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工业园发展

2022-08-28

第一篇:我国生态工业园发展

论我国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摘要: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本文在循环经济的视角下,阐述了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的含义和特征等基本理论,我在此针对生态工业园探索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我国发展生态工业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研究发展很快,各地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也发展的如火如荼,这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型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形态,是生态工业发展的最佳组合模式。可以说,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必然战略选择。

一、生态工业园的涵义

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实践的典型范例。Ernest Lowes 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生态工业园概念的学者,此后有关生态工业园的定义众说纷纭。以下是各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基本认同的一些观点:

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 Park,简称EIP)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一种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新型工业园。具体说来,生态工业园区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设的工业园区,它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设计工业园区的物流和能流,在这样的工业园区内的各企业之间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由若干个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有着相互关联的企业要素构成的生态工业园,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

二、我国发展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中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园区的建设在法律法规、资金落实、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建设工作还在不断探索中,因此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到位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的法规和政策体系;相关内容只是散见于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的部分规定中。这样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没有具体明确企业责任和义务的法律法规,也缺少更加具体的专项法律法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政府在政策上

第 1 页 (共 5 页)

的扶助和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政府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支持仍只停留在宣传和引导层面,鼓励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宏观调控、财税金融优惠等方面的政策还存在一定缺失;相关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使得园区内企业缺乏进行生态工业建设的积极性。一些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项目引进后也无法运转。有些需入园的企业由于行业的特点,搬迁成本非常高;而政府给予的补助又是有限的,使企业自己承担极高的搬迁成本和风险,许多企业不愿入园。

(二)产业布局不太合理,管理上存在误区

园区整体发展模式过于粗放,资源利用和环境改善方面缺乏系统观念,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甚至出现重复建设、整合结构不甚合理等问题。同时企业内部管理组织松散、不成系统,缺少专门的管理部门,管理不够科学,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成员工作效率低下;政府和市场作用发挥不够有力,难以形成合力,从而导致生态工业园区发展不均衡。

(三)资金制约,后续力量不足

必要和足够的资金投入,是进行园区建设规划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之一,也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长足发展的后续力量。由于缺少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相配套的经济政策,部分园区的资金来源渠道不畅和不确定,直接制约了园区建设和规划中重点支撑项目的落实;资金链的断裂,极大影响了园区内相关企业的积极性,造成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的投入严重不足,长此以往,企业难以取得应有的效益、规模扩大也会受到影响。

(四)科学技术创新不足

生态园区的改造和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化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规划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物流连接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等。但目前我国与生态工业发展相关的技术如能源综合利用、水重复利用方面尚显薄弱,而且实用化技术不多,可以推广应用的就更少。此外,现在的许多技术措施成本很高,技术水平还不足以维持较低的运行成本、支持生态工业产生效益;这也就导致生态工业链中的物质流动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的生态化改造缺少技术支撑,制约了先进理念、管理和工具的有效发挥。因此我国要进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迫切需要加强生态技术的研发,促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

(五)园区内企业间信息沟通不畅

循环经济理念的实现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成功,很大一部分需要完备的信息系统巨大支撑。首先园区内各企业之间有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集成,必须以了解彼此供求关系为前提。生态工业园的发展和完善,也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但是我国许多生态工业

园区建设过程中,企业为保护自身利益,对自己的原料、产品及废弃物等信息有一定隐瞒;园区内、园区与政府、社区缺乏高效的信息交流系统,致使一些前沿科技信息、政策信息、人才信息等沟通不畅,内部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这样就无法实现园区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也就不能实现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目的。

(六)人们对生态工业的观念存在障碍

人们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还停留在浅层次,容易出现误解,也就阻滞了生态产业发展的步伐。[1] 广大消费者从健康、卫生等角度对再生资源产品心存猜忌,不能放心使用、广泛使用再生资源产品、绿色产品,使生态工业产品的市场难以打开。企业决策者出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因担心影响产品质量或因额外增加成本提高价格而导致销路不畅,因而不愿意进行生态研究、建设,甚至不肯使用再生资源。

