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2024-06-06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精选8篇)

篇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路径,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那么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又同时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而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从以前的“征服自然”“改变自然为人类服务”,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自然,恢复生态”转变。

其次从目标看,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走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那么如何建设中国生态文明?

(一)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更加科学利用自然为人类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篇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摘要:在刚刚过去的十八大中,生态文明建设被反复提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当初被提及到上升到国家战略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从解读十八大报告为开端,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而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美丽和谐小康社会 的宏伟蓝图。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十八大 生态文明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引起人民大会堂内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相比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达28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大幅增长至45处,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自然”也成为报告中的又一个关键词。

自然环境是人类繁衍、生存的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目前,我国每年能源消耗量占全球19.5%,石油消费

量一半多依靠进口,煤炭消费量相当于其他国家的总和,高能耗产生了仅占世界8.6%的GDP,却留下许多受污染的城市、全世界1/3的垃圾和频繁发生的环境事件。

拼资源、拼环境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矛盾,而且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比如水污染会使渔业生产率下降;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和土壤肥力下降会使农作物产量下降。我们必须从对子孙后代生存发展负责的高度,唤起对保护资源环境的高度自觉和警醒;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老路,而要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尽管中央把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但环境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竣,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城市生活污染和农村面临污染问题又接踵而来,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环保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因此,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

把环境保护作为决策的重要环节,从源头落实环保基本国策。环保从源头抓起,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念,转变把环境因素置于决策之外的决策模式,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同时,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改变以牺牲长远利益换来短期效益的政绩观。

把环境保护作为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要从企业内部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生态工艺,推行清洁生产;从企业之间的循环角度,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园区;从社会整体

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把环境保护作为现代城市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坚决落实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度。一是打破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机制。二是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的落实,包括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等。三是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依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更高的问题。

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坚持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和谐中国。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时,“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仍然位列其中。这足以表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党的重点关切。要真正实现“三大发展”,建设好“美丽中国”,任务仍然艰巨,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一步一步攻坚克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平《环境与人类心理 首届中国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大会论文集》 北京市: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08

[2] 田文富《环境伦理与和谐生态》郑州市:郑州大学出版社 , 2010.05

[3]卢升高《环境生态学》 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0.02

[4] 郭耕 《天人和谐 生态文明与绿色行动》 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 , 2010.04

篇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一、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和历史演变过程

(一)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思想

西方生态理论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在西方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也针对资本主义文明带有一定的批判色彩。西方生态文明理论指明了社会核心价值的新思路,对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开辟了人们对生存环境关注的新视角,并且作为当前东西方学界钻研生态文明课题时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

(二)西方生态文明的演变过程简析

最初,人类对于土地的依赖和霸占行为在西方社会形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引发社会群体矛盾,进而间接引爆了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卓力发展经济,社会资本集中在少数的阶层手中,资本主义形态在西方社会得以确立,但同时蕴含危机重重,正如恩格斯所提到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的话抨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现状,隐约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中人民贪婪和恶性争夺的丑态。西方社会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看到了生态失衡的局面,顺其自然的发生了生态危机。并且迅速转化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森林遭到砍伐、有毒气体弥漫、地下水位下降、鱼类几近枯竭、物种濒临灭绝、气候异常、土地沙漠化、风暴频繁、洪水灾情泛滥、病情疫情严重等等,最终令人类自食恶果。这一系列生态环境的情境,也使人们从资本主义虚假繁荣中警醒,生态文明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形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迷雾中,西方生态理论也日趋成熟,开始从哲学理论俯视和思考人类的生存模式,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生态理论的指导,深刻的分析人们生存的意义和其所产生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对资本主义体制的对峙。随即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发展壮大,充实到政治力量当中,撼动了西方主流资本主义形态,人和自然的关系密切起来。当然,西方生态文明理论中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过分夸大部分,也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所要摒弃的。

二、研究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的影响

(一)我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思路

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对于西方生态的研究一直未有停息,并且钻研生态文明对于在略显虚张声势的社会经济文明的背景之下更加沉稳朴实。在研究过程中,对西方文明做以整理和通观,对其理论形成历史环境、发展过程等加以分析和提炼,将其重要的思想形态逐步带入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里,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

首先,西方生态理论中提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

其次,西方生态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理论认为生态危机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解决生态矛盾是不可能的,必须打破这一制度,通过革命构建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才能彻底消除生态危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当然,这一论调在后来学者研究看来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其并没有真正的揭示出经济危机产生的实质。

