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产业

2024-06-21

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产业(共7篇)

篇1: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产业

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产业——关于七台河市农村劳动

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日益加大,必须把劳动力转移作为大产业,这是关系到农民增收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七台河市虽然是矿区城市,但农业仍占一定比例。现有农村劳动力12.4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6.29万人,占51%,目前只转移输出3.24万人,仍然闲置3.05万人。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征:转移规模逐步扩大。转移劳动力总量比1999年增长72个百分点。转移地域较近。多数在就近转移,转移到市外的占15%,转移到国外的仅占2%。转移行业分布较广。在工、商、运、建、服等行业的占68%,在农业内部转移的占32%。转移方式以自行转移为主。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组织转移的分别占3%和15%,经个别人介绍和自行转移的占82%。转移收入差别较大。在外就业靠出苦力的多、靠技能的少,收入差别较大。2002年转移在外地的劳动力总收入1.76亿元,比上年增收0.14亿元,人均5432元,年收入在3000元以内的占13%,3000-5000元的占46%,5000-1万元的占31%,1万元以上的占10%。转移时间不稳定。劳动力对土地的依附性仍然很强,绝大多数仍然保留着土地承包权,农忙季节还要返乡从事农业生产。由于兼业性,在转移时间上存在着不确定性,转移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占32%,6个月到12个月的占30%,12个月以上的占38%。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七台河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诸多有利条件:一是我国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资源型城市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煤炭资源优势的发挥,产业链条的逐步延伸,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加大,已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在拉动力;二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主副换位”工程,大力发展畜牧业和非农产业,不同产业收入的差异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推动力;三是民营经济已成为主体经济和立市经济,大户企业群体的崛起,中小企业的竞相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了较强的带动力;四是国外和国内沿海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仍居高不下,对内陆地区农村劳动力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

在审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诸多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发现许多制约因素:

(一)自身素质的制约。不同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决定了转移方式和转移方向的不同,导致转移绩效的千差万别。调查显示,全市农村劳动力中有技术特长的仅占10.4%,多数没有受过专业技术培训。专业技能较差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因素。

(二)思想观念的制约。相当多的农民思想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重土安迁,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许多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把种地当做满足生活需求的唯一手段,不敢轻易放弃耕地。传统的小生产方式尚未彻底摆脱,大多数农业劳动力聚集在传统种植业的圈子里,向农业产前、产后转移的劳动力较少,开发性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这些落后观念和生产方式已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

(三)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完善,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政策保障。不少部门的工作职能转变较慢,工作缺乏主动性。中介组织、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缺乏有效的跟踪服务。外出的农民法制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保护,有的农民宁愿呆在家里也不愿外出打工。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不完善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障碍。

(四)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制约。长期以来,城乡分隔的社会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社会就业管理形成的“先城镇、后农村”的政策惯性仍在起作用,甚至“农民”与“市民”在同等就业岗位上不能享有同等待遇,在子女入托、上学、劳动保险、医疗等方面还存在被歧视现象。受户籍和耕地的束缚,大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区域和转移时间受阻,不得不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办法,形成兼业型转移或间歇型转移。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出症结。

(五)小城镇建设滞后的制约。小城镇目前还不能充分发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作用,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滞后,二、三产业没有形成规模,门类不多、服务面不广。小城镇的聚集效应不强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制约。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今后三年内,再转移出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可以增加1000元以上,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就可以登上一个新台阶。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充分就业。加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力度,积极扶持发展经济作物,促进农村劳动力从单一种植业向农业中其他产业转移;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创汇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绿色农业等,提高农产品的优质高效化程度,改变现行传统种植业劳动力偏多的状况,扩大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范围;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劳动力的支柱产业。尽快培植一

批大户群体、养殖小区、专业乡镇和专业村屯,加快畜牧业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大力发展种养加、贸工农为一体、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共同体,稳定吸纳农业劳动力;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吸收部分农业劳动力,在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以农民自愿的原则组织起各种协作组织,为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吸收部分劳动力。

(二)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植发展中小企业,推进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就地转移。从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贡献趋势看,农村各种民营企业对劳动力的就业贡献较大,这种类型的企业规模不大,资本有机构成不高,对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不高,所需要的劳动力容易培训,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当前和今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目前,中小企业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发展中小企业,需要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从国外情况看,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对其本国的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多元化推进小城镇建设,拓宽就业领域,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成本低,农民进小城镇有充分回旋余地,因此,小城镇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集散地和乡镇企业规模经营的基地,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水平。要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新型小城镇,加快小城镇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一系列配套改革,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大容量载体。通过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挥其产业门类多、服务面广、包容劳动力能力强的优势,吸纳大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四)加强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民要想在城市立足,最终要靠良好的自身素质,特别是青年农民,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二、三产业专业技术培训的机会。政府要有一定的财政投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实践证明,依靠农民“自我提高”时间很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展技术和业务培训。特别是对外出劳务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专业和法律等方面的严格培训,为农民外出就业提供市场信息,帮助农民对转移成本、预期收益与风险作出正确判断,提高劳动力择业的自身本领。

(五)创新制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真正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外出务工经商农户可继续保留承包土地经营权,采取转包、转让、租赁、入股等形式进行流转。鼓励有能力的农民进行规模经营,组建家庭农场或经济联合体;尽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拆除城乡壁垒,给进城农民以市民待遇。将城镇有稳定职业的农民及“城中村”的农户转为城镇户口;探索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接轨,逐步建立起社会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切实保护好进城务工农

民合法权益,加大对农民劳务合同的监督力度,及时处理合同纠纷。做好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工作,保证受到损害的农民工依法享有各项工伤保险待遇。

(六)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转移富余劳动力进程中的作用。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协调、服务的作用,按照“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制定近期和长期劳动力转移规划,把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大产业,摆上日程,列入各级党委、政府考核内容;市、县、乡、村四级要建立专门机构,成立办公室、设置工作站、确定联络员,随时掌握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劳动和经济管理部门要发挥“中转站”、“加油站”和“服务站”的职能作用。鼓励和支持发展各类形式的中介组织,逐步形成上下相联、内外相通、适应市场需要的劳务组织网络;加大宣传好经验、好典型的力度,在全社会造成一种强大的声势。

篇2: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产业

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

工业生产具有明显的.生产要素替代效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改变了我国劳动力的地区分布状况,引起我国东西部劳动力比较优势的逆转,削弱中西部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能力,动摇了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基础,直接阻碍了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移出.

