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化素养心得

2024-06-23

教师文化素养心得(精选9篇)

篇1:教师文化素养心得

漫谈学习西方绘画艺术的心得

纵观西方的文化艺术,绘画艺术绚灿瑰丽,丰富多彩,它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对后世的影响巨大,意义深远。

欣赏艺术的美,不应只局限于其表面,更应寻其文化根源,结于时代特征,作者个人思想感情,以及特定时空情境等。绘画是活的艺术,生动传神,源远流长。我们只有在具备一定的只是文化基础时,才能真正体会其文化艺术价值。

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基于我的学习认知,我就我最感兴趣的几位大师分说一二。

当世界文明进程进入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绘画艺术也迎来了发展的辉煌。这一时期的绘画,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在绘画中表现人的思想和情感,把人的思想、情感、智慧都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个时期,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的达•芬奇诞生了。他的画作,充满了科学性,渗透得细致入微。他将两者融为一体,它们是完整的结构整体,充分表现着和谐的比例和各个形象之间的平衡感。他的画作《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

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另一位同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伟大画家还有拉斐尔,他潜心研究各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并认真领悟,博采众长,尤其是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米开朗基罗的人体表现及雄强风格,最后形成了其独具古典精神的 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成为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鼎足而立的文艺复兴艺坛三杰之一。拉斐尔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显露出其非凡的天才。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充满了人性和母爱。

到了19世纪,又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画家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也许是凡·高敏感的个性,命中注定要使他成为一名惊世骇俗的画家,让他在画布上挥洒他那激情四溢的笔触,涂抹那明亮跳跃的色彩。在其短暂的37年生命历程里,他留给世人的是生机盎然的向日葵和夜空中闪耀的点点星辰。正如一位英国评论家所言:“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他享誉世界的《向日葵》,用有力的笔触和变化丰富的黄色,表现出向日葵旺盛的生命力和葵花盘饱满沉实的质感。画面上,凡·高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源于内心灼热的情感,深深地打动着观众的心,让人读懂了生命的激情和生活的美好。正如他的同时代画家里奥埃所言:“他长时间的蓄意创造一种新艺术,能够打动没有细微艺术感觉的普通人们。”凡·高一共画过11幅向日葵,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画有16朵葵花的《向日葵》。

从上面的三位世界著名的画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伟大的绘画作品确要我们深究其思想文化蕴涵,唯有如此,欣赏西方绘画艺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才有了意义。

西方绘画艺术融入教室文化素养课程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我们师范生的领域。西方绘画艺术学习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第一、西方绘画艺术欣赏有益于大学生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包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是一专多能的素质型发展。鉴于此,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已经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大学生西

方绘画艺术欣赏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大学生灵魂雕铸和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在西方绘画艺术欣赏课上,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就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这里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我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三、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通过西方绘画艺术欣赏对美和艺术增进理解,无疑对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在这种鉴赏活动中,是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

第五、西方绘画艺术欣赏可以娱情怡神,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通过鉴赏不仅使人视觉愉悦、心情舒畅,更在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空间、肌理等形式组成,所以画面上的节奏感、韵律感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进而使人产生联想。因而,当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不管是遇见那些赏心悦目的写实作品,还是一些现代派艺术家的抽象作品,都会使我们获

得一种喜悦与满足。对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也更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热情与创造能力。

总之,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西方绘画艺术欣赏纳入到教师文化素养课中学习,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西方绘画艺术欣赏课的学习发展大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培养文明合格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2:教师文化素养心得

钦北区大寺镇天白小学黄振光

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力度加大了,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仅仅掌握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是不够,除了这些,我们还应考虑怎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是我培训以来的感悟。

教师,既要以学问教人,还要以道德育人。作为教师职业的从业者,其个人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性,其道德影响广泛而深远,教师的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师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塑造出使学生难以忘怀的可亲可敬的师长形象。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认真教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师德的首要基础,如果一个教师不是一个优秀的“教书先生”,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教师的爱可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每一堂课,都仿佛在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让学生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因为“爱”不是一句空话,教师必须尽可能地给学生多学一点知识,让他们学得好一点、成长得顺利一点,这对学生学业的提高、知识的增长,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丰富师识本领,提高师艺技能。

