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口译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2024-06-22

如何加强口译教学中的听力训练(通用12篇)

篇1:如何加强口译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如何加强口译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口译课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涉及到应用语言学、心理学及两种语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明显的边缘性与综合性,因而其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但与传统的翻译课(笔译)相比,我们对口译教学及训练的研究还不多,甚至在开设口译课多年的高校也未能提出统一的“口译理论”.如此,势必造成训练主导思想及训练方法上的随意性.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口译理论与教学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口译课教学大纲.本文将重点探讨口译课教学的原则及听力技能的训练方法,以期促进对口译及口译教学法的研究.

作 者:崔洪 吴娜  作者单位:崔洪(赣南师范学院外语系)

吴娜(江西理工大学)

刊 名:江西教育科研  PKU英文刊名:JIANGXI EDUCATIONAL RESEARCH 年,卷(期): “”(9) 分类号:H3 关键词: 

 

篇2:如何加强口译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摘 要:听力训练作为英语学习的难点,教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好英语听力前的准备工作,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听力心态,突破英语听力障碍,提高听力兴趣,强化英语语言基础。

关键词:英语教学 听力训练 强化策略

据美国著名外语教学法家Wilga M.Rivers 在“Principl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一书中的统计,听说读写言语交际活动在人类活动中,听占实际时间45%,说占30%,读占9%.可见,听在人类交际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听力即听的能力,指学生吸收和理解言语材料所载信息交际能力。它是一种主动型、隐性的技能。学生通过听可大量吸收新的语言材料,加深所学语言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发展。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呢?

一、了解英语口语表达的特点

英语口语表达最明显的特点是非正规化,例如,人们在见面打招呼的时候一般常说:Hi,或者Morning!在正规的场合才会说:How do you do?此外,口语中存在着单词重读、音变、连读等状况,同时个别单词在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中的发音是不大一致的,只有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学习的特殊性,才能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二、固定每天听,精听加泛听

古人云:“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从周一至周五,我们可以让学生每天课前听10分钟的英语,大家听一样的内容,听的时间也是一样的,即利用上午第一节课的前10分钟,课代表播放录音磁带,课前2分钟核对答案。这个是每天必听的,除非停电。听力材料可以来自学生的试卷或《学英语报》,有时可以听重复的内容。每学期的课文、磁带、听力材料、听力题等,我们可以一一归类保存。一旦要用就拿出来。对于一些好的听力材料,我们可以反复放给学生听(即精听),直到学生完全听懂,甚至可以复述出来。而对于一些高难度的,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家听,进屋就能听见英语,只要制造一定的英语学习氛围即可以(即泛听)。

三、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篇3:如何加强口译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听”是学生获得语言材料的途径, 他们可以通过听力吸收语言材料, 并加深对这些材料的理解, 而后在消化这些语言的基础上, 再实现其他三项语言技能的提升。所以, 在新课程标准中我们对学生听力的培养做出了明确要求,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 我们应该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

一、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英语氛围, 扩大学生听英语的途径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培养学生听力方法比较单一, 大多数都是以句子和对话的形式出现, 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构成和记忆。而且听力的训练主要是以完成试题当中的听力练习为目的, 学生为了得分去听, 功利性太强, 做的多了, 学生一开始对英语产生的兴趣就会被一点点消磨殆尽, 对于听力训练也会产生厌倦和排斥心理。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英语环境, 坚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用全英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课堂的问候、日常的课堂用语、给予学生的教学评价以及最后布置的课后作业。同时还要求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也尽量用英语来交流和沟通。教师不要担心学生听不懂、学不会, 一开始可能学生会有一些不适应和不明白的句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是能够完全听懂教师的所有指令的。教师要信任学生, 坚持用英语教学。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听英语的环境, 让他们感受到英语是很好的语言交流工具, 使学生能够用英语流畅的与他人交流, 并且从交流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比如在平常的课堂教学开始前, 我们经常会给学生一个大概5分钟左右的英语演讲时间, 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他们可以利用对话的形式, 也可以讲故事的形式, 让学生用英语说自己想说的, 说自己会说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适时地对学生提出肯定和鼓励。这种形式的训练给了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使他们能够主动地进入自己的英语角色当中, 建立起一种和谐的英语氛围。随着不断的坚持练习, 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要求, 由对话升级为短剧表演, 这时候的角色会更多, 情节会更丰富, 英语的语言训练也会更多。对于其他学生而言, 在津津有味的欣赏过程中, 他们锻炼了自己的英语听力, 既提高了参与英语活动的积极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 英语课堂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练习英语, 比如鼓励学生观看一些与英语相关的节目或者英语原声电影等, 以此扩大学生的英语视野, 提高学生的听英语的能力。

二、创设适当的英语情境, 激发学生听英语的欲望

初中学生英语听力的培养不应该是独立进行的, 教师应该把对学生的听力训练放到一定的英语情境当中进行, 或者与英语学习的其他技能相结合。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或者多媒体课件等, 再配以适当的动作和表情等来创设英语情境, 以提高学生英语的听力水平, 加深记忆。这样的训练方式摆脱了书本的限制, 能够让学生通过听和观察相结合的方式理解英语句子的含义。

比如,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从训练学生听英语的能力入手。首先教师可以把课文中的情景图片通过多媒体呈现在学生眼前, 然后让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听录音。在图片的帮助下, 学生更容易理解听力内容, 然后打开课文再次听, 可判断自己听到的是否正确。在教授一些新单词的时候, 教师不用直接告诉学生这些词汇的汉语意思, 而应把这些词汇放到句子当中, 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听来帮助记忆, 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学生不用再一味地看单词、记单词、听写单词, 而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呈现, 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更加有新鲜感, 记忆起来也就会事半功倍。在完成课文学习之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同时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这样, 学生们带着目的去听, 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听的能力也必然会得到提高。