三、关于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有效途径及对策的探讨

生态工业园将会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产业园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在生态工业园发展过程出现的诸多问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建立一套完备的生态工业法律法规体系,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制定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区相关立法已成为当务之急。国家环保总局应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共同推进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工作。[2]国务院要大力支持和协助地方政府制定地方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加快制订、颁布环境保护相关条例和办法,保证园区开发建设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尽快与相关管理部门建立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环保法规体系,研究建立行政代执行、环境准入等制度,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同时,加强对生态工业园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健全相关政策保障体系。一是在政策上向生态工业园区项目倾斜,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国家应该对新兴生态工业园建设在征地、审批、投资、环境方面予以倾斜;对生态工业园区发展中的核心项目,如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项目及环保科技产业,政府应该实施税收减免、财政扶持以及利率优惠政策;二是进行政府采购时优先安排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企业购买商品或者服务。采购目录要优先考虑节能、节水和环保认证产品。三是针对某些污染型行业,政府要制定必要的强制性法规,促进其建立必要的生态工业链。[3]另外,从金融、人员培训等方面制定政策鼓励企业进入生态工业园,并提倡在园区内建立生态产业链,形成工业共生网络。

(二)政府、企业形成合力,强化资金链

尽快制定和完善扶持生态工业协同发展的财政政策,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资金的引

导作用,充实建设资金。国家把发展生态工业园列入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重大项目给予直接投资、资金补助或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加大国债资金对生态工业园区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对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技术以及生态工业园进行污水处理、热电联产、中水同收利用、新能源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融资帮助、环保专项基金支持、增值税和所得税减免等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从而促进生态工业园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大力拓宽生态工业园发展的资金征集渠道,鼓励民间资金向生态环境领域投入;实施绿色招商、完善生态工业链,保障园区健康发展。

(三)总体规划,科学管理

科学、严格的园区管理是生态工业园区成功的重要条件。从产品、企业、园区三个层次着手,对污染的治理和资源的使用进行约束,建立工业园区的生态管理体系。要求园区企业尽可能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生态设计和环境标志产品要求,开发和生产低能耗、低污染、可再循环和能够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建立园区水平上的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园区废物交换系统等。政府还应该设置专门部门负责指导和协调生态工业园建设和管理工作;各地应根据条件成立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导指挥机构,对生态工业园的发展进行统一的指挥和调控。特别要使用经济激励和惩罚手段,强化各种管理措施,以推动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加大技术开发的力度,加快技术革新

1、完善循环经济建设的科技支撑体系。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相关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以尽快形成可靠的技术支撑体系。

2、要积极支持建立生态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的作用,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要大力扶助各类研发机构,尤其是民营机构、企业的研发活动。

3、生态工业园区内企业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推行生态工业的成功经验,引进核心技术与装备;广泛进行技术的交流和科研合作,共同组织力量进行技术的攻关,实现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4、培养新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的创新,关键在于人才。要充分利用生态工业园区中科技和人才的综合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科技和关键技术,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环境绩效。

(五)完善生态工业园区信息体系,搭建完善的园区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

园区管理部门可通过构建生态工业信息体系,发展信息网和服务手段,全面掌握园区有害及无害废物的组成、企业的生产信息、市场发展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等,使园区内企业之间的信息动更加迅速,相互变得更加透明,进而建立企业之间的互信,不断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也可以通过信息交流、培训、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增强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信息的透明度。生态工业园内建立、完善金融与咨询机构,完善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从而实现企业之间信息的沟通与共享,增加企业和政府以及企业之间合作、交流的机会,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发展。

(六)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转变企业和群众的观念

在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生态工业园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社会对建设生态工业园重要性的认识。

1、将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相关内容编入中小学教材,在中小学开展国情教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教育;普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与法律知识,增强群众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4]

2、完善网络形式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机制,开展循环经济学术交流。组织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知识培训,帮助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政府也应该积极地向民众和社区介绍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公众参与意识,为生态工业园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3、大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理念,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引导合理消费,规范人们的消费行为。优先使用和采购再生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为生态工业产品培养稳定的市场,从而使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从上述六个方面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制度为基础,提供发展资金和搭建共享信息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动力,进行宣传培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加以推进。

