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措施

2024-07-05

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措施(通用9篇)

篇1: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措施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主讲人:王丽荣

输液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一名护士必须掌握输液的理论和技术操作,正确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输液过程中的反应和并发症。使病人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应举行和了解反应的种类过敏和药物不良反应等鉴别。

一、发热反应:

是输液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器和药品不合格,环境不洁,无菌操作不严格使致热物质进入体内引起。

1、临床表现:发热反应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重者初起寒战,继之体温可打40℃以上,伴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

2、护理措施:

(1)减慢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2)监测生命体征,并每30分钟量体温一次,直至病情平稳。(3)对症、寒战时加盖被或热水袋保暖、高热时给市物理降温。(4)按医嘱给抗过敏药或激素。

(5)保留余液或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6)预防,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无菌有效期,防止政热物质进入体内。

例:二次冲水封口的问题。

二、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

与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量过多有关。

1、临床表现:输液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哆嗦、咯分红色泡泡样痰。

严重时泡沫痰液以口鼻涌出,两肺可闻及温罗音。

2、护理措施:(1)立即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配合抢救,安慰病人。

(2)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重,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脉负担。

(3)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给予20%~30%乙醇湿化液,因乙醇能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4)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物和强心剂(如详地黄)利尿利等。

(5)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呼吸。

(6)必要时用止血常进行四肢轮杂(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四流,但动脉血流的通畅,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器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7)预防: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对有心、肺疾病的病人以及老年、儿童尤应慎重。

三、静脉炎

常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输液导管长时间留置,输液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关。

1、临床表现:病人输液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人等全身症状。

2、护理措施:(1)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进行湿热敷。

(2)进行药短波理疗。

(3)合并感染时,遵医嘱给予全身或局部抗生素治疗。

(4)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的药物应充分稀释

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四、空气栓塞:

常于大量空气经静脉输液管进入血凝循环有关。

1、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病变感心并压异常不适,呼吸困难,严重发泄,后背痛伴窒息感。听诊心并压,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

由于空气进入静脉后随血液循环经右心房到右心室,如空气量小,则被右心室压入肺A并分散进入肺小A内,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因而损害小。

如空气量大,则阻塞肺A口,妨碍血流进肺内,反射性37起肺A和冠状A病率,导致急性心力衰竭,严重缺氧,可危急生命。

2、护理措施:①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安慰病人。

②立即为病人置左侧的位和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V1左侧卧位可使肺A的位置低于右心室,气泡则向上漂移到右心室,避开肺AD,由于心脏搏动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A内)。

③氧气吸入,市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

④每隔15分钟观察病人神志,监测生命体征,直至平稳。

⑤预防:输液前输液管内空气绝对排尽,输液过程中密切改变加压输液或输血时专人守护,及时更换输液瓶,技*较粗近胸腔的静脉导管时,必须严密封闭穿刺点。

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1、溶液不滴:①针头滑出血管时,应另选静脉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②针头*血紧贴血方壁调正针头位置

③针头堵塞:另选V变换针头重新穿刺。

④压力过低:提高输液瓶位置。

⑤静脉痉挛: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注射部位上端血管,以解除痉挛。

2、取下输液瓶(倾斜、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待溶液缓缓流下,直至滴管内液面露出1/2,再将输液瓶执行架上。

3、滴管液面过低:夹管下端输液管,接压滴管,迫使液体充满1/2滴管后再恢复滴注。

4、滴管内凝面自行下降:检查输液装置有无漏气和裂隙情况存在,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篇2: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措施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如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

2、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护理:

(1)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②严格无菌操作

(2)处理:①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②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③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急性肺水肿

1、原因:

(1)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临床表现: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护理:

(1)预防: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

(2)处理:①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②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③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④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⑤静脉放血200~300ml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但应慎用,贫血者禁忌。

三、静脉炎

1、原因:

(1)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2)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2、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热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

3、护理

(1)预防: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2)处理:①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②超短波理疗。③中药治疗。④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四、空气栓塞

1、原因:

(1)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2)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

(3)拔出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闭不严密。

(4)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2、临床表现: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里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这是由于大量空气进入右心室 后阻塞在肺动脉入口,使右心室 内的血液不能进入肺动脉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死亡。

3、护理

(1)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②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添加药液或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③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

篇3: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患者, 男性10例, 女性5例, 男女比1∶0.5, 其中6~12岁2例, 13~19岁2例, 20~36岁3例, 37~50岁2例, >50岁6例。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常因输入致热物质 (包括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 其他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质) 而引起, 临床表现为:

1.1.1 无发热, 面部, 口唇及手足麻木, 皮肤瘙痒。

1.1.2 发冷、寒战和发热, 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

1.1.3 严重者, 初起寒战, 烦躁不安, 面色苍白, 四肢冰冷, 继之高热达40~41℃, 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不但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 还给患者添加了经济负担。