三、教给学生听英语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人们常说“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教师不但要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 还要在听的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些听的技巧和方法。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抓住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子。实际上英语听力的考查点只是一些关键的词或句子,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抓住课文的大意, 把握重点。2.预测文章内容。在进行听力练习前, 学生可以根据所给的题目, 联系所给句子, 猜测文章大意, 并对听力材料做出合理的推断, 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降低学生听英语的畏难心理, 扫清情绪障碍

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听力训练, 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听力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减轻对于英语听力的畏难心理, 扫清学生的情绪障碍。教师可以在播放听力材料前向学生介绍故事的背景或者配以相应的图片以降低难度, 同时在学生出现听力错误的时候要多鼓励少批评, 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篇4: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听力训练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力能力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76-01

一、营造和谐氛围,扩大听的渠道

传统教学中听的活动一般局限在以句型、对话为中心的教学中,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信息的输入量明显不足。而平时做的听力技巧专项训练,多是测试性题目,目的性太强,做得多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倦、排斥、甚至反感,从而失去对听力的兴趣。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充分的、以理解内容为目的的语言输入是形成交际性听力,乃至决定整个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坚持尽可能地用英语教学,包括问候、课堂用语、评价、布置作业,并且也要求学生努力在课堂上尽可能说英语,不要担心学生做不好,事实证明,用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完全能听懂你的指令、要求,甚至还能学会你的一些用语。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他感到身处异域,而自己能应付自如地与人交流,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比如,在上课刚开始5分钟内,规定为“Free talk”自由对话时间,可安排师生对话,或同学间问答,对于表现出色的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这种训练形式灵活多变,而且不受课本限制,内容丰富,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问答中,学生的情绪是紧张而兴奋的,能使他们迅速进入英语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如果能坚持这样练习,并且不断提高要求,由教师参与慢慢变为学生的自主对话,不出一年半载,学生能自编自导自演自评,还乐此不疲,遇到不会表达的语句,也会主动地来请你。一边是绘声绘色地表演,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能力,一边是绕有兴致地欣赏,练习了自己的听力。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可谓一举多得。

课外,教师了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利用一切机会用英语会话,鼓励收听、收看一些少儿英语节目,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

二、创设情景,激发听的欲望

小学英语听力的培养宜视听结合,培养利用情景获取信息的能力。这里的视听结合是指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师的动作、表情、投影等直观手段来创设情境,模拟情景。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理解和强化刺激,加深记忆。而不是边看文字材料边听,因为这种视听结合会助长听觉对书面文字的依赖,也不符合听的真实性。

比如,在教授新知识点时,应遵循由听——说——读——写的规律。首先应强调合书静听,不见文字,在一些情景(如课文图片)提示下,独立地听懂内容,再Open your book.检查你的听力效果如何。在教授一些新单词时,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其发音、词义,而把它放在一些问答里,或一些短小的句子里介绍。如教“egg”教师可先“自言自语”:What‘s this?Its an egg.Is this your egg?Yes,it‘s my egg. My egg is big.……然后提问Whats this in English?要求学生回答。学生可以脱口而出,而且因为是“听”来的,感到特别有新鲜感,记得也特别牢。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来呈现对话内容,既真实又生动,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有很大的帮助。在新授完一篇课文后,可要求学生来对它进行分角色表演,或者让他们自己发挥,根据情节需要,组成一段新的对话,并由表演者提出一些问题,要求观看的学生听后来回答。这样,带着目的听,充分调动了他们听的兴趣,有效提高了听力的效率。

三、降低焦虑,减少情绪障碍

轻松愉快的心情与积极主动的情绪对提高听的效果非常重要。反之,学生不愿听,无兴趣听,或者担心听不懂面焦虑紧张,听力材料过难,语速过快,气氛压抑,听的效果自然不会好。所以,在日常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和动机

听前介绍背景,或者出示画面,帮助学生熟悉材料,降低难度,还可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和动机。

(二)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和适当的检测方式,减少“威胁感”

所选材料应注意知识性和语言的地道性,内容的难度,说的速度,语体等要适宜,以学生能听懂基本内容为前提。检测方式也要追求灵活多样,难易结合。

(三)宽容对待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能宽容地对待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多引导,多鼓励,少批评,决不可挖苦,嘲讽,使学生“轻装上阵”。

(四)合理地把握听的时间

合理地把握听的时间,因为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短,易疲劳。所以听的时间不宜过长,而且应动口、动手、动眼相结合,以减轻疲劳。

(五)创设舒适、优雅、轻松的学习环境

听力练习中如果能来一些轻柔的背景音乐,加上教师柔美真诚的鼓励话语,这样学生能不发挥最佳水平吗?

篇5:如何加强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朱银华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凭借课文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听说读写等基本功的训练,才是教学的实质。要让学生在学习这些“例子”时掌握语言文字的有关知识,领悟、理解运用语言的规律和方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注重读书,训练语言

熟读和背诵时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读,是语言训练常用的方法,又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知了语言文字知识和规律,又在感知语言过程中历练了读的能力。这种交叉互补,相得益彰的训练促使读书在阅读教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做到:

1、读书面要广,要让班级中的学生人人有读书的机会。

2、读书量要大,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读书。

3、读书的质量要高,要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趣,读出滋味,并达到熟读成诵。

4、读书方法灵活,要在激趣和培养读书习惯上下功夫。

二、立足教材,训练语言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材,给语言训练找到坚实的支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环境,可通过词句间、段落间的联系去理解内容,又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去体会,揣摩词句的用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因素和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兴趣和欲望,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并掌握一定的方法。例如教学《天安门广场》一文,根据课文二三自然段运用方位词描写重点景物的方法,就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方位词,并按照方位顺序描写的方法描述校园一角等地方的景色。再如《秋天》一课,当学生学到“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穿紫袍。”时,也可以学习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让学生说说果园里还有哪些水果也在嚷嚷,他们在说什么呀?(_______嚷着________,要__________)。像这样能结合语境进行的说话训练可以说比比皆是,只是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去挖掘。

