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任务教学法

2024-05-14

真实任务教学法(精选6篇)

篇1:真实任务教学法

实施真实任务型英语教学的设计步骤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活

复习是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能力的复习,而这一复习的目的就是激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一般来说,我们激活的是指向新的运用能力的已有的知识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此时要学习的教学内容的已有知识能力。

二、前任务(pre-task)----导入学习任务 激活是学习的前奏,导入则是序曲,让学生马上将学习关注转移到学习内容上来,就完成了导入的任务。导入可以就是呈现学习任务本身,学生明确地获知学习任务是什么,特别是当教学内容是一篇课文,而学习任务不是课文本身,却是阅读策略的获得之时,呈现学习任务就更加重要了。

学习任务的明确呈现有利于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之中,有利于学生最终达到学习任务的教学目标。

三、任务环(task cycle)----呈现学习内容,指向运用能力目的的教学

任务呈现是任务型的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呈现任务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明确知道自己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去学习语言知识,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任务驱动(task-driven)的过程,有利于强化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

对任务型教学的理解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就是只注重语言的内容、交际的流利而不用去理会语法的形式和正确性。J.Willis把真实任务学习分为3个阶段: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其中语言聚焦阶段就包括了语言分析活动,起目的是让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水平识别、思考和学习在任务环中已经使用过的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的特征。这些分析活动使学生把语言结构系统化,并以原有的语法知识作为分析的基础,对语法现象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以及进行各种语言练习活动。

由此,我们得知:任务型语言教学并不排斥语法教学而是重视语法教学。但这个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这与传统的语法教学有所区别。

学习任务是否真实是真实学习任务教学的关键。这个真实包括御用真实、语境真实、语义真实、目的真实、兴趣真实、困难真实、学习机制真实等。在目前,我们尤其要强调语用真实,因为目前的很多教学活动在语用上不真实。在中国,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先学习正确的新语言知识,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才能运用准确的语言。这个方法比J.Willis提出的把真实任务学习按照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的顺序安排更符合中国英语教学中广泛的真实教学因素。

有些英语老师对设计任务感到很困惑。他们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只适合初、高中学生,对小学生来说,任务太复杂了。其实,任务型教学并非一定要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设计得如同真正生活中的语言活动一样。实际上,根据Littlwood 的观点,任务就是在语言教学中为达到某一具体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活动。任务的结果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许;多任务可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个成品:如设计一间心目中的学校、设计自己的房间、设计一张教师节贺卡、设计去参加同学生日晚会穿的衣服、设计一张手抄报、用“钱”去KFC购买食物等等。只要他们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所说的、写的、做的是有意义的,是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的,是为了某个真实的目的去交换信息的,一切设计都不拘一格。

篇2:真实任务教学法

专题实验阶段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英语是我国小学的一门核心学科课程。但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困难、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等学习因素的考虑,教学活动的设计大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判断和对学生心理特征和兴趣的假设来编排和组织,这使得英语教学基本上只是老师的教,很难成为学生的学,大部分学生只学到了英语语言知识,没有形成得当地运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英语是一门需要学生大量实践练习的课程,学生只有在语用真实、语境真实的交际活动中,才可能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目前国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正在对基础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其中也包括对英语学科课程进行改革,为此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组织研制了《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新标准的“附录六:教学策略指导”中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目标的“任务学习(Task-basedlearning)”这一教学策略,并就此做了相应的规定。

19国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九五规划项目“中小学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动态真实原则研究与实验”全国项目组负责人华中师大鲁子问老师开始在实验演示课的课堂教学中对“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思路进行实践尝试。在2000年3-4月号的《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与实验》中鲁老师提出了“真实运用性任务教学模式”。2000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2000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新标准研讨会”中的大会发言稿《“中小学英语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简介》中鲁老师正式提出“中小学英语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其英文表述是:real-use-task-orientedEnglishteachingmethodforschoolsinChina。

为了探索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2002年9月,我参加了厦门“中小学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动态真实原则推广性实验”的子课题----“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专题实验研究。二.实验的理论依据本实验的理论依据是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动态真实原则。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动态真实原则指出:1.若英语教师能把握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因素的动态的真实的内涵,并依据这些内涵进行英语教学,则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2.若英语教师能把握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因素的动态的真实的内涵,运用动态的真实的英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教学因素进行英语教学,则有利于提高

