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意识

2024-07-01

记者意识(精选十篇)

记者意识 篇1

竞争意识,就是记者在新闻采访报道工作中具有优于他人的能力。有这种能力的电视记者,就会思维清晰、反映敏捷、行动迅速,一旦有了新闻线索,能马上寻踪采访乃至报道。创新意识,是指记者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表现有别于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发挥,就能开拓视野,使报道的新闻具有独到见解和鲜明特色。电视记者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观察与判断能力,善于发现新闻线索,能迅速估量出其新闻价值并决定是否报道?如何报道?二是应变与配合能力,能及时排除采访拍摄中出现的问题,调动和整合所有的力量来完成采访拍摄任务。三是抢发新闻的能力,能克服一切困难,及时准确地向观众发布新闻。

竞争与创新应该是电视记者的灵魂。伴随着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对电视记者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电视新闻作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媒体之一,一定要在竞争和创新中才能赢得与“主流媒体”这个称号相匹配的独立天地。今天的电视观众不会对新闻事件发生一二天以后的报道感兴趣,也不需要对同类题材的报道总是千篇一律。因此,电视记者应该旗帜鲜明地树立竞争和创新意识,才能使报道独具特色,让受众满意。

电视记者的竞争与创新意识,首先表现为观察事物的立场、方法、判断力,以及政治敏感性和形象思维能力。各行业的深化改革及其内在变化和外在联系有何规律?实际工作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和矛盾?群众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如此种种,构成了改革时期的电视新闻报道之源,离开了这个源泉,其报道就谈不上新鲜之感。

那么,电视记者应该如何把握和反映时代潮流呢?最基本的作法是从培养观察与判断能力入手,悉心关注社会动向,研究和识别社会思潮,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没有这种能力,就不能不断地寻觅到新的报道对象并作出有份量的报道。除此以外,还必须提高形象观察的能力。这是电视记者认识对象和把握对象形象变化特征的根本方法与准确判断的依据。一般说来,电视记者的形象观察包括新闻现场以内和以外。新闻现场以外,是指平常坚持对自然景物、社会风貌、人物神态等作形象观察,以及对一切艺术品的欣赏,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为新闻现场以内的现象观察和采访拍摄奠定基础。电视记者的形象观察最终体现在新闻现场,就是根据新闻事实,提炼出新闻主题,选择报道对象本质的形象特征。通过现场形象观察,记者能作出如下判断:这一新闻事件是否值得报道?报道时机是否成熟?采用什么形式报道?报道的主题画面是什么?这种观察与判断的过程,也是记者体现竞争与创新意识的过程。

电视记者的竞争与创新意识还表现为应变与配合能力。在采访中,经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果记者墨守成规,很可能失去一些重要的新闻或有意义的趣闻。若是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与配合能力强,则能在遇到重大新闻题材时不错过、不遗漏。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采访中,更容不得记者墨守成规。因为这类活动不以记者的意图为转移,经常会出现记者容易忽略或难以捕捉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可靠的作法是事前详细了解活动情况,制定周密计划,设想出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及其对策。一旦遇上了突然情况,一方面要沉着冷静,密切注视事件的态势;另一方面,做到摄像机不离肩,随时准备启动快门。

当代电视新闻吸收了报纸、广播、电影、新闻摄影等行业的长处和技术,使其成为表现力极为丰富的现代化信息传播工具。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要求电视新闻的内容与表现手法多样化,而一条电视新闻往往必须依靠与记者一道工作的其他人去共同完成。从发现新闻线索到屏幕的映现,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各环节的配合是难以实现的,特别是动态性的新闻或者是批评性的新闻报道更是如此。例如,1999年番禺祈福新村发生了7人遇害的特大杀人案。当地公安局及时为媒体提供了线索,并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允许记者跟踪采访,直到抓获罪犯,破获此案。因此,记者要建立广泛的人脉关系,不断扩展新闻线索网络,努力做到“耳聪目明”。

抢新闻的能力如何?是检验电视记者竞争与创新意识的关键,没有抢新闻的能力,就谈不上竞争与创新。几乎所有成功的电视新闻作品,都是电视记者充分发挥了抢新闻的能力而获得的。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快”和“新”最能体现电视的特点。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一时间,全国各大电视台的记者都赶赴这里进行报道。中央电视台的工作尤为突出,他们每天为全国观众提供了及时、生动、感人的抢险救灾电视新闻报道。可以想象,他们带着沉重的摄像器材,攀悬崖、穿峡谷、住帐篷,忍饥受冻地在抢险救灾第一线跟踪拍摄;同时,要选择拍摄内容、角度,还要及时地把所拍内容从崇山峻岭之处传送到电视台播出。没有相当的抢新闻能力,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得这么出色的。

抢新闻更主要的是求“新”。这是电视记者竞争与创新意识的核心。“新”包括时效和内容以及表现形式。提倡抢新闻,要求记者既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又要严格遵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记者的职业道德,不能凭意气办事。但作为一名成熟的电视记者,任何时候都要树立抢新闻的意识,尤其是能够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的新事物和新事件,更应想方设法地抢,即使是一时吃不准的新闻,也要力先争抢到手,事后再慢慢消化,这是记者的责任。

电视记者的竞争与创新意识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竞争意识不仅反映在新闻的时效性上,也要包含有创新的属性。只谈“快”而不“新”,谈不上是好新闻,只谈“新”而不“快”,则会成为“旧闻”。发独家新闻、发今日新闻、发头条新闻,已不仅是对电视记者的技术要求,也是衡量电视记者政治思想素质的标准。

电视记者的竞争与创新意识并非从空而来,而是客观事物在记者脑中的反映。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认识、选择、提炼。首先,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学习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剖析矛盾。这是记者增强竞争与创新意识的基础。其次,电视记者要善于积累经验,敢于冲破禁区,不断拓宽自己的报道天地。如果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敢突破传统的框框,那么就永远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最后,电视记者要不断提高基本业务技能。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过硬的本领,不仅无力参与竞争与创新,就是完成一般报道任务也会力不从心。一名竞争与创新意识强的电视记者应该是采访、拍摄、写稿、剪辑的高手。

