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心得体会

2024-04-11

记者心得体会(通用9篇)

篇1:记者心得体会

实习对于我们这些即将四年大学生活,即将走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次毕业之前最为重要的励炼。习惯了四年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了最为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习惯了简单快乐;习惯了简单的悲伤;习惯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时,我们要离开所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离开这一切平静的。毕业了,我们,必须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实习工作做是一名产经新闻的实习记者、实习编辑。这样的实习工作虽然让我的英语专业无从用起,虽然,之前的我对产经新闻几乎“闻所不闻,看所不看”,但是,我依然珍惜我的实习机会。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我们在校园不曾接触的东西;任何一位在单位的前辈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

第一天一大早,我就来到了我的实习单位《xx日报》社。这是中国轻工业协会下属的一家政府性报纸,我们的文章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政府部门、给相关轻工企业看的,我们任务是给他们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提出产业发展趋势,这些都是后来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与我背靠背坐的姐姐告诉我的。

我不知道我其他朋友们实习情况是不是顺利,但是,我的实习生活在最初的阶段,可以用“迷茫”两个字来概括。实习的第二天,单位就给我配备了一台电脑,起初是欣喜,而后便是迷茫了。初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们,似乎各有各的事情。报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灵活性和独立性更强。因此,这个时候得我更无助。我就这么无所事事的上上网,聊聊天,把所有网站的新闻看一个遍……这样清闲的日子,让我心慌。

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甚至对于所有坐办公室的工作开始排斥,这样的清闲,我会崩溃。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实习鉴定,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句评语,如果仅仅是想要一个那出去好看的公章,我不需要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要的,是真正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痛苦”的经历。为了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部门,我开始了每天查阅各种经济新闻的日子。枯燥,厌倦,概念模糊。以至于那段时间,一见到报纸,我都有种想吐的冲动。满脑子全是什么又涨价了,什么新的劳动法实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这些之前我绝对不可能去问津的经济新闻,如今成为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而从前习惯性阅览的文体新闻网站,都转变成了经济网站。

同时,由于并非新闻专业,因而对于各种新闻文体没有明确的概念。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什么又是言论?我真的有点儿一头雾水。于是,我上网搜集有关新闻专业知识的资料,听从前辈的指导,收集不同种类报纸的相关文章,将其分批分类。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

实习的日子,让我最先明白的是严谨。一篇最简单不过的300字的消息,却也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5个要素缺一不可。一篇最简单的消息,也不能忽视掉她最起码的格式:要注明“本报讯”,后面紧跟着是记者的名字,而且,记者的名字一定要用括号“括”起来。我在这里阐述这一点,只是想说明,不管一篇新闻稿是大是小,他的严谨性都是不变之处。

在学校的时候,经过学生会几年的砺练,让我坚信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小到不值得我们去挥汗,也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尽了全力还不能做好。

我们副主任说,做产经新闻,起码要半年的时间才能熟悉这一行。很显然,我的实习期没有那么长。可是,我绝对不甘心只是这样默默无闻。每天强迫自己浸泡在“财经网”,“轻工网”,关注的全部都是那些枯燥的轻工新闻。这期间,我确实有过动摇。因为,面对当初去出版社还是报社的双重选择,我放弃了名气更大、待遇更好的轻工出版社,只因为,不想单纯的坐在办公室,只因为,心中的记者梦。

纵然和我大学四年的英语专业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依然坚定的来了。但是当我面对所有在学校我没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时,我也确实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尽管,去实习之前,我无数次告诉自己,一次都要从头开始,在这里,没有人认识你,在这里,曾经的荣耀并不属于你。这样的心理暗示却依然没能阻止我最初的心理落差感。这种落差,在当时,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孤独感。还好,我的孤独感并没有持续太久。

我坚信,那样的孤独记忆,一定是我收获的财富。我想,在大学积累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快产生了效果,和办公室的人关系日益亲密,兄弟部门也一样。我也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别人需要半年做到的事情,一个月不到,我做到了。尽管,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让我清楚的知道,经济新闻并不是我喜欢的。然而,这个时候,这些似乎变得不重要。

我不能肯定自己将来会在哪里,也不确定,未来的职业与理想,与专业有多远,有自己的喜好有多少的差距。但是,两个月不到的实习,给了我一份对未来的期许。纵使自己并不喜欢,纵使自己并不擅长,纵使与专业毫无关联,我依然可以去做。而且,只要我愿意,我依然可以做好。

篇2:记者心得体会

天高云淡,举目远眺,暗自思索我和记者的缘分,我想,我和记者这份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结的。这个情结一是源于我选择了学习中文,二是对历史学科的钟爱,三是少儿的萌动,青年时的理想,我就认为记者的这份职业神圣,高洁。在这样的思考中,我找到了我自己,我就是我,一个爱文字,爱语言,爱朋友,爱历史的人。找到了自己是谁的时候,心底一下亮堂起来了。这样的亮堂一旦出现,人就显得精神焕发,思如泉涌了,并且理直气壮了,我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在记者节里,我应该对记者这份职业的职业操守有着一份新的理解,那就是唱响主旋律,讲好身边故事。

我和记者的不解之缘是大学毕业时,买过的一本书《新闻记者入门》,这本书我看过好多遍,每看一遍,我都会对记者的神圣有一份思考。那时候,作为一名教师,只能站在讲台上,挥动三尺教鞭做人梯。后来因为喜欢文字的原因,19xx年4月,我改行了,在组织部“村建办”从事简报编辑写作工作。六年的撰写,电脑是奢侈品,所有的写作都是靠手写,写呀写,时间长了,右手中指母的骨节上都成了硬伤,至今还是硬硬的。这时候,我害怕文字了,实在害怕写的工作。

