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规范化护理

2024-04-30

引流管规范化护理(精选8篇)

篇1:引流管规范化护理

腹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① 引流管妥善固定,留有足够长度并固定在床沿上,以免因翻身、牵拉等引起疼痛或脱出。②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须用2把血管钳将引流管钳闭,以防导管脱落、漏气或液体逆流,每天更换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1次。床边备用2把血管钳,以备急用口]。

③ 观察水封瓶是否通畅,引流通畅时可见引流管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若无波动,可让患者深呼吸,仍无波动,表示引流管不通,需检查原因及时处理,一般可挤捏引流管使其畅通,所以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纤维块堵塞管道。

④ 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若持续每小时出血量>100 mL应及时通知医生,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变化,注意有无失血性休克发生 ]。

⑤ 切口处敷料每天更换,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每日用0.5 碘伏消毒。如敷料潮湿或有血液污染须随时更换。如有体温升高、畏寒、胸痛加剧,提示有感染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抗生素治疗。

⑥ 由于患者肺大疱破裂,属自发性气胸,不宜鼓励咳嗽,以免诱发气胸发作。鼓励患者练习深呼吸,以避免肺不张发生。

⑦ 拔管的护理。拔管过早会影响疗效,过晚易造成感染,因此选择合适时机拔管十分重要。患者术后3 d,引流液明显减少,玻璃管末端无气体排出,经X线胸透证实,肺膨胀 良好,术后5 d予以拔管

腹腔引流管护理:

(1)限制活动,半卧位,以利腹腔中引流液引流。

(2)告知患者翻身、下地行走、如厕时注意引流管位置低于穿刺孔,需要外出进行检查时,提前两把止血钳钳夹。(3)定时向外挤压引流管减少堵管发生。引流管引流不通畅时,抽吸及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后引流恢复通畅,在无效的情况下,可以用引导丝疏通口]。

(4)注意每日引流物的量、色、性质,发现液体呈黄色、棕黄色或黄绿色,伴有异味时,要考虑到胆漏、感染等可能。如胆汁漏出逐渐增多,则需要重新放置引流管。(5)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在颜色的夏季,要及时更换引流袋。

(6)每日记录患者血常规、生化指标,观察有无白细胞、胆红素增高,皮肤巩膜有无黄染

篇2:引流管规范化护理

①妥善固定:在无菌条件下接引流袋,并将其悬挂于床头,引流管口应高出脑室平面10-15厘米;适当限制病人头部的活动范围,护理操作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

②控制引流速度:脑室引流早期要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过多过快。伴有脑积水者,可因快速引出大量脑脊液,使脑室塌陷,在硬脑膜与脑或颅骨内板之间产生负压吸附力,引起硬脑膜下或硬脑膜外血肿;脑室系统肿瘤者,可因一侧脑室的突然减压,使脑室系统压力的不平衡,引起肿瘤内出血;后颅窝占位性病变者,可因幕上压力的突然减低,诱发小脑中央叶向上疝入小脑幕切迹。因此,引流量应控制在每日500毫升以内,若有引起脑脊液分泌增多的因素(如颅内感染),引流量可适当增加,同时注意预防水、电介质失衡。

③观察引流液的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日引流液可略为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引流液中有大量鲜血或血性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脑室出血;若引流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表示存在颅内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

④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如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给予处理。常见原因有:Ⅰ颅内压过低:若将引流瓶放低,有脑脊液流出则可证实,仍将引流瓶放回原位即可。Ⅱ关口吸附于脑室壁:试将引流管轻轻旋转,即可有脑脊液流出。Ⅲ小血块或挫碎的脑组织堵塞:可在应该消毒后试用无菌注射器轻轻抽吸,切不可高压注入液体冲洗,以防管内堵塞物冲入脑室系统狭窄处,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Ⅳ引流管位置不当,应请医生确认(摄X线片),调整引流管的位置,直到有脑脊液流出后重新固定。

⑤定时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量:每日定时按无菌原则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

