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2024-05-02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精选6篇)

篇1: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邓亚萍的励志故事,一起来看一下吧。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 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 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 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 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 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 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 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篇2: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每天凌晨5点起床攻读

2月26日邓亚萍怀着复杂的心情,飞向剑桥。对她来说,这自然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但却又是一个艰难的起步。

“第二天就是开学上课的日子,全班一共9个同学,教室不大,9张课桌椅向着黑板,摆成半圆形。老师先让大家做自我介绍。接下来给每人发了两张讲义就开始讲课,课堂上没什么纪律,讲解方式也很随意,老师一边讲课,同学们一边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问题。我在云山雾罩中上完了课。四五个星期过去了,每天十五、六个小时的付出,但收效并不大,英语水平的提高也不显著。作为一个插班生要赶上其他同学困难太大。加上没有教材,每次上课才能拿到老师发的讲义,这种教学方法也很难让我适应。”

“生活的环境也不尽如人意。到英国留学的留学生,多数都是住在学校所安排的英国人家里,我也不例外。本想住在英国人家里,一来可以更多地了解英国的风俗民情,二来可以有更多的英语会话机会。但是我所居住的这个女房东家,距学校太远,而且房费伙食费很高,每月除了要交200多英镑房租,还要交100多英镑饭费,两项合起来每月的支出约合人民币将近5000元。对于自费到英国上学的我来说,惜金和惜时同样重要。”

“记得当我头一次穿着防雨运动衣,骑着自行车到学校时,许多同学见了都大为不解:怎么世界冠军还骑自行车来上学?是啊,世界冠军也是凡人,我的所有,是我用汗水换来的,它来之不易,我必须十分珍惜它。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困扰着我,我急切盼望能改变这种状况。”

“刚到英国不久,我想往家寄点钱,然而到邮局拿了单子,却不知如何填写,邮局的人在单子上指指点点,我却一脸茫然,我站在邮局前,两眼发呆,我能怎么办?问谁去?问了,自己还是听不懂,最后,只好悻悻而归。”

“开学前,为了让我熟悉一下环境,房东开车送我去学校转了一圈。第二天人家不送了,我虽然买了辆自行车,却找不到上学的路了,七拐八拐,赶到学校已经上课了。一向守时的我成了迟到生。我急得迸出几个单词解释,然而解释不明白,那滋味,那窘迫,现在都忘不了!”

邓亚萍就读的纽汉姆学院是隶属剑桥大学的一所小学院,类似于国内的语言进修学院。这里的学生主要以外国留学生为主,而邓亚萍是唯一来自中国内地的留学生。

“刚到剑桥的那段时间,我虽然比较刻苦,效果却不明显。我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的语言基础还相当薄弱,要想在剑桥这个精英云集的学府里站得住、学得好,更需要全力以赴地去拼搏。做学问与体育训练一样,没有任何捷径可寻,更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儿,一切靠自己去拼去搏吧。”为了赶功课,邓亚萍起早贪黑,每天只睡几小时。

“开始的一两个月之内,根本听不懂老师在上面讲什么,我把老师所有写在黑板上的东西照抄一遍。回到家里以后,自己再翻字典,再看。每天的生活比较单调,上课时间是四个半小时。下了课还有很多作业,吃饭对我来说好像都很费事,中午休息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我一般都不回宿舍,就是吃上午带去的三明治,然后看一会儿书。晚上经常吃的东西就是自己做的方便面条加青菜、西红柿和鸡蛋。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12点才能睡觉。”

虽然基础比其他同学差,她总是不甘心,想超过别人。这种好胜的心理后来才慢慢开始转变:“毕竟基础不同,从运动员到学生是一个非常大的转折,学习上升也要有个过程。”

回到清华,邓亚萍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国球的历史及发展》。从开题报告、到第一次提交论文、以至论文的最终修订,邓亚萍不仅每一项都达到标准,而且步步提前,赶在时间表前完成。

“我终于戴上了学士帽,在毕业典礼上,我用流利的英语向老师致词。”

2、邓亚萍在诺丁汉大学读书的励志故事

一看她学习的劲头就知道她是世界冠军

9月,邓亚萍从清华走进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原本更喜欢剑桥,那里风景可人,令我心醉。可我还是投奔了诺丁汉大学,因为诺丁汉大学有全英国最棒的外语系。”

“导师对我不太了解,似乎有些不放心,担心一个运动员能否完成学业。我恳切地对导师说:我可能比您的其他学生基础要差,请你多费心了,别人能听懂的课程,我可能要两次甚至多次,别人需要一年,我可能需要一年半甚至两年。但不管费多少力、多长时间,我都要把学业拿下来!我是那种很要强,性子也很犟的人,因此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

