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亲的美文欣赏:爸爸

2024-05-25

关于父亲的美文欣赏:爸爸(共14篇)

篇1:关于父亲的美文欣赏:爸爸

我是好久没回老家了,昨天妈妈打电话说爸爸来,我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总之很想见到他, 今天他终于来我家了。

爸爸生在农村,敦厚朴实,少言寡语。他比所有人更普通,更平凡。就像一滴雨、一片雪、一粒微尘,渗透泥土里,飘在空气中,看不见,不会引人注意。可爸爸在我的心中却是一座静立的山峰,巍峨高大。从我记事起至今日,为了这个贫穷的家庭,我不知道可怜的爸爸究竟饮吞了多少世人所不知道的苦难与辛酸。忽然耳畔传来“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的歌声,泪水交汇在一起,思绪把我拽扯到模糊的泪眼里。就这样,门被敲响了,声音很大,哦、是爸爸,我亲爱的爸爸来了。

没等我迈步,我可爱的女儿开了门,但又很快跑开了,这是她惯例的行为,虽然平时很调皮,但见了最亲近的人也不知道怎么搭理。爸爸大声和女儿搭话,我在递拖鞋的瞬间,看见爸爸真的老了,不过过年时回家就发现了,其实爸爸比妈妈更显老。曾今很壮实的他消瘦了,额头胡子也白了一大半,再看看他因抽烟和生活的磨砺变得铜褐色的一张脸。心里眼里的酸处塞的满满的,这时候我都恨我自己为什么长大了,如果是个孩子我可以抱住爸爸大哭一场,问长问短,但我也为人母了,羞于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了。再看看爸爸由于为儿女操劳奔波浑浊的眼睛,我几乎哽咽了,赶紧招呼他老人家坐下。跑到厕所里清理了眼,整理了心。

我们姊妹一共四个,不管混的怎么样,但算都“出去了”。所以家里只有爸爸和妈妈,里里外外的活儿都是他们的。我们好多次劝他们少种点地,可我知道他们有一个心结,我懂。爸爸妈妈是等那一天,等他们娶到儿媳妇的那一天,等他们完成自己“任务”的那一天,等他们理所不能及的那一天。

老爸在家任劳任怨,粗活重活非他莫属,因为妈妈身体不好,但闲暇之余对我们的爱丝毫没有减弱。

记得小时候的夏季,每天在门口等爸爸犁地回来是最幸福和开心的事儿。爸爸总是汗流浃背但仍然笑呵呵的满脸堆满慈祥和厚爱,等待着女儿们的“瓜分”。那豆角和‘驴奶子’在他的兜里通过我们几个抢发出兹兹的馋人诱人的声音如乐曲一般。至今在耳畔回响。看着他的女儿们有的爱惜的拿捏着、有的狼吞虎咽的吃着,不知道爸爸当初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只记得他吸一根烟悠闲的吐着烟圈儿并逗笑着我们,顾不得洗把脸。现在想来那真的是父爱,父爱真的如山啊!

一晃二十几年了,我们都为人母了,当初并不领会爸爸的那份深厚的爱,现在明白了,每每想报答,但力不从心,只是微不足道而已,但爸爸很开心,偶尔在邻居和邻村人前美言我们几句,我还是觉得自愧难当。 但爸爸觉得很开心,不管怎么样,只要他老人家开心就好。现在他老人家把所有的爱浸注在他几个孙女儿的身上,只是角色转换了。爱她们和爱当年的我们一模一样甚至升华了。从他们爱我女儿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和我当年的影子。有时候想:我这个不称职的女儿直到为人母的今天才彻彻底底地体会到这个浸满人间大爱的人是如何用宽厚与博爱支撑着他的困苦人生。

写着写着,泪眼朦胧了,想着我们姊妹们都成家立业了,而且过得都不错。只希望我的爸爸妈妈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健康、开心、幸福!这是做女儿的最大的心愿,还是以那首我最熟悉的关于父亲的歌曲结束吧!此歌献给我至亲至爱的爸爸:“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

公众号:甘宁界

篇2:关于父亲的美文欣赏:爸爸

打我记事起,就知道这根扁担的存在。爷爷生了4个孩子,父亲结婚时,除了三间瓦房,别的就没有了。

父亲特别能吃苦,接过那根扁担,就担负起了全家柴米油盐的重任。在窑厂的那段日子,白天,父亲一趟趟地挑泥土、砖头;晚上,吃些简单的饭菜后,就脱下衣服洗澡,那时,父亲的肩头总是红肿,一碰就疼。但是,坚强的父亲从不在母亲跟前喊一声疼,第二天没事人似的继续挑。愣是这样,加上一年的庄稼收成,把家里茅草垒起来的厨房推倒了。新的厨房,有一间放粮食的隔间,母亲再也不用担心雨水多的时候浸湿了稻谷。稻 子也是渐渐越围越高。新厨房是父亲一担担地挑来砖瓦、黄沙、水泥,请邻居帮忙倒腾了一个多月砌成的。

