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优质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2024-06-23

高中体育优质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通用10篇)

篇1:高中体育优质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高中体育优质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摘 要】构建一种适合中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体现“健康第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思想,全面地、科学地认识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教育价值,合理的开发中学体育课教学内容,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健身运动中来,其重要性日益彰显,也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分析

根据体育课程新的基本理念,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以往体育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传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自主合作式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指在体育教师必要的示范、精讲和帮助引导下,学生自定学习目标和练习方法,即学生学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师提出的基本目标要求,自定最佳的学习目标和自选练习方法,通过自我监控练习过程和及时评价练习结果等方式,最终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它具有能动性、独立性、有效性和相对性等特征。

合作学习,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

自主――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的学习,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使其在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螺旋动态变化中逐步增强自我教育,使学生在发展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而自主――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扩大参与面,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自集体荣誉感的激励,来自同伴需要你高质量合作的压力)和主体意识的形成(在小组中,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就能尝到成功的乐趣)。自主合作式教学模式,不仅能提升体育课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运动中来,而且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潜能,增进协作精神,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合作意识。教学中特别是集体性、游戏性的活动,教师参与到其中去进行引导和协作,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和融洽,能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会变得更加显著。在课程改革、教学不断创新的今天,体育课教学也应以创新为主,面向未来、面向社会。自主合作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尝试性教学,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兴趣和水平、目标来安排内容,再根据本课内容的需要来选择场地、器材等。体育课要开放,不光是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的开放,而是体育活动内容的设置要多样化,协作化、趣味化、强身益智化,从而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体育课教学应以全新的理念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等。

二、小群体教学模式

小群体教学模式是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交往和社会性提高为目的,主要依据体育学习集体发展和发挥教育作用的规律而设计的,是在教师的周密设计下,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和教学需要,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异质(或等质)的学习的小组,在教学中的某个阶段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最后组织小组间的比赛,促进师生之间,同组同学之间,异组同学之间相互切磋与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益的教学过程。

小群体教学,不仅能协调同学之间的关系,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班级的凝聚力,更好地完善各项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以比赛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同学们更加积极热情地参与到体育课的学习中来,更快更好地完善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达到高层次的水平。

三、发现式教学模式

发现式教学模式遵循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认知的规律来考虑教学过程。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获取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体验,掌握学习和思考方法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教学过程。

发现式教学模式,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的学习中来,不仅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保障,而且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四、合作式教学模式

“程序――合作式”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细化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结果、详化教学步骤;另一方面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依据,而由于有了小组的协作,相对弱势的学生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色。相反,他们在接受教师讲授的同时还可以接受来自合作小组成员的帮助和指导,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同伴的帮助使学习不再是负担。学习成绩的评价是以小组的合作水平及个人目标的达成作为标准,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体验到了“成功”,让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付出就有收获的乐趣,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程序―合作式教学,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小组的合作方式,能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运动技术,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社交活动能力和学业成就动机的提高,而且对技术的掌握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为进入高校体育锻炼打下基础,也为终身体育事业埋下伏笔。

篇2:高中体育优质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高中体育教学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为辅,配合新课改的理念内容,打破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听”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索自由发展,更有效地进行体育资源整合,提高学生们的体育素养。

一、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1.教学改革要求

高中体育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体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形成先进的体育意识和w育精神。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高中体育教学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人格的主要战场,它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动力。尤其是在以高考为中心的高中学习阶段,高中体育作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路径,为学生自我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提供了条件。因此,可以说,高中体育是高中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高中体育教学发展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体育教学都以灌输、示范教学模式为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非常单一。加上应试教学思想影响,体育教学的价值始终不受重视,体育教学激励机制不完善,教学缺乏基础保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仅体育教师很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也不高。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种种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体育教学形式化,体育教学在学生素质教育、智力开发中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体育教学与文化课的关系不协调,体育课时被大幅度缩减;体育训练布局不合理,体育教学项目难以引起学生兴趣,体育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有差距等,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中体育只有从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入手,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已经有了较强的自主思维,不愿意受老师太大的束缚。在强调个性化发展的今日,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们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不依照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统一安排统一锻炼,给学生们充分的自由发挥的时间。这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体育意识,让体育不再仅仅是枯燥简单的锻炼。

2.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们的个体差异,从实际出发。对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爱好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教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比如,由于当今的社会发展,生活条件质量每日益增,这导致学生们缺乏足够的运动。让一个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和一个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同时跑1000m并且限时,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在注重教学质量的情况下,也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育,因材施教,逐步地对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体育意识进行改造。