⑥按期拔管:开颅术后一般引流3-4日,不宜超过5-7天,因引流时间过长,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拔管前1日,应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入病人无头痛、呕吐等症状,即可拔管,否则,重新放开引流。拔管后,应观察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出。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发布日期:2015-12-08浏览次数:526

腹腔引流管是外科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口处或脏器切除后旷置的脏器窝内放置的硅胶引流管,其目的是将腹腔内渗液、渗血引出体外,减少毒素。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

护理方法:

1、根据病情需要观察腹腔内可能安置几种引流物和数根引流管,病人转入病房必须清点,最好根据作用或名称作好标记病接引流瓶。

2、分别观察记录引流出物质的性状和量,外层敷料湿透及时更换并估计液体量,引流管如无引流物流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流速快或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病人翻身、下床、排便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滑出者应更换新管插入。

4、需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并注意维持负压状态。

5、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填塞止血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若以稳定应在48—72小时拔除,或换新的纱布再填塞。

6、预防性应用的引流管应在48-72小时拔除,如为防止吻合口破裂后消化液漏入腹腔则应在4-6日拔除,如引流腹膜炎的脓液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7、腹腔内引流管如2-3日不能拔除,则每2-3日应转动皮管一次,以免长期固定压迫造成继发性损伤

8、如需用引流管注入抗生素等药物或作管腔冲洗,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操作

9、观察引流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压迫组织坏死出血、肠瘘,继法感染,疼痛等应当及时拔除或换管,处理并发症。

10、若胆囊术后使用T形引流管,需在术后14天后拔出,避免造成胆汁进入腹腔造成腹膜刺激征或感染。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⒉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水柱波动范围。⒊观察引流管处伤口的情况。

⒋拔管后观察: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㈡护理要点

⒈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⒉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患者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⒊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每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⑴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⑵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⒋妥善固定: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⒌准确记录: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第一天的引流量>500ml或每小时引流量在100ml以上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⒍呼吸功能的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功能的锻炼,是防止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

方法如下: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直到扩张,然后缓慢呼气,重复10次/分钟左右,3~5次/日,每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⒎脱管处理 :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⒏拔管指征 :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方法:嘱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㈢指导要点

⒈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焦虑情绪。

篇3: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关键词:引流管,胸腔,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是胸腔术后常规安置的引流管,它的引流是利用半卧位达到顺位引流及虹吸原理。当肺组织本身扩张及患者有效咳嗽时,利用呼吸时的压力差,使胸部引流通过水封瓶将术侧胸腔内积气、积液、积血引流排出体外,调节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有助于肺的早期复张及胸残腔的消灭,防止感染,推测胸腔内有无出血、肺漏气等情况[1]。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258例,男187例,女71例;年龄32~85岁;其中,肺癌根治术128例,食管癌根治术76例,脓胸清除术27例,纵隔肿瘤9例,肺结核病灶清除术5例,肺破裂修补术13例;258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按时拔管,康复出院。

2 护理

2.1 开胸手术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的位置

一般开胸手术在术侧腋中线第7、8肋间放置一根闭式引流管,上叶切除需放置两根,上根置于第2肋排气,全肺切除术后放置一根胸腔闭式引流管,接无菌水封瓶,平时夹闭,根据病情决定开放,以了解胸腔内压力,防止纵隔移位。

2.2 引流管要正确衔接、妥善固定

术后护送患者回病房时,要专人护送,并且需要用两把血管钳钳夹引流管。搬动时,动作要轻巧,慎防引流管脱出。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以患者能够翻身或在床边活动为宜,太短会影响引流,过长则易扭曲,增大死腔,影响通气。引流管及引流瓶应放置低于胸腔水平面60~100 cm。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将引流管的远端与水封瓶的长玻璃管上端连接,检查与水封瓶是否密封,然后放开血管钳。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

