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2024-06-29

浅论我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进程(通用8篇)

篇1:浅论我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浅论我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建设事业从无到有,由基础逐渐深入,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被置于越来越高的地位,不断发展完善。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十世纪以来,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生态环境也遭受巨大的挑战。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于是在世界范围掀起了一股保护环境,寻求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浪潮。[1]

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其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凝结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

在世界寻求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也积极参与响应,在国内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以求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对生态文明的高度强调,充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彻底扭转长期沿袭的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而这种对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扬弃,意味着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文明形态的建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作出具体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现今,在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人的领导下,“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新的历史命题,又对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生态文明在吸收十八大成果后的定义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可持续发展遵循三大原则,即: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经济可持续发展。二,生态可持续发展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追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同样做出了卓越而富有成效的努力。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之后不久,中国政府就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4年7月,来自20多个国家、13个联合国机构、20多个外国有影响企业的170多位代表在北京聚会,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用实际行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正式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提了出来。此后中央的许多重要会议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了进一步肯定,使之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重大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000年11月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十六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对如何实施这一战略进行了论述。

经过10年的努力,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发展方面。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科技教育事业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贫困、防灾减灾、医疗卫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已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了各级各类规划和计划之中,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正在得到不断完善和落实。

我国在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寻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注定是漫长而坎坷的,但我们坚信,在“中国梦”的激励下,在党的十八大的指引下,中国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好。

篇2:浅论我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造性地回答怎样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准确把握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因此,正确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是实现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生态文明 现状 资源 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我国虽然总体上完全称得上是地大物博、资源富饶的国家。然而,我国又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哪种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都非常低。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生态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破坏严重,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主要表现为:

(一)水和大气环境形势危急

2005年水利部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约为3.23亿左右,其中9084万人受到水污染的影响。全国25%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平原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2009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214.4万吨,居世界前列。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但酸雨污染依然较重。在2009年监测的488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占52.9%。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较重,比如说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十几所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

(二)生态系统脆弱

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生态灾害不断加重。森林的覆盖率虽然持续增长,但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服务功能差的态势非常明显;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仍处于局部改善而整体恶化的态势;土壤退化状况愈趋严重,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成为危害生态环境、威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水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明显;生物多样性降低,外来有害物种人侵越来越多;海洋生态系统受损态势明显,近海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生态承载力持续下降;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到许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三)环境噪声与固体废物污染的问题突出

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恶化,受噪声影响的暴露人口增加,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环境噪声投诉长期居高不下。群众来访中近三成反映噪声污染。2009年,全国354个监测城市中,区域环境质量好的城市仅占5.9%,有24.3%的城市为轻度污染,有1.1%的城市属中度污染。

另外,固体废物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与农村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都在不断增加。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0.4亿吨,比上年增加7.3%;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70亿吨,占地80多万亩,近年来平均以每年8%—10%的速度在增长。

(四)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凸显 在全球环境问题上,我国既是原发地之一,又是重灾区,包括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持久性有机污染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退化、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等。我国面临的区域(双边)环境问题繁多,跨界影响关系复杂,主要包括涉及十多条国际河流的跨界水资源开发和污染、周边海洋污染、东亚酸雨、东北亚沙尘暴、汞污染、大气棕色云等问题。

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在十八大报告中,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十八大报告还系统地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坚持节约资源、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制度建设,这是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行动的概括,吹响了“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角。生态文明的新时代,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和实际行动。

总之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排减和生态保护工作,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是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标志性成果。“代价小”就是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效益好”就是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相统筹,寻求最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排放低”就是坚持污染预防与环境治理相结合,将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最低水平,把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可持续”就是要坚持环境保护与长远发展相融合,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是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利用率。

三是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四是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让重要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对重要的生态系统,实行强制性保护,特别是对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的江河湖泊、草原、湿地,下决心退出一部分人口和产业,在某些特定区域实现部分产品或者行业的整体性退出。

从“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到“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再到“启动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这个艰巨而长远的目标及时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也要将这种观念植入心里,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自己的力。

参考文献:

篇3: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浅论

一、生态文明思想的相关概念以及产生过程

必须承认,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迄今为止的又一个新的阶段。综合其发展和产生过程, 多位学者对于其定义莫衷一是, 目前关于这一概念, 学术前俨然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综合我国是八大的讨论成果, 可以向生态文明表示为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虽然十八大上对于生态文概念的表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但是针对生态文明概念本身展开剖析, 还是可以发现十八大上提出的思想仍然呈现出一定的侠义特征, 这种特征来源于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面临极大问题的这种具体情况。而如果想要让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在更广泛的领域中指导我们的实践, 就需要将生态文明的思想延展到更为广泛的领域中, 从而产生广义的生态文明概念。广义生态文明的概念表述同样不存在一个一致认定的标准, 通常认为, 广义的生态文明思想超出了生物及生态领域的范围, 进而延展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多个领域之中。这是一种以生态学的原理以及其方法论来对人的实践进行指导的思想, 是兼顾到多个系统之间共生共荣的价值观, 是对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另一个层面的一种认可和强调。由此可见, 广义生态文明的思想更多关注于系统之间的和谐, 与我国一直以来和谐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合。

生态文明的有关概念最早出现于2002年, 中共早在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章中就曾经明确指出, 当前的任务是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并且在第四章“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也曾明确指出,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并且提出了“树立全民环保意识, 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构想。这是生态文明思想第一次出现在我国政治思潮中, 而后的十七大也提出了“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等相关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 并且在2012年底的十八大中再次强调, “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虽然这些生态文明思想更多地局限在狭义的层面中, 但是这是基于我国具体发展情况和环境作为考虑而得出的结果, 是广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在我国应用而产生的基本体现。