三、多种手段,训练语言

“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叶圣陶)语感的形成来自长期的,反复的语言实践。但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有时是实实在在的能溢于言表,有时却是模糊不清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点拨,使学生把握语感的主动权。可从两方面入手:

1、根据年龄特点,确定语感训练目标。

2、明确训练要求。例如,教师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中,当讲到李时珍长年累月历尽千辛万苦时,教师先创设情景:李时珍长年累月在外奔波,有时因再一次错过了客店,他们只能在路旁的雨棚里过夜,有时在采药途中不小心一脚踩空差点掉下悬崖,有时_________________再由学生来想象并描述,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或者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等直观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读书说话的欲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言素质。

篇6:如何加强口译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0.引 言

口译是指将一种语言当场准确地、及时地用另一种语言表示出来,作为一种有着很强的即时性的转换语言符号的活动,口译要求“准、顺、快”的原则,也就是忠实、流畅、及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全球化的逐渐深入,中国与外界的关系也愈加密切。高中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教学领地,英语在其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型的学习课程,要想提高,最高效的方法自然是进行语言训练,因此,口译训练可以快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为以后学生提高英语技能和深入进行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目前高中英语中口译训练出现的问题

1.1独立操作性强

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口译训练还处在基础性的阶段,学生在口译方面的训练独立性较强,往往是一个学生独立进行口译训练。虽然口译这一工作独立属性较强,一般是由一个人独立分析、辨识,然后独立完成。但是,这样的学习方法在提高学生自身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出现。例如,学生在面对较多人时容易紧张出错,与其他人的交流很少,很多知识无法全面地涉及到,知识面无法扩展开。这样,不仅对于学生来说,英语基本功进步的可能性较小,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也会削弱,敏感度降低。

1.2周围英语口译氛围压力较大

传统的英语教学就是老师讲,学生学,相当于教师将知识“灌输式”地教给学生,并没有给学生自由发挥和适应的时间和空间,这使得学生在紧张而压抑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对于只善于默写和听写英语的学生来说,当要主动说英语时,心理压力和负担也会很大,这也是在应试教育中的高中学生学习英语时的一大障碍。再者,学生充当教师讲说的观众,热情和兴趣持续的时间难以长久,在缺少机会对所学进行积极反应的前提下,也很难快速地提高英语口译能力。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很多因素都会制约学生的行为能力,口译能力的提高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1.3综合运用性强,学生难以从容应对

想要完整地进行一份口译内容的学习及教学,除了最基本的英语技能的学习,多种其他的技能也必不可少,例如,多个层次的语言技巧,双语之间的流畅无缝隙的转换能力等。在高中英语口译教学和学习中,要完美地处理好一句话,不仅要正确全面地进行解释,还要用最适当的的语言和词汇将话中的关键词语翻译出来,尤其是针对那些简单的但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含义不同的内容,这不仅是对学生英语知识储备和认知体系的考察,也是对学生关于实际交往中的文化差异和语境的认识考察。因此,口译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下的综合运用性较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一般还难以应对。

2.口译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由于高中学生的特殊性,口译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给了学生一个用英语为手段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平面舞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的氛围,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与外界接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高中学生英语的基本功训练、应变能力和综合能力训练、心理素质训练。

2.1科学的口译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基本功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知识,切忌空中楼阁。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英语口译的成绩,必须重视起英语基本功的训练,同时慢慢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中文―英文结合英文―中文的教学思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范畴和准确性。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性地为学生提供难度适合的中英文录音,接下来让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进行复述课文内容,最好选择重点要点。以“ANNE’S BEST FRIEND”为例,“Do you want a friend 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like your deepest feelings and thoughts?Or are you afraid that your friend would laugh at you,or would no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going through?”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理解基本的重点词汇,如,laught at,go through等,大概了解文章意思,这样,在不断的基础训练中,学生的基础知识也不断增多。

2.2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适应学习中的突发情况

应变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译训练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口译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让学生快速适应学习中的突发情况,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不足,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及技能,真正提高英语水平。同时扩大学生的交际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其中,补救法是进行口译训练时训练应变能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忘记Ophthalmologist(眼科医生)”这个单词时,这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提示学生用其他词语进行解释,一种是用比较常见的“doctor”后置定语从句“who specializes treating eyes disease”进行解释来补救。长此以往地进行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很多不熟悉的单词和词汇,同时也可以熟练掌握运用常见的句型,同学间多进行这样的口译对话,可以增进学生间的感情,扩大学生的交际圈,交流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观点。

2.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口译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口译训练可以帮助那些基础知识扎实,应变能力也很强但是在各类比赛中却大多失利的学生,这是因为这些学生心理素质不强,容易紧张导致发挥失常。在口译训练中有增加课堂演讲等类似的方法可以缓解学生的问题,这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心理素质在口译训练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地认识课堂演讲。另外,比如,参加“toastmaster”国际演讲俱乐部等途径,让学生在不断的实战当中慢慢适应,再结合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培养学生在公众面前自由地表达自身想法和观点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英语口译中的的综合学习能力。

3.结束语

篇7:数学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胡刚

认真倾听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习惯,也是人与人交往活动中的良好习惯。听力训练不仅可以运用于语文、英语等文字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有意识的合理巧妙地运用听力训练,对数学教学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听力训练的好处

1.能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学习毕竟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尤其是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数学每天面对的是数字和平实的文字,若采用听力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能易于集中并保持下去,形成有意注意,进行有效学习。听的内容往往比给予的题目要分析得更透彻,做的更正确。如将“一堆煤重2吨,烧了3/5吨,还剩多少吨?”抄于黑板上,大部分学生因忽略了3/5后面的“吨”字,做成了2×(1-3/5)。而换成听力训练后,当老师念到“3/5”时,学生的思维马上就会思考有无“吨”字,把数学信息审得特别清楚,错误率大大降低。