“在英国,修硕士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类似于应试教育。就是上一门课考一门,直到通过所有课程;另外一种是跟导师做课题研究,研究结束后做论文,如果论文通过就可以毕业,我采取的是第二种办法。比语言更难的是这里的学习方式,和国内真是大不一样。我有自己的导师,但并不经常见面。往往是他给我提供一个阅读书目清单,我自己到图书馆或大学找书,然后阅读。有了问题才和他预约见面、答疑。开始时,我很不习惯这种方式。而且我修的方向是‘中国当代研究’,一个似乎和体育无关的冷门专业,即便图书馆里也不一定有相关材料。这样,我就必须在不同的图书馆和大学里去找。不过,现在看来,这也是我在国外学习的重要收获之一。新的学习方式让我学会了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找到实现目标的办法。”

“打球的时候,视力两眼都是1.5,上学以后下降得很快,现在有一只眼已经0.6了。学习和打球相比完全是两码事,睡眠不足,上课总是犯困,眼睛睁不开,越坐越困,恨不得用根棍儿把眼皮撑起来。可对面坐着的是老师,你又不可能睡觉,更不可能溜号。刚开始时这种感觉特别明显,后来慢慢适应了这种生活,知道该怎样安排好作息,找到一些规律。”

“我的研究课题是《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例子用的就是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为了研究这个课题,我阅读了一些对中国女运动员的研究材料,大部分是外国人写的。这些外国人并没有真正了解中国女运动员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因此他们的研究并不到位。我希望能够从我开始,有人真正关注中国妇女和中国女运动员的研究。我也希望通过在国外学习,在工作中便可以尽量避免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以便更好地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而在国际体育界,能让人理解你的见解,接纳你的主张并非易事。”

学习上的她拿出打球时的劲头。按说老师安排的课程已经呈饱和状,每周天天有课,周末的作业也不轻松,做罢作业还要准备下一周的课,周而复始。可她还是觉得“吸收”得不够。

也难怪,她心里真的是着急。邓亚萍刚撂下球拍儿,就成了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一位年轻的委员,她恨不得赴会时能立马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于是,这位乒乓球世界冠军心底悄悄萌生着愿望早一点进入高级班,明年向Master(硕士学位)进军。

在诺丁汉大学上课的过程中,邓亚萍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抢着发言。老师用开玩笑说从她学习的劲头可以看得出她是一个世界冠军。“下了课,我必须匆匆赶到另一个老师那里去做个别辅导,这是学校针对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同而特别安排的单独辅导时间。每次出去开会之前,我的老师都会帮助我准备发言材料,纠正我的语音语调和演讲的方式方法。另外学校还专门为我开了一门课,教我如何用英语进行采访。在学校我过着典型的大学生三点一线式生活,和校园里那些普通的女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硕士学位我非拿不可,而且一定要在国外的大学里拿到。”那样的话,在中国的奥运会冠军当中,她可能又拿了一项第一。作为诺丁汉大学的一名学生,邓亚萍每天的时间表比较紧。“除了上语言系的课,还要上英语系的课。下了课还有很多作业,中午休息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

3、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的励志故事

“过语言关对我来说还有着另外的意义。当时我是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同时还负责国际乒联的一个项目,如果你没有办法跟别人交流,那么一切都是零。同时还有一个公众形象,就是说我毕竟代表着中国,同时代表着中国运动员,所以精神风貌是很重要的。”

一年后,邓亚萍面对严格的考官,用英语宣读了3万5千字的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以翔实生动的材料和清晰有力的论点论述了中国妇女及中国妇女体育的巨大发展和变化。临场考官的一致结论是:无条件一次通过!12月22日,她如愿获得硕士学位。萨马兰奇先生称赞她“拥有了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至此,从进入清华大学起,邓亚萍已在校园度过了近六个春秋,并将自己当年的小学“学历”变为研究生学历。邓亚萍坦言,从运动员到学生,尤其是一个留学生,她付出的努力并不亚于打球。“从对英语一窍不通到熟练地用英语与教授交流,从人生地不熟到朋友遍英国,从开始时的迷茫到后来的迎接挑战,每一步都走得很辛苦。但海外生活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真正了解了世界。”

其间,她还作为北京申奥成员,赴莫斯科为北京赢得奥运会举办权作了贡献。

207月13日,邓亚萍用流利的英语向国际奥委会委员呼吁:请给中国运动员一个机会,让我们做一次奥运会的东道主!

