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调研组发布富士康调研报告:四大问题突出

2024-05-26

高校调研组发布富士康调研报告:四大问题突出(共2篇)

篇1:高校调研组发布富士康调研报告:四大问题突出

高校调研组发布富士康调研报告:四大问题突出

2012-03-30 18:47:56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

网易科技讯 3月30日消息,全球最大代工厂富士康的工作环境及数十万工人的生存状况一直牵动着公众的视野,不少民间组织都来到富士康展开实地调研。

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卢晖临,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沈原、郭于华和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潘毅于2010年牵头发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在内的20所高校100多名师生参与的大型调研组今日发布第三份调研报告。该报告题为《富士康,你改过自新了吗?》,该报告展现了富士康在“连环跳楼”事件发生后,在招工用工、学生工、管理方式、工作环境以及加薪等方面对社会所做承诺的落实情况。

调研组持续的跟进调查发现,尽管富士康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但管理制度本身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地方政府滥用公共资源为富士康招工;富士康、地方政府及职校,共同损害学生工合法权益;严苛管理未改,工人自杀继续;加薪实为空头支票。此外,调研组还发现,富士康部分生产车间存在安全隐患,但由于富士康严格的“三级连坐”制度,工伤事故往往被基层管理部门层层瞒报。

而美国公平劳工协会(FLA)今日公布了对富士康的最终调查报告。FLA称在经过全面、独立的调查后发现,苹果主供应商富士康3家工厂的工作条件存在重大问题。为此FLA要求富士康承诺,将工人的工时减少至法律限制范围内,同时不降低薪酬;改善卫生和安全条件,制定可真正为工人讲话的机制,并持续监控执行情况。

以下为调研报告全文: 富士康,你改过自新了吗?

——2012年度“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研报告 2012年3月

转眼间,距离2010年富士康“连环跳”事件已经过去近两年了。在此期间,社会公众从未停止对富士康管理模式的讨论和对100余万富士康员工处境的关注。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富士康也采取了包括加薪、内迁、成立员工关爱中心等一系列措施,以图改善企业形象。2012年2月,美国公平劳动协会(FLA)对富士康进行调查的消息,使其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不禁要问:将近两年时间过去了,富士康有效地改善了管理模式吗?滥用学生工等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解决?加薪后,富士康工人的处境得到改善了吗?为了掌握富士康的最新动态,自富士康“连环跳”以来,“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研组先后开展了多次大规模调研和重点调研。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大学等20所高校100多名师生奔赴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多间厂区进行实地走访:2010年6月、7月,调研组对富士康的14个厂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2010年11月和12月,调研组重访太原与深圳富士康厂区,并对佛山厂区进行了调研;2011年3月,调研组还跟随富士康西迁的步伐,调查了重庆与成都富士康新厂区;2011年7月,调研组在深圳观澜与龙华富士康对学生工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2011年8月,来自台湾三所高校的调研组成员就深圳富士康工人的生活社区与社会网络情况进行了调查;2011年11月,2012年1月,调研组成员再次前往深圳与成都富士康,了解两地使用学生工的情况。

在历时一年半的调查研究过程中,调研组深入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19个厂区,分布于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的14个城市:深圳、南京、昆山、杭州、天津、廊坊、太原、上海、武汉、重庆、成都、佛山、郑州、常德。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的方法,我们共获得有效问卷2409份,访谈案例500多个。调研组将调查地点选择在厂外的生活社区或者工人家中,这些场所没有来自富士康官方的监督和压力,工人得以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此期间,先后有20名调研组成员进入富士康打工,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身体验富士康的生产管理模式。我们还与部分工人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与他们及时沟通在富士康生产生活的情况,记录下了他们的真实心声与生动故事。正是这种深入普通工人的长期跟踪调查,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富士康许多不为人知的真实情况,并得以探知这家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代工帝国”成功的奥秘所在。在上述一系列调查的基础上,两岸三地富士康调研组分别于2010年10月和2011年5月先后发布《“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研总报告》和《西进——富士康内迁调研报告》,指出富士康存在滥用学生工、招工陷阱、管理粗暴、工伤怪相等一系列问题。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下,富士康对外宣布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然而调研组持续的跟进调查却发现,尽管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但富士康管理制度本身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一些地方政府在针对富士康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滥用公共资源、以行政命令手段为富士康解决劳动力供应问题的现象,助推职业学校沦为职业中介。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违规使用学生工问题,还助长了社会不公。

