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论文格式

2024-05-31

电大本科论文格式(共7篇)

篇1:电大本科论文格式

电大本科论文格式

电视艺术文化研究【1】

[摘要]受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思潮的影响,电视文化应该对受众起到好的引导作用。

电视文化作品的内容直接反映了电视制作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驱动力,同时,电视文化还肩负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电视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应确立明确的文化传播立场。

电视艺术符号也要在电视文化中得到正确的应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电视艺术;电视文化;文化传播

一、电视艺术对受众的引导作用

人类文化发展到今天,传统的文化形态在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借助电视艺术的表现方式扩大了各自的传播范围和传播信息的影响力。

如今,电视艺术的文化传播已经从以前的面向精英转变成为面向大众化、通俗化发展。

(一)目前电视节目传播的一些现象

电视艺术审美是指观众对屏幕形象的感受、体验、领悟和理解,是感觉与理解、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经由观众积极投入、主客体交融,由感性到理性的审美活动。

电视艺术审美活动始于对电视作品的直觉感知,经过选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电视作品中,作品引发受众的情感波动和审美喜悦,从而获得审美的种种感受,实现对美的认识和判断。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视传媒行业中商业文化思潮对严肃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巨大冲击日趋激烈。

如今的电视剧有相当一部分脱离生活、远离现实、内容重复、情节虚假、人物模式化。

所谓的穿越剧、戏说剧一时成为当今电视剧的主流。

而反映社会现实、百姓文化生活的电视剧作品却越来越少。

在商业利益的催化下,电视艺术的表现内容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到了大众对电视文化审美的认知力和判断力。

电视文化传播应该始终面向大众,通过电视文化传播具有的导向力和影响力,传承和弘扬人类优秀文化。

(二)电视节目中传统文化对大众思想意识的引导作用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是观众比较喜爱的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

《百家讲坛》的栏目宗旨是“构建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栏目特点是“聚集知识精英,共享教育资源,传播现代文化,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栏目的定位则是用最通俗的话“讲解历史、讲解人物”达到普及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效果。

从《百家讲坛》栏目的整体宗旨和定位来看,此档节目的出发点是通过电视来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受众起到引导作用。

《百家讲坛》的制作目的是为了普及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避免过度商业化造成的急功近利和文化短视,引导观众重新审视和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百家讲坛》的出现,促进了传统文化和商业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提高了人们的文化审美鉴赏力。

电视文化与印刷文化相比,电视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载体。

一个人只有通过学习才会阅读,学习阅读要花力气和时间,而看电视则不必去学,不需要花力气。

如同一切现代传媒文化一样,电视文化也存在着一种“话语霸权”,掌握和操作这种“霸权”的人的文化素养从根本上决定了电视文化的品位和水准。

电视节目要有商业性,要讲求经济效益,但是电视文化产品毕竟不同于一般商品,它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兴趣爱好和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影响。

所以说,在当今中国社会以电视为主要信息传播方式之一的现实来看,相当多的人的思想、情感、体验等都受到电视文化的影响,电视艺术在整个电视媒介传播过程中扮演着一个引导者的形象。

二、电视艺术的文化立场

电视艺术的传播是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变革,电视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许多其他文化形态,电视已然成为改造社会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力量。

然而,电视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并非只有积极作用,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消费文化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

在商业利益的促使之下,电视文化传播的信息对社会发展的反馈作用发生了变化。

面对屏幕上过多的商业气息,我们的主流文化该如何通过电视艺术来表现?如今电视文化信息的传播是商品经济的进步和发展还是传统文化的沦丧?电视文化发展中商业文化表现的误区在于:把大众传媒在内的广义的文化市场看得过于简单、过于狭窄,摒弃优秀的传统文化,把具有商业价值的庸俗文化(穿越剧、戏说剧)通过电视文化的传播来展现给广大受众。

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电视艺术开始摒弃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传承。

(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契机传承和弘扬民族电视文化

特定的时代造就特定的文化。

当今全球一体化视角下的电视文化,是对世界多维度的把握;同时,它在脱离出传统美学范畴的前提下,以复制的合法性,将传统美学加以现代意义上的重建,其身份必然呈现出重构文化的姿态。

现如今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电视文化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势必是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保护民族文化的重大课题。

尽管电视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电视的普及率也已相当高,但由电视传播而引发的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冲突却始终存在。

因此,抵制西方殖民文化、保护民族文化,这不是个别现象,是国际现象,是一种政府行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际政治的时代特点。

中华民族有着50的文明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

同其他精神产品一样,在电视传播的过程中,越是民族优秀的东西,也越具有世界性。

中国的电视事业在为中国人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的同时,还应当以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现代化的民族电视文化。

(二)以电视文化品质的提升净化大众的思想

电视节目应该专注于描绘人心向善、向上的人文情怀,展示人与社会、时代前行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体现作品先进的人文立场和文化立场。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展示人生或人性的暖意、发掘隐含在人物身上的真善美,不仅仅是生活本身力量的指引,也是艺术对于人生境界的提升,是文化艺术家对于社会运行的态度、立场和理想。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传统文化秩序遭遇危机、新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的.当下,我们应当积极推进的恰是制度创新和传统文化的转化。

近年电视所传达的文化立场还可以继续向前推进一步,在弘扬传统人生观、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同时,积极探索表现现代中国大众新的人生观、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特别是要倡导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与世界普世化的人生观、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融合为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就更为具体一些的表现,譬如伦理道德观而言,在继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同时,对具有当代内涵的生态道德观、人口道德观、职业道德观和“英雄”道德观等的确立和表现,就应当成为电视电影的一个趋向和目标。

篇2:电大本科论文格式

一、说明:

论文要求一稿、二稿各一份,三稿(即定稿)一式三份;模拟法庭心得体会(3000字)一式两份;鉴定表一份;开题报告一份;论文、模拟法庭心得体会、开题报告电子文档一份、论文PPT一份。

二、论文封面(统一发放)按规定填写内容。

三、正文

论文正文紧跟第一页硬皮封面装订,论文按以下顺序装订:

1.目录:单独一页,四号字,单倍行距,无页码; 2.论文:页面设置默认,从正文开始插入页码,除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外,正文不少于6000字。其中:

(1)题目:三号字,黑体居中;

(2)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是对论文的中心论点、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的概括,还可以对研究成果作一简单的价值评估。论文摘要应写得简明扼要,一般应控制在200字以内。使用【内容摘要】,为小四号宋体,其后的具体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

(3)关键词:可以看做是一组以词语形式表达的摘要,它比摘要更为简明。所摘出来的关键词必须能真正起到关键作用。使用【关键词】,为小四号黑体,其后有三至五个关键词

(4)正文: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文中凡是另起一段的,前面均需空二个字,即四个空格键,大标题和小标题前也一样,且后面不能写正文,正文需另起一段。

大标题(又称一级标题):如“一、二、三、”,使用四号字黑体,如:

一、广东省目前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及成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方向的发展,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不断推进,广东省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出下列特点。

小标题(又称二级标题):如“

(一)(二)

(三)”,使用小四号字宋体、,如:

(一)劳动争议案件继续呈上升趋势,案件标的增大

„„„„

三级标题:小四号宋体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个字使用三号黑体居中。论文最后一页。如;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实用小四号楷体。用[1] [2][3]分别列开。参考论著的须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例:

[1]贾俊玲:《劳动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参考论文的须包括作者、论文题目、杂志名称(用书名号)、出版年份、期别。例:

[2]李五:论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

参考报刊文章的须包括作者、题目、报刊名称(用书名号)、时间(必须包括年月日),例:

[3]张三:关于劳动争议的处理机制,《法制日报》2005年12月5日。

四、开题报告

篇3:提高电大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

电大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电大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而言,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学生选题不当。有些毕业论文的选题过大, 超出本科生的能力范围, 有些选题又过窄, 无法开展研究, 有些选题与专业相关性较小;第二, 文章结构逻辑性较差, 论文的立意和分析过程不能围绕主题, 层次不清晰;第三, 参考文献在时间上过于滞后, 没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中教材太多;第四, 东拼西凑现象普遍, 缺乏新意, 个别学生抄袭现象严重;第五, 部分指导教师初评成绩的评语过于简单, 没有针对性, 体现不了文章的实质内容;第六, 论文中文字和处理能力欠佳, 格式还不够规范。

毕业论文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生认识不到位, 投入精力不足。电大的本科学生基本上都有工作, 有的还有家庭, 部分学生以工作繁忙为借口, 没有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投入精力不足, 他们大都具有实际工作经验而缺乏写作能力,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 写论文可能是他们经历中的第一次, 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差, 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因素。还有的学生不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 存在畏难情绪, 甚至想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应付了事, 照搬上届学生或抄袭网上论文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学生甚至2、3天就可以完成一篇论文。那些要申请学位的学生比较努力, 因为论文的成绩要达到良以上才有资格取得学位, 而部分不申请学位的学生则从思想上轻视毕业论文, 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不愿动脑筋思考, 认为论文只要通过即可, 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2.指导教师的指导力度不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的状况直接影响其质量。一方面专业课教师不足, 教师工作负担过重, 工作压力大, 造成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 于是就会出现一些仓促选题、平时督促不力的情况。另一方面, 指导教师的水平、能力参差不齐, 教师的指导能力不同, 有些指导老师的责任心不强, 业务不精, 对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不力, 从选题到交稿, 只与学生交流一两次, 几个月时间基本上是在“放羊”, 指导毕业论文是走走过场, 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还有的教师碍于情面, 给人情分, 即使论文质量较差, 也予以通过, 这就给学生造成了误解, 认为不管怎样, 论文最终总能通过, 这种在毕业论文的考核上存在的迁就态度也助长了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的风气。

3.管理制度执行不严。尽管学校有一套毕业论文管理制度, 在实施细则方面也比较完善, 但监控的力度还不够, 造成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漫不经心, 教师指导留于形式, 管理制度的监控作用未能很好实施。如制度规定一名教师所指导本科学生不能超过十名, 但仍有个别教师在不同的分校冒名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部分是由于管理不严造成的。

4.选题不知从何下手。正确选题是成功的第一步, 往往也决定着论文的成败。邻近毕业, 学生往往感觉没有可写的问题, 或者说没有观点, 学生找不到可以研讨的专业问题, 觉得无题可选, 自己想到的问题别人都已研究过了, 不知道选什么题材好, 这与学生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 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有很大关系。

5.收集资料不足。资料就是数据资源, 收集材料、积累材料、整理材料都是写作论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我们的学生收集资料的意识不够, 以前这方面的工作没有做过, 有的学生认为学过的教科书就是仅有的资料, 资料的真实与否, 质量如何, 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写作质量, 学生不能广泛地获取有关资料直接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选派指导老师采取学生自主选择和统一安排相结合的原则。认真负责的指导教师是学生论文顺利完成的基本保障,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担负着重要的任务, 学生毕业论文成功与否, 与论文指导老师关系重大。实践证明, 好的指导老师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善于捕捉学生思想的“亮点”, 逐步开拓学生的潜能, 帮助学生完成高质量的论文。根据电大学生的特点, 在指导老师的选派上, 我校采取了学生自主选择和统一安排相结合的原则, 由学生自主选择指导老师, 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信任感, 构建一种和谐的氛围, 这也是开放教育学生自主性的直接体现。每一位指导老师首先必须具有指导资格, 其次, 他们要关注本专业领域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给予学生充分地指导, 为防止指导的学生过多, 每位指导老师指导的学生不能超过十名, 对于不负责任的指导老师及时取消其指导资格, 以保证论文工作顺利进行。只有整体素质好, 业务水平高, 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 才能保证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