知识,没有止境。20,她如同一个长跑运动员,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新的拼搏——满怀信心地攻读剑桥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奥运会对当代中国的影响”,邓亚萍的“中国研究”又得以继续下去了。

2月24日,正在剑桥攻读博士的邓亚萍又回来了,在北京奥组委,新的忙碌又开始了。“我在剑桥的导师彼德·纽伦是一位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已经研究中国经济30余年,他深知20奥运会对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会有极高的经济研究价值,他认为我回国,不仅能为祖国服务,也能为论文收集第一手珍贵材料,因此,他特批我回国边工作,边学习。未来的工作很艰苦,但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的春节假期,她为了赶写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放弃了与亲人的团聚,买来一堆速冻饺子,每天的水饺餐伴她度过了假日。

“有人可能觉得我这是自讨苦吃,甚至有人说你的荣誉多得一大把,不攻读什么学位,后半生照样可以过得不错,即使读学位也不必那么辛苦,甚至不妨找个‘枪手’代笔写论文。但我读书上大学可不是为了‘镀金’,我上学只是要圆自己的读书之梦。我从自己与外国朋友交往中深切感受到知识缺乏、交流不畅。尽管基础差,我不想投机取巧走捷径,更不要说我就读的清华、剑桥等国际知名大学治学严谨,容不得弄虚作假!”

饺子可以速冻,人才却难以速成。邓亚萍学业上的成功与打乒乓球的辉煌,其实并非得益于她具备多大的天赋。恰恰相反,无论学业还是打球,她都是在先天条件不大有利的情况下,靠坚忍不拔的毅力,靠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金牌。

“我现在依然是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和改革委员会三个委员。特别是运动员委员会,委员都是很有名的奥运会冠军,都有自己代表的权益,很长一段时间我是唯一的亚洲委员,因此我不仅代表中国,而且还是亚洲的代表,有责任为亚洲和第三世界国家运动员争取权益。”在邓亚萍的努力下,运动员委员会已经向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提出在推举奥委会委员时必须有一名(共8人)亚洲委员的建议。

而她在剑桥的博士学业也已经到了第二年,谈到学业,邓亚萍说:“难啊,真是太难了,感觉压力很大。一天到晚就是绷着,所以感觉特别辛苦。但我要感谢当学生的这段经历,因为它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找到了自己新的价值。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在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博士,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

篇3:邓亚萍:不屈服命运的强者

名人, 总是吸引世人众多的眼球;

名人, 总是不乏大批追随、效仿的粉丝……

科学界名人、文艺界名人、军政界名人、商业界名人……名人是银河中的熠熠生辉的明星, 是光芒耀眼的美钻, 是传说中的凤毛麟角、人中龙凤。他们能呼风唤雨, 引领潮流。可是, 我们看到的总是他们成名后的荣耀, 谁又了解他们沉埋于地之际、淹没于茫茫黑夜之时曾经平凡的痛楚呢?他们成名的秘诀是什么?在成名的路上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呢?在“名人堂”里, 我们每期都将给大家讲述一位名人的成名史。希望通过对名人成名之路的讲述, 你能有所收获、得到启迪。

这一期我们推出的名人是奥运冠军邓亚萍。

入堂理由:邓亚萍是一个奇迹, 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身高只有150cm的邓亚萍克服了身体条件上的不足, 在乒乓体坛取得了令所有运动员都向往的辉煌战绩, 而且以惊人的毅力攻克了学习上的难题和困难, 取得了清华大学外语系学士学位、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硕士学位、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邓亚萍在人生道路上取得了一块又一块沉甸甸的“金牌”。

邓亚萍, 1973年生于河南郑州。曾获4枚奥运会金牌, 14次获得世界冠军头衔, 连续8年女乒世界排名第一。1997年退役, 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 现已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中国奥委会执委等职。

运动经历:5岁时开始学打乒乓球, 因为个子太矮被河南省队排除在外, 只好进入郑州市队。10岁时, 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后加盟河南省队, 1988年入选国家队。

最好成绩:第25、26届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和双打的双料冠军。

所获荣誉:1987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88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1990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0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1990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同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成名故事

“我总能找到自己行的理由”

童年的邓亚萍, 受任体育教练的父亲的影响, 5岁开始学打乒乓球。7岁的时候她已经拿到河南省 (少年组) 的冠军。那时与她同龄的一批队员都进河南省队了, 可她还没进省队。原因很简单, 教练嫌她个子矮, 手脚粗短, 没有发展前途。

当时, 面对外界的怀疑, 父亲不得不认真地与邓亚萍沟通, 问她是不是真的相信自己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好。父亲对年幼的邓亚萍说:“要打球, 你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球速问题, 你身材不高就必须把球打得快, 这样才有攻击性;二是步伐问题, 你个子矮, 别人跑一步, 你就要跑两步, 所以你一定要跑得快。否则你就别打了, 去上学。”

是继续打下去, 还是重新走上学习正轨呢?面对质疑和否定, 邓亚萍没有退缩。她下定决心, 一定要证明自己!天生个性挺“犟”的邓亚萍, 心里憋着一股劲儿, 训练反而更加刻苦了。

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 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 基本功更加扎实, 邓亚萍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 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对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来说, 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 心理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邓亚萍, 每闪、展、腾、挪一步, 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 手掌磨破了, 这是家常便饭!但邓亚萍从不叫苦、不喊累!年幼的她已经明白:为了心中的信念, 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负责训练的父亲, 有时都心疼得暗暗落泪!