总之,竞争与创新意识是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和技能。这是新闻规律所决定的,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电视新闻节目的丰富多彩,电视新闻事业的兴旺发达,激励着电视记者创新意识的增强。

电视新闻编辑记者要具备策划意识 篇2

时间:2010-05-31 19:10:00作者:;来源:

● 温霞

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就是指在确定了新闻线索或报道思想之后,对即将实施的新闻活动做深度、广度的综合分析,周密地安排布置,以使新闻产生最大的社会影响力。那么,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的策划意识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在新闻选题中具备策划意识

1.编辑和记者所从事的工作既是政治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又是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好的新闻从业者要具有对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敏锐观察力和及时的信息捕捉能力。在这样一个前提下进行选题策划,才不会犯方向性错误,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例如在招远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招远电视台围绕市里的中心工作,精心组织策划“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金都经济和谐发展”系列宣传报道,深入宣传报道了招远市各行各业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弘扬了主旋律,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

2.了解民众关注热点,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策划选题的努力方向和表现视角。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加强与观众的沟通、交流,成功的策划正是基于对群众生活的关注和理解才备受群众关注。例如冬季供暖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百姓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去年入冬以来,我们围绕这个问题,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寻找切入点,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了解有关情况,采编了系列专题报道《又是一年供暖时》、《供暖:暖心还是暖身》等。节目播出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冬季里的温暖。

3.在宣传政策和关注焦点的同时,平时可以进行舆情调查,全方位搜集群众的需要及关注点,精心策划一些选题,从而保证新闻节目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同时,电视新闻工作者为了搞好选题策划,应努力提高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并加强知识积累和信息积累,策划、整合出高质量的新闻节目。如笔者策划采制的系列专题节目《露天烧烤何时休》,与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配合,共同出击,不仅很好地解决了露天烧烤存在的问题,也让老百姓看到了政府处理此类事情的决心,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在组织采制新闻作品时具备策划意识

1.为了使新闻节目有一个整体的思路,组织哪些稿件来构成框架和体系,是新闻工作者要细心思考、揣摩的一个课题。编辑应主动出击,大量全面浏览新闻,经常深入有关部门,挖掘一些比较鲜活的内容,对各类新闻事件的整体印象和背景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新闻稿件的基本走向。编辑、记者如果只坐在办公室,有什么稿件用什么稿件,势必使工作陷入被动,难以编排制作出有深度的新闻节目。

2.策划意识还应体现在新闻作品的创新上。采编人员每完成一件精品,都是用创新意识,“众里寻它千百度”,辛苦寻觅、艰苦思索、刻苦琢磨的结果,任何精品都离不开一个“新”字——或题材,或手法,或角度等等,总有让人耳目一新之处,这正是精品的亮点或卖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总吃别人嚼过的馍,从内容到形式,既“陈词”又“滥调”,这样的作品永远不可能受观众欢迎。

3.策划意识还应该在“深”度上下工夫。这个“深”,包括思想的深刻、分析的深入、细节的深挖以及背景的纵深开掘等。任何新闻事件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事件的各个方面都有复杂的关系,如何把握全局,使事件朝着好的方面转化,更需要编辑、记者具备策划意识。这种意识,不仅使新闻报道更有深度,也能使编辑、记者在事件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在新闻作品的编排中具备策划意识

1.新闻编排过程中,要具备策划意识,强化新闻节目的系统观念和整体意识,才能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新闻节目的基本职责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由于时政新闻多限于会议新闻、领导活动等,表现手法单一,所以在编排这样的硬新闻时要注意搭配软性社会新闻、文化体育新闻、社会趣闻等,激发观众的兴趣,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2.在新闻节目中,不可能每条新闻都能引起观众的长时间注意,如果把新闻节目编排得有起有伏,就能更好地刺激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就要求节目的题材、形态风格应该多元化组合,交错配置。如在节目中设置“板块结构”,合理使用间奏等,使节目富于变化,便于观众接受。招远电视台《金色家园》栏目定位时,首先清晰栏目板块结构,不到十分钟的节目,我们用分板块来达到播出时间短、新闻信息量大、反应速度快的目的。

浅议电视记者的策划意识 篇3

前些年,河南人和河南形象的问题,一度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新一届河南省委、省政府不仅充分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埋头苦干,扎扎实实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已基本实现了由原料大省向制造工业大省的跨越。从1999年起,省政府连续几年组织企业在新疆、甘肃、广西开办河南产品博览会,速冻食品、轻工机械、纺织产品迅速进入西部市场。事实说明,河南正在从中部崛起。为此,河南电视台新闻部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携手,决定吃透中央和省委的精神,掌握河南省情,策划一篇展示改革开放的河南的报道。主题确定后,上上下下都参与到具体策划中来。参加采访的记者抱着明确的目的,在大量采访微观新闻事实的基础之上,注意寻找与全国相吻合的点,提炼主题,提炼思想,提炼观点,最后确定为《中原之变》。报道把河南的变化分解为《河南打造中原城市崛起带》、《河南农民进城——破解“三农”问题的尝试》、《河南原料大省向产业下游突围》、《河南东引西进,推进全方位开放》、《河南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这样几个专题。报道做成后,从2003年9月20日到10月4日,分5次在中央电视台名牌节目《新闻联播》播出,可以说这是打造河南形象的一次有影响的宣传,是一次典型的策划创新。

综观过去,一些电视新闻栏目和消息质量不理想,办电视观念陈旧,提供给受众的信息服务层次浅,就是因为策划意识淡薄所致,加之节目编排、拍摄形式呆板,新闻标题缺乏新意,这就大大影响了观众的收视兴趣,影响了电视新闻在受众中的形象。