20xx年,我人生的一个机遇来临了,我离开了简报写作工作,到乡镇工作了,时光荏苒,在洒渔镇工作了五年,在田间地头,乡村走过了五年。我迷糊自己应该做什么工作,继续在行政的路上跋涉还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这时候,因为工作调整,我到了昭阳区新闻中心工作,做了一名真正的新闻工作者了。

记得,刚到新闻中心工作的时候,有个人给我的鼓励特别多,她就是新闻中心主任,她说:我适应工作快,有文字功底等等。这些话语很温暖,想起这些话语,心理面就很热乎。在文字里游荡,因为她的`提醒,我转换着角色,适应着角色,也明白着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意义。一年又一年的感受着记者节的温暖与快乐。

到新闻中心已经十多年了,其中也有过离开的机会,甚至到市里某个单位工作,可心里对这份工作,有许多的不舍,我放弃了,依然坚守在新闻工作战线上。

记得有个作家说过这样的话,人生要有几个朋友,有几个爱好,还要有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的人生就会有意义。我反复琢磨着这些话的意义,我突然沾沾自喜起来。我现在不就是有着几个好朋友的吗,我不也是爱着文字,爱着诗歌,爱着新闻的吗,我现在的工作很好啊,记者本来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职业。当明白了爱的时候,既快乐又有无言的忧愁,因为必须为自己的所爱去努力,去学习,去更新知识,去创新思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就必须去深刻认识新闻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中的角色,去理解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的意义。去面对现实思考,是啊!我们在发现着昭阳中心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在昭阳发展变化的每一个角落留下了采访的足迹,不就是在书写着历史。要做好这份工作,那是需要对昭阳、对生活、对民生有一份深深的眷恋之情的。

从字里行间走出来,注目昭阳发展的时候,我总是会回顾昨日的昭阳槐香,沁人心脾;昨日西陡街昏黄的灯光里的洋溢着简洁的喜悦,清官亭旁有棵老杨树,在傍晚,空中遮天蔽日的老鹰在飞翔,树下人群熙熙攘攘;总是会想横七竖八的沟壑里的茭瓜在倔强的生长。那些已逝的景致虽然有些单调,朴素,却总是那么亲切。当看到今天的中心城市正在实现中等城市向大城市华丽转身之际,漫步昭阳,一座现代和古朴交相辉映的城市流光溢彩,徜徉在昭阳的人文里的时候,作为一名昭阳人的自豪油然而生。

这样的自豪是需要一种形式来表达的——那就是记录。但我必须明白新闻的历史功用是一种参与推动历史或部分参与历史的力量,而不仅仅是冷静旁观的记录。我明白一个道理,做城市的耕耘者很光荣,做一个城市发展的守望者,写者也光荣,在这个发展变化的时期,最好的研究就是做记者。想到这一点,我更加坚定自己未来的人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昭通的文明进步发展呐喊助威才不愧为是一个昭阳人。

篇3:做好晚报记者的体会

关键词:晚报都市类报纸,记者,体会,思考

一、做好晚报都市类报纸新闻报道, 须首先从做好一名合格的记者做起

做晚报都市类报纸记者, 须在热爱本职工作的同时, 接受一系列炼狱式历炼和磨合, 才有可能真正有能力去担当它。就笔者而言与晚报的情缘从压力开始。如何将压力变为动力,

那么如何走出瓶颈?首先提高新闻敏感性, 尤其对热点问题和重大新闻事件及时追踪, 不能出现漏稿等现象。这样的“紧箍咒”使笔者在严要求高规格下健康成长, 同时深切感受到一名记者的成长, 是要靠群体的力量, 靠报社这个大家庭“团结、友好、向上”的工作氛围和关心激励氛围, 才能成全、成就一个人。

例如2010年8月24日, 伊春发生空难, 失事飞机遇难者中有两名人士是我驻站所在地籍贯, 因笔者入晚报不久, 经验不足, 说实话当时采写这样的报道感到有难度。当年报社派出有经验的记者助阵, 在他们的帮助指导下, 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 接触到了遇难者家属, 掌握了鲜活的资料, 完成了采访任务。后《伊春空难下的忻州悲情》报道, 在当地影响很大。本来到这里应算圆满完成了任务, 但报社和同仁给我的指导是, 一追到底能找出更多的新闻价值, 于是笔者深入实地接触遇难者的家乡故旧和亲友, 抓到了更多鲜活消息, 这些后续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反响。

走出去, 再走出去、沉下去, 再沉下去, 会收获颇丰。拿笔者体会而言, 笔者在从事晚报记者的伊始, 就给自己定下了“记者走出门, 便知天下闻”的工作理念。昔日走进工地关注当地重点工程;走进3.15现场街头值守投诉台;走进行风评议现场直击驻地政风行风评议;走进“垃圾巷”帮当地居民呼吁奔走, 清理掉380余吨陈年垃圾等等, 这些行动, 笔者有了许多收获。如2012年8月, 笔者深入忻府区高城乡探访了辣椒大户, 所写稿件《辣椒王黑子的十年幸福路》当年获好新闻奖。由此而言笔者尝到深入采访的甜头。对晚报的写稿风格也有了新的感知和把握。逐渐从初期的“吃”来稿写“小”稿, 发展到了主动观察、思考写稿和走出“家”门写稿的职业生涯。