作 者:王凡恩 WANG Fan-en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经济学与管理学系,河南,商丘476000刊 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年,卷(期):8(1)分类号:F2关键词:劳动力转移 我国 劳动密集型产业

篇3:产业转移对武汉劳动力的影响研究

1、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自“十五”规划至今, 武汉市一直坚持着经济发展为重心, 调整经济发展结构为战略, 第二和第三产业共同协调发展的路径。从图1可以看出:第一, 到2009年, 武汉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4620.86亿元, 在中部地区六大省会中居于榜首, 这为武汉市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第二, 武汉市第二产业已占到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46%, 第二产业结构优良, 产业链已初具规模, 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及以采掘与冶炼产业, 使得武汉市产业门类齐全、工业基础雄厚。武汉市现已形成以产业集群、工业园区为主线的产业模式, 优势产业非常突出。第三, “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和作为教育大市所拥有的人才资源都为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带来巨大推力。

2、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

近些年来, 武汉市不断加强基础产业建设, 明确招商方向, 以积极的姿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为支持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 也带动了就业。但是, 武汉市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劳动力优势逐年递减, 劳动力大市也面临着“用工难”等问题的尴尬, 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进程加快对武汉市的劳动力提出了更多要求。

(1) 武汉市就业岗位不断增加。企业劳动密集程度越高, 其劳动需求就越大, 武汉市承接我国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如服装、电子产业等, 这不仅可以减少产业输出地的用工、资源等压力, 也充分利用了武汉市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扩大了当地的劳动力就业量, 为输入地带来经济发展的新生机。另一方面, 随着武汉市不断招商引资加大园区建设, 也大大促进了本地的就业岗位, 到2009年, 武汉市城镇从业人员已达到175.84万人, 比2005年增加27.31万人。由此看出, 承接东部的产业为武汉市的劳动力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2) 对劳动力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企业的资本投入越大、技术越先进, 劳动量需求就越大, 随着工业园区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产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企业在引进新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新技术的同时, 除数量上的需求, 对员工的专业技术、职业素质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 企业对职高及以上学历, 包括大专、大学、硕士及以上的劳动力总需求为361431人, 但是却只有267664人求职, 形成了93767人的缺口。相反, 企业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需求为29123人, 市场上此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有42041人, 形成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现象。解决武汉市承接转移企业的缺工问题, 其根本是要优化劳动力内部结构, 使得市场中供给的劳动力能够匹配企业所需要的劳动力。

(3) 劳动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或在当地投资建厂不仅为武汉市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也在逐步改变着不同产业之间的劳动力用工情况。图3中的曲线由上至下分别代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随时间变化的从业人数, 从曲线图的走势可以看出, 近些年来, 由于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迁入, 武汉市乃至中部地区越来越成为了新的制造业的中心, 当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用大规模地外出, 就可以在家乡找到工作。从分产业从业曲线图也可以看出劳动力在三大产业的分步得到初步优化。

二、劳动力内部结构失衡矛盾

通过前文的分析, 可以看到劳动力的供需矛盾是武汉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遇到的瓶颈之一。武汉市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劳动力优势逐年递减, 劳动力大市也面临着“招工难”等问题的尴尬。普通工人的短缺显然已成为许多转移到武汉市企业的发展硬伤, 武汉市企业出现的缺工并不单纯是数量上的短缺, 另一方面, 在劳动力人口中也出现无业可就, 或有业可就但不能持续稳定, 就业质量低的情况。这种“就业难”与“招工难”奇异并存的现象说明的是市场上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的需求不能够匹配, 是一种结构的失衡。

1、外部环境因素

近年来, 武汉市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 在招商引资中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新型产业, 这些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随着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加快,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新的生产工艺、新的设备技术层出不穷, 过去那种只靠加长工作时间、单纯机械劳作的时代已经在渐渐远去, 劳动力市场上剩余劳动力存量众多, 但大都是普通劳动者, 能成为技术工, 尤其是高级技工的人数较少, 专业技能不强, 这样的人才状况难以满足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

2、企业自身因素

影响企业招工难的因素还包括了企业自身的不完善, 如企业拒发少发工资、极力压缩成本、对普通工种的管理理念与态度等问题。许多企业经营者把产业转入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作为企业低成本扩张的生产要素, 因此大部分普工在这种管理理念下不断延长劳动时间, 导致劳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员工选择离职, 由于企业平时没有重视培养和储备人才, 就会使公司陷入又一轮缺工的局面。另一方面, 这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普遍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对员工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和培训机制, 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员工对企业没有归属感, 这也是导致武汉企业普通工种流动性大的原因之一。

3、劳动力自身因素

首先, “招工难”也正在体现着新生代打工者的进步。新生代打工者80后居多, 他们普遍呈现“三高两低”的特征:受教育程度高于父辈, 职业期望高于父辈, 物质、精神享受需求高于父辈, 工作耐受力低于父辈, 对社会欠公平现象承受力低。因此他们对工作性质、薪资待遇会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 富余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文化程度较低, 技能匮乏, 缺乏竞争力, 与现代企业所需要的用工条件相去甚远, 导致他们无法就业。其次, 武汉市高等院校毕业生也是就业难的群体之一。随着武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进程的加快, 企业招聘用人也越来越理性, 能动手、有技术且成本低的毕业生群体本身就比普通本科毕业生更受到欢迎, 而另一方面, 理论多过于实践的本科毕业生们对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的期望更高, 且这些应届毕业生在半年内离职率高达32%, 没有一个长期的职业规划和眼高手低是高校毕业生的通病, 这也就增加了这类人群就业的难度。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1) 劳动力充足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稳定发展。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项目主要是以成本导向型产业为主, 由于当地具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因此转移产业高度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上文分析中我们得知, 武汉市劳动年龄人口已达到700万人左右, 且劳动力年龄结构合理, 这就充分保障了武汉市劳动力供给在数量上的有利地位。除此之外, 农村剩余劳动人口也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证其稳定发展。