二、生态文明思想的思辨以及应用讨论

想要深入地了解生态文明的相关思想并且促使其能够成为推进我国社会进步的有效力量, 首先的问题就是应当伯丁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的位置。目前对于生态文明概念的地位, 众多学者莫衷一是, 也有很多学者认为, 生态文明应当作为工业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延续而存在, 即认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才应该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脉相承的社会形态以及思想。这种思维方式强调生态文明相对于工业文明的进步性, 诸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并且将污染物的排放计量控制在自然环境能够承受的阈值之内。但是如果对这种观点进行冷静地思考, 就会发现农业文明以及工业文明分别代表着当时不同水平的生产力, 但是生态文明只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和谐的以及共生的发展思想, 并没有为人类社会带来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必须注意到, 当前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源于目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而非所谓的生态文明。

在这样的考虑之下,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应当明确代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文明形态应当包括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 智能文明必将会代表着更高的生产力水平而随之出现。相应地, 生态文明应当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社会文明等属于同一思想范畴, 并于多种文明共存于当前人类社会之中, 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基于对生态文明思想地位的认识, 结合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 可以看出在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共同协调发展领域, 是生态文明思想主要的用武之地, 这一点从我国的近几次人民代表大会议题内容中不难看出。虽然仅仅是将目光聚焦于环境治理领域, 貌似是生态文明思想狭义化的做法, 但是也必须承认,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粗犷性, 对于我国自然环境已经形成了显著的影响, 在某些地区, 甚至已经出现自然环境无力继续承担经济发展的状况。因此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 就恰恰在于对自然环境的治理领域。因此当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 就正是生态文明思想在协调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过程中的应用。

三、结论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个重要思想标志, 只有正确认识, 深入分析, 切实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和内涵, 才有可能实现正确应用, 使其指导我国社会向正确的方向推动发展。

摘要:文章首先就生态文明思想的相关概念以及产生过程做出了相应的阐述, 对于其基本内涵以及在我国的出现过程有所说明, 而后对生态文明在思想领域中的地位进行了剖析, 并且就该思想在中国当前社会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生态文明,产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庄世坚.生态文明:迈向人与自然的和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3)

篇4:浅论我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生态旅游;持续发展;问题;对策;趋势

【课题项目】*本文是临沂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临沂市旅游品牌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2011SKL137

1.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H·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提出,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览的景物不应受到损失。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为内容的旅游。在生态旅游中,“生态”应是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统称。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以特定的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为对象,以观赏、了解和享受大自然及其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不破坏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与环境为前提,有益于繁荣地方经济和提升当地社区生活品质的一种旅游活动方式。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2.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有本质的区别。生态旅游最终要达到旅游业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统一。传统旅游侧重对文化及自然景观资源的获取与满足,旅游开发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旅游者追求的则是享乐,对于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却退居其次,对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考虑的较少。生态旅游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旅游业所产生的人与自然、获取与保护、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为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

生态旅游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范围不断扩大,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体验类型也越来越复杂。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首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这些国家的生态旅游物件从人文景观和城市风光转为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所指定的“自然景物”,即保持较为原始的大自然,这些自然景物在其国内定位为自然生态系统优良的国家公园,在国外定位为以原始森林为主的优良生态系统,这就使不少发展中国家成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其中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野生动物园成为生态旅游热点区域。在哥斯达黎加,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中,几乎半数以上是去欣赏热带雨林的生态旅游者。在西方发达国家,周末和节假日到大自然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

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极为重视保护旅游物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自然景观的做法,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旅游接待设施小巧,掩影在树丛中,住宿多为帐蓬露营,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旅游物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提出了“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等保护环境的响亮口号,并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秘和保护与人类休息相关的大自然标牌体系及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愉怡中增强环境意识,使生态旅游区成为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天然大课堂。

综上所述对比看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的还不完善,旅游生态意识落后,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生态旅游有名无实,景区内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A.旅游资源盲目开发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B.旅游环境存在的问题

a.“无烟工业”的误导

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像其他产业那样对环境造成污染”,但认真地对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环境效应加以考察不难发现,旅游作为一种产业,也会产生各种废物。旅游业不仅排放传统工业废物,而且生产的“旅游公害”对一个旅游区来说是致命的威胁。比如峨眉山,每到旅游旺季,游人大量涌入,信手丢弃的垃圾给当地的环境带来很大危害。

b.“低投入、高产出”的误导

认为“旅游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高产出的产业。”他们忽视了环境资源的消耗,低估了旅游成本水平,虚增了环境新创造价值部分。

c.“旅游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的误导

认为旅游消耗只是精神消费,不对其构成威胁。而事实上旅游活动也消耗甚至破坏或毁灭旅游和环境资源。泰山后山的赤磷鱼一直是泰山的特产,但是由于近年来游人的不断涌入,对赤磷鱼的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现在赤磷鱼已经鲜见。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一度使人浮想联翩,但今不如昔,文中描写的虎山水库,现在已雄姿不在,雨季瀑布业已不存,而且水体污染严重。这一方面是周围的旅馆饭店的污水直接排放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低素质游人的“杰作”。

4.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A.可持续发展原则

目前,一些研究者把生态旅游当作是指导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原则、模式、规划方法、管理方法,将其看成是适合所有旅游形式、所有地区、所有旅游相关建设和管理的一种普遍原则,于是便有了各种冠之以“乡村生态旅游”、“城市生态旅游”的项目和规划。实际上,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种典型形式,但不是惟一形式,更不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本身。所有的旅游活动,尤其是占主流的大众旅游,都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对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而将生态旅游混同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导致对生态旅游的泛化理解,造成认识和管理上的混乱。

B.不可忽略其他旅游形式

这种错误理解实际上是基于第一种观点而产生的,认为只有生态旅游是好的,是道德的,是可持续的,而其他旅游形式,特别是大众旅游必然是不可持续的。很多研究者还详细列出了大众旅游与生态旅游之间的种种差异,来说明“好”与“坏”的不同。由于生态旅游这种道德上的天然优越性,使得许多地方和企业对它趋之若骛,想尽一切办法贴上这个道德的标签。实际上,尽管生态旅游是在人们对传统旅游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反思的结果不是用生态旅游替代、消除大众旅游,而是要起到借鉴、示范的作用。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最终区别不是好与坏、可持续与不可持续的差别,而是产品类型和形式的不同。