二、做好晚报都市类报纸新闻报道, 记者既要吃辛苦还要时刻动脑, 更要如箭在弦上, 一触即发

记得2011年春节刚过, 笔者来到驻站地代县峨口采访当地“打挠阁”习俗, 通过全天候采访, 刊发了《代县峨口挠阁》等报道, 让读者品味到了原汁原味的文化大餐。同时笔者又在期间偶然发现, 一个被誉为民间鼓吹圣手“吹塌天”的老艺人, 于是笔者放弃休息踏着冰天雪地, 找到了正在村内“白事宴”上吹奏的老艺人。为了获得鲜活采访内容, 笔者灵机一动给事宴主家随了100元的“白事宴”礼, 打通采访路径, 这种传奇式跟踪, 使稿件“别有味道”。

再如2011年5月, 笔者了解到原平市楼板寨乡西庄村郭改然一家, 22年来先后收养过36名残疾儿童, 于是在第21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前, 笔者进山村寻访了这位爱心人士, 在晚报刊登了《她是36个残疾孩子的妈》的文章, 后许多社会人士与笔者联系前往资助, 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当年底郭改然被评为了“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就此笔者既写了报道, 也帮助了这个特殊家庭。

此外还有半夜到火灾现场采访、大冬天到野外关注发掘古墓、高速公路与交警赶猪处理突发交通状况……大量的新闻实践使我设身处地体会到好新闻是用腿写出来的, 只有不怕辛苦、肯于动脑、还要及时行动、准确报道, 自身业务水平和稿件质量才能持续提高。

三、做好晚报都市类报纸新闻报道, 还需要坚持好记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

一般地讲, 社会新闻之类的软新闻往往是晚报都市类报纸的主餐和正餐, 但究竟该选什么内容报道?是哗众取宠、还是立足为民?我在挑选题材中, 刻意选取了能坚守一名记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的报道。

例如2012年2月, 得知驻站地忻府区义井忻阜高速入口附近河桥路段, 发生轿车翻入河桥死亡事故, 笔者即时赶往现场, 发现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刊发稿件得到市长的批示, 有关部门及时补救排除了隐患。再如在2012年高考结束后, 笔者了解到驻站地忻州的尹俊龙考取了清华大学却因母亲患有癌症晚期等病而面临上不了大学的困境, 笔者第一时间现场奔走协调, 刊发了《忻州理科状元母病家贫难上清华》的稿件, 后终于助力使尹俊龙摆脱困境, 走进了清华大学校门等。

此外如关注重点事件的报道, 有一名消防战士阳军在原平救火时牺牲, 当年我们及时介入, 采写了《原平山火被扑灭火场仍在清理中》、《用青春和生命书写壮丽诗篇》、《清明追思阳军烈士》等近10篇连续报道, 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年终阳军被评为本年度的感动人物。这种正能量重点报道一追到底, 增加了报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篇4:小记者亲身体会耕读文化

这是在干吗?同学们,先别急,今天小记者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博大精深的耕读文化。

来到了屏南“耕读文化大观园”,小记者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期待着赶紧领略一下博大精深的耕读文化。

屏南耕读文化大观园设在至今已有1137年历史的屏南漈头村明清古民居内。园内现藏有历代古文物一万余件。分设“十展馆”、“二基地”、“二长廊”——即农耕文化博物馆、历史文物博览馆、木雕精品展览馆、古代家居展示馆、农耕文化体验馆、课读杂艺陈列馆、民俗风情联播馆、清风正气史鉴馆、屏台情缘展播馆、世界张氏史料馆;屏南县纪委廉政教育基地、屏南县青少年校外德育基地;耕读文化长廊、廉政文化长廊。

古老的小巷、简朴的民居、厚重的木门,让小记者们仿佛穿越到了千年之前的耕读文明时期。大观园馆主带领小记者们参观了馆内的各个展区,还为他们一一讲解了藏品背后的故事。看到那么多新奇古怪的展品,小记者们兴奋不已,纷纷用手中的相机和纸笔记录下来。

“干农活”体会粒粒皆辛苦

在这个耕读文化大观园里,亲自动手体验的活儿让小记者们兴奋不已。进入农耕文化体验馆,那里的织布、磨豆浆、辗米等古代农活,不仅让小记者们体验到古代劳动的过程,感受到祖辈们生活的艰辛,也让他们过了把“农家乐”。

你看,几位小记者正围在一位老奶奶身边,兴致勃勃地看着老奶奶织布。另一头,几位小记者正在那里学习如何磨豆浆。三四位小记者正卖力地辗转磨盘。“一圈、二圈、三圈……哇,好重呀!恐怕两个我都拉不动,幸好有人帮我。”一位小记者惊叫道。“几圈下来,人都快累垮了,想不到前人喝个豆浆都这么辛苦呀。”体验完磨豆浆,小记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磨完豆浆,每位小记者还领到了一杯自己亲手磨制的豆浆。只见这豆浆芳香四溢,凉爽可口,几位小记者喝完还嫌不够,又连喝了好几杯,个个喜笑颜开……

短短的活动结束时,小记者们恋恋不舍地还沉浸在体验的快乐中。在参观体验中,相信小记者们会更加珍惜我们的粮食,会更加珍惜我们现在幸福和谐的生活。

(编辑/《下一代英才》编辑部)