参考文献:

[1]秦丽杰.吉林省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6

[2]张潇,薛增琴.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3)

[3]孙忠英.建立生态工业园,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J].甘肃冶金.2005.(4)

[4]张小冲,张学军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

第二篇:环境工程概论论文——发展生态工业园

发展生态工业园,促进我国节熊减排目标的实现 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行业飞速发展,“高投人、高消耗”的传统生产模式使环境资源已难堪经济发展之负,如何扭转这一态势,是我国目前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实施节能减排、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工业,是改善这一局面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发展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重点通过吸收生态工业园创建的成功经验,结合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理论,提出改进的建议,力图促进我国生态工业的发展,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使经济和环境得以协调发展。

关键词 节能减排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产业

1.

第三篇: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1.生态农业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业自上世纪5 0 年代后期普遍出现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经营水平不高,生产规模小。其特点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破坏了生态平衡,形成了农业的恶性循环,如种植业广种薄收,重用轻养;林业过量采伐,重采轻造;草原牧业超载过牧,靠天养畜。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草地和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等等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2.生态农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内外部环境的改变,我国农业目前出现了不少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如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传统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另外,我国成功加入WTO 后,进口粮食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大量农产品的进口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减少农民收入,加重 我国农民贫困化程度。而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它不仅有利于农民根据市场导向,增加农产品种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保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生态农业还有利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和资源利用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生态农业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综合产业,涉及种养加、贸工农多种生产经营,可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空间。发展生态农业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废弃物,做到“变废为宝”,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发展生态农业,可促进我国粮食增产,确保粮食安全。中国粮食生产从1998 年的5.12 亿吨减少到2003 年的4.367 亿吨。我国从上世纪80 年代以来,便积极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寻求既能增产粮食等农产品,又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农业可持续

4.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呼唤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的出现。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严重地污染了环境,破坏了自然界原来的生态平衡,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农业污染使农产品中化学药品残留严重超标,致使产品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而生态农业的生产原则是充分发挥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的相互作用,采用物种或品种轮换种植的方法,注意利用天敌防治害虫,有效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并且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有益于健康的绿色产品。因而它可以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5.生态农业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观赏价值。生态农业以生态与环境建设为基础,注重农业生产经营与生态状况的协调、互补,净化水质、土壤、空气。所以经常处于生态农业环境条件下,人的身心状况就会得到改善,增强抗病能力,对于减少疲劳、恢复健康大有裨益。可以通过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以清新的田园风光让游客亲近农业、亲近自然,从而愉悦于人,陶冶情操。

第四篇: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编辑:admin 时间:2014-3-24 18:35:00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Hetzer提出生态性旅游发展思路以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一直备受各国推崇,成为全球旅游产业发展的热点。对于我国来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也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较之于传统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是以既有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维持生态资源持续利用为目标,培养生态伦理与道德的旅游模式。

当前,在社会“大生态”等理念的影响下,我国生态旅游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首先,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稳定增长的趋势,人民收入不断增加,为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其次,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自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来,国家旅游局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出台了《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从生态理念建设到投入保护项目建设,再到生态管理监督、建立生态旅游示范区,全方位促进我国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再次,随着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的提升,生态旅游成为时下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生态旅游发展浪潮的促进。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与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内容丰富的生态旅游受到众多旅游者的青睐,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

机遇之下,我国生态旅游仍然面临着较多的发展困境。首先,可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匮乏以及盲目开发导致的生态资源浪费。基于广阔的地貌与多样的气候,我国生态资源可谓林林总总,十分丰富,但其中大部分存在开发难度大、地理位置风险、可进入性差等方面的问题,使可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受到一定局限。实践中,大多数地区在“生态旅游”的口号下,盲目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导致生态资源浪费,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其次,生态旅游超负荷,可持续性发展程度低。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旅游人数大幅增加,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旅游景区的承载压力。另外,很多景区存在规划不合理、景区内部机构运行不协调的现象,在游客超饱和的状态下,景区生态环境必然受到威胁。再次,景区管理体制不健全,阻碍生态旅游发展。在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归类多样性的前提下,不同的生态旅游资源往往具有不同的管理体制,从而导致生态旅游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最后,资金缺乏,生态旅游发展受限。地方政府资金缺乏,直接限制区域生态旅游的投资能力与投资规模,导致地区生态旅游长期处于“开”而“不发”,“启”而“不动”的状态,阻碍地区旅游的发展。除此之外,生态效益不高、旅游地居民和游客生态观念淡薄,也是当前生态旅游发展的障碍。