第二年,杏花快开的时候,我出生了,天气依然很寒冷。奶奶手脚不便,外婆只好隔三岔五地过来帮忙。但照顾月子里的母亲,主要还得依靠父亲。那时候,没有自来水,都是从河里挑的,用白矾净化了饮用。每天清晨,父亲都会早早地挑着扁担,去河边挑水,把水缸挑满。结冰的河面,父亲用扁担头戳开缝,再砸开、装水。扁担两头挂着木桶。水桶太沉了,压弯了父亲的腰身。他只好稍微低着头,一晃一晃,颤悠悠地向前走。水滴溅出来,溅湿了父亲的裤脚,冰冷,冰冷。

我稍稍大了,磕磕绊绊的会走路。每当麦子、水稻收割的时候,父亲的镰刀就会磨得瞠亮瞠亮的,扁担一挑就下地干活。田埂头,父亲把我安置在圆竹匾里坐着,旁边放着他的扁担。家里的大黄陪着我。饿了,我就啃嫩玉米棒子、饼什么的。吃饱了就揪大黄的毛,揪得大黄总嗷嗷地叫唤,但它从来不咬我。父亲的镰刀飞快地割着庄稼,却时不时不忘瞄一眼田埂头的我。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夜晚,蜿蜒的小径蛙声连片。明亮的月光洒在田间,格外的静美。此时,父亲这才收起镰刀,喊上母亲一同回家。父亲的扁担,前头担着我,后头担着农具物什。大黄跟着母亲后面摇尾巴,往家走去。回家的路上,父亲的扁担,晃晃悠悠的,我感受父亲怀里温暖的气息,这气息会催眠似的,晃着晃着,我就睡着了。有风呢喃,青草野花的香气丝丝缕缕地绕过鼻尖。我枕着扁担里的温暖,父亲的温暖,安稳香甜地睡回了家。

1991年,罕见的特大洪水淹没了里下河,淹没了庄稼,淹没了房子,人心惶惶。那时候,我已经能记事了,不再是听母亲说,而是亲身经历着。父亲咬咬牙,决定带着一大家子离开。母亲收拾好行李,和伯父叔叔们约好在村头聚。父亲前头箩筐里坐着我,后头放着行李,一根扁担就把我挑到了南京,避开了一段缺了吃食的苦难日子。那时候,租住在平房里,父亲总是早出晚归,带着他的扁担,我虽然不知道父亲出去揽什么活,可知道父亲很是辛苦,从来没饿着我和母亲。

一根扁担,承载着父亲太多的回忆,也有母亲的、我的。它倾注了父亲对家的爱,对我的爱。父亲始终舍不得丢弃它,时不时地拿毛巾擦擦。喝上两杯,兴头来了,就会感慨着念叨:咱家丫头,可是我挑在竹匾里睡着长大的。说得我心里,甜甜地疼……

篇3:《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歌词欣赏

席慕蓉, 1943年出生于重庆城郊, 祖籍内蒙古, 1949年迁至香港, 后随家飘落台湾。她13岁时开始在日记中写诗, 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 在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969年以萧瑞为笔名, 在台湾《中央副刊》发表作品。次年七月回台湾, 任教新竹师专美术科。———解读这首歌词, 仅了解作者的这些经历是远称不上“知其人论其世”的。只有深入阅读她的一些作品, 我们才能获得进一步的认识。

席慕容无疑是一位成功的女性, 她集画家、诗人、散文家于一身。她写诗作画, 风格独特, 富有感染力;她的散文, 随心随性, 情感细腻而真挚。同时, 她又是一个很独特的女性, 性格既开朗又内敛, 内心敏感又宽厚, 情感丰富而又专注笃定。在外, 她是成绩斐然的诗人、画家, 享誉国内外的散文家和受人爱戴的教授;在家, 她是乖顺的女儿, 温婉的妻子和慈爱的母亲。

在她的很多作品中, 席慕容念念不忘的是她的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蒙族人的身份, 让她深感骄傲的同时也曾让她备受困扰, 她的痛苦来源于此, 她的幸福也是。席慕容在《我的家在高原上》一书中说到:“就算有一天, 你也许会忘记了内蒙古的历史, 你也许会忘记了蒙族的语言, 但是, 你绝不会忘记自己的来处;‘血源’不是一种可以任你随意抛弃和忘记的东西……”就像这首歌词中所写的, “虽然己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

这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席慕容写过的唯一一首歌词。歌词的语言质朴简约, 蕴藉丰富而又深沉热烈, 一如她的诗作。歌词先从父母口中的蒙古草原写起,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这几句既切题意, 又表明了年幼离开大陆的席慕容“原乡”情怀的由来, 同时为后文“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蓄势:正因为父母的念兹在兹, 才有了“我”的梦绕魂牵, 也才会“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歌词中反复吟唱的“草原”和“河”, 不仅实指父亲家乡的草原——察哈尔盟明安旗和希喇穆伦河 (席慕容说, 希喇穆伦河是我母亲的河, 那条河流发源在我母亲的家乡, 流过我母亲的年轻岁月) 。在这里, “草原”和“河”还有一种象征和隐喻的意味。在席慕容看来, 她父亲的形象和给予子女的爱就像蒙古草原一样, 仁慈、严酷又深远浩瀚, 广博无边。至于母亲, 席慕容说过:“母亲的爱不就是一条川川不息的河流吗?……在我们的梦里在我们的血脉中静静地流动着。”这种象征和隐喻手法的运用, 将作者抽象的情感具象化, 从而使这首歌词作品在具有情感美、人性美的同时, 更具有一种意蕴美。

