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高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2024-05-01

信息技术高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通用6篇)

篇1:信息技术高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高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讲座心得体会

09计本2

200924101256

陆京鹏

这是大四实习的前奏,在学院的组织下,第一天学院聘请了王连诚老师进行专题讲座,王连诚老师为我们作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新发展。通过教育技术过去与现状的这么一个过程,充分说明当今信息技术发展之快。我们大三下学期的教育见习的时候也参加这类型的讲座。上次见习自己是旁观者,但这次感受不同,实习是自己体验做老师,教学生。所以讲座过程中比较重视。这一下午的学习,我收获很大。

通过本次讲座,让我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时代性与优势,在原来已有观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理解了“教学”。王连诚老师生动、有趣地讲座,使我们在轻松、愉快地课堂气氛中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师的使命,对我今后教学工作中提供了有效地帮助;把各种教学工具软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让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分为:以语言活动为主、以感知为主、以实际训练为主、以欣赏活动为主、以引导探索为主的教学法;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在教学过程中曾有很多迷惑,过分地突出了信息技术手段而忽略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或者是为了课堂气氛活跃而忽略了教师对课的把握等.这次学习让我真正理解了一堂好课的标准。

信息技术教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目前我们的教学实践更重要的是在新课程理念以及课标指引下创造性地开展,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研读课标、实践课标,也要在用好教材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开发课程资源以及教学技艺的意识和能力。

事实上,对于每位教师而言,课堂永远都是独特的,它是教师实施并修正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实验场所,又是师生交往、一次次丰富师生生命活动和提升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我常常告诫自己:用心经营好自己的课堂,更多回报皆源自于此。

篇2:信息技术高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姓名:邢王秀

学号:200924101215

班级:计本<2>班

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在学校对学生实施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信息技术课堂是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最佳场所,是其它教育科目所不能代替的。通过信息技术课的教育过程,使每个学习者,在运用、管理、评价和理解信息技术等方面具有高度素养。

信息技术属于技术类课程,在目标上强调对事物的改造使之适应人们的各种需要。信息技术教育过程的着力点以设计为基本特征。

作为与课程整合的有力工具,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时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是实现与其它许多科目领域整合的先决条件。

信息技术课的理论基础,依赖电子技术与软件基础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课的内容设置和课程实施是与时俱进的,并且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流行性。

信息技术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有学生不论处在何种环境,不论其个人特征如何,都应该有机会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以使自己具有适应时代需要的信息技术素养。在课程实施中既要注意到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又要恰当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发展与统一要求的矛盾。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所规定知识水平和各种能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最后结果是: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够做的事情,而不是学习这些东西的方式和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强调“应知应会”。

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为基本原则,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考虑课程内容,关注和尊重学生在探究、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和承担责任等方面的需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自主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把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点。

依据青少年的认知心理,在受教育过程中应当达到的目标一般分为三个领域:由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知识的发展等目标构成的认知领域;由价值观,判断力和个性发展等目标组成的情感领域;由模仿、操作等各种技能目标构成的动作技能领域。在每个领域分类中,根据认知逻辑关系又分为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层次。

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抓住学习要点,有计划地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与判断,教师也可以从学习者的行为来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程目标即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使学习者正确把握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课程目标应以学习者的行为来表述。

篇3:信息技术高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自2003年3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公布后, 先后有21个省进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验。五年来, 课程的教学实施状况如何?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又如何?我们利用2009年11月5日-9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四川成都南山中学举行的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的机会, 向参会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以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施五年来的情况, 期望对进一步研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有所启示或借鉴。

二、问卷设计

根据本次信息技术课程展评活动的参加人员构成, 我们设计了教研员和教师两种形式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主要涉及了五个方面的问题:被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所在学校的基本情况、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课程教学实施状况和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在问卷设计过程中, 参考了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状况调查》调研实施方案[1]的部分题目, 《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情况调查 (教师卷) 》[2], 通过网络检索到的其它调查问卷, 并从中抽取一些内容进行改造, 组成了我们的调查问卷。

在调查问卷中, 教师基本情况主要收集工作时间、职称、毕业院校、学历、专业等方面的信息;所在学校的基本情况主要收集学校的类型、教学软硬件建设、高一学生数等方面的信息;课程开设主要收集开设时间及周课时、学生学习各模块情况;教学实施状况主要收集课堂教学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研究三个方面的信息;教师专业发展状况主要收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专业技能提高、教学困惑的主要问题和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信息。

三、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的对象来自全国范围内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 所在学校教学条件相对比较好, 教研员是以省级教研员为主 (占62%) 。他们对课程改革的认知和态度、教学实施状况和专业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执行水平。

调查共发放教研员问卷25份, 回收25份, 有效问卷21份, 有效率84%, 发放教师问卷120份, 收回112份, 有效问卷98份, 有效率87%。结合对部分教师和教研员的访谈, 从教研员和教师两个角度对回收的问卷进行认真梳理与分析, 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 95%的教研员和71%的教师具有中学一级或以上职称, 71.8%的教师和62%的教研员来自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81%的教师和75%的教研员毕业于师范院校, 95%的教师和87%的教研员都具有本科学历。从调查来看, 大部分教研员和教师都具有10年或以上的教龄, 他们都具有相对成熟的教学经验, 所以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教师所在学校有82%的学校是地市级以上的示范高中, 高一学生生机比, 最大为11, 最小为1.8, 平均为4.38。高一年级信息技术教师师生比最大为300, 最小为80, 平均为171.9。所有学校都建有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等硬件设施, 这个结果与韩忠强等人在2004年8月的《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调查与分析》[3] (简称《韩忠强调查》) 相比, 参与调查的学校软硬件建设相对情况好一些。与董玉琦2008年8月对某省9个地区的实地调查与研究[4] (简称《董玉琦调查》) 相比, 教师的专业情况、学历情况相近。