二、以实习之名,滥用与剥削学生工,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机会,要求实习生与未成年工人进行高强度、超时限的劳动,损害了学生工的合法权益。

三、生产体制与管理方式严苛,将工人等同于机器,损害了工人的健康和尊严,导致工人跳楼自杀的悲剧仍在不断上演。

四、富士康部分生产车间存在安全隐患。更严重的是,由于富士康严格的“三级连坐”制度,工伤事故往往被基层管理部门层层瞒报,通过私自解决的手段解决,导致受伤的工人虽然购买了社会保险,其医疗费用和赔偿却依然得不到保障。

五、富士康虽然对媒体不断宣布大幅加薪,但并未真正全面兑现,且在加薪的同时采取削减工人福利、克扣加班工资、提高劳动强度、厂区内部调动等措施削减成本,工人所得并未明显增长,涨薪承诺亦至今尚未完全兑现。

我们认为,富士康存在的问题不仅与其用工方式、管理制度有关,还与跨国品牌公司的采购策略直接相关。在电子行业全球生产链中,苹果等品牌公司过度压低产品采购单价、缩短产品生产时间,导致其供应链中出现使用学生工、低工资、长工时等不合理的生产条件,严重损害了第三世界国家工人的利益。

一、富士康扩张过程中的权力与资本

2010年,处于“连环跳”阴影中的富士康,非但没有如其所言有可能关闭国内工厂向外转移,反而加快了其向内地扩张的步伐。2010年7月,成都富士康项目开工建设,两个多月后的10月份,首个生产性项目投产;2010年9月,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开工建设,2011年底已有员工逾10万人;2010年底,重庆富士康投产,翌年上半年用工规模已达3万人。

富士康在内地的急速扩张,既是为满足其生产扩大之需,亦是降低生产成本之举。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富士康这样的巨无霸型企业落地所带来的巨额投资、GDP增长和就业规模,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GDP至上的发展模式下,招商引资成为各地方政府所采取的主要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亲资本的政策导向也就成为发展的题中之义,这种亲资本的导向不仅体现在土地、厂房、税收、海关等方面的优惠上,在制造型企业用工荒的背景下,亦体现在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地为富士康招募工人上。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充足的、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是富士康成功的关键。调研组在重庆、成都的富士康厂区看到,尽管厂区内还噪声轰鸣、施工机械往来穿梭,但成批的年轻工人已经被一车车地送到厂区,他们中的很多人属于政府代招,或者由各市、县的职业学校组织进厂。由于产线尚未完全投产,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完成入职程序后被送往昆山、深圳的老厂区,或者在长时间的的军训、打扫卫生等无聊的工作中来打发时光。

为了能够吸引富士康到本地落户,地方政府不惜投入大量的公共资源为富士康提供招工服务。在河南,省政府将富士康的用工需求作为招工指标层层分解,下达给各级政府成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并且在财政上给予大量补贴。2010年9月,河南省政府下发题为《河南省扶贫办关于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我省贫困地区招聘培训员工工作的通知》①的档,以扶贫的名义将为富士康招工的任务下达给各地方政府,该档显示当年的9、10两个月内为富士康完成招工人数2万人,招募对象主要为职业学校在校的实习生以及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为了招工任务,该档还规定了招工的奖励措施,其中职业介绍补贴为每人200元发放给职业介绍机构,就业人员每人给予600元生活补贴,同时省政府还对于组织到富士康工作和实习的单位给予奖励,仅前两项补贴合计就高达1600万元。

①参

网http:// ⑨

见http://tech.ifeng.com/special/fushikangzhangxin/detail_2010_06/08/1596243_0.shtml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调研组在2010年-2012年的跟进调查发现,虽然富士康对媒体和公众不断宣布大幅加薪,然而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实际操作中又为加薪设置了种种限制和门槛,采取设定超长试用和考核期、提高劳动强度、克扣加班费、削减福利补贴、厂区内部调动等方式来规避承诺、降低成本,截止此次调研结束的2012年1月份,大部分深圳富士康工人的基本工资仍然只有1550元,与当初85%一线员工基本薪资调至2000元的承诺仍然相去甚远,只是略高出该年深圳市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1500元)。