篇4:关于父亲的美文欣赏:爸爸

真是感谢老爸的深谋远虑,娶了这么漂亮的老婆,让我跟我哥长的也不差。爸爸对妈妈一直特别好,他俩结婚的时候我爸对我妈说:“我不能让你受苦,我挣干的你就跟我吃干的,挣稀的你就跟我喝稀的,你不要出去干活。”直到现在一提起以前的事儿,我妈就会说这句话,从语气里就能听出来老妈有多幸福。老爸是一个肯吃苦又非常有头脑的人,那个生产队刚解散的年代,大家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日子,爸爸听说外地的猪便宜,于是就跟他的两个朋友一共带着5000多块钱去外地买猪,一头猪8块、10块、15块钱,回来可以卖20块钱,但是那个时候没有车,他们走了两天两夜,困了就睡在路旁的草地里,醒了就继续赶路,就这样赚了点钱。

再后来听说外地的车便宜,然后带了2万多块钱做火车去买车,我妈给缝了一个腰包,把钱缠在腰上,怕在火车上被偷了,然后买了8台车回来。给拆了卖,出这样又赚了一笔钱。再后来我家就开始养车,拉煤赚钱了。于是我们家从最开始跟奶奶一起住,后来买了两间小瓦房,到后来自己盖大房子。

爸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这是说就算条件再差,再困难,也总会有办法生活下去。爸爸对我的教育上,从来没有要求,一切以快乐为主,所以我的童年很幸福,爱唱歌爱跳舞,性格开朗,在别人都穿旧衣服的时候我都是穿公主裙的,需要什么就找老爸解决,爸爸在我心目中就是男神一样的存在。

老爸的社会经验丰富,阅历深,所以直到现在工作也好,为人处世也好,我都会跟爸爸沟通,有爸爸在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我的老爸不严肃,却教会了能吃苦,不怕困难,乐观的生活态度;我的老爸不善言辞,却让我更加的爱他,爸爸父亲节快乐,我爱你!

篇5:关于父亲的美文欣赏:感谢父亲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年七月高考发生的事。我与同班同学乘车到县城参加高考。我们刚考完一门功课,回到饭店时,一位同学告诉我:“万峰,你爸来看你来了。”我一愣,抬头看时,父亲拎着两瓶汽水向我走来,我的心好激动哟!两瓶普通的汽水值不了多少钱,而父亲对我的爱犹如和煦的春风抚慰我的心灵。

流年暗转,我参加了工作,父母亲忙农活。我周末回家与家人团聚,我与父亲的交流仍然很少,总觉得父亲是一个对生活琐事不够关心的人。

两年前,母亲生病了,住在县人民医院,父亲成了母亲的陪护人员。一天,下晚班后,我去医院看望母亲。进了医院房门,母亲正吃药,父亲端着茶杯站立一旁侍候着,一副虔诚的样子。

了解母亲的病情,安顿好母亲,我准备回家。

走出医院的大门,医院院子门口停放着几辆拉人的面包车,我上了最靠前的一辆。司机正准备发动车子,我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说:“万峰,你乘的面包车没有牌照啊,赶快下来!换一辆车子。”我听了一愣,父亲在十多米外发现了问题,而我居然成了马大哈。我连忙下车,一瞄,果然如父亲所言,这辆车没有牌照。我对司机说:“对不起,你的车没牌照。”我看了旁边第二辆面包车,有牌照,我赶忙钻进第二辆车,司机发动车子,面包车在公路上奔跑起来。不一会儿,父亲的电话又来了,我问:“什么事?”父亲说,“没牌照的车在你后面撵来了,你要警惕一点哟!”父亲的话我明白,没上别人的车,别人戾气爆发,要教训我。我透过车窗往回看,没牌照的车子在我乘的面包车后面驶来。我突然变得紧张起来,一次无妄之灾向我袭来。

公路旁稀疏的电杆上,路灯发出昏黄的光亮。公路上的车子并不多,远处漆黑的夜,行人几乎看不到。我从书包里拿出防雨伞,把它当做防暴武器。我一边准备“战斗”,一边紧盯着后面的车。到了一个三叉路口,无牌面包车拐向了另一条公路,我终于吁了一口气。我还未到家,父亲的电话又追过来了。“万峰,怎么样?”我跟父亲解释了一番,一场虚惊,平安无事。

原来沉默的父亲有一颗细致的心,只是不善于表达,却默默地关爱家人。父亲的提醒,让我在生活中增长了见识,教育我学会做一个细心的人,学会保护自己。

篇6:关于父亲的美文欣赏:爸爸

父亲的一生是吃苦受累遭罪的一生,父亲是五十年代太原体校毕业的中专生,本来可以有一份体面干净的工作,但为了能养得起家,不愿去当老师而是选择了干私活,什么累活脏活苦活,只要能做决不推托。