2. 课程教学实施状况

(1) 课程开设情况。从被调查教师所在学校来看, 55%的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课程, 45%的学校在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的两个学期内开设, 61.4%的教师和52%的教研员认为课程适合以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开设, 说明对课程标准的课程形式认可度较高。

据调查, 教研员所在地区要求开设的课时和教师所在学校的开设课时情况如图1所示, 学生上机操作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情况, 57%的教师能够达到70%, 76%的教师只能达到50%以上。由于总课时安排不够, 学生缺少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 部分教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2) 课堂教学情况。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最低要求[5], 教师和教研员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情况如图2所示。调查表明教研员自身也需要提高课程创造意识, 理解新课程改革精神。与《韩忠强调查》相比, 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明显准确, 把握更加到位。

在教学准备方面, 93%的教师采用课前调查 (61%) 和课堂交流 (52%) 等调查方法, 在高一新生中进行了学习起点的调查, 79%的学校存在学习零起点的学生, 70%以上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了分班或分层教学。95%的教师上课都有教案, 参考两个以上别人相关教案的教师多达95%, 参考的教案主要来源于因特网收集 (95.0%) 、同行交流 (75.0%) 、教材配套资源 (72.5%) 、自行开发 (50.0%) 等。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主要授课方式依次为:先讲解后上机练习 (87.8%) 、边讲解边上机练习 (87.8%) 、小组讨论后上机练习 (78%) 、讲解为主 (61%) , 主要教学方法依次为:任务驱动法 (95.1%) 、范例教学法 (73.2%) 、讲授法 (68.3%) 、讨论法 (46.3%) 等, 但使用Web Quest (7.3%) 较少, 认为值得收集纪录的教学信息分别是学生学习的兴趣 (90%) 、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注意力 (69%) 、学生提出的问题 (69%) 、学生发表的意见建议和观点 (62%) 、学生错误的回答 (48%) , 对学生的考试情况仅有17.3%的教师认为值得收集。由此可以看出, 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了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方法, 但网络探究教学使用较少;教师从关注学生成绩转向学生平时的表现与积累, 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

在教学效率方面, 我们从2008年全国信息技术案例大赛获奖案例中, 选取一个“图形图像处理”单元的教学案例, 从中抽取了2课时的知识点, 让参与调查的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59%的教师认为2~3个课时能完成教学任务, 这说明大部分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课程内容, 并能对课程进行有效设计。

在课程教学评价方面, 教师常用的方式依次为作品评定 (90.2%) 、教师评价 (70.7%) 、学生互评 (68.3%) 、各种学习活动表现评定 (53.7%) 、实验操作评定和学生自评 (各为48.8%) 等, 可见教师对教学评价以作品评定为主的认识相当一致, 且对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建议也有较好的理解与认同, 与《董玉琦调查》相比, 教师更加明确认同“课堂观”与“兴趣、态度”是评价的主要依据。

(3) 课程评价情况。通过调查, 90%的教研员和80%的教师认为应该实行统一考试, 且71%的教研员和65%的教师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成为高考课程, 61%的教师认为考试形式应采用“笔试+操作测试+作品”的形式, 这也是符合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

对课程实施的满意程度, 教师明显高于教研员, 如图3所示, 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状态的满意程度, 教研员和教师满意率均偏低, 如图4所示, 这与学生学习动机有关。通过调查, 48.8%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有兴趣, 而有46.2%的教师则认为是由于学校有要求或其它各种原因, 学生才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

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主要有通过听课 (24%) 、看考试成绩 (19%) , 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等多种渠道进行评价或重点看日常工作表现 (各为17%) , 而有24%的学校则对教师的教学很少进行评价, 这说明信息技术课程在一部分学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及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

教师期望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依次是对课程有合理评价与定位 (87.8%) , 信息技术教师职责明确、劳动受到尊重 (80.5%) , 提供培训与交流的机会 (68.3%) , 而对学校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 (29.3%) 和信息技术设备齐全 (31.9%) 期望较低, 这正反映了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 学校加强了软硬件投入。

(4) 课程教学研究情况。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90%的教研部门都提供了课题研究, 每年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情况如图5所示, 且有61%的教师参加过课题研究, 省、市级课题 (各29%) 、县区级课题 (15%) 、校级课题 (22%) , 59%的教师发表过1篇以上教研论文, 91%的教师参加过各级教学竞赛活动, 52%的教师获奖一次以上, 总体来看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和各类教学竞赛活动丰富多彩, 但区域性和校本课题研究偏少。

从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情况来看, 68%的信息技术学科组织教研活动每月一次以上, 针对信息技术教师人数少的特点, 有些地区还开展了网络教研和网络集体备课等活动。

3. 教师专业发展状况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发展的过程。调查发现, 34.1%的教师具有具体发展计划, 53.7%的教师仅有初步的想法, 这说明教师已经认识到自身发展的需要, 并认为自身最需要提高的方面主要有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操作能力 (68.3%) 、教学研究能力和合理评价学生的方式 (各为58.5%) , 这与教研员的观点基本一致, 而对教育新理念和教学思想, 34.1%的教师和76%的教研员认为需要提高, 教师和教研员的认识差异明显, 这可能是因为教研员看到的是本地区教师的整体认识状况。

教师感到困惑的主要问题依次是如何有效进行过程性评价 (61.0%)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积极性 (53.7%) 、如何解决学生起点的不同 (53.7%) 、如何上好理论课 (43.9%) 等, 但对于如何维持网络教室的秩序 (29.3%) 和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26.8%) 已不是教师困惑的主要问题, 这与教师的教龄多在10年左右形成明显的对应关系。

从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81%的教研部门每年组织各种培训活动一次以上, 培训形式以实地培训 (81%) 为主, 其次为网络培训 (43%) , 参加过省级培训的教师占72%, 市级培训的占53%, 校级培训的占31%。由于参加各级培训的教师存在重复现象, 一部分教师根本就没有参加培训的机会, 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高中教师全员网络培训是值得借鉴的解决方式。

四、启示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社会各界要关注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发展, 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推动、鼓励政策, 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 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学校应保证国家规定的信息技术课程学时数, 使教师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制定措施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使教师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程教学和研究, 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应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保证信息技术教师完成教学外的工作时得到相应的荣誉或报酬, 激励教师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教师应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教学的总目标;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吉林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状况调查》调研实施方案, http://www.ybedu.net/web1/upload/2008_04/diaocha.doc.