生态旅游作为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文明,而且还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生态旅游,更应重视其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困境,从而探寻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旅游路径。

以生态经济发展为视角,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具体应从如下几方面出发:一是站在现代旅游发展格局的高度,从大处着眼,体现规划的宏观性和超前性;二是明确生态旅游的产业定位。生态旅游作为现代旅游发展的趋势,应该成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支柱,引领其他产业发展;三是明确生态旅游的功能定位。生态旅游作为现代“绿色经济”的主导,应该明确自身的客户对象、客户需求、市场分布等,从而实现生态旅游的综合效益;四是明确生态旅游的品牌定位。打造地区生态品牌和地区文化品牌可谓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目标,应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以生态文明为基点,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当下,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非具有一致性,现实中依然存在生态保护、生态管理、生态机制等建设不到位之处。对此,我们应该从如下几方面予以完善:其一,加强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的关联性。生态旅游建设应该坚持在尊重自然、顺应

自然、保护自然等原则之下进行,合理开发生态资源,重视对稀有生态资源的保护,加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有效推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其二,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宣传,重视生态旅游专业性人才培养。生态旅游发展应该强调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将生态文明切实融入生态旅游的建设过程中,从而促进地区生态制度建设。同时,重视对生态旅游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培养,由专业人士管理、引导和监督生态旅游产业,从而保证生态旅游经济效益的实现。其三,重视地方政府对生态旅游的组织领导,加强生态旅游的管理制度建设。在生态旅游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地方政府对生态旅游的资金投入,促进地区生态文明的发展。

推进生态旅游制度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生态旅游制度是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保障。因此,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生态旅游制度建设,建立生态旅游项目推广制度和实施制度,健全生态旅游资金投入制度和项目规划制度。同时,要从客观实际需求出发,进行生态旅游的相关立法,实现依法管理,从而促进生态旅游的科学发展。

作者:康晓梅

来源:《光明日报》

第五篇:我国肉类工业发展前景和展望

中国肉类产业是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自由养殖、自由购销、价格随行就市。所以,它的发展是在市场经济的成长中不断进行调整、组合。在肉类产业链中,肉类加工以它特有的连结作用对促进我国农牧业发展、繁荣市场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中国肉类工业的发展正处在新的转型期,其资本结构、技术装备、产品结构、产品质量、企业规模都在得到快速提升。近三年来中国肉类工业发展的新趋势

肉类资源稳定扩大,给肉类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基础和可支配货源。2006年国内肉类总产量达到8051万吨,其中猪肉为5197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64%;牛羊肉为1220万吨,占总产量的15%;禽肉为1509万吨,占总产量的19%。禽蛋产量达到2946万吨。畜禽业发展成为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给肉类市场提供了可调节的商品量。

肉类工业中屠宰加工快于肉制品加工增速。2004年至2006年,中国肉类食品行业规模以上(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企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屠宰加工企业的资本投入、销售收入和利润额增长快于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数据显示:2006年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资产总值达到1302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60%。其中,屠宰加工企业656

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1.5倍;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645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17%。2006年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销售总收入达到2701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1.27倍。其中,屠宰加工企业1417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2.4倍;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1283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67%。2006年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利润总额达到105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2倍。其中,屠宰加工企业47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5.5倍;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58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1倍。