篇3:真实任务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的定义1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 它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 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 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直接通过课堂、课外教学, 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 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 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任务, 为学生提供更自由的学习空间, 更能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体现了“学中用, 用中学”的教学理念。它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 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 追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它强调教学中学生基本心理的满足, 特别是归属感和影响力, 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它强调教学只有创造条件, 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完成, 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和影响力, 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 才会愿意学, 才会学得好。

目前我国英语教学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讲述的知识往往局限于课本内容, 学生操练方面限于语法规则;教法上则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学法上一味地投机行为主义。这种教学法的优点在于注重所学语言的精确性和用法, 然而缺点却在于:忽视了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我们可以看出, 真实任务型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感受、认知及语言运用能力。它引导学生多方面地学习语言文化知识。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 促进他们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从而逐步地发展并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2 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模式

任务型文化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即语言材料的引入、语言练习及语言的输出。

(1) 新语言材料的引入 (pre-task) 。在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新语言之前, 呈现给学生的新的语言材料, 让学生获得第一次感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 也同时把该语言的使用环境和与话题有关的思维脉络、发散思维方向提供给学生。

(2) 语言的练习 (while-task) 。新语言的练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机械性练习, 二是有意义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从两个方面观察学生的能力:一是他们使用语言的流利度, 二是他们采用语言的正确度, 而且要鼓励学生对语言进行重构。小组合作学习是该过程的主要形式。

(3) 新语言材料的输出 (post-task) 。在这个阶段, 学生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交际任务。在这个阶段,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积极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教师指导他们进行归纳和总结, 待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后, 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 师生对完成的任务进行多维度评价。

在运用真实任务型教学方法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在以下四个方面要尤其注意, 不容有失:1) 要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使得内容和步骤别具匠心;2) 必要时, 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教学资源及设备, 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3) 针对课文中与文化相关的材料, 教师应有清楚的了解;4) 考虑到任务教学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 教师应注意其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可行。

3 应用任务型教学进行文化教学的步骤

Task 1讲解课文:教师以课文中圣诞节的内容为基础, 按照何人/何地/何时/何事/为何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使他们对圣诞节的起源有个基本大致的了解, 随后教师将课文中一些重要事件的英文句子随意打乱, 让学生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或者教师也可以随意点几名学生, 让他们讲述与圣诞节相关的一些东西, 从而确定学生是否完全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此外, 教师可以教学生唱关于圣诞节的歌曲, 如Jingle Bell、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等, 唱歌完后,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下积极发表他们对歌曲内容的想法。

Task 2探索思考:如果课文里并未出现关于圣诞节的更多知识, 那么此时教师就应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要求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或者从书籍中寻找答案, 在下一节课交换意见,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Task 3扩展教材:教师利用幻灯片将所有的问题逐一呈现,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问题, 培养并提高他们用英语表达个人思想的能力, 为他们提供表达不同见解的机会。在上圣诞节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将圣诞节的起源、象征意义及其庆祝方式等完整地介绍给学生, 并要求学生完成字谜游戏从而扩大他们的词汇量。

Task 4课外任务:圣诞节不仅仅是美国的重要节日之一, 目前在中国也十分流行。但是对大部分学生而言, 圣诞节的文化内涵他们却不甚了解。本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与了解, 并设计多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 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了解自身及其潜能, 进而提高组织能力。任务:说明圣诞节象征什么?庆祝圣诞节的目的是什么?等等。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或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教学互动评估表”, 包括:教师记录下自我评价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和问题, 以便在以后的同类型教学中可以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同时, 教师也可引导学生使用评估表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自己进行评价。这种自我评价可以帮助了解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英语学习中具备更强的意识。

自我评价:教师除了要对学生每个教学步骤的表现进行评价以外, 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必须要列成清单表, 使他们反思自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教师将该表作为参考, 可提升教学效果。

知识拓展:学生对于圣诞节有更充分全面的认识, 同时也了解到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异同之处, 进而培养他们在分析和比较这两方面的能力。

技能训练:此项内容包含了四项英语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学生参与经历了不同活动, 有助于这四项技能的普遍提高。

通过完成任务, 学生培养了组织能力, 更加了解自身并开发了潜能, 使得他们进一步增强了自信心。

4 结语

培养文化意识已是贯穿英语教学整个过程的生命线。没有文化渗透, 英语教学就没有了生机和活力, 也没有了意义。运用真实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英语教学, 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 达到共同掌握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拓宽视野。不仅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也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也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龚亚夫, 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文集 (修订版)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版社, 2002.

