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的励志小故事

2024-04-22

邓亚萍的励志小故事(通用11篇)

篇1:邓亚萍的励志小故事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身高仅1.50米的邓亚萍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5岁时就开始学打乒乓球,因为个子太矮被河南省队排除在外,只好进入郑州市队。 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0岁时,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后加盟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 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1992年,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并与乔红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1993年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乒赛上与队员合作又夺得团体、双打两块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

如今,邓亚萍已经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前国家队男乒骁将,广东队的林志刚登记结婚,并把新家安在了北京崇文区的龙潭湖附近。从少年相恋到风风雨雨,再到牵手白头,如今的邓亚萍,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

篇2:邓亚萍的励志小故事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 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 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 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 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 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 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 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篇3:邓亚萍讲述申奥背后的故事

14次世界冠军,4次奥运会冠军,这些辉煌已被她抛在脑后。今天的邓亚萍,坐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的办公室里,笑意盈盈,俨然一位自信干练的职业女性。今年3月,她接受新的任命,即将上任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奥运村部副部长。

从1997年退役后,邓亚萍的学习和工作一直和奥运会息息相关。她参与了前后两次申奥工作,也品尝到其中的甘苦。她说参与申奥工作最大的体会就是:“没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胜利仍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是作了一些工作,但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强大了!”

奥运会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北京奥申委曾经做过民意调查:有94%的北京市民支持申办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同样在北京做了调研,他们的调查结果更高,是95%。为什么这么多的北京市民支持北京申奥?邓亚萍讲了一个她亲身经历的故事。

那是2001年2月,还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读书的邓亚萍接到北京奥申委的通知,回国参加奥组委评估团的接待工作,同时担任5位申奥形象大使之一。

回国后不久的一天,她到劲松附近的一家商场买东西。刚一进门,一个售货员看见她,十分激动地跑过来拉住她的手。开始她还以为是自己的球迷,可是对方开口却说:“邓亚萍啊,你是申奥形象大使,你一定要努力工作,多拉选票,一定要让北京办奥运会!”邓亚萍当时还有些意外,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售货员会对奥运会有这么大的热情?她反问道:“为什么您这么希望北京办奥运会呢?”售货员回答说:“如果我们北京办奥运会了,我们家的老房子马上就能拆迁了。”

“我当时真没想到是这样的回答。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响。我可以想象她的处境,如果申办成功,她就可以住新房子了。她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一个阶层,他们比谁都需要机遇,他们需要这次机遇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们申办奥运为什么这么得人心?中国老百姓期盼奥运会,不仅仅是因为奥林匹克精神,更是因为奥运能让我们的国家更美,让北京更美,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好。”

后来,为了成功申办北京奥运,在给国际奥委会委员做工作时,她时常讲起这个例子。“大道理他们很难听进去,这个鲜活的例子却能打动他们”。

卢森堡的亨利大公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之一。因为他是国家元首,很难有机会见到他。在整个申奥过程中,只有邓亚萍曾经被他召见。开始,邓亚萍以为只是一次礼节性的见面,谁知道一谈就是半个小时。邓亚萍介绍了中国的申奥理念、计划、准备情况之后,也把自己经历的这个故事讲给大公听。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亨利大公很激动。“他意识自己手中的一票能改变千千万万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和命运,这是非常神圣的一票。”

后来,就在投票的当天,何振梁在莫斯科碰到了亨利大公,亨利大公主动对何振梁说:“我将想着你们”。

“实际上,奥运并不仅仅是弘扬体育精神,还有更多的内涵,比如说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希望奥运会能够帮助更多人。北京有1300万市民,能够让他们的生活得以改善,不是比在任何其它城市举办意义更大吗?”邓亚萍也经常跟委员们说:“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是不是要到人更多的地方传播?从这个逻辑上来讲,也应该到中国来办啊。”

用真诚化解偏见

两次申办,历时8年,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路,邓亚萍用“残酷”来形容其过程。“1993北京在最后一轮以两票之差失利。在第二次申办时,我们更加谨慎,不放过任何一票,因为任何一票都可能是致命的。”

在向国际奥委会委员宣传中国的过程中,最大的困扰是大部分委员没有来过中国,对中国不了解,有些甚至抱有成见。“从第一次的失利中我们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2001年的这一次,我们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给委员做工作的时候更加人性化。”邓亚萍讲了一个例子:瑞典的一位奥委会委员公开反对北京申奥,跟他预约见面他也拒绝。为了争取他这一票,国际羽联主席吕圣荣得知了他的生日,又通过驻瑞典大使馆找到了他的住址,在他生日这天上门拜访。他住得偏僻,几番辗转才找到,不巧主人还没在家。吕圣荣在门口等待良久,只得把带来的鲜花留在门口才离开。这位委员回到家后看到门口的鲜花卡片,又听邻居说那位中国朋友如何苦苦等待,十分感动,“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对方能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之后他对中国申奥的态度也转变了。”

身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以及体育和环境委员会委员的邓亚萍自然责无旁贷。“我有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我与运动员委员会的委员们共事过,大家都是运动员出身,比较容易沟通。”

