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君的六项精进读后感

2024-06-25

稻盛君的六项精进读后感(精选6篇)

篇1:稻盛君的六项精进读后感

稻盛和夫:如果有人问我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我会毫不含糊的回答,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炼灵魂,使其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高尚一点点。我认为这就是人生的目的,除此之外,人生再无别的目的。

稻盛和夫:如果有人问我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我会毫不含糊的回答,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炼灵魂,使其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高尚一点点。我认为这就是人生的目的,除此之外,人生再无别的目的。

稻盛和夫:如果有人问我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我会毫不含糊的回答,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炼灵魂,使其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高尚一点点。我认为这就是人生的目的,除此之外,人生再无别的目的。

篇2:稻盛君的六项精进读后感

《六项精进》这本书是稻盛和夫老师总结自己成功经验的方法及理论,他简单的语言却孕育着企业经营、人生经营的大道理。读过该书之后,对我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这一点对我们这些刚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年轻人特别受用。时代的发展似乎使得年轻的一代缺少了些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一股不断努力追求卓越的蛮劲。这本书告诉我们,想要获得成功,就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当别人看电脑玩手机的时候,你要抓住时间好好学习,当别人遇到困难退缩的时候,你要咬紧牙关,努力向前。任何一种成功的获得都要付出努力。

二、要谦虚,不要骄傲

生活中真正有大成就的人,总是那些能够更多的看到别人的优点,自己的不足,然后取长补短,完善自己,让自己的心境,能力,知识更上一层楼的人。现代社会,你必须每天去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才勉强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否则就一定会被淘汰!学习和工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谦虚是一种态度,学习是一种常态!

三、每天要反省

所谓反省就是耕耘、整理心灵的庭院。工作中,我们每天和不同思想的人交往,也需要把不好的思想去除,学习好的思想。有一句话说:反省一次,你就进步一次。反省就是自己从内心,从良心的角度看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并加以完善,提升自我!别人给自己指出的错误与不足我们有时可能很难接受,而自己反省出来的我们却能安然接受,然后本能的去改变。进步的前提就是学会自我反省!

四、活着就要感谢

每一个人都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一些东西,不管是生活上,工作上还是感情上,得到了他人的帮助,我们就得懂得感恩;在工作中,我们不需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但是一句赞美,一句谢谢,都能够使他人有一个好心情!当你心怀感恩的心去工作,去生活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活的很自在,很幸福。感谢不是得到帮助时才说“谢谢”,而是一种感恩之心,一种对生活的满足感!

五、积善行、思利他

稻盛和夫先生的经历说明:对人性的追求和对物质的追求是不矛盾的,在利他精神的前提下去追求物质,你必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帮助别人美梦成真,你自己就会心想事成!

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篇3:克服萧条的六项精进

在我看来,“六项精进”是搞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它也是我们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条件。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经济环境中,重提“六项精进”显得尤为重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六项精进”中率先登场的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在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条。就是说,每一天都竭尽全力、拼命地工作,这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事情。同时,如果要让人生幸福美满,那么每一天都必须勤奋工作,这是先决条件。

说得极端一点,只要拼命工作,企业经营就能井然有序、一帆风顺。今年也许不景气,但不管哪个年代,不管怎样的不景气,只要拼命工作,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人们常说,经营战略最重要,经营战术不可少。但是,我认为,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条通向成功之路。

回首往事,我27岁的时候,成立了“京瓷”公司,我开始经营企业。当时,我对经营一窍不通,但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不能让公司倒闭,不能让支持我、出钱帮我成立公司的人蒙受损失。为此,我拼命地工作,常常从清晨于至4深夜12点,甚至1点、2点,我就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付出不懈的努力。

今年是“京瓷”创立50周年。回想过去,虽然70岁之后努力程度不如从前了,但在这50年里,我一直在勤奋地工作,正是这种勤奋才有了“京瓷”今天的辉煌。从这点来看,也证明了我上述的观点是没有错的。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经营诀窍。

我向许多人问道,“你是否在竭尽全力地工作?”“是的,我在努力工作。”我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满意,于是,我会接着问,“你是否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你的工作方法是否不亚于任何人?”你自称是在努力工作,但实际上你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如果你不更加认真、不更加努力,那么公司也好,个人的人生也好,都不会有理想的结果。我用“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句话,来表达这一层意思。