(2) 人才聚集吸引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吸引国内外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中部地区在劳动力方面有数量上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的素质。中部地区尤其是武汉市高校聚集, 人才济济, 这些都为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3) 存在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一方面, 从企业用工需求来看, 缺工主要集中在电子产业制造、服装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这些行业常年大量提供劳动简单、无需技能、工作强度较大的岗位, 但由于员工工资普遍偏低且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等特点, 常常遭遇企业面临开工时却无人可用的困境。另一方面, 从劳动力供给方面来看, 由于转移产业园区内的劳动力现在逐渐呈现出年轻化、低学历化的趋势, 而传统的过度依赖劳动力投入的制造业在短期内转型有限, 因此这也成为一些加工制造型企业的招工瓶颈。

(4) 劳动力成本上升反作用于产业转移。一方面, 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对企业净利润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 为了避免这种效应的产生, 企业会加大技术革新力度, 推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虽然武汉市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 但和国内平均水平相比, 劳动力成本仍然低廉, 东部地区将成本导向型产业转移至武汉市也正是因为武汉市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丰富, 但是一旦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 必然会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招商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变化虽在短期内并不会影响当地经济的竞争力, 但是我们要关注这一种讯号, 在未来产业发展中, 逐渐从单纯依靠劳动力要素的投入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

2、政策建议

(1) 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武汉近些年集中发展高技术、高加工度、高集成度的现代制造业, 加快一般传统产业向圈内城市的转移, 增强了武汉市的辐射力、凝聚力和带动力, 圈内其他城市, 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 围绕武汉的产业升级发展配套产业, 并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所以中部地区城市的关键, 是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中部地区在未来产业发展中, 将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 改善用工环境, 规范用工制度。对于用工企业, 在遭遇“招工难”的同时, 也应该审视企业自身的用工条件和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用工必须摒弃过去那种高强度、高压力、低技能、低生产率的成长模式, 要不断地改善用工条件,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增加劳动力技能、职业素养等的培养。除了硬性条件, 企业也应该关注员工生活, 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 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增进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 使员工在企业无后顾之忧, 使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可以在企业得到更多更好的重视和对待, 才能最终吸引并留住人才, 保证用工的稳定性。

摘要:2007年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武汉成为了国家区域政策的焦点地区。以积极的态度承接国内外各项产业转移, 推动武汉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来实现“两型社会”, 以及武汉地区劳动力供求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以武汉为例, 基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重点关注劳动力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以及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劳动力结构的优化效应。

关键词:产业转移,劳动力供求,武汉

参考文献

[1]张晓勇:2007年武汉市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EB/OL].http://cif.mofcom.gov.cn/cif/html/shi_html/scdt/xinwen/2008/3/1206584382887.html, 2008-03-27.

[2]易振华、应千凡:产业转移趋势下我国劳动力区域性短缺问题研究———基于东西部地区的实证[J].货币银行, 2011 (4) .

[3]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武汉地区2011年就业形势分析报告[R].2011.

[4]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EB/OL].http://www.wh12333.gov.cn/publish/rbj/C1201107070945450197.shtml, 2011-07-07.

篇4: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产业

一、广东省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成效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凭借其区位优势,吸引着大量外来淘汰产业的资本进入,为广东省初期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但长期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产业,高污染、低附加值的问题困扰着珠三角的经济进一步发展。面对传统产业的诸多问题及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广东省提出了产业与劳动力的“双转移”策略,即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从而实现全省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早在2001年8月,广东省就在出台的《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东西两翼地区要有选择地承接一部分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和辐射,山区和贫困地区要创造条件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和辐射;重点是有目的、有步骤地将珠三角地区的部分产业向山区转移。2005年3月,出台《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鼓励珠三角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就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提出指导性意见。2006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中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2008年5月,又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推进转移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以及政策措施。《决定》明确, 力争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功能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在办好现有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产业转移园)基础上,再规划建设1—2个大型产业转移园,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推动我省产业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劳动力素质整体提升,就业结构整体优化,本省劳动力就业比重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及向二、三产业转移成效显著。新增转移本省农村劳动力600万人,组织技能等级培训360万人,全社会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0%。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显著下降,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生产总值增长率2个百分点左右。力争做到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大见成效。

为了切实推动“双转移”工作,广东省政府计划在 2008—2012 年五年时间里,安排 400 余亿元资金,从八个方面进行扶持:扶持欠发达地区完善基础设施;以竞争形式扶持欠发达地区建设产业转移园;加大力度扶持欠发达地区重点产业发展;实施政府有效引导的产业转移政策;实施免费技能培训;鼓励贫困农村适龄青年掌握职业技能;以农田标准化建设减少农村单位土地使用的劳动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造新耕地挂钩置换,增加欠发达地区可开发土地和支持解决全省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问题。

在推进产业转移方面, 一是加强产业转移规划引导。制定全省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总体规划和指导意见,引导和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集中发展。二是实行产业转移集聚发展。继续开展省级产业转移园认定工作。各产业转移园按总体规划确定发展方向,突出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发展;围绕延伸产业链,推动上下游产业配套发展,形成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努力降低经营成本。努力降低产业转移园内企业用地、用电、用工等生产成本,提高对转移产业的吸引力。四是加大用地扶持力度。各地对产业转移园建设用地指标安排要适度倾斜,保证其建设用地需要;对规模大、成效好的产业转移园的用地指标给予支持,对于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用地计划由省专项安排。五是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珠三角各市要严格履行产业转移园合作建设协议,加大投资力度,尽快完善园内道路、供电、给排水、环保等各项基础设施。六是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产业转入地的外经贸、工商、国土、环保、消防、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要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推广“一站式”服务,提高审批效率。七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完善产业链,集中供电、供气、供热、供冷和环境污染治理,设定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能耗、环保、技术和安全标准,促进产业转移园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劳动力转移方面,加快省内劳动力向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企业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培训载体建设强化转移就业公共服务;建立优秀农民工激励机制。

