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

2024-06-26

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精选4篇)

篇1: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

2015年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吉祥物征集启事

以“享受文化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二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将于2015年8月28日至2015年11月28日在全省展开。为丰富活动的文化内涵,扩大品牌影响,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吉祥物设计作品。

一、征集对象和时间

1.征集对象:面向国内外设计团队和个人。

2.征集时间:从即日起至2015年7月20日18:00截止。

二、作品设计及要求

1.所征集的吉祥物设计作品形式上要求为卡通形象,题材不限,体现安徽文化特色,健康向上,生动可爱,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感染力。吉祥物命名简洁上口。作品需附简要的《设计说明》,重点阐述设计思路、基本理念和表现意图。

2.作品应有正面图、左右侧面图及背面图。作品能够在多种媒体、载体中使用,适用于平面、立体和电子媒介的传播和再创作。吉祥物设计稿为彩色,纸张规格为A4,清晰度大300dpi。

3.作品应为原创,不得侵犯第三方的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或其他权利,严禁抄袭,一经发现作无效处理,同时违者自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参与者若有所借鉴,需承担主动说明义务,由活动主办方判断是否抄袭,未主动说明的,视同抄袭。

三、评审办法

由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组委会办公室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每一件应征作品进行认真评审。评审结果将在媒体上进行公示,确无异议后,正式确定所采用的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吉祥物设计作品,并予以公布。

四、相关说明

1.所征集的作品无论是否选用,均不予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一经采用,其版权、使用权、修改权归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组委会所有。

2.应征团队和个人需注明手机、邮箱等联络方式。

3.作品提交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或发生的损毁、丢失等情况,由应征团队和个人自行承担。

4.作品一经采用,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2000元的奖励。

5.应征作品请邮寄或发送至以下地址:

收件单位: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39号安徽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发展处

邮政编码:230001

电子邮箱:********

联系人:********

联系电话:0********

篇2: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

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惠民

惠民位于鲁北平原,黄河北岸,属黄河三角洲腹地。惠民在商代为蒲姑国地,西周、春秋、战国时为齐国地。秦置厌次县,西汉改置为富平县,东汉仍更名为厌次县,三国、西晋、北魏均名厌次。北齐废厌次,属阳信县。隋复置厌次县,唐宋元因之。明置乐安州,后改为武定州。清升武定州为武定府,置惠民县以为府治,取城南惠民沟为名。自秦始皇东巡设厌次县以来,惠民历为州、府、郡、县治所。惠民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多年前就有氏族部落聚居。著名历史人物春秋时期“兵学鼻祖”孙武,西汉大文学家东方朔,隋代画家展子虔,元代剧作家康进之都出生在这里。惠民境内有龙山文化、大商文化遗址,旧城北部有宋代古城墙遗址,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北方仅存的清代城堡式民居“魏氏庄园”。传统民间艺术有皂户李乡河南张泥塑、清河镇木版年画、剪纸、魏集古木家具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河南张泥塑始于1426年,祖辈沿袭至今,以红粘泥为原料,经设计造型、制胚、晾干、涂粉、着色、涂胶等工序加工制成,品种繁多,造型古朴,色彩艳丽,形象逼真,艺术价值极高。清河镇木版年画始于1730年,从潍坊和天津引进后经加工修改而成,取材异常丰富。“胡集书会”是兴起并扎根于惠民县胡集镇的一种曲艺集市盛会,从元朝兴起,至清初极盛,一直沿袭至今。

篇3:惠民文化季里找乐儿

创意消费嘉年华

时 间:9月1日—10月8日

地 点:798艺术园区

包括创意礼品团体采购招商、创意产品市集、创意环保设计展示展销等活动板块。通过“非创意不生活,免费大赛不设槛”等文化惠民活动,让市民感受艺术创意的同时,享受文化消费的实惠。

2013第三届书画知识产权艺术周

时 间:9月14日—9月19日

地 点:中华世纪坛

举办以“艺术品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的书画知识产权艺术周,开展研讨会、展览、品鉴会、精拍会及版权授权等活动。

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消费季

时 间:9月26日—10月3日

地 点:国贸、蓝色港湾、当代MOMA等

在消费终端举办各类设计产品推广活动,与房地产、家居、汽车等行业合作,推广设计消费新概念。推出一批“设计周指定设计消费场所”和“设计周指定设计品牌”以及享受行业补贴的原创设计产品。

中国民族精品博览会

时 间:9月27日—9月30日

地 点:民族文化宫

以“中国之美,世界共享”为主题,涵盖中国民族精品品牌展销、高端论坛及“国风榜”颁奖盛典三大板块,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设计创新的相互融合,参展作品皆为民族原创精品。