父亲当过搬运工,拉过平车。我也没亲眼见过,只是听妈妈说过,那时还没生下我。妈妈说,有一次医院需要人往长治去送氧气罐,许多拉平车的都嫌太累,但是父亲却接受了,来去一天赶着马车,天不亮就走,天黑洞洞的才回来,回来就饿的发晕。妈妈说那是舍不得花钱买午饭。说完妈妈就哽咽了,我也听不下去了,流着泪一直在那儿想:那时拉平车就相当于现在开着三轮车卖苦力挣钱的人,每天风吹日晒雨淋,还舍不得吃舍不得喝,那该有多辛苦,可见当时家里边有多穷。听妈妈说,爸爸和妈妈白手起家,从老家漳源来到沁县只带着几双筷子和几个碗还有两床被子,穷得叮当响。

父亲在搬运队当过会计。因为他为人实在,肯吃苦又有文化,打得一手好算盘,所以被提拔当会计,这个我有点记忆。因为父亲当会计管钱,所以家里抽屉里经常放点小钱,一分两分的那种,我二哥经常怂恿我去偷,结果每次都是偷了花了之后被发现,然后就是狠狠的一顿揍,打得我们就算是父亲把钱扔到外面,我们也不敢偷一分钱了。

父亲会打算盘,我们却遭殃了,因为那时小学二三年级必须学会打算盘。我们回到家,父亲只要闲着就让我们练,考我们,给我们出题,不会打,父亲就教,再不会打,父亲就一边骂一边教。我们都惧怕父亲,所以更学不会了,结果更糟,变成了连骂带打地教。直到现在这段记忆仍然历历在目,直到现在我还不会打算盘,但我却懂得了对孩子打骂的教学虽然在当时让孩子恐惧,但也融入了满满的父爱,现在回忆起来甚至却成了乐趣。

父亲做过个体户,卖过衣服,同时还贩卖冬虫夏草,卖过点豆腐用的卤水。这些工作首先需要父亲去外面进货,坐上车颠沛流离到了目的地,然后讨价还价,再一路颠沛回家,最后卖掉。记得快过年时,我放了假就和哥哥姐姐们摆成几个地摊去卖。正是寒冬腊月,人冻得发抖,但生意还不错。再后来两个姐姐接管卖衣服。就这样,在父亲的辛苦经营下,我家的生活改善了。那时我记得的为数不多的买了电视的人家中,我家就是其中之一,但房子还是租赁的。

父亲养过猪养过鸡。因为父亲能干肯吃苦,城关政府愿意把原来的配种站承包给父亲,也愿意给父亲贷款搞养殖,所以父亲就养起了猪和鸡。我们一家就搬了家,原来一家子挤在一间屋子里,现在一下拥有了五间房,根本就住不了,我家也由房客变成了房东。这下又够父亲忙活了,买小猪小鸡,就像养活小孩一样开始辛苦地操劳,吃、喝、拉,撒样样得经父亲的手,有时侯遇到病灾,父亲整夜整夜不合眼地看护着。有时候母猪下小猪,父亲也是一夜守护生怕遇到不测,真比照顾我们要精心百陪。

尽管这样,大批的肉鸡得了瘟疫还是死去 了,猪也越养越少。我记得最深的就是当时养的一头猪是德国进口品种,红毛瘦身,现在大约见不到这样的猪了。就这样,父亲的养殖事业夭折了。

而我并不是个用心的女儿,当时不知道父亲的辛苦,也没有发现父亲苍老的痕迹,我没心没肺幸福地生活着。

父亲开过收购店,收破铜烂铁,收废纸废报,收废瓶烂罐,真是又脏又累。我当时读初中,一有空就帮忙收货,收完有时还得归类,每次都是满手污浊,又臭又脏。我经常对那些来我家送货收废品的人出口不逊,他们有的又懒又脏,坐在我家沙发上不走,还用杯子喝水,我实在无法忍受。但父亲一见我训人就冲我瞪眼,我也就不敢了,其实更脏更累的活都是父亲做的。我记得父亲收来的铜线铝线都得先用火烧,然后用手把皮线捋掉,烧线的味道臭气熏天,捋完线后两只手和黑碳一样,我不知道父亲烧过多少次线,我也不知道父亲多少次被烟呛的咳嗽掉泪,我也不知道父亲的手是如何钻心地疼,我只知道父亲做这些主要是为了攻我读完初中,高中,大学。

永远无法忘记在我高考完成绩揭晓收到通知书的那年。父亲比邮递员跑得还勤,天天奔波在学校邮局之间,他经受了“望眼欲穿,望尽通知皆不是”的那种失望。

永远无法忘记当我大学毕业后要去晋城凤华学校应聘时,父亲毅然要陪我同去。60多岁的父亲在炎炎烈日里,坐了四个多钟头的车,高兴地像个孩子一样。那一年父亲第一次听女儿讲课,也是第一次和他的小女儿谈人生,谈爱情。父亲你可知道女儿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这么浓郁细腻的父爱。

永远无法忘记当我在沁县中学应聘排名第一时,父亲高兴得逢人就说,逢人就夸,我能感受到女儿让他这辈子引以为傲的只有这一次。我后悔为什么我懂得这么迟,为什么我这么无能,不能早点给父亲带来更多的自豪,好给他解除一些生活中的压力。