2 护理措施及原则

(1) 出现输液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液, 但不能拔针 (因输液反应时血管收缩, 患者抖动, 再扎静点困难, 而发生输液反应时需马上用药) , 此时应将输液瓶、输液管换掉, 但应妥善封存, 有必要时送检。 (2) 对反应轻的患者给予对症处理:严重者给予吸氧, 可给予0.1/肾上腺素0.5~1m L, 或山莨菪碱1m L, 也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静脉注射[3]。使用安痛定对高热患者肌注降温, 对超高热患者用退热栓剂从肛门注入, 同时给予盐酸异丙嗪25mg/次、肌内注射。 (3) 急性肺水肿:减少回心血量, 下肢捆扎。使用利尿剂和强心药物, 可用速尿20mg静脉注射、西地兰0.2mg或毛苷毒K 0.25mg加入50%GS 20mL静脉注射。并输氧治疗。 (4) 继发症状的处理:如有抽搐, 予以安定10mg/次, 静脉注射, 20~30min可重复给药。如给安定5min后抽搐不缓解, 应给鲁米那0.1mg/次, 肌内注射。 (4) 对重症患者尤其是高热不退者, 应给予物理降温, 酒精擦浴、冰袋, 或0.9%冷盐水灌肠, 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纠酸等对症处理。同时密切观察病情, 监护生命体征, 特别是对年龄较大体制衰弱患者, 应24h监护, 定时作血尿有关的化验。

3 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

3.1 热原

即输液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如果输入体内可发生热原反应, 严重者可以出现昏迷。出现热原的原因是: (1) 溶媒放置超过24h; (2) 原辅料被污染; (3) 活性炭吸附不彻底; (4) 灭菌不完全; (5) 输液器具清洗不净或者灭菌不完全; (6) 大量输液。

3.2 致敏物质

高敏性体质患者输注含异性蛋白的液体如右旋糖酐、水解蛋白、复合氨基酸、血浆等, 或者配伍青霉素头孢类、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磺胺药等易致过敏药时, 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3.3 输液器具不清洁或者灭菌不完全

有人对出现热原反应的25批液体连同输液器具进行检查, 发现原液体均合格, 而通过输液管的液体则热原反应阳性率达84%, 说明散在热原反应主要与输液器具消毒不完全有关系, 应引起注意。

3.4 输液技术

如果输液前未将输液管中的空气排尽, 输入机体后可导致组织缺氧;排液太少, 输液管中可能存在的异物和热原进入机体可引起炎性或热原反应;注射局部消毒不严格导致细菌污染、反复进针的机械性刺激以及针头在血管内停留超过48h等, 可以引起静脉炎;针头未全部进入血管, 液体外渗, 可以导致局部红肿, 甚至坏死。

3.5 发生输液反应与以上热原累加, 微粒累加, 配液输液环境污染,

输液器材质量, 输液速度及输液气候与环境, 患者疾病, 年龄, 个体差异等均有密切关系[2]。

4 输液反应的预防

4.1 严把药品质量关

输液前要对药品、液体进行严格认真的检查, 查看瓶签是否过期, 输液器注射器是否在有效期, 注意液体的颜色、澄明度、有无沉淀、包装是否严密、有无破损等。

4.2 规范操作环境

静脉给药操作室要单独设置, 改善不合理的布局, 避免空气污染防止交叉感染。为提高空气洁净度, 在加药前清洁台面和地面后先用0.5%84消毒液擦拭台面和湿拖地, 再关闭门窗用紫外线消毒60min, 使治疗室洁净度大大提高, 符合医院感染控制标准[3]。

4.3 配液的无菌性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操作中先消毒安瓿和砂轮, 切割后再消毒安瓿, 减少玻璃安瓿碎屑的污染, 同时注意药液的配制顺序, 加药方法, 配伍禁忌等。

4.4 生物制剂及抗生素的应用

生物制剂及抗生素应现配现用。

4.5 严格掌握输液指征

尽量减少静脉用药, 一般的发热轻中度腹泻, 轻中度感染可采用口服给药或序贯疗法, 有水钠潴留, 心功能不全者更宜谨慎, 更应是注意液体的选择及药物的配合。

4.6 加强巡视病房并且向患者做好健康宣教

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药物的应用, 严格遵循输液原则, 不可随意调快输液速度, 以确保输液安全。

关键词:输液反应,护理措施,预防

参考文献

[1]郭锡华.静脉输液用药监控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药与临床, 2005, 5 (11) :878.

[2]唐洪梅, 汤雪英.临床输液反应的分析及预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6A) :39.