2.3 保持引流管通畅

术后12 h内应每隔30~60 min挤压引流管一次。引流管要避免受压、扭曲、脱落、堵塞[2],水封瓶长玻璃管水柱是否随着呼吸上下波动,正常的水柱上下波动4~6 cm。如插管局部疼痛,不敢吸气,多由于插管位置不当所致。可轻轻转动插管,改变位置,即可奏效。如水封瓶长管中之水柱突然停止波动,引流量突然减少,则表示引流不畅,应立即检查引流管有无脱落、滑出、扭曲及血凝块堵塞。如有扭曲应予解除。疑有堵塞者,可用手挤压引流管,方法是一手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另一手反复挤压近端引流管,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挤压时注意避免牵拉导致患者疼痛。经以上处理无效时,需在无菌操作下用生理盐水冲洗,或在无菌操作下调整引流管的位置。

2.4 维持引流系统密闭

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在有效期内,引流瓶有无裂缝、漏气,是否密封等。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水封瓶的长管应置在液面下3~4 cm,并保持直立位,胸壁胸腔引流管切口周围要用油纱布严密包盖。如水封瓶不慎打破,应立即夹闭引流管,另换一水封瓶,然后开放钳夹,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以排出进入胸膜腔内的空气。

2.5 保持舒适的卧位

全麻清醒6 h后,如患者血压平稳,给予半卧位,使胸腔内的积液聚积在胸膜腔下部,同时增大胸腔容积,利于呼吸及引流,并经常鼓励患者咳嗽与深呼吸,促使肺膨胀。术后第一日扶患者坐起,按扶患者伤口,鼓励患者咳嗽,同时注意患者面色、心率变化。本组患者均能配合有效咳嗽、咳痰,无肺不张发生,胸腔引流管通畅。

2.6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

密切观察并准确记录单位时间内引流液量、引流液颜色、性质、引流速度、有无血块。引流量多时应每15分钟或30分钟记录一次。术后第一个6 h内,每小时不应超过100 ml,第一个24 h内不应超过500 ml[3],如果术后每小时引流量持续在200 ml以上,连续3次,且颜色鲜红,性质较黏稠,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等症状,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应做好标记,在瓶上贴上胶布条,标上时间,除采取输血、应用止血药物外且需保持引流管通畅,以防血块堵塞引流,并做好二次开胸的准备,必要时进行开胸止血。本组未发生胸腔内活动性出血与乳糜胸病例。

2.7 气体排出观察

引流瓶中如有气体逸出,需观察引流瓶内气泡逸出的程度。咳嗽时有少量气体逸出为Ⅰ度,说话时有气泡逸出为Ⅱ度,平静呼吸时有气泡逸出为Ⅲ度。如有中小气泡逸出,提示肺脏层胸膜有破裂,破裂口不大,通常24~48 h可修复。如有大气泡逸出,提示肺脏层胸膜破裂口较大,或肺有较严重裂伤,需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如排气停止,引流管无阻塞,提示肺漏气已修复。

2.8 保持适当的胸腔引流瓶吸引负压

引流瓶吸引负压一般为-10~-15 cm水柱,如有引流液量过多或肺泡漏气严重,根据程度适当减小引流瓶吸引负压,以防出血或影响肺泡裂隙的愈合。

2.9 严格无菌预防感染

每24小时更换引流瓶内液体一次。更换前要洗手。更换液体时,先用两把血管钳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气体进入。更换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水封瓶内一般要装无菌生理盐水500 ml。更换后要进行检查,确定衔接无误,封闭良好、方可放开血管钳。

2.1 0 拔管

开胸手术后一般48~72 h即可拔管,具体拔管时间应根据病情、引流液的多少及肺膨胀情况而定。经X线检查,证实胸腔已无积液、肺膨胀良好,24 h引流量<50 ml,无气体排出,即可拔管。拔管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迅速拔出引流管,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引流伤口,并用胶布固定,或收紧结扎已放置在引流管切口的缝线。拔管后要观察患者有否呼吸困难、气胸或皮下气肿,要检查引流口密闭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敷料渗湿应立即更换。

3 小结

胸腔闭式引流管是开胸术后常规安置的引流管,是利用体位引流及虹吸原理,排出胸腔内的积血、积液、积气,恢复胸腔内负压,促使肺膨胀,恢复呼吸功能,观察肺漏气及引流量,预防胸腔内感染,因此要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引流速度及引流液量,定期更换引流瓶内液体,严格无菌预防感染并做好拔管的护理,以保证术后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顾沛.外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321.