2.能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判断力。学生由“听”再指导自己“练”,他们须记住每一个信息和问题,弄清每一个数字和符号。长此以往,学生听记题目的能力不断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日益增强。训练初期,学生在听的同时要不停地写出内容,而通过训练后,学生不仅学会了抓主杆、记关键内容,而且慢慢地能脱离书写,凭自己的记忆进行快速、准确地判断。

3.能发展并强化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是指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对问题做出迅速敏捷的反应。高素质的人才应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做到高效、高能、机智、灵敏。听力训练使学生在接收语言信息时迅速地作出判断,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二、数学教学中可操作的听力训练

数学教学的听力内容并不少于语文,只要教师多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多留心设计,优化训练内容,听力训练在每一堂课中都可以实施。1.听算。在计算过程中,口算为听力训练提供了许多素材。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在学生基本掌握算理后,要把教材中呈现出的口算题改成听算。听算是口算中最难的一种。听算时,教师重点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引导学生探寻规律,对能听算的学生,绝不让其笔算,经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程度会明显提高计算速度加快,计算技巧也会提升。

2.听写。在多位数的写数教学中,教师把准备好的数字用听写的形式让学生写数,既省时又有利于学生掌握分级写数的法则,还能针对“0”的写法作重点训练,突破难点。

3.听判。在概念教学中,听题判断是概念辨析的常用方法,如学生听题以后给手势(单手比√,双手比×),并指名学生说出理由,既能及时反馈又加深印象。

4.听问题和信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听信息和问题,同时摘录关键信息(数字和单位,常用关系等)和完整的问题,再自主解决或小组交流解决。刚开始进行训练时,可能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有一定的困难,但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学生会喜欢这种形式的。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写完整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养成完整答题的习惯。

三、听力训练的建议

1.循序渐进,照顾全体。2.形式多样,生动活泼。3.针对困难,重点指导。4.联系实际,灵活运用。5.鼓励学生,互帮互助。6.形成规范,持之以恒。

篇8:如何加强口译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 听是十分重要的技能。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费斯 (W.M.Rivers) 和坦珀利 (M.S.Temperly) 的统计, 听在交际活动中所占的比例最高, 达到45%。英语听力作为一种输入型技能, 在英语专业基础教学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口译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技能, 也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由于口译过程的第一环节是听的能力, 听懂是口译的关键步骤, 对源语的听辨理解成为整个口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前提和基础。由此可见, 具备良好的听力水平是培养良好听辨能力的基础 (王燕, 2009:12) 。但与普通听力技能相比, 口译听辨的难度更大, 对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要求更高, 因而给基础阶段的听力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 本文尝试从口译听辨的角度, 借鉴口译听辨训练的理念和方法, 探讨如何改善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听力教学, 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为高年级口译听辨能力的培养和口译技能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口译听辨训练的理念与方法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 将听到 (间或读到) 的信息准确而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 (梅德明, 2000:6) 。作为口译的前提和基础, 口译听辨理解技能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日益得到重视, 许多口译专家和教师对口译听辨的培训理念和策略进行了探讨, 使其在理论和方法上不断成熟和发展。

国际著名的口译专家Gile (1995:162) 将口译中的听力活动定义为“所有与听力理解有关的活动, 包括译者对语音符号的辨析、识别字词的涵义到最后决定讲话人所表达的意思”, 并提出了经典的口译理解方程式:C (理解) =KL (语言知识) +EKL (非语言知识) +A (分析) 。刘宓庆 (2004:87) 指出口译听力既包括“听” (接收、理解) , 也包括“力” (加工、产生) , 涵盖了从信息的捕捉分解、综合到理解的全过程。王燕 (2009:12) 认为口译“听辨” (Listening 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 不仅要“听”还要“辨”, 即思考、分析, 在听辨过程中我们接收到源语信息, 并通过种种分析手段把接收到的信息纳入到我们的理解范畴。近年来, 不少国内学者探讨了提高口译听辨技能的方法, 如刘伯祥 (1999) 、王永秋 (2001) 、李学兵 (2005) 、姜海红 (2005) 、卢信朝 (2009) 、徐然 (2010) , 这些方法主要围绕口译听力的内容和技巧展开, 包括选择各种题材和形式、不同口音和语速的材料进行听力练习, 抓住源语意义和逻辑关系, 把握句子的核心结构, 进行语言和非语言的预测, 分配注意力, 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等。

三、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长期以来, 我国的英语教学往往只重视视觉输入 (阅读) 技能, 而忽视听觉输入 (听力) 技能, 从而导致英语学习者 (包括英语专业学习者) 的听力理解能力较弱, 听力整体水平偏低。这从每年的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部分的成绩中可见一斑。以2012年全国英语专四考试为例, 在总分30分的听力成绩中 (含听写和听力理解两部分) , 考生的平均成绩仅为14分, 这足以说明目前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听力已成为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中最迫切需要提高的技能, 但由于听力课时较少 (一般为每周2课时) , 课堂教学内容和训练技巧单一,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限, 因而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学生听力理解水平提高慢, 不少学习者对听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降低, 甚至出现对听力学习的负面情绪, 如厌倦、沮丧、恐惧等。因此, 如何改善英语专业的听力教学, 树立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为高年级的口译课程学习进一步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已成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所面临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口译听辨训练给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启示

结合上述口译听辨训练的理念和方法, 并针对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口译听辨训练在听力材料选择、听力技能训练、听力习惯培养等三个方面给英语专业的听力教学带来如下启示:

1. 拓宽听力材料的范围, 激发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听力教学内容较窄, 往往只局限于课本上的练习, 课堂上教师通过反复地播放课本上的听力材料来进行听力教学, 虽然这些材料都是英语原文, 但大部分内容还是属于非真实录音, 缺乏日常英语的特点、时效性和现场感。因此, 口译听辨训练给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启示是:教师在配合使用听力课本的同时, 应尽量拓宽听力材料的范围, 选择真实的听力素材并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 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事实上, 在当今信息时代, 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种类繁多的影视音像英语、新鲜快捷的广播新闻英语、真实生动的演讲访谈英语都不难寻觅, 它们将为听力教学提供丰富的语音资源。这些风格各异的听力材料具有原汁原味、自然纯正的特点, 教师既可以在听力课堂上使用, 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听力练习。这样的听力材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还能营造更活跃的听力课堂, 使他们在课后更积极主动地练习听力, 熟悉富于日常英语特点的现场有声资源, 为高年级的口译听辨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

2. 强化听力微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具体的听力技巧。

传统的听力教学中往往采取“听录音-讲答案-复听录音”的模式, 通过让学生完成大量测试形式的练习然后讲解答案来进行英语听力训练。由于大部分训练的题型是选择题和判断题, 很多具体的听力技能就无法进行强化和提高。口译听辨训练的启示给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启示是:听力教学中应该强化全面系统的听力微技能训练, 如预测联想、辨认关键词、把握主要观点和大意、短期记忆、记笔记等, 教师可以突破课本练习的局限, 采取让学生模仿、跟读、解释、复述、听写、笔记等多种形式来强化听力技能, 提高学生具体的听力技巧, 从而达到《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2000) 设定的目标, “英语听力课程应在听力理解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 帮助学生初步克服听力障碍, 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在一般社交场合的交谈和相当于中等难度的听力材料, 能理解大意、抓住主要论点或情节, 能根据所听材料进行分析、领会说话人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 并用英语简要地做笔记”。

3. 兼顾语言形式和内容,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学生在接受传统的听力训练时, 注意力往往放在语言形式上, 对源语中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方法过于关注, 而忽略上下文、语篇逻辑和话语内容及说话人表达的真实意图。此外, 由于听力训练的材料通常是标准的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 且很多情况下是为了照顾听者而故意放慢语速的录音, 造成学生对包含连读、弱读、同化、省音等动态的英语语流, 以及不同口音、不同语速的英语材料听力理解的困难。因此, 借鉴口译听辨训练的方法, 在听力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不仅关注语音语调等语言形式, 还应将听力理解定位在对语篇逻辑意义和原话意图的把握上, 同时兼顾语言形式和内容, 还应训练他们有意识地把注意力放在现实交际场合下那种不间断、不重复、前后关联的动态语流上, 逐渐适应不同口音、不同语速的英语材料, 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为顺利实现向高年级口译听辨技能的过渡夯实基础。

五、结语

虽然口译听辨与英语听力技能的难度不同, 要求不同, 但是两者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口译听辨是英语听力技能在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延续与发展。因此, 本文从口译听辨的角度, 借鉴其训练理念和方法, 具体从听力材料选择、听力技能训练、听力习惯培养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加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听力教学, 切实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方法, 这对高年级口译听辨能力的培养和口译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Gile, 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4]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篇9: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听力训练

一、营造和谐氛围,扩大听的渠道

传统教学中听的活动,一般局限在以句型、对话为中心的教学中,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信息的输入量明显不足。而平时做的听力技巧专项训练,多是测试性题目,目的性太强,做的多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倦、排斥、甚至反感,从而失去对听力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坚持尽可能的用英语教学,包括问候、课堂用语、评价、布置作业,并且也要求学生努力在课堂上说英语,不要担心学生做不好。事实证明,用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完全能听懂你的指令、要求。甚至还能学会你的一些用语。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他感到身处异域,而能应付自如的与人交谈,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比如,规定课前5分钟为自由交流时间,可安排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小组对话等,形式可灵活多变,对于表现出色的同学予以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问答中学生的情绪是紧张兴奋的,他们能迅速进入英语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课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的利用一切机会进行英语对话,鼓励收听、收看一些英语节目,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

二、创设情景,激发听的欲望

英语听力的培养宜视听结合,培养利用情景获取信息的能力。所谓的视听结合,是指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师的动作、表情、投影等直观手段来创设、模拟情境,提高理解和强化刺激,加深记忆。如教“egg”,教师可先自言自语:What's this? It's an egg. Is this your egg? Yes, it's my egg. My egg is big…然后提问What's this in English? 要求学生回答。学生不仅可以脱口而出,而且因为是“听”来的,感到特别有新鲜感,记得特别牢。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来呈现对话内容,既真实又生动。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有很大的帮助。

三、传授方法,提高听力水平

学习是一个过程,掌握其基本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从英语听力角度来讲,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1.语音学习。语音学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开始教学我们就应该把好语音关。注意其发音的特殊性、重音、连读、声调等等。教学生多去模仿、听、读、与人对话。

2.抓要点。听前仔细阅读听力任务,带着任务有目的性的听。切忌逐字逐句的听。我们只需要知道主题大意,想要一字不漏的全部听清有点不现实,也不必要。教师可教学生用画图、做笔录等方法,特别是时间、地点、方位的内容。

3.预测能力。

四、降低焦虑,减少情绪障碍

轻松愉快的心情和积极主动的情绪,对提高听的效果非常重要。在日常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

1.听前介绍背景或出示图片,帮学生熟习材料,降低难度。

2.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和检测方式,减少“压迫感”,注意内容的难度,说话的语速。以学生能听懂基本内容为前提。

