

学生在厂实习期间工作认真踏实,认真学习每一道工序的具体操作要领,学会成品的检测方法,对工厂的管理有更深的体会,明白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明白了精确管理、精确计划、务实操作的重要性。艰苦的实习让他们体验到父母工作的辛劳,激发了他们的感恩心理。

7. 提高实践能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把课堂建立在国威的生产车间,利用其设备先进的优势,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布置一个专案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带实习的校内专任教师与国威的企业兼课教师共同指导学生专案的完成,并共同对专案做评估,项目由企业业根据生产需要制定,完成后直接用于生产。进一步完善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五、条件保障

1. 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成立由学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由一名校级领导具体分管校企合作工作,并配备一名专(兼)职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2. 合作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

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为企业提供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保证在设备、场地等条件上的支持及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安排。

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体会和思考  1. 紧跟行业技术进步,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根据行业岗位职业能力、素质需求变化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定期进行市场调查,强化质量监控,不间断开展电子行业从业人员情况现状的市场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电子行业一线技术人员的需求情况,预测未来几年内专业人才的供需情况,为专业建设提供可靠依据。根据职业情境和职业能力的同一性原则,确定专业定位、专业服务面向的岗位群,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的思路,构建人才能力培养体系,并持续跟踪、不断改进。

(2)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正确把握专业教学的总体方向

学校应根据本地区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和学生就业方向,结合本校的办学条件,在指导方案的基础上,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联系,成立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教学研讨与咨询活动。要以行业为依托,聘请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过程的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保持学校与企业承包的密切联系,更好地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

(3)校企深度融合,不断完善“2+1”教育模式

以国家职业标准和典型企业的岗位说明书为主要依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习与工作的相互结合与渗透,以工学结合为重要主线,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人员、场地、信息、标准等各种资源,体现“与学习相关的要素”和“与工作相关的要素”两者结合,重点进行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质量管理等,不断完善“2+1”教育模式。

2. 引入行业先进技术资源,加强课程建设

构建以电子技术制造为核心岗位能力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加强精品课程和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编写适应新课程体系的特色教材,全面推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企业参与,包括企业人员的介入、企业标准的引进和职业证书的融合等。

(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根据电子技术人员组织岗位要求,完成工作所需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从生产一线搜集电子产品安装调试和检测、设计规范和技巧及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等素材,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确定学习领域,确定学习和能力开发目标,设计学习情境,融“教、学、做”于一体,科学设计各教学环节,开发类似于生产作业指导书的教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灵活运用电子产品安装调试案例分析、讨论式、启发式、角色扮演式等教学方法,利用虚拟车间,做到仿真和实操结合,创建虚拟项目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丰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按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重点建设制冷技术、音视频技术、小家电原理使用与维修、ProtelDXP2004sp2、智能楼宇技术5门核心学习课程。

建设以优质核心学习领域为主的教学资源包,包括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课程辅助教学材料库、题库和网络课程等,建设可与相关学校共享的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库。

(3)加强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建设

校本教材的形态可以多样化,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和设置课程,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是其主要特征。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和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3. 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实行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制度,现有专业教师要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实践,学校要邀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学校还要联合企业,通过举办专业教师培训、接收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技术资料等途径,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型”队伍。

4.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建设工学结合的综合型开放性实践基地,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拓展校内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5. 建立“工学结合”教学的教师、学生考核体系

加强工学结合过程管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建立课程见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管理体制,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做到对教师和学生有一个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估,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与管理及学生的学习与工作起到督促作用。

(1)建立工学结合教师考核评价表,主要从教学计划的完成、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企业对教师的评价、安全工作以及常规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考核。

篇5: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自荐信

扶绥县职业技术学校 胡国宁

一、相关行业的背景与发展趋势:.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是教育部首批选定的83个中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之一,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随着我国“入世”后遵循世界经济运行规律,逐步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轨道,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也迫切需要适应全球经济发展需要,以专业现代化为核心、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为目的,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系统地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教学方法体系。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行业按行话讲可分为白色家电(包括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电风扇、冷冻箱、微波炉、吸尘器、电饭锅等);黑色家电(包括电视机、组合音响、汽车音响、录放像机、摄像机、收录机、激光唱机(cd机)、激光视盘机(vcd、dvd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包括复印机、打印机、微机、传真机、速印机、电话机、手机等)三大部分。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行业是我国起步时间最晚、发展速度最快、应用新技术最多、产品使用范围最广、影响老百姓生活最深的一个新兴行业。