拼命工作是辛苦的事情,要让自己每天都能够承受这种辛苦,就必须有个条件,那就是让自己喜欢上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事,不管怎样努力都心甘情愿。如果你热爱甚至迷恋你的工作,尽管在外人看来,你是那么地辛劳,那么地不同寻常,但是,在你自己看来却很自然,因为你喜欢自己的工作。

有机会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当然很好,但大多数人没有这种幸运,一般的人都是为了生计而从事某项工作。既然如此,就有必要付出努力,让自己去喜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努力了,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接下来就好办了。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变得很简单,“那样早出晚归,拼命工作,身体不要紧吧?”别人在为你担心,而你自己却一点不觉得苦,反而因为能够胜任而感到充实。

据说成功有许多办法,但在我看来,抛弃“竭尽全力、拼命工作”这一条,就不可能有什么成功。特别是在严峻的经营环境之下,加上可能出现的大萧条,在不利条件下寻求生存和发展,“竭尽全力、拼命工作”这一条是不可或缺的。

竭尽全力、认真地专注于工作,还有一个功效。当你每天都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时候,就不会出现低效、漫不经心的现象。不管是谁,只要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只要进入拼命努力的状态,他就会考虑,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就会钻研更好的、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拼命工作的同时又能思考如何改进工作,那么你的每一天都会充满创意。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好,这样不断琢磨,反复思索,就会生出好想法,萌生出有益的启迪。要谦虚,不要骄傲

谦虚很重要。这并非只针对成功后骄傲自大的人,而且是要求经营者在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

年轻的时候,我学到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唯谦是福。”不谦虚就不能得到幸福,能得到幸福的人都很谦虚。从“京瓷”还是中小企业时起,我就崇尚谦虚。公司经营顺利,规模扩大,人往往会翘尾巴,傲慢起来,但我总是告诫自己,绝对不能忘记“谦虚”二字。

“唯谦是福”是一句非常重要的格言,我下决心,信守这句格言。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用强硬手段排挤别人,看上去是很成功,其实不然。真正的成功者,尽管胸怀火一般的热情,有干劲、有斗志,但他们同时也是谦虚的人、谨慎的人。

谦虚的举止、谦虚的态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资质。然而,人们往往会在取得成功、地位上升之后忘记了谦虚,变得傲慢起来。这个时候,“要谦虚,不要骄傲”就变得更加重要。

要每天反省

一天结束以后,回顾这一天,进行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今天有没有让人感到不愉快?待人是否亲切?是否傲慢?有没有卑怯的举止?有没有自私的言行?回顾自己的一天,对照做人的准则,确认言行是否正确,这样的作业十分必要。

在自己的言行中,如果有值得反省之处,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改正。和“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一样,天天反省也能磨炼灵魂、提升人格。为了获得美好的人生,通过每天的反省,来磨炼自己的灵魂和心志是非常重要的。“竭尽全力、拼命工作”,再加上“天天反省”,我们的灵魂就会被净化,就会变得更美丽,更高尚。

我年轻的时候,有时也会傲慢。因此,作为每天的必修课,我都要进行自我反省。

所谓反省就是耕耘、整理心灵的庭园。

上了年纪之后。我读了詹姆斯·埃伦的《原因与结果的法则》一书,我不禁拍案叫绝,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反省就是耕耘并整理自己的精神家圆,这句话出自这位20世纪初期的英国哲学家之口。

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让善良之心占领思想阵地,这项作业的过程就是“反省”。所谓善良之心指的是“真我”,也就是利他之心,怜爱他人,同情他人,愿他人过得好;与此相反的是“自我”,指的是利己之心,只要自己好,不管别人。无耻的贪婪之心就属于“自我”。

回顾今天一天,想想冒出了多少“自我”,抑制这种“自我”,让“真我”,也就是利他之心活跃,这样的作业就是“反省”。

我常说,提高心性就能扩展经营。想搞好经营,我们经营者必须提高自己的心性,也就是说,不磨炼自己的灵魂,就无法搞好经营。活着,就要感谢

“感谢”非常重要。我们要感谢周围的一切,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单身一人活在这世上。空气、水、食品,家庭成员、单位同事,还有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在周围环境的支持下才能生存。不,与其说是“生存”,不如说是赖以生存。

这样想来,只要我们能健康地活着,就应该自然地生出感谢之心,有了感谢之心,我们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我活着,不,让我有活着的机会,我当然要表示感谢,这样我就会感受到幸福。有了这样一颗能

感受幸福的心,我就能活得更加滋润,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我相信这一点。

不要牢骚满腹,对现状要无条件地表示感谢,在此基础上,再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奋斗。首先,就“让我活着”这一点,向神表示感谢,向自己周围的一切说一声“谢谢!”我们要在“道谢”声中度过自己的每一天。