[2]李碧辉, 陈小帆, 陈丽娜.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83例护理体会[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 3 (9) :855.

[3]刘衡湘.创伤性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体会[J].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7, 5 (8) :10.

[4]楼琴华.中心静脉留置治疗胸腔积液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23) :35-36.

篇4: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腹腔引流管渗出液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08-02

腹腔引流管是病人行腹部手术时,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手术野的下方放置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术中术野处的渗出液从腹腔内利用压力高向压力低处流的原理,将引流液引出,以减少渗出液毒素的吸收,防止腹腔脓肿,同时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腹腔引流是腹部外科的一项重要基本技术。腹部手术后根据病情往往需要放置不同的引流管,术后的护理与治疗同等重要。提高引流管的护理质量,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做好引流管护理是护士的重要工作之一[1]。

1腹腔引流管常见放置部位

膈下引流管用于胃肠穿孔修补术后、肝右叶切除术后、肝破裂修补术后,膈下脓肿清除术后,引流管多放于膈下;胆囊窝引流管常见于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探查、胆肠吻合术后;肝部分切除术或胆囊切除放置在肝下引流;肠道手术、弥漫性腹膜炎置于结肠旁沟;坏死性胰腺炎引流管放置胰周。引流管放置位置应低于需引流的位置。

2放置引流管的适应症

(1)胆囊及胆管术后;(2)膈下脓肿;(3)胰腺肝脾术后;(4)胃大部切除术后或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时间较长且腹腔污染严重者;(5)肠穿孔术后等均需要放置不同性质的引流管等。

3护理措施

3.1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3.1.1密切观察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受压或折叠,特别是防止引流管脱出,注意巡视病房,观察引流管的情况,经常性挤捏引流管,防止管道阻塞。指导病人变换体位时,注意调整引流管位置,避免牵拉及误拔引流管[2]。

3.1.2密切观察引流液。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性質、量、味,准确记录24h引流量,在术后早期(6h),重点观察引流液色和量,便于及早发现术后腹腔内出血,术后第1天若出现引流液为大量胆汁,同时伴有黄疸,提示肝外主胆管损伤;若引流液过多,同时含有大量食物残渣,提示腹腔内脏损伤,伴有化脓性感染征兆。

3.1.3注意引流管的有效冲洗。腹部手术较大者,医生根据术中情况一般放置双套管引流,进行腹腔冲洗,以保持有效引流和局部干燥。保持有效冲洗,即一般在术后第1天,同时引流管的放置位置恰当。冲洗并负压吸引时,管道负压不宜过高过低,通常在0.02kPa~0.04kPa之间。冲洗时根据医嘱调整冲洗速度,注意观察腹部情况,有无腹痛、腹胀现象,出现上述症状,提示管道阻塞,通知医生及时处理,达到有效冲洗的目的。

3.1.4拔管指征。一般腹腔引流管放置2d~3d,以无引流液作为拔管指征。双套管引流,以冲洗颜色清亮,无坏死组织流出,先拔出一部分,继续观察,停止冲洗1周,观察无引流液流出,行腹部B型超声检查,病人各项体征正常,无积液即可拔管。

3.2基础护理。

3.2.1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在引流管周围皮肤涂一层氧化锌软膏,防止含有腐蚀性渗液的损害,每天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防止伤口皮肤感染。

3.2.2落实生活护理满足基本需要。禁食期间每日为病人行口腔护理,每日2次,会阴冲洗每日1次,留置尿管行膀胱冲洗,每日1次,为病人洗头、擦澡,每周1次,满足病人的基本生理需要。