加薪如同一张诱人却不能用的空头支票

2010年11月在深圳的调查表明,第二次加薪的覆盖范围远远没有达到富士康声称的覆盖85%基层员工的标准,只有一部份工人在加薪的计划内。比如,从2010年4月1日以后进厂的普通员工必须工作满半年,才可以有加薪考核的机会,考核合格,也只能在接下来3个月中享受加薪,3个月后还必须参加进一步的考核。从7月1日以后进工厂的员工,必须工作满9个月,才有考核的机会。加薪时间与幅度和4月1日进厂的员工相同。

2010年7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富士康工人工作不到半年,只有三成工人的工作时间超过一年,工人超高的流动率实际上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工人在他们还未享受加薪待遇时就已经离开了,富士康所谓的加薪对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已。

成都富士康人资管理人员李先生说:“实际上,加薪还是被大大打了折扣。只有工作年满半年以上的员工才有可能加薪,但很多是干不满6个月就走了。新进的工人都不能享受到加薪待遇。就算工作满了半年的员工,也还要经过考核。”在调研过程中,许多工人也向我们抱怨:“富士康虽然说要加薪,但是加薪就像女人生孩子一样,先要熬整整9个月。可是因为里面太累了,很多人都等不了这么长时间。”此外,所有的学生工都不在加薪的计划内。直到2011年12月,大部分一线普工的基本工资仍然为1550元,而不是富士康对外宣称的2000元。

工作强度增大,加班费被克扣

为了削减用工成本,富士康在宣布加薪的同时还采取了包括提高劳动强度、克扣加班费等措施,导致工人的实际收入并无明显增加。曾在富士康中央人资部门的李先生告诉我们,在宣布加薪后,富士康很多部门提高了产量要求:“IE会计算每小时的产量,在很多事业群,这个资料都会定期修改,当然是升多降少,比如会从250调整到270,然后再调整到300。”

而富士康对外宣称的缩短加班时间也部分地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增加单位时间内的产量来抵消用工成本的上升。龙华工业园区的一名工人小黄说:“现在控制工人加班,产量却猛增,很简单,原来6天的活要求你5天干完,因为企业不会傻到为了限制工人加班而不按时完成订单。也就是说,订单没变,生产时间缩短了,自然单位时间的产量就要增加,我们被剥削得更严重了!”

更让人吃惊的是,一些部门存在克扣工人加班费的情况。在龙华富士康的TMSBG事业群的小张说:“10月份我的加班有86个小时,但是只报上去60个小时,其它的加班报不上去,二十几个小时的加班费就这样没了。”昆山的一名普工诉说:“厂里规定一个月最高加班时间为80小时。可是我们每个月加班时间肯定不只这个时间的。那剩余的时间线长就不给报,白干啦..不是说要提底薪的吗?我算下来,提了底薪我的工资也没涨啊!”因此,不少工人批评富士康出尔反尔,虽对媒体大力宣传涨薪,却没有真正让工人得到加薪的成果。

由此可见,加薪并未如同外界所简单推断的那样带来用工成本的大幅上涨,在富士康对外宣称加薪和加班管控的同时,又通过增加单位时间内产量要求、隐瞒加班时间、克扣加班费的方式来规避用工成本的增加,对工人的剥削更重了。

削减的福利

不仅如此,在加薪后,富士康还缩减了以前提供给工人的部分福利。2010年6月加薪以前,富士康为工人提供免费住宿和免费标准餐。但在第二次加薪之后,富士康不再包食宿,住在厂区的工人每月需要交110元的住宿费。伙食费也要从工资里扣除,一天最低档次的标准餐也要11元,自选餐的价格则更高,不少深圳工人说富士康厂区食堂的伙食费过高:“一个荤菜就要7块,素菜也要2块,一顿饭吃下来怎么也要10块左右。”因此,在扣除住宿与伙食费后,工人的实际工资并没有增加多少。一名龙华富士康的工人甜甜诉说:“进了富士康,我可真是倒了大霉了!来了3个月,每个月都只有1200块。我告诉我家里人,他们都不信。可是你算算,一个月1550的底薪,又没有加班,再扣掉住宿、伙食、社保,就没剩多少啦!”