2.选题应充分考虑成人学生的特点。认真指导好学生选题,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电大本科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 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有工作, 并且大部分学生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相近, 这一点可以说是电大学生的优势, 这是普通高校学生所不及的。选题时, 在符合专业要求的范围内, 指导老师应鼓励学生选择与工作有关的题目, 并与案例相结合, 这些都是他们熟悉的内容, 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经验, 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选题, 文章言之有物, 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3.充分利用网上毕业论文交流平台和电大网上图书馆。网上毕业论文交流平台是电大的特色, 它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使学生和指导老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 在不见面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 大大提高了论文指导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上海电大的网上图书馆为学生查找资料提供了方便,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不会查找文献的难题, 其中的文献检索数据库保证了学生毕业论文资料查询的需要, 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保障。在论文中增加的“文献综述报告”是培养学生联网全面查阅与消化整理有关资料能力的有效手段, 论文结束后学生查阅与利用文献资料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4.论文写作过程应加强指导质量的可控性。不良的论文大多来自选题不当和指导不力, 选题确定后, 指导教师要把好质量关, 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风。但部分老师在论文指导过程中, 基本上只能是保证论文在格式、词汇语句上的准确, 而在论文的结构、论述方法和论文的内容上指导不够, 更有甚者对论文的格式过于苛求而忽视了论文的内容。当然, 这并不等于对论文格式降低要求, 但指导老师对论文的选题和内容的把握更具重要性, 应体现实质和形式并重的指导思想, 而决不能“形式重于实质”。这就需要强化对论文指导流程和写作过程的监控, 特别是在“过程管理”方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论文指导的质量有一套监控体系。

总之,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校在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但我们深信, 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加深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理解,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会有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谭剑林.开放教育毕业论文指导与论文质量控制的探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3期.

[2]黄萍.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 2004年第4期.

篇4:电大本科论文格式

【关键词】幼儿园实习教师;职业适应;专业发展;影响因素

一、问题提出

目前,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对教师发展阶段的研究都十分关注,并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此作出了具体的分析。从这些教师发展阶段论中可以发现,实习教师的初入职期(实习期)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一个充满困难和考验的过渡时期。

个体的职业适应状况是当代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很多学者对个体在其岗位的职业适应状况都做出了许多相关的调查与研究。然而,对于学前幼儿教师的职业适应问题研究的却很少。由于2013级的学前专业学生刚结束了为期三个月的幼儿园教育实习,对实习教师入职期的职业适应状况信息的收集比较容易,所以选择本班刚结束幼儿园实习工作的实习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二、调查对象、内容、方法

1.调查对象:2013级学前专业实习学生30名

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职业认同(职业认知、职业心理准备、职业动机、职业价值)2、心理适应(角色转换、师幼关系、师师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园内入职支持)3、专业技能(专业基础知识、语言技能、艺术技能、教学技能、组织管理技能)

3.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向对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习教师发放了32份问卷,回收问卷30份,有效问卷30份。

(二)访谈法

访谈法作为问卷调查法的补充而使用。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依据问卷中反映出来的有关实习教师职业适应的问题进行访谈,挖掘影响实习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因素,以及提出帮助实习教师适应职业的一些有效观点及策略。

(三)文献法

研究者在收集有关实习教师职业适应状况的基础上,对所收集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全面的分析并归纳用于研究。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职业认同

(一)职业认知

这里的职业认知指的是教师对职业特征的认知,即教师能认识到幼儿教师从事的是基础教育事业,幼儿教师的职业关系到能否打好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及一生能否持续发展。由图一可见: 100%的实习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幼儿教师这份职业的特征。

(二)职业心理准备

这里的职业心理准备指的是,个人已经从心理上准备好从事幼儿教育工作。43%的学生已经准备好从事幼儿教育工作,50%的学生基本准备好,7%的学生没有准备好。

(三)职业动机

这里的职业动机指的是從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动力,即是否喜欢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60%的实习学生非常热爱幼儿和幼教事业,40%的实习学生基本喜欢和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2.心理适应

(一)角色转换

这里的角色转换指的是在入职初期,实现从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转换,由学习者转换为教学者,实习教师能迅速实现角色的转换对于教师职业适应是非常有帮助的。由图5可知:33%的实习教师是能迅速实现角色转换,54%基本能在入职初期实现角色转换,13%的实习教师角色转换略微滞后。

(二)师幼关系

这里的师幼关系指的是教师在幼儿园能够与幼儿良好的沟通、相处及互动。由图6可知:53%的实习教师与幼儿关系很好,47%的实习教师基本能与幼儿保持良好的师幼关系。

(三)师师关系

这里的师师关系指的是实习教师与幼儿园其他教师的人际关系,即教师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团结合作、工作关系良好。由图7可知:有27%的实习教师认为能与其他教师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60%的实习教师认为与其他教师关系一般,13%的实习教师认为与其他教师关系紧张。

3.专业技能发展

(一)专业基础知识

这里的专业基础知识指的是幼儿实习教师在就入职前,必须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的基础知识。由图10可知:有53%的实习教师专业基础知识扎实,47%的实习教师专业基础知识一般,总体上实习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

(二)语言技能

这里的语言技能指的是实习教师能用幼儿理解的语言,及语言表达方式与幼儿沟通交流,及开展活动。由图10可知:43%的实习教师语言技能良好,57%的实习教师语言技能一般,但总体多数实习教师语言技能都好。

