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doc

2024-06-29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doc(共6篇)

篇1: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doc

创设情境 体验乐趣 实现探究

——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科学实验活动青川县马鹿乡中心小学校李晓莉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学习科学课的过程,要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小学目前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特点,我认为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确定实验科目的基本要求

(1)事先告知实验目的做实验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实践。因此,确定实验的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臵的。

(2)理解实验操作过程

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开展实验活动,每个学生都喜欢,但由于小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前就要理解操作过程。如教学四年级《简单的电路》这课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用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要怎样连接起来才能组成电路,设计操作过程,然后汇报。还可以把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点先写在黑板上,作为实验的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从而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3)布臵实验观察任务

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实验前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1

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如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细小的地方及变化。以《观察植物的种子》为例,课前要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如:黄豆和豌豆极其相似,但细看会发现:豌豆形状较黄豆圆一些。

二、多渠道拓展实验时空

(1)因地制宜开拓实验场地

小学科学实践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教师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实验场所搬出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学生自己的家里、商店、社区、儿童娱乐场所等。如在教学三年级《我们周围的材料》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在逛街的时候注意一下服装店做衣服的材料、超市包装商品的材料、娱乐场所活动器材、家居装修材料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选材,亲自观察,并把每次的亲历亲为过程都记录下来,从而了解了材料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学生获得学习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有力数据。

(2)就地取材选取实验材料

学校周围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根据实验内容的需要,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地取材进行实验原材料的选择。如我在做三年级《拓印树皮》时,实验材料需要纸、笔和树木,于是我就安排学生上课时到学校内的大树身上获取实验素材,同时还安排学生观察树上的蚂蚁、蜗牛、蜘蛛等小动物的活动情况。

三、让学生亲临科学实验的乐境

科学实验兴趣的培养,一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典型活动:如《空中跳动的乒乓球》实验,首先让学生思考:吹风机朝上方,对着乒乓球吹风,你认为乒乓球会被吹走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让他们看实验演示:我用一只手握住吹风机,另一只手将乒乓球放在吹风机的上方。开动冷风和热风分别吹动乒乓球。结果乒乓球没有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最后说明:无论开动冷风和热风,吹风机朝上对着乒乓球吹,由于力的平衡作用,上方的乒乓球不会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学生发现实验这么有趣,学习兴趣自然会逐日加深。

二是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科学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又要充分发挥环境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优势。如:《观察金鱼的身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设计制作一个雨量器》等这些具有小制作、小实验性质的实验课时,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农村的空气清新、天空清朗,能为学生观察天文和气象学习提供很好的条件;农村学校的周围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到一些土壤材料,可随时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各种动植物、地貌等,让学生们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学到自然、地理、生物方面的科学知识。

四、尽心尽力造就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如在上五年级《纸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在桌子上放一盆水,出示多只小纸船,分别放到盆子里,学生开始自主探究活动后会陆续发现:纸船起先都飘浮在水面上。但过上一段时间后,纸吸足了水后,因为皱纹纸的吸水性强,它吸得水越多就越重,很快会沉到水底。其他的依次也沉入水底。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纸吸水速度是不同的,谁吸水吸得快,谁就沉得快。又如在教六年级《斜面》一课,首先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是:斜面有什么作用?学生设计出对比实验,把竖直提起的物体用的力与沿斜面拉起物体用的力进行比较,证明用斜面省力。实验中,学生还发现虽然每一小组物体的重量相同,斜面的坡度不同,省力的多少不同。学生对此提出了不同的假设:有的学生提出,利用斜面提重物省力多少和与提升的高度有关系;有的学生提出,与斜面的长度有关系;有的学生说,与斜面的坡度大小有关系,同学们根据假设确定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方法。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到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的合作,更需要师生的合作。只要老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把解决实验教学难点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实验课教学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

篇2: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doc

湖北郧县柳陂中心小学 周玉华(442532)

【内容摘要】《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本文着重从“确定实验科目的基本要求 ”、“想方设法拓展实验时空 ”、“让学生亲临科学实验的乐境”、“ 尽心尽力造就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在工作中的具体教学策略,望能提高科学实验教学实效。

【关键词】 实验基本要求 动手操作 拓展实验时空 亲临乐境 探究 实效 【正文】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科学课也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的基础。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学习科学课的过程,要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小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小学目前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特点,我认为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确定实验科目的基本要求

(1)事先告知实验目的

做实验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因此,确定实验的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臵的。

(2)理解实验操作过程

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前就要理解操作过程。如教学《简单的电路》这课时,我们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用一个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要怎样连接起来才能组成电路。设计操作过程,然后汇报,其余学生讨论补充。还可以把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点先写在黑板上,作为实验的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从而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3)布臵实验观察任务

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实验前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以《观察植物的种子》为例,课前要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如:黄豆和豌豆极其相似,但细看会发现:豌豆形状较黄豆圆一些。

(4)推测实验结果的运用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是一个以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如《磁铁》单元,首先让学生明白地球上具有一种特殊的力,和电一样,磁也是人看不到也感觉不到的,可是它的影响力却处处可见。当我们看到磁铁能把带铁的东西吸起来,我们就知道磁铁有吸引铁的性质,所以我们就把磁铁的这种特性叫做磁性。磁性有强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我们把磁铁用细线悬挂起来,等到它静止时,磁极分别指向南方和北方,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然后提示:古代的指南针就是根据磁铁的这一特性发明的。磁铁很容易被制造,用途也相当广泛。那么通过学习谁还想到了磁铁的其他用途呢?比如,我们大部分学生都用过的画写板笔头部分最易掉下来,掉下来的两只笔头如果把它们笔尖对笔尖,拿在手里一个朝上,一个朝下也不会掉到地上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推测实验结果,学生知道了是因为笔尖部分的磁铁互相吸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推测实验结果,增强了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运用科学原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想方设法拓展实验时空

(1)因地制宜开拓实验场地

小学科学实践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实验教师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实验场所搬出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学生自己的家里、搬到商店、搬到社区、搬到儿童娱乐场所等。如在教学《我们周围的材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逛街的时候注意一下服装店做衣服的材料、超市包装商品的材料、娱乐场所活动器材材料、家居装

修材料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选材,亲自观察,并把每次的亲历亲为过程都记录下来,从而了解了材料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学生获得学习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有力数据。

(2)“本山取土”选取实验原材料

学校周围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根据实验科目的需要,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山取土”进行实验原材料的选择。如我在做《拓印树皮》时,实验材料需要纸、笔和树木,于是我就安排学生上课时去学校内的美化树身上获取实验素材,同时还安排学生观察树上的蚂蚁、蜗牛、蜘蛛等小动物的活动情况。