3.允许学生犯错,以引导鼓励为主。

4.把握听的时间,每次大约十五分钟。

“孩子的知识多半是听来的”。“不会听就不会学习。”这些话虽有些夸大,然而,听,作为人类认识活动和交际活动的基本形式,对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确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听力教学,不仅符合语言学规律,也是现代英语学习的需要,是改变现行英语教学重读写,轻听说现象,摆脱“哑巴英语”“聋子英语”通病的形势所趋。

篇10:如何加强口译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一、口译笔记的重要性

除了在少数场合外, 口译一般都需要做笔记。口译中如果只凭大脑记忆, 会有许多缺陷, 而用逻辑化、视觉化等记忆手段效果差。因此, 为了保证口译的质量, 就必须要使用口译笔记。

在大学英语四级的听力中, 学生有必要以笔记为辅助手段, 捕捉问题中的关键信息, 从而保证答题又快又准。对学生来说, 最难以攻克的是听力后面的三篇短文和复合式听写。在听短文的过程中, 学生常见的问题是边看题, 边听内容, 由于更多关注选项中关键词在材料中的出现, 容易忽略这些关键词相对应的具体信息, 所以文章仿佛听懂了, 做题时却犹豫不决。而在复合式听写中, 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 这几个单词填空错误百出, 当听到词汇时, 感觉词汇很熟悉, 却拼写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词汇量有限, 另一方面说明学生缺乏听力技巧。可想而知, 后面的三个长句听写更是难上加难。此时笔记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能弥补短时记忆无法摄取大量具体信息的不足之处。因此, 应该看到, 英语等级考试只是对大学生基础英语能力的检验, 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来说,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听懂英语才是至关重要的。

二、口译笔记技巧的应用

口译笔记作为辅助记忆的手段, 是在听的过程中用简单的文字或符号记下讲话内容中能刺激记忆的关键词。一般来说, 句子的主语、宾语以及主要动词都属于关键词, 笔录时漏掉其中任何一个都可能给口译造成困难。同时, 笔记一定要一目了然, 条理清晰, 关键词和意群以及归纳的各项之间应留出空白, 不可过于拥挤。这样才容易辨识, 还可以随时补充。

如把口译笔记技巧应用到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记笔记使用的语言, 借用口译笔记中的常用符号及缩略词, 还可以鼓励他们发挥独创能力, 但前提是这些符号能易记易懂。译员们经常使用的笔记技巧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一) 符号的运用 。有些符号是译员们经常使用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鉴使用这些符号。比如用箭头表示“连接”, “上升”, “减少”, “关系”等等;用某些符号代替因果关系, 比如“因为”, “所以”等等, 或者对立的关系, 比如“反之”, “负数”, 比如数学符号尤其适用于文本中数字的记录等等。有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符号, 但不宜过多, 也不要临时创造符号, 以免口译时忘记符号代表的意思而影响听力的顺利进行。

(二) 缩略词的运用。在口译笔记中可使用通用的缩写词、首字母缩拼词, 或一个词的头几个字母。学生在听听力时会觉得时间紧迫, 所以用缩略的形式记笔记, 是一种很实用的办法。比如很多词语都有公认和公用的缩略形式, 比如记国家的名称时, 可以使用通用的牌照标识, 用 D 表示“德国”等等。各种度量衡的单位也有公认的符号表示, 如用km 表示“公里”。记化学成分时也可以使用元素周期表中的符号, 比如用 O 表示“氧”等等。当然也可以使用一些字母符号来表示相应的意义, 比如 P 表示政治 (politics, political) ;A表示农业 (agriculture) ;B表示商业 (business) ;m表示分钟 (minute) 等等。

通过实践, 学生会发现这些符号能够帮助他们捕捉到更多的关键信息, 而且通过独创一些符号, 他们能以更大的积极性投入英语学习。

三、在高职高专英语听力课堂中的运用

(一) 听力课堂教学的现象。

1.只重技巧, 未理解原材料意思。目前在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中, 为了应对考试, 教师经常强调对听力技巧的掌握:就是根据听力练习中的问题和听力材料本身去预测, 或者了解出题思路, 通过惯用的做题方法, 找到解题的答案。这种听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做题能力, 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 增强了学生做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但学生对听力材料中所表达的意义, 不能完全理解。 教师只强调暂时的技巧掌握, 学生是否真正的听懂了材料内容, 是否能简明扼要地复述原文, 是否真正的锻炼了听力能力, 这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2.只注重口译笔记技巧可能带来问题。有同学提出, 如果单独听听力材料的时候可以听懂文章的内容, 甚至简明扼要地复述原文, 但是, 边听边记笔记, 则会受到干扰, 对内容的理解就会受到影响。学生在听力学习的初级阶段, 教师会首先介绍一些听力技巧和策略, 比如, 听力笔记法。这时, 教师首次把口译笔记的方法和听力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把口译笔记中的一些技巧运用到课堂听力中, 如符号法, 缩略词等等, 而往往没有让同学们对内容加以重视。学生过多关注记笔记, 往往无法集中精神听懂文本的中心思想, 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甚至有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折, 这就出现了上述问题。

(二) 口译笔记技巧的解决方案。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记听力笔记的方法, 灵活运用到听力训练中。那么, 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在短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而且从宏观上把握整个听力材料的内容和内在逻辑关系, 并非简单地完成几道听力练习题。同时, 教师一定要明确听和记笔记的主次关系, 学生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和抓住要点上, 以听内容大意为主, 做少量的笔记为辅。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记下听力笔记, 特别要强调关键词的作用。鼓励学生运用自己表达习惯的译入语, 符号, 缩略词等技巧, 同时, 进行注意力合理分配, 建立起自己有效的笔记体系, 这样会缩短记笔记时所需要的注意力, 把更多精力放在听力上, 增强听力水平。