“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高超的师识本领和师艺技能,是教师高素质的集中体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功底,文化功底深的老师,就是特受学生欢迎。大家都说,你要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为了灌满这一桶水,并让它不因为蒸发而减少,在业余要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增长自己的才学,不断探索教育技巧的奥秘,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依赖感,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

三、关爱学生,力为一个“人师”。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教师应该爱每一位学生,不管大小强弱,甚至不管学生的品行优劣,教师都应该付出爱心,一视同仁。教育,如果充满着爱,即使是冰冻的感情也能融化,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新生一代的培养,各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造就等艰巨任务。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进行着教书育人的劳动。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多种素质,而具备教师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素养2.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备课、写教案)技能备

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谓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写出教案)的过程。

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写教案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训练上。教师往往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对教材内容的钻研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意志、个体学习情况的了解,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新课标”要求我们从备课、教学设计开始,力争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因此,在备课、写教案时教师就要致力学生学情分析,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最佳结合点,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学生要学习形容词的比较级,那就要找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与新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到两者之间的结合点,认真组织好教学设计。结合点:形容词原形与比较级。)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特点,能够做到因材施教,达到“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目标。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善于驾驭课堂教学,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合理分配使用课堂教学时间,科学地分配知识的密

度、广度、深度,重点突出,讲练得当。要善于鼓动、感染学生,努力使课堂教学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要适时激励学生,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参与欲和旺盛的求知欲。

篇3:浅谈教师如何提高文化素养

第一, 志存高远, 耐住寂寞, 甘于奉献, 追求高尚。教师是一种精神上富足而物质上匮乏的高尚职业, 作为教师就要认可这个职业特点, 要耐得住职业的艰辛, 摒弃功利, 去追求精神上的卓越。因此, 要树立高远的教育理想, 坚守高尚的精神家园, 保持知识分子的高贵气节。要坚定科学的教育信念, 坚持正确的教育教学目标。要具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 对教育的理想矢志不移, 不断追求。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教育理念, 以对学生的终极发展负责为出发点, 坚持育人为本, 关心学生生存、促进学生成长, 抵制教育上的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行为。

第二, 多才多艺, 创建高雅文化, 提高审美情趣。教师是人类历史文明的最重要的传递者, 一名具有高雅情趣的教师会不断陶冶健康的情操, 具有阳光、向上的人格魅力, 因而总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喜爱。要在琴棋书画、赋诗吟词等健康高雅兴趣爱好中陶冶情操, 以此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健康兴趣爱好。随着时代的发展, 更多的高雅文化形式的出现, 教师应该积极试水, 与校本课程结合, 对学生进行美的“浸润”和“孕育”, 使学生在与教师的共处、交流中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地接受健康高雅文化的熏染。

第三, 博览群书, 博学精思, 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文化经典是人们长期以来对世界和人生状态、意义的描述与阐释, 是人类思想的精华。阅读经典, 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 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 提高文化素养, 尤其要提高人文素养。开展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和科学等知识的学习, 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 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 拓宽文化的视野, 提高思想的高度, 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 与时俱进, 多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三人行, 必有我师”, 社会从“前喻文化”时代进入到“同喻文化”时代和“后喻文化”时代, 教师要以终生学习的理念,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 让头脑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要具有从各种渠道中去捕捉信息的能力和素养, 既要从学习交流与培训中获取文化知识, 又要善于从媒体中获取文化知识, 还应该从社会交往和其他渠道中获取文化信息, 并为教学所用。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 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思想, 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用全新的知识和全新的理念来教育富有时代精神的学生。

篇4:浅析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英语教师;文化素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59-02

一、教师文化素养的定义

素养指的是一个人的修习和涵养,和素质同义,从广义上来看,包括外表形象、道德品质、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与科技都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的素养包括身心素养、业务素养、文化素养、思想政治素养等各个方面。《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的生理上生来就具有的特点。第二,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第三,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师的文化素养所指的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气质修养以及丰富的文化知识涵养,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特征。