运动员委员会的十几个人,只有两三个人来过中国,且是多年以前。用他们的话说“你们当年穿的衣服只有三个颜色。”可他们哪里了解中国这十多年的变化是多么地翻天覆地。为了做他们的工作,邓亚萍先与在欧洲的委员们联系,然后按着预约的时间开始跑。一次,为了找到一位哈萨克斯坦委员,邓亚萍一直追到瑞典,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硬是找到了这位委员的住处。那天,她回到旅馆时,已是凌晨3点。为了见到在美国的鲍伯,邓亚萍曾在3天里从北京到洛杉矶打了一个往返,就是为了跟对方吃顿饭。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苏珊·奥尼尔是一个很难攻克的“堡垒”。由于中国也是游泳强国,她本就有所抵触,且她早年来过中国,对中国有些成见:“你们游泳池的水脏得要命,我想象不到如果我们的运动员到中国比赛将是个什么环境。”再加上中国以前出现过兴奋剂问题,她的态度很强硬,每次约她答复都是“没什么好谈的。”邓亚萍还是一有机会就抓住她谈,“真是磨破了嘴皮子”。在投票前一天晚上,邓亚萍约她吃饭,跟她谈了3个多小时,“我跟她讲,要看积极的一面。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一年都是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值的。只有中国把反兴奋剂条例写进了体育法,说明中国政府反兴奋剂的决心。我们有信心举办一次高质量的奥运会……”最后,虽然对方没有给出任何承诺,但是邓亚萍能感觉到她被自己说动了。北京申办成功后,苏珊·奥尼尔参加了大使馆举办的宴请会,“如果她不支持中国,怎么会来呢?”

回忆起那段日子的辛苦忙碌,邓亚萍说:“我做的工作其实是寥寥的。北京奥申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把各方面工作都做得充分细致,像三位中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先生、于再清先生、吕圣荣女士及还有很多的人员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投票前的激战

投票前一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5个申办城市——大阪、巴黎、多伦多、北京、伊斯坦布尔分别在莫斯科斯拉夫饭店主新闻中心举行了各自的新闻发布会。这是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的统一安排,可称之为“指定动作”。

新闻发布会安排在投票前一天,其成败对第二天的陈述、投票都将直接构成影响。各申办城市都使出浑身解数,派出最强阵容,来对付来自世界各地的上千名记者。

北京的新闻发布会是5个候选城市发布会中记者最多、气氛最热烈的。发布会尚未开始,工作人员正在布置主席台时,摄影记者们就开始一拥而上,把台上台下围得水泄不通。北京代表团成员北京奥申委代表屠铭德、王伟、楼大鹏、廖秀冬、邓亚萍入场时,全场掌声四起,记者们抢着拍照,场面异常火爆。

记者们提出很多富有挑战性甚至是刁钻古怪的问题,但代表团成员都从容作答。每个人都说着十分流利的英语,北京成为当天新闻发布会上惟一一个不用母语进行新闻发布的城市。从台上看,发言人显得很轻松,但实际上为了新闻发布会,代表团绞尽了脑汁。为了本次申奥,特别是到莫斯科以后,代表团的领导及工作人员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构思、策划,可以说他们没在凌晨1时半以前睡过觉。

新闻发布会临近尾声,一位瑞典记者起身问道:“为什么瓦尔德内尔极力支持北京申奥?因为他参与拍摄北京申奥宣传片,瑞典民众对他意见很大,你们怎么看?”这个与运动员有关的问题,自然由邓亚萍回答。她微笑着说:“瓦尔德内尔从80年代初就在中国训练,没有中国,就没有他今天的成绩。他真正看到了中国20年来的发展,所以我理解他为什么愿意拍这个宣传片。再说,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作为乒乓球运动员,他当然愿意奥运会在热爱乒乓球的国家举行啊。”她的英文发音和她的回答一样无懈可击,话音方落,记者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邓亚萍说,“这么多的中国运动员,我能赶上这个机会是很荣幸的。我也逼着自己必须学很多东西,把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改革开放这些年来的成就熟悉了解,还要通俗易懂地讲明白,不然就没有办法应对。”

两次陈述

两次申奥,邓亚萍都作为运动员代表作投票前的总结陈述。93年的时候,邓亚萍还一句英语不会,由原乒乓球和羽毛球管理中心的外事处长刘北剑写好几句话,她一句一句硬背下来。“陈述的前一晚我基本没有睡觉,嘴里反复叨唠那几句话,比参加世界大赛还紧张。轮到我上场时,我感觉心砰砰直跳。但毕竟参加过那么多场的世界比赛,一上场还是能够镇定下来,把那几句话顺利地背下来了。”

2001年再次准备申奥总结陈词时,邓亚萍已经在清华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本科学位,可以用英语写论文了。为了突出运动员的特点和感受,北京奥申委决定由邓亚萍自己来写这段陈述。短短两分钟的发言,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邓亚萍反复思考,写了好几稿都被自己推翻。这时,邓亚萍回忆起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时候,自己参加火炬接力,那时她真正感受到了老百姓是怎么看待奥运会的。“家家户户都把桌椅搬到了路边,喝酒、聊天,每张脸上都是笑容,就像过节一样。”这时,一群孩子围过来了,问她各种各样的问题:“你从哪来啊?”“为什么选你当火炬手啊?”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指着邓亚萍手中的火炬问她:“我能摸摸吗?”邓亚萍微笑着蹲下身:“当然可以啊,你可以拿着它拍照。”