三、让学生亲临科学实验的乐境

科学实验兴趣的培养,一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典型活动:如《空中跳动的乒乓球》实验,首先让学生思考:吹风机朝上方,对着乒乓球吹风,你认为乒乓球会被吹走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让他们看实验演示:我用一只手握住吹风机,另一只手将球放在吹风机的上方。开动冷风和热风分别吹动乒乓球。结果乒乓球,没有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最后说明:无论开动冷风和热风吹风机朝上对着乒乓球吹,由于力的平衡作用,上方的乒乓球不会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学生发现实验这么有趣,学习兴趣自然会逐日加深。

二是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科学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又要充分发挥环境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优势。

(1)寓安全和玩乐于学习实践中

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在《观察金鱼的身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设计制作一个雨量器》等这些具有小制作、小实验性质的实验课时,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在无危险时,尽情地实验,痛快地玩耍,学中玩,玩中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让学生在生存环境中积累知识

我们的学生生活的环境,既有实验的劣势——实验器材不足,也有实验的优势——天然教学资源。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资源,能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农村学生的家庭周围一般比较开阔,能为养殖动物、种植植物提供合适的场所;农村的空气清新、天空清朗,能为学生观察天文和气象学习提供很好的条件;农村学校的周围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到一些土壤材料,可随时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各种动植物、地貌等。让学生们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学到自然、地理、生物方面的科学知识。城

市学生的家庭周围也有一些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的课程资源,如:手机、电话能为学生学习声音的传播等提供条件;礼品店能为学生科学小制作激发创意;游乐场可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到科学原理的真实应用和科学就在身边的真理;等等。

四、尽心尽力造就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如在上《纸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在桌子上放一盆水,出示多只小纸船,分别放到盆子里,学生开始自主探究活动后会陆续发现:纸船起先都飘浮在水面上。但过上一段时间后,纸吸足了水后,因为皱纹纸的吸水性强,它吸得水越多就越重,很快会沉到水底。其他的依次也沉入水底。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纸吸水速度是不同的,谁吸水吸得快,谁就沉得快。又如在教如《斜面》一课,首先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是:斜面有什么作用?学生设计出对比实验,把竖直提起的物体用的力与沿斜面拉起物体用的力进行比较,证明用斜面省力。实验中学生还发现虽然每一小组物体的重量相同,斜面的坡度不同,省力的多少不同。学生对此提出了不同的假设:有的学生提出,利用斜面提重物省力多少和与提升的高度有关系;有的学生提出,与斜面的长度有关系;有的学生说,与斜面的坡度大小有关系。同学们根据假设确定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方法。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到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的合作,更需要师生的合作。只要实验老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把解决实验教学难点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实验课教学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参考文献】

1、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篇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情境,探究

如何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呢?下面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见解。

一、教师和学生一起搜集实验材料

虽然我们有实验仪器, 但不是什么都有, 我们要根据教学所需, 准备多种多样的材料, 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 在每上一个单元前, 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 让学生提前去搜集。学生无法准备的材料则由教师搜集。如, 教学《土壤里有什么》一课的时候, 我让学生各自准备新鲜土壤, 里面还有活生生的动植物, 非常便于观察。再如, 教学《电磁铁》一课时, 由于学校库存的材料有限, 我想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动手的机会, 于是我先向学生讲解制作电磁铁所要用到的材料, 然后让学生找来有绝缘层的导线、铁钉、电池和大头针, 让学生按照课本介绍制作电磁铁。由于有了可做实验的材料, 学生就能“真刀实枪”地做科学, 这样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也学得轻松。

二、巧设悬念, 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认知规律, 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 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科学学习的求知欲望, 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 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而悬念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来源。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 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 巧设悬念, 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实验愿望。在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六课《金鱼》教学时, 我在引导学生观察了金鱼的外形、运动和吃食后, 问:金鱼的鱼鳃一分钟开合几次, 金鱼不断地喝水, 会胀破肚子吗?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弄清其中的奥秘, 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于是学生便对金鱼如何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篇4: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初探

小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怎样才能更好地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呢?我认为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明确实验要求,确保实验顺利完成

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总结。但由于小学生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和学习的目的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前就要明确实验基本要求,理解操作过程。例如:教学《简单的电路》这课时,我们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用一个灯泡、一个小灯座、二根导线、一个电池盒和一节电池。要怎样连接起来才能组成电路。明确要求后设计操作过程,然后汇报。其余学生讨论补充,教师可以把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点写在黑板上,作为实验的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从而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二、亲自完成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的乐趣

科学实验兴趣的培养,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典型活动:如《空中跳动的乒乓球》实验,首先让学生思考:吹风机朝上方,对着乒乓球吹风,你认为乒乓球会被吹走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让他们动手实验:用一只手握住吹风机,另一只手将球放在吹风机的上方。开动冷风和热风分别吹动乒乓球。结果乒乓球,没有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最后说明:无论开动冷风和热风吹风机朝上对着乒乓球吹,由于力的平衡作用,上方的乒乓球不会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学生发现实验这么有趣,学习兴趣自然会逐日加深。

三、巧设实验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如在教学《斜面》一课,首先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斜面有什么作用?学生设计出对比实验,把竖直提起的物体用的力与沿斜面拉起物体用的力进行比较,证明用斜面省力。学生对此提出了不同的假设:有的学生提出,与斜面的长度有关系;有的学生说,与斜面的坡度有关系。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到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篇5:小学科学评价资料,doc

科学课程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评价要具有激励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成为科学课堂主体的前提是必须调动学而不厌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去参与科学教学活动。评价便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习得。通过科学教师课堂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前进的动力,感受生活的快乐,发现自身的价值。时间长了,渐渐地形成了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为了鼓励学生发言,每堂课将各小组发言人用“正”字的方法统计,课后,给发言次数多的小组每人加一颗“星”,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发言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评价要具有客观性,激发学生有效探究

小学科学教学评价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完成科学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包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客观评价,唤起他的自尊与自信,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效参与探究活动。

三、评价要具有全面性,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也就是评价时不能再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即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乃至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水平与成就。《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要涵盖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内容,既要考察学生对科学要领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我认为科学评价应由“学习状态”、“作业分析”、“科学素养”和“书面考查”等

评价对科学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那么在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展开教学评价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 提高教师的评价认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育都取决于学生积极主动的自身努力,取决于学生是否参与整个教育评价过程、怎样参与以及参与了多少。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才能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和发展。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而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逐年加快,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知识源,更不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裁判员。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很好地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他应该是学生科学学习中的伙伴、参与者、激励者,同时又是课堂教学的调控者。明确了这样一种教师角色的定位后,我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学生,把评价的目标指向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上课时不再是背写好的教案,也不再是只关心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提出了“让教案跟着学生走”的响亮口号。