永远无法忘记当我要出嫁时,父亲在爷爷奶奶的坟前泣不成声,哽咽着说他完成任务了。我是家里老小,是父亲最疼爱的小女儿。我可能永远也无法理解做父亲的这种情感,我也是第一次见钢铁般的父亲流下眼泪。

永远无法忘记我结了婚带着孩子在娘家一住就是三年,父亲虽然喜欢小孩,但他不知疲倦地帮我照顾孩子,真得让我内心歉疚而感动。

永远无法忘记家里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改善伙食吃好饭,父亲怕孩子们不够吃,只吃一点就不再吃了,还一个劲地说饱了,饱了。

而我也永远不能原谅自己在我第一次挣到钱时,竟然没有给父亲买一件礼物,竟然没把工资本交到父亲手上说上一句随便花。

我也不能原谅自己在父亲积劳成疾检查出得了食道癌时,我竟然没有多请几天假一直陪着父亲。

我也不能原谅自己在父亲去逝后,我在父亲灵前发誓要照顾好母亲,可这十年母亲虽一直和我住在一起却是母亲照顾我多一些,跟着我受累受气。

有时候我常想:父亲现在活着该有多好,我有爸有妈该有多幸福,可是父亲啊!您劳碌辛苦了一辈子眼看五个儿女都活出了自己的幸福,您却再也撑不住了,永远离开了我们。

难道您这辈子来世就是为了受苦遭罪,不能享一点清福吗?如果真是这样,不是还有轮回转世一说吗?希望下辈子我们还做父女,您多享受清福,让我当牛做马来报答您。

篇7:关于父亲的美文欣赏:爸爸

一、教养方式概述

1. 教养方式的含义

顾名思义, 教养的意思包含了教育和抚养, 方式是指一贯采取的方法和形式。综上所述, 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在教育和养育子女的过程中一贯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

2. 教养方式的类型

关于教养方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式,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的划分方法。他根据幼儿在不同家庭环境中所受到的社会化影响, 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划分成了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持有这四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特点, 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也各不相同, 从而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二、父亲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1. 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权威型的父亲一方面对孩子有着合理的要求, 能在适当的时候限制孩子的行为, 会对孩子设定一些目标, 在家庭中保持自己的权威, 扮演着家长的角色;另一方面也能尊重孩子的兴趣, 理解孩子的需要, 倾听孩子的感受, 扮演着朋友的角色。这一类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 同时也能做孩子的朋友。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聪明自信、活泼开朗、独立自主, 同时也能尊重与理解他人的感受。这类孩子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并受到父母的喜爱。

在《爸爸去哪儿》中, A爸爸更多地运用这种教养方式。A爸爸曾在节目中表示他要和儿子做一辈子的好朋友。A爸爸在日常生活中和儿子总是民主平等地相处, 他既能像父亲一样帮助儿子穿衣吃饭照顾他的生活, 又能像朋友一样和儿子平等相处。一次A爸爸不小心把水倒在了儿子的鞋上, 儿子斥责了A爸爸, A爸爸放下父亲的身份连声地向儿子道歉。正是这种“哥们式”的教养方式, 才让儿子成为了所有人心中的“小暖男”, 成为了最受同伴喜爱的小朋友, 成为了观众心中情商最高的孩子。

2. 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专制型的父亲在对待孩子时会采取非常严苛的态度, 这类父亲会对孩子提出很多限制, 并要求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来行事。他们很少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和了解孩子的需要, 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于父母的权威。长期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 一方面会表现出缺乏独立自主性, 自信心较低, 容易产生焦虑和退缩的情绪;另一方面可能会表现出形成叛逆的性格, 不愿意服从父母的指令, 甚至有时候会刻意地跟父母对着干。童年时期如果父母过于严厉, 幼儿长时间处于高压的环境, 也更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 在青春期还可能出现打架斗殴等反叛的问题行为。

在《爸爸去哪儿》中, B爸爸更多地运用专制型的教养方式, B爸爸自己也曾说过严厉训斥孩子很正常。在一次节目中, 节目组要求每位小朋友表演一个节目, 儿子因为不愿意表演节目而躲了起来。B爸爸第一反应就是严厉地训斥他为什么不表演节目, 儿子结结巴巴地说是因为自己紧张, B爸爸还是很严厉地告诉儿子, 不愿意做可以直接说出来而不要一味地逃避, 还警告儿子如果出了门就别再回来, 最后儿子落着泪又回到了节目组。又一次当儿子吃方便面的时候不小心把碗扣在了身上, B爸爸又忍不住地对儿子大发脾气。在父亲严厉的要求下, 儿子表面上将自己武装得很强大, 表现得勇敢和独立, 但内心却十分地脆弱, 容易害羞, 害怕疼痛, 容易掉眼泪。观众对该幼儿的评价是一个爱装酷却很脆弱的小孩子, 这也是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的典型特征。

3. 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采取溺爱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 对于孩子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对孩子采用这种教养方式。他们竭尽所能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需求, 容忍孩子的坏脾气, 对孩子的坏习惯不加以任何约束, 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幼儿更容易形成一种自我中心的性格,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表现出任性、冲动、幼稚、不能吃苦耐劳以及更容易依赖父母、较少体谅别人的情绪。