[4]鲁子问.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5]宋学侠.外语教学应该增加文化含量[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2 (6) :7-9.

[6]王玉华.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民族文化遗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7 (1) :1-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真实任务教学法

关键词:外语教学;交互性;真实材料;任务设计

当前语言教学改革正在广泛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将拉开序幕。语言自主性学习(Self-access learning)、任务型教学(TBL)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LL)正日益受到语言教育专家与语言教师的关注。过去那种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已逐渐为一纲多本、多媒体、互联网等所取代。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充分吸收了当今国外最新的语言教学研究成果,“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标准强调要向他们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课程资源,要“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如音像、电视、书报杂志和网络信息等。近一段时间以来,不时有关于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论文发表,如网络资源在阅读教学中的尝试。他们的研究表明,课外资源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丰富学生的跨文化知识。然而,对于如何利用课外资源,尤其是如何设计与课外资源相配套的任务的研究论文尚不多见。本文尝试以最新的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与理论为指导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一、真实材料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

真实性(authenticity)的定义在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指“那些为了实现交际目的而不是为教语言而制作的真实材料,如影像片段、真实交际的录音录像、大众传媒中的节录以及标识、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时间表和日程表等”(Nunan,1985)。Little et al.(1989) 把真实材料定义为“任何为了语言教学以外目的而制作的文本或音像(不管是印刷品或数字产品)。简言之,真实性是指“那些不是为了语言教学而特别制作的任何材料”(Nunan,1988)。

关于真实材料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国内外语言学家有大量的研究和论述。Brown(1994)指出,学生最关注新学的语言的实际用处,他们不堪忍受那种毫无回报的、既不真实也无意义的语言内容。他建议语言教师应该把“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富有语境意义的而不是干瘪抽象的”语言教给学生。Clark and Silberstein(1977,转引自Nunan, 1989)认为课堂活动应尽可能地映照客观世界,无论是方法还是材料都要着眼于内容(message),而不是媒介(medium)或形式(form),而且阅读的目的也应与生活中相同,即获取相关信息(scanning)、了解作者大致观点(skimming)、全面理解文章(thorough comprehension)甚至进行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Little et al.(1989) 列举了使用真实材料的三大理由:激励学习者、促进语言的习得(acquisition)、增加学习者“沉浸”目标语言(language immersion) 的机会(如果达到足够量的话)等。

还有许多语言学者(Allwright,1979; Freeman & Holden, 1986; Little & Singleton, 1991; 1989; Swaffar, 1985; King, 1990; Bacon & Finnemenn, 1990, 均轉引自Peacock, M, 1997)阐述了真实语言材料能够对学习者的动机产生积极影响。Little等人在论证真实材料激励学习动机时指出,真实材料拉近了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的距离,使得学习过程更加富有趣味性,从而更加能激发其动机。在Nunan, D.(1988) 看来,特殊编辑的“课本”是“人造”的,理解与运用这种“不自然”对话的能力并不能迁移到真实的交际环境中。Candlin & Edelhoff (1982)和 Porter & Roberts (1981) 则提醒语言教师,要注意活动的真实性。他们指出,真实性原则绝不仅仅是从课堂外面引入材料那么简单,如果用非真实的活动来使用真实材料就会极大地削弱课外教学资源的潜在价值。Melvin & Stout(1997)说,如果充分挖掘真实材料,就能给学生提供直接接触跨国文化的渠道,有助于他们自己“真实”地使用语言,在有意义的情景中交流思想,而不仅仅是展示语法知识和词汇。

二、真实材料的配套练习——任务的设计

正如上面所提,真实材料如果没有真实的活动相配套,则不可能发挥它的潜在优势。而要充分利用真实材料,还必须转变观念采用一系列全新的处理方式。我们教师太习惯于向学生灌输关于一个国家及其民族的知识,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结果剥夺了学生探究成功的乐趣。这样一来,虽然学生也会形成有关一种语言文化的体验,但因为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他们其实没有与真实材料发生交互,而只是与他人总结出来的现成的知识发生交互。