“要抱着感恩之心!”这句话说来容易做来难。为此,我年轻时曾对自己说:“就是违心说谎,你也要说一声谢谢。”当“谢谢”这句话一说出口,我的心情就变得轻松、变得开朗了。对别人由衷地说声“谢谢”,用语言将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听的人也会心情舒畅,这样就营造出一种和谐快乐的气氛。牢骚满腹,将周围的气氛弄得很郁闷、很尴尬,我想这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幸。

“谢谢”这个词能在你周围制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我想,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电车上给老人让座,那位老人会弯腰道谢:“谢谢,太感谢了!”这时,给他让座的我们自己也会感到心情愉悦。看到这样的情景,周围的人也会受到感染。善意感染了周围的人,善意还将循环下去。我想,如果这样的好事不断地发生、这样的行为不断地涌现的话,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因此,懂得感谢,对生活、对自己活着表示感谢是非常重要的。

积善行、思利他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积善之家有余庆”,意思是,多行善,多做好事就会有好报。而且不仅当事人,就连家人、亲戚也会有好报。一人行善,可以惠及全家以至亲朋好友,中国的先贤们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很久以前开始,我就一直强调,世间存在着因果报应的法则。我曾向大家介绍过安冈正笃先生写的《命运和立命》这本书,这本书对年轻的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书中说,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因果报应的法则,如果多做好事、善事,那么不仅家人、家族会有好报,而且这种好报还会贯穿你的一生。利他的行为,就是以亲切、同情、和善、慈悲之心去待人接物,至关重要。因为这种行为,一定会给你带来莫大的幸运。

我相信这项法则,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我努力实践这项法则。多做好事,就能使命运朝着好的方向转变,使自己的工作朝着好的方向转变,这是我的信念。

不断地积善,为他人、为社会竭尽全力,这是使人生、也是使经营朝着更好方向转变的唯一方法。

日本过去就有“情不为人”的说法,也就是同情并非只为他人。意思是讲,对别人有情,为他人行善,日后必有好报。

另一方面,我也听过这样的事:真心帮助别人,结果反而自己倒霉。比如说,为了帮朋友解脱困境,去充当他的贷款连带保证人,本以为做了善事,却想不到出了麻烦,以至连自己的财产也丧失殆尽。还有一种情况,朋友有困难向你开口借钱,你借给他了,他却迟迟不还,让你陷入困境。

“不是说善有善报吗?怎么我做了善事却得到了恶报呢?”

有人这样说,但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

在那样的场合,只凭感情,只凭同情,就慷慨解囊,或当他的连带保证人,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我曾对大家讲过,作为经营判断的基准之一,有“大善”和“小善”之分。朋友手头紧,找上门求你帮忙,仅仅因为他来求你,你就同情他,不假思索地出钱相助,表面上看你是帮了他,实际上是害了他,使这位不负责任的朋友变得更不负责任。他之所以债台高筑,原因在于此人做事马虎,花钱大手大脚,缺乏计划性。如果你可怜他而借钱给他的话,反而会助长他那种马虎和挥霍的坏习性。迁就朋友的不合理要求,这是“小善”,你关爱和同情他的方式不对,是帮他的倒忙,会让他越陷越深。

俗话说“孩子可爱也要让他经风雨、见世面”。乍一看来,这种对孩子的“大善”近乎非情。

朋友找上门来借钱,央求你做他的连带保证人,这时,首先你要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要认真调查,如果是由于他做事不检点,乃至挥霍浪费才导致了今天的结果,那么你应该断然地拒绝他,明确告诉他,这个钱不能借,而且,你还要劝导他正视眼前的困难,接受教训,重新振作起来。

如果你唯唯诺诺、有求必应,借钱给他,或同意做他的连带保证人,这似乎也算是一种“善行”,但它是“小善”,这种“小善”会把你自己牵连进去,弄得你自己也很狼狈。在需要做出判断的时候,不能感情用事,判断的基准是“大善”还是“小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情不为人”,同情他人,为他人多做好事,结果必然利人也利己,这绝对错不了,我坚信这一点。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过去的失败,反省之后就坚决把它忘掉这是六项精进的最后一项。因为我自己年轻时有过各种各样的烦恼,所以才会觉得这一条也很重要。