(三)艺术技能

这里的艺术技能指的是幼儿教育中的音乐、美术、绘画等技能。由图11可知:30%的实习教师有良好的艺术技能,53%的实习教师艺术技能一般,17%的实习教师技能差。

四、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结合实习教师的职业适应的现状的调查结果,对实习教师的职业适应状况及影响职业适应的可能性因素进行的分析:

1.实习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一般

多数的实习教师有很好的职业认同感,他们对幼儿教育工作这份职业有着很好的理解和认识,能认识到幼儿教师这份职业的特征,体验到它的重要性。大多数实习教师都喜欢幼儿,热爱幼儿教育工作,并已经从心理准备好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中感到快乐、幸福。但也有7%的实习教师的实习教师没有准备好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有7%的实习教师没有转备好从事幼儿教育工作,17%的实习教师对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没有幸福感和满足感。

2.实习教师在入职的心理适应方面状况不好

(一)角色转换滞后

有13%的实习教师在入职期角色转换滞后。主要原因是:在教师实习阶段,实习教师由单一的学习者转化为幼儿教育者,幼儿教育工作的繁多和复杂也是影响实习教师完成良好角色转换的重要影响因素。实习初期,实习教师不仅要尽快熟悉幼儿园环境,熟悉幼儿的一日常规活动安排,还需尽快做好各项保育工作、和组织教学活动。

(二)人际关系紧张

在人际关系当中,教师与幼儿能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普遍的实习教师都能够与幼儿良好的沟通、相处。但是,在师师关系、及教师与家长关系方面表现欠佳,60%的实习教师认为与其他教师关系一般,13%的实习教师认为与其他教师关系紧张,实习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关系成为影响实习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的重要因素。原因分析:实习教师由于初入职,难免会被认为技能不足,经验不足,难以与同事之间形成合作互相交流的工作环境。57%的实习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一般,10%的实习教师与家长关系紧张。由于实习教师初入职的原因,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主动配合。难以迅速与幼儿家长组成教学同盟关系,从而影响了实习教师的从业信心。

(三)园内缺乏对实习教师的入职情感支持

13%的实习教师在入职期,没有得到园内的入职支持。实习教师刚入职这一阶段属于一个极其脆弱、敏感的时期,她们虽然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相当缺乏,面对着真实的教学生活,往往会手足无措。在这个过渡时期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压力,面临“现实的冲突”,常常会感到不自信,缺乏安全感,进而影响其对职业生活的适应。但通过调查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园忽视了初入职的实习教师情感上的支持帮助,影响了实习教师的职业适应进程。

3.实习教师专业技能中等

(一)多数实习教师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有53%的实习教师专业基础知识扎实,47%的实习教师专业基础知识一般,但总体上实习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

(二)语言技能良好

43%的实习教师语言技能良好,57%的实习教师语言技能一般,但总体上实习教师的语言技能良好。

(三)艺术技能一般

30%的实习教师有良好的艺术技能,53%的实习教师艺术技能一般,17%的实习教师技能差。影响实习教师艺术技能的因素有很多:与教师本身的特长自身的兴趣爱好有关,也与学校的专业教育有关。如果,实习教师从小就有接受艺术培养,那么在艺术技能方面就较强。其次实习教师如果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就给实习教师学习艺术带来了动力。学校的艺术专业课程的安排与教育业是影响实习教师艺术技能的重要因素。

五、对策及建議

1.高校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职业定位

高校的专业教师在注重教给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定位。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到幼儿教育工作发展的现状、幼儿教师工作的性质、幼儿园工作环境等情况,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未来从事的职业的实际状况与特点,让他们能够掌握到这份职业的一些相关正确信息。以帮助学生在入职期,减少实际工作的现实冲突和不适应。

2.高校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高校应开设大量的实用性课程,整合专业技能类的课程,有效的利用好师范生技能培训,对师范生的多项技能进行培训指导与考核评价相结合,严格的实施和组织好技能培训的每一个过程和步骤,在师范生技能训练阶段,注意多创设和模拟各种幼儿园教育环境,让学生实际的参与到模拟教学当中,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尽快运用到实践中去。

3.学生加强对专业技能的学习

学生应该在保持原有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数量和质量。要有自觉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强烈意识和行动力,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其次,实习教师在入职初期,要尽快投身到工作环境中去,熟悉和掌握幼儿园的环境和教育活动的安排,有自我提高的意识,主动向带班教师学习,通过和幼儿与他人交往中,交互反应中学习。

4.幼儿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给予实习教师入职情感支持

幼儿园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信任、合作的氛围,创建共享合作与相互支持的教师文化。幼儿园应倡导同事互助的教师文化理念,形成共享合作与相互支持的教师文化。开展相关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强化教师之间的渗透性和流动性,给实习教师提供心理上的支持,激励实习教师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自发性,促进个人自信心、责任感、事业心等因素的形成。

初入职期教师的入职支持体系不但要考虑到教师的专业技能方面的成长,还要兼顾到教师的情感需要,为她们提供情感上和工作上的支持,园长应该多鼓励实习教师,缓解她们工作中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为其适应工作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参考文献】

[1]李生兰. 学前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8.