《爸爸去哪儿》中C爸爸就是溺爱型家长的典型代表。不管他的女儿说什么、做什么, C爸爸都只是对着女儿浅浅一笑, 然后频频点头。对女儿的意见和要求, C爸爸很少提出反对的意见, 总是顺着女儿的意思。对于女儿早上起床时的赖床习惯, C爸爸没有对女儿提出任何要求。正是由于父亲的这种教养方式, 女儿在平时也显得有些娇气, 总是认为自己是小公主。有时候碰到一点困难就发脾气, 还会脱掉自己的外套扔在地上。虽然女儿遗传了其母亲能言善道的特征, 但由于父亲溺爱型的教养方式也致使她患上了娇气的“公主病”。

4. 忽视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采取忽视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很多时间对孩子不闻不问, 这类父母由于工作或自身性格等原因, 对孩子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他们过分关注自己的事情, 对孩子的事情则是不管不顾。他们既不会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 对于孩子的要求也是漠然无视。在这类放任自流的教养态度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忽视, 逐渐对自己放任自流。这类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 行为散漫自由, 情绪波动较大, 不容易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爸爸去哪儿》中D爸爸由于工作的原因与女儿相处的时间较少。在节目第一期中, 当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女儿面对农村的破旧环境大哭大闹时, D爸爸只是叫女儿不要哭, 还批评女儿是来表演哭的。D爸爸没有蹲下来询问孩子的想法, 没有理解孩子当时害怕的情绪, 没有及时地给孩子一个拥抱做安慰, 完全忽视了孩子当时的感受。孩子在被忽略情感需求的环境下长大, 不太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后来在“换爸爸”的这一环节, 女儿在交换爸爸之后也是整整哭了一天。从节目中可以看出, D爸爸与女儿平时情感交流的缺乏也是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运用恰当的教养方式塑造幼儿良好的性格

1. 父亲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 与母亲形成教育合力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幼儿所处的家庭环境是一个整体。父亲首先应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与母亲保持一致的教养方式, 这样才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合力。在当今社会许多家庭中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是缺失的, 孩子更多时候是由母亲在进行教养。要塑造幼儿良好的性格, 父亲的榜样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父亲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 将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爸爸去哪儿》中可以看出, 如果父亲由于工作忙碌对孩子采取溺爱型或忽视型的教养方式, 将不利于幼儿心灵的健康成长, 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 根据幼儿的性格特征选择适宜的教养方式

每个孩子出生的气质各异, 后天的成长环境也不尽相同。教养方式没有绝对的好坏, 只有结合孩子的性格特征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对于个性比较退缩、自信心薄弱、内向胆小的幼儿, 更适宜采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父亲尊重孩子的人格, 理解孩子的感受, 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 给予孩子应有的保护和关心。如果对这类孩子采用专制型的教养方式, 无疑会继续让幼儿的自信心受挫, 影响幼儿良好性格特征的形成。

3. 根据孩子成长变化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养方式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不断变化, 教养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 针对幼儿在每一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优缺点, 对症下药地采用适宜的教养方式。例如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幼儿, 可能会在某一段时间内表现得特别遵守纪律, 特别遵从父母的意见。如果发展到另一个阶段, 幼儿出现了懦弱、退缩、胆怯等行为, 父母这时应调整教养方式, 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 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和尊重。

篇8:关于爸爸的作文:父亲轶事

多年来我心里一直有个谜团:八年前我父亲到底是怎么从北京回的家?父亲给我的讲解总是含混不清,直到最近,才略为知道了一个真实细节。

八年前,也就是公元1995年的夏夜,我和父亲在收音机里听到我的名字,兴奋了整整一晚上: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儿子上大学,父亲当然要送到学校。虽然我父亲自己也没有去过那个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但是好在有去过北京的亲戚顺路陪同,我们很顺利的准时赶到学校报了到。我清楚的记得当时北京下着小雨,我直到第二天才分清东南西北。

父亲当晚和我在宿舍上铺挤了一宿,第二天执意要走。我当时把父亲送到校门口一辆开往北京站的小巴上,就回学校上课了。直到一个多月后后,我才从家书中得到父亲平安到达的消息--那时候我家和学校宿舍都没有电话。现在想想那时候对于父亲一个人回去这件事,真的是很放心也很粗心,虽然父亲也是第一次来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虽然父亲身上只有几十块钱,虽然父亲斗大的字也就认识百八十个。当然,其实我不放心也没用,那时我自己还是个没找着北的书呆子呢。

父亲回家过程的细节他后来一直没告诉我,我每次问起,他都以一句简单的话搪塞过去:“还能咋回来?坐车呗。”直到这个国庆节我母亲来北京,我才在一次闲聊中知道一个细节。原来父亲当天在北京站买了火车票之后,身上已经只剩下区区十元钱,仅够到省城后买一张回家的汽车票。而这十块钱,还被火车站几个无赖小孩,围着我父亲撕撕拽拽的给偷走了。(现在想来那些小孩应该是当年火车站那些缠着人要钱的小乞丐)这样,父亲第二天到达省城后,就只好安步当车了。100多里的路程,除了中间断断续续的搭乘一些运货车,父亲竟然主要是靠双脚走过的。这里面有个重要的情节,从父亲在学校吃完一个馒头一碗粥的早饭离开学校,到他第二天将近傍晚到家这两天一夜中,就再没吃一点东西。