《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按照现如今社会的发展程度,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传道所指的是引导方向,讲明道理;授业所指的是传授方法,指点如何实现目标;解惑所指的是点悟,去客观提醒、修正疑惑。教师作为社会发展的纽带,传播人类的思想文化,培养教育新生一代,所以教师需要具备优秀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学历不高、水平不等、视野不宽、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精神贫乏、文化底蕴不厚、西方文化输入匮乏等等。

首先,教学能力不足。在英语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都根据自己认定的、以往沿袭下来的教学方法来授课,没有把注意力放到外语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上,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整合能力,缺乏创新思维,没有系统的教学方式,导致教育方式单一,育人乏术。

其次,升学制度导致问题出现。“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手段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大部分教师一味地追求升学率,把英语作为语言知识来传授,而不是当做交际工具来对待,教师对于教学没有太多思考,不注重教与学的规律,教学技巧不够灵活,致使学生缺乏创新思维,降低了学习兴趣。

再有,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教师的英语专业水平对教学结果有直接的影响。英语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读写译”可以通过大量训练达到提高水平的目的,“听与说”需要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环境对英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大部分英语教师没有出国进修培训过,以至缺少与外国人交流对话的机会,接触不到英语语言环境是大部分英语教师口头表达能力不足、听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另外无论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教师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疲于应付日常教学活动,就很难抽出时间去研究英语语言的变化,更谈不上全面深入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

三、采取有效的措施

1.加强道德修养

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在成长阶段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正确的教育是教师的职责,所以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教师的思想品德和观念会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造就出掌握一定文化,具备一定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社会成员。虽然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决定了时代的不同、思想观念的不同,但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在各个时代都是一致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教师一定要按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一切,也会和教育活动—样,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习惯产生不小的影响。因此说教师的道德素养对学生的德育影响至关重要,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不但靠教师口头上的教育,还要靠规范教师的行为来对学生产生影响与教育。要以自身高尚的心灵去陶冶学生,以丰厚的知识哺育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指引方向。为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更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验到真、善、美,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带给他们在内心上的充实与和谐。

2.提高业务水平

陶行知曾经这样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提高,我们会发现身边的学生一代比一代更加机敏,个性特征更为明显。主要原因在于这一时代的孩子拥有广阔的知识面,他们有非常多的信息资源可以利用,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接收到任何需要的信息,增长见识,扩充知识量。而早些年代的学生信息来源有限,接受知识无非就是靠教师的传授,教师所传授的也是课本上一成不变的内容。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主要是在课堂上讲解大量的单词短语、句型结构和语法知识,把英语当做一门单纯的语言知识来讲授学习,而不去考虑英语语言的文化意义或者实际应用。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通过各种媒体、网络掌握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可是教师却止步不前的话,就没有办法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更不要说培养优秀的英语人才。

鉴于此点,提高英语教师文化素养势在必行,并且成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跟上时代的脚步,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态度,认真好学,刻苦钻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对本国的语言和文化有很深刻的理解、掌握和认同感,还要注重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学习。教改后的英语教材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发展综合素质人才,所以教师要自觉提高中外文化修养,在保证教材课程按时完成的基础上,要为学生多多介绍相关的中西方文化、传统习俗,加强教学中的文化意识。了解中西方的各种文化差异有利于学生更好认知世界,掌握所学的语言,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智商、情商,提高其综合素质。常言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定要先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充实自我,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而更好地鼓励学生进步。

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相关外出进修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利用寒暑假时间接受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培训,在客观基础条件上,主动学习、吸收、利用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科技成果。扩宽学习范围,拓展个人对传统文化、文学、哲学、艺术、历史等知识的深入理解,无论哪一门学科知识都是前人长期以来的工作成果,这其中有着大量的创新理论,值得后人研究学习,可以有效地拓宽教师的视野、培养生活情趣、陶冶情操。积累专业知识、教育理论,丰富自身人文知识,自觉地将提高文化素养作为日常教育教学的一部分。