“那个孩子的眼睛里闪着惊喜的光。他那一刻的笑容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我当时就想,我们国家有4亿青少年,如果让他们能感受到这种喜悦,那多好啊。”

于是,邓亚萍把这段经历写进了最后的陈述中。2001年7月15日的那一刻,邓亚萍对世界这样说:“让我与您及我的朋友杨凌分享我在悉尼参加火炬接力时的一段经历。人们高兴地欢笑着。一个小男孩向我走来,当他触摸到火炬时,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我能感觉到,在那个时候,他的一生发生了变化。如果奥运圣火能够来到中国,在4亿青少年的心中点燃,那该有多好啊!……现在,我们请您给我们一个亲身经历一届伟大的奥运会的机会。北京的奥运会将成为奥林匹克历史和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这将是激动人心的时刻,现在,我想与我的朋友一起与您们分享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陈述结束后,邓亚萍觉得更有信心了。“大家都感觉北京的陈述报告要比其它几个城市好。我们准备得太充分了。”

“任何事情从现在开始做都不晚”

从5岁开始打乒乓球,一直到24岁退役。她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训练和比赛上。1997年,由中国奥委会推荐,萨马兰奇亲自任命她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后来又担任体育和环境委员会委员。但是由于语言不通,无法跟其他委员沟通,因此,她选择到清华大学英语系学习,就是为了过英语关,以胜任奥委会的工作。

刚进清华时,老师想看看她的水平,让她写出26个英文字母,邓亚萍费了好大劲才写出来,还是大小写不分。“当时知道自己的水平,肯定是最差的一个。但是我做了一番分析,我经历的事情,我所承受过的压力,是其他同学无法和我比的,这是我的优势。我也坚信,任何事情从现在开始做都不晚。抱着这样的信念开始读书。”

每天5点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点。每天14个小时,她拿出训练时的勤奋,与英语搏斗。快一年过去了,她开始找到自己的路子,“我开始逐渐找到自己学习语言的门道了。虽然语言和打球是两回事,但任何事情做到一定高度后,其实都是通的。”最终,邓亚萍凭借论文《国球的历史及发展》顺利拿到了清华大学的本科文凭,更在毕业典礼上用流利的英语向老师致词。

过了英语关后,邓亚萍又发现仅仅会语言是不够了。“在国际组织里中国人没有多少。怎么样有中国人的声音,怎么样有中国人的一席之地,真的要看个人。国家是强大的后盾,但个人的魅力也要有。于是越发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不够,还是要往前再走一步。”

在这个信念的激励下,邓亚萍又到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专业是中国当代研究。2002年底,她以4万多字的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会冠军》,顺利获得了硕士学位。后来这篇论文被收藏在国际奥委会的博物馆。如今,她又把目标锁定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从2003年开始,邓亚萍一边工作,一边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奥林匹克品牌,“我的专业就是发掘奥林匹克的商业价值,实际上是寻求奥林匹克发展的原动力。”目前邓亚萍已完成了对部分奥运TOP赞助商的深度访谈,进入撰写论文阶段,为了完成博士生论文的一部分,她曾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写了20几天,没有下过楼,每天吃速冻饺子。长时间固定姿势写稿诱发了邓亚萍的颈椎病,头不能移动,她就以一种固定的姿势坚持查阅资料和写作。

多年的国外留学经历,邓亚萍认为西方教育给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去调查研究,做深入的扎实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决策,就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

篇4:邓亚萍的励志小故事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篇5:邓亚萍的故事精选

邓亚萍从小就是在一个良好的乒乓球环境下被熏陶的,因为自己的父亲就是当时一个十分优秀的乒乓球选手,所以也是把小小的她进行着这一个方面的培养,但是虽然也是同样喜欢这一个项目,邓亚萍却一直都是处于劣势,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个子矮小,更是被当时的省队认为不符合招生的标准。

如果是换做其他人可能就十分的灰心,但是邓亚萍的父亲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对其进行着鼓励,于是那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如何的她,开始更加刻苦的训练,为的只是能够让别人能够看到她的能力。九岁的邓亚萍就已经在全国的分赛区中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冠军,而后来就进入到了郑州市的体校开始了一边读书一边打球的经历。

这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是乖巧懂事的邓亚萍一直都在努力地坚持着,并且还能够把每一项都做的很好。后来的战绩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各大赛事上她都能够打败各种选手,然后成为当时的一个神话,甚至在当时的世乒赛上获得的冠军更是打破了当时的一个记录,因为她的出现,就是这个历史上最年轻岁数最小的冠军。

曾经的邓亚萍简直是引领了一个十分辉煌的时代,因为那时候的她只要是参加比赛一定会收获一个金牌,所以这个别人口中的神话,更是连续八年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但是没有放弃对于自己的一个更高的追求,邓亚萍还在学业上十分的用功,更是成为各大高校中一个十分渴求知识的学子。