C.发展大众旅游的观念和方法

实践中,很多人认为,搞生态旅游就要大搞设施建设、铺大摊子、上大项目,这种沿用发展大众旅游的方法来发展生态旅游的做法,曲解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和特点。实际上,在设施方面,真正的生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希望体会到与自然和原生文化的互动,为此愿意承受一定程度的艰辛,所以生态旅游不需要大规模的设施建设,不需要建造豪华的宾馆,不需要一应俱全的娱乐设施,甚至不一定需要斥巨资建造高级公路。同时,他们对环境保护措施、环境教育手段、环境监测技术等方面又极为重视。因此,发展生态旅游,需要在设施建设、服务提供、管理方式等方面有所创新。

D.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E.当成一种营销策略

在现实中,生态旅游经常被当成营销手段、策略、技巧乃至市场标签。一些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把生态旅游看成是一种时尚、潮流而趋之若骛,更多地注重了生态旅游的“牌子”,而并没有认真地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这种重形式、轻实质,重标签、轻规范的做法,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危害极大。

生态旅游主要是在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层次上,通过培养和教育旅游者“负责任的旅游”,旅游开发商“负责任的开发”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发展循环生态经济是在旅游区的一切相关领域,把旅游者行为从高消耗、高排放转变成低排放、高利用率的绿色行为,它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是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和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推广和延伸也帮助生态旅游这种旅游模式得到更大的推广,促进整个区域旅游系统及更广阔的社会系统的良性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环境产业的兴起,人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致力于不断探索合理利用环境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环保新技术也将被应用到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经营过程中去,为生态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提供了生产上的可能性,为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06

[2]刘紫青.试论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林业经济问题.200.02

篇5:浅论我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贵阳景云山 郑蓉

【摘要】:

绿色殡葬文化,是城市建设、城市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树立人文理念,能让绿色殡葬在人们心中达到先入为主、自然接受的效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能为绿色殡葬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提高殡仪职工整体素质,是推进绿色殡葬、服务于民的关键所在;倡导绿色、低碳祭祀方式,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低碳殡葬;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完善殡葬后续服务,是切实做到‚亡者安、生者勖‛的完美之作‛六个方面,阐述了绿色殡葬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动关系,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粗浅的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能对同行和关心殡葬事业的读者提供些许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人文理念 绿色殡葬 基础设施 整体素质 低碳祭祀 后续服务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是我们党执政和发展理念的升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这是从贵州省情出发作出的战略选择。贵阳是贵州的省会城市,成功的举办了‚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我们要充分利用会议成果,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将享有‚森林之城、休闲胜地‛美誉的贵阳,建设成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其殡仪馆和公墓的建设,近些年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众所周知,我国的殡葬事业起步晚、起点低、基础差、发展慢。殡葬事业的发展落后

于社会的发展,跟不上殡葬改革的步伐,存在着殡葬事业发展滞后于丧葬消费日益增长的突出矛盾。当前,既要看到冲击和挑战的一面,也要看到市场经济给殡葬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一面。而城市生态园林是当代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的最好诠释,它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城市环境为指导思想,主张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让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机组合成一个和谐、有序和稳定的人工群落。这种文明形态追求有效的经济增长、公正的社会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本质要求是高效低耗、无毒无害、互利共生,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模式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达到经济增长与环境相互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殡仪场馆建设、公墓生态景观园林建设作为城市生态园林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其建设可以促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统一;坚持生态文明理念,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绿色发展,倡导绿色殡葬,推进节能减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理念。提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笔者脑海中会立刻条件反射的联想到那个神秘的部落,那个了不起的民族……在贵州黔东南密林深处的岜沙苗寨,曾演绎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传奇…… 岜沙这个只有2000多人的苗寨,现在经过一些媒体的曝光之后,再也掩饰不住她那古老的神秘面纱了。无数好奇的游客从四

面八方向岜沙涌来,冲击着原本宁静的岜沙生活。但岜沙人的树葬文化却有其值得推崇和称道的独特魅力,在当地,家族里新出生孩子时,要种上一棵象征生命的树木,喻为这个孩子会像这棵树一样茁壮成长。当这个人死去,就砍下代表他的那棵树,现场制作成棺木,将它与主人一同深埋地里,不留坟头,同时又再种上一棵象征回归大地怀抱的树木,为他搭建起回到远祖世界的桥梁。这就是朴实的岜沙树葬文化。岜沙部落,以民风剽悍闻名,岜沙男性至今仍然以尚武为荣,但最让人折服的还是朴实的岜沙树葬人文理念植根于那种原始古老文明,传承下的独有魅力!另外,在贵州仁怀市中元村一带流行的新型骨灰处理方式,也值得推广和赞誉,当地一些人过世后,家里人就将其遗体火化后,在自家田地与田地交界的田埂下方挖一个洞,将其骨灰放臵其中并掩埋,同样采取不留坟头的方式,这样有效遏制了将部分耕地变成坟头,占用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现象发生,且外观上与先前别无二致,俗称‚田埂葬‛。‚树葬‛与‚田埂葬‛满足了人们‚入土为安‛的传统殡葬心理,又符合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还缓解了骨灰安臵设施的压力,是造福后代、一举多得的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于现代文明而言,贵阳市明确提出,要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三创一办‛)

作为载体,坚定不移地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我们知道:通过开展‚三创一办‛工作,有利于贵阳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有利于让贵阳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创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提升文明程度,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全国民运会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民族体育盛会,是展示贵州、贵阳形象的重要平台。无论是岜沙树葬文化、仁怀田埂葬,还是‚三创一办‛工作,毋庸臵疑,三者都是一张文化名片,都是人文理念的成因,都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强劲助推器。