[2]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情况调查 (教师卷) .http://qtxedu.gov.cn/qtxjys/uploadfile/200932611339472.doc.

[3]韩忠强, 王世军, 董玉琦.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调查与分析.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1) .

[4]董玉琦, 黄松爱.聚焦新课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亟待改进.中国教育报, 2009-07-31 (6) .

篇4:信息技术高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关键词:课程改革;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一、增加了数学教学的亲和力

我们的高中数学教材提出了亲和力的教学思想,“歌一样的语言,诗一样的意境,把人带入美丽、和谐、自由舒心的场景,在学习中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这是高中数学必修课集合部分的引言,以各种数量群,隐含着集合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集合的学习。而且高中数学教材第一部分的章头图呈现的也是一片蓝天和白云,往远处瞧是一片大树林,近处则是一片草地和一群大象,把这些景象集合到一起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自然画,隐含地流露出一些集合的概念,这充分地说明了数学也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去观察这幅图所要表达的内容,再带领学生进入主题的教学,充分彰显新课改之后数学教学的亲和力。

二、“问题串”的引导,将学习内容简单化

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材更注重对学生主动性的强调,体现了“过程也是教育目标”的新的教育概念,传统的教育模式老师只注重学生最终的考试结果,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新课改之后,老师更加关注教学的过程,在学习中将教材内容与数学模型联系起来,在学习中将各个模块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多层面多角度的学习感受,引入一系列的问题来提出自己的教学,例如,在学习集合的概念时,先从生活入手,提出问题,进而引出集合的概念,另外,引出问题串也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研究,增加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材更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一套教材编写的开始,必须确定本套教材的教学指导思想,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否则,教材将失去灵魂,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苏教版的高中《数学》教材始终坚持着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材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学习期间获得必备的发展,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情感培养等方面,同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离开学校忘记了所学的内容时,我们的教材还会留给学生什么样的促进作用,也就是更加关注“给学生一生的发展留下什么样的动力”的问题。我们的教材通过“问题情境—学生活动—意义构建—数学理论—数学运用—回顾反思”等内容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建立数学,在获得数学理论之后逐步进行数学运用,再回顾反思,获得升华。

四、教材编写中更加体现了数学的内在本质

近年来由于对课程改革理解的偏差,有些数学教材的个别内容过分迎合学生浅层次的兴趣,过分追求学生外在的动手活动,脱离了教学的本质,这样的教材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只会损伤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而我们的教材通过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通过问题的提出、解决过程,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地认识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使学生领悟数学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自然地建立数学与自然的联系。

五、教材的编写集中了教师的优秀经验

教材不是学生自学或者阅读的材料,也不是学术著作,教材是给教师用的,它应该成为教師创造,应当为教师的创造提供基础。我们的教材通过认真研究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把这些经验吸收到教材中。教材给教师留下一定的空间,教材编写的没有太满,凡是留给老师说的话,都没有写出来,而是老师自己去揣摩,凡是留给学生想的话,也都没有写出来,而是引导老师去启发学生去想象。

六、教材的素材遵循了“精、典、新、思”的特点

所谓“精”指的是所选的材料是从众多的材料中千挑万选、千锤百炼的,每一个素材都是仔细斟酌、比较后遴选的;所谓的“典”指的是所选的素材具有典型性,每个素材都代表的是一类素材,尤其是数学教材中的例题、练习,都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规律,根据数学教学的不同层次选配比较典型的问题;所谓“新”,指的是教材的新颖性,与时俱进性,不是一直沿用之前的案例反反复复拿出来,而是根据时代的特点,编写出新的案例;所谓“思”指的是素材的思维性,所选的素材最终只能给教师以启发和示范,所选的素材也必须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基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总之,数学是高中的重要课程,是未来培养人才的重要辅助力量,教师要对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问题有清晰的认知,对数学教材有全面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熟练解决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高中数学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前的情况也可以让课堂教学的一体化进程得到进步,同时也会具备更强的科学性,让学生的学习不再那么疲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教育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教材也更加与时俱进,更加具有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何金红.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材分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篇5:信息技术高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高二生物组:邱荔

研说的内容是苏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 内容简介

本章共分4节。第一节主要讲述了稳态的生理意义、人体稳态调节的生理过程、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等。第二节主要介绍了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概述了人脑的高级功能、举例说明了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第三节主要描述了昆虫激素的种类及其各自的作用和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探讨了动物激素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应用。第四节主要阐述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描述了生长素的特性、列举了其他植物激素及它们的应用价值。

内容地位

本章内容与必修2中“细胞”的内容以及本册教科书中“生态系统的稳态”等后续章节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维持人体稳态的意义和部分调节过程的知识,了解人体生命活动中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基本内容,还可以获得以激素的作用、调节方式及其在生产中应用为主的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知识,了解以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特性及其作用为主的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内容。

教学特点

在第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要提前安排好教科书中设计的4个“积极思维”活动、2个“边做边学”活动、1个“放眼社会”活动,要为这些活动的顺利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活动目标的实现。另外在第二节中,有2个“积极思维”活动;在第三节中,有1个“边做边学”活动;在第四节中,有2个“积极思维”活动、1个“边做边学”活动。这些活动的安排与开展,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自己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重视对学生进行整个活动过程的评价,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能学到本章内容的知识目标,而且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够得到协同发展。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本节地位

本节内容包括稳态的生理意义、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血糖调节、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6个部分。