虽然十分热爱这项事业,可是还是要腾出地方给更多的年轻人去施展,于是选择了退役的她暂时收起了自己的神话,开始了人生的另外一个故事。自从退役之后一直都没有闲着,邓亚萍从一个奥委会的职务再到共青团的市委书记,再到后来的报社的副秘书长,再到后来的大学教授等。

篇6:邓亚萍故事

退役后,她先后在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

19邓亚萍任国际奥委会户外员委员会委员。

任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委员。

,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身为世界劳伦斯体育学会的唯一中国会员。在她和前中国体育协会主席何慧娴的倡导下,联合许海峰、李宁、谢军和杨扬四位世界冠军。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在中国体育协会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并出任主席一职。目前,委员会共有15位世界冠军一同开展爱心公益活动。

篇7:走进百老汇的“小张君秋”薛亚萍

1986年,在山东戏曲学校读书的李青,决心拜入薛亚萍门下,学习张派唱腔。薛亚萍是张派创始人张君秋的亲传弟子,虽出身菊坛世家,却没上戏校,而是住在张君秋家里学了整整三年戏。

“白天听张先生说戏、吊嗓子,晚上在后台看化妆,在侧幕看表演。这段机遇难得的黄金岁月,使她学到了张派艺术的精髓”。但命运给薛亚萍开了个玩笑。虽然有着一身技艺,可偏偏没有戏校的毕业证。

济南市京剧院著名琴师何振清说,“当时京剧有门户之见,没有经过科班都不认可,她考了很多京剧院(团)人家都不要。”直至1968年,出师三年后薛亚萍才考入山东省京剧院。

深受张君秋影响的薛亚萍,对收徒一事颇为重视。并没有直接收李青为徒,而是让李青跟着她学了一折《坐宫》,想瞧瞧李青是否合适。

这出戏是生、旦唱腔成就较高的传统戏之一,一共四十多分钟,李青足足学了半年,方才出师。此时济南市京剧院招人,李青就凭着这出戏去考试。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跟着张君秋整整学了三年的薛亚萍,找工作时屡屡碰壁,但李青却凭着这段《坐宫》,一举通过。

没过多久,师徒俩就有了第一次合作机会。

1987年,济南京剧院上演全本《玉堂春》,离着公演只剩下两天,票都卖光了,扮演苏三的演员却有事不能出场,剧院就相中了李青。

李青是个实打实的新人。戏是学过了,可没公演过,压根撑不起来,院里领导就跟她谈,能不能与薛亚萍一起合作演出。

此时的薛亚萍已经是山东京剧院的顶梁柱,合作对象都是方荣翔这类名角,《秦香莲》、《玉堂春》、《望江亭》、《状元媒》都是她的代表剧目。李青形容自己“很紧张,战战兢兢找老师去,老师能同意吗”?

还生着病的薛亚萍回答,“救场如救火,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我能动,我带你演。”

此时刚刚三月,春寒料峭,已经41岁的薛亚萍每天坐着3路公交车,从花园庄赶到位于大观园的大众剧院跟着排练。公演那天,薛亚萍安慰李青说,“有我在这儿,你放心大胆的演”。李青回忆当时,“我演的时候,老师早早就扮上了,她就站在台口,一直看着我演,给我把场”。

李青说,“我与老师形同母女,从拜师到她出国,老师一直在我身边,从唱戏到做人,包括我生活,都尽心尽力。当年张先生如何教她,她也是如何教我。”

篇8:邓亚萍故事

一年后,邓亚萍应对严格的考官,用英语宣读了3万5千字的论文——《从小脚女生到奥运冠军》。以翔实生动的材料和清晰有力的论点论述了中国妇女及中国妇女体育的巨大发展和变化。临场考官的一致结论是:无条件一次透过!12月22日,她如愿获得硕士学位。萨马兰奇先生称赞她“拥有了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至此,从进入清华大学起,邓亚萍已在校园度过了近六个春秋,并将自己当年的小学“学历”变为研究生学历。邓亚萍坦言,从户外员到学生,尤其是一个留学生,她付出的发奋并不亚于打球。“从对英语一窍不通到熟练地用英语与教授交流,从人生地不熟到朋友遍英国,从开始时的迷茫到之后的迎接挑战,每一步都走得很辛苦。但海外生活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真正了解了世界。”

其间,她还作为北京申奥成员,赴莫斯科为北京赢得奥运会举办权作了贡献。

7月13日,邓亚萍用流利的英语向国际奥委会委员呼吁:请给中国户外员一个机会,让我们做一次奥运会的东道主!

再回剑桥:学习、紧张工作与速冻饺子

知识,没有止境。20,她如同一个长跑户外员,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新的拼搏——满怀信心地攻读剑桥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奥运会对当代中国的影响”,邓亚萍的“中国研究”又得以继续下去了。

2月24日,正在剑桥攻读博士的邓亚萍又回来了,在北京奥组委,新的忙碌又开始了。“我在剑桥的导师彼德·纽伦是一位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已经研究中国经济30余年,他深知20奥运会对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会有极高的经济研究价值,他认为我回国,不仅仅能为祖国服务,也能为论文收集第一手珍重材料,因此,他特批我回国边工作,边学习。未来的工作很艰苦,但这是十分好的机会。”

的春节假期,她为了赶写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放下了与亲人的团聚,买来一堆速冻饺子,每一天的水饺餐伴她度过了假日。

“有人可能觉得我这是自讨苦吃,甚至有人说你的荣誉多得一大把,不攻读什么学位,后半生照样能够过得不错,即使读学位也不必那么辛苦,甚至不妨找个‘枪手’代笔写论文。但我读书上大学可不是为了‘镀金’,我上学只是要圆自己的读书之梦。我从自己与外国朋友交往中深切感受到知识缺乏、交流不畅。尽管基础差,我不想投机取巧走捷径,更不好说我就读的清华、剑桥等国际知名大学治学严谨,容不得弄虚作假!”