[2]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4

篇5: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一、行政相对人进行行政法制监督的理论依据及作用 1

(一)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法制监督的基本概念 1

(二)行政相对人进行行政法制监督的理论依据 2

(三)行政相对人监督的作用 3

二、我国行政相对人监督权的法律规定及其落实情况 3

(一)行政相对人监督权的法律规定 4

(二)行政相对人监督权在实践中落实的情况 6

三、加强和完善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的对策与措施 9

(一)更新观念

树立积极监督意识 9

(二)建立和完善行政程序立法 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10

(三)完善行政诉讼法

扩大行政相对人的救济权 11

四、参考文献 13

试论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法制监督

【内容摘要】目前

行政机关的违法乱纪的行为有增强的现象 “民告官”的案件也逐渐增多 为了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有必要加强对行政法制监督的研究

提出合理措施来加强对行政权行使的监督 但国内外学者都注重国家机关监督 很少去重视行政相对人的监督

本文运用行政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原理

首先探讨了发挥行政相对人的行政法制监督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 指出它可以弥补其他主体监督的不足

进而分析了我国有关行政相对人监督的立法现状以及落实情况 在此基础上

尝试性的提出了要加强行政相对人监督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行政相对人 行政法制监督 行政程序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论述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时指出:“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 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监督 要深化改革 完善监督体制

建立建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 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直接涉及群众利益的部门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 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江总书记的报告为发展完善我国行政法制监督指明了方向 但目前行政法学界多注重国家机关对行政权行使监督 忽视群众监督尤其是行政相对人的法制监督作用 本文就这方面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行政相对人进行行政法制监督的理论依据及作用

(一)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法制监督的基本概念

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行政监督机关及人民群众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国家公务员行使专门职权行为和遵纪守法的监督 以监督主体为标准

可以分为国家机关的监督和非国家机关的监督 前者为权力性监督 后者为权利性监督

行政相对人的监督属于权利性监督

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 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某权益的个人、组织

所谓权利性监督是依照法律赋予的权利对行政主体实施的监督 这种监督运用的是具有请求性、主张性的权利 因而一般只具有程序意义而不具有实质意义 即不能就实质问题直接产生法律效力 但它又不是可有可无的

而是行政法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①

它包括行政相对人的监督和其他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的监督等 由于他们与行政主体关系不同

所以他们在动机和效果等方面有所不同

(二)行政相对人监督的作用

行政法制监督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它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和行政相对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的监督等

其他监督主体在监督上不可避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行政相对人的监督则可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他们的不足 在行政法制监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对人监督具有广泛性

它虽不具有国家监督所具有的直接法律效力和运用国家权力的性质 但其监督客体、内容、范围和影响上的广泛和普遍 监督途径和方式的灵活多样

则使其成为法制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司法机关监督的范围较小

因为无论哪一个国家都没有将全部的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 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由于受到专业部门限制 其监督范围和程度也是有限的

2.相对人监督具有启动性

尽管它不具有国家监督所具有的直接国家强制性和法律效力

但其积极、主动的监督方式却有可能会引发和启动国家监督机制的运作 导致带有国家强制性的监督手段的运用乃至产生强制性的法律后果 而司法机关的监督具有被动性

只有当事人提出控诉才会引起司法审查 上级行政机关的审查有时也带有被动性 只有当事人提出复议才去行使监督权 因此

相对人对上述两种审查程序的启动起促进作用

3.相对人监督的全程性

这一监督包括:⑴事前监督、⑵事中监督和⑶事后监督 它弥补了国家机关监督的事先与事后之外部监督的局限性 行政相对人通过行使自己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 预防、抵抗违法行政行为的进一步发展 促使行政行为沿着合法、适当的轨道运行

参考文献:

1、孟德斯坞:《论法的精神》(上册)(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版

2、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版

3、郭道晖主编:《法的时代精神》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4、张文显主编:《法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5、刘作翔主编:《法治社会中的权力和权利定位》摘自《法理学论丛》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7、方世荣著:《论行政相对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

篇6:电大论文格式

题目

题名规范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毕业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命题方式

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英文题名方法

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③同一篇毕业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⑤在毕业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

作者

署名规范

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脚位置。有时,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示例:王军 ××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 100875; 张红 ××教育学院物理系,北京 100011

(注释:后面的数字是该学院的邮编号码)

目录

目录是毕业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毕业论文不必列目录)

摘要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毕业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摘要是对毕业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毕业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毕业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毕业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规范

摘要是对毕业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毕业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毕业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毕业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毕业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毕业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规范

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

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

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

毕业论文正文

要点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毕业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毕业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毕业论文正文: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毕业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要求

以毕业毕业论文为例,现说明毕业论文正文版面格式:

①正文部分与“关键词”行间空两行;

②汉语正文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正文英语正文文字采用Times New Roman12号,标题汉语采用四号黑体,标题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14号,每段首起空两格,1.25倍行距;

③段落间层次要分明,题号使用要规范。理工类专业毕业设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序号与层次要求;

④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无违反政治上的原则问题与言论,要采用计算机打印文稿,统一采用A4纸张;

⑤图表要求:所有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用徒手图,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工作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图,图表中的文字汉语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10. 5号;图表编号要连续,如图1、图2等,表1、表2等;图的编号放在图的下方,表的编号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两边不能有边;

⑥字数要求:一般不少于1500(按老师要求);

⑦学年毕业论文引用的观点、数据等要注明出处,一律采用尾注。

格式要求

[1]文稿用word文件(页面A4),统一用宋体排版。

页面设置

纸型:A4标准纸 方向:纵向

页边距:左3cm 右2.5cm;上,下边距为默认值:上2.8cm 下2.5cm

页眉1.5cm,页脚1.5cm

格式

正文行距:(多倍行距)1.25倍

字号

中英文题目: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位于中文标题下方),二号Time New Roman字体, 加粗居中。

中英文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五号字

图表要求

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弧线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符合制图标准.插图和表格均需有编号和标题,图标题为五号字,表标题为小四号.