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洗衣机的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4%,电冰箱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6%,空调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据美国《器具》杂志的分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家用电器(白色家电)制造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经过近十几年的竞争和发展,白色家电行业逐渐由最初繁多而松散的企业结构向大型企业集团方向迈进,业内的资产重组加速进行,形成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

我国黑色家电(电子类家电)产业的彩电工业也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从1980年年产彩电3万台到1998年年产彩电近4 000万台,累计生产彩电2亿多台,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彩电生产国。

办公自动化产业中的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等产品,更是近十年才迅速发展起来,并以极快速度扩展了用户的。

电子电器产品使用范围之广,对老百姓生活影响之深远是人们始料不及的。现在每年生产的电冰箱、电视机、空调器、pc机、电话等几十种电子电器产品,多则超过千万台,少则有百万台,这些产品90% 均在国内销售。现在每个家庭所使用到的电子电器产品少则几种,多则几十种。

随着电子电器行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们使用电子电器产品的数量与日俱增,电子电器维修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据调查,电子电器维修行业队伍主要由以下两类组成。

一类是由大型电子电器生产企业为销售和服务而自办的各种维修中心(售后服务中心)、维修站。这些中心和维修站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从业人员超过100万。据调研,目前彩电行业的售前和售后的总故障率为5%左右,按一年生产6000万台计算,售前、售后需要维修的就有300万台。另外,随着彩电使用年限的增加,内部元件会逐渐老化,故障率会逐渐上升,这必将需要有更大的维修量。这种为大型企业维修中心服务的维修人员,其技术水平可随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更新提高,是一支能紧跟新技术、新产品变化而变化的维修队伍。“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应当成为这支维修队伍中的成员。

各大型电子电器生产企业在长沙市设立的维修中心有三星、飞利浦、海尔、创维、松下、索尼„„等十余家。

另一类是由个体经营户承担的维修点,在长沙市约有100个这种维修点,每个维修点约1~2个人,他们主要从事档次较低的一般家电产品的维修,每月维修量约60~80台。据调查,这些维修点的维修人员只是经过短期培训或基本没受过培训,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获得维修知识,是典型的经验型维修人员,显然很快会被淘汰。这部分维修人员的空缺,也应当被受过“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专门训练的中等职业技术人员所取代。

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行业人才需求预测:

针对目前电子电器行业发展趋势及该行业维修从业人员情况,市就业服务局市场部谭主任将:预计高新区未来5年电子类行业需求7.5万人,包括大学生、中职学生、农民工、下岗再就业职工等。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40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电子类行业预测

全国需求1000万人。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业人员的数量将伴随世界电子电器行业以每年6.6%的速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子电器产品需求和购买量的增加都会比世界平均速度6.6%要快得多。再加上社会团体消费,特别是第三产业消费市场的兴起对电子电器产品的需求也不可忽视。其次,近几年来为占领市场,各大企业的产品纷纷降价,迫使产品成本不断降低,有不少厂家以减少功能、简化电路、降低品质为代价,这样必然造成这一阶段的产品提前进入维修高峰期。所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会逐年急剧增加,尤其对中等专门维修人员的要求十分迫切。

2、根据我国家电产品使用寿命和故障情况分析,一般家电产品无故障时间约5~8年,在这段时间以后,都先后陆续进入维修高峰期。我国彩电行业发展过程中,从早期引进到独立开发形成国内名牌的时间较短,彩电产品开发也产生跳跃式升级换代。目前一般家庭大多使用25~29英寸彩电,这种彩电维修高峰期将在近二三年内到来,而这些机器大多数使用高新技术,例如遥控技术、微电脑总线控制技术、零飞线技术、高集成度数字电路设计技术等数字电子技术,其优点是画面质量高、整机可靠性提高,寿命延长;但缺点在于维修技术要求更高,绝不是经过低层次培训就能胜任工作的。在这些机器中,广泛渗透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光电转换技术,传感技术等很多专门技术,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中级技术人员才能完成。

3、家电行业中的dvd技术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也越来越广。据日本机械电子工业学会预测,2010年全球dvd产品将达到上千万台。由于实际上已经取消了分区制及价格问题的解决,dvd产品在我国已占有很大的份额。而dvd产品的维修涉及双层双面数据读取技术、mpeg–2数字图像压缩技术、侧悬浮阻尼技术、各种伺服系统、无缝平滑过渡技术、数码技术等,显然必须由受过中等教育的专门人员才能完成其维修工作。