篇4: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措施

【关键词】急诊输液;护理;常见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011-01

急诊室是医院重要的场所之一,也是医院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其不仅接待的患者比较多,而且病种也比较多,所需的药物繁多复杂,这决定了急诊护理工作的艰巨性与复杂性。输液作为急诊室最基础的护理工作之一,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环境差、服务质量不高、技术水平低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影响护患关系,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实施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高医院急诊输液护理的整体水平。我院于2011年11月-2014年11月对86例急诊输液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掌握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患者对急诊输液护理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急诊输液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39例;年龄22-83岁,平均(37.84±7.93)岁;学历:小学4例,初中11例,中专或高中20例,大专36例,本科或本科以上15例。

1.2 方法

针对急诊输液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急诊输液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服务问题及技术问题等,并设置3个不同的等级,即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以供患者选择。将问卷调查发放于每一位患者的手中,通过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获取患者的信任,使其能够自觉、主动地完成问卷调查,确保问卷的真实性。问卷收集后,需对其进行全面地统计分析,掌握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患者对急诊输液护理的满意度。本次发放问卷86份,共收到86份,收集率为100%。

2 结果

2.1 急诊输液护理常见问题

本次86份问卷调查中,14例患者认为医院环境方面存在问题,所占比例为16.28%;26例患者认为医护人员服务方面存在问题,所占比例为30.23%;17例患者认为医护人员技术方面存在问题,所占比例为19.77%。

2.2 護理满意度

本次86份问卷调查中,48例患者表示对急诊输液护理满意,所占比例为55.81%;32例患者表示对急诊输液护理基本满意,所占比例为37.21%,6例患者表示对急诊输液护理不满意,所占比例为6.98%。此次问卷调查得出的满意度为93.02%。

3 讨论

急诊输液护理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工作,也是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面临的患者较多,疾病种类也是繁多复杂,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使护患关系紧张,引发医疗纠纷,不利于医院良好形象的建立[1]。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在急诊输液患者中,认为环境、服务及技术方面存在问题的患者比较多,其比例依次为16.28%、30.23%、19.77%,患者对急诊输液护理满意度为93.02%,低于医院其他科室的护理满意度,对此需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医院环境、服务及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必须不断改善门诊输液环境。急诊室内需禁止喧闹,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温度控制在20℃左右,同时要注意保持通风,保持新鲜的空气,可根据实际情况摆放一些花草,这样即可以净化空气,同时又可以给病房带来生气与活力[2]。此外,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学历等差异,为其提供合适的书籍或报纸,通过读书看报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或恐惧等多种不良情绪。

其次,必须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水平。医护人员服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高低,因此有必要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水平。急诊输液患者病情通常比较突然,对患者冲击大,因此其易出现焦虑、不安等多种不良心理,对此医护人员需随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尊重与信任患者,并主动接近患者,交谈中要做到态度真诚、言语柔和,要让患者看到自己对其的尊重与重视,并建立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能够敞开心扉,排除其心中的不良情绪[3]。同时,需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鼓励与安慰患者,提高其疾病治疗的信心。

再次,必须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医护人员在急诊输液中,尽可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减少或避免多次穿刺的出现,同时需加强输液观察,合理控制输液速度,告知患者尤其是低龄儿童患者,不要随意调节输液速度,防止输液速度过快造成的不适症状。此外,需加强巡视,在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事件,如药物外渗现象、接错液体现象,需做到沉着冷静,并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将意外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处[4]。

综上所述,环境差、服务质量不高、技术水平低是目前医院门诊输液护理工作常见的问题,针对这些问

参考文献

[1]题,必须不断改善医院急诊输液环境,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水平及技术水平,以提高医院急诊输液护理的整体水平。 西 娜,段同华,俞发,等.门诊患者输液用药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干预[J].中国药业,2011,20(16):61-62.

[2] 张 静,孙丽艳,田 丹.浅谈急诊输液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4):152.

[3] 惠 萍.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36(22):253-254.

篇5: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措施

参加人员:张丽华、胡艳辉、赵华、符容、高丽萍、王蓉 学习内容:

一、发热反应: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1、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及发热,轻症病人体温在38℃左右,可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严重病人寒战后,体温可高达41℃,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全身不适症状。

2、原因: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见于输液器灭菌不彻底或再次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液体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不彻底或已经过期、变质;输液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

3、护理措施:

1)预防: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的标签、有效期、外包装及药液质量;严格 检查输液器的生产日期、有效期及外包装是否完好、不漏气。2)反应轻的病人可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严重的病人应立即停止输液,立即与医生联系。

3)密切观察病情及体温变化。

4)对症处理:如有寒战应注意保暖,可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对高热的病人应给予物理降温。

5)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6)保留剩余药液及输液器,以便进行检测,查找原因。

二、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

1、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感到胸闷、气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律不齐,心律快。

2、原因:由于输液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液体量过多,导致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

1 院感知识培训 岳池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杨静 时间:2010年2月2日15:00时 地点:护士站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丽华、胡艳辉、赵华、符容、高丽萍、王蓉

3、护理措施:

1)预防: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对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年老体弱的病人和婴幼儿更应慎重,并密切观察。