篇5:记者实习心得体会

实习的地方是自己找的,就是家乡市里的小电视台,而且去年就有过一个星期的见习,所以,信心满满的以为,一切可以轻车熟路,实习将会顺利开展,而且发稿也不会太难。然而,现实的结果是:我切切实实坐了一个星期的冷板凳。

来单位的第一个发现是,除了领导,我熟悉的面孔都走了。这对我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打击,因为这意味着我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所有的一切必须从长计议,我必须再一次开始我的小心翼翼,开始和大家慢慢熟识,开始渐渐提出我的“非分”要求……

第一天,我逐个拜访了所有的大小领导,呵呵,所谓的拜访就是和人家打个招呼,告诉人家一声,我要在这里实习了,当然,人家可能只是应付性的简单的点个头,并不会太在意。然而,礼貌问题不容忽视,何况咱还是大学生!收获的感觉是原来说话也很累人,心得体会是自己很渺小,特别渺小!

篇6: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民间还流传这样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自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全国新闻单位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推进,切实践行“三贴近”原则。

带着思考走,怀着感情转,迎着问题改。广大新闻工作者走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传达民意民愿,回应百姓关切。一大批来自基层的鲜活事、动人情呈现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作为一线新闻工作者,我由此深切地体会到:

新闻报道散发泥土芳香。根植于什么样的土壤,就会获得什么样的营养。新闻工作者只有扎根广阔大地、扎根基层一线,新闻报道才能汲取充足养分,新闻“大厦”才能牢固根基。

这个不平凡的8月,人们欣喜地发现,报纸上普通百姓的故事多了,电视上小人物的镜头多了,广播里基层的声音响了……

我台以多种形式的报道分别开设专栏,推出“走基层听民声”专题,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持续刊播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制的报道。

新闻工作者到广阔天地锤炼真本事。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既是听从党的召唤、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使命,又是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更是写就新闻精品和锦绣文章的不二法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以来,编辑记者们走出高楼大厦,到改革开放前沿,到普通民众中间,挖掘鲜活素材,采写现场报道。

“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们也应该审视自己:走基层,是蜻蜓点水,还是真正沉到下面?是走马观花,还是带着真情融入其中?就采编工作而言,深入才能生动感人,深入才能深刻透彻,深入才能使新闻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农村采访室副主编赵永平说。

“走基层,才能知道‘依靠谁’;转作风,才能知道‘我是谁’;改文风,才能知道‘为了谁’。”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进行调研采访,接地气、俯下身、抓活鱼,才能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身为“80后”的我们,光走到基层还不行,还要真正走进群众,和群众交心、向群众学习,这样,感受才真切、语言才丰富、稿子才鲜活。

让记者和百姓的心贴得更近,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人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老师。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推进,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不断涌现,受到群众欢迎。

在网络上,网民们对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讨论越来越热烈。网友“犄角旮旯”认为,一些年轻记者在大城市生活惯了,对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没有真切了解,自然写不出贴近生活的好新闻来。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正是由于记者下到最基层,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才使新闻报道真正触到了人民的脉搏、生活的本质。

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2

受漳州人民广播电台忠实听友——年已耄耋的蔡老盛情邀请,我登门拜访。没想到老人又邀请了几位老者,老人们提及《桑榆乐园》依旧有说不完的话题,依旧恋恋不舍。

一位老人曾感叹地说“孟洁呀,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和老人家打交道埃”也许是因为不理解才有了“代沟”的出现。因了老年节目《桑榆乐园》,让我有了与一个富有知识和人生阅历的群体对话的机会。他们没有世故的脸孔,他们的世界更加真诚和友善。他们总是以最热烈的方式欢迎我参加他们的活动,用掌声把我这个小字辈请上台发言;当得知我嗓子不适时,老人们赶紧找来各种治咽炎的小偏方;当清晨赶去采访老人们的活动时,他们总是抢着为满脸倦容的我提包、送点心,把我宠得像自己的孩子,这份信任和爱又岂是一声“谢谢”能回报的。

当大部分的老人对新版的老年节目及播出时间还很陌生时,我深信:走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把话筒对准他们,他们绝不会对电波中传出自己的声音置若罔闻。就这样“好表现”的老人们像孩子一样一传十、十传百,有越来越多的老人参与节目,唱老歌、聊过去、说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桑榆乐园》越来越热闹了,每一期节目都有老人参与,每一期节目都有一个生动的亮点。无形中,这渐渐成为《桑榆乐园》节目的特色,也成为节目常办常新的动力所在。

家人称我是拼命三郎,听友们总是很义气地拍着胸脯说“孟洁,需要我们做什么,你尽管说!”甚至林金池老人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那一天,依旧自掏腰包买收音机送人,为的只是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档老人家眼中的好节目。对我而言,没有早晚、周末之分,每一天节目之外的时间几乎用于采访。老人们的要求有如圣旨,我无法拒绝他们每一场活动的邀约,无法放弃他们热心提供的每一条新闻线索。每一个夜晚,当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我没有意识到每一次看到家人的第一句话总是那一句“好累啊!”直到家人心疼地提醒。我像踩着风火轮的哪吒无法停止也不愿停止。

每当辛苦采制的节目只能在一期节目中“昙花一现”时,心底常感难言的无奈。因为,听众是最热情也是最严厉的,他们要求听到的`一定是“最新鲜”的。于是,我开始思忖如何通过更有效的途径使《桑榆乐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于是有了“庆重阳、贺金婚”活动,有了“寻找健康老人活动”,有了“十佳孝顺子女评选活动”。时至今日,当年被评上“健康老人”的老者依旧为这份荣誉骄傲自豪;被评为十佳孝顺子女的当选者依旧古道热肠;那年金婚老人的故事及新、老照片在《漳州广播电视报》上刊发后,许多老人开心地告诉我,这期报纸早已成为孩子们最珍贵的收藏。