4、制造业:高新区未来3-5年规划实施一批具有产业核心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具有明显支撑的优势产业:一是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及小家电业。按照电子信息终端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发展思路,规划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带,重点布50万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终端(gps)、5 0万台数字高清晰度彩电及100 万台数字电视机顶盒、50万套汽车防抱死系统(abs)等电子信息业项目,建设8 0万台功能型特种冰箱、3 0万台车载dvd、5 0万部楼宇可视对讲机5 0万台负离子发生器等小家电产品生产项目。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职的行业是电工,电子类企业,就业流向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毕业生在企业及公司主要从事电子零器件的组装,半导体功率器件的生产,家电产品售后服务,手机售后服务,设备调试员,设备外修维护,电子产品测试,焊接等工作岗位,他们在学习管理,学习技术,钻研工艺流程的同时逐渐向技术上靠近,把专业理论与集团经营管理和现场生产实践相结合,干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爱一行。

而这些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走集团化生产的路子,企业针对不同岗位,进行不同的培训。所有新录员工,不分职位高低,都要经过岗位培训后才能上岗。企业为了实现专业技术人员梯次结构的优化,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断扩大从业人员的专业覆盖面。由于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所以高技能,掌握技术的实用型人才是企业最急需的。前面所例举的高新区企业,预计未来从我校招募电子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约700人。

在我们走访电子技术类专业用工企业时,与毕业生进行了交谈。他们认为,初入企业觉得有很大的竞争力,但企业也给每个人提供了更加公平的舞台,未来个人的价值就是个人的能力。刚刚步入社会的学生,重要的是经历,受到的历练,金钱不是最重要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产结构的调整,优化,毕业生在企业产品生产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有的人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要从事技术,生产,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的工作。从技术角度看,可涉及到产品的制造,操作,调试,维护等不同环节。从而使毕业生逐步成长起来,成为企业的技术中坚力量,使自身能力由狭隘的岗位技能,拓展为综合职业能力。由单一的满足上岗要求转变为适应社会发展,由具备一般素质发展为具备综合素质。这样做的关键,就是以能力为核心,以开拓创新能力为依托,形成综合职业能力结构的毕业生深受企业的欢迎。而毕业生们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专业自学能力逐步增强,使他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而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篇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介绍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介绍

祁东职业中专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是衡阳市精品专业,自1985年创办以来,已向高等院校输送了80多名大学本科生,向广东、深圳、上海及本地输送了1500多名优秀技术人才。

一、专业发展与现状:

本专业一直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狠抓专业建设。教学上,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采用多媒体、项目驱动、电脑仿真教学,教学成果显著。历年来,在指导学生参加省、市中职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其中2009年陈飞鹏同学奖市2等奖和省3等奖,2010年刘诗文、王海辉同学获市2等奖和3等奖,2011年邹必成、雷白云同学获市2等奖,陈龙、段高同学获市三等奖。

本专业现有三年级2个班,二年级2个班,一年级3个班,学生人数为367人。现建有电子电工实验室、电子整机装配实习室、维修电工实训室、电器与plc实训室、单片机实验室、家电维修实训室、冰箱与空调实训室、电子仿真实验室等8个专业实验、实习室,设备总值达262.7万元。

二、培养目标与开设课程 1.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在电子和机电企业从事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第一线工作,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设备安装、调试、经营、维护与维修的中级技术人员。2.专业主干课程

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子装配与调试装配工艺、计算机应用、电子技能与实训、电子cad与制板技术、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彩电维修项目教程、制冷与空调安装与维修、维修电工技术、电器控制与plc技术等。

三、专业发展前景:

电子专业就业面宽、工作轻松、就业环境很好。特别是去年以来我校与tcl集团、三星电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同时富士康与欧姆龙公司落户衡阳市,我校电子专业的毕业生先已供不应求。

四、毕业生典型:

本专业自开办以来,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其中电2班的付琪珉,在祁东县城开办了音频电器城,拥有上千万资产。电6班的邹志勇,现在西安交大攻读研究生学位。电3班的管亚萍,在深圳高迪数码科技公司任事业部经理。店3班的张志云,在深圳鸿奥电子公司任总经理等等。电子组

20011年11月13日稿篇三: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一、专业名称、学制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学制三年。

二、招生对象与毕业生就业方面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

三、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热爱劳动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电子实践能力,直接在电子整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从事一般电子电器和设备的装配、调试和维修的应用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培养规格: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及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掌握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专业技能。

3、具有相当于高中的文化基础知识。

4、熟练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

5、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

6、具备应用分析、调试、装配、维修的能力。

7、了解电子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和电子产品营销知识。

8、学会初步生产管理及初步市场营销。

9、掌握电子信息、计算机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10、具有专业外语水平,能借助字典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