我在讲授《探索纸的秘密》一课时,先出示一张手工纸,让学生尝试着用这个现成的材料来进行一个“小小设计师”的比赛活动。由于问题的空间是开放的,又贴近儿童生活,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当黑板上出现了五颜六色的小纸船、小衣服、剪纸、书法等作品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还为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评价搭建了一个平台。接着我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本组同学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大家一起研究确定可行的研究问题,并自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时,只见各小组同学纷纷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办法,然后由小组长把每个人的意见综合起来设计出一个小组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方案交流时,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断为别人和自己进行补充、修改,既敢于肯定自己的长处,又汲取了别人的经验,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设计方案。然后,他们就按照自己的设计开始动手进行实验了。汇报时,我不但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还注重了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态度和创新方法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使评价在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教得生动有趣,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二 弃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评价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过去的评价中,教师一直是评价者,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在这种评价活动中,由于评价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很难发挥其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因此,评价对他们的激励作用也很难体现。教育评价的操作定义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因此,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要完成这样一种价值判断,单靠教师的力量是无法全面、准确达成的,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学生本身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个性群体,同样一个评价,对某人可能产生激励作用,换成另外一个人时,所起的作用就可能微乎其微,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可见,评价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我们在生长》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忆有哪些变化说明我们在不断生长?学生提出:“我的手在长大”,“我的个子在长高”,“我的体重在增加”──接着我马上问:“我们怎么记住这些变化呢?”这时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用红印泥拓印、可以用笔在纸上画下来、还可以拍成照片保存下来,可以用尺量,把数据记下来„„学生的这些创意不但得到了我的赞扬,我们师生还马上付诸行动,一起设计了一张“我的生长发育记录单”。这看似简单的设计环节,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原则。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不但能使学生自主参与,而且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把课堂变为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学生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潜能会受到极大的激发,从而探索出各种各样的的创新方法。

教师只有敢于将自己置于“无知”的境界,不轻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以评价语言促进学生去自行探究,才能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去,自己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与改进,达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张扬个性的目的。三 尽力拓展相互合作的空间,在评价中促进学生的表达与交流。

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如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这种客观开放精神的形成并非易事,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得到。这种思维与存在方式应当从孩童时代抓起,否则就只能产生出一批批盲从、独断、不宽容的人,他们在理智上必然缺乏独立性、自主性、批判性。通过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评价,恰好可以达成这样的目标。为此,在科学课上,我总是尽力拓展让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的空间,尽量给出一定的评价时间,创造让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机会。

在讲《蚂蚁》一课时,我在科学文件夹中设计了这样一个评价环节:你认为哪一小组的观察方案是可行的?理由是什么?你们小组有更好的方案吗?这样利用孩子们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去关注别人的发言,从中取长补短,把交流的面从小组的几个人,扩大到全班的范围内。

在进行交流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再成功的实验,如果你不能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也是毫无价值的。也许你会认为训练表达,那是语文老师的事情。这样你就大错而特错了。其实,别说是在课程正逐渐走向综合化的今天,就是在过去,因为学科的关系,对同一事物的表达有时往往也是不同的。所以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必须加强。如常规训练中要强调让学生说完整话,说话要注意条理清楚、简洁、生动。进行实验设计时,一定要先交待设计的意图,接着再介绍实验所用的器材、方法与步骤。汇报观察或实验结果时,要先讲清条件,再说出现象,接着分析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最后推导出结论。实际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推理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够表达清楚。就表明他的思维也是清晰的。

四 凸显科学特色,秉承科学理念,关注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科学探究的目的固然是解决实际问题,但我认为,探究所经历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态度、科学情感和科学价值观,与科学结论的获得相比是同等重要的。特别是现代的科学教育改变了过去那种生硬、呆板的面孔,特别强调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确实,科学技术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人的感情存在。情商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慧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为此,在教学《蚂蚁》一课时,随着对蚂蚁认识的深人,我有意引导学生们把蚂蚁看作是自己的朋友,还让学生跟蚂蚁做走迷宫的游戏。在创设的蚂蚁走水上迷宫游戏中,学生们刚一看到惊慌失措的小蚂蚁时,有的着急,有的却觉得好玩。这时,我就引导他们设身处地地把自己当成是水上迷宫中的小蚂蚁,让他们说出此情此景中的小蚂蚁会想什么,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蚂蚁的感情。在这样平等的感情交流中,让学生自己感悟出珍惜生命、爱惜小动物的重要性。这样的评价,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课评价理念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课程评价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1.评价的目的: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2.评价的内容:全面化。评价要涵盖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内容,既要考察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3.评价的手段: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方法都应得到肯定与赞赏。

4.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不只是教师权利,更应是学校、社区、家长、同伴、自我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不再是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

5.评价的时机:全程化。评价要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而且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形成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新课标下的小学科学课评价方法的实施及探索

一、首先应解决评价主体的问题。

传统的评价,在应试教育机制下,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只要能够考高分就万事大吉。因此把教师放在主导核心的位置,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把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灌输的对象。因此教学评价活动一般是由教师提出,什么时候进行,具体什么要求。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很难发挥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随着教育评价功能从单一的鉴定、证明发展到导向、改进以后,“以人为本”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评价应该成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双方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而且他们都是作为平等、合作的伙伴而存在的,评价的效果取决于他们“协作”的程度。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坚持评价的民主性,把学生当成具体、完整的个人而不是传统评价中的试验对象,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启发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对评价的参与感和自我体验,养成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自评中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并得到成功的满足。如在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先提供时间让各个小组进行观察探究,在各个小组汇报反馈后,让学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评价,然后师生共同评定出正确的答案,并且对一些错误的结论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同时教师对学生评价或观察中一些独特的见解,表示肯定和赞赏。尽可能地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创造力火花,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当然,在科学课程教学评价中教师仍然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他应该是所有教学评估的发起者、协调者,有时仍然是主持者。

二、要端正对评价功能、评价目的的正确认识。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案的好坏,教学策略的优略,是靠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断。这种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地集中于对教师所传授知识接受的数量有多少,掌握程度的深浅等为标准。量化的分数不但是评判一名好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也是学校评定一名教师的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评价的目的和功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取向,变成了教师获名得利的法宝,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持续发展。

然而在新课标中对评价的功能,明确指出重在于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区分优劣与奖惩,而是在于促进人的生动活泼发展。只有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真正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对每位学生的探究发现、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等进行评定和记录,在期末的总评中占重要的一块。这样教师在期末评价中淡化了分数的量化,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了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以后发展的方向与途径,使期末评价成为长期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过去,又看到自己的现在,更能够着眼于自己的未来,不去跟别人比,只和自己的过去比,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从而提高自信,使学习、考试在学生心目中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三、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科学课程的学科定位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是一个综合性很大的目标概念,它不仅包括原有的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能力、以及行为习惯等领域的要求,形成一个多元的结构体系。学生要达成这个综合性的目标光靠单纯的书面考试,肯定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要有多样的评价方法。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精神,在实践中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取分项考试、分散考试的方法。