培养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师需具备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以及教学后反思的能力。教学前反思的内容包括反思确定内容、阶段以及具体实施方法,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其需要的具体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模式。教学中反思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合理的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后反思指的是围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进行。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找出课堂中产生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提高今后教学实践,提高教科研能力。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学文化的引导,教师的文化素养又决定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品位。教师的文化素养高低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态度,从而影响到学校的学术氛围,继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建设。因此,建设环境优美的校园,增加校园的文化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注重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通过环境培育人才,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学校在做好硬件建设,如校区的绿化美化的同时,也要注重校园精神文化的整合,努力增加新的文化意蕴。学校要鼓励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分享教学技能和专长,培养教师团队意识和精神。要积极开展教师文化活动、组织相关学术讲座、课题研究等引导教师主动学习,既为教师提供展示和发展个性的机会,也为他们的沟通和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其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其通过具体的文化实践把认识、情感、信念转化为具体行为,把点点滴滴的积累和体会转化为文化素养。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培养和发展创新精神是校园文化理应追求的教育宗旨和人文理念。因此,要充分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只有把创新精神融入到校园精神中去,并使之成为核心之一,才能使教师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工程。英语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对英语素质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培养自己获取不同文化信息的能力,并对其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以感知文化之魅力,达到提高文化素养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红恩,靳玉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环境的反思与重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6).

[2]潘伟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中国林业教育,2007,(4).

[3]敖敦其乐木格.浅论英语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3).

[4]齐明君.在英语学习中提升跨文化素养[J].中国市场,2006,(32).

[5]周晓琳.跨文化素养与外语教学创新[J].台州学院学报,2002,(4).

篇5:教师文化素养心得

《教师十大素养——科学素养》这本书从科学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到科学素养的内涵、构成,再到教师科学素养的形成的特点以及建议等等,从各方面阐述了教师培养科学素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培养教师的科学素养,以此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在学习了该书之后,我受益匪浅,我认为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我们教师所应该培养的一种科学精神:只追求真理,不顾个人的得失,不向强权低头。

科学精神在中小学教师钻研教学问题、研究教学规律以及促进专业成长等方面都意义非凡。培养科学精神也是培养追求真理的精神。对知识和真理执着的追求,这不光光是每一位科学家的所应具备的品质和精神,更是人类最伟大的理想之一。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要执着的坚持,不盲从,不仰仗权威,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没有一个科学家可以代表真理,而且世间不存在未经科学家亲自调查而得出的结论。科学精神在这体现出的价值正是我们教师提高自我修养时所应汲取的。而且作为知识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教师在中间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科学素养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因此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是我们刻不容缓要去做的。

学习这本书的内容后以后,发现自身所具备的科学素养与书中涉及的还相距甚远,忧虑感油然而生,但是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鉴于此,我也为自己的今后的教师生涯提出了一个要求:时刻保持着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做到终身学习。教师素养的提高依赖于不断的学习,也只有不断的学习,我们才能跟得上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新知识新技术总是层出不穷,不断变化,因此我们也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给学生带去最新鲜的知识。

篇6:教师素养的心得

通过参加XXXX学院的2013(二期)国培教师培训学习,参与研讨、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我很荣幸学习到什么是教师素养,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从中深深感到教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中职教师,特别需要加强教师素养的修炼,现将我的心得体会表述如下: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

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个人得失,安心于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道德修养。每个教师是“田园工作者”,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能依赖他人,要求教师有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踏踏实实工作,按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每天的工作是忙碌的,就需要学会统筹,有条不紊;教师工作的对象,内容是动态的,教师要以变化发展的态度,创造性的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树立起对职业的尊重之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一、爱学生。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却是教育的前提,教师面对的是复杂,鲜活的生命个体,需要用耐心和细心,让学生体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意味着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用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尊心;

三、欣赏并激励学生。” 教师要树立多元智能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学生,努力发掘学生的不同闪光点,让学生在肯定中进步。