目前,主题性报道可以说是中国新闻的一大特色,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然而,这类报道毕竟不如事件性新闻单一、“好报”、“好看”,被人们形容是“背着石头上山”。那么具体到电视新闻的主题性报道,电视记者决不能让观众在屏幕上感受到沉闷或不舒服。恰恰相反,为了增加可视性,达到预期宣传效果,电视报道必须富有吸引力。这就要求记者有“举重若轻”的本领,要善于“弹钢琴”,除了努力奏出“复调”、“和声”的效果外,还应拓宽立体发展新思路,利用策划意识,使电视主题报道走出一条健康、有序、理性、稳健的发展之路。要善于把重大主题转化为可视性强、说服力强、新闻性强的节目。河南电视台新闻部2003年国庆节采制的5集电视新闻系列报道《中原之变》,就是一次成功的主题新闻策划。报道时间跨度大,所发生的新闻事件多,记者行程走访的单位和采访人员多,采访时需要大量的去粗取精、“沙里淘金”的工作。尽管制作起来不像动态的、事件性新闻那么简单、容易、快速。但是,记者在大量的详尽的采访中,进行分析研究,进行运筹谋划,进行理性升华,使报道所反映的主题深刻了,播出后不仅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称赞,还在全国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

主旋律的报道,记者队伍中不少人觉得难出彩。这里的关键问题,就是对报道题材的确定。一个好的选题,常常会带给受众满意的收视效果;相反,一个不好的选题,很难引起观众的兴趣。选题和策划反映了记者的业务水平。一个成熟的记者应有较高的策划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要积极探索选题的方法和技巧,要提高自己在选题策划中运用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全方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增强对选题的预见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在电视报道的切入点和方法、方式上,也应树立自己的策划理念。对于同一个重要的报道内容,可以从新近发生的一件小事切入展开正面报道,也可以转换角度,从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从侧面进行报道;还可以从令人吃惊的结果入手,采用倒叙的方法制作。总之,记者应该追求自己独特、新颖的报道风格。

电视新闻不同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作为平面印刷的报纸新闻多以解释、分析新闻事件见长;以电波为载体的广播新闻以速报性见长;同样以电波为载体的电视新闻的优势,在于报道新闻事件时图像与声音的同时传输。记者在进行策划时,就需要抓住电视媒体以图像和声音共同传输为主的特点,多策划一些“现场性”直播式报道。近几年在屏幕上来自新闻现场的直播报道一年比一年多,例如中央电视台策划的香港回归、澳门回归、长江三峡大堤截流、柯受良骑车穿越黄河壶口、神舟5号载人飞船升空等,都是在第一时间进行现场直播报道的。一些省台在森林火灾、矿难事故、水上遇险事件大营救以及特大交通肇事抢救现场,也越来越多地注意了“现场性”报道形式的运用,让处于“电视新闻报道”时代的受众从快速的新闻报道中,深深感受到电视新闻巨大的冲击力,电视新闻的速报性、同时性、现场性在这些报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法制记者的民生意识 篇4

一、选题视角更加注重民生共性

每天, 江苏城市频道新闻热线接到的线索和投诉超过800个, 很多投诉和信息, 在众览世界大事的记者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江苏城市频道的法制报道将民生作为选题的第一标准, 只要是和民众生活有关的事情, 存在共性的, 不论大小, 都会关注, 通过舆论的力量, 用法律的武器, 帮助受侵害方维护权益。

2012年初, 南京市民程先生的公交市民卡丢了, 当他赶到公交卡公司挂失时, 却被告知, 虽然卡是实名制的, 但里面的钱得一年后才能退。程先生卡中不过30元钱, 本想自认倒霉, 但想想有些不甘, 于是将问题反映给江苏城市频道法制节目组。

记者发现, 这并不是个例。看似很小的一件事, 关乎市民的日常出行和生活。于是江苏城市频道启动了法律援助律师团, 为五位有过类似经历的市民维权。后在与公交卡公司协调未果的情况下, 由市民团起诉, 江苏城市频道持续关注发起一场公益诉讼, 历时近一年, 让更多市民知道如何维权, 迫使公交卡公司变更了霸王条款。

像这样细小但关系民生的选题不少, 有的即便不能完全解决, 但至少告诉了公众解决的途径, 及有法可依的条例。这不仅仅是对新闻的敏感, 更是江苏城市频道法制记者的“民生共性”。

二、注重人文关怀, 体现民生草根性

法制新闻不仅要解读法律条文, 更要注重普及法律, 尤其是引用现实案件, 给公众以警醒。《法治集结号》节目和江苏公检法司各个部门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一手的法制新闻选题和资料很多, 其中不少刑事案件引人深思。

南京溧水一对夫妻因为长年误会加深, 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丈夫一怒之下在家中捅死了年仅28岁的妻子。不少观众纷纷要求对凶手进行严惩。最终南京市中院以故意杀人罪, 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本来这是一条普通的法制新闻报道, 但记者在与这名死刑犯交流时发现, 他家中还有不到10岁的孩子和70多岁的老人。老人和孩子是凶手的亲人, 也是这个案件的受害人。于是, 记者决定到案发地点, 也就是死刑犯的家中, 去挖掘案件背后的故事。

2010年9月22日中秋节前夕, 记者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车程, 来到了该犯在溧水的家。一亩荒地, 空旷的房间, 70多岁的老人拖着一条有残疾的腿, 照看着10岁不到的孩子, 孩子学费还没有着落。记者带来了一些现金, 留给了这一老一小, 并且问老人, 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老人突然跪下央求, 能否与儿子通一个电话。在征询多方意见之后, 记者拨通监狱的电话, 在监狱管理人员的帮助下, 老人终于和儿子通上话了。虽然只有5分钟的时间, 但看到老人流着泪, 让儿子好好改造的叮嘱, 感人至深。记者随后与当地妇女主任进行了沟通和情况说明, 村民们都表示, 如果老人和孩子有需求, 大家都会提供帮助, 让一老一小尽量脱离困境。

每一个案件新闻背后, 可能都有一个难以启齿但需要施以援手的家庭。新闻采访中多问一句, 细心发掘一下, 就可以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份力, 让社会充满温情。让冷冰冰的法制报道充满人情味, 并让潜在犯罪者看到冲动行为的代价, 这对建法治社会和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三、在法律援助中追求真实、公平

关于法律援助, 我国有明确的规定, 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 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每一个地区都有法援中心, 《法制集结号》节目组经常和法援律师一起, 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法律维权。一般来说, 申请维权的都是弱势群体, 有民工兄弟, 有孤寡老人, 还有残疾人。法援维权争取的是“公平”二字。