饺子能够速冻,人才却难以速成。邓亚萍学业上的成功与打乒乓球的辉煌,其实并非得益于她具备多大的天赋。恰恰相反,无论学业还是打球,她都是在先天条件不大有利的状况下,靠坚忍不拔的毅力,靠用心进取的生活态度,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金牌。

“我此刻依然是国际奥委会户外员委员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和改革委员会三个委员。个性是户外员委员会,委员都是很有名的奥运会冠军,都有自己代表的权益,很长一段时刻我是唯一的亚洲委员,因此我不仅仅代表中国,而且还是亚洲的代表,有职责为亚洲和第三世界国家户外员争取权益。”在邓亚萍的发奋下,户外员委员会已经向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提出在推举奥委会委员时务必有一名(共8人)亚洲委员的推荐。

而她在剑桥的博士学业也已经到了第二年,谈到学业,邓亚萍说:“难啊,真是太难了,感觉压力很大。一天到晚就是绷着,因此感觉个性辛苦。但我要感谢当学生的这段经历,正因它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找到了自己新的价值。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在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博士,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

篇9:邓亚萍从丑小鸭到世界冠军的故事

邓亚萍的父亲邓大松在1950年开始打球,那个时候省里没有专业队。他是一边工作一边打球,后来进入河南省队,并且代表河南省队,参加过中南五省乒乓球赛,拿了单打冠军。按邓大松这个成绩算,应该相当于当时国家队队员的实力。

邓亚萍5岁时,就开始接受她父亲的乒乓球启蒙训练。说来很有意思,那时的邓亚萍站在球台前只露出一个脑袋。不善罢甘休的父亲,找块木板垫在小邓亚萍的脚下。就这样,“乒乓女皇”邓亚萍的乒乓生涯,在垫着的木板上开始了。

1982年,9岁的邓亚萍在全国业余体校分区赛中获得了单打冠军。从此,邓亚萍结束学业,一心打球。

虽然有好成绩,但到了河南省队训练了仅15天后就被退回。理由很简单,就是身材太矮,没有发展前途。这在邓亚萍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刚满10岁的邓亚萍知道了很多本不是她这个年龄应该知道或明白的事情。

后来,邓亚萍回忆,这辈子她四次流泪,这是第一次。“身材太矮,这几乎是致命的缺点,先天如此无法改变,因此当时很灰心,他的父亲告诉她身材不行,就得从其他地方弥补,脚步必须灵活。”解决身材不高的惟一办法,是步伐更快,进攻更加凶狠,防守更加顽强。在通向世界冠军的路上,邓亚萍用苦练,为她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就在河南省队拒绝邓亚萍的尴尬时期,郑州市新成立一个乒乓球市队。球队的教练李凤朝,恰好是邓大松在省队时教过的队员。无奈之中,邓大松只好将女儿邓亚萍送到了李凤朝所在的郑州市乒乓球队。

一见到邓亚萍,李凤朝喜欢邓亚萍身上那种争强好胜的气质。同样,李凤朝也承受着邓亚萍个子太矮的压力,将邓亚萍收留在他的门下。日后,李凤朝成为邓亚萍乒乓生涯极为重要的启蒙教练。

因为种种原因,刚刚成立的郑州市队,漂泊在风雨之中。为了生存,惟一的办法就是出成绩。邓亚萍刚一进队时就感受到了这种氛围和要求。几个月后,邓亚萍的乒乓天赋就渐渐显露了出来。连续3年独揽了少年赛的.单打冠军后,邓亚萍引起了河南省新任女队总教练关毅的注意。1986年初,邓亚萍被借调到了省队。这次借调,成为邓亚萍的乒乓生涯的重要转折。

1986年4月份湖南怀化举办全国乒协杯比赛。这次比赛邓亚萍和队友合作为河南省拿到了团体冠军。同年底,在郑州市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上,邓亚萍代表河南队夺得团体和个人冠军,这一年,她仅13岁。

辩证法救了邓亚萍

矮个子的邓亚萍以优异成绩,被河南省队认可了。然而,省队毕竟不是这个天才少女最终的归宿。1986年至1987年,让邓亚萍尽快进入国家队,成为最让教练李凤朝牵肠挂肚的事情。

其实,13岁的邓亚萍在全国锦标赛上力挫多名世界冠军,夺得女单冠军,早已引起国家队教练员的注意,尤其看好邓亚萍的是当时国家女队的教练张燮林。

为邓亚萍进队的事,张燮林多次会议上专门提出过,并与各位教练多次沟通。当时整个教练班子争论得很激烈,五人中有四人不看好邓亚萍,原因还是个头太矮,技术上没有发展前途。

