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飞船

2024-06-03

时空飞船(通用4篇)

篇1:时空飞船

轨道舱:“多功能厅”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5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神六”的轨道舱之所以被称为“多功能厅”,是因为几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他

逃逸塔:保飞船安全

逃逸救生塔:位于飞船的最前部,高8米。它本身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组成的小型运载火箭。在运载飞船的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期间?火箭运行距离在0至100公里,一旦发生紧急

轨道舱:航天员的“家”

轨道舱:也叫工作舱。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体,它是航天员的“太空卧室”兼“工作间”。它还兼有航天员生活舱和留轨实验舱两种功能,所以也称留轨舱。轨道舱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可进行对地观测,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翼、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结构,用来把太阳能转换为飞船的能源、与地面进行通讯等。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

返回舱:航天员的“驾驶室”

返回舱:又称座舱,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

 

轨道舱是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舱内除备有食物、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

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轨道舱留轨利用是

返回舱

尺寸: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包括防热层)。

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放回舱式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内设可供3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共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座椅前下方是仪表板、手控操纵手柄和光学瞄准镜等,显示飞船上个系统机器设备的状况。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控制飞船上系统机器设备的工作。轨道舱和返回舱均是密闭的舱段,内有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确保舱内充满一个大气压力的氧氮混合气体,并将温度和湿度调节到人体合适的范围,确保航天员在整个飞行任务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篇2: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目前,在轨运行30多天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进入高度约39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对接。

摘要:<正>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开展科学

篇3:时空飞船

牛历3642年,顿牛2000岁了。它扬言,要在12月25日生日那天,造出动物世界里的第一艘“载牛飞船”。这事儿让爱因狮子知道了,它也传出话:要造“载狮飞船”,和顿牛比一比。

双方约定:各造一艘飞船,看谁飞得高,跑得远。

居兔夫人当裁判。

飞般——可以飞的船

飞船,顾名思义,可以飞的船嘛!

小鸟能飞起来,是因为它能产生克服自身重力的升力。那怎样才能让船飞起来呢?

顿牛一边躺在浴盆里洗澡,一边苦思冥想。

“Eureka!”

顿牛突然跳了起来。

它想起了《无敌百科全书》。

书上说,在水里,当物体的重力比它受到的浮力小时,就会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相等,这叫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是否也适用于空气呢?

当然。

顿牛觉得自己真是太聪明了!

然而,水和空气大不相同,怎样才能让船在空中飘浮呢?

“咚咚,咚咚,咚咚咚!”

这是暗号,爱因狮子来了。

狮子来给牛拜年——刺探情报。

坠“灯”事件

“顿牛,顿牛,我发现一个大秘密!”

狮子最喜欢在顿牛面前发布科研成果了。

只见狮子手提一个大灯笼。

“这叫孔明灯,居兔夫人送给我的,还是从森林外面买的呢!”爱因狮子很大声,生怕别人不知道。

“居兔夫人真偏心!”

顿牛正想着,狮子已经点燃了灯芯。

灯笼竟然升空了,顿牛傻了眼。

“我发现,空气被加热之后,它的密度会变小。灯笼的肚子里全是空气,因为空气的密度变小了,所以灯笼就变轻了。当灯笼的重力变得比它受到的浮力小时,就会飘起来!”

“那你的灯笼能飘多高呢?”

顿牛话音未落,灯笼急速下降。

一起坠“灯”事件发生了。

爱因狮子抱着自己的宝贝灯笼,泪如雨下。

这才发现底座上的一行字:“山寨版孔明灯!”

狮子晕倒。

顿牛早就无影无踪了。

“顿牛一号”诞生

顿牛去哪了?

当然是灵感大发,去造飞船了。

顿牛找来了亚麻布、薄纸、稻草和木头。

它先用亚麻布做了一个大气球。

为了防止漏气,布的内侧全部糊了薄纸。

当点燃气球下面的稻草和木头后,大量的热空气充入了气球。

气球慢慢升起来了。

这就是后来在动物界无人不知的“顿牛一号”。

当然,气球下面还有一个吊篮。

吊篮里坐着“顿牛一号”的首批乘客——顿牛最喜欢吃的无敌幸运草。

可是,气球只飞到900米高度,就不再升高了。

无敌幸运草多想回到主人身边呀!

慢慢地,气球开始下降。

“哈哈,你的热空气冷却了,密度越来越大,所以……”说话的是爱因狮子。

顿牛无语。

怎样才能不让气球掉下来呢?

这需要增加一个加热装置,不能让热空气冷却。

顿牛试过了,效果不理想。

有没有不用加热就比空气轻的气体呢?

顿牛又想起了《无敌百科全书》。

书上说,有一种神秘气体,它比空气轻,名字叫氦气。顿牛再也坐不住了。

在科学商店里,100千克无敌幸运草才能换1千克氦气。顿牛忍痛割爱。

氦气充满了气球,它想拖着吊篮“远走高飞”,所以使劲往上拽。

顿牛才不答应呢!“顿牛二号”一定要实现“载牛航天”的梦想,不能有一点马虎。

“哈哈,如果你的飞船飘在天上下不来咋办?”