“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广东省各地高度重视园区建设,注意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观念和方式的转换,把招商引资与招商选资有机结合起来,着力筛选具有一定规模的符合当地园区发展的龙头企业进驻,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或是引进具有关联性产业集群项目,形成具有自己产业特色的工业园区。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在34个省级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产业发展方向对头,定位比较合理,正在形成以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势头。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全省34个省级产业园区有79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479.45元,比2009年增长40.3%。全省34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低于所在地市能耗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0.8吨标准煤/万元的园区就有30个,其中25个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更是低于0.5吨标准煤/万元。同时,产业转移“腾笼换鸟”为珠三角各市腾出空间,珠三角集中更多的资源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优势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

二、广东省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园区所在地区位条件有所改善,但仍未摆脱劣势。以梅州为例,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梅揭、梅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梅龙高速公路顺利动工,实现了梅州全市域“1小时生活圈”。但是,梅州在区位上远离经济中心,在区域经济辐射上存在极大的劣势制约,投资吸引力弱,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发展。

二是资源矛盾突出,发展要素制约多。由于原有的工业化水平较低,服务意识较薄弱,产业结构不配套,中间产品外购成本过高,这就加大了转移企业的配套成本。从东西两翼各县的当前情况看,大都面临着无地可用、有地难征、政策难突破等严重的“瓶颈”制约。土地制约也就成为严重影响工业园区建设、乃至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的一大“拦路虎”。

三是产业转移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产业转移的形式并不统一,呈现割裂转移的形式,产业基础的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到很大影响。各企业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只是割裂式地实施产业转移,经常导致在一个产业园中全是一些关联度特别低甚至没有关联度的企业,区内各项合作,如人才培育、信息沟通、技术合作等,都没有形成互补效应,因此产业集聚的效应也无法发挥出来,影响产业的深入发展。

四是产业转移园区对口地区间产业转移成果不够明显。由于产业的梯度转移一方面靠政府引导和推动,另一方面靠市场规律的作用,造成部分珠三角地区政府考虑到产业转移可能对当地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带来的影响,产生不愿意转的思想。部分珠三角企业考虑到在人才的吸收、交通、市场环境等方面发达地区比山区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权衡成本收益之后不愿意转。与此同时,在对口转移的城市之间未能形成较为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全省未制定推动转移的约束机制致使这种对口转移效果不明显。

五是产业转移受生态环境的制约。目前,珠三角一些高能耗、粗加工、低技术和高污染的产业面临着生存危机,急于转移出去,如果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过多地考虑经济利益而忽略生态环境,引入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势必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此外,部分园区还存在承接产业出现严重雷同的现象,农村待转移劳动力素质与园区发展不适应,技能培训效果与园区发展不适应,培训主体与园区发展不适应,产、学、园的合作机制尚未形成,等等。

三、广东省完善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互动机制的思路

(一)在产业转移方面。

一是加大产业转移政策力度,提升转出地与转入地良性互动效应。产业转移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提升转出地与转入地良性互动效应。园区建设,应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对于有条件优势的园区,提升其产业建设层次,合各方之力,共建高端技术产业工业园。

二是更有效地发挥产业转出地的积极作用。珠三角各市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产业转移示范园合作共建,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力求率先实现“三个紧密结合”,在发展上“上台阶、见实效、创一流、作示范”。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紧密结合。要紧密结合本地结构调整部署,有针对性地做好直接面对企业的引导工作;要加快构建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合作共建模式,完善促进产业转移优惠政策,充分运用财政、税收、级差地价、要素成本等经济杠杆引导和激励企业转移;要强化企业转移全程服务,对有利于企业在转移中推进转型升级的行动给予强有力支持。园区建设与产业对接紧密结合。要着力通过产业转移,为做强珠三角产业高端环节腾出空间,为辐射带动粤东西北产业发展建立纽带。在完善园区产业规划、确定产业转移重点项目时,珠三角各市不仅要考虑一般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出,更要考虑优势产业制造环节的向外延伸,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链条,“双转移”与“双提升”紧密结合。珠三角各市在做好部分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同时,更要加大自身招商引资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进一步提升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国际先进产业的输入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加快实现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双提升”。

三是更有效地发挥产业承接地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改善投资的各种软硬件环境和条件。优化交通、通信、能源、环境等基础设施和市场化程度、政策支持力度、政府效率、社会治安等环境和条件。创造有利于双转移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在金融、法律、人才等公共服务领域对产业进行支持,为落户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依托产业优势,积极承接相关的配套产业。每个欠发达地区都有其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如果能将这种资源优势和产业转移的指向结合起来,将会更加有效利用好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依据自身发展的主导产业或产业集聚规模程度高的产业,将剩余劳动力的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切实加强保护生态环境。在双转移过程中,承接地政府应该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对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进行改造,使其符合环境和资源保护要求,对那些达不到要求的,应该坚决阻止其进入,使其自然淘汰。要有选择地转移无污染、少污染的产业项目,加大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尤其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坚持走发展工业与保护生态紧密结合、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互促共进的园区发展新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用工业产生的效益补偿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得益彰、同步增长。产业集聚与机制创新紧密结合。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招商引资模式、建设投融资机制、人才集聚机制,以观念更新引领产业要素跨区域合理配置、优化组合。扎实推进适应园区与企业特点的融资体系建设。需要集中力量在优化法制环境、拓宽发展领域、强化金融服务、加强支撑体系建设、鼓励全民创业等方面取得突破。要旗帜鲜明地保护民营企业合法财产、合法经营和合法权益,为民营企业投融资创造公平、开放的宏观环境。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应借助珠三角的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支持,借鉴珠三角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园区管理水平,推进产业园区发展提速;淡化产业转移工业园作为珠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地意识,转变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合作共建“特色产业工业园”。

(二)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

一是以产业园区人才需求导向为重点,调整和加强农民培训体系。农民培训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已初见成效。但这一体系的运行机制、农民培训的基础设施和培训设备,师资队伍建设、培训方法总结、培训效果评价等难于适应目前广东省“双转移”实际需要。因此,应以产业园区需求为导向,调整和加强农民培训体系,采取措施加强培训实习基地建设,要调动当地培训机构与外地特别是高层次的培训机构与职业院校积极性。还要调动企业培训的积极性,分配适当的培训费用补贴给企业,让企业成为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主体,提高他们实施培训的积极性,这样既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民工技能,又可以让企业通过培训更清楚地了解员工的特点,有利于建立合同契约规范用工,减轻企业的用工成本。