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3

长久以来,我们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总是围绕领导转,见到的情景是经过“导演”的,看到的人物是经过“挑选”的,听到的声音是经过“加工”的。改文风,也就是要我们改变这种现状,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真正知民愿意了民情,才能真实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真正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服务于百姓……

从中宣部到各级的媒体都在提“走、转、改”活动,我们作为县级媒体的记者,也积极参与进去,下面就是我对这个活动的几点认识:

一、走基层,我的理解是在基层,我们本身就是基层人员,周围是基层百姓,感受到的是基层文化,接受到的也是基层思想,我们镜头下所表现出来人、物、事,素材都是基 层百姓最基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我认为,在“走转改”这种大的宣传思想和舆论导向的正确引导下,我们应该在基层深入的挖掘,把一个好的观点或者是好的现象通过电视媒体这种宣传工具放大,来影响周围的人,从而使整个大的环境都有所改变,变得积极向上,跟着和谐社会的发展步伐。

二、转作风,长久以来,我们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总是围绕领导转,见到的情景是经过“导演”的,看到的人物是经过“挑选”的,听到的声音是经过“加工”的。改文风,也就是要我们改变这种现状,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真正知民愿意了民情,才能真实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真正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服务于百姓。

三、改文风,在以前的稿件中,我们的稿子都是千篇一律的“文件语言、刻板生硬”的官话、空话、面子话报道,根本没有切身的站在群众的角度来思考,他们想从新闻中了解到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出现在新闻中才能对他们起到最大的帮助,我理解的改文风就是不论什么稿 件,我们都该多思考,在采访过程中就应该多看多听,了解基层百姓的想要的东西,从他们的身上也许会看到一些劣根性的东西,也正因为这种劣根性的存在,才需要我们将挖掘出的好观点和好现象放大,从而影响他们,起到真正的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做好正面舆论。

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4

记者如果沉入文山会海,写出来的新闻晦涩难懂。而且随着通信工具越来越发达,记者很容易被电话、邮件采访惯出懒毛病,写出来的新闻缺乏变化。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我跟普通邮递员体验生活,学会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城市,也走访了宁德6个贫穷山村,农民朋友教会我怎么换位思考。

在这样贴近生活的过程中,我最切实的感受到生活给我的反馈在宁德寿宁县犀溪乡的李家山村,原本千把人的村只剩百来号人,大部分是老弱病残,村里大多是木结构的老房子,很多破旧不堪,用来养鸡。晚饭时间,看着稀稀拉拉的炊烟,你才会切身体会到“留守”两个字的真实含义。

站在竹林里和养鸡户拉家常,养殖户边撒谷子边告诉你他的致富计划,脸上的皱纹笑成一朵花,一百多只健壮的黑色土鸡就在脚边钻来钻去。李家山村和浙江泰顺县只有一河之隔,养鸡户夫妻俩往年都是在外打工,20xx年驻村书记来了,他放弃外出务工,在家跟着养起了土鸡。养鸡是一种尝试,前程未卜,但是交流中,你能感受到他内心强烈的一种信念——只要家门口能致富,绝不愿意让老人、孩子留守。

李家山村里有座红军桥,为纪念祖辈连夜修桥帮红军脱险的事迹而建,村民想做做桥的文章,搞乡村旅游。记者想去看看桥,一伙村民和村干部就陪着翻了两座山,走一路讲一路,他们的设想、桥的意义、周边配套的景物……你能感觉到村民们思想上的变化,他们不再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民,而是希望靠脑子、靠智慧去创造财富的新农民。

在村庄采写新闻,和在材料堆、政策库里找新闻是完全两种状态,村民生动的表情和言语,让你感受到一种由心而生的渴望,写起新闻来下笔如有神;而脚走出来的新闻,更有生活气息,群众也爱看爱读。这样的新闻作品会让记者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5

泉州地处东南沿海,咱厝人对海很熟悉,但当我们漫步沙滩,欣赏美景、品尝美食的时候,我们不会知道这些美丽背后的未知和凶险。这次的走基层我们就去了这样一个海边古镇——永宁,体验了一把真正“海脚人”的生活。

永宁镇,是石狮市东南部的著名滨海侨乡,位于闽东南泉州湾与围头湾中部的深沪湾北畔,与中国台湾隔海相望。靠海吃海,在永宁有不少人以“讨海”为生。我们去的时候,正是伏季休渔结束,鱼市最好的时候。早上八九点,渔船靠港,码头鱼市就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出价、砍价、称重、记账,声音之大让人觉得似乎在吵架,一会儿工夫,一筐筐海鲜就被买光了。村长说,一船十来万元的鱼能赚上一两万元,起初大家都感慨现在这“讨海”真是好赚,仔细询问才知,船东要赚这一两万元,先得花上近百万元买船,而在船上讨海的船长、船工,都是船东雇佣的,他们出海十来天工资一般要1000到1500元,与这工资相比,“讨海”营生背后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闽南有句俗语叫:“手里抱孩儿,才知父母当初时”,意思就是说凡事必须亲临才有体会,走基层亦是如此。大海的凶险,在影视作品里看过,在新闻里听过,但当你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倾听别人的海上历险故事时,更多的是对这些经历的猎奇和对当事人毅力的佩服。而当我们真正登上小小的渔船,驶离海岸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什么叫“无风也起浪”。岸上明明是风和日丽,到了内港就风浪渐大,站在船上采访,一个浪打过来,人都会站不稳。这个时候,我们才些许体会到“讨海人”“吃鱼不翻鱼”的禁忌背后,那种对大海未知危险的恐惧和无助。我们搭乘的渔船船长李锦典就是在这样的风浪中穿行了30多年。一次出海,少则三五天,多则十来天,吃住在船上,他经历的风险不少,但当我们问起,这个黝黑的海边汉子只会朴实地笑说这都没什么,现在已经比以前安全多了。