2)发现肺水肿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

处理。3)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血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4)给予高流量吸氧,使肺泡内压力增高,从而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可将湿化瓶内放入20%~30%乙醇,再进行氧气吸入,因为乙醇可以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以此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5)遵医嘱给予扩血管药、平喘药、强心剂、利尿剂等。

6)必要时进行四肢输液结扎:即用止血带或血压计给四肢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动脉血流保持通畅),可有效减少静脉回心血量,要求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的止血带。当症状缓解后,再逐渐解除止血带。

7)做好心理护理,支持安慰病人,以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三、静脉炎

1、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出现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原因: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留置管,或导管放置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反应;也可因为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3、护理措施: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以防感染;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输液前应充分稀释,并减慢输液速度,防止药物溢出静脉外;静脉使用应有计划,经常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应选择无刺激或刺激性小的导管,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2 院感知识培训 岳池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杨静 时间:2010年2月2日15:00时 地点:护士站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丽华、胡艳辉、赵华、符容、高丽萍、王蓉 2)立即停止局部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可在局部95%乙醇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3)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4)超短波理疗。

5)如同时合并感染,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

1、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病人感染 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伴濒死感,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2、原因:由于输液前管内空气未排尽,输液导管连接不紧密或有裂隙;连续输液过程中未及时添加药液或添加后未及时排尽空气;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专人在旁看守,均可导致空气进入静脉,发生空气栓塞。空气进入静脉,可随血流先进入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随着以及的收缩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因而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甚至导致病人死亡。

3、护理措施:

1)预防:输液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并将输液管内的空气排尽;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以便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液,发现药液输完及时拔针;当加压输液、输血时,应安排专人看守,并严密观察,不得擅自离开病人。

2)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抢救,立即使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因为头低足高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腔内压力,而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使气泡向上飘移至右心室尖部,以避开肺动脉入口,并随心脏的舒缩,空气被混成泡沫,使较大的气泡破碎,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3 院感知识培训 岳池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杨静 时间:2010年2月2日15:00时 地点:护士站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丽华、胡艳辉、赵华、符容、高丽萍、王蓉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4)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二、过敏反应的一般处理:

一、对于刚刚发现的各科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给予暂缓滴速,继续观察;若患者病情好转,可继续使用;若患者症状加重,应立即使用滴入,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管道(保留静脉通道),并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推入,及时通知首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二、对于突然出现症状的患者应立即使用滴入,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管道(保留静脉通道),并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推入,同时通知首诊医生,测量血压、呼吸和脉搏,呼吸急促者给予吸氧(1—2L/min),发冷、寒颤者给予保暧,做好抢救准备。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青霉素过敏反应表现多种多样,其中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

1、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发生在做青霉素过敏试验过程中或注射青霉素后,一般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呈闪电式发生,也有的在半小时后出现,极少数病人发生在连续用药过程中。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肺水肿,病人感觉胸闷,出现气急、发绀、喉头堵塞伴濒危感。

2)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脑组织缺氧,病人出现头晕、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4)皮肤过敏症状等:病人出现瘙痒、荨麻疹及其他皮疹。

2、血清病型反应:一般于用药后7—12天发生,临床表现和血清病相似,病人有发热、皮肤

4 院感知识培训 岳池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杨静 时间:2010年2月2日15:00时 地点:护士站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丽华、胡艳辉、赵华、符容、高丽萍、王蓉 瘙痒、荨麻疹、腹痛、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等。

3、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1)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荨麻诊)、皮炎、严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2)呼吸道过敏反应:可引起哮喘或诱发原有的哮喘发作。

3)消化系统过敏反应:可引起过敏性紫癜,主要症状是腹痛和便血。

上述症状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存在,常最早出现的是呼吸道症状或皮肤瘙痒,故必须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1、立即停药,就地抢救,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同时报告医生。

2、首先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按医嘱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成人剂量为0.5~1ml,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此药可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排出量,松驰支气管平滑肌,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3、立即给予氧氧吸入以纠正缺氧改善呼吸,如呼吸受抑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按医嘱应用呼吸兴奋药,可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如出现喉头水肿,影响呼吸,应立即 配合配合医生气管插管或施行气管切开术。

4、根据医嘱给药:

① 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 5%或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此药为抗过敏药物,可迅速缓解症状。

② 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如多巴胺、间羟胺等。③ 给予纠正酸中毒和抗组胺类药。

5、病人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时行心肺复苏,抢救病人。

6、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做好病情动态的详细护

5 院感知识培训 岳池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杨静 时间:2010年2月2日15:00时 地点:护士站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丽华、胡艳辉、赵华、符容、高丽萍、王蓉 理记录,注意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篇6:静脉输液常见的反应

2、静脉输液的滴速? 答:(1)成人:40-60滴每分钟

早产儿:4-6滴每分钟

新生儿:6-8滴每分钟

婴儿:8-10滴每分钟

幼儿:10-15滴每分钟

学龄儿:15-30滴每分钟

3、输液时间的公式?