教师需要真才实学,终身学习。毋庸置疑,只有自己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才有可能把它传授给学生,并转化为学生的精神食量。教师的教学技能,即要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作为一名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最终获得技能。的确,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而要掌握好良好的教学技能,需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第一、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应用网络多媒体资源于教学之中,调动学生兴趣,培养自身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节课的传统模式已不能适应今天教育的飞速发展。

第二、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和各级进修活动,做到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身不断地完善,课余时间,多读教育论著,用心做笔记,注重积累,厚积薄发,应用于教学实践。

第三、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多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多听他人授课,吸取优秀经验。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形成时时处处学习的习惯。

第四、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先进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篇7:教师素养心得

作为新教师的我一直以来认为搞好课堂教学是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最根本也是唯一的任务,但是通过一天下来的观看,彻底推翻了我的这种认识。参赛的各位老师多才多艺,用多种形式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不管是粉笔字、毛笔字、国画,还是知识竞赛、才艺展示,每一个老师都各显风采,各尽其能,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专业素养。

比赛分为粉笔字、泛读、知识竞答和才艺展示四个环节,在粉笔字书写中,老师们一笔一划,一提一顿,在那些遒劲有力的汉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规范整洁、布局合理,令人赏心悦目。泛读时,老师们虽然不是播音员,却用悦耳动听的声音诵读出一篇篇美文。知识竞答和才艺展示中更是精彩绝伦。

目睹了这些教师精彩的教育才艺展示,我深刻的意识到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教育基本功,也要不断促进专业素养的发展。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苦练内功,内外兼修,厚积薄发,从反思中取得收获,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

篇8:历史双语教师文化素养培养刍议

1. 母语文化素养的内涵

教师的学科文化素养指教师所具有的对本专业独立的思考和个体化的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的母语文化素养应包括思想道德素养、历史专业知识素养、人文知识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等。

首先, 历史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历史教学的政治性极强, 历史教学所从事的工作, 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阐明历史发展的规律,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国情教育, 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评价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3]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修养, 牢固地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此外, 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还应遵守职业道德, 具有高尚的师德, 愿意终身从事这项工作并且努力做到有所建树, 对祖国、对社会、对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有了责任心, 历史教师才能勤于钻研,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其次, 历史教师应具备深厚的历史学专业知识修养。所谓“胸有全史, 心存底本”, 是对每一位历史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只有做到胸有全史才能把历史讲通、讲活、讲准。也就是说, 历史教师应熟读史籍, 驾驭史料, 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 不能仅满足于引用二手甚至三手资料。[4]

再次, 历史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母语人文知识素养。只有具备足够的母语文化知识, 才能在学习目的语文化时有很好的理解力, 并能在对两种文化的对比中深刻地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内涵和两种文化的差异, 更好地肩负起双语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历史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涉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语言、文学、哲学、艺术、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 历史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有经验的教师并不是仅凭经验进行教学, 而是站在理论的高度, 在一定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设计教学。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 必须重视教育理论修养, 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 并能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2. 目标语文化素养的内涵

目标语文化素养是指历史双语教师不仅应有扎实的目标语言基础和全新的教学理念, 还应具备足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和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首先, 历史双语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目标语言基础。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才能欣赏英语语言的魅力, 并借助这个媒介从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绘画乃至宗教、自然科学等方面充实自己的人文知识。

其次, 历史双语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 因此, 历史双语教师应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 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过程中, 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判断、推理、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挖掘学生的潜力, 优化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实现由语言知识向言语能力的转化。

再次, 历史双语教师还需具备足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许多研究表明, 文化差异, 尤其是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和文化传统的词汇结构、形态内涵、习惯搭配以及习语的差异很容易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5]因此, 历史双语教师深厚的目标语地区的文化底蕴和修养对于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让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在学生身上良性互动而产生文化创造力的意义重大。