3.2.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3d内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尿量,当腹腔内有出血时,脉搏可能出现细数快弱,出血增加到一定量时,病人烦躁、出现血压下降、尿量明显减少,提示可能腹腔内有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再建立另一静脉通道,利于快速输血或用药。

4护理体会

4.1心理护理。腹腔引流过程中病人会产生一定焦虑和恐惧,这样会使病人的免疫力低下,诱发感染,伤口延迟愈合。所以必须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充分得到病人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放置引流管的重要性、目的及意义,向他们讲述有关的医学知识,了解放置引流管的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从而消除顾虑。对于老人、小孩且病情较重者必须有专人护理,以防止引流管脱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病房要保持舒适安静,必要时夜间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物以保证睡眠。

4.2加强护理观察,注意术后并发症。根据引流管在腹腔的位置或作用不同,在引流管上做清楚标识,更应清楚地了解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可能与出现的并发症的关系。①胆漏多见于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病人,缝扎不结实或是术中损伤未及时发现,胆漏发生时,由于胆汁的作用,致腹腔引流液呈金黄色或墨绿色,出现化学性渗出液所致的腹痛、腹肌紧张、发热等症状。②胆肠吻合术后、十二指肠切除肠吻合术后病人,结肠旁的引流管是防止结肠吻合口的肠漏,主要观察有无粪便类的臭味或渗出物,肠外瘘早期表现为从引流口处流出较稀薄的肠内容物,注意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以减轻吻合口的压力,防止压力过高致吻合口裂开发生肠漏。③胰腺疾病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胰漏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术后通常在胰周放置引流管,正常引流液应从胰管引流管流出,若腹腔引流管流出透明、清亮的液体,提示有胰漏发生的可能,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处理。④出血,术后当天或次日多见,一般术后正常引流液为暗红色,手术当日和次日稍多,并逐日减少,若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红色引流液,且引流管手摸可感触到温热,提示腹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尽快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再次手术准备。

参考文献

[1]丁桂兰,颜桂芳.腹部外科引流导管的临床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4):110-111

[2]张希,唐美蓉.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4(8):693

篇5: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

2、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的通畅。

3、观察引流的颜色、量、性质,并记录。

4、严格无菌操作。具体的你看看这个:⑴保持引流管管道通畅,随时注意观察,不要受压和扭曲,折转成角,以免影响引流。还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脱出。⑵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引流瓶的位置不能高于病人插管口的平面。搬动病人时,应先夹住引流管;引流液超过瓶体一半时,即应倾倒,以防因液面这高所致的逆流污染。⑶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与伤口或粘膜接触部位的洁净,以防感染。⑷做好引流颜色、性状及量的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一.胃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A.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若怀疑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此时鼻饲者应暂时停止,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注]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C.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搬动或翻动病人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2.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A.定时冲洗,每4小时一次。冲洗时应根据胃管的型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选择5或10ml注射器用3—5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若有阻力不可硬冲,以免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畅,可再冲洗。若抽不出胃液、冲洗阻力大,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B.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时一次。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胃壁,造成粘膜损伤出血。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A.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胃液颜色一般为墨绿色(混有胆汁)。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胃液出现颜色或性质的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B.准确记录胃液的量:若胃液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避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4. 插有鼻饲管、胃管或禁食的病人口腔清洁由为重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5.鼻饲的护理:A.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储留之症状后,再 行鼻饲。B.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根据全天总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制定间隔时间。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并把管安置好。持续鼻饲应均匀灌入。C.鼻饲温度要适宜,以35℃左右为宜。持续灌入时鼻饲液温度应与室温相同。过热易烫伤胃壁粘膜,过凉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D. 鼻饲开始时量易少,待病人适应后逐渐加量并准确记录鼻饲量。

二.腹腔引流的护理

1、根据病情需要观察腹腔内可能安置几种引流物和数根引流管,病人转入病房必须清点,最好根据作用或名称作好标记病接引流瓶。

2、分别观察记录引流出物质的性状和量,外层敷料湿透及时更换并估计液体量,引流管如无引流物流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流速快或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病人翻身、下床、排便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滑出者应更换新管插入。