1.任务的难度控制和顺序安排

Nunan (1989) 在论述如何确定任务的难度时提到了三个方面的因素,它们是语言输入因素(input factors)、学习者因素(learner factors)及活动本身因素(activity factors)。 但是,他同时指出,随着真实材料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语言教育界倾向于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活动而不是人为地简化语言输入材料来控制任务的难度(Candlin& Nunan, 1987; Jones & Moar, 1985; Brindley, 1987; Prabhu, 1987)。如学生听一篇有关周末天气与活动的广播语篇后,既可以让他们在给出的若干个天气或活动示意图下给所听到的项目打钩,也可以让他们在活动示意图下写上活动名称,还可以把图示活动排序,从而形成不同难度的任务。

在利用某一话题的真实材料时,教师往往需要设计一系列的任务来综合训练各种语言技能。这就要求在确定难度之后,还应该考虑各种任务的先后顺序。当学习者感到有话可说时才可能比较出色地完成语言产出任务。因此,练习的设计就要引导他们从理解材料逐步过渡到自我产出。只有当他们对材料进行了深度加工(deep processing), 获得了所要用的词汇并锁定了相关问题之后,他们才会胸有成竹地把对这一话题的所思所感付诸笔端并向他人发表自己的观点。换言之,语言的产出必须由理解材料自然过渡而来。理解活动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语言产出的基础,是说与写的准备。Nunan(1985)建议依照任务对学习者在认知和使用语言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安排任务。具体地说,先让学习者完成理解性练习(processing/comprehension),然后进行控制性的产出活动(controlled productive), 最后才要求他们进行真实交际(interactive)。这体现了任务连续性(task continuity),前面任务里获得的技能在随后的任务中得到利用、扩展或强化。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若干篇围绕某一话题的真实材料,并同时提供精心设计的配套练习或任务。然后允许他们对这些材料有所取舍。之后,让他们自己对这些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并安排一定的时间以便他们互相交流各自的发现与心得。要让他们知道,最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他们在对真实材料进行深加工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过程和能力以及使用新获得的语言素材互相交流结论的机会。

2.理解性任务(comprehension exercises/tasks)

首先要让学习者认识到,他们是完全能够与看似较难的材料进行富有成效的互动的。为此,应该设计练习克服最初的畏难心理与焦虑情绪。这样的练习能够促使他们注意到那些他们终将会理解的项目,如指出通俗歌曲演唱者的人数及性别、文本的体裁(是诗歌、广告还是信件)或者主要人物的姓名,此外还可以让他们指出其中表示某方面内容的词汇,从而引导他们接近主题。有时学习者对材料的实际理解要好于他们自己所意识到的程度。最初的练习就应该促使他们意识到他们所实际理解的内容。比如,倘若他们识别出所接触的材料是寓言,他们就会预料文中的角色肯定是被赋予某些人类特点的动物。这种练习难度应略低些,以提供他们初步接触材料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加他们继续处理材料的信心。

接下來的练习应要求学习者记录或初步学习他们所遇到的有关词汇,也可以让他们做笔记、填表格、给词语归类等。因为即使他们不能确定某词的准确意义,他们也往往能从上下文猜出该词的句法功能和所传递信息的类型。比如,研究美国某城住房问题的学习者在阅读一份报纸的不动产专栏时,他们很可能识别并记录下有关建筑风格的词汇Georgian, Victorian,townhouse。他们也能够确定那些表示房屋特征的词汇wall-to-wall carpeting和 new kitchen。一旦他们了解了某一生词所载信息的类型,他们就能够决定要不要深究其具体含义。

当然学习者迟早需要借助工具书来准确理解某些生词或结构的含义。但如果在上述活动之后,他们就会自然知道某一词是否为关键词,有无必要了解其准确意义。因为他们是在有意义的上下文里遇到该词,就有可能记住该词。