最后, 历史双语教师还应具备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 而真正的教学艺术是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熟悉和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基础上。[6]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 没有太多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 历史教师应立足学术前沿, 有意识、有目的地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教学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去把握其最新的发展动态, 通过不断的知识积累和整合,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使之在教学中发挥独特功效, 并以此为基础写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真正做到以教学推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目的, 不断提高自己驾驭双语教学的能力。

3. 文化整合素养

文化整合素养是指双语课堂整合能力即双语教学素养方面。历史双语教师的教学素养表现在教师能用两种语言思维、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 能够融会贯通地表述、解析历史专业词汇, 并通过网络获取最新信息和知识。此外, 历史双语教师还必须有正确的双语教育教学观, 掌握双语教学理论、双语学习心理学理论和双语教育的历史背景知识, 懂得两种语言的教学原则, 理解两种语言使用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环境, 增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 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为教学服务, 在教学中探索双语教学的技能技巧, 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提高双语教学成效。正如美国学者约翰·巴格斯在其著作中所提到的, 双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以下几点:崇高的双语教育职业理想, 独特的双语教育知识结构, 较高的双语教育学术水平, 正确的双语教育价值观, 灵活的双语教育教学机智。[7]

4. 历史双语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是转变观念,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师资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 积极采取措施增强教师提高文化素养的自觉性。利用已有资源进行校内培训, 即让学校那些文化底蕴深厚、艺术修养较高的资深教师通过“传、帮、带”、学术沙龙、专题报告会、学术研讨的方式对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方面的培训, 或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人文讲座,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积极开展教师文化活动, 如成立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棋牌等文化团体, 为教师提供展示和发展个性的机会, 也为他们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提供一个平台, 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 使其通过实践活动将认识内化为文化素养。

二是建立合理的教师培养制度。学校要采取政策措施鼓励教师自觉地把提高文化素养作为日常教育教学的一部分, 尽可能多地给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 条件好的学校甚至可以派教师到美国、加拿大等双语教学已有一定成效的国家进行学习培训, 通过一些非学历的培训进修活动, 让教师更新知识结构, 拓宽视野与知识面, 了解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 加强与同行的合作与交流, 增加见识, 以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三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通过阅读以自我提高。历史双语教师应多读一些目标语地区的历史、文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一类的文章和书籍, 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 教师可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及历史长河中许多优秀人物的生命轨迹及心智历程, 领悟先哲们的思想精髓, 知晓大自然的奥秘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内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 自觉、持续、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可以使历史双语教师的知识更加渊博, 心灵更加丰富, 心胸更加宽广, 思想更加深邃, 价值观更加完善, 进而通过阅读这种文化自觉行动达到提高双语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 .高校历史学科专业英语教学:问题与对 策 [D].四川师范大学, 2009.

[2][7]林远辉.双语教师文化素养研究 [D].华东 师范大学, 2009.

[3][4]合玉君.浅谈历史教师的修养 [J].大同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 2003 (2) .

[5]叶慧君.关于提升英语专业教师母语文化素养的思 考 [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5) .

篇9:浅议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英语教师;文化素养;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98

一、英语教师必备的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特征,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拥有一定文化知识并加以内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教师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文化素养的含义非常丰富,范围也非常广泛,它是个体掌握的所有知识经过个人思维的整合与积淀而形成的。不仅指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美学知识,也包括广泛的社会学知识、人文精神、文化视野等。英语教师文化素养应该包括:英语教师应该是所教学科的学者,因此英语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并具备相关学科知识,能便于本学科教学的学科文化素养;英语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培养人外语交际能力的专业工作,因此英语教师必须通曉必要的英语教育科学知识,并树立体现在自身教育态度和理念中的教育文化素养。作为一名现代英语教师,只有具有了深厚的文化素养。才能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用自己的学识、人格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1. 学科文化素养

英语教师应该具有扎实、良好的英语专业基础,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只有这样,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我们的学生的英语并非其母语,英语基础和英语文化素养相对不高,英语教学特别需要在学习中接受英语文化的传授。例如,在阅读和对话中应掌握和了解英美国家的语言背景及社会风俗习惯。否则,就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运用英语语言,也谈不上灵活运用。这就给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师要把英语文化的传授贯穿在英语教学的始终。英语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