3.强化体育资源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提高教学的质量,亟待解决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育素质。中学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拓宽体育场地,按器材配备标准购置体育器材。经笔者调查,许多学校在体育器材场地使用方面,虽有场地和器材,但是因为维修等原因,平时不开放给学生使用,甚至很多中学在体育课上都不开放给学生使用。这无形中给体育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使学生们的体育意识得不到有效培养。所以应加强体育器材场地的管理,使学生们能有效地利用。

4.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例如体育课电教化,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使学生们直观地获取信息,零距离地模仿动作,直观地感受动作要领,还能使学生们确定学习目标,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去运动,确立自己的终身体育意识。比如,在雨天不适合室外运动的时候,可以在教室内播放一些精彩的体育赛事,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直观地让学生们感受体育精神、体育的精彩。

5.培养学生体育情感

以往陈旧的只注重文化课学习的观念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了,必须打破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重新提起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和情感,体育老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爱好与激情,使教育活动融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老师的引导下,提供多样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比如铅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体育活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并组合成组进行练习,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喜欢什么就去学习什么,通过小组学习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完善高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要构建起一整套完善科学的高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起到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于那些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也应该以一种和蔼友善的态度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也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帮助那些落后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共同进步。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单纯地重视结果,将结果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进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不仅要考虑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公平性,还要评价对于学生未来长期发展的影响,争取做到公平合理,对学生起到激励鼓励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喜爱,体育评价体系应该朝着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将学生的笔试考试成绩与学生的课堂表现、进步程度以及最后的考试成绩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另外还要做到层次化发展,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与表现做出合理判断。

篇3:分析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探索

1、自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就高中体育课程理论教学部分来说, 主要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对体育项目的基础技能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 为接下来室外实践教学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体育教育者们的重心基本上都在理论教学环节; 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以及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行, 对体育课程理论部分教学的重视程度也相应减弱了。高中阶段的学生不管是在理解能力还是理解层次方面来说,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理论教学部分的开展, 不宜超过室外实践教学的比重, 但是也不可以完全忽视, 建议在今后高中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环节,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学。在理论教学开展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实现辅助学生将整个课堂教学的脉络理清楚, 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学将框架里的具体内容补充完整, 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课堂主人翁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2、对抗训练的科学设置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一般教学过程中普遍提不起相应的兴趣和热情, 室外实践教学环节是激发他们活力, 为他们提供伸展的主要途径。因此在高中体育室外实践课程教学环节进行的过程中, 通常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参与兴趣。如何处理好学生爱好自由活动和课程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成为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创新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所谓对抗训练, 是指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进行的过程中, 教师围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题进行项目的设置, 在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参与兴趣的基础和前之下, 将训练项目和训练重点融入到具体的项目中, 在对抗练习中, 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 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体育技能储存到学生的大脑中;除此之外, 就对抗训练的开展来说, 除了能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良好的诠释之外, 在竞争的环境中, 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对学生的应急、应变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

就对抗训练来说, 虽然具有一定优势和长处, 但是教师在进行具体设置的过程中,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 根据任务项目的不同, 对抗训练对场地和环境有不同的要求, 教师在进行场地选择的过程中, 应对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细节进行全面的掌握, 保证对抗训练开展的有效性;其二, 在对抗训练开展之前, 教师应根据具体对抗项目难易程度给与一些提示和提醒, 加强安全意识培养, 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训练环境, 提高学生对自我以及对他人的保护意识。

3、总结评价机制的合理运用

就理论自学环节和对抗训练的开展来说, 为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创造了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但是就高中体育教学来说, 它始终是课程教育体系中的一员, 学习过程不是为了完全迎合学生的口味和兴趣设置的, 通过相应课程教学, 我们需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因此, 在理论自学阶段和对抗训练有效进行之后, 总结评价机制的合理运用, 成为衡量整个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和措施。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发展的特殊性, 建议在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的过程中,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评价机制,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教学的人性化。比如就理论知识自学阶段来说, 教师可以在对抗训练前对学生进行抽查或者提问, 这样一来, 在对抗训练开始之前, 教师等于将实践训练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内容进行了一遍复习, 从而加深学生对体育技能要点的印象, 提高对抗驯良教学的质量;就对抗训练结果的有效评价来说, 建议以胜负作为基本指标, 对于胜利的组别, 给予适当的奖励, 如果是在对抗训练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祖辈, 建议教师可以给予二次机会, 通过体育才艺表演进行加分。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 就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来说, 实际上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 重点是要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的地位,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为高中阶段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和不懈的努力。

摘要: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 同时也是现阶段高中课程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从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出发, 就其创新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给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 希望对于今后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来说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有效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勇.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成功 (教育) , 2010, 11.