一改以往在期末时出一张综合性试卷的做法,根据目标达成的多元性要求,进行分项考试和分散考试,如在三、四年级段可以进行观察方法和观察结果的专项性考察,在五、六年级段中可插入实验方案的设计比赛等。同时在学习告一段落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总结,可采用口试、笔试和现场操作等方法,着重检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有可以尝试在期末考试中实行免考,如平时在课堂教学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不参加期末考试,这是给学生的荣誉,肯定了学生在平时的努力学习和杰出表现。2.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作为一种充分体现发展性学生评价理念的评价法而被大力倡导,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广泛欢迎和认可,表现出相当大的生机和活力。成长记录袋可以详细地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通过具体材料的对比,看到自己的发展变化。成长记录袋要有较大的容量,学生可以把平时的科学观察日记、科技小制作、科学小论文、收集的科学知识,部分实验材料等等,由此可以把握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整个过程。同时在期末时可以进行一次展览,也可以进行评比。3.课堂行为表现记录单。

学生在课堂的探究活动中的杰出表现(如独特见解、科学创意)及时记录在案,供总结性评价是参考。这一评价方式虽然简单,但与学生朝夕相伴,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争取进步。如:《蜗牛》的课堂记录: 科学文件夹 课堂行为表现评价 观察的问题 我的收获 ☆☆☆☆ 观察的方法 杰出表现 ☆☆☆☆ 观察发现 小组荣誉 ☆☆☆☆ 继续研究问题 我的不足 ☆☆☆☆

(注:每节课学生获得的☆=我的收获+杰出表现+小组荣誉-我的不足)4.专题任务评定法

教师根据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布置一个专题任务,从学生的完成情况判断其综合能力。专题任务可分短期和长期两种。

短期任务由教师当堂布置,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通过现场观察其完成的速度、质量与效果,评价其某些方面的水平。如:教师提出一句话“米饭中含有淀粉”让学生提出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并进行方案实施。

长期任务是由教师布置任务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以经历一段时间,期间教师全程管理,并且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如对蚕一生的观察。5.评优激励法

学期结束时,由师生根据上述的评价总和,民主评议。选出单项先进分子,如我是“最佳观察能手”、“最佳记录者”、“最佳操作手”等和综合性的“小小科学家”“科学小博士”等荣誉称号。

四、改革评价的时间点,评价的时空的全方位.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每个学生科学素养主要方面的培养与发展进行持续不断的跟踪和调控。评价时空要从“课堂教学”转变为“全方位学习”,从注重书本知识转变为注重实践活动。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在时空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利。教师和学校可以利用地方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料设计校本课程,把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当地的有关人文社会资料及校本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开发课堂之外广阔的学习空间,在引导学生全方位学习的同时,也应当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在新的课本、新的理念下,已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特别是教育评价的改革,为小学科学教育,培养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也为小学科学课教师提供了新的发展和创新的平台。作为我们一线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尽早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体制,切实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

4、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

新课程体系强调学生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科学课上的真实性评价

真实的学习评价开始于更多的真实学习。所谓真实的学习,是指将学生在走出学校之后所遇到的各种可能情景尽可能地迁移到课堂上。在教室里他们就如同在现实生活中的办公室、工厂及实验室里一样学习。而教师具体负责安排这一天的日程,提出任务并提供所需的帮助(2)科学课正好具备了真实学习的条件,所以科学课中要进得真实评价是有很好的条件的。前面说过,目前的科学课有很大的弊端,想让每一节课都体现八大智能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在每一堂课中都要牢牢把握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完善好和学生一起制定的规程,并利用不同评价策略进行评价。那么在科学课上适合用哪些评价策略呢? 1)作品展示

3.评价诱导:通过对学生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或一些焦点问题的评价,把学生引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可采用“选择事例——确定教育——学生评议——选择诱导”的方式。

《科学》课中实施“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评价

《科学》课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包括了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课堂教学策略的评价、课堂学生状态的评价。而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已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即是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怎样学,那么如何在《科学》课中开展“以学评教”,我认为主要看这节课中学生“学”的程度,就可以评价出这节课的优劣,通过几年的摸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客观地评价一节课:

一、培养学生在科学课中“主动学习”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前提评价一节课的好坏

前提看学生在课堂能否“主动学习”,同样是上《谁令浮力变化了》课时,采取不同的导入,学生在课堂的伊始产生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两种效果,固然我们对这两节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也不同。

如上《谁令浮力变化了》时我 采用了主动学习型的方法

激趣导入:(教师出示两个烧杯,一杯是清水,一杯是盐水)同学们,我把这两个鸡蛋分别放入这两个烧杯内,先请同学们猜测一下鸡蛋在液体内是沉还是浮,(由于学生已固有的生活经验,所以学生们都猜测鸡蛋在液体是沉的)但实验现象是一个鸡蛋沉下去,一个浮起来,为什么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谁令浮力发生了变化。

二、培养学生在科学课中“学会学习”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点

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自己有主见地学习,所以评价一堂课优劣的重点是看学生们在课堂能不能“学会学习”,当然学生们学会学习这一能力,并非在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它需要科学教师坚持不懈一点一滴地去培养。如上《观察水》这课时我是这样上的:

出示黑色瓶子,让学生猜测瓶子内装得是什么,从而引入水——小组合作,组织探究水,汇报观察水有什么特点(如无色、无味、透明等等)——玩一个游戏,快速辨水——联系生活,了解溶解——结合实际,爱水教育。

这样能根据学生们学习基础、智力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等特点,让学生在这节课完全自主地学习并达到了最佳效果。

三、培养学生在科学课中“学会探究学习”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 如上《纸的研究》这课时我是这样上的:

课前创设氛围:在你的身边,哪些物品是由纸做的呢?

课堂中:

1、你们小组一共带来了多少种纸?

2、对于纸你们想研究什么?

3、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课堂教学终结时:纸是由植物制造而来,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环境,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什么方法?课后能去探究新型环保纸张的制作及所需要的材料。总而言之,我们现在倡导和推广实施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是有着它的必要性。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提倡讨论式、活动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

一、在评价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体现“发展性”。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的科学素养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课堂评价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长期的学习发展”为最终目的,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教师、学生在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功能,激发教师、学生内在发展动力,促使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参与实践,才能实现这种主体性,并且让他们乐于参与。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不断发展,这不是仅仅针对一个阶段的学习,而是一个长期过程,面对的是学生素养地不断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把有效的学习时间贯穿到具体目标的学习中,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

(一)调动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培养方面,许多成功的教育工作者都舍得花工夫、想办法,也走出了很多成功的路子,但我觉得评价鼓励是培养兴趣的关键。那么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予学生鼓励,对于他们的新发现,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果说孩子的物质营养来自粮食,那么,它的精神营养则是评价。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学生特别关注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的一个小小的表扬或批评,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对于答对的学生,教师可用“你真棒”等话或者是稍带激励性的“是不是这样呢”,“你认为你答对了吗”等评价语。在评价时,教师的语言要抑扬顿挫,带有浓浓的人情味,这样,学生会感受语言美的熏陶,美的享受。

(二)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效度,那对于科学课来说,哪些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呢?