付出总有回报, 由于邓亚萍的执著, 10岁时, 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 邓亚萍一举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这样, 之前关闭的河南省队的大门为她开启了。1986年, 在郑州市举行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 13岁的邓亚萍创造了击败世界女子冠军的奇迹, 她因此进入了中国青年乒乓球队。一年之中, 5次全国尖子选手比拼的队内大循环比赛, 邓亚萍取得了4次第一、1次第二的优异成绩。凭借实力, 1988年, 邓亚萍走进了国家队。

回忆童年的一波三折, 邓亚萍曾深情地说:“我从来不认为我不行, 也不知道为什么, 可能是打球的成绩一直不错的缘故吧。我从来没对自己失去信心或者想放弃。不管别人说我怎么样, 我总能找到我自己行的理由。我有我个儿矮的好处, 你有你个儿高的好处, 没关系!”

“我不比别人聪明, 但我能管住自己”

进入国家队的邓亚萍非常清楚, 自己能进队是张燮林指导顶着压力要她的, 机会来之不易, 她比任何一个运动员都珍惜这难得的机会。15岁的她发誓要玩命训练, 为国家争光, 为张指导争气!

每天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早晨8点她到乒乓球馆练球。上午练3个钟头的球, 她左右腾挪, 挥汗如雨, 不一会儿全身就湿透了。每隔一个钟头, 她就要换一件T恤衫。中午结束训练时, 她站在队尾, 短裤滴答滴答地往下滴汗, 不一会儿脚底下就被汗水滴湿了一圈。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 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 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 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就餐时间, 她就自己泡面吃。

邓亚萍在训练上不惜力, 肯吃苦, 同时又勤于动脑。她觉得要想超越自我, 必须在同样的训练时间里悟出别人悟不到的东西。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 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 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 一打就是两个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 教练将球连珠炮似的打来, 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 一丝不苟地接球, 而且一接就是1000多个。据教练张燮林统计, 邓亚萍每天接球打球1万多个。

日复一日的训练枯燥极了, 邓亚萍咬牙坚持着。打乒乓球总要旋转身体, 邓亚萍的颈椎、腰椎、膝关节、踝关节等所有带轴的部位都有伤, 腰肌劳损折磨得她疼痛难忍, 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 她一声不吭, 实在熬不住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血泡连着血泡, 她挑破血泡裹上纱布接着练。即使伤口感染, 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坚决不下火线。

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也收获了常人难以收获的硕果。独具慧眼的张燮林没有看错徒弟, 1989年, 邓亚萍和乔红搭档, 荣获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双冠军。1991年4月, 在日本千叶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 邓亚萍击败朝鲜对手获得女子单打冠军。1992年,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 19岁的邓亚萍与乔红这对黄金搭档一举夺得女子双打比赛的金牌。两天从搭档变成了对手, 邓亚萍夺得了女子单打金牌。1996年, 亚特兰大奥之后, 她们从搭档变成了对手, 邓亚萍夺得了女子单打金牌。1996年, 亚特兰大奥运会上, 邓亚萍和乔红成功卫冕乒乓球女子双打冠军。并且, 邓亚萍再次在女子单打决赛中折桂。她被誉为“乒乓女皇”、乒坛“小个子巨人”。

可以说, 是不服输的性格挽救了邓亚萍的运动生涯。面对成功, 邓亚萍说:“我不比别人聪明, 但我能管住自己。”著名的留学专家徐小平说:“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别人评价出来的, 而是自己显示出来的;不是别人认可出来的, 而是自己证明出来的。”邓亚萍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一切。

邓亚萍运动生涯上的成功, 也让很多教练从此改变了选择队员的标准。他们开始注重从各个方面综合地来评价队员, 而不单单从身材上来看。而邓亚萍也给那些身材不够好或其他方面不算出色的运动员带来了信心, 他们从邓亚萍身上明白了一个道理, 只要努力, 自己就还有机会, 至少还有梦想。

从“武”到“文”, 一切从零开始

恐怕邓亚萍进清华读书的时候, 大多数的人都会对她的实际文化水平表示怀疑。实际上, 因为基础太差而无法按正常要求毕业的运动员大有人在。即使拿到了毕业证, 人们也会认为这只不过是学校的政策倾斜。从来没有运动员像邓亚萍一样, 从运动场起步, 直至走进剑桥的校园。

1997年, 邓亚萍来到清华大学外语系学习。外语系的程主任和吕副主任对她非常负责, 她们关切地问邓亚萍:“你的英语怎么样?”