11、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初级证书。

12、取得家用视频设备维修工、家电维修、无线电调试、维修电工等工种中,一项以上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13、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四、学时结构与比例 类别 学时数 学时比例

总学时 讲课 实践技能训练

必修课 2276 1890 386 72.3% 限选课 342 210 132 10.9% 任选课 288 180 108 9.2% 技能考核 3周 1周 2周 2.9% 实习5周5周 4.8% 总计 3146 2310 836

五、主干课程

电路基础、电子线路、电子测量及仪器、音响设备原理及维修、电视机原理及维修、电话机原理及维修、移动通信原理及维修、程控交换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微机原理、单片机、电子制作、家用电器原理及维修。

电工/电子技能(158课时)

讲授安全用电、照明电路、变压器、无线电基础知识和电子元器

件标号、识别、检测、仪器仪表使用及电动机等内容,使学生注重节约用电,安全用电,掌握常见元器件测试,熟练使用万用表,掌握焊接技术,培养学生质量意识和努力降低生产损耗的思想。

2、电路基础(108课时)

讲授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等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分析、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具有基本的实践技能。

3、电子线路(216课时)

讲授模拟、数字电路、高频电路等主要内容,使学生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结构、特点,掌握基本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掌握电路调试,并能正确规范地使用电子测量仪器,提高动手能力,促进理论教学。

4、电子测量仪器(72课时)

讲授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电参数的测量技术,非电量测量的基本要领和方法,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测量误差分析和测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学会对仪器正确操作和保养能力。

5、计算机基础(134课时)

讲授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掌握各类数制的转换,了解微机硬件一些基本知识。掌握磁盘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英文输入和五笔字型中文录入,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与排版方法、excel知识与网页网络知识,熟练掌握文本文件的编辑和输出打印。

6、音响设备原理与维修(108课时)

讲授典型的家用音响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其安装检测和调试方法,使学生能对典型电路进行分析,能排除常见故障,达到音频设备维修初级水平。

7、黑白电视机原理与维修(140课时)

讲授黑白电视机原理,电路结构、各单元电路工作,整机分析和各部分电路测试,整机调试以及主要元器件对整机性能影响等。使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调试和维修方法,达到视频设备维修工中级水平。

8、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90课时)

讲授彩色电视机原理、电路结构、单元电路工作,整机电路分析和各部分电路测试,整机调试等主要内容,结合当代科技发展,介绍遥控、多制式、画中画、大屏幕、背投、数字化等产品彩电机种,使学生理解彩电工作原理及发展动向,掌握检修方法,具有较强的维修能力,达到视频设备维修工中级水平。

9、电话机原理与维修(108课时)

讲授电话机结构,振铃电路,拨号编码原理,送话和受话电路,典型故障演示等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电话机工作过程,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和检修一般方法,具有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

10、微机原理及应用(72课时)

使学生初步了解微机系统组成原理,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微处理器的构造及工作过程,存储器及寻址方式,熟悉微机指令系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紧密结合微机市场状况,简明地介绍高档微机的结构特点和扩展指令。

1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72课时)

讲授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面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单片机结构、指令系统、应用系统(定时器、串行接口、中断系统、扩展系统、程序设计)和各种实验。

12、电力拖动控制线路(64课时)

以讲授单相、三相电机结构和工作原理,△—y连接方法,常见正、反转控制电路,常见调速控制电路等主要内容。学习它们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际绕制电机和制作控制电路,掌握电

机原理和控制电路安装调试方法。

13、无线寻呼原理

了解无线电寻呼的发展。理解无线电寻呼系统及系统联网概念,了解国际号码和中文消息格式,了解编码方式和特点,了解无线电寻呼设备系统组成及其工作过程。学习无线电寻呼机的电路工作原理,初步掌握其选用测试和维修。

14、现代移动通信系统(96课时)

简述移动通信发展简史,了解其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无线对讲机通信、无绳电话、蜂窝网电话系统等现代移动系统。主要讲授“概述与基础”、“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数字移动通信”,重点掌握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基础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5、制冷原理及电冰箱维修(80课时)

以讲授制冷基本理论知识,制冷及空调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及电冰箱和空调机拆装、检修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制冷和空调工作过程,熟悉家用电冰箱和空调机结构,掌握抽真空、充注制冷剂和气焊工艺维修技术,具有初步独立操作维修的能力,结合本课特点,注意培养学生操作和安全第一的观念。

16、空调器原理及维修(48课时)

本门专业课学习内容包括各种空调器结构与原理及常见故障排除,空调器典型机械控制电路及微电脑控制电路。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家用空调器结构原理,初步掌握判定故障及排除故障能力。