一次法律援助, 求助者是一群盲人按摩师, 他们无助地表示, 因为有可能会被无故辞退, 所以集体罢工, 希望能和店主进行协商。我们和法援律师赶往现场。在这家盲人按摩店中, 我们了解到发生争执的起因, 是盲人按摩师要求店家购买社会保险, 而店家没有买, 条件没有谈妥, 店主决定关门结业, 20多位盲人按摩师没处去。

根据我国法律, 雇主雇佣了员工, 应该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记者和法援律师找到店主要求其履行合同。在援助过程中发现, 盲人按摩师大多从外地来南京工作, 在老家他们都购买了社会保险, 如果老家的社保不退出, 在南京是无法购买的。记者和盲人按摩师再次沟通, 从我国法律法规的角度, 告诉他们社保没买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方式。最终这件事情得到了妥善解决。

记者意识 篇5

在這个时代里,任何一个普通的网民,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有通讯信号的地方,都可以将身边发生的新闻记录下来(包括影像)上传,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全世界共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一个有正常思维的网民,都可以成为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记录者。

这就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对报纸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众所周知,报纸通常是一日一报。一个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比如目前的日本地震、海啸、核泄露,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出现,报纸不可能做到及时更新。也就是说,在新闻的时效性上,报纸已经远远落后于其它媒体,包括广播、电视。

当然,现在报纸也在进行新媒体的探索,许多报纸都建立网站、手机报,实现了报网互动,做到了新闻的及时更新,也做到声像、文字的同步。但做为传统纸媒、尤其是党报,在公众心中依然有着较高的认可度,其权威性、公信力依然无可替代。在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党报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除了在办报理念上要有创新之外,做为一名党报的记者,也应该适应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提升自身素质,从纷繁复杂的资讯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提升党报的竞争力做出贡献。

首先,党报记者要培养专业意识。过去,人们称记者为“杂家”,也就是什么都知道,但换句话说,也就是什么也不专业。而在当今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一个新闻事件,往往引起人们对于事件本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探究。在不明就里时,人们期待着专家学者的出现,为公众解惑。如果记者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就无从与专家对话,也无法用通俗的语言将事件解释清楚。同时,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也就无法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形不成纵深报道,与网络、手机等媒体的报道大同小异,形不成竞争力。再者,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就无法从庞杂的社会信息中筛选出有新闻价值、有较高公众关注度的信息。

笔者认为,在公众均可以参与到媒体报道行列的今天,泛泛地报道事件本身的新闻形式已经不适合报纸的发展需求。报纸、尤其是党报,需要一批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释问题的“准专家”型记者,采写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报道,在众说纷纭中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其次,党报记者要有思考意识。发达的传媒带给我们的是海量的资讯,当然更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任何一个新闻事件,都会引来公众“围观”,大家各抒己见。党报记者,职责是宏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如果对新闻事件不加思考,不加识别,就有可能错误地引导社会舆论,最终影响公信度。现在,假新闻、失实新闻多得不胜枚举,更有许多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手机等媒体的高开放度传播不良信息。当然也有人利用党报党刊等媒体的公信度,发布信息,推诿掩责,粉饰过错。做为党报记者,没有思辩意识,没有探求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事实的态度,就有可能被误导,从而误导公众。

第三. 党报记者要有公众意识。过去,人们对党报的认识是“高高在上”,与公众距离较远,也就是不贴近。采的是官员,写的是专业名词,反映的是统计数字。这与网络等媒体产生了很大反差。事实上,网络在新闻竞争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公众可以普遍参与,人人都可以传播新闻事件,人人都可以探讨新闻事实,人人都可以参与到新闻过程中。这种亲近感,让很大一部分公众宁可在海量的媒体与电脑屏幕的闪烁中头晕眼花,也要坚持参与其中,乐此不疲。因此,笔者认为,党报也要放下架子,深入到群众中,以百姓的视角看GDP,以群众的感受反映大政方针,不做流于形式的表面文章。

第四. 党报记者要有责任意识。党报,做为目前公众传媒中威信最高的媒体,代表的是权威性、公信度及正确的导向。一个新闻事件,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一种心态:看党委、政府怎么说,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党报传递这个答案。所以,党报往往起到传递党委、政府的公信度、执行力和民众意识的职责。正因为如此,党报的记者,也一定要有公信度的意识,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也就是对公众负责,对党委和政府负责,对社会的舆论导向负责。

记者意识 篇6

关键词:电台,新闻记者,主体意识,受众意识

众所周知, 新闻记者承担着报道、歌颂、批评社会事件的重大责任。在新媒介蓬勃发展的今天, 电台新闻记者不应满足于从事简单、重复的新闻采写和播报等工作, 应该具备超越现有新闻行业的愿望和动机, 将记者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有机结合, 赋予新闻播放新的生命活力, 尝试以创新为目标的新闻采写探索, 从而以更加优质的新闻报道来满足听众要求, 提高广播电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为树立新的媒体品牌形象奠定基础。

一、电台新闻记者身份的现代阐述

随着时代的进步, 电台新闻记者的身份有了巨大的变化, 也为他们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电台新闻记者是为听众提供最鲜活新闻的创造者, 在进行新闻采编时要领悟传播者和听众之间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 既要体现出新闻记者的专业性, 又要具有一定的策划、沟通和外联能力, 这样才能获得新闻报道的第一手资料, 确保每个新闻报道的真实有效性。在这个社交媒体大肆盛行的时代中, 新闻记者除了作为真实播报新闻的代言人之外, 还要求他们能够都对社会事件、公共事务形成自己的看法和判断, 并且能够媒体与受众进行分享、讨论、解释等交流活动, 真正优秀的新闻人, 都可以脱离机构支持而拥有权威性。一旦记者身上具有了这样的权威性, 当一些突发或发生公共事件发生时, 受众将十分期待记者的看法与意见。