致谢

作为一名研究者,应该尊重为形成学术毕业论文所进行的研究所提供帮助的单位、个人表达,肯定他们在形成学术毕业论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应该对以下方面致谢:

横向课题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研究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或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或提供帮助的人员;

给予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但致谢不等同于参考文献和注释。

意义

一项科研成果或技术创新,往往不是独自一人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各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许多毕业论文的末尾都列有“致谢”。主要对毕业论文完成期间得到的帮助表示感谢,这是学术界谦逊和有礼貌的一种表现。

参考文献

一篇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毕业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毕业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⑴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⑵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参考文献的作用是:

⑴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毕业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毕业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毕业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⑵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毕业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⑶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⑷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毕业论文篇幅。

⑸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要求

1、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各条参考文献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注意一定要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

2、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中文参考文献请改为中英文对照。

3、文后期刊类、会议毕业论文集中的参考文献表中的英文期刊名称、会议毕业论文集名请写全称。

篇7:电大论文定稿标准格式

兵团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XXXX企业行政管理之人本管理

学 校 名 称 XXXX广播电视大学分校 专 业 名 称 行政管理专业 姓 名 长孙无芳 学 号 1X345678910309 导 师 姓 名 X X 职称 讲师 导 师 签 名 X X

2015 年 5月 5日

目 录

内容摘要 „„„„„„„„„„„„„„„„„„„„„„„„„„„„„„„„„„

2关键字 „„„„„„„„„„„„„„„„„„„„„„„„„„„„„„„„„„„ 2

一、人本管理概述„„„„„„„„„„„„„„„„„„„„„„„„„„„„„ 2

(一)人本管理的发展历程„„„„„„„„„„„„„„„„„„„„„„„ 2

(二)人本管理的研究背景„„„„„„„„„„„„„„„„„„„„„„„„„ 2

(三)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2

(四)人本管理的含义与内涵„„„„„„„„„„„„„„„„„„„„„„„„„„„ 3

(五)人本管理的内容„„„„„„„„„„„„„„„„„„„„„„„„„„„„„„ 3

(六)人本管理的体制„„„„„„„„„„„„„„„„„„„„„„„„„„„„„„

4(七)人本管理的特点„„„„„„„„„„„„„„„„„„„„„„„„ 5

二、企业中的人本管理„„„„„„„„„„„„„„„„„„„„„„„„„„„„ 5

(一)人本管理在企业的四个阶段„„„„„„„„„„„„„„„„„„„„„„„ 5

(二)人本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6

(三)如何实现企业的“人本管理”„„„„„„„„„„„„„„„„„„„„„„„„ 6

(四)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人本管理„„„„„„„„„„„„„„„„„„„„„„„„ 7 参考文献„„„„„„„„„„„„„„„„„„„„„„„„„„„„„„„„„„„„ 8

浅谈XXX企业人本管理

【内容摘要】实行人本管理,把人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质的规定性。本文以人本管理的发展及基本理论入手探讨了我国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人本管理;企业管理;企业制度

所谓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把人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在企业中实行人本管理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保证。在企业中,企业职工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企业的劳动者、经营者,处于主人翁地位。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办好企业的根本保证。

一、人本管理概述

人本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尊重人和激发人的热情。所谓人本管理就是基于科学的人性观基础上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本管理是文化管理运作和实践的核心,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而言,它是一种根本性的跨越,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式。近年以来,关于人本管理的理论逐渐被理论界和企业界所重视,人本管理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示出新的特征,在不同企业里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但其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企业生存发展之灵魂。

(一)人本管理的发展历程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企业越来越清楚地认知到人对企业生产率,以及利润目标的贡献,逐渐地,“人本主义”在企业管理理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是和发展观结合在一起论述的。其核心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手段,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统一。

(二)人本管理的研究背景

近十年来, 人力资源管理在商业成功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经济发展步伐持续加速下, 人力资源在参与战略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不断增加,人力资源的职能在形成机构竞争能力上具有关键作用。人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与精髓,是指以人为中心或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本管理作为新兴的管理理论前沿,得到了大批国内学者的青睐,并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三)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人的管理:以激励为主要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的能力,开发人的潜能。

坚持企业组织首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的原则

重视人的需要,以激励为主的原则,在团队中与领导协商制定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实施目标管理。

坚持提供更好的培训条件和手段,着眼于员工对企业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原则,让人本管理统领企业一切工作,使企业组织在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同时取得预期的组织绩效。

(四)人本管理的含义与内涵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对人本管理作了大量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人本管理是以敬业员工为管理主要对象,通过创造特定的环境与条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以不断提高其满意度的管理活动过程。包含四层含义:

1、人本管理主要是以“敬业人”为中心;

2、以敬业员工为人本管理对象,充分地尊重、理解和关心他们;

3、创造特定的环境与条件,这是人本管理的重要方面;

4、建立具有激励机制的管理体系,吸引人、培育人、留住人,不断提高“敬业人”的满意度。从整体的角度来剖析人本管理,可以发现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具体包括:

(1).人本管理是建立在“重视人的价值与自由”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人本管理中的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这与中国目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现实相符合。

(2).人本管理是一个包括思想、方法、模式的系统工程。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人本管理包含价值观管理、行为管理与制度管理三个层次。

(3).人是管理的出发点与目的。从管理要素的角度来看,人是最具能动性和创造力的要素,通过科学的人本管理,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实现自身的目标。

(4).人本管理中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社会人。它把人看作是物质与精神、理性与非理性的社会关系的聚合体———既具有自然属性,又有精神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

(五)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1、人的管理第一

企业管理,从管理对象上看,分为人、物及信息,于是企业管理就具有了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种特质。