在“稳态的生理意义”中介绍了人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即内环境的概念和作用,并以维持血压稳态的调控机制为例,进一步明确了稳态的生理意义。本节内容中的“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与前面“生物膜的功能和意义”的内容有关,“血糖调节”的内容与后面的基因工程的成果、发酵工程等内容有关,“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与基因工程的成果、单克隆抗体、发酵工程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等内容有关。

本节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是比较独立的,其特点是与人类的生活实际有关,与生物新科技的应用有关。因此,教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与措施,注重运用好教科书中设计的每个活动。

第二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节地位

本节内容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大部分,是前一节“人体的稳态”的延续。

第一部分介绍了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首先介绍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两个重点内容,接着介绍了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在人脑的高级功能中重点介绍了大脑皮层的功能,以及大脑皮层受损后的有关病症。

第二部分介绍了人的体液调节,重点介绍了体液调节中的主要调节方式——激素调节。然后介绍了人体7种主要内分泌腺的名称、位置、分泌激素的种类和主要作用,还介绍了不同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以此说明各种不同激素间的横向调节关系,最后通过内分泌调节的枢纽——下丘脑的功能来说明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之间的联系。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结构层次、规律的基础知识。

第三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节地位

本节内容包括“动物激素的调节”和“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两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重点介绍了昆虫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方式,包括昆虫个体生长发育的调节和昆虫个体间行为(或信息)的调节。第二部分介绍了动物激素在生产中4个方面的应用:催情激素提高鱼类受孕率、人工合成性外激素防治害虫、阉割猪等动物提高产量、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防治害虫。

本节内容主要以昆虫激素调节为代表来阐述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这样安排一方面是由于脊椎动物的神经调节等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这里就不一一展开,所以主要讲述无脊椎动物的调节;另一方面也因为昆虫激素研究得比较多,且与生活、生产实践联系密切。

第四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节地位

本节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特性、植物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其他植物激素4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这是本节重点内容之一。课本通过一系列实验层层探究,得出了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作用部位、运输方向和化学本质,突出了探究实验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即对比实验法的设计思想、原则、方法,从中要进行深刻的理解。第二部分介绍了生长素的特征,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课本从向光性这一客观事实出发,通过对照实验科学地得出结论。接着介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特性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第三部分介绍了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中4个

主要方面的应用。第四部分介绍了其他植物激素,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一:课标 我从生物课程总目标,生物部分课程目标和生物部分内容标准三个方面进行研修。(1)高中生物课程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实践活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生物兴趣、培养理性认识生物基本观点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2)生物必修三部分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获得有关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生物科学探究一般方法;运用所学生物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3)高中生物必修三部分内容标准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主要讲述了稳态的生理意义,人体稳态调节的生理过程.主要介绍了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主要描述了昆虫激素的种类及各自的作用和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主要阐述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描述了生长素的特性,列举了其它植物激素及它们的应用价值。二:教材 根据《标准》提出的六大“模块”为课程主线,我们苏教版教材将《标准》确定的各模块的基本教学内容标准,转化为《高中生物》六册教科书的基本组成部分。提出六个模块的相关内容一一对应,模块之间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教材编排特点

一、更换教学顺序,更加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选用素材更多更广更贴近生活,更加凸显了新课程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特点

三、大量使用“积极思维”、“边做边学”、“课题研究”等行为动词,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培养

四、例子更加贴近于实际便于操作,更容易理解

五、图文并茂,建立图和图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总之,从实际出发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教材编写体例及目的: 编写体例(导语-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关键词-突出本节重点;正文·图片-学习重点内容)编写目的 将传统”知识传授体系”改为“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两大板块。倡导“自主学习” “积极思维”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边做边学”在做中学习新知识 “课题研究”倡导研究性学习,“放眼社会”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回眸历史”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评价指南”通过练习思考,恰当的自我评价。引导“自我发展”-“继续探究” 板块紧密联系生活强化探究能力,“走进职业” 板块职业指导创业指导,“拓展视野”板块介绍生物科学热点.内容结构:高中生物课程包括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中《生物个体的稳态》包括第一节人体的稳态,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立体式整合 纵向整合:人体稳态到生态系统稳态。立体式整合:分子水平到细胞水平再到个体水平再到群体水平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生物圈。建立起生物必修一与必修三的联系,让学生的认识水平不断扩充以至完善。学情学法指导 大多属于农村学生,生物知识薄弱,有效的利用好农村自然资源如田野池塘河流弱势转优势;利用家庭资源优势如家庭栽种农作物禽兽饲养病虫害防治; 发掘无形的课程资源如接种过疫苗向日葵向光生长饲养过动物种植过的植物,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动机。

三、考纲考点考题 根据考点细目、课标要求、考纲要求为高考提供指导思想 植物的向性运动:向光性实验、向重力性等 Ⅱ理解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发现、产生、运输、生理作用及作用特点(两重 性)Ⅱ 了解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扦插生根、无子番茄培育、除草剂等Ⅰ 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等 Ⅱ 了解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①反射:概念、类型②反射弧Ⅰ理解 兴奋的传导①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②在神经细胞间通过突触单向传导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理解 Ⅱ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及生理作用①概念地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激素作用的研究方法 激素分泌的调节①下丘脑是调节枢纽②垂体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③反馈调节Ⅰ 了解 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①协同作用:生长发育、体温调节、血糖调节 拮抗作用:血糖调节 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二氧化碳、H+、组织胺 ①内环境的组成②体液间的交换③与体内物质交换密切相关的四大系统 稳态的反馈调节 Ⅱ 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Ⅰ 了解 ①体内水的来源、去路②K、Na的来源、排出特点①水的平衡调节机制、抗利尿激素②无机盐的平衡调节机制、醛固酮 ①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Ⅱ了解(全国新课标2012)第三道题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全国卷2012)第五道题 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 d组尖端不能 B.a′胚芽尖