除此之外,富士康还取消了部分工人的年资津贴和季度奖等福利。谈到涨工资,一名观澜厂鸿超准事业群的工人气愤地拿出自己的工资单:“这是涨工资了么?以前像这里,还有一个年资津贴,是100,就是说1年是50,现在已经没了。还有这个季度奖,以前是一个季度发一次,现在也没了。我上个季度的话,发这个季度奖的时候是发了280多块。”

对于每个月收入仅有2000多元的工人来说,食宿补贴和奖金的取消意味着收入的明显减少和开支的大幅增加,并最终导致纯收入的下降。由于标准餐的伙食低劣,大部分的工人不得不选择自选餐以保证高强度劳动所需要的体力支撑,而这同时也就意味着伙食开支的大幅增加。

搬厂导致工资缩水

对于富士康来说,低成本是其成功的不二法则。在固定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尽可能压低人工成本也就成为富士康赚取利润的根本保障,而内地较低的用工成本,也成为富士康从沿海向内地扩张的基本动力所在。

如2011年12月,深圳富士康的基本工资为1550元,而郑州富士康的基本工资是1350元。于是,富士康通过大举内迁、调动不同厂区间员工的方式减少用工成本。在宣布深圳厂区第二次加薪后,富士康就开始控制深圳厂区的工人数。一方面,富士康将深圳园区的生产部门迁到中西部地区,比如把iPhone的部分产线迁到郑州去,把iPad的一部分产线迁到成都。而随之内迁的工人工资就会降低到当地的标准。一名富士康人资的管理人员说:“iPad到成都来,最初从深圳只过来了三千人。在动员他们搬到成都来的时候,主管忽悠下面的员工,说不会降的。但是按照富士康的政策来讲,迁过来是要降下来的,基本工资只有一千二或者一千五。”从深圳富士康搬到郑州富士康的小洁也向我们证实,搬到郑州后,她的基本工资从1550元降到了1350元。2011年11月,一些调查员在深圳厂区内暗访时,每天都可以见到大量的工人从深圳被送到内地厂区工作,可见不同厂区间工人的流动非常频繁。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富士康把深圳的老工人调往成都,让工人难以得到加薪的好处,从而节省了人力成本。

因此,富士康虽然宣布两次大幅提高工人的薪水,但事实上,工人的实际收入增加仍然非常有限。截止2012年2月,郑州富士康工人的基本工资为1350元,成都富士康为1550元。如果工人要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仍然需要通过大量加班赚取足够的工资,在生产高峰时期,富士康的工人甚至需要进行“十三休一”⑩的高强度连续劳动。2011年的调查资料显示,工人认为自己应得的“合理收入”平均为2797元,但实际收入水平与工人的计算仍相差甚远。在调查过程中,一名深圳富士康算了这样一笔账:“我们这条线每天每人要加工6000台iPhone,可是我要干三个月活,期间不吃不喝,才买得起其中的一部。”另一名富士康的工人如是说:“在这里打工只能养活自己,别的什么也干不成。”

⑩ 2010年,富士康在外界的压力之下承诺保证员工每工作满6天将至少休息一天,即六休一„然而2011年的跟踪调查却发现,在生产的高峰时期仍然有工人需要联系工作十三天才能得到一天的休息时间,即.十三休一。

由此可见,富士康所谓的加薪在实际执行中远没有像对外界所高调宣传的那样给工人的生活带来真正的改善;其关于大幅加薪的宣传在获得媒体和外界好评的同时,却又通过提高劳动强度、控制加班、削减福利补贴、厂区之间互相调动的方式来规避加薪所带来的成本压力,而后者却不为外人所知。

2012年2月18日,富士康第三次宣布,将全面上调大陆基层员工基本薪资,根据工作地点、工种差异和技能水平的不同加薪幅度为16%到25%,其中深圳地区的基本薪资将由目前的1800元提高到2200元。我们欢迎富士康的涨薪计划,同时也会进一步考察涨薪政策的落实情况,至于是否能够落到实处,让工人实现“有尊严的劳动”和“体面的生活”,我们将拭目以待。