担心、烦恼、失败等等,是人生的常事。但是,覆水难收,总为已经发生的失败而悔恨,毫无意义。总是闷闷不乐会引起心病,接下来会引发身体上的毛病,最终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不幸。不要让已经过去的事再困扰自己,心里要想着新的事情,要将新的想法转移到新的行动上去,这一点很重要。

要对过去的事进行深刻的反省,但不要因此在感情和感性的层面上伤害自己,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要运用理性来思考问题,并迅速地将精力集中到新的思考和新的行动中去。我认为,这样做就能开创人生的新局面。

工作失败,我们会很失望,很懊悔。但是,无论失望也好,懊悔也罢,失败了的事情是不可能从头再来的。后悔、烦恼没有任何意义,这个道理即使明白,我们仍然会想:“那一点当初如果做好了,就会如何如何…一”等等,照样后悔,照样烦恼,这个毛病一定要改。

已经发生了的事既然无法改变,就干脆把它忘掉,将全副精力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这是最关键的。

比如说,自己被卷入某个丑闻,遭遇道德和法律的追究,不但本人倒了霉,而且还殃及了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和自己周围的人。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们当然要深刻地反省,反省坏事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内心发誓,今后再不犯同样的错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就行了,不要没完没了地折磨自己,长期活在名誉扫地和失败的阴影里,意志消沉,这是没有必要的。

因丑闻而名誉扫地,受到这种打击之后,有的人身心崩溃,以自杀了断。丑闻发生的原因,是过去自己犯下的罪,也就是有“业”在身。这种“业”现在作为结果,遭到了周围人的责难。这时候,要充分反省,绝不让同样的事再次发生。与此同时,我们反过来要激励自己,让遭遇重创、心力交瘁的自己重新站立起来。

不管怎样失面子,都要拿出勇气正视现实,重振旗鼓。即使做了对不起家人、亲戚朋友,对不起公司的坏事,让自己脸上无光,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来,在经过认真反省以后,也要鼓足勇气,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不要心灰意冷,一蹶不振。

对挫折和灾难抱着上述正面的态度,才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我多次向大家讲过这些道理。

篇4:稻盛和夫《六项精进》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努力钻研,全力以赴,全神贯注,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有闲功夫发牢骚,不如前进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

2、要谦虚,不要骄傲

才能是上天所赐,将自己的才能用于为“公”是第一义,用来为“私”是第二义,这是谦虚这一美德的本质所在。“谦受益,满招损”是中国古话。谦虚能唤来好运和幸福。骄傲招人讨厌,骄傲带来懈怠和失败。

3、要每天反省

每天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直视自我,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没有卑怯的举止,将动摇不安之心镇定下来,真挚地反省,有错即改。

4、活着,就要感谢

滴水之恩,不忘相报。“感谢”二字塑造了我心灵的原型。“感谢之心”像地下水一样,滋润着我道德观的根基。只要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与人为善,言行之间留意关爱别人。真正为对方好,才是大善。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篇5:稻盛和夫《六项精进》学习心得

近日断断续续的在阅读稻盛君的“六项精进”,深有感触,京瓷等公司作为经营成功的企业、稻盛君作为京瓷的创立人,感谢他能够分享管理好企业经营的重要经验的同时,也结合自己的工作及“六项精进”的内容,记下读后的感受。

工作和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个道理,我们工作就必须要努力,不努力、不勤奋是干不好工作的。要有危机感,不努力工作、不付出高于别人的努力是要被淘汰的,要努力使自己喜欢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样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使工作有创新、有发展。所以只有付出的比别人多,那么得到的总会比别人多的,我深信“付出总有回报”。

六项精进的第二项是:“要谦虚、不要骄傲”,如果努力工作是一种工作、经营态度的话,那么谦虚就是一种方式,只有谦虚才能从别人身上、别的企业中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也只有有谦虚的态度别人才愿意将好的东西传授于你,否则有一点成绩就傲慢,对于企业是不会发展的,对于个人是没有进步的。中国不是有名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嘛。同样谦虚也是最重要的人格要素,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资质。

领导以前也说过,可以在睡前想想今天的工作情况及明天的工作打算,现在六项精进中也提到了这点。对于我们来说每天反省可以总结不足,弥补不足,有计划明天的工作才可以有条不紊、进展的顺利、不漏项。当然精进中的反省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就是要每天反省自己的灵魂、心志,杜绝傲慢、自我、贪婪、邪恶,要做到良心的真我、磨练心志、提高心性。