二、电台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的主体意识

所谓主体意识, 主要指的是事件的主体对事件所具有的自我认识, 包含主体的自主性、责任感、能动性和奋进精神。随着新闻记者身份的不断改变, 这种主体意识将影响记者的多个方面, 让新闻记者的工作变得更加有挑战性。例如, 采写新闻的独立性、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坚强的决心和屹立, 并决定了电台新闻节目的质量好坏。具有主体性是目前新闻从业者最重要的根本素质, 具体的讲,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记者的主体意识决定了新闻工作开展的好坏。衡量一名新闻记者水平高低, 已经从以前单纯考察记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逐渐转变为比拼新闻记者头脑中思想意识水平。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 通过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 来发现新闻事件背后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通过思想情感来打动每一名听众。优秀的新闻记者, 通常都具有很强的主体意识, 具备积极、执着、热情等品质的新闻记者, 才能写出更有感染力的新闻报道, 这缘于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 融专业性、独立性和感能动性等一体, 成为新闻资料的采集者和建构者。

其次, 主体意识在新闻挖掘和深度报道中也具有突出的作用。一方面, 这种主体意识让新闻记者保持了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使得他们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既不会盲从和轻信, 也不受人摆布, 形成了独特的视角;另一方面, 主体意识增强了记者的责任与使命感, 他们通常把目光敏锐地投向暴露现实的最佳点, 使新闻深度报道形成了很强的社会功能。

最后, 主体意识还可以发挥记者的能动性与创新精神。只有思维充满活力与张力, 才能挖掘主题深度, 提高新闻的质量和传播效果。主体意识中的创新精神, 不断督促新闻记者前进的内动力, 它能使记者不断突破自我、打破新闻采写和播报定势, 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

三、电台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的受众意识

受众不仅是媒体学的一个概念, 也是媒体竞争最基本的服务对象。所谓受众意识, 就是指新闻记者应具备以受众为中心的意识, 对受众层面进行划分, 然后进行新闻选题策划, 采写新闻稿件, 使得电台节目变得更加悦耳动听, 以达到吸引听众注意的目的。

(1) 新闻记者要站在听众的角度上, 突出服务受众的意识。根据资料显示, 大部分听众在收听新闻时, 都会对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显示出极大的兴趣, 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和盲从性。因此, 在采写新闻稿件时候, 要站在听众的角度上进行新闻选题, 既迎合广大听众的需要, 又要突出强势、贴心和即时服务。例如, 在新闻播报时可以选择现场连线与直播形式, 以平民的视角来深思新闻事件, 以即时新闻的形式给予听众新鲜感。

按照笔者多年的新闻一线经验来看, 深入基层抓新闻, 从看似平常的新闻事件中提炼出最具新闻价值的东西, 才是真正为受众进行贴心服务的重要表现。正因如此, 诸如《幸福养老工程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中国铁路发源地——百年唐山站驶入高铁时代》等多篇精品报道荣获新闻大奖, 成为电台广播与听众走得更近的重要手段。

(2) 电台新闻记者要善于引导听众, 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正如每一名媒体人都应该恪守媒体的责任与良知一样, 新闻记者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 这就要求他们应善于引导受众的需求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这也是促进社会环境良性发展的必要手段。正因为受众群体的素质参差不齐, 需求多种多样, 其中有些需要是纯洁高尚的, 而有些需求是低俗恶劣的, 新闻编辑就必须学会辨别和引导, 如果一味地迎合所有受众群体的需要, 就容易失去导向的功能, 破坏社会的正能量。

因此, 新闻记者要加强受众意识的培养, 引发受众的行为和思想参与, 促进受众可以对新闻报道主动的思考、关注和认同, 进而实现电台新闻传播的最理想效果。

四、结束语

通过对记者主体和受众意识的培养, 可以使他们在新闻工作中焕发出新的精神气质, 让电台新闻的采写与播报更加深入人心。这不仅是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的根本属性, 也对迎合受众心理和喜好起到了积极影响, 更为电台新闻节目的发展留下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郭琦.刍议党务学习对新闻记者个人素质提升的重要性[J].河南科技, 2012 (22) .

[2]李左军.论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J].科学中国人, 2014 (18) .

[3]方瑛.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科学中国人[J].2014 (24) .

记者意识 篇7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广播新闻记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广播新闻记者要积极转变思维,改变以前简单的新闻采写与传播方式,通过对当代新闻理论的学习,不断满足新时期全新的工作要求。具体说来,新闻记者要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进而全面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创作出更加优质的新闻报道,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新闻需求,从而全面提升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新闻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对广播新闻记者身份的阐述

记者是社会新闻传播的积极执行者,他们要及时采集社会上的重大新闻事件的具体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报道和传播,让市民及时了解相关的新闻热点和资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广大记者要牢记必须在工作中积极传达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同时努力为社会构建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对具体的新闻事件进行独立研究和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时将这些意见在稿件中进行一定程度的表达。

二、广播新闻记者应具有主体意识

广播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对具体新闻事件的独立思考、对相关社会问题的看法等。广播新闻记者要在传播新闻事件的同时,积极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新时期对广播新闻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记者要做到“采—编—播”一体化,实现新闻传播的高效率、高成果。

(一)主体意识对新闻工作的决定性影响

广播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决定了新闻工作的质量,这是因为在信息化的今天,要做好广播新闻记者的具体工作,除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具体要求以外,还要求新闻记者具有清晰敏捷的思维。一则社会新闻事件,在具有高度主体意识的记者的报道下,可以增加新闻事件的看点和吸引力,同时还可以根据新闻事件引发群众对相关社会问题的思考,提升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二)主体意识对新闻深度的影响

一则新闻报道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为了全面提升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和影响力,广播新闻记者就要全面加强自身的主体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做到客观公正。此外,新闻记者还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极强的责任感,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为社会传达积极健康的思想和内容。

(三)发挥广播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

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能促进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发挥,进而为具体的新闻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动力支持,有助于新闻记者发挥自身的思辨性,并积极发掘新闻背后的内涵与主题,进而提升新闻的质量和吸引力,为广大民众带来高效的新闻体验,提升民众的满意度。对于某一个专题的新闻报道,需要广播新闻记者积极联系实际,结合人民群众的思想与需求,在遵循新闻发掘与传播的各项规律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进而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新闻事件报道。这样做有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还可以促进受众对新闻内涵的理解和深化。