万万没有想到, 邓亚萍绞尽脑汁, 大小写都上阵了, 也没有写全26个英文字母。程主任和吕副主任没有责备邓亚萍。她们知道邓亚萍之所以英语这么差, 是因为从小就打球, 读书的时间太少了。她们决定给邓亚萍吃小灶, 从ABC开始教起。

从运动员到学生, 这是一次艰难的转折, 邓亚萍放下世界冠军的架子, 一切从零开始。她把睡眠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 经常学习到夜阑人静。有时, 一边走路一边看书, 就连吃饭的时间都用上了。

24岁了才开始正儿八经地念书, 困难可想而知。而学英语对于邓亚萍来说, 比打乒乓球难多了。邓亚萍是一个求真务实的人, 她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做作业也和完成训练课一样, 今日事今日毕, 毫不含糊。但是, 3个月过去了, 她的英语成绩提高不大。

1998年2月, 邓亚萍毅然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语言学校学习英语。老师在讲台前讲课, 她就像听天书似地一脸茫然。她告诫自己:邓亚萍啊邓亚萍, 你现在不是什么世界冠军, 你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留学生, 你的使命是顽强地学习。她住在一个英国老太太家里, 每天早晨8点背着书包骑自行车上学。上课听不懂她就用笔照葫芦画瓢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英文单词和短句记在本子上。下午3点半放学后, 她又骑着自行车到学习中心去学英语, 听磁带、练口语, 直到晚上8点学习中心关门后才赶回住所。回到住所, 邓亚萍也从不浪费时间, 她坚持用英语和房东交流, 按时完成作业和预习功课。

长时间固定姿势写稿诱发了邓亚萍的颈椎病, 头不能移动, 一动就疼得钻心。但是, 疼痛并没有使邓亚萍屈服, 她咬紧牙关, 以一种固定的姿势坚持查阅资料和写作。

她虚心向老师同学学习, 大胆张嘴说英语。尽管语法混乱, 但她终于能用不流利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了。5个月过去了, 当清华大学的老师再见到她时, 惊讶地发现她的英语大有长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01年, 邓亚萍取得了清华大学外语系英语学士的文凭。2001年9月, 她来到了英国的诺丁汉大学, 攻读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后她并没有满足而止步, 又动身前往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2008年11月29日, 经过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苦读, 拥有18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邓亚萍, 将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收入囊中, 这个曾因个子矮而不被看好的“乒乓女皇”再一次站上了新的高度。在剑桥大学近八百年的历史中, 这是第一次有像邓亚萍这种重量级的世界顶尖运动员拿到博士学位。

从打球到读书, 从“武”到“文”, 邓亚萍十一年来付出了大量心血, 因为她在读书的同时, 还要兼着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的工作。冠军得了, 博士拿了, 下一个人生目标会是什么?邓亚萍说:“博士学位仅仅是一个起点, 对我来讲, 路还很长, 无论做什么, 我都希望为国家、为社会做最大努力, 利用我的学识和经历, 为中国发展作贡献。”

下期名人预告:

阿里巴巴马云

关键词:

篇4:邓亚萍讲述申奥背后的故事

14次世界冠军,4次奥运会冠军,这些辉煌已被她抛在脑后。今天的邓亚萍,坐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的办公室里,笑意盈盈,俨然一位自信干练的职业女性。今年3月,她接受新的任命,即将上任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奥运村部副部长。

从1997年退役后,邓亚萍的学习和工作一直和奥运会息息相关。她参与了前后两次申奥工作,也品尝到其中的甘苦。她说参与申奥工作最大的体会就是:“没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胜利仍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是作了一些工作,但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强大了!”