当学习者大致理解材料之后,他们会知道是否要继续钻研它。如果材料直接与他们产出任务相联系,他们就会深入加工。否则他们就会另辟蹊径涉猎下一篇材料。

与此同时,可以将语言知识与扩展理解结合起来设计任务。如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短文填空练习(cloze passage),或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或选用相关动词(如表示房屋设计方面的)完成短文;还可以将打乱顺序的句子重新排序;将所给的问题与答语相搭配等。

3.产出性任务(production exercises/tasks)

产出性任务或练习决定着一个单元或话题真实材料运用的成功与否。既然强调的是交流,就必须审慎对待语言形式问题。我们认为在运用真实材料时可适当淡化课堂操作规程。一开始就告诉学习者语言形式准确性只有阻碍了交际才会影响对他们的评估。应该给他们提供有意义的情境以便他们能够使用所学到的知识和展示他们的交际技巧。初级程度的班级里可以设计一些诸如饭馆、机场或宾馆等场景中简单的角色表演或信息差(information gap)练习。高级程度的学习者则可以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观点批判地阐释所处理的材料。

在设计产出性练习时还应注意,不应只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要将他们置于形式多样的情境之中,促使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围绕如何租房的真实材料时,可让他们向同学说明其选定的房子的区域、户型、租金、内部结构等。可以通过变换单个学生的任务来避免交际的单调性。例如,在一项“赴美某城市旅游”活动中,给每个学生不同数额的款项就可以防止他们选择相同的宾馆和饭店。之后,可以引导他们谈谈各自所选方案的长处,并就他们的这趟异域之旅的益处展开热烈的讨论。

外语是用来交际的工具。恰当地使用真实材料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外语的实实在在的益处,从而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通过学习真实材料,学习者领会到了外语能为他们做什么,这就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真实材料可以极大地弥补教科书的某些不足。但是,真实材料还必须有真实的活动相配套,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适当选取材料之后,要注意控制活动的难度,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要以话题为主线选取材料,设计配套的系列练习或任务组成单元性的活动。任务的顺序一般遵循从易到难,从理解到产出,从学生与材料之间的互动到学生之间的互动顺序进行。这样先学到的技能在后阶段中能够得到使用,也使他们觉得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说和写是学习者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加工、思考和讨论的自然结果。

篇5:真实任务教学法

消费者心智空间的争夺和占位是我们推广的核心目标,我们只有在消费者心中有位置之后,市场才可有我们的地位,营销资源的整合与调度都以此为焦点,事关推广成败,

消费者洞察方法很多,坐谈、问卷、观察都是一些有效方法之一,但这些年让企业头痛的是:往往花了很多金钱和精力之后,并没有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弄清楚,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的一些营销策略往往无效。影响调查效果的因素很多,问卷和调查指标的设计、调查过程的有效实施与控制、问卷的技巧、指标的统计分析等,都能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更为关键的是,营销是一场心理战,人的心理是复杂而微妙的,有些需求心里消费者自已都说不明白,一份问卷、一场坐谈想弄清楚消费者的真实消费心理,是有难度的。

消费者洞察虽难,但一定要做,因为搞不清消费者消费心理,我们就找不准定位,就会因目标不准浪费珍贵的营销资源。叶茂中老师曾提出过“调查80%用脚,20%用脑”的观点,路长全老师也曾为观察消费者消费心理,在产品货架前一站就是半天,磨破一双双皮鞋的故事,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我们一个洞察消费者心理的方法。消费者洞察需要我们用心体验、用心思索,这样才可能看清消费需求心理。

洞察消费者的目的是为了在消费者心中,找到一个我们可占位并改变市场竞争格局的点,这一点找准了才有可能改变市场竞争格局。这个点消费者可能在显意识中,也可能在消费者潜意识中,但无论是显意识还是潜意识,这一点一定是对消费者很重要的,同时也是竞争者没能有效满足的,如果这一点又是消费者非常急需的,找准后我们产品推广的胜利将指日可待了。百事可乐用青春激情挑战可口可乐,成功占位消费者心智空间;宝洁通过去屑、营养、柔顺细分并成功占位消费者心中的洗发水市场;王老吉通过占位预防上火的饮料异军突起。

中国策划从点子时代到体系时代的过程转变中,许多企业家、营销人、策划人贡献了辛勤的汉水和智慧,这期间市场环境、竞争格局、消费需求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是导致营销策划