最后还是张燮林一个充满辩证意味的玩笑“挽救”了邓亚萍。张燮林说:“你们认为邓的个子小是不利条件,也许这是她的优势,因为个子小,在别人看来很矮的球,她看来就是高球了,可以直接扣杀进攻。”费尽周折,邓亚萍终于进了国家队,但还是多了一个条件,先进国家青年队。

或许历经了太多的挫折,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再次让性格坚强的邓亚萍流下眼泪。她讲过这样一句话:“我得了这么多冠军,在我看来这是应该的,因为我知道我的个子不如别人,别人允许有失败的机会,我没有,我只能赢,我赢了还不一定能进国家队,更别说输了。所以我打球凶狠,那是逼出来的。”

事后有人评价邓亚萍的球风:邓的球风确实凶狠、霸道,不像是女孩子打出来的球。如果不喜欢她的打球风格,是因为不了解这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现在再回头看看,那是一种王者之气,不是狠气、霸气。辉煌生涯与缺憾之美“世界向你敞开了大门,因为你有了这把钥匙。”这句话是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特意对邓亚萍说的。

拼搏开创“邓亚萍时代”

邓亚萍从进入国青队到进入国家队,用了一年时间。一年之中,5次全国尖子选手比拼的队内大循环比赛,邓亚萍取得了4次第一,1次第二的优异成绩。一年后,邓亚萍终于进入国家队。

训练时,教练最常给邓亚萍的指示不是“要练什么”,而是“要注意休息,别练过了”。有人做过统计,邓亚萍平均每天加练40分钟,一年就比别人多40天。实际上,邓亚萍的训练量要超过正常运动员很多。国家女乒主教练张燮林回忆,邓亚萍每天练球,都要带两双鞋,湿了一双再换一双。一筐200多个的训练用球,邓亚萍一天要打掉十几筐,练一组球的脚步移动,相当于跑一次400米,邓亚萍的一堂训练课,相当于跑一次1万米,这还没算上数千次的挥拍动作。她经常因为训练错过吃饭的时间,很多时候,只能用方便面对付一下。

刻苦的训练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1988年11月,历经磨砺的邓亚萍终于进入中国乒乓球队。5个月后,在第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16岁的邓亚萍与乔红合作,一举夺取了她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女子双打世界冠军。

1990年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中国乒乓球女队与韩国女队争夺女子团体金牌的鏖战,成为国人对邓亚萍最深刻的记忆。决赛中,17岁的邓亚萍在成就自己中国女乒领军人物地位的同时,她展示出的那种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也使她成为观众最喜爱的体育明星。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邓亚萍正处于年龄、运动成绩的巅峰。作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邓亚萍无惊无险顺利地拿到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单、双打两枚金牌。河南省为表彰她,分给她一套两个单元的房子。

,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卷土重来,又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女子单、双打两枚金牌。那天,萨马兰奇特地来到现场观看邓亚萍比赛,并又一次给邓亚萍发奖。这期间,邓亚萍连续8年排名世界女子乒乓球第一。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邓亚萍几乎统领了各大赛事的单、双打冠军,媒体称这个时期是乒乓球的“邓亚萍时代”。

从不在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人生总是有遗憾的,无论多么辉煌的人生,遗憾都会占据其中的一个位置,以缺憾之美点缀人生。在邓亚萍的运动生涯里,她拿过大大小小几百个冠军,但惟独没有拿过混合双打的世界冠军;她身经百战斩获无数荣誉,却也有过世乒赛泪洒哥德堡、亚运会梦断广岛的不能承受之痛;可以说,她的对手灵光一现的卓绝表现,成就了邓亚萍人生中不多的几处缺憾之美。

1991年41届世乒赛的经历对邓亚萍来说是难忘的。在女团决赛上,邓亚萍1∶2意外输给了南北朝鲜联队的俞顺福,中国队痛失女团金牌。失掉女团金牌的中国队在接下来的女单比赛中面临更加严峻的局势。

赛后,邓亚萍自己一个人跑到训练室单练发挥失常的反手发球,整整练了一个晚上。历史给了她将功补过的机会,在单打16进8的对手,正好是团体决赛中失手的朝鲜选手俞顺福,结果对手见到邓亚萍的反手发球就发懵。单打比赛战胜俞顺福之后,邓亚萍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决赛的对手是2年前在40届世锦赛女单比赛中,将邓亚萍挡在8强之外的朝鲜著名运动员李粉姬。

这场决赛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临比赛现场观看比赛。面对2年前的老对手,邓亚萍气势如虹,在精神上彻底压倒了对手。有人在评价这场决赛时说,李粉姬打出了速度,而邓亚萍打出了超速度。在超速度中,邓亚萍将儿时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夺取了世锦赛女子单打冠军,也因为这场比赛,邓亚萍跟萨马兰奇主席从此结下了一段奇缘。