六、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能突出职教特色,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实验主要安排在相关课程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学实习主要包括电子电器产品的组装和调试、计算机、单片机实际操作,教学实习根据实际分散或集中,实习有计划、有内容和时间安排,保证达到本专业的技能标准。学期 学时 形式 内容

一 96 小制作、实训 电子/电工技能 32 实验 物理

二 36 上机 计算机基础 24 实验 电路基础

实际操作 电子测量及仪量 12 实验 模拟电路

三 36 上机 计算机基础 12 实验 数字电路 18 装配调试 收音机

四 12 实验 高频电子线路 36 上机 计算机 18 组装 音响设备 18 组装 电话机

五 36 实训 电力拖动

上机、实训 微机、单片机 72 组装 黑白电视机

故障维修 彩色电视机 72 故障维修 手机、传呼机 24 操作 程控技术

维修 制冷、空调设备 24 实训 维修电工

六 5周 实习实习

七、实习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

实习内容:彩色电视机维修、通讯设备(传呼机、手机)维修、家电维修等。

职业资格认证:安排在第6学期实习结束,应取得家用视频设备维修工中级证书,或无线电调试、家电维修、维修电工等工种的中级证书,扎实推行“双证书”制度。

八、教学计划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类别 序号 课程 学 时 数 周 时 数 学 分 分 布 学分累计 合计 理 论 实验

实践技能训练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6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6周

必修课(宽 基 础 模 块)德育文化模块 1 德育 1762 2 2 2 210 52 138 2 语文 2804 4 4 4 16 3 数学 2804 4 4 4 16 4 体育 1762 2 2 2 210 工具类模块 5 英语 2804 4 4 4 16 43 6 计算机基础 108 1084 4 4 12 7 电子技能训练 32 64 6 6 8 电工技能训练 32 32 4 4 9 技能考核 5 专业基础模块 10 物理 64 32 6 6 40 11 电路基础 84 2466 12 模拟电子线路 60 1244 13 数字电子线路 60 12 4 4 14 高频电子线路 60 12 4 4 15 微机原理及应用 54 1844 16 电子测量及仪器 54 1844 17 电力拖动基础 36 3644 18 单片机 54 1844 实践课模块 19 社会实践 8周 3 8 20 毕业实习5周 5 选修课(活 模 块)限选课 模

音响设备原理及维修 72 36 4 2 6 21 20 22 黑白电视机原理及维修 72 72 4 48 23 彩色电视机原理及维修 66 2455 24 vcd原理 36 22 模

电话机原理及维修 72 36 4 2 6 20 26 移动通信原理及维修 72 72 4 48 27 程控交换技术 66 2455 模

家用电器 72 36 4 2 6 20 29 制冷、空调设备原理及维修 72 72 4 48 30 维修电工 66 2455 任 选 课 31 数控技术 4 选修16学分16 32 protel 4 33 专业外语 2 34 可编程控制 4 35 传感技术 4 36 企业管理 2 周学时数 32 34 34 34 31 学时小计 2310 836 总学时数 3146 计算机应用专业

《计算机应用》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的入门课程。本课程教材中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共有八章,学好了这门课程,会给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发展简史、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领域。掌握进位计数制及存储单位。掌握ascii码和汉字编码。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掌握五笔字型输入法。

篇6:电子仪器仪表与维修专业个人简历

电子仪器仪表与维修专业

基本资料

姓 名:/ 性 别:男

出生日期:1987.06.28 民 族:汉

户口所在:河南洛阳 目前所在:深圳

毕业院校: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政治面貌:团员

最高学历:大专 所修专业:电子仪器仪表与维修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毕业日期:.07.01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电子相关职位

希望地点:深圳

希望工资:月薪[—3000]RMB

教育培训经历

1994年9月—6月 清庄小学

199月—6月 吉利三中

209月—6月 洛阳43中学

209月—6月 河南省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中级维修电工证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合格证书

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

语言水平

普通话 精通

英语 熟悉

计算机能力

一级

实践经验

2007.6-2007.8 洛阳明光电器 售货员 暑假打工

.7-2008.8 济源春波网络有限公司 质检员 电缆安装及维护

2009.3-2009.6 山东魏桥铝业 电解工 电解槽维护

自我评价

我乐观开朗、积极主动、诚实守信、注重协作、善于团队工作,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强,能够吃苦耐劳,敢于迎接挑战.敢于承担责任.有较强的精力投入工作。富有工作激情.乐业敬业,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企业会员登陆后查看

电子信箱: 960672735@qq.com

上一篇:镇党委书记基层党建述职报告下一篇:今日腊八节经典文案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