1、问题讨论法。我们在系列问题激发下以生生、师生讨论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方法。

2、小组合作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协作完成学习材料,并以小组为单位对合作过程所有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的一般步骤可分为:学生分组,学生分配任务,活动过程,评价等。

3、科学探究法 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的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活动。科学探究法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阶段,探索求解阶段,表达交流内化阶段。

二、在评价中关注“个体差异性”的培养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本性所在,个性主要体现为人的创造性,创新的本质就是独立创新,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对于科学课这门实践性、能动性较大的学科,假如只是教师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按部就班,那么这节课就毫无乐趣。科学课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去看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当学生在科学课学习活动中,产生与自己已有的认识结构矛盾时,会主动去问一个“为什么”,此时思维才算真正启动。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体现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正是这种思维品质促进学生不断质疑、解惑,从而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作为教师,不仅要有问题意识,还要有求异意识。能否发现学生中不同的想法,并予以鼓励,推动学生向这个方向转变。有求异才会有创新。科学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能够打破常规,从逆向、反向等不同方向、方式去思考,提出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克服“这是我们老师说的”,“老师说的对”这种盲从心理。教师要培养学生不能以简单的接受结果,要持批判的、审慎的质疑态度,通过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实践来获得答案,才能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真正得到锻炼,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时时处处发现问题。

(二)要适当运用情感教育。

所谓情感教育:我们认为,即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用积极、高尚的情感去开发、激活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以积极、高尚的情感为主线,影响、改变、整合受教育者的态度、兴趣、动机、心理、意志力和智力等,以满足受教育者的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受教育者成为既有丰富情感,又有高深智慧的现代人才。这样的人才,彼此之间必定有很多差异,所以说情感教育是“以人为本”,“以个性发展为纲”的教育理念下的科学的教育行为模式。由此可以了解到,要使人具有个体差异性可以从情感教育方面入手,在活动中,尊重个性,培养求异思维;要善于引导、发现和珍惜学生创造性火花。

评价要为了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通过有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评价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师,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要不断提高科学素养,还要进行不断反思,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跟上新课程理念,适应学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学业评价

徐剑

四个原则

根据新课改精神和新课程理念,重新思考和定位评价,应遵循四大原则。

1、人性化原则。

2、个性化原则。个性化原则要求淡化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由于学生在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方面存在差异,过分强调统一评价不一定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例如统一用快速识别正误的选择题,可能妨碍那些有思想、会思考的学生充分地质疑;使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又可能会使在创造思维方面缺乏经验的学生感到困难。因此,必须坚持个性化评价原则,实施分层评价,因材施评,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收获,创造自信,使大家在不同的立足点上都能取得进步。

3、综合化原则。综合化原则强调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还要考察他们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特别是非智力因素发展情况,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评价的重点。

4、多元化原则。多元化原则要求评价不再以传统的纸笔考评为主,而是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如选择题、简答题、讨论题、开放性谈话、家庭作业、写课外文章、课堂表演、小组竞赛、小实验、小制作、表现记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等;评价形式要多样化,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从单向转向多向,建立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制,多渠道反馈信息来促进学生发展。

五个策略

科学课评价,除了必须遵循上述四大原则,还要采取五条评价策略。

1、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

以往科学课对学业评价往往是单一的结果评价,平时不测评,只注重期末考试,学习到期末时,组织学生进行提纲、要点性的复习,然后以一张试卷来判定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评价显然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科学的。结果评价不宜多搞,要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过程评价可用平时考评和随机抽测两种形式。如平时考评可以实施“三个结合”策略: 第一,结合课堂实验检测。通过课堂实验,可以检测出学生科学行为能力,如能否通过自己“制造”的条件,收集事物如何变化的证据;能否在实验前学会假设,通过实验验证假设;能否做模拟实验、对比实验等。

第二,结合作业评定。《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两种作业法形式:短周期作业与长周期作业。前者指教师提供某一作业任务,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通过现场观察,可以评价完成作业的速度、效果以及某些方面的水平与能力;后者指教师布置作业任务,学生从设计、实施到报告可以经历一段时间,一般从几天到几个月,教师根据期间学生表现,作出有关方面评价。例如教师布置长周期作业,要求学生针对家乡农村环境有无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特别调查化肥、农药、杀虫剂的使用情况。对此教师要参与全程指导,并根据学生对指导的依赖性和表现进行评价,如看学生能否设计调查问卷,能否正确填写调查表,能否提出合理建议等。

第三,结合科技活动评价。科技活动应纳入对学生平时学业水平评价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金钥匙竞赛活动,参与改善农村环境的科技活动,饲养动物、种植花草,搞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布置科技广角,举办科技讲用会以及各种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检查学生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科学知识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平时考评可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观测和展示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时间上可以每月一评,最佳为 A(优秀)、一般为 B(良好)、不太行为 C(及格),较差为 D 等。

2、特长评价和基础评价相结合,以基础评价为主。

特长评价是通过一些科技竞赛活动,评价学生特长。如高年级开展制作竞赛,有的特长生会较好地制作指南针、生物标本、岩石标本、昆虫模型、火山、地层模型;特别有的学生能独立进行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经常创作出一些有独特新意的科技作品。但有不少学生能制作,不能说出道理,所以我们还要结合基础评价。基础评价不能仅限于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谓的“双基”进行评价,要从人的发展角度,多方位、较全面地构筑“基础”的框架,它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基础,知识与技能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能力基础。这几个方面都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有一教师曾对六年级科学评价,出了一道“基础题”:怎样洗手?要求学生写出正确的方法和不正确的方法,多写多得分。不少学生总是千方百计多写,去争取那诱人的加分。这样评价,不仅激活学生 “洗手经验”,促进“能力基础”的提升,更诱发了学生追求“加分”的情感态度,此外,若评价采用书面测试,学生对评价的结果不满意,允许重考,可以考两次,三次,甚至多次,直到自我满意为止。学生在重考过程中,形成了追求“更好”的态度和情感,比评价“双基”更有意义,这本身就是对过程、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基础评价的一种强化。

3、统一评价和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

以前的科学课评价,往往用同一张试卷,统一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这种“一刀切”的统一评价,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当然统一评价现在还是需要的,不过它应该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如何进行分层评价呢?第一,将学业分成不同水平。

(1)评价科学知识的学习,可分三级水平:一是了解水平。在该水平上,学生能再认或回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能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二是理解水平。在该水平上,学生能把握内在逻辑联系,接通已有知识,能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能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三是应用水平。在该水平上,学生能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能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2)评价学生操作技能,也可分三级水平:一是模仿水平。学生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村象进行模拟、修改等。二是独立操作水平。学生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三是迁移水平。学生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并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适用性等。