这种安全源自永宁梅林村的430信息站,这个站里只有3个工作人员,负责整个永宁镇300多艘船的管理工作,天气预报、遇险救助、船舶检查,一天24小时三班倒的工作,日复一日,可以说非常单调和枯燥。但就是这种看起来平凡的工作,为“讨海人”架起一张安全网,岸台与船台可以随时通讯,互通信息,一有危险,船台马上可以发出求助信息,岸台立即应急响应,向主管部门汇报,进行搜救。他们的工作很少有人关注,但对“讨海人”来说,他们却至关重要,采访时我们问工作人员需要什么,本以为在这么枯燥的工作环境,他们应该会想要点娱乐设备,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回答相当一致:只需要设备。一台设备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工作状态,但他们却连连感谢,因为他们觉得,多一台设备,海上的船只就多一分安全,“讨海人”能平安出海,平安归来,他们的工作就有了意义。

在永宁的时间不长,只有两天,要说真正体验当事人的生活还远远不够,我们只能试图更接近他们的生活,体会他们的工作,倾听他们的感受。真真正正地走下去,踏踏实实地沉下来,我们发现了很多以往没有看到或者被忽视的细节。有了细节、有了故事,才有鲜活的新闻。

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6

以前看柴静在采访时,面对采访对象总有个俯身的姿势,当时只是觉得这个姿势让人看着觉得舒服。不过,这次去南靖南坑走基层,面对采访对象,我也俯下身,和他们拉家常,听他们说了很多心里话。

从南靖县城出发,开往葛竹村,先是一路上坡。因为自己身体适应能力比较差,车子上到一定高度时,就开始感觉有不舒服,耳膜嗡嗡作响,脑袋也有点发蒙,集中不了精神,甚至有点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声音。我开始担心等下采访能不能扛得住,所幸,这样的状态只持续到要进村的那条路。

进村的这段路况实在糟糕,车子上下左右颠个不停,随行的同志说,这样的路有6公里,是南坑镇葛竹、金竹和高港三个村的必经之路。一路上,透过车窗才知道这路悬在半山腰,两边长满了芦苇和杂草。两公里的单行道上,只见到零星几辆摩托车。越是往山里走,路面也越是宽敞,不过越是泥泞起来,绕过几个弯后,我们手机就没了信号。随行的同志说,这三个村是九龙江西溪漳州段的源头,没有工业,环境特别好。路况虽然不好,但途中我们尽享游走在山清水秀之间的乐趣。

本只有20多分钟的车程,我们颠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到葛竹村。进村后,我们去了一户叫赖秋生的茶农家里,他们还给我们做了久违的大锅饭。赖秋生的妻子很是腼腆,忙活着炒菜炖汤,看到水槽里的菜还没洗,我们几个就动手帮忙。她说话声音不大,我得靠得近一点才能听得清楚,也许是这个动作,让她觉得放松了一些。一来二去,我们便熟悉了起来,炒菜那会儿,她还笑嘻嘻说起他们家这几年生活的变化,末了还靠过来夸我会炒菜。

午饭后,我们便去了茶园。这里的茶园很整齐,一溜一溜地挂在山腰上。一见他们扛着机器,噗噗噗地来回干活,我们也跟着上去动动手。我在后面扛着袋子,一溜过去,茶青越来越多,重得我快撑不住,可人家没停下来,我也不好意思叫停,只好咬紧牙根撑着,手上青筋都粗了起来,全身直冒汗,以至于后来整个下午,手臂抖个不停。都说茶叶是暴利行业,但我想,对于茶农来说,只能说是辛劳的回报。每一道繁琐的工序,都集结着茶农的汗水,单单采茶就让人累得够呛了。不过,赖秋生说,苦点不算什么,这几年,倒是进村的路,让他茶叶贬值了很多。

下午时分,我们到赖聪明家采访,他家正好在做茶,我一问一年能赚多少,对着镜头的他有点支支吾吾说不清。但一问他茶叶价格为什么低了,他就滔滔不绝了起来,他说进村的路实在太糟糕了,坑坑洼洼,很多茶贩根本不愿来,即使来了也会压低茶叶的价格。我们一起蹲在地板上聊了起来,他低着头在地上画了个圈说,要是路能修好,一年赚个十来万就没问题了。

片刻之后,他突然高兴地说,就在前一阶段,他们村里已经在筹钱了,据说高港和金竹也在筹钱,就是要修路,三个村已经筹集了87.5万元的资金,参与整修这条未来的“致富路”。对着镜头,他笑了起来,露出满脸的皱纹和所剩不多的牙齿,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后,不管怎么引导都说不出什么了。等我们收起话筒,他笑呵呵地凑过来悄悄地说,这三个村终于是齐了脚步了,早这么决定,如今村里该是另一番模样吧。现在就希望这路能修得快一点。