广告:因为了解才有爱

广告策划是营销策划[next]

促销:改变天平格局

促销策划是策划人常常牵肠挂肚苦苦思索一件事,在中国企业普遍战略缺失,缺乏系统设计、注重眼前即期利益,大都为生存挣扎的环境下,促销活动往往是企业看成改变市场地位和命运的主要依托。

中国企业对促销的理解大都是一种狭义的促销,市场上用得最多、最滥、最有短期效果的就是“降价打折”这一手段,到街头和超市走一走,看到和听到的是“折” 声一偏。这一现象有其现实和内在的背景条件,但这种手段放在市场、消费者、企业三个维度下看一下,是不是最有效最合适的手段,可能还有商讨的空间和必要。

促销本质是改变天平的格局,我们的产品与产品的目标消费者居于天平的两端,我们就是要通过促销活动让天平向有利于我们产品的这一方倾斜,让新的消费者有对我们产品偿试消费的兴趣,老消费者保持对我们产品持续消费的欲望。要保持天平向有利于我们的这一方倾斜,我们就要不断地关注消费者那一端的微妙变化,在动态搏弈中保持和诣与平衡,至于在这一过程中用什么手段比较有效,要根据具体环境,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而不仅仅是打折这一个手段,

产品上市的不同阶段,行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对促销的任务和要求是不同的,任务不同方法和手段也就不同。上市初期迅速解决消费者对产品认知是第一要务,这时广告和新品试用是一个有效的促销手段,成长期认同、认购是这一期的要务,广告、服务、会员制、公关等是有效的促销手段,成熟期卖的更多更久、打击竞品是这时的要务,公关活动、打折、困绑销售等就是比较有效的促销手段。

产品的促销同时也要与品牌建设保持和谐步调,这样产品才会卖得更久。

中国策划从点子时代到体系时代的过程转变中,许多企业家、营销人、策划人贡献了辛勤的汉水和智慧,这期间市场环境、竞争格局、消费需求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是导致营销策划

品牌:飞得更远

品牌是企业存在消费者心中的资产。路长全先生提出过有品牌的经济是大树经济,没有品牌的经济是草根经济的观点。中国企业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产品、价格、广告层面的竞争,离真正的品牌层面的竞争还有一段很长的功课要做。品牌的竞争才是我们竞争的高级阶段,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生产的鞋子,一贴上耐克的商标后身价瀑涨的原因所在,消费者买的不仅仅是一双鞋子,还有耐克所代表的自由胜利的品牌精神,这个品牌内涵让产品本身产生了很大的溢价能力。

品牌策划是这些年策划界一块重量级的业务板块,很多有远见的企业和企业家也把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上了重要的工作日程。但对品牌建设往往不是处理的太复杂,就是处理得太简单,复杂造成无法执行和操作,简单无法打造一个真正血肉丰满灵气可见的品牌。中国市场上的品牌大多处于名牌建设阶段,达到忠诚度阶段的品牌可谓凤毛麟角,这样的的品牌很容易被其它品超越和颠覆。

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动态的过程,品牌策划也要坚持系统动态的原则。

系统性要求我们从品牌定位、品牌核心价值提炼、品牌识别体系设计、品牌形象包装设计、品牌传播、品牌延伸、品牌管理、四度建设等不同方面统一规划品牌建设体系,让每一次传播、每一次接触、每一次露面、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都能为品牌资产在消费者心中增加厚度。这方面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国际品牌给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仔细看看他们每一个推广动作,是不是都是有着系统谋划的线索。

动态性要求我们从竞争、消费者、企业三个维度动态地进行品牌建设。我们要在变化的环境中把握不变的定位,在不变的定位中利用变化的力量,在市场的动态变化中保持平衡与发展。

竞争对手的跟进与超越,细分与颠覆,不断对我们品牌的市场地位提出挑战,竞争格局的不同对给我们品牌建设提供的空间和策略要求也不相同。

不同环境、不同时空中消费者需求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在随着环境的变化在做一些微妙的调整,我们的推广动作只有与之相呼应,才能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篇6:真实情境的化学教学功能

第一,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又可以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化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要。成功的学习又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都将得到提高。

第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情境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造成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苏轼意气风发的诗下一篇:参观辽宁省反腐倡廉展览馆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