2、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激励是指管理者针对下属的需要,采取外部诱因进行刺激,并使之内化为按照管理要求自觉行动的过程。人的需要,有精神的和物质的,因此外部诱因也应有物质的和精神的,我们应该用不同的诱因刺激人们相应的需要。激励的目的是激发起人们按照管理要求,按目标要求行事。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们在一定的社会中生产、生活,就必然要同其他人结成一定的关系,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人际关系,会影响到组织的凝聚力、工作效率、人的身心健康和个体行为。实行人本管理,就是为了建立没有矛盾和冲突的人际和谐,达成企业成员之间的目标一致性,以实现企业成员之间的目标相容性,以形成目标期望的相容从而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

4、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其重点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所以说,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人力资源发展过程的始终。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占有资金;二是拥有掌握专业技能从事管理和操作的人员。两者之间,人的因素更为重要。人力资源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所以说,制订和实施人才战略,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5、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能否培育团队精神,把企业建成一个战斗力很强的集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有系统配套的措施:

(1)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

(2)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3)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4)良好的沟通和协调。(5)强化激励,形成利益共同体。(6)引导全体员工参与管理。

(六)人本管理的机制

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使每一个员工不是处于被管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人本管理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如下一些机制:

1.动力机制。指在形成员工内在追求的强大动力,主要包括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即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二者相辅相成,不可过分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2.压力机制。包括竞争压力和目标责任压力。竞争经常使人面临挑战,使人有一种危机感;正是这种危机感和挑战,会使人产生一种拼搏向前的力量。因而在用人、选人、工资、奖励等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目标责任制在于使人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责任,迫使人去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3.约束机制。制度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使人的行为有所遵循,使人知道应当做什么,如何去做并怎样做对。制度是一种有形的约束,伦理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前者是企业的法规,是一种强制约束,后者主要是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约束。当人们精神境界进一步提高时,这两种约束都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4.保证机制。包括法律保证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保证。法律保证主要是指通过法律保证人的基本权利、利益、名誉、人格等不受侵害。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保证员工在病、老、伤、残及失业等情况下的正常生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企业福利制度,则是作为一种激励和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

5.选择机制。主要指员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力,有应聘和辞职、选择新职业的权力,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与此同时,企业也有选择和解聘的权力。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竞争机制,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优化组合,有利于建立企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群体。

6.环境影响机制。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必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指两种环境因素:一是指人际关系。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在友好合作、互相关怀中愉快地进行工作;反之,则会影响工作情绪和干劲。二是指工作本身的条件和环境。人的大半生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的改善,必然会影响到人的心境和情绪。提高工作条件和环境质量,首先是指工作本身水平方向的扩大化和垂直方向的丰富化;其次是指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工具、设备、器材等的先进水平和完备程度;再次则指工作场所的宽敞、洁净、明亮、舒适程度,以及厂区的绿化、美化、整洁程度等。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工作条件环境,让所有员工在欢畅、快乐的心境中工作和生活,不仅会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会促进人们文明程度的提升。

(七)人本管理的特点:

1、“以人为本”是品牌的核心价值观

人本管理首先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品牌的核心价值观,把品牌成功的希望和努力放在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上,认为“以人为本”是品牌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组织还必须树立以客户为本的理念,一切从客户利益出发,视客户为品牌生命之所在。2.、人是管理的核心因素

把人的因素当做管理中的首要因素、本质因素和核心因素。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围尧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组织的一切管理活动。3.、员工是管理主客体的统一

员工既是被管理的客体,也是应该受尊敬的主体。员工在追求组织目标的同时也充分发展了自己,组织目标达成之日就是个人目标实现之时。

4、鼓励员工参与组织的民主管理

组织必须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员工的民主权益,使员工能够广泛参与组织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民主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它有利于确保员工在组织中的主人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把藴藏在员工中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出来。

人本管理是一种相对科学的管理方法,这种方式,可以让员工到适合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去,从而可以全面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把员工的真实能力挖掘并展现。人本管理的管理手段。对企业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企业中的人本管理

“以人为本”就是在企业管理的一切活动中始终把人放在核心位置,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以人为本的管理,涉及到人 的培育与成长,人的选聘与任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员工参与管理、人际关系、团队建设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又受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技术的、心理的等诸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又相互交织。可见,人本管理,是一项多目标、多因素、多功能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本管理工程作为总的系统,包括一系列分系统,每一分系统有不同的功能和目标;在各分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上,使之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形成人本管理总系统的更大的整体功能,以达到人本管理的预期目标。

(一)人本管理在企业的四个阶段

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于员工的参与。企业管理有四种基本模式:命令式管理、传统式管理、协商式管理、参与式管理,命令式管理和传统式管理是集权式管理,而协商式管理和参与式管理则属于以人为本的管理。根据员工参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分为四个阶段:

1、控制型参与管理

控制型参与管理适合开始导入参与管理模式时使用。严格地讲,它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参与管理,只是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一种过渡。

2、授权型参与管理

在授权型参与管理阶段,员工被赋予小量的决策权,能够较灵活地处理本职工作以内的一些事务。它让员工养成了自主决策、并对决策负责的工作习惯。

3、自主型参与管理

员工有更大的决策权限,也要为决策的失误负更大的责任。公司对每位员工实行目标管理,管理人员从指导职能逐渐转化为协调职能。

4、团队型参与管理

团队型参与管理是参与管理的较高形式。每个职能团队中的成员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由公司决策层指定。公司给每个职能团队指定工作目标,由团队成员讨论达成工作目标的方式,然后各自分工,相互协作,完成工作。

(二)人本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1.人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

企业事实上是一个不同生产要素投入的契约体,在这契约体内人力资本比物力资本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从企业的组织活动及其运行过程来看,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的主要目标,但从人类的理性的崇高追求来看,企业组织活动及其运行过程最终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即为了人的需要。企业管理本质上就是对企业这个有机体的运动过程即人的活动过程的管理。2.人本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企业管理是人们共同劳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人本管理强调了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活力,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不断提高。并且改变我国入世后,国外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争夺人才,造成企业人才严重流失的局面。