爱因狮子又泼凉水了。

顿牛笑了笑,这回它成竹在胸。

“载牛飞船”起飞了

飞船飞行的唯一动力是风。12月,北半球高空气流流速达到一年中的峰值。

顿牛穿上连身纯棉飞行服。

它要试飞了。

“顿牛二号”是“顿牛一号”的升级版,它包括球囊和吊篮两部分。

球皮由强化尼龙制成,不仅质量轻,而且结实、不透气;吊篮由藤条编制而成,是驾驶员的座舱,里面还放着百宝箱。

顿牛登上“载牛飞船”。

在一片欢呼声中,飞船起飞了。

气球拖着吊篮,越飞越高。

在某一高度,气球不再上升,而是随风而行。

顿牛手握抽气筒,上面有长长的管子与氦气球相连。每抽出一些氦气,气球就会下降。

“怎么可能飘在天上下不来呢?爱因狮子真是太笨了!”顿牛一边想着,一边打开百宝箱。

这是高度计,用来指示高度。

哇,海拔6400米!

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5℃,所以温度计的显示只有零下30℃。

幸亏顿牛早有准备。

“载牛航天”圆满成功。这是牛类历史上第一次飞上天空,具有里程碑意义。

该回地面摆庆功宴了!

顿牛开始把氦气往外抽。

突然,飞船左右摇摆,并旋转着下降。

糟糕,氦气泄露……

恐怖的氦气泄露

下降速度:2米每秒、3米每秒……

情况在恶化。

升降速度表在颤抖。

顿牛被吓懵了。

它只知道用手紧紧地按着抽气筒。

可是氦气还是往外冲。

一股氦气冲入它的鼻腔,凉飕飕的。

是抽气筒与塑料管的接口松动了。

顿牛赶紧把头闪开,避免吸入氦气。

速度表的指针在4米左右徘徊。

顿牛突然想到了什么,它猛地把塑料管下端扔出吊篮,然后系好安全带。

哈哈,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么!

原来,氦气的泄露并不快,气球本身起到了降落伞的作用,并把下降速度控制在每秒5米之内,所以

“大家好,我顺利返回地面了!”

顿牛为自己的创举感到骄傲,氦气泄露时的恐惧早就烟消云散了。

可是,鸦雀无声!

“顿牛,顿牛,你怎么变成娘娘腔了,说话尖声细气的?”这是爱因狮子的声音。

顿牛也觉得不对劲,它摸摸喉咙,并没发现什么问题,自己的声带也没受伤,怎么会变成这样?

篇4:神舟十号飞船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当天, 神舟十号飞船、长征二F遥十火箭组合体, 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技术区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这位发言人说, 神舟十号飞船、长征二F遥十火箭等飞行产品自3月底陆续进场后, 按照发射测试流程, 已完成总装、测试等技术区的主要工作。

神舟十号飞船在完成推进剂加注后, 与运载火箭吊装对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

6月3日9时, 承载着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缓缓驶出载人航天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 安全转运至发射塔架。今后几天, 发射场将陆续进行飞船、火箭功能检查和船箭地联合测试等工作, 进行最终状态检查和确认后, 火箭加注推进剂, 择机实施发射。

据了解, 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后, 将与2011年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 开展相关空间科学试验。

目前, 执行飞行任务的八大系统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航天员飞行乘组已按计划完成相关项目训练, 并针对飞行任务期间的空间科学实验及太空授课活动, 组织开展了专项地面模拟训练, 各项操作技能熟练, 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5月下旬降轨至对接轨道, 在轨运行正常, 满足后续任务要求。

科学揭秘:企鹅为何不会飞?

企鹅是一类广泛分布的海鸟, 但它们却不能飞行——是什么让企鹅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飞行能力?

一个由加拿大、美国、英国和中国的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小组, 在对海雀科的一种鸟类——海鸠进行了观察之后发现, 用生物力学理论来解释企鹅为什么不会飞这一问题极有可能是正确的。

海鸠是一种潜水和游泳行为与企鹅非常类似的海鸟, 不同的是, 海鸠仍然保留了飞行能力。从各种方面来看, 海鸠就像是依然保留了飞行能力的企鹅祖先。该团队借助了一种叫做双标水的同位素技术, 在用记录仪监控海鸠行为数据的同时检测了海鸠的能量消耗情况, 这样就有可能同时检测其飞行行为和潜水行为的能量需求。

研究人员证实了海鸠的潜水行为所需的能量远低于其他鸟类, 仅次于企鹅潜水行为的效率。但是, 海鸠飞行行为所需的能量, 是其基础代谢率的31倍, 在所有报道过的飞行鸟类中是最高的。这种高效潜水和高成本飞行行为的结合很好的印证了生物力学模型的预测。

上一篇:第一次安全会议纪要下一篇:母亲节的标语