这项精进告诉我们要对一切都要学会说感谢、要抱着感谢的态度去做好每件事,不要牢骚满腹,也就是领导以前所说过的要抱着感恩的心去工作,时刻以感恩的心去做任何事。

我所理解的这条精进含义是是要多做对他人有益的事情,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在工作中要懂得帮助他人,同时也能在他人身上学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这也是说的一种团队的精神,一个团队就要互相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壮大。当然有时帮助也不能盲目的帮助,精进中也提到了不能只凭感情、同情就慷慨解囊而使他人误入歧途或越陷越深。做朋友要负责任。

过去的失败,反省之后就坚决把它忘掉,将精力投进新的工作。这一项说的很好,每个人的工作都有不如意的地方,怎样使自己克服不如意的心态、调整好工作状态很重要,不能抱着感性的心情去工作,不能因为以前不理想的工作而影响到下一步的工作,否则只会使自己折磨、困扰自己,对下一步的工作很不利,而是要对过去的事进行深刻的反省,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运用理性来思考问题,迅速地将精力集中到新的思考和新的行动中去,做好下一步的工作。

六项精进对我的工作提了个醒,通过学习六项精进会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教育了我们做人、做事的一些道理,比如经营家庭、谦虚、学会感恩、多做善事、多多反思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等等。

篇6:稻盛君的六项精进读后感

稻盛和夫“六项精进”内容指的是: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总结:

第一点,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一个人在工作上不吃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在这个年代有多少人沉迷于现状,满足于微薄的收获,天天就对着手机,刷着朋友圈,没有努力、进取的心念,懒惰、松懈的沉寂在幻想中。这样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令人悲哀。有些人会怨天尤人,或是埋怨自己的命运,总说自己没有好的平台。又或者有着“东家不打,打西家”的心态。其实,往往成功的路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只要我们能迈出努力的第一脚,成功就会慢慢靠近你。并不是说金子总会发亮的,发亮的金子也需要自己的努力,不付出努力,又怎么可能发光呢?

我觉得一个学校也是如此,没有努力,何来成功?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们也用严格要求和努力改变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工作,相信我们的成功不会太远。陈校长总说,能力是未来的。其实,我们都是从同一起跑线上起步,没有学历高低之分,也没有什么天赋之说,每个人都一样,成功只是考验我们的努力?

在工作中,只有认真、努力、行动,专注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现在有多少老师或者其他地方的工作人员满足于现在的工作,生活的舒适,麻醉了他们的上进心。如果不付出努力,你就会学不到真正的技能,不会磨练出自己坚强的意志,也不会实现美好的憧景。

第二点,要谦虚,不要骄傲。骄傲永远都是成功的绊脚石,人一旦骄傲就会自以为是,因为你看不到自己的弱点,所以人还是要谦虚,善于向他人学习。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的与别人沟通、交流,只有这样你才能学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你就可以在他人身上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第三点,说到每天反省,自己这点真的做的还不够。有时候一天下来都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的样子,所以我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每天回到学校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列出一天将要完成的事情,这样我的头脑会比较清晰。学会每天反省,这的确是我该学习的地方。虽然出现问题后我都会反省,但是每天做到反省还真有点困难。

第四点是感恩。感恩的心我从来就没有失去过,对家人亲戚和朋友,对同事领导。如果一个人没有感恩的心,他将没有激情,没有动力,没有温情,甚至会麻木。

在这里我真的要好好感谢立仁学校,是这里改变了我的全部。以前我上班经常迟到,甚至没有课时候回宿舍睡觉。工作懒散。现在的自己我就感觉换了一个人一样。记得第一次开会时候,我迟到了。校长给我说的第一番说话。我现在都记忆犹新,超级深刻,出来工作这么久,没有一个校长或者领导、老师对我说这样的说话。还有就是张校,他教会我不少的东西,上课的规范,对人的态度。有一次,在旧校图书馆看书的时候,我坐姿不规范,他进来就教我怎么样看书。这里的同事就像家人一样。有好事的时候一起分享,坏事情的时候我们一起想办法去解决,哈哈,没有领导的架子,太棒了。我喜欢这里,我很感恩这里,是这里使我重生,是这里改变了我以前不好的习惯,是这里让我得到不少的学习机会。

第五点,积善行、思利他。我从来就认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总是想着如何对人好,坦坦荡荡,朋友都说我是一个正直的人。利人者利己。对待同事,对待工作的地方,都应该是一个善良的心态。我相信好人终究会有好报,相信善良会让我过的很快乐很幸福。

上一篇:mba品牌管理下一篇:深圳市行政机关公开招考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