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室管理制度

2024-05-26

保密室管理制度(精选6篇)

篇1:保密室管理制度

保密室管理制度

一、保密室应设在二楼以上,具备防盗、防火、防潮、防鼠功能,安装防盗门、报警装置,预备防火器材。

二、每次使用保密室前,均须经保密部门、公安部门联合检查,通过验收后方可使用,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准使用。

三、严格选配保密人员。保密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保密观念强,坚持原则,忠于职守,严守纪律,工作认真负责。当年有直系亲属参加考试的人员,不得参与保密工作。

四、试卷进入保密室后,要开启摄像监控系统,监控视频资料要保存至考试结束后半年。

五、试卷存放期间,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任何情况下,现场值班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六、保密室门和防盗门钥匙要做到两人分开保管,开启时两人同时在场。

七、值班人员要严格履行职责,做好值班及交接记录,制止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保密室。

八、保密人员在接收、发放试卷时必须严格履行交接手续,试卷出入保密室时必须记录。

九、保密人员发现试卷出现泄密、盗窃等问题应立即逐级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防止扩散。

十、试卷保密室管理实行安全责任制,如出现重大责任事故,要按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严肃处理。

篇2:保密室管理制度

1、保密室为机关重要工作场所,任何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接触;

2、保密室内一切设备、设施,未经许可不得使用或随意翻动;

3、定期检查保密场所的电器设备、防盗、消防器材的完好状态,确保保密材料安全;

4、严格遵守明电明复、密电密复的规定,严禁明密电混用;

5、对保密材料须专门登记入册,并定期清查,防止丢失和错漏;

6、传阅保密材料由机要人员统一掌握,划定传阅范围,不得自行扩大,不得让无关人员阅看,控制传阅件的行踪,以防丢失;

7、保密材料严格按领导批准的份数印刷,不得擅自多印多留,复印件视同原件管理,复印过程形成的废纸、废件应及时销毁;

8、传递保密材料要有保密措施,传递应专送,不得办理无关事项,密件不得携入不利于保密的场所;

9、外出工作须携带保密材料,要经分管领导批准;

10、不在无保密措施的电话、传真机上传递保密材料;

11、对保密内容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摘抄、翻印、复印、摄影、转借或损坏;否则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当事人承担责任;

12、保密室内无人和下班时,要关好窗户,锁好门。

保密工作纪律

1.不该说的话,不要说;

2.不该问的事,不要问;

3.不该看的文件,不要看;

4.不该记(摄、录)的事,不要记(摄、录);

5.不得擅自携带密件外出;

6.不得在公共场合谈论秘密;

7.不得在私人通信中涉及秘密;

8.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放置密件;

9.不得利用公用电话、明码电报,以及邮局办理秘密事项;

篇3:保密室管理制度

一、高校保密工作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

1. 关于保密意识的问题。

一般高校非常重视保密资格审查认证, 而后期的管理运行会放松警惕;或者认证期间完全教条化、形式化地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评分标准》的要求准备材料, 对运行期间发生的实际问题缺乏思考, 保密意识淡薄;特别是新进的国防科研项目研究人员及非保密工作直接管理部门的其他行政部门, “无密可保”、“有密难保[2]”的思想比较严重。这样就给保密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很大困难。

2. 关于建设保密工作队伍的问题。

高校人员流动性较大, 管理层的三年换岗或调动等情况, 都会对保密工作的队伍建设产生不稳定的因素[3]。而保密工作队伍是高校保密工作得以开展的基本保障, 建立一支保密意识强、保密技术精湛的队伍, 是高校开展保密工作的必备条件。

3. 关于不断完善保密制度的问题。

保密制度是高校保密工作的基础、依据, 也是评价高校保密工作规范与否的标准之一。不少高校在保密资格认证期间编制了本校保密制度, 而后续工作中出现制度未落实、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合理、缺乏可操作性等状况, 对高校保密工作的开展缺乏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建立健全高校保密制度是开展保密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4. 关于调整管理方式、科学管理国防科研项目的问题。