4、需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并注意维持负压状态。

5、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填塞止血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若以稳定应在48—72小时拔除,或换新的纱布再填塞。

6、预防性应用的引流管应在48-72小时拔除,如为防止吻合口破裂后消化液漏入腹腔则应在4-6日拔除,如引流腹膜炎的脓液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7、腹腔内引流管如2-3日不能拔除,则每2-3日应转动皮管一次,以免长期固定压迫造成继发性损伤

8、如需用引流管注入抗生素等药物或作管腔冲洗,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操作

9、观察引流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压迫组织坏死出血、肠瘘,继法感染,疼痛等应当及时拔除或换管,处理并发症。

三.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1、胸腔闭式引流的个装置,使用前严格检查有无漏气或破裂;使用前必须全部进行灭菌。

2、胸膜腔导管插入后,将其固定好,立即与水封瓶相接。相通后,如管内的水柱上升并随呼吸而上下 波动,则表示引流管通畅。

3、病人取半卧位,鼓励病人深呼吸或咳嗽,增加肺活量,促进肺复张。

4、保持引流管通畅。如引流管内水柱停止波动,并且病人出现胸闷、憋气,则提示引流不畅,应急时处理。

5、观察引流量及性质。一般开胸手术后2小时内引流量为100—300ML,24小时引流量为500ML。8小时内多为血性液体,若引流液的速度快且量大,每小时大于200ML,应考虑为胸腔内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每日更换引流瓶。更换时应先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防止气体进入胸膜腔,并且要严格无菌操作。确实衔接无误,封闭良好后,开放止血钳,鼓励病人咳嗽或深呼吸。

7、病人下床活动时,要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勿使水封瓶高于胸壁引流口水平,以防瓶内液体倒流;如水封瓶破碎或其衔接部位脱节时,应立即将引流管上端夹闭。如引流管脱出胸腔,可用手指捏压伤口,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封闭报告医生处理,切不可将脱出的引流管再度插出胸膜腔,以免造成损伤和感染。

8、一般开胸术后24—48小时,引流液(8小时)少于50ML,无气体排除,病人无呼吸困难,X线检查证实肺已完全复张,即可拔管。脓胸病人引流液每日少于10ML时,方可拔管。拔管时,让病人取坐位,消毒后剪断固定缝线,嘱病人吸气后屏气,术者一手拔除引流管,另一手迅速用备好的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夹盖敷料后妥善固定。拔管后需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伤口有无漏气、渗液和皮下气肿。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9、一侧全肺切除的病人,胸腔引流管要用止血钳夹住,从而来调节胸膜腔内的压力,防止纵隔摆动,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并应经常观察气管的位置。方法:将食指和无名指分别置于双侧锁骨内端,中指轻置于气管上,观察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如气管的位置向健侧移动,应及时通知医生,在严密观察下开放胸管,放引流液一次不超过200ML;如偏向患侧,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T管有什么特殊锝护理麽? 妥善固定,防止滑脱,避免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患者回病房后,立即将t型管接无菌引流袋,并用曲别针固定床旁,保持引流管通畅,勿将引流管扭曲、受压。如有泥沙样结石或蛔虫阻塞时,应用无菌盐水缓慢冲洗,勿加压冲洗。

2.保持无菌,防止逆行感染

每天更换引流袋,并检查有无破损,注意无菌操作,平卧时引流袋应低于腋中线,防止胆汁逆流造成逆行性感染。

3.观察与记录

观察记录胆汁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有无鲜血或碎石等沉淀物,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及腹痛情况、大小便颜色及黄疸消退情况。一般术后 24h内t型管引流量约300~500ml,呈黄色或黄绿色、清亮,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本组病例有1例术后第3~5天出现胆汁增多,约 1100~1450ml,胆汁内未发现沉淀物,为黄绿色,患者未诉不适。针对病情,给予继续观察,术后第6天引流量开始逐渐减少。