通过让学生了解口译笔记的重要性, 从听力学习的初级阶段开始, 在课堂中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有关听力关键词的训练, 在实践操作中, 教师们可以开始降低要求, 让学生听难度小、篇幅短的文章, 每次练习不宜过长, 然后慢慢提高难度, 逐步从由浅到深, 由易到难的方法中练习写出句子的关键词, 逐渐加入符号, 缩略词替代源语言, 真正做到把口译笔记技巧运用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去, 一方面了解和检验学生复述句子的效果, 另一方面考查和验证听力笔记对复述的辅助作用, 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D.塞莱斯科维奇M, 勒代雷;闫素伟, 邵炜译.口译训练指南[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2011.1

[2].唐建南.口译笔记符号引入高职高专英语听力课堂的应用与问题刍议[J].海外英语, 2012 (1)

篇11:如何加强口译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一、营造和谐氛围,扩大听的渠道

传统教学中听的活动一般局限在以句型、对话为中心的教学中,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信息的输入量明显不足。而平时做的听力技巧专项训练,多是测试性题目,目的性太强,做得多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倦、排斥、甚至反感,从而失去对听力的兴趣。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充分的、以理解内容为目的的语言输入是形成交际性听力,乃至决定整个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坚持尽可能地用英语教学,包括问候、课堂用语、评价、布置作业,并且也要求学生努力在课堂上尽可能说英语,不要担心学生做不好,事实证明,用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完全能听懂你的指令、要求,甚至还能学会你的一些用语。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他感到身处异域,而自己能应付自如地与人交流,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比如,在上课刚开始5分钟内,规定为“Free talk”自由对话时间,可安排师生对话,或同学间问答,对于表现出色的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这种训练形式灵活多变,而且不受课本限制,内容丰富,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问答中,学生的情绪是紧张而兴奋的,能使他们迅速进入英语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 课外,教师了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利用一切机会用英语会话,鼓励收听、收看一些少儿英语节目,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

二、创设情景,激发听的欲望

中学英语听力的培养宜视听结合,培养利用情景获取信息的能力。这里的视听结合是指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师的动作、表情、投影等直观手段来创设情境,模拟情景。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理解和强化刺激,加深记忆。而不是边看文字材料边听,因为这种视听结合会助长听觉对书面文字的依赖,也不符合听的真实性。

比如,在教授新知识点时,应遵循由听——说——读——写的规律。首先应强调合书静听,不见文字,在一些情景(如课文图片)提示下,独立地听懂内容,再Open your book.检查你的听力效果如何。在教授一些新单词时,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其发音、词义,而把它放在一些问答里,或一些短小的句子里介绍。如教“egg”教师可先“自言自语”:What‘s this?It’s an egg.Is this your egg?Yes,it‘s my egg. My egg is big.……然后提问What’s this in English?要求学生回答。学生可以脱口而出,而且因为是“听”来的,感到特别有新鲜感,记得也特别牢。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来呈现对话内容,既真实又生动,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有很大的帮助。在新授完一篇课文后,可要求学生来对它进行分角色表演,或者让他们自己发挥,根据情节需要,组成一段新的对话,并由表演者提出一些问题,要求观看的学生听后来回答。这样,带着目的听,充分调动了他们听的兴趣,有效提高了听力的效率。

三、教授一定方法,提高听力水平听力

作为一种直接听取信息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是自然形成的,而在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则需专门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定的听力技能和技巧,还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1、识别技能,即识别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知识的技能。例如能辨别出听力材料中多数单词的词义,组合成的词组意义;同单词在此处的具体义项;能听懂对话里一些明显的连读、典型句型等。

2、预测能力,即对将听材料的语句成分的预料和内容情节的期盼和估计,以及根据上下文对熟悉或者没听清部分进行猜测,也就是根据所听材料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的能力。比如,教完Shopping这个单元后,做听力练习,可先让学生预测一下,会有哪些方面的内容或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会有Time,Who,How much,How about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听的过程中没听清买了什么,可鼓励学生根据下文的有关句子“How about this blue one?”“How much is the blouse?” ……推理判断出买了一件蓝衬衫。预测能力的培养,对刚接触英语的中学生特别重要。

3、抓主干,即通过听关键词、语调等手段来抓内容大意。因为事实上我们也只需要知道其主题大意,而不需逐字逐句,一字不漏地全部接受,那也是不可能的。教师可教给学生用摘录、画图等方法来做听力,特别是一些有地点、方位的内容,或者有比较性内容的短文,用这样的方法效果尤其好。例如:Tom is eleven.He‘s from England. He’s in Class 6.Tom‘s brother,Jim is twelve. He’s in Class 4.He‘s English,too.对这篇短文可摘录如下:

Tom 11 Class 6 English

Jim 12 Class 4 English

四、降低焦虑,减少情绪障碍

轻松愉快的心情与积极主动的情绪对提高听的效果非常重要。反之,学生不愿听,无兴趣听,或者担心听不懂面焦虑紧张,听力材料过难,语速过快,气氛压抑,听的效果自然不会好。所以,在日常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听前介绍背景,或者出示画面,帮助学生熟悉材料,降低难度,还可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和动机。

2、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和适当的检测方式,减少“威胁感”。所选材料应注意知识性和语言的地道性,内容的难度,说的速度,语体等要适宜,以学生能听懂基本内容为前提。检测方式也要追求灵活多样,难易结合。

3、能宽容地对待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多引导,多鼓励,少批评,决不可挖苦,嘲讽,使学生“轻装上阵”。

4、合理地把握听的时间,因为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短,易疲劳。所以听的时间不宜过长,而且应动口、动手、动眼相结合,以减轻疲劳。

5、创设舒适、优雅、轻松的学习环境,听力练习中如果能来一些轻柔的背景音乐,加上教师柔美真诚的鼓励话语,这样学生能不发挥最佳水平吗?