凭这一个细节和我对北京逐步清晰起来的认识,我大致可以复原这么一个父亲回家的过程:父亲那天坐上小巴,比较顺利的就到了北京站,先排队买当天的火车票,之后打听清楚是哪个候车室,就老老实实的去里面等着。可以肯定是晚上的车次,因此既没有手表又没有余钱的父亲只能在候车室里面坐等。这期间可能是在进候车室前,也可能是在等车的漫长时间里,父亲被几个小乞丐围上来要钱,连口粮钱都没有多余的父亲肯定不会给,但那仅有的10元路费还是被偷走了,但父亲当时还并不知道。后来终于上了火车时,父亲肯定已经饥饿难耐,因为一天中只喝了几口凉水。还好火车上人并不是很多,眯一晚上把饥饿忘却,也就很快到站。到站时已经日近中午,我父亲这时已经知道兜中仅剩的10元车钱不见了,回想起来应该是在北京站被那几个小孩偷走的。还好毕竟是省城,回家的路线和方向还认得,心一横,就走了下去。中间搭过一辆煤车、一辆拉石头的拖拉机,历尽5个多小时,终于回到家里。父亲自己也很奇怪,这么长时间居然也不感到饥渴。

篇9:关于父亲节的诗歌——《爸爸》

这个熟悉的词语

伴随我们走过无忧无虑的童年

我爱我的爸爸

在我的眼里

爸爸是坚强的

他经历了许多磨难和丧父之痛

但他都不曾哭过

今天

爸爸喝醉了躺在床上

不停地抽泣

但他嘴里不停地叫着:

爸爸!爸爸!

你不要我了吗?

我想你,爸爸!

我长这么大

都不曾这么直观地面对

像一个小孩子一样

哭泣的爸爸

爸爸

是我们心灵里最结实的一根顶梁柱

此时

篇10:关于爸爸的作文:难忘父亲的眼睛

朱自清忘不了父亲的背景,我忘不了父亲那双流露着期望,闪烁着刚毅的眼睛。在他的注视下,我由幼稚变得成熟,由怯懦变得坚强,但父亲的双眼却从未离我左右。

父亲啊,童年的记忆中,您是沉默的,像所有不爱说话的人一样不语;您是坚强的,像所有男子汉一样不轻易流泪。可是,您虽沉默,却说出了最感人的话;您虽坚强,却有脆弱的一面,在您那双充满温情的眸子里,我分明看到了您眼中闪着晶莹的泪光!

父亲啊,四年了,还记得四年前的那一幕吗,还记得您怎么对我说的吗?当我悄悄地看着你打点着远行的一切,当你用粗糙的大手收拾好行李,我终于忍不住了冲到你面前,你一把将我拥在怀里。因为你要离开这个城市,去到另一个城市谋生,而我,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下,你也就狠心地把我抛弃在这个陌生却有熟悉的城市。那一刻,我多么恨你,恨你把我抛弃,恨你并不爱我,恨你的自私!我狠狠地看着你,希望用我的撒娇和泪水换回你一丝溺爱的眼神,然而,你眼里的失望比疼痛更让我锥心刺骨!

你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眼里充满了沉默与伤心,久久,你终于开口了:“爸爸有自己的理想,爸爸所做的一切,只是希望你将来过得更好,你应该好好学习,答应爸爸,别让我失望,可以吗?”我伤心地哭了,奋力从你怀里挣脱:“我不要!我只要你永远陪在我身边,我不要孤单,难道你不爱我了吗。我最想依靠的是你!”您生气了,目光呆滞地看着我:“不!不可能永远陪在你身边,终有一天,爸爸也会离开你的,你要学会自立,没有人能够陪你走到永远。相信爸爸,我永远是爱你的,我并不是想抛弃你!”我不语了,你刚硬如铁的眸子里,此时蕴含了一层亮亮的东西,它慢慢地掩盖着眼球,末了,从眼角悄悄滑落,我惊呆了,是泪!这个一直让我敬畏如山的男人,眼里原来蕴藏着如此深厚的情怀。第一次,我从父亲的眼里解读了爱,真正的爱不需要言语!

如今,父亲不在我身边已经4年了,每当想起他,都能感受到祂眼里的爱。永远难忘父亲的眼睛——端正,不大不小,炯炯有神。在每一个没有父亲的日子里,他的眼睛带给我祝福,鼓励和希望,让我学会了享受寂寞,学会了珍惜,学会了坚强。想想现在的父亲,曾经坚强的身躯在奔波中消瘦了,饱满红润的脸庞被无昔的岁月雕刻得皱纹交错,沧桑岁月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那是祂爱我的痕迹,父亲老了,而我长大了!

父亲啊,其实我也是爱你的!

小时候,不敢正视你的眼睛,因为你是女儿心中的神,女儿总是保持仰望的姿势,而你的眼睛,似乎可以穿越时空,看透一切,令女儿又敬又怕!