在邓亚萍输球的字典里,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她不会第二次输给同一个选手。外国选手中她只输过三人:朝鲜的李粉姬、俞顺福和瑞典的斯文森。但第二次和她们再相遇时,邓亚萍都赢了回来。只有两个人是例外,不是说没有赢回来,是她没有机会再次交手。一个是让邓亚萍没能蝉联三届世界冠军的原中国运动员井浚泓,一个是在日本广岛亚运会上的小山智丽,这个记录在世界乒坛上鲜有。不在一个坑里跌倒第二次,邓亚萍做到了。

博士:中国运动员的又一突破

,由于受到严重伤病困扰,加上王楠等年轻球员已经成熟,24岁的邓亚萍选择了退役。除了在乒乓球运动上的突破,她还打算在学业上突破,攻读博士,争取成为中国学位最高的运动员。这一转型,被誉为中国运动员最成功的转型。

运动员不仅仅能运动

对运动员而言,人生能有一个高峰就不错,高峰一过就面临退役,二次择业问题也随之摆在眼前。在中国,因文化水平基础不好,很多运动员退役以后不得不从事老本行———选择当教练。而不服输的邓亚萍,决定另辟蹊径,从运动员最薄弱的地方入手。

“我相信普通人能做的运动员也能做到。所以我选择了另一条路。”邓亚萍如是说:“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博士,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

导师一开始对她没有信心

19邓亚萍告别了喜爱的乒坛。退役后,她迈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从5岁开始进行乒乓球训练,10多岁入选到国家队,一直到24岁退役,邓亚萍几乎没有什么文化基础,在清华这样集中了众多精英的著名学府里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困难可想而知。

但她用当年夺取世界冠军的毅力和决心,在另一个领域开拓了被专家们称为“第二个奇迹”的全新局面。,在清华读书的同时,她交叉到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时间至。底,邓亚萍完成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的学习,并交上了《从小脚女人到奥运会冠军》这一“中国研究”式的纯英文硕士论文。这一论文,导师最终没有改动一个字。也正是这时候,导师才透露了当年的担忧:“收你时,不知你能不能完成。现在,你给我上了一堂很好的课。”

读博是中国运动员的突破

初,邓亚萍回国,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几乎同时,她收到了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录取通知书,研究方向是“奥运会对当代中国的影响”,邓亚萍的“中国研究”又得以继续下去了。至此,邓亚萍成为中国奥运冠军中学历最高的运动员。

邓亚萍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在剑桥的导师彼德·纽伦是一位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已经研究中国经济30余年,深知奥运会对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会有极高的经济研究价值。导师特批她回国,边工作,边学习,“因为回国不仅能为祖国服务,也能为论文收集第一手珍贵材料”。

篇10:邓亚萍的励志小故事

1999年的某天深夜,我驾驶着10轮平板大卡车行驶在漫长、笔直的27号高速公路上,已经穿过了佛罗里达的狭长地带。运送我上车拖货,晚上时间是再好不过的了。装在长长的平板上的是250个蜂箱,里面挤满了蜜蜂。

我从14岁开始就从事养蜂工作,当时父亲从邻居家带了些蜂箱回来。养蜂对我来说即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爱好,而且它还有另外意义。在我眼里,不起眼的蜜蜂是上帝赋予我们地球最神奇的一种动物。从导航到给无数水果和鲜花授粉,蜜蜂的世界充满了神秘。我喜欢和它们打交道,它们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那天深夜,公路上特别空寂。如果一切正常,我将在清晨卸下这批蜜蜂,回家与妻子达伦和我们的小儿子朱斯丁共度假日。我低头看了一眼路面情况,只见一辆汽车迎面驶来。它突然驶进了我的车道,我竭力避免与之相撞,脚猛踩下刹车,并朝右方迅速打方向盘。

800万只毒蜂向我袭来

我的卡车来了个空翻,车顶撞了个粉碎,挡风玻璃爆裂开了,路面腾起的灰尘从玻璃的裂缝吹了进来。卡车终于停住时,我已经头朝下,身体被卡在座位上,周围是压扁的驾驶舱,将我封闭在了里面。车顶距我的脸只有几英寸,撞击将我的一条腿紧紧地夹住,方向盘死死地抵住我的胸腔。我能活动双臂,但于事无补。

篇11:乐观的励志小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草率成婚的人们当中,有一对性情热烈、引人注目的年轻夫妇克拉拉和弗莱德。1920xx年劳动节后的一个晚上,他们争吵起来。尽管他们还相爱,可两人的婚姻却已经岌岌可危。他们甚至认为:总是两人在一起,简直是愚蠢。于是克拉拉约了查理出去,弗莱德约了珍妮参加酒会。

突然,一阵震耳欲聋的汽笛呼啸着打断了他们的争吵。——一英里以外的铁路上出了事故,只是克拉拉和弗莱德当时一无所知。

那天晚上,另一对年轻夫妇正在外散步。他们是威廉·坦纳和玛丽·坦纳。他们结婚的时间比弗莱德和克拉拉长,两人深深相爱。吃了晚饭,他们动身去看电影。在一个火车道口,玛丽右脚滑了一下,插进铁轨和护板之间的缝里,既抽不出脚来,也脱不掉鞋子。这时,一列快车却越驶越近了。

他们本来有足够的时间通过道口,可现在由于玛丽的那只鞋捣乱,只有几秒钟时间了。火车司机直到火车离他俩很近才突然发现他们。他拉响汽笛,猛地拉下制动闸,想把火车刹住。起初前边只有两个人影,接着是三个,正在道口上的铁路信号工约翰·米勒也冲过来帮助玛丽。

威廉跪下来,想一把扯断妻子鞋上的鞋带,但已经没有时间了。于是,他和信号工一起把玛丽往外拽。火车呼啸着,朝他们驶来。

“没希望啦!”信号工尖叫起来,“你救不了她!”