二是建立适合产业园区需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动态管理模式。按照本地产业园区需求优先的原则,在今后实施农民培训的过程中,应坚持当地园区项目需求调查。根据农民日前的生产现状、文化现状和经济现状,开展地区园区产业分析、农户培训需求分析、农民学习能力分析,有针对性地为当地园区农民就业提供培训。

产业园区可依托认定的定点培训机构和现有教育阵地,通过建设适用技术培训网络,实行分类培训和加强信息科技服务,对培养对象进行结对帮带,充分发挥辐射引导作用。实施“一人一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创新培训模式,对提供就业岗位较多的企业,按企业要求,开展成规模的“定单式”劳动力培训,对提供零星岗位的企业,通过岗位汇总,集中开展培训;对新建大型项目及用工量大的企业,要专项研究合作解决本县劳动力就业安置办法。

三是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形式,建立“产、学、园”合作培养平台。建立“园区+学校合作培训”形式。即园区分别与职业院校及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企业根据市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积极参与院校的“园区与学校合作培训”,目前,这种形式主要应用在在岗培训。同时,建立“企业+学校合作培养”形式,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安排学生到产业园区顶岗实习,由企业组织学生学习实际操作技术、参加生产实践,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上岗就业。此外,还建立“研究机构或学校+当地政府+园区合作培养”、“本地学校+省属以上学校+企业的多层合作培养”等形式,为产业转移园提供强大的技术人才支撑。

(三)在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方面。

一是建立有利于劳动力转移和集聚的劳动力市场机制。要打破城乡分割壁垒,消除劳动力流动和集聚的行政性障碍,实现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平等竞争就业,使城乡劳动力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同时,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建设,确保劳资双方的权利得到保障。要建立完善的劳动力保障体系,赋予农村劳动力平等的权利地位,从根本上消除社会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与偏见,通过完善法制,促使资方在雇佣劳动力时受到相应法律法规的限制,从而更加有利于劳资双方在法律制度保护下平等地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二是搭建一个快速获得培训信息和就业信息的平台。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获得培训信息和工作信息的途径单一,这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些地方“民工荒”的原因之一。要将信息通过媒体,例如电视、电台、互联网、报纸、杂志、宣传资料等向外发布。同时,政府可以和培训组织合作将用工信息和培训信息印成连续刊物,定期向新生代农民工发放,使新生代农民工及时了解各类信息,也可以通过在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的社区举行教育咨询会,让各培训院校和培训机构参与其中,向新生代农民工推荐适合他们的培训专业、所需费用、培训时间安排以及培训后的职业前景等。通过各种途径为新生代农民工搭建一个快速获得培训信息和就业信息的平台,不仅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和择业,也可以有效避免因信息流通不畅造成的“民工荒”。

三是要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和创业品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各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各地应因地制宜,整合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通过校校联办、校企结合等多种形式,加快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有效解决培训场所、师资力量的不足。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已获认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的管理;已获认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应在政府和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和指导下,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已获认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可以申请使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府扶持资金,并按规定降低收费标准。

四是结合产业发展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增加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就业弹性高的中小企业、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家庭服务业发展,扶持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四)在加强“双转移”的投入与考核方面。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为产业转移提供金融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大推动产业转移各项扶持资金投入,及时、足额拨付到产业转移园,并发挥放大效应,引导带动社会资金投入。产业转移园所在地政府也要加大对产业转移示范园的投入,使其尽快完善功能,发挥更大效益。有关部门掌握安排的技术创新、节能、挖潜改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各类资金,要尽量向进入产业转移园的项目和企业倾斜。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民就业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对广东省而言,省级财政每年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专项资金安排,适当加大对各市、县完成“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目标任务,职业培训综合基地建设、新增培训项目、农民就业服务、考核表彰等给予补助。同时,加大对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培训扶持力度。各市、县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把“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解决农民就业所需资金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安排,设立农民就业专项资金,保障政策及时兑现。农民就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补贴、智力扶贫补贴、创业培训补贴、推荐就业服务补助、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新增培训项目设备设施补助和农民就业宣传、表彰等工作。

三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要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资金通报制度,定期分析和研究资金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效益。同时,要明确职责,建立良性互动机制。

四是完善考核工作。从2009年开始,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每年对各地市政府和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上一年的产业转移工作开展一次考评,有力推动了双转移工作开展,特别是调动了地方政府的作用,但考核体系和考核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的完善是“双转移”健康持续发展关键,考核方式应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篇5: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产业

产业集群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 作者:季丹虎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4期

[摘 要]文章选择产业呈现集群成长态势的江苏省为研究对象,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探讨了农村劳动力有效、有序转移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产业集群;农村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320.3

篇6: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产业

一: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A 男B女

2.您的年龄:A.18—25岁B.26—35岁C.36—45岁

D.46—55岁E.56—65岁F.65岁以上

3您的职业:A.当地居民B.教师C公务员 D工人 E学生 F科技人员 G 其它

4.文化程度:A.小学B初中C 高中D大学E硕士F博士以上

5.您的月收入

A.1000元以下B.1000—2000元C.2000—4000元D.4000—6000元E.6000—8000元F.8000—10000元G.10000元以上

6婚姻状况:A未婚B已婚

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知识调查

7.你是否对新时期广东的核心工作任务“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有所关注?

A.是的,我常常关注报纸电视中的相关报道

B.不,我从不关心

C.我知道,但不清楚具体的措施和变化

8.对于以下产业双转移政策,您听说过哪些? A.实行产业转移集聚发展B.加大用地扶持力度C.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D.切实加强环境保护E.加快省内劳动力向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F.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G.鼓励企业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H.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J.建立优秀农民工激励机制

9.你认为广东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在转型与升级?

A.是B.否C.不清楚

10.“十一五”规划突出地强调“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您认为这一目标实现的状况如何?