奥运会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北京奥申委曾经做过民意调查:有94%的北京市民支持申办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同样在北京做了调研,他们的调查结果更高,是95%。为什么这么多的北京市民支持北京申奥?邓亚萍讲了一个她亲身经历的故事。

那是2001年2月,还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读书的邓亚萍接到北京奥申委的通知,回国参加奥组委评估团的接待工作,同时担任5位申奥形象大使之一。

回国后不久的一天,她到劲松附近的一家商场买东西。刚一进门,一个售货员看见她,十分激动地跑过来拉住她的手。开始她还以为是自己的球迷,可是对方开口却说:“邓亚萍啊,你是申奥形象大使,你一定要努力工作,多拉选票,一定要让北京办奥运会!”邓亚萍当时还有些意外,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售货员会对奥运会有这么大的热情?她反问道:“为什么您这么希望北京办奥运会呢?”售货员回答说:“如果我们北京办奥运会了,我们家的老房子马上就能拆迁了。”

“我当时真没想到是这样的回答。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响。我可以想象她的处境,如果申办成功,她就可以住新房子了。她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一个阶层,他们比谁都需要机遇,他们需要这次机遇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们申办奥运为什么这么得人心?中国老百姓期盼奥运会,不仅仅是因为奥林匹克精神,更是因为奥运能让我们的国家更美,让北京更美,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好。”

后来,为了成功申办北京奥运,在给国际奥委会委员做工作时,她时常讲起这个例子。“大道理他们很难听进去,这个鲜活的例子却能打动他们”。

卢森堡的亨利大公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之一。因为他是国家元首,很难有机会见到他。在整个申奥过程中,只有邓亚萍曾经被他召见。开始,邓亚萍以为只是一次礼节性的见面,谁知道一谈就是半个小时。邓亚萍介绍了中国的申奥理念、计划、准备情况之后,也把自己经历的这个故事讲给大公听。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亨利大公很激动。“他意识自己手中的一票能改变千千万万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和命运,这是非常神圣的一票。”

后来,就在投票的当天,何振梁在莫斯科碰到了亨利大公,亨利大公主动对何振梁说:“我将想着你们”。

“实际上,奥运并不仅仅是弘扬体育精神,还有更多的内涵,比如说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希望奥运会能够帮助更多人。北京有1300万市民,能够让他们的生活得以改善,不是比在任何其它城市举办意义更大吗?”邓亚萍也经常跟委员们说:“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是不是要到人更多的地方传播?从这个逻辑上来讲,也应该到中国来办啊。”

用真诚化解偏见

两次申办,历时8年,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路,邓亚萍用“残酷”来形容其过程。“1993北京在最后一轮以两票之差失利。在第二次申办时,我们更加谨慎,不放过任何一票,因为任何一票都可能是致命的。”

在向国际奥委会委员宣传中国的过程中,最大的困扰是大部分委员没有来过中国,对中国不了解,有些甚至抱有成见。“从第一次的失利中我们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2001年的这一次,我们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给委员做工作的时候更加人性化。”邓亚萍讲了一个例子:瑞典的一位奥委会委员公开反对北京申奥,跟他预约见面他也拒绝。为了争取他这一票,国际羽联主席吕圣荣得知了他的生日,又通过驻瑞典大使馆找到了他的住址,在他生日这天上门拜访。他住得偏僻,几番辗转才找到,不巧主人还没在家。吕圣荣在门口等待良久,只得把带来的鲜花留在门口才离开。这位委员回到家后看到门口的鲜花卡片,又听邻居说那位中国朋友如何苦苦等待,十分感动,“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对方能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之后他对中国申奥的态度也转变了。”

身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以及体育和环境委员会委员的邓亚萍自然责无旁贷。“我有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我与运动员委员会的委员们共事过,大家都是运动员出身,比较容易沟通。”

运动员委员会的十几个人,只有两三个人来过中国,且是多年以前。用他们的话说“你们当年穿的衣服只有三个颜色。”可他们哪里了解中国这十多年的变化是多么地翻天覆地。为了做他们的工作,邓亚萍先与在欧洲的委员们联系,然后按着预约的时间开始跑。一次,为了找到一位哈萨克斯坦委员,邓亚萍一直追到瑞典,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硬是找到了这位委员的住处。那天,她回到旅馆时,已是凌晨3点。为了见到在美国的鲍伯,邓亚萍曾在3天里从北京到洛杉矶打了一个往返,就是为了跟对方吃顿饭。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苏珊·奥尼尔是一个很难攻克的“堡垒”。由于中国也是游泳强国,她本就有所抵触,且她早年来过中国,对中国有些成见:“你们游泳池的水脏得要命,我想象不到如果我们的运动员到中国比赛将是个什么环境。”再加上中国以前出现过兴奋剂问题,她的态度很强硬,每次约她答复都是“没什么好谈的。”邓亚萍还是一有机会就抓住她谈,“真是磨破了嘴皮子”。在投票前一天晚上,邓亚萍约她吃饭,跟她谈了3个多小时,“我跟她讲,要看积极的一面。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一年都是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值的。只有中国把反兴奋剂条例写进了体育法,说明中国政府反兴奋剂的决心。我们有信心举办一次高质量的奥运会……”最后,虽然对方没有给出任何承诺,但是邓亚萍能感觉到她被自己说动了。北京申办成功后,苏珊·奥尼尔参加了大使馆举办的宴请会,“如果她不支持中国,怎么会来呢?”