篇4:高中体育优质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 模块教学法 创新 策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1-0094-01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模块教学法,是顺应新课改理念要求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核心是以高中体育课堂为基础,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综合素质,包括学生正确提升体育认识、科学锻炼和自我调节等,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为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模块教学法的必要分析

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模块教学法,是新时代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较强的目标性、开放性、整合性与条理性,是独特的分版块、分结构、分阶段与分层次的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系列、有目标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提升体育成绩,增强身体素质,并且不断提升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兴趣。但是,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堂比较乏味枯燥,学生对于参加体育活动兴趣普遍不高,从而无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模式教学法,不仅符合新课改的发展理念,还能够有效的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转化为培养学生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与身心健康发展。模块教学法能够将体育训练中的类似动作进行组合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体育训练中动作的掌握能力,还能够提升课堂学习效率。高中体育教师在模块教学过程中,树立学生为主体地位,充分引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热情,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并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可以培养高中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综合素质。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模块教学方法时,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任务,保证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模块教学法的创新策略

(一)规范自主创新的体育课堂模式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自主创新的体育课堂教学是模块教学方法的目标,以模块教学方法为依据,重视高中教学具体过程中的结构改革,树立学生为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主要是教师演示动作,学生模仿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学习地位,身体锻炼与体育训练并没有系统性与规范性,长期以来就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自主创新体育课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规范化的模块参与学习,使高中体育课堂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例如,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广播体操教学时,学生对其喜好态度高低不一,广播体操是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和体格设计而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这就要求高中体育教师采用较为活跃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并且比赛,在一周时间内模块式学习,提升学生对学习广播体操的关注度,帮助学生学习好广播体操。

(二)积极创新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模块教学法比较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倡学生为教学主体,重视合作与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帮助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理解及掌握,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开发,开拓学生的视野。如果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训练,其才能够展现出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提升学习效果与效率。例如,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乒乓球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和与学生融为一体,地位平等,加强沟通与交流,指导学生练习乒乓球,并且亲自实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对那些动作和技术比较擅长,那些训练环节需要纠正和改善,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在实践中认识到体育活动的价值和重要,自己哪些方面比较缺乏,从而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训练。

(三)创新多种教学技巧的巧妙结合

高中体育教师在采用模块教学方法时,并且是指导学生进行机械化的体育运动,而是具有探究性的一个教学技巧,提倡采用多种教学技巧,融会贯通,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训练,并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高中体育教学不仅是户外活动的展示和参与,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例如,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模块教学时,可以充分采用多媒体资源,通过视频的方式来展示篮球运动中的基本动作或战术,并且还可以营造篮球比赛的氛围,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真正的在参加篮球比赛,教师可以对知名篮球运动员进行介绍,并且播放其精彩集锦,引发学生参与篮球训练的热情。

(四)创设自由开放的户外教学环境

高中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课堂户外运动时间比重比较大,在模块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主要教学任务。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创设自由开发户外教学环境,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舒缓心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场地能够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热情。例如,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足球教学时,可以充分采用整个足球场,使22名运动员一起上场,创设足球比赛气氛,进行实际演练,在具体训练中发现不足之处,并且体育教师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结语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模块教学法十分重要,高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对其进行深入研发和分析,全方位、多元化的优化教学方法或方式采用模块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教学效率,为学生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 德.模块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09:62-63.

[2]刘 红.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策略[J].中学时代,2014,08:198.

篇5:高中体育优质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摘 要:社会在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也展开了一系列的创新改革之路。创新的同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现阶段许多的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去深度挖掘和改善,如教学模式不够新颖有效等。所以要阐述的就是为何要进行创新,应如何在改革大潮下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合理的创新,使教学能更加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对策分析

一、探究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之处

现如今,对学生的教育实行全面发展式的教育,学校、家长对体育学科也越来越关注,希望学生能在其他方面优秀的同时锻炼出好身体。因此,教师应对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深入的探索,不能再继续局限于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虽然能在体育知识上取得良好的成绩,却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所以,对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对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对策分析

我国目前的体育教学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过分重视文化成绩、忽视体育锻炼的结果就是众多学生身体羸弱,没有培养锻炼身体的意识。所以,作者就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几个对策,希望能对体育教学的创新提供帮助。