2.4 t型管周围皮肤的护理

每日清洁消毒t型管周围皮肤1次,并覆盖无菌纱布,如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纱布,并局部涂氧化锌软膏保护。应严格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5 拔管的护理

本组病例均术后12~14天拔除t型引流管,其拔管指征为:黄疸消退、无腹痛、无发热、大小便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黄色或黄绿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在x线下经t管行胆道造影,了解胆道下端是否通畅,若胆道通畅,可夹管3天;若无发热、腹痛、黄疸,即可拔除t型管。拔管后1周内,应警惕胆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观察体温有无黄疸和腹痛发作,以及时处理。

2.6 观察患者全身情况

篇6: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1、术前常规备皮,除紧急情况外,术前需禁食6小时,术前半小时肌注苯巴比妥0.1g。

2、脑室引流袋的固定

术后早期,引流袋先置于颅骨钻孔水平,后期再放置予床头的下面,引流管的最高点仍应高于脑室15~20cm。保持颅内压在200~250mmH2O。防止过度引流,颅内压骤降引起硬膜下血肿。

3、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四肢活动、瞳孔对光反射变化及生命体征,有无剧烈头痛、频繁呕吐,以判断颅内压情况。

4、观察引流装置

⑴病人头部活动应适应受限,保持引流管通畅,无扭曲、打折、脱出。

⑵控制脑脊液引流量,以每日不超过500ml为宜。如有颅内感染,引流量可相应增加,但应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⑶观察脑脊液的性质、颜色。如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血性脑脊液由浅变深,提示有脑室内出血。如引流液由清亮变浑浊,伴体温升高,可能发生颅内感染,及时报告医生。⑷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并记录24小时引流量。

5、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⑴脑室内感染: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对暴露在头皮外端的导管及接头,每天用75%乙醇消毒3次,并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敷料若有渗湿,应立即更换;②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③搬动病人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颅内压急剧波动。防止脑室外引流管与引流袋接头处脱落。若有脱落者,应严格消毒后再连接;④定期行脑脊液检查,做细菌培养。

⑵出血和移位:①限制头部活动,翻身和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②对躁动者用约束带约束四肢;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或癫痫发生,立即行CT检查;④必要时需手术重置导管。

6、拔管

⑴拔管指征:脑室引流时间为3~7日。拔管前应先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观察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时,可予拔管。如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袋或开放引流管继续引流,并告知医生。

⑵拔管方法:先夹闭引流管,防止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而引起感染。注意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出,要挤出皮下积液,待引流管完全拔除后,立即缝合伤口,最后用消毒敷料覆盖。

篇7: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1、评估患者病情、伤口情况,检查引流管位置、标识、外露

长度,掌握引流目的。

2、正确连接并妥善固定引流袋,卧位时固定于床边,下床前固定于衣角,引流管不得高于引流口水平。

3、保持引流管通畅,翻身时留有足够长度,防止脱出、折叠、受压,每1-2小时挤捏一次,手法正确。

4、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做好记录。如术后每小时引流量大于100ml或引流量突然增多、引流液温热且呈血性,则可疑内出血,须及时汇报医生。如引流液出现黄绿色、白色混浊、脓性或引出食物残渣、引流液有粪臭味或引出粪便,则可疑有胆瘘、肠瘘等,应通知医生并做好护理记录。

5、普通引流袋每日更换,抗反流引流袋2-3日更换1次,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篇8: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内负压是促进肺复张、维持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 术后放置胸腔引流管可起到排气、排液, 观察胸腔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并促进肺复张, 平衡两侧胸膜腔压力, 防止纵隔摆动、移位, 减少并发症。有效的胸腔闭式引流能加快患者康复, 提高治愈率。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19例, 其中男172例, 女47例, 年龄20~71岁, 平均45.2岁, 其中进行性血气胸89例, 气胸65例, 肺叶、肺段切除39例, 全肺切除2例, 纵隔肺液2例, 脓胸行纤维板剥脱8例, 食道贲门癌切除15例, 本组并发症术后再出血2例, 乳糜胸1例。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经常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介绍一些成功的病例, 用适当的方式安慰患者, 消除其恐惧、焦虑、精神紧张, 并介绍手术的目的、方式、过程及术后有效排痰、体位等。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 使其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2.2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