二、加快殡仪馆和公墓基础设施建设,为绿色殡葬创造良好的条件。目前贵阳市的殡仪馆和经营性公墓,大多是建筑宏伟,环境优美,具有很高起点的殡葬设施。笔者所在的贵阳景云山殡仪馆是贵阳市委、市政府1998年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占地约185.5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投资总额近6000万元,实行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按照国家民政部门对国家一级殡仪馆‚四化‛(建筑传统化、环境园林化、设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标准的要求设计修建,其建筑格调上采用秦汉古建筑风格,蓝瓦素壁,凝重浑厚,楼堂厅阁,气势恢宏,其堂馆命名多取意于诗经、雅乐与四序,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是目前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现代化园林殡仪馆。

由著名作家李宽定开办的海天园已成为一个新的名胜,它构建了新的殡葬文化所昭示的方向,海天园数千座坟墓的墓碑,没有一块石碑有‚某某之墓‛之类普通的字样,而是镌刻着各色碑文:或自由、或严谨、或浪漫,形成了筑城一片独具特色而且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碑林,让人们感受到赏心悦目的艺术气息,海天园把陵园建成了庄园,成为贵阳一个著名的休闲场所。每年有数十万市民到那里休闲娱乐,红事白事同园操办,拍婚纱外景照的有时多过佩黑纱的人。也许现代人已经能够以淡定的心态把婚姻比作爱情的坟墓,每个人即使知道婚姻生活的酸甜苦辣,但还是愿意以围城的心态进去瞧一瞧、看一看。这大概就是不忌红白场所,争相到此留影的诠释吧。

今年5月中旬,在贵阳宝福山陵园举行的贵阳市‚骨灰生态节地葬‛公益活动启动仪式,更是贵阳市殡葬改革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工作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其目的是为了推行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的殡葬改革宗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继武汉之后,国内第二个倡导和推行‚生态节地葬‛的城市,标志着贵阳市倡导和推行的文明殡葬、惠民殡葬正式面向市民服务。贵阳市4百多万人仅人均0.4亩的耕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使我市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尖锐矛盾。而传统的丧葬方式还要占去很多的良田好土。我市每年亡故人数约为

2万,仅建墓每年就需占地约200亩。如何破解这个难题,贵阳市民政局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思路,倡导和引领广大市民通过以节约土地资源,以更加文明、更加节俭、更为低碳环保的方式安葬、送别已故亲人,并号召全市经营性公墓经营单位积极开展骨灰生态节地葬公益活动,拓展骨灰生态节地葬园地。为响应这一号召,贵阳宝福山陵园在园内开发了节地葬园地‚义园‛,并交由贵阳市殡葬管理部门管理,免费为参加节地葬群众提供服务。随着‚骨灰生态节地葬‛启动仪式的举行,贵阳市殡葬管理部门将推出更多的骨灰生态处理方式,更好的为群众服务,更好的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而努力。

三、完善服务机制,努力提高殡仪职工的整体素质。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人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同理,没有现代化的人才,就没有殡葬事业的明天,从而倡导绿色殡葬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无从谈起。殡葬文化的核心说到底就是一种亲情文化,而殡葬服务则是以人为本的,不仅要使服务场所与环境相互辉映,更重要的是通过‚人心换人心,黄铜变真金‛似的温馨服务,把殡仪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做得更细致、更体贴、更周到和更富有人情味,使治丧群众能最大限度地领略和享受服

务,舒缓他们因失去亲人和挚友的伤痛。2007年,贵阳景云山被民政部和劳动保障部授予贵州省殡葬技工技能鉴定站的殊荣后,通过认真组织殡仪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各岗位的技术工人已达到相应技术等级要求。同时,按照《殡仪职工服务规范》、《管理人员职责规范》的要求,不断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为了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景云山殡仪馆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建立和完善制度,大胆选拔,引进人才,先后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招聘了10多名大学毕业生,并通过社会公开招考了3名专业技术人员和3名工勤人员,同时还吸纳了若干名部队复、退、转军人充实在基层一线岗位,为单位注入了新鲜血液,实现了人员结构年轻化,景云山现有220名员工,其中在册在编60 人,非编 160人,中共党员 30 人,其中35岁以下人员占总人数比例的37%,大专以上学历76人,占员工比例48%左右,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19 人,提高了殡葬职工的整体素质,逐步形成通过培训考核提职、竞聘上岗、优化组合的用人制度,建立起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具有孺子牛精神和开拓精神的殡葬职工队伍。

四、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生态的祭祀方式。绿色殡葬把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纳入殡葬改革与管理之中,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殡葬理念,殡葬行业责无旁贷的有引领、倡导人们绿色环保、低碳生态的殡葬方式及祭祀方式的

责任和义务。通过推进清明群众祭扫高峰安防和宣传、加大丧事过程中纸钱抛撒治理力度,促进市民形成‚文明祭奠、平安清明‛的良好祭扫意识,着力改变丧葬服务陋习,树立殡葬新风。今年4月5日,贵阳景云山在景云广场举行了首次‚贵阳〃景云山2011清明节公祭大典‛。贵州省殡葬协会,贵阳市民政局,各区、县(市)民政局及社会各界的群众参加了公祭大典。公祭仪式上,贵阳市民政局领导在讲话中指出:今天的公祭仪式,只有鲜花、美酒,没有香蜡纸烛,传递了对逝者深切思念和沉痛追忆,弘扬了清明文化,倡导了绿色环保,引领了低碳殡葬,促进了社会和谐,充分展现了贵阳这座城市的文明形象,展示了广大市民朋友的文明素质。今后,民政部门将按照‚惠民殡葬、人文殡葬、绿色殡葬、科技殡葬、阳光殡葬‛等理念,积极倡导和引领广大市民通过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卡片追思、种一棵树、一条悼念短信等文明、节俭、低碳环保的方式祭拜已故亲人,共同营造一个‚绿色生态、平安清明‛的节日氛围,为我市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做出积极贡献。部分群众代表亲临现场后感慨道:感谢政府、感谢景云山给我们丧属提供了这个在清明节缅怀先烈、缅怀亲人的文明场所。

五、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根据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贵阳景云山切 实做到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