A.效果较好B.效果较差C.有待进一步观察

11.您觉得广东省产业升级是否有必要性?

A 有B没有C不清楚

三.产业转型升级影响调查

12.你认为产业结构升级能够给市民带来的直接好处是

A.人民生活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B.生活水平与质量大大提高,经济收益增长

C.广东省的环境大大改善

13.您认为产业转型升级会带来什么影响()(可多选)

A居民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改变B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变C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D促进企业科技创新E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F目前尚不确定G其他_________。

14.您觉的目前您的居住地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A噪声污染 B大气污染水污染 C生态环境破坏 D其它

15.您觉得劳动力转移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

A.环境变好,种植方面技术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提高,市场价格良好

B.工厂兴建,很多人有了固定的工作

C.政府、村委会带动自主创业,很多人都自己做生意,收入增加了,生活变好了

D.很多年轻人外出工作,收入良好,生活得到改善

E.没有什么变化,反而变得更差了

F.其他------

16.产业的转型升级,政府为本地带来了以下哪些变化?

A.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为我们这些村民购买保险

B.建立完善的社会救济制度,为有需要的农民提供物资等的支持

C.加大社会福利保障,定期慰问我们,兴建一些娱乐设施,或保障我们住房的需要

D.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公路等),促进本村的经济发展

E.普及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我们的就业技能水平,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F.政府应该明确自己职能,提高管理水平,能及时反映我们的17、您认为产业转移对于转出地和转入地的作用如何?

A对转出地和转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都有较大的作用;

B对转入地的产业发展有较大帮助,但可能造成转出地产业“空心化”,不利于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

C有利于转出地产业转型升级,但会使得欠发达地区继续珠三角产业发展的老路,不利于

其实现跨越式发展;

D对对转出地和转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作用都不大。

18.相关产业转移后,是否有新的产业进入?

A已经进入新的产业B正在引进新的产业C还没有新的产业进入

19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你认为本地的教育水平是否有所提高?

A.是B.否C.不清楚

20.您对本地的教育水平的满意度如何?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比较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

21.如果要在外地工作(劳动力转移),您认为您的子女的教育水平至少要达到什么程度?

篇7: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化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有人把农村人口外流说成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表现,主张走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靠工业扩张、城市膨胀来吸纳和消化的路子。也有人认为,农村出现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受阻,农村经济结构单一,长期重“农”轻“副”有着直接的关系。要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必须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促进各业协调发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农村的劳动力剩余是相对的剩余

我国农村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每年均有大量劳动力外流。

有的年份,由于短期内有大量农村劳动力集中流动,甚至形成了“民工潮”现象,能否据此认为,我国农村已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呢其答案是否定的。因为:

一农村的劳动力剩余仅只是农业上的劳动力剩余。通常我们谈到农业,主要是指种植业;而谈到种植业,主要是指粮食种植业。这不仅是因为传统习惯,更因为种植业和粮食种植业在当前农业和种植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按照吸收劳动力的强度,粮食种植业属于耕地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占有耕地比重大,而在单位面积耕地上需要投入的劳动量又较少,据有关部门测算,年,种粮食作物平均亩用工个,而棉花、油料、甘蔗、烤烟等作物平均亩用工分别为、⒊⒉个。我国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人均耕地仅有亩多一点,耕地的主要部分不得不用于生产粮食。因此,我国农村在农业主要是粮食种植业生产中显然有大量劳动力剩余。然而,农业中还存

在需要投入大量过去力的棉花、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种植业;存在对劳动力吸收能力和较强和受耕地资源的制约的畜产品、水产品、水杲、花卉等农畜产品生产业农村中不仅需要农业第一产业,还需要并应大力发展加工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这些产业由于经济、社会、地域等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充分发展。如果把发展这些产业需要的劳动力算上,农村劳动力剩余就不会是一个普遍现象。

二农村的劳动力剩余主要是现有生产条件下的剩余

目前,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地区仍然没用几千年来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不少地区角从事简单的商品生产。农业生产仍然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对自然环境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农业生产中忙闲不均的现象经常存在。把目前农村中农民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休闲的劳作方式,自作是农村存在大量劳动力剩余,是不

科学的。因为,这种劳作方式是与以自然季节为转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如果说它是剩余,也只是自然经济意义上的剩余。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也在迅速发生变化。市场农业的兴起,精耕细作、科学种田使农业生产从生产方式到生产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地区率先迈出了现代农业的步伐,大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农业为主的专业生产,并在专业人生产的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通过农业产业一体化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产前、产后产业,有效地拓宽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出路。实践证明,凡是农业产业化搞得好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有少有剩余。这就说明劳动力是否剩余,是与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

三不能以“流动”判断农村劳动力是否剩余

农村劳动力“流动”既是农户的一种生产行为,也是农户的一种经济行

为。农户为了使其生产收入达到最大化,将根据经济环境以及自身的资源善配置其各种要素。只要未达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未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农户就有动力支调节其生产要素的配置。当农户当前的农业劳动力数量超过其生产要素最优配置所需的农业劳动力数量时,农户就会调节其劳动力配置。这种调节的表现形式就是劳动力流支。“流动”是农户追求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行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劳动力剩余。我国十多年的农村改革,缔造了千百万个具有独立劳动择业权、产品处置权的农业劳动者。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激活了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为其流动创造了前提条件。党的十四大确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经济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因素的劳动力资源,必然

流向效益好的环境,实现有效配置。因此,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在年代,我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发展速度的差距尚不明显,仅约高个百分点;但年代以来,东部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高出中西部个百分点。东、中、西三大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从年的::,扩大到年::。占人口总数约的东部地区,其经济总占全国的。区域发展差距,在农村地区表现尤为明显,以农村社会总产值指标度量,年三大地区的比值为::,而到年则扩大到::。反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东、中、西之比,也从年的::,扩大到年的::。在地区发展差距拉开的同时,城乡收差距也呈不断扩大趋势。年,乡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为:,到年一度缩小到:。此后再度拉开,到年,城乡居民收差距已扩大到:,甚至超过了农村改革之初的水平,可见,地区和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引发