端能合成生长素 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浙江卷2012)第四道题 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人体的稳态 回顾考情:主要以选择题,或与体液调节结合,以简答题形式进行考查。瞻望考向:本节内容与人类实际生活联系,是近几年高考热点。第一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瞻望考向:神经调节在动物生命中占主导地位;中学生物教材的重点·热点·难点,命题集中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突触处的传递,题型以选择和实验设计题为主,教师应注重实验探究题的训练。第二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向探究:考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集中在内分泌腺及其相应激素名称与功能;非选择题多集中于与激素分泌调节相关的动物生理实验探究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探究。第三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向探究:本节知识在教材结构中比较稳定,考试要求历年变化不大。考纲要求:以生长素的调节为主。考题类型:实验设计题考查单一变量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排除,对照组的设置,语言准确性是这类题目得分的关键,注重规范性训练。

篇6:信息技术高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2.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5.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6.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7.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8.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请分析必修一的教材编写,举例说明课程编写宗旨的体现。

一、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 “面向学生”包含以下四层含义:

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

这些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才能得以落实。

二、新课程强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所谓科学素养,简单的讲就是公民对科学的理解。

1986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制定的2061计划中,把科学素养定义为:“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的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

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一个总目标,它根据学校教育的不同层次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重要的是使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东西很有趣,这样在将来他们才会继续正式或非正式地学习科学知识。在国家化学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对科学素养的内涵做出非常明确的界定,只是从课程目标的角度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课程改革,就是要引导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科学过程和方法,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科学素养中有一些是纸笔测验等考试方法所无法涵盖或无法充分测查出来的。如果教师在实践中只重视考试所关注的那些方面的素质,势必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这一课程追求最终落空。

三、新的课程规定了全体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在学习内容总量上做了严格控制,删减了大量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用到的或理论性过强、对多数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使新课程的内容在量和难度上有所降低,有利于学生学业负担的减轻,有利于促使大多数学生走向学业成功。

因而,教师要注意领会改革意图,在面向全班学生开展教学时,不要随意地把砍掉的内容再拾回来,不要轻易地把降下来的难度再提上去。实验区实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精神领会不深,感到不适应,总觉得知识讲得不过瘾、不到位,而在各项课程内容的教学中费力地去补充、拓展、加深,这势必会再次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新课程又进入另一个误区。

四、新课程加强了选择性,关注学生个性

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时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留下不少空间,不仅降低必修课程课时比例,增加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的学习时间,还在必修课程中提供学生自由选学的内容(如阅读材料)。对于选择性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决定,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因此,教师要注意正确处理选学的内容,善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新课程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因此,教师教学中不应一味地追求讲完讲透,一竿子到底。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新课程关注的重点内容和核心概念,而对于一些非重点的概念,如酸、碱、盐、化合价等,教材采用了通俗易懂的描述,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理解

五、新课程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教学。

新课程特别强调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和科技新进展,如教材中大大增加和加强了与当今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尤其那些与当前学生生活、当今社会实际、现代化技术和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课题(尤其是那些最新的技术难题)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从而在宏观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拓展学习广度。

另外,新课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引出新内容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面临实际情境或实际问题时首先能够判断:这一问题与所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可以应用哪些所学来加以解决。

3、在我国学校通常采用的是班级教育模式,有的班级人数可能高达五六十人,请问在班级人数纵多的情况下,如何为多样化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要更多视角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行之有效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多种评价方式的选择,充分发挥了不同评价方式的优势,同时还兼顾了学生的差异。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我们把学生放置在一个宽松、和谐、积极的环境中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微笑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希望和鼓励中汲取成功的动力,在快乐的评价中得到全面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评价中感受到成功和被关注的快乐。鲁迅先生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确如此,两年来我校师生的实践就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今后,我们将以更大的热情,不断完善制度,创设更好的环境,依托多元评价这一平台,为孩子们撑起更广更蓝的天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对我校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为保证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高质量地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全面发展;有利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一)、遵循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通过特色卡给予关照和偏爱,倡导“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得有所长,无论哪一个学生作出成绩,都予以肯定,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促使其不断进步。

2、全面性原则

新课改下,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特色卡”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个三维目标而设计的,从体现能力的“优秀作品卡”到注重过程的“精彩发言卡”,“创新意识卡”以及培养正确情感态度评价观的“文明礼貌卡”和“积极合作卡”,基本涵盖了课程目标,突出了评价的主体性,综合性、形成性,并贯穿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3、平等性原则 首先,“特色卡”中的十四项内容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从客观上肯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特色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设计内容宽而广,承认学生的差异。这样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有一点长处,就有得卡的机会,而不必考虑学生是否是“优生”,是否是“班干部”,是否上节课已经得过卡,也就是说“特色卡面前人人平等“,从而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意识,促进全面发展。

4、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的时效性非常强,评价越及时,激励作用越大,这就要求评价的操作必须简单易行。课堂上学生妙语连珠的发言、灵感火花的碰撞、精美作业的展览、创新思维的表述,亦或课外文明的表现,老师签字后就可以发给表现优秀的学生了。

4、高中化学采用必修与选修模块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现螺旋递进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做好两者的衔接?

在化学选修与必修中,许多内容有重叠,如在新课程模块教材的设置中,“必修2”中的第二章为《化学反应与能量》,重点介绍了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及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选修4”中的第一章为《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章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四章为《电化学基础》。从内容上看,两个模块的设置有重叠,而两个模块都是高考的必考模块,这就向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实际性的问题:如何处理“必修2”与“选修4”的内容关系,才能做到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使我们的教学提高效率。解决策略;认真研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真正理解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设置目的是正确处理此问题的关键。课标指出: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必修课的设计,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而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选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高化学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对“必修2”和“选修4”有所重叠的内容,教师要明确各阶段的教育目标,分清层次,注意由浅入深,逐步提高,把握好教学中的节奏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渐入佳境,学得顺利,才会使我们的教学流畅有序。

一、“必修2”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基础、过程方法

必修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以后学习提供基础,因此在必修课程的内容学习中,不要追求高、深、难,在题目的练习中也不宜要求马上与所有高考题型接轨,应侧重于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意义、解决 问题的思路方法、解决该问题所建立或需要的基础理论、类似问题的研究发展方向等,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选修4”内容学习更注重应用性、具体性