宗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根本利益。同时大力深化殡葬改革宣传力度,着力加快贵阳市生态型公益性公墓建设。为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丧葬负担,贵阳市政府2011年第20次市长办公会议通过了《花溪区、小河区及‚一市三县‛免除城乡亡故居民殡葬基本服务费的试点方案》,决定 ‚从2011年7月1日起,在我市的花溪区、小河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6个区(市、县)进行试点‛,即:户籍属上述6个区(市、县)的城乡亡故居民,将免除遗体接运费、单间停放费、火化费、骨灰寄存费4项基本殡葬服务费(暂住人口及外来人员不纳入免除方案范围)。贵阳景云山作为贵阳市民政局下属公益性国有事业单位,对殡葬惠民政策高度重视,截止2011年7月31日24时,贵阳景云山共计减免516户;减免优惠金额共计34.5万元。惠民政策实施以来,群众反映良好,效果明显。贵阳景云山总部仅在7月1日,就接待了4户。这些丧家大多来自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因此,对政府实行该项政策,由原先的不知晓到现在的切实享受实惠,丧属们都纷纷表示:此项政策的确是深得人心的民生工程,是政府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体现,并且有的丧家办完手续后千恩万谢道:‚想都没想到啊!这下的确打消了我们对社会上所流传的‘暴利殡葬’、‘死不起人’的误解……‛记得在7月1日当天办理的一单减免业务,给笔

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位逝者的儿子王某,家境比较困难,他家产生的所有费用共计720元,分别为遗体接运费:370元、人工费:60元、单间停放费:40元、火化费:200元,业务员为其办理减免了四项基本费合计670元后,由于该户还选择有其它消费项目,最后只交纳50元就办完整个丧事。除此之外,贵阳景云山还推出普通型灵车(15公里内)当日普通炉火化,460元包干;农业人口、特困人员,遗体接运、火化费优惠20%;经济型灵堂420元(3天)包干等惠民举措,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六、探索后续心理抚慰,使‚亡者安、生者勖‛。由于丧葬服务是一项特殊的事业,作为殡仪工作者,我们的服务对象不仅是逝者,更多的是生者,因此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道德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克服工作轻率敷衍、粗糙冷淡、差错频出的不良现象,改变社会上一部分人对殡葬职工的成见,完善灵车绸扎、鲜花布臵、哀乐吹奏、礼仪出殡等个性化服务,竭力以这种人性化的方式,让逝者走得更安详,让生者消除与生俱来的恐惧心理,正确对待死亡,同时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逝者的不幸辞世以及丧葬环节在生者身上折射出的受挫感、不满感、痛惜感,都会引发遗属冰透骨髓般的寒心。对生者而言,都是其家族的重大悲伤事件,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可怕的生命‚杀手‛,会引发逝者亲属长时间的心理震荡和不适感产生。尤其是在我国这样

篇6:浅论我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摘 要: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生态文明教育是题中应有之义。娄底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在对娄底市公民生态文明状态深入调研分析基础上,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角度探索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生态文明育人环境;发挥社会宣传监督作用,营造生态文明良好氛围;发挥学校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发挥家庭育人的基础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落到细处。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文明;教育

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在全民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价值功能。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用地与建设、产能和节能、保护与破坏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蓝图,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对公民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城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反映人类文明的程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绿色生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必须从根本上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进程。唯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提升城镇公民文明素养的本质要求。公民是城镇化的主体,城镇化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城镇化,不只是住高楼、行宽路,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城镇化。能否实现公民精神层面的城镇化,是城镇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城镇农民能否真正转变为城市公民的关键。除了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质水平之外,更要注重提高公民的生态道德水平。生态道德不仅仅是评价个人人格的尺度,也是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城镇化既要实现由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身份变化,也要实现从分散单一的生活方式转变为集中多样的城市生活的方式变化,还要实现从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转变为具有较高文明素养市民的观念变化。这是科学发展城市化,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农民真正转变为城市市民的本质要求。

(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黄吴静在《公民生态道德教育:从知到行》一文中指出:面对环境问题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要求用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改变人们传统的不可持续思维,这需要生态道德教育来实现。把传统道德责任从强调现实利益延伸到人类未来利益,生态道德对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有着特殊功能。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兼顾城镇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而要做到这些,必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让人们了解生态知识,培养正确的生产发展观、健康的生活观,最终实现人与自然、资源的持久协调发展。

二、娄底市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状况分析

娄底市位于我国湖南省中部地区,是湖南省的工业重镇,也是湖南省最年轻的城市,总面积达8117平方公里,经济总量位居全省14个市(州)第12位。娄底以汉族为多,有苗、土家、侗、回等少数民族。娄底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娄星区、双峰县、新化县、冷水江市、涟源市,共有乡镇80个。娄底市地处湘中丘陵西北部和湘西山地东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雪峰山斜亘西北,衡山余脉逶迤东南边境,龙山盘踞南部。新化县大熊山西侧九龙池海拔1622米,为境内最高峰。涟水向东注入湘江,资水向北汇入洞庭湖。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矿产有煤、锑、锰等,冷水江市锡矿山有“世界锑都”之称。娄底旅游资源丰富,纪念地和名胜古迹有天华亭、蔡和森纪念馆,曾国藩故居,罗盛教烈士故居及纪念馆,波月洞、北塔、黄巢山、湄江等。近年来,娄底城镇化呈现加快发展态势,至2013年末,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12.58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

1.39%,全市常住人口383.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7.0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0.96%,居全省第12位。与全省、全国相比,娄底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013年末,娄底各项经济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人均GDP为22903.06万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4.23%,全国平均水平的59.72%。与此同时,娄底市城镇化也处于较低阶段,全市人口城镇化率水平比全省低7.33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3.24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娄底较低的城市化水平是由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娄底市公民的生态文明状况呈现以下明显不足。