1.体育教学方案的创新

一个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富有创新意义就必须设计出新颖的教学方案,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备案,才能做到尽可能让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学方案的设计要始终围绕新课改所指定的要求,将创新理念融入教学中。

2.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对传统的体育教师来说,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学是不符合他们的教学理念的,而这样的观念大大影响了现阶段的体育教学效果。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么,体育教学为什么不可以呢?许多体育教师都在困扰一个问题,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在不拘谨的环境下学习,又不会造成散漫的学习态度。运用多媒体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清晰地呈现所要教授的内容。比如,在讲解“坐位体前驱”时,运用多媒体动画效果清晰地展示前驱的规范动作,在便于学生理解的同时,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3.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字面上关注身体方面的锻炼,也要注重思维上的锻炼。传统的教学方式大都是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会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学生也不会对教授的内容进行质疑,也就无法得知教师传授知识的意义,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知识方面没有过多的涉及,只知道表面不懂其深层次的含义,只会令学生对体育知识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要对高中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就要将身体锻炼和思维锻炼相结合。例如,在教学冲刺跳远和立定跳远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教授规范动作前先对学生讲解做这个动作的意义,它运用到了身体的哪个部位,是哪个部位在发生作用,哪块肌肉用劲较大可以使跨越更长等。这样从原理开始解说学习这个动作的意义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可以使学生更简洁地区分冲刺和立定的区别,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朝着标准动作不断努力去完善。在过程中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慢慢引导学生思考,避免一股脑儿教授的情况,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改变体育学科重体不重脑的倾向。

4.让课堂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

高中体育在教学中本就有许许多多的变化,种类也较多,这就决定了其教学方式也要更加多样化。如,对学生个性方面的考虑,教师应对每个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找出针对不同学生的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行动较为迟缓的学生,体育教师就可以将他们混插在灵活性中等的学生中间,组织一些可以锻炼学生灵活性的游戏,如“贴膏药”游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观察他人的动向,由此控制自己的走向,在短距离奔跑中可以锻炼自身行动的灵活度。又比如,针对爆发力强但持久度不够的学生,也可以通过锻炼他们的意志力来增加奔跑的持久度。长时间的静坐或慢跑都是锻炼意志力的好方法,通过不同的方法诱导他们进行意志力比赛,在反复创新比赛方式中学生的意志力也在缓慢地增强,持久度也随之增加。

5.建立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体育教学不仅是身体锻炼,也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授。对体育知识的教学一般都选择在教室内进行,对于学生来说,体育课程就是一门可以通过锻炼来放松身心的学科,所以,枯燥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而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也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进行比赛、竞争。例如,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将问题全权交给学生,不干预其探讨,采取答案不公开的形式进行比赛,得出最佳答案可由教师公布。另一种竞赛方式就是让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去机房上机,打开事先设定好的比赛规则和内容,让学生对体育知识进行解答或演示。这样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学生也可以在合作竞赛中增加自身对体育知识的理解,拓展知识的宽度。

现如今社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高中体育教师的责任重大,在往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篇6:高中体育优质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摘 要:要促进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便必须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性应用人才,这便要求我国教育体系必须针对这一理念进行改革,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高中体育教学作为我国对人才进行培养的基础和重点,对我国人才身体素质培养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重视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本文将明确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探究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体育创新意识 重要性 措施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便是创新,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便必须培养人民群众的创新意识,让我国能够经久不衰地发展。学校体育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不仅具有自身鲜明的特性,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进行观察、思考、操作和实践的机会。经济和社会在不断进步,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必然是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便必须摒弃传统体育教育教学的结构,适应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对教育教学方法、模式等进行改善和创新。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重要?M成部分之一便是高中教育,而其中创新素质又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重点,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体育教学作为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对学生基础物理原理兴趣培养的基础,是对学生体育思维、创新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培养的关键。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健全学生的创新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对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进行创新,进而有利于综合性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措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

高中体育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便必须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限于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更加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作用,从而对学生的思维模式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因此,高中体育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传统高中体育教学中,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大都较为陈旧和落后,大部分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一些基础动作和理论知识,学生往往在体育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下进行枯燥的体育训练,导致体育课程过于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被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自然也不高。此外,体育这一科目不属于高考的必考科目,高中学校一般对于体育这一课程都不重视,这直接导致高中体育教学缺乏创造性。基于这一情况,学校和教师都必须进行观念上的转变,重视体育这一课程,尊重和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以学生作为中心来开展体育教学,提高体育这一课程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提高自身创新意识。