答:输液时间等于液体总量乘以点滴系数再除以每分钟滴速乘以60(分钟)

4、每分钟滴速的公式?

答:每分钟滴速=液体总量×点滴系数/输液时间、血制品的注意事项?

答:血制品不能加热,取回的血不能来回振动,需要放置15-20分钟方可输入,一般血制品4小时内必须输完。

6、库存血的注意事项?

答:库存血一般在血库放置2-3周,长时间的输入库存血,容易引发酸中毒和高血钾

7、静脉输血的禁忌症?

答:急性肺水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对输血有变态反应、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栓塞、肾衰竭

8、瞳孔?

答:正常的瞳孔两边等大等圆、边缘整齐、位置居中,瞳孔大小小于1mm,称为针尖眼。两侧瞳孔缩小,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单侧缩小提示同侧小脑幕裂孔疝早期

瞳孔散大直径为5mm,一侧散大固定,提示急性脑血肿、脑肿瘤引发的小脑幕裂孔疝的发生,双侧散大提示颅内压增大、颅脑损伤以及颠茄类药物中毒及濒死状态 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称为光反射消失

9、六个勤?

答:勤观察、勤更换、勤整理、勤擦洗、勤按摩、勤翻身

10、脑死亡的概念?

答:

1、自主呼吸停止

2、脑干反射消失、3、脑部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4、脑电波呈直线

5、不可逆性深昏迷

6、脑死亡时间12消失‘反复检查结果相同

11、稽留热、弛张热、不规则热、间歇热?

答:稽留热温度持续为39-40℃左右,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急性传染病,如肺炎、伤寒

弛张热温度在39℃以上,波动范围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在1℃以上,最低体温扔高于正常体温,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不规则热体温在24小时内极不规则,时高时低,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脑肿瘤发热

篇7: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和处理

一、输液反应的原因

1、药物因素。主要有四种情况。

1.1大输液的质量。原料污染或生产过程污染或消毒不彻底极易出现质量问题。近几年加强GMP的实施力度,输液一般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但在搬运、贮存、使用中,若发生碰撞出现细小裂纹,或瓶口松动漏气而造成微生物污染大输液,特别是含糖的输液,在上述情况下极易变质。

1.2热原迭加。静脉给药,联合用药比较多。各药的致热物质迭加在一起,就有可能超过阈值而发生热原反应。

1.3微粒迭加引起的输液反应。联合用药比较多,致使不溶性微粒增多而致输液反应的机率加大。操作不当、输液器具、输液环境也是引起微粒迭加的重要原因。如粉针剂溶解不全、输液pH改变、配制过程操作不当等;添加药物时多次穿刺橡胶塞造成橡胶屑掉入瓶内;切割安瓿时消毒不正确或未作消毒处理,锯开即掰,则由于安瓿内负压,会将大量玻璃微粒吸入药液。

1.4稀释剂选择不当。如血塞通、生脉、银杏叶等中草药针剂发生输液反应较多。其原因是中草药成份复杂,各厂家制备工艺不同,使有效成份的提取和杂质除尽有较大的差异。一些成份如色素、鞣质、淀粉、蛋白质等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药物与输液配伍后发生氧化、聚合或由于pH改变而使生物碱、皂苷等析出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以及其它致敏物质等,提高了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2、输液操作因素。常见有三种情况。

2.1目前都采用封闭式输液,出多少药液就要进入多少空气。若由于进气针过滤装臵不良或使用短针头,经过药液的洗涤,可将空气中的细菌和尘粒随之带进药液.而造成污染。

2.2操作前不注意洗手,或洗手后用白大衣或不洁毛巾擦手造成二次污染;无菌操作观念不强;配药间及输液间空气洁净度不合要求;碘酒、酒精浓度过低、消毒剂不合格以及细菌对消毒剂的抗药性等都能造成皮肤消毒不彻底,或针头未顺利刺入,反复同一针头试刺都可能使输液被细菌污染,从而诱发输液反应。另外留臵针输液,肝素液污染细菌也可诱发输液反应。

2.3输液的速度不当诱发输液反应: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静脉给药的内毒素阈值为5EU/(kg·h),即每公斤入体在每小时内对内毒素能承受的量为5EU。经细菌内毒素检查合格的产品,如果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单位时间内进入体内的内毒素量因短时冲击累积有可能超过个体耐受阈值,对体质虚弱或敏感患者可能引发输液反应。

3、输液器材的质量。

一次性输液(血)器及注射器被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且储存期愈长污染率愈高。塑料管中未塑化的高分子异物,或因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中切割组装等磨擦工艺带入的机械微粒也能成为热原

个体差异。

4.1病情因素。输液反应与病情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感染性病人。感染性疾病是由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在入体内增殖过程中,同样会产生内毒素。肺结核、支气管肺炎、上感(包括重感冒合并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肝炎、肺部感染、急性胃肠炎等症的病入,病情较急,其体内致病微生物增殖快,血中内源性内毒素的量也必定大。正常人能耐受的液体热原量,到了这类病入身上,由于液体与病入血中内源性热原的迭加可能使内毒素量超标,从而更容易引发输液反应。