发生这样的变化,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屠宰加工企业在最近的三年里,通过定点入市整顿和组合,由过去的3万多家下降到2.5万家,减少了5000多家。与此同时,屠宰及肉类加工规模以上企业个数2006年达到2686个,比2003年增长了42%。其中,屠宰加工企业1613个,比2003年增长了86%;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1073个,比2003年增长了4.8%。规模以上企业在肉类行业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重从2003年的6.3%上升到2006年的10.7%,提高了4.4个百分点。上述数据说明,一是屠宰加工具有社会投资吸引力,其生产规模、生产能力在继续扩大;二是屠宰加工的产业集中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肉类工业形成明显的区域性发展梯次。按规模权重顺序组列,在中国肉类工业拥有的资产总额中,第一梯次的山东、河南、四川、辽宁、内蒙古、吉林、江苏、河北、黑龙江、北京等10省、市、区为1039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的80%以上;第二梯次的10个地域为210亿元,占16%;第三梯次的11个地域仅为53亿元,占4%。肉类工业销售总收入的第一梯次为2299亿元,占到85%;第二梯次为346亿元,占13%;第三梯次仅为56亿元,占2%。体现在企业收益上,第一梯次为94.6亿元,占90%;第二梯次为9.4亿元,占9%;第三梯次仅为1亿元,占1%。

肉类加工企业在转型中,质量提升成为企业中心任务,品牌战略纳入发展过程中。随着肉类屠宰加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肉类制品加工企业技术装备的更新,肉类产品结构、产品质量及产品安全检测水平明显变化,大中型企业尤为突出,近几年来,获得国家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达43家,其名牌产品品牌51个,其中高温制品7个、低温制品8个、调理禽制品12个、中式火腿制品4个、肉类罐头制品2个、鲜冻分割猪肉14个、鲜冻分割牛肉4个;获肉类蛋品中国驰名商标品牌21个;获国家产品质量免检品种19个。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对21个省、140家企业的160个熟肉制品产品依据国家强制性卫生标准抽检中,合格率达到91.9%。其中,大中企业及名牌企业产品抽检合格率仍继续稳定保持在99%以上。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成为市场的卖点。肉类加工企业充分认识到,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是企业创造名牌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已作为战略纳入到企业发展过程之中。在此,我们代表企业郑重承诺,我国肉类企业是对民生负责任的企业,其创造的名品及品牌是具有

保值含金量的。

当前中国肉类工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今年5月以来,中国的生猪及猪肉价格在短期内出现快速、大幅上涨,致使肉类食品大盘发生剧烈震荡,引起各界高度关注。我们认为,这是猪及猪肉快速发展中出现的调整性问题,我们分析当前猪肉价格猛涨的四大主因是:养猪比较效益低、规模养殖比重小、动物疫病风险大、消费需求拉动强。由于生猪生产下降导致的猪肉供不应求,使我国肉类屠宰加工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首先,从消费需求方面来分析。在我国的肉类食品消费结构中,近几年猪肉一直占65%左右,继续居于主导地位。数据表明,自1990年以来的16年间,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人均占有的猪肉数量已经从1990年的20公斤上升到2006年的39.6公斤,几乎翻了一番;在此期间,猪肉的市场成交量从1990年的619.4万吨上升到2006年的2501.5万吨,翻了三番多;猪肉的商品率从1990年的27.2%上升到48.1%。据我国最新公布的物价指数(CPI)显示,2007年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出现一些明显的特点,一是农村涨幅超过城市。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4%,其中,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9%,超过了城市的3.1%。二是食品涨幅超过非食品。食品价格同比上涨8.3%,非食品价格上涨1%。看起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国内猪肉等食品的需求拉动力将继续增强。国内有些专家认为,肉类行业属于一个超长持久行业,由于国人的饮食习惯,该行业具有的超长久性和超低风险性以及其超大规模的顾客群体,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拟的。由于长时间处于行业成长期,价格低廉被视为消费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以及行业的低技术性,使得该行业呈现出低利润率。随着行业逐步加大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细分,加之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技术含量较高及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的产品入市提供了重大机会和可能性。可以预测,在未来10年内,肉类加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稳定成长期,完成由老成熟行业向新朝阳行业的转换和过渡。