(3)评价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可分三级水平:一是感受水平,检测学生能否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能否建立感性认识等,如能便是达到感受水平。二是认同水平,检测学生能否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能否作出相应的反应等。三是内化水平,检测学生能否据有相对稳定的态度,是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是否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第二,对不同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如书面考查教师可以按“基本要求”、“中等要求”、“较高要求”三个层次进行。如对学困生要求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只要达到了解水平,操作技能只要达到模仿水平,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要达到感受水平,这是“基本要求”;又如对优等生要求他们掌握科学知识要达到应用水平,操作技能要达到迁移水平,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达到内化水平,这是“较高要求”;一般学生可以作“中等要求”。

第三,分层命题。如进行书面测验,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分A、B、C三类命题。每类试卷分数分为基础分和拓展分。A卷基础分占90%,拓展分占10%;B卷基础分占80%,拓展分占20%;C卷基础分占70%,拓展分占30%。分层命题也要根据内容拉开层次,如要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与运用科学能力水平的评价,可分为以下层次:(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应用条件解决问题;(3)解释问题;(4)尝试可选择的解决问题方法时的灵活性;(5)通过口头表达、书写等描绘方式,表达对科学观念的了解;(6)捕捉自然信息,根据提供的信息理出线索,找出处理问题的本质;(7)联系实际生活,评价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8)动手操作,完成预定的实验或考查方案。A卷命题只要达到(1)(2)层次就行了,B卷命题要达到(3)(4)(5)层次,C卷命题要达到(6)(7)(8)层次。

第四,学生选择做题。学生要做那类试卷,完全由他根据自己的学习掌握程度自行选择,教师不必干涉。这样就能克服学习困难学生“吃不了”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等现象,能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4、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

科学课评价的主体是多边的,主要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而传统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要发扬教学民主,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三种策略:

第一,单元测评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考。如一个单元学习下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知识、实验忆一忆、理一理,编成自己喜欢做的题目,再来做一做、评一评,自主考出实际水平。

第二,期中评价实施借分、补分的策略。期中评价可由教师命题。当学生由于失误或其他原因没有考好的时候,学生可以向教师进行借分,借的分数可以通过平时考核或期未评价来补上。这样做,不致于让学生吃“后悔药”,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三,期未评价实施“量体裁衣” 的策略。期未评价可用抽考、统考等形式进行,但必须注意个性化原则,实施分层评价。如期未评价可用多种难易不同的试卷,如A卷、B卷、C卷等,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自主选择,让他们享有一定的自由度。若期未评价用同一张试卷,但要有更多的“选做题”,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这张试卷要有一定比例的人人能做的基础题,作为对学生的整体评价要求,保证评价的合格率。在此基础上,多出一些“选做题”,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内容进行解答;也可以在该卷上设计增加一些开放题、拓展题作为附加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解答。实施“量体裁衣” 的策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批评评价和激励评价相结合,以激励评价为主。

批评评价即批评性评价,不宜过多采用,如对某次测评,学生没有取到好成绩,教师往往要过多的批评,结果学生失去了信心,产生了消极影响。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给予必要、及时、适当的激励性评价。但激励评价不在于对学生一味地表扬或“藏拙”,随意的激励无法对学生起促进作用,同样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所以不能没有批评性评价。如学生在观察、实验等探究过程中出现自行摆弄器材,不遵守实验规范实验,抄写、编造的实验数据等错误时,教师就要及时作出批评性的评价,使学生能了解自己不足之处,主动改正错误。所以评价要发挥激励的功能,让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水平,必须做到批评评价和激励评价相结合,以激励评价为主。

六个工具

对科学课学业评价,可以尝试以下六种评价工具: 1.探究记录卡。结合每一个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出科学探究记录卡,让学生尽量详细地记录他们的思考过程。教师在课后通过分析每位学生的科学探究记录卡,从中评价其学习情况(如下表)。

2、学习评价表。学习评价表是针对一个单元或一课设计的,由评价序号、评价内容,等级和评价人四个要目组成。该表由学生本人填写,并教师、组长、组员三级管理,即教师对组长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组长对组员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下表以六年级《洗衣服的学问》为例

3、科学日记。科学日记以文字、图画、表格等学生自身喜好的方式向同学、老师、家长展示着自己在科学探究历程中的成果,它起着让学生感受成长和反思科学探究认知历程的重要作用。如在农村还流行一些封建迷信,教师要求学生探究迷信的危害,写出一定数量的有关破除迷信的科学日记,然而教师以此做出评价。

4、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可以用来考查学生对一些科学现象的认识、态度以及学习方式、行为习惯、自我意识,价值观等。调查问卷可以让学生设计,并能亲自去调查。如在农村禁止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多年来解决不了,对此让农村学生根据这一主题设计调查问卷,向家长或其它熟人征求秸秆禁烧的信息,再根据信息得出简单的结论,从而找出难以禁止秸秆禁烧的原因,并提出综合利用的措施。最后根据调查的结果,能写一份给地方***的建议书。

5、书面试卷。书面检测是传统的评价形式,其试题又分客观题和主观题。设计书面试卷要把握好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同时要确定好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检测比例。题型要多样,即使客观题,采用传统的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也要尽量多变化。如选择题,除了使用概念型选择题、表述型选择题、正误型选择题外,还可使用程度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要少考一些名词解释、抽象概念方面的内容,多考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内容。如有一主观题:有人说老鼠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应该想办法把它们彻底消灭。请你站在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这题很好,既联系生活实际,又体现了“食物网或食物链的完整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的考查意图。书面检测可采用学生自考、教师主考以及抽考、统考等形式进行。特别要重视学生自考,根据一定数量的课时,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考。

6、科技作品。科技作品包括科技设计、科技制作、科学图画、科学诗文、科学小论文、科学实验报告、科学调查报告等。如要求学生掌握“吃的学问”,从分析营养成分出发,设计一份营养全面合理的一周食谱,这是科技设计;又如《家乡水资源调查分析》、《农村卫生条件调查研究》等,这是科学调查报告,对农村高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常写有关家庭饲养与种植动植物方面的调查报告;让学生制作指南针、灭蚊灯,这是科技制作。科技制作这一方式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并根据所学知识,制作出一件小作品,它包括自然小制作和科技小制作,这些作品将作为学生动手制作能力评价的依据。

篇6:启东市第一实验小学.doc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汇龙镇人民中路720号 2013年3月25日——3月30日,我校组织教师前往江苏省启东第一实验小学进行参观和学习。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感触颇深,启东的教学坏境和教学特色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创建于1927年。1981年,被定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实验小学。1997年被再次确认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拥有校园网、金海豚电视台、惠丰自然亲和园、电子教室、启东少儿版画苑、心聊室、少儿业余艺校、金海豚少儿艺术团、江苏舜天少儿足球俱乐部、乒乓球训练基地等教育设施及机构。