(一)生态环保知识缺失。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娄底是欠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受小农意识的影响,小农经济模式根深蒂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因此大量对开发自然资源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取利益最大化。如:煤炭资源的开发带来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废水的污染等。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一方面反应公民的功利思想,另一方面反映公民生态知识的贫乏,生态道德的缺失。调查表明,大部分人对土壤酸化、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常见的污染状况产生的原因及防治都不了解。即使有一定生态意识的人更多关注的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环境问题,比如,他们对空气、噪音和水污染这类造成生活影响的问题特别敏感,而对人口过多、能源不足和土壤流失这类影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生态问题不够关注和重视。近年来,人们也渐渐认识到保护自然、关爱环境的重要性,但大家觉得自己只是普通老百姓,这样的事情必须依靠专家和政府,他们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专家和政府身上。

(二)生态文明行为失范。由于城镇化进程中公民对生态认识不足,生态知识缺乏,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表现出许多不文明行为。一是污染严重。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降低成本,违规排污,浓烟乱放,体现在城市空气污染加剧,涟水、孙水流域水污染,土壤流失等问题,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健康。二是资源浪费。当地农民依靠地方资源优势,野蛮开发、滥伐森林,城镇居民对公用水电使用浪费严重。三是生活习性不良。经常可见公民随地吐痰、白色垃圾乱扔等习惯行为。在旅游景点对景观文物、服务设施上乱刻乱划,踩踏禁行绿地,攀爬摘折花木。

(三)生态文明建设乏力。一是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生态环保指标权重低。在当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过大,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种政府为了GDP视环保于不顾的现象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软肋。二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对环境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实施不能有效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过程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一直都是“两张皮”。三是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尚未建立。娄底市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还相当滞后,公民参与程度不高,参与的领域窄,对政府环境决策参与较少。环境保护组织对政府有一定的依赖性,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表达意见的程序中没有完全独立的话语权。四是环境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环境突发事件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些环境监管人员在执法时流于形式,执法行为不规范。有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政府甚至成为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保护伞。

三、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生态文明育人环境。(1)建立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一是健全政府考评体系。政府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考评体系建设,将生态环境、生态生产、生态消费、生态文化体系等发展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责任意识,根据主体功能定位确定不同的考核目标,加大生态文明相关指标在城镇化考评中的权重。二是完善法律制度体系。1)健全生态文明法制保障体系。制定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法规,出台环境教育法,形成覆盖资源领域、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地方性保障体系。健全生态文明司法体系,设立资源环境法庭、资源环境检察机构和资源环境警察队伍。支持开展环境公益诉讼。2)健全生态文明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展综合标准化试点建设,成体系推进配套标准的应用,推广新农业农村标准体系、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标准体系、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产业转型标准体系、高效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等,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注重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深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3)健全公民和社会环保组织参与环境管理的法律制度。明确公民个人和社会环保组织的环境决策参与权、环境监督权和环境诉讼权利。健全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和制止环境违法行为的公民进行奖励,激发公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的积极性。三是完善舆论宣传和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提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监督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政府要加强环境信息披露,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网站、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公开生态环境信息;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根据企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级别及潜在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管理。(2)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战略,引领公民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各地要围绕全市确定的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区域经济特色。在保持主导产业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三大产业,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一是物流业发展。充分利用娄底交通枢纽的优势,以培育大型物流企业为抓手,积极推进物流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若干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把娄底建设成为湘中的商贸物流中心。二是旅游业发展。以国家实施中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大力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娄底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加强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梅山蚩尤故里,乡间侯府曾国藩故居,紫鹊界梯田王国、世界锑都锡矿山等重点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特色休闲旅游城市,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三是现代农业发展。做大做强油茶、南竹、花卉、家具等绿色优势产业,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等向工业园区和娄底经济开发区集聚,推进产业专业化,增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3)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利条件。一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政府要加大建设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加强城镇道路建设,完善城镇综合交通体系,大力推进绿色出行,加快推进城镇清洁能源使用,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二是完善水污染防治机制,对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排放企业进行先期治理、罚款、关闭或追究法律责任,制定娄底市工业循环水利用推行规划,对有色、钢铁、水泥、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实行强制性循环水利用技术改造。三是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完善废气控制和治理机制,加大森林培育力度,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加大机动车污染控制力度,完善机动车污染排放检测治理、绿色标识管理机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四是建立土壤生态修复机制。制订全面禁止露天采矿相关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以湘江流域为重点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制度,建立覆盖全市的重金属污染耕地监控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五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行绿色出行改革、绿色消费信贷发展,深入推进两型低碳示范创建。六是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建设。加强城市公园绿地、湿地、建成区绿化建设。加快绿色建筑建设和发展,促进城镇低碳发展。

篇7:浅论我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14级 黄安梁 314045105002 摘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当下雾霾问题日益严重,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雾霾 气候环境

雾霾是指雾和霾的混合物。众所周知,雾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天气现象。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降低时,空气对水蒸汽的饱和量会减小,于是,空气中多余的水蒸汽会凝结出来,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聚焦在一起,就形成了雾。雾的颜色大多是乳白色或是青白色,雾在本质上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现象。霾是因空气中悬浮除水滴、冰晶以外的大量细微颗粒物导致的空气浑浊现象。霾含有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微小颗粒,使空气质量变差,形成霾污染。雾霾的组成成分十分复杂,常常包括了尘埃、细菌、病毒,还有 PM2.5 细微颗粒物。其中,造成雾霾污染的首要成分是 PM2.5。PM2.5 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包括固态和非水液态颗粒物,PM2.5 也被称为入肺颗粒物,或者是细微颗粒物,它是表征生态环境中空气污染的主要指标。其化学成分是有机物铵盐、碳、各种金属化合物。

一、雾霾的成因及其危害

雾霾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一项典型表现,其形成原因有来自自然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来自人类活动对自然产生的影响。雾霾能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对人体无益的污染物,雾霾天气可以称之为灾害性天气,直接威胁着人的健康,甚至是威胁着人类的生存。1.雾霾的成因分析据科学检测发现,雾霾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界中散布着的尘土、火山灰、海盐、细菌、病毒等;空气流动不明显致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产生聚集现象;早晚温度变化引起的雾天气形成,雾加速了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氨及其它挥发性有机物转化生成液态颗粒污染物;汽车尾气、燃煤产生的烟尘、工业废气、建筑工地的粉尘等;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有关,我国的地理位置处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大部分地区为落叶树种,常绿树种分布较少。从秋末到冬天,再到春天树木发芽前的这段时间里,树木落叶,绿色植被对烟雾、粉尘、汽车尾气的吸收能力相对减弱。正如有学者