(二)对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

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锻炼逐渐获得和养成的。创新性思维也并不是对事物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在遵循一定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再对事物进行创新。这便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准确的分析,发现和把握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规律。高中体育教师只有做到这一要求,才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从而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创新的良好习惯。以体育中常见的篮球这一项目为例,体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篮球训练方法和战术,进而通过实践来了解和明确这些战术各自的效果。总的来说,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身见解和想法,从而更好地训练其创造性思维。

(三)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轻松、愉快的运动氛围,让学生在身心都放松的情况下迸发灵感,鼓励学生养成多动脑和多动手的良好习惯,对事物开展积极的想象,并将想象进行实践。以篮球教学作为例子,篮球教学的组成项目之一为胯下运球,胯下运球与简单运球相比已经是一种创新,但是创新不应仅仅停步于此,高中体育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从胯下运球中得到启发,发明更多的运球方式,并对这些方式进行实践。教师应鼓励学生对不同的运球方法进行积极的尝试,并在尝试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学习的乐趣。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角色转换也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足球这一项目为例,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足球这一项目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足球这一项目的基本原理和目的,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足球中的动作要领和教学方式进行探究,鼓励学生扮演小老师这一角色。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同样也是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和提高的过程。高中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音频文件或是三维动画来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行培养。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有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成为国家社会所真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高中体育优质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占建斌 【摘要】新课程倡导建构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实现生命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最大化地转化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注重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优质教学设计任务、课堂教学设计要求及设计策略展开论述,旨在摸索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组织结构形式,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效益

质量

策略

评价

反思

发展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高低决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探求课堂教学改革的生长点,在课堂中研究、在课堂中发展、在课堂中生成,在课堂中反思,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效益观,将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最大化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理论和实践长期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

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优质化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及基本任务

新课程背景下优质化课堂教学设计要求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导向,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优化教学系统中的诸要素,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和方法,探究先进科学的教学策略、课堂结构和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提升教学品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使高中化学教学行为能够体现科学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的教学目标。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力求在教学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功用。因此,新课程背景下优质化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为何教”、“为何学”的问题,即学习者需求的分析;二是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即学习目标的问题;三是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即教学策略问题;四是解决“教得怎样”、“学得怎样”即教学评价问题。因此,不同于通常的备课,教学设计是一种运用系统方法开发课堂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它综合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2.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优质课堂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是极其复杂的一个系统,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优质课堂教学设计要求化学教师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化学教学原理,分析教学问题,确立教学目标,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对化学教学的总体结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所作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划。首先,要有“全人”概念,教师目中有“人”,重视进行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关注学生学习需要,合理选择学习内容,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其次,关注教学质量。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方面的确定和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具体展开能体现三维目标,关注师生互动,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关注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品质。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追问“什么内容是学生素养形成最基础的因素”、“什么样的教学是最优质的教学”、“同一教学内容的处理在众多的选择中是否有最佳路径”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地域教学形成基本的准备、实施、评价策略。因此,高中新课程优质化教学设计应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提倡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认真研读教材,大胆、合理、创造性使用教材,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方式转变,发展学生能力。优质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经过四种思维活动:体验专家的思维活动,体验学生的思维活动,激活自身的思维活动和整合课程的思维活动。无论是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构思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还是创设问题情境,都要充分展开这四种思维活动。只有教师在目标设计、内容优化及教学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与新课程背景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相融会,新课程才有可能得以实施。

3.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优质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3.1 指向策略——目标走向多元 3.1.1 课堂教学对象目标定位

“目中无学生”与“目中只学生”都是不恰当的,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关注差异,要关注传统教学中的弱势学生。我们提倡一种健康的、富有创建性的、既能体现教师权威与纪律,又能体现平等与关爱的师生关系。高中生需要更多对他们深层次的点拨,在课堂的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等互动一定要体现出情境――探究――交流――反馈――评价的程序,也就是说,互动决不是图热闹,一定要落在学习实效上,要思考这一次互动有必要吗?时间安排妥当吗?全班性的讨论还是小组性的?如何更有效?有没有更好的组织方法?互动过程生成了多少有价值的智慧,我都接收到生成的信息了没有?对生成的信息我反馈了吗?