回忆起那段日子的辛苦忙碌,邓亚萍说:“我做的工作其实是寥寥的。北京奥申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把各方面工作都做得充分细致,像三位中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先生、于再清先生、吕圣荣女士及还有很多的人员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投票前的激战

投票前一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5个申办城市——大阪、巴黎、多伦多、北京、伊斯坦布尔分别在莫斯科斯拉夫饭店主新闻中心举行了各自的新闻发布会。这是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的统一安排,可称之为“指定动作”。

新闻发布会安排在投票前一天,其成败对第二天的陈述、投票都将直接构成影响。各申办城市都使出浑身解数,派出最强阵容,来对付来自世界各地的上千名记者。

北京的新闻发布会是5个候选城市发布会中记者最多、气氛最热烈的。发布会尚未开始,工作人员正在布置主席台时,摄影记者们就开始一拥而上,把台上台下围得水泄不通。北京代表团成员北京奥申委代表屠铭德、王伟、楼大鹏、廖秀冬、邓亚萍入场时,全场掌声四起,记者们抢着拍照,场面异常火爆。

记者们提出很多富有挑战性甚至是刁钻古怪的问题,但代表团成员都从容作答。每个人都说着十分流利的英语,北京成为当天新闻发布会上惟一一个不用母语进行新闻发布的城市。从台上看,发言人显得很轻松,但实际上为了新闻发布会,代表团绞尽了脑汁。为了本次申奥,特别是到莫斯科以后,代表团的领导及工作人员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构思、策划,可以说他们没在凌晨1时半以前睡过觉。

新闻发布会临近尾声,一位瑞典记者起身问道:“为什么瓦尔德内尔极力支持北京申奥?因为他参与拍摄北京申奥宣传片,瑞典民众对他意见很大,你们怎么看?”这个与运动员有关的问题,自然由邓亚萍回答。她微笑着说:“瓦尔德内尔从80年代初就在中国训练,没有中国,就没有他今天的成绩。他真正看到了中国20年来的发展,所以我理解他为什么愿意拍这个宣传片。再说,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作为乒乓球运动员,他当然愿意奥运会在热爱乒乓球的国家举行啊。”她的英文发音和她的回答一样无懈可击,话音方落,记者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邓亚萍说,“这么多的中国运动员,我能赶上这个机会是很荣幸的。我也逼着自己必须学很多东西,把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改革开放这些年来的成就熟悉了解,还要通俗易懂地讲明白,不然就没有办法应对。”

两次陈述

两次申奥,邓亚萍都作为运动员代表作投票前的总结陈述。93年的时候,邓亚萍还一句英语不会,由原乒乓球和羽毛球管理中心的外事处长刘北剑写好几句话,她一句一句硬背下来。“陈述的前一晚我基本没有睡觉,嘴里反复叨唠那几句话,比参加世界大赛还紧张。轮到我上场时,我感觉心砰砰直跳。但毕竟参加过那么多场的世界比赛,一上场还是能够镇定下来,把那几句话顺利地背下来了。”

2001年再次准备申奥总结陈词时,邓亚萍已经在清华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本科学位,可以用英语写论文了。为了突出运动员的特点和感受,北京奥申委决定由邓亚萍自己来写这段陈述。短短两分钟的发言,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邓亚萍反复思考,写了好几稿都被自己推翻。这时,邓亚萍回忆起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时候,自己参加火炬接力,那时她真正感受到了老百姓是怎么看待奥运会的。“家家户户都把桌椅搬到了路边,喝酒、聊天,每张脸上都是笑容,就像过节一样。”这时,一群孩子围过来了,问她各种各样的问题:“你从哪来啊?”“为什么选你当火炬手啊?”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指着邓亚萍手中的火炬问她:“我能摸摸吗?”邓亚萍微笑着蹲下身:“当然可以啊,你可以拿着它拍照。”

“那个孩子的眼睛里闪着惊喜的光。他那一刻的笑容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我当时就想,我们国家有4亿青少年,如果让他们能感受到这种喜悦,那多好啊。”

于是,邓亚萍把这段经历写进了最后的陈述中。2001年7月15日的那一刻,邓亚萍对世界这样说:“让我与您及我的朋友杨凌分享我在悉尼参加火炬接力时的一段经历。人们高兴地欢笑着。一个小男孩向我走来,当他触摸到火炬时,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我能感觉到,在那个时候,他的一生发生了变化。如果奥运圣火能够来到中国,在4亿青少年的心中点燃,那该有多好啊!……现在,我们请您给我们一个亲身经历一届伟大的奥运会的机会。北京的奥运会将成为奥林匹克历史和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这将是激动人心的时刻,现在,我想与我的朋友一起与您们分享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陈述结束后,邓亚萍觉得更有信心了。“大家都感觉北京的陈述报告要比其它几个城市好。我们准备得太充分了。”