篇7: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

永宁镇,是石狮市东南部的著名滨海侨乡,位于闽东南泉州湾与围头湾中部的深沪湾北畔,与台湾隔海相望。靠海吃海,在永宁有不少人以“讨海”为生。我们去的时候,正是伏季休渔结束,鱼市最好的时候。早上八-九点,渔船靠港,码头鱼市就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出价、砍价、称重、记账,声音之大让人觉得似乎在吵架,一会儿工夫,一筐筐海鲜就被买光了。村长说,一船十来万元的鱼能赚上一两万元,起初大家都感慨现在这“讨海”真是好赚,仔细询问才知,船东要赚这一两万元,先得花上近百万元买船,而在船上讨海的船长、船工,都是船东雇佣的,他们出海十来天工资一般要1000到1500元,与这工资相比,“讨海”营生背后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闽南有句俗语叫:“手里抱孩儿,才知父母当初时”,意思就是说凡事必须亲临才有体会,走基层亦是如此。大海的凶险,在影视作品里看过,在新闻里听过,但当你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倾听别人的海上历险故事时,更多的是对这些经历的猎奇和对当事人毅力的佩服。而当我们真正登上小小的渔船,驶离海岸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什么叫“无风也起浪”。岸上明明是风和日丽,到了内港就风浪渐大,站在船上采访,一个浪打过来,人都会站不稳。这个时候,我们才些许体会到 “讨海人”“吃鱼不翻鱼”的禁忌背后,那种对大海未知危险的恐惧和无助。我们搭乘的渔船船长李锦典就是在这样的风浪中穿行了30多年。一次出海,少则三五天,多则十来天,吃住在船上,他经历的风险不少,但当我们问起,这个黝黑的海边汉子只会朴实地笑说这都没什么,现在已经比以前安全多了。

这种安全源自永宁梅林村的430信息站,这个站里只有3个工作人员,负责整个永宁镇300多艘船的管理工作,天气预报、遇险救助、船舶检查,一天24小时三班倒的工作,日复一日,可以说非常单调和枯燥。但就是这种看起来平凡的工作,为“讨海人”架起一张安全网,岸台与船台可以随时通讯,互通信息,一有危险,船台马上可以发出求助信息,岸台立即应急响应,向主管部门汇报,进行搜救。他们的工作很少有人关注,但对“讨海人”来说,他们却至关重要,采访时我们问工作人员需要什么,本以为在这么枯燥的工作环境,他们应该会想要点娱乐设备,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回答相当一致:只需要设备。一台设备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工作状态,但他们却连连感谢,因为他们觉得,多一台设备,海上的船只就多一分安全,“讨海人”能平安出海,平安归来,他们的工作就有了意义。

篇8:记者心得体会

围绕群众关心的事。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 也是人民的喉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 要时刻以“三贴近”的原则要求自己, 要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建议和要求, 处处事事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敢于为民鼓与呼, 善于为民解忧愁, 唯有如此, 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历史重任, 才能完成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使命, 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与好评, 才能提高和树立党的新闻媒体的战斗性、权威性, 才能办出一个既受广大读者欢迎、又被社会承认的名副其实的栏目。

多年来, 笔者采写的一些关注民主、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稿子发出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很多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譬如, 2003年笔者以《偏远山区一村庄, 电话为何恁难装》为题, 报道了禹州市鸠山乡陈窑村村民安装家用电话难一事。稿子发出后, 禹州邮电局高度重视, 很快写了申请, 向省邮电局要回80多万元安装费, 架线杆5公里, 为5个自然村的村民安装了80多部电话, 村干部代表村民不远百里来到许昌日报社, 给笔者送来一面写有“一篇报道寄深情, 偏远山村电话通”的锦旗。2006年笔者以《市区西大门没路灯, 居民出门路难行》为题, 报道了某社区街道没装路灯一事。稿子发出后, 相关部门很快筹资30多万元购置了变压器及有关设备, 为该街道安装了路灯。为此, 社区的居民很是感激, 专门聘请了锣鼓队、腰鼓队来报社把写有“为民代言, 为民解忧”字样的锦旗送给笔者。

围绕热点问题。所谓热点问题, 即政府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 无论是新闻媒体抑或是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 都应当担当起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责任, 勇敢地站出来, 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 而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进行舆论监督。监督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坚持通过舆论监督既要解决问题, 又不给社会添乱, 更不给政府帮倒忙的理念, 使被监督的热点问题既取得政府同意和群众满意, 又能获得有关部门或单位方方面面及时解决的效果。

许昌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 必须按照市委、市政府大政方针,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 去引导政策、引导舆论, 让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工作都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中去。舆论监督也一样。近年来, 通过《热线记者在行动》栏目的监督, 及时纠正了一些部门的偏离轨道的行为, 让他们和市委、市政府保持一致。譬如, 在全市开展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文明城、国家森林城、国家环境环保模范城活动中, 有些地区存在街道上车辆乱摆乱放、护城河污染严重等问题, 笔者通过采访进行报道后, 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污水处理厂很快投入使用, 车辆乱停乱放得到解决。

围绕政府或有关部门集中整治的重点。在选择新闻舆论监督的题材时, 《热线记者在行动》栏目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方面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寻找生活中存在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问题;另一方面, 这个问题又是政府或有关部门集中整治的重点工作。