3.1.2 确定具体可行、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又是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合理的三维融合的教学目标,能有效避免传统课时教学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每一节课虽然不能实现学科整体目标的完成,但每一节教学都是为了整体目标做分项布点工作。每一节教学尽管不能做到一成不变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各项目标逐级落实,但针对教学内容特点坚持渗透三维目标的思路总是应该提倡的。教师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既不能单纯地考虑认知性目标,也不能将发展性目标制定得面面俱到;既不能将三维目标简单叠加,也不能将整体目标机械分割,而要在分析教学内容、学生状态和学生可能发展的基础上有机地统整三维目标。3.2 组合策略——设计走向开放 3.2.1课堂教学内容有教学价值

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在问题的解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知识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传授一些“正确而无效的知识”,即讲授的内容是科学的,但全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或者是他们听不懂和无法接受的内容。但由于教材内容是一个个静止的“知识端点”,与学生接受、生成新知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因此,教师对教材不能简单地执行与传递,而要充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研究教材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所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挖掘知识的多重价值,根据教学目标、学生需求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筛选、调整和重组,安排出立足课标、合理精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的化学教学设计则有如下特点:(1)关注学生生活世界,沟通学生化学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2)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3)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新课程面前,要把自己当作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努力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设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新课程教学活动中三维学习目标的整合,充分考虑化学学科的特点,利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求新、求奇、求趣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3.2.2课堂教学资源有整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编写教科书时,要在内容编排体系、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设计、考核评价等方面为教学提供示范和启示;同时应留给教师较大空间,使教师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前提是熟悉新教材,正确把握新教材,尤其要很好地领会教材编写意图,要准确理解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和难点,科学地构建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要求教师对教科书知识结构内容的适当调整,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同时也要注意防止“教教材”的倾向。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解决的办法只有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如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围绕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与还原性,通过实验设计教学活动,这样既学习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也巩固和深化了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更获得了研究物质性质的新思路(过程与方法),实现了单一教学内容的多种教育功能。这种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行为,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地改变教材的编排意图,而是需要更深人地研究教材所包含的知识、方法和情感价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3.3 推进策略——执教走向灵动

3.3.1创设开放互动、促进思维的问题情境 新课程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讨论,推进学生的思维;创设问题呈现的情景,能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积极思维的动机和探索问题的欲望。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使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通过合理控制问题的难度,既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简单而不屑一顾,也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难而丧失信心;要在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深入分析基础上,合理安排好问题的梯度,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对错,只有观点”。通过设计真实、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3.3.2多向互动,心理安全而自由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权威下的课堂生活,倡导的是师道尊严,课堂气氛比较压抑,课堂提问也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同一模式,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重视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因此新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给学生营造民主、开放、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参与、思考,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相信自己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其心理是随着知识的学习进程而起伏,没有对可能被批评、被取笑的担忧,也没有为了博取廉价表扬而哗众取宠的虚荣,一个自由而投入的心灵才可能获得成功的满足。敢于大胆质疑、发表意见、挑战权威,真正体现知识的价值就在于它的问题而存在。

另一方面,通过问题促进学生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探究经验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克服原先独立探索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意义的完整建构。教学过程能否有效推进,师生、生生能否有效互动,都取决于这两方面问题设计的质量。

3.3.3结构完整有序,预设有度,生成有效

一次完整的课堂教学应该有启、承、转、合,所谓课堂教学的启、承、转、合,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情景、问题、方法和反思。构思教学程序,既要有序地组织教学内容,关注教学内容的背景化和呈现上的情景化,重视知识的形成、发展与应用过程,又要遵循学生认识和心理发展规律,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等,从而使教学过程不仅能展示知识体系固有的逻辑结构、学生认识体系的心理结构,而且能显示教学的有序性和互动的有效性。创设情景是课堂的起点,提出问题是课堂的切入点,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课堂的落脚点。那些要么过程热闹、结尾冷清,要么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教学流程,都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回味方法,也更谈不上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有个完整的结构,经历了情境呈现激趣、知识建构生成、新旧知识融合,尝试应用体验、独立思考、匹配一致检测到巩固迁移活用才完成了知识迁移的过程,培养应用意识,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进而全面、系统地建构起新知的模型。“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预设课堂教学时要有弹性和刚性,有一定的灵活度,课堂教学是一个灵动的过程,生成是大智慧,要求教师要有教育灵感与智慧。当然“结构完整有序”并非指单一化的教学流程和线性化的教学路径,它强调的是在设计时要有序地抓住教学过程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一个个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展开的逻辑环,有力保障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互动和动态生成,促进新知的形成与建构。3.3.4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选择有利于改变单

一、枯燥、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的教学方法,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方面。要想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4.评价反思策略——走向理性