六、工人的抗争

沉重的劳动、非人性化的管理、变相的工资调整和毫无尊严的生活引发了富士康工人持续不断的反抗行为,虽然这样的行动难以见诸报端,虽然政府和媒体对工人的反抗仍然讳莫如深,但我们仍然通过深入的工人访谈,了解到发生在富士康内部的工人抗争。

2010年11月15日,因为对富士康的加薪政策不满,抗议技术工人和老员工被排除在加薪的范围之外,1000多名佛山富士康一厂、二厂的工人参与了罢工。工人们拿着纸牌做的标语.抗议工资不公平,坚持到底.,喊着.反对工资不平等.的口号,绕着厂房游行。在一厂、二厂工人罢工后,保安迅速封闭了厂门,防止其它两个厂区的工人加入罢工。接下来的几天,工人被要求上班时间内不能走出车间,不能在厂门口聚集等等。为了防止其它工人参与罢工,第三厂区部分车间还给夜班工人连续两日上了.安全课.。此外,保安还驱赶聚集在厂门口的记者。虽然富士康封锁了相关消息,但是工人间用QQ、短信等方式很快传播了罢工的信息。

2011年1月15、16日,本来是富士康发放年终奖的时候,但在成都厂区,工人直到二十几号都还没有领到年终奖。约2000多名工人于是拒绝上班,通过罢工以示抗议。据受访者介绍,当地政府公安部门出动30余人,逮捕了20多名工人。罢工持续了1天时间,工人们终于在当月25号领到年终奖。

另外一次稍晚些时候同样发生在成都厂区的抗议行动则源于对调薪的不满。参加行动的员工原本属于深圳厂区天马事业群,在工作满6个月之后原本即将享受调薪待遇,然而就在调薪的前夕,他们却突然接到通知被调至鸿超准事业群,并被调往成都厂区,且所有人包括组长、线长、全技员都被要求重新从基层做起,调薪一事也因此作罢。厂方的伎俩令工人十分不满,于是200多名工人于3月2日集中到成都富士康南厂区的餐厅,堵住餐厅大门,富士康出动了包括人资、安保在内的三十余人进行调解,才最终得以平息。在富士康内部设有专门处理此类事件的部门,被称为员工关系处,中央人资和各事业群的人资都有员工关系处;而一旦发生工人的集体行动,富士康第一时间就会封锁消息,外界也就不得而知了。并不是所有的抗议都会指向某个具体的目标,富士康单调、高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强化了工人的焦虑感,引发一些非常戏剧化的反应。2011年初的一天晚上,成都富士康西北宿舍区的一栋楼下,正在喝酒的工人突然被楼上泼下来的水淋个正着。被淋的人非常生气,于是上楼逐个楼层地询问是谁干的。这件小事很快发展到整个楼层,一种疯狂的情绪蔓延开来,许多人开始叫喊,并往楼下投掷各种东西。

如果说自杀是富士康工人无声却悲壮的抗诉,集体无意识的群体骚动是对压抑的、非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的非理性宣泄的话,那么诸如停工、罢工等在内的集体行动则是富士康工人在资本压迫下宣示自我存在的抗争之路。对于一个健康的社会来说,这样的事件既无需掩饰,更无需惊慌。在劳资关系中,资本是处于强势的一方,如果不能给工人提供有效的平等协商管道,工人就只有通过自己的联合和行动才能获得与资方相对平等对话的地位和权利,正常和谐的劳资关系只有在这样的情况才能得以建立。

七、苹果:隐藏在富士康背后

虽然以iPhone,iPad为代表的富士康产品确以高科技著称,但富士康本身却并不像其对外所宣称的那样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在它的背后,是以苹果、惠普、索尼、微软、诺基亚等为代表的国际资本巨头,他们处于产业链的顶端,赚取惊人的利润,虽然他们的成功被认为是科技和创意的结果,然而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千百万中国工人的青春、汗水、血泪乃至生命是苹果们“功成”背后的“万骨枯”,而后者则常常不为人所知。