三、广播新闻记者的受众意识

新闻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喜爱,那么新闻工作可以说是失败的。受众意识也就是根据这个客观事实而来,它要求新闻工作人员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服务对象,同时通过对受众群体的细化,为自己的新闻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性,从而更加科学地进行新闻内容的选择和传播,满足不同群体的新闻需求,增加广播新闻的吸引力。

(一)为受众进行服务的意识

广播新闻记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进而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反应和意见,积极思考听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和希望,指导广播新闻记者针对受众的具体需求来开展工作。因此,在新闻的选题、采访、编写和报道环节都要考虑到受众的需求,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为受众带来符合其需要和利益的新闻报道。比如对某些重大新闻可以采取循环播报的方式,确保每个受众都能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二)在为受众服务的同时进行引导工作

广播新闻记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闻需求,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新闻服务的过程中要善于积极引导受众。具体说来,广播新闻记者要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促使广大受众在听取新闻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进而为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要根据受众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新闻报道,力求满足各个阶层人民的具体需要。同时还要确保广播新闻的定位,切忌为迎合观众而转变新闻工作的导向性,注意时刻保持正确的新闻工作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闻行业的相关社会功能和作用。

广播新闻记者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各项社会事件和新闻的知晓权,同时还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要对社会的舆论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因此,相关的广播新闻记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明确自己的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进而为人民群众传达高质量的新闻。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广播新闻记者的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广播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包括对具体新闻事件的独立思考、对相关社会问题的看法等。广播新闻记者要在传播新闻事件的同时,积极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通过对受众群体的细化,更加科学地进行新闻内容的选择和传播,满足不同群体的新闻需求,增加广播新闻的吸引力。

关键词:广播新闻记者,主体意识,受众意识

参考文献

[1]郭晶.优秀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意识[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7):64.

浅论记者的环保意识 篇8

环保意识是现代记者的必备素质之一

环保意识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环保意识并不是对记者的特殊要求, 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记者首先得具备环保意识。

众所周知, 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必需要牢牢打好五个根底, 即理论路线根底, 政策法律纪律根底, 群众观点根底, 知识根底和新闻业务根底。新闻记者的发现力应该包括他对生活意蕴正确的深刻的理解, 没有较高的理论素养, 就不可能有重要而深刻的发现。新闻记者既要志存高远, 又要脚踏实地在打好思想政治和业务根底上老老实实的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环保意识就是记者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就是从记者需要打好的这五个根底中衍生出来的。

新闻记者因其职业的特殊性, 所以会比普通大众更先掌握社会信息, 也因此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正在发生着的变化。

21世纪是人与自然关系大调整的世纪。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以及不断高涨的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运动, 考察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人类生产方式, 消费方式, 人口增长方式和自然资源利用方式上发生的生态环境转向, 以及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在人与自然方面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都预示着今天我们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环境革命, 这场革命开辟了划时代的新纪元, 将彻底改变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威胁人类生存的阴影, 已经不是20世纪上半叶袭来的核战争, 而是铺天盖地日益迫近的全球生态危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 已经变成伴随着“和平与发展”共生的“环境与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成为人类迈向21世纪走向未来的共识。

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生态问题的全球性特征和“只有一个地球”的生态事实, 确立起全人类利益的观念, 促使传统分立文化走向整合的生态文化。今天的环境革命, 将通过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重新定位和信息调控, 试图解决人类生存合理性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环保无国界, 环境问题就是代表这个时代的重要问题之一, 环境问题的新闻是顺应这个时代走向的, 是有热点的新闻。因此, 做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环保意识。

恰当运用环保意识

我们倡导的新闻记者要具备环保意识, 并不是简单地浮在表面上的, 不是说到了3月12日植树节我们就去跟着谈绿化, 到了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和5月6日世界环境日我们就跟在后面发发传单, 喊喊口号。环境问题做为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新闻记者能够像环境专家一样深入地学习了解, 然后再用清晰直白的方式表达出来, 让全社会的普通大众都能随之了解, 起到一个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急剧减少的耕地;日益退化的草原和荒漠化的土地;频频出现的河流断流;严重告急的水资源缺乏都使我们的国家面临着环境问题的严峻考验。

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警醒了人们, 破坏环境的最终结果将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无情报复。此后有更多的新闻记者把目光投向了环保题材。黑龙江卫视相继播发了《为了蓝天碧水》、《走进哈拉海》、《消失的哈拉海》、《远去的大荒》、《湿地的呼唤》等环保系列节目, 一个个披露破坏环境的事件, 呼唤环保意识的节目,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环保主题的节目也在全国新闻的各类评奖中一致受到好评。其中《消失的哈拉海》和《林蛙不归路》分别在中国新闻奖和中国电视新闻评奖中获得一等奖。环保节目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对世人有种强烈的警示作用。河南省的新闻工作者拍了一个关于水污染的电视片, 主管省长看了直掉泪。老百姓没水喝, 好多年都喝脏水, 天天讲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个地方官员责任心何在?看了片子以后, 政府马上采取了措施去解决。通过记者的工作能够让领导和群众都充满忧患意识, 对解决环境问题有紧迫感, 我们就有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

在有些新闻报道中, 我们也能看到有些记者由于缺乏环保意识, 使节目逊色、流俗, 甚至失去原有的价值。

不久前某省级电视台播出了一条新闻, 介绍某地一位农民根雕艺术家在农闲期间创作根雕作品, 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事。这原本是一件值得报道的好事, 可是记者在报道中说, 该片主人公在冬天上山去“刨”回达紫香的花根来当根雕材料。说这样一个冬天能赚到4000多元钱。这条新闻显然已经违背了我们正在倡导的环保原则。诚然根雕艺术是美好的获得经济效益也是值得报道的, 但主人公选材的方法不是去捡拾废弃的无生命的树根, 而是去刨有生命活力的达紫香花树根, 如今山上的树木已然不多, 这显然与环保理念背道而驰, 这样的新闻又有什么导向意义呢?正是人们不经意间做的这一件件“小事”, 累积起来, 就形成了环境恶化的后果。“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如果采制该片的记者能够有环保意识, 能够认识到其中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 那么这样的错误就可以避免了。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角色意识 篇9