指出的:“雾霾天气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造成的,根源还是化石能源使用,一个是烧煤,一个是燃油,另外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2.雾霾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既包括急性效应,也包括慢性长期效应。雾霾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些是直接的、明显的,也有些是间接的,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播疾病。雾霾天气出现时,空气中会带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从而导致传染病的扩散,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现象。二是对人的呼吸系统有影响。PM2.5 细微颗粒能够直接被吸入呼吸道和肺部组织,这些有害分子能在身体中沉积,长期吸入 PM2.5 颗粒会导致咳嗽、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病症;而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其它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会加重病情。香港一项研究表明,PM2.5 每立方米增加 10 微克,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增加 3.1%。三是对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雾霾中的有毒颗粒物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对心脏造成损伤,增加或加重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导致心血管病、冠心病、脑溢血,还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还会增加心血管病人的发病和死亡率。有研究表明,PM2.5 每立方米增加 10 微克,脑功能衰老加快 3 年,心梗发病率增加 1%-3%,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高 6%。四是能引发肿瘤或引起基因突变。雾霾中的一些成分,尤其是亚微米粒子,随呼吸进入人体后,会停留并沉积于呼吸道和肺泡中,不易排出,一个人如果长时期处于雾霾环境中,雾霾中的一些成分,比如含有像铅粒子或者锌粒子等位主要成分的脂溶性颗粒物,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诱发肺癌或是其他肿瘤。

二、雾霾现象对我国生态建设的启示

生态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条件。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使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清醒认识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以及生态建设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有学者指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环境问题已经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中央之所以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新的策略应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就是为了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瓶颈的生态环境问题。1.培养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生态环境是人们的生存之本,人类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改造者,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一部分自然因素之外,最主要的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人们生活于其中,也利益于其或受害于其,最终取决于人类自身。因此,要解决环境问题,创造一个适合于生存、生活的环境,依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首要的是社会成员都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倡导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提倡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是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2.传统的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必须改变在以往的发展中,人们首先关注的是经济增长,习惯的做法是先发展再其它,先污染后治理,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方式换取 GDP 的增长成为一种最典型、最直接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匮乏。这不仅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发展,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直接危害。在此情况下,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必须放弃,今后的发展中应以破解能源资源约束和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为出发点,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经济增长,只有不断改革完善发展体制或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从源头控制污染,这是解决雾霾现象的治本之策。3.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和发展生态产业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要大力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实现新技术的成果转化,淘汰不符合功能定位的落后产能,积极推进技术改革,开发生态化、清洁化的工业生产过程,使资源的利用达到高效化和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其次,要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在降低碳排放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率;在对燃煤企业、冬季取暖用煤、汽车尾气等进行治理的同时,应加快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和新能源发展,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石能源使用量。最后,要充分利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减少废弃气体的排放,把生态建设与生态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4.用政策法规来保障环保措施的执行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通过严格的制度和系统的法治体现出来,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2013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13 年度报告》;中国社会院和中国气象局发布了《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2013 年 9 月 12 日,国务院又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国十条”); 9 月 17 日,环保部等 6 部门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对该地区每个省份防治目标均提出明确要求;同时环保部还发布了《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静养(试行)》、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和《北京市 2013-2017 年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工作方案》、天津市公布了《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郑州市发布《“蓝天”工程白皮书》、河北省公布了《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等。为减少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制定符合工业化发展的新政策,长春市执行了污水处理排放的最严格的标准,要求 COD(化学需氧量)的含量要低于 50 毫升/升,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较差的 V 类水也要求水中 COD 的含量低于 40 毫升/升。上述一系列具体的法规、政策、规定的制定为生态文明建设设定了指标,形成了可评价的绩效体系,并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起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治理雾霾应该注意的问题

治理雾霾现象,除了必须遵循以上几点要求外,还必须遵循战略的原则。对这些原则的贯彻要有始有终,切不可半途而废。治理雾霾现象,任何急功近利的措施都是不会凑效的。据《英国每日电信报》记载,在上世纪 80 年代,为了治理日渐严重的伦敦雾霾天气,英国政府曾经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的学术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必须给排放污染的企业和机械业以一定的时限,如果以行政手段强行推进,势必造成资源的更大浪费,甚至会出现以减少排放来扩大污染事件的发生。对此,从 1995 年起,英国政府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雾霾天气等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累积效应,其影响不会在短时间表现得十分明显,其治理结果同样不会即时呈现。但国家正确方针政策的引导下,只要树立理性的发展观,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推进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经过全体人们的共同努力,定会重现蓝天白云、草青水碧的良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参考文献:

篇8:浅论我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关键词: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思考,建议

党的“十八大”提出, 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1]。天祝县作为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林业生态大县, 要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 以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主线,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

1 基本概况

天祝县地处甘肃省中部、祁连山东段、黄河流域中上游和石羊河流域源头位置。全县有森林面积27.34万km2, 活立木总蓄积量920万m3, 森林覆盖率38.26%, 森林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为主, 占整个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总面积的40%。发源于境内的两条外流河 (黄河支流大通河、庄浪河) 流域面积4433km2, 6条内陆河 (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大靖河) 流域面积2714km2, 年径流量达10.24亿m3, 灌溉着下游16.7多万km2耕地, 保证了下游300多万人民和数以百计的工矿企业、城市用水。境内有现代冰川65条, 面积17.7km2。林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 仅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有麝、雪豹、马鹿等40多种, 羌活、秦艽、冬虫夏草等130多种名贵中草药和煤、石膏、金、铁等矿藏资源富集林区。天祝县森林资源丰富, 作为石羊河流域源头, 在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平衡, 阻止三大沙漠南侵, 构筑西北内陆生态屏障, 为中下游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繁荣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生态战略地位。