2011财年,苹果净营收1082.49亿美元,净利润252.9亿美元;2012年第一财年,苹果营收增长超七成达到463.33亿美元,净利润更是高达令人咋舌的130.64亿美元。而富士康工厂里的中国工人,却仍然在挣取不到1.4美元/小时的微薄工资。当iPhone,iPad不断推陈出新引起“果粉们”疯狂热捧的时候,年轻的中国工人却不得不在尚未竣工、铝屑纷飞的厂房内进行生产,他们不得不忍受长时间的站立、有害的空气、管理员的苛责、难以忍受的疲惫、枯燥的机器般的重复,用永不停息的沉重劳动来为苹果们打造漂亮的成绩单。

2011年7月,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雪城大学的三位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捕捉苹果全球供应链的价值》(Capturing Valuein Global Networks: Apple‟s iPad and iPone)11的文章,以苹果iPad和iPhone为例分析其全球产业链的利润分配。研究显示,一部售价为549美元的iPhone,苹果公司获得其中的58.5%也即321美元的利润,包括美国、韩国、日本、台湾、欧洲和其他地区供应商在内的企业分享了其他14.5%的利润份额,而中国工人所得仅占1.8%,为10美元;而对于一部售价为499美元的低端iPad,苹果公司则获得了其中32%的利润,中国工人的劳动所得仅占1.6%为8美元。原文参见http://pcic.merage.uci.edu/papers/2011/Value_iPad_iPhone.pdf

苹果的每一次推陈出新,对富士康工人来说都将意味着一场噩梦;iPhone,iPad的全球热销使苹果赚的盆满钵溢,但这并不足以促使其减轻对中国工人的剥夺,恰恰相反,产品的热销和惊人的利润只会刺激苹果在短时间内将越来越多的订单压到富士康代工厂和年轻工人的身上,但他们并不会因此获得更多12。2010年“连跳”事件发生之后,富士康曾经承诺保证一线工人至少能够“六休一”,然而在2011年iPhone和iPad的生产高峰期,工人们又重新回到了“十三休一”的状态。尽管他们只能得到区区的1.8%,却不得不为此耗尽几乎所有的精力。有媒体曾经报导富士康与苹果公司达成共识,后者将向前者提供2%的补贴,即增加2%的代工费,以缓解加薪带来的成本压力。参见http://遗憾的是,资本的逐利性得到了消费主义和国家权力的推波助澜,将原本处于弱势的中国工人置于更加无助的地位。于是,一面是苹果专卖店前“果粉”们的疯狂追捧,一面是富士康工人在高压的厂房里夜以继日地生产他们可能永远都买不起的产品;一面是国家权力助力富士康的扩张带来GDP的漂亮数字,一面是学生工们灿烂的青春在流水线的单调重复中无谓流逝。以苹果为代表的资本巨头通过制造消费主义的狂热来赚取惊人的利润,而这种狂热所造成的代价则由富士康工厂的中国工人承担,资本积累的秘密,在马克思所说的“隐蔽的生产场所”内,得到了最真切、也最残忍的体现。

正是这种畸形的资本全球剥削链条,使得价值的分配极度扭曲,一面造就了苹果的惊人利润,另一面则同时造成了中国工人的艰难处境。由于苹果拿走了绝大部分的利润,留给代工厂的利润空间有限,使得富士康们只有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时间内产出、降低人力成本开支来获取最大利益,这也就注定了生产线工人的超量付出和低微收入。不改变这种畸形的利益分配格局,苹果的惊人利润还将持续,而中国工人的处境也将不可能得到根本的改善。

结语:新时代的血汗工厂

2012年2月,美国公平劳工协会(FLA)宣布对富士康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尚未公布,该机构首席执行官凡希尔登就已经指出:“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厂。”相对于此,在一年多实地深入、细致调查的基础上,两岸三地富士康调研组严正指出:富士康正是21世纪中国大地上的血汗工厂!在这里,大量廉价、驯服的学生工被批量化地使用;在这里,尚未成年的学生们在高温、有害的环境中从事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在这里,工人们每天机器般地重复数千次同样的动作以至于变得麻木不堪;在这里,他们时刻担心被骂作“傻子、白痴”,战战兢兢地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这里,他们在每天漫长、枯燥而疲惫的劳动之后仍然不能享有一种体面的生活。如果这样的工厂都不是血汗工厂,我们不禁要问:在人类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血汗工厂到底何为?我们并无意去指责那些缺少善意、粗鲁甚至有些暴力的富士康基层管理者,他们不过是资本剥削的全球链条中用以牟利的工具而已,他们是制度化的产物,承受着来自资本逐利性的冷酷压力。