2013北京美食文化嘉年华

时 间:9月19日—10月7日

地 点:石景山游乐园

包括美食文化展示、地方小吃现场烹饪、成品食品饮料以及新型食品加工器械、家庭厨具展示展销,传播健康美食知识,弘扬绿色餐饮文化。

工艺美术非遗嘉年华

时 间:9月28日—10月7日

地 点:北京国际雕塑公园

邀请海内外知名工艺美术机构和拥有非遗产品的单位现场展销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玉雕石刻、珐琅、景泰蓝、工艺礼品等,组织艺术品鉴赏讲座、工艺美术品无底价拍卖会等活动。

动漫游戏嘉年华

时 间:10月2日—10月3日

地 点:国家会议中心

由原创ACG作品推介、互动体验、同人原创作品交流、现场活动等主要板块组成,汇集了最新最酷的动漫周边元素,是“十一”假期京城漫迷最期待的漫展之一。

2013北京文化数码产业博览会

时 间:10月2日—10月4日

地 点:国家会议中心

展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成果和现代文化数码时尚风潮,通过产品打折、低价销售、无底价拍卖等形式,让利于民。

2013第四届中国电子商务博览会

时 间:10月9日—10月10日

地 点: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通过搭建网购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与知名品牌网购商城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让网络的优惠折扣能在博览会上得以实现。同期举办论坛、分销大会等活动。

北京金秋优秀剧目展演

时 间:9月—10月

地 点:北京各相关剧院

以低价位或优惠价的方式开展话剧、舞剧、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北京曲剧、儿童剧等50多场剧目展演,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首届网上惠民文化消费季

时 间:9月—10月

地 点:各大电商网站

携手知名电商围绕文化商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促销活动,探索推出企业让利的“惠民文化消费券”,消费券可以在网购时作为现金抵用。

北京金秋文物艺术品拍卖月

时 间:9月—10月

地 点:北京部分拍卖场

举办20场左右文物艺术品拍卖活动和知识讲座,发放法律问答便民小册子,让市民了解拍卖、体验拍卖。

本刊记者 丁姗姗

篇4:惠民文化消费:循序渐进更持久

现状:潜力巨大规范不足

《经济》:能先为我们解释一下文化和消费两者之间的关系吗?

于丹:文化消费的概念现在确实是有一点模糊。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是进行简单地排序,即仅仅处在“消费文化”,而没有达到“文化消费”的层面。

什么是文化?《周易》上说,“文化”是观察了世间人文百态,有生活方式、有价值观,再来化于人心。那什么是文化消费?这就需要我们把重心落在“化”字上。那些哲人的语言,那些博物馆里的典藏,那些挂在墙上的字画,是一种文化,也可以用来消费。可是作为老百姓,有多少人能够欣赏到芭蕾舞的曼妙,沉浸于交响乐的世界中呢?所以普通老百姓能不能把文化变成一个生活元素,进而拓展成一种生活方式,是目前文化消费需要研究的重点,也是惠民文化所要做出的努力。

《经济》:目前惠民文化所遇到的难题有哪些?

于丹: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农耕文明的国家,几千年来习惯了和土地的连接,包括我们的文化习惯都是按照二十四节气的驱动来对新的一年进行规划。这就是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而是一种生活的坐标。从前乡里举办的集社、集会、听戏,包括乡里乡亲间毫无隐私的“家长里短”都在今天的都市化生活下烟消云散。现代消费打破了群体节庆消费,转而变成家庭和个人的消费单位。因此,目前惠民文化消费在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消费技术手段日益发达,而个人消费的观念系统却日益迷茫。

《经济》:那现在的文化消费还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于丹:目前它还处于一种消费数量很巨大却也很庞杂、很混乱的状态。为什么说它混乱呢?第一,文化消费还不够自觉,它存在偶发性,更像是某个引爆点下的购物狂欢。第二,文化消费并没有进行常态化的培养,还停留在某个节庆,某次政府驱动下的行为,与市场关联程度并不大。第三,文化和消费两张皮,也就是说“文化搭台,消费唱戏”,导致最后虽然算的是“消费”的钱,但“文化”并没有真正渗透其中。

难题:“井喷”过后无法形成“常态”

《经济》:据您了解,第三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活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于丹:惠民文化消费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尽可能地缩小市区与郊区、沿海城市与中部城市在文化消费上的差距。

通过分析研究前两届搜集到的数据,我们发现一旦文化消费季启动,市区的文化消费就会迅速形成热点,由于市区文化设施比较成熟,例如剧院、电影院、书店都设有各种互动的机制,因此市民的参与感也很强。但对郊区县来说,这种消费就形成不起来。郊区县不仅在先天资源上极为匮乏,居民的文化消费习惯也还没有养成。这种市区和郊区间的巨大差距仅在北京就体现得淋漓尽致,更别说中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对比了。所以惠民活动的第一步就是培养经济欠发达地区市民的消费习惯,使“文化消费”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经济》:也就是说在文化消费方面我们的成长空间还是很大的?