其次,从生产供给方面来分析。长期以来,中国生猪饲养以农户散养为主,约占饲养总量的90%左右;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规模化养殖发展缓慢。随着中国加入WTO,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近几年来,我国屠宰加工企业在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区域化、标准化、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例如,双汇集团2004年以来在漯河市周边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四个种猪繁育基地,到今年1-5月,生产仔猪40122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2%;出栏种猪21625头,同比增长了386%;存栏种猪48300头,同比增长256%。但是,总体上看,屠宰加工企业在扶持和促进生猪规模化生产方面的作用还十分有限。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加快向城镇转移,劳动力价格逐年上扬,现在一般农村劳动力每人每天可收入30-70元。最近由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显示,中国3/4的村庄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以转移,青壮年劳动力的短缺现象正在由沿海向内地蔓延。在养猪比较效益明显低下的情况下,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加速转移和农户散养的急剧减少,而规模化养殖未能相应跟进,目前仅占生猪饲养量的20%左右,造成了生猪供给的结构性断裂。这种情况说明,农户散养的生产结构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国当前已经进入加快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养猪的新阶段。

从市场运行方面来分析。今年猪肉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上涨的情况表明,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对猪肉的市场需求强烈而旺盛,保证猪肉的稳定供应,仍然是平衡我国肉类市场的工作重点和首要任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努力调控猪肉市场,解决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民生问题,促进生猪生产,帮助农民增收。由于我国生猪产业的现实基础和生猪生产生物周期的客观作用,当前猪及猪肉价格仍在高位运行和波动。为了平衡猪肉市场供求,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一方面千方百计尽快增加生猪生

产,另一方面开始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研究建立提高生猪及肉类产业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

中国肉类工业发展的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来,中国肉类食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发展中,屠宰加工领域的亏损企业个数和亏损额呈现出与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领域完全相反的趋势。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屠宰及肉类加工规模以上企业中亏损企业的个数354个,比2003年下降了1%。其中,屠宰加工的亏损企业217个,比2003年增长了32%;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的亏损企业137个,比2003年下降了30%。从亏损额上分析,2006年屠宰及肉类加工规模以上企业中亏损企业的亏损额6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50%。其中,屠宰加工的亏损企业亏损额4.7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1.6倍;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的亏损企业亏损额1.9亿元,比2003年下降了24%。也就是说,中国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领域在减亏增效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而在屠宰加工领域,亏损企业和亏损额都是大幅度增加的。这种情况告诉我们,由于后续深加工落后,国内肉食初级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品种单一,品质同质化,中国的肉类市场还没有完全进入阶梯式差异化的成熟期,在产品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换方面还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在未来的3-5年内,中国肉类工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国肉类总产量将达到8400万吨以上,猪肉、牛羊肉和禽肉所占比重分别为60%、20%和20%;肉制品加工产品量将超过1100万吨。

国内市场需求变化将带动肉类食品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单一肉类品种主导市场的格局将被多样化、差异化、混合品种所替代。猪肉消费会保持绝对量的增长、相对比重的下降;牛羊肉、禽肉消费的相对比重将持续上升。各种精深加工的分部位冷鲜肉、小包装肉、半成品肉、冷冻肉、熟肉制品以及以肉类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休闲食品和旅游食品的消费将明显上升。

对肉类消费安全更加重视。标准、认证、检测、监管执行力度进一步强化。国内消费对肉类食品的需求将进一步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

高新技术和先进营销方式的应用,将为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各种高新技术应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食品的安全、卫生、方便、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等方面。肉类流通基本实现"冷链"化,采用配送、连锁超市、肉类专卖店等现代化方式经营。这些先进技术和营销方式,对国内肉类食品行业的产业升级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市场体系和企业组织体制的日趋完善,将为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创造更为规范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加入世贸组织,我国肉类食品行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将进一步扩大。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利用,有助于我国肉类行业与国际水平、国际市场接轨。但我国肉类产业结构总体起步较低,大量产品品种以内需型为主,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肉类产品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国际化竞争形势下,肉类食品行业必须提高加工水平,增加产品科技含量,确保产品符合安全优质的要求,以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

2009年更新来着元坝畜牧食品信息网

上一篇: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下一篇:危化安全生产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