2 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多年来, 天祝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发展全局, 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 以生态文明县建设为目标, 以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 不断优化生态环境, 着力发展生态经济, 加快建设生态文化, 着力完善体制机制, 促进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1 护林防火及资源保护工作卓有成效

面对全县森林资源点多面广、战线较长、农田森林草原犬牙交错、林区人员活动频繁、护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的客观现实, 全县上下始终遵循“一落实”、“二坚持”、“三加强”、“四到位”的工作措施, 实现了森林资源由被动守护型向科学预防型转变。取得了建国以来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森林面积由1970年的15.69万km2增加到现在的27.34万km2, 森林覆盖率由21.95%提高到38.26%。

2.2 造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

相继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重点生态公益林、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等重点林业工程, 累计完成造林2.46万km2, 退耕还林0.59万km2, 封山育林3.06万km2, 义务植树1300多万株。先后建成朵什乡旱泉沟石羊河流域源头综合治理示范区、哈溪小脑皮沟石羊河流域源头植被修复技术示范区和大红沟南泥沟综合治理示范点, 示范治理面积达到0.31万km2。

2.3 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立足县域实际, 大力发展以设施葡萄栽培和种苗培育为重点的林业生态产业, 在全县10个乡镇45个村组建成红提葡萄日光温室293.3多km2, 累计生产红提葡萄360万kg, 总产值达5800多万元。完成林木种苗培育420多亩km2年出圃各类苗木400多万株, 年产值2600多万元。

2.4 科技兴林成果丰硕

突出高新技术引进、科技培训服务、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科研攻关五位一体, 结合林业生产, 先后开展科技试验示范20余项, 完成大型规划10余项, 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 国内领先5项、先进6项, 建立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1处, 引进高新技术2项, 引进新树种 (品种) 15种, 使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2.5 生态移民着力推进

始终把生态移民作为改善贫困人口生存条件、维护生态平衡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大力实施“下山入川工程”, 先后建成华藏寺镇红大口、黄草川和松山镇红山根、天堂镇天堂村等10个生态移民安置点, 累计组织搬迁移民5069户, 20681人, 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3 存在的问题及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

由于天祝县地处我国内陆腹地, 位于青藏、内蒙、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 西北部同祁连山脉的主干相连, 东南部入黄土高原, 东北部接近腾格里沙漠边缘, 四周被沙漠、盐碱地所包围, 自然条件严酷, 生态环境脆弱, 是整个祁连山森林资源分布最为集中、人口最为密集、林牧矛盾最为突出、生态压力最大的地区。20世纪以来, 受大气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 境内冰川萎缩、雪线上移, 天然林草植被退化, 水源涵养功能降低, 河川径流量减少, 给全县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生态危机[2]。下游地区由于地表水资源的严重不足, 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水质矿化度升高, 沙化和荒漠化面积逐年扩大, 北部沿沙漠地区灌草植被逐年退化,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治理矛盾突出。

当前国家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 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 把林业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根据国家和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天祝县被列入国家级限制开发区——生态地区范围, 其功能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源涵养保护区;2012年, 天祝县被纳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可以说, 天祝县域内生态环境的变迁, 直接影响着祁连山东段冰川安全和河西三大内陆河之一的石羊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的发挥。充分说明, 天祝县承担着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涵养水源的重要生态功能, 在西北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保护和治理好天祝县的生态环境事关西北和国家生态安全大局。同时, 因全县生态环境脆弱, 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劣、生态承载力不高、林牧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 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就必须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 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与建议

4.1 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 倡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村镇、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知识, 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 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参与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鼓励和支持民间团体和社会公众参与创建生态文明建设, 组织公众行使对生态环境的监管, 富有成效地开展生态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学校、文明厂区创建活动, 促进生态文明理念。

4.2 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要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与建设为重点, 着力巩固完善行政和部门“双线四级”护林防火体系, 坚决杜绝森林火灾。着力抓好森林资源保护能力建设、森林公安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冰川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等重点工作。大力提升资源林政管理水平, 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依法治林, 严厉打击盗伐林木、毁坏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违章用火、破坏林业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切实巩固和发展林业建设成果;加强林地保护和管理工作,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 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4.3 着力实施生态再造工程

推进以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封山育林、通道绿化、农田林网建设等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3], 对天祝县水源涵养林林缘区、水土流失严重区等因地制宜开展植树造林, 营造水涵水保林;对村宅周围、沟谷河滩等宜林地, 积极营造薪炭林和防护林带, 对境内国道、县乡道路实施通道绿化工程, 对源头区域的冰川、雪线、湖泊、沼泽湿地以及其外围的高山灌丛资源进行全面地封禁养护, 对重点生态工程区、生态脆弱区、疏林地、灌草地和退耕还林区开展封山育林, 加大森林防火、防盗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逐步恢复和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对海拔2600m以上和坡度在25°以上的坡耕地, 本着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 实施退耕还林 (草) , 扩大林草植被面积, 增加林草盖度, 使森林资源集中连片分布, 提高水源涵养效能。加快建设生态村镇, 着力推进村镇绿化、庭院绿化和农村四旁植树,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提高人均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

4.4 培育富民增收产业

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研究探索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注重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 着力培育和发展富民产业, 切实加快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步伐;二是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坚定不移地走“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路子,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深入推进“下山入川”工程, 全面加快生态移民步伐。通过武威市区农林场安置、县内易地搬迁安置、县外移民和劳务移民等多种途径, 将居住在海拔2800m左右高深山区的农牧民, 分期分批搬迁安置, 实现异地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罗婧.强化三种意识给力生态文明[J].中国林业, 2013, 17 (4) :39-40.

[2]达光文, 许宫堂, 许开胜.石羊河源头林业生态现状及对策[J].中国林业, 2008, 15 (8) :46-48.

上一篇:营业员求职简历自我评价下一篇:村委会主任竞选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