3.人本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企业作为特定的经济组织,它的活动和运行离不开特定的外部经济环境。市场经济的这些特点与要求,从根本上与计划经济的血缘、门弟、身份等先赋性的差别是对立的,也与等级观念和“官本位”的意识相排斥的。由此可见,人本管理理论与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相一致,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企业实现以人本管理,以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三)如何实现企业的“人本管理”

首先,管理者应把组织中的个体当“人”看。人为什么而活着?为不断地实现心中的目标,并不断地形成新的目标,目标是潜伏或活跃在个体内心的自我状态,代表着个体潜在的理想以及对未来的愿望和构想,并自然地影响着其具体的行为策略。这一行为动机足以改变人的心理状态而自动地遍合外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并成为行为的内在原因和动力。

人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即是自我发展目标。作为管理者,首先应该放下架子了,真诚为人。这一点被不停地强调,被浓化,然而做到并不容易。给员工必要的自由活动空间很重要。管理者自身的综合素质亟待加强。作为管理者,应该是各方面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成功的管理者往往有悉心观察员工的细微处表现,能体察员工的生活,关爱每一个员工,让员工们觉得这个工作环境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尊重个人在组织管理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成功典型有摩托罗拉、惠普等企业,尊重个人是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的重要特点。关怀和尊重每个人和他们每个人的成就,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是人本管理的实质和精髓所在。

1、科学激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是“人本管理”重要目的。美国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对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做过专题研究,结论是: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只不过是20%-30%,如果实行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传统的激励方式主要是物质激励,但是,知识型员工需求结构是混合交替式的,只有建立满足物质与精神需求的“软硬互动”的激励机制才是最有效的。

2、理解尊重,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

企业最高的经营宗旨是尊重人。每一个人(无论领导抑或普通员工),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应有权利。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人们常常把尊严看作是比生命更重要的精神象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地应当使人受到最大的尊重,使人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不允许任何侮辱人格、损害人权的现象存在。当一个人的尊严和人格得以保障,当他的工作被充分肯定和尊重时,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尊重员工首先要尊重员工的人格。其次要尊重员工的意见,加强领导与员工的沟通。再次是尊重员工的发展需要,最后要关心员工的生活。企业应当了解员工的职业计划,并通过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政策帮助员工达成自己的职业计划,最终也有助于企业目标的达成。

3、强化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

现代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必须掌握员工职业发展,了解员工的需要、能力及自我目标。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就日益受到重视。

4、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理顺员工情绪、转化员工行为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解疑释惑、情理感化使员工端正认识、明确方向,对于发掘员工潜能,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员工的主体意识的增强而日渐增强。

5、建设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人们常说,小型企业靠机遇,中型企业靠管理,大型企业靠文化。

企业作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实体,有责任为员工提供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形成全体员工对事业共同追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企业文化正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它对员工具有巨大的凝聚力、约束力、导向力、辐射力和纽带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创造力,达到“人企合一”的最佳资源利用状态。

企业文化提倡统一思想观念,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企业形象。但不能忽视了保持员工个性的重要性,充分尊重员工个性,使之在企业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合谐。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距离问题,不要只能聚不能分。不要事事捆在一起,时时挤在一起,否则失去弹性和活力。

(四)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人本管理

在企业中,如何克服人本管理理论和以往实践中的缺陷,进行有效的人本管理,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每一个管理者强有力的持续执行, 同时也需要每个管理者不断思考、创新。

1、首先要善待自己的员工。

善待员工实际包含三个元素: 一是能够因才用人, 二是能够以德服人, 三是要关怀困难的职工。对于管理者来说, 这非常重要。一个企业有各种各样的人才,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是能够发现每个人的特殊才华, 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这是一种用人的艺术。同时, 管理者还要能够以德服人。作为领导者, 特别是对待所谓比较落后的人, 采取什么态度, 往往对整个企业的职工有一定的影响。

2、要注意人才的合流与凝聚。

人才进入企业, 首要的是引进来的人才的思想意识要尽快地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去。尽快让人才把企业真正当成自己的家, 树立“团队成功”的意识, 摒弃“个人辉煌”的思想。同时, 和睦的同事关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是成功的关键。

3、建立“心理契约”, 实施感情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 大多数的人已不再是为生存而工作, 他们渴望能力的充分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职工不是完成任务的工具, 他们的情绪、情感都影响着个体在组织中的思想和行为。因此, 感情管理强调把职工真正当成人来看待, 用信任、赞美和关心代替机械的组织管理, 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感情管理方式能创造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信任, 从而更有利

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管理的根本是对人的管理,要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真正确立起人本管理的主导地位,花大气力形成独特的企业风格,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高度重视员工个体各个方面的需要,提身个体能力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关心、爱护和尊重人才,做到企业和员工共成长!

综上所述,实行人本管理,把人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质的规定性。只有认真落实人本管理思想,构建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实施人本管理,企业才能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管理手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2.张德.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组织管理出版社,2002

3.MBA最新核心课程编译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4.唐东方.避免人力资源的高配置陷阱[ EB/ OL ].中国人力资源网,2005-8-22 5.叶映.组织人才流失及其危机管理[J].经济师,2006,(2)

6.王德波,文继维.我国先阶段人才流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经济师,2006(1)7.钟定国,刘建勋,刘晓光.人才流动的宏观因素分析[J].科技.人才.市场,2003(02)8.肖勇,曾福生.人才流动对组织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9.徐斌.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选择——外企与国内企业的人才战略,《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2000-11

上一篇:关于智慧的俗语下一篇:绿色校园 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