进入选修课程学习时,学生已基本形成了化学学科的理论体系,掌握了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与步骤,积累了较多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对化学用语的使用也比较熟练,有条件进行具体化、应用性的学习了。此时,应在必修内容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对各项内容的实质、操作、应用、练习进行完善学习,要和高考要求接轨。

例如,电化学基础原电池部分可按如下方式顺序学习。

1.按必修中学习层次组装原电池进行实验(可用铜、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发现不仅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上也有气泡产生,说明锌失去的电子并没有全部从导线流入铜片,能量转化效率偏低,应想办法提高效率。

2.引导学生根据原理设计装有盐桥的原电池,并学会电极反应的书写。3.结合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见过电池,与学生系统归纳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各自的特点,训练学生各种电池中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的书写,真正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让学生了解目前电池研究发展方向及使用电池时需注意相关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环保意识。

在选修内容的学习中,理性多于感性,要将必修中学到的过程方法应用到实际中,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不光要有热爱科学的情怀,更要有应用科学为人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5、结合教学实践,请阐述教学方式的理念。

探究活动是目前比较提倡的一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的手段,理但探究实验耗时往往较长,而根据课标安排给教师的教学时间有限。请问,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

教学方式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教学方式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和把自己和学生的关系处理好。不可以叫他们看到你就感到害怕,像老鼠见到猫。

但探究实验耗时往往较长,而根据课标安排给教师的教学时间有限。请问,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

一、课前预见,奠定科学探究的基础

课前预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能力的好方法,也是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学习基础知识,初步了解课堂探究目标的一个途径。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快地进入探究状态,节约有限的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探究前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做好预习笔记,概括理清知识结构、探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并围绕探究目标,从日常生活的体验和观察中搜集一定的素材作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背景。同时,为解决问题,布置做好资料搜集和检索工作,选择实验器材,初步设计科学探究思路。这样,不仅为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做足准备,为顺利开展科学探究,节约课堂时间奠定了基础,而且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和体现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课程新理念。

二、精心设计探究的组织形式,是课堂科学探究的关键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课堂探究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有以下四种: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学习;分工和分层进行的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式探究性学习和完全开放式探究性学习。但在课堂探究的组织形式的设计时应根据探究的具体内容、特点、学生情况和课堂任务来科学、合理地设计。

三、科学调控课堂探究秩序,为科学探究提供有力保障

课堂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既要课前的精心设计,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随机把握,做到适时适当、自然流畅,科学有序地调控课堂秩序,才能保证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首先,优化组织探究小组成员。课堂探究通常都是以小组为单位,以4~6人为宜。小组成员应从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来优化组合,防止探究活动出现“一边倒”现象。并要求他们设立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1名,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遵守课堂纪律,发挥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探究任务。其次,小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协调与指导。再次,注重探究活动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都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奖励,都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热情,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

四、教学手段的优化,对探究活动有辅助作用

时间似乎一直是制约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因素。我们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开展物理探究性学习,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的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和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探索,但我们提倡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赢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和传授知识的高密度,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为复杂、抽象的物理问题。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由静变动,由抽象变形象后,就可以使教学中表现的对象更突出,更生动,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也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媒体对信息加工、获取、传递的速度慢、容量小的教学特点,从而成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探究活动的补充和延伸

进行物理的课堂探究性学习,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内,还要依靠课外“战场”。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时,要坚持部分探究与全部探究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探究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任务实际情况,在具体设计探究活动过程时,要站在整体和全局高度用系统观念进行有意识的设计,系统安排,不一定每个探究活动七个要素齐全,也不一定课本所有内容都要探究。对有些探究环节、有些内容完全可以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小组探究。

6、根据高中化学课程的编写理念,在教学中应根据每个课程模块的不同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请查找并总结教学方式的类型,各自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1、教学方法的分类

(1)国外学者的教学方法分类 巴班斯基:

——组织和自我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拉斯卡:

——呈现方法、实践方法、发现方法、强化方法。威斯顿和格兰顿:

——教师中心的方法、相互作用的方法、个体化的方法、实践的方法。

国外务虚少,务实多,学者和教师普遍比较注重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对教学方法的研究、阐述也比国内深入细致。如讨论法谁不懂?但美国学者把它的作用、步骤阐述的与众不同。(2)国内学者的教学方法分类 李秉德: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互动交流法等。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同伴教学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陶冶法等。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以内容辨析为主的方法:比较法、比喻法、类比法、比兴法等。

——以引进课外教学资源为需要的方法:想象法、联想法、情景再现法、潜意识体验法等。黄甫全:

——原理性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设计教学法、注入式方法等。——技术性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等。——操作性教学方法

指学校不同学科教学中具有特殊性的具体的方法。如语文课的分散识字法、外语课的听说法、美术课是写生法、音乐课的视唱法、劳动技术课的工序法等。张媛、蔡明: 原理性教学方法: ——启发式、发现式、设计教学法。一般教学方法:

——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以实物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图示法。

——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学科教学方法:

——社会科学学科教学方法 ——自然科学学科教学方法 ——数学学科教学方法 ——外语学科教学方法 ——人文学科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

(1)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在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难重点确定以后,教师能否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就成为其能否完成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师那里效果差异很大的原因,除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态度外,关键就是教学方法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大都受益于他们对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和刻意探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改革创新。教学改革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但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却总是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为什么呢?主要在于三个原因:第一,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需要通过教学方法来体现;第二,教学内容的改革必然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第三,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是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其次,无论选择或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2)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领域或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师可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学习要求不同;不同阶段、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内容与要求也不一致,这些都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例如讲“反馈”、“种族歧视”问题时,中国教师习惯用讲授法,美国教师却用演示法和情感体验法。——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的实际特点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科学而准确地研究分析学生的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与作用。

(3)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 ——多样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能够综合地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各种要素,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特点(1)两重性