于丹:是。但是尽管我们的进步空间很大,我也不希望它以“井喷式”的形式出现,我更希望它以一种持续的、理性的、健康的状态循序渐进。

《经济》:为什么“井喷式”增长不好呢?

于丹:过犹而不及。只追求单个的消费点没办法形成一个文化轴。比如接下来4月份是我们的“全民读书月”。通过媒体炒作和朋友间的口耳相传,大家都意识到,“哦!4月23日是读书日”。于是纷纷去消费买书。可是,其他的月份就不需要读书了吗?这种从众心理带动下的消费又能持续多久?买回去的书又能看几页?所以在文化消费方面我们不能做“暴发户”。

《经济》:说到文化习惯的培养,欧美很多国家都会定期举办大型音乐会、歌剧戏剧和艺术品展览,它们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于丹:拿伦敦西区为例。过去我们曾经探讨过北京演艺集聚区形成难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说,因为集聚区建在了北京南城的老区,不处于我们的中轴线上,不靠近鸟巢水立方,不在四环五环旅游精品线上,因此经常遭遇交通阻塞,人们就不愿意往那儿跑。我就反驳说,难道伦敦西区就不堵车吗?他们堵起来比我们还严重。但他们同一个剧目驻场演出可以演30年,天天爆满。我今年年初去伦敦看《悲惨世界》的时候发现那儿从门口到墙上甚至连井盖儿上都铺天盖地贴满了宣传单,仔细一看:《悲惨世界(1985-2015)》,我这才意识到,原来他们演这场剧已经演了整整30年了。

戏剧结束后散场,我从剧院中出来,走的是一种旋转的楼梯,非常陡峭也很狭窄,只能容两人并行。当时是周末,人很多,还有不少人带着孩子。可就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还很自觉地排在右侧慢慢往下转,并将左边空出来当“应急通道”。这一幕不禁让我深思文化消费的根源和意义所在。

《经济》:确实,这种现象又验证了您前面说的文化消费的促进不能揠苗助长,而要一点一滴从习惯开始,培养文化消费的传统。

于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惠民文化。“惠民”就是要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优惠,降低摆在他们面前的两个门槛。第一道是硬门槛,也就是票价等各方面的费用。现在各种价位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过高,工薪阶层愿意把薪水用于教育、医疗或者养老。我们的社会安全感还不够高,而且越是从农村过渡到都市,这种不安全感就越强。第二道是软门槛,北京是一个由老市民和新移民组成的城市。白领和新移民需要交响乐和芭蕾舞演出,而老北京可能更需要看到相声、评书和京剧。因此我们不能粗暴地把文化强塞给老百姓,而需要根据不同层级“因材施教”。

未来:成为经济发展的“孵化器”

《经济》:未来在培养起居民的文化消费习惯之后,文化产业会形成什么样的业态?

于丹:首先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多元指主体资质的多元,比如国营的企业、民营的企业、合资的企业等都会大量涌现出来,将社会资本用于投资文化的消费企业将率先引领文化消费大潮。第二,文化产业将会密切与文化消费捆绑起来,文化消费的数额也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常态化的稳定比例。第三,文化产业的园区将出台越来越多的评估标准。现在大家总是说“文化产业是个筐,逮着什么都往里装”,可见目前文化产业的集聚园区在评价上是极其不稳定的,对于人才的引进,对于整个服务和管理,对于公益指数,对于文化金融的参与度、融合度都还没有一个相应的标准。未来文化产业将会通过创意让文化和消费发生化学反应而非简单的物理累积。

《经济》:在此基础上的第三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规划是怎样的?

于丹:目前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已经开展了三届了。第一届我称为“生存期”,第二届是“生长期”,今年这届则是“品牌期”。如何打造品牌呢?第一要做文化惠民消费的顶层设计,主动缩小市区与郊区的差异。这需要我们从北京的16个区县开始做起,让大家摆出自己的亮点,说出自己的优势,找到差异化生存的特征,然后共同实现品牌的打造。第二,要做对象化的惠民政策的推送,也就是要分层级、分区域地进行更加细化的服务。分区域,就是区分市区的核心消费群和周边包括天津河北的松散消费群;分层级,则主要体现在人的年龄分级上。今年我们希望能重点挖掘老人和孩子的消费潜力。第三,要让企业形成一种常年的业态合作理念,增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粘度,建立全链条的文化惠民消费产品。第四,要利用互联网思维,将线上互动与线下体验结合起来。互联网思维是我们这个时代谁都不能回避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今天的文化消费也不仅仅局限于逛庙会,大部分需要在虚拟空间中完成。

上一篇:新学期新畅想班会下一篇:有关遗忘的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