最后,坚定了我国加快走进社会主义进程的信心。人类要理性的利用资源来满足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发展经济,保护自然环境是一切文明进步的依托。如果没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那么人类所筑建出来的景象形同虚设,经济的发展成果不足以应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最终给环境污染买单的必然是人类自己。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发展

经济文明固然重要,但要是伴随着生态文明的落没发展经济,是得不偿失的失误。我国已经意识到生态治理的严峻性,陆续启动了退耕还林、天然林区保护、生态草场建设、生态区域的创建等等,这是我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另外,在如今城市内外的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工业废水、废气等,我国相环境关治理部门也加大了考察力度,及时调整工业企业生产方向,规范了环境污染治理标准,取缔了部分高污染、高排放的工厂生产资格。

四、结束语

通过研究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得到了关于建设我国生态文明的启迪。人类发展终归是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并且在生态环境允许的前提下完成社会的构建。我国是人口大国,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建设和维护我们的家园迫在眉睫,避免重复走西方生态建设进程中产生的弯路,吸收西方理论精华,并且让我国全社会共同为生态环境出谋出力。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期能够满足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篇4: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理性;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①这种以自然规律为依据和准则,追求人与自然同生共进的理念,就是生态理性。只有弘扬生态理性,重塑传统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才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最佳选择。具体来说,其主要包括培育生态理性人格,促进科技理性生态化,超越经济理性,造就生态经济理性。

一、匡正经济理性,张扬生态经济理性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经济理性,他认为:每个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怀有理性的利己之心,从而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客观地说,经济理性重视人们的需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只考虑经济因素这种单向思维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甚至是危害,因为绝对化的经济理性会把自然仅仅当作人类的工具,而不是生存环境,进而征服自然、支配自然,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繁荣,势必会导致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人与自然原本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人类不是站在自然之外的,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以损害自然为代价的发展,只会带来短期的可观的效益,而长远的后果就是生态环境被破坏,自然资源枯竭。这就是说,任何主宰、统治自然的想法,带来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人类的灭顶之灾。对此,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②

面对当前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不能再继续坚持单一的经济理性以自然交换发展,特别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经济理性与传统的生活与行为模式,深刻反思经济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的确,一味破坏环境、侵害自然,最终深受其害的也只会我们的社会、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要用生态理性来匡正经济理性,将生态观念融入人们的实践活动,使得其脱离单向度的利益至上状态,促进人类自然观与价值观的深刻变革,从而造就生态经济理性。

生态经济理性比经济理性的视野更广阔,它把经济活动对生态平衡的损害为零的一个特例包裹在自己的体系之中,时时调整、平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规训着人类的经济活动。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必须要塑造和张扬生态经济理性:要以生态经济规律为准则来开展经济活动,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还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更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通过走“绿色道路”和生态现代化之路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邓小平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不但与经济建设息息相关,渗透在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也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推动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是,随着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科技理性也在不斷膨胀,科技的片面发展正在日益暴露出它自身的巨大破坏力,生态问题也被打上鲜明的“科技”烙印。尤其是在现代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一方面在借助科技的力量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提高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科技对生态环境干涉影响的进程被极大加速,其程度愈来愈深刻,由此引发的自然资源衰竭退化、自然环境污染破坏等问题逐渐凸显。

如果想实现自然在人类心中“返魅”,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打破对于技术的崇拜,从科技理性的角度上去反思、检讨自身的行为,限制科技自身的合理性限度,跳出科学技术造就的“以征服、改造自然”为主题的生产模式。正像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所指出的:“我们不应该把人类技术的本质看做统治自然的能力。相反,我们应该把它看做对自然和人类之间关系的控制。”③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积极构建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发展的亲近自然态度,确立生态文明的科技价值观,引导科技价值观还魅自然,发挥科技在生态中的积极作用。比如,给予科技理性以必要的“生态”补充、促进科技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对科技进行生态重塑、引导科技体系结构的生态化,扶持和推广生态技术、推动科技社会功能的生态化。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塑造生态科技理性的观念,实现人们科学技术观和人类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生态转向。

事实上,在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党和国家也非常重视生态科技理性的塑造,促进科技的生态化,还特别强调如果要“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科技生态化的发展,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和驱动力功能将会进一步显现。

nlc202309081709

三、培养和造就生态理性人格

生态文明是一场文明的全面变革,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一项全面的建设。因此,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匡正经济理性、张扬生态经济理性,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还要积极培养和造就适合生态文明发展的人格,实现“人格转型”。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奥秘,这个奥秘就是人格,而任何名副其实的文明,其最根本的外显特质就是对人格尊严的尊重。但是,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与特定的生产条件、社会环境、发展状态和文化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即是说不同的社会形态塑造出不同类型的人格。在工业主义的高歌猛进中,一种对生态环境保持冷漠状态的非生态人,或者是那种只想占有和享受自然生态资源而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反生态人占据着整个社会,这种对自然的冷漠占有、对工具性价值取向痴迷的单向度人格,非常不利于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反,取而代之的则应该是一种符合生态文明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新型人格,即生态理性人格。一般来说,生态理性人格表现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工具理性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以及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具有这种人格的人们顺应自然、遵从自然始终保持对自然的感激之心、忏悔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和珍爱之心。