首先,走进启东小学,最引人注目的是校门口启东小学的标志——一本书托起东升的太阳,而这个标志被深深地刻在灰色的大理石上,显得格外庄重神圣。往里走,蔚蓝的天空下矗立着的教学楼,具有特殊建筑风采,教学楼前面蓝色的波浪形标志物,由七块深蓝色的金属物构成,波浪向上翻滚,一浪接一浪,生动而有力,有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往里走,几栋大楼中间有一个水池子,里面站立着两只千纸鹤雕塑,挺着胸,高昂着头,显得霸气十足。楼房外面,碧绿的花草,树木,衔接的井井有条。学校的实验楼,活动楼,办公楼各自都具有各自的风采。校园里每个角落,每条走道,每个湖泊交叉错落,让整个校园生机勃勃。

其次,学校拥有校园网、金海豚电视台、惠丰自然亲和园、电子教室、启东少儿版画苑、心聊室、少儿业余艺校、金海豚少儿艺术团、江苏舜天少儿足球俱乐部、乒乓球训练基地等教育设施及机构。从教学设备和校园环境来讲,学校的先进设备和优美校园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启东实验小学走的是发展的道路,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从教学特色来讲,启东实验小学在师资、备课、授课、课外活动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我将会给大家介绍启东实验小学的教学特色。

启东实验小学教学员工193名中,研究生3人,大学本科38人,大学专科125人,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陈永高,男,1959年5月生于江苏启东,大专文化,中共党员。自幼喜爱书画艺术,在版画、漫画、国画等艺术领域尤为投入,先后创作百余件美术作品在省内外展览中展出,及在《工人日报》、《美术报》、《美术大观》、《文化人藏书票》、《中国美术教育》等著名刊物上发表;曾两次被聘为江苏省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美术教材编委,编写教材在全省使用;先后为《小学课外数学》、《英语看图说话》等刊物绘制插图,在上海科技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出版发行;多篇美术教学教育论文在全国、省、市报刊发表;执编《“东疆杯”全国中小学师生藏书票大赛作品选》、《童心慧眼》、《国际少儿版画邀请展优秀作品选》等精美画册对外出版交流,广受社会各界好评。担任美术教学工作30年,兼启东市美术教研员10年,在学校中尝试版画、漫画教学,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5年来的不懈努力,使之逐步形成特色。先后为学校组织举办了“东疆杯”全国中小学师生藏书票大赛、国际少儿版画邀请展、广东顺德、江苏启东、日本山形少儿版画联展、中日少儿版画联展、江苏省儿童漫画研讨会等较大规模的展览和研讨活动。主持南通市级课题两项,均通过专家鉴定,并分别于2004、2006年结题。2000年6月起,执编中国中小学藏书票联合会、中国少年儿童版画研究会会刊《少儿版画苑》至今已出版64期,在国内外交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005年1月起,主持由江苏省快活林漫画协会主办、启东市第一实验小学承办的刊物 ——《校园漫画》,每两月一期,在全国交流。他个人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局先进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现为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藏书票艺委会会员、中国中小学藏书票联合会秘书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漫画协会副会长、南通市漫画协会理事、启东市美协副会长、启东市美术教育研究会会长、启东市、南通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启东市第一实验小学艺教中心主任、副教导主任。袁炳飞,男,汉族,启东市人。1963年1月生。81年毕业于海门师范学校,学历本科,南师大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课程结业。先后担任小学语文、数学老师,乡少先队总辅导员,乡、区教研员,市直小学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现任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校长、党总支书记。2000年评为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袁炳飞在小学语文教学及教学研究的实践中,提出语文大教育、教育生活化的观点,主张母语教学要立足生活,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建立良好的阅读引领机制,帮助学生积极进入阅读世界。强调视角换位定目标,心理换位定要求,职能换位定规范;在作文教学中,倡导感知生活,感悟生活,感恩生活,畅想生活,自主作文,生活作文。

多年来,袁炳飞先后主持省教育学会《小学作文教与学研究》,承办省级大型课题成果交流活动;中央教科所《小学写字教学课堂结构研究》,课题成果获二等奖,并在全国写字教学研讨会上作专题讲座;教育部《中小学学生学习动机研究》,主持子课题研究,所在学校作为实验学校,总课题获师范教育课题成果一等奖;主持省“九五”重点课题《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课题成果先后获中国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二等奖,南师大教科院、南师大实验学校研究中心课题成果二等奖;主持省“十五”课题《海洋文化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建设》,学校教育成果在《人民教育》推介。

袁炳飞在教育管理中,一是主张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应着力基础,着眼发展,丰富智慧,优化品性。致力为每一个学生创造适合其需要的自由、广阔、和谐的发展时空,努力使每个师生都成为创造幸福和幸福生活的人。认为一所好学校必定会让孩子拥有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和良好的教养,它是孩子们乐园,孩子们在其中自主探索,快乐而健康地成长,它不仅仅关心孩子的智育,还热衷于孩子的情感世界,社会交往、艺术实践。二是主张学校应以发展为灵魂,努力实现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和谐发展,重视学校文化意义上的建设,积极建设学校的教育信任体系,注重教师生活品质的提高,倡导教师让读书成为生活的重要元素,让教育成为教师的研究历程。

多年来,袁炳飞身体力行,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良,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路,认真探索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改革学校考试制度,90年起试行优生免考,94年起取消期中考试,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参与省《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的编写与定稿工作。他是全国小学写字教学研究会理事,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学校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策划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江苏省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少儿版画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中小学师生藏书票联合会理事,南通市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通市陶行知研究会理事,南通市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山西永寿课程改革指导,启东市小学课程改革专家组副组长,南通市名师导师团成员。

袁炳飞先后评为南通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南通市首届优秀校长、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资深辅导员、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佳卓越校长。个人事迹先后在《南通教育研究》、《名师之路》、《江苏教育》、《成才导报》、《中国教育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江苏教育电视台等媒体介绍。

袁炳飞同志主要学术论文、论著

论文:

《让师生都成为幸福生活的人》发表于《人民教育》

《素质教育再思考》发表于《中国教育报》

《小学作文习得性无力感的产生与消减》发表于《教育探索》

《语文学习中的思维 惯常定势及其弱化训练》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

《小学写字教学课堂结构研究》获中央教科所课题成果一等奖

《小学生学习动机归因研究》发表于《心理学探新》

《句子比较教学的类型与方法》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

《小学生动机归因量表的编制》发表于《心理科学》

《课外活动的评价研究》发表于《江西教育》

《语文教学审美化的尝试与探索》发表于《江苏教育报》

《呼唤研究性教育》发表于《成才导报》

《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差别性及统一性》发表于《外国中小学教育》

《立足学校教育实际 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发表于《学校管理》

《学校教育信息及其建设原则》发表于《现代中小学教育》

《发展——教育的主题》发表于《教学艺术》

《试论小学生素质评价的操作》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

《教育中的情感递进效应》发表于《江西教育》

《着眼全面发展.减轻过重负担》发表于《江苏教育》

《当前学校管理中值得关注的三个问题》发表于《名师之路》

《兴趣活动考评初探》发表于《小学素质教育》

编著:

《小学生同步作文》 第5册

《与教师谈教育科研》

《家教30分钟》

备课有多个环节,而集体备课时其中的重要一环,学校所开展的集体备课用“四步九点两层次”来概括:

“四个步骤”是:集体研讨——专业引领——个性化教学——反思完善。

“九个要点”是:个人钻研——集体研讨——专业引领——建设共享资源——推进个性化修改——课前精心准备——因材施教——课后反思——总结探讨。

“两个层次”是:校级备课和组级备课相得益彰》 校级备课:学校教导处在初期就制订了《集体备课计划》,明确了每月教研主题研讨重点,以及主讲教师,定期在全校性的教研活动中做主题发言,为当月教研活动定好基调,并且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小组研讨中将此作为重要的依据,为高效备课、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组级备课:在校级备课的基础上,教研组制订《教研活动计划》紧紧围绕学校教研主题,集体研讨,结合本组情况,确定备课重点,统一备课框架,然后一人执笔,完成具体教案、学案。推进高效课堂,学校达成优秀教师每人带两位教师,他们之间经常互相听课,切磋教艺,除此之外,每个月有一个教研主题,分别在组级、校级层面上围绕规定主题开展教研课,校级层面上还由骨干教师进行相关的主题讲座,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研讨。每周星期三业务学习和集体备课,插组领导组织,做到定时、定人、定地点、定内容。每次集体备课都有专项研究主题。强调独立备课,课前必须有二次调整,课后有教后反思。

校本教材研发:拓宽教师成长的视野

校本教材由学校自主决定,它的发展主体是教师,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最大的得益者即是学生,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根据各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要,开发富有个性的校本课程,彰显各科的学科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努力融入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和办学思想,彰显办学理念和特色。特别是数学学科:同样以紧扣所任教年级教材的拓展训练为主,每学期有100道拓展训练题,跟随教学进度,一日一题,可以作为家作让学生思考完成,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这样的校本教材低成本高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了教师的价值,也最大化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活动课程的设计:增添教师成长的情趣

学校从活动课程的设臵、到活动课程的实施、到活动课程成果的检测,环环相扣,充分发展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实施,以使活动课程的功能在现实条件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自主申报,挖掘教师个人潜能,下发教师特长调查表,从艺术、家政、体能等各方面引导和启发,教师经过思考后,将自己感兴趣的或擅长的活动名称以行政组为单位上报,每人至少报一项,鼓励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程度或者自己擅长的程度评定星级。校级层面的活动是从全校角度进行组建,针对有天赋、有擅长的学生;年级层面的活动以年级为单位组建,项目的设臵两个维度,一是纵向的作为每个学生成长必备的基本素养,如口语、书法,二是横向的作为本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如游戏、家政、礼仪、双自(自救自护)等。校级层面:小剧组、二胡、民乐团、手风琴、笛子、舞蹈、合唱、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太极拳、田径、武术、版画、漫画、国画、剪纸、藏书票、电子小报、电脑绘画、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摄影、文学社、小记者(诗社)、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等。年级层面:

一年级:口语、书法、礼仪、游戏; 二年级:口语、书法、家政、游戏; 三年级:口语、书法、礼仪、棋类; 四年级:口语、书法、礼仪、手工; 五年级:口语、欣赏、家政、双自; 六年级:口语、欣赏、家政、讲坛。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课程的实施都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管理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各成员和相关教师形成一个管理网络,各司其职,使整个活动课程的实施有保障。搭建舞台,彰显活动课程魅力,学校搭建的舞台有:少儿版画苑,金海豚艺术团,周末音乐会,少儿运动俱乐部,江海小记者团,学校好少年以及科技、读书、体育等多个主题节。不管是集体备课,还是培训提高,以及突破创新,都要根据学校实际,充分发挥集体与团队的力量和智慧,共同参与,共同发展。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凭着轻负高质的声誉,学生遍及上海、广东、深圳、安徽、黑龙江、浙江、新疆、内蒙、北京等多个省市,共有9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多人。学校视发展为灵魂,致力于让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主动、积极、充分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荣誉

近年来学校先后有7名学生被评为“全国好少年”,9名学生被编入《中国青少年年鉴》;28名学生的小科技、小发明作品获全国、省等级奖,3人3项获国家小发明专利;•2名同学获全国书法一等奖;有1700多篇学生习作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180多名学生获全国、省数学竞赛一、二等奖,46名学生参加港、澳、大陆“奥数之星”数学竞赛,荣获四、五、六年级三个组别团体一等奖。从该校跳级升入启中的周璐、施陈博、樊向军成为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高手。学校获江苏省数学竞赛团体奖6次。

音乐方面,学校先后有13名学生在全国少儿声乐、器乐大赛中获民乐组一等奖。22人曾以文化、专业双优成绩录取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南京艺术学院附中、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艺术学校、天津音乐学院附中。文化部组织的全国推新人大赛中,学校有8人获全国“十佳”奖。“金海豚”少儿艺术团多次成功举办了音乐会,并于去年10月应邀赴台湾进行交流演出。学校打击乐队应邀参加了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的演出,演出节目还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学校获首届全国中小学声乐器乐比赛优秀组织奖。

美术方面,先后有4名同学被收入《中国小画家档案》,有50多人获全国双龙杯金银铜奖。校漫画艺术组、版画艺术组共计276多件作品在省级报刊发表,学生的两百余件版画作品被选送往日本、美国及全国、省版画展交流展出,其中百余件在各级大赛中获奖,34件获得最高奖。学校成立启东少儿版画苑,创办了国内第一份校园版画作品报《少儿版画苑》,如今已成为中国藏书票协会会刊。学风

近年来,学校努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形成了勤学、守纪、求实、创新的校风和轻负高质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名校,全国小学数学改革研究先进单位,全国、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省红旗大队,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改革实验先进单位,江苏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模范家长学校,南通市模范学校等几十项国家、省市级荣誉。

学校有关介绍收入《江苏名小学》、《中国基础教育年鉴》、《中国基础教育名校一览》等书,中国教育电视台、省教育电视台、南通电视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中小学改革与实验》、《江苏教育》等媒体分别对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作专题报道。理念

校 训:天天向上

校 风:勤学守纪,求实创新

办学目标:把学校建设成为科学与人文相和谐、现代化、学习型的社区文化教育中心

育人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创造幸福和幸福生活的人

教育理念:着力基础、着眼发展、丰富智慧、优化个性

上一篇:作文热点主题素材第20名:责任诚信下一篇:刑法学理论体系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