篇12:口译教学中的无笔记交传训练

一、“脱离原语外壳”的释意派口译理论

20世纪60年代后期, 法国著名翻译理论研究家达妮卡·塞莱斯科维奇创立了释意派理论。该理论认为, 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 而是意义。[2]2]释意派理论在观察和分析口译实践的基础上, 将口译程序分为三个过程, 即理解、脱离原语外壳、重新表达, 其中脱离原语外壳是核心。 [3]3]

译员理解、翻译和表达的对象不是原语的语言形式, 而是讲话人或作者要表达的意义和思想, 译员的中心任务是剥离原语外壳, 抓住意义实质。“意义”反映着口译实践的本质, “脱离语言形式并释出其中的含义”这一“释意”过程就是口译工作的根本之所在。[5]5]

二、“脱离原语外壳”与口译教学

口译教学应当以一定的口译理论为指导。以释意学派口译理论为指导的口译教学应当重点解决好的问题是:如何快速将意义从原语 (讲话) 中分离出来, 加以记忆储存, 以便口译时重新表达出来。

口译的过程就是对“意义”的意识过程。在口语连续的语流中, 很快便会忘记语言的形式, 产生对意义的“意识”, 即所谓“得意忘形”。口译训练中笔记技术的引入能将学生的翻译水平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然而交传笔记只是思维脉络的延伸, 无法完全取代大脑的记忆。[6]6]在口译实践中, 笔记并非是总能凑效。

三、无笔记交传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无笔记交传口译训练的重点在于“听”、“意义分析”以及“短时记忆”等能力的训练。

3.1 “听”

“听”就是信息的接收, “意义分析”的基础。“听”什么和怎么“听”是关键。在口译中听的不是语言, 而是语言表达的意义。口译员是个很特别的听众, 不要试图从语法、修辞、逻辑上挑对方的毛病等等, 只需要注意讲话人要表达的意思, 领会意思的细微差别。

3.2 “意义分析”

语言同意义的分离可以通过口头大意概述练习来训练, 在训练的初级阶段, 概述使用原语, 也就是说听到的讲话是汉语就用汉语复述, 听到的是英语就用英语复述。这种联系看似简单, 实践时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

3.3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能力训练主要包括信息的视觉化和形象化、逻辑推理记忆与信息记忆。

3.3.1 信息的视觉化和形象化

一般来讲, 大脑在识记言语材料时, 内容生动形象的材料会给我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内容空洞的材料容易被人遗忘。这就是说, 虽然口译工作者无权对原语内容挑剔, 但是可以充分利用原语的意象载体增强对原语信息的记忆效果。

3.3.2 逻辑推理记忆与信息记忆

口译教学的重点是口译“工作言语”, 这种言语是口译工作人员的基础。鲍刚教授在《口译理论概述》一书中将其分为四个话语结构类别:叙述语类, 介绍语类, 论证语类和联想语类。

叙述语类主要是原语中的典故、故事、笑话等所使用的话语结构。这种语类的特点有二:一是叙述的“时序性”, 二是叙述的“空间线索”。叙述的“时序性”, 主要表现为时间上的线性推移, 同时串联着一定的空间、景物、人物等描述, 造成时间推移过程中的“停”下来进行观察的现象。描述和叙说的话语语篇发展线索, 相互交织。译员可以利用这种结构对原语内容进行某种“标定”, 便于对话语内容进行贮存。叙述的“空间线索”, 表现为多数人在言语描绘时共同遵循的描绘线路基本上都是先上后下、由外及内、先左后右、从前到后等等。

介绍语类常常用于对科技成果或产品、商品的介绍, 对人物的介绍, 对旅游景点的介绍, 对企业、团体的介绍等。这一语类的线索主要按照人类对一般事物的认知规律发展的:① 正式介绍前存在某种“引言”语段, 以吸引受话者注意;② 介绍时一般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③ 介绍多具有层次感, 表现出一定的逻辑顺序;④ 语篇结尾时一般有一处小结。

论证语类在口译中很常见的, 是口译工作言语的典型话语结构之一。这种话语结构逻辑性非常强, 以“论点+论证”为基本层次结构, 逻辑关联词出现的频率很高。

联想语类是一种跨语类的话语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逻辑性非常差, 结构相对松散, 语级语体较低级, 非常接近于“生活口语”。多见于寒暄、问候、会谈、宴会中主宾较随便的对话, 甚至是相当长的自顾自的“独白”, 这种话语在整理其思维路线时比较困难。这类话语可以通过相似型联想规律、相反型联想规律和接近型联想规律三种类型加以把握。[5]5]

结束语:释意学派的口译理论以“脱离原语外壳”为核心, 强调译者的任务是传达意义, 而不是机械的语言符号转换。只有注重无笔记交传口译训练, 加强学生正确听取信息, 积极分析源语意义的口译训练, 才能够让学生对自己记忆意义的能力保持信心, 合理记笔记, 正确用笔记, 增强现场交流感, 才能摆脱传统的“口头表述的笔译”模式, 提高口译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摘要:释意学派的口译理论以“脱离原语外壳”为核心, 指出译员理解、翻译和表达的对象不是原语的语言形式, 而是讲话人或作者要表达的意义和思想, 译员的中心任务是剥离原语外壳, 抓住意义实质。这为口译教学指明了方向, 那就是要多在培养译员“听”、“意义分析”、“短时记忆”方面下功夫, 唯有如此, 方能彻底改变传统的“口头表述的笔译”模式, 提高口译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释意学派,脱离原语外壳,口译教学,无笔记交传训练

参考文献

[1]塞莱斯科维奇 (法) , 勒代雷 (法) 著;闫素伟, 邵炜译.口译训练指南.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12.

[2]许钧.翻译释意理论辨———与塞莱斯科维奇教授谈翻译.中国翻译, 1998年第1期.

[3]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5]鲍刚.口译理论概述.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上一篇:复式条形统计图反思下一篇:如何撰写网络事业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