“连环跳楼”事件的幕后黑手是垄断资本的生产方式,是.中国制造.的工厂体制,这样的生产方式和工厂政体不改变,这样的血汗工厂模式不终结,悲剧还将不断上演。在这一链条的顶端,是以苹果为代表的国际品牌巨头,然而媒体和公众通常更倾向于将苹果们的成功归结为富有创意的工业设计和领先的研发实力,然而这并不是这个成功故事的全部奥秘所在。富士康乃至整个中国农民工的处境让我们了解到,苹果成功的另一端是以富士康为代表的极端非人化的管理模式和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工人毫无尊严的劳动、青春、血汗乃至生命。在苹果炫目的利润表中,中国工人这个最大庞大的群体仅仅分享了其中最小的一块——1.8%,这是一个多么卑微的数字!

这不是他们的宿命,这是全球资本生产链条的结果。压在工人身上的,不仅有富士康内部的总裁、经理、课长、组长和线长们,还有以苹果为代表的国际资本巨头和与资本联手的地方政府。资本链条衍生出权力的金字塔,而工人则处于这个金字塔的低端,他们的所得微不足道,却承受千斤之重的负担,不能表达、无从抗争。遍布富士康厂区的防跳网并不能阻止工人绝望的纵身一跃,连跳并没有结束,在“13连跳”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仍不时有富士康工人自杀的消息传出,悲剧仍在上演。

我们深知,对事实的呈现和严肃的批判出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呼唤一种更具有人性和尊严的工厂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中,学生可以回归校园,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专业知识,享受学习和成长的愉悦;工人可以拥有一份有合适的工作与合理的报酬,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而消费者的狂热和享受也将不会建立在第三世界国家工人血汗的基础之上,这个世界也将因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共同的文明也将因此建立在更加公正和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以至足以让我们所有的人充满自豪、而不是满怀羞愧。我们也呼吁整个社会和媒体不应将目光仅仅盯在苹果和富士康们漂亮的业绩表上,而更应该去走近那些作为财富创造者的工人们,倾听他们的痛苦与无奈。他们不应只被幻化为空洞的数字,不应仅仅作为.人手.而存在,不应成为资本牟利的工具和工业文明的无辜牺牲品,不应变成这个争鸣时代沉默的羔羊,他们应该是这个社会的主人!

至此,2012年.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研报告已经近尾声,但这不是结束,我们还在路上,调查还将继续。而全社会对富士康工人的关注也并不会画上句号,对终结血汗工厂体制的呼唤只会越来越迫切,对更具人性与尊严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也将更有力量!

附录:两岸三地参加调查的高校 中国大陆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上海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暨南大学 广州大学 香港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台湾 台湾大学 清华大学 中山大学 世新大学 东海大学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篇2:高校调研组发布富士康调研报告:四大问题突出

1 调研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共现场走访11个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访谈施工单位72人, 监理单位19人, 设计人员5人。通过查看资料、现场观摩, 可以看出大同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管理基本到位, 在建设决策、土地出让、规划审批、建设报建、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等方面都比较规范;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基本能够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 能较好地履行各自承担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能够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组织施工, 按照强制性标准和新的施工验收规范组织验收, 按照竣工备案制的要求进行备案等。总的来说, 大同市建设领域总体是良性健康的, 质量和安全是可控的。但是,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个别工程存在一些问题, 有的较为突出。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防范。

2 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2.1 部分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有待规范

一些施工单位的主要专业工种无证上岗或持证不全;施工现场项目经理 (建造师) 未到岗在位;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检测制度落实比较差;主要原材料或试件未按规定实施见证取样送检;施工资料与工程进度不同步;质量控制、保证体系和企业资质水平不匹配;管理人员指挥不了操作层。部分工程项目监理部人员配置不符合要求, 不能全面履行工程质量监理职责。