不少高校在保密资格认证时, 因为本校承担的国防科研项目较少, 实行集中管理的方式, 由军工项目办公室 (有高校称作先进技术研究院) 或保密办负责集中管理, 包括涉密人员、涉密计算机与移动存储介质、涉密载体、宣传报道、保密检查、奖惩与考核等所有环节。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确实比较安全, 所有事情都由固定的专职的人员来做, 避免混乱, 然而另一方面容易导致项目组研究人员保密意识不强, 认为保密工作是保密办 (军工办) 的事情, 与己无关[4], 甚至对保密办的各项保密要求产生抵触厌烦心理, 认为各道审批手续、登记手续太过烦琐, 于是投机取巧钻空子等事情时有发生。

二、加强国防科研项目保密管理, 抓住重点, 点面结合, 推动高校保密工作规范运行。

1.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大力做好高校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需持续开展, 不得放松与间断。各高校要高度重视保密工作, 巩固保密认证成果, 结合工作实际, 加强领导, 强化保密意识教育, 提高对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以新时期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作为开展工作的指南, 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保障。特别是国防科研项目研究是学校保密工作的重点对象, 也是学校国防科研保密管理工作的核心。项目研究人员是所承担项目涉密事项的直接接触者, 因此其必须增强保密意识, 严格按照保密法规制度开展工作, 不可放松。

2. 坚持做到保密组织机构健全, 保密工作队伍不散。

高校要严格按照保密资格审查认证要求, 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 以涉密国防科研项目管理为核心, 横向覆盖各职责部门, 各司其职;纵向建立校、院、项目组三级保密管理体系, 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国防科研项目保密工作坚持党委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校党委保密委员会负责国防科研保密事项的审查、审批;校保密办按保密委要求, 对国防科研保密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监督;学校二级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国防科研保密管理工作;承担国防科研的课题组具体负责本课题组的日常保密工作。国防科研保密管理工作是全校保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需围绕国防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研究工作, 确定各相关组织机构、部门及人员的保密责任, 建立一支专兼职的保密工作队伍, 不断加强管理与培训, 认真学习保密基础知识、保密法规制度、信息安全等业务知识, 掌握保密技能, 为保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人力支撑。

3. 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保密工作制度。

高校要重视保密工作的制度建设, 使保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根据各高校保密工作的运行情况, 一般来讲, 高校保密制度可笼统的分为基本制度、二级制度和专项制度三大类。其中基本制度是高校保密制度的一个较大的组成部分, 涵盖关于高校保密组织机构、保密职责、保密教育、涉密人员、计算机及存储介质、涉密载体、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部门部位、涉密活动及外事工作、保密监督检查、泄密事件查处、保密工作奖惩等多方面的管理规定, 对高校保密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作出相应的要求;二级制度是高校内部涉密部门特别是承担国防科研项目的相关院系, 根据工作需要, 依据基本制度, 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制定的具体保密管理措施;专项制度是针对重大涉密工程或项目、外场试验等制定的专门保密管理措施。高校在制定保密制度时, 应力求做到内容具体、责任到人, 以有效地防止各类泄密事件的发生, 使保密制度能够真正成为高校保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指导高校有效地开展保密管理工作。

4. 结合工作实际, 调整管理方式, 科学、规范开展国防科研项目保密工作。

国防科研项目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涉密人员与设备, 产生一定量的涉密载体, 根据工作需要可能会发生对外交流与合作、外场试验、协作配套等事项, 学校保密办 (军工办) 对项目保密工作的集中管理会存在管理不便、工作不便、项目组人员保密意识淡薄或产生依赖心理等问题。对此高校可以根据需要, 实行项目组自我负责、学院审查, 保密办 (军工办) 监督检查的管理机制, 如有重大事项的可提请校保密委员会审批。也就是说, 以国防科研项目组为基础单元, 项目负责人是项目组的“第一责任人”, 应指导和监督本项目组的保密管理工作。兼职保密员是项目组保密工作的具体执行人, 应在项目负责人的指导和监督下做好本项目组保密工作的具体事宜, 如计算机定期更改密码, 病毒库升级, 涉密人员每月自查等工作。项目组其他成员是本项目组保密事项的直接接触人, 应按照保密法规要求配合兼职保密员及项目负责人做好本项目组的保密工作, 在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前提下, 开展项目研究。校保密办 (军工办) 每季度对各项目组的保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包括计算机的管理和使用、涉密人员的管理、涉密载体的管理、保密监督自查管理等事项, 发现问题提出书面整改意见, 并追踪检查。存在重大问题的立即向校保密委汇报, 防止泄密事件发生。只有这样, 项目组人员才能真正地树立起保密意识, 提高警惕, 并且确实掌握保密工作的相关技巧和工作程序。同时配合相应的奖惩机制, 通过保密津贴、年底保密工作考核等方式, 对在保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和单位予以奖励;采取扣发保密津贴、通告批评或必要的法律制裁等手段, 对存在违规违法等行为的人员和单位进行处理, 促进保密法规制度的落实, 从而促进高校保密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 做好高等学校的保密工作既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 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5]。各个通过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的高校, 虽然保密工作已步入正轨,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特别是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识不强、人员不到位、制度缺失、管理方式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因此, 高等学校要对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评分标准》及相关保密法规制度, 重视保密教育培训, 不断强化人员保密意识, 增强保密技能;强化保密组织机构建设, 考虑人员配置, 落实保密责任, 认真探讨学校保密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不断完善制度;结合工作实际, 根据保密新形势不断地调整管理方式, 增强管理有效性;做好监督检查, 落实奖惩机制, 消除隐患, 堵塞漏洞, 不断改进学校保密管理工作, 巩固认证成果, 迎接保密资格复查。