加强教学评价方式的有效性和优质化。通过评价的激励,诱导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系统,引导学生的潜能发展。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在研究制定评价标准时,我们要坚持有效优质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坚持以发展的观点评价发展中的教学过程的态度,引导师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武器。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从教学行为到教学理念,都作认真地深入地理性盘点和反思,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为导向的互促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新课程理念的“优质化教学”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前提下,每个教师都应该具有课程开发意识,从追寻有意义、有价值生活方式的高度进行优质化教学设计,改变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及构建探究合作式学习等课堂教学,实现促进师生成长、教学双赢为目标促进师生互动交往构筑高中教育优质工程,使每一节课都充满生命的活力和灵性,放射出独特的生命之光。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6.[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 ].教学研究,2002(10).[3]郭根富.让教师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成长[J ].人民教育,2003(3、4).[4]江家发.化学教学设计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5]吕伦国,张维国,方小平.关于学习策略的思考[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14-117.[6]吴建民.学习策略及其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6-10.[7]张

璐 《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

教育理论与实践

篇8:高中体育优质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在高中体育是教学中,多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重视对学生锻炼技能的培养,缺乏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为改变这种现象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1.1、高中体育教学与文化学习缺乏有效协调

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让学生将大部分时间及精力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对体育教学的锻炼及学习力度不足,对体育教学没有给与重视,不参与体育教学的现象较为普遍。 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体育教学与文化教学缺乏有效协调,是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1.2、训练项目布局缺乏合理性

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其升学压力及学习压力较大,导致课程安排中没有重视体育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因其体育训练项目及设置缺乏合理性, 导致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参与积极性及热情不足,影响体育教学效果。

1.3、缺乏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

在体育教学中,片面重视对体育项目的训练,缺乏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忽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无法真正对体育产生是浓厚兴趣,无法理解体育精神,影响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及方法创新的措施

2.1、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创新

(1)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思想 。

在新课改背景下,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教育方针及教育政策,这些规定为高中体育教学提供了新型的指导思想。 新课改要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发挥每个学科特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及广度,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给予体育运动技能及体育课程相当的重视,通过锻炼提高其身体素质。

(2)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对德育。

高中体育教学多在室外,可以最大限度的放松学生心情,调节其学习节奏。相对文化课程,体育课程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在体育教学中应结合德育内容,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如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将体育明星的成长历程及训练历程进行讲述,结合体育赛事及体育精神,提高学生对体育精神的认识。

(3)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智力开发。

高中体育教学并不是仅仅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还应综合考虑学生心理及学生生理问题。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对运动要点教学中只是强调学生动作的规范性,限制了学生思维发散。 在新课改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运动技巧及其运动技巧原理,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发散性,让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获得智力上的锤炼。

2.2、新课改下高中体育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及计算机技术在众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的枯燥式理论讲解,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以PPT、短片等方式进行体育教学,通过对复杂动作的反复观看,并由学生进行动作示范,理论与实际结合,充分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积极性与主动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

新课改及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现状,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构建新型的教学平台。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引导者作用,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和谐的课程氛围,提高学生与教师融洽度,重视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对体育运动提出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多样化教学评价,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推动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3、结语

篇9:高中体育优质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新课改;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在高中教学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和保障,因此,体育这门教程如今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局的重视和保障。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是如今新课改条件下的大势所趋,体育作为心健和身健的重要培养力量,在新课改下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这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一、传统高中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

1.过分重视体育技能的培养

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学校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上,在各大体育技能上加分,例如,长跑坐卧体前升、立定跳远等等,而不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心理素质跟不上,心健部分存在很多問题。

2.体育老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难以了解

在以往的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仅存在于课堂上,体育课后则没有任何的沟通和交流,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少之甚少,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也难以得到解决,因此,在心健部分存在着很大的缺失。

二、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研究

1.加强学生体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上,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够达到充足的身体锻炼,又能够获得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懂得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规避一些负面情绪,以达到身心的平衡发展。让学生不仅身体健康,也能心灵

健康。

2.加强师生课堂内外的联系

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上,在课外时间,教师应该加强和学生的联系,更了解和关心学生的具体状况和细微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遇到负面情绪干扰时进行及时的调整与修复,及时地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做到健康向上。同时师生关系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促进,达到一箭双雕的

效果。

新课改的体育教学创新将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但无论如何,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高中生才能有身心健康的双收获,德、智、体、美、劳才会得到全面的发展,希望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未来会有崭新的篇章,学生会有新的体育面貌。

参考文献:

管勇生,杨云山,王斌,等.新课程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4(04).