出镜记者在报道时, 总是以主体的身份报道客体的事实, 从主观的视角体验客观的存在, 如果处理不好, 这些矛盾体常常会引起角色冲突, 从而最终导致角色差距甚至角色失调。那么, 让出镜记者产生正确的角色认知, 并且能够使不同角色在报道中和谐共存, 是我们将角色论引入出镜记者研究的重点。

一、角色意识的概念

角色理论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是试图按照人们所处的地位或身份去解释人的行为并揭示其中规律的研究领域。角色意识亦称角色观念, 是指个体在指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关系、地位、作用、规范、权利、义务、形象、行为等方面的认知、态度、情感的综合反映。1对于角色意识的研究, 能够明确角色“是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这几个重要问题, 从而有助于角色扮演。

二、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角色功能

1. 结构性功能

中国传媒大学高晓红教授于2005年5月在《现代传播》中发表了《直播的理念与要素分析》一文, 文章对电视记者在现场报道直播中所肩负的使命做了如下阐述:“第一, 交代新闻的背景;第二, 按照事情的逻辑联系跳跃式地报道新闻;第三, 担当新闻的开头与结尾;第四, 揭示画面背后的内容。”2

从高晓红教授的分析我们发现, 她所归纳出的作用都是我们传统认识中新闻主播的职责, 而现在出镜记者同样可以利用有声语言交代新闻背景、进行新闻叙事;并且记者出镜现场报道的位置越来越多样化, 可以以新闻导语的形式设计出镜, 还可以采用出镜形式完成整个报道内容, 采用何种方式完全根据新闻报道实际情况来设定。所以, 出镜记者的报道内容以多种的形式串联到新闻报道中, 使新闻报道的表现手段更加多样化。

2. 形式上的作用

雷蔚真、朱羽君在《电视采访学》一书中论述有关记者出镜问题时, 就电视记者现场出镜的作用, 做出以下总结:“第一, 记者带领观众亲临现场, 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第二, 使现场的信息更加条理化;第三, 搜集摄像机不能直接记录的信息;第四, 使采访更加深入。”3

上述总结是建立于“报道形式”上的,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形式较之前电视新闻报道的传统表达样式有了突破性的转变, 完全贴近电视新闻“现场主义”的意识。刚刚降生的新生儿用最本能的“哭”向世界发出“我存在”的信号;而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运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发出“我在现场”的信号。这个信号的发出所带来的冲击力, 直接捍卫了新闻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这是任何报道形式都不能比拟的。

3. 传播学意义下的作用

由于出镜记者的介入,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再不是冷冰冰的单纯依靠机器采集、机器传播的形式, 而是充满了鲜活而具体的“人”的个性, 使观众的收视过程恢复为最原始的面对面式的交流。从传播方式上来讲, 出镜记者打破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 当将人际传播引入其中时, 便成为了一种“人际拟态”的传播模式。现代的新闻传播理念是让观众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接近新闻本源, 现场直播基本上解决了时间同步的问题, 受众主观接受信息与客观发生的新闻事件同步, 使信息衰减可以减少到最小程度, 新闻的真实性毋庸置疑;而让电视观众到达新闻现场是不可能的, 出镜记者的出现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们用自己的感官代替观众了解异地异时的事物, 就像观众自己真的到了新闻现场一样。

三、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角色行为

对于“出镜记者”这个特殊的电视新闻元素, 人们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出镜记者都干些什么?”这就关系到我们如何界定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报道行为这个内容了。出镜记者虽然既不同于一般的电视记者, 也不同于新闻主播, 然而却与这两种角色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可以将出镜记者的报道行为概括为电视记者和新闻主播行为的交集。

1. 信息传达——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基本行为

在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中, 面对镜头将新闻基本信息传递给观众是最基本的出镜行为, 观众通过记者的报道了解新闻事件的基本动态、发生背景以及发展趋势等, 这种新闻基本信息的传递行为包括以下内容:

(1) 明确阐明报道时间及所在位置

在出镜报道时, 出镜记者首先要明确说出报道时间及所在位置, 阐明报道时间是为了证实记者报道与观众收看的同时性, 说明记者所处位置的目的是要证明“我在新闻现场”。“时间”是新闻价值中迅捷性的要求, “位置”是出镜记者报道者身份“存在”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第一句总是:“现在是北京时间某时某分, 我现在在某地为您做现场报道。”

(2) 新闻事实复述

出镜记者将自己在新闻现场采访到的相关人员、观察到的现场情况、以及事前调查的北京等内容, 以有声语言的形式传达给观众。新闻事实复述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的再加工行为, 出镜记者可以简单复述概要也可以详细复述细节。在复述新闻事实时, 既要信息丰富又要重点突出, 通过复述让观众能够大致明白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3) 现场情景描述

在现场报道中, 出镜记者还要运用观察描述法, 对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了新闻事件现场的周围环境、现场人物、现场氛围等情况进行“复制”型描述。现场情景描述包括人物描述、环境描述、物体描述等, 其中环境描述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核心点。现场情景描述要符合新闻真实客观的原则, 以实际存在为基础, 不允许有合理想象的成分存在。

2. 人物采访——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辅助行为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总的目的只有一个:揭示事实真相, 而在镜头前对新闻事件中涉及到人物的采访也是代观众了解新闻事实的手段之一。关于对人物的采访, 一般有两种情况:

(1) 获取未知事实

获取未知事实的实现途径是“问”与“答”, 也就是记者就不知道或尚不明确的信息向知情者、当事人、见证者等被采访者发问, 由摄像机记录双方问答过程。通过提问获取事实出镜记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功, 无论被采访者配合与否, 问出答案, 问出真实答案, 才能保证顺利地完成出镜报道的任务。

(2) 已知事实, “明知故问”

不是所有采访都是为了获取未知新闻事实的, 对于那些记者已经了解的事实, 有时为了突出新闻来源的真实感, 记者还要“明知故问”, 让新闻当事人亲自说出事实真相, 这种提问方式也是电视新闻报道独有的。

3. 事件评论——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提升行为

我们通常见到的电视评论一般是演播室主持人口播或画外解说式的, 而出镜记者也可以在现场即兴发表评述, 利用采访现场保留的各种形象信息, 与记者的评论相结合更能提升评论的完整性和可信度。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的现场评论更多的是对事态发展的合理预测, 而这种对新闻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是评价出镜记者素质的最高标准。

综上所述, 出镜记者是在新闻现场, 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当代电视新闻时态中, 出镜记者已成为了国内外电视媒体新闻现场报道的急先锋。只有不断增强出镜记者的角色意识, 才能规范其报道行为, 从而更好的发挥其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摘要:出镜记者在我国电视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报道行为虽逐步常态化, 但参差不齐、混乱无规范。明确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角色功能、角色行为, 增强其角色意识, 有助于规范出镜记者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报道行为。

关键词:出镜记者,角色意识,角色行为

注释

11 .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年3月第1版, 第178页.