参考文献

[1]陆建伟, 霍然.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指导手册, 2011.6, (7) .

[2]伍李春, 崔俊橦.高校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2 (1) :105-108.

[3]朱荣生, 顾香玉.构建高校保密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9 (28) :43-44.

[4]李源, 郑鹂穜.高校开展科技保密工作实践研[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6, 26 (1) :90-91.

篇4:我国科技保密管理问题研究

关键词:科学技术;保密管理;定密;网络

1 概述

科技不仅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志,还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因此科技一直是国际上综合国力竞争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保密和窃密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科技保密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给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我国科技保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科技保密管理制度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完善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国的科技安全和经济利益起到了良好的保驾护航的作用。但由于体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现行的科技保密管理体制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科技定密准确性不高 定密是对某一科学技术成果和科学技术进行密级确认,科技定密是科学技术保密管理的首要环节,若定密环节出现问题,则会动摇整个科技保密管理的根基。我国当前在定密环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将没有价值和科学技术确定为科技秘密,或对技术含量较低的科技秘密定位较高,极大的浪费了社会资源和企业成本;使该部分技术被窃取,影响了我国科技的进步;原被定为秘密的科学成果,在到达一定阶段时就失去了保密的必要性,而管理部门却没有对该部分技术进行解密,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2 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改革开放给国外不法分子提供了窃取我国科技情报的条件,我国科技保密工作将面临极为严重的任务;科学技术在经济领域乃至更多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而我国当前的科技保密管理制度仍处于保守落后的阶段,主要依靠涉密人员的自觉性进行科技管理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管理體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2.3 网络泄密严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网络窃密事件不断发生。大批量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共享功能大肆搜集重要情报,给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隐患。与此同时,我国网络保密防范工作较为落后,科研单位或涉密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淡薄,给伺机偷窃我国科技情报的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互联网已经成为发展间谍的重要渠道,而网络泄密事件不断发生,给我国的科技保密工作敲响了警钟。

2.4 涉密人员问题 科技人员是科技信息的直接接触者和管理者,而由科技人员造成科技成果泄漏的案件也不断呈现上升趋势。第一,涉密人员的个人经济利益需求与现有的利益所得出现了矛盾,在利益的驱使下可能会发生泄密事件。第二,涉密人员保密意识淡薄,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后,更是忽略了科技成果的保密管理工作。第三,科技人才流动频繁。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直接导致了人才流动频繁,而人才的流动可能会造成一些核心技术的流失,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 加强我国科技保密管理的对策

3.1 提高科技保密管理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我国的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合作将更加激烈和紧密,在这种形势下,应对科技保密管理进行客观、科学的认识,提高科技保密管理意识。科技保密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正在发生一系列变革:科技保密由静态转为动态管理,由科技成果保密管理转为科技研发过程保密;保密范围和保密形式都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整个涉密部门及涉密人员提高自身的保密意识,防止一切形式的科技泄密事件发生。