了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民收入增长迟缓,也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原因。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民的收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从分阶段来看,我国农民收的增长速度却呈阶段性弟减趋势。甚至个别年份还出现负增长。而年均增长率低的几年,恰恰就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几年。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吗当然不是。这正好说明风国农村劳动力振奋规模流动不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太多,而是在农业比较利益下降,收入下降后的一种现实的选择。在年代,农村非农产业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的就业压力。但是,进入年代以后,由于乡镇企业的外部约束如政策约束、市场约束、资源约束等趋势,内部管理机制中落后的一面逐渐暴露出来。不仅发展速度趋缓,而且吸收劳动力的速度也明显下降。乡镇企业的发展已明显出现所需资金增多而吸纳就业能力下降的趋势。年,乡镇企业平均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需占用

固定资产总值元,固定资产净值元;到了年,分别增加为元和元。提高了倍和倍,年至年,乡镇企业平均每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万人。而年至年,平均每年只吸纳万人,这种情况意味着,农民继续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中获取就业和收入的难度已越来越大,因而不得不外出,寻找新的空间。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有着极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不能简单地用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来解释,因为我国农业劳动力剩余,并非始自今日。长期以来,农村中一直存在着大量的隐蔽性失业,然而为什么在农村改革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农民向外流动呢更重要的是,既然流出的劳动力是农村的“剩余”,为会么许多农村在“剩余”的劳动力流也以后,会出现相当严重的农田抛现象,致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显然,“流动”并不是仅靠劳动力剩余能解释得了的。

二、就地转移是消化农业剩余劳动

力的良策

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城市膨胀、工业扩张,发展二、三产业,创造非农就业机会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二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部门内就业得以深化,同时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非农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我国国情而论,采用后者,即就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办法,不失为一良策。因为:

一当前我国城镇劳动力普遍过剩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历来就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问题。不仅每年新生成长起来的劳动力需要安置,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党政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事业单位的富余人员和机关冗员也需

要再就业、再安置、这更加重了城镇就业的负担。年代以来,每年都有多万城镇劳动力难以找到工作。进入年代,又有近万企事业单位富余人员和机关冗员需要再就业。据农业部测算,在目前亿农业劳动力中,约有属于剩余劳动力,绝对量约为亿人。随着青年一代农民的成长,今后每所还要新增万人上的劳动力入上述这个庞大的就业大军。从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能够吸纳的劳动力总数来扯,也只不过是多万人,只是整个剩余劳动力大军的左右。因此单靠工业和城市的吸纳、消化,根本不可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佳选择,应主要是挖掘农村内部潜力,依靠自己就地消化。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就业范围小农村中的劳动力,大都是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自然形成,没有经过劳动技能的方面的培训,素质普遍较低,就业范围小。据统计,全国亿农业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就占。如此低下的劳动力素质,根本无法用途城市和工业的现代化劳动,只能干一些城市劳动力不愿干的工作。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进城农民,与世界各国现代化过程的进城农民还不一样。他们尽管也参与到现代化进程之中,但他们始终没有被城市所接纳。一方面,城市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廉价劳动力,对农民进城持欢迎态度,愿意接纳他们。因为大量进城农民不仅为城市经济发必提供了所需的廉价劳动力,而且还承担了城市无人愿干又必须有人干的各种脏活、累活、危险活。另一方面,城市在社会体系中又拒绝接受他们,始终把他们当作“外来人”,这些进城农民无法获得真实的城市市民身份,不能取得城市户口,不能和城市职工同工同酬,峭能享受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如住房、医疗、就学等等。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但不是城市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一定限制,就业范围相对较小。

三我国在有限国力下只能支持有限的职业和身份的人化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工业转移,有一个本质性的问题,那就是从逐民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看,是否由农业劳动者转变成一个非农业劳动者,由农村居民转变成为城镇人口问题,即农民的职业分化和身份分化问题。当前为什么呈现出农民流支规模大、分化程度的特点呢最根本的制约因素是我国现实的基本国情,一方面是农民的相对量和绝对量都很大,另一方面是社会总资本的相对量和绝对量都奶小。这就形成当前劳动力大量过剩与生产要素资料包括社会基础设施条件严重短缺的矛盾。非农业部门吸纳一个农业剩余劳动力,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含资金和社会基础设施条件的投入。这个一定数量生产资料,是个动态的数字,由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工区和不同技术有机构成的部门决定。我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发中国家,年全国全社会仅完成固暄

资产投资亿元。按当年现行汇率计算,大约为亿美元。就是说,中国人均只有美元扩大再生产的社会财力。据统计资料分析,年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和每个乡镇企业劳动力占有资产的差别为:,即年我国农民职业分化的单位成本,大体是倍于农业部门的成本。事实上,随着非农业部门的成本和有机构砀的提高。加上通膨胀等诸多社会因素,农民职业分化的成本也在大幅度提高。据浙江省调查,年到全省乡村以上乡镇企业人均资金占有量,以年平均的速度递增。人均资金占用额由元猛增到元,即南昌市了倍。总之,城市和农村的非农业部门都在加速技术进步,也存在相当多的剩余劳动力,再加上人口自然增长的就业因素,真正能够投入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分化的社会资本,是极其有限的。由此可见,我国在有限的国力制约下,只能支持有限的农民的职业及其身份分化。不能承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城镇转移。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要承担一定的成本和风险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是这种转移会直接千百万某些经济和社会问题。交通运输趋紧、城市社会服务沉重、农业领域出现某些资源浪费等等,通常被称为迁移的负面效应,实际上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成本。劳动力转移潮流的持续涌坳,还可能形成超越直经济领域的另外一咱震荡,甚至可能引发某些危机因素,这些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风险。除此而外,不能忽略的是,劳动者在迁移就业的过程中,个人还要承担一定的成本和较大的风险。

这是因为,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劳动者个人还有多项成本支村。一是交通方面的费用;二是管理费用;三是劳动者个人的基本生活费用;四是独立生产经营的税费开支。因此,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劳动者个人要支付的迁移就业成本就比较高。在农