但是,塑造和锤炼生态理性人格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社会各方面长期共同的努力。其中,首先就是要弘扬生态文化,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的社会氛围和风尚的优秀文化。因为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而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则是非常巨大的,只有在全社会广泛持久地宣传生态文明,营造涵养生态人格的良好氛围,才能感染大多数人关注自然、关心自然,并能付诸于行动。其次,要加强生态教育,培育公众生态意识。塑造生态人格离不开环境教育的内化,要使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要对人们进行生态知识、生态道德的长期教化和引导,使生态意识得到社会主体的认同和接纳,并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精神动力。最后,要加强生态实践的锤炼,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完成“人格转型”,达成人、自然、社会协调永续发展的价值旨归。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活动。人们只有以积极态度与行为参与到生态实践當中去,通过人类的生态实践活动沟通人与自然之间的鸿沟, 才算是形成了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新的人格范式,也才能真正切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上述可知,只有匡正经济理性,使经济理性上升和转换成为生态经济理性,只有实现技术祛魅,确证“科技理性”的合理性限度,实现科技理性的生态转化只有培养和造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性人格,才能不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程度,才能坚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注释

①习近平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3-07-21.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559-560.

③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172.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15-05-06.

篇5:浅析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通信一班 陈策力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 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重要保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 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路径,建 设体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挑战

首先,我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拥有庞大 的人口基数,并且我国人口每年仍在急剧增长。另一方面,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其次,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源能 源。由于长期粗放增长,导致我国资源的保障能力快速降低,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国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源短缺的 压力将长期存在。再次,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由于无序开 发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导致因盲目开发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危害了人民 的健康,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 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 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 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 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 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 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加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两项 战略任务,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长远发展 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观念,使之广泛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以及每 一个家庭和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共同关心并积极参与这项事业。

(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历史工程。在这一过程中,仅凭道德约束是不够 的,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制保证。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的法律法规.但还 存在许多问题。

1、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加快形成可 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治理生态环境。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等构成的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

2、要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

3、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实行重大环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要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 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 的执法机制。所以说,加强环境战略和政策研究、完善环境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篇6: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生态学的一般规律,可以概括为“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能流物复”;“协调稳定”、“负载定额”、“时空有宜”等几条规律。“物物相关”和“相生相克”的规律,揭示了自然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存共生的生态关系。而“能流物复”和“协调稳定”的规律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保证。“负载定额”规律揭示了任何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

生态文明,“一般而言,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是对应于工业文明并以其为总结基础的时代性扬弃,是人类最终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文明发展里程。

纵观整个世界,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在继续,并且有的地方还变本加厉,人类仍然面临自然危机、生态危机的威胁。但是,人类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举步维艰,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是当今世界唯一能指引人们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武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提出的“新陈代谢”理论,这一理论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正是借助这一理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深入到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领域,从而展开了对“环境恶化”的深刻批判,而正是这一批判,“预示着许多当今的生态学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举措,是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的高度体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行之举。

二、中国环境问题的形式相当严峻。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12—1/10,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远远超过这两个因素。虽然中国政府加大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全国环境恶化趋势总体上开始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相当多的城市水、气、声、土壤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在加剧。

我国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同时,保持对自然—社会一经济之间关系的清醒认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程度地发展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最终形成了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本内容,以重建新型的天人和谐为目标的理论创新。我们应抓住机遇,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发现节约能源、消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技术、新方法、新途径,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走一条生态效益型的经济增长之路。另一方面要汲取西方工业化过程的经验教训,注重对科学技术进行生态化的改造,即按照地球生物圈动态平衡的客观要求来调控科技的发展,促进产业生态化,以减轻生产活动对 生态系统的压力,大力推行无污染的生产工艺技术,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而真正实现在保持自然资源质量和持续供应能力前提下,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不超越环境系统涵容能力和更新能力前提下,推动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包含了深刻、现实的生态思想,这种生态思想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威视中把我了人与自然、历时与自然的真正统一,并以现实的实践性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我们今天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启示;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包含的物质变换概念、节约思想、环境再生产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直接的理论资源;马克思生态思想对资本逻辑的揭示与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道路提供了重要指导。