4.2体质因素。l0周岁以下儿童和60周岁以上的老入,是入群中体质较差、免疫力较低的群体,这类病入出现输液反应的机率也相当高。所以,输液反应与个入体质有关。

气候因素。

容易出现输液反应的月份是3~7月、11月。这6个月出现输液反应的机率(81.11%)比另外6个月(18.89%)大得多。这是因为3、4、5月份由冷变暖,正是梅雨时节、春夏之交,空气潮湿;

6、7月份是炎夏酷暑,气温高,微生物繁殖快;11月由暖转冷,昼夜温差大。这些月份的气候特点是天气多变,冷暖交替。人体难以适应,人的耐受能力也下降。而另外6个月的天气较为稳定,变化不大。

二、临床表现及诊疗措施

1、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和昏迷等。通常在注药后数秒钟发生,亦有在数分钟至半小时后或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发生。抢救措施:立即肌注肾上腺索0.5~1 mg,并每隔15~30 min反复用药。病情危重者可加入25%葡萄糖液2Oml中缓慢静推,同时静滴氢化可的松300~400mg,24h内总量可达l000mg,待症状缓解再逐渐减量或停药。对气管持续痉挛并出现呼吸困难者给予氨茶碱静注、喷雾吸入0.5%舒喘灵溶液并配合吸氧。因喉头水肿引起呼吸道梗阻者应作紧急气管切开。血压过低可试用阿拉明或去甲肾上腺素分别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滴。血清样反应。通常于用药7~l0d(速发型l~48h)内发生。其症状有发热、关节疼痛、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短暂性蛋白尿、血流加速等,严重者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脑水肿和喉头水肿,如不及时抢救亦可致命。治疗措施:立即停止原治疗,重症者静滴氢化可的松300~400mg,立即肌注氯苯那敏(扑尔敏)lO~20mg或非那根25~50mg/次,待病情缓解后改口服,用量分别为l2.5~25mg/次和0.5~1.0mg/次,1~3次/天。

3、发热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死菌、游离菌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消毒保存不良等)而引起。患者主要表现为发冷、发热,轻者38℃左右严重时寒颤,高热达4O℃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治疗措施:轻者减慢滴注速度,注意保暖,重者停止输液,对症处理,如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出现输液反应早期可给患者皮下注射1/1000的肾上腺素O.3~0.5ml,或用苯海拉明50mg或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反应较重者,可用地塞米松5~lOmg加入20ml20%或2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推注,或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静滴。对有胸闷、憋气和呼吸困难的病入,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出现烦躁不安时可肌肉注射安定15mg或苯巴比妥钠0.1g。

4、血管迷走性晕厥。即俗称的“晕针”。主要因为病员情绪紧张焦虑,静脉穿刺的刺激,体位不适(如坐位)等而致外周血管阻力突然而急骤降低,周围血管扩张而不伴随心脏搏血量的增加,脑血流量减少,从而产生晕厥。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出现头昏、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继而晕厥、意失丧识、血压下降、脉搏常缓慢。治疗措施:患者取平卧位,一般经过数分钟即可自然消失、如脉搏缓慢低于4O次/分可立即肌注阿托品0.5mg和给予吸氧。

5、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

由于输液速度过快或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所致。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急、胸闷、咳嗽、泡沫痰、两肺出现湿罗音等。治疗措施:立即停止输液,取坐位或半坐位,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给予氧气吸入(需经2O%~3O%酒精湿化,因酒精能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减轻呼吸道症状)。必要时可给予氨茶碱0.25~0.5g,加入5O%葡萄糖2Oml内缓慢静注或速尿20mg加入5O%葡萄糖2Oml内,缓慢静注。

篇8: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措施

输液反应的类型包括热原反应 (发热反应) 、热原样反应、药物不良反应 (ADR) 、静脉炎、心力衰竭、肺水肿及充气栓塞等[1], 我们对6000例次门诊输液患者进行分析, 出现输液反应100例,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00例, 男58例、女52例, 100例占总输液的0.60%。

2 结果

2.1 输液反应临床表现

发热75例 (75%) , 过敏反应14例 (14%) , 心血管反应5例 (5%) , 消化道反应5例 (5%) , 其他1例 (1%) 。

2.2 发生输液反应的药品种类

配伍大容量注射液类输液不良反应55例, 占55%;抗生素类25例, 占25%;生物生药及酶类9类, 占9%;中药7例, 占7%;其他5例, 占5%。

2.3 输液反应涉及的药品及次数, 见表1。

3 讨论

3.1 输液反应的原因

输液反应中, 热原反应、变态反应及局部反应都有发生, 以热原反应最为多见[2], 其次为变态反应及局部反应。75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颤抖, 其中15例口中发出哆嗦声, 面色苍白, 皮肤瘙痒, 恐惧, 液体中有头孢类抗生素、双黄连、清开录、左氧氟沙星液、洛美沙星、来立信、灭滴灵等。给减慢液体速度, 对症处理后血压正常, 体温均在38℃以下。大多输液反应发生在输入100mL左右液体时, 即约输液后20min, 液体中含有致热原达到一定量时即可产生, 发生反应的早晚视致热原进入体内的量、致热原性质和患者个体耐受性而异。