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劳动者个人还要承担较大风险。不论新的就业区域和位置有多高的确定性,迁移者在生活和职业活动中的风险承载量都要比不迁移者更大。这是因为迁移就业具有更大的探索性,既要在新位置上就业,还要在新环境中生活,将面对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处理一些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要与环境及其它社会因素发生更多的摩擦,甚至冲突。这种风险,一是失业。如果迁移者原来属于就地种植业就业,尽管可能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但失业是隐的,并不存在对于基本生活的那种压力。在迁移过程中的失业则是显性的,生活的压力也是显性的。迁移者在失业状态下仍然要有必不可少的那部分消费支付,这是维持劳动者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失业状态的迁移者随着沉重的生存压力。失业可能性的存在构成一种颇有威胁的风险。二是就业过程中的权益损失。由于迁移者的身份归衙发生虚悬,同样情况下其权益更易受到侵害。主要

是拖欠克扣工资、工时过长、劳动条件差、独立生产经营受到种种干扰、基本人权得不到保障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迁移就业者可能承担的风险。这些风险多属不合理风险,是不应该发生邮局是应当避免的。三是意外伤害主要是同迁移过程中的种种偶然因素导致的身体和权益的伤害。如伤病及易于成为犯罪的侵害对象。近年来社会治安善不甚理想,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问题尤为严重。一方面一部分流动人口参与犯罪,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群体也更多地受到攻击和伤害。一些抢劫、盗窃犯罪往往针对迁移者,一些流氓滋事也往往更多地针对迁移者。总之,迁移就业者在新的生活地区往往处于弱者地位,也容易受到更多的伤害。

三、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农业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国家投入能力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对农业投入比例下降、绝对额

有限,农业基础脆弱,比较效益低下,发展动力不足。二是分散的小农户经营规模不经济,单纯的原料性生产比较效益低,没有竞争力,难以进入社会化大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成为市场农业发展的瓶颈。三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被分割,农业部门留下产中环节归让工商部门,实行多部门“条条”管理,中间环节多交易成本高,致使农业比较效益低,成为市场农业发展的休制障碍。这三大问题,也是造成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和城市转移的最直接原因。针对上村问题,各地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证明,能够突破小农户瓶颈约束,排除传统体制障碍,增强市场农业发展动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新路子和有效途径是农业产业化。因为:

一农业产业化能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和配置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其核心

是:围绕某主导产业或相关的若干骨干产品,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组合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其实质就是把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领域扩大、涵盖到第二、第三产业领域,通过某个农产品,把一、二、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于农业产业化是围绕主导产业或骨干产品而形成的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其目的是为农户和农产品进入市场架起桥梁,为农业形成大产业、进入大流通、获得大效益创造条件,因而农业产业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点,它能够实现“三个突破”:一是能够突破所有制界限,实现国有、集体、个体、私营企业甚至外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的融合;二是能够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实现本地与外地甚至外国的合作;三是能够突破行业隶属界限,实现农、工、贸、技、科、教等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结合。这三个方面的突破,打破农业本身的局限性和封闭性,使生产要素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重新配置,实现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的优化组合,给农业注入新的省略,增加发展后劲,最终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农业产业化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资源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双向流动。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主导产业规模的优势的形成和不断壮大,城市的先进技术、科技人才、资金、经济信息等生产要素不断流向农村;另一方面,城市大型工商企业作为龙头企业,随着经济扩张能力的不断增强,形成对农业剩余资源劳动力、资金等的强有力的吸附,并拉动其向城镇二、三产业分流和转移。这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既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又在事实上打破了城乡二元经济的格局,从而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二农业产业化可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门路

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广大农户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将农业再生产过程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这是农业系统内与系统外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基本经营方式;是以多元参与者主体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经济共同体。在产业一体化经营条件下,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已不再孤立,成为紧密相联的产业链条的不可分割的一环。在这里,“农”是指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微生物开发利用及其他特殊生产在内的“大农业”;“工”是指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商”是指与农产品运销有关的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产”是指初级产品的生产和成品制作;“供”是指生产资料供

应和各种服务的提供;“销”是指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运销,包括收购、集货、储藏、运输、批零销售。把一个农产品升格为一个系列,使农业成为一个包括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系列。这就使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领域扩大、涵盖到第二、第三产业领域,把一、二、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扩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门路,促使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农村内部就业。

各地的实践也证明,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通过农业产业一体化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不仅由于其特有的利益共享机制使农业生产的利润更高,还由于农业产前、产后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门路,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农业产业化则近期和中期内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的重要举措。

三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收的重要手段

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年代我国农业发展的两大战略目标,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和城镇转移的根本措施。只有依靠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才能更好地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增加对农业的物质和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业的产出率和商品率,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的;也保有依靠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围绕主导产业和支柱产品,组成贸工农各方参加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开展加工、购销等,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使农业成为高效盈利产业。农业产业化通过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和综合运用,一方面可以明显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的产量;另一方面能有效地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大中型工商企业,立足整个国土资源,向山、坡、水、沟和滩进军,较大同度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多种经营,从而扩大农业增产的途径。农业产业化既可以降低经营农业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又可以减少各种中间环节,节约流通费用,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明显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通过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经济契约关系,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农民除可以得到咱植业、养殖业的直接利润外,还可台在一体化经营体系内部通过利益分配,按照一定的方式和分割比例分享到加工、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的部分利润,使工农产品价格剪也差在经营体系内部实现“支付转移”,从而间接地增加收来源。此外,农业产业化还可以通过产业链的不断扩展和延伸,既可以促进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进一步消化吸收,又可以促进其在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所有制和不同产业之间相互流转,从而扩大农民就业的门路,增加收入来源的渠道。

总之,农业作为一种弱质产业,贡献产业,基础产业,实施国家扶持的政

策是必要的,但立足点应是自力更生,向内挖潜。农业产业化扩大了对农村经济的物质、资金、技术的投入渠道,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使农业延伸到二、三产业,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贸易和服务联系在一起,有效地挖掘了农产品的价值实现能力的现实选择;也是增加财力,促使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必然选择;更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和城市转移的理智选择。

上一篇:四川省示范项目-畜禽标准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下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小兔子开铺子》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