长大后,不再仰望,不再害怕,因为从你的眼中,女儿读懂了爱的诠释,你的眼睛,是一眼清泉,在女儿最贪玩任性的时候,冷静了女儿骚动的世界,你的眼睛,是一盏明灯,在女儿彷徨无助的时候,照亮了女儿理想的前路!

篇11:关于父爱的美文欣赏:父亲的书单

父亲喜欢读书,我想,这不仅因为他是一名老师。小时候,他学生时期的课本都堆在家里的楼板上,等我翻动的时候,那上面都蒙着厚厚的尘土。他不舍得丢弃那“有字的纸张”。那时,我的写字本都是正反两面用的,这也不仅仅是因为贫穷。记得古人说过,“敬惜字纸。”掉在地上、沾了泥污、粘合在一起的纸片,只要有字,只要没有人,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去摸索摸索。

父亲教过小学,教过初中,教过高中,先后代过数学、历史、地理,先后进修过中央广播电视函授学校、山西教育学院。他喜欢的就是代“正课”,他喜欢中国的文字,他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他最终成为一名语文高级教师。他的进修教材都摆在书架上,一本《古代诗文注释》让我知道了“躬耕垄亩”,一本《外国文学》让我记住了“普罗米修斯”,普通逻辑也给了我最初的启蒙……

后来,父亲买过岳麓版的《红楼梦》,买过译文社的外国名著《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老人与海》《普希全诗选》等,那一个个的书名就让我陶醉不已。父亲的小红书让我喜欢上了那位伟大的人物,他的口语化、大众化的语言听说还让外国政要也着了迷,自然是事出有因的。

很小的时候,父亲给我们买过《上下五千年》《日历上的366天》,那真是一个饥饿到吃书的年代。如今,那些书都不知跑到哪一位朋友的书架上了,但愿他们还没有走进造纸厂。有一次,我在长治街头旧书摊逢到一模一样的《366天》,便果断地买了一本,那天,父亲好像也在跟前,我想,他是高兴的。

有一次,我买了一本精装本的《钱钟书传》,父亲不以为然地说了句,“还不如买本《管锥篇》或《读艺录》。”我想,我的喜欢读传记也是因为他买的那本《鲁迅传》(周土菁著)吧,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肯定会读一读那两本书的。

还有一次,我们不知因为什么聊起了古代的事,父亲说:“有机会的话,读一读古人的书吧。”后来,我就在学校门口的黄河书店买了一本《老子庄子列子》,那书虽然也被一位郭同学借走了,而且至今没有归还的迹象,但我的书房里却有了那么多的古人的书。

如今,父亲把一册《山泉》交给了我,我把一册《情思》献给了他,愿他永远微笑……

篇12:关于父亲的美文欣赏:爸爸

爸爸累的时候,

呼噜越来越粗;

就像刚出站的火车,

从我家门口慢慢经过。

爸爸不累的时候,

呼噜轻悠轻悠,

就像远去的火车,

篇13:关于父亲的感人美文

儿子只钟情挖挖机,他的儿童房里边各式各样的挖挖机占据了半壁江山,大概他上辈子是山东蓝翔毕业的。有时候我在想,儿子买挖挖机的钱差不多够他长大以后娶老婆的老婆本了。

我站在他身后看了他很久,他在地上铺了轨道,把几十辆挖挖机连在一起。我忍不住问他这是什么意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看了看我,然后像是发现新美洲大陆一样的告诉了我,他说这叫挖挖机火车,把很多很多挖挖机连成像火车一样的一条,这样挖挖机过处,高山夷为平地。

我突然间觉得儿子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看着他很天真的笑容。我忍不住在他的额头上亲了亲,没想到他居然用袖子去把额头上的口水擦了又擦,把最后一个水分子擦掉以后,他用眼睛瞟了我一眼,活生生的把我看缩了一半。

想到这儿,我突然觉得有些好笑,就没心没肺的笑了,笑得毫无保留,笑着笑着,笑停了,笑不起来了。

因为我想到了我那尸骨未寒的父亲,我想在我不记事的时候他肯定也是这样待我,想到这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篇14:关于父亲的美文欣赏:爸爸

我的爸爸拿着大扫把冲锋在前,我在老爸后边打掩护,扫了十几分钟后,老爸对我说:“儿子,你不热吗?”我使劲点了点头,爸爸又说:“这样,你去把那两块雪糕拿来,我们两个一起吃吧。”我一听吃雪糕,就把扫把放在一边,一溜烟地跑到冰箱前。我拿了一块雪糕给爸爸一块。我们俩一边吃一边扫,爸爸说:“看我们爷俩扫的多干净,比你妈妈可强多了。”我回答道:“我们父子俩做事,天下无双。”一边说一边扫,不知不觉就扫完了,爸爸又把菜地扫了一遍,就说:“儿子我们去拔草吧!”虽然我很累,但是我还是答应了。

我和爸爸在菜地里除草,老爸在那头,我在这头,爸爸把锄好的草放在了一边,我也学爸爸把草放在了另一边,我老是把狗尾草放在我的花盆里。爸爸,帮我种到花盆里,我们就一起回去了。

上一篇:电大 英语2 作文汇总(小抄)已排版下一篇:2011届初三年级数学专项练习——分式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