2. 教育文化素养

英语教师进行的主要是英语教学工作,因此,英语教师的教育知识应当是其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知识、科学知识、社会知识、管理知识等构成教师知识的总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育知识,会给我们的教学增添巨大的活力和无限的动力。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教育知识多来源于读书。作为英语教师,得相信开卷有益、读书明理。世界上许多事之奥妙不仅仅在于功夫之内,而多见于功夫之外,内外互补,相得益彰。单一的语言应用永远是技巧。英语教师仅局限于一技之长,而缺乏开阔的视野和眼界,终究难以成大器。因此,作为教师就应当注意教育知识积累,就应当多读教育学、心理学的书,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1. 学科文化素养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必须熟悉并了解英语言的特点,必须熟悉、掌握、运用英语的语音、词法、句法、章法和其他一些基本的语法等;中学英语教师还必须了解并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化、各自不同的历史渊源、语言交际习惯和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等等。牛津初中英语教科书中就有不少的外国文学作品,譬如,Halloween、Audrey Hepburn、英美国家的学校生活等等,都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精华。通过学习、比较与借鉴,学生对中外文学作品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激情更加高涨,阅读效果也会更好。英语言的交际与运用,有其特定的场合和独特的方式,如不随意打听女人的年龄和男人的收入(否则视为不礼貌)、不随意询问别人有无吃饭(除非你有意请吃饭);不同国家、人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情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向学生介绍和说明这一点。

2. 教育文化素养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扎实、良好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是搞好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金钥匙"。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明确本学科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的(知识、技能及情感),熟悉与把握好教学内容,精心搞好课堂设计与安排,积极探究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技能的基本方式方法等;英语教师必须及时地把握科学和文化新动态,努力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世界的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不更新教育观念,以适应素质教育新形势的需要。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在改革开放,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的跟国际交流,英语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可见英语学科的重要性。为了拉近学生与英语学科的距离,教师要丰富课堂,制造气氛,时时考验着教师的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需要被源源不断地灌入新知识,单调,始终如一的教学方法很难令学生接受,教师需要不断补充新内容,运用丰富的道具及特殊活动吸引学生,使学生长久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和对学科的浓厚兴趣。因此,只有加强教育文化素养,才能做一个好英语教师。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确不可估量;而教师的文化素养,在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显得尤其的重要。因此,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积极、主动、热情地参加继续教育和其他形式的各种培训,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的培养途径

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的提高这一任务非常紧迫,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1. 参加继续教育就是一个好办法。英语教师在平时要博览群书。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必须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和典型书籍之外,英语教师还应该精读、细读有特色的外国名著,尤其是英文原著。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只有这样,教师的学科素养才会丰富,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学习。

2. 英语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有条件可以出去培训、出校学习。或请一些外教直接参与我们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这样间接或直接的了解英语国家,切身感受英语文化,非常有利于认识、比较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同时要充分利用电脑网络资源不断的充实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从而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利用各类与英语教学有关的报刊、杂志不断了解课改最新的信息,了解教学新动态。这都是参与社会的最直接的途径,恰恰这也是我们教学素养的最好补充源。

3. 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增强教师提高文化素养的自觉性。积极开展校本教研,通过研究促进教师的学习,在研究中提高教师水平,英语教学课题研究就是一种提高英语教师教育文化修养的有效方式。也能通过 “师徒接对”、“青蓝工程”等形式让新老教师共同成长,让更多的英语教师的教育文化素质快速提高,成长为学校英语教育的骨干力量。

总之,学校要多给英语教师一些人文关怀,多让英语教师浸润一点文化的氛围,英语教师自身也应该诗意地工作。笔者认为,只要我们把英语教学当成崇高的事业来做,把继续教育当成通向成功的桥梁,我们英语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就不会是纸上谈兵,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就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明天!

上一篇:幼儿园元宵节做花灯活动方案下一篇:公文差错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