每2h记录患者心率、脉搏、血压及呼吸情况, 至生命体征平稳。气促、呼吸困难者可给予低流量吸氧, 若心率大于130次/min、呼吸大于35次/min, 应立即报告医生做相关处理。由于手术创伤, 术后体温观察也很重要, 术后3d内一般体温有低热、中度发热均正常, 若出现持续发烧、发热, 可采取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并报告医生。病情严重的患者应持续心电监护, 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情况, 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抢救。

2.3 保持引流管通畅

术后要经常挤压引流管, 一般每隔0.5~1h挤压一次, 以免管腔被凝血块堵塞。其方法为:护士站于患侧, 双手紧握胸引流管 (距引流口10~15cm) , 远端手紧握管道使其紧闭, 近端手用力快速挤压引流管, 频率要快, 这样可使气流反复冲洗引流管, 防止血凝块堵塞管口, 然后双手同时松开, 由于重力作用, 引流液会自行流出。

2.4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患者若气管分泌物增多、痰液堵塞气道, 可引起肺部感染、肺不张, 严重时可致呼衰, 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必要的。早期就应鼓励患者咳嗽、排痰, 以尽早排除肺内痰液及陈旧性血块, 促进肺复张, 对于无力咳嗽或因疼痛不愿咳嗽的患者, 可给予有效止痛, 并一手按压伤口, 另一手的示中指于胸骨上窝刺激气管, 诱发咳嗽, 或让患者坐位, 轻拍背部。若对于黏稠的痰液行上述方式无效时, 可行纤支镜吸痰。

2.5 观察引流量、颜色、性质

正常开胸术后, 胸腔引流量小于100ml/h, 24h不超过500ml, 开始为血性, 逐渐变为淡血性及正常。若术后胸腔引流量大于200ml/h, 颜色鲜艳或暗红, 呈持续性, 管道内温度高, 提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造成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术中止血不良, 术后拔气管插管、吸痰、刺激咳嗽时操作不当, 麻醉清醒病人强力挣扎等。对于引流量超过100ml/h, 持续4~6h未见减少, 血压波动不定, 有呼吸循环障碍, 心率120次/min以上, 呼吸30次/min以上, 引流液血红蛋白超过60g/L, 并且很快凝固或伴有休克症状者, 应尽早开胸止血。本组1例, 脓胸经胸膜剥脱术后再出血, 4h引流量为650ml, 心率达130次/min, 呼吸33次/min, 血压有下降趋势, 面色苍白, 四肢稍凉, 立即予以输血并送入手术室开胸止血, 术后病情稳定, 3d后拔管。1例乳糜胸是开胸手术中损伤所致, 于第2天出现明显的乳糜液, 每日引流量700~800ml, 经保守治疗无效, 于第4天开胸手术, 术后第4天拔出胸引流管。

2.6 切口的护理

切口处应每日按无菌切口换药一次, 用碘伏消毒后, 覆盖无菌纱布, 并注意切口处有无渗出、红肿等感染情况。

2.7 拔管指征及护理

术后48~72h肺复张良好、双肺呼吸音清晰、X片提示肺复张、胸引小于100ml/24h、水柱波动小或者无, 可以拔管。拔管前嘱咐患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 快速拔出胸管, 并用无菌按压插管处切口, 以防止气体进入胸腔。拔管后要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气促、皮下气肿等症状。

开胸术后引流管护理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度责任心, 本组病例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 使患者术后能顺利恢复、早期拔管, 在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衍.生理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92-193.

上一篇: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总结下一篇:YM电放申请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