按照马克思人与自然、节约思想与环境再生产思想,并总结国际国内生态建设的长期实践和成功经验,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生态建设主要有三大措施,即保护、自然恢复和人工治理。

对现有未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进行保护是搞好生态建设的基本前提,要强化全面控制各类经济活动,特别是土地开发,城镇、工矿、道路建设和森林及草原的过度利用造成水土流失的增加和加剧,消除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边治理边破坏”和“破坏大于治理”现象,这对遏制生态持续退化和恶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工综合治理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快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需求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在我国生态建设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已很好的说明其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马克思生态思想不仅对我国甚至对整个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都有重要的启示,但我们在付诸行动时,还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符合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措施,从而使我国的生态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当前,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比较淡薄,应强化公民的生态意识:一是改变原有的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建立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生态文明的思维模式;二是通过对生态文化知识的宣传,改变公民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态度,拓宽公民的生态文明认识渠道,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最后转化为实际行动,使个人发展同生态环境相协调,对生态文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提高科学执政能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平衡,关系到各方面的利益。科学执政始终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没有科学思想的指导,不运用科学的方法,建设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成功。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目前,我国政府依然以GDP论英雄,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行绿色GDP核算,促使地方政府和企业推行低消耗、低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摒除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建立经济发展新范式。一要改变粗放型生产方式,努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二要发展低碳经济。其次,在生活消费方式方面,要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建立健康消费方式。我们应当倡导和建立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提倡节减的生活方式,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更多地转向精神生活。

实现公众参与。重视保障公民的环境知情权;重视保障公民和民间组织的环境监督权;重视对公众的环保知识宣传和技能指导。

篇7: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人类发展史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有别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人们所熟知的物质,精神,政治等文明都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惟有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众所周知,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使发展变为不可持续。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的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则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战略意义。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人所共知,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有人说,30年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生活会这样富足;同样,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环境会如此恶化。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是薄弱环节,亟需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应当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为此,必须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篇8: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何以可行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1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1564亿元, 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 比上年增长7.8%;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 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 增长12.8%, 其中税收收入100601亿元, 增加10862亿元, 增长12.1%。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尽管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目前严峻的生态危机, 但是, 生态危机的解决离不开强大经济基础的支撑。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了12.45%;全国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由2005年的41%提高到59.9%, 地表水国控断面劣Ⅴ类水质比例由2005年的26.1%下降到20.8%;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好于Ⅱ级标准天数超过292天的城市比例为95.6%。没有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 生态建设就会缺乏人力和物力的支持,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纸空谈, 不会落到实处。

二、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1973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在会议之后,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试行草案) 》, 这是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 为后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 》奠定了基础。1978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改, 修改后的宪法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了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从此以后,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和以后的环境立法提有宪法依据。1979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 》正式颁布, 这是我国的环境法体系开始建立的标志。

进入80年代, 我国的环境立法发展十分迅速, 环境立法成为我国法制建设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国家颁布了大量的环境法律、法规, 环境法律体系逐步形成。我国的环境法体系自建国以来经历了由无到有, 并逐步发展完善的60多年的时间, 逐步完善的环境法体系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三、生态科技日新月异

环境污染的防治和生态系统的恢复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治理已经产生的环境污染, 而且能够实现从源头上实现低消耗、无污染的清洁生产。20世纪80年代以来,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技术、航天航空技术、海洋技术以及环保技术的发展, 为缓解资源短缺、抑制环境恶化、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目前生态科技的发展主要体现为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

新能源是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的, 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 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各种能源形式, 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中国21世纪议程》对清洁生产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 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如今科技的发展不仅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更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铺好了前进的道路。

四、社会生态意识显著提升

意识是实践活动的指导, 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意识, 才能保证实践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 生态文明建设亦是如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离不开全社会生态意识的提升,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生态观念, 全社会才会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一方面, 近几年来频发的重大环境事件给社会公众敲响了警钟, 人们充分认识到了环境危机给全社会带来的灾难;另一方面, 在生态教育的普及以及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下, 公民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有了显著提升。在这两个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整个社会的生态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如今, 低碳出行、绿色消费、减法生活等词汇日益风行, 成为许多人表达个性、追求时尚、享受人生的一种生活主张或态度。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一项工作, 它更多的体现为全民的行动, 只有全民生态意识的不断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稳步、持续的开展。目前全社会的生态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些成果为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爱军, 张锋.生态文明研究 (第一辑) [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

[2]刘爱军.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

[3]姜春云.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高中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下一篇:早晨的树林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