3.2 药物不良反应 (ADR)

本组7例药物不良反生, 均发生在中药注射液类, 其中生脉、参麦注射液占4例。对具体病例分析表明, 静脉给药ADR高发生的主要原因有药物治疗偏重于静脉给药, 该给药方式本身存在注射部位刺激、输液反应等ADR;不合理的滴注速度, 用药剂量选择药品说明书中的高限剂量等, 导致体内药物瞬时或持续浓度偏高而引发ADR;另外如上所述, 静脉滴注给药可使药品直接进入人体, 且静脉滴注给药产生ADR的直接诱因较多, 如内毒、pH值、渗透压、微粒等[3], 因此为预防或减少静脉给药的ADR。因此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给药途径, 能口服用药者尽量避免静脉给药, 静脉给药要注意几点: (1) 中药注射液滴注前后要冲管; (2) 根据中医理论辨证用药, 从表1 ADR发生率排名靠前可看出辨证施治的重要性; (3) 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注射液, 浓度不可过浓或过稀。

3.3 输液反应的预防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输液疗法确有其他给药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优点, 但风险也相应增大。故对于一般的发热、轻中度腹泻、轻中度感染, 可采用口服给药或序贯疗法;有水钠潴留, 心功能不全者更应谨慎。

3.3.1 加强临床观察

发现患者出现寒战、发绀、恶心等不适时, 立即停止输液, 轻者可不需处理, 严重者可给予0.1%肾上腺素0.5~1mL或山莨菪碱1mL注射, 也可以用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

3.3.2 输液前认真检查并给出滴注速度

查看瓶签日期是否过期, 检查瓶盖有无松动及缺损, 瓶身、瓶底处有无裂纹, 注意配液方法、药物的配制顺序、加药方法、配伍禁忌等。在充分了解药物的基础上, 给出正确的剂量、给药方法, 对易发生反应的药物要给出合适的滴注速度, 严格执行并记录。

3.3.3 加强医师、护士的无菌观念

规范操作技术, 防止配药注射器再污染, 严禁配药注射器反复使用, 避免抽取药液时手碰触针栓。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坚持每月到全院各科室进行环境和物品的采样监测, 包括治疗室的空气、配药的注射器、治疗台的台面、使用中的消毒液等。

3.3.4 加强巡视

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 在巡视时给患者做有关卫生知识宣教, 让患者愉快输液。

总之, 输液反应引发因素众多, 临床医护人员应熟悉各类药物的性质, 合理配伍, 正确操作, 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为患者的安全治疗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彭六保, 原海燕, 朱运贵, 等.输液反应分析研究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4, 24 (9) :570.

[2]唐洪梅, 汤雪英.临床输液反应的分析及预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15 (3) :2074-2075.

篇9: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措施

【关键词】 门诊输液室;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我院是一所二级综合医院。目前急诊科和注射室尚未分开,急诊科不但担负着急诊急救工作,同时也承担着为所有门急诊患者输液的任务。病人多,流动性大,护理工作量大,所以容易出现护理安全隐患。为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并根据我院输液室的特点,分析门急诊输液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以确保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1 静脉输液治疗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1.1 环境方面因素 首先门诊输液室患者及陪患人员集中,秩序较乱,空间有限,空气质量差,输液高峰期更为严重,易造成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其次患者对于输液环境不满,造成情绪易激惹或过于紧张、焦虑易怒,不能及时配合治疗。主要包括对硬件条件不满意和环境整洁方面。

1.2 医生方面因素 目前我院刚起用电子网络,无纸化开医嘱,医生未能认真把关,一张医疗卡,全家使用的现象较为多见,医嘱上的姓名,性别,年龄与患者不符;个别医生在对患儿开医嘱时,药物剂量过大,该做试敏的药物未有标识,护士在查对时不认真对错误执行医嘱留下隐患;时下临床新药层出不穷,若医生对药物配伍禁忌没能给予足够重视,药房发药又未能严格审核医嘱,便会给安全输液留下隐患。