《热线记者在行动》栏目是2001年许昌市委、市政府为配合城市创建活动而专门开办的。当时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对该栏目的指导思想是利用报纸对下属各部门单位在争创“三城”中行政不作为的现象进行舆论监督。为保证稿源, 笔者整天跟踪创建督察组深入基层进行督察, 发现问题进行曝光。在此期间, 有7名正科级干部在创建活动中因不作为被处理。同时, 市委、市政府利用该栏目对争创活动中存在的脏乱差、蚊蝇鼠厕、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进行曝光, 大大促进了城市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围绕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新闻媒体既是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工具, 又是宣传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阵地, 所以既要通过媒体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政策法律法规的咨询和服务, 又要通过媒体监督那些违反党的政策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人和事。但在监督上不能感情用事, 不能以势压人。《热线记者在行动》栏目严格根据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进行监督, 这样做既理直气壮, 又有力有理有据, 同时又能使被监督者接受, 便于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热线记者在行动》栏目从2001年开办至今已经有7个年头了, 作为该栏目的主要采写者, 7年来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稿子发出后, 打电话辱骂者有之, 写匿名信威胁者有之, 但有一点是笔者所欣慰的, 7年来, 我采写的数百篇批评稿子从未因一篇失实而被当事人告上法庭的, 从未造成被批评者来报社闹事上访的。

篇9:记者心得体会

不过,单反相机现在仍然牢牢把持着市场上最后一片“阵地”——专业摄影领域。这并不是说索尼产品在专业领域没有竞争力,而是有更多除了产品之外的因素在影响购买决定,比如系统兼容性、摄影师对器材的熟悉度、使用习惯等。目前,这一情况有所改变,过去总是拿着单反相机、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记者们,也开始使用索尼微单?相机和佩戴式摄像机。

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环境情况复杂且多变,说是现场如“战场”毫不夸张。记者们都知道“抢镜头”,很多时候能拍到就非常不容易,更不用说拍好了。所以,摄影记者对自己手中的相机,除了画质外,对稳定性、操作性、耐用性等有着更高的要求。

让我们来听听在新闻采访中试用了索尼微单?相机的几位摄影记者怎么说吧。

我这次试用的索尼设备主要有两台,分别是X1000V运动相机和A7SII,均让人印象深刻。

先来说X1000V运动相机。这款相机相当小巧,直接搁在口袋里,搭配腕表监视器使用非常方便。它能提供170度视角的大广角静态照片,在拍摄大场面时相当有用。搭配独脚架或者自拍杆,它能以高角度拍摄大场面全景,角度新颖。所有重要的场合,总少不了疯狂围堵的记者,在这种情况下,自拍杆加X1000V简直就是神器。

在拍摄一些大场景时,X1000V也表现出色。搭配独脚架使用,它可以通过软件直接连接手机取景拍摄、调节参数,非常便于记者传稿。

值得一提的是,X1000V在拍摄视频方面也非常强大:可以拍摄4K视频;电子光学防抖功能可以获得更加稳定、顺畅的视频作品,能克服拍摄者走路、运动时产生的抖动;腕表监视屏或者手机都可以连接相机,实时观看拍摄效果;广角镜头也带来非常震撼的视觉冲击感。

而另一台A7SII是一款主打视频拍摄的相机,其静态照片拍摄能力相当强悍。整机不大,搭配FE 24-70mm F4镜头的重量也比普通单反相机轻得多。

A7SII功能繁多,我花了不少时间熟悉操作,设置快捷键方便拍摄。我把C1键设置成白平衡调节快捷键,C2对焦点选择,C3对焦模式选择、C4取景器切换。会议采访需要拍摄的场景很多,这样的设置让拍摄模式切换变得非常方便。相机的高感光度画质很不错,ISO 3200时可用,提升了弱光拍摄能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机身的防抖功能,可以在拍摄静态画面时使用1/10秒的快门速度,极大拓展了可拍摄性。

相机的静音拍摄功能也让人印象深刻,有别于单反相机的轻声快门,索尼的是完全静音,在小会场内非常有用。

在总理记者会上,我用到了全景照片拼接的功能,通过手机及时将照片发出。由于视角独特、画质精细,照片登上了《新华每日电讯》的二版。

我这次试用的是A7SII。它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外形小巧,便于携带,机身和单只镜头的负重并不大。在移动拍摄的过程中,我背负两台大相机,一台光场相机,外加一台A7SII,并没有觉得比往常重很多,反倒节省了不少体力。

在拍摄过程中,我会选择A7SII内置的全景拍摄模式,只需要拨动拨盘,就能快速启动这个模式,并清晰地完成一张全景照片的拍摄。我用全景模式拍摄了“两会”代表入场、媒体排队等待的大场面全景画面,两张照片均成功签发。

这款相机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内置的无线连接模式。我能够直接通过App将相机里的照片导入手机,迅速使用手机进行必要后期处理,并直接上传。

我这次试用的是索尼微单?A7RII,搭配FE 16-35mm F4镜头。主要体会:一是相机轻巧,便于携带,这是A7RII的最大优势;二是功能设置中的“照片效果”、“微缩景观”选项可以实现一定的横向和纵向移轴效果,让拍摄变得比较有新意,照片效果中的其他选项,也有一定的吸引力;第三,手机无线发稿功能和遥控拍摄功能非常有用,可以实现远距离遥控拍摄和快速发稿;最后,拍摄小段视频可以实现自动追焦,非常实用。

上一篇:这节课的教学反思下一篇:电信公司各岗位职责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