篇10:高中体育优质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一)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性要求是比较高的,这是因为体育教师的工作不仅是脑力劳动,也是一种体力劳动。但是,当前的创新理念学校的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比较差的,学校为了节省开支,没有聘请科班出身的体育教师,让其他学科教师给学生上体育课。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师是专业的,但是专业技能也达不到体育教师的要求,在体育课堂上没有科学的教学策略,不能给学生制定科学的体育锻炼计划,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影响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的因素是比较多的,由于学校对体育课的不重视,所以对体育教师的业务考核没有一个重视,也没有给体育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体育教师不能参加专业技能的培训,体育教学水平是很难提高的。

(二)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

没有明确目标的课堂是没有价值的,学生是不能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的。体育教师由于对体育课的不重视,没有给体育教学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因此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比较混乱的。体育课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导,学生就不知道自己应该达到什么标准,自己该如何努力,因此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感觉是比较迷茫的。在每节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只是根据课本知识给学生呆板地讲解体育知识,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记忆体育知识,体育课慢慢的成为学生应付考试的一门课程,没有了实践性的特点。

(三)体育教学内容单一

一些学校体育场的面积是比较小的,体育器材是有限的,所以体育课大部分是讲解理论知识,很少给学生开展体育课外活动,导致了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地开展,这样的体育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四)体育场地器材经费严重短缺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比较落后的,因此教育条件是比较差的。体育课没有宽广的体育场地,没有充足的体育器材,体育经费的投入也是比较少的,学生只能在小小的体育场地上进行体育锻炼,学生不能使用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材,体育课都是简单的跑步、做操,体育内容是比较单一的。

二、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体育课特点

(一)健康为本“健康第一”

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最基本的理念。在创新理念的背景下,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实现培养健康的人才目标。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因此,在创新理念下,体育课的特点已经由传统的身体健康,成为现在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培养。

(二)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是学生要服从老师的命令,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就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是很难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而随着创新理念的改革,课堂的主体已经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再是一种传授知识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关系,而是一种彼此平等,互相沟通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创新教育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与实践研究

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是比较落后的,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体育教学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是很难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很难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的。体育教师应该运用趣味化的体育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媒体技术教学法等丰富的教学手段,再结合体育教材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原则,给学生开展体育教学。这样的体育教学才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模式,可以真正起到提高学生体育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一)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

如果体育教师如果没有专业的体育技能,就不能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体育教学要想实现体育课程的价值是需要专业的体育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学校应该聘请一些专业的体育教师,让他们来进行体育教学,这样体育教学才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校还要定期给体育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提升这些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学校还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鼓励体育教师弘扬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二)自主探索教学法

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主要任务,为体育教学设计出一个独特性的方案。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把一些器材展示在学生面前,不告诉学生器材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探索,然后思考出这些器材的使用方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会自己创编各种使用方法,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索的形式来学习器材的使用,比单纯的依靠教师的讲解,对器材的使用方法更加印象深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了,不仅对学生提高体育技能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转变体育教育观念

学校应该紧随时代的发展,转变体育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能够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当成教育的重要的任务。学校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重要的,身体素质也是重要的。学校还应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只有做好体育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四)使用类比教学方法

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可以类比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构建一个活泼的教学氛围。例如,在给学生讲解蹲踞式起跑时,教师可以给高中生讲解压缩弹簧的原理,教师通过用这种类比的方式可以激发高中生对这节课的探究欲望,培养高中生的想象力。学生就可以把蹲距式起跑的动作和压缩弹簧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有效地把握动作的技巧。

(五)使用游戏教学法

教师也可以游戏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学生都是喜欢做游戏的,因此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融入游戏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融入“解手链”的体育游戏,这个游戏的内容是:以十个同学为一小组,十个同学围成一个圆圈,让小组成员举起右手,握住对面同伴的手,再举起左手,握住与他不相邻的左手,围成一个复杂的链子。然后教师让学生不松手,解成一个大圆或者两个小圆。学生通过做这个游戏,可以培养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在游戏中放松自己,缓解自己在体育课上的疲劳。当体育课的教学模式是有趣味的时,是可以引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之情的。这样的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是比较高的。通过认真分析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发现只有解决这些问题,高中体育教学才能步入正轨,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这样体育教学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章创.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意识探索[J].快乐阅读,2011,(04):115-117.

[2]亓兴元.浅谈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09):12.

上一篇:入队仪式家长讲话下一篇:中国致公党入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