“任何事情从现在开始做都不晚”

从5岁开始打乒乓球,一直到24岁退役。她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训练和比赛上。1997年,由中国奥委会推荐,萨马兰奇亲自任命她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后来又担任体育和环境委员会委员。但是由于语言不通,无法跟其他委员沟通,因此,她选择到清华大学英语系学习,就是为了过英语关,以胜任奥委会的工作。

刚进清华时,老师想看看她的水平,让她写出26个英文字母,邓亚萍费了好大劲才写出来,还是大小写不分。“当时知道自己的水平,肯定是最差的一个。但是我做了一番分析,我经历的事情,我所承受过的压力,是其他同学无法和我比的,这是我的优势。我也坚信,任何事情从现在开始做都不晚。抱着这样的信念开始读书。”

每天5点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点。每天14个小时,她拿出训练时的勤奋,与英语搏斗。快一年过去了,她开始找到自己的路子,“我开始逐渐找到自己学习语言的门道了。虽然语言和打球是两回事,但任何事情做到一定高度后,其实都是通的。”最终,邓亚萍凭借论文《国球的历史及发展》顺利拿到了清华大学的本科文凭,更在毕业典礼上用流利的英语向老师致词。

过了英语关后,邓亚萍又发现仅仅会语言是不够了。“在国际组织里中国人没有多少。怎么样有中国人的声音,怎么样有中国人的一席之地,真的要看个人。国家是强大的后盾,但个人的魅力也要有。于是越发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不够,还是要往前再走一步。”

在这个信念的激励下,邓亚萍又到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专业是中国当代研究。2002年底,她以4万多字的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会冠军》,顺利获得了硕士学位。后来这篇论文被收藏在国际奥委会的博物馆。如今,她又把目标锁定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从2003年开始,邓亚萍一边工作,一边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奥林匹克品牌,“我的专业就是发掘奥林匹克的商业价值,实际上是寻求奥林匹克发展的原动力。”目前邓亚萍已完成了对部分奥运TOP赞助商的深度访谈,进入撰写论文阶段,为了完成博士生论文的一部分,她曾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写了20几天,没有下过楼,每天吃速冻饺子。长时间固定姿势写稿诱发了邓亚萍的颈椎病,头不能移动,她就以一种固定的姿势坚持查阅资料和写作。

多年的国外留学经历,邓亚萍认为西方教育给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去调查研究,做深入的扎实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决策,就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

篇5: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篇6:邓亚萍的故事精选

邓亚萍从小就是在一个良好的乒乓球环境下被熏陶的,因为自己的父亲就是当时一个十分优秀的乒乓球选手,所以也是把小小的她进行着这一个方面的培养,但是虽然也是同样喜欢这一个项目,邓亚萍却一直都是处于劣势,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个子矮小,更是被当时的省队认为不符合招生的标准。

如果是换做其他人可能就十分的灰心,但是邓亚萍的父亲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对其进行着鼓励,于是那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如何的她,开始更加刻苦的训练,为的只是能够让别人能够看到她的能力。九岁的邓亚萍就已经在全国的分赛区中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冠军,而后来就进入到了郑州市的体校开始了一边读书一边打球的经历。

这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是乖巧懂事的邓亚萍一直都在努力地坚持着,并且还能够把每一项都做的很好。后来的战绩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各大赛事上她都能够打败各种选手,然后成为当时的一个神话,甚至在当时的世乒赛上获得的冠军更是打破了当时的一个记录,因为她的出现,就是这个历史上最年轻岁数最小的冠军。

曾经的邓亚萍简直是引领了一个十分辉煌的时代,因为那时候的她只要是参加比赛一定会收获一个金牌,所以这个别人口中的神话,更是连续八年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但是没有放弃对于自己的一个更高的追求,邓亚萍还在学业上十分的用功,更是成为各大高校中一个十分渴求知识的学子。

虽然十分热爱这项事业,可是还是要腾出地方给更多的年轻人去施展,于是选择了退役的她暂时收起了自己的神话,开始了人生的另外一个故事。自从退役之后一直都没有闲着,邓亚萍从一个奥委会的职务再到共青团的市委书记,再到后来的报社的副秘书长,再到后来的大学教授等。

上一篇:陕西毛泽东思想学习小组理论框架内容下一篇:重阳节的横幅标语(185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