2.2 执行标准规范存在疏漏

1) 勘察方面, 对地下水、边坡和基坑的勘察评价深度不够、基础选型单一、没有比选方案。2) 设计方面, 有些设计过于保守, 增加造价, 形成浪费。3) 施工方面, 多数工程现场施工计量、测量仪器未按规定检定, 不少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或养护随意, 部分模板工程较粗糙, 结构尺寸控制不准确、个别工程砂浆强度低, 原位检测不能满足设计要求。4) 监理方面, 手段较为落后, 一些检测仪器配备不齐, 仅凭经验检查、验收工程质量, 结果不精确。

2.3 监理质量控制作用有限

调研中发现, 多数项目监理部人员配备比较齐全, 监理资料基本完整, 大部分监理人员能够做好见证、旁站、巡视、平行检查等工作, 但还存在以下问题:1) 个别项目监理机构人员数量不足, 专业不配套, 持有效证书上岗率低, 监理工程师注册证书中工作单位和专业与所从事的监理工作不符等。2) 仍有部分工程监理人员对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等相关业务知识生疏, 发现问题的能力、预控质量的水平不高。3) 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编写无针对性, 千篇一律, 70%的工程缺少旁站方案, 或是旁站方案不符合规定要求;60%的监理日志、监理月报和旁站记录内容空洞, 流于形式, 不能真实反映监理活动。

2.4 施工现场管理亟需规范

有些施工现场原材料存放不规范。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有15%的施工单位没有水泥库房, 30%的水泥库房不规范, 20%的施工现场钢筋堆场没有架空, 50%的施工现场钢筋堆放未分类。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如经纬仪、水准仪、磅秤、钢卷尺等多数未经计量检定。个别施工现场, 施工用电不规范, 不能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现场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按规范要求配备, 数量不足。

2.5 实体质量缺陷急待克服

有些实体在混凝土、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方面, 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试验方面, 结构的实体检验等方面, 管理工作滞后, 工程实体出现了不该出现的质量缺陷。主要表现在:1) 有的混凝土工程质量水平不高, 观感粗糙, 有胀模、烂根、夹渣、裂缝现象;2) 有的砌体工程施工不规范, 质量水平较低, 出现轴线位移、基础标高偏差;3) 有的混凝土强度、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等未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3 对策和建议

3.1 加大查处力度, 督促整改落实

1) 对实体工程的质量通病要逐一排查, 逐一解决。个别关键部位, 如混凝土构件强度、砂浆强度等, 要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确保工程质量。2) 完善基础管理。特别是尽快规范施工、监理质量文件。要做到定性的用文字描述, 定量的用数字表示, 记录齐全、真实可靠, 与工程同步, 具备操作性、针对性。3) 继续强化安全意识, 大力推行“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绿色施工”。

3.2 严格市场准入, 防止“病从口入”

1) 加强市场监管, 严格资质审查, 对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资质认定和市场准入要严格把关。凡不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相应资质、业绩、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的单位, 不准参与工程建设。2) 严格按照标书要求配备队伍, 人员素质和任务要求必须匹配。3) 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 凡队伍不胜任的立即停工撤换, 质量不合格的立即整改。4)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一把手负全责, 责任到人。

3.3 规范市场秩序, 促进公平竞争

要进一步加大对工程建设有形市场的管理, 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运作。1) 在主体上加大对招标人、代理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评标委员会的监管力度, 推行“阳光作业”防止暗箱操作。2) 严格规范投标人的行为, 实行工程建设市场准入制度, 有效遏制项目经理的无序流动和挂靠施工。3) 大力推行阳光工程, 阳光采购制度, 杜绝权钱交易。4) 严格工程的承发包监督管理, 采取全程监督, 促进工程交易规范化。5) 推行《工程质量责任书》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健全施工档案。

3.4 用好合同手段, 奖惩激励挂钩

建议在今后合同条款中, 增加奖惩、激励内容。如质量目标最低为合格, 若达到优良如何奖励, 不合格如何处罚;工期提前如何奖, 推延怎样罚, 把奖惩细化、量化。

总之, 包括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党中央拉动内需、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我们坚信,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 广大建设者团结协作、奋力拼搏, 一定能化解当前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难题, 打造一个美丽魅力的新大同。

摘要:通过对大同市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重点工程建设领域进行调查研究, 对城市建设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当前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和建议, 以实现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目标。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下一篇:保密室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