3.2 完善科技保密管理体制 科技保密管理体制完善的根本是做好科技秘密的确定工作,这是做好科技保密的源头和根本,这一环节对整个管理体系的规模、成本、投入产出、管理周期等因素都会产生直接影响。首先,对科技秘密的范围进行合理规定,根据《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及相关资料规定,凡是能削弱我国防御和治安能力、影响我国技术在国际上的先进程度、涉及我国独有技术的科技成果和科学技术都应该被列为具有保密价值的范围内。其次,实行科技成果鉴定专家责任制。鉴定专家不仅具有对科技成果的价值进行鉴定的责任,还要对科技成果的密级进行鉴定,并提供参考意见。最后,形成科技秘密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科研活动是一项变化的、动态的过程,对科研活动也应进行相应的保密管理,并对科技秘密的范围、项目、密级进行及时的确定和变更。

3.3 加强网络信息传输的保密管理 网络信息传输方面,应进一步建立上网信息保密审查制度,防止科技秘密信息出现在互联网或公共网中。首先,科研单位应控制好源头,对于秘密科技成果,不得上传到公共网上;做好检查工作,对于已经上网的信息进行实时检查,一旦发现秘密信息,应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并对秘密泄漏进行深入调查。其次,做好科技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工作,提高科技人员的保密意识。通过案例教育、技术培训等形式,培养科研人员对于各种骗局、陷阱的辨别能力,提高自身的反间谍意识。最后,逐渐加大网络安全保密防范技术的研发力度,不断提升我国自身的技术防范能力和水平。

4 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技成果转化速度逐渐加快,科技对国家经济、国防安全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强,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而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深化,导致各国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强,与此同时国家之间的合作也逐渐深化,这种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局面就给科技保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国应逐步完善自身的科技信息保密管理工作,切实保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

参考文献:

[1]段甦.我国科技保密管理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9.

[2]蒋建湘,蒋美仕.市场化网络化条件下我国科技保密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2):5-7.

篇5:保密要害部门保密管理制度

根据《中共中央保密工作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保密局关于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的规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安全管理是保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安全目标管理,落实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①受过党纪政纪记过记过以上处分的;②有严重违反保密法规记录的;③配偶为非中国公民的;④未通过涉密资格审查的;⑤社会上临时聘用的;⑥其他经保密工作部门认定不适宜的;

三、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醒目位置,应张贴岗位责任制和保密管理制度。

四、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不准无关人员随便出入,不准随意采访、拍照、录相等,不准开展与其工作无关的活动。

五、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配备符合保密标准要求的安全隔离防护设备和设施,如加装防盗门、防盗窗、防盗报警系统等。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配备带有密码锁的铁皮文件柜,存放涉及国家秘密的一切图文资料、声像制品等。

六、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计算机应严格执行有关保密安全管理规定;用于采集、处理、储存国家秘密的计算机,须配备相应的计算机安全隔离防护软件及设施,绝对不允许上互联网。

七、要害部门(部位)所在范围内涉及到的保密文件、资料等涉密物品要妥善保管,未经负责人审批,不得将其带出要害部位。

八、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必须政治坚定、忠于职守、精通业务,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章制度;要害部门(部位)的每位涉密人员应遵守保密工作岗位责任制。

九、选调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先审查,后使用,并征求学校保密委员会的意见,经保密部门培训合格后,凭证上岗。保密岗位不得聘用临时工。各部门、单位要经常对本单位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定期考核,对不宜继续留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的,要及时调离。

篇6:保密室出入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我公司保密室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出入保密室需填写《保密室进出登记表》,禁止携带手机、照相机等设施设备。

第三条保密室一般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无关人员未经批准进入或参观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责任人不询问、不制止的,保密办给予责任人批评、教育,每发现一次扣除一个季度的保密津贴。

特殊情况(上级检查工作、重要来宾参观视察等)需要进入的由专人陪同并登记。

第四条禁止在保密室照相和摄像;禁止私藏文件,损坏相关资料和文件。

第五条本规定由保密办负责解释。

第六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凡与上级有关规定矛盾的按上级规定执行。

保密办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保密室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薪酬保密制度04-20

加强保密管理04-22

客户保密制度05-07

工人保密制度05-07

保密制度和05-19

财务保密制度06-01

保密管理措施06-26

企业保密管理06-09

安全保卫保密制度05-24

保密管理论文范文05-10

上一篇:高校调研组发布富士康调研报告:四大问题突出下一篇:高二第一学期文科班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