22 .高晓红.直播的理念与要素分析[J].现代传播, 2005 (5) , 第94页.

简论新时期记者的职业意识 篇10

创新意识

首先是选题的创新。选题的广度要向全球扩展, 选题的深度要向纵深开拓。要遵循以下途径:一是对突发性新闻的选题要考虑如何阐述其意义。在注重时效性的同时, 要考虑它的前因后果, 深挖其内在的原因, 并预测其发展方向。二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的选题要考虑如何分析其背景。要改变忽视新闻背景, 使新闻流于平淡无深度的弊病, 加强对新闻影响的分析, 深化报道内容, 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三是对典型报道的选题要解释其原因。典型报道选题应将着眼点放在挖掘典型事件或人物的深层次原因上, 才能引导观众更好地理解典型。四是对问题新闻的选题要从重大原则出发, 选择重大的新闻事件;从紧迫性出发, 抓取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从适时性出发, 配合时势需要;从独特性出发, 善于抓热点中的“冷门”;从本质性出发, 抓有普遍意义的内容、本质的东西。

其次是在新闻内容的选择和整合上进行创新。要求新闻记者在新闻语言、文字、声音及画面各方面对新闻内容进行仔细的选择和整合, 注意内容的贴近性。在语言文字中使用和受众平等的语言, 让受众感受到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语言, 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解读, 很快能理解、接受。要换掉那些书面化的语言, 做到有真意, 去粉饰, 少做作, 勿卖弄, 追求口语化、大众化、平民化。语言文字要求简练, 有逻辑性。新闻记者在修改文字稿的过程中, 必须有清晰、明确的思路, 而不是随心所欲。

责任意识

一是传播责任。传播信息是记者要承担的一切责任中最基本的要求, 这是职业的规定。这里有三条:一是不能漏报新闻, 不能不作为, 该报的一定要报出去;二是不能报假新闻, 不能搞职务犯罪;三是尽量报重要新闻, 把工作做到最好。

二是政治责任。政治责任是指记者在采、编、报等阶段都要按政治准则、政治纪律办事, 是基于全局、全社会利益的准则。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提出之后,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强调的政治家办报。政治责任可细分为三种。

第一, 安全责任。新闻是社会的黏合剂、润滑剂, 在国家安全、稳定方面负有特殊责任。记者在履行国家安全责任方面, 做好是正常的, 做不好必定闯大祸。

第二, 导向责任。靠什么导向?一是靠言论直接指导, 旗帜鲜明;二是靠大量的事实、信息引导。这里首先要知道中央在抓什么, 这是大局;其次要了解群众在想什么, 这是基础;再次去找既符合中央精神, 又反映群众呼声的新闻事实, 即中间这个点。

第三, 监督责任。我们有各种机构、制度、纪律 (如人大机关、纪委等) 来行使监督, 这是硬监督;还要有传媒的舆论监督, 这是软监督。硬、软两手都要用, 监督才有效。从这个高度看, 就知道记者身上监督责任的政治意义, 是代行人民权力, 既要坚定, 又要慎重, 切记监督权不可滥用, 更不可公权私用。

三是文化责任。传媒人要对文化负责、对历史负责, 要传播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有积累性、批判性、创造性和普及性特征。它说明传媒和记者在文化构成的每个环节中都在起作用。平时看似简单的一个传播行为, 实际在完成积累、批判 (鉴别) 、创新 (表扬) 、推广四个动作。把分散的、庞杂的信息进行积累, 去伪存真, 筛选出那些最具创造性的个性的东西, 一边普及, 一边为历史留存。

策划意识

新闻记者在进行策划时, 始终要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要以新闻事实为基础, 将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央和地方的中心工作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的热点问题, 作为策划选题的重点。策划前, 必须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舆论导向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不能简单地为了追求新闻轰动效应, 而置大局和社会公众利益于不顾。在制订策划方案时, 要准确把握报纸定位, 选择不同的报道方式, 制订具有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能够紧紧吸引读者的方案。增强策划意识还要掌握好相关策划的时机, 新闻热点发生后, 新闻记者要抓住时机进行选题策划, 并根据形势发展随时调整报道方案, 以达到最佳的社会效果。

要强化策划意识, 应该培养记者的创造性思维。记者可以根据策划, 在版面上进行整体有序的统筹, 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个性风格和独创性。如何培养训练创造性思维?新闻从业人员要从自己的职业特点出发, 培养自己分析、判断、综合、理解能力。打破顽固的思维定式, 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提高发散思维能力。记者的策划实际上就是创造, 包括根据版面的宗旨和要求, 对小栏目的设置以及专题的策划, 等等。小栏目的设置一定要与市民的生活紧密相联, 不能概念化, 要具体化。同时要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

要强化记者的策划意识, 还必须培养超前意识。超前意识的构成“元素”都存在于现实社会中, 它在人的大脑中长期积累沉淀从而形成联想思维, 再把发生过的事件链接起来, 在重复出现的事件中找出规律性。这样就能从相关的事件链接中找到它的“终端”, 作出超前的判断和预见。新闻记者要强化策划意识, 只有经过不断地实践、总结, 加上锲而不舍地探索、创新, 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吴齐强:《转型期新闻记者职业道德规范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5) 。

[2].沈正赋:《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 《当代传播》, 2003 (5) 。

[3].范敬宜:《谈谈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上) 》, 《新闻实践》, 2004 (2) 。

上一篇:远程启停操作下一篇: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