1.3 护士方面因素 近年来,由于医院的发展,低年资聘用护士增多,通过短期培训上岗,在临床工作中操作技术不娴熟,沟通能力不到位;有部分护士年龄偏大,身体素质较差,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业务水平较低,知识面相对狭窄;有些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够认真严谨,对患者的询问和疑问答复不够耐心,不能认真对待;用药知识欠缺,对一些新药剂量、不良反应、配伍禁忌不了解,未能做到按医嘱、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及速度,由此留下安全隐患;对输液未能细心观察、及时巡视,门诊输液室患者多,护士往往由于忙于配药、穿刺、更换液体、拔针,而忽略对患者的病情观察或巡视,造成药液渗漏等问题发生;技术不成熟导致护患矛盾,一些护士输液业务技术不熟练,在给患者、尤其是婴幼儿静脉穿刺時,时常出现一次不成功,当患者提出批评时又缺少耐心而引发护患纠纷。

1.4 患者方面因素 患者到医院就诊程序繁杂,静脉滴注经常是最后一个环节,高峰期输液又要排队等候,患者的消极不满情绪往往积聚在此处发泄出来。有些患者不了解输液规程,擅自调节输液速度,造成不适或不良反应;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私自将输液瓶拿到其他处输液,给护士观察带来不便,可能引发的后果。对护士要求过高,对于护士缺少理解,稍不如意就发火。

2 防范对策

2.1 门诊输液室安全体现在工作上,根子在思想上 消除门诊输液不安全隐患,首先要使全体护士从思想上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以同情、体贴、关心、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把患者安全当作第一责任,从思想上彻底消除不安全因素。

2.2 优化输液管理机制,灵活机动调配人力资源 护士长每天根据当天的输液情况及时调配成人输液厅和儿童输液厅的护士人数,给患者提供及时便捷的输液服务[1]。避免患者排队长引起的忙乱现象,避免护士处于疲劳状态,致使工作中注意力分散判断失误而出现护理缺陷,必要时汇报护理部,借调护士加强输液室工作。

2.3 严格执行医嘱 在收取患者的输液治疗单后,首先将门诊病历医嘱与电脑医嘱单按规范查对,清点药品,无误后方可执行。发现医嘱有疑问及时与医生联系,然后再根据病情、药物性质合理安排输液的先后顺序。

2.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配药护士、输液护士要认真将门诊病历和输液治疗单进行核对,认真填好静脉输液卡,内容有患者的姓名、性别、药名、剂量、用法等,对各种药物应检查药名、有效期等。进行静脉输液前确保用药的安全性,由于输液室病人较多,声音有些喧哗,病人注意力不集中,还有同名同姓的情况,在护士叫唤患者姓名时,病有时听不清楚也回答,因此,当护士到病人面前准备进行输液时一定要再次核对好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及用药情况,尤其对一些老年人,语言不通者更要认真核对。

2.5 突出对特殊患者的关注 对于使用特殊药、化疗药及要求滴速药物的患者,在患者输液架上悬挂“注意滴速”“注意药物观察”等标识,提醒护士及患者注意。

2.6 完善制度,加强输液安全管理 制定和完善输液室各项规章制度及查对制度,注意输液过程中的细节管理,如各种药物的配伍禁忌、不同药物静脉输液的滴速调节等问题,借助制度完输液室的安全管理[2]

2.7 加强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加强业务知识与技能培训,要经常组织门诊输液室护士学习药物知识及使用要求,定期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同时,工作中要新老人员搭配上班,遇有一次穿刺未成功时,应首先对患者表示抱歉,以取得患者的谅解和配合,然后请其他护理人员协助,保证穿刺的成功。

2.8 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宣教工作,大部分病人对于药物治疗的目的、用法、作用、副作用不了解,因此,要求护士必需熟悉药品性质,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注意事项等,以消除不安全因素。

2.9 勤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输液后要积极巡视病人,观察注部位有无肿块,输液滴数是否准确,如外渗要及时处理,对使用特殊用药的患者如硝酸甘油等,要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对血管有刺激强的药物,要注意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巡视要做到“三有数”即对输液患者特殊用药、更换液体、拔针时间心中有数[3]

2.10 静脉输液前对需要做过敏试验的药物,依据药物试验程序进行,操作时要告知皮试的意义和询问过敏史,并交待试验中的注意事项,试验阴性后方可使用,并做好记录。

2.11 输液完毕,拔针时护士未及时告知患者如何按压穿刺点,造成出血,患者表示不满。

2.12 严格交接班

交接班时,要对正在进行输液的患者进行认真交接,尤其对一些特殊用药要做详细的交接,如医嘱的要求,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和需要注意观察的情况等。

2.13 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 护理人员普遍存在风险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如在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往往由于熟人关系,在没有医嘱执行单的基础上进行静脉输液等。因此,总结和收集护理工作中现有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意识,在早会上经常向护理人员灌输风险意识,预见有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隐患。

3 总 结

护理风险贯穿整个护理操作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护理纠纷的发生,因此,进行护理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如果发生医疗事故或争议时,应该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把输液用物进封存。切切实实做好举证有据、有效、有利的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 何国平,主编.实用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60.

[2] 李艳.输液室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19):4014.

上一篇:银行大堂经理工作计划下一篇:致敬平凡的劳动者优秀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