两重性指的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如讲授法的好处是节省时间,便于教师控制时间,难易度。但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再如讨论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气氛。但需要时间多且不易控制教学。(2)多样性

多样性指的是不同的教学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相同的教学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3)受制约性

受制约性指的是任何教学方法的使用都要受教学目标、内容、教师素质、学生特点、教学环境、时间和设备等制约。如多媒体教学。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如有艺术素养的教师教地理,会唱当地民歌,会画图说明。(4)发展性

发展性是指教学方法随着时代发展,随着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变化。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新的教学方法出现。如计算机辅助教学。二是传统教学方法被赋予新内容。如现在的讲授法不同于过去的讲授法,不再是简单生硬的灌输。三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上升为教学模式。如自学——指导学习模式、引导——发现学习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等。

7、怎样做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一、从生活走进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知识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更好的化学知识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牢牢地牵住学生的“兴趣”这条线,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尽量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在讲燃烧的三个条件时,我们在家里烧火的时候,火苗小,我们可以向柴火里吹空气,就是为了给它充足的氧气,让它燃烧的更旺,更充分;吃松花蛋直接吃会有涩味,如果在煮的时候放些食醋,就没涩味了,这是以为酸中和了其中的碱;自行车用后,特别是在雨天用后要擦干净水,不然很容易生锈;铝锅不能用钢擦擦;灯泡用钨丝不用铁丝;电线用铜线,不用铁线等等,在教学中我们要多从这些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成功地体验化学学习是个快乐的过程。

再次,从学生的亲自体验中走进化学。比如:我们要进入久没人进入的窑里,要进行灯火实验,点一支蜡烛,看蜡烛燃烧的情况就可以判断里面的二氧化碳的多少;我们要除去暖水瓶里的水垢可以用食醋;填写长期保存的文档要用碳素墨水等,从这些生活体验中让他们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更好地理解化学是从我们生活中来的。

最后,鼓励学生多动手,从创造中走进化学。比如;有条件的让学生多点到实验室去完成一些小实验;可以叫学生在家里完成家庭小实验:比如自制净水装置等等。

二、从化学走向社会

现在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了,化学科也不再关注学生能考多少分,而是更关注学生如何学化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人类进步创造更多的财富,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健康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让社会上的人们不再谈化学色变,万事有好的一面也要坏的一面,化学也是一样,它能给人们带来快乐,也能给人们带来灾难。所以我们要更加好好地学习化学,掌握化学,造福人类。

在化学教学中,注意多运用大量真实的事实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如:山西佛像雕刻很多表面都出现了斑点,这是因为酸雨造成的,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要怎么预防呢;有辆满载浓硫酸的卡车撞车了,导致管道破裂,浓硫酸泄露到路面,路面被腐蚀,很快浓硫酸就要流到路边的池塘和农田里了,如果你是负责人,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呢。通过这是实例,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关注社会,认识社会,从科学探究中走向社会。

8、请阐述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一、创造良好的实验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学情景,可以诱发并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作为化学教师应当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造最佳的教学情景,特别应当通过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来开启学生心灵的窗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学习“燃烧”这节课时,做完演示实验“燃烧的条件”,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后,教师分别点燃两根火柴,一根竖放,一根平放,学生就会观察到竖放的火柴火焰很快熄灭,而平放的火柴火焰却不会熄灭。如此反复数次,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是为什么?教师及时提出问题。换出学生心灵深处的求知欲望。经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讨论,很快得出正确的结论。看得出,此时同学们学习情绪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明显。

二、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学生亲自做实验比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这时学生由观看者变操作者,其心情之激动、态度之积极、思考问题之主动都是显而易见的。可见学生做随堂实验既可以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又可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即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因此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当多采用这种形式。一般来说,对操作简单、费时不长、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的演示实验都可以改成随堂实验。例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酒精和水的混合”、“浓硫酸的稀释”等。在课堂上教师提出要求,及时给学生以帮助,让学生通过做实验,逐渐掌握实验操作的要领及原理。在这样的随堂实验中,同学们逐渐学会了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及反思。同时实验的技巧和技能也得到提高。

三、改验证性试验为探究性试验,能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

新课改倡导学生是发展的中心,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要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验证性演示实验中走出来,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性实验。在做探究性实验时可以借鉴教材中的探究性试验,先不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结果,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首先制定出学习目标,其次提出新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通过猜想或假设,制定出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进行试验,观察出现的现象,对产生的结果一一记录。学生动手做、用脑思、做的积极、学的主动,能力得以提升,思维得以激活,智慧得以彰显。使同学们学到了像科学家一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

四、补充有趣实验,改进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困惑,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上《绪言》课时,除了做好课本中的几个实验外,还可以增加“神水化石”、“水中生血”、“水能使棉花燃烧”等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实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如在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后,有的学生会提出活泼金属和酸作用生成氢气,为什么实验室中常用锌而不用其他金属呢?这里可以补充一组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铁、镁、锌等活泼金属和稀硫酸或稀盐酸的反应,引导学生对比反应的快慢,明白选择锌为最佳,从而消除困惑。再如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不妨补充“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氢氧化钠溶液的喷泉”、“密闭瓶内的小球胀大”等实验。这些实验,不仅增加了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深刻理解,而且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此外,在做演示实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仪器装置、药品及操作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如“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等,就是几个典型的例子,在使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前,必须让学生明白,这样改进的优点是什么?同时思考还可以怎样改进等等,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及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会到创新并不神秘,只要用心研究,创新便会伴随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五、安排适当的实验习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验习题即是化学教学上的一种特殊习题,又是要求较高的特殊形式的学生实验。实验的原理、使用的仪器和药品、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都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完成,这对于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学习了H+、SO42-、CI-、OH-、CO32-的鉴定方法后,可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习题:现有盐酸、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请你从中任选两种溶液,用五种方案进行鉴别。要求所依据的化学性质不能雷同,所用试剂在上述五种溶液之外。本题的特点选择的自由空间大,如果学生任意选择五种溶液中的两种,这样组合方式有十种,每一种组合按五个方案计算,最少也有五十种方案。下面是一位学生鉴别两种溶液的五种方案:以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为例。