玛丽也明白了这一点,于是朝丈夫喊道:“离开我!威廉,快离开我吧!”她竭尽全力想把丈夫从自己身边推开。

威廉·坦纳还有一秒钟可以选择。救玛丽是不可能了,可他现在还能让自己脱险。在扑天盖地的隆隆火车声里,信号工听见威廉·坦纳喊着:“我跟你在一起,玛丽!”

不久以后,邻居们到弗莱德家做客,把那幕惨剧讲给了他们。

听完这个故事,克拉拉泪流满面,弗莱德也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感悟:

不要对不如意的事情抱怨不休,生活的真谛并不是享受完美。幸福之中的人们往往感觉不到生活的美好,这是他们的憾事。我们必须认识生活的真谛,求全责备而不珍惜眼前一切的人只会使自己遭受无尽的痛苦。

格言:

谁不知足,谁就不会幸福,即便他是世界的主宰也不例外。

——[古希腊]伊壁鸠鲁

乐观的励志小故事:努力发掘人与物隐藏的内在美

有一年圣诞节,爱迪收到一件礼物——一块手镜大小的蓝色塑片,里面嵌着不规则的绿、蓝、褐色云母片,以及一些类似鱼儿轮廓的东西。这塑片看起来没有任何用途,也不美丽,爱迪道了谢就束之高阁,不久便把它遗忘了。

有一天,因为需要腾出空间,爱迪拿下了那个盒子,又看了一眼他的礼物。这回爱迪注意到盒子的一端上有个挂钩,盒底面印着一项说明:挂在向阳的窗口。

爱迪走进厨房,将这件礼物挂在几乎终日有阳光倾泻进来的一扇窗口上。霎时五光十色涌进了爱迪的厨房,透过海蓝色椭圆弧形辉映着,随着阳光的移动,这小小的海底世界由碧绿色转为深蓝色,再转为曙光的紫罗兰色,带着潮汐起伏的无穷魔力与韵味……

看着眼前的这个变幻多彩的“海底世界”,爱迪惊呆了。

继而,他想起应该好好感谢送这件礼物的朋友。但遗憾的是,想了半天,爱迪也没有记起那个人究竟是谁。

在圣诞节那天爱迪没有发现那种美,因为爱迪没有想到一件看起来相当平凡的东西,只要恰当地运用它,就会美丽非凡。

之后,爱迪的礼物一直挂在窗口,它每天提醒爱迪多花点时间去发掘人与物隐藏的内在美。

感悟:

平常生活中,许多事物都非常不起眼。有些人也对它们视而不见,忽略它们的存在,甚至怀着轻视的情绪,将它们冷落一旁。但这些不起眼的事物,在特定条件下,也会绽放绚丽的光彩。因此,我们一定要克服轻视情绪。

格言:

我们周围有光也有颜色,但我们自己的眼睛里如果没有光和颜色,也就看不到外面的光和颜色了。

——[德国]歌德

乐观的励志小故事:演喜欢的角色,过喜欢过的生活

众所周知,哈佛毕业的学生往往能获得高薪,或是走向政界成为名人。

同样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梭罗却不一样,他选择了大自然,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在那儿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直到他得肺病去世。

前不久,美国梭罗博物馆在互联网上搞了一次测试,题目是: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

调查统计显示,绝大部分人认为梭罗的一生还是相当有意义的。这一结果大大出乎主办者的预料。为了搞清原因,梭罗博物馆在网上首先访问了一位商人。

商人回答:“我从小就喜欢印象派大师凡·高的绘画,我的愿望就是做一位画家,可是为了挣钱,我却成了画商,现在我天天都有一种走错路的感觉;梭罗不一样,他喜爱大自然,就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大自然,他应该是幸福的。”

接着他们又访问了一位作家。作家说:“我天生喜欢写作,现在成了作家,我非常满意。梭罗也是这样,所以他的生活不会太糟糕。”后来,调查者又访问了其他一些人,比如银行经理、饭店厨师以及牧师、学生和政府职员。其中一位是这样留言的:“别说梭罗的生活,就是凡·高的生活,也比我现在的生活值得羡慕。因为他们崇尚自由,他们都活在自己该活的领域,做着自己天性中该做的事,他们是自己真正的主宰,而我却为了过上某种更富裕的生活,在烦躁和不情愿中日复一日地忙碌。”

感悟:

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就不要太在乎周围人对你的评价,因为你不是活给别人看的。保持自己的本色,你才能活得自在潇洒,无怨无悔。

格言:

每个人都演着一个自己选择的角色,或者别人为他指定的生活中的某一个角色。

上一篇:打渔人庆祝新中国60周年征文下一篇:说说神奇的大蒜(科普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