第一种:用指示剂,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可以鉴别出盐酸或氢氧化钙溶液。

第二种:在两种溶液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溶液,另一个为盐酸。

第三种:分别加入碳酸钙粉末,鉴别出盐酸,;另一个为氢氧化钙溶液。

第四种:分别加入氯化镁溶液,鉴别出氢氧化钙,剩下的是盐酸。

第五种:根据盐酸的易挥发性,鉴别出盐酸,剩下的就是氢氧化钙溶液。

象这样的实验习题,学生子自由选择的余地越大,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越大,学生学习的激情高、兴趣浓、劲头足,创新精神自然得以培养。

六、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家庭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家庭化学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例如,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废弃的饮料瓶、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吸管等,制作反应仪器;用各类蛋壳、小石子代替碳酸盐,用食醋代替酸等,均可设计出一系列的家庭化学小实验。例如,讲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后“,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家庭小实验:利用身边的材料,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21%(体积含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回家后,大部分学生会用茶杯代替钟罩,用小盆代替水槽,用蜡烛头代替红磷,反复进行实验。实验成功了,总结出操作的要领;实验不成功,分析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即使是同一个实验,同学们根据选用器材的不同,设计出的方案也不尽相同,通过实验,比较出不同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在这样的家庭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选择不同的器材,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其中就蕴含着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9、你是如何立即“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探索者”这句话的? 进行课程改革之前,我们存在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教材的应用,让过去老师一个人给学生灌输知识的被动局面变成教师参与、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互动局面。因此,要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学会学习;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论之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教育实践需要正确的教育理论作指引,所以,转变教师观念是关键。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通过学习,让每一个教师明确自己角色的转变:教师要针对本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育行为中已不是过去的一个单一的角色,而是一个多元的角色。

一、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也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来,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有时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的还多。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2)教师是学生综合活动探索方法引导者。好的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在这方面,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增强综合性活动总体设计指导的意识。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根据教师的示范,学生活动互动的情绪与积极性会大大提高。教师在综合性活动的设计、方式、方法上加以指导,学生才能在其原有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才不至于无所适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构建高质量的师生互动提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转变,语文活动中的主体性,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体现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导地位为前提。应该说,新课标上师生所建立的平等合作,对话沟通、师生互动的关系中,教师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点拨者,是学生解决阅读问题的引导者,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针对语文学科来说。

二、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教师要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引渡发挥桥梁作用,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要让学生有兴趣走上“桥”来,也就是要激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即使“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因此应从减轻学生学习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学习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是要他感到学习是为了感受一种乐趣。

三、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扮演“母亲+朋友”角色

母亲角色是主要针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而言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刚脱离家庭这个小环境,投身到学校这个社会大环境中,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多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细心关怀。他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纯粹的老师,他们更渴望一个母亲般的老师。教师自身要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作为一个教师去爱学生,所付出的爱是有底限的,而作为一位母亲去爱学生,所付出的爱是无限的。朋友角色主要运用于和学生日常的交往中。朋友的身份对学生而言是平等的,没有隔阂的、互悦的。在这样的角色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灵魂的象征,高高在上,而是显得真实而亲近。学生们可以和这样的“朋友”谈一切自己想谈的东西:对事物的看法,对他人的评价。在这样的土壤里,个性的芽苗开始慢慢冒出来。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学习

课堂上,我们真正抛开“师道尊严”走下神坛,和学生一道学习,教师和学生一样,再也不是绝对权威,学生也允许教师出错,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因为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时代,教师更不是万能的了。因此师生共同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师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各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因此课堂上,我们教师在彻底转变角色的同时,也特别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教师和学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课堂40分钟传授角色中走出来,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新课标改革实施中,教师要逐步完成以上角色转变。完成教育改革赋予我们的责任,做合格的新时期教师。

10、对比新旧教材,体会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社会为中心”的不同教材编写理念,思考融合型教科书应该具有的特点。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这个大课题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子课题,而教与学又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对主要矛盾。近年来,人们对教师究竟如何教,学生究竟如何学,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思考和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从课堂教学实践中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实这并不奇怪,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包含着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许多要素,这些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有着各自的地位、作用和功能,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所产生的整体功能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学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师和学生则是这个动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要素。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要研究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功能,而且首要的是研究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教学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教得怎么样,不能只从教的方面做出评价,关键要看学生学得如何。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质量才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客观标准。学习质量则要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而不是、也不能单纯看考试的分数。凡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主体精神的实现,那么这就是好的教学方法。所以,可以这样认为,学生群体在课堂学习中参与意识的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我认为,以讲授为先、视听为主的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难以从情感上调动起小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在教师精心安排下,学生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更多的是机械的记忆,“依葫芦画瓢”的做题水平。如果长期在这种缺乏生气的环境中学习,被动的学习心态驱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更大的依赖性,学生的个体缺乏独立思考,群体中没有多向交流信息的渠道,必然妨碍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这与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所产生的效果恰好相反。有的老师说:“课堂教学任务这么紧,没有时间让学生参与,参与以后,教学任务就完不成了。”持有这种看法的教师,显然是把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对立起来了。我们的观点是,只有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道理很简单,教学过程就是教师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特殊认识规律,引导他们从不知到知,从已知到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而实现这个转化过程的主体,不是别人,而正是学生自己。

由此可见,陈旧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要确立起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必须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着手,建立起科学的“学生观”,是教学方法改胍院螅萄挝窬屯瓴怀闪恕?持有这种看法的教师,显然是把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对立起来了。我们的观点是,只有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道理很简单,教学过程就是教师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特殊认识规律,引导他们从不知到知,从已知到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而实现这个转化过程的主体,不是别人,而正是学生自己。

